智慧课堂的互动功能范文

时间:2023-09-04 17:13: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智慧课堂的互动功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智慧课堂的互动功能

篇1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会计专业;智慧课堂

1智慧课堂的含义

何为智慧课堂,从课堂教学的角度来看,倡导的是开发学生智慧,着力实现传统知识传授向综合素质培养转变的教学理念,是对知识灌输型教学理念的创新。以教学信息化角度而言,智慧课堂体现的是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向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转变,强调教学环境智能创建,是对传统课堂机械式教学模式的变革。总体而言,智慧课堂是通过智能化信息化的教学平台和工具开发学生的智力,两个层面相辅相成,互为表里。

2会计专业实施智慧课堂的必要性

2.1提升高职会计专业课堂效率

目前,高职院校已经为会计类专业课程安排了尽可能多的学时,可是对于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等核心课而言,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使理论知识传授过程有效有趣,实训和练习环节充分合理是目前的教学难点。从日常教学中发现,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自觉性差,课后指导和复习缺乏系统性,专业核心知识掌握度不高。而智慧课堂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等限制,充分利用当前各种信息技术资源,使课堂教学效果显著提升,师生互动有效精彩,展现出生动、具体、形象的教学场面,实现了学生自主、泛在、个性化学习。

2.2助力高职会计专业分层教学

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基础等因素分层分类教学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但现实中打破班级界限、重划行政班级,并为此制订新课标和授课计划,实行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分层教学却阻碍重重。原因在于高职院校生源复杂,有超过本科线的高中考生,也有参加技能高考的中职生源。分层教学的目的是避免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中等生难提高,出现“一刀切”等现象。如何制定合理的划分标准,确保水平能力相当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实现教学同步还存在一定难度,而且相同水平学生对于教师、教学、考证、就业的需求又不尽相同。有些学生追求学以致用,毕业后获得毕业证顺利就业;有的学生想要进入本科会计专业继续学习;有的学生想要学习相关会计考证的知识,取得有含金量的会计类证书,目前的分层分类教学尚无法满足如此个性多样的需求。智慧课堂是教学信息和学生知识实时匹配和更新的过程,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学习需求,进行知识有机衔接和组织,从而更好地掌握会计学科的知识和理论,使课题教学内容能够更加多样化、思维个体化、交叉化和综合化。

2.3提高高职会计专业课堂趣味

如果说90后学生是互联网的原住民,那么00后学生就是移动时代的宠儿,面临着网络的各种诱惑与冲击。会计专业类课程大部分为理论性讲解、会计分录记忆,趣味性低,学生集中注意力较难。传统的大单元、大粒度的课堂实录式视频教学资源,录制简单,冗长乏味,在碎片化移动互联网时代无法满足学生的“注意力模式”,特别是在泛在式学习环境下,学生对个人定制教学的需求更为迫切。智慧课堂学习场景生动、教学设备先进和课程资源丰富,可以引导学生在情境化、移动化、感知化的学习活动中灵巧、高效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供一个合作、创新的理想环境。

3会计专业智慧课堂教学设计

“教”与“学”的融合和统一在智慧课堂中得到了有效实现。在会计专业教学中,基于智慧课堂信息技术平台,增进师生互动和协作交流,对智慧课堂的实用教学流程结构设计,应把“教”与“学”作为一个统一的系统整体来考虑,主要分为以下4个方面:

3.1课前学习分析与评估

在雨课堂、超星学习通、蓝墨云班课、课堂派等移动端智慧学习工具上,教师通过平台向学生推送微课视频、学习课件、预习测试题等预习内容,并在平台上完成学生考勤记录、成绩查询统计和作业分析。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大量行为数据,是教师进行课前教学诊断、个体学习决策、形成性评价、精准资料推送和和自适应学习服务的有效依据。一方面,教师可以精准掌握学生学情信息;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完成教师推送到平台上的预习任务,参加测试并提交,还可以通过平台记录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头脑风暴、分组讨论等形式进行深入学习。

3.2课后适需学习服务

对于学生多样化的需求而言,智慧课堂提供的个性化适需服务深度契合了学生的需求。通过挖掘与分析智慧课堂平台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大量行为数据,全面客观地完成每个学生的学习偏好、学习进度、优势与不足的个体画像,在此基础上向学生精准推送符合其需求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形成自我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同时,在现有便捷的信息技术支持下,智慧课堂能够让学生舒适地沉浸智慧环境中,帮助学生根据自己发展需求有选择地开展自主学习。

3.3构建无缝学习环境

O2O全称为OnlinetoOffline,意思是从线上到线下。在智慧教育中,行为能力和创造潜能培养最终要回归到智慧课堂中充分实现,包括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也都必须应用于实践,接受实践的考验。因此,智慧课堂功能要得到完整体现还必须借助O2O理念,构建无缝学习环境。如此一来,学生通过线上的信息平台中享受多样化、自主化的学习服务,接受知识的传授并内化,在线下的实体课堂里,通过教学面授,完成知识外显与迁移,引入财务共享VS实时会计、会计工厂VS云会计、会计内核变革、三维会计逐步实现、网络会计监管新模式等最新会计领域知识理论,共同促使学生智慧能力发展。

4会计专业智慧课堂教学实施

智能手机的普及与互联网的使用,各类以移动端为载体的学习工具在课堂中普遍应用,丰富了智慧教学形态。移动端智慧学习平台大量出现,有效补充与完善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课堂考勤、作业批改、过程考核、成绩统计分析等多个教学环节。

4.1移动端学习工具的智慧功能

“以智慧职教云课堂应用于财务管理课”为例,教师可以创建财务管理课程并生成邀请码,学生通过扫码安装云课堂手机客户端,自动进班成功。教师在手机端直接浏览学生姓名、学号、班级、联系方式等多种基本信息,还可以按需将学生进行分组。班级创建完成后教师可以在云课堂平台上学习资料、公告、布置作业、设置考试等信息,以便学生在课前完成教学准备和任务要求。同时,云课堂对接教育部一百多个国家级教学资源库,教师可以引用各种高质量课程资源为教学所用,也可以自行上传课程课件、视频、习题等,学生通过手机端浏览学习。云课堂在作业、时间设定、作业、即时批注、多形式打分、成绩统计等也体现出智慧特征。

4.2移动端学习工具的智慧互动

移动端学习工具互动功能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知识探索学习理念,突破传统课堂互动的形式和空间限制。以财务管理课程为例,在云课堂上进入头脑风暴版块,提前发起课程相关知识点讨论,学生在课前即可了解课程的重难点。线上话题讨论给了学生自由表达的机会与平台,帮助学生自然主动融入课堂教学。同时,教师也能在课前掌握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点的认知程度和讨论重点,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传统课堂中的学生通常缺乏主动性,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等各因素都使课堂互动难以充分实现。财务管理课程作为理实一体课程,利用云课堂移动端中的互动功能不仅可以在课上开展抢答、举手、投票等多种互动形式,丰富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参与度与课堂活跃度,还可以即时进行评分,改变被动式学习方式,提升学生主观能动性

4.3移动端学习工具的智慧监督

移动端学习工具的监督功能主要体现在日常考勤、课堂测试与成绩考核等方面的智慧特点。课堂考勤对学生课堂纪律具有约束作用,利用云课堂考勤可充分实现智慧平台的监督功能。近年来,会计专业招生势头良好,各年级班级较多,财务管理课程等核心课程通常都是大班上课,如果使用传统点名方式必定会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在云课堂通过一键签到、手势签到等基于信息技术的签到方式完全适应00后学生的学习习惯。云课堂可以有效实时发起问卷、投票、考试等监督互动的智慧功能,整个课程的考核内容及结果有据可查、完整记录,并能以数据的方式导出。云课堂的智慧监督有效节约了教师的日常教学管理时间,而且对于学生而言,使用移动端学习工具增加了学习过程中的趣味性。

5结语

篇2

【关键词】网络学习空间;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36-0053-02

网络化教学方式,主要从直观化、智慧化以及自主化的角度,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其网络化教学方式的运用,能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加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时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针对小学数学学科而言,其在教W内容角度上具有理性化的特点,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降低不同因素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因此,有效的教学手段对小学生数学成绩的提升有着促进作用。

一、对现阶段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的分析

1. 智慧课堂的含义

智慧课堂,是指在学生智慧条件的基础上,实施的新型教育方式,用以实现学生创新能力全面提升的目的。智慧课堂的教学目的在于:注重智慧教育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全面、协调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教学目标。同时智慧课堂教学方式的开展,具有思维性、自主性与研究性的特点,能够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智慧型教学氛围。

2. 网络学习空间下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在对网络学习空间基础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分析可知,在教学阶段还存在某些方面的问题,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利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其按部就班于网络学习教学过程中;其次,网络学习空间教学流程存在着一定的偏差;最后,师生之间的教学沟通受到一定的限制。

二、网络学习空间基础下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

1. 教学设计

(1)将智慧型作为培养学生重点。所谓智慧型学生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并可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将知识内容转化自身智慧,进而实现智慧型人才的目标。因此,数学教师在对教学目标进行设计时,可以将以下两点作为核心进行:其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加强学生自身学习需求,根据学生情况对教学方案进行设计;其二,加强学生创新思维的锻炼,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想要更好的解决数学问题,应在自身数学思维、创新思维的基础上,用理性思维对其进行解决,并结合实际生活,有效解决生活问题。因此,教师在对教学方案进行设计时,应将学生创新思维作为教学重点,从而培养学生自身创新能力以及思维能力。

(2)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重点强调的是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而不是对结果的讲解。因此,在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时,教师需要正确引导学生解答思路,重点在于知识的积累过程,不可过多的关注事情的结果以及正确性。例如,在“旅游费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结合生活实际,设置与之相对应的教学情境,如日常旅游中常见的门票购买与租车等问题,在调动学生兴趣的同时,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对此,教师可设置如下教学问题:太白山属于旅游的特色景点,在门票购买方面存在两种优惠方案:其一为“太白山一日游项目中,每位大人和小孩分别为160元、40元”;其二为“太白山一日游项目中,团体人员在5人以上或5人中,每位游客的门票价格为100元”。同时教师提出在5人以上时,大人多、小孩少的情况下,使用何种门票购买方案最为合理?对此,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时,应将问题、任务作为重点,积极发挥自身引导作用,不能过多参与学生学习中,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价值,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通过自主思考,更好地掌握相关数学问题的核心知识,实现最佳教学效果。

2. 教学目标

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应将培养学生智慧型和学习型人才作为教学目标,即培养学生对于知识的求知欲,积极主动参与学习中,并在学习中完善自己的学习计划,且不再局限于课本知识内容,勇于创新。而网络学习空间作为重要学习渠道,教师应对此给予高度重视,并对其学习资源进行不断挖掘,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与此同时,在网络学习空间下学习小学数学,不会受到学习时间和地点的影响,教师只需在适当的时间内,为学生创造网络学习平台,通过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实现共同学习的目的。例如,在讲解100以内数量单位中,通过学生自主数数的方式,使其能够全面地分析个位数、十位数之间的差异,从而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工作。

3. 教学实施

(1)合理运用网络学习空间。目前,在课堂教学中,伴随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其关注度也在不断上升,甚至过多的关注教学方式,忽略了教学本质,过多的追求网络学习空间,导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出现严重偏离,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实现小学数学的智慧课堂中,应尽最大可能降低该种问题的出现,为网络学习空间提供良好的应用平台,将网络学习空间和传统教学进行有效结合,使两者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例如,在“圆柱和圆锥”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对其形状和体积进行具体展现,帮助学生正确创造空间思维,为学生学习提供有力帮助。该种方式虽然能为学生呈现圆柱、圆锥的相关知识,但学生还是会觉得遥不可及,因此,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实际模型,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该知识内容,从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2)有效解决课堂教学技术故障。在对网络学习空间进行应用时,会出现各种设备问题,例如,文件丢失和打开缓慢等问题,当故障比较严重时会造成教师课件的受损,最终影响课程的正常进行。因此,应根据具体故障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如U盘备份等,以免浪费不必要的时间,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4. 教学评价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网络学习空间的运用工作,可在空间层次的角度上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但是在实际课堂教学效果评价工作中,该种教学方式的存在,使得学生将注意力过于集中于网络学习空间方面,而逐渐忽视与教师沟通的意义,使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功能效果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对于小学数学教师而言,为了彰显课堂教学评价工作的重要性,应在教学中重点关注学生对课堂教学工作的评价与意见,结合学生的反馈情况,教师及时针对自身的教学方案进行充分优化与整改,为实现智慧课堂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对于小学生而言,完善的学习笔记记录、分享以及收藏等工作,可增加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掌握度,使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条件,为学生制定与之相对应的教学流程。网络学习空间基础下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开展,可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得到有效提升,同时在改善课堂教学贴合度、教师与学生的了解度等方面也具有相应的优势。由此可以看出,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是现阶段小学数学教育工作必然的发展方向,能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唐烨伟,樊雅琴,庞敬文.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7):49-54.

[2] 魏翠华.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6(6):149-149.

[3] 许美善.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内蒙古教育,2016(2):62-63.

篇3

【摘 要】SlideIdea是一款基于平板电脑的演示软件,其便捷的文稿制作、智能的互动元件、随时随地的用户参与、实时的录制分享使得基于SlideIdea开展的教学具有强大的过程互动性、内容生成性、时空分离性等特征。本文基于交互教学相关理论介绍了SlideIdea的功能特点及其在教学实践中的移动交互应用。实践表明,SlideIdea移动教学形成的高效互动课堂可以让课堂中的各个要素有效地被整合和利用,生成充满活力的学习生态系统。

关键词 教学互动;SlideIdea;移动教学

【中图分类号】G443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4)12-0057-04

课堂互动是教学相长的过程,平等的“交流—互动”是教学过程的核心[1]。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动态生成的过程。积极地参与和互动反馈能够促进知识的共享和共生,也更加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吸收及其能力的培养生成。当前,许多学校相继开展基于移动终端的电子书包的探索实践,试图通过电子书包项目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与课堂师生互动方式[2]。开展基于移动终端的合作、协作与辅导,有机融合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是未来移动学习实践与研究的重要发展趋势[3]。而通过 WiFi网络连接,以 Web浏览器、移动App等为软件基础,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作为输出装置的移动交互教学系统,为提高课堂互动、优化教学效果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理论基础

移动交互教学理念深深扎根于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之中。移动终端呈现教学材料和内容,提出问题(刺激),获得来自学习者的反应,为其提供适当的反馈(强化),正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中所强调的:学习就是建立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形成性反馈、“问题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以促进学习者内部认知结构的变化,有效促进知识迁移。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主张学习者和环境之间的互动,提倡协作学习、合作学习。这些都为移动交互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

SlideIdea功能简介

SlideIdea是一款集文稿设计、制作、演示、互动于一体,基于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开发而成的,以平板电脑为主要载体的互动演示软件。其设计理念是“面向人的演示工具,而非面向文稿的演示工具”。它不仅可以有效呈现教学内容,其最大的特色在于可以与学生之间随时随地的互动,及时记录课堂中的教学片段。Alexander Dye等人认为,移动教学对于移动计算设备的基本要求是必须能够有效地呈现学习内容并且提供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4]。在平板电脑上使用SlideIdea软件进行移动教学,满足移动教学对移动计算设备的基本要求,它既能够有效地展示教学内容,也能够提供师生之间的及时反馈。

1. 便捷的文稿制作

SlideIdea为用户提供了大量精美的模板、图片、图表、图形等设计元素,每一种元素都支持用户的自定义设置,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修改元素样式和高级设置。如果在本地库中没有适合自己的模板,还可以通过点击下载查看更多SlideIdea精心设计的模板和其他用户分享的模板。此外,用户还可以通过网盘导入PPTX、PPT、PDF等文件进行演示,大大提高了教学工作的效率。考虑到有些用户使用平板电脑制作文稿不习惯,现在SlideIdea还支持通过Web端进行文稿设计,实现了Web和移动App 的无缝对接。

2. 智能的互动元件

SlideIdea提供了智能的互动元件,用户在设计文稿时,可根据需要添加投票、搜索框、视频等互动元件。投票功能可以用来设计选择题或者判断题,软件会实时显示投票结果的直方图;搜索元件支持Google、百度和Bing在线搜索,有了这些搜索引擎,在进行文稿演示时可以方便地调用互联网的资源,将本地资源和互联网资源进行有效连通;视频元件支持网络和本地视频两种播放方式,本地视频需要用户将视频源文件放到本地库中,网络视频只需要粘贴源视频的网络地址即可(目前支持YouTube和优酷视频),视频的播放可以随时停止和继续。

3. 随时随地的听众参与

SlideIdea最独特的地方在于它能够随时随地与受众进行直观、实时的互动[5]。在演讲过程中,教师双指向内滑动屏幕,便会调出功能面板,如图1所示。点击听众互动,并将其开启,系统便会随机生成唯一的“门牌号”。此时无论你身处何地,只要有了“门牌号”就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加入到教师的教学互动中,而且系统会自动保存师生互动的数据。

SlideIdea为教学演讲准备了幻灯片分享、即时消息、投票、抽奖、白板等互动功能,每一个功能都有利于营造出活跃的教学氛围。比如,通过幻灯片分享功能,学生可以在自己的终端上同步查看教师演讲的课件,有效缓解因座位远近对学习造成的影响;通过即时消息平台,学生可以发送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并投影到大屏幕上供其他同学和教师一起交流讨论;通过抽奖功能,教师可随机抽取参与互动的学生回答问题;借助投票功能,系统会以图表的形式非常直观地显示选择每一个选项的人数,帮助教师做出信息反馈;通过白板功能,教师可以实时演示对问题的分析过程和解决的步骤,还能够将白板记录永久保存,供学生课后巩固学习。我们从多个方面对传统的PPT演示教学和SlideIdea移动教学特点进行了比较,如表1。很明显,基于SlideIdea的移动交互教学在多方面都优于传统PPT教学。

4. 实时的录制分享

微课是当今教研的一个比较热门的新生事物,以其互动性和参与性强、信息传播速度快的特点而闻名[6]。SlideIdea将云计算与移动互联网技术进行了创新性的整合,支持教学过程中的实时录制,为微课提供了一个可靠的视频来源。教师只需要在讲解重难点知识前,点击录制按钮,就可以进入录制页面。声音、屏幕动作都会被同步录制下来,生成可播放的视频文件。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保存视频到本地,也可以一键上传到云端,在自己的社交网络分享,让更多的人参与讨论学习。传统的录屏软件录制的视频有60-70M,而SlideIdea只有6-7M,因此可以加快上传速度[7],提高知识传播的效率。

基于SlideIdea的移动交互教学流程

笔者使用SlideIdea在一所课外培训学校里进行了教学实践,班级人数在80人左右。因为是课外培训,几乎全部学生都有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这为移动交互教学的开展提供了硬件保障。在充分融合SlideIdea软件的特色功能于教学互动的过程中,我们总结出了SlideIdea移动交互教学的一般流程,如图2所示。

首先,教师使用SlideIdea展示事先准备好的教学内容,学生通过系统随机生成的唯一“门牌号”进入到虚拟班级学习。教师在使用SlideIdea交互教学前首先需要对题型做出简单判断。参考教育部考试中心的相关研究,我们将客观题对应选择题(包括是非选择即判断题),将主观题对应非选择题,如填空题、应用题等。[8]对于有固定答案供学生选择判断的客观题就使用“投票”功能。学生进行选择即投票的同时,教师端会实时生成选项分布图,帮助教师发现认知差异,并做出反馈。例如,在讲解习题“圆的位置关系”时,教师可以在终端清晰地看到选择每一个选项的人数,如图3所示,图表的分布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学生对该知识点掌握的情况。

如果正确率较高,可以让学生进行简单的阐释,或者直接跳过,以节约课堂时间;如果正确率一般,则可以临时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解决问题,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这也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巩固;如果正确率较低,说明学生普遍对这个知识点掌握较差,教师则需要放慢步骤,进行精讲。客观题一般考查的是单个知识点,教师可使用白板功能,记录解题步骤或者解题思路,然后保存下来发送给学生。对于正确率一般和较低的习题,在讲解完该题之后,教师可以利用“抽奖”功能随机选择一到两位学生回答类似或者递进的问题进行二次巩固。回答正确则进入下一题的讲解,回答错误一方面需要让学生再次消化白板上的讲解记录,另一方面需要教师主动自我反思,调整讲题的策略。

主观题的互动教学与客观题类似,不同的是由于主观题没有提供固定的答案给学生选择判断,因此我们建议使用“消息”功能实现认知反馈。

教师利用即时消息功能可以非常方便地查看每一位同学的答案,并即时投影出来,根据教学目标组织学生讨论,如图4所示。消息反馈的结果便于教师认清同学之间的认知差异并及时采取相应策略。与客观题讲解相似,若该题学生普遍做对,则教师通过“抽奖”功能随机选择学生简单阐释思路或直接跳过,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还能检查学生的真正掌握情况,帮助没有掌握好的同学理清解题的思路;若该题正确率一般,则引导学生根据消息投影的情况,进行讨论和辨别;若该题学生普遍做错,教师则需要对知识点进行精讲。主观题通常是融合了一系列的知识点,考查的是学生系统分析的能力。因此建议教师在精讲正确率较低的题目时使用视频录制功能,将重难点的知识讲解录制成微视频发送给学生或者上传至云端,以便学生可以在课后更好地吸收消化、建立系统思维。

当然,消息功能不仅仅可以运用于主观习题,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还可以更好地用于对学生开放思维的训练。例如,在学习完语文课《龟兔赛跑》后,请学生发挥想象,简单说一说龟兔赛跑之后发生的故事。

在传统课堂上,如果教师想要看到所有同学的观点,要耗费很多时间。而使用SlideIdea消息投影这种形式,能够以最低成本、最高效率看到每一位同学的理解,还可以使每一位同学的观点和想法都能够得到充分的交流、讨论,进而促使个体智慧汇集成集体智慧,生成更丰富的教学价值。

结合对班级15名学生的随机访谈以及文献研究的结果,本研究得出两个基本结论。一是SlideIdea能够提供即时反馈和形成性评价。学生通过反馈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促进自主学习;教师通过反馈可以动态调整教学以适应学生“实时”“变化”的需求。在这种积极的双向反馈过程中,课堂由“静态、单向”的知识传递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动态、互动式教学。二是利用SlideIdea进行移动教学,可以有效调动人、技术、资源和环境等各方面积极的因素,真正有效地催生课堂互动的动力和活力,可以让课堂中的各个要素充分被整合和利用,生成充满活力的学习生态系统。

在实践过程中,笔者也发现,基于SlideIdea的移动交互教学模式目前并不适合所有类型的课程,而是更适合教室大、学生多的大班化教学。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滥用,否则容易使课堂变成“题海”,反而会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的动力和激情。

参考文献

1.查有梁.交流——互动教学模式建构[J].课程.教材.教法,2001(4):1-6.

2.谢忠新,王其冰,贾晶晶.基于移动终端课堂教学评价与指导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以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为例[J].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3(5):40-48.

3.焦建利.移动学习应用与研究的新进展[J]. 中国教育网络,2013,06:43-44.

4.Aleksander Dye et al:Mobile Education-A Glance atThe Future[EB/OL]. nettskolen.com/forskning/mobile_education.pdf.

5.Chandrasekhar V. SlideIdea: Best iPad PresentationApp for Creating Next-gen Presentations[EB/OL].[2013-11-25].igeeksblog.com/SlideIdea-ipad-presentation-app.

6.寻素华.浅析微课程开发在校内外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3(9):123-126.

7.石海威.颠覆PPT[J].创业家,2012,12:34.

篇4

关键词:交互式一体机;交互功能;课堂教学;信息化教学;多媒体教学

交互式一体机被认为是传统黑板的替代产品,现代学校的建设过程中也会将交互式一体机的应用作为学校基础设施发展的主要方向。但部分教师对交互式一体机的使用依然停留在对传统黑板电子化的角度上,导致没有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其功能,更没有达到技术革新所想要带来的教学效果。就教师而言,多数教师认为对交互式一体机的不熟悉,以及对其功能挖掘的不深入,导致无法在课堂中有效利用该工具。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对当前课堂教学中遇到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从而明确问题的成因和解决问题的方向。

1交互式一体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问题

1.1对一体机互动功能的开发不足

一体机在展示的过程中拥有各式各样的工具,例如拖拽、放大、变色等提醒学生注意的方式,但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教师通常倾向于利用一体机来展开课件的展示,并没有充分利用一体机的互动功能,导致学生在吸收教师展示信息的过程中,对信息的敏感度不足。在使用一体机的过程中,教师也很难及时地掌握学生的困惑,也很少利用其他的信息终端设备与学生展开有效的交流,导致课堂教学过程仿佛是教师的“独角戏”,也进一步对课堂教学的质量造成了不良的影响[1]。

1.2课件设计缺乏良好的交互性

课件的设计对于课堂的有效展开有指导作用,与传统的课件设计内容不同,交互式一体机可展示的内容更加丰富、形象,例如语文教学中对情景的描写,传统的文字和黑板画很难让学生产生有效的联系,而一体机可以采用图像、视频等更加丰富的方式,给学生更加直观深刻的情景体验。但同时也加大了课件设计的难度,教师不但需要考虑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能利用到的图片视频等信息,还需要考虑如何将这些信息与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关联,使其能够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展开良好的信息互动[2]。一方面,由于课件设计过程中可采用的素材大幅增加,教师很难选择与课堂教学相关的教学素材;另一方面,教师在缺乏相关设计经验的基础上,很难有效地掌握一体机的课件设计方向,导致交互性无法在课堂中得到有效的体现,而教师设计的课件也很难起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作用。

1.3师生问答过程不够灵活

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互动主要以教师和学生的言语问答互动为主,在采用交互式一体机的过程中,问答的形式变得更加多样化。除去传统的言语问答、在黑板写下答案等问答方式,学生还可以利用自己的信息终端,如平板电脑、计算机等方式直接在座位上键入答案。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之前设计好问答的内容以及问答的方式,并在课堂中按照预先设计好的内容来进行问答、互动。这就导致课堂教学的问答形式缺乏灵活性,无法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展开情况来进行问答。另外,互动式一体机的应用,给予了学生较多的表现机会,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还是依赖传统的教学形式,并没有充分利用一体机的互动功能为学生提供表现机会。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也可以通过教师的授权对一体机中的信息进行操作,但往往教师很少给予学生这样的机会,通常只会在提问或者有相关需求的情况下才会给学生相应的授权[3]。

1.4网络教学资源的应用不充分

首先,一体机是由计算机、显示屏、网络等基础的硬件设施所组成,其中部分教师仅使用计算机和显示屏两个硬件来进行课件、教学内容的展示,并没有充分利用网络这一基础硬件。一方面,网络中存在的教学资源可以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但同时网络中教学资源的质量也参差不齐,导致教师很难在课堂中灵活利用网络教学资源来展开教学;另一方面,出于对课堂教学秩序管理的角度,教师需要极力排除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信息,而利用网络在搜索教学资源的过程中,势必会因为网络的复杂性在课堂教学中带来无关的教学内容。因此教师更倾向于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进行展示,并没有对网络教学资源进行充分的应用,也导致一体机的交互功能无法得到有效开发[4]。

1.5缺乏良好的人机互动体验

一体机的人机交互不仅仅是教师与一体机之间的互动,学生也是其中的一部分。但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会存在两个极端现象,一个是教师过分利用一体机,让一体机代替教师的位置来进行展示和教学;而另一个极端是,虽然使用一体机来进行课堂教学,但教师依然占据课堂的主导作用。这两个极端现象都没有体现出对学生主体性的重视,例如在数学路线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要么教师使用一体机来全面展示应用题的解题思路,要么将一体机作为辅助的方式,仅展示部分的信息,并以教师为主导,展开课堂教学。在缺乏学生参与的情况下,课堂教学的效果依然无法得到保障,也无法充分保障学生的课堂体验[5]。

2交互式一体机在课堂应用中交互功能的优化

2.1注重应用一体机的交互功能

在使用一体机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两个平行的过程,需要充分注重交互功能的应用,才能确保学生在遇到困惑时能够获得教师的“解惑”。教师需要充分利用一体机这一展示工具,并利用人机对话的各种方式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互动过程中,一方面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通过问答、统计等方式,掌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难点,并进一步利用一体机的交互功能,放大或者详细展示该问题相关的内容;另一方面,还需要充分利用一体机的信息展示优势,通过趣味化的形式来解答学生遇到的难题和难点,在激发学生兴趣和想象力的同时,对学生的难点进行针对性的解决,以达到提升课堂交互性的目的[6]。

2.2进一步提升信息化课件的设计能力

良好的课件对课堂的教学展开具有指导作用,而教师需要在充分了解交互式一体机功能的基础上,来展开信息化课件的设计。一方面,需要针对课堂教学内容,设计具有探究式的课堂教学内容,注重学生在教师的展示过程中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并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还需要一起采用项目、探究实验等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通过相关的问题探究,使一体机的展示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并引导学生利用一体机演示、交流自己的探索结果。同时还需要充分利用一体机的多媒体功能来促进课堂教学,使课件与学生的课堂体验能够进行有效的联系。同时教师还需要注重课件内容的多样化,教师可以提前搜集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源,整理到对应的教学资源库中[7]。在课堂教学展开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和需求来采用不同的教学资源,交互式一体机可以展示的内容更加丰富多样,从而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获得良好的信息敏感度。

2.3教学过程中的交互性设计

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对于课堂教学的效果具有直接的联系,一方面可以提高教师搜集网络教学资源的信息敏感度,从而选择对学生课堂教学能够发挥实际作用的材料,并针对课堂教学的展开进行灵活的使用;另一方面,还可以帮助教师进一步开发交互式一体机的功能,通过与其他设备的有效联动,使教师、学生都能够参与到一体机的互动展示中。例如在课堂总结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总结的内容进行讨论,利用各自的平板电脑、计算机、手机等来搜集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源,并分组使用一体机进行有效的展示,从而创设良好的交互情境,使学生也能够参与到课堂互动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在明确探索方向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使其也能够充分利用一体机来展示个人的想法,从而让学生更加积极地接受知识、反馈知识、利用知识,形成一个系统的学习回路。

2.4建立一体机等教学信息技术的指导方案

一体机的技术优势,使其在教学指导的过程中具有极高的优势。例如部分一体机软件自带有良好的教学资源库以及可供教师进行自主添加的教学资源库。教师应当充分利用一体机的技术优势,随时增加教学所需要的素材,并建立对应的指导方案。一方面可以利用一体机的记录功能,对课堂教学的展开过程进行快速的回溯,另一方面还需要从学生在一体机指导过程中的表现来进行思考,考虑是否激发了学生的课堂学习热情,是否在内容中帮助学生开展深入的思考,是否有效满足了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对应的指导策略,以满足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需求。例如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一体机的记录,对学生的表现、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实时的调整,从而加强一体机展示内容的实践性,从教学资源库中选择更加真实的物理现象,来进一步解释课堂教学内容,从而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了解课堂教学的内容,并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5加强一体机与信息终端设备的联动

一体机良好的交互性需要体现在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中,在此过程中需要加强一体机与信息终端的有效联动,使学生也能够利用自身的电脑、平板等设备与一体机进行有效的交互。首先,教师可以利用一体机的控制设备,以及一体机的交互功能,与一体机和信息教学资源等内容展开充分的联动,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来选择不同的内容展示,从而丰富一体机的教学内容。其次,教师还需要适当引导学生积极使用一体机来进行展示,例如在风景、社会杂文写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方面需要采用网络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积极感受不同的风景和社会现象,通过情感、思想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另一方面需要引导学生尝试用图片、画面来阐述自己作品的感想,并在学生相互之间的展示过程中,获得写作的灵感。如围绕“炎热”话题的创作,有学生能够通过路面、远处景色中因热量而发生扭曲的现象中获得“炎热”的写作灵感,而有些学生会从人山人海、密密麻麻的人群中,获得“炎热”的感想。教师可以借助不同的信息终端,让学生展示自己对“炎热”的看法,从而使学生的写作方向、内容得到有效的展示,丰富写作教学情境的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写作练习体验。

3结束语

现阶段教师在课堂中利用一体机的深度不够,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有牵强附会的倾向,单纯是为了使用一体机而展开课件设计,导致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无法满足实际的教学需求,同时也影响了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因此,教师需要在此基础上对交互式一体机的应用方式、功能进行进一步的开发,针对一体机的功能优势有效地设计课件,利用一体机的互联网优势,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利用一体机丰富的教学资源来提升课堂中的互动效果。同时还需要注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参与一体机的交互过程中,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张屹,郝琪,陈蓓蕾,等.智慧教室环境下大学生课堂学习投入度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课”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9(1):106-115.

[2]钟志德.小学数学互动教学中采用交互式一体机的探讨[J].中国教育学刊,2019(S1):52-53,56.

[3]朱京曦,陈书琴.欠发达地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目标与对策[J].中国电化教育,2021(3):125-130.

[4]胡飞.高中生物学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的实践研究[D].伊宁:伊犁师范大学,2021.

[5]常月娥.交互白板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应用[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20.

[6]郭新莹.交互式电子白板支持下的小学生几何直观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20.

篇5

关键词 高中语文 电子白板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6-0027-01

交互式电子白板是一种新的高科技电子教学系统,它是由硬件电子感应白板和软件白板操作系统组成。电子白板集传统的黑板、计算机、投影仪等多种功能于一身,使用非常方便。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这一教学手段,提高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利用电子白板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交互式电子白板进入高中语文课堂,为我们新鲜的学习气息,鲜艳的色彩、动听的声音以及多变的图像,有利于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活动,促使他们发挥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在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预设的资源进行教学情境创设,使学生处于一种良好、积极的心理状态。这样,在形象的强烈刺激下,唤起学生对长时记忆中有关知识的经验和表象,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结构对新知识进行同化和顺应,通过师生之间的协作和会话,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二、利用电子白板由静变动,化抽象为形象,突出教学重难点

传统的教学往往在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问题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即使如此,学生依然感触不深,易产生疲劳感甚至厌烦情绪。而交互式电子白板形象具体,动静结合,交互性强,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使原来枯燥的课本内容更形象生动地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全身心地去主动发现、探索、思考、解决问题。

三、充分发挥电子白板交互功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互动是多媒体互动电子白板运用于课堂教学的灵魂。因此,在教学设计时首先要考虑教学互动的环节,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要牢记“多媒体互动电子白板不仅仅是教师专用的,还是学生的”,让多媒体互动电子白板成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教学平台,创建一个既能传承黑板的互动平台,又能与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相结合起来的互动平台、构建新型的多媒体互动电子白板“互动教学体系”。电子白板的互动功能让学生拥有了更大的自由空间,为他们的探索尝试提供了有利条件。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集合教材,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学习资源和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围绕高中语文学习中的一些典型问题,开展研究性学习。

四、利用电子白板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首先,多媒体大大提高了学生在有限的单位时间内获取更多的信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采用电子白板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处理,提高了课堂教学对时间的利用率,从而能增大课堂的容量,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的知识信息量。其次,它能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减少信息在大脑中的转化,能够增强学生对抽象事物和过程的理解和感受,电子白板教学手段可以将以往教学中无法展现出来的东西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最后,多管齐下,强化记忆。人们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约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25%,如果同时使用这两种传递知识的工具,就能接受知识约65%。电子白板能诱导、激励、唤起学生的感悟,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五、利用电子白板,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篇6

关键词 翻转课堂;线上线下;资源库;检测;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11-0044-03

基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教育教学上的应用,MOOC教学、翻转教学、混合式教学在近些年受到高度关注,越来越多的学校也进行了实践,不断推动着教学变革进程[1][2][3]。2015年7月,由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组织申报的教育部职业教育“现代纺织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获得立项,以此为基础,笔者借助于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智慧职教”平台(ICVE)在“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纺织品检测与贸易方向以其中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纺织品生态与安全性检测》为例,引入翻转课堂理念的线上线下(OTO)混合式课程教学模式进行实践探索。

一、原有的课程教学模式

《纺织品生态与安全性检测》课程是“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纺织品检测与贸易方向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教学在理实一体化教学场所实施完成,划分为三个阶段:教师讲授学习内容,进行检测实施操作演示,学生听讲和观看演示;学生制定计划并进行检测实施,教师进行巡回检查和指导;学生完成检测报告并展示,教师针对学生的完成情况给予反馈和点评。

该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学生的“学做”合一,教师也能及时针对学生“学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反馈和点评,此时教师主导整个教学过程。但是在该模式下,学生被动地听讲和观看,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化差异及接受程度不同,教师的课堂讲授和操作演示无法兼顾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课堂讲授和操作演示会占用较多的课堂时间,之后学生才进行计划制定和检测实施,学生为主体的时间受到挤压,导致学生并未成为有效的学习主体,最终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将知识内化及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大打折扣。

二、基于翻转课堂的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模式

混合式学习是一种将传统面对面讲授学习方式的优势与E-learning优势相结合的一种学习方式,既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广受研究和倡导,是当前教学研究的热点。翻转课堂则是将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进行颠倒,知识传授也即教师的教借助于各种信息化技术手段由学习者在课前完成,课中时间主要进行(教师促进和帮助学生)知识内化也即学生的学,实现教师主导而学生为主体的一种教学模式[4]。《纺织品生态与安全性检测》课程引入翻转课堂理念探索了OTO混合式教学模式,并借助于ICVEM行了教学实践。

(一)打造“三精四用”平台,奠定混合教学基础

为了推进和开展基于翻转理念的OTO混合式教学,需要借助平台、需要丰富的素材资源、需要合理的教学设计。根据前述,平台采用了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智慧职教”,在ICVE上对本课程的建设首先遵循精细分析原则,充分考虑和分析不同类型用户的需求,以做到满足用户所需;其次遵循精良素材原则,在资源库素材中心本课程各节点下创建了类型多样粒度大小适中的、碎片化的精品资源600余条,并凸显虚拟仿真、动画、视频类资源及AR等技术的应用,着力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最后遵循精心设计原则,结合近十年本课程的教学经验积累,在平台上调用各类精良素材,重构排列创建微课,具体见图1,在微课组成的视频中或者其中某个教学活动完成后,可以穿插设置微练习或微测验,一般为填空、选择、判断等题型。再以一定数量的微课作为基础建设在线《纺织品生态与安全性检测》课程,做到能学辅教,奠定实施翻转、线上学习的基础。

在课程使用上应立足于够用、能用、易用、适用的四用原则,即课程对应各节点的素材资源首先要满足用户所需,应够用,够用基础上必须存有一定冗余,以满足不同类型、不同个体学习需求。其次,对用户要能用、易用,即每一节点的资源、微课要确保用户根据自身喜好通过不同的方式访问平台时均能使用,对特定资源或微课的检索应简易可行,能实现快速定位。最后要适用,主要体现为展现在各类用户前的资源内容正确无误、符合标准,符合学习者的要求。

(二)实施OTO混合式教学,“三动三效”促转变

《纺织品生态与安全性检测》课程基于翻转理念的OTO混合式教学分为三个阶段,具体见图2。

第一阶段:课前线上知识传授。对于教学内容教师应提前告知学生,在实践中采取提前一周的原则,通过电子邮件推送、学习群、短信发送三种方式进行,逐次提醒学生应完成的学习任务。学生接受任务后采取计算机或手机APP客户端访问的方式通过ICVE在课前以线上学习的形式完成知识的学习。这一阶段,对于授课教师,解决了课堂知识传授过程中面对较多学生填鸭式教学、学生个体和层次不一效果差异大的弊端,教师通过平台加以督促,主要采取设置完成任务学习时间节点,通过平台的后台数据记录来确定学生是否在规定的时间节点前完成学习,对于滞后学习的学生及时予以警告和记录,确保将课前的知识传授落实到位,并作为课程考核的一部分。对于学生,在平台上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时间、地点和方式学习,只需在规定的时间节点前完成即可,完成规定的内容之外还可以根据自身所需选取课程节点中的冗余资源进一步学习,实现个体化、个性化、差异化学习。本课程在初始采取该方式进行教学时,学生存有较多的不适应,此时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教学的作用,通过平台去帮助带动学生顺利地以线上学习方式完成课前的知识学习。同时,通过这一阶段的实施也能促使学生逐渐养成学习自觉性、自主性,能在课前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

第二A段:课中线下学习。注重于知识内化,也即知识的应用,基于知识传授在课前的线上学习中已经完成,课中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以检测实施为主,学生成为课中的主角,其学习积极性有很大提高,此时教师只需做好巡回和课堂把控,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教师仍然主导教学,但主体变成了学生。同时在课中的小段分块空档时间可通过精心设计辅之以提问互动、难点答疑等活动,来着实解决学生在知识传授中存在的疑问及在知识内化应用中的不足之处,但要更多地鼓励和指导学生对存在的问题自行利用平台查阅相应的素材、微课来解决,推动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由此既解放了教师,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训练和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解决了原有模式下交由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时间不足而导致难以确保完整实施检测的矛盾。

第三阶段:课后知识巩固。仍然借助于平台和学习群,充分挖掘和使用平台的互动功能,以线上师生互动的方式进行,既实现对学生的统一化、普遍化帮助,也能实现对个体化的精准帮助。在这一阶段主要解决三大问题。一是对于少数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在经过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阶段仍未能完全掌握,督促、鼓励和帮助他们反复多次观看对应的微课或是节点中适宜于他们学习的相关资源;二是对于部分学生满足其多元化、个性化需求,当学生认为提供的微课内容不适合或是所学内容较简单需要加深难度时,指导学生选择适合的素材进行学习;三是帮助学生完成检测报告的撰写或其他课后活动。

通过这一模式下三个阶段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逐渐实现由教师利用ICVE带动学生学习,取得成效的初级阶段,过渡至学生养成习惯适应这一模式学习,推动其有效学习,到最后实现学生能在ICVE上主动学习、高效学习,促使学生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三、教学实践成效

在本课程按照新模式进行教学实践的同时,采取对比研究法,在同期平行教学的另一个班级中仍采用传统模式进行教学,通过最终采取相同标准的期末考核,两个班级差异巨大。新模式下教学实施的班级其成绩显著高于原有模式下实施教学的班级,班级中80分及以上的优良率为77.1%、平均分为83.9,而对比的班级优良率和平均分仅分别为33.3%和73.1。即使考虑到不同班级学风差异会有一定的影响,但考核结果上的巨大差异仍表明此次教学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成效。

在新模式下完成课程教学实践,对实施班级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针对教学成效的4个问题,其统计结果见表1。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对采取这一模式教学及其有效性的认可度高,表明此次教学实践得到了学生的肯定,也进一步印证了两种不同模式下教学班级之间巨大差异的必然性。

参 考 文 献

[1]张金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因素探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3(10):59-64.

[2]卫志民.“慕课”本土化开发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8-84.

[3]熊淑娟.基于“翻转课堂”的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与实施[J].职教通讯,2016(6):61-66.

[4]赵兴龙.翻转教学的先进性与局限性[J].中国教育学刊,2016(4):65-68.

Construction and the Practice of Online to Offline Hybrid Course Teaching Mode Based on Flipped Classroom

Hong Jie, Yin Guibo

Abstract With the help of ‘ICVE’ platform and by introducing the flipped classroom idea, taking the ‘Ecological and Safety Testing of Textile’ course as an example, the online to offline hybrid course teaching mode based on flipped classroom was constructed. The course lay the foundation through ‘fine analysis, excellent material, well-designed’, ‘enough, able, easy and fit to use’ in teaching practice. Based on flipped classroom, the online to offline hybrid teaching is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which are online learning before class, offline learning in class, the knowledge consolidating after class. By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and examine comparison,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practical teaching effect was obvious for using this teaching mode.

篇7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数学课堂 教学方法

现代社会,科技迅猛发展,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渗透融合,知识信息总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科研新成果向生长转化周期日趋缩短。教育工作者一定要紧跟时代脉搏,不断更新知识体系,尤其要熟练掌握并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一步优化课堂结构,使课堂内容更加生动形象,这样学生的学习效率才会大大提高。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活动中。

长期以来,数学被一些学生视为一门枯燥乏味而又难以学懂的课程,他们对学习数学缺乏信心,无兴趣可言。在课堂上,他们处于消极状态和被动接受状态,学习质量每况愈下,甚至部分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厌学情绪。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要唤起他们的这种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适时合理借助各种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变革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问题情境,使抽象的教学内容直观化、形象化、具体化、生活化,引发师生双向互动,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条件,激发学习兴趣,使教与学实效性更强。

一、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增强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乐于学。

例如,在教“圆的认识”时,使用多媒体课件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在一条公路上行驶着自行车、手推车、摩托车、汽车等,车轮都是圆形的,大家都很自然地忙着赶路。然后,马路上行驶的车子分别换上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车轮,出现车子颠簸甚至停驶的情况。我设问:谁能说说这种现象吗?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形?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认识圆的欲望。在普通、熟悉的现象中探求数学概念、性质,学生易于产生亲切感,较快进入学习角色,避免了由于教学内容脱离现实而引发的学习兴趣下降,被动学习的现象。通过课件将过程真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解决常规课堂中不可能解决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这样学生就会主动出击,探索发现,经历知识的“再发现”过程。探究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发展,学习方式得以改变。

二、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有效突破教学重点,发展学生的应用能力。

例如,在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时,首先让学生初步掌握长方形的特征,用计算机的闪动功能突出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然后利用动画演示,把长方形的长逐渐缩短到和宽相等时,长方形就变成了一个正方形,推导出正方形的特征。再进一步观察,得出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的结论。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数缺形时少直觉,形缺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若没有这种操作体验,老师一味地让学生死记一些结论,没有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难点仍将是难点。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丰富了几何直觉,发展了空间观念,真正理解了知识点。也就是说,一些过去只能通过思维表象和想象领会的数学内容,可以得到直观的表示和处理,从而化解重难点。

三、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欣赏自己,展示自己,创新自己。

例如,学习图案设计时,可以利用多媒体直观演示图形平移或旋转生成的图案的奇妙与美丽,从而感受数学的生动、灵活和美妙,调动学生的创造热情。学生应用各种图形变换特征,设计属于自己的图案,每位学生把自己的作品放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通过这样欣赏,自己动手操作,学生在与别人分享成功快乐的同时,重新认识了所学知识,获得了成就感,发展了形象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

四、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使学生与老师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交流、互动,增大了课堂容量,优化了教学程序,缩短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时间,加速了认识进程,学习效率和质量均得到了提高。例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一节课时,安排课堂练习。练习中,计算机将正确、错误的评价和提示、指导、建议等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对学生的不同解题过程,通过网络在屏幕上显示,起到了交互作用。不仅使学生很快了解了自己的学习情况,加深了学习体验,而且教师从中获得了教学反馈信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使教学过程向教学目标靠近,老师真正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老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

篇8

我国科学课程大纲中强调“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并且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1]。传统的科学教育过分强调用传授方式讲解科学的结论[2],学生们仅仅是“读科学” 而非“做科学”[3]。

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大规模覆盖,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也逐渐进入基础教育领域。以iPad为代表的平板电脑具有便携性、移动性、交互性、灵活性、富媒体、富资源、富工具等多重特性[4],为学生“做科学”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主要表现为三点:(1)为学生以“做科学”为主的探究活动提供工具支持[5];(2)基于互动平台的课堂即时反馈和评价[6];(3)提供多感官、多通道的认知刺激[7]。

《测量水的温度》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课》三年级下册的内容。本课借助iPad便携性、移动性、交互性的优势,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开展大量“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活动,从技能操练到知识学习,教学逐步推进,整堂课在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平台的支撑下,不断进行即时的教学反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学生理解温度的概念、不同温度的水的温度变化规律。(难点)

过程与方法:学生学会规范地操作温度计。(重点)教学环境

教师配备Mac和iPad,学生自带iPad并保证每个小组至少一台,教室覆盖了高速的无线网络,配备了AppleTV,师生的终端可以通过无线网络即时投射到大屏幕上。

1. 平台

本课采用香港大学自主研发的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平台iClass,提供了文字、绘图、测试、音频、小组互评等多种类型的活动(如图1),来增强课堂的互动和反馈,学生通过终端提交作业或作品,教师通过网页登录平台进行即时教学反馈。

3. 资源

(1)Keynote演示文稿,呈现教学重难点内容。

(2)“正确使用温度计操作步骤”的微视频。

教学过程

活动一:情境导入

教师出示两杯水:一杯冰水和一杯热水,先与学生们玩一个“猜!猜!猜!”的游戏。教师请一名学生用手去触摸这两杯水的杯壁,让大家根据这位学生自然反应出的动作和神态,来猜猜这两杯是什么水,并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并未用技术进行辅助,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教学环节都必须使用技术。

活动二:认识温度计并学习规范使用温度计的方法在科学实验中,温度计的使用必须遵循操作的规范性,才能测量出相对准确的水的温度。教师利用Keynote在大屏幕出示问题,并要求学生进入iClass平台自学微视频“正确使用温度计操作步骤”。该微视频由以下部分组成:(1)温度计是由什么构成的?(2)怎么拿温度计?(3)怎样正确使用温度计?(4)怎样准确读出温度计的刻度?

设计意图:温度计的操作规范是一种技能的学习,短小精悍的微视频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规范操作的意识。技术运用:运用iClass能存储小视频的资料夹功能,学生可以在小组内自定步调地观看微视频,充分体现平板电脑能够支持个性化学习的特征。

活动三:检测各组是否正确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规范操作温度计知识小竞赛”的课堂小测,他们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答,并将答案及时上传到iClass平台上。教师通过Mac上的浏览器打开iClass课堂小测的答案统计表(如图2),每个小组的答题情况一目了然,教师可根据答题情况,有针对性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分析。

从答题反馈统计表上, 可以了解到第二组(Student29)全部对了,说明他们对“正确使用温度计”掌握得比较好。第三小组(Student32)全部做错,主要是由于技术操作失误的原因,接下来可以进行单独辅导。全班重点讲解第4、5题。

设计意图:对温度计的操作规范进行巩固。

技术运用:通过iClass的小测功能将答题情况图形化、动态化,可以立即反馈各小组对知识点掌握的情况,教师能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活动四:练习测量常温水,比比看谁做得规范学生小组内分工测量常温水的温度,教师巡视,抓拍同学们的操作姿势,将图片通过AppleTV无线传输到大屏幕上,对操作规范和不规范的两个小组进行对比分析。出现异常的小组进行反思,教师点评学生的分析并进行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用温度计测量常温水,来检测学生是否正确掌握使用温度计的方法。

技术运用:利用iPad的照相功能,抓拍学生测量水温的不同操作方法,利用AppleTV的无线投影功能,在屏幕上展示出正常数据与有差异的数据,让学生分析原因。

活动五:连续测量不同温度的水

学生分小组连续测量4杯水的温度,再进行水温变化的分析。要求学生按照大屏幕上沙漏计时器指示的时间,按照1、2、3、4号杯的顺序,每隔2分钟测量一次每个杯子的水温,每次测量不同温度水的顺序要统一。操作员根据教师出示的Keynote数据统计表格,将测量数据依次记录下来。

连续四次测量不同温度的水的任务完成后,每组的iPad操作员将表格生成为温度折线图,通过屏幕截图生成图片保存到iPad相册中,然后上传到iClass绘图活动上。

教师点拨:从你们小组的水温变化折线图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生1:热水的水温呈下降趋势。

生2:冷水的水温呈上升趋势。

生3:自来水的温度变化不大。

生4:温水的水温呈下降趋势,但没有热水的变化大。

设计意图:让学生掌握规范使用温度计的操作要领,并根据数据来分析温度的变化规律。

技术运用:运用Keynote数据统计表格,制作出能清晰展示水温变化的趋势折线图,学生能将探究得到的数据及时可视化,并进行全班共享,“做科学”有了工具的支持。

活动六:探究各小组水温变化折线图中的共同规律教师在屏幕上完整展示各组的水温变化折线图(如图3),并要求学生放下iPad,集中听讲。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屏幕上各小组上传的折线图,看能否从各组的数据中找出水温变化的共同规律?

学生分小组汇报所发现的温度变化规律,教师对异常数据进行点拨:第7小组的数据为什么和其他小组的差异比较大呢?什么原因造成呢?学生猜测:第7组测量热水的温度出现先降后升再降的现象,可能是操作温度计不规范所造成的,也可能因为第7组的座位离空调最近,空调会影响其水温的变化。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观察折线图的数据并讨论分析,解决本节课“不同水温变化规律”这一学习难点。技术运用:运用iClass的绘图功能,同时展示各小组的水温变化图,让学生们有机会从各小组的探究结果中发现共同规律。

活动七:抛出新问题让学生课后延伸思考教师对本节课小结,并引发学生课后猜想:如果我们一直等到今天下午放学,热水的温度能一直下降到0°吗?为什么?要使它下降到0°,有什么方法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进行知识的迁移和整合。

技术应用:运用iClass的文字活动功能,让学生深入讨论他们探究后的发现,并做进一步的猜想和延伸。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重点发挥了平板电脑的交互性、便携性等优势,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学习活动操作,让学生从技能训练到规律认识都能亲身体验和发现。整堂课信息量大且节奏紧凑,学生参与积极性很高,学习兴趣浓厚,在教学过程中,他们能基于自己的发现与教师进行良好的课堂互动。

1.“做科学”要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

在传统的课堂中,学生学习新知识或操作技能,一般是通过教材或是画图实物投影,课堂是静态的。基于iPad的平板电脑课交互性强,学生的活动在整节课中占据主导地位。借助iClass教学互动平台,学生可以自定步调地自学,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小测以及学生实际操作图片的对比展示与分析,对知识点进行加强和巩固,活动的结果还能在平台上及时反馈,教师依此进行课堂互动和知识内化,所有教学环节设置均指向“做科学”。

2. 借助技术实现“边学边测边评”的高效课堂

平板电脑课堂师生交互更频繁、更多元,借助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平台,实现边学边测边评的方式,大大缩短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答问题的时间,并使信息反馈更及时、准确和透明,进而通过有效引导来解决问题。而且在科学课堂上,学生探究产生的数据能够及时可视化呈现,可以帮助师生经历完整的科学探究与问题发现的过程,真正体验到“做科学”的乐趣和成就感。由此,课堂上“学生主体”得到了更充分的体现,学生更多地融入到教学活动中。

篇9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教学改革 理念创新 优化教学过程

在初中语文教学改革中,教师要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将教学改革的先进经验与实际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尤其是要潜心研究自己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找准教学改革的关键之处,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措施,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提高教学手段的有效程度,丰富教学内容与教学空间,推进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我在语文教学活动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升教学成效。

一、立足教学手段单一现状,将信息设备引入课堂

在较长一段时期里面,初中语文教学手段较为单一,许多教师很少使用教学辅助手段,即使运用,基本上也是以教学挂图、投影片等手段为主,演示形象生动程度非常有限,教学信息量存在不足,教师在教学灵活运用程度等方面受到制约。在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形势下,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强化教学手段创新,以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为语文教学活动提供有效帮助。我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工作中,将当前教学信息化进程中较为热门与高效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入教学活动,发挥了积极作用。例如在教学《宇宙里有些什么》时,因为初中生在天文学方面的知识储备相对较少,学生学习这一课难度自然要大一些。为了帮助学生有效理解课文内容,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我在教学中引进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较为扼要地介绍一些与本课教学有关的天文学知识,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在学习中提高理解能力。又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时,我为了烘托氛围,从教学网站上面下载了介绍济南冬天美景的宣传片,在课堂教学之中进行播放,增加学生对济南冬天美景的直观感知。学生通过教学课件的演示,对于本来不熟悉的教学内容具有了形象的认识,同时从内心感悟到景色的优美,对于教学活动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受,丰富了课堂教学信息,激发了学习兴趣。

二、立足教学模式陈旧现状,将互动功能体现出来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沿用多年来的传统教学模式,在课堂上以教师讲解为主,有些教师一走上讲台就讲个不停,认为只有自己全部将答案讲授出来,学生才能够掌握牢固。其实,这种理念是片面的,教师满堂灌输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完全满足学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探究和参与欲望,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教学参与程度、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等作为重要的切入点,改变以往教学活动中过于强调灌输的模式,将学生有机吸纳到教学双边活动之中,以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学成效提升。如教学中,我将单向讲解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教师启发、自主思维、合作探究”的新型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当中,学生需要依靠自己的独立思维活动及与其他学生的研究探讨,基本独立完成学习目标,而教师则在学生独立学习的过程中开展指点与启发引导。为了进一步集聚学生的集体智慧,我还为学生搭建了合作小组这样的学习探究平台,让学生在小组研究学习这样的集体氛围中提高研究问题的宽广度。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改革,我将学生充分“动起来”,将学生从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知识转变为主动探寻知识,同时在教学双边活动之中增强了思维水平与合作能力,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立足教学空间狭隘现状,将课外活动有效拓展

课外活动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延伸与拓展,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和语文教学学科相关联的一些课外活动作用,改变以往语文教学仅限于课堂45分钟这样的狭隘局面,拓展教学空间,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变得更加快乐与生动。一方面,我在教学活动之中将课外实践活动作为重要的途径,为学生积累生动的写作素材。如“3・15”前夕,我组织学生到当地工商分局进行访问,听取有关工作人员讲述对假冒伪劣商品的查处力度,对假冒伪劣商品的危害性具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通过走访活动获得了生动素材,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也充满了真情实感,与以往的生搬硬套、胡编乱造相比,进步十分明显。另一方面,我还将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环节的有效延伸,让学生的学习需求与探究激情在课外活动中得到尽情释放。我先后建立起多个学习兴趣小组,如写作兴趣小组、演讲兴趣小组、朗诵兴趣小组、语法研究专题小组等,以这些小组为有效载体,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成效。另外,我在教学之余,还紧密结合教学进度安排,适时组织一些语文学科知识竞赛活动,配合语文阶段复习教学工作,以形式丰富的竞赛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巩固已学知识,提高复习成效。

四、立足教学氛围淡漠现状,将积极情感运用起来

篇10

 

一、实例:中班综合活动《找小鸭》

 

(一)设计思想

 

本活动是中班综合《找小鸭》,整个活动以游戏情境贯穿,通过幼儿找一找,说一说,猜一猜、看一看、数一数,以及动手的操作,激发幼儿主动表达、积极探究的能力。通过活动,幼儿都能掌握基本的方位词并加强幼儿的判断、推测等逻辑思维能力,活动采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这一教学手段,为幼儿创设情境,引导幼儿与情境积极互动,尝试课件与课程的美妙整合。

 

(二)教学目标

 

1.观察画面,由物体的局部推测整体,并感知小鸭子的数量。

 

2.学说“小鸭躲在……”,巩固方位词,培养幼儿主动表达、积极探究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说“小鸭躲在……”,巩固方位词。

 

2.难点:由物体的局部推测整体。

 

(四)教学过程

 

1.猜测导入

 

鸭妈妈怎么了?猜猜发生了什么事?怎么来帮助鸭妈妈呢?

 

(评析:点击动画哭泣的鸭妈妈猜测鸭妈妈为什么哭,激发幼儿兴趣;插入动画小鸭跑到农场的情景,不仅增加情节性,又调动幼儿一起去农场寻找小鸭的愿望。)

 

2.观察寻找

 

(1)交代任务:找小鸭,找到小鸭告诉我:小鸭躲在……

 

(评析:通过“聚光灯”效果,教师通过移动“望远镜”,引导幼儿由慢及快地寻找躲起来的小鸭子,并引导幼儿由小鸭子的局部推测整体,并学说“小鸭躲在……”,巩固方位词。然后把“聚光灯”拉到最大,把整个农场场景展现出来,伴随着插入的照相机“咔嚓”的声音,制造形象生动的声音,请幼儿自主寻找并记录。)

 

(2)幼儿自主寻找并记录:先找一找,找到小鸭画个圈,都找到了要数一数,几只小鸭就圈数字几。

 

(评析:通过“形状识别器”来画圆,示范把找到的小鸭圈出来;并用选择工具把“数字条”拖出来,示范圈数字;为幼儿操作起到铺垫作用。在幼儿操作的时候点击音乐按钮播放音乐,为幼儿创造良好操作氛围。)

 

3.经验分享

 

(1)交流:你找到了几只小鸭子。

 

(2)讨论:为什么大家找到的小鸭子数量不一样?谁来说说小鸭躲在哪里?

 

(评析:当幼儿说出小鸭子的躲藏地点时,教师鼓励幼儿说说自己的判断方法,达成共识后点击画面,运用“选择”工具,拖动并呈现小鸭。通过运用“放大镜”功能,把“放大镜”放在奶牛下面的“小鸭”上,起到放大功能,幼儿能清楚判断到底是不是小鸭。)

 

(3)师友共同确定小鸭子的数量,总结记录方法。

 

鸭妈妈说:我只有六个宝宝。到底哪六只小鸭子是她的宝宝呢?

 

(评析:通过点击播放录音,引导幼儿知道鸭妈妈只有六个宝宝。)

 

红色嘴巴的小鸭子有几只?橙色嘴巴的小鸭子又有几只?

 

(评析:通过“选择”工具,拖动功能,把六个鸭宝宝送到鸭妈妈的身边,让幼儿与课件互动,最终帮鸭妈妈找到孩子。)

 

4.游戏:瞧,鸭妈妈终于找到她的孩子了。小鸭子们要跟着鸭妈妈回家啦,我们一起跟着小鸭子们动起来吧。

 

(评析:通过导入视频音乐,幼儿跟着小鸭子一起舞动起来,提高活动气氛,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

 

二、分析

 

(一)插入动画效果,激发幼儿兴趣

 

课件中通过插入动画哭泣的鸭妈妈猜测鸭妈妈为什么哭,从而激发幼儿愿意帮助鸭妈妈找小鸭的兴趣。然后播放声音,传出鸭妈妈的话:“我的孩子不见了”,创设真实情景,知道原来是鸭妈妈的宝宝不见了,既丰富了活动的情节,又调动了幼儿一起去农场寻找小鸭的愿望。

 

(二)巧用白板功能,彰显独特魅力

 

1.运用聚光灯效果,强化观察

 

通过“聚光灯”效果,教师通过移动“望远镜”,制造悬念,增强了幼儿的视觉效果,强化观察,激发兴趣。引导幼儿由慢及快地寻找躲起来的小鸭子,并引导幼儿由小鸭子的局部推测整体,并学说“小鸭躲在……”,巩固方位词。然后把“聚光灯”拉到最大,把整个农场场景展现出来,伴随着插入的照相机“咔嚓”的声音,制造形象生动的声音,请幼儿自主寻找并记录。

 

2.运用拖—拉功能,直观学习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一直倡导的是充分发挥幼儿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幼儿能动地学、自主地学。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强大功能帮助我们实现了这一目标,就如当幼儿说出小鸭子的躲藏地点时,教师鼓励幼儿说说自己的判断方法,达成共识后点击画面,运用“拖拉”功能直观呈现小鸭。

 

还有最后请幼儿把六个鸭宝宝送到鸭妈妈的身边,让幼儿与课件互动,最终帮鸭妈妈找到孩子。就在这一拖一拉间,孩子们的兴趣被极大地调动了起来,他们真正地参与到了活动中,加强了孩子和教师、孩子和活动之间的互动。活动中,无不体现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利用放大镜效果,突破难点

 

通过运用“放大镜”功能,把“放大镜”放在奶牛下面的“小鸭”上,起到放大功能,幼儿能清楚判断到底是不是小鸭,引导幼儿由物体的局部推测整体,突破活动难点。

 

(三)操作简便快捷,老师应变自如

 

在幼儿自主寻找记录前,老师先通过“形状识别器”来示范把找到的小鸭圈出来,并示范圈数字,不仅幼儿能直观形象地掌握练习方法,而且为下面的操作起到铺垫作用。这样随即性比较大,老师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回答随即圈出数字,如果不对,就直接可以用撤销或者橡皮擦除。

 

还有活动中有两处声音效果,老师可以随机点击音乐,如果孩子们没有听清楚还可以随即播放一遍;如果孩子们操作好了,老师就可以直接停止播放音乐,不会影响课件效果。

 

因此,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可以让教学更具有直观形象性和趣味性,大大提高了活动质量和幼儿的主动性。总之,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教学中逐渐显示出其强大的功能和优势,解决了很多传统教学中没有能够解决的问题。我们应结合现代化教学需求,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合适的多媒体教学软件,优化幼儿园教育过程,提高幼儿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