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推广新方式范文

时间:2023-09-04 17:13: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推广新方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网络推广新方式

篇1

网络推广效果没达到,欲退款却找不到推广公司

厦门某私企老板张先生,对网络推广很感兴趣,一直在尝试通过网络推广提高企业知名度,扩大产品的营销渠道。近日与一家网推公司付费合作后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按合同要求退款时却找不到这家公司,电话打不通,手机座机都没人接,真是一点诚信都没有。对于这次经历,张先生坦言对网络推广很受伤也很迷茫,“难道网络推广行业,就没有一个规范么,想找个专业的网络推广公司,这么难吗?”

业内:“网络推广公司”鱼龙混杂,还是要找正规公司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咨询了业内知名网络策划刘禹含,刘小姐对此表示:“网络推广属于新型的营销模式,行业内鱼龙混杂,不少是私人公关性质的推广行为,他们为了拉生意而将自己的推广能力夸大宣传,也存在一些无良公司骗钱的现象。有不少并非公司行为而是私人运作,而这些私人推广姑且不说是否专业,在诚信上就存在很大问题。一些非正规的网络推广没有信誉制约,打法律擦边球,做一锤子买卖,签约效果没实现可能就会带着钱消失,毁坏了网络推广行业的口碑。在此建议各位,如需做宣传,企业还应找正规网络营销策划公司。”

“一般网络推广公司常见的运作方式,是推广员通过各大论坛、微博以及各种软件信息进行企业的推广,多数信息造成被删除、广告生硬、抓不住消费者的眼球、不能对产品的差异化卖点渗透详细、不能带动影响、信息得不到普及等等,其次就是大多数网推公司不熟悉网民特点、不了解消费者需求,了大量的潜在消费者根本就不会看的无用宣传信息。甚至更多的网推公司没有专业的推广人员,完全是与业余水军合作,所有的宣传执行操作都是没有思想的、策略的、机器式宣传,还有很多的客户看中水军的人数、看中被刷上去的流量和点击量。这些不专业的宣传操作手法严重制约推广效果的理想实现。那么什么才是推广理想的效果呢?我给大家举两个例子,在我们中麒推广服务的客户里,有一家北京的企业,是做帆布包的,品牌成长有两年时间,通过我们的推广服务,如今的漂流木帆布包已经从2010年的20家连锁店增加到110家。如万通药业的万通牌消糜栓,由于我们的事件营销策划,产品获得了广泛的认可,销售直线递增。我想这应该是客户想要的效果。”

篇2

太阳能热水器是一个很阳光的行业,但长期以来,在广大消费者心中被认为是有点土、没有层次、没有文化品位、没有多大追求的行业,整个行业销售与购买都偏向于三、四级市场,大家对这个行业的品位期望值普遍不高,甚至还不可否认地存在很多歧视,认为这个行业的整体思想水准和境界高不到哪里去。就凭它,还玩什么时尚?

领军品牌的抢先站位

辉煌太阳能创始于1990年,是我国大规模专业化生产、销售太阳集热管及太阳能热水器的行业核心企业之一。2011年7月,辉煌太阳能与北京鼎旌公司正式签署网络推广合作协议,确定于2011年8、9、10三个月份对辉煌一键全自动产品及“出浴”系列相关内容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策划宣传。结合辉煌太阳能“一键全自动产品”的特点,打造为期三个月的“一键式立体传播”。集合企业品牌新闻网络推广、经销商线下互动、公众出浴照片视频征集等三位一体,通过网络新闻、论坛发帖跟帖、百科知道问答、QQ群搞笑图片、网上搞笑视频等宣传方式,为辉煌营造持续高涨的企业品牌活跃度。达到提升辉煌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双丰收。此举可最大化地将80后、90后等主流网络人群目光汇拢,给他们传递以辉煌太阳能年轻化、时尚化、与时俱进的品牌亲近感。

线上线下立体组合

按行业惯例,夏季正值太阳能热水器行业的销售淡季。辉煌太阳能却一反常态,相继推出“美女出浴,终于一键”为主题的终端促销活动和“美女出浴现场挑战赛”的现场互动活动,并着重加入了与观众的互动参与环节,现场的观众无论男女老少都可以模仿现场美女模特的表演来,赢得相应的奖品。另外,此番活动的现场实况还将会及时上传到相关的视频网站,以供网友观看和点评。本着口碑营销的策略,利用网络、电视、现场活动生动地把辉煌太阳能的优势直观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先后在安徽、福建、甘肃、广西、贵州、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辽宁、内蒙古、宁夏、山东、山西、陕西、云南、浙江、重庆等省市的大小城镇举办了千余场线下洗浴活动,充分渲染了“一键・出浴”的概念,让老百姓现场亲身体验辉煌产品“一键”的优点,感受一键自动化智能给生活带来的舒适与便利。让更多的人了解辉煌,享受沐浴之乐。

2011年9月9日,土豆网辉煌出浴专题页面正式上线,在网上开展“美女出浴・终于一键”的大型出浴图片视频征集活动,把“出浴”的概念提高到更高的层次,让更多的受众体验到洗浴的快乐,同时也把洗浴文化的精髓深入公众心中,让辉煌太阳能贴近更多的网络化青年群体。并辅以土豆网首页、热点频道、财富频道、搞笑频道等热门页面首页的硬广宣传,一个月内已吸引了上千万的累计点击率。

热点事件的借势渲染

2011年9月29日,最新年度魔幻大片《白蛇传说》热映,素有“小李连杰”之称的李连杰首席替身卢彦西在本片中也有不俗表现,备受好评。殊不知,早在9月2日,鼎旌公司已为卢彦西拍下了“硬汉出浴”系列专业照片,就待《白蛇》上映的这一天。

于是,9月29日《白蛇传说》上映当天,辉煌太阳能就在土豆网各个主要频道首页推出了“硬汉出浴,我用辉煌”的宣传大看板,并配发了《热映,“小李连杰”携手辉煌太阳能演绎硬汉出浴》等系列新闻稿,将广大观众对《白蛇传说》的关注顺势引导到对辉煌太阳能的关注上来。

无独有偶,9月下旬,网络红人“贵妃妹妹”以大胆热辣的出浴照片和犀利的语言火爆网络,引起网民热议,其势头有望超过芙蓉姐姐,连港台媒体也做出了连续报道,目前也是港台地区热议的网络人物。于是鼎旌公司巧妙援引贵妃妹妹参与辉煌系列出浴活动,将广大年轻网民对网络热点时事的关注嫁接到对辉煌太阳能的关注上来。

在整个网络推广的过程中,类似的借势传播案例还有很多,比如借势台风“梅花”表明辉煌太阳能耐受恶劣环境、借势世界华商协会非洲希望工程来强化辉煌的非洲市场表现、借势网络热词“hold住”来表明辉煌一键搞定so easy、借势秋季洗澡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来强调辉煌太阳能洗浴养生秘籍、借势天宫一号成功飞天来顺势强调辉煌太阳能乐水升级等等,不胜枚举。

行业第一的轻松开创

2011年10月7日,由辉煌太阳能总投资、北京鼎旌公司全程策划的古今穿越大戏“黄飞鸿最感人”、中国太阳能行业第一部微电影《那一夜,辉煌》在北京怀柔中影基地拍摄,本片创作阵容专业而又浩大――力邀卢彦西主演,由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和新版《红楼梦》当班化妆师亲自负责造型。

号称“黄飞鸿最感人”的古今穿越大戏――《那一夜,辉煌》成为了“中国太阳能行业第一部微电影”,10月17日,在土豆网抢先试映,获得好评如潮。一个行业的全新传播手段,就这样被辉煌太阳能轻松开创了第一。

篇3

专家认为,网络将成为市场营销的下一个主战场。早期,门户推广、搜索引擎、e-mail邮件、B2B平台、短信群发等盛行,推动网络营销快速兴起,如今随着微博、微电影、社交网、嵌入式视频广告、移动互联网等各种网络新模式的崛起,网络营销再次迅猛发展,助推企业营销再上一层。

因此,在社会化媒体e时代里,中小企业如果想更好的全面发展,就必须迎时代新浪潮,着力于新营销模式的探讨。然而,面对当前各式各样的网络营销模式,网络推广的产品越来越多,市场操作日趋复杂,许多中小企业的经营者都愈感迷茫,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经济高效推进产品销售的网络营销模式?网络营销时代,中小品牌如何突围市场?

力信息化系统,实现网店与实体店高效协作

在人工成本、店租不断上涨的背景下,不少中小品牌正在寻求“不占店面”的网络营销模式。如今油价、人工不断上涨,企业还可以想办法消化、减压,但店租年年大涨,却给中小品牌连锁店扩张带来了难以消化的压力。如厦门一家大型鞋服旗舰店,单店月租金就超过6万元,分摊到单品销售,是一块较大的营销成本。

在第一届福建万杰隆体育用户公司“E渠道”发展高峰论坛上,万杰隆老总许木杰宣布,将开始在全国进行“1+E”电子商务模式的扩张。 所谓“1+E”,就是在某一个城市,开了一家实体旗舰店,然后在周围布置E终端机,这种E终端机还可以像ATM一样,铺设到大学校园、机场、社区等地方。在减少开店成本的同时,消费者不仅可以进实体终端店消费,也可以通过店里的E终端机,自由自在购买实体店里面没有的产品,实现线上、线下有效对接。据悉,去年万杰隆已率先打造首家万杰隆E商城旗舰店,之后在济南、北京、成都、太原等扩张并取得了较好成效。

可以说,依托于强大的IT信息化系统,中小品牌可实现线上网店与线下实体专卖店之间分工协作、利益共享、线上销售与线下物流无缝对接、良性互动的运营状态。

知名服饰佐丹奴也是利用现有产品品牌,发展网络销售,实现线上线下良性互动、对接。佐丹奴建立网上销售平台,并建立了强大的后台ERP供应链管理系统,由此佐丹奴可以时时掌握各地区线上、线下销售情况以及实体店的库存信息。线上网店着力进行品牌推广,发展更多的网民来购买产品,充当了信息流和资金流角色。当网店收到订单后,ERP管理系统会根据提交信息人所在区域的地理位置,将送货单下发到最近的实体专卖店发货。线下实体专卖店就近配送,节省了大笔的物流费用,充当了物流角色,并获取一定返点,实现双赢。

用电商平台,力造网络新品牌

网络销售有着传统市场不可比拟的优势:1.成本低,投入相对较少,用传统市场30%的费用就可启动网购市场;2.市场启动快速,现金流周转快,建立品牌知名度更快,也许借助一个炒作,立即就能让品牌海量传播;3.国内互联网有5亿多的网民,市场极大,前景广阔。因此吸引越来越多的厂商不断加入其中,成为新潮人的主要消费方式。这几年,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也相继涉入网络销售模式。

以淘宝商城饮料为例,目前商城内主打品牌概念销售的各种饮料达到数百种,去年销售额高达30多亿。目前淘宝商城平均每天能产生100万元的饮料销售,销售排前50位的网上店铺,单店每天的销售额在2万元左右,成效不错。

一般来说,中小企业可通过三种方式进行网上销售:一是借助淘宝网、京东、当当等现有电子商务平台,二是搭建品牌专属网络销售网站,第三是基于C2C的网店联盟。这三种方式已经成为众多中小企业的主要销售方式。而在网络销售具体运营上,目前中小厂商主要按两种方式进行销售:一是将线下实体店的原有品牌产品搬到网络上销售,但不足之处,这将与线下市场发生价格冲突,不利于渠道控制;另一种是完全自创网络创牌(淘宝上叫“淘品牌”),这类企业以网络市场为生存基地,它的市场定位、品牌定位、产品定位等营销和推广环节,全部依据网络买家消费习惯进行决策、开展。

以上海绿盒子为代表,通过多年的网络打造,旗下在淘宝销售三个不同定位的网络童装品牌:摩登小姐、爱制造、珍妮贝尔,它们已成为在淘宝销量第一的童装品牌。2011年11月,淘宝“双十一”, 绿盒子单日销售额更是突破1000万(这在传统企业是不可想象的)。因此绿盒子的成功,值得中小企业效尤。目前国内各种加工、代工品牌可谓遍地开花,但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品牌,大都是把实体店的品牌拿到网上叫卖。因此利用电商平台,力造网络新品牌,已成为中小企业致力发展的新方向。

用群发网络工具,经济高效传播品牌

对于渠道致力往三四线市场下沉的许多中小品牌来说,往往苦于资源有限,鞭长莫及,难于对乡镇一级的小型终端进行全面覆盖,有效管理。如何才能对三四线批发商、零售小店主进行更快速更有效有覆盖、管理和服务呢?如何使产品讯息、促销讯息迅速传遍到每个终端消费者?

我们知道,短信群发方式能使企业产品消息、促销讯息、工作检查、业务安排、事项提醒、节日问候语等相关信息一“点”之间超越千山万水,可瞬间海量达到每个相关人员手机上,实现“一对一”告知、管理,加快三四线的终端抢占。 通过移动短信信息,不必一个一个打电话或传真通知,不足0.省略、263.省略、21cn.省略、等国内市场使用率超过90%的邮箱使用者发送信息。一般而言,利用OA、CRM及邮箱自身管理系统,一天可向2—3万人次的目标客户发送信息,基本动不到费用。

另外一个群发工具就是目前使用人数最为庞大的即时通讯系统,比如QQ、MSN、飞信以及阿里等等,这些即时通讯工具还有建群的功能。特别是QQ,用户人数已经有7亿了。假如你在QQ群、QQ空间里面进行网络营销,往往会起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不少中小品牌和淘宝客现在把营销的目光都投放到QQ群、QQ空间了!

目前网络营销推广的手段可谓有18种武器:搜索、百度贴吧、百度百科、知道、IM、微博、博客、论坛、视频、SNS、微营销、邮件、网游、B2C、网络广告、贴吧等,每一种武器运用得当,都会产生重大的网络营销效果,而若干种武器有机组合,更会产生爆炸性的营销效果。

破网销的瓶颈,“三维立体试衣”助力抢先机

网络销售的前景诱人,但由于一直无法解决“试穿”的问题,一直让爱服饰网购的消费者有点“不爽”,服饰领域产品的网络销售也一直进展缓慢。但如今随着“三维立体试衣技术”、“三维立体试衣间”的出现并逐渐推广应用,一举突破了一直困扰鞋服产品网络销售的瓶颈。据悉,如今“三维立体试衣技术”不仅可以帮助网购者亲身“体验”到举手投足间衣服是否合体,还可以观看不同场景灯光下的效果,直到挑选到满意的服装。

具有先知先觉的福建泉州中小企业也开始闻风而动。石狮卡宾服饰发展有限公司与PGM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对接了“卡宾三维立体试衣网站系统”项目,消费者可以在网上利用一个数码模特儿在线试穿各款服装,可从头到脚,从内至外,任意组合各款服装的搭配造型,试穿效果一目了然。而马克华菲则早在两年前就与Face72网站开始合作,提前一步实现“在线试穿”。七匹狼目前也正在与相关IT企业合作,计划未来推出网络试衣平台,不仅有虚拟的试衣系统,还有发型设计系统、表情模拟系统、仿真形象动态设计系统等等。

当“试穿”瓶颈问题得到解决之后,鞋服产品的网络销售将进入快速扩张的快车道。对网络试衣平台的前景,厦门大学博士副教授姚俊峰表示,“三维试衣技术平台将是一种新网络营销平台、新网络营销手段,也是一项创意产业,将引爆鞋服网络销售革命,大大改变了传统行业的销售模式,有力降低了成本。而对网购者而言,将能找到与平时在实体店试穿一样的感觉,将大大促进其购买欲,提高他们的购买频率。因此谁捷足先登,大兴三维立体试衣技术,谁就能在鞋服市场抢占先机。”

妙在网游中植入品牌,实现信息快速传递

中国有1亿左右的网络玩家,市场很大,前景无限。而对快速消费品来说,其最得力的购买者主要是好玩、有闯劲、自由乐观的18到30岁的青年,对于他们来讲,最主要的社交资源、玩乐时空就是虚拟世界的网络,网络游戏就是他们的最爱。

其实,网络游戏里面有很多可供进行品牌宣传、产品促销的空间,它不受形式的限制,只要中小企业愿意参与,都是可以通过一些巧妙的创意与搭配、软性、硬性广告的结合,针对这个庞大群体实现品牌塑造、信息传递的目的。

比如可把广告商品变成游戏的道具。当广告商品在玩家不经意时巧妙地变成游戏中的某个道具,玩家非但不会觉得厌烦,反而感觉增强了虚拟社会的真实感。对厂商而言,这样的结合方式也使得用户在娱乐互动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产品,在用户中间产生很高的认知度。在台湾一款知名游戏中,可口可乐的易拉罐变成了可以提升玩家战斗值的新武器,并且在用该易拉罐打斗的时候,也会由玩家控制的系统发出“努力活出真精彩!”的宣传口号和音乐。康师傅也曾与腾讯QQ游戏合作,其瓶盖、瓶身、商标都变成“攻无不克”的战斗工具。

又如也可把广告商品变成游戏内部的场景。盛大目前正和一些酒饮品牌合作,在网络游戏中设计一场马拉松比赛,可以厂商品牌冠名,该品牌的运动鞋将出现在游戏玩家面前,供他们选择。而为了增加传播效果,和这个品牌相关的包装物、商标都可以设计让游戏玩家具有某种更强功能、更强战斗力,从而提高参与者对这个饮料品牌的关注度和特性的了解,而获得比赛前三名还有大量Q币赠送。

还有,也可让商品促销现实与虚拟替换。通过游戏外部的异业结盟吸引新玩家、炒热商品。游戏运营商九龙与必胜客合作,只要玩家在在线游戏打败“宠物王”,就有机会获得从怪物身上掉下来的必胜客赠餐券、打折券甚至一周免费吃比萨券等。这些成功之道值得饮料品牌借鉴。

“微营销”,突破营销旧格局

一个值得注意的网络营销新方向就是伴随着品牌国际化的浪潮前进,以“微博”“微电影”“微信”“微小说”“微剧”等为主的“微营销”受到了国内营销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中小企业在打造自身品牌价值最优化的同时,也需要与时俱进,融入更多的时念来倾注微营销的新突破。微营销以微博、微电影为主要传播手段。

篇4

【关键词】中小企业 营销管理 创新途径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经济得以迅猛发展的同时,企业间的竞争愈加激烈,企业面临的市场形势也更加严峻。如何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对于我国中小企业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在我国当前经济转型时期,我国中小企业要结合自身发展状况,不断拓展发展思路,探索营销管理模式,提高企业营销管理水平,实现企业营销管理的不断创新,以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中小企业营销管理面临的形势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中小企业沐浴着改革的春风,也遭受着暴风雨的洗礼。一是经济全球化。各中小企业加快了对外合作交流的步伐,与国外相关领域和行业的企业开展的合资合作也越来越频繁,技术交流大大加强,有效提升了我国中小企业的产品技术含量和生产效益。二是竞争激烈化。由于我国中小企业所在行业一般处于行业生命周期的发展和成长阶段,这两个阶段本身就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同时,经济体制改革盘活了中小企业的发展活力,使它们不断地进行营销管理创新,提升产品盈利水平。三是信息网络化。由于信息的高度发达,企业的信息化程度也在提高,相对灵活的中小企业更是敢于先尝先试,走在信息化和网络化的营销管理的最前沿,成为营销管理的领头羊。

二、中小企业营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价格管理问题

企业进行市场营销的目的就是促使产品快速变现,来实现企业价值增值和盈利。然而,产品价格是产品变现和实现盈利的关键因素。由于中小企业在与后方的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较弱,前端又要受制于终端消费者,因而,中小企业一般采用基于成本的固定定价模式。因而,存在着利润空间较小和受到供应商议价能力方面的影响,企业具有亏本的风险。

(二)团队组建问题

中小企业受制于自身规模和管理体制的影响,营销团队的建设方面有一些问题:一是业务人员的总体素质不高,大多不是市场营销专业科班生,也不具有一定的市场营销专业理论知识,更不能将市场营销有关的理论和方法有效地运用到产品营销实战之中。二是中小企业缺乏对于其营销业务人员进行相应的营销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导致业务人员业务知识得不到更新,销售观念陈旧,营销技巧和方法也不能有效运用。三是中小企业过分看重单个业务人员的业绩,而容易忽视企业营销团队价值的最大化。

(三)信息应用问题

信息的网络化发展改变了我国很多行业和产业。但是,对于我国很多中小企业来说,在营销过程中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应用方面还存在着欠缺:一方面,营销理念有待于更新,很多企业家对于信息技术用于销售模式的更新方面感觉无法对接;另外,众多中小企业的销售管理人员对于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掌握程度有限。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在营销模式的信息化方面拓展的思路不清晰,不敢涉足。尤其对于传统制造业来说,他们的营销管理模式更需要进行网络化元素的加入,需要进行营销模式的创新。

(四)营销流程问题

中小企业一般缺乏相对完善的营销流程,也不具有规范化的营销环节,因而在产品销售和市场维护方面往往存在着重重困难。大部分中小企业的业务人员不经过专业的营销业务培训和产品知识讲解的情况下就草率去开发市场,不但营销过程中屡屡碰壁,还会在市场营销过程中给企业的形象造成负面影响。很多企业没有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营销流程,对于客户的拜访和维护不到位,不顾及客情关系等等,都容易导致战略客户的流失和产品销量下滑。

三、我国中小企业营销管理创新途径

(一)优化价格管理机制

中小企业应合理地进行产品定价,摆脱以成本为纲的固定定价方案,可以采用不同区域和不同人群的价格歧视定价策略。根据人群的产品需求弹性和效用,来确定产品定价方法。可将产品适当差异化,并以有层级的价格面对不同的消费者,促进产品利润的最大化。

(二)提高营销团队素质

一是要提升企业业务人员招聘门槛,加大对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和具有丰富市场营销实战经验的社会人员的招聘力度,优化业务人员结构,提升营销团队的整体素质。二是要开展在职业务人员培训,加大对营销基本理论和相关技巧的讲授,以有效提高业务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增强业务推广能力。

(三)注重信息营销应用

一是开展网络营销,近年来,在网络营销逐渐发展,规模日益增长的时期,我国中小企业要敢于创新,采用网络营销手段,开始专门网络推广产品的网站,来赢取网络用户对产品的关注度。二是探索移动营销手段。对于日用品生产的企业,可以开发基于Android和IOS平台的移动手机应用,开展产品功能介绍和查询功能;同时可以利用微信和微博,设置公共账号,及时产品推广信息,以便获得更多的用户关注。

(四)完善营销管理流程

一是建立扁平化的营销组织架构。压缩营销管理人员层级和规模,由传统金字塔式的管理结构向扁平化发展,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效率。二是增加市场维护人员的数量。改变常规的只注重市场开发,而忽视市场维护的管理方式,将市场真正守住和守好。三是考核营销管理绩效。合理定期调频业务人员和区域,实现人员的动态调动,真正盘活市场和人员,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并调动业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彭壁玉.现代企业管理新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篇5

[关键词]网络营销;高等医药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DOI]10.13939/ki.zgsc.2017.01.130

网络环境下医药企业对新型经营模式的探索拉开了医药电子商务的序幕,并催生其快速发展。在药品刚性需求下,网上药店注册数量保持高速增长,据统计,截至2016年6月底,注册网上药店数量已达456家,预计本年度网上药品交易规模将达160亿元,较2015年同比增长45.5%。[1]面对如此可期的前景,医药电商人才培养成为了高等医药院校的重要任务,“网络营销”实践教学作为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急需建立完善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以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

1 “网络营销”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网络营销”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需要将网络营销的基础理论、分析方法与实践技能相结合,掌握实践技能方面所需要的营销工具、营销方法和操作技能,还应具备从独立设计、运营、维护、管理网络、经营网站到整合各种网络资源的能力,为此,学生需要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之间深入理解和灵活转换,最终解决网络营销管理与实际工作问题。这些环节显然是单一理论讲授所不能完成的。这些因素和课程性质决定了网络营销实践环节有效开展的必要性,甚至需要将课时分配更多地向实践课倾斜,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帮助学生得到能力提升。因此,加强网络营销实践教学不仅是应用型医药管理类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也是转变学生学习动机的教学模式改革的需要,更是顺应国家与时展,实施“学、做、创”一体化教学的必然之路。

2 “网络营销”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

“网络营销”课程体系涉及许多知识单元,包含市场营销基础理论、网络信息与技术相关理论等。许多高校在实践教学方法与内容上进行了诸多尝试、改革与创新,但对于互联网技术基础较为薄弱的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生,尤其是医药类高校学生来说,网络营销实践教学仍存在着以下两方面突出问题。

2.1 实践教学内容缺失、层次单一

网络营销实践教学需要涉及多种工具与方法的具体应用,如网络信息、搜索引擎营销、网络广告、病毒性营销、网站流量分析与统计等,还需将上述方法灵活、综合应用以解决实际工作问题。而很多高校鉴于实践课时较少、学生互联网技术基础薄弱等原因,仅利用小型案例展示或布置简单网络任务,弱化系统性技能与能力训练,缺少可操作性强的网络营销主流工具与方法的应用体验,导致实践教学内容缺失,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脱节;另外,实践应用环节层次感不强,只重视基本技能训练而忽略更为重要的网络营销整体流程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致使学生实践效果浮于表面。

2.2 缺乏真实网络环境下的综合实战平台

培养基于专业特色和就业创业导向的网络营销人才,就必须让学生在真实网络环境下对网络营销方法与手段进行实际操作和演练。目前一些高校配备了可以模拟训练的电子商务或网络营销模拟试验系统,但由于实验系统板块的固定性,与真实网络商业环境差距较大,致使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无法得到充分锻炼,对未来工作的实践应用性不强。需提供一个开放真实的综合实战平台,将网络营销各环节融入其中,完善实践教学内容,加深整体流程的综合应用能力训练。

3 “网络营销”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为实现兼具内容系统完善、层次鲜明、可操作性强、真实开放的实践教学,本文构建了依托于网络营销实践系统的“3+1”模式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主体由三个层次组成,包括基本技能训练、专项试验训练和全面模拟演习,由浅入深地提高学生动手操作水平,其训练可借助“网络营销实践系统”一类软件平台开展实施;另外在融合真实网络环境下,由网络实训网站及各类互联网项目创新创业大赛组成的辅助主体教学的综合网络实战平台,解决模拟训练平台的封闭性和固定性,形成了“学、做、创”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如下图所示。

3.1 基本技能训练

基本技能训练内容包括信息(利用供求信息平台、分类广告、网络社区等途径以及通过网上商店与网上拍卖等方式)、搜索引擎营销、网络广告、许可E-mail营销、病毒性营销等初级实务。教师通过布置任务、监督执行、评价结果来完成教学,该层次旨在使学生从认识每一个基础工具开始,认知网络营销基本规律和常用方法,是衔接理论与实践操作的第一环节。

3.2 专项实验训练

专项实验训练主要涵盖网站优化与评估、网络推广、网站流量分析、网络调研、邮件营销与管理、在线客服、Web 2.0推广以及网络资源合作等中级技能实训。学生通过专项试验的操作和管理,有针对性地学习和运用网络营销工具的各种技能,理解各工具间的区别与联系,是对上一环节的强化运用与加深,教师应以过程指导、答疑解惑的方式f助学生完成。

网络营销实践教学体系结构图

3.3 全面模拟演习

全面模拟演习则从营销网站综合认识、网站开发与设计方案、网站测试部署方案、网站运行维护方案等方面逐步完成高级综合任务。在这一环节,学生对网络营销工具方法已具备一定操作能力和整体认知,在此基础上可按照教师部署完成集合各阶段训练内容的网络营销综合任务,掌握从基础技能工具到实际操作,再到灵活应用,自由组合制订营销策略,从而运行商业网站的全部过程,形成一个完整而科学的学习训练体系。教师在其中起到穿针引线、激励奖惩的作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2],保证该环节实现从量变引起质变的效果。

3.4 综合网络实战平台

借助网络特性解决网络营销实践课程的封闭性和固定性问题是最佳处理方式。各教育组织机构提供的网络活动和比赛形成了天然的网络营销综合实战训练平台,将该平台引入实践教学环节,可达到在真实开放的网络环境下训练提升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最终目的。一方面,在进入高级阶段训练后,学生可选择“大学生网络营销能力秀”网站春季、秋季活动或大学生实习求职平台“C实习”网站的企业真实任务,来训练自身技能并形成竞争气氛,调动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作为实践课程的拓展和延伸,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可参加各类电子商务、网络营销大赛、“挑战杯”“大创项目”[3]等创新创业大赛,在比赛中自发地、主动地挖掘新技术与新方法并应用于比赛实践,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在评价考核中,教师应以完成基础和专项技能为主制定评价标准,而根据学情较好的学生的综合实战平台任务完成情况或参加比赛获奖情况予以适当的奖励加分。

前期三个层次的操作能力训练为后期综合网络实战打下坚实基础,同时通过真实网络活动和比赛的参与又能巩固和提高操作的实践应用能力,“三主一辅”的环节设置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将共同促进学生从理论到实践工作技能的转化和提升。

4 结 论

网络营销是网络经济时代下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竞争力来源,构建多层次系统的网络营销实践教学体系,通过体系的全方位有效实施,培养基于企业需求的应用型医药网络营销人才,是促进医药产业发展的有效推动力。由本文提出的“3+1”模式实践教学体系为同类医药高校网络营销实践教学的发展完善提供了有益借鉴。

参考文献:

[1]中康CMH.2016年药品零售终端市场预测数据[EB/OL].[2016-10-11].http:///20161011/n469994788.shtml.

篇6

关键词:电子商务人才;职业能力;评价

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形势的变化都使得电子商务经济形势漫天遍地发展起来,电子商务人才是当前社会人才需求潜能最大的力量之一,基于电子商务行业的特殊特点,是对行业人士综合能力的要求,因为电子商务不仅涉及到商务技巧的利用,更重要的是需要从业人员掌握一定的电子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并能够对客观市场形势进行科学全面的分析,具备一定的营销技巧和沟通能力,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新时期电子商务人才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一、电子商务人才的基本职业素质分析

电子商务是建立在信息技术之上,利用计算机以及网络信息这两大载体,对电子数据进行科学传输与交流的商务贸易方式,简单说就是传统商务活动的电子化、信息化运行。

基于电子商务的性质,可以体现出电子商务人才必须具备以下方面基本素质与能力:(1)良好的责任心与积极的职业道德素质;(2)合格的信息技术水平、网络在线交易与营销技巧;(3)全面的商务谈判能力,主动发展能力。

二、电子商务人才职业能力评价

1.电子商务人才应具备的职业能力。由于电子商务是一种技术与商务结合的经济形式,因此,要求其人才类型也要具备这两大特征,那就是电子技术与商务营销能力的合体,也就是电子商务人才是技术与技巧的合体,电子商务从业人员既要有良好的技术能力,又要掌握科学的商务技巧,掌握电子商务技术方法,具备使商务需求变作电子商务应用的能力,能够熟练掌握电子商务条件下商务活动的运营过程,例如:网上营销、网络推广、电子支付、客户关系维护等等。明确电子商务交易中的谈判技巧、营销策略等等,总的来看,电子商务人才需要具备综合性职业能力,其中包括:现代化技术、商务能力与营销技巧等等。

概括起来,电子商务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分为生存能力与发展能力两大类型,也就是基础职业能力与综合职业能力。前者是指电子商务人才从事这一行业的基本工作方法,以及从事这一行业需要具备的知识技术等等;相反,后者的综合能力则是指驾驭基础专业能力以上的综合素质,这其中依然包括行业专业素养、方法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等,这其中也涵盖电子商务人才自身的创新能力,例如:对新技术、新方法的接受与掌握能力,分析调查能力、社会实践能力、集体协作协调能力等等。

基础职业能力与综合职业能力二者之间又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基本的生存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综合能力的掌握又是对基础生存能力的优化改进与提高。当前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既要注重自身专业基础的夯实,又要注重技能的提高、培养与掌握,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形势发展,才能在电子商务行业或领域逐步展露头角,才能更好地在行业内部获得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2.电子商务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策略。电子商务人才职业能力的培养应主要立足于以下几大方面,他们分别是:立足专业、课程交叉、能力综合培养。

立足专业,就是要建立在电子商务专业基础上进行职业能力培养,夯实职业基础,培养技能,使学生日后能够胜任电子商务这一行业。

课程交叉:则意味着电子商务教学课程既要包含网络信息技术课程,又要涵盖商务课程,是技术理论知识与实践实战能力的双重教育与培养,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双重教育,专业训练与素质培养双向进行。

能力综合培养:是指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就业能力,又要注重培养其综合能力,使得这一专业人员不仅能够适应未来的岗位需求,而且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实行多岗多证的培养机制,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岗位技能证书,从而适应就业形势需要。

实行专业教学机制,树立教学目标,夯实基础知识教学,注重能力培养,加强对电子商务人才创新能力的开发,切实根据市场需求与就业形势变化来调整并改革教学机制,确保所教授的知识与技能具有实践性、具体性与超前性,通过校企合作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形成从理论到实践再到升华的理论理解与实践运用的教育过程。

3.创建电子商务人才职业能力评价机制。创建职业能力评价机制能够达到对电子商务人才的有效考核与评价,从当前社会发展来看,电子商务人才必须具备以下三大方面的职业能力,其中包括:体能、技术能力与智能,其中智能的重要程度最大,一名优秀的电子商务人才必须是这三项能力的合体,也就是说合格的电子商务人才必须拥有超强的体能素质、掌握良好的电子商务技术与技能本领,同时又要具备灵活变通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积极的实践沟通能力等等,而且能够立足客观形势的变化自觉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素质,从整体上达到一种职业能力的更新与优化。

三、总结

电子商务人才在新形势下必须具备合格的电子商务能力和素质,培养并提高自身的基础能力与综合素质,健全能力评价机制,注重基本能力评价以及综合能力评价,从而更加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姜薇薇.浅谈高校电子商务教学[M].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02).

篇7

关键词:黑龙江省;农产品;营销模式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6)06-0101-04

一、黑龙江省农产品营销模式发展现状

在黑龙江省市场经济不断成熟和完善、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网络营销迅速普及的背景下,新型农产品营销模式不断发展。

(一)“经销商+农户”模式

“农户+收购小贩+经销商+零售终端”是一种典型的农产品流通和销售模式。农民往往仅将农产品进行简单加工后直接卖给收购者,收购者再将小批量的农产品转卖给大经销商。在农业生产规模较小的地区,农户往往通过收购者完成产品销售,对收购者依赖程度较高。但随着黑龙江省关于土地流转相关政策的持续完善,进一步促进了小规模生产向规模化生产的全面转变,而大规模的生产者会选择直接与经销商或者龙头企业合作以实现商品价值,同样不需要收购小贩的中间环节,此种农产品营销模式最终发展成为“经销商+农户”模式。

(二)网络营销模式

网络营销是企业经营者通过网络技术进行市场情况调研、客户需求分析、销售和售后服务等一系列活动。农产品网络营销就是通过互联网来实现农产品的销售与经营。网络营销针对销售前后各个环节进行跟踪分析,以实现消费者需求满足最大化,通过消费者消费数据库可以更好地改进产品质量和营销模式,并与消费者建立互信关系。我国网民数量和互联网普及率呈稳定增长态势,其中黑龙江省网民数量过千万,普及率达523%,在全国排名前20位,网民规模年增长速度为78%。网民总量的提升为黑龙江省农产品网络营销提供了大量潜在顾客。

(三)绿色营销模式

绿色营销是指生产者在满足消费者需求、获取产品利润的同时,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自然资源的节约,综合考虑短期利益与可持续生产的长期平衡,以期实现良性发展的新型营销模式。绿色营销更加注重生产资料的节约和自然环境的保护,并确保产品安全和卫生。与传统营销模式相比,绿色营销有以下特点:第一,绿色营销的前提条件是绿色消费,而绿色消费是消费者消费观念的高层次体现,体现在温饱满足后对生活质量、产品安全和生态环境的要求。第二,绿色营销的指导思想是绿色观念,体现在消费者和生产者都关注人类的长远利益,重视买卖双方需求的满足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三,绿色营销需要绿色体制的保障。绿色体制包含完善的经济管理体制和环境保护政策,目的是约束各方的短期逐利行为,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直销模式

农产品直销模式目前主要包括两种,一是“农民―消费者”,即农民将农产品直接销售给消费者,双方交易过程中不存在中间环节,交易双方通过讨价还价以双赢的价格及时达成交易。此类交易明显的劣势在于成交量较小,且交易场所不稳定,所以此类产品交易主要存在于城镇贸易集市等,销售量约占黑龙江省农产品销售总量的20%左右。二是“农民―消费终端”,农产品直接由农户手中传递到销售终端(城镇贸易市场、超市等),然后再转移给消费者。这种绕过中间环节的终端供货模式也被称为“通路直销”。国家近年来大力推进的“农超对接”政策为这一营销模式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农超对接”即农户与超市直接签订销售协议,后将农产品直接运送到超市进行销售。

二、黑龙江省农产品营销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经销商+农户”模式存在的问题

1农户对市场信息反应不敏感

价值工程视角下的营销重视消费者对产品功能的要求。通过剔除不必要的要求和满足特定的要求均可以达到提升价值的目的。“经销商+农户”模式下农产品生产者将产品卖给经销商,对于生产者来说销售活动就此终结。而此后的市场信息,如消费者对产品是否满意,以及消费者的未来需求变化则缺乏逆向信息流动机制。

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经营者大多缺乏稳定的合约关系,阻碍了市场信息反馈与资源共享,其结果是生产者无法得知消费者对产品的功能要求,也无法根据目前的市场状况预测未来消费者需求的走向。这不利于生产者及时调整或完善产品功能,以达到降低成本和增加收入的目的。

2流通环节过多且费用较高

消费者需要的产品功能在生产者生产结束后就已基本确定,中间的经纪人、经销商和零售市场环节只负责农产品的位置移动或简单的包装整理,不会产生过多新功能。因此,对于消费者来说,繁杂的流通环节只会在功能既定的前提下抬高产品价格,降低消费者的主观价值。对于生产者来说,产品价值在销售给经纪人或经销商时就已经确定,未来的流通环节并不会给其带来更多的收益,也就不会提高生产者价值。这些中间环节和随之增加的成本,不利于实现营销价值的最大化。

3农户利益得不到保障

“经销商+农户”营销模式下农户与经销商往往没有密切的产销合作关系,多数的收购行为发生在农产品成熟之时。市场行情好时农产品可以比较容易找到经销商,但当该种农产品供过于求时,会大大削弱生产者的议价能力,更严重的情况是经销商为追求效益放弃收购而导致农产品滞销,农产品生产者的成本将完全得不到补偿。这种不稳固的产销关系严重影响生产者价值的实现。

(二)直销模式存在的问题

1 尚未建立农业标准体系

标准化的农产品是连锁经营机构的基本要求,也是进行大范围推广营销的必要条件。外观参差不齐的农产品无法在市场上形成有竞争力的价格,降低了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目前黑龙江省在农业标准化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农产品标准化进程缓慢。农业标准体系的初步建立只形成了参考框架。在立法方面同样只有相关的《产品质量法》、《食品卫生法》、《标准法》等通用性法规,《农业标准化法》尚未出台,无法对农产品标准化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监管。

这些因素阻碍了黑龙江省农产品标准化进程,当农产品经营者面临多个农产品供应主体的时候,就难以控制产品的标准化程度,从而损失产品外观给消费者带来的功能价值。而经营者对生产者做出产品标准化的要求时,又会导致生产者发生额外的成本,降低生产者的价值。

2冷链物流体系不健全

直销模式的特点之一是农产品从产地直接进入最终销售环节,对象往往是生鲜农产品,依赖冷链物流。黑龙江省内的大型连锁超市,如沃尔玛、大润发、家乐福等拥有自建的物流和配送体系,但出于成本效益考虑,这些体系难以延伸到农产品生产地。对于其他规模较小的超市,直销模式则依赖于第三方物流企业。黑龙江省存在冷链物流体系尚未形成链条、冷链物流第三方服务比例低、设备陈旧落后和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冷链物流供应能力不足使产品的新鲜程度无法得到保障,影响到产品的功能和消费者价值的实现。

3直销模式形式单一、发展缓慢

黑龙江省的农产品直销模式除哈尔滨等中心城市开展的“农超对接”之外,还在城郊、旅游度假村等地发展了观光采摘,订单直销等模式。这些模式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消费者的主观价值。以观光采摘为例,消费者实施了购买农产品的行为,但更主要的目的是体验从产地采摘的乐趣和获得最新鲜的农产品。观光采摘为消费者创造了新的主观功能,满足消费者更高层次的需求,同时在不增加销售成本的前提下为生产者带来更多收益。但这些模式在黑龙江省处于萌芽和探索阶段,各地只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试点创新,无法进行大范围推广,同发达省份相比,缺乏直销形式的创新。

(三)绿色营销模式存在的问题

1绿色农产品认证体系不完善

绿色营销模式要求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运送环节都要全程保证绿色与环保,营销对象通常是以绿色农产品为主的认证产品。绿色食品认证需要满足多种条件,如产地的生态环境质量、食品加工操作过程、包装贮运标准以及其他规范和准则等。但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认证体系存在很多漏洞,相关部门制定检测绿色食品农产品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检测人员在检测过程中做不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省、市、县三级农产品质量认证管理体系缺乏必要的硬件能力和服务网络,无法满足目前信息化办公和质量全程监控的要求。

2技术水平低

绿色营销对产品生产的环境、生产流程、加工手段、包装运输等环节做出严格的规定,这些标准的实施依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高标准的流通及营销渠道。一方面,为了改善以往农产品粗放生产方式,需要在产地治理、生产技术更新方面投入大量成本,降低生产者价值;另一方面,相关技术发展滞后也制约了绿色营销能够真正符合严格的标准,导致到达零售终端的产品无法完全符合绿色营销的价值观念。黑龙江省初步建立了省、市、县、乡四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但参与农业技术推广的人员与需要科技服务的农民人数比为23:100,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同时县、乡两级基层科研投入严重不足,技术更新缓慢,技术服务与农民需求脱节。

(四)网络营销模式存在的问题

1营销手段单一

B2C网络营销中有一些通过特色营销手段迅速发展的地方农产品。如新疆哈密瓜在成熟季节通过优质包装和空运,使全国各地消费者能在三天之内品尝到正宗原产地的哈密瓜。“三只松鼠”的坚果产品也因为低价和精美包装在多种网络营销手段下迅速走红。相对而言,黑龙江省则没有通过网络营销手段“捧红”的特色农产品。黑龙江省农产品网络营销中营销手段主要依靠搭建的电子商务平台,在网络推广和促销手段上缺少创新,网络营销手段单一,影响力不足。

2缺乏配套的物流配送体系

网络营销面对的消费者主体十分广泛,但仍然是城乡居民。这种多数量小批次的购买需要发达的配送网络和快捷的配送速度。随着网购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快递业以“四通一达”为代表迅速崛起,其遍及全国的配送网点和强大的运输队伍为大量分散的网络购买者提供了便捷的服务。但农产品相对特殊,具有季节性、区域性和易腐烂的特点,对包装、保险和运输都有严格的要求,需要有实力的专业化配送主体来完成。黑龙江省缺少大型物流集团的支撑,缺乏区位优势,物流行业发展水平偏低。农产品无法得到及时配送,使农产品网络营销步履维艰,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价值无法实现。

三、黑龙江省农产品营销模式的优化策略

(一)“经销商+农户”模式的优化策略

“经销商+农户”模式是一种传统的营销模式,从生产到销售经历了经纪人、经销商等环节。该模式的优化应重点在于营销流程的缩减,去除对主观功能无贡献的转手环节,如不必要的小规模经纪人和经销商的流转,同时挑选节约成本的流通方式。理想状态的是农产品通过大规模生产后经有实力的经销商集中收购,直接运送到零售终端。生产者为维护自身的利益应该寻求加入合作社或与经销商建立稳固的供销关系,合作社形式可以弥补个体生产者议价能力不足和生产活动盲目性的缺陷,是农户实现利益的保障。而稳固的供销关系会使生产者获得稳定的收入,使农业再生产顺利进行。

(二)网络营销模式的优化策略

网络营销模式具有独特的流程结构,但主要依赖于网络平台实现交易。在模式优化上要关注交易平台的完善,通过合力建设大型农产品交易网站有利于提高用户关注度,同时汇聚广泛农产品提供者,使消费者能够购买到丰富多样的产品。信用体系是网络营销模式的保障机制,对销售者进行资格审查,为其建立信用档案,有利于防止网络营销存在舞弊欺诈行为。为了及时处理顾客的咨询和投诉,网络建设应该搭建客户回访系统,了解顾客对产品价格、服务水平以及反馈建议,了解手机客户的网络活动信息,为网络交易平台建立良好的互动沟通机制,并借此开发丰富的功能模块及线上活动增加顾客网络购物粘性。

(三)直销模式的优化策略

直销模式的优化应重点关注产品的标准化建设和物流流程优化。以直销模式的主要实现形式“农超对接”为例,超市会对产品的品质和外观做出规定以符合店铺形象和消费者要求,在视觉上构建产品主观功能,当农产品生产者缺乏必要的知识和技巧时,超市、合作社或农业科技推广机构要发挥专业人员的作用,对其进行指导。零售终端在面临不同农产品供应者时,对于品质不均匀的产品可以实行差别定价策略。直销模式中连锁超市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目前超市自有物流体系难以完成直销农产品的流通需要。因此与生产者和供应链中的其他主体进行合作是物流流程优化的明智选择。方式之一就是建立共同配送模式,整合多主体的物流配送资源,共担风险、共享收益。

(四)绿色营销模式的优化策略

绿色营销模式的主要目的是为消费者创造丰富的主观功能,在模式优化上应保证主观功能的实现。绿色农产品认证体系是保障产品品质和主观功能的基础,是消费者愿意为绿色营销支付高价的原因之一。因此首先要建立完善的认证体系以保证产品拥有优良品质和环保特性。针对目前认证体系不完善的特点,黑龙江省应做到绿色农产品生产、销售和认证的信息透明化,在大型农产品市场中建立检测机构,使消费者能够买到放心的绿色农产品。绿色营销渠道在绿色农产品流通环节保持并增强了产品的绿色环保属性,绿色营销的经营主体要树立绿色理念,对产品的加工、包装和运输符合相应的环保要求。

四、促进黑龙江省农产品营销模式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农产品营销配套服务措施

针对产销联系不紧密的缺陷,政府相关部门应提高信息化水平,构建农产品信息平台,使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做到信息互通,及时了解农产品市场行情、供求趋势变化以及新技术新品种等信息,使农业生产者在及时、完整的信息指导下安排农业生产,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消费者需要的主观功能。同时针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的问题,应在公共财政体系的背景下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基础设施供给体系,提高农业基础设施供给效率,加强资金投入和招商引资,在农业生产环境、农村交通建设和农产品市场建设上为农产品营销搭建一个良好的运行平台,使黑龙江省农业更具投资吸引力。

(二)创新农民教育模式

农产品营销的市场环境和营销手段都随着市场经济深化发展不断变化,文化水平本来就低的农民在未来的营销中的处境越来越困难。农民在承担生产职能的同时必须不断充实生产技术和营销知识。黑龙江省目前的农民教育存在操作性、实用性较差的现象,亟须转变思维进行农民教育创新。

一是层次创新。农民自身的知识水平千差万别,教育也应当根据识字、扫盲、技术等不同层次进行划分。每个层次的教育需要根据农民特点分别进行,例如扫盲阶段的教育要遵循这一阶段的教育规律,强行灌输技术层面的知识必然收效甚微。只有按照渐进性的规律进行分层次的教育才能实现农民教育的良性互动,提高教育成果。

二是方法创新。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教学方法在网络普及的背景下有了更多选择。远程教育也有利于针对不同群体定制不同的课程,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此外,国家相关部门组织的下乡活动也在以不同的教育主体给农户带去了形式多样的教育内容,最终达到提升农民素质及帮助农民致富的效果。

三是内容创新。农民教育的内容可以按照受教群体分为青年农民教育、党员农民教育、农村义务教育和妇女教育等,近年来随着农民工转移,农村地区农民群体呈现老龄化趋势,因此内容创新要考虑受众群体的需要。目前的农民教育多集中在技术推广和技能培训,随着农民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经营事物管理,对农产品市场和市场营销理论知识的传播越发重要。教育内容必须随时展不断创新,切实满足农民的教育需求。

(三)规范农产品销售市场

农产品营销模式的优化离不开规范有序的农产品市场。农产品市场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政府要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市场管理“放”与“管”的辩证统一。

一是农产品市场管理要贯彻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政府部门主导下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有机结合,采取“两只手”的联运效应,建立“强政府、旺市场”的体制。放管结合是探索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效手段,对积累经验、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转换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政府管理部门应实施全程跟踪监管,特别是降低中间环节的交易成本,消失或者转变农产品交易市场中“两头叫、中间笑”的现象,对流转环节的各层价格进行积极跟踪监管,以保证农户及顾客利益的最大化。

二是明确职能,统一管理。政府各相关部门在维护市场秩序的过程中需要界定清楚各自的职责权限,避免多头管理和重叠管理,出现问题时各部门之间互相推诿,影响项目的最终落地。明确职责一方面比较细致地界定了市场运行中各方面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做到市场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同时也节省了部门间办事时间,降低部门间的交流成本。此外市场管理任务的重心需要放在市场监管上,政府管理部门不能将过多精力集中在农产品的生产环节,而是协调工商、质检等部门抓好农产品的市场准入。明确市场管理的工作重心是提高工作效率和维护市场健康运行的重要保证。

(四)完善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

任何一种农产品营销模式都要靠物流系统来完成由产品向消费者的转移,特别是网络营销、直销和连锁营销等对农产品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物流运输系统的完善最主要的是先搭建良好的渠道体系和市场枢纽,大型批发市场作为农产品集散地、中转地必不可少。冷链物流则是保证农产品售前质量的关键环节,在冷链物流的建设上要首先运用先进技术改进现有的运输设备,增强保鲜程度和运输效率,并建立冷藏产品的精加工配送中心,以全面实现物流配送流程集约化。生产经营者的物流体系无法完全满足农产品流通需要,必要时需要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介入。

[参考文献]

[1]吉林省农产品营销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4.

[2]陈佳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网络营销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4.

篇8

一、经营作者

1.经营作者,争取作者授权

以《哈利・波特》数字销售平台为例,作为《哈利・波特》系列电子书和有声书的独家渠道,用户可以直接通过该网站购买内容,并下载至自己的阅读平台中。这是知名作家首次绕开了发行商网站和在线书店,直接向公众提供电子书。而在2011年,亚马逊就推出了自助出版平台,作者可以通过这个平台直接出版、发行电子书。同时,亚马逊的Kindle直接出版的精选项目(KDP Select)正在帮助越来越多的作者获得满意的收入。在作者和平台运营商的两头挤压下,传统出版商的数字生存空间似乎越来越小,越来越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何能获得更多的作者,尤其是那些知名作者和有潜力的作者?在美国学习期间,我问美国同行,他们的答案是:经营作者。我们不能简单的把作者当成我们内容的提供者,而应该把他们当做我们的人才,把出版社定位为人才管理机构。不但要善于发现人才,更要努力经营人才,为他们提供最好、最贴切的服务。

(1)提供预付金:在作者完成稿件后电子书发行前,出版社可以给作者预付部分稿费,作为保底收入。出版社虽然承担了一定的风险,但这种基于对作者和作品高度信任的办法会获得作者好感,为以后的合作赢得了主动。

(2)同时签订多本书的纸质和网络出版权:虽然出版社会承担一部分风险,但同时也获得了更多的机会,尤其是那些有潜质的作者。通过这种办法,出版社可以和作者一起做大、做强,共同成长。

(3)为作者提供技术服务:很多作者对电子图书的技术不很熟悉,对各种格式的转换等繁琐工作也非常无措。我们应主动承担这部分工作,为作者分忧。

(4)提供多种内容渠道:目前电子图书的渠道很多,作者凭一己之力是不可能同时和那么多家运营商谈合作的。我们应积极拓展电子书渠道,为作者,同时也为自己创造更多的价值。

2.引导作者开发电子图书

如果只是简单的将纸质内容数字化,然后在电脑、手机、手持阅读器上阅读,这只是简单的媒介搬家。它固然能满足部分人的阅读需求,但却不能发挥这些设备的优势。如果我们能根据这些电子阅读的特点(阅读人群特点、阅读时间特点、阅读地点特点、阅读设备特点)来开发我们的数字产品,则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也能为我们开拓一片新的市场。目前大部分作者还是在按传统的方式创作书稿,而很少有人能按加强版电子书或者苹果App的特性来创作作品。因此这需要编辑在一开始就引导我们的作者,在创作纸质图书的同时,努力收集图片、音频、视频素材,并根据阅读终端的特性,组织、编辑、展示内容,这样创造出来的作品一定会更受欢迎。

3.和作者共享数据

内容生产单位在收集读者信息后,最常见的方式是将这些数据反馈给编辑和发行人员,而很少将这些数据反馈给产业链的最源头――作者。其实我们可以更大度一点,更开放一点,将这些数据和作者共享。这些数据能更好地促进作者的创作,从而使作者写出更好的作品。如此良性循环,使整个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都受益。

兰登书屋2013年3月推出了一个一站式作者门户网站,该网站向成千上万的兰登书屋作者提供有关他们作品的销售、版税及附属权利交易等信息。通过这个作者门户网站,曾经在兰登书屋成人和儿童出版部门出版过图书的作者以及他们的人,可以获取每周销售数据,还有过去十年里他们图书的销售情况,等等。作者还可以获取可下载的版税声明,由出版商代表作者进行的一系列附属权的交易。另外,作者可以借助大量的工具来扩大他们的用户群,支持他们通过社交网络与读者交流。其中有一个颇具特色的定制营销工具,作者可以将购买图书的链接嵌入到他们的Facebook页面上。除此之外,该门户网站还定期为作者们推送书业新闻,作者有机会以较大的折扣购买兰登书屋重点新书和旧版书。兰登书屋给业界很好的启发:对作者的服务越周到,才有可能真正地俘获作者。

二、开发多种形式电子书

1.开发加强版电子书

在美国学习期间,老师为我们展示了多本加强版的电子书。在这些电子书中,可以看到精美的图片、生动的视频,听到悦耳的声音。这些多媒体材料和文字一起,把我们带入了一种舒适的阅读环境,让我们感受到了传统纸质图书不能想象的阅读体验。甚至更有甚者,还可以根据书中的电话提示打电话到专门的服务机构,了解书中的谜团。

其实这种加强版的电子书,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我们早已见识过。但对于如何高效、精确地编辑、制作这些电子书,我们因为没有实践,或者实践的不够,所以更多的停留在理论、理想阶段。笔者以前做过数年的电子出版物的开发,而我认为无论是加强版电子书,还是后面提到的应用程序,都和电子出版物的开发类似。因此我认为在这几方面应注意:

(1)开发适合的选题

并非所有的纸质图书都适合做成加强版电子书,因此首先需要编辑和出版社筛选出自己出版的图书中哪些更适合转换成加强版的电子书。儿童图书、小说、商业类图书、非虚构类图书明显更适合在电子阅读器上阅读。而对于一般的大学教科书来说,纸质版比电子版更好卖,但可以制作一些用以补充这些教科书的数字产品,比如教师在线布置作业、上传教学视频和测验作业的数字平台等。确定好的选题,必须能方便地找到图片、视频、音频素材,并适合用多媒体方式展示。

(2)团队合作协助

想制作一本好的加强版电子书或者应用程序,需要团队的合作。单凭作者、编辑、技术人员中的任何一方都无法单独完成一个选题。作者应该是作品的源头,内容和素材的主要提供者。编辑是整个项目的负责人,是评审者、协调者。技术开发人员是技术实现者,利用技术,将作者和编辑的意图完整体现。在开发工作中,三方一定要加强协作,加强沟通。有些在编辑和作者看似很简单的问题,到了技术这关却没有办法实现,就需要技术人员在做好解释工作的同时,提出变通解决办法。同时,技术人员应该根据开发工具的特点,主动提出内容展示的新方式、新花样。

(3)做好脚本编写工作

脚本编写工作是加强版电子书或者应用程序相对于纸质书来说多出来的一道工序,而且是整个制作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磨刀不误砍柴工,脚本编写完成得好,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在编写过程中,要多看做得好的范例,多和团队成员沟通和交流。

(4)做好网络推广工作

这点在后面有论述,在此先不多说。

2.开发应用程序

传统出版单位有专业内容编辑团队以及政策资金的支持,拥有品牌知名度和丰富的内容资源,在产品创新和资源整合方面具有潜力,这些都是传统出版单位相对于其他机构做图书App的优势之处。一本教材可能会非常注重交互功能,一本旅游书籍可能会需要嵌套地图,而一本生活类书可能会强化多媒体。IT企业可能会在技术上实现这些所有的功能,但在用户把握、功能对应关系上则很牵强,在面向用户的交互服务上更是无能为力。此时,传统出版单位以多年积累的专业能力就会凸显其不可或缺的价值。

目前,国内已有不少传统出版单位开始尝试着吃螃蟹,开展图书App的开发。但很多传统出版单位做图书App经济效益还不是很理想,原因多集中在目标定位不够精准,内容策划和设计不够专业,缺少产品的推广和营销经验等。相对而言,以下这些单位做得还不错:华东师范大学社从2011年2月开始尝试App制作,产品包括敦煌、华师少儿以及中国风三大App系列。广西师范大学社推出的一款产品为《桂林休闲地图》,该书是一本集食、住、游、休闲、购物于一体的综合性手册。2011年,山东科学技术社推出了iPad、iPhone版《中国名茶品鉴》图书应用,在没做任何市场推广的情况下,一周内iPad版销售37次,iPhone版销售6次,下载用户来自全球范围,甚至包括像哥伦比亚、黎巴嫩等国家。到2011年底,该应用已经被下载5000多次,收益颇丰。国内这些成功的案例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启发和帮助。

3.多种方式出版“新”的电子图书

(1)分拆法

就是我们将整本书根据章节拆分成若干本书,做成电子图书分开销售。其实我们在阅读纸质图书的时候也有此感觉,常常为了一本书的某几个章节而购买整本书。在纸质图书不是很好拆分的时候,电子图书可以很好做到这一点。我们为读者提供最大的方便,也就为自己赢得了更多的用户。

(2)精选法

就是编写整本图书精简本,将原来的水分挤掉,摘取其中的精华奉献给读者。对于目前人们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越来越碎片化的阅读时间,此方法不妨一试。

(3)回炉法

过去编写的书,也许因为时间的改变而不适合当下的社会,但其中也许还有这个时代依然需要的东西。将原来的书加以修订,依然可以做出一本好的电子书。

(4)有声书

无论是对于全世界尤其是越来越明显社会老龄化的中国,还是对于越来越庞大的车轮化,老年人和动力人群听书的时间越来越多。开发有声书,已成为必然。别忘了,现在的青少年一代已经越来越娴熟地使用电子产品。

4.充分利用多种新技术手段开发最潮电子书

无论是Kindle 还是苹果的iPad、iPhone,在推出新产品的时候都会和出版商联系,开发一些最能体现新产品特色的内容产品。这些产品在帮助硬件厂商展示其硬件优越性的同时,也能为出版商带来巨大的影响力和可观的收益。因此我们不妨也可以做这方面的弄潮儿。《肯定:我是美好的》新书App客户端“肯定句彩虹卡”也将是中国第一个基于图书内容开发的泛平台互动应用,它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传统图书行业进行深度结合,依托图书基于泛平台开发,使用最新的二维码技术,实现跨界链接,是传统出版业与新媒体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三、用数字的方法营销电子图书

1.方式多样

(1)电子书和纸质书同步出版

美国威力公司等大部分出版单位都规定电子书和精装书同步出版,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习惯各取所需,购买不同的版本满足自己的阅读需求。美国同行提供的数据显示,2011年1月,最畅销的50种书里面有10种书的电子版的销售大于纸质版,而2014年1月份,有超过40种的电子书版本超过纸质版。目前国内越来越多的出版社开始采用这种出版方式。

(2)先出电子书,再出纸质书

Fifty Shades of Grey就是最典型的一个例子。目前国内很多网站也普遍采取这种方式。对于很多作者来说,他们把电子书当做试金石,看看这书是否有影响力。如果影响力大,则继续完成该书的创作,并出版纸质书。如果反响一般,则开始修改写作思路,或者干脆停止该书的写作。船小好调头,作者可以根据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策略。

(3)只出电子书,不出纸质书

对于以下三种类型的图书,特别适合于只出电子书,而可以不考虑纸质书:篇幅特别短,定价特别低的口袋书;实效性特别强,生命周期又特别短的书;专业性强,阅读对象面窄的科技书。

2.网络社区营销

读者社区网站对传统出版社的价值在什么地方呢?亚马逊旗下有一个读者社区网站,就是SHAREFRIEND。亚马逊跟所有竞争对手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只要你在亚马逊买过东西,它都有记录,并能针对消费者的购买情况,推荐他们最感兴趣的信息。这是亚马逊的竞争力所在。而读者社区网站也有读者登陆后的所有信息,这个信息对出版社非常有用。

3.搜索引擎优化(SEO)

这是一个在传统出版单位最不受重视、最容易被忽略的问题。电子书的数量太多,再加上网络文学,每年数以亿计,那么,在海量电子书里,读者怎么快速、准确找到我的电子书,提高电子书的可发现性呢?这是一个很现实、很残酷、也是很难解决的问题。在传统出版中,亲友之间的推荐,这是最重要的途径。有7%-18%的读者是毫无目的地找,还有7%是因图书封面很好看就买了。但作用最大的还是图书推荐。对电子书来讲,最关键的应该是提高电子书的可发现性。我们应该通过技术手段,比如增加特定关键字的曝光率,设计用户最常用的查询词等方法,以增加电子书的能见度,提高电子书的可发现性,进而增加销售的机会。同时,我们必须做好电子图书的源数据收集、整理工作。最简单的电子图书源数据的表示是:书名,作者,简介,出版社,书号。

四、营销策略

1.价格变化

传统纸质书因为价格是印刷在图书上,很难做到价格随行就市,最多只能通过折扣变化来实现价格的变化。相对来说,电子书的价格是浮动的,是可以随时更改和调整的。可以根据市场的行情随时调整我们的价格。

2.参加运营商举行的活动

篇9

论文摘要: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模糊,已成为制约职校电子商务专业发展和毕业生就业的根本问题。本文在分析职校电子商务专业背景及培养意义和人才培养开发思路及培养方案开发步骤方法基础上,提出了与行业相结合、突出地区特色、动态性与前瞻性相结合的职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想。

一、电子商务目前背景与专业培养意义:

(一)、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概况:

电子商务源于英文ELECTRONIC COMMERCE,简写为EC。顾名思义,其内容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电子方式,二是商贸活动。电子商务指的是利用简单、快捷、低成本的电子通讯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 电子商务可以通过多种电子通讯方式来完成。现在人们所探讨的电子商务主要是以EDI(电子数据交换)和INTERNET来完成的。尤其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日益成熟,电子商务真正的发展将是建立在INTERNET技术上的。所以也有人把电子商务简称为IC(INTERNET COMMERCE)。电子商务分为两个层次,较低层次的电子商务如电子商情、电子贸易、电子合同等;最完整的也是最高级的电子商务应该是利用INTENET网络能够进行全部的贸易活动,即在网上将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部分的物流完整地实现,也就是说,你可以从寻找客户开始,一直到洽谈、订货、在线付(收)款、开据电子发票以至到电子报关、电子纳税等通过INTERNET一气呵成。

“十五”期间我国电子商务在经历了探索和理性后,步入务实发展的轨道,为“十一五”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电子商务应用初见成效。电子商务逐步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的各个层面,国民经济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电子商务应用不断深化,网络化生产经营与消费方式逐渐形成。2005年,全国企业网上采购商品和服务总额达16889亿元,占采购总额的比重约8.5%,企业网上销售商品和服务总额为9095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近2%。中小企业成为电子商务的积极实践者,经常性应用电子商务的中小企业约占全国中小企业总数的2%。面向消费者的电子商务模式日益创新,基于网络的数字化产品与服务不断涌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

1、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电子认证、电子支付、现代物流、信用、标准等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建设逐步展开。19家电子认证机构获得电子认证服务许可,近20家商业银行开办电子银行服务,第三方电子支付业务稳步上升。物流专业化、社会化和信息化程度逐步提高。信用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加快。40余项电子商务和物流标准陆续颁布,标准推广应用工作进一步深化。

2、电子商务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基于网络的产品、技术与服务的创新能力稳步提升,自主发展态势日渐显现。在线交易、电子支付、电子认证、现代物流等领域关键技术及装备的研究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行业、区域及中小企业的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与服务平台加快发展,基础电信运营商、软件供应商等涉足电子商务服务,新型业务模式不断涌现。300多所院校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陆续展开,培养了一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

3、电子商务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确立了电子商务的战略地位,电子商务发展若干意见明确了发展方向和重点,电子签名法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各地区各部门相继制定配套措施,加大对电子商务发展的扶持力度。全社会电子商务应用意识不断增强,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邓寿鹏局长明确指出,中国政府将信息产业从支柱产业提升为主导产业,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作为信息化建设核心任务,把企业信息化作为国民经济信息化重点。在2001~2005将陆续启动重大信息化工程、包括信息利用工程、基础性国情信息工程、网络化教育工程、数字移动网络信息工程、企业信息化工程、电子商务政务工程、高速宽带网工程、信息安全系统工程、农业信息化工程、社会保障信息化工程。在"十五"期间,国家将重点支持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涉及到信息基础结构建设(如网络技术应用、互联网及企业内部信息系统建设等),以及商业信用、网上支付、认证、标准、物流配送、税收、相关法律制定与修改等环境与制度建设。

由科技部组织的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技术研究、开发及示范工程”中的《我国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应用环境建设及相关政策研究》课题,于2005年底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

(二)、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三个因素:

(1)规模化经营程度低

在电子商务领域,是“大而全”还是专业化经营,哪种模式更好一直存在不少争议,两者各有优缺点,其实无论哪一种模式,只要做到规模经营,都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并且获得尽可能多的顾客,从而取得好的收益。

(2)技术和管理水平的限制

从理论上说,电子商务代表了最先进的商务模式,节省了大量手工劳动和经营费用,尤其在订单管理、库存管理、顾客关系管理等方面,电子商务的优势非常显著,但拥有了这些基本的商业流程电子化系统并不意味着就可以自动实现高水平的经营管理,如顾客服务、在线帮助、营销策略、对用户个人信息的管理和利用、用户行为和需求的认识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电子商务的最终效果。

(3)对电子商务的核心思想认识不深

中国第一个电子商务专业博士学位获得者李琪教授早在1997年就提出了“电子商务的核心是人”这一重要思想,但多数电子商务企业至今对此仍然没有深刻的认识。电子商务区别于传统商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企业与用户联系的场所不是实体商场,而是网站界面,网站是由后台技术支撑的,一旦出现技术故障,电子商务就无从谈起,尤其是在电子商务开展初期,企业往往没有赢利的压力,保持系统正常运行是首要任务之一,正是这种现象形成了技术至上的思想,将技术功能看得重于一切,甚至超过了对一般商业经营原则、用户需求和用户行为等方面的关注。在目前的环境下,对电子商务的核心思想需要进一步加深认识,转变技术至上的观念,将工作中心集中于对用户和市场方面。

(三)、培养方向研究的意义:

1、电子商务是网络化的新型经济活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已经成为主要发达国家增强经济竞争实力,赢得全球资源配置优势的有效手段。

“十一五”是我国发展电子商务的战略机遇期。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

电子商务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加速形成经济竞争新态势。电子商务广泛深入地渗透到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领域,改变着传统经营管理模式和生产组织形态,正在突破国家和地区局限,影响着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配置,加速经济全球化进程。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把电子商务作为强化竞争优势的战略举措,制定电子商务发展政策和行动计划,力求把握发展主动权。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提高和市场化进程加快,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已成为我国参与全球经济合作的必然选择。

2、未来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将呈现以下六个方面的趋势:

1).纵深化趋势。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将日臻完善,支撑环境逐步趋向规范,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深度进一步拓展,个人参与电子商务的深度也将得到拓展。

2).个性化趋势。互联网的出现、发展和普及本身就是对传统经济社会中个人的一种解放,个性化信息需求和个性化商品需求将成为发展方向,消费者将把个人的偏好参与到商品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去。

3).专业化趋势。一是面向个人消费者的专业化趋势。今后若干年内我国上网人口仍将以中高收入水平的人群为主,他们购买力强,受教育程度较高,消费个性化要求比较强烈。所以,提供一条龙服务的垂直型网站及某一类产品和服务的专业网站发展潜力更大。二是面向企业客户的专业化趋势。BtoB电子商务模式,以大的行业为依托的专业电子商务平台前景看好。

4).国际化趋势。我国电子商务企业将随着国际电子商务环境的规范和完善逐步走向世界。我国企业可以由此同发达国家真正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变我国在市场经济轨道上的后发劣势为后发优势。电子商务对我国的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利用好国外各种资源是一个有利时机。同时,国外电子商务企业将努力开拓中国市场。

5).区域化趋势。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城乡二元结构所反映出来的经济发展的阶梯性、收入结构的层次性十分明显。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上网人口仍将以大城市、中等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为主,BtoC 的电子商务模式区域性特征非常明显。

6).融合化趋势。电子商务将由最初的全面开花走向新的融合,一是同类网站之间的兼并。目前大量的网站属于“重复建设”、定位相同或相近、业务内容趋同,激烈竞争的结果只能是少数企业最终胜出。二是不同类别网站之间互补性的兼并。国内那些处于领先地位的电子商务企业在资源、品牌、客户规模诸方面的优势是相对的,国外著名电子商务企业在扩张的过程中必然会采取收购策略,主要的模式将是互补性收购。三是战略联盟。每个网站在资源方面总是有限的,客户的需求又是全方位的,所以不同类型的网站以战略联盟的形式进行相互协作也势在必然。

3、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情况

(1)、电子商务人才的紧缺情况:据统计,国际贸易中80%是通过电子商务进行的,目前全国有10万左右国际贸易从业人员,其中大部分人虽能利用电子商务手段从事贸易工作,但却没有受过电子商务专业的系统培训。据有关专家预计,未来10年我国电子商务人才缺口为200多万人。

(2)、电子商务专业与计算机专业的不同: 电子商务专业与计算机等专业相比,前者更加注重商务活动这一核心,商务是主体,信息技术是为商务服务的工具与手段,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改造和提升传统商务,使组织的商务模式由传统为主转向以“电子”为主;后者更加注重于底层应用、系统应用的解决方案。电子商务专业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相比,前者更加注重于讨论宏观规划与商务解决方案,后者更加注重于微观与技术方案。

(3)、网络营销人才的需求情况:统计显示,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有50.14%的企业已经购买或打算购买实名、搜索竞价等网络推广服务,阿里巴巴网络实名、雅虎搜索竞价、百度、Google已成为国内主流的网络营销工具。据iResearch最近的《2005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份额报告》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网络营销市场规模达到41.7亿元,是2001年的9倍。预测2006年的中国网络营销市场规模(不含渠道商收入)将达到65亿元,到2010年,中国网络营销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57亿。

网络营销人才普遍紧缺,从人才市场的反馈来看,网络营销人才的需求量一直持续上升。百度、Google、网易、新浪等网络公司推出了大量空缺岗位,其中商务运营经理、网络营销顾问、网络销售经理、客户维护经理、渠道销售经理、企业广告经理、商务研究研发工程师、服务营销代表等职位最为热门。

网络营销人才应该是身兼网络技术与市场营销技巧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优秀的网络营销人员应熟悉网络消费行为和心理、搜索引擎排名和网络广告,了解关键词细分市场,清楚点击率和转换率,以及E-newsletter和E-mailing List,甚至链接广泛度和PR值。但是,目前社会上这类人才是凤毛麟角。一方面高校没有设置专门的课程,专业人才培养不足;另一方面,即使是电子商务专业的大学生,由于缺乏相应的网络营销经验,也无法适应岗位需求。

二、培养方案的开发思路:

1、专业教学开发的界定:专业教学开发具体规定了专业的培养目标、职业领域、人才培养规格、职业能力要求、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技能考核项目与要求、教学安排和教学条件等内容。它既是学校开设专业、设置课程、组织教学的依据,也可作为学生选择专业和用人单位招聘录用毕业生的参考。

2、专业开发的基本理念:专业教学开发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就业为导向,探索出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教学,从而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的需要。要着力解决目前职业教育课程比较突出的问题,形成新的职业教育课程理念,要按照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组织课程,形成以任务引领课程的模块化教学。目前职业教育课程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课程与就业关联不紧密,学科课程多,就业及工作的相关课程少,教学内容相对企业滞后,学用不一致,学校专业教学还没有完全结合企业的实际需要,与职业资格证书结合不够紧密,没有充分体现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

(1)、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组织课程内容

知识的掌握服务于能力的建构。要围绕职业能力的形成组织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整合相应的知识、技能和职业态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要避免把职业能力简单理解为操作技能,注重职业情境中实践智慧的养成,培养学生复杂的工作过程中做出判断并采取行动的综合职业能力。课程内容要反映专业的方面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

(2)、以职业实践为主线----确定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必须与工作任务相区配,要按照工作岗位的不同需要划分专业门化方向,按照工作任务的逻辑关系设计课程,打破“三段式”学科课程模式,摆脱学科课程的思想束缚,从岗位需求出发,尽早让学生进入工作实践,为学生提供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

(3)、以项目教学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

按照工作过程设计学习过程。要以典型的项目为载体来设计活动、组织教学,建立工作任务与知识、技能的联系,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在老师所设计的项目完成对知识点的学习,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4)、以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明确专业定位

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是实现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结合点。专业定位要立足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尊重学生基本学习权益,给学生提供多种选择方向,使学生获得个性发展与工作岗位需要相一致的职业能力,为学生提供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5)、以职业技能鉴定为参照----强化技能训练

课程标准要涵盖职业标准,要选一些社会认可度高、对学生劳动就业有利的职业资格证书,具体分析其技能考核的内容与要求,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最终为实现模块化教学打下基础。使学生在获得学历的同时也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3、专业开发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专业教学开发要遵循新的课程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切合职业学校的实际,本着科学、务实的态度,边开发、边探索、边完善。

(2)、规范性原则:专业教学的文字表达要准确、规范,层次要清晰,逻辑要严密,技术要求和专业术语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文本格式和内容应符合规定的要求。

(3)、实用性原则:专业是建立在学校课程改革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岗位、职业标准相结合,以职业技能鉴定为参照强化技能训练、以项目教学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教学内容和要求清晰明确,尽可能地具体化、可度量、可检验、可操作。

(4)、发展性原则:专业开发要具有前瞻性,能反映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体现职业与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并为本专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培养方案开发的步骤与方法:

1、专业开发的程序

专业开发的应从三个方面进行表述,即开发主体、开发过程和工作成果。其中核心是开发过程,包括专业调研、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课程结构分析、课程内容分析等环节。最终形成专业人才需求、专业改革调研报告、课程结构与内容分析等几项内容。

SHAPE \* MERGEFORMAT

2、专业开发的方法

(1)、行业、企业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

电子商务行业人才总体上需求量仍旧很大,复合型、开拓型和既有专业能力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新一轮人才招聘中的新宠。据中华英才网专家分析,随着电子商务行业的日益壮大,企业人员和业务管理的问题将日益凸显,对于中高级人才的需求将会显著增加。

三类紧缺人才:

销售类人才:网络营销人员是目前最为紧缺的人才。网络营销即利用互联网手段达到营销的目的。网络营销涵盖的范围很广,如网上市场调查、网上消费者行为分析、网络营销策略制定、网上产品和服务策略、网上价格营销策略、网上渠道选择与直销、网上促销与网络广告、网络营销管理与控制等等。伴随搜索市场的急剧扩容,Google、百度、微软MSN、Yahoo中国、网易等靠搜索竞价营销盈利的搜索公司,急需大量具有丰富经验的网络营销人员。

客服类人才:网络营销能否成功,取决于客户服务人员对市场的把握与深入的调查分析。首先,他应该是一个文案高手,能够撰写各类营销策划书,设计广告标题与内容,以增加网民的关注度。其次,熟悉人们使用互联网的习惯,制定最适合客户需求的营销模式。其三,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在网络营销人才里面,客服类人才属于多面手,有广阔的知识面,懂互联网,懂客户的需求,对市场学、传播学、消费学,甚至心理学都有所了解。

技术类人才:无论是企业网络构建管理还是网站的开发运营,都需要靠实用型网络技术人才来实现。也就是说,几乎所有拥有计算机信息系统的IT客户都需要网络技术工程师负责运行和维护。

电子商务使人们可以创造性地应用电子工具来改造和发展传统的商务活动,它是由经济学、管理学、信息学、法学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多学科交融而成的学科,因此电子商务学科具有综合性、结构多样性和知识体系复杂性等特点,决定了该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既不同于已有学科的既定模式与成果,也不是各种学科的简单拼凑和组合。以上种种情况分析我们得知开发电子商务专业符合时代的潮流,侧重网络营销是我们电子商务专业的重中之重,如何在专业开发中站稳、站深这正是我们需要大力研究的课题。

(2)、专业工作岗位及职业资格证书,专业设置的方向

电子商务专业作为一种综合性学科或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培养出的复合性人才对于很多企业,包括信息调查、市场策划、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网络计算机技术、财务、行政、物流、金融等等在内的工作岗位都需要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电子商务专业在各行业都有具体的应用。本专业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现代化商贸理论和电子信息化的专业手段,运用计算机相关应用技术及网络运用技能,从事与现代商务活动相关的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管理、运营和维护、网络营销及物流企业信息流管理等工作岗位,成为全面发展的复合型、高级职业技术性应用型人才。

主要设置方向有:网络营销、财务方向、网络策划等三个方向。

电子商务应具有的资格证书:电子商务员、计算机高级操作员、助理电子商务师、营销师、会计资格证书、物流师

(3)、专业改革思路与方法

专业改革以科学发展观和国家对电子商务的相关政策为主要指导思想,以“三以一化”作为实施指导思想,在改革中充分发挥“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打破“三段式”模式课程体系。

2)、课程计划的内容和过程都是围绕着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展开,而不是学科体系。

3)、整个教学体系都将重点放在能力或技能之上,而理论课也是围绕能力或技能的需要来教学。

4)、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引导、控制、评价学生的整个过程。学生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获得知识与能力。

5)、以三个大模块作为统领,即基础模块、专业核心模块、专业专业方向模块。

6)、体现“双证与两高”,“双证”即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两高”即动手能力高、知识能力较高。

7)、依照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及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关职业证书的要求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之中,使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使学生具有宽口径、多角色的适应能力。

8)、以就业为导向,实行创业教育。

9)、实现课程结构的模块化与项目化。

10)、建立一套新的实训体系。

3、课程结构分析

课程结构分析是把工作任务分析的结果转化为专业课程,形成以专业核心课程构建而成的专业方向。专业核心课程是指以完成某个专业共同的工作任务为目标的课程,这些课程要以不同专门化方向之间的共同职业能力为基础来设计。专业化方向课程是指在专业核心课程基础上,针对某一就业岗位,以完成某些专项任务为目标的课程。

SHAPE \* MERGEFORMAT

SHAPE \* MERGEFORMAT

SHAPE \* MERGEFORMAT SHAPE \* MERGEFORMAT

论文关键词:开发思路 开发方法 结构分析 专业设置

论文摘要: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模糊,已成为制约职校电子商务专业发展和毕业生就业的根本问题。本文在分析职校电子商务专业背景及培养意义和人才培养开发思路及培养方案开发步骤方法基础上,提出了与行业相结合、突出地区特色、动态性与前瞻性相结合的职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想。

一、电子商务目前背景与专业培养意义:

(一)、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概况:

电子商务源于英文ELECTRONIC COMMERCE,简写为EC。顾名思义,其内容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电子方式,二是商贸活动。电子商务指的是利用简单、快捷、低成本的电子通讯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 电子商务可以通过多种电子通讯方式来完成。现在人们所探讨的电子商务主要是以EDI(电子数据交换)和INTERNET来完成的。尤其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日益成熟,电子商务真正的发展将是建立在INTERNET技术上的。所以也有人把电子商务简称为IC(INTERNET COMMERCE)。电子商务分为两个层次,较低层次的电子商务如电子商情、电子贸易、电子合同等;最完整的也是最高级的电子商务应该是利用INTENET网络能够进行全部的贸易活动,即在网上将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部分的物流完整地实现,也就是说,你可以从寻找客户开始,一直到洽谈、订货、在线付(收)款、开据电子发票以至到电子报关、电子纳税等通过INTERNET一气呵成。

“十五”期间我国电子商务在经历了探索和理性后,步入务实发展的轨道,为“十一五”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电子商务应用初见成效。电子商务逐步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的各个层面,国民经济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电子商务应用不断深化,网络化生产经营与消费方式逐渐形成。2005年,全国企业网上采购商品和服务总额达16889亿元,占采购总额的比重约8.5%,企业网上销售商品和服务总额为9095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近2%。中小企业成为电子商务的积极实践者,经常性应用电子商务的中小企业约占全国中小企业总数的2%。面向消费者的电子商务模式日益创新,基于网络的数字化产品与服务不断涌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

1、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电子认证、电子支付、现代物流、信用、标准等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建设逐步展开。19家电子认证机构获得电子认证服务许可,近20家商业银行开办电子银行服务,第三方电子支付业务稳步上升。物流专业化、社会化和信息化程度逐步提高。信用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加快。40余项电子商务和物流标准陆续颁布,标准推广应用工作进一步深化。

2、电子商务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基于网络的产品、技术与服务的创新能力稳步提升,自主发展态势日渐显现。在线交易、电子支付、电子认证、现代物流等领域关键技术及装备的研究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行业、区域及中小企业的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与服务平台加快发展,基础电信运营商、软件供应商等涉足电子商务服务,新型业务模式不断涌现。300多所院校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陆续展开,培养了一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

3、电子商务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确立了电子商务的战略地位,电子商务发展若干意见明确了发展方向和重点,电子签名法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各地区各部门相继制定配套措施,加大对电子商务发展的扶持力度。全社会电子商务应用意识不断增强,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邓寿鹏局长明确指出,中国政府将信息产业从支柱产业提升为主导产业,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作为信息化建设核心任务,把企业信息化作为国民经济信息化重点。在2001~2005将陆续启动重大信息化工程、包括信息利用工程、基础性国情信息工程、网络化教育工程、数字移动网络信息工程、企业信息化工程、电子商务政务工程、高速宽带网工程、信息安全系统工程、农业信息化工程、社会保障信息化工程。在"十五"期间,国家将重点支持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涉及到信息基础结构建设(如网络技术应用、互联网及企业内部信息系统建设等),以及商业信用、网上支付、认证、标准、物流配送、税收、相关法律制定与修改等环境与制度建设。

由科技部组织的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技术研究、开发及示范工程”中的《我国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应用环境建设及相关政策研究》课题,于2005年底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

(二)、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三个因素:

(1)规模化经营程度低

在电子商务领域,是“大而全”还是专业化经营,哪种模式更好一直存在不少争议,两者各有优缺点,其实无论哪一种模式,只要做到规模经营,都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并且获得尽可能多的顾客,从而取得好的收益。

(2)技术和管理水平的限制

从理论上说,电子商务代表了最先进的商务模式,节省了大量手工劳动和经营费用,尤其在订单管理、库存管理、顾客关系管理等方面,电子商务的优势非常显著,但拥有了这些基本的商业流程电子化系统并不意味着就可以自动实现高水平的经营管理,如顾客服务、在线帮助、营销策略、对用户个人信息的管理和利用、用户行为和需求的认识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电子商务的最终效果。

(3)对电子商务的核心思想认识不深

中国第一个电子商务专业博士学位获得者李琪教授早在1997年就提出了“电子商务的核心是人”这一重要思想,但多数电子商务企业至今对此仍然没有深刻的认识。电子商务区别于传统商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企业与用户联系的场所不是实体商场,而是网站界面,网站是由后台技术支撑的,一旦出现技术故障,电子商务就无从谈起,尤其是在电子商务开展初期,企业往往没有赢利的压力,保持系统正常运行是首要任务之一,正是这种现象形成了技术至上的思想,将技术功能看得重于一切,甚至超过了对一般商业经营原则、用户需求和用户行为等方面的关注。在目前的环境下,对电子商务的核心思想需要进一步加深认识,转变技术至上的观念,将工作中心集中于对用户和市场方面。

(三)、培养方向研究的意义:

1、电子商务是网络化的新型经济活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已经成为主要发达国家增强经济竞争实力,赢得全球资源配置优势的有效手段。

“十一五”是我国发展电子商务的战略机遇期。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

电子商务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加速形成经济竞争新态势。电子商务广泛深入地渗透到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领域,改变着传统经营管理模式和生产组织形态,正在突破国家和地区局限,影响着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配置,加速经济全球化进程。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把电子商务作为强化竞争优势的战略举措,制定电子商务发展政策和行动计划,力求把握发展主动权。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提高和市场化进程加快,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已成为我国参与全球经济合作的必然选择。

2、未来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将呈现以下六个方面的趋势:

1).纵深化趋势。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将日臻完善,支撑环境逐步趋向规范,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深度进一步拓展,个人参与电子商务的深度也将得到拓展。

2).个性化趋势。互联网的出现、发展和普及本身就是对传统经济社会中个人的一种解放,个性化信息需求和个性化商品需求将成为发展方向,消费者将把个人的偏好参与到商品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去。

3).专业化趋势。一是面向个人消费者的专业化趋势。今后若干年内我国上网人口仍将以中高收入水平的人群为主,他们购买力强,受教育程度较高,消费个性化要求比较强烈。所以,提供一条龙服务的垂直型网站及某一类产品和服务的专业网站发展潜力更大。二是面向企业客户的专业化趋势。BtoB电子商务模式,以大的行业为依托的专业电子商务平台前景看好。

4).国际化趋势。我国电子商务企业将随着国际电子商务环境的规范和完善逐步走向世界。我国企业可以由此同发达国家真正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变我国在市场经济轨道上的后发劣势为后发优势。电子商务对我国的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利用好国外各种资源是一个有利时机。同时,国外电子商务企业将努力开拓中国市场。

5).区域化趋势。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城乡二元结构所反映出来的经济发展的阶梯性、收入结构的层次性十分明显。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上网人口仍将以大城市、中等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为主,BtoC 的电子商务模式区域性特征非常明显。

6).融合化趋势。电子商务将由最初的全面开花走向新的融合,一是同类网站之间的兼并。目前大量的网站属于“重复建设”、定位相同或相近、业务内容趋同,激烈竞争的结果只能是少数企业最终胜出。二是不同类别网站之间互补性的兼并。国内那些处于领先地位的电子商务企业在资源、品牌、客户规模诸方面的优势是相对的,国外著名电子商务企业在扩张的过程中必然会采取收购策略,主要的模式将是互补性收购。三是战略联盟。每个网站在资源方面总是有限的,客户的需求又是全方位的,所以不同类型的网站以战略联盟的形式进行相互协作也势在必然。

3、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情况

(1)、电子商务人才的紧缺情况:据统计,国际贸易中80%是通过电子商务进行的,目前全国有10万左右国际贸易从业人员,其中大部分人虽能利用电子商务手段从事贸易工作,但却没有受过电子商务专业的系统培训。据有关专家预计,未来10年我国电子商务人才缺口为200多万人。

(2)、电子商务专业与计算机专业的不同: 电子商务专业与计算机等专业相比,前者更加注重商务活动这一核心,商务是主体,信息技术是为商务服务的工具与手段,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改造和提升传统商务,使组织的商务模式由传统为主转向以“电子”为主;后者更加注重于底层应用、系统应用的解决方案。电子商务专业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相比,前者更加注重于讨论宏观规划与商务解决方案,后者更加注重于微观与技术方案。

(3)、网络营销人才的需求情况:统计显示,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有50.14%的企业已经购买或打算购买实名、搜索竞价等网络推广服务,阿里巴巴网络实名、雅虎搜索竞价、百度、Google已成为国内主流的网络营销工具。据iResearch最近的《2005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份额报告》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网络营销市场规模达到41.7亿元,是2001年的9倍。预测2006年的中国网络营销市场规模(不含渠道商收入)将达到65亿元,到2010年,中国网络营销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57亿。

网络营销人才普遍紧缺,从人才市场的反馈来看,网络营销人才的需求量一直持续上升。百度、Google、网易、新浪等网络公司推出了大量空缺岗位,其中商务运营经理、网络营销顾问、网络销售经理、客户维护经理、渠道销售经理、企业广告经理、商务研究研发工程师、服务营销代表等职位最为热门。

网络营销人才应该是身兼网络技术与市场营销技巧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优秀的网络营销人员应熟悉网络消费行为和心理、搜索引擎排名和网络广告,了解关键词细分市场,清楚点击率和转换率,以及E-newsletter和E-mailing List,甚至链接广泛度和PR值。但是,目前社会上这类人才是凤毛麟角。一方面高校没有设置专门的课程,专业人才培养不足;另一方面,即使是电子商务专业的大学生,由于缺乏相应的网络营销经验,也无法适应岗位需求。

二、培养方案的开发思路:

1、专业教学开发的界定:专业教学开发具体规定了专业的培养目标、职业领域、人才培养规格、职业能力要求、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技能考核项目与要求、教学安排和教学条件等内容。它既是学校开设专业、设置课程、组织教学的依据,也可作为学生选择专业和用人单位招聘录用毕业生的参考。

2、专业开发的基本理念:专业教学开发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就业为导向,探索出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教学,从而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的需要。要着力解决目前职业教育课程比较突出的问题,形成新的职业教育课程理念,要按照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组织课程,形成以任务引领课程的模块化教学。目前职业教育课程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课程与就业关联不紧密,学科课程多,就业及工作的相关课程少,教学内容相对企业滞后,学用不一致,学校专业教学还没有完全结合企业的实际需要,与职业资格证书结合不够紧密,没有充分体现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

(1)、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组织课程内容

知识的掌握服务于能力的建构。要围绕职业能力的形成组织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整合相应的知识、技能和职业态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要避免把职业能力简单理解为操作技能,注重职业情境中实践智慧的养成,培养学生复杂的工作过程中做出判断并采取行动的综合职业能力。课程内容要反映专业的方面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

(2)、以职业实践为主线----确定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必须与工作任务相区配,要按照工作岗位的不同需要划分专业门化方向,按照工作任务的逻辑关系设计课程,打破“三段式”学科课程模式,摆脱学科课程的思想束缚,从岗位需求出发,尽早让学生进入工作实践,为学生提供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

(3)、以项目教学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

按照工作过程设计学习过程。要以典型的项目为载体来设计活动、组织教学,建立工作任务与知识、技能的联系,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在老师所设计的项目完成对知识点的学习,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4)、以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明确专业定位

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是实现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结合点。专业定位要立足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尊重学生基本学习权益,给学生提供多种选择方向,使学生获得个性发展与工作岗位需要相一致的职业能力,为学生提供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5)、以职业技能鉴定为参照----强化技能训练

课程标准要涵盖职业标准,要选一些社会认可度高、对学生劳动就业有利的职业资格证书,具体分析其技能考核的内容与要求,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最终为实现模块化教学打下基础。使学生在获得学历的同时也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3、专业开发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专业教学开发要遵循新的课程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切合职业学校的实际,本着科学、务实的态度,边开发、边探索、边完善。

(2)、规范性原则:专业教学的文字表达要准确、规范,层次要清晰,逻辑要严密,技术要求和专业术语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文本格式和内容应符合规定的要求。

(3)、实用性原则:专业是建立在学校课程改革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岗位、职业标准相结合,以职业技能鉴定为参照强化技能训练、以项目教学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教学内容和要求清晰明确,尽可能地具体化、可度量、可检验、可操作。

(4)、发展性原则:专业开发要具有前瞻性,能反映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体现职业与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并为本专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培养方案开发的步骤与方法:

1、专业开发的程序

专业开发的应从三个方面进行表述,即开发主体、开发过程和工作成果。其中核心是开发过程,包括专业调研、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课程结构分析、课程内容分析等环节。最终形成专业人才需求、专业改革调研报告、课程结构与内容分析等几项内容。

SHAPE \* MERGEFORMAT

2、专业开发的方法

(1)、行业、企业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

电子商务行业人才总体上需求量仍旧很大,复合型、开拓型和既有专业能力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新一轮人才招聘中的新宠。据中华英才网专家分析,随着电子商务行业的日益壮大,企业人员和业务管理的问题将日益凸显,对于中高级人才的需求将会显著增加。

三类紧缺人才:

销售类人才:网络营销人员是目前最为紧缺的人才。网络营销即利用互联网手段达到营销的目的。网络营销涵盖的范围很广,如网上市场调查、网上消费者行为分析、网络营销策略制定、网上产品和服务策略、网上价格营销策略、网上渠道选择与直销、网上促销与网络广告、网络营销管理与控制等等。伴随搜索市场的急剧扩容,Google、百度、微软MSN、Yahoo中国、网易等靠搜索竞价营销盈利的搜索公司,急需大量具有丰富经验的网络营销人员。

客服类人才:网络营销能否成功,取决于客户服务人员对市场的把握与深入的调查分析。首先,他应该是一个文案高手,能够撰写各类营销策划书,设计广告标题与内容,以增加网民的关注度。其次,熟悉人们使用互联网的习惯,制定最适合客户需求的营销模式。其三,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在网络营销人才里面,客服类人才属于多面手,有广阔的知识面,懂互联网,懂客户的需求,对市场学、传播学、消费学,甚至心理学都有所了解。

技术类人才:无论是企业网络构建管理还是网站的开发运营,都需要靠实用型网络技术人才来实现。也就是说,几乎所有拥有计算机信息系统的IT客户都需要网络技术工程师负责运行和维护。

电子商务使人们可以创造性地应用电子工具来改造和发展传统的商务活动,它是由经济学、管理学、信息学、法学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多学科交融而成的学科,因此电子商务学科具有综合性、结构多样性和知识体系复杂性等特点,决定了该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既不同于已有学科的既定模式与成果,也不是各种学科的简单拼凑和组合。以上种种情况分析我们得知开发电子商务专业符合时代的潮流,侧重网络营销是我们电子商务专业的重中之重,如何在专业开发中站稳、站深这正是我们需要大力研究的课题。

(2)、专业工作岗位及职业资格证书,专业设置的方向

电子商务专业作为一种综合性学科或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培养出的复合性人才对于很多企业,包括信息调查、市场策划、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网络计算机技术、财务、行政、物流、金融等等在内的工作岗位都需要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电子商务专业在各行业都有具体的应用。本专业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现代化商贸理论和电子信息化的专业手段,运用计算机相关应用技术及网络运用技能,从事与现代商务活动相关的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管理、运营和维护、网络营销及物流企业信息流管理等工作岗位,成为全面发展的复合型、高级职业技术性应用型人才。

主要设置方向有:网络营销、财务方向、网络策划等三个方向。

电子商务应具有的资格证书:电子商务员、计算机高级操作员、助理电子商务师、营销师、会计资格证书、物流师

(3)、专业改革思路与方法

专业改革以科学发展观和国家对电子商务的相关政策为主要指导思想,以“三以一化”作为实施指导思想,在改革中充分发挥“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打破“三段式”模式课程体系。

2)、课程计划的内容和过程都是围绕着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展开,而不是学科体系。

3)、整个教学体系都将重点放在能力或技能之上,而理论课也是围绕能力或技能的需要来教学。

4)、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引导、控制、评价学生的整个过程。学生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获得知识与能力。

5)、以三个大模块作为统领,即基础模块、专业核心模块、专业专业方向模块。

6)、体现“双证与两高”,“双证”即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两高”即动手能力高、知识能力较高。

7)、依照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及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关职业证书的要求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之中,使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使学生具有宽口径、多角色的适应能力。

8)、以就业为导向,实行创业教育。

9)、实现课程结构的模块化与项目化。

10)、建立一套新的实训体系。

3、课程结构分析

课程结构分析是把工作任务分析的结果转化为专业课程,形成以专业核心课程构建而成的专业方向。专业核心课程是指以完成某个专业共同的工作任务为目标的课程,这些课程要以不同专门化方向之间的共同职业能力为基础来设计。专业化方向课程是指在专业核心课程基础上,针对某一就业岗位,以完成某些专项任务为目标的课程。

SHAPE \* MERGEFORMAT

SHAPE \* MERGEFORMAT

SHAPE \* MERGEFORMAT

SHAPE \* MERGEFORMAT

综上分析,职业教育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适度、够用”的商务知识和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理论知识,有较强的实践和操作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能在各类中小企业、事业单位从事电子商务专业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金寿.我国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与对策的研究[J].电子商务,2005,(12).

[2]孙福春.浅议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途径[J].职教论坛,2005,(6).

[3]杨风召,程超.电子商务人才定位与培养模式的思考[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3,(3)

[4]薛万欣,李平,李英侠.电子商务的发展与人才培养[J].电子商务世界,2003,(9).

综上分析,职业教育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适度、够用”的商务知识和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理论知识,有较强的实践和操作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能在各类中小企业、事业单位从事电子商务专业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金寿.我国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与对策的研究[J].电子商务,2005,(12).

[2]孙福春.浅议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途径[J].职教论坛,2005,(6).

篇10

突出区域特色,明确功能定位

在北京市首次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明确的北京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全面树立大旅游观,积极调整旅游产业结构,转变旅游发展方式,以投资、消费双轮驱动,打造城市、郊区两个市场,坚持“一区(县)一色”、“一沟(村)一品”的特色发展道路,积极培育具有首都特色的旅游新产品、新业态,大力推动首都旅游产业优化升级,努力把旅游产业培育发展成为首都经济的支柱产业,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旅游城市。

北京市旅游局在乡村旅游发展中遵照国家旅游局主张,坚持以农为本、以人为本、以和为本的“三为本”原则,走产业化、标准化、市场化的路子,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品牌主体的发展思路。积极推进城乡旅游产业一体化发展,把发展旅游产业与统筹城乡发展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积极培育旅游新产品,打造旅游新业态。在此背景下,北京市旅游局坚持走特色发展道路,大力促进乡村民俗旅游向乡村度假旅游产业转型,提升郊区民俗旅游的质量和水平。各远郊区(县)紧紧围绕自身资源特征,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最终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小城镇、特色村落、特色乡村酒店、特色民俗活动和特色沟域文化的乡村旅游产业体系。通过市场化手段引进旅游公司、专业酒店管理集团和职业经理人参与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升级。把乡村旅游发展与山区生态搬迁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大力实施“乡村旅游促进计划”,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扩大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以旅游发展带动郊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一区(县)一色:实现远郊区县乡村旅游功能特色的清晰定位。“一区(县)一色”是挖掘区域特色,形成错位经营的重要手段。深入挖掘北京郊区的乡村民俗文化,协调好区域分工,在研究现有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实施差异化的空间战略,不同的空间板块吸引不同的市场人群,提供各有特色的吸引物,以特色吸引游客。明确了区县旅游定位,实现了“一区(县)一色”,提高了各区县的竞争力。比如:丰台区为“生态休闲”,门头沟区为“山水庄园”,房山区为“北京祖源、休闲胜地”,通州区为“滨水新城、漕运古镇”,顺义区为“临空型商务会展旅游之都”,昌平区为“温泉胜地”,大兴区为“绿海甜园”,平谷区为“休闲绿谷”,怀柔区为“不夜怀柔”,密云县为“渔乐圈”,延庆县为“国际休闲”等。

一沟(带)一品:打造33条乡村旅游沟(带)的产业集群。从土地、森林、山庄、湖泊、农田、农作物、观光园、民俗民风等各方面深入挖掘乡村旅游资源存量,从规划、产业布置及公共设施等角度打造“一沟(带)一品”产业集群增量,解决了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散、小、重复建设问题,形成规模经营。2007年至2010年4年时间内,北京市旅游局充分发挥北京市的人才智力优势,委托国内外著名规划设计单位,完成了33条“一沟一品”乡村旅游沟(带)产品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包括:朝阳区的“温榆河运动休闲游憩带”,海淀区的“大西山乡村旅游示范沟带”和“温泉镇红楼名源乡村旅游带”,丰台区的“河西生态走廊乡村旅游”,门头沟区的“妙峰山镇乡村旅游示范沟带”,房山区的“十渡山水文化休闲走廊”,通州区的“京东运河湿地文化休闲区”,顺义区的“旅游‘金光大道’”,昌平区的“温榆河丽水温泉现代休闲旅游集聚区”,大兴区的“庞安田园休闲大道”,平谷区的…桃花深处’国际乡村汽车营地旅游休闲度假区”,怀柔区的“‘燕山满韵’风情大道”,密云县的“云蒙风情大道”,延庆县的“仓米古道乡村旅游沟域”等。这些规划为扩大乡村旅游规模,形成产业集群,提供了前提条件。

一村一品:开展77个特色乡村民俗旅游村的创意策划。从2008年起,北京市旅游局以“以点带面、打造精品、提升品牌”为目标,以现有民俗村为基础,选择旅游要素丰富、特点鲜明的77个特色乡村民俗旅游村进行了“一村一品”创意策划。包括海淀区的“法兰西乡情·管家岭村”,丰台区的“地热温泉·南宫村”,门头沟区的“生态养生休闲·韭园村”,房山区的“养生山吧·中英水北台村”、通州区的“盆景文化创意·大营村”,顺义区的“红色经典·焦庄户村”,昌平区的“边城文化·长峪城村”,大兴区的“梨花之乡·梨花村”,平谷区的“边关山寨·玻璃台村”,怀柔区的“长城壁画·北沟村”,密云县的“体验古镇魅力、寻访边关文化·古北口村”,延庆县的“火盆锅、豆腐宴·柳沟村”等。这些创意策划为区县、乡镇提升乡村旅游档次打好了基础。

生态旅游度假区未来郊区旅游发展方向。根据2008年由国家旅游局和环境保护部共同主办的全国生态旅游发展工作会议所倡导的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的精神,北京市旅游局以生态旅游度假区为未来郊区旅游发展的方向,编制了《生态旅游度假区评定规范》,即充分利用现有生态资源和旅游资源,以休闲度假游为重点,挖掘“都市休闲、山水休闲、生态野趣、温泉保健、民俗风情、养生健体、漂流历险、美食养生、红色经典”等特色旅游产品,创建市级生态旅游度假区,丰台南宫已经成为北京市级第一家生态旅游度假区,并在争创国家生态旅游度假区。

“一区(县)一色、一沟(村)一品、一村一品”的特色发展道路初步建立了区县、区域、沟域、村镇四个不同梯度的产品层次,同时通过“旅游新型业态”塑造新产品形成了网状产品体系结构,并通过“生态旅游度假区”引领乡村旅游新方向,使整个乡村旅游产品体系更加完善。这一多层次、多业态、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扩大规模、提升档次,并最终形成品牌。

打造新型业态,推动产品升级。北京市旅游业经历了以景观名胜为主的自然观光游、体验民俗风情的人文旅游、以游憩、娱乐为目的的休闲度假游、以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生态游4个阶段,类型丰富、新型业态层出不穷的北京乡村旅游逐渐成为市民旅游的主要形式。包括景观类旅游产品、民俗旅游村、休闲度假村、观光农业示范园以及节庆类旅游产品和新型业态。另外,从2007年开始,北京市旅游局总结推出了八种全新乡村旅游业态,分别是:乡村酒店、国际驿站、采摘篱园、生态渔村、休闲农庄、山水人家、养生山吧、民族风苑。这8种乡村旅游新业态产品的推出是北京市旅游局在乡村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基础上,为打造第二代乡村旅游而提出的崭新概念,在国内乡村旅游领域中尚属首创,进一步丰富了京郊乡村旅游的产品和内容,提升了乡村旅游产业的规模和质量,促进了乡村旅游产业的升级换代。并为规范上述新业态的发展,由北京市旅游局牵头,制定了《乡村旅游特色业态标准及评定》。

推行标准管理,引导行业自律

北京市旅游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农委等相关部门紧密协作下,积极探索建立符合产业实际的乡村旅游行业管理模式。

规划引导,标准管理。2005年7月,北京市旅游局牵头,会同相关部门制定的《北京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2005-2010年)》通过专家评审;2008年12月,北京市旅游局制定的《北京市乡村旅游产业升级规划》通过专家评审;从2007年开始,北京市乡村旅游形成了完善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逐步走上了品牌化发展的道路。伴随着北京市旅游局制定的一系列乡村旅游行业标准,北京市乡村旅游逐步实现有序化发展。2002年,北京市农委和市旅游局联合制定了《北京市郊区民俗旅游接待户评定标准(试行)》和《北京市郊区民俗旅游接待户评定暂行办法》。2005年至2006年,北京市旅游局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北京市乡村民俗旅游村等级划分及评定标准》和《北京市乡村民俗旅游户等级划分及评定标准》;2009年1月,北京市旅游局与市技术监督局制定《乡村旅游特色业态标准及评定》,规定了养生山吧等8个乡村旅游新业态的地方标准,成为全国首批乡村

旅游新业态地方标准;2008年5月,北京市旅游局率先制定《北京市乡村旅游景观管理公约》;2009年5月,北京市旅游局制定的《生态旅游度假区评定规范》通过专家评审。北京旅游局的一系列乡村旅游标准从不同侧面指导着北京市乡村旅游的规范发展,全面推进了乡村旅游产业的升级。

部门联动,政策集成。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管理体制不顺,多头管理,支持力量分散,难以形成集聚效应。北京市旅游局针对乡村旅游发展中普遍存在的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的问题,前瞻性地提出了北京乡村旅游部门联动制度,即:旅游局牵头,农委、发改委、园林、国土、卫生、工商、税务、公安、民政、环保、妇联等行政管理部门通力协作,形成合力,共同做好乡村旅游的指导、监督、管理,以促进北京市乡村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北京发改委划拨专项资金,用于打造生态涵养发展区,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乡村酒店和乡村旅馆,促进新农村建设,为北京市乡村旅游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北京市水务局制定了《北京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规划》,大力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条件,美化了乡村环境北京市园林局一方面通过建立山区生态林补偿机制,加强了对山区生态林的建设与管理,实现了山区农民由“靠山吃山”向“养山就业”转变,促进了乡村旅游景观的保护,此外,启动绿化隔离地区“郊野公园环”建设,大力进行绿化,打造了一大批天然氧吧和郊野公园,初步形成了环绕北京城市的森林景观;北京市环保局深入开展污水治理、生态环境改善等工作,整治了乡村旅游环境,为乡村旅游创造了更干净的服务、接待环境;北京市科委实施“太阳能照亮百村示范工程”,改善了农村地区道路照明状况和农民生活、居住条件,大力推动了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北京市妇联组织农村妇女成立了34个“巧娘工作室”,参与北京乡村旅游商品设计制作大赛,推进了乡村旅游商品的设计与制作,完善了乡村旅游产业链。

景观保护,社区参与。乡村景观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应高度重视乡村景观的保护。北京市旅游局为了提高乡村旅游对乡村环境优化及文化遗产保护的效用,实现北京乡村旅游健康持续地发展,率先制定了《北京市乡村旅游景观保护公约》。《北京市乡村旅游景观保护公约》分别从村落景观保护、田园景观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文化景观保护四个方面提出了全面、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案,以加强民俗旅游村的规范自律治理,使乡村旅游的行业管理与自律管理相结合,促进民俗旅游村落风貌的保护和建设工作,创造环保、整洁、优美的北京乡村旅游休闲度假环境。北京市乡村旅游的行业规范管理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道路,形成了规划引导、标准管理、部门联动、政策集成、景观保护、社区参与的行业管理模式。

政府部门联动,完善基础设施

近年来,北京市旅游局会同发改委、交通委、农委、科委、文化局、园林绿化局、林业局等相关单位,就提高乡村旅游可进人性、改善乡村旅游生态环境、营造乡村旅游特色景观、丰富乡村旅游产品体系等问题,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渐趋完善。“乡村旅游之所以在近年发展迅猛,最重要的原因是各级政府对基础设施的最给力的投入”。北京市旅游局副局长安金明表达了上述观点。

政府投资逐步向郊区倾斜。市发改委安排的政府投资中,郊区与城区的比例2006年首次发生逆转,政府固定资产用于郊区的比例达到52%,比城区多了4个百分点。近年来,北京市实施了一系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使京郊农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连续实施了农民安全饮水工程,在镇、村建立起污水处理设施。连续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综合环境整治。还在农村推广安装了太阳能路灯,使农户用上了清洁能源。

郊区旅游公路升级提高乡村旅游可进入性。近4年,政府用于交通公路提级的总投资达100多亿元,综合改造里程为全市总里程的50%,总计7700公里。郊区公路提级改造之后,市郊区(县)中心到市区行车时耗不超过1小时、各相邻市郊区(县)中心之间的行车时耗不超过1小时、各郊区县乡镇中心到区(县)中心行车时耗不超过1小时。2010年全市已基本实现所有行政村全部通达公交车。与此同时,加大了轨道交通的建设力度,到2015年北京将拥有561公里轨道交通。交通条件的改善,极大惠及乡村旅游。深沟浅壑拉近了与城市客源的距离,隐藏在远山中的山村美景掀起了盖头。

“五项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乡村旅游环境。目前,根据有关计划,北京市新农村的“五项基础设施”建设工期已由原计划的4年缩至2年。北京市投入100多亿元建设资金对京郊行政村的“五项基础设施”进行伞面改善。全市行政村的街坊路得到硬化、绿化,安全饮水,生活污水将妥善处理,厕所将得以新修、改造和垃圾将实现无害化处理。在城里还是稀罕物的太阳能电灯,如今已遍布北京市郊民俗旅游村,乡村因而有了亮丽的夜景。智能化小型污水处理站让众多民俗旅游村的生活污水实现了净化处理,中水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和人工水景,湖光山色的美景在降雨日渐减少的自然环境中随处可见。

“三道生态屏障”建设形成乡村生态景观。以“防沙、保水、增绿、保障”为重点,北京市实施了一批生态建设工程。在山区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山区关停废弃矿山生态治理、地表水源区生态综合治理等工程。已完成造林443万亩、水土流失治理4583平方公里。在平原地区,实施了生态景观大道、平原治沙、农田防护林网等工程,林地总面积达到260万亩,林木绿化率达到23.57%。在城近郊实施了绿化隔离地区、郊野公园、城市河湖水系生态治理等工程,建成两道绿化隔离带,建成多处郊野公园,六环路以内市管骨干河道基本实现水质还清。经过多年建设,在中心城形成了山区、平原、城近郊三道生态屏障,整个市域面貌呈现出“城市青山环抱、市区绿地环绕、郊区绿海田园”的生态景观。

观光农林果业发展丰富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农村要发展,产业是基础。发展京郊农村都市型现代农业,不再单纯追求生产价值,而是充分发挥农业功能的多元性,即生态功能、观光旅游功能、示范功能。目前,郊区形成了4万亩设施农业,20万亩高标准农业节水灌溉工程,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北京已经根据农村区域特性规划了5个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圈,由城区和部分近郊区组成的城市发展圈;由六环路以内城乡结合地区组成的近郊农业发展圈;以远郊平原地区组成的平原农业发展圈;由北部、西部和西南部山区组成的山区生态发展圈;环京外埠合作农业发展圈。观光农业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乡村旅游产品的内涵。政府投资重在基础设施建设,为乡村旅游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设施环境重在特色产业发展,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资源支撑。

引入社会资本,创新融资模式

政府部门通过重大项目、转移支付等形式,对基础设施、特色产业、生态补偿等关系乡村旅游发展领域的引导性投入,吸引了民间资金、外来资金以各种形式投向北京乡村旅游业,形成了“百川汇流融天下,乡村旅游‘不差钱’”的良性资金引入局面。

国际资本青睐乡村旅游。北京“国际化都市”的城市特点,决定了北京这个潜力巨大的国际化乡村旅游资金市场。在京居住、工作和生活的国际人群,不仅成为京郊乡村旅游的常客,更有慧眼识珠者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意大利农庄是北京8种乡村旅游新业态中“国际驿站”类型的典型。由一位在京工作的意大利人投资兴建和经营。占地210亩,已投资350万元,在这里可以品到来自意大利的6种苹果、8种杏、12种梨和15种李子,可以品尝到地道的意大利匹萨,面积2000平方米的果园里的餐厅宽敞明亮,由意大利设计师RiccardoDalMas设计,是典型的托斯卡纳建筑。类似的投资项目还有怀柔区慕田峪村的“小园”、“鹅和鸭”农庄等。

社会资本助力乡村旅游。第一,合作社化零为整。与过去单个民俗户经营方式相比,农民旅游合作社体现出了规模经营的优势,并可以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与单打独斗的个体经营相比,资金实力强了,接待规模大了,增强了抗击风险的能力,因此受到民俗旅游接待

户的广泛欢迎。为了引导农民由分散经营、各自为政转向规模经营、合作互助,市、县两级政府也出台了相关政策,对旅游合作社给予资金支持。在众多政策支持和资金引导下,京郊大地涌现了大量旅游专业合作社,农民或者以房屋使用权,或者以土地使用权入股,交给合作社委托专业公司经营,从而获得经营性收入之外更高的资产性收益。

第二,小额贷款助力。最近,北京市第一家小额贷款公司——北京兴宏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在大兴开业。一个月的时间,该公司已经累计发放贷款80笔,金额达到6481万元,累计回收2l笔贷款,1816万元。贷款中,面向“三农”客户的贷款共有55笔,4585万元。全市将设立小额贷款公司20至30家。随着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以及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分支机构等多种金融机构进入农村,京郊大地的农村金融改革正在进行,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一个全新的融资渠道。民俗旅游接待户接待能力的扩大、观光农业园的建设等乡村旅游扩大在生产将获得更加灵活、快捷、有效的资金支持。

第三,闲置院落使用权变现。近年来,随着乡村休闲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外来投资者、经营者进入乡村旅游经营领域。为了满足他们对经营场所和服务设施的需求,有大量郊区农民以整体租赁形式将闲置房屋使用权转让,受让者对房屋进行改造,使其具备居住和乡村旅游接待双重功能。延庆县岔道村、怀柔区慕田峪村、朝阳区高碑店村、昌平区德陵村等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民居功能拓展突破了传统“农家乐”的赢利模式,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和充足的资金,极大地提升了乡村旅游接待的品质,增加了乡村旅游业的附加值,也让农民获得了物权收益。有相当多的因为农民进城买房居住而闲置的农村院落因此得到了利用和保护。

技术资金联动专业打造新型业态。通过宽松的投资环境吸引具有先进经营理念的外来投资者进入,利用田园景观,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为游客提供乡村生产生活休闲体验以及住宿、餐饮等基本服务设施的经营行为属于此类投资。北京市八种乡村旅游新业态中的绝大多数,都属于这种融资模式。昌平区金利牡丹园占地200余亩,投资者为安徽亳州药材商。通过租赁,获得了土地使用权,精心挑选种植了上百种可以食用的中草药。以此为依托开发了花卉观赏、特色药膳餐饮服务,成为昌平区最早一批乡村酒店经营单位。

政策优惠吸引大项目落地。“投资拉动”的直接体现,是大型综合性旅游项目的招商引资和落地运营。近年来,北京市市区两级政府,出台了土地、税收等多种政策措施,优商、惠商、安商,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投资商投资京郊旅游业,一批投资巨、档次高、体量大、功能全、复合型的休闲度假旅游项目,纷至沓来,引领了北京甚至全国的休闲旅游新潮流。拉斐特城堡酒店是国内唯一完全仿造法国城堡原形而建的酒店,酒店规划建设用地3000多亩,相关配套设施一应俱全,酒店古朴典雅,雄浑大气,使客人在参观城堡的同时能尽情领略法国文化的深厚底蕴。目前公司正加紧实施以法国城堡文化为依托的后续相关设施的建设,在城堡文化、法国酒文化、酒店会展、住宿餐饮、休闲娱乐、旅游观光、现代都市农业等方面做出一批精品项目。

区(县)政府,提供免费交通旅游大巴,让社区居民更加方便地走进乡村,体验乡村旅游的魅力。与此同时,通过“城乡和谐手拉手”活动,组织民俗接待户到北京城体验“京城都市旅游”,开阔了乡村旅游经营者的视野。2008年以后,进一步扩大了“乡村旅游进社区”活动的规模,将乡村旅游宣传手册大规模地摆放进了社区,深入挖掘乡村游潜在客源。“乡村旅游进社区”系列活动的开展,既宣传了京郊精彩的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也拓宽了客源互享、城乡互动的渠道,实现了城乡交流、和谐发展的目标。

目的地主题社区,品牌营销。乡村旅游产品种类各异,通过打造主题产品,营造主题社区,吸引游客关注度,进行了品牌营销。近年来,北京市旅游局创意策划了内容丰富的乡村旅游特色产品,组织主题鲜明的社区营销活动,塑造了别具一格的乡村旅游的品牌形象。2007年以来,通过打造“一沟(带)一品”,明确了33条乡村旅游示范特色沟(带)的定位;通过打造市级民俗村“一村一品”,塑造了77个市级民俗村的产品特色和品牌形象。2006年以来,北京市旅游局联合北京市农工委、北京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单位举办了“寻找美丽乡村”评选活动,评选出44个京郊最美丽的乡村。目前,77个荣获“京郊最美丽乡村”称号或进入“京郊最美丽乡村”提名名单的市级民俗村已经纳入了北京市旅游局“一村一品”的创意策划名单中,多数已经完成了整体创意策划,形成了鲜明的品牌形象。

网络虚拟社区,网络营销。北京市旅游局还敏锐地捕捉到了日渐壮大的网络虚拟社区的市场需求,重点加强北京乡村旅游的网络营销的力度,以适应国内旅游的散客化潮流和乡村旅游的自驾车市场发展趋势,建立新型乡村旅游产品分销模式。2009年五一节前,通过“北京欢迎您——200万张旅游景区门票免费奉送”活动,以北京市旅游局网站和携程旅行网为平台,以远郊区县的景区为主导,将70万张绿色门票采用网络方式公开发放,实现了“把魅力都市留给客人,把美丽乡村留给自己”的目标。目前,2009版北京京郊80万旅游手册免费发放工作已经启动,北京市民凭身份证不仅在北京市各个旅游咨询点可以领到这个册子,还可以通过北京旅游网办理申领手续。这些举措受到了广大网民的热烈追捧。此外,在北京市旅游局大力推动下,各区县旅游局也不断创新营销方式,加大网络营销力度,举办了“瑰丽百草畔网络摄影大赛”、“房山上方山爱心奉献”等网络推广活动。这些活动充分利用网络的互动优势,让虚拟社区的网民不断成为乡村游的实实在在客源。

舞台社区,节庆营销。多年来,北京市旅游局充分利用黄金周、各种节庆日以及大型展会,搭建“舞台”社区,精心导演了一曲曲“乡村旅游的精彩大戏”。目前,由北京旅游局和北京各个市郊区(县)主办的节事活动已经达到150多个,如北京旅游文化节、大兴西瓜节、密云渔王美食节等。北京市旅游局还不失时机在各种高规格的大型旅游展会上,推广乡村旅游,做细节会营销,做实舞台社区。2008年,在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上,设立了北京市乡村旅游推介展区,向参展的82个国家和地区、25个省市区,整体宣传北京市乡村旅游产品,短短的几天时间发放了几万份宣传资料,赢得了国内外客人对北京乡村旅游的广泛关注。2009年,组织各区县旅游局参加北方旅游交易会、北京国际博览会等大型旅游展会,并在展会上设置乡村旅游展区。随着营销活动的不断推进,北京乡村旅游的品牌效应正一步步走出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