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培训范文

时间:2023-09-04 17:13: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智能建筑培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智能建筑培训

篇1

经过认真的筹备,全县建筑行业职业技能培训班今天正式开班。,这既是全县加快劳务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一件惠民益民的喜事、好事。同时,也标志着我县对农民进行非农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全面启动。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培训班的开班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各位学员表示诚挚的欢迎!向为组织这次培训班付出努力的各乡镇、各有关部门的领导和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借这个机会,我就抓好培训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要认清培训工作的重大意义

新的县委、政府班子组成后,结合县情实际,把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定位在发展劳务经济上,通过组建领导机构,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双带”作用,建立输出基地,在全省率先采取“九校合一”办法,组建职业技术学校,强化农民工培训力度等一系列创新举措,极大地推动了劳务经济的发展,要想富、出劳务已成为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共识。但认真分析我县的劳务输出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基本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农民工和下岗职工素质较低,没啥手艺,出苦大力的多,真正干技工挣俏钱的少。据统计,全县农村共有劳动力9.1万人,城镇下岗职工1.5万人,2005年共向外输出近5万人,体力型输出占了近90%,技能型输出不足10%,平均月工资仅在650元左右,而且不能坚持长年,钱挣得也比较少。因此,抓好培训工作,使劳动者掌握一技之长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之所以这么讲,一是抓好培训工作是稳定就业的实际需要。从就业形势看,全国现在不缺大学生,而是缺有技术特长的工人。现在劳务输出,不是用工单位难找,而是技术工人难找。只要经过培训,掌握一门实用技术,到哪都能找到稳定工作。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丰收机械厂转制后,由于缺乏技术工人,已经退休几年的车床工、电焊工都被重新聘回了厂里。二是抓好培训工作是促进劳动力高薪就业的必然选择。要想挣钱多,必须得有一技之长,这已经被实践所证明。我们今天开办的是建筑行业职业技能培训班,仅以建筑市场为例,干力工出苦大力,一天也就是挣个20多块钱,瓦工、木工每天至少50块钱以上,开塔吊的比这挣的还要多,而且工作强度也相对小很多。三是抓好培训工作是实现劳动力由“体力型”输出向“技能型”输出转变的唯一途径。劳动力要提高素质,必须走培训这条路。只要真正把培训搞好了,使所有劳动者都掌握一技之长,下岗职工才能真正就业、就好业,广大农民也才能真正转变身份,离开土地创业致富,变成产业工人,劳务输出工作才能实现质的飞跃。四是抓好培训工作是落实上级政策的实际举措。国家、省、市对培训工作都高度重视。为了提高农民素质,国家六部委专门实施了针对农民工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对接受职业技术培训的农民工每人国家补助180元。省政府为了加快贫困劳动力脱贫步伐,对接受职业技术培训的农村贫困劳动力每人补助400元。同时,国家还实行了先培训、后上岗的就业培训制度,特别是对技术工种从业人员实行就业准入制度,持证上岗。这其中建筑行业是重要领域,必须取得上岗资格,持证上岗。我们今天举办的这个培训班,原来培训费用500多元,只收工本费,每个学员少收400多元,这就是落实上级精神的一个实际举措。可以说,抓好培训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进各项工作,通过强化培训,促进劳动力的高质量、大规模转移,以此带动群众增收和县域经济的加快发展。

二、要全力抓好各项培训工作

总的要求就是要以人为本,以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和就业技能,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域外输出为目标,按照“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群众受益”的原则,进一步规范培训程序,扩大培训规模,强化培训就业一体化,力求培训实效,努力提高下岗职工和农民转岗稳定就业率,促进群众增收。今年全县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要达到10000人,使受训对象熟练掌握一项岗位技能,增强就业能力,拉动全县群众外出务工收入增长20%以上。为实现上述目标,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要科学制订培训规划。劳动力转移办公室要抓紧研究制定全县劳动力培训规划,提出培训工作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以及组织实施办法和推进培训工作的政策措施。各乡镇也要因地制宜,科学制定本地区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总体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培训规划原则上要多培训、多转移、多安排,既要保证质量,又要保证数量。

2、要选好培训内容。今天这个培训班是我们今年培训工作的开始,要坚持不懈,争取每月都有新内容,把培训作为一项常规工作抓起来。确定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上,要突出重点,面向不同对象,按照不同区域,确定不同的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重点要以家政服务、餐饮、保安、建筑、电焊、制造等行业的基本技能培训为主。同时,还要结合新农村建设,以增强农民增收致富能力为核心,培养种养加能手、中介服务组织带头人、经营能人和乡村科技人员。

3、要确保培训质量。培训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培训结业后的劳动力能否顺利转移出去。因此,职业技术学校、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必须下大力气解决好培训的硬件设施,改善培训条件,强化培训管理,提高培训实效。要科学设置培训课程,严格拟订培训大纲,精心编写教学计划,规范使用培训教材,确保劳动力学到一技之长。要坚持学员培训学习以技能操作为主,切实做到包教包会。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尽快建立以骨干教师队伍为主的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师资网络,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4、要努力提高就业率。培训的目的是将劳动力转移出去,这个“转”字是关键。对于农民和下岗职工来讲,能不能让他学到真本事,能不能让他凭着学来的这些本事找到满意的工作,是他最关心的问题。所以培训要以就业为目的,以定向、订单培训为主要形式,让农民和下岗职工参加培训后能真正解决就业出路问题。因此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帮助学员就业,做到报到一批、培训一批、就业一批,跟踪服务一批,真正让经过培训的学员找到舒心的工作。

三、要强化对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

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是政府的事,是社会的事,不是哪一个部门的事情。对此,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必须有清醒的认识,要确定一名领导专抓培训工作。要树立大局观念,积极参与,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共同推进这项工作的扎实开展。职业技术学校要加强师资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切实搞好培训工作;扶贫办要搞好贫困户调查,摸清致贫原因,确定好开发型贫困户的技能培训项目;劳转办要做好协调管理工作,从严认定培训机构,监督检查培训单位的培训工作,对培训效果和学员就业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劳动保障部门要抓好下岗职工再就业和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教育部门要抓好新生劳动力的调查,鼓励引导新生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同时要搞好乡镇培训基地建设;科技部门要搞好送科技下乡活动,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财政部门要保证培训所需资金,同时加强资金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篇2

【关键词】 智能建筑 设备节能 优化运行 控制技术

随着我国科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高科技产物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普遍应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智能建筑”。智能建筑顺应时代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同时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智能建筑设备将其控制技术视为核心内容,并在节能环保的前提下,实现智能建筑设备节能优化运行的控制技术,对我国智能建筑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目前智能建筑设备节能技术的应用现状

(1)太阳能利用技术。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太阳能集热器,主要是通过对太阳能辐射的吸收,将其热能进行转换,属于一种光热转换装置,能够在热力发电、蒸馏以及采暖等方面进行运用;太阳能温室,主要是对太阳能的热效应进行充分利用,从而满足采暖和调节温度的要求,不仅能节约能源,还能避免环境污染,对改善环境具有重要作用。(2)对室内空气实施调节和节能技术。目前,我国环境污染比较严重,对人们的身体以及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智能建筑建设的目的主要是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保证空气清洁以及对温度、湿度进行调节与控制[1]。(3)照明技术。从照明体系的角度来看,我国有很多常用的节能措施。可以使用自然光或者是太阳能进行照明,这样既环保又能减少能源的消耗。建筑物中需要对灯具进行合理的布置,选择节能和高效的光源,也可以使用智能照明系统,从而实现对灯具的自动化控制,实现节能照明技术。(4)智能建筑小区热环境技术。在智能建筑小区中,针对居民实施集中采暖技术,对住户的供热设备安装温度控制阀,住户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对室内的温度进行调节和控制。同时采用户式中央空调,该种系统不仅能够供热还能制冷,为住户提供热水需求,将每家住户分立成个体,不仅节约了资源还能降低成本,在目前智能建筑设备节能中具有重要作用。

2 智能建筑节能技术存在的问题

2.1 设计出现误差,缺乏设计系统性

随着科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智能建筑设备技术也得到快速发展,但是我国建筑设计人员因技术水平有限,对智能化设备操作技术掌握程度不够,所以不能建立健全的智能建筑体系,造成智能建筑建设水平较低,从而出现设计误差,影响智能建筑设备的节能设计[2]。

2.2 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智能建筑设备的建设不仅使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其主要的目的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现象。但是,目前我国智能建筑设备还处于发展阶段,还不能达到节能的作用。我国智能建筑市场中有许多建筑项目在施工完成之后,很少能够开通运行的,使智能系统处于闲置状态,增加建筑成本,造成资源浪费。

2.3 智能建筑设备节能技术存在问题较多

在智能建筑建设的过程中,其节能技术的实施存在很多问题值得关注。由于设计人员的技术水平较低,造成智能建筑建设效果不佳;智能建筑设备不完善,导致智能建筑在建成之后其设备技术运行过程中具有很多问题,甚至不能实现智能化效果,从而不能实施智能建筑设备节能技术。

3 智能建筑设备节能技术问题的解决措施

3.1 加强智能建筑节能参与人员的意识

在智能建筑建设的时候,需要有很多参与人员,例如:政府、建筑工程师、设备人员以及物业管理人员等,并且各个部门之间需要进行协调。由于各个部门的职能不同,其建筑施工的意识也就不同。在确定建筑项目的时候,政府是项目的主导人员,需要提倡使用技能技术;在建设的过程中,建筑设计人员以及建筑工程师需要对建筑整体的性能进行全面的掌握和控制,确保建筑智能化管理;在对建筑进行使用时,物业管理人员需要加强住户的节能意识,并对智能建筑设备实施节能改造。

3.2 提高建筑人员的技术水平

目前,我国智能建筑设备在建筑行业中发展速度较快,但是其建筑师因不具备专业的建筑技术水平,导致建筑物没有达到智能化的效果。因此,在开展智能建筑的时候,需要对建筑师进行专业的培训,保证其能全面掌握智能建筑设备并进行操作。同时,需要灌输节能意识,提高建筑师节能技术的水平,实施智能建筑设备技能技术。

3.3 节约资源,避免浪费

建筑行业是资源浪费最大的行业之一,由于我国社会资源短缺严重,所以需要提高建筑人员的节约意识,避免出现浪费现象。在建设智能化建筑的时候,需要采用绿色的原材料,并对水资源进行循环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可以使用一些节能设备,例如:太阳能、节能照明灯等。这样不仅降低了成本,还能保证资源的节约,避免出现浪费现象[3]。

3.4 加强智能建筑运行管理规范性

智能建筑运行管理在智能建筑的节约性能方面占据着重要位置。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建筑人员技术水平较低、建筑设备不完善以及管理效率低等因素对智能建筑造成影响,导致智能建筑出现能源消耗大、智能系统不完善等问题。所以,再对建筑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同时,需要对智能建筑的运行管理进行提升,从而提高智能建筑设备节能技术的水平。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智能建筑设备节能优化运行控制技术对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我国节约能源的意识不断加强,其绿色、节能、环保理念在各个行业中广泛应用。建筑行业是能源消耗加大的行业,为了符合国家节能的要求,同时为了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在建设智能建筑的时候,采取有效的节能措施,并对智能建筑运行实施管理,确保智能建筑在智能化的条件下节约资源,降低成本,从而促进智能建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辉,冯阳.智能建筑节能技术发展及问题研究[J].山西建筑,2012(29):226-228.

篇3

关键词:智能建筑标准及设计规范

 

智能建筑最近几年在我国发展很快。许多公共设施、高层建筑、住宅小区都已智能化。任何新事物从出现到认识都有个过程,一旦被人们认识了,很快就会引起一股热潮,当热过了头的就要适当冷一下,要去重新认识一下,否则会热过了头就会生病,智能建筑也一样。

1. 我国智能建筑概况

我国90年代就建成了不少智能建筑,但据资料介绍及实践接触的情况,已建成的智能建筑有70%以上运行不正常,至今真正达到并运行正常的智能建筑标准的确实为数不多。造成投资浪费现象惊人。国家已经发现了再这样下去会造成更大的浪费,因此成立了智能建筑专家委员会,开始着手编制有关标准与设计规定。

智能建筑运行不正常,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一些系统处于停运状态;一些仍在运行,但只能进行显示与人为手动控制。。达到自动运行及实现经济效益的工程简直寥寥无几。

造成大量智能建筑不能正常运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对智能建筑定义认识不正确,有设计不合理的原因,有验收程序不规范及培训工作不完善的原因,有供货商的售后服务问题(产品质量与维修费用高问题,或者产品已更新换代无法匹配问题)及产品功能设计缺陷原因,有施工单位施工工艺粗糙的原因,有期物业企业服务技术含量偏低的原因,有使用人素质偏低不会使用等等原因。

只有在近几年来人们注意了对供货商或商资质的审查,并对设计、调试、验收、培训及后期服务在合同中都作了明确规定之后,情况才有好转。需要进行认真分析,总结经验,不断改进。

由于人们对智能建筑的定义认识不足,加上一些开发商的不切实际的宣传,以及智能系统后期运行的等等现况,就会对智能建筑产生误解,这不仅有损于智能建筑,也对智能建筑运行发挥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形成负面的作用。

2. 智能建筑标准的制定

智能建筑中正常投运率低,造成投资与能源的大量浪费,己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专门成立了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专家工作委员会,该委员会作为建设部勘筹设计司的顾问,参谋和助手,协助设计司开展工作,其中一项任务是协助政府制定有关标准、规范与行业法规。

市场经济情况下能化建筑标准如何制订,制订出来以后又如何去执行,这是一个新问题。有些专家建议标准按建筑面积制定,有些专家建议按行业划分来制定,有些专家建议按地区划分来制定,这些都需要去论证,但作为一个政府部门制定出来的标准规范,就要能在全国建筑范围内都适用。笔者人为其主要原因是大家对智能建筑及其标准的制定理解与认识上差异较大。所以智能化建筑标准的制定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应该引起标准制定者的高度重视。

3. 智能化建筑设计规范的制定

设计规范在设计中起到法律的作用,国家制定的设计规范实际上就是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必须遵守的法规。安全性在智能化建筑中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安全性,舒适性和使用性都无法保证。安全性包括人身安全与设备安全。智能化建筑人员集中,设备昂贵,安全性就尤为重要,所以智能化建筑必须严格遵守设计规范,所以大家都希望智能化建筑的设计规范早日制定。但仔细分析一下智能化建筑的设计规范如何制定,制定出来又如何执行都存在不少问题。就这个问题曾经咨询过国内制定电气专业有关设计规范编制的专家学者,他们介绍,设计规范一般都按专业制定,它要求各种类型的建筑物都要遵守,国外还没有类似的智能化建筑的设计规范供参考。

对建筑其他专业来讲,国家已经颁布了许多规范,如电气、消防、计算机、接地等专业的规范,智能建筑物的设计首先必须要遵守上述规范,否则就会给建设工作造成混乱。当然智能化建筑是一门技术先进的新的学科,在现有国家规范与法规不能满足智能建筑的要求的情况下,然后再进行补充或修订,认真论证,再制定一套科学可行的智能建筑设计规范。

4. 针对智能建筑目前现状建议采取的措施

4.1客观独立的市场需求分析是智能建筑建设的首要前提

不同的客户、不同的建筑物就有不同的需求。比如在普通工薪阶层的安居房或拆迁安置房中,大量应用千兆网络布线就是一处不必要的浪费,因为客户暂时没有这种需求。所以了解客户需求,是有效进行智能建筑建设的首要前提。

目前在上海、深圳等城市工程建设的环节中,由专业顾问公司进行需求分析。顾问公司通过编制技术规格书规定系统技术性能,对产品选择和实施方案具有否决权但对产品不具备推荐权。。

在合理的工程实施架构里,顾问、设计的角色与承建商、集成商的角色一定要分开。如果设计和施工由同一家公司完成,就有可能引起方案偏向乙方和在工程实施中产生偏向乙方和工程变更。从而很难产生有利于客户的需求分析,容易引起“求高、求全”的浪费。

4.2 严谨、合理的方案设计是智能建筑建设的关键

方案设计必须以需求分析为首要依据,必须针对建筑的具体要求作出符合该建筑物要求的的方案。现实中,设计初期业主以至建筑师基本不考虑或很少考虑智能系统的要求。因此,建筑师和各专业工程师之间必须要紧密配合,才可能创造出完美的智能建筑作品。假设建筑师和不同专业的工程师分别来自不同的公司,实践证明其配合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建设部专门发文,要求主体设计单位对智能建筑系统的设计总体负责。所谓“总体负责”,其实就是设计总承包的概念。业主、设计、监理、施工等建设各方都应该认识到:总体设计是整个工程建设的龙头,马虎不得。

“以客户需求为依据,按照实际需求进行集成”是一种务实的、正确的智能建筑设计技术思想。作为设计人员,应该认识到:技术最终是为用户服务的,而不能让用户屈从于技术。

4.3弱电承包商的选择是智能建筑建设的重点

目前智能建筑的工程管理并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的模式,但就效率最高、效果最好而言应是弱电总承包这种模式。如果业主将弱电系统划分成若干个子系统分包,就要求业主具备很强的智能建筑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施工管理的经验。而目前的情况是,一般单位的业主对弱电工程缺乏较深的了解,即使是一些大单位,对新兴的建筑智能化方面的知识仍有欠缺,这就难免造成对弱电系统的管理力不从心。负责的人员费了很大的心血但效果不好,巨大的投资不能收到相应的回报。因此,业主单个系统分包的这种办法要求业主方面有很强的技术能力和工程管理能力,而这又是目前实际情况很难达到的。

由弱电总承包商对整个弱电系统进行统一管理,这符合国际上专业化的趋势。弱电总承包商是专业从事建筑智能化工作的,他们会不断跟踪新技术,力求把事情做到尽善尽美。。

4.4完善的售后服务、培训工作、物业管理是智能建筑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

在实践工作中,经常发现弱电总承包商简单应付的培训后,拿了钱就找不到人,或者找到人以设备免保期结束为由不派人维修,再加上物业服务企业或管理人员频繁更换造成使用维护无法连续,以致现在大多的智能建筑不智能。笔者建议我们政府的主管部门及开发商要在工程合同中的售后服务予以更多细节的捆绑,如免保无条件终身合理有偿维修,要让更多施工单位与供货商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

5.结束语

现在国内智能化建筑选用的设备大部分都从国外进口。但近几年来我国计算机系统技术水平与产品质量提高的也非常快,造价比国外同类系统低很多。有些公司与大专院校也开发出国产的楼字自动化系统,但由于敏感元件、执行机构、阀门与变送器等没有形成配套开发与生产,给国产建筑自动化系统的推广与应用造成较大影响,希望能引起政府有关部门与专家工作委员会的足够重视,并给予大胆而必要的扶持,为楼宇智能化系统早日实现国产化生产以及智能建筑“智能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段文凯. 弱电总包工程项目管理实践及思索.智能建筑,2000,10 .

[2]曾建国. 科学有序地进行建筑智能化建设.智能建筑技术文集2000版 .

篇4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现状;策略

在科技迅速发展以及各类高智能产品出现之后,为人类的经济生产以及日常生活带来了便利。在建筑行业,建筑的建设与发展顺应时代的要求也逐渐走向了智能化的道路。由于建筑智能化的技术性以及在施工方面的严格的技术要求,在建筑建设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工作十分重要[1]。它是促进建筑智能化施工顺利进行,保证建筑施工质量的关键。在我国目前的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工作中,由于我国实际建设情况,这一工作具有其独特的特点以及出现了相关的问题。在实现建筑智能化的道路上,我国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工作需要进行哪些方面的努力,这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2]。

1.智能建筑的特点

1.1较大的设备投入

在智能建筑中,智能设备的投入数量以及规模是相当大的。据实际的施工统计,在各种类型的智能建筑中,智能设备的投资占到整个工程投资的20%-30%之间,成为了仅次于建筑工程材料费用投入的又一大规模的投入[3]。在建筑工程的结构工程的总投入也不过如此,可见智能建筑的设备投入比例已经达到一定程度。

1.2智能化功能的强大

智能建筑作为一种科技化的产物,它所体现的不仅是建筑艺术,还体现出了控制技术。在强大的智能控制技术之下,建筑不仅具有了建筑美感,还体现出一种现代科技带来的与人的交流。强大的智能化功能是智能建筑的显著特色。其智能作用主要体现在办公自动化、通信自动化、建筑设备自动化等方面。全面、强大的建筑智能化设备以及智能化系统是智能建筑的创举。

1.3繁重的安装施工任务

在上述两点中说明了智能建筑的独特性,由上述两点自然的引发了智能建筑的第三个特性,即繁重的安装施工任务。不论是智能设备的安装与调试还是智能系统的建立与设置,这些都是具有技术性、繁琐性、规范性等诸多特性的施工工作。这些工作的内容不仅仅包括土建施工,还有电气施工、安装、联网与调试等细节化的施工。面对这些工作,施工管理显得格外的重要。

2.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现状

第一,技术人员的素质不过关。产生这一点的主要因素是我国建筑施工过程中没有专业的智能化建筑施工相关的技术培训机构。甚至在几所重点高校中,智能化建筑施工培训仅仅作为选修课进行。造成了智能化建筑施工技术人员在专业素质上的缺陷[4]。

第二,对市场的定位没有大量的信息可供参考。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在信息大爆炸的条件下受益,也在信息大爆炸的条件下出现受阻。从众多的信息中去筛选出自己需要的、有价值的信息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而智能建筑的市场定位就受到面临了这样的困境。在智能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对相关项目进行投资往往是依据市场的需求进行的,但是,许多信息会干扰决策者的判断,这对智能建筑的建设与发展是不利的。

第三,未能深入认识智能化。在智能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开发商、施工人员、设计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对智能化的深入认识才能促进建筑智能化施工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但是,目前,对于智能化的认识仍然不够。最为显著的表现就是建筑开发商在相关技术人员的任用上所体现的不积极的特点。技术人员的缺乏是建筑智能化施工过程中的最大阻碍。

第四,对管理工作的不重视。这一问题实际上是诸多建筑工程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管理工作实际上与建筑施工工作具有同样的重要性,两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目前智能建筑施工中对管理工作的不重视具体体现在对管理人员的分配上,对管理工作的投入上。这是目前管理工作所面临的最大的困境。

3.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相关对策

第一,提高对管理工作的重视,加大管理投入以及管理人员的工作培训。在智能建筑施工管理工作中需要依据实际的施工管理需要合理的安排管理人员以及对应的管理工作。开展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树立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另外,强化管理人员的考核制度以及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为管理工作打造一支精良的队伍以及可靠的体系支持。从而促进智能建筑施工管理。

第二,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严格控制各个关卡。施工方案的建立需要依据实际的施工情况以及整个智能建筑工程的建设目标来进行。对材料的选购、设备的管理、施工工艺的选择等方面需要进行严格的把控以及最佳的选择。在施工方案设计成功之后需要对其进行评审以及可行性分析。对施工方案中各个材料标准以及技术标准需要依据相关的标准规定进行。

第三,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的素质以及整体水平。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培训以及例会的方式,对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上的培训以及促进技术人员之间经验的交流。从而促进技术人员技术能力相关素质的提高,技术人员经验的交流,对施工中遇到的问题能够及时的正确的解决。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过程中,由于智能化功能的强大以及设备投资比例较大,安装任务繁重,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施工管理具有重要性以及必要性。同时,针对我国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工作中的技术人员素质不高、信息量不足、市场不明确、对智能化的知识以及相关特点的掌握不足、建设以及管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没有得到正确的处理等诸多问题,在进行智能化施工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加强技术人员的素质、正确处理信息与市场定位的关系、强化对智能化的认识,将建设施工与管理并重,从而促进建筑智能化施工的顺利进行以及建筑智能化在投入使用时,作用的顺利发挥。

【参考文献】

[1]郑冉曦.浅谈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J].城市建筑,2013,06(30):126+138.

[2]陈建.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现状及策略研究[J].城市建筑,2013,14(30):109+116.

篇5

弱电工程是智能建筑的重要的体现,是智能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建筑弱电工程给智能建筑的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但由于智能建筑弱电工程施工发展较晚,虽然取得了巨大进步但还是存在一些施工上的问题急需解决。智能建筑弱电工程的重要性及人们对于弱电工程的重视,要求智能建筑弱电工程施工工艺必须要不断的完善创新。本文从智能建筑弱电工程施工发展的现状出发,分析其在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达到促进智能建筑弱电工程施工工艺进步,完善智能建筑的弱电系统工程。

关键词:

智能建筑;弱电工程;研究

1智能建筑弱电工程施工概述

智能建筑弱电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是将智能建筑中的用电、通信、智能管理同网络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用电系统工程,它通过强大的智能管理平台,实现各组成部分间信号的互联,通过对电流的输出输入进行管理并采用各种现金的技术手段,从而实现新号的传输,为人们的安全、舒适生活带来便利的一项工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弱电工程已经在智能建筑中取得了极为广泛的应用,需要对智能建筑弱电工程施工工艺进行深入的研究。智能建筑中的弱电工程技术主要是对智能建筑中低强电及视频等进行有效管理的用电系统。特别是在一些大型商场或是公共建筑内,智能建筑弱电工程关于消防报警的功能极为重要。智能建筑弱电技术可以传输语音、图像、数据等信息,是现代高新技术发展的结果,从一定层面上直接反应出智能建筑的实际智能化程度。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建筑弱电系统中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消防自动化系统和安全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已经逐步融合,系统间分类也越来越不明显。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对于建筑的智能化管理有重要的作用,同样也为建筑的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弱电系统一方面减轻了物业管理人员的工作量,节约了物业管理的成本;另一方面为建筑使用者提供了便利的工作生活环境,保证施工者的生命财产安全。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已经成为智能建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智能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动力。

2智能建筑弱电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1设计图纸的误差过大

智能建筑弱电系统涉及方面极为广泛,对于图纸的设计人员的要求较高。但由于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起步较晚、起点较低,许多图纸设计人员专业知识不全面,在设计图纸方案的时候往往存在设计不合理。而施工中的误差通常会影响智能建筑的施工进程,如果误差过大,还会严重耽搁施工的进程。由于设计图纸中的误差,会导致实际土建与弱电设计不一致,导致某些设备因位置的变更而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后期的维护中也会带来难题,更有甚者会带来安全隐患。

2.2建筑设备及材料质量问题

在智能建筑施工中,往往会使用到大量的机械设备并耗费大量的建筑材料,建筑设备和建筑材料是智能建筑弱电施工中的重要因素,建筑设备和建筑材料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智能建筑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目前市场上建筑设备及建筑材料质量差别很大,充斥着各种假冒伪劣产品,部分施工企业为降低成本,所采购的建筑材料和设备缺乏安全说明和产品合格证书,很难辨别设备和材料的质量好坏,所采购的设备材料很难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2.3弱电工程布线问题

智能建筑弱电系统施工需要使用大量的线缆,对于不同的系统,具备不同的特点和功能,也是需要选取不同型号的线缆。但在实际工作中,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文明施工的意识,为图省事儿,往往并没有序曲不同型号的线缆,统一采用某一型号的线缆,这就给建筑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另外在实际施工中,现场施工人员在布线时并未按照图纸要求进行布线,并且存在偷工减料行为,这些问题都给智能建筑的安全文明施工带来巨大的隐患。

2.4验收工作的问题

在智能建筑弱电工程施工中,验收方与施工方间存在多方面的沟通,在实际的验收工作中往往未能做好验收及监督工作,没能做到公平公正的对待工作,没能严格的按照制度要求,导致验收工作形同虚设,不能很好的保障智能建筑弱电施工工作。

3智能建筑弱电工程施工中问题的对策

3.1加强对设计图纸的管理

设计图纸是智能建筑弱电施工的依据和基础,因此必须要加强对设计图纸的管理。一方面需要图纸设计人员需要深入施工现场,实际考核施工现场的各项详细参数,丈量建筑的高度和尺寸,按照施工工程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工程的各项使用功能,并要求图纸设计人员想业主所想,努力使设计图纸更符合业主生活。另一方面需要确保图纸设计人员在实际的图纸设计前经过专业的技能培训,拥有培训部门颁发的技能证书,具备丰富的专业只是和独立完成图纸设计的能力,尽量减少因图纸设计的失误对智能建筑弱电工程施工造成的影响。

3.2加强智能建筑弱电施工的监督管理

对于智能建筑弱电施工的监督,需要从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三个方面进行全面监督。在施工前的施工设备及材料选取上,需要采购人员严格按照公司的规章制度进行采购,对所选设备及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要求,确保采用符合智能建筑弱电施工的要求。在施工中应当对工程进行不定期的抽检,抱枕给整个智能建筑弱电施工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建设,一旦发现违规操作,就必须要进行严格的出发,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个人。在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严格的验收工作,切实实现监督管理工作,公平公正的对待整个建筑工程弱电施工。

3.3重视施工各部门人员间的合理分配

由于智能建筑弱电施工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需要各部门人员进行密切的配合,明确个人的责任分配。由施工的管理方进行各个弱电系统的统一安装和调试,发现问题应及时的进行讨论和改进,群策群力找到处理问题的具体方法,确保施工人员熟悉工作流程,并要在施工人员名单发生变更时进行及时的整理,确定是否需要进行人员招聘及合理配置。

4结束语

我国智能建筑的弱电施工虽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还具备广阔的发展空间,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总结经验,做好智能建筑弱电工程的管理。摒弃传统工程施工中的不良操作行为,逐步提升智能建筑弱电施工工艺的水平,创建出一套符合安全文明施工的行为规范,为智能建筑弱电工程的进步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勇.智能建筑弱电系统施工常见的问题及其防范措施[J].中国住宅设施,2011(05):62-64.

[2]孙益胜.智能建筑弱电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3(24):81-81.

篇6

关键词:智能建筑;设计施工;特点;提高措施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电子科技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等高新科技的不断发展推动下,智能建筑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最受关注的建筑形式。自智能建筑概念被提出后直到今天的近30年间,智能建筑已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智能建筑为建筑业的发展掀起了一次新的革命浪潮,使传统的建筑功能结构发生了改变。现代智能建筑不单单是砖石结合体,更是将现代先进科技揉在建筑设计中,使建筑富有灵性,更加人性化、智能化。

一、智能建筑设计的特点

1、节约性

在智能建筑设计中,要充分体现出利用现代科技术降低资源的消耗的节约型特点。所谓降低能源消耗主要是包括减少对现有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加强对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以及不断研发利用新能源。加强对自然通风、采光的优化设计,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新型能源,改进建筑的照明系统,给排水系统、暖通空调系统等,使其降低能耗,节约自然资源。

2、生态性

智能建筑的生态性主要体现在绿色设计中,这要求设计人员在对智能建筑进行设计时,必须要做好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工作,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景观,不能以破坏自然生态为手段来提高建筑设计质量,确保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人性化

要有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调节大厦各种设施如室温、湿度、灯光、安保、消防、给排水、供电等为用户提供舒适环境;良好的通信网络设施使数据能在大厦内各区域之间进行流通;要能提供商业支持功能,以提高大楼的整体工作效率服务;同时排泄功能良好,达到无害化、方便化要求。

4、集约化

集约化是体现智能建筑节能性的另一体现。即传统建筑在设计中为了追求大气、宽阔,往往会将空间设计的很大,开放性较强,这不但会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也不利于管理应用。为此,这就需要建筑设计中充分合理的利用空间资源,通过巧妙的设计手法将空间内完全利用起来,并实现建筑设计的集约化,减少各种能源的浪费,提高智能建筑的设计水平,也使建筑更加紧凑和人性化。

二、智能建筑中的建筑设计

1、层高设计

智能建筑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就是层高。从建筑层高设计的基本原则来看,过高的层高就会造成经济上的浪费,所以在满足建筑物功能的前提下要尽可能的降低建筑物层高。但是,过低的层高又会对居住者造成心理上的压迫。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2.6m是建筑物净层高的下限,即使智能建筑也应该尽可能的满足这样的要求。另一方面,智能建筑又有其特殊性,智能建筑会有复杂的管线系统,它既包括了我们通常见到的风道管线、给水排水管线、消防喷淋管线、强弱电电缆、共用电视天线、保安监控线,还会有大量综合布线系统的桥架和数据线,这些都会影响到智能建筑的楼层高度,因此智能建筑的层高一定会比一般建筑物层高高。从工程实践来看,层高达到3.6m到4m基本上就能够保证整个建筑的净空间高度大于2.7m,满足国家要求。智能建筑的层高不是随意确定的,它需要建筑师与结构,给排水、暖通空调、强弱电专业协调,明确建筑物梁的布置情况以及各种管线的走向以及标高,这样才能够确定出最佳层高,满足各个专业的需求。

2、综合布线系统

作为智能建筑的神经系统,联系各种终端和数据传输是综合布线系统的主要任务。如何将错综复杂的管线有序、快捷的布置起来,是每个从事设计工作的人员必须深入研究的问题。就线路布置来看,水平、垂直是线路的两个走向。垂直方向上的管线通常都布置在每层的设备间中,另外由于要布置综合管线以及相关的设备,所以智能建筑的设备间应比一般建筑物的设备间稍大一些,同时考虑到未来的需要,设备间还应留有一定的备用空间。综上所述,每层设备间面积以8m2左右为宜。设备间的管线都来自主机房,因此,主机房就成了整个智能建筑的神经中枢,在机房中除了要布置主配线桥架、光纤配线架等设备,还要布置程控交换设备。因此,与每层的设备间一样,主机房也应该比普通建筑中的主机房大一些,实践证明主机房的面积以100m2-120m2为宜。星形连接时网络拓扑结构常用的连接方式,采用这种连接方式使得网络的扩展和节点的移动都变得非常的简单。HVB智能诊断技术的出现解决了某个节点出现问题时,无法及时找到问题节点的问题,避免系统由于一个节点出问题或由于检修而终止运行,大大提高了整个网络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

3、热舒适系统设计

智能建筑中的电子设备,如计算机、传真机、电视及其他办公自动化设备的使用极大的增加了整个建筑物的耗电量,除了增加耗电量,同时也增加了整个建筑物冷负荷。因此,智能建筑的节能问题也是设计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而有效降低智能建筑的能耗的一个方法就是通过暖通空调设备、自动控制系统与建筑基本架构有机的结合起来,为居住者提供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

三、智能建筑设计与施工水平提高的措施

1、智能建筑设计与施工水平的提高,必须要做好团队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而要做好团队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关键要控制好团队素质,完善团队的管理制度。要控制好团队整体的素质,就必须要做好招聘控制。在进行人员招聘的时候,要招聘经验丰富且是智能建筑设计专业的高素质人才。此外,也要做好团队的培训工作。对于团队内部的员工要进行定期的专业培训,让他们能够在整个团队中不断得到提升。从而令整个团队在智能建筑设计与施工中,都能够以高水平的境况来完成自己的工作。另一方面,要完善团队的管理制度。必须要做好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并完善团队的奖惩机制和晋升机制,确定行为考核指数,明确岗位职责,做好权责对应监督,让人们能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做好自己本分工作的同时,也能够参与到内部监督与控制体系当中,对上司实现监督职能,对同事履行监督义务,从而让整个团队的所有人员都能够在有序、公平的环境中安心工作、安心学习、安心提升。

2、智能建筑设计与施工水平的提高,必须要不断提高设计和施工的科学性

团队的建设和管理固然很重要,但这都只是从全局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后探索的一系列策略。但是,一旦落实到细节的问题,就涉及到了智能建筑设计与施工每个环节的科学性问题,这就是一个技术性的问题。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智能建筑的设计必须要在艺术的基础上,更加务实、更加安全、更加可靠。智能建筑设计要能够做到艺术与文化的融合,让文化能够通过艺术,成为人们能够切实体验感觉到的东西。但是,这些艺术品也不仅仅是用来观赏的,更多的是用来居住和商用的。每日人流量都非常大,因而安全就显得格外重要。那么,就设计环节而言,在智能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就要扩大生命通道的占有面积。考虑到人流量大的问题或万一发生火灾等情况,生命通道就容易出现混乱。所以,必须要让生命通道具有一定的容纳量,通常要保证在至少千人的基础上。而施工过程中,就必须按照设计思路严格执行。如果在施工的过程中,有任何意见和建议,可以与设计进行沟通,进行适当的修改。总之,智能建筑设计与施工水平的提高,要以科学为依据,数据要科学计算,施工要用科学安全的技术。

结束语

总而言之,智能建筑是时展、科技进步的结晶,是人、信息和工作环境相结合的产物,是各个理论学科的综合应用。我们必须做好智能建筑中的建筑设计与施工,以在信息时代迎接更大的挑战。

参考文献

[1]黄身煌.浅谈我国智能化建筑技术现状与对策[J].科技风,2009,(06).

篇7

关键词:智能建筑;智能化集成系统;高科技;工程应用

智能建筑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是现代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技术主要来源于现代建筑技术、现代电脑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国家的国际地位、国际影响力以及国内的国民经济水平都可以从中体现出来,包括智能建筑的数量、质量等等,它必将发展成为世界的主流文化,也必将取代古老的建筑方式,这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是生态保护最先考虑的问题。虽然如此,我们也不能否定现代的智能建筑依然存在着不少的缺陷,如果不能够及时的改正,也将会造成不少的资源浪费。正是根据这样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水平,为科技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坚持培养创新型人才,积极寻求发展战略,解决问题。

1智能建筑是建筑工程发展的必然趋势

智能建筑工程又称弱电系统工程,主要指通讯自动化,楼宇自动化,办公自动化,消防自动化和保安自动化。其中包括的系统有:计算机管理系统工程、楼宇设备自控系统工程、通讯系统工程、保安监控及防盗报警系统工程等等。尽管智能建筑包含如此的强大功能,却不被各界人士所了解,知之甚少,甚至一些人只是在追求高科技的发展,追求流行时尚,这使得智能建筑严重的偏离了轨道,它本身的功能不能被真正的利用,这样就造成的资源的浪费。因为在智能建筑还没有普及的今天,对于它的投资也是相当的大的,尤其是其高投入高风险的技术水平要求,若是不能被很好的利用,必将成为一大损失。为此,我们要对智能建筑存在一个清醒的认识,使之与我们的生活相适应,与经济水平的发展方向相适应,不能盲目的发展,而是要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

2充分与国家政治相结合

在我国,智能建筑的理念契合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和谐发展理念,所以我国智能建筑主要更多突显出的是智能建筑的节能环保性、实用性、先进性及可持续升级发展等特点,和其他国家的智能建筑相比,我国政策更加注重智能建筑的节能减排,更加追求的是智能建筑的高效和低碳。这一切对于节能减排,降低能源消耗等都具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各项技术也有了较高的发展,这就意味着智能建筑的发展将会成为时代的发展需求,也终究会取代古老建筑模式,成为现代建筑工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需要业内人士提高生产技术、发展并提高科技水平。同时人们的古老建筑方式的思想也应当有所改变,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智能建筑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问题就在于部分人员走出校门后未经设计培训,对建筑设计不够了解,施工图设计质量较差,而且由于建筑设计中建筑、结构、水、电、暖等各专业均由设计院设计,系统集成商只搞智能化设计,与各专业配合困难。同时,在建筑市场还存在诸多不足,市场规则、市场准入等原则并没有充分的利用,政府对智能建筑市场监督职责力度不够。不论智能建筑如何发展,它都必须要坚持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由此,政府部门必须加大管理力度、处罚力度、保护智能建筑市场不被污染,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完善监督体系,必须要做到其与政治的紧密切合。

3智能建筑一体化运作

智能化建筑技术不同于传统的技术领域,智能化建筑技术是新兴的高科技领域,技术发展并不完美,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因智能化建筑不是单一建筑或单一设备产品,而是多学科多个专业技术综合应用的整体建筑产品。其技术发展必须要多个行业,多个管理部门的协调共同发展。可见传统工程设计单位专业技术构成,己远远不能适应现时代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的需要。智能建筑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外,新兴的环保生态学,生物工程学,生物电子学,仿生学,新材料学等技术发展,正在渗透到建筑智能化多学科技术领域中,实现人类聚居环境的发展目标。智能建筑是随着信息时展起来的新技术,是集计算机,通信,自动控制,土建及装饰,水,电,暖通等专业融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智能建筑技术必然要求建筑设计与其相适应,因此工程设计单位必须及时调整相应专业结构,更新加强智能化高新技术相关专业的技术力量。

4提高设计人员专业水平

目前,智能建筑的相关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素质的总体水平都不高,这是当下的比较棘手的问题。因此,提高其工作人员的技术、素质的问题迫在眉睫。在这个科技水平要求较高的智能建筑领域,若是缺乏相关技术人员,这必将导致智能建筑的先天不足。为此,提高设计人员的专业水平也是一项不可忽视的问题。

5总结经验提高整体水平

智能建筑已经成为世界建筑发展的趋势。国外发达国家正在尝试运用高新技术建设智能型绿色建筑和生态建筑。现在发达国家智能建筑不仅在数量上大增,而且将智能建筑逐步从单体向区域化,城市化方向发展。探寻人类生存和生活聚居环境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已成为重要的国际技术发展趋势。据介绍美国智能大厦几万幢,而日本新建建筑中80%以上实现了智能化,还有一些大城市建设了智能化街区,智能化大楼群等。智能化建筑的发展带动了一批相关技术与产业的发展,如电子,计算机,自动化,电子技术等。智能建筑的领域中国内起步较晚,但经过建筑界人们的艰辛努力,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缩小。现在我国的智能化建筑正在高速发展,特别是上海,北京,广州及深圳等发达城市,市场潜力十分巨大。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的智能建筑无论建设标准,还是质量方面不能与国外相比,只能算是准智能建筑。要充分利用当今的信息技术,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合作,赶上国际先进水平,而不要重复别人走过的弯路。智能建筑虽然有明显的优势,但造价偏高,涉及多个高新技术和产品,国内从经济实力,技术应用及管理水平上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大的差距。由于智能建筑领域发展很快,技术也在不断变化中,因此,对国外先进技术不宜以行政手段强制在某一技术或协议标准上,应采取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中,使其符合国内实际需要。

6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智能化生活小区

社会己进入到信息时代,依赖科学技术创造舒适的生活空间。智能小区的提出是社会个信息化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重要体现。推行小区建设符合中国国情,既可节省土地又便于加强城市规划管理。综观国外智能建设小区发展,国内小区发展处于初期走步阶段。从实际使用角度出发,社区网络建设为未来真正的智能小区搭建基础平台。要建立智能化住宅的质量保证,加快物业管理的立法,形成基本完善的产业政策体系。建设好智能小区的关键要处理好两个方面问题:①市场定位:由于智能小区提供的是商品化住宅,是面向社会的各种人居住,小区与智能大厦相比,市场化特征更为突出。②经济适用性,智能小区的建设必须是经济适用,可靠安全,开放和可持续发展性,其中经济适用是关键的。人们需要可以承受的智能化建筑,没有实际应用的智能化建筑是人们所不被接受。

总体来说,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智能建筑必定会发展成为新时代的主流,智能建筑取代古老建筑指日可待。大力发展智能建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保护生态环境、避免资源浪费的原则是首要前提,也依旧不能忽视。智能建筑的“明天”,值得期待。

作者:王振 单位:上海开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分公司

参考文献

[1]窦志等.建筑师与智能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篇8

关键词:智能建筑,发展,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S958文献标识码: A

前言:在科技信息技术影响下,智能建筑将不断加以完善,并逐渐以人为本,通过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来有效的控制智能建筑的质量,安全以及功能化的运用。在各种智能技术的广泛传播,智能建筑设计者们要不断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与智能化建筑理论基础知识,不断引导着我国智能建筑的发展。

1 智能建筑的现状

中国的智能建筑起步较晚,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在经济发达地区得到了快速发展,发展速度在世界名列前茅,在1991 年由日本投资,北京市建筑设计院主持设计的北京发展大厦,这座位于北京东三环路上 20 层的大厦可以认为是我国智能建筑的雏形。智能建筑作为一个行业和时代的标识,还没有在社会上得到广泛的推广,只是在建筑物的某些部位用了比较完善的设备体系,体系与体系之间只是能够联动,但却谈不上集成。近年来,以上海为代表的上海博物馆、上海金茂大厦等一大批智能建筑问世,并且这种设计理念慢慢的蔓延到各个地区,不仅仅的局限于公共建筑,现在已经在住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国的智能和国外相比较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是智能化工程设计的人员的缺少,现在楼宇智能专业的兴起,能够补充智能设计人员缺少的问题,但却不能真正和建筑、结构、安装的人员完美的融合。

2 智能建筑存在的问题

2.1 智能建筑的设备缺乏联动

智能建筑由 HVAC 系统、消防系统、出入控制系统以及电梯控制系统组成,通常以上系统由不同厂家生产,由不同供应商供应,他们只考虑本身的利益,仅仅关注自己设备的运行情况,并不顾及他们之间的联动作用,现在的物业人员或者保安人员,不得不同时关注好多界面,来关注小区的设备监控,如果这些设备能够实现联动作用,我们现在的保安室就不需要那么多监控界面,可能需要一个界面来监控整个小区的运行情况,这样也大大的降低了成本。2.2 缺乏专业化人才

我国的智能建筑起步较晚,因而配套设施也不全面,尤其表现是智能建筑设计人员的缺少,往往是缺乏相应设计资质的情况下承揽相应的设计任务,尤其在弱电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导致很多设计问题留给了施工单位,造成了智能系统的不合理,设计施工质量低。此外,设计人员的不专业导致设计出来的产品规格特别单调,并且只有市场占有率不高,一旦出现问题难以维修,这样就把问题传递到施工单位。现在的施工单位人员由不同的专业组合而成,仅仅是组合不是集成,只是单纯掌握自己专业的东西,然而现今的集成建筑是需要综合知识的集成,能够全面独立完成或者团队完成从设计开始,到技术的应用,设备的调试以及设备的安装、以及到最后的验收直到 EPC 给建设单位的一站式服务,由于缺乏这样复合型的人才,施工单位不得不招聘专业顶级人才,由于受到薪酬、施工条件不好等多方面原因,很难招聘到满足智能建筑发展的专业人才。如今现在的智能建筑只能由集成商自己完成,但是他们缺乏专业的施工队伍,他们把工程进行分包或者转包,这就会出现违法分包,会选择没有相应资质的施工队伍,或者主体结构进行转包,或者分包工程再分包,或者没有经过业主的同意把工程进行分包,给施工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在竣工验收中,由于缺乏复合型人才,导致验收不到位。

2.3智能建筑技术方面的缺陷

其实,智能建筑建设的技术也有不少缺陷存在,例如网络频宽方面技术的限制、通讯空间需要更宽阔等,缺乏专业技术人才以及科学、完整的数据模型,导致智能系统中的自动化设施与控制系统间不能形成数据的有效交换与转换。在先进通讯设备与数据安全性方面的技术也有尚不成熟,由于智能建筑这一行业所涉及的技术知识相当广泛,还要求建筑对于信息以及自动化控制水平的发展与应变能力较强,比较成功的智能建筑就是各领域高新技术相结合的最终成果,缺乏专业和稳定的技术骨干团队,我国的智能建筑质量要想达到国际化的先进水平难度较大。

3 完善智能建筑的对策

3.1 提升专业化建设

智能建筑的发展是基于互联网技术,信息控制技术进步而不断发展起来的,这对于老的结构设计师、注册设备师、建筑师、带来不小的冲击,这就要求他们不断的学习新技术,学习信息控制、计算机交叉学科不断拓宽视野,积极参加智能建筑方面的继续教育和培训,能够让他们掌握智能建筑的基本知识和工作原理,真正从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建筑的装修到物业管理服务上升一个档次, 让我们的建筑不是冰冷的钢筋混凝土,而是绿色环保的高智能建筑。其次,高等学校或者职业技能学校应通过企业调研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把不符合时代要求的专业进行重新的资源整合,现在开设建筑方面的学校很多,但是和建筑相配套的智能建筑专业开设的很少,在学校重点加强理论教育,现在的毕业生缺乏实际的动手能力,这就需要建立校企合作,让学生真正到企业中实践,或者让企业的能工巧匠到学校来讲课,把最新,最前沿的知识讲授给学生,争取在最短的时期内培养出一批技术过硬的智能建筑专业化人才。另外,各个学校和企业应加强沟通,把好的教学方法分享,资源分享,也需要企业的人员参加,把最新的规范,最新的技术和老师进行交流,还需要设计人员,施工人员,装修人员以及后期物业管理服务的人员一起交流,不要自己干自己的,使我们的建筑真正做到系统上的集成,每个专业相互配合,使我们的智能建筑健康稳定的发展下去。

3.2 借鉴发达国家先进智能建筑模式

在发达国家中智能建筑起步早,技术趋于成熟,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例如德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成熟的运用智能建筑达到节能的效果、充分利用大自然产生风能,电能,太阳能,有效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并且这种趋势还在延续,规模也在不断的壮大,正在从单体的建筑逐步向区域化、城镇化蔓延,走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已经成为重要国际发展趋势,并且技术趋于成熟稳定。正如我们知道的,德国智能建筑有上万栋,都是基于信息控制技术发展的,美国新建、扩建、改建的建筑中 90%以上基本上实现智能化,在一些大城市中建设了“智能化一条街”、“智能化大楼群”或“智能化城市”。智能化建筑的发展当然也离开不科学技术的支持,例如电子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电子通讯技术,这些知名的企业在智能化城市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正是由于发达国家的互联网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的成熟,因而以德国为代表的国家智能化程度很高,前景广阔。各个国家自主研发的水平,能够在智能建筑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3.3 秉承“可持续发展”原则,建立优质智能住宅小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住宅的舒适度的要求也不在不断提高,不在单纯追求面积的大小,而是追求住宅的品质,这就要求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物业管理行为,加快物业法实施,建立优质智能住宅小区定位必须准确,根据市场调研情况,确定需求对象,从设计开始直到工程的竣工验收都要围绕客户的需要,例如建立什么档次的住宅适合于什么样的人群,进而确定什么样的智能建筑,这样从根本上满足了客户的需要又从根本上避免了功能浪费。

4.结束语:智能建筑的发展水平,可以将我国的经济实力以及科技进步体现出来,作为政府相关部门一定要正确对待智能建筑相关行业所存在的问题,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促使我国智能建筑行业可以快速、稳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建峰.智能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李华东.高技术生态建筑[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篇9

关键词:智能建筑;智能化;自动化;标志;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1、智能建筑定义

智能建筑定义就是采用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对建筑的设备进行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进行管理和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等。智能建筑必须满足两个基本要求:(1)从建筑管理角度来说,智能建筑应当具备一套管理、控制、维护和通信设施,从而在花费比较少的条件下,能够有效地进行环境控制、安全检查、报警监视,可以实时地与城市管理部门取得联系。(2)从建筑使用者角度来说,智能建筑应当能创造一个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激发工作人员的创造性,并可以提供一个和谐舒适优雅的生活环境。

2、智能建筑各部分组成

2.1 楼宇自动化系统(BA)

采用传感器技术、图形图像技术、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对建筑的电力、空调、电梯、冷水机组、热力站、给排水、消防系统、保安监控、出入门控制等设备实行全自动的综合监控管理。包括楼宇自动化管理、出入管理、磁卡识别系统、保安监控系统、防火系统以及各种设备控制和监控系统等。

2.2 通信自动化系统(CA)

通信自动化系统供建筑内外的一切语言和数据通信,主要包括:(1)以程序交换机为核心的电话、传真等为主的通讯网络。(2)建筑内的局域网,把建筑内的各种终端、微机、工作站、主计算机与数据库等联网,实现数据通信。(3)与国内外建立远程数据通信网络。先进的通信自动化系统即可传输语言、数据,还可以传输图像等多媒体信息,不同功能用途的建筑,对通信要求有所不同,应根据应用需求,提供相应的应用系统。

2.3 办公自动化系统(OA)

由高性能的传真机、各种终端、微机、文字处理机、主计算机、声像设备等现代化办公设备与相应的软件组成。主要用于文字处理、办公服务、公文文档等综合管理,以及电子票务、电子邮件、电视会议以及电子数据交换等。

3、智能建筑发展的目标

3.1 实现建筑功能运作自动化。

大型建筑物的运作包含有多种功能系统,如水、电、热力、空调、通讯等等。它们又各有特色,如水又可以分为生活用水、生活污水、生活热水、生产污水、消防用水、生活及生产废水处理与循环利用、生产及生活污水的处理等,而这些对一座建筑物来说要实现自动控制就十分复杂。所以智能的概念是替人来做出最佳方案并完成其运行。

3.2 建筑物的节能运作。

智能建筑的另一个使命是降低建筑物各类设备的能耗,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效率,减少管理人员,求取更高的经济效率。

3.3 通信自动化。

利用电信网络、卫星电视和计算机互联网络为大厦提供现代化的信息传递手段。

3.4 安全保卫自动化。

通过各种摄像、各种感触探测器进行信号采集、分析、处理,并经过机电一体化的设备进行控制保护。

4、智能建筑的现状及发展

在信息社会中,人们对于现代建筑的概念也在发生变化,传统建筑提供的服务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和工作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智能建筑(Intelligent Building,以下简单称IB)的出现,使得一幢幢高楼就变成了一个小社会,其内部有众多小公司,各种商业的生活行为要求数以兆计的信息和控制指令进出整座大厦。IB把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等基本要素以及它们之间内在联系进行优化组合,从而提供一个投资合理、高效、舒适、便利的环境。1984年,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市将一幢旧金融大厦进行了改造,建成了称之为(City Place)的大厦,从此诞生了世界公认的第一座智能大厦,它是时展和国际竞争的产物。为了适应信息时代要求,各高科技公司纷纷建成或改造具有高科技装备的高科技大厦(Hi-Tech.Buiding),如美国国家安全局和五角大楼等。据有关估测,美国的智能大厦将超万幢,日本和泰国新建大厦中的60%为智能大厦。

我国于90年代才起步,但迅猛发展势头令世人瞩目,中国的第一座智能大厦被认为是北京的发展大厦。此后,相继建成了一批智能大厦,如深圳的地王大厦、北京西客站等。智能建筑最近几年在我国快速发展,许多公共设施、高层建筑,甚至住宅小区都要求智能化,智能建筑热潮已经来临。

根据有关资料介绍,我国已建成的智能建筑有70%以上运行不正常,上述比例是否正确没有去分析过,但根据工作中接触的情况看,至今见到的运行正常,真正达到智能建筑标准的确实为数不多,造成投资浪费现象惊人。智能建筑运行不正常,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最严重的是系统处于停运状态,这种项目大都建于90年代初期,通过商订货、调试、验收及培训,作不完善,后期服务无法保证,出现问题找不到原订货商,即使找到了费用也很高;另一种情况是系统仍在运行,但只达到自动控制全部投入运行,而实现经济运行的效果不佳。造成大量智能建筑不能正常运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是对智能建筑定义认识不正确,有些是设计上的原因,有些是供货商的原因,有些是施工单位的原因。针对不同情况,需要进行认真分析,总结经验,不断改进。

5、智能建筑的前景及发展趋势

我国智能建筑广阔市场潜力为智能建筑的发展提供了巨大机遇,但也随着管理制度与国际接轨,市场的开放,中国智能建筑行业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对智能建筑要有正确认识,根据不同的需求来发展智能建筑。建筑中各种智能化系统存在的必要性在于他们能否满足人们各种需要,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智能建筑应该是利用信息技术来提升建筑的服务功能、管理功能和安全功能,不同类型的建筑因为服务对象不同其智能化应该有不同的解决方案;不同档次、不同地区的建筑因为需求的不同其智能化也应该有不同配置,不应该强求一致,应该根据人们的需求对市场进行细分和优化,并为此制定出可以满足不同需要的建筑智能化发展道路。建立新型的运行管理方式,提供社会化的服务。

建筑智能化是整个社会信息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智能建筑中很大服务功能具有较强的社会性,过去那种以一栋建筑和一个小区为单位运行和管理模式不能很好发挥智能化系统应有的功能,应该把智能化系统构筑在社会统一信息平台上,并以此平台为建筑和建筑中的人员提供服务,这就需要对智能建筑的投资、建设、运行和管理模式进行调整。这种服务模式也有利于满足不同的服务需求,和降低智能化设施维护管理成本。总之技术在进步、制度在变革,中国智能建筑充满着希望,也面临严峻挑战,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研究,共同探讨智能建筑的发展道路。智能建筑这一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其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和远大,我们期待这一新型建筑的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曾斌,田峻.智能建筑工程[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建筑历史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新建筑与流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中国名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篇10

Zhang He

(同济大学,天津 300202;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天津 300400)

(Tongji University,Tianjin 300202,China;China Tianchen Engineering Corporation,Tianjin 300400,China)

摘要: 本文简单论述智能建筑的概念和智能建筑的建设构想,并着重论述了一些新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及其发展。

Abstract: This article discussed the concept of intelligent building and constructing ideas, especially presents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ome new technologies in intelligent building.

关键词: 智能建筑 发展方向 系统集成

Key words: intelligent building; development direction; SI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5-0181-01

1智能建筑信息网络与自动化控制网络技术特点

信息网络是指已在办公和通讯等领域内广泛采用的计算机局域网络或广域网络。通过它可以直接获取信息。这类网络的技术特点是:数据通信量大,需要经常传送文档、报表、图形,以及信息量更大的非数值信息如: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数据。自动化控制网络是指用于设备运行过程的状态监视和完成自动化控制任务的网络,它的网络节点除了普通计算机、工作站之外,还有具有计算与通信能力的现场控制器和测控仪表。这些自控设备分布在建筑物的各个专业监控系统中。信息网络与自动化控制网络的显著区别是:信息网络主要用于办公、通信,提供如文字、语音和图象等数据信息;而自动化控制网络与系统则主要用于对生活环境状态和机电设备的运行过程进行检测、监视和控制。在智能建筑中,这两种网络将具有越来越紧密的联系。

1.1 信息网络的主流目前,基于Web的Internet/Intranet正成为建筑物(企业)内部信息网络的主流。Intranet/Intranet极大地降低了人们和企业在外部与内部信息通信与信息、传播的成本。通过简单统一的浏览器界面,访问建筑物内部网Intranet上的所有Web信息,技术最为先进。采用开放的网络传输协议TCP/IP和HTTP,用浏览器/服务器体系结构取代了客户机/服务器模式,节省信息系统软硬件投资和性能提升与维修成本。提高建筑物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管理人员的管理质量,增强自动化控制系统(如防灾系统)与信息系统(如办公自动化系统、物业管理系统)之间的信息与数据的交换能力,与国际互联网Internet可通过防火墙实现无缝连接。信息与控制系统集成可直接使用建筑物中的综合布线系统,网络互联与扩展十分容易实现。且维护和培训工作量小。

1.2 控制网络是控制系统的发展方向目前,自动化控制网络正向体系结构的开放性与网络化方向发展。开放性控制网络与系统具有:标准化、可移植性、可扩展性和可操作性。控制网络通常是指对生产过程对象控制为特征的计算机网络,简称为Infranet(Infrastructure Networks)。

2一体化网络集成为智能建筑系统集成创造了条件

在建筑物内实现信息网络和自动化控制网络的一体化集成,将为智能建筑的系统集成创造有利的条件。实现建筑物内信息网络与自动化控制网络的集成,建立综合实时信息库,为建筑物的机电与安防设备优化控制、全局调度和实时处理、物业管理与采购计划提供依据,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浪费和损失。

3几种新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

3.1 网络技术由于管线技术的日趋发展,这就为智能建筑以及家庭设备开创了一个新的网络时代。建筑物或企业内部的信息主干网的主流形式就是以Web为基础的Intranet网络技术。智能建筑要求网络应该有很大的宽带以及特定服务质量的保证,以便多媒体信息可以在用户浏览器平滑显示,人们的生活方式随着Internet/Intranet网络技术也有了一个崭新的信息世界。

3.2 无线局域网技术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AN)的迅速兴起是因其结构简单,易于安装,主要部件是无线PC和个人计算机。无线局域网与移动通信和卫星通信的结合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因而其技术的发展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无线局域网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包括:①电子商务系统的应用;②无线信号转发器的应用;③无线会议电视及视像服务;④服务系统的应用;

3.3 双向电视传输技术信号传输技术是宽带网传输技术的关键。在同一介质中,要想实现计算机信号、电话信号以及有线电视信号这三种信号没有干扰的进行传输,使用的就是双向传输的方法。应添设上行线路与下行线路,以便组成双向线路。实现上行与下行传输技术就要使用时分多路复用与频分多路复用。在智能建筑中,双向电视传输技术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数字或模拟电视点播;②交互式电子游戏;③提供宽带Internet/Intranet网络接入。

3.4 家庭智能化技术智能住宅的构想和构成来自于智能建筑。所谓智能家庭网络就是以物理的形式将其他设备以及信息家电结合在一起,以便可以互相地进行通信,进而形成家庭局域网。家庭智能化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有:①家庭安全预警系统;②遥控家庭住处的电器;③信息家电功能的升级;④家电设备的网络控制。

3.5 流动办公技术流动办公就是利用虚拟技术提供虚拟的办公环境,它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可视技术以及家庭智能化技术的综合结晶。流动办公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包括:①多媒体电子邮件;②远程会议电视;③无线遥控。

3.6 控制网络技术控制网络一般是指一种计算机网络,其主要特征是控制生产过程对象。当前,控制网络技术的发展方向是体系结构的开放性同通络互连。开放性控制网络有以下几点特征:①可操作性;②可移植性;③标准化;④可扩展性。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控制网络只有采取网络互连的方式才能达到开放性的要求,所以,由现场控制总线到控制网络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在智能建筑中,控制网络技术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在智能建筑中,完善异构网络环境的控制与联动的结构,例如:安防监控报警系统、火灾报警系统等等。②能够实现远程监视智能建筑中的通信和设备以及数据的采集。③有利于与综合分布应用系统、集成系统交互,在智能建筑中的设备以及安全监控信息都能够进入不同种类的计算进平台以及桌面系统之中,旨在完善其监控信息的利用,共享“群体环境”的综合数据集成。④能够对生活状态和环境进行监控,同时对机电设备运转的正常与否进行检测。

3.7 智能卡技术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发展,智能卡具有体积小、携带与使用方便、安全性与可靠性好等优势。智能卡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包括:①出入口管理系统的应用;②巡逻签到管理系统的应用;③停车场管理系统的应用;④物业收费与管理系统的应用;⑤人事考勤管理系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