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的发展范文

时间:2023-09-04 17:12: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智慧教育的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智慧教育的发展

篇1

智慧教育的解读也至少有两种方式,一种偏重于人的思维方式,即如何辩证的、平衡的、包容的看待身边的人、事、物,并正确处理在人际交往中的各种关系。第二种解读偏重于技术角度,即通过技术方式,提高教育资源的共享利用率。本文中的智慧教育是第二种。

远程教育是智慧教育的雏形

优质教育资源稀缺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问题,如何合理分配优质教育资源成为了一个社会议题。首先,顶级优质教育资源数量稀缺。其次,优质教育资源具有地域性,往往集中在发达国家和地区。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均导致了社会“上升”机会的不平等。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开始探索能够有效配置优质教育资源的新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把老师和学生在同一时间集中在同一地点,由老师进行讲授,学生学习。这种教育模式的缺点就是无法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这段时间里面只有有限的学生接受了教育,如果错过了这节课,没有办法补上。因此提出了远程教育的概念,学生不必去学校学习,而是利用电视广播网、互联网自主学习。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老师上课的视频、课件、作业和推荐阅读书目都上传到存储服务器并对外开放,学生只要能连接到互联网上就可以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自主学习,那么就可以打破这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远程教育还打破了受教育人数的限制,允许更多的人通过互联网自主安排学习计划接受教育并获得学历,有效配置了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因此可以说远程教育是智慧教育的萌芽。

数字校园更近一步

数字校园和远程教育相比离智慧教育的概念更近了一步。数字校园通过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和科学规范的管理规律对校园内的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相关的所有信息资源进行整合、集成和全面的数字化,实现统一的用户管理、统一的资源管理和统一的权限控制;通过组织和业务流程再造,推动学校进行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最终实现教育信息化、决策科学化和管理规范化。

我们的心脏就像一个强力的泵,把血液通过血管输送到肢体末端。服务器就像是心脏,对读入的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展示再通过校园内的网络基础设施把信息传递出去。数字校园建设的重大意义在于首先建设了校园内网络基础设施(血管),其次把各种信息资源进行了数字化(血液),最后按照科学规范的管理规律对业务和流程进行再造(心脏),使得智慧教育的出现成为了可能。

日本政府从2009年开始着手推进“教职员工每人一台PC终端基础配备”的目标,强化校园ICT环境建设。北九州市响应政府号召的具体做法是通过推动文档电子化,优化管理流程,提高审批工作效率。2012年4月,北九州市教委为210所幼儿园、中小学,6000多教职工提供的校务支援云服务开始陆续启动,业务效率提高后,教职员工有了更多的时间接触和陪伴儿童、学生。

智慧教育仍在探索中

硅谷的一项新技术正在帮助教师“监视”学生读书。由CourseSmart公司开发的一项技术可以让教师跟踪学生阅读电子教科书的进度。通过CourseSmart提供的数据,教授可以挖掘学生成绩背后的深层原因,例如发现了一位总是在深夜读书,打了两份工且成绩为“C”的三个孩子的父亲。但是这些数据也不总是准确,因为学生可以打开书,但是干别的事情。

目前智慧教育还无现成的模板可言,无论是政府和厂商都正从尝试开始。至少智慧教育应比数字校园更具有开放性,打破学校间的壁垒让信息资源自由流动。比如利用云计算技术建立一个区域乃至全国的教育资源库,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免费的获取名师的讲课视频、教材、课件。

对于还未具有足够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的未成年人,智慧教育的参与者不应只包括老师和学生,还应该把家长包括进来,使家长也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建立一个老师、学生、家长都能登录的平台,老师可以在平台布置、批改作业并反馈意见以及推荐读物,学生可以在平成作业、留言提问,家长可以在平台了解孩子的学习进度,和老师沟通孩子近来的表现。还可以对孩子的历史学习数据进行分析,当了解到孩子做某种类型的题目总是正确率很低的时候,就证明他没有完全掌握这个知识点,老师和家长应多花心思引导。

此外,共享教育资源的途径不应只局限于互联网,还可以利用广播电视网和电信网,尤其是近年来,智能手机普及率提高,智慧教育相关应用程序开发应从个人电脑向智能手机迁移。如果担心现有的存储设备存放不下这么多的教学资源,而扩展机房费时又费电,可以采用云存储架构和虚拟化技术,把分散在学校各处的存储资源变成一个大的“资源池”,再从这个“资源池”里面动态调配资源。学校还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在学校里面安装收集温度、湿度、空气质量数据的传感器,打造绿色校园的同时可以让学生对物联网技术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另外,近年来世界各地都出现了校园枪击案,通过生物识别技术可以加强安保力度,为孩子创造一个更安全的学习环境。

总之,智慧教育应该是一个开放、包容、共享的有机整体,任何想法和技术,如果能够推动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都应该被包括进来。

怎样做好的人做对的事

尽管智慧教育有种种好处,却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人类学习知识的目的不只是为了记住知识,而是为了掌握和运用这些知识,创新和进步更是来自于质疑和否定已经掌握的知识。因此,仅仅来自于教室的知识是不够的,人们需要家庭的关怀、社会的认可和自我的反省才能建立起完整的人格。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家长对于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有很大的作用。未成年人还未具有独立人格,对世界的认识还不完全,承受能力较差,很容易因偏激而犯错误,家长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和第一个老师,应当在日常生活交往中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Ultranet”平台为家长进行儿童早期教育提供多项计划。以0-12月儿童为例,家长可以在该平台交流孩子的成长变化以及获得如何和这个年龄段儿童玩耍和沟通的小贴士,并在玩耍和沟通中培养儿童的语言能力和行动能力。对于有身体缺陷的儿童,幼儿园会提供一系列的支持计划,这些信息都可以在平台上找到。此外,“游戏乐园”项目鼓励儿童在游戏中学习和发展,家长也可以通过参加游戏活动互相认识。

而自信心的建立和正确的认知自己则是一个自己与自己对话的过程。此外,判断力的培养也至关重要。如果没能正确预测事态的发展方向,南辕北辙,试问又怎么能达到初衷呢?

培养孩子的试错精神

创新来源自人类的不断尝试和摸索,尝试和摸索的勇气则来自于家长和学校的不断鼓励,鼓励孩子敢于犯错误,从错误中培养乐观的心态和坚忍不拔的品格。通过对已经形成的认知的否定,形成新的更加广博的认知。当人具有了创新精神,科研机构、商业组织乃至整个社会都会具有创新力。美国的教育学家已经提出了未来大学生不是“找工作”而是为自己“发明工作”的说法。

在3D打印已不陌生的年代,施乐公司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里,一场技术革命的风暴正在酝酿。这里的研究人员设计出一个类似激光打印机的机器,能精确地将几万乃至几十万个微型芯片准确地放在一个平面的正确位置上,这种技术可以取代现在需要工厂才能组装的电路板,将对目前遍布全球、需要雇佣成千上万工人的供应链进行大幅压缩。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今年的国情咨文中提到,美国政府计划未来4年在1000所美国学校配备3D打印机和激光切割机等数字制造工具,以培养新一代的系统设计师和生产创新者。

篇2

摘 要: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当下中学哲学教育不重视哲学概念的追溯及相互之间的逻辑推理,不重视引导学生对哲学思想史的探索,更不重视反思性思维的培养与熏陶。本文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一课为例,从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教学语言若干角度阐释笔者所理解的哲学课堂,努力追求哲学教育的本质,打造注重智慧的课堂。

关键词:哲学 反思 智慧课堂

作者简介:臧衍杰,男,浙江宁波镇海中学,中学二级教师;黄凯妮,女,浙江金华浦江三中,中学二级教师。

到底怎样的哲学教育才符合哲学的本质精髓,这个问题萦绕在大多数哲学教育工作者的心中。有时候,我们教材教了好几遍,其中的知识点烂熟于心,教学方法也运用得游刃有余,却忘了为什么要教授这一门课程。哲学不同于具体学科,哲学的教学也应别具一格。然而,我们的中学哲学教育却往往把哲学当作一门普通的学科甚至技术来教的。在应试教育的裹挟下,中学哲学教育不重视哲学概念的追溯及相互之间的逻辑推理,不重视引导学生对哲学思想史的探索,更不重视反思性思维的培养与熏陶。相反,重视的是如何让学生记住教材中的既定结论,重视的是训练学生如何“火眼金睛”地发现一个材料中所体现的“哲学道理”,哲学课堂没有了哲思的味道。因此,如何回归哲学教育的“本质”,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课题。

2013年11月,浙江省政治学科建设与学习力发展研讨会在我校召开。期间,笔者开设了“吾日三省吾身——以发展的观点看自我”的哲学公开课。笔者将以此堂课为例,从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教学语言若干角度阐释自己所理解的哲学课堂。

一、教学思想:遵循学科特质,将反思进行到底

教学思想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有了思想这堂课就有了生命。遵循学科特质,是指根据学科的特有性质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是教学方式方法与教学内容的有机统一,是唯物主义在教学上的贯彻与体现。“哲学是一种‘反思’的思维活动,或者说,是一种‘反思’的思维方式。”①反思活动,简言之,即人类思维以自身为对象反过来而思之,就是认识“思想”,认识“认识”。既然哲学是爱智,是一种反思的思维活动。在整堂课的设计及教学中,笔者借助一环接着一环的设问,将教学过程一个板块接着一个板块流畅地连接起来,环环紧扣,层层推进。整堂课的教学充满了哲学的味道、求知的气息。具体设问如下:

1.大家看了一些同学初中时的照片,你有什么感想?2.大家以此时此刻为界点,与“初中时的自己”相比,有了哪些变化?(可以多角度思考:例如身体的变化、学习的变化、心理的变化、能力的变化等)3.请大家尝试将自己的变化进行区分,它们分别属于“量变”还是“质变”?4.根据发展的实质及新事物的内涵谈谈,与过去相比,你觉得自己“发展”了吗?请说明理由。5.你觉得怎样的“我”,才称得上“新我”或“发展的自我”?6.请大家回忆一下,有没有一件事情,当时你比较或者十分想做,却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去做。试着分析一下原因,希望和大家分享。7.大家在剩下的一年半多一点的时间里,最大的目标或愿望是什么?倘若高考结束了,你们最想做点什么值得回忆,些许有些“疯狂”的事情呢?8.(先观看“陈景润:‘1十2’的选择”的视频)人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树立新目标并不断超越的过程。大家觉得我们该怎么做来实现自我的人生目标,从而不让自己留下遗憾呢?

笔者通过这8个问题,引导学生反思,将教学的三维目标熔铸在思考的过程之中,通过思考体会认同知识,通过思考体会培养探究意识,通过思考体会升华情感态度。例如,第1、2、3个问题,通过对自我成长的反思,自主学习“量变”与“质变”的知识;第4个问题,了解新事物的内涵,辨析自我的成长,体会事物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第5个问题,是对第4个问题的深化,探究何为“发展的自我”;第6个问题,通过自我成长的回望,体会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与此同时,培养学生与其他同学的分享意识;第7、8两个问题,是对自我发展的一个规划,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该采取怎样的行动,并说明已经学过的哲学道理,设计意图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引导情感态度的升华。另外,对于“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这一框,笔者突出强调对“自我”的反省,从问题的设计中可以感受到。并且,以论语名句——“吾日三省吾身”作为标题,开门见山,点出主旨。

二、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高于学生生活

中学哲学的教学,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增强课程内容生活化,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意味着课程要直接面向社会,与生活融为一体,既使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保持密切的联系,又使实践和生活成为学生个人发展的活的源头。正如杜威所说,学校必须呈现现在的生活——即对于儿童来说是真实而生气勃勃的生活。像他在家庭里,在邻里间,在运动场上所经历的生活那样。毫无疑问,哲学的智慧不是从人们的头脑中凭空产生的,而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简言之,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来源于生活。但哲学的教学不仅仅是对生活的描述与再现,它又是高于生活的,因为它要追问思考、启迪智慧。

在“吾日三省吾身——以发展的观点看自我”这一框的教授上,笔者问题的设计都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点滴经历,交谈的都是“属于自己的故事”。但在回望自我成长的过程中,渗透哲理的教育。例如,将自己的成长区分为“量变与质变”;探究何为“发展的自我”;成为一个“新我”或“发展的自我”又该怎么做。不仅再现自己的成长经历,又在“反思”中体悟哲理,启迪智慧。

三、教学结构:环环紧扣,层层深入

教学结构,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由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媒体这四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教学结构形式。本堂课在教学结构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教学顺序打破教材模式。所谓教学结构模式化,即教学顺序一味按照教材知识的呈现顺序来实施教学行为,这容易使教师缺失主体创造性。教学结构作为形式,应该为教学内容服务。“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这一框教材的知识点呈现顺序是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以及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笔者在教授“吾日三省吾身——以发展的观点看自我”时,通过对自身变化的反省阐释量变质变的道理;通过“你认为自己发展了吗”及新事物内涵的了解揭示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理;通过回望及分析自我成长过程中的“遗憾”揭示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道理。总之,课堂教学的顺序是由课堂思想及课堂内容决定的。

2.板块教学彰显构思精妙。“吾日三省吾身——以发展的观点看自我”本堂课的设计分两个部分,五个板块。第一部分为:认识你自己,又分梳理自我、追问自我两个板块,梳理的是自我成长中的变化,追问的是自己有没有发展,什么是“发展的自我”。第二部分为:成为你自己,又分剖析自我、规划自我和超越自我三个板块,剖析的是成长中的遗憾,规划的是未来的自己,超越的是过去的自我。而且开篇有序言,收尾有结语,起到迅速引人人胜又回味课堂的作用。之所以分“认识你自己”和“成为你自己”两大部分,是因为既然用发展的观点看自我,首先就是要拿“过去的我”作为关照的对象。其次就是要倾听自己的声音,设定符合自己的目标,克服前进的重重障碍,完成自我的超越,实现“自我的发展”,成为真正的自己。笔者认为,这样才符合“发展的自我”或日“新我”。最后,梳理自我、追问自我、剖析自我、规划自我和超越自我,这五个板块也是层层深入的,符合哲学的反思批判思维,对自我的过去进行梳理、剖析、扬弃,从而实现自我的发展。

3.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这堂课的教学以上述的八个问题展开,整堂课的绝大多数时间都交给了学生,学生就自己成长中的点滴故事和大家分享。时而欢声笑语,时而陷入沉思的宁静。对话如同谈心,教师更多是引导与倾听。

四、教学语言:蕴含哲理,充盈思辨

教师、学生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课堂中如果散发着哲理的味道,流淌着思辨的气息,教师引经据典,以理服人,这样的课堂才是一个令人向往、富有生命的哲学课堂。例如,笔者在开场白引用《论语》中的名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点出哲学的精髓在于反思,营造哲学氛围;在介绍“认识你自己”这一部分时,笔者这样解说:“这是一句刻在阿波罗神庙上的箴言。有时候,我们不明白自己,自己却成了自己‘最熟悉的陌生人’。”而在介绍“成为你自己”这一部分时,强调如果一个人总是按照别人的意见生活,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总是为外在的事物忙碌,没有自己的内心生活,丝毫找不到属于他自己的东西,他是别人的影子和事物的一架机器而已。最后总结道:“一堂课很短,但人生的路很长。在实践中磨砺自己,发展自己,既要有仰望星空的梦想,也需有脚踏实地的坚持。既要有会当水击三千里的自信豪迈,也需有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的潇洒与淡然。每一个人都是哲学家。因为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篇3

【关键词】高职教育 发展 政府主导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极大的成就,具体体现在:高等职业教育数量、办学规模迅猛增长,高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规模逐步扩大,办学理念日益清晰,合作办学日俱特色,职教集团建设成果显著等等。但透过所取得的成就,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形势,主要表现在:高职院校对考生、家长的吸引力逐渐降低,高职院校的考生报考率、报到率逐渐降低,录取分数线也在逐年降低,生源素质也有逐年降低的趋势。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必然会影响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因而,针对目前高职教育面临的严峻形势,各级政府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加强宏观管理,以促进高职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

一、政府制定政策法规,进行宏观调控

我国的高职教育在其近20年的发展过程中,发展方向和目标不断清晰,形成了新时期我国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本优势。目前,虽然我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关于高职教育的政策法规,这些政策法规虽也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和保障作用,但还缺少宏观层面的法律约束及一些具体的操作性政策。众所周知,高职院校对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校企合作,然而目前在校企合作方面多数是学校主动、企业被动,甚至有不少企业是碍于情面不得不如此,也有的企业仅仅是考虑到能有机会到高职院校招聘人才才与学校合作,致使校企合作只有广度,没有深度。欲提高校企合作的深度就要保证相关政策法规的可行性和执行力,因而,加快完善发展政策与优化环境,已经成为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条件和迫切要求。政府应当根据我国高职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法规,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可操作的、具体的制度保障,使高职院校能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增强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二、切实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一)大力宣传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全社会营造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氛围

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本着对国家、对民族、对当地经济建设高度负责的态度,利用各种场合、手段大力宣传高等职业教育,提高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改变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重学术、轻技艺,重理论、轻应用,重知识、轻能力的认识误区,营造适宜其发展的社会环境,推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同时,各高等职业院校也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全方位宣传自己,扩大影响。

(二)积极创造条件,适度发展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并最终建立包括本科以上层次的完整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提高高职院校办学层次

尽管社会对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人才的需求更多一些,但也需要一定量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因而适度发展一定的本科及以上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既是可行的,也是必需的。事实上,作为高等教育两大体系的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并不是完全分隔不可逾越的,两者只是教育类型的差别,而并无层次上的差别,应平行发展,而不是相互替代,并且两者之间是可以相互沟通、相互渗透、取长补短的。一方面,就整体而言,具有独立从事研究和设计能力的人才与从事技术技能工作的人才各有特长,是两种类型的人才,没有高低的区别。另一方面,建立包括本科以上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也可以纠正人们认为高等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的观念,有利于缓减高中毕业生的升学压力,为考生架起进入高等学校的另一座桥梁。

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绝大部分为专科层次,缺少本科层次的职业院校,这一现象是造成高职院校报考率、报到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为了满足对高技能人才及更高层次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有必要提高高职院校办学层次,使我国的职业教育不但有中等层次、专科层次,又有本科层次,将来根据需要逐步向研究生层次延伸,使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更趋完善、合理。建立“专业学士”学位制度,与“专业硕士”学位贯通,既是学生发展的诉求,更是经济产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在此方面,世界上一些已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和地区的职业教育有比较成熟的经验可循。在它们的职业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的学制日益多样化,并有向高级阶段延伸的趋势。这样,就满足了不同阶段学生升学与就业的需要,适应了经济发展对各种规格人才的需要,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普及与发展。例如,亚洲新兴的工业化国家韩国,其职业教育就有比较完备的体系,其基本框架如下图所示:

从其结构来看,韩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既有两年制的专科层次,又有四年制的本科层次,更有职业性的研究生教育。因此,要想切实提高高职院校的吸引力,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办学经验,采取提高职业教育办学层次的办法。

篇4

富源县人民法院黄泥河中心法庭

新年伊始,院党组就组织全院干警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司法廉洁教育活动开展之心得体会。通过听讲座、观看影片、组织青年干警座谈等方式,全院干警都接受着一次廉政作风建设与廉政学习教育的洗礼。

一、提前预防,防微杜渐,养成廉洁有守的品格

所以我们的学业、我们的事业、家业要好好经营,让父母能够安心,让党和国家能够放心。我们选择了法官这一职业,就要尽心尽力去做好审判工作,绝对不能好高骛远。很多人在这个时代当中常常都要想快速“发展致富”,其实天下哪有白吃的午餐。所谓“欲速则不达”,往往在司法工作中,心非常地躁动,为一己之私损害了人民的利益,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法官担待者社会公平正义的责任。做人要稳扎稳打,不可躁动。防微杜渐,提前预防。我们的法院干警一定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特别是我们年轻人,贪玩一些,喜欢交朋友,觉得我们还是一个小小的助理审判员,那些当事人呀律师呀不会找到我们来帮忙,所以无所谓,觉得反腐跟我们无关,防腐拒腐应该都是那些有些“衔头”的老干警的事。其实不然,我们也必须特别注意自己的身份,我们身上有当事人所看重的“权力”,这些因素必然有腐败的可能性,而我们必须杜绝这种可能性。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不去赴那些所谓的“应酬”,这些“糖衣爆弹”就没法接近我们。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其实很多的大善都是从小善做起,很多的大恶也是从小恶积累上来。所以刘备给他的孩子有一句很重要的勉励,“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年青法官的一言一行,都不能苟且,太随便了,往后出去就会有犯大过失的可能性。

二、法官身在其中,保持清醒,熄灭“万恶之源” 的贪念,保持孝廉之心

“一瓜一果之弗贪”,一瓜一果都不能贪,“一丝一毫之不苟”,绝对不能有贪小便宜的行为养成。俗话说,小时偷针,大时可能就偷金。不可以接受当事人的一针一线。因为贪,到最后很可能想要的东西他就会不择手段去弄。所以养法官的不贪,在他往后是养他廉洁之心。廉洁非常重要。我们古代说“举孝廉”,为什么要“孝”跟“廉”来衡量一个人能不能替国家服务?我们来看一下,“孝,德之本”,做人的本在孝,“廉”是做事之本。有廉洁的时候,他在办事当中才不会图谋自己的私利,才能大公无私,把事办好。所以,做人做事的根本就在孝跟廉。一个法官的素质好跟不好,从哪里看?从廉不廉洁,所以,廉就是法官的根本。

三、不断反省自我,经常接受廉政学习教育

篇5

〔论文摘要〕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是相适应的。在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知识社会三种社会类型中,职业教育有其不同的发展特点。

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是相适应的。从当前较为流行的社会变迁理论的角度来看,人类社会可以被划分为三种类型,即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知识社会。由于职业教育本身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密切相关,社会类型相同,因此,即便是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它们也具有一些共同特征。

一、农业社会的职业教育

1.农业社会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职业教育在农业社会的起源与发展与社会分工及其专业化的不断加剧密切相关。在今天看来,在农业社会中可以称为职业教育的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由正规学校教育系统承担的为从事某种职业做准备的教育。无论中外,在农业社会都存在培养上层社会人士包括统治集团成员的职业教育,主要在正规的学校教育系统中进行。在我国奴隶社会,存在世袭制度的职官教育,称为畴人之学;在秦代官府中有“学室”作为训练吏员的机构;从魏晋南北朝之后,历经隋唐宋元明清,在培养官吏的官学中出现了大量专科学校,包括书学、算学、律学、医学等,其职业性教育的意味更为浓厚。在西方,早期的职业教育是指对“自由的职业”,即传统意义上的法律、教会、医疗和军事服务等职业进行的教育。如在古罗马,先后出现了大量承担律师教育、医学教育和哲学家教育的正规学校和私立学校。在欧洲的封建社会即中世纪时期兴起的大学,其最初的基本目的也是进行“职业训练”。第二,以非正规的教育方式进行的农业、商业和手工业者的技术教育,这是农业社会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在我国古代,对于农业技术的传播与发展,主要通过劝课农桑的教育活动,这种形式的技术教育从商周时期的奴隶社会就已开始,在整个封建社会时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成为历代社会教化的重要内容,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对于手工业工人的培养,在我国古代主要通过艺徒训练制度。这种制度产生于商周时期,到唐朝形成,在宫廷作坊、官营作坊中都普遍存在,并且形成了与手工业发展程度相适应的艺徒训练方法,一直延续到我国封建社会结束。在西力农业社会,加强技术传播的非正规教育主要是学徒制度。这种制度在欧洲具有久远的历史,并且成为封建社会时期培养技术人员的核心制度,在14一15世纪达到极盛,并且从私人性质的制度过渡到公共性质的制度,被行会控制。到中世纪末期,随着商业、手工业、航海业的发展,才出现了一些职业学校,属于初等教育层次的是商业学校和行会学校,学习简单的读、写、算和一些与商会业务和行会业务有关的知识。在欧洲最早出现的中等层次的职业学校则是航海学校。

2.农业社会职业教育的发展特点。总体而言,农业社会的职业教育因国家、民族、地域的不同会存在很大的差别,但仍然可以找到一些共同点,即:(1)职业教育具有身份象征意义,体现出鲜明的等级性。职业和技术教育在农业社会的总体地位非常低下,严格说来,在正规的学校教育系统中根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技术教育。这表明对于这种培养社会劳动力的教育门类的歧视,即便带有职业教育色彩的培养上层社会各级职业人士的那些学校教育也存在较为严格的等级性。(2)科学技术教育的内容不被正规学校教育的课程体系所重视与吸纳。农业社会教育体制主要在于维护政治伦理制度的合法性,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既没有社会需求,也没有自觉意识,因此科学技术教育的内容长期在正规教育的课程体系中没有任何地位。(3)艺徒制或学徒制职业教育体现出对技术的保护和垄断特点。由于农业社会中手工业生产的主要场所在家庭,因此技术教育表现为技术行会或家族垄断。

二、工业社会的职业教育

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化与过渡是人类社会逐步实现现代化的过程。工业社会的来临,使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划时代的变化,这些变化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促使人们开始从理论上研究和分析职业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关系,并且不断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理论。与此同时,人们不断地意识到职业教育所面临的社会要求与挑战,并且日益建立了适应工业社会发展的职业教育制度和模式。

1.工业社会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变革。在工业革命之前,逐渐发展壮大的资本主义经济对教育提出切实的变革要求。科技知识和经济生活的需要逐渐渗人到学校教育中,形成所谓的“实科教育”。实科教育注重讲授实际生活和经济生产所必需的实用知识,主要是适应工商业阶级的实际要求。在工业革命爆发的最初时期,职业教育与工业革命的关系并不密切,甚至最初的工业革命导致了职业教育的倒退严工业革命带来了社会经济生活领域的重大变革,这对于教育来说无疑提出了变革的要求。首先,工业社会的到来将生产从家庭转移到工厂,从手工工艺转化为动力机械大生产。生产工序和技术的复杂化,使机械工人只能熟悉和掌握机械生产全部过程中的某个片断,而企业主不再如同行会的师傅那样负有使其雇员受到教育的责任。其次,工业革命也促使大批职业出现,早期仅仅被看做谋生手段的工作,开始作为一种受到人们充分重视的、需要专门训练的职业。职业在社会中地位的转变直接导致社会职业观念的转型,人们开始关心职业地位,认可劳动者在社会中的贡献并且从国家政治观念中重视职业及其从业者,同时开始考虑如何通过职业和工业教育培养和培训劳动力。第三,工业革命的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与教育的联姻。到大机器生产成为社会生产模式的主流之后,以实施技术和科学知识教育为主的学校制度得以迅速发展,并逐渐成为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从18世纪中叶的产业革命至19世纪中叶,科技教育在欧美各主要工业国家发展起来,基本特征是新型的工业技术学院(校)迅速发展及对传统大学的改造。技术教育开始受到全社会的重视,这对职业教育的影响极其深远。基于上述变化,职业教育出现了革新与调整。首先,各国普遍设立职业技术学校。从文艺复兴之后,就不断有思想家提出建立以技术教育为目的的学校教育系统,这种理论思潮在16世纪到17世纪极其盛行,到17世纪初转化为实践,即德国出现了近代最早的职业学校并最终被列为王室的教育设施。其次,18世纪末19世纪初、中期,职业教育逐渐学校化。法国、德国、英国、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先后都建立起来职业教育的学校制度,职业教育开始逐渐进人到学校的课程体系中,各国开始较为系统地培养技术人才。进人20世纪后,两次世界大战极大地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使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与作用得到充分展现。今天,几乎所有国家都通过学校等机构实施系统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为多种类型的社会个体提供进人劳动力市场的可能及在劳动力市场中进一步发展的机会。

2.工业社会职业教育的主要特点。(1)职业教育的学校化,表现为从双轨教育制度中的独立一轨逐渐与普通教育相融合。职业教育的学校化历程在最初阶段,即在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之初成为双轨制中的独立一轨,面向普通劳动人民的子弟,起点为普通义务教育的公立学校,终点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工业社会早期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截然分开,彼此互不沟通。“二战”后,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脱节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不仅表现在教育机会不均等上,更表现为现代劳动力的培养必须建立在扎实的基础教育上。美国率先兴起的“生计教育”运动便是针对这一问题所发起的,“生计教育是企图使普通教育(重在养成一定的价值观)、学理(一作“学术,’)教育(重在继续深造的工具性学科的修习)、职业技术教育(重在实践技能的训练)融汇成一体的一种努力,这反映了时代的某种需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进步,养成一技之长、一艺之巧的那种职业训练变得过时了,教育上搞了两千年的‘自由’与‘职业’教育的划分渐渐在泯除”。由此,职业教育普通化、普通教育职业化的趋势大大加强,它成为20世纪后半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导向,也成为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2)职业教育的理论化,表现为从关注社会效率向关注个体的全面发展演进。工业社会初期,人们只是把职业教育看成是用来传授技能与手艺的教育,由于新技术的推广和运用、工业模式的不断变革、职业结构和劳务市场的重要变化,使职业教育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包括的行业也越来越多,工业社会的种种变化对职业教育的新要求不断地反映在职业教育理论的变化上。工业社会中,许多教育理论家就已经开始有意识地研究和探讨职业教育的基本理论,并提出了很多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的职业教育理论。以美国为例,在20世纪初,一些重要的职业教育理论家如布鲁索、史奈登等,从社会效率的角度来研究和审视职业教育,认为职业教育的功能在于促进社会的发展,个体发展要服从于社会发展,培养其一技之长将对社会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这些思想促成美国重要的职业教育法案《史密斯·休斯法》的颁布,并且长期作为美国职业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和国际职业教育的理论基础。当然这种思想在产生之初,即受到质疑和批判,杜威就反对这种职业教育思想,他指出:“就是有一种危险,把职业教育在理论和实践方面解释为工艺教育,作为获得将来专门职业的技术效率的手段。’嘘在他看来,这是一种妨碍社会和个体发展的教育,尤其在现代民主社会中这是一种反民主的教育思想。在当代,国际职业教育理论界也不断对这些观念进行反省,并且形成新的共识,认为“现代的观念理所当然地认为,职业教育项目不能准确地对应某个特定工作进行设计。劳动力市场动态和变化着的需求对思维能力越来越多地替代体力技能提出了要求,因此,职业教育计划应该人文化和宽基础化,以提高适应性,拓宽就业机会,提高教育和职业的能动性”。因此,现代职业教育的理论开始摆脱狭窄的理论视野,更多地兼顾人文教育与公民教育,并尽可能地为个体终生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3)职业教育的实践体系主要体现为能力为本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工业社会的职业教育实践以“能力为本”为其基本特征。在整个20世纪,职业教育植根于行为主义,依据对个体心理和学习结果的分析只能依赖于对其可证实的行为进行观察的理论,提出并确立了‘能力为本”的教学观念和实践模式。这种教学观主张要对职业和工作环境中所需能力进行归纳总结并分析细化,使其成为课程和教学的目标单元,个体的学习结果相当明确。在理论上,这种基于行为主义的教学观似乎克服了手与脑、理论与实践、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分离,但在实践中,出现了重目标定向轻持续发展、重技能形成而轻思维发展、重特定技能轻一般技能、重职业定向轻职业养成、重经验性轻情境性等倾向,因此,这种职业教育模式从其开始之初便受到批判。

三、知识社会的职业教育

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DECD)先后公布三次报告,指出当代教育面临着新经济时代即知识经济的挑战,人类正在进人到知识社会。知识经济正在创造新的以知识为本的职业和工作群,并且需要知识从业者,他们工作的核心特征在于对知识的创造和控制,并非简单的物质生产或普通服务,而是运用知识去设计、创新并高效地生产和改造产品。知识社会的职业教育应当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知识社会要求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学会学习。知识社会和知识经济发展的强劲态势已经昭示,任何想获得某种工作并且在其中得到持续提升和进步的从业者,不仅要具备该种工作所需的特定知识和技能,更要具备高度有序的思维水平、问题解决能力、与他人合作的心态与技巧、在工作中基于组织和社会技术资源不断更新知识和技术的自我发展习惯与能力。因此,职业教育仅提供某种特定知识和技能从而为未来的工作做准备还不够,它必须提供给学生适应工作动态发展的知识和技能体系,其中学生自主学习和持续建构知识的能力最为重要,即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而基于行为主义的教育观旨在传授给学生特定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则无法实现此种目的,面对当前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行为主义教育观显得过于机械。当代基于建构主义的职业教育观则指出,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在于“通过在真实世界的环境中,以体验式的、情境化的,以及社会化的方法促进知识的建构,强调教育目标应倾向于培养学生自我定向的学习能力,而教学任务则不止于形成学生的一技之长,更重要的是推动其自我终生的知识建构,唯此方能适应当代知识社会和经济对人力资源的要求。

2.职业教育中行为主义能力观逐渐被建构主义能力观所取代。“能力本位”是职业教育的核心主题。基于行为主义的职业教育的能力观是工业社会的产物,这种观点将能力分解成为不关联的任务和行为单元,成为教学目的和教学评价的标准。这实际上简化了现实工作环境的复杂性,或多或少地忽略了行为目标之间的联系、行为目标实施的真实环境,以及工作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由于真实世界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实际上,行为目标从未能通过理论所精确构想的实践模式而获得”。反思行为主义能力观所产生的问题,使一些国家致力于对职业教育政策的弥补和改进,其主要措施是在强调专门技能的同时,加强学生一般技能与核心技能的培养。如英国于1991年补充国家职业资格证书(NVQ)框架,将“核心技能”如交流能力、计算能力、信息技术、人与人之间的交互能力,以及问题解决的能力纳人进来;澳大利亚国家培训委员会(NTB)则提出一套更为宽泛的“关键能力”;新西兰则提出“根本技能”;美国劳工部在1991年的SCANS报告中则确定了未来工作所需要的“基础能力”。然而,对于这种抽离情境因素、不考虑其可转移性,而尽力将知识、理解、认知和态度作为行为目标的做法,仍然受到很多学者的质疑。对于工作专长形成规律的研究和建构主义的学习观都指出,人们正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地做出判断、审查和反思,并且改变自己的行为,以持续地重新建构相关的和有用的知识。因此,“技术”形成也是社会建构的或者是文化的实践,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过程。行为主义能力为本的教学观实际上过于简单化了能力的实质。凡此种种,都促使一种更为宽泛的“能力观”得以确立,它视能力为知识、态度、技能以及在完成任务的环境中表现出来的价值观等的复合物。种观念看到能力的多种水平和程度,能力因此被认为并不是一次就可训练成的行为,而是个体思维及其行为的持续发展过程,文化背景和社会实践也会参与到能力的形成和发挥中。此种对能力更为宽泛的解释,使得职业教育必须引人认知和建构的学习观念,不能再完全立足于行为主义。

篇6

关键词:广东;高职教育;社会需求;建议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105-084-03)

广东是我国的经济大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当下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一方面,经济的转型升级需要人才作支撑,而高职教育可以为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人力资源质量提升,优化人力资本结构;也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信息和技术支持,促进科技转化,实现生产和经济管理科学化,因此高职教育对广东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广东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影响了高职教育的发展。首先,广东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高职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并制约其目的、结构、内容和质量;其次,广东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决定了高职教育的专业、层次结构;另外,经济运行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高职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相互融合表明两者是矛盾统一的关系,而处理和协调这一关系的关键在于把握住广东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的需求趋势。高职院校只有根据经济发展的要求培养出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才能成为经济社会前进的动力,才能促进广东经济转型升级。

一、关于高职教育需求的理论简析

对教育需求的划分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划分为消费性需求和投资需求。消费性需求指人们把教育当做一种最终消费品,用自己的个人可支配收入来购买教育这种特殊的劳务产品满足某种精神方面需要的消费行为。投资性需求指除政府以外的全社会经济行为主体出于追求投资回报的动机而产生的对教育的需求。投资性需求区别于消费性需求的最突出特征是强调教育支出的回报性。另一种是划分为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社会需求指为谋求社会文明发达,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而对教育的总需求。个人需求指个体在发展自身过程中为增进知识,增长才干,发展才能而对教育的需求,主要是对教育机会的需求,是对知识的追求和对成为人才的愿望。

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使区域内产业结构不断调整,职业更换速度加快、职业类型增多、职业技术含量加大,用人单位需要更多的高技能人才,企业对高职教育提供的教育产品——应用型人才产生需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专业分工越细,职业类型增多,用人单位对高职教育的教育层次和类别的需求就越大。对个人来说,为获取技能,形成人力资本的优势,以便在劳动力市场上获得较好的岗位和较高的收入,个人产生了对高职教育服务的需求。

企业对高职教育产品的需求来源于其对经济利益的追逐,这是一种内生需求,个人对高职教育服务的需求是由企业对教育产品的需求而派生出的间接需求,因此没有高职教育的教育产品需求也就没有对教育服务的需求。

二、广东高职教育的发展状况

广东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发展,得到了省政府在经费和政策方面的支持。在办学体制方面,政府鼓励多元办学、多元投资体制,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办学,积极发展民办教育,推动公办与民办学校结合、学校与企业结合,形成了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1998年广东省普通高校43所,其中高职高专17所,占39.54%;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18.5万人,其中高职高专在校生8.01万人,占43.3%(其中民办高职高专3所,在校学生3700人)。2000年广东省普通高校52所,其中高职高专21所(民办高职院校有6所),占广东高校总数加40.4%;全省普通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29.95万人,其中高职高专学生15万人,占在校生的49.8%。2002年,广东省普通高校数71所,其中高职高专40所,占高校总数56.3%。2006年全省普通高校105所,其中高职高专68所,占64.76%(其中民办高职院校21所,占全省高职高专的近1/3),全省普通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是100.86万人,其中高职高专在校生49.34万人,占在校生46.4%。到2010年广东普通高校131所,其中高职院校76所(其中民办高职院校29所),占高校总数58.01%。

在生源方面,广东高职院校的招生方式有三种:第一,以初中毕业生为生源,招收五年制高职班;第二,以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包括中专、技工、职高)为对象,通过“3+专业技能证书”考试,升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第三,以普通高中毕业生为对象,通过高考录取升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另外,根据广东省教育厅的关于2010年开展职业院校对口自主招生三二分段试点工作的通知,在2010年广东省部分高职院校可以采用自主招生的方式从对口的中职院校直接选拔人才。目前来看,大部分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仍以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为主。

三、广东省高职教育的需求状况分析

(一)省际对比分析

江苏、浙江是我国两个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同时这两省高职教育的发展也走在全国前列,因此本文选择这两个省2009年的经济数据及高职教育发展数据与广东进行对比分析,判断广东高职教育的相对需求状况。

2009年广东地区GDP总量高于江苏省和浙江省,其中三次产业中广东第一产业产值2006.02亿元,低于江苏省第一产业的生产总值;第二和第三产业广东的产业规模均大于江苏省和浙江省。在经济增长方面,广东经济总体增长速度比浙江高0.6个百分点,但是比江苏低2.9个百分点。在三次产业产值增长率的对比分析中,广东只有第一产业的增长速度比江苏、浙江都高。在第二产业广东的增长率低于江苏3.8个百分点但高于浙江,而在第三产业广东的增长速度是三个省中最低的。

经济发展与高职教育是矛盾统一的关系,通常在经济结构差异不是很大的条件下,经济规模越大对人才的需求量就越多。从表1可以看出广东、江苏、浙江三省经济结构比较相似,均是以第二和第三产业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而高技能人才也主要分布在第二和第三产业,因此可以推论出广东的高职教育需求数量大于江苏和浙江。另一方面,由于广东属于外向型经济,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对广东的对外贸易影响巨大,2009年广东第二和第三产业增速放缓,对人才需求量增速也相对下降。但是金融危机之后,广东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加快,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迅速发展,这使得企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量大幅上升。根据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统计,到十一五末期,广东的高技能人才需求缺口将达到100万左右。

高职院校是高技能人才的主要供给来源。表2是广东、江苏、浙江三省的高职院校发展情况,同时也代表了

2010年至2012年左右三省高技能人才供给的基本情况。在表2中广东高职院校总数和在校生数少于江苏省,而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数量上广东比江苏和浙江都要低。结合表1中三省的经济规模可以看出,广东高职教育供给情况与江苏和浙江相比无论在数量方面还是在质量方面均不乐观。

截至2009年底广东共有高技能人才约120万人,同期江苏省的高技能人才约为98.94万人,浙江省的高技能人才约为110万人,对照三省的GDP总量可知浙江省在高技能人才存量上最有优势,广东比江苏稍稍领先。但是由于广东本身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需求量较江苏要大,且在2010年到2012年的高职教育人才供给中,广东与江苏相比仍有差距,因此未来广东的高职教育需求在总量上的缺口有可能高于江苏。而浙江由于经济规模较广东要小很多,且本省高技能人才存量较大,所以未来其对高职教育需求缺口也没有广东大。

(二)广东省内区域高职教育需求的分析

2010年广东共有高职院校76所,其中珠三角地区有65所,粤东粤西有9所,粤北山区2所。从高职院校的分布可以明显看出,广东省高职教育发展存在明显的地区不协调状况,人才分布结构性矛盾显著。珠三角地区人才较为集中,而粤东、粤西人才空缺较大,粤北山区人才短缺严重。高职教育地区分布不协调的状况是与广东不协调的经济发展结构相对应的。珠三角作为经济发达地区,不仅吸引了大批人才,同时其对人才的需求也推动了当地教育的发展,使得珠三角成为广东省内高职教育资源的核心区,而两翼和山区则处于边缘区。

十一五期间广东省加快了两翼和山区发展的规划,同时珠三角的部分产业开始向两翼和山区转移,这使珠三角、两翼和山区对高职教育的需求在数量和结构方面都发生了变化。本文通过表3中几项经济指标对广东省各区域高职教育需求的变化进行了分析

从2009年的经济数据可以看出,珠三角和两翼、山区的经济发展差距仍然非常大,广东高职教育资源分布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集中在珠三角地区。2009年珠三角地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接近50%,比2008年增长了2.2%,批发零售业、金融、房地产等行业发展迅速。珠三角对于高职教育人才的需求将更多地集中在服务行业,并且随着产业的升级珠三角对人才的需求层次将越来越高,高技能人才需求在珠三角的人才需求中所占比重加大。东翼的汕头、汕尾、潮州等市依托港口大力发展制造业,西翼湛江石油天然气、海洋资源丰富同时交通网络发达,茂名大力发展重化工业,阳江旅游资源丰富。总体来说东西两翼在第二和第三产业均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对技能人才需求旺盛,当前两翼的高职教育发展相对经济发展落后。对于经济不发达的粤北山区来说,一方面,对本地区积压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失业人员、再就业人员等需要通过职业教育提供学历、技术和培训教育后向第二和第三产业转移;另一方面,承接珠三角的产业转移及技术进步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也将增加粤北地区对高职教育的需求。

四、关于广东高职教育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加快发展高职教育,增加教育产品供给,提高教育质量

从以上对广东高职教育的需求分析中,可以看出与经济发展相比广东高职教育的发展相对落后,在十二五时期广东要大力推进高职教育,增加教育产品供给,提高教育质量。具体措施有:一是通过市场解决教育高等职业教育资源的体制性短缺,改变政府作为教育资源主要供给者的角色,充分发挥市场调节高职教育非公共产品供求关系的作用。积极发展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人。二是以需求定位,高职院校必须顺应广东经济发展的诉求,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求生存,以特色促发展,着力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加强新技术开发、新成果运用,尝试建立灵活多样的培养与管理机制,如协议式合作、互惠式合作、订单式培养、全程式管理等。

(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合理配置各区域的高职教育资源,以教育发展推进经济发展

随着广东的经济转型升级和省内各区域经济的规划推进,区域各行业与产业群渐次兴起,需要各类技术和人才支撑。目前的高职教育资源分布过度集中在珠三角地区,政府应当进行适当调节,促使教育核心区的资源向边缘区扩散。首先,政府应加大对两翼和山区高职教育发展的支持力度,在资金、土地等方面给予适当的补贴,政策上有所倾斜。其次,政府要强化自己的中介角色,建立起院校和企业的沟通桥梁,推进校企合作,以高职院校为产业开发基地,以企业为实训基地。在高职教育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充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三)改变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解决广东人才供给与需求的结构性矛盾

高职院校在办学观念方面要脱离对普通本科教育的模仿,在专业设置上要与其他高等教育保持分工错位发展,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在日常的教育实践中应该加强学生在模拟实训环境下和技能环境下的学习。创新教材应用、创新专业设计,通过专业设置结构的调整,彻底改变专业和企业不对口、专业与岗位不衔接的问题,要按照现在新职业岗位和企业岗位技术标准来设计专业,培养新时期广东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鲍风雨,高职教育需求、供应与区域发展对策[J],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15-16.

[2]罗罕淑,张敏强,广东高职教育发展与广东人才需求的关系研究[J],高教探索,2003,(1):70-72.

[3]麦强盛,广东省高技能人才需求调研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0,(31),21-25.

[4]鲍风雨,赵东明,区域高职教育需求的系统预测[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87-90.

[5]陈基纯,王枫,广东高职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地区差异的定量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9,(10):33-37.

篇7

可是,如果音乐没有好坏优劣之分的话,音乐还有存在的价值吗?因为价值即是好坏、即是有用无用,如果人们无法对音乐的价值做出判断,音乐也就丧失了自身——人们不会去理会一个无法判断其好坏的东西。因而,音乐的美是而且应当是有标准的,只是我们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为大多数人所认可的标准,从而获得音乐评价的一致性,并以此来规范和促进音乐的发展。

既然音乐的好坏即音乐的价值,我们不妨从价值入手来观察音乐。价值是一个关系范畴,我们评价一个事物的价值往往包含着主客体关系。价值是客体的事实属性对于主体的需要及其各种转化形态,如欲望、目的、兴趣等的作用。简言之,价值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效用。①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来看音乐的价值。音乐的价值应当体现为作为客体的音乐对于作为主体的人的效用。我们说音乐是美的是因为音乐能够满足人的“美的需求”,这其中作为客体的音乐价值可以分为两种情况:音乐作品的价值和音乐行为(创作、表演、欣赏)的价值,而作为主体的人也包含两种含义:个体和社会(群体)。笔者将尝试从社会伦理学角度对音乐的价值进行梳理。

一、音乐作品对于个人的价值

一般说来人欣赏音乐是为了获得美的精神愉悦,那么对这种“美的精神愉悦”的满足就可以视为音乐作品的价值。精神愉悦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的满足(官能刺激)、美感的满足(心理愉悦)、幸福感的满足(身心融合的愉悦)。其中幸福感的满足是人类身心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最高意义的满足,是至善即终极价值,而作为第一、二层次的及美感的满足都应当指向幸福感的满足。另外,美感的满足也可能伴随其他心理效应,比如道德感或曰德性、善的满足。这种满足必须是依附于美感的,因为音乐的本质属性是美,而人对于音乐的需求也是美,如果没有了美感光谈道德感,音乐就不能称其为音乐了,只能称为道德教化作品。如果人们对音乐的需求脱离了美的范畴,或者说音乐对于人的满足脱离了美的范畴,音乐的价值就失去了根基。比如,有些以低俗笑料或是新奇素材为内容的音乐作品是为了迎合人的浅层次的喜感或是惊奇感,完全脱离了美的范畴,这样的音乐作品不能称之为有价值的或者说是善的(善亦即正价值)。

我们再来看看音乐价值的三个层次,——美感——幸福感是人对于音乐需求的呈递进关系的三个层次,其中处于最低的层次,是音乐对于人的精神的最初级的满足,人们欣赏音乐最开始接触到的是感官(视听)的刺激或者说是音响的刺激,接下来获得的才是美感的享受,而只有当人们在美感享受的过程中获得身心一致、浑然一体的深度体悟时,才有可能进入幸福感的阶段,所谓“余音绕梁,三月不知肉味”形容的就是这样一种审美境界,只有优秀的音乐作品才能使人进入这样一种境界。对于只能引起精神并且止于精神的作品,我们姑且只能判断为不够好或者说价值较小。

因此,我们不妨这样描述音乐作品的价值:音乐作品以其“美”的特质(形式、内容、意境等)来满足人的精神、美感、幸福感的审美需求。音乐作品的好坏以及音乐作品价值的大小都可以以此为判断标准。

二、音乐行为对于个人的价值

音乐行为包括音乐创作、音乐表演和音乐欣赏,从媒介的角度来看还应当包含音乐传播行为。音乐行为与人的价值关系本质是人与人的价值关系,其中包括人与自我的关系(例如音乐欣赏行为)。音乐创作和音乐表演的价值在于创作者和表演者通过音乐作品表达和传递自己的审美意识(思想、品位、见解等),以此来满足人(或者说接受者、欣赏者)的“美的精神需求”。对音乐创作和音乐表演行为的价值判断与音乐作品相似,只是作为音乐行为的实践者——“人”来说具有更多的主观能动性。当音乐创作者或音乐表演者的动机离开了“美”的范畴时,比如为了获利或是出名,其行为价值是不善的或是负面的。音乐创作行为或表演行为价值的大小与对人的美感需求满足的层次相一致,但是由于行为实现者的能动性因素,音乐行为价值的大小还与创作者或表演者自身的能力相关,即优秀的音乐创作者和表演者更加有能力创作出优秀的或者说更大价值的音乐作品。

音乐传播行为与音乐创作行为、表演行为的价值类似,也是通过传递美的音乐来满足他人的审美需求。不同的是,音乐传播者的主观能动性并不体现在音乐的创作或诠释上,而是体现在音乐的选择上,也就是说音乐传播者对于音乐作品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其行为的价值实现:如果音乐传播者选择优秀的音乐作品来传递音乐的正能量,其行为是善的;反之,当音乐传播者处于某种目的选择或者扩散一些低俗的、背离了美的音乐作品时,其行为是恶的或者说是负价值的。

从个人的音乐欣赏行为来看,其价值关系是人与自我的关系,人们欣赏音乐是为了满足自我的审美需求,其行为动机和结果都应当属于美的范畴,一旦脱离了这个范畴,我们就可以判断其欣赏行为是没有价值或者说对自己是不善的。例如,有些人欣赏音乐的动机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浅层次的娱乐感或者说是新奇感,抛却了美感的需要,这样的行为就不能说是善的或有价值的。就个人的欣赏行为来看,其价值的大小与欣赏者的审美能力相关,这种审美能力包括音乐认知力、判断力、敏感度和音乐知识、经验的积累等。

三、音乐作 品、音乐行为对于社会的价值

社会作为人的集合也可以成为价值关系中的主体,这个主体对音乐的需求可以描述为通过音乐满足作为特定物种的“人”或者说人类的审美需要、获得“人”的全面发展从而最终实现全民幸福。在音乐对于社会的价值实现过程中,有四个因素是可能对其产生影响的,即政治、科技、经济、人文,这四个因素都有可能促进或者阻碍音乐对于社会的价值实现。从政治因素来看,政治的本质是权力主体维护自身利益而行使的特定行为以及由此结成的特定关系。当处于权力主体的人在倡导音乐文化时,如果是出于政治目的而不是为了满足社会整体的精神需求时,其行为对于整个社会具有负价值。例如古代封建礼乐是为了稳固专制制度,从而禁锢了人们的音乐思想,限制了人的审美自由,我们可以评价其为不善的。

我们再来看科技和经济因素,科技和经济的支持推动着音乐文化的发展,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科技和经济力量的渗透会改变音乐的特质,例如视频技术对于音乐听觉本质的冲击,还有市场经济中的音乐商品化等。这些改变会造成音乐本质的改变——即音乐的美的纯粹性的变化,从而最终影响到音乐对于社会和人类的价值实现。试想,当某一天音乐成了“看”的艺术时,音乐可能要更名为音画或者是另外一种事物了。如果音乐本身都不存在了,还来谈论它的价值又有什么意义呢?因此,经济和科技对音乐具有双重作用,既有正面价值也有负面价值。

最后,我们来看人文因素,笔者在此想着重探讨大众音乐行为对于音乐价值及其社会实现的影响。大众是相对精英而言的,不同历史时期,由于文化话语权归属的不同,精英和大众都可能是社会文化行为的主要实践者。就当代的格局而言,大众是文化行为的主要实践阶层,是文化行为的事实承担者。因而,大众的文化趣味和文化选择会在很大程度上左右文化本身的发展,从而对整个社会产生影响。例如,当大众具有崇高的音乐理想,对音乐的“美”的本质有清醒的认知,对音乐的价值有正确的判断时,音乐文化会在大众健康的需求下朝利于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的、利于人类全面进步的方向发展,从而实现对社会的正价值。反之亦然,当大众将音乐视为满足感官刺激的消费品,忽视音乐“美”的价值本质时,音乐文化氛围会变得污浊不堪,而人类是无法在靡靡之音中获得美的精神享受的,更不要说幸福感的实现了,从这个角度来说,大众“不善”的音乐行为将会最终导致音乐对于整个社会和人类的负价值。

结语

综上所述,从社会伦理的角度来看,音乐的价值在于对人的审美需求的满足,以及对社会人文发展的贡献,以此标准来判断音乐的价值更接近音乐的本质,有利于将具有美感的音乐与非审美的音乐区别开来,从而更为客观理性地评价音乐作品和音乐行为。

注释:

篇8

关于职业教育发展情况的汇报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县委、县政府立足AAA实际,认真谋划AAA职业教育工作的发展思路,使AAA的职业教育工作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巨大转变。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职业教育法》和《BBB省实施〈职业教育法〉办法》的颁布实施,县委县政府加大了工作力度,职业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促进和发展,为AAA培养了一大批多层次的专业劳动人才,提高了民众综合素质,实现了初中后教育的多向分流,为我县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现就我县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做一简要汇报:

一、基本情况

AAA现有职业教育学校三所,呈互补型分布,分别为:县职业教育中心;县劳动技术学校;县农业技术中学。

县职业教育中心93年建校,占地42亩,建有4300平方米的综合教学楼,餐厅、学生公寓及教学辅助设施相对齐全。现有教职工72人,在校生420人。学校设职业中专和综合高中两部,先后根据需求设过文秘、公共关系、现代化办公、市场营销、农技师资以及综合高中等7个专业,现有6个班级。2003年与BBB师大联合办学设立了1+4本科预科班。每年可向县域各企业和天津开发区输送230名合格的技术人才和劳动者。

县劳动技术学校,始建于1987年,占地14.5亩,现有校舍60间,建筑面积980平方米,学校有教职工15人,在校学生204人。学校开设计算机应用、电气焊、服装、电工电子等专业。并配有标准微机室、焊工机房和服装缝纫机房。自87年以来,共培养、培训各类技术专业人才2400余人。

县农业技术中学位于辛集镇,占地24亩,现有校舍105间,在校生150人教职工30人,自83年改为职业高中以来已输送农业技术毕业生3300人。

二、职业教育工作开展情况

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进步需要的职业教育制度,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因此,县委县政府按照职业教育法的规定把发展职业教育纳入了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结合AAA实际精心谋划职业教育工作的发展思路。

1、立足县情,以寻求突破促发展。AAA是国家级贫困县,总人口20万人,土地盐碱,且连年受灾,经济基础非常薄弱,年财政收入仅为4千万元,只能满足公教人员工资,为吃饭财政。所以如何在县财力能够承受的情况下办好职业教育是历届县委县政府深切思考的一个问题。93年县职业教育中心成立后,县委县政府毅然决策,突破落后现状,按照一要吃饭、二要发展的工作原则,确定了量力投入、举债起步、负债经营的工作思路。94年9月政府无偿划拨土地、投资120万元、举债100万元兴建了县职业教育中心。95年7月第一批新生顺利入学。职业教育中心的建成全面改观了我县当时职业教育落后、薄弱的状况,实现了我县中等职业教育学校零的突破,为全县职业教育今后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职业教育中心自建校以来已输送各类职业中专毕业生和职业高中毕业生计2000余人。

2、强化管理,以加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促发展。要占领职业教育市场,建设一支素质过硬、教育教学质量高的教师队伍是关键。为此,县政府积极落实职业教育法和BBB省实施职业教育法办法的有关要求,大力加强了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充实师资、鼓励在岗进修,全县职业教师队伍由94年的72人增加到现在的128人。职业教育中心专职教师由30人增加到64人,本科学历教师由8人达到了42人,学历达标率上升了39%。同时,注重技术专业人才的引进,先后为各职业学校引进和配置计算机、电气焊等专业教育人员10人,有力地充实了教育队伍。为保障职业教育学校教师工资,2002年,县财政力克重重困难,实行了全县教师工资全员、足额、准时、统一发放,保证职业教育教师各项工作待遇的落实。以上举措的实施,有力提高了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了我县职业教育的发展。

3、灵活办学,以全新的市场经营理念促发展。使我县职业教育得到良性发展,并适应社会发展和就业市场需求;实施好以初中毕业后为重点的不同阶段的教育分流,健全起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是我县教育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为此县政府采取了两方面的措施:一是大胆引入市场经营理念,利用社会资金改善办学条件。县职业教育中心2002年以前只有一栋教学楼,学生宿舍也在楼上,学宿一体,但学校无力建设学生宿舍,县政府为解决这一问题,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经营原则,由学校与投资者协商,校方提供用地,引入社会资金100万元,建成了1000平方米的学生宿舍楼,开了社会资金投资学校建设的先河。解决了学生住宿问题的同时,拓展了学校的教学空间。二是灵活办学,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确定学校专业设置。几年来,我县职业教育坚持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采取全日制与短训相结合、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结合、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自主与联办相结合等方式,按市场需求灵活设置专业和学制,开办了多专业多层次的学习班和培训班,想方设法增强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活力。去年,为满足部分学生需要,我们与BBB师大协商,联合举办了1+4BBB师大本科预科班,目前,招生工作正在进行。农业技术中学根据自身实际开设了学制两年的计算机职业高中班,现已入学就读。劳动技术学校根据需要,新增设电气焊和电工电子专业。

三、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的打算

虽然我县的职业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我们深知,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也是相当突出的。一是受经济因素的制约,职业教育投入较少,用于职业教育的财政性经费没有做到逐年增长,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仍然较低。二是受县域经济的影响,企业较少,就业市场狭窄,这样造成与县办普通高中相比,职业高中招生额度偏低,当年初中毕业生职业高中入学率仅为17%低于普通高中近10个百分点。三是和兄弟县市相比,我们的办学形式相对单一,规模较小,市场竞争力相对缺乏,不能充分占领市场(约有56%的初中毕业生和众多各类需要接受培训的人员流失),多方联合、规模办学、综合教学、协调管理的合理化布局还没有形成。

以上问题,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对今后的职业教育工作拟定了以下工作思路:

1、严格落实职业教育法和BBB省实施职业教育法办法的有关规定和要求。想尽千方百计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引入市场经济的管理理念,在吸纳社会资金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力争做到用于职业教育的经费逐步增长;依法征收的教育费附加安排一定比例用于职业教育。

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改变县域经济环境,拓宽劳动力就业市场,走工业强县之路。通过扩大县内企业的规模和数量,增加就业教育和培训需求,实现AAA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培训的共同促进和发展。

3、充分利用我县临津、京的地理优势和劳动力的资源优势。进一步拓宽劳务输出市场,通过职业教育和培训,为津、京开发区提供丰富的技能劳动人员。为AAA的经济发展大局服务。

篇9

关键词:安徽 高职 师资队伍建设

随着普通高校的扩招,我国高职院校的招生遇到了数量和质量的下降。2014年安徽省高招录取中,一些高职院校的投档线相当低,很多在200分以下,文科有超过10所院校的投档线仅为专科批次线,理科则有9所,这些学校虽然有考生报考,但是远远没有达到招生计划数量。而投档线刚刚超过150分的学校不在少数,记者粗略统计了一下,这部分学校仅文史类就有20所左右。在高职院校生源危机的情况下,安徽省已经扩大了高职院校自主招生的试点。实际上,高职院校生源危机的根本原因是师资问题,即教师的技术水平不高,甚至没有专业技术。如安徽某职业技术学院材料工程专业的教师队伍中,只有5名高级职称的教师,其中4名高职称教师具有工程师职称,其余全部是讲师和助教。当然,这与历史上官本位思想严重有关,工业不受重视,技术得不到普及,其结果是职业技术教育远远落后于江浙和上海。因此,技术是影响高职院校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只有解决了技术研究队伍的建设问题,安徽高职教育才能走出困境,得到真正的发展。针对高职缺少技术师资的这一问题,不少专家认为要培养双师型教师,这就产生了一个连环问题,即双师型教师的教师培养问题,因此,高职师资的问题必须走自主开发的道路,这才符合人才成长的规律。结合实际,本文认为安徽高职院校要想走出困境,必须引进高层次技术人才,同时组织教师研发技术,改进教学方式,与学生合作开发实用技术,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师资水平。

一、引进高层次技术人才

安徽高职院校引进人才,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能性。安徽高职院校引进人才的必要性在于本地不能很快产生高新技术人才。安徽虽然地处华东地区,靠近江浙和上海,但毕竟远离沿海,处于欠发达地区,工业基础薄弱,因而,技术教育的底蕴不够。而且,依靠自己的力量,不可能很快地培养出自己的人才。

安徽高职院校引进人才的可能性在于东部人才富裕,可以弥补安徽高职院校工业技术师资的不足。东部生活成本较高,安徽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改善住房条件、居住环境等负面为引进人才提供有利条件。安徽高职院校引进人才可以有两种思维。

第一,要引进已经具有技术水平的师资,包含国外技师的引进。引进国内的技术人才是必要的,但也要引进发达国家的技师。安徽高职院校需要借助国内和国外的技术力量来发展自己,也可能招聘到欧美的技术人才,毕竟安徽有出国留学的传统,可以利用在国外留学和工作的安徽人帮助联系。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开始较早,技术人才较多,可以大胆引进,以服务于安徽的工业技术教育。在引进外国技师方面,产生顾虑是必然的,但又是没有必要的。在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政府大胆聘请俄国、美国和英国的技师,甚至让他们担任职业技术学的校长,目的在于发挥他们的技术优势。一个国家,应该能够保障人才引进不会危及国家安全。

第二,要引进具有研发能力的师资,即还没有明显的技术,但通过研究可以开发技术的研究人才。在我国,由于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高等学校工程技术人才数量不多,水平不高,因而,理论研究人才可以引进,但需要转型。无论如何,引进的所有人才都要结合安徽当地的实际开展技术研发。因此,应该像普通高校一样,大力引进硕士和博士,以服务于安徽高职院校的技术开发。

二、组织教师研究与开发活动,提高师资队伍的技术水平

目前,安徽的高职院校教师不少,大家习惯地从事教学工作。领导也习惯于上传下达的管理工作。如此的局面保证了学校工作的顺利进行,但缺乏进取精神。当人们常常感叹人才匮乏的时候,一般都忽视了自己和身边的人。如果思想高度不够,就会认为天下无可用之人。如果善于用人,则天下皆是人才。基于此种认识,本文认为,要在本校教师中组建技术研发队伍,成就师资的高新技术。

组建教师研究与开发,首先要解决高职院校广大教师不自信的思想问题。一般来讲,高职院校往往从薄弱学校发展而来,师资队伍的水平不高,高水平的师资往往被江浙和上海等地吸引,造成了人才流失的重灾区。其实,师资问题最重要的是缺少自信。与我国五、六十年代研发两弹一星的队伍相比,今天的安徽高职院校拥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是很高的,虽然赶不上周边省份的教师待遇,但只要能认清问题的实质,就可能产生改变安徽高职的落后局面。因此,安徽高职院校的领导要首先让老师们知道自己也是经过正规学术训练的,相信自己是能够有所作为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就有了动力。

组建教师研究与开发,关键问题是要引导教师选择技术研发方向。高职院校必须因地制宜地发展自己的技术特长对于安徽而言,工业的优势并不明显。在工业方面,安徽不能和华东其他各省市相比,若发展工业,既有污染,又不能超越,只能跟在他们后面。相反,农业和林业的条件较好,也具有很大的市场,需求的方向也很明显,即工业化程度较高的江浙和上海对绿色农产品和鱼肉等副产品需求非常旺盛。安徽南部山地丘陵多,水域宽广,适宜林业、牧业和渔业,北部平原多,适宜农业和副业,因此,安徽的高职院校在技术开发方面应该选择农林牧副渔,避开不利的高能耗、高污染的工业。

组建技术研发队伍,要打破系所界限,鼓励有想法的老师牵头,组织人员联合攻关。大家在一起攻关技术的过程中,对某项技术研发必然产生深刻的经验,如此一来,研发的技术就和研发人员成为一体,教师也就具有了高新技术。这才是一个高职院校强大的根本道路。

三、改进教学方式,通过师生互动推进教师的指导水平

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教师,既要有技术,又要有表达能力。然而,高职院校教师的表达能力不能像普通高校教师一样,因为一味地讲授,言辞滔滔而不知其所止,远不如审慎的理性开导。而且,讲授的知识体系总是面面俱到,不具有针对性。难怪学生难以对课堂讲授产生热情。

高职院校培养人才,需要通过启发式讲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而后钻研问题并解决问题,最后走向市场。因此,可以说,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教学模式应该是教――学――研――产,即以高职院校师生自己的力量开展的理论联系实践探索,而非依靠外界力量的“产学研”模式。为此,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应该改变系统知识的讲授,有针对性地启发学生,引发学生提出问题,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也许学生不能提出自己的问题,那么,教师就要提出自己的问题思考,与学生一起商讨问题的对策。这样,教师和学生都会产生交流的兴趣和热情。

其实,师生在课堂上围绕具体问题交流的教学方式很早就出现了。德国柏林大学于1810年确立的选修课就是这样。根据武汉大学李工真教授的报告,当时柏林大学的老师在课堂上不能讲别人的研究成果,不能讲自己已经发表或出版过的研究成果,只能讲自己正在研究的问题,学生的作业则是对老师研究的课题内容及方法提出建议或批评。当然,课堂层面的互动只限于交流,限于思维层面。要想有技术层面的深化,则需要师生之间的合作研发。

四、组织师生合作研发,提升师资综合能力

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不同于一般的技术研发队伍建设,他们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除了教师技术水平的提高外,高职院校还要追寻学生职业技术的提高。所以,高职院校的教师要与学生一起切磋,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积淀去掌握或研发技术,不仅可以历练教师在技术研发方面的指导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研发学会研发,取得人才培养方面的成果。

另外,高职院校的学生适合技术研发。他们一般不喜欢理论讲授,正是因为如此,才考不上普通高校。但是,他们对于操作性的活动还是很感兴趣的。所以,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应该改变照搬照抄普通院校的习惯,尊重高职学生的兴趣,少讲精讲,《学记》曰:学学半。意思是教师的讲和学生的学至少要保持1U1,高职院校的教师应多安排学生操作探究。

基于以上认识,高职院校要组织师生合作研发技术,允许师生建立经济联合体,通过产品研发培养人才,用产品研发激励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实现高职院校教师指导学生能力的不断提高,并且能够与时俱进。

总之,安徽的高职院校要想走出困境,就要注重师资工作,从实际出发,结合本地的实际和周边的环境,走引进人才与自主培养相结合的道路,既要改进课堂教学,又要在课余引导学生进行理论联系实践的探索。

参考文献:

[1]韩文,张晓嵘.安徽省高招录取:120所高职院校今年无一人报考[EB/OL].

[2]刘艳青,张磊,李敏: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指向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及实践[J].职业技术,2010,(04).

[3]朱文富.日本近代职业教育发展研究[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9.

[4]刘平.产学研合作教育概论[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7.

篇10

产学研结合对高职院校来说是个热门话题,产学研结合其根本意义在于高职院校的发展要面向市场、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主战场,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内在要求。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还指出产学研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要之路,要积极探索校企全程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式。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没有充分认识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没有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全面发挥人才培养、科技开发、社会服务的作用。以下浅谈其具体表现及对策: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高职教育对于社会的任务和作用,归根到底根本职能是为社会开发所需要的人力资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高职教育的规模和水平。

高职教育到底是以培养技术型应用性人才为主,还是以培养技能型应用性人才为主,对这一人才培养定位问题应有清醒的认识,否则高职教育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将无所适从,高职教育也将迷失发展的方向。当前全国高职教育按照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多数高职院校过度削减必要的理论课程,片面强化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办学层次向中职教育下移,导致学生实际应用能力降低。使得高职院校与中职、技校甚至培训机构无异,只重视技能训练而忽视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将严重削弱了高职教育在国家教育体系中的竞争力,也将失去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独特优势。

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体现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是培养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专门应用性人才,即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不是一般的操作工,也不是基础性的研究工作者,应该是既能动手,又能动脑的技术浪涛用型人才为主。

二、专业设置的市场导向

专业是高职教育办学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契合点,当前高职院校对专业发展的整体规划不够,没有认真分析区域产业背景、行业格局、企业需求和自身办学条件,专业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带有随意性和盲目性,与区域社会接轨不密切,缺乏市场的导向性,其结果是大量相同或相似专业的重复设置,优质资源分散,专业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高职院校有效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特色专业明显不足,这也是造成结构性失业的根源之一。

高职院校多数是由地方政府主办的,为了获得地方政府更多的支持,必须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其次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技能型应用性人才,这类人才必须与区域的人才市场对接。所以高职院校要主动以需求为导向对接区域产业设置专业,优化专业结构,做好区域产业的调研和预测,通过市场调查明确高职教育定位,使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同步,在变动中升级,培养区域产业不可替代性专业人才。

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参与

当前高职院校突出表现在为带动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促进新的经济增长点方面的作用不大。表现在自身的科技创新实力不强,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方面为企业做出贡献不大,为高新技术孵化基地的作用不明显,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等。

建立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保障机制,主动参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提高职院校带动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和促进新的经济增长点方面的作用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要发挥自身优势,在实现各自目的基础上,主动让“利”给合作企业,通过人、财、物的市场化运行与管理,校企双方产权明晰,职责明确,制度保障,充分调动企业参与高职产学研结合的积极性。

四、师资队伍的结构性转型

由于我国高职教育办学时间不长,大多数高职院校是由“中专”合并“升格”而来,即脱胎于中专办学模式,基础较为薄弱,具备较高理论知识,有丰富实践经验,能参与企业新技术、新产品开发的教师很少,这是制约高职院校推进校企合作的关键因素。还有是具有生产性和新技术研发功能的设备不足,为区域企业培训员工作用不大,这些因素都导致高职院校不能吸引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影响产学研结合的顺利开展。

我们认为当前对高职教师仅提“双师素质”的要求是不够的,从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高职教师必须从“双师型”走向“三能型”,使高职教育的师资队伍进入结构性转型。高职“三能型”教师指教师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能胜任理论教学;要提高动手能力,能指导学生实训、实践;还要求教师参与企业相关研发工作,能帮助企业克服技术难题,开展应用性研发。同时,加大与区域产业相匹配的教学设备投入,使高职教育软硬件上都有利于走产学研之路,更好地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产业升级是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必然要求,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是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撑。在高职教育内部视角下,产学研结合的价值取向是以培养人才为根本目的,根本动力在于更好地完成人才培养的使命。因此,高职院校要提升自身的办学实力,只有确立职业技能与创新创业能力并重的人才培养目标,确保人才培养方向,建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课程体系,结合区域产业发展实际,适应地方经济和人才市场要求,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合格实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刘亚峰.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对策与建议[j] 科教导刊2011.11

[2]教育部.关于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 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