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管理和绩效考核制度范文
时间:2023-09-04 17:12: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绩效管理和绩效考核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绩效考核制度;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对策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走向成熟,企业现代化发展进程加快,企业管理也向着现代管理模式推进,越来越规范化,越来越科学化。绩效考核作为企业管理的一种有效方式,已经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涵,并成为激发人力资源价值的重要手段,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笔者基于绩效考核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从现状出发,寻求提高绩效考核制度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价值的有效路径。
一、绩效考核制度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价值
绩效考核是指企业基于发展目标、通过相应的指标约束员工行为、提高员工工作业绩的一种奖惩行为,这就决定了绩效考核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多重作用。
1.提高目标达成度。绩效考核制度的制定紧紧围绕企业工作目标,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工作目标的达成。因此,企业在制定绩效考核制度、实施绩效考核时,工作目标意识将得到有效的增加,从而有助于提高企业工作目标的达成度,使绩效考核和企业管理紧紧围绕工作目标,强化企业员工的目标意识。
2.为员工树立学习榜样。绩效考核制度体现出企业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思想,也体现出企业的价值导向,它打破传统平均主义做法,改变大锅饭做法。通过绩效考核,无形中传达出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即企业赞同什么,肯定什么。因此,绩效考核制度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将无形中为企业员工树立起榜样,在企业员工之间掀起“比学赶帮”的热潮,营造积极的氛围,从而激活企业员工工作热情。
3.提高员工自我约束力。制度对行为具有约束作用,它规定着企业员工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让企业员工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将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因此,绩效考核制度将有助于提高企业员工的约束力,企业员工根据奖惩机制,将进一步提高自身行为规范意识,从而根据企业绩效考核制度规范行为,以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在约束自我中为自己谋求最好的收益。
4.扩大企业经济效益。企业实施绩效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最佳的经济效应。绩效考核制度的应用,将基于企业发展目标和企业员工发展的需要,进一步优化薪酬制度,规范企业员工行为,从而将企业管理中人力资源浪费现象降低到最小程度,提高企业管理效率,最大程度上发挥人力资源价值,从而扩大企业经济效益,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使企业占据更好的发展和生存空间。
二、绩效考核制度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现状
企业绩效考核制度经过一段时期的完善,科学性和有效性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但是与时代的发展和企业的实际需求相比,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1.绩效考核制度滞后性。绩效考核制度要发挥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必须要着眼于制度本身建设。然而,一些企业绩效考核制度许多年来保持不变,没有根据企业的发展和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做出相应的调整,也没有根据新的企业管理思想、理念等,做出及时的调整,这就导致企业绩效考核制度滞后性,难以发挥绩效考核制度在激活人力资源价值中的积极作用,绩效考核效应低。
2.绩效考核流程不规范。绩效考核制度作用的实现,除了与绩效考核制度自身的完善性和科学性有关外,还与绩效考核制度执行情况有关。一些企业在实施绩效考核时,考核流程存在不规范现象,制度的强制约束力没有得到较好的体现,一些管理人员在实施绩效考核时,个人主义和情感主义思想较为浓厚,绩效考核中形式主义、人情考核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也制约了绩效考核制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作用实现。
3.企业管理人员素质低。企业管理人员是企业管理、企业绩效考核的直接实施者,他们的素质直接关系着企业管理效率和企业绩效制度价值的实现。企业部门管理人员素质较为低下,在实施绩效考核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经验主义思想,不能根据时展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及时地调整管理思想,管理人员专业化素养亟待提高。
4.绩效考核方法不科学。绩效考核的方法也至关重要,只有采用科学的绩效考核方法才能达到较好的考核效果。然而,一些企业绩效考核方法存在单一化现象,过于教条化,相对死板,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调整,这样也制约了绩效考核制度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没有较好地达到激活企业员工工作热情、激发员工潜能的应有价值。
5.绩效考核结果作用小。绩效考核制度制定和实施的目的在于体现企业员工的工作业绩和实际工作能力,如果失去了这些评判作用,绩效考核也就失去了价值和意义。然而,在一些企业中绩效考核结果的实际作用效果并不显著,一些企业并没有按照绩效考核制度的规定对企业员工进行划分,对员工的实际触动较少,在经济收益层面拉开的差距也比较小。
三、绩效考核制度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对策
当前绩效考核制度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约了绩效考核制度实际效应的发挥,需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从而发挥绩效考核制度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有作用。
1.完善绩效考核制度。新时期,企业要根据自身发展实际,以及企业面临的外部发展环境,进一步完善企业绩效考核制度。首先,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内容。时代在发展,企业人力资源情况也更加复杂化,现代管理思想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因此绩效考核制度要做出及时的调整,使绩效考核制度的内容既要体现出制度刚性的一面,又要体现人文关怀。例如,根据员工的实际工作岗位实施差异化绩效考核;其次,完善绩效考核标准。企业绩效考核标准不能一成不变,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进行及时的调整,使绩效考核标准更加科学化,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同时,绩效考核标准要与行业标准对接,从而确保绩效考核标准的前瞻性和可持续性。
2.规范绩效考核流程。绩效考核流程直接体现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这就需要基于现状进一步规范绩效考核流程,从而做到规范考核。首先,强化绩效考核规范意识。企业在实施绩效考核时,要严格按照绩效考核制度实施。企业要加强对绩效考核人员教育,避免绩效考核过程中一些人员感情用事现象的出现。此外,要严格落实绩效考核责任,对违反绩效考核制度的人员追究相关的责任,确保绩效考核规范性。其次,建立公开的考核体系。为了进一步规范绩效考核操作流程,企业要基于绩效考核的需要,建立起公开的考核体系,努力使绩效考核做到阳光、透明。绩效考核制度要公开,让员工公平竞争;绩效考核流程要公开,让员工获得知晓权,绩效考核结果要公开,让员工能够了解实际存在的不足等。
3.优化管理人员素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与绩效考核实施有关,这就需要企业根据人力资源管理和绩效考核的需要,进一步优化企业管理人员素质,强化管理人员队伍建设。首先,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企业正步入现代化发展,这就需要建立起与企业现代化发展步伐相一致的管理体系。因此,企业要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通过传统学习培训平台,并利用互联网学习平台等,构建立体化的管理人员培训机制,从而全面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不断提高绩效考核制度的完善性和科学性。其次,优化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新时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绩效管理进入新的时期,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形势。这就需要企业进一步优化管理队伍建设,在提高管理人员专业素养的同时,优化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管理人员不仅要精通管理学知识,还要精通心理学知识,具备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等,从而胜任企业新时期绩效考核的需要。
4.完善绩效考核方法。绩效考核的方法影响着考核的科学性和效能,这就需要企业改变单一化的绩效考核方法,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方法,根据绩效考核的实际情况灵活地采取科学的考核方法。首先,拓展考核主体。目前,企业绩效考核主要以管理人员考核为主,单一化的考核主体必然容易导致绩效考核的不合理。这就需要管理人员能够优化考核方法,建立起多主体的绩效考核方法。企业除了管理人员实施绩效考核外,还要综合考虑员工的自我评价,强化员工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引入客户评价和同事评价,通过客户评价,强化员工的服务意识,通过同事评价,促进员工之间的互相监督、互相教育,从而提高绩效考核的科学性。其次,丰富考核方法。目前,企业绩效考核的方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主要形成了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方法、关键绩效指标考核方法和平衡记分卡绩效考核方法等。这些绩效考核方法各自具有自身的优势,又存在自身的不足之处。企业管理人员要进一步丰富绩效考核方法,根据绩效考核的实际与岗位、员工个人实际等,灵活地选择绩效考核方法。
5.合理调整考核权重。新时期,企业要进一步强化绩效考核制度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并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的需要,合理调整绩效考核结果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权重。对于弱化绩效考核结果的企业,要进一步加大绩效考核结果的作用力,将绩效考核结果和企业员工的经济效益、个人成长和事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让员工意识到绩效考核产生的作用力,从而提高企业员工的自我约束力,释放企业员工潜能。
四、结语
总之,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路径,绩效考核制度在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作为一个现代企业,要进一步强化绩效考核认识,并针对企业绩效考核应用实际,深入反思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绩效考核制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效率,为企业谋求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叶迎.绩效考核方法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商论,2011(05):34-34
篇2
(一)推行难
1.管理主体多头,相互交叉
在已运行的管理方式中,由企业管理部负责组织绩效、人力资源部负责员工绩效、组织部及宣传部负责中层管理人员绩效、工会负责班组绩效。这几种绩效管理自成体系又相互重叠,但囿于国有企业管理特色,无法全面整合各类绩效,令基层管理人员觉得重复劳动,多做无用功。
2.员工缺乏信心,执行层畏难情绪较重
在实施绩效管理制度之前,企业已实行了多年经济责任制考核,将薪酬分配与经济责任制完成情况挂钩。该办法只解决了组织绩效问题,未能与员工绩效挂钩。而且责任制注重组织运营结果,忽视过程中员工的管理,员工的绩效得不到体现,使分配机制不能做到奖优罚劣,吃“大锅饭”的问题相当严重。老国企人际关系错综复杂,对待规则随意性强,难以保证公平。国企员工作稳定,基本不会被淘汰,员工没有危机意识。这些既有的现状使得员工对于实行绩效管理的意义、作用心存疑虑进而缺乏信心。而做为在员工绩效管理中最关键的基层管理者,不清楚自己在绩效管理中的职责,没有在绩效管理中充分发挥自己作为关键角色的作用。在绩效考核中,多数是上级对下属进行考核,一些非客观因素会影响绩效考核的结果。例如与员工的私人友情或冲突、个人的偏见或喜好等。考核者的一家之言有时由于信息欠缺而难以给出令人信服的考核意见,甚至会引发上下级关系的紧张。在这种情况下,基层管理者作为绩效管理的执行人,往往抱有缩小差距,回避矛盾,息事宁人的想法,畏难情绪较重,缺少主动担责的动力。
(二)考核难主要问题有
被考核项目极少,甚至有的只停留在迟到早退、各类检查考核上;考核分数档次少,多数人绩效得分相同,扣分或加分轮流坐庄;绩效的评估结果差异极小,对工作业绩体现微量,无法形成对高绩效的有效激励;面谈与反馈少得几近于无。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是原因为以下几点:
1.做绩效考核的目的不明确,考核流于形式
虽然绩效管理制度已经明确其结果运用的多样,但很多员工,特别是一些基层管理者及绩效考核操作人员,其中不乏人力资源业务人员,都认为绩效考核只是为了在薪酬、待遇上体现差距,没有真正对绩效考核结果进行认真客观地分析,没有真正利用绩效考核过程和考核结果来帮助员工在行为、能力、责任等方面得到切实地提高。绩效考核的目的与结果是两张皮。绩效考核结果虽对绩效工资分配有一定影响,但影响程度非常有限,员工干好干坏、干多干少的考核结果相差不大,结果仍是“大锅饭”,达不到激励作用,导致绩效考核无法体现差异,最终流于形式,与考核的初衷相去甚远。
2.没有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
绩效考核指标的设计是绩效管理中核心内容,也是技术性较强的内容。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企业相比,国企的人力资源管理对新工具的使用能力较弱。企业岗位2000多个,如为每个岗位制订KPI,则指标过多,考核繁琐,且部分工作的考核数据认定困难。为了简化考核,便于操作,员工岗位指标由所在工段制订。虽进行过一些培训,但就结果来看,所制订的员工岗位绩效考核总体表现为内容模糊笼统、追求“大而全”,没有突出关键指标、绩效考核无法体现工作内容差异、量化不够;员工对考核指标的制订过程缺乏参与,影响其对目标的认同感。总之,指标的科学性与系统性明显不足。
(三)反馈难在实际工作中,绩效面谈和反馈基本无法落实
由于考核者本人未能真正了解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的意义与目的,担心反馈会引起下属的不满,在将来的工作中采取不合作甚至敌对的工作态度,考核者主观上和客观上回避将考核结果及其对考核结果的解释反馈给被考核者。个人能力的不足,使其缺乏承受反馈绩效考核结果的勇气。同时,有些员工对考核结果的得出和评估过程了解不够,容易在与他人的比较中产生不公平感。进一步加剧其对绩效管理的抵触。而反馈与面谈的缺失,使其更不清楚自己在工作中存在的缺点和今后努力的方向,绩效考评工作无法达到改进绩效的目的。
二、解决对策
(一)深植“绩效文化”
在思想观念上达到统一所谓绩效文化,是指企业基于长远发展方向和愿景,通过对公司战略、人力资源、财务、团队建设等一系列有效的整合与绩效评价、考核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让员工逐步确立起企业所倡导的共同价值观,形成以追求高绩效为核心的优秀企业文化。思想观念是“道”,只有统一了思想,明确了方向,才能将工作顺利开展下去。绩效管理涉及企业所有人,或是被考核者、或是考核者,或是两者兼有。被考核内容不只关系自身,也是企业组织绩效目标的分解。所以,绩效管理是所有人的事,并不只是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要使所有人接受绩效管理,必须了解为什么要做绩效,做绩效能带来什么好处。绩效管理相对其他管理体系,其结果运用会打破原有的利益平衡,因此,获得关注度较高。推行时应利用好这一点,多做宣讲,使员工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要加强培训,尤其是各级管理者的培训,对其进行理念培养,使绩效文化的理念深植人心。推动各部门之间打破条块,跨系统整合各类绩效,达到“一种考核,多种运用”,减少基层各类管理间的交叉,减轻工作量。在实施中,获得高层领导的支持,寻求中间各层管理者全心投入,赢得一般员工的理解与认同,最终达到理念深植人心的要求。
(二)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是“术”
目前管理界各种方法和工具丰富完善。但对于国有矿山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基础整体现代化不足,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可以采用柔性改革,循序渐进,充分融合现有管理方法,创建适合的体系。对现有所有岗位完善岗位说明书,明确岗位职责,再根据岗位职责对岗位进行评价,甄别关键岗位,区别设置指标。对关键岗位设定KPI,对非关键岗位采用标准化考核,既能节约评估成本,又能保证重点关键业绩。建立一个以流程为基础的工作规范。确定各项工作的流程,对审批、监督、确认、评价,都留有相应记录,形成完整的数据链,为量化考核提供最直接证据。根据企业每年不同的目标、岗位的变化、个人的因素,动态对指标进行调整。如新推行绩效管理的企业,在推行初期,以适应新管理模式,对接原有管理模式为主要目标。指标不宜要求太高,可以略微模糊化,多用通用性指标。适应后,再通过绩效管理PDCA闭环循环,从模糊到精确,从统一到差异化,从整体到个体,逐步走向更高目标。管理方法上,从开始的以人力资源部门为主导,慢慢过渡到以基层管理者为主导,融入日常管理工作,使之常态化。
三、总结
篇3
【关键词】综合性集团企业;绩效考核管理;矛盾与难点;解决方案
绩效考核是企业内部管理活动,是企业在执行经营战略、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根据职务要求,对员工的实际贡献进行评价的活动;企业要想实现员工个人绩效与企业整体绩效的协调一致,就必须建立一个有效的评价绩效和界定绩效的绩效管理体系。
随着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不断发展以及应用程度的不断深入,绩效管理对企业带来的管理效益日益明显,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其需求也越加迫切,特别是在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今,如果能有效地通过绩效考核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实现员工和企业同目标共奋斗,对于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将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想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适应企业实际需求的绩效考核管理制度绝非易事,特别是在综合性集团企业更是困难。
一、综合性集团企业在绩效考核管理中存在主要矛盾和难点
1.综合性集团企业体系庞大、涉及行业多、行业跨度大、行业特性迥异,一套标准的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很难周全地考虑到每个行业的特殊性,例如笔者所在的集团企业有着开展大宗商品批发、商超零售、住宿与餐饮、物业租赁、房地产开发与销售等众多行业的子企业,每一个子企业所经营的业务都各不一样,有些子企业之间很难找到或者说基本没有共同点,更不用说能适用各企业同样的考核方法了。
2.体系庞大、行业众多导致难以兼顾公平。正如以上所说每一个行业的特点都不一样,其经营难度也难以一概而论。例如大宗商品批发企业的经营者需要精准地判断商品未来行情走势,适时地买进卖出以获取最高的利润,类似钢材、化工产品等的大宗商品行情起伏不定,存在容易造成大额亏损的风险,同时也承担着容易出现大额坏账的压力,但商业、写字楼、房屋等物业租赁行业则不一样,在现今房价稳步上涨的带动作用下,物业的租金水平也跟着不断地上涨,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物业租赁行业的经营者们相对不需要付出那么大的努力就可以完成招商、招租任务,并且飞涨的租金也能带来可观的利润,相比起来物业出租的经营难度要比大宗商品贸易要来得小。又例如某一位经营者被任命经营一家所处行业竞争非常激烈且多年处于亏损状态的企业,另一位经营者则被任命管理一家经营状态稳中有升、有长期稳定客户资源的企业,两者的经营难度也不在同一水平上;虽然经营难度不一,但是同处在一个集团系统中,两人级别一致、职务相近,如果一味给予经营难度大的一方更优厚的待遇,经营难度小的一方难免会认为自己跟对方处于同一级别,且自己做的事也未必就比对方容易,应该享受一样的待遇,容易造成负面情绪;但如果双方给予一样的待遇,又会让经营难度大的一方认为自己不受重视,多付出没有获得更多的回报,产生消极情绪。因此在集团企业内如何把握考核公平的尺度也是难点之一。
3.绩效考核与企业协同性之间存在矛盾。在一个综合性集团企业内,会存在着许多企业级次,五、六级企业均属常见,机构较大的甚至存在两位数的企业级次,通常集团企业在梳理组织架构时,会将行业、职能类似的企业归为一个小型集团,例如将卖场、超市、便利店、生鲜、配送归为一个集群,经济型酒店、星级酒店、酒楼餐饮归为一个集群等等,在这些级次较低的企业中,总会存在一些业务较为重要、上层较为重视的企业,对这些企业集团层面通常会越过其上级企业直接对其下达考核指标,这种情况下这些企业的经营者背负了考核任务,他们希望可以自主经营实现目标,希望减少外界对其经营决策的影响,那么其上级企业此时对其控制力就相对减弱了,需要企业间协同时如触及利益关系通常就难以得到响应。除了上下级企业以外,不同行业企业之间也会有一些协同业务,例如商超生鲜配送供应酒店布草及餐饮原材料、物业出租拿出持有的店面、写字楼供其他企业经营使用等等事项,对于集团整体来说,这些协同事项是能够促进集团总体发展的,但由于经营者个人其背负着考核任务,协同事项可能导致其利益减少,出于私利角度考虑不愿意参与和执行。
4.考核指标设定的问题。首先,考核指标的设定需考虑各企业的管理重心,不能简单以几项主要财务损益指标为基础。例如大宗商品贸易企业除了创造规模和利润以外还需要控制风险和坏账率、加快商品和应收账款周转速度;商场超市除了零售额和利润外还应负责品牌格局、招商以及控制门店商品损失率;物业租赁除了招租、提高租金水平外还应紧抓租金款项的回笼等等;如果对所有企业单纯地以收入和利润做为考核指标的话则无法覆盖各企业的管理重心,造成企业经营者盲目追求规模和利润忽略风险及企业其他管理事项,因此如何针对不同企业科学地设置考核指标对考核团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其次,企业考核指标的基础一般以企业当年度申报的预算,经营层为了能获取相对容易完成的指标,通常会通过夸大市场竞争程度和经营难度、隐瞒部分可能实现的业务量、捏造费用开支项目撑大成本费用总额等手段来将预算报低,由于受预算本身存在不确定性、考核团队本身对企业经营的业务可能熟悉度并不高等因素限定,常常容易导致对经营者下达的指标较为宽松,造成企业经营者不思进取,只要完成宽松的指标就可以获得优厚的报酬,那么对于整个集团来说则付出了较高的人工成本又没有换来整体效益的提升,如何下达科学的指标值又成为另一个难点。
5.能否建立严厉的考核机制是考核制度能否有效推行并对企业产生推动作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公平公正的考核制度中应该有奖有罚,其中奖是起到激励作用,这种激励作用对于进取心强的经营者非常有效,但对于不思进取的经营者来说,不求得到额外奖励,能够原地踏步保持现有收入就是最大的目标,对于处于完全市场竞争中的企业来说,竞争对手在不断进步而自己在原地踏步就相当于自己在不断退步,此时惩罚机制则能够代替奖励机制起到激励和约束的作用。但光有惩罚机制并不足够,惩罚机制多严格、执行力度多大才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出于我国实际,在机制运作的过程中通常离不开人际关系因素,人际关系因素通常可能导致惩罚机制无法得到有效落实,领导职务能上不能下,导致企业在一些关键岗位上不断留用一些不胜任、不能创造价值或不能产生推动力的人员,严重阻碍企业发展。
二、综合性集团企业绩效考核主要矛盾的解决方案
以上的几点问题已足以反映综合性集团企业建立一套适应企业实际的绩效考核制度之难,当然,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远不止这些。笔者所在单位的考核团队针对这些主要矛盾尝试了以下解决方案。
1.团队方面,选拔优秀人才,建立一支财务、业务、审计、人力资源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考核团队。
2.由集团层面直接赋予考核团队参与到下属各企业日常经营各个环节中去的权限(参与并非干预,企业仍拥有自主经营权),逐步了解各企业的业务开展情况、管理情况、经营难度、人员团队分工、分配制度等各方面内容,理清不同企业的个性与特点,考核团队中的每个人根据自己了解到的情况进行量化评分,并将所有人的评分情况汇总平均成一份企业业态、规模、经营难度等项目的得分表,以以上工作为基础制定出一套能适应大部分企业实际情况的考核制度,再将个性化程度较强的那些企业的考核制度作为补充制度纳入到总体制度中去,最终形成一套共性与个性并存的考核制度,并重点对奖惩类条款进行优化,使奖惩办法能够严格量化和周期化,减少主观因素对奖惩最终执行的影响。紧接着完善内部结算制度、存货管理制度、应收款项管理制度、风险管理制度、招投标管理制度等与考核制度相关的其他配套制度,减少各项制度之间存在的矛盾与冲突,使整套制度体系能够更加一体化,各项独立的制度之间更加相辅相成。然后对整体制度进行试点测试,抽取不同业态的几家企业先行试验一段时间查看效果,出现问题后不断进行修正,测试完成后再进行全面推广。
篇4
1、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办法》的有效实施,县局成立“办案积分与办案能力考核协调小组”,分管局长为组长,公平交易分局、法规股、办公室、监察股、人教股等为成员单位,公交分局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的组织实施。同时,各分局、所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实行一把于负总责,确定专人负责本单位此项工作的具体落实。
2、准确核定纳入考核的对象。根据办案单位的实际和岗位职责的不同,《办法》将局机关、登记注册分局、公平交易分局和各办案单位主要负责人及登记注册窗口、服务大厅行管人员以外的所有一线人员一律纳入案件积分考核对象。目前全局在岗人员236人,纳入考核的147人,占总人数的62.3%。据此,对公平交易分局的职能作了重大调整,明确界定该交分局在县局办案工作中主要负责组织、指导、协调、督办及案件管理等职能,改革绩效考核办法,精简执法办案人员,精简后只保留工作人员6人,将8名业务骨干充实到基层分局任职,取消直接办案的任务指标考核,将全县执法办案的考核总体指标与公交分局挂钩,冲破完成自办案件任务的束缚,让公交分局从具体办案的烦琐事务中解脱出来,让他们有更多的精力组织、指导、协调、督促基层单位“大办案、办大案、办新案”。
3、制定科学的个案积分计算方法。《办法》规定案件积分由案值得分和质量得分两部分构成。案值得分以每个案件的罚没款入库金额为基础,以每个案件按每100元计1分折算案值分数:案件质量得分采用百分制计算,每份案卷总分100分,采取倒扣分方法,从立案报批、证据收集、调查终结、案件定性、处罚适当性、告知送达和行政处罚决定、强制措施、案卷整理归档等八个大项60个小项对案件的质量按标准扣除项目分,得出个案总评分,然后按得分情况评出质量得分。案卷评分在79分以下的为不合格案件,不计质量得分,并扣除30分:案卷评分在80-90分的为基本合格案件,计10分:案卷分值在91~97分的为合格案件,计15分;案卷分值在98分以上的为优秀案件,计30分。为了鼓励创新,对在监管领域上有突破创新的案件,奖积30分,对于罚没款入库在3万元以上的案件奖积20分。案值得分与质量得分之和就构成个案积分,每个案件的积分又在主办人与协办人之间分配。每个办案人员的积分之和就构成个人的累积办案积分,参加排名和奖励。为了保证案件积分考核的真实性、公正性,案件积分考核一律由公平交易分局组织人员进行评分、登记与公示,对办案人员和单位集体在案件查处过程中做假案的,除撤销该案已记积分外,还将实行办案能力降级,对该行为在全系统通报批评。
4、按累积积分准确评定办案人员办案能力。《办法》依据办案累积积分将办案人员评定为办案能手、主办人、协办人三个类别,其中500分以上的为办案能手,在200-500分的为案件主办人,办案积分在200分以下的为案件协办人,在办案能手中按排名前十名选定“十佳办案能手”。所有不具备办案能力和新调入本系统的工作人员,务必在一年时间内具备案件协办人以上办案能力:有执法办案职能的单位在《办法》实施之日起一年内必须有30%的工作人员达到案件主办人以上水平。不能达到以上标准的,县局将取消该单位年度评先资格,并对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通报批评。县局每季度将各单位办案人员的能力级别及所占比例进行公示。
5、按积分高低对办案人员予以奖惩。为了切实保障《办法》的有效实施,《办法》将考核工作与其他工作衔接起来,做到办案积分考核与干部任用、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对办案能手,每年给予300元奖励,每多超1分,另追加奖励1元:对年度“十佳”办案能手另行给予重奖,还向市局推荐参加市级以上办案能手的评比。同时将办案人员的年度积分记入个人档案,与年度考核挂钩。在同等条件下,办案人员积分达到办案能于积分标准的可以优先参与优秀等次的评选,50分以上的可评定为称职等次,30~50分只能被评定为基本称职等次,30分以下的只能评定为不称职。各基层单位从事公平交易工作的队长、分管局(所)长,一年内必须达到主办人以上资格。不具备主办人资格的工作人员不得调入公平交易分局、法规股等专业岗位工作,具备办案能手以上资格的可优先参加县局组织的城乡轮岗交流。凡被推荐为分局(所)副职以上领导职务的,必须具备主办人以上资格:具备办案能手资格的工作人员,进入县局后备人才库,可被优先提拔任用。为鼓励和鞭策办案有功人员,还专设了《工商精英榜》和办案积分排行红黑榜,分城区和乡镇两个层次,对办案人员和所在单位的每月积分情况进行排名和公示,进行动态统计与通报。
《办法》的实施,给执法办案工作带来了显著的变化,取得了可喜成绩:
1、办案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由于《办法》中的评分标准与考核办法,具有挑战性也具有可操作性,有利于充分挖掘办案人员的潜力。以前僵化的办案体制被彻底打破,现在不办案就拿不到积分,积分最低年终考核就不可能合格,办案积分高一方面可以得到各种奖励,同时更是对办案人员工作能力的充分肯定。每名办案人员对自己的积分在全系统所处的位置心中有数,谁都不服输。办案人员从以前的“领导要我办案”变为“我要办案”,全局直接参与办案人员从2006年的不足80人增加到今年的147人,占具备办案资格人员的100%,达到了全员办案的目的。
2、办理案件数量和罚没款大幅增加。《办法》实施后,截止2007年12月10日,全县共查处各类经济违法违章案件1330件,比去年同期增长12.9%,入库罚没款206万元,比去年同期上升了4%,且为2008年储备了大量的案源。案件类型从以查处登记注册类案件为主转变到以查处不正当竞争、产品质量、商标广告违法案件为主,其中查处不正当竞争案件3l件、产品质量案件73件、商标侵权案件6件、广告案件56件、企业登记案件55件、无照经营网吧5个。
篇5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考核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2.050
[中图分类号]D6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2-00-01
1 绩效考核制度的内涵和特点
1.1 绩效考核制度的内涵
绩效考核是事业单位依据特定的标准,采用职工测评、通过考勤机签到等方法,评估职工的日常工作状况,继而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这有助于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质量。近年来,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我国事业单位进行了改革,对绩效考核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其更加规范。
1.2 绩效考核的特点
全面性。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涉及的考核内容比较多,包括理论知识、技能水平、个人素质考核等;其考核结果量化。传统绩效考核对员工进行了定性评估,而各部门的考核没有既定的标准。当前,行政事I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采用量化的考核方式,以具体的数值形式对员工进行全面测评,使考核标准更加统一、考核体系更加科学。行政事业单位从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和业务目标三方面对职工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员工利益挂钩。绩效考核能反映出员工为企业做出的贡献,并以此为依据对其进行晋升、奖励等。
2 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考核制度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及公众服务需求的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事业单位要想实现发展,提升服务质量,就需要加强自身的建设,建立属于自己的绩效考核制度,使事业单位时刻处于良性运作的状态,使各部门的职工各司其职,进而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服务。
2.1 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
绩效考核在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十分明显。当前,事业单位主要采用聘任制,该背景下,逐渐凸显了绩效考核的价值。绩效考核在事业单位人员的聘用中,作用显著,它通过量化考核的方式,提高了人员聘用的质量。借助绩效考核,能够对行政事业单位职工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进行直观性的评估,从而明确了职工的基本状况,并以此为基础,对其进行科学管理,并进行任务分配,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助力。
2.2 绩效考核是劳动报酬的标准
在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绩效考核制度,可通过对每个职工进行量化评估,对其进行劳动报酬分配。该背景下,绩效考核与单位职工工资、报酬等挂钩,增加部分浮动工资,使职工具备岗位、薪级、绩效工资构成的形式,使行政事业单位职工的日常工作更加积极,提高了人力资源管理的质量,确保了该项工作更加有效,使薪资分配更加公平。
2.3 绩效考核为人员培训提供了参考
员工培训是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内容。通过绩效考核,可对每个职工的实际工作情况具备明确的认识,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出针对性的培训内容,使人员培训的过程更加合理,培训结果也更加有效,使其能够掌握与自身工作岗位相关的各项工作技能,并具备相关的专业素质。
3 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考核制度的实践运用
3.1 制定了完整的考核指标体系
树立了全面科学的绩效观,学习了外国先进的绩效管理理论,尝试了各种绩效管理方法,制定了完整的考核指标体系。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能够使各级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和职工积极参与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将个人的努力与事业单位的发展相衔接,确保了绩效管理过程中规划、实施、考核、评估和反馈等落实到位。并在该过程中,职工依据该考核指标体系,明确了自身的工作价值和意义,并为事业单位的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明确了今后的工作目标,与事业单位实现了共同的成长和发展。
3.2 采取了合理的评估方法,进行了分类评估
行政事业单位岗位类别包括管理、专业技术和工勤等。不同层级和类型的工作人员都有各自的工作内容、责任和重点。故而,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工作中,要依据实际岗位的背景,采取针对性的评估指标,对职工进行科学衡量;应用了不同的考核方法,在评估过程中,以定量为主,定性为辅,避免了评估过程和结果过于主观。
3.3 构建了评估反馈机制,实现了上下级的交流
在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应用绩效考核制度,要讲求交流反馈。采用绩效评估方法,使信息交流和沟通渠道更加的畅通,评估主体与被评估人员之间建构了量化的沟通、互动关系,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职工进行了全面的了解,使评价过程更加客观、合理。
4 结 语
绩效考核是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主要内容。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层及人力资源部门,要依据单位的实际发展背景,对绩效考核制度的作用具备清晰的认识,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服务质量,使其处于良好的发展状态,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主要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医院 绩效管理 必要性 具体措施
一、医院实施绩效管理的必要性
医院作为提供医疗服务的单位,要想实现其服务职能,就必须从加强管理入手。在我国,随着医疗改革的逐渐深入,医院所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医院在经营的过程中也遇到了成本与效益平衡的难题。而要想突破发展瓶颈,实现医院整体管理档次的提高并实现预期的效益,就要从医院内部的管理入手,挖潜增效,实行绩效管理,充分调动广大医生护士的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为医院的整体发展贡献力量。
从目前的医院发展来看,实行绩效管理是极其必要的。首先,医院的内部机构复杂,员工数量众多,基层的医护工作者态度决定了医院整体的管理效益。其次,医院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想实现稳定发展并达到预期效益,必须要从加强管理入手。再次,只有医院管理效益提升了,才能更好地履行服务百姓的职能,因此实行绩效管理是必然选择。
二、医院实施绩效管理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在医院实施绩效管理的时候,既要保证发挥广大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要兼顾管理公平的原则,本着成本和效益并重的发展目标。
1.要体现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医院的绩效管理面对的是广大医护人员,要想实现管理目标,就要在规则制定上充分考虑各方面利益,做到公正、公平、公开,把握绩效管理的整体方向。
2.要建立客观的评价机制。医院的绩效管理实际上是对每一个医护人员的工作进行评价和考核,这就要求评价机制力求做到公正客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绩效管理机制真正发挥作用。
3.要建立量化的考核指标。为了明确医院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我们在绩效管理的时候,就要对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进行量化考核,并根据医院实际设立便于执行的考核指标,以注重实效为原则。
4.要以成本核算为原则。医院绩效管理的最终目的是降本增效,所以医院的绩效管理要以成本核算为原则,在管理过程中凸显这一点,注重整体管理效益的提升。
三、医院实施绩效管理的具体措施
在制定绩效管理原则和实施绩效管理的时候,要明确重点细化措施,把握绩效管理的核心,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绩效管理得到有效实行。
1.建立长效机制,保证绩效管理有效进行。建立绩效管理制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做长期的实施的准备。因此,必须在医院内建立绩效管理的长效机制,保证绩效管理成为医院的一项主要管理制度。在目前医院的管理制度建设中,应将绩效管理纳入到整个医院的管理体系中来,用绩效管理作为衡量员工业绩的重要管理制度,有效推进医院整体效益的增长。此外,还要将绩效管理看作是医院的一项长期管理制度,在管理工作中努力推进,保证绩效管理取得成效。
2.建立健全的绩效考核体系,保障准确考核。目前医院的绩效考核制度,主要是针对广大医护人员建立的,其目的是对员工的贡献进行量化分析,并根据贡献大小进行奖励和惩罚,这种模式构成了医院绩效考核体系。所以,要想取得绩效考核的积极效果,就要建立健全的绩效考核体系,以绩效考核体系为考核依据,保证绩效考核的实效性。建立绩效考核之后,医护人员的工作业绩、工作贡献都得到了量化,最终以量化评分的形式体现在绩效考核报告中。所以,我们要积极构建绩效考核体系,保证考核的准确性。
3.制定针对个人的业绩考核制度,明确奖惩方案。在医院实行绩效考核的时候,要明确绩效考核的对象是基层的医护工作者,绩效考核的目的是发挥基层医护工作者的积极性,推动医院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最终实现降本增效的目的。所以在实施绩效管理的时候,就要制定完善的针对个人的业绩考核制度,明确奖惩方案。对于业绩突出、量化考核评分高的员工,要采取奖励措施,鼓励其积极性。对于业绩较差、未能及时完成工作,并且量化考核评分较低的员工,要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保障绩效考核制度的有效实施。
4.成立监察部门,监控整个绩效管理实施效果。绩效管理和其他的管理一样,需要有专门的部门进行监督管理,保证最终的管理效果达到要求。因此,我们要在医院绩效管理中,根据医院实际,成立绩效管理监察部门,负责监控整个绩效管理的实施效果,保证绩效管理达到预期目的。从目前的医院绩效管理来看,建立绩效管理监察部门不但是有效的监控管理手段,也是极其必要的,已经取得了积极效果。所以我们必须要通过该部门的建立,保证整个绩效管理取得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徐安娜.医院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研究[J].经济师,2007,8
篇7
关键词:铁路运输;绩效考核;问题及应对措施
目前,世界上的很多企业在管理中,对于人力资源的考核都采用绩效制,就是针对职工自身的工作数量、工作成绩、工作效率进行的一种综合性的评价制度。通过对于考核结果的评价,最终帮助职工提升工作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铁路运输企业的最大责任是安全,所以一切的生产和经营中的各种活动都要以安全作为导向,以安全运行作为核心和重点,通过绩效考核制度最大限度的调动铁路运输企业职工的工作热情,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1 铁路运输企业绩效考核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绩效管理思想落后
铁路部门改制后,实行绩效管理是提升业务能力的重要测定指标,但是目前还有许多的领导存在思想观念落后的问题,对于市场经济的认识比较淡薄,没有认识到绩效管理的重要性,认为绩效管理的束缚对象仅仅包括职工,企业实行绩效管理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帮助企业进行薪资情况的确定。因此出现了对于绩效管理制度的强制套用的情况,对于绩效管理的宣传和发动没有恰当的进行宣传,导致员工对于绩效管理存在认识不清的问题,甚至有一些职工认为实行绩效管理就是对职工挥舞大棒压榨劳动力,所以出现了一些抵触和误解,使得制度的执行较为困难。
1.2 考核范围不全面
目前,在铁路运输企业中,很多都制定了绩效考核制度,但是出现了考核范围不全面的问题,一些铁路运输企业只考核下属站段的生产车间,对于奋斗在一线的职工的工作任务、违章违纪有问题就罚,完成的好没有奖励。这种方式不能称之为真正的考核管理机制。这种制度的建立,使得领导层面的人并没能真正的注重绩效考核,而一线的职工对于绩效考核的认识可以说非常的模糊,甚至没有任何概念,仅仅是一种对职工未按标准作业的处罚。我们说企业的安全生产是铁路运输企业的生命线,而安全生产的指标与绩效考核不能完全结合起来的制度,导致领导与职工之间无法做到目标一致,共同经营。也有的站段只考核职工,对于领导考核较为宽松甚至没有,同样会造成不必要的矛盾和误会。
1.3 考核指标不完善
铁路运输企业由于转型时间有限,市场化运作过程中对于绩效考核制度的建设还存在许多的不足。对于一些管理岗位的绩效考核,没有一定的详细的标准,大多数集中在笼统概述方面,针对具体的岗位信息的考核效果很差。也有的单位将管理人员的全部工作,包括每一个细节均纳入考核的标准之中,对于重点内容缺乏突出性的表述。还存在一些单位把整体的考核和管理人员个人的考核分割的情况,没有将整体的目标与各部门目标很好的结合。
1.4 考核体系欠完整
铁路运输企业本身具有管理部门多,站段多和人员体系复杂的情况,运输企业中还分为车、机、供、电、辆、等多个不同系统,同时其各部门和各站段的生产经营情况也不相同。这就出现了各个部门分别制定不同的考核机制,且没有统一的管理和规范,存在相当多的弊端。首先不同的部门制定的考核方式不同,影响了考核制度在同一系统中的有效落实;其次,同一系统中还存在生产任务量的地域性差异,工作量的属性上的差异;另外,对于某一违规行为的处罚情况很容易出现重复处罚的问题,导致职工工作的积极性遭到严重挫伤。
2 完善铁路运输企业绩效考核的有效措施
2.1 树立科学绩效理念
铁路运输企业的职工对于以前的管理方式已经比较能够接受,一种新的管理理念的引入需要有一个较长适应的过程,因此,铁路运输企业要利用思想政治工作和宣传资源强大的优势,做好职工观念的转变,可以利用铁路局域网络、铁道报、铁路电视台等媒体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职工改变过去对绩效考核的抵触心理。绩效考核是将考核结果与职工的工资体系和岗位晋升挂钩,解决以前存在的一些不合理的分配制度和问题。对于业绩好,责任大的职工给与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工资福利。从而形成每个人都关注绩效、重视绩效的良性考核环境,实现双赢。对于企业来说,绩效考核可以促进企业职工积极完成好自己本职工作,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运输营销部门拓展市场业务,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更好的保证业绩的领先。
2.2 考核实现全员覆盖
绩效考核的对象不仅要包括企业的各级领导班子,同时也要包括一线的广大的职工。领导班子的收入也同这个企业的经营业绩同步考核,只有将绩效考核全面的实行,各路局、各站段、各车间层层递进,步步落实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考核的作用,调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要把职工工作业绩体现在劳动成果上,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同是还可以建立按每个月、每个季度、每年安全效益考评奖励制度,并且全员覆盖,设立统一的考核表,统一考核,总体评价。
2.3 健全绩效考核体系
绩效考核机制的建立要有全面的考核标准。首先,建立准确的依据。对于每一个岗位建立详细的岗位说明书,根据工作的具体细节制定相应的工作说明和岗位责任书,明确表述对于某一岗位需要注意的岗位职责和绩效考核的具体的标准。其次,以企业的价值取向为依据。在制定绩效考核指标时要以企业自身的机制标准作为考核的依据,根据企业的总目标制定不同部门、不同车间的目标,各部门在根据所在不同部门、不同车间的目标承担相应的责任,逐层的制定目标,最终实现每一个管理人员对于自己所在的部门的责任均有明确的认识,形成良好的绩效考核体系。最后,绩效考核的具体内容要详实,要有可执行性和可操作性。绩效考核的内容要包括部门或个人的业绩和执行工作的能力与执行工作的质量、数量等。业绩考评的项目应包括:生产任务完成度、工作质量、工作效率等。能力考评的项目应包括:知识、技能熟练程度等。态度考评的项目应包括:积极性、责任感、纪律性、独立性和协调性等。
2.4 制定绩效考核制度
铁路运输企业在制定绩效考核体制时要找到适合自身的评价制度。首先,对于企业内不同的岗位要进行适当的分析,根据企业对于这一岗位的岗位职责要求和组织对其的发展规划,制定适合的评价制度,在此基础上建立详细的、科学的岗位说明书,形成与之相对应的薪资结构,为企业的绩效考核制度的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保证正确的工作定位。铁路运输企业中的各个阶层的职工,尤其是一些领导干部,对于企业的未来发展的目标和规划以及策略要有明确的认识,同时自己工作的内容要围绕这一目标开展,尤其是领导层,更要对企业做出更多的贡献,把部门中的绩效考核和个人的绩效内容结合起来;最后,绩效评价指标要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绩效考核的指标是建立在科学的、客观的对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的评价的基础上的,保证绩效考核指标的可参考性要具备如下几个特点:一是指标和职工的岗位相匹配,不会出现太高或者太低的情况;二是指标的制定要具体且明确,具有相当大的可执行性;三是制定的指标是可以通过一定手段测量的,具有可比性和量化性。合理的、规范的绩效考核制度的制定,对于提升绩效考核的应用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 结语
综上所述,铁路运输企业的绩效管理考核制度的实施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因此并没有取得预期的目标。所以,对于铁路运输企业来说,如果想要在企业内部更好的实施绩效管理,必须认识到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同时对于企业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的改正和处理,保证企业经过绩效管理之后可以实现良好的目标,促进企业平稳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企业;持续发展;绩效管理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5-0121-02
绩效管理的概念起源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评估,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提出。罗杰斯(Rogers)和布雷德拉普(Bredrup)提出,绩效管理是一种管理组织绩效的体系,它的核心在于通过组织结构、技术、经营体系和程序等手段确定企业的战略并加以实施。两位学者认为,绩效管理具有一体化年度周期,是由计划、改进和考察三个过程组成的,其中包括制定组织愿景和战略、对绩效进行定义等活动,并从过程的角度对企业管理流程再造、持续性过程改进、基准化和全面质量管理等活动进行分析和提升。此外,定期地有组织地对所有服务绩效进行考察,对企业绩效成果给予衡量与评述。艾思沃斯(Ainsworth)、史密斯(Smith)和奎因(Quip)则认为,绩效管理是一种管理雇员绩效的体系,绩效管理是一项周期性的活动,包括计划、管理和评估三个步骤。这个模型中更注重员工的绩效,强调以个体为核心的绩效管理概念。Diana L.Deadrick则认为,绩效管理应该分为绩效评估前阶段,绩效评估阶段,绩效评估后阶段三个部分。
绩效管理对于企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绩效管理强调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的一致性,是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个人利益与组织利益、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联系起来,进而提升组织与个人绩效,促进目标实现的管理方法与管理工具。绩效管理以人为本,各个环节中都强调管理者和员工的共同参与。绩效管理在部门绩效、岗位绩效与公司战略、目标和价值之间起纽带作用,有利于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绩效管理能促进组织的质量管理,并为人力资源管理与决策提供信息与依据。绩效管理的目的在于开发员工潜力,提高员工绩效水平。企业绩效管理主要是建立一致的、可识别的关键绩效指标,对业务绩效进行衡量和分析,以支持业务绩效的管理。企业绩效管理的本质是围绕某项特定的决策,设计可行的步骤,以业务流程改进为核心,完善决策过程,使企业战略执行更加有效。绩效管理推动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体化,建立合理的绩效管理体系,有助于企业适应组织结构的调整和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工作分析是绩效管理的基础
Ghorpade & Atchison(1980)认为,工作分析是“组织的一项管理活动,旨在通过收集、分析、综合整理有关工作方面的信息,为组织计划、组织设计、人力资源管理和其他管理职能提供基础”。工作分析对组织中全部工作进行有效的分解,对各种工作进行系统调查和研究分析,确定各职位的工作职责、任务、权限和组织内外的关联关系,进一步确定职位的核心产出,从而提出职位任职者的基本要求,产生岗位说明书。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其质量和效果决定了人力资源体系的完善和各个功能模块的实现[1]。工作分析结果用于绩效的评估,是实施绩效管理的依据。科学的工作分析有助于企业实现量化管理,是组织变革中结构调整的有效工具。
例如,广州X培训学校对于课程顾问岗位的管理没有专门的考核制度,不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推动业绩的发展。因此,学校须为该岗位制订详细的工作说明书。这就要求先做好工作分析。工作分析通过搜集、整理和分析组织中工作岗位的全方位信息,为组织中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模块的规范和有效实施提供决策依据。该校须先设计有效的组织结构,对工作岗位进行科学的设置,最后设计符合发展需求的工作流程。通过有针对性的工作分析调查,制定结构化、标准化、可操作化的工作分析指标体系,从而提高组织的绩效管理,推动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二、科学的绩效考核是企业先进管理的重要手段
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的一个环节,采用科学的方法,按照特定的标准,考查和审核企业员工对职务所规定的职责、任务的履行程度,以确定其工作绩效的一种有效的系统管理方法,是衡量、影响、评价员工的工作表现的正式系统。作为评定和估价员工个人工作绩效的过程和手段,目前常用的绩效考核方法有比较法、量表法、目标管理法、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绩效评价。先进的管理铸就一流的企业,科学的绩效考核是对管理过程的一种有效控制,不仅能提高员工的生产率,还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环节提供确切的基础信息。如果绩效考核设计不合理,就会形成企业发展的阻力[2]。
例如,玩具生产企业东莞K公司绩效考核存在绩效考核系统本身和系统实施过程这两方面的问题,绩效考核较主观,偏于印象评价,缺乏制度性和科学性。绩效考核系统的问题主要有四点,一是绩效考核目标不明确,只是作为一种确定利益分配的依据和工具,忽视了绩效考核在员工能力开发中的作用;二是绩效考核标准模糊,不能形成鉴别优秀员工与一般员工的标准;三是绩效考核指标设计不当,考核指标体系不科学,没有员工工作能力的考核要求,不能发挥其绩效导向的功能;四是企业整个绩效考核系统缺乏灵活性,不能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与员工的反馈,进行人性化调整。而企业在绩效考核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一是缺乏中高级管理层的支持,二是缺乏基层员工认可,三是考核主体单一,四是不重视考核反馈。绩效考核体系科学性的欠缺,使企业抗风险能力降低、发展可持续性不强,因此,企业应改进绩效管理流程,改革考核标准,提高绩效管理的科学性。企业要构建科学的绩效计划和指标体系,将绩效管理视为一个循环的动态系统,遵循绩效管理的流程来规范现有的考核制度,重视绩效管理的过程控制,有效利用绩效考核与评价,注重绩效考核结果的反馈。通过科学的绩效考核,实现组织绩效的提高和核心能力的提升,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可持续发展。
三、有效的绩效管理避免人才流失
马奇和西蒙模型提出,工作的满意程度及企业间流动的可能性估计是人才流动最重要的两个决定因素。以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斯金纳为主要代表的学者强调环境对行为的影响,认为人的行为只是对外部环境刺激所做的反应,只要改变或创造外部的操作条件,人的行为就会随之改变[3]。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个人能力、个人条件及其所处环境直接影响工作绩效,一个人所能创造的绩效,不仅与个人能力素质有关,而且与所处的环境有密切关系。
人力资源是企业长远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人是企业的原动力,高层次人才是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其数量和质量决定企业的竞争力。人才流失严重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为人才的流失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导致企业技术流失和商业机密泄漏,降低企业的凝聚力,是企业不稳定因素之一。要避免人才流失,企业应完善绩效管理体系,制定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通过实施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进行以激励导向为主的利益分配,促进员工的自我管理。企业绩效管理体系要给予员工正面的激励,应引导人才发挥潜能,以绩效定薪酬,以绩效促发展。企业要确保绩效体系的公平公正性,使人才在绩效激励中竞争力更强。正视员工流失率的企业,能够不断创新,使人才流失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从而得以持续发展。
例如,广州G股份有限公司,内部管理不力,岗位设置不合理,又面临竞争对手的高薪挖人,从而遭遇较严重的人才流失问题,使企业的竞争力大打折扣。企业要可持续发展,应提高企业绩效管理水平,制定有效的绩效考核,设计合适的、可衡量性、可操作性的绩效指标体系,合理使用绩效考核结果,完善绩效考核的沟通反馈机制,建立健全考核申诉制度,使绩效沟通贯穿整个绩效管理过程,最终实现员工和企业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薛琴.全面薪酬理论及其对企业员工激励的启示[J].企业经济,2007,(8).
篇9
关键词: 管理人员;绩效;考核
1 管理人员绩效考核问题的提出
在目前的人事制度改革中,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是一项重要内容。首先,管理人员不像生产人员那样可以通过生产率、废品率、事故率等容易数量化的硬指标衡量绩效。其次,对管理人员来说,单位绩效不足以代表其工作绩效的全面。比如,管理人员除了完成本部门任务外,与其他部门人员的协调与合作也是他们工作的重要部分,这部分工作的绩效还要通过“工作奉献”、“人际促进”等关系绩效的测量来反映。对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应该是多维度、全方位的。但由于判断式的绩效考核必然带来评定者主观因素的介入,各种各样的考核误差的产生,使得对管理人员的考核难以设计和操作,考核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也令人质疑。
2 企业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现状
2.1 绩效评估目的单一,内容空泛
目前,企业对管理人员的绩效评估仅仅用于管理人员的晋升、工资、奖金的分配上,少有其他方面的考虑,其实绩效评估的首要目的是绩效发展,即促进管理人员在绩效方面的不断提升和改变,其次能力的发挥与发展,即使管理人员的能力能够充分发挥和发展,最后才是为人事决策提供依据。评估管理人员的绩效中,除了考察业绩外,对其实际能力培养方面没有具体指标,无法体现对管理人员能力的考察与管理,造成考核内容空泛,绩效评分主观,欠缺公平。
2.2 考核标准缺乏可操作性,流于形式
企业对管理人员的考核的结果往往分为若干个等次,例如四个等次(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或三个等次(优秀、称职、不称职),这本无可厚非,但各个等次标准的差距却叫人不能理解,而且很难把握,因为缺少对管理人员过去业绩和行为实例的详细记录,也没有具体的客观的可参考指标。很多企业对绩效评估的原则、方法、程序和意义缺乏了解和重视,评估时回避冲突,考评人员千方百计将考评转变成一场温和的聚会,大家互相打打勾,画画圈,谁也不想得罪谁,应付了事。
2.3 忽视评估结果的反馈、沟通
绩效评估很重要的一点是能够通过绩效考评来了解管理人员的能力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帮助管理人员发展。而目前企业的情况是绩效评估的结果不能及时反馈给管理人员,也没能传达出企业的期望,管理人员不明白自己在公司的地位到底怎样,具体地说就是不明白自己的优势在哪里,劣势在哪里,哪些是需要改进的,哪些是需要维持的,今后如何发展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
2.4 考核结果应用的局限性
很多企业的绩效评估结果应用性很差,有的企业的评估结果与管理人员的薪酬、晋级、培训和发展联系不大,使考核流于形式,长此以往,最终导致管理人员对考核的不信任和冷淡,使考核仅仅成为“走过场”。科学的绩效评估结果的应用,应该兼顾企业和员工的利益和发展要求,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提供科学的、操作性强的应用模型,从而保证每次的评估结果能真正让员工认识到自己的差距并加以改进,或者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并加以保持。这才是推行绩效评估的意义。
3 企业管理人员绩效考核存在问题分析
3.1 绩效考核主观性强
企业对员工考核一般缺乏详细的考核指标和考核标准,同时,也缺乏相应的绩效记录,考核者只是凭记忆在月底或年终对被考核者评分,评分时随意性比较大,存在较多的个人感情因素,主观性强。这是我国目前大多数企业绩效考评中存在的问题,是我国人事制度管理的遗留问题。随着国企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员工在企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传统的绩效考评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但是由于管理体制的影响,绩效考核仍然受旧的人事考核制度的影响,领导具有很大的权利,考核指标不健全,人为主观因素很大,考核具有很强的主观性。
3.2 指标体系缺乏动态性
目前,企业员工考核指标体系受以前的人事考核制度的影响较大,并且已经明显不能适应当今企业发展的需要。
企业是在发展变化的,特别是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环境下,企业应该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来应对市场的变化。绩效管理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指标体系也应该不断变化,以适应企业生产经营发展变化的需要。
3.3 绩效指标的确定缺乏科学性
选择和确定什么样的绩效考核指标是绩效考核中一个重要同时较难于解决的问题。大多企业管理人员绩效考核能够结合企业通用考核表和员工的德、能、勤、技进行考核是很好的,但是对于如何科学地确定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以及如何使考核的指标具有可操作性,考虑不全面。很多企业管理人员的绩效指标中,几乎没有体现任务绩效;在周边绩效中,所采用的考核指标多为考核性的描述,而不是行为性的描述,考核时多依赖考核者的主观感觉,缺乏客观性。
3.4 对考核定位的模糊与偏差
考核的定位是绩效考核的核心问题。所谓考核的定位实质就是通过绩效考核来解决什么问题,绩效考核工作的管理目标是什么。考核的定位直接影响到考核的实施,定位的不同必然带来实施方法上的差异。
大多企业绩效考核定位模糊,主要表现在考核缺乏明确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考核而进行考核,这样做的结果通常是考核流于形式,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结果不了了之;考核定位存在偏差,主要体现在片面看待考核的管理目标,对考核目的的定位过于狭窄。
4 企业管理人员绩效考核解决对策
4.1 针对考核过程的主观性,主要的对策是加强管理
(1)建章建制、规范操作。实施绩效管理必须建立健全绩效管理的制度,以制度的形式对绩效管理的内容、指标、标准、程序、方法以及绩效考核结果的反馈、运用加以明确规定。在正式开始考核活动以前,做好考核表格的设计、对员工的宣传动员和对考核人员的考核技术的培训等准备工作,在考核过程中,要始终对考核的公正性加以监督,考核结束后,要执行反馈程序,允许员工提出申诉意见,要确保考核活动规范化进行。要坚定不移地运用好绩效考核结果,使员工切实感到绩效管理带来的压力和动力以及自身行为的调节作用。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是绩效管理生命力的源泉。
(2)培养文化、营造氛围。由于员工心理和情感方面的原因,绩效管理只有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才能得到员工的理解、支持与参与,因此,企业要注重包括绩效管理文化在内的企业文化建设,营造一种公平竞争、奖优罚劣、平等交流的良好文化氛围,消除员_厂的消极心理和各种顾虑,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价值观,从而推动绩效管理的实施。
4.2 明确绩效考核定位
管理人员是企业效益的主要创造者和生产经营活动的具体组织者,在企业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一格企业运行的枢纽。企业在对管理人员进行合理的绩效考核定位时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要与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相匹配。绩效考核时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和基础,是为企业人力资源战略和规划服务的,绩效考核的有效性决定了整个人力资源体系的好坏,人力资源的体系化发展需要建立与人力资源体系相适应的绩效考核体系;第二要与企业的发展相匹配。企业在不同的阶段,会采取不同的战略,人力资源为企业战略服务,同样作为人力资源体系核心的薪酬体系也应随之变化,以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第三要与企业管理人员需求相匹配。绩效考核体系作为激励的一项基本手段和方法,把绩效考核的结果与企业管理人员的发展结合起来是绩效考核的最好应用效果,这也是绩效考核的根本目的所在。
4.3 确定企业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体系的设计原则
绩效考核体系应以“科学、高效、易操作”为总体设计方针,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基本原则,首先,操作简便原则。无论多么完美的考核体系,为了保证考核操作的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率,便于全体员工熟知掌握,考核体系必须在操作方面尽可能简便和理解,程序上要清楚。其次,目的性原则。绩效考核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要与公司的工资薪酬、培训、岗位升降等体系紧密结合,努力为公司的各项人力资源提供可靠的参考;绩效考核体系能对管理人员的工作绩效进行控制、管理和改善,从而实现企业管理人员的自我发展和企业经营管理的改善。最后,开放性和稳定性原则。开放性原则主要体现在考核体系中,一旦在运行过程中发现问题或其他更好的方法,可以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修改和完善。这些基本原则既是公司绩效考核体系改进的重要理论依据,同时又是系统在以后得到良好运行的必要条件。
4.4 确立科学的绩效目标
企业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和改进全体管理人员的绩效,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为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提供重要的支撑,在确定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时,应紧密结合企业的总体战略目标,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企业在制定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标准时,应首先把企业的整体目标进行分解,把企业整体目标分解到每位管理人员,形成管理人员绩效指标,并把绩效考核结果作为管理人员奖惩、培训、薪酬的依据,使每个管理人员的绩效与企业的战略目标息息相关,形成管理人员绩效目标,作为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的依据,从而通过绩效考核,有效挖掘和激发管理人员的潜力,实现管理人员在企业的职业生涯发展。
4.5 健全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1)建立一套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该制度应该包括明确的考核流程,考核周期等。只有明确了考核制度,才能加强绩效管理的可操作性。
(2)建立一套有效绩效管理过程。它是以绩效计划、绩效辅助、绩效考核、绩效反馈等四个部分组成的绩效循环过程,此循环过程要始终以相互沟通为基础,要让员工了解自己的不足,并能在具体的工作进行改进。
(3)建立一套绩效管理相配套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能力的发挥。传统的绩效考核过于形式化,其结果与薪酬、培训以及职位的调整联系不大。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使员工明白,只要通过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完成组织分配的任务,就能得到满意的薪酬和岗位。
参考文献
[1]陈谨.管理人员绩效考核方法体系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06.
[2]周玉蓉.企业管理人员绩效考核方法研究及其在重庆捷力的应用[d].重庆大学,2005.
篇10
[关键词]金融IT企业;股权激励;绩效管理;策略
[DOI]10.13939/ki.zgsc.2015.46.179
对金融IT企业来说,人力资源的作用非常突出,尤其是工作人员对待工作的态度以及其自身的积极性,对金融IT企业的发展有突出作用。要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必须对员工加以物质奖励和工作业绩考核,因此说绩效管理对于其业绩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它能够合理地评价员工对企业的贡献值,对改善企业的内部管理也具有促进作用。特别是对于金融IT企业来说,员工的个人价值对于企业的发展影响比较大,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员工的主观能动性。金融IT企业上市以后人力成本增加明显,特别是与传统公司相对比,成本更突出,因此在新时期条件下,应当努力加强绩效管理的创新,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励员工,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双赢。
1 金融IT企业绩效管理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金融行业和IT技术实现了有机结合,有效地提高了金融活动的深度和广度,促进了金融IT企业的发展。在企业的运行过程中,绩效管理方法有很多,本文对其进行简单的列举并对其进行评价,找出绩效考核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及其产生的影响,以下是关于金融IT企业绩效管理方式方法与问题的研究。
1.1 上市公司绩效管理策略研究
上市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要发挥员工工作的主动性需要采取有效的绩效考核办法,它能促进员工业绩的提升,对员工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效果予以评估,因此本文对上市公司的绩效考核管理策略进行研究和分析,上市公司的绩效考核办法如下。
首先,股权激励制度。股权激励制度是上市企业为了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而使用的一种长期激励的办法,属于一种期权激励的范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离不开人力的支持,因此为了能够留住核心人才,在上市以后使用这种长效的激励制度,按照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股权对象的选择,然后让这些员工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成为一个共同体,从而实现员工对企业的长期服务[1]。
其次,任务绩效与周边绩效考核。绩效考核是企业对员工工作的评价,对每个员工需要承担的工作予以肯定或否定,所以在考核过程中要进行定性定量的研究,让员工对考核标准予以肯定并接受,实现公平评价的指标。很多上市企业所选用的是任务绩效考核办法,这种办法在国外也经常被使用,任务绩效是对员工工作结果的考核和评定,另外企业还要对员工的工作行为进行考核,这种考核被称之为周边绩效。这两部分的对员工的所有工作表现进行考核,根据不同的公司和不同的工作,这两种考核办法的分配并不是相同的,一般对基层员工的考核倾向于任务绩效考核,对管理层的员工倾向与周边绩效考核。
最后,立体考核制度。立体考核制度也被称为是360度绩效考核。这种考核方法集合了工作人员的所有信息,然后对其工作表现及工作态度等进行估量。例如,在考核人的选定上打破了传统只有人力资源部门参与考核的瓶颈,发展为同事互评,直接或间接上下级的考核等。这种考核制度在很多上市企业中被运用,尤其是金融IT产业,它考核与测评的对象也非常广泛[2]。
1.2 绩效考核策略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首先,股权利及政策的优势在于可以把员工的利益和企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金融IT产业不同于其他行业,由于它的人力资本相对集中,因此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人才有非常大的依赖性。若人才流失,对企业将是十分大的打击,甚至会使企业走向破产的地步,与此同时,金融IT企业在人力成本方面也有较高的付出。实行股权激励政策,能够将员工的发展愿望与企业的发展愿望紧紧地联系起来,这促使员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企业的生产经营与发展中来。另外,股权激励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企业管理需要承担的风险,一些金融IT企业在公司治理结构上缺乏完善性,所以对本企业的长期有效治理不能进行有效的监督,而采取股权激励政策能够促进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
股权激励制度虽然被多个金融IT上市企业所运用,但是其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第一,股权激励方式过于单一。本文根据调查研究显示在以股权激励作为绩效考核的金融IT上市企业中,有90%以上的企业选择的是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两种方式,并且选择股票期权者居多。从这个数据中可以看到,目前我国金融IT上市企业在股权激励方面存在的问题是方式过于单一,这说明很多企业在利用这一制度时并没有考虑到公司的实际发展情况,也没有结合自身特点选择激励方式,只是照搬照抄他人公司的激励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会出现激励政策与实际管理不符合的状况。第二,企业实行股权激励政策是为了更好地留住核心员工,让这些员工忠心的为企业长期服务,并且把员工的利益和企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但是很多管理层员工在拿到期权以后急于套现,还有些员工不惜以离职为代价进行套现,这种做法完全偏离了企业股权激励政策的初衷,这一制度也并没有给企业带来积极的影响,同时阻碍了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进步。第三,实行股权激励制度以后,适当的调整惩罚机制。本文参考了某金融IT企业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制度使用案例,在其中发现股权激励制度在使用初期有良好的效果,但是在后期往往缺少详细的策划和适当的调整,若中途出现问题就会对整个计划产生致命的影响。对股权激励制度的运用也没有详细的研究和分析,一些员工在获得股权以后,会出现违规行为,极大地损害了公司利益,失去了被激励的资格,而对这种现象的惩罚措施也没有提及。股权激励制度就像一份工作合同,若合同没有全面的反映具体细节,并且各个条款不清晰、有漏洞,那么履行合同的双方当事人的利益都会受到损害。在员工看来,没有一定的惩罚机制,便可以任意的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工作,有违规行为也不会受到惩罚,久而久之便不会为公司奉献自己的全力[3]。
其次,任务绩效考核与周边绩效的优势及问题。任务考核的优势是可以把员工的工作行为和工作任务进行定量的分配,然后考察其完成程度,过程简单,评价便捷。把员工的能力和业绩结合起来既注重科学性又强调可操作性。但是其缺点是对员工的工作只有束缚缺少激励,让员工带着压力去工作,在积极性方面有较大压制,不能使员工的能力最大的表现出来。另外此绩效考核形式比较单一化,难以发挥绩效管理的作用。例如一些企业将绩效考核的结果作为员工加薪或者晋升的唯一考量,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受到企业管理人员的干扰比较大,导致一些员工虽然取得了比较好的考核结果,但是却得不到晋升。甚至一些企业绩效考核的结果和员工的发展之间没有建立有效的关联,没有将员工的培训结果、个人能力的提高等结合起来,导致绩效考核单一化,不能有效反映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真实情况。
最后,立体考核制度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立体考核制度有效地将横向考核和立体考核结合在一起,成为金融IT企业绩效考核的关键和枢纽,主要体现考核的公平公正原则,有利于培养员工在企业中幸福感的提升。立体考核存在的基本问题是多层次考核容易发生混乱,并且间接领导对员工的实际工作不能清楚的认识,会影响到考核效果[4]。
2 金融IT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的研究策略
2.1 优化股权激励方案,健全监督机制
在我国,金融IT上市企业越来越多,工作人员的结构相对复杂,因此金融IT企业要按照自己的发展情况以及人员配置情况进行战略定位和企业目标的设定,并且制定相对合理的股权激励方案。在方案的制订方面首先要选择适宜的能够为企业长期贡献力量的激励对象,然后对激励的额度进行合理激励,这样才能使激励制度更好地发挥其有效性。让每一个得到股权的工作人员都清楚地认识到股权激励制度的内涵和性质,尊重公司采用股权激励办法的初衷,以免有些领导高层出现急于套现的现象。其次,在金融IT上市公司中,因为股权激励政策基本偏向公司高管,而这些高管的工作变动系数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很难把握,因此企业要在物质嘉奖以外,按照人的不同层次需求给予高层管理者们一定的精神奖励,这种精神嘉奖的办法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激励高层管理者为企业进行长期的服务,使其拥有归属感、存在感以及幸福感,同时还能弥补股权激励政策的缺陷,以免发生股权激励计划在没有结束时,激励对象就出现离职的情况。最后,金融市场变化快,相对不够稳定,竞争激烈,所以企业要面对这种复杂的情况,根据公司发展的实际,选择不同的股权激励方案,并且随时进行灵活的调整和完善,以此来应对各种容易出现的问题。上文提到因为企业缺乏足够的惩罚机制和监督机制,所以一些工作者容易出现违反规定的情况,这也失去了股权激励政策的意义,所以要健全监督机制和惩罚机制,以免发生损害公司或股东利益的事件发生。企业要对这种违规行为加以重视,在关键时刻它可能对公司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为了使股权激励政策能够有效的实行,防止高层管理人员出现短视行为,也必须要建立其完善的监督和惩罚机制,促进股权激励政策的能效性的发挥[5]。
2.2 完善绩效考核体系,使考核更加客观科学
根据调查显示,我国金融IT上市企业中使用股权激励政策一般是选择资产收益率和股权收益为基本的财务指标,因为财务指标能够更直接地反映出企业的运营情况,但是在实际企业发展过程中还有很多因素需要考虑。股权激励政策对企业的作用不仅表现在财务方面,还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行为方面,一些管理者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可以对财务指标进行修改,这样财务指标就不能很好的作为股权激励政策的参考要素。综上所述,要在股权激励政策中加入多种要素,例如,员工对工作的评价、满意度、企业的信誉度等,这样有利于股权考核制度更加的公平公正。另外,不同地区的金融IT上市公司发展情况不同,规模和环境也不同,因此企业在制定考核体系的过程中要进行综合考虑,注重考核办法的实用性和合理性。
2.3 科学的制定激励政策
企业首先要明确股权激励政策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使绩效管理有的放矢。对于企业发展来说,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目标,有不同的侧重点,对于绩效管理的要求也不同。在制定绩效管理目标时,应当努力和企业的发展相结合,采取有效的针对性的管理办法。在确定了企业绩效管理的目标之后,应当进行细分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绩效管理目标的实现。例如,将企业的发展重点和员工的工作任务结合起来,实现上下联动的局面,这种方法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而且能够提高绩效管理的针对性,提高绩效管理的效率。对于金融IT企业来说,在日常的工作中主要是通过提供各种服务来实现盈利的,因此应当在绩效管理的过程中坚持客户至上的理念,实现不同部门的协同工作,提高企业内部的响应速度,这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帮助。对于企业发展来说应当有优先发展领域,在绩效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将此作为绩效管理的重要领域,实现绩效管理和企业发展的有机结合。例如,当企业开发了新产品时,绩效管理的领域和方向主要在提高产品的销售效率,拓展产品的销售渠道等。如果企业的产品处于成熟发展阶段时,应当进一步提高产品的份额,并且逐步地超越竞争对手。例如,在2008年,某金融IT公司遭遇了金融危机的洗礼,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留住核心人才,该公司为所有工作一年以上的员工进行了不同股量的分配,让不同级别的员工都能拥有一定的股权。另外,企业在面对不同的激励对象时需要采取不同的激励政策,科学的制定激励制度,使股权所有制掌握在员工手中,使股权激励制度能够有效的发挥其作用[6]。
2.4 建立完善合理的绩效管理和评价组织
为了促进绩效管理的实施,保障绩效管理目标的实现,应当建立完善的绩效管理和评价组织来负责具体的绩效管理工作。股权激励的业绩评价内核管理能够快速地反映出公司的经营能力和产品市场占有率,并反映出股东回报指标和公司价值指标。要是股权激励制度发挥最强的效应,达到最好的效果,需要对企业的质量指标、收益指标、价值创造指标等进行业绩评价。还要看对手公司的指标增长率,若对手公司大于本公司,说明股权激励制度没有很好地发挥其作用,需要进行完善。企业应当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由企业负责人组织成立绩效管理小组,推动股权激励的管理工作,对于股权激励政策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地解决。对于股权激励中涉及的员工的疑问等,要及时地答疑解惑,消除员工对绩效管理的误解,提高员工对绩效管理的信心。在股权激励政策实施的过程中,为了得到员工的拥护和支持,应当加强对绩效管理办法、指标等的宣传工作,使员工能够将个人的努力和绩效管理结合起来,实现对员工的有效激励。股权激励政策是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考核的过程中要加强和员工进行沟通,了解员工的工作状态,对于考核结果有异议的,应当进行复核,努力得到员工的认同,使绩效管理能够真正有效地落实。
3 结束语
目前金融IT企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特别是大量金融IT企业的出现使得企业之间竞争日益激烈。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应当加强对企业的绩效管理,充分地发挥股权激励政策的价值。股权激励政策需要一定的市场环境作为基础,由于金融IT企业对人才的依赖性大并且人才有较高的流动性,因此要在竞争中占有市场必须发挥股权激励的作用,提高员工的贡献度。另外,金融IT市场在发展基础上,已经相对成熟,所以股权激励政策拥有了可发挥的基础环境。企业应当合理利用国内外股权激励政策施行的经验,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联系企业发展的目标,制定合理的绩效管理目标,将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发展有效融合在一起,实现员工和企业的共同发展。同时企业也应当建立专门的绩效管理组织,加强日常的绩效管理考核工作,使绩效管理能够得到真正地实施,成为促进企业发展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张文静.金融IT企业绩效管理方案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4,26:161-162.
[2]马超杰.基于BSC的农行RC支行绩效管理体系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4.
[3]侯丽.商业银行绩效管理系统设计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4.
[4]于东智,谷立日.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的激励效用及影响因素[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9):2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