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模式设计的基本原则范文

时间:2023-09-04 17:12: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商业模式设计的基本原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商业模式设计的基本原则

篇1

关键词:电子商务 基本原则 发展模式

一、我国发展电子商务的基本原则

电子商务具有Internet的开放性、全球性、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已被各行业广泛运用。发展电子商务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以应用为重点,坚持效益优先,制定有限目标,体现实际效果。笔者认为,我国发展电子商务必须遵循以下五个方面的基本原则。

1. 引进与创新有机结合的原则

与美国相比,我国电子商务起步在时间上虽然差不多,但是电子化和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企业条件与支撑环境差别很大。例如美国拥有良好的全国性商业批发体系、高速公路运输网络和电子支付信用体系,因此,美国可以发展许多B to C(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网站,而这一点我国是不具备的。又如美国各个市场几乎都形成几个大型企业存在的格局,这些企业规模大,而且实现了完整的ERP系统,只要通过网络将两边的企业联结起来,就可以实现B to B (商家之间)电子商务。而中国企业规模比较小,绝大部分没有ERP系统,中国的B to B如果按照美国的模式就无法成功。

电子商务发展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刚刚开始,其发展速度极为迅速,传统的商业模式正不断地被新的商业模式所代替,无论什么模式都不具有固定性和成熟性。对于任何国家来说,都有一个探索与创新的问题,这也为我国加快和跨越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要大胆进行创新,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商业模式,壮大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以适应全球化的激烈竞争。

2. 商务与电子有机结合的原则

在电子商务中,电子是手段,商务是核心。网络服务商和电子商务厂商要适应企业的商务选择和利益判断,防止过度技术化倾向,避免追求表面的商务“电子化”,而忽视商务活动本身的需求。我国最早涉足电子商务的一般是IT企业,它们利用技术上的优势建立起电子商务系统,然后开始销售传统的产品。由于IT企业没有成熟的商业渠道和商业经验,并受制于网络支付、配送和网民数量等因素,到目前为止真正赢利的电子商务网站极少。这都是没有以“商务”为核心的结果。因此,要把电子与商务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商务应用为根本,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要立足于为传统产业服务,促进传统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传统企业要积极发展新的商业模式,适应信息革命的要求。

3. 务实与跨越有机结合的原则

要根据我国目前的商务需求、技术手段和经济环境实际,制订发展电子商务的规划和计划,确定切实可行的商务模式,设计和开发实用有效的技术解决方案,在现有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推动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的提高;另一方面,要着眼未来的发展需求和趋势,以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推出创新的电子商务体系,大胆跨越,以适应全球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

我国未完成工业化就开始进行信息化,面临工业化和信息化同时发展的双重任务,这与已经完成工业化并步入信息社会的发达国家有很大不同。这既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也为我们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能和机遇。首先,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的开放性、易用性保证其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几乎所有企业都可以发展不同层次的电子商务;其次,电子商务可以促进粗放经济向集约经济的转变,转换经济的增长方式,扩大经济规模,提高经济质量。因此,我们要主动抓住机遇和迎接挑战,按照跨越式发展的思路,加快推进电子商务的发展,实现中央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

4. 政府引导与企业运作有机结合的原则

发展电子商务涉及各行业各领域,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有时非技术因素比技术因素还重要,只有把方方面面的力量调动起来,才能从整体上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这需要政府的鼓励、引导和协调。政府应从制订政策法规,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与电子商务相关的技术发展和技术标准、税收、市场准入等方面着手,为电子商务创造良好的宽松的经营环境,引导企业和公众积极参与电子商务。同时电子商务属于民商活动,政府的干预应是最低限度的,以免由于政府的过度干预而阻碍电子商务的发展。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确定企业在电子商务中的主体地位,发动企业和社会投入电子商务,鼓励大中企业与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建设。

5. 统筹规划与分层次推进有机结合的原则

发挥政府在统筹规划、统一标准、产业引导、市场监管和环境支持等方面的职能作用。既要考虑区域的统筹规划,也要考虑领域的统筹规划,保证区域和领域之间的互联互通与资源共享,体现各地区各领域的特色,避免重复投资和重复建设。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城乡二元结构所反映出来的经济发展的阶梯性、收入结构的层次性十分明显。这就需要分层次推进,创造适合不同信息化基础环境和不同用户的电子商务商业模式和配套的技术实现模式。就目前技术看,电子商务商业模式经历了三个技术代:第一代是企业注册域名,形成以企业与产品简介为内容的网站;第二代是企业将因特网服务器与后端系统连接起来,使客户能够在网上发送并跟踪订单;第三代是企业通过电子化形式将客户及供应商信息全部实时地管理起来,任何需求与供应的变化都迅速地传递给供应链中的其他环节,从而促使货物和服务能够更高效地流通和实施。我国企业的差别非常大,要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发展阶段的模式。

二、我国发展电子商务的基本模式

电子商务在全世界也只有不长时间,而且正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发展,加上我国经济发展和信息化水平差别很大,确定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模式是十分困难的。我们要以积极发展和开拓进取的态度,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实际的电子商务发展道路。

1. 企业上网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初级模式

企业上网是发展电子商务的基础,传统企业不实现信息化,就不能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无论是B to B,还是B to C,没有“B ”(企业)的广泛参与,“to”就无从谈起。电子商务依托因特网从事商务活动,企业没有“触网”就无从实现电子商务。企业上网就是将企业的单体计算机或局域网联入因特网,获取网络上的信息,建立网页或网站自己的信息,利用网络廉价高效的特点,建立新型商业信息沟通渠道。

网络拉近了制造商或批发商与客户的关系,上网意味着企业形象将展现在全世界面前,如果有客户对你的产品或服务感兴趣,会通过便捷的网络方式与你联系,使企业对市场作出迅速的反应,减少中间费用、库存和流动资金,使产品和流动资金直达用户。并且将产品和用户之间存在的那些曲折的营销渠道“拉直”或取消,使企业真正坐上了“直通车”。网络也拉近了企业与企业的距离,可以帮助企业揭开采购过程中的“黑匣子”,寻找最便宜的、最适合的原材料,把成本降到最低。

2. 中介服务是电子商务发展的重点模式

电子商务使厂商之间的距离、厂商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缩短,有人认为中间商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其实不然,电子商务并不能消灭中间商,而是产生了新的中间商--电子中介。电子中介极大地降低了交易成本,缩短了供应链,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效率。电子中介的介入,使商业竞争更加激烈,竞争的形式由过去的价格竞争过渡到质量和服务竞争。概括地说,电子中介服务就是为电子商务活动提供交易平台和服务的机构。中介服务将买卖双方集中到一起,以提出建议、个性化服务或者其他形式的内容来增加价值。中介服务既可以作为一个消费者的集合体,也可以作为一个商家的鼓吹者。

我国中小企业居多,它们没有实力单独开展电子商务,需要中介机构提供服务。发展电子中介服务的重点是建立面向厂商的(Bt o B)电子商务交易中心和面向消费者的(B to C)电子商务交易中心。B to B交易中心是发展的重点,要建立国际性的、全国性的、区域性的不同范围的交易中心,就要将综合性的与专业性的结合起来。B to C交易中心的发展重点在大中城市,也可以针对某些产品建立全国性的服务系统,比如旅游和知识产品。

3. 电子商务的交易范围重点在商家之间

按照交易服务对象分,电子商务交易模式主要有两种:商家之间的电子商务(B to B)、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B to C)。我国正处在电子商务的起步阶段,无论从国际发展趋势,还是从中国现实需要出发,我国电子商务都要以推进B to B业务为重点。B to B业务可以分阶段改造,线上线下结合便于操作,比较适合我国目前的经济水平、网络基础设施和社会配套环境。发展我国电子商务B to B商业模式需要从四个方面入手:其一,以大企业为龙头,通过供应链管理的电子化,将上游供应商与下游销售商通过Internet联为一体,建立上下游客户的网上采购系统;其二,选择电子、医药、建材、汽车、航天等重点行业,建立专业性较强的信息服务和交易网;其三,鼓励生产和外贸企业上网,开展国际贸易的网上交易,逐步实现全球采购、全球分销;其四,积极引导面向中小企业的中介商务网的建立,吸引企业上网开展宣传咨询服务、拓展业务,使企业真正感受到发展电子商务的好处。

4. 有选择地发展B to C交易模式

B to C电子商务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商业零售模式,代表着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在我国城市与乡村、城市之间严重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这种商业模式只适合少数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少数产品和少数人。B to C可以大力发展旅游服务、知识产品(如书籍、音像制品)、教育、医疗的网上服务(销售),这四种产品适合网上销售,不涉及大量配送,可以达到传统办法无法达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梅绍租.电子商务基础[M].清华大学出版社.

篇2

关键词:酒店;创新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1

酒店行业近几年发展迅速,关于酒店业发展的研究成果丰硕,通过查阅和检索已有的研究资料发现,前些年的研究主要局限于酒店服务的规章制度、服务标准、服务流程等方面。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的研究视角转向酒店发展的创新研究,通过知网文献词条搜索,酒店的研究高达330,363条,搜索关键词,酒店创新1804条。学者们对酒店创新的关注,很大方面原因得益于近些年酒店产业的全面发展。从这些研究角度转变不难发现,酒店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再是高质量、高标准服务的竞争,而逐渐演变为酒店服务创新之间的竞争,因此对酒店业发展创新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近些年学者提出的创新内容进行梳理,主要集中在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战略创新、管理创新、设计与布局创新、酒店营销创新七个方面。

一、酒店产品创新

唐颖、徐洁(2015)提出超越基于顾客体验的创新产品,酒店产品的创新聚焦在如何为顾客提供惊喜。除了解决顾客的吃、住、行以外,度假酒店还需提供消遣、娱乐、矿泉养生、保健和健身中心等使人休闲、轻松、舒适的配套设施;李肖楠(2010)体验经济时代的酒店创新产品设计,提出了酒店提供DIY的产品服务;郭剑英(2007)提出了花卉在酒店产品创新中的作用。姜华(2008)酒店产品创新遵循一系列基本原则和开发过程。徐仰前(2008)从产品创新风险源、表征及原因分析入手,提出了具有操作性的风险防范对策。并通过对酒店业产品创新支撑条件、创新流程、创新评估体系及推广体系的构建来解决酒店产品创新的不良现状。沈涵(2007)根据顾客需求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产品因素的创新性组合的产品创新战略。经济型酒店产品创新主要在于品牌的创新(卢昱霖2014、蔡安平2009);张数遥2013)阐释了中小经济型酒店产品创新模式;易小力(2012)阐述了主题酒店产品创新策略。

二、商业模式创新

易丽娟(2013)探讨了高档酒店商业模式的创新问题,并提出高档酒店可以开展体验经营业务、冠名权经营业务,实施长租和短租相结合、租赁和再租赁相结合的方式实现高档酒店商业模式的创新;董博文(2015)指出了国内连锁经济型品牌酒店商业模式创新路径――构成要素创新、价值链创新、二者的混合创新;基于经济型酒店商业模式创新的成果集中在易丽娟(2013)、王涛(2012)、畅婷婷(2014)、王宠(2014)、卢中友(2012)、张晶妹(2014)等学者的研究;在理论基础方面,张希(2007)从系统的视角解析饭店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提出饭店商业模式的创新动因、时机与路径;黄婧萱(2008)提出基于信息技术变革的饭店典型商业模式;郭阳旭(2009)用商业模式理论引入饭店集团的战略管理分析,并根据价值连理论、企业组织行为学与企业流程再造理论分析了国内外饭店集团商业模式的内部结构与逻辑关系;杜群(2011)提出酒店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生存空间并能持续盈利就得靠系统的安排和整体的力量,即商业模式的设计;黄丽莎(2009)指出以技术为驱动的网络酒店是经济型酒店商业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并设计出基于网络的经济型酒店的商业模式。

三、酒店技术创新

李沐纯、魏卫、林爱芳、张海等(2012)阐述了基于低碳技术创新酒店业转型升级,并探究了升级的机制。周丹、徐红罡(2010)在文中探讨环境技术在酒店内扩散的影响因素;岳凤(2013)硕士论文从酒店智慧营销、酒店智慧管理和酒店智慧服务三个方面探讨酒店管理系统智能化在问题;唐建兵(2010)分析智慧饭店建设实践和理论研究,提出智慧饭店建设常规设施和基本服务的内容,对智慧饭店智能系统、智能云服务和智慧管理提出解决方案;杨淑瑗(2015)针对互联网+时代酒店客房智能系统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酒店自助登记、离店技术方面在领先者Ariane系统方案公司的互动自助入住系统在波兰第一家普罗酒店安装;LINQ360酒店创新中心落成,酒店管理者能够在一个地方解决所有难题。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新技术升级应用,酒店技术创新是推动酒店发展的源动力。

四、酒店战略创新

刘静(2016)提出微创新战略,并构建酒店实施微创新战略的DID理论模型;金高军、杨保建(2006)结合云南省丽江地区酒店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酒店企业实施文化战略的必要性研究;唐玲(2013)通过创新战略成本管理连锁酒店竞争优势;刘亦杰(2015)以上海滴水湖皇冠假日酒店为例提出竞争战略选择;柴泽亚(2010)以SY酒店为研究对象,提出该酒店发展战略研究。李萍、胥清(2008)主要从战略管理与核心竞争力创新、酒店企业文化创新、酒店产品、酒店管理制度与服务创新、酒店人力资源等方面对经济型酒店的创新进行探讨。

五、酒店管理创新

刘力(2014)基于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机制设计创新;袁君(2013)新时期酒店管理工作的创新途径进行了论述;金渝林(2012)主要分析了在新时期酒店的管理表现,提出要在服务质量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两方面进行创新;孙逸(2013)从酒店的人性化管理,个性化服务,酒店组织机构的精简三个方面剖析了当今形势下酒店创新管理的内容;马永佳(2011)提出酒店管理的融合创新举措;薛池宇(2014)提出新趋势下的融合创新,促进酒店的可持续发展;李聪玲(2015)为顾客制定个性化服务,让顾客在满意的基础上感到惊喜;王丽(2015)、袁君(2013)、任涛(2016)、雷引周(2013)、范恒君(2008)、王吉荣(2016)等学者从不同视角提出酒店管理创新的途径;李挺(2016)、杨淑媛(2015)、向静松(2007)、虞丽(2015)、勾子涵(2016)、向梅(2016)等人酒店管理模式创新进行研究。

篇3

当商业模式的魅力与迷惑

商业模式作为独立概念成为中国商界显学,风险投资(VC)与新经济创业潮的推动是关键。在《赢在中国》赛场上,当马云、俞敏洪、史玉柱等商界大佬问创业者“你的商业模式是什么”的时候,大部分人没有意识到,这些人在创立自己企业的时候,并没有规划清晰的商业模式,甚至都还没有把商业模式作为口头禅。

乔布斯在创造iPod时,没有考虑这么复杂,他要为“音乐迷”(他本人就是)创造一款时尚的、大容量(容纳5000首乐曲――多么疯狂的想法)的音乐播放器。即使在创造iTunes时,他也只是想要提供一个合法的、低成本的正版音乐下载渠道――因为当时市场上没有这样的平台。再比如,马云做淘宝网时发明了诚信通、支付宝(支付宝创造了第三方支付新产业),都是被逼出来的创新,而不是创立阿里巴巴时就有的商业模式。

提示这个被人忽略的现象,是想说明以下与商业模式有关的错误观念:1.商业模式描述不清晰,说明项目不靠谱,不会成功;2.商业模式是企业竞争决胜的关键要素;3.好的商业计划书是获得风投青睐的法宝。

当年在历届《赢在中国》上侃侃而谈的优胜者,如今并没诞生一个新的阿里巴巴、脑白金、新东方的迹象。最早复制Groupon模式的第一季《赢在中国》十二强选手任春雷创办的团宝网,近两年净亏损近4亿元后正处于生死边缘。

这并不是说商业模式没有价值,而是借这个事实厘清中国商界对商业模式认知的基本概念:商业模式反映企业的经营逻辑,但并不一定要先“估量”清楚商业模式,然后才能做出好企业。从任何一个成功企业里能够分析总结出一个商业模式,但并不能依靠一个商业模式造就一个成功企业,这两者完全不是对等的逻辑关系。

不是有个好的商业模式,还有好的团队(即VC所谓的关键是投人),公司就一定会成功,关键成功要素(KSF)从来没有所有企业都通用的单一及组合要素,如商业模式、定位等概念,商业模式只是企业关键成功要素里的因素之一。

累计亏损近5亿美金的Groupon能实现IPO,成为市值比肩Google的互联网公司。而为何亏损4亿人民币的团宝网要倒下呢?显然不是因为两者商业模式有什么不同或中国团购市场太小,也不能说团宝先烧钱后赢利的经营模式犯了天条,甚至不是管理水平的差异,更不是投资人有眼无珠,只能说中国团购“时运不济”:2011年中国概念股遭到大规模阻击,加上Groupon上市后股价疲软,对于A2C(美国至中国)式的商业模式复制型企业,美国的资本市场已经失去兴趣,一个业绩阴晴不定的Groupon就够投资者烦心的了。

重要的现实是,创新性的企业实践,创造了新的商业模式,而不是相反。真正创新的商业模式都带有不可预估性,能够描述清楚的商业模式,大多是平庸的“模仿式创新”,潜力有限。商业模式的创新才会带动企业的进步,甚至是不可思议的进步。

除了市值5000亿美元、现金贮备800多亿美元、富可敌国的苹果,谷歌、亚马逊、Salesforce等创新的互联网公司,都是依靠不断创造出新的产品、新的商业模式,推动着企业的持续发展。

我们也不能因为市场波动,就将商业模式打入废纸篓。商业模式的理论因新经济(互联网)而成为显学,但商业模式在所有行业都在发挥“增长加速器”的作用,那些敢于打破行业领导者的垄断及其商业模式的企业,正在成为塑造产业格局的新生力量。

Amazon的电子阅读产业链对传统出版产业链的改造,不仅让出版社与Amazon实现电子出版的利益分成模式,个人作者也可以绕过传统的出版社、书店在Amazon系统上实现个人出版,内容的创新带动Kindle电子书与Kindle Fire平板电脑迅速实现硬件销量的暴增。

宣称与Amazon商业模式相同的盛大文学,由于内容仅限于网络文学,受众面过窄,其电子阅读器Bambook(锦书)的销量不温不火。而偏重硬件的汉王电纸书,由于缺乏电子阅读内容的支持,加上错误的产品价格定位,正陷入巨大的亏损之中。

商业模式存在“橘逾淮则为枳”的现实问题,说明即使相同的商业模式也需要商业环境、企业资源、经营战略的支撑。Salesforce的“云计算”解决方案,没有重新发明CRM(客户关系管理),只是让CRM从SAP、ORACLE等巨头的垄断中,变成任何企业都可以低成本获得的管理工具,大幅降低管理软件的使用门槛。虽Salesforce创导的SAAS(软件即服务)模式已风行全球,但要在中国落地依然困难重重。

商业模式的魅力与魅惑同样巨大而真实,这需要我们从更加科学、务实的角度解剖商业模式这个“魔方”究竟与企业是一个怎样的关系,既不要神话化,也不要妖魔化,而是真实地厘清商业模式与企业发展、企业进步的关系。

商业模式的本质及驱动企业增长的关键要素

商业模式的定义流派甚多,有些商业模式的观点或是玄而又玄,如利益相关者动态合约结构(魏、朱武祥的《发现商业模式》);或是无所不包,如实现客户价值的整体解决方案――企业经营要素整合系统(李振勇的《商道逻辑》),企业如何创造价值、传递价值、获取价值的基本原理(《商业模式新时代》)等。

这些商业模式观点都有自己的逻辑结构,成一家之言,但总体来说将商业模式凌驾于企业战略、运营管理之上,甚至提出先有商业模式后有企业、商业模式是最高竞争力等偏激论点。这样将商业模式无限拔高、泛化、神化,只会让商业模式变成中国商界总喜欢抓的救命稻草,最后失去企业成功之本,在模式崇拜中走向企业的覆灭。

企业成败绝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商业模式、定位、创意、传播等各种被神化的单一经营要素,商业模式也不是企业竞争的终极武器,企业成功及竞争优势的关键是一种多要素的动态组合。每个成功企业的组合结构、要素优先性都不同,说某个单一或组合要素是所有企业成功、争胜的武器,不符合千百万成败企业的经营现实。同样的要素、同样的组合,对A企业是制胜关键,对B企业可能是毒药,正如Groupon与团宝案例所显示的。

我们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战略的一个部分,或者说,企业战略是围绕商业模式对经营价值链的整合。在这个概念框架内,商业模式要解决的是企业战略最核心的问题:企业收入从何而来?这个命题包括以下细分课题:1.为什么收入可以由此而不是由彼产生(价值定位或利基定位)?2.收入来源的规模、结构及费效比。3.实现收入的关键活动、渠道、支持要素是什么?4.将收入结构与成本结构对勘后产生的赢利结构。5.由此组合而成的企业商业模式在市场、竞争环境下的可持续性。

企业的股权结构、治理结构、供应链、外部协作资源等都是企业成功的必要元素,但这些要素不应放入商业模式的理论框架之中,否则商业模式就会无所不包,反而失去了商业模式的“锐利锋芒”(即核心价值):企业收入的实现逻辑。

我们认为,企业实现收入的逻辑是驱动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在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企业发展各阶段都是最核心的要素,对这个问题发生迷失或误判,才是企业胜败的转折点,而企业管理、治理结构、营销管理等在这个问题面前,都是优先级略后的运营要素。

苏宁电器最近宣称要向“全商品”企业转型,引起市场热议,即苏宁这个品牌不再与电器这个品类挂接,而是成为一个无所不包的超级卖场,无论是线上(电商)还是线下(门店),我们称之为苏宁的沃尔玛化。苏宁新战略的核心问题,就是苏宁商业模式的再定义,即苏宁实现收入的手段再次发生巨变,这与利益相关者关系不大,也谈不上客户价值的整体解决方案,只是企业收入模式的变化。

商业模式的本质是企业实现收入的逻辑,精确地说,是实现收入的战略及手段。将这个问题界定清楚,就是商业模式清晰化;企业的发展就是在不同阶段、不同环境下,通过及时调整企业的商业模式,推动企业与时俱进地达成收入目标。

2010年,面对京东、新蛋等电商的快速崛起,业内在讨论家电连锁企业苏宁、国美要不要进军电商。有论点认为在网购消费者“门店看货、网上下单”的消费模式下,如果苏宁、国美电商化,可能会导致门店消费者转变为网上购物者,这样实际上未必会增加总体销售额,只是同一消费者购买渠道的改变。有人甚至总结为:不做电商是等死,做电商是找死。站在中国商业环境发生如此巨大变化的分岔口,传统的门店运营商应该如何选择,这就涉及到商业模式的改变或再造。

笔者在《强势渠道商的电子商务战略路径》一文中明确指出:京东的快速崛起已经证明,制造商挡不住网购平台低价销货的诱惑;渠道商自然明白,与其让别人挖自己墙脚,不如让挖走的墙脚仍然在自己的仓库里。家电强势渠道商抛开思想顾虑,全心全力进军电子商务后,京东、新蛋等网购家电企业的竞争优势正受到真正有威胁的挑战。

2011年苏宁易购实现销售收入59亿元,比2010年的10亿元增长近6倍;2011年实体门店苏宁电器的销售收入为938亿元,比2010年增长24%。2012年,苏宁再次提出沃尔玛化转型,仍然是沿着收入的逻辑在调整商业模式。对苏宁的这次转型,还是有不同观点,但我们依然认为苏宁的沃尔玛化是符合苏宁“资源条件”的方向正确的战略转型。

苏宁这次从电器向全品类扩张的战略与管理挑战可谓巨大,风险也是客观存在的。凡客诚品2011年出现业绩大滑坡,其CEO陈年自己反思的结论之一,就是凡客诚品的全品类扩张失控,导致大量无效SKU及产品存货过大。这说明全品类扩张作为一个商业模式,不同的企业仍然可能出现不同的结果。

我们认为苏宁的资源条件支持其作这种转型,苏宁有什么独特的资源条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苏宁遍布全国的门店、有谈判能力的采购关系、线下作业积累的顾客服务经验。在商业地产成本节节上升的背景下,苏宁的门店资源已经成为战略性资源,门店经营的多元化可以增加客户黏性。所谓定位专业的电器品牌会对苏宁形成威胁更是一个伪命题,现在中国还有谁可以形成如苏宁这种门店规模的专业化电器连锁企业?二是苏宁巨资打造的“系统的力量”:一个集ERP系统优化、数据挖掘分析、企业SOA平台建设、财务组织优化、人力资源培训、会员服务、仓储配送等全面整合的企业管理体系和信息化系统。这个系统的力量在2007―2010年苏宁赶超国美中已经显现威力,在2011年苏宁易购电商中也经受了考验。

苏宁的两大资源条件经过多年积累,可以说独一无二,支撑着苏宁的战略。本次苏宁沃尔玛化转型,围绕这个商业模式,需要苏宁在门店结构、门店运营、电商运营、供应链管理、配送服务等层面实现企业经营要素的匹配,这确实是一个浩大的管理工程。苏宁的战略,考验的依然是苏宁的战略设计能力与管理系统效能,而不是该不该转型的问题。

商业模式驱动企业增长的主要途径

当我们将商业模式的本质定义为收入实现逻辑,并将商业模式与企业战略、经营管理的关系确定后,就能避免过于复杂庞大的商业模式定义与理论带来的思维困扰,清晰锐利地找到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变革、优化来驱动企业增长、进步乃至进化的现实路径:企业收入实现路径的创新。

传统的企业经营逻辑是设计并制造一项产品或服务,建立销售组织与分销渠道,配以线上及线下的宣传与推广,实现产品或服务的市场价值――典型4P的运作模式。新经济催生的新型企业如Google、Amazon、Facebook、Groupon等,颠覆了传统企业的经营逻辑:一个企业的价值是可以“提前”被资本预支的,投资额/估值/市值与现有业务收入及赢利没有比例关系,而是取决于对未来的预期。

这种新经济带来的商业模式超越了传统企业经营逻辑,在传统的成本加成模式之外,正在诞生越来越多的创新商业模式:

免费模式:流量转化广告收入模式,如IM(MSN、QQ、Skype)、杀毒软件(360电脑管家)等。

价格杀手模式:减少渠道环节,压缩渠道增值空间,如淘宝、凡客诚品、麦考林、当当网、京东商城、1号店等C2C、B2C服务网站等。

收入变形模式:不卖产品卖服务的收入模式,如租车、开心农场DIY种菜、绿化植物租赁等;关联销售,如动漫等;线下线上联动,如网游等。

第三方收入模式:如维络城电子优惠券、团购模式等。

服务外包模式:线下营销外包商,如华谊嘉信,企业经营(管理价值链)外包商,如客户关系管理云服务提供商(Salesforce、 IBM、埃森哲)、培训外包(安博、聚成等)、个人管理外包(诺亚财富管理、健康管理服务)等。

以“收入实现逻辑”为商业模式之纲,能够快速切入企业发展的核心,是企业首先必须在产业、市场、竞争的大格局中确立的存在价值,是当今商业环境及资源允许企业进行大胆解构、重组的商业模式创新试验田,是商业模式驱动企业进步的现实路径。

商业模式创新方法论

商业模式创新意味着企业必须跳出产品经营的传统逻辑,从产业价值链的角度来设计经营模式、收入模式,并依据顾客特性设计赢利模式、渠道模式,从而整合为一个创新的商业模式。我们总结了一个商业模式创新逻辑架构(见下页图1),为中国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提供方法论工具。如图1所示,商业模式的创新,就是对四个要素进行的万花筒式组合:

1.开放性经营模式:免费IM、杀毒等是希望先建立客户流量与黏性(客户端依赖),然后通过广告、关联产品获取收入及赢利。这是用开放性经营模式吸引用户。

2.开放性收入模式:电子阅读是一个轻硬件收入、重内容收入的开放性收入模式代表,Amazon的Kindle以及即将推出的平板电脑之所以受到欢迎,原因在于Amazon平台上的100万册正版电子图书。中国的出版机构不愿意放弃印刷产品的蛋糕,对电子出版冷淡观望,造成了中国电子阅读内容供应不足、以盗版图书为主的混乱现实。盛大文学的网络出版,以小说为主要产品,吸引的是青春期的年轻人,这种内容的阅读与网游无异,绝不是电子阅读作为人类知识产品数码化的内容本质。

3.开放性赢利模式:动漫产业是典型的开放性赢利模式,动漫的形象授权、主题公园、动漫播映、政策奖励甚至广告植入等,成为动漫产品设计、制作的主要赢利来源。

4.省略)

篇4

【关键词】主题体验;购物中心;价值;探究

经济的发展动力来源于人们的创新意识,来源于对新鲜事物的不断尝试与摸索。作为第四代商业模式的产物,主题体验式购物中心关注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关注于主题性表达。针对主题性购物中心,从文化内涵、建筑形式、内部空间构造等方面进行表现,从而为宜居生活的保障以及城市人文的提升提供途径。

一、主题体验式购物中心概述

(一)主题体验式购物中心业态规划商业模式

主题体验式购物中心本身就具有开放性的特征,其将诸多功能在同一空间进行集聚,从而使各种资源得到优化与整合,创造出更具个性化与功能化的集合体。主题体验式购物中心将景观、业态以及建筑等形式,通过科学的方法与手段,使其在空间中得到合理应用。相对于传统模式,主题体验式购物中心更加注重人与环境的关系,更加注重人性化[1]。

业态规划以儿童核心家庭类体验、运动娱乐年轻消费体验以及餐饮、咖啡为主的商业消费体验等三个中心点。其中,以儿童业态具有消费大、较强的持续性、对建筑内的楼层要求不高以及能够极大的汇集人流等特点,使儿童业态能够实现具有规律性的客户群体;运动娱乐年轻消费体验是购物中心的主流业态,运动、聚会、娱乐等形式在购物中心中,形成了产业链格局;购物中心通过商务消费体验聚集了大量人气,成为大型商场以及购物中心的“主打歌”。

二、主题体验式购物中心设计价值的作用探究

随着经济的发展,众多大型企业开始涉足主题体验式购物中心的产业之中,诸如万达广场、华润万象城等等,使室内步行街模式在很多大城市中得到了推广。同时,很多主题体验式购物中心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并且在国内外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与较强的竞争实力。

(一)鲜明的主题性

在进行主题体验式购物中心的设计时,进行详细的市场调研是必须要做好的具体工作。根据当地的人文环境、消费环境等诸多条件进行综合考虑后,确定购物中心的主题。针对主题的选择,要具有强烈的特征,从而使新颖的主题能够吸引当地的消费群体[2]。当前,人们在满足物质需要的同时,更加注重精神需求,建筑的设计若能够在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那么此设计就可以称之为优秀的设计。主题体验式购物中心的主题设计正是基于这一理念,通过外部与内部的建筑结构形式设计,使购物中心在空间上具有鲜明的层次感,从而使身处其中的消费者能够对购物中心产生文化上以及心理上的认同。购物中心本身就是一种独特文化的表达,本身传递的正是一种文化理念,通过对主题的确定,从而改变人的生活方式,从而确定购物中心在居民生活圈的地位,成为居民生活的一部分。

相对于国外的主题体验式购物中心,我国缺乏的正是文化内涵上的丰富表达。具备鲜明的文化主题,传播独特的文化理念,应该是主题体验式购物中心设计的首要原则。

(二)个性化的建筑设计

针对主题体验式购物中心的主题进行确定之后,就需要通过相关的措施进行主题的表达。其中,个性化的建筑设计就是重要的表达手法之一。

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应该注重与人的沟通与交流,仅仅通过建筑师自身在艺术感觉与专业素质上进行设计工作,那么主题体验式购物中心的建筑设计往往就会不接地气,拉大了与消费者之间的心理距离[3]。其中,在建筑设计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注重与消费者、商户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主题体验式购物中心的设计要紧紧围绕着消费者的消费体验。因此,在建筑的设计中要积极与消费者进行互动与交流,使建筑的设计更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要。建筑的设计要与商户进行积极沟通,充分调动商户的积极性。在进行建筑的设计中,充分考虑商户的经营理念,通过多种建筑空间结构形式,表达出商户自身所具有的特色,使得整个主题体验式购物中心在内部空间的装饰上更具多样性。

2. 大胆运用新的艺术文化表现手法

主题体验式购物中心的艺术表达要充分给予建筑师自由发挥的空间。任何建筑形式的突破都需要来自各方面因素的支持,也需要存在着有益的批评声音。在主题体验式购物中心的内部空间与外观设计上,除了运用常见的几何模型外,应该在色彩明暗变化等方面进行大胆创新,加强购物中心中每栋建筑在艺术上的独特表达[4]。建筑设计创新在于打破人们传统的观念,但需要注意的是,创新不是违背当下消费者的审美观,不是对既有建筑形式的否定,更应该结合当下消费者的心理需求,通过建筑设计达到与消费者在情感上的共鸣。

3. 选择符合购物中心主题的服务体验

购物中心主题的服务体验对于主题体验式购物中心而言尤为重要,传统的购物中心在主题表达上缺乏人性化与互动性,在新时期下的缺点日益显著。通过对对购物中心进行个性化的服务设计,使得购物中心更具人性化的特点,建筑设计的创新也正在与此。服务性的购物体验要在建筑的内部情境设计上进行细化,提升建筑的艺术性与人文性,从多方面入手,提升购物中心的服务水平。

4. 注重建筑布局的包容性

建筑布局本身应该具有开放性与包容性的特点,采用开放型的布局方式,创造良好的空间形式,不仅能够增加建筑的通透感,拉近建筑与人之间的距离,同时又可以使人在其中更好的体验到主题体验式购物中心的独特文化。建筑布局上的开放性,使得建筑本身的整体内涵更加宏大,对建筑文化的独特表达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未来购物中心发展思考

主题体验式购物中心的未来发展关键一点在于品牌的准确定位。从大连万达广场的产业化发展就可以看出,优秀的品牌文化并坚持品牌上的打造,对于商业模式的推广具有重大作用。单就主题体验式购物中心而言,商业模式的推广在进行自身的准确的品牌定位之外,要注重对品牌文化的宣传[5]。主题体验式购物中心内寸土寸金,在单位面积下如何创造出更多的商业价值以及文化价值,成为重要的课题。从某种程度上讲,商业模式的推广是消费者、商业与购物中心的全体人员共同完成的。另外,实现BOI的优化设计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点。注重被优化品牌的选择、对时间的精确把握、优化配对项目优势以及对品牌优化后的科学利润分割都是未来购物中心发展的重要方向。

结语

主题体验式购物中心是未来建筑形式以及商业模式的重要发展方向,在进行设计中,也要结合当下的时代主题,体现节能环保、生态文明等特色。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主题体验式购物中心的建设对于区域内的消费群体、消费水平以及消费文化有着严格的要求,进行主题体验式购物中心的商业投资更应该进行综合化考虑。

参考文献

[1]李纲.强化体验消费[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3,(37):82-82.

[2],张立琼.论体验式商业中心的规划设计[J].重庆建筑,2011,10(12):1-5.

[3]韦精学.主题体验式WALK让购物成为旅游[J].全国商情・商业经理人,2005,(7):52-53.

篇5

关键词:汽车产业;商业生态系统;构建;互惠共生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11-0107-02

在商业环境变得越来越开放与复杂的环境下,柳州市汽车业不能仅仅从自身角度考虑问题,必须建立具有分享功能的商业模式,加强与客户和供应商的关系以及对社会责任的关注,甚至直接与竞争者共同形成战略联盟,共同研制大型复杂产品、共同开发新市场、互相利用对方核心资源等。柳州汽车产业要获得更快的发展,单个企业是难以达到的,必须走整个产业链的“共同进化”之路,构建和谐共生、共同进化的商业生态系统是柳州市汽车产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所采取的有效策略。

1 商业生态系统的概念

在现实的商业世界中,严格的商业生态系统的概念是不存在的。不同的学者在对商业生态系统进行分析时,对其有不同的表述。比较各种表述,其意思基本相同。综合众多学者的表述,笔者将商业生态系统的概念归纳为:基于自然生态系统思想建立起来的商业系统,是以组织和个人的相互作用为基础形成的经济联合体与其所处生态环境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有机整体,具有生态系统的特点。其中,经济联合体包括核心企业、消费者、市场中介、供应商、风险承担者和政府部门以及竞争者等;企业所处的生态环境指包括自然资源、市场环境、政策环境、科技环境等。跟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体一样,商业生态系统中的联合体成员间有竞争也有合作,成员间的竞争与合作构成了相互依存的价值链,每个成员仅是价值中链的一个结点,执行着某一个功能,不同的价值链之间相互交织形成了错中复杂的价值网,物质、能量和信息等通过价值网在联合体成员间流动和循环。

2 柳州市汽车产业商业生态系统的构成

从商业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特征可以看到,作为一个行业,汽车产业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商业生态系统,是由主体、社会环境及关系组成。柳州市汽车产业商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如图1所示。

主体是指在汽车产业中活跃的元素及其相关者。在柳州市汽车产业商业生态系统结构中,包括企业层、核心商业层、扩展商业层和完整商业层四个层次。其中,企业层、核心商业层、扩展商业层的成员构成了生态系统的主体。

商业生态系统除了三个层次的主体外,还包括主体生存的外部环境。环境是指对汽车产业主体活动起到支撑辅助作用的各种力量。整个汽车产业的商业生态系统的外部环境包括政治形势、经济环境、国内外汽车市场环境、技术创新状况、自然环境与文化习俗等。

关系包括主体和主体之间的关系,主体和社会环境之问的关系、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汽车产业商业生态系统的关系的核心内容主要是指信息流、物质流、能量流等的交换

3 构建商业生态系统的基本原则:互惠共生

借鉴生态系统中物种之间的共生模式,可以把企业之间的共生模式分为寄生、偏利共生、互惠共生三种。寄生关系不产生新能量,只是寄主向寄生者进行单向的利益交流;偏利共生关系产生有新能量产生,但新能量只为某一共生企业所得;互惠共生关系不但产生新能量,而且新能量在共生企业之间分配,存在着双向的利益交流。而维持商业生态系统延续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就是系统中要有新能量的产生并且能量要在价值网里有序循环。因此,在构建柳州市汽车产业商业生态系统过程中,系统内各主体应该遵循“既利己又利他”的互惠共生原则。

4 柳州市汽车产业商业生态系统的具体构建

柳州市汽车产业以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柳汽、解放柳特三大公司为支撑,形成了以汽车生产、销售、技术研发等程序在内的较为完整的价值网;众多整车装配与零部件企业在地域上集中,形成了广泛、便捷的信息、人才、物质的流动渠道。因此,柳州市汽车产业这个集群具备了形成商业生态系统的条件。

4.1 汽车企业与零部件供应商、经销商之间的联盟合作

汽车的生产程序主要包括产品设计、模具制造、外壳铸造、零部件生产和总装,一辆汽车从生成到最终销售到最终消费者手中,需要汽车企业与多个零部件供应商、经销商的合作。汽车企业、零部件供应商、经销商以及顾客是汽车产业商业生态系统的核心部分,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汽车经销商、顾客之间的相互影响决定了汽车企业的竞争能力,同时各个汽车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影响了其能力的相对程度和变化趋势,从而影响了整个汽车产业商业生态系统格局的变化。因此,各个企业之间的和谐发展是柳州市汽车产业商业生态系统成功的关键,也是成功设计该商业生态系统的前提。

汽车企业和零部件供应商联盟协作关系的建立,需要双方的彼此信任与共同努力。一方面,双方要提升或变革内部管理体制、加强信息交互,加强关键零部件的库存状况和内部生产计划等信息的共享;另一方面,双方在对品质管理、产品开发及采购流程等方面要达成一致性意见;此外,双方要适当整合业务流程以加速产品的开发和生产速度,同时汽车企业协助零部件供应商理顺业务流程,提升管理水平,使双方的合作达到“共赢”。

汽车企业与经销商的有效协同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双方互动、共享潜在客户及其其它客户信息;汽车制造商将经销商作为促销和市场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两者共同形成从市场到销售的闭合环路。同时汽车企业要对经销商在IT系统实施方面提供资金支持、并对经销商的业务流程和IT基础知识提供培训等。

汽车企业作为柳州市汽车产业商业生态系统的“主导企业”,实际是一个企业群。汽车企业之间的和谐发展既是该商业生态系统成功的关键,也是成功设计该商业生态系统的前提。汽车企业之间的和谐发展可以通过产品差异化、品牌差异化、目标消费者差异化、沟通模式差异化等差异化战略实现。差异化战略的实施使各汽车企业生态位分离,避免了各汽车企业在同一个消费市场上的正碰。

4.2 与消费者建立长期客户关系

顾客的基本需求以及由需求产生的购买行为是商业生态系统赖以存在的基础。顾客的需要如同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虽然处于整个系统的最底端,却为系统提供初始动力。汽车企业可以通过利用先进的管理工具,如经销商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来加强与经销商的协同工作,巩固与消费者的长期客户关系。并将客户关系管理与所在汽车产业商业生态系统管理结合起来,例如将收集的用户信息及时反馈给研发设计部门或零部件供应商,将有助于产品设计规划与零部件供应管理,这样既节省了成本,又能大大提升用户满意度。

4.3 与政府形成共生关系

商业生态系统中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等流动渠道的建立和完善是保证三流通畅的基础,因此,企业生态平衡离不开商业生态系统支持性的完善。一个企业的商业生态系统不可避免地要与政府和公众打交道,忽视与政府和社会保持协调关系将会影响商业生态系统的建立和发展。所以,要竭尽所能,使系统内的成员同规范的社会价值以及政府制定政策的势力形成共生关系。

在构建柳州市汽车产业商业生态系统过程中,系统内的各成员一方面要遵循政府出台的汽车行业政策:如技术政策、法规、标准,努力与政府形成共生关系,以使商业生态系统创造的价值活动得到来自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另一方面要采取合法手段争取合法发表建议,适度扩大参与政治、表达利益的合法机会和寻求利益疏导的正常管道,比如,系统的主导企业积极参与政府制订关于汽车行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如技术、法规、标准等,参与政府创造适合汽车行业发展的综合社会环境,以推动政府规范监督汽车行业的政策、法规等趋向完善。

在形成的柳州市汽车产业商业生态系统中,政府本身也是系统中的一个系统成员,政府的活动、政策的促使了商业生态系统自组织的涨落,进而促进了系统成员的发展进化;系统内成员的良好发展,也促进了其所在商业生态系统的其他成员包括政府进化,最终企业、政府实现了协同进化。

4.4 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非政府组织诸如行业协会、社会团体等,这些“桥梁”部门主要职责是协调政府,为商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等硬件要素以及制度和运行体系等方面的软件要素。因此,要建立、完善商业生态系统的规范,不仅要凭借政府的强制力量、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而且要依靠各种非政府组织的约束和监督。

柳州市汽车行业协会于2003年9月24日正式成立,是汽车、零部件制造、经销、维修及与汽车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和团体,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依法组成的地方性工业行业协会,是不受部门、所有制限制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

在构建柳州市汽车产业商业生态系统中,柳州市汽车行业协会为系统的平衡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设施等硬件要素以及制度和运行体系等方面的软件要素,在企业与政府、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用户之间成功的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规范了行业行为,促进了汽车市场建设。

综上所述,柳州市政府应当充分发挥柳州市汽车行业协会的作用并履行必要的监督职能,督促其建立自律性规则,规范其市场行为,形成自我约束和相互制约的机制,最终实现柳州市汽车产业商业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

篇6

云平台建设乱象丛生是突出体现

直到现在,国内还没能出现一个能得到广泛认可的标杆性云平台,大量教育云平_一直处在各自为政的无序建设之中,它们大多仍然属于“信息化云平台”,远远没有“互联”,跟不上互联网时代教育发展变革步伐。多年来,重建设轻应用的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一所学校十几个平台,一个教师几十个账号,已是普遍现象,已然成为中国互联网教育发展改革路上最大的“绊脚石”。

1.网络学习空间走入“社交”误区

国家提出“三通两平台”战略部署后,国内各企业纷纷推出各自的网络学习空间,但大多属于模仿社交类空间建设,弱化了“学习”这一根本属性。整个业界呈现理念落后、技术炫酷、舍本逐末、鱼龙混杂的局面,学习空间远远满足不了互联网时代教育教学的真实需求,从而导致空间利用率很低,大量沦为摆设,这也是互联网教育缺乏核心价值体系的最根本的原因。

2.教育资源平台建设没有突破

在体制内部,多年来耗费了大量时间、精力和资金建设的资源,却因为规划不科学、没有形成合理的长效资源建设机制、重建不重用、重复建设而浪费极大。企业资源也大多跟不上教育需求,没有变革性理念的平台出现,同质化现象很严重,无法与教育教学高效融合,现实中大量国内主流资源型企业也在艰难度日。

3.在线教育陷入误区和困局

互联网时代,教育趋于高度开放共享,尤其是K12阶段,知识体系非常稳定,优质教育资源将逐步走向免费,企业做在线教育本身空间不大。大量企业和创业者匆忙涌入,重复生产一堆“鸡肋”式产品,鲜有突破创新之处,造成了产业误区和虚假繁荣。经过多年努力,普遍遭遇盈利困局,行业前景堪忧。现实中,一些产品甚至诱导、捆绑学生家长强制消费,完全变成了商业化的产品,影响恶劣,实属互联网教育领域之“毒瘤”。

4.教育云平台乱象之根源

(1)理念非常落后。大量平台停留在“技术驱动”和“全员制造”的初级阶段,企业对“互联网+教育”认识远远不够,没有专业理论和核心价值体系做支撑,不懂教育需求,和实际应用脱节,没有真正体现“互联”属性。

(2)顶层设计极弱。各级各类企业和教育部门一哄而上,顶层规划混乱,缺乏行业标准,专业性差,功能交叉,无法解决好“最后一公里应用”问题。

(3)管理服务缺失。大量设施平台缺乏专业管理、粗放式管理,或者只关注技术服务,违背互联网基本精神,行业变革更是无从谈起。

(4)信息孤岛严重。商业模式仍然停留在传统买卖式、封闭式、作坊式建设阶段,导致各平台间信息孤岛从未消除,网络信息资源大爆炸,优质教育智慧被网络淹没,覆盖率很低,又产生了“双重信息孤岛”,危害更大。

构建核心价值体系之基本原则

“优质教育资源最大化覆盖”是互联网教育的“核心目标”,而“最大化”则是有别于“信息化教育”的最本质转变,其中涉及教育体制生态、教育教学理念、科学机制保障、前沿科技支撑等一系列系统性重构和变革;它重在用互联网思维解决中国教育长期以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回归教育本真,也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思维和实践范式。未来,必须下大力气改变浮躁高发、乱象丛生的产业现状,坚决摒弃舍本逐末、华而不实的“技术思维”创新,紧盯“核心目标”,围绕教育云平台进行大力创新和建章立制,构建全方位的核心价值体系,只有这样方能适应未来“互联网+教育”的总体发展改革需求。

1.强化顶层设计

政府规范引导,企业建设运营,统一标准规划:基础核心平台应做到全国统一化部署,高级应用平台应区域性高度统一,信息资源高度整合,逐步消除信息孤岛。

2.互联网思维重构

要从“信息化云平台”跃升到“互联网化云平台”层面,从体制痛点和真实需求出发设计产品,用互联网思维实现传统教育体系、流程、结构、规则、管理等互联网化,打通体制内外,推倒“围墙”,促进全社会教育资源的整合和重构。

3.打造开放生态

企业间绝不能一哄而上、跑马圈地、固步自封,要切实加强产业合作,形成合作共赢、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的发展态势,降低各方投入成本,真正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开放生态。

打造互联网教育的“核心入口”

一个行业若要因为互联网去变革,那一定是出现了标杆性的入口级平台。笔者认为,这样的产品不是眼下热议的智慧教育、未来课堂、教育大数据等,而是基础应用平台的统一化和标准化;应重点围绕“三通两平台”中应用属性较强的网络学习空间、教育资源公共服务、网络课堂等平台,在“互联”二字方面进行重点突破,在理念、产品、技术等方面大幅重构,形成一个“核心入口”,以逐步实现教育领域全要素的互联,使“互联网+教育”的推进更加精准和可靠。

篇7

过去10年里,我们不仅取得全球性扩张,而且也将服务业务延伸至不同领域。但是,在扩张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慎重思考,如何多元化经营才是恰当的。大致来讲,我们有4大基本原则。

原则一:忠实于商业模式

首要原则是我们从不轻易涉足与现存商业模式相悖的领域。事实上,很多公司都声称它们会这样做,但当你是一家综合服务提供商,对此就必须特别谨慎。

我们的商业模式很简单:除少数例外,大多情况我们的服务业务只需单人或一个团队即可完成,无须在物业或复杂设备上投入资金。比如,当我们为一家公司提供餐饮服务时,我们不必拥有冰箱和烤箱之类的设备,食物成本也会计入合同。而那些只有护士、飞行员或会计师才能做的工作,我们是不提供的。

这种商业模式有几个优势。首先,我们无须将大笔资金投入固定资产,员工工资与原材料这样的可变成本是我们主要的支出。通常我们签订一项新合同时,客户公司已有一批员工在做相关工作,因此我们只需将这些员工收为己用,并对他们进行再培训就可以了。之所以需要接受培训,是因为他们的工作态度是构成我们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元素。如果我们需要迅速取得一个特定领域的专业技能,我们会考虑收购模式,但即便这样,索迪斯80%的业绩增长依然来自于公司最初的运营模式。

我们的第二大优势是标准化。索迪斯已发掘出大量的最佳实践,并能分享和传递给客户,这种高效率能节省成本,因此在定价上客户也能得到实惠。我们给出的报价比客户公司自己承担这部分工作所需的投入要低很多。

当然,一家深植于本地文化的企业进行全球经营的确具有挑战性。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将原本基于一国的组织架构变为根据客户类型划分的全球性结构。因此,我们有了诸如全球卫生保健部门和全球校区部门等等。依据客户类型调整,为我们创建了一个能够分享知识和最佳实践的平台。同时,公司雇员也按照其工种分组,比如锅炉服务技术员、管家和餐饮服务人员等等。这些专家团队负责培训新人,识别出那些可以全球共享的最佳实践。

原则二:提升个人幸福感和工作成效

我们的第2个原则是,只提供那些能够立刻改善个人(我们称之为客户)生活质量的服务,尽管最终埋单是公司、政府部门、学校和医院之类的客户组织。在我们看来,提高组织内的个人幸福感和工作成效,才是索迪斯为客户提供附加值的最佳实践。通过这样的做法,我们发现了新的多元化服务理念。

我的贡献是理清新服务理念中涉及的方方面面。几年前,我们为了明确应该追踪哪些业务指标,开启了与教授和研究中心合作的模式。我们最终确定了6个指标:自然环境、社交互动、身心保健、社会认可、效率和个人发展。我们提供的所有服务必须满足其中的一个指标,当然能够满足多个则更好。

明确了指标,业务表现的衡量就变得更加简单。如果一家公司的员工几乎没有请病假的情况,那可能是由于我们的暖通空调系统调整有了成效。如果员工体重下降,可能是因为我们在自助餐厅提供的饮食更加健康。当我们帮助一家公司进行空间规划,例如复印机应摆放在哪里时,布局对员工工作效率产生的影响将是我们最直接的考量因素。大学校园里公共空间的设计和管理,比如娱乐性的体育设施、接待处和咖啡馆,能够促进(或平衡)学生们的社交互动。社交互动是大学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那些共享场所里满是一脸幸福的孩子们,那么在提升校园安全度和融入感方面,我们或许做得还不错。

我们以那些用我们服务的个人需求为出发点,决定哪些可以做,哪些不能做。英国大部分监狱是我们主要的业务之一,但是我们不会介入美国监狱这方面的业务,因为在那里我们可能要为死囚犯提供相关服务。简单来说,这有悖于我们的道德准则,或者说与我们致力提高个人生活质量的6个指标不相符。考虑到美国监狱的运营规模,做出这样的决定并非易事。如果监狱安保管理需要我们的工作人员持有枪械,那么我们也不会接手这个业务。例如,在2005年,一家位于西澳大利亚的监狱请求我们为其提供囚犯运送服务,我们就基于上述原因推掉这个订单。

聚焦个人生活质量往往能揭示出很多意想不到的关联。我们为西伯利亚石油钻井平台及设施提供管理服务,那些在偏远地区工作的人更容易超重或酗酒,一些客户请求我们提供方案解决地域孤立带来的影响,为此我们推出了一个组合项目,帮助员工更好地管理他们的饮食和锻炼。考虑到他们通常会工作15天,然后休息15天,这个项目兼顾了他们在工作场所和家里的时间。项目服务涉及面相当广泛,这对客户来说是很大的投资,但是公司发现项目推行后,员工旷工率下降,生产率得到提高,投资也获得了回报。

系统地考虑生活质量,同时也开阔了我们的眼界,让我们看到了一些有趣的商机。有些商机甚至是个人埋单。例如,自2008年以来,索迪斯利用在卫生保健和其他行业的经验,开始为美国一些老人提供家政服务。考虑到人口统计学趋势(即到2050年全球65岁以上人口将达15亿),这是一个快速增长的市场,不仅涉及那些已经出现人口老龄化的发达国家,而且还包括中国。特别是在发达市场和新兴市场,随着更多的父母进入职场,脱离原来的大家庭生活模式,我们发现了幼儿照顾服务领域的增长潜力。

由于现在有这些业务的扩张,有朝一日,我们可能会为个人提供从出生到退休后的全面高品质生活服务。

原则三:帮助客户施行他们的战略

我们的第3个原则是,服务组合必须能帮助客户施行他们自己的战略。以下是个很好的例子:一家中国大客户计划将其位于北京市中心的研究中心搬到郊区,因为大多员工都住在市中心,所以说服员工不要辞职,接受新的办公地点就成了最大的挑战。在中国,留住人才是个很大的难题。客户为此向我们寻求帮助,希望我们能够集合各种工作场所优点,留住员工。

我们与这家公司及其办公室布局建筑师展开合作,推出了一个方便员工通勤的计划。我们同时设立了门房服务,为那些住处离上班地点较远的员工提供生活上的方便,诸如洗熨、出行和餐馆预定等服务,让在郊区工作的员工感觉如同在市中心工作一样。这家公司搬迁后,员工满意度从最初的84%,上升至98%,员工流动率从12%降至8%。

我们意识到,如果不提供这些服务,那么我们就和这家客户的一个普通分包商并无分别。要想做到与众不同,而且不仅仅只是提供商品,你需要做的是与对方高层管理者直接对话。自我就任CEO以来,索迪斯已与多家跨国公司,比如葛兰素史克和联合利华,开展了多年的国际业务,我与同事们经常拜访这些跨国公司总部,寻找我们能帮助它们提升员工工作效率和激励员工的方法。

原则四:主导自己的生意

我们的第4个原则是,必须主导自己的生意。我们不想做一个与分包商打交道的主承包商,这是我们竞争对手的做法。在我们看来,要想为人们提供显著改善他们生活质量的服务,你需要亲自出马,招募一批能干、性格开朗且有上进心的员工。如果员工成为我们最主要的资产,我们就必须激励他们以及对其职业发展负责。

我们的做法之一是致力于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坦率地说,我们员工所处的环境通常称不上舒适,他们在工作上也并非总是那么顺利。

我们如何才能激励她提高工作效率,并且让他们身心愉悦呢?首先,我们会给她一份高出那个职位平均值的薪酬。同时,尽量帮她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种种困难,比如在她需要的时候帮她找一位律师,或是请人帮她做财务规划。

篇8

[关键词] 凡客诚品 战略 营销 物流

凡客诚品是一个由互联网成就的服饰家居用品品牌,是凡客诚品(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自有品牌。凡客诚品正式成立于2007年10月18日,启动资金600万元人民币,之后共投入来自启明创投等企业超过40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资金。2007年的营业收入为112万元,2008年为3亿元,预计2009年能达到突破6亿元。2008年,凡客诚品在中国服装电子商务领域市场份额为18.9%,仅次于淘宝商城;2009年上半年,在自主销售式B2C服装电子商务平台当中,凡客诚品以28.4%的市场份额位居同行业第一。新颖的商业模式、一流的团队、精准的营销手段、良好的客户服务、质优价廉的产品、高效的物流,都是凡客诚品成功的必要条件。

一、商业模式

凡客诚品的成功和成立于2006年10月的批批吉服饰(上海,下面简称PPG)有限公司有非常密切的关系。PPG在2008年日均销售衬衫1万件,在业界引起轰动。凡客诚品的创始人认识到网络直销衬衣的商业模式非常好,进入该市场后模仿并迅速超越了渐入颓势的PPG,成为该领域的领头羊。

凡客诚品既是一个电子商务企业,也是一个服装品牌。凡客诚品通过优化PPG的轻公司模式,将服饰企业产品生产业务和零售企业服饰销售业务这两个角色进行了完美整合:生产业务全部外包,采用垂直营销理念,通过大规模投放广告打开市场,以电子商务平台为销售渠道,配合高效完善的配送系统,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服装产品与服务保障。

二、管理团队

凡客诚品的成功首先在于有一个优秀的核心团队。凡客诚品的核心员工大多来自卓越,拥有B2C电子商务创业运营经验,在网上零售方面的能力,国内首屈一指右。另外,凡客诚品还聘请了有大型运动服装公司运营经验的管理人员,并在服装厂进行了长时间的实地考察学习。这些弥补了凡客诚品团队在服装行业经验不足的缺陷。

三、品牌战略

凡客诚品在品牌和网站命名上下了一番功夫,名字朗朗上口又富有内涵。 “凡客”指希望所有人都是凡客诚品的顾客,“诚品”则表达了它追求诚信和品质的决心。凡客诚品沿袭了PPG的方式,图片几乎全部采用国外模特拍摄,给人强烈的视觉效果。从面料到风格,再到市场推广,凡客诚品和国内的传统衬衫品牌截然不同,让消费者感觉到纯正的美国生活方式,以平民化的价格满足了消费者崇尚“洋品牌”的心理。

四、产品战略

1.产品范围

从市场需求来看,服饰产品属于个性化产品,而电子商务发展的基本原则是规模化和标准化。凡客诚品创立之初选择标准化程度较高的男式衬衫作为切入口。取得巨大成功后,再将产品扩大到T恤、裤子、外套等其他男式服装,并于2009年6月和8月分别向女装和鞋类市场进军,且在2009年上半年推出了家居类产品。截止2009年9月,凡客诚品每天有2万以上订单,销售商品5万件左右。

2.产品质量

PPG在产品质量上存在的诸多问题,是其迅速被超越的原因之一。凡客诚品吸取了PPG的教训,对产品质量严格把关,和阿玛尼、杰尼亚等国际顶尖品牌的代工厂商开展了合作,这些企业对产品质量有着较高的控制水平。此外,也开始和伊藤忠等世界500强纺织巨头开展合作,并建立了自己的质检体系。通过强调代工工厂的品质及质量体系,凡客诚品满足了顾客追求名牌的心理。

3.产品设计

设计能力永远是服装行业不可或缺的,网络直销服饰品牌也不例外。凡客诚品最初的产品线单一,标准化程度较高;后来开始逐渐增多产品线,使产品更加时尚个性,产品的设计能力也逐步提升。2008年8月,服装界精英人士已经占据凡客诚品公司一半左右的职位;并于2009年引进了一支世界级水平的设计师团队;同时还拥有加工工厂专门为其组建的设计团队。凡客诚品模仿西班牙著名服装品牌ZARA采用 “买手模式”,降低了设计成本,缩短了生产周期,为消费者提供最具性价比的产品。其设计师团队,会根据买手们提供的信息和设计进行加工,并加以创新。

五、定价战略

2008年开始网络购物的网民,单次最高购物金额低于500元的占到78.8%;2007年及以前开始网络购物的网民,单次购物最高金额低于500元的也占到51.2% 。可见,在互联网上销售中低价位的商品会更有市场,容易被广大网民接受。凡客诚品的产品定价符合了这一规律,绝大部分产品的价位为中低档价位,只有少数的商品超过200元。

凡客诚品将品牌、、是零售商三者合为一体,省去若干中间环节,产品价格比传统服装品牌低很多。与其他自主销售类网站(如:PPG、生活解码、玛萨玛索等)相比,凡客诚品商品的价格也是比较低的。

六、营销战略

1.网站联盟营销

建立在呼叫中心和互联网渠道模式上的无店铺直销企业,必须要依靠投入大规模的广告推广才能让消费者知道。凡客诚品启动初期采用了跟PPG一样的广告战略,将广告投放都集中在电视和平面媒上。由于高额的电视广告成本是PPG后期崩溃的主要原因之一,凡客诚品积极寻求广告载体的突破,在2008年1月开始选择网站联盟投放广告,并按广告效果分账。

由于互联网广告能精确到监测每一单销售、每一个有效点击的全过程,广告变得更为精准有效,节省了大量的传统媒体广告成本。国内所有直复营销企业,绝大部分销售依靠呼叫中心,互联网销售通常只占10%左右,凡客诚品第一次创新性地改变了这种状况。依靠互联网推广产品,凡客诚品节约了大量呼叫中心成本和邮寄印刷商品目录的成本,在相同模式的企业中占得了先机。

2.口碑营销和社区营销

打造良好的用户口碑,是凡客诚品一直坚持的原则。凡客诚品开通产品评论功能,使用户对每件产品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可以从外观、舒适度、尺寸三个维度对产品直接“打分”。凡客诚品还建立了“VANCL论坛”,其中最具特色的是“VANCL拍客”:用户可以在拍客中上传身穿凡客诚品服装的照片、视频,书写相关的评论和文章,这些内容非常具有感染力。顾客的现身说法让其他用户不再怀疑其产品和服务。凡客诚品还通过一系列的有奖活动,鼓励顾客参与拍客的活动,进一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通过合理利用拍客,凡客诚品实现了B2C服装网站在社区营销和口碑营销上的创新。

3.服务营销

努力让顾客享受到最优质、舒适的购物体验,是凡客诚品追求的目标。2007年,艾瑞科技对58家网站进行调查后发现,用户未进行网络购物的原因中前四位分别是:未见到实物不放心、担心售后服务不好、购物支付过程太麻烦、没有信用卡或借记卡,这四项的比例分别占到50.7%、49.5%、33.0%和23.5%。凡客诚品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基本克服了这些问题,赢得了客户的青睐。

C2C电子商务网站好比是一个自由市场,凡客诚品这样的B2C电子商务网站则像是一家专卖店,产品页面更整洁美观。第一次使用凡客诚品网站的顾客,从找到要购买的商品开始,只需4个页面,就可以完成整个购物过程,比淘宝的购物简单了好几倍。在凡客诚品购物不存在考察买家信誉、货比三家及议价等问题,所有商品都明码实价,信誉和质量都有保证。

在C2C服装购物过程中,顾客收到商品时,只能打开包装验货,并不能试穿,而且必须通过支付宝等方式先支付款项,退换货也存在诸多不便,这就使顾客在C2C网上购物过程中存在担心颜色与实际不符或者衣服大小不合适等顾虑。2009年4月,凡客诚品在自建物流体系的城市推出开箱试穿服务;在全国范围内承诺30天内无条件退换货;2009年7月,已在全国862个城市实现了货到付款。这就打消了顾客购买衣服的顾虑,促进了顾客的消费。

凡客诚品的销售模式比较新,公司刚刚起步,业务增速迅猛,运营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问题。在遇到顾客抱怨的时候,凡客诚品会认真倾听顾客的投诉抱怨,给顾客满意的答复,并将这些问题总结研究、引以为戒,不但抚平了顾客的情绪,而且进一步取得了顾客信任。

4.促销营销

凡客诚品在网站上采取了一些列的促销方法:每次推出新产品的时候,实行低价限时抢购;采用捆绑销售策略,推出情侣装、亲子装等产品组合;部分商品针对不同购买量,采用不同价格;提供每日特惠商品;在主页上专门设置了换季清仓专区,并在每类商品中都设置了断码专区和热销产品;使购买过凡客诚品商品的顾客都成为凡客诚品的会员,并可以用会员积分换购商品;为顾客提供购买满200元免费配送的服务。另外,凡客诚品积极与国内外多家一线品牌(如麦当劳、速8酒店等)合作进行促销。这些品牌都有很高的知名度,并与凡客诚品拥有共同的目标客户。通过合作,凡客诚品可以借助这些知名品牌的影响力,推广网站和产品,扩大消费者范围。

七、物流战略

对于服装电子商务企业来说,物流是发展的基石,能否及时将货物送达,是能否赢得用户满意的重要因素。凡客诚品按照三位一体的“大物流路线图”实施其物流战略:自建物流配送一线城市、第三方物流配送二三线城市、其他地区邮政覆盖。

2008年4月凡客诚品全资建立了如风达物流公司,实现了北京五环内、上海市区、广州全境和深圳全境的“24小时送货”;并于2009年8月将天津、石家庄、南京等省级城市也将纳入其24小时物流配送范围。通过建立自己的物流体系,凡客诚品可以及时准确的送货,为顾客提供开箱试穿等特殊服务,改善用户印象,并可以将货款及时回笼,减轻公司的资金周转压力。在建设自有物流公司的同时, 凡客诚品和30多家第三方物流公司开展合作,并加强对第三方物流公司关键业绩指标考核。

八、平台战略

对凡客诚品这样的互联网企业,电子商务平台的效率至关重要。为了提高平台的效率,凡客诚品投入大量的技术研发费用,2009年已达到千万级。技术研发主要针对的是前台页面展示、购物流程优化、订单处理、库房物流管理、呼叫中心管理等众多模块。各个模块通过技术改进,能有效实现产品、市场、仓储、物流、财务等公司核心部门间的统一协作,提高运营效率。截至2009年8月,电子商务平台的系统和架构已经日臻成熟,能稳健承受日均数万订单的运营。

凡客诚品自上线以来,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成功背后也有不少潜在危机,如:公司至今还在培育期,尚未实现盈利。希望它能在抢占市场份额、把其他对手挡在市场之外的同时,审慎对待自身实际,控制好财务状况,学习国内外企业的成功经验,不断摸索更适合自身和中国国情的道路,将B2C服饰电子商务领导者的位置坐稳坐实,继续引领中国服装电子商务的发展,而不只是昙花一现。

参考文献:

[1]艾瑞咨询,2009-2010年中国服装网络购物研究报告

[2]艾瑞咨询,2008年中国服装电子商务发展报告

[3]艾瑞09-10年服装网购报VANCL成黑马, 省略, 2009.09.28

[4]“买手模式”受追捧 VANCL复制ZARA快时尚, news.省略,2009.09.17

篇9

保障企业没有自己的战略规划,则很难获得成功。企业战略管理的任务是制订战略的愿景和使命,设置目标、制订战略、实施目标、执行战略、评估与调整战略,这是一个螺旋循环的过程,有效地实施完善的战略是企业成功的最佳保证,同时也是管理构思的最佳测试。企业战略和企业组织相辅相成,但往战略具有前导性、目标性,组织具有滞后性、保障性。企业战略的实施首先要建立一个有竞争力、生产能力和资源力量的组织,设计一个支持战略的政策和程序,将足够的资源投入到重要的价值链活动中并完好地运行价值链活动。期间通过信息流反馈,不断优化调整。企业的组织能力决定企业获得什么样的竞争优势。如何构造组织,其实就是分工和合作问题。组织设计必须考虑的几个因素:一是工作的专门化,细化到什么程度。而是部门化,根据什么去整合。三是命令连,谁向谁汇报。四是控制幅度,有效的指导员工的人数。五是集权还是分权,决定权在哪一级。六是正规化,即利用规章制度的程度。六个因素相辅相成,要设计好一个组织,必须有一个完善的体系,帮助企业更好地运作和实施战略。企业制订战略规划则是为这个独特的市场组织描绘了一幅方向性的蓝图,帮助企业构建一套盈利模式、指导组织围绕盈利模式展开业务运作,从而保证战略目标实现。

2进化型企业才能生存

组织结构和价值秩序是企业动力之源企业组织包括企业盈利模式、组织结构和价值秩序。构建一个自适应、自组织的系统,关键在于构建一个可持续进化的结构,盈利模式则是组织对外部环境的一种适应。推动企业进化最重要的力量来自于内部,这就是组织结构和价值秩序。企业需要一种内生动力。在复杂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只有那些能够主动调整自己以适应外部环境的组织才能够避免被淘汰。放眼国外,创建于1912年的美国福陆公司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大的工程设计、采购、施工、维护和项目管理公司之一,其在集团组织结构重组、整合外部资源、开拓新业务领域等方面的成功运作,有效地提高了内部运营效率,成为提供全方位服务的超级帝国。被美国财富杂志“世界声誉最好的企业”栏目评为世界第一的工程、建筑公司。在国内大型基建行业,以中铁某局为例,其竞争对手已超过60家,同质化竞争日趋严重。2014年,该集团公司全面开展对标管理,出访中铁四局、中建一局等行业标杆企业,深刻感受到管理的差异和差距。经过深入自我分析制定了全面深化改革方案,提出若干项深化改革重点工作。这可以说是这样一个庞大的集团企业在新的历史时期重获生命力而必须面对和选择的自我“进化方式”。

2.1优化体制机制

管理就是搭构进化的结构进化源自于合理的结构,好的结构产生秩序。层次的构造使得秩序的进步速度更快,秩序更加稳定。以中建某局为例,其三级管理架构职能定位如下:集团公司总部:指导引领、战略推进、底线约束、严格考核。子分公司:全面贯彻集团规定动作、坚守底线、全面履约。项目经理部:具体负责履约、盈利、客户满意、团队建设,独立承担市场全方位职责,孵化和裂变项目管理团队。集团公司管子分公司,子分公司管项目;集团公司不直接管项目,集团公司层面也不设指挥部(项目部)。总部负责发展战略和子分公司管理;子分公司是执行层,实行“大项目部制”,负责将集团公司政策、制度、目标落地,并对承建项目实施管理。集团公司对子分公司充分放权,责权利统一由子分公司自行负责,以完成集团公司签订的目标责任书为底线,按照集团公司制度考核并严格兑现奖罚,而不参与日常管理。管理层级较为清晰,既保证了集团公司有充分时间考虑战略发展等宏观管理,又使子分公司能够充分发挥主动性;同时也为集团公司总部精干管理团队创造环境,为基层能力发挥提供空间。中建某局目前积极推行的“大项目部制”建设的要义:在项目较集中的城市或地区,建立较精干的项目管理、策划团队,对该区域在建项目统筹策划安排,各项目设执行经理,执行经理对区域策划团队经理负责,重在执行。此模式利于项目团队建设、利于区域化管理资源共享,利于对区域共性问题解决,通过大项目部制的推行不断孵化、裂变项目管理团队。这样通过体制、机制的不断优化,从而确保企业管理结构合理、秩序井然、动力持久。

2.2科学配置资源

取得内外部资源的整合效益企业依赖资源而存在。资源整合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企业进化的效率。在企业持续运行过程中,管理者必须不断的观察环境,调整运营,使得企业中的人、财、物,都能在这样的结构体系中产生合理的秩序,能够顺畅的运作,发挥整合效益,从而确保企业长远发展。一个持续进化的企业,就必须具备能够持续获得外部资源的能力、管理掌控资源的能力。针对以往同一区域可能存在多个子分公司交叉覆盖,内部恶性竞争、企业资源难以共享,作业方式难以整合,中铁某局近年提出了区域化经营理念,引导企业深耕区域市场,做熟做强;又通过强化区域稽查制度,协调各个区域的战略一致性和提高区域管控能力;通过建立内部合作机制,确保集团公司综合公司、专业公司(事业部)、经营开发机构协同作战,整体利益最优。针对有些区域主责企业不积极作为、造成区域市场“资源”浪费,着手建立区域市场竞争机制,明确各区域主营单位退出底线和接替预案,维护集团公司整体利益。通过强力推行实体作业层建设,也是一种可利用资源的自我打造。此外通过内部企业重组、项目移交等,为个别经营困难的企业“瘦身”、“消肿”,同时有利于区域布局调整、专业技术“传授”、“嫁接”,从而使经营格局得到优化,将现有资源盘活、用好。

2.3实施激励沟通

最大程度引导人的积极因素交流涌现价值,企业需要正确处理员工与员工、部门与部门、员工与企业之间的深层次交流。交流是内部协作的过程、博弈的过程,通过持续的交流达成利益上的妥协和认识上的共识。日本管理大师稻盛和夫有一个形象公式:人生或企业成功=能力×热情×突破性心智。突破性心智,就是指面对真实问题从零思考和突破的能力。建筑施工企业要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软实力,引导组织里的员工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思维模式。员工自己高效轻松、快速成长,企业亦可受益,双方实现共赢。集团公司层面要致力于打造“强大而令人尊敬的总部”,需要职能部门之间高效的沟通,必须通过整章建制,强化后台管控,形成制度管企业、“法人管项目”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通过执行规章制度管理办法等,实行制度评审备案、制度分级管理、管理制度交底,让各级员工“心中都有一杆秤”,不茫然、不盲从,都有做事的基本原则。通过明晰职责、闭合管理断链,畅通部门之间的沟通,让员工的利益和公司的利益最大程度地一致化。此外,国内日趋成熟的市场要求规范的法人经营与管理,企业也应履行集约经营,提高法人收益,改革趋向于项目经理人的职业化和市场价值的均等化。

2.4丰富商业模式与服务内涵

规避风险、打造持久稳定的利润来源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在转型中寻求新的发展,当前的商业模式与服务内涵将逐步发生一系列变化。纵观国内,通过制订战略规划多数大型建筑施工企业已将触角伸向设计、维修、维护、运营、改造等多个环节,向产业链的上下游发展,寻求获取增值利润。以中建某局为例,2012年其将产业板块调整为“1+3”格局,即传统房屋建筑+投资开发、基础设施、海外工程,着力打造“投资开发、基础设施、海外工程”3大战略板块协同发展,发挥“规划设计、建筑施工、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开发”四位一体综合协同优势,致力打造行业领先的综合建筑企业集团,为客户提供全产业链的增值服务。通过关注并持续满足客户需求,积极创新商业模式,推进设计施工一体化、投资建造一体化和国内国际一体化进程。与此类似,中铁某局相关多元的战略思路如下:积极开拓水利水电、环保、城镇化建设、有轨电车等市场,精心培育设计咨询业务,完善企业产品结构;加快建筑工业化步伐,大力拓展建筑定型产品、地铁盾构管片、商砼、盾构维修等业务,并积极挺进铁路承包运输、维管、代建等领域,以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延伸企业产业链以形成主业突出、板块均衡、上中下游业务协同发展的经营格局;同时把海外市场作为维系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板块,从而实现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二元并举。着眼未来的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注重提升资本运作能力,在经济下行、政府和业主开发支付能力有限的情况下,政府共建项目大力推行PPP模式,建筑企业融资能力更成为核心竞争力。建筑施工企业需要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通过审慎合规开展PPP模式投融资业务,以资本撬动市场。

3结语

篇10

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尽管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互联网在推进经济高速增长、带来商业模式巨大变革的同时,也深刻改变着传统营销的环境、理念和方法。网络营销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许多高校纷纷开设了《网络营销》课程。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从一开始模糊不清到目前相对清晰的课程体系,从诸多高校逐步确立的专业核心课地位,《网络营销》已成为高等院校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专业的常设课程。然而在该课程的本科教学实践中暴露出不少问题,突出反应在以下方面:一是教学内容难以深入。与社会培训机构及高职院校所开设的《网络营销》课程不同,大多数本科高校教师讲授该课程时需遵循既定的教学计划,考虑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知识点覆盖,因而教学内容类似于学科导论,往往不会就网络营销某一技能或某一工具进行深入探讨;二是教学模式相对僵化。受教学内容约束,大多数高校的《网络营销》课程仍采取“老师讲、学生听、卷面考”的传统教学模式,严重不适应该课程对体验性、互动性的要求;三是教学效果难以测度。粗浅的教学内容、保守的教学模式,很难形成物化或量化的教学成果,教师难以了解学生增长了哪些知识、学会了哪些技能,因而也难以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对于上述问题,很多高校和教师正积极探讨和解决,包括开设网络营销技能实训课程、建立专项实验室、购买网络营销应用软件等。本科高校应更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而非职业教育,而且目前大多数高校都普遍压缩学时,并且非常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研究能力的培养。因此,《网络营销》课程教学的改革不应从教学内容上做取舍,而应以加强学生体验、深化内容理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为目标,从教学方法上寻求突破。

二、案例教学法在《网络营销》课程中的适用性分析

1.案例教学法的特点。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基于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基本形式往往是由教师提供某种两难选择的案例情境,并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通过案例分析形成对知识点的覆盖和强化。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而不是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知识传授者;学生则扮演着参与者和建构者的角色,他们在教师提供的案例情境的“刺激”下,会主动对现有知识架构进行审视,通过小组讨论、人际沟通,激发出更多的认知,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构建新的知识。案例教学法中的案例来源于企业实践,而且教师往往会对内容进行精心采编,要求对知识点有较为系统的覆盖或对知识点有所深化,同时案例教学法采取的是学生讨论方式,能够较好地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式学习。因此,案例教学法具有紧密联系实际、目标明确、互动性强等特点。2.《网络营销》课程的要求。《网络营销》作为一门新兴课程,有着区别于传统营销课程的特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①《网络营销》是随着互联网经济发展而应运而生的产物,与网络营销实践紧密相关,网络时代的变革,以及各种网络应用与商业模式,需要我们认知,更需要我们体验,并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强化知识;②互联网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对传统的营销理念和方法形成冲击,《网络营销》不仅要研究当下的网络营销工具和方法,还要与传统营销作对比研究,这需要我们善于思考,从理论高度、全局角度,深刻认识网络营销中的各种新问题;③网络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各种网络应用和商业模式也不断推陈出新,市面上各种教材或参考书目很难做到快速跟进,这就需要我们密切关注互联网行业动态,特别是新近发生的典型案例,从而见微知著,紧跟时展步伐。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网络营销》是一门实践性强、理论性强、知识更新快的课程,在本科高校教学中,一方面要紧密联系网络营销实务,另一方面要对营销理论和知识点进行深化。而案例教学法恰恰满足了这样的课程要求:可以通过真实案例的采编,密切联系实际;通过案例讨论的方式,强化学生体验、激发学习热情;通过案例的精心编排和学生自主式学习,实现知识的梳理和构建。

三、《网络营销》课程中教学案例的采编

在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采编最为重要。根据《网络营销》课程教学实践,案例通常来自于两个渠道:1.以教师为主导的案例来源,即教师根据教学实际所需,基于网络营销实务,精心编排、高度加工的案例。这一类案例在采编中应把握好几个基本原则:①真实可信。互联网已根植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并形成了相应共识和基本认知,因而案例的采编不能有所偏离,或最好取材于真实发生的事件;②目标明确。案例教学法的本质是通过案例进行教学,因而案例采编应紧紧围绕知识主线用心撰写,促使学生通过案例的学习,实现对知识点的强化;③生动有趣。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导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尤为重要。因此,案例采编应兼顾案例情节,以增强阅读的生动性和趣味性。2.以学生为主导的案例来源。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为《网络营销》课程提供了大量生动鲜活的案例,因而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获取案例资料,让学生在自主信息获取中去伪存真,加强对复杂案例的理解。这一类案例在采编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①目标导向。由于网络充斥着各类信息,围绕一个事件或一个企业,相关信息往往是错综复杂,教师在布置案例信息收集任务时应当围绕教学需求提出信息来源、信息类型、信息内容等方面的要求;②分工明确。在网络营销案例中,往往涉及多方利益相关者,而且信息收集渠道众多、信息内容庞杂,因而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应充分发挥设计者、组织者的职能,做好角色分工、任务分工;③展示清晰。网络营销案例尽管相关背景信息庞杂,一旦进入课堂教学讨论阶段,应当有明确清晰的信息传达,以避免造成模棱两可的讨论结果,这不仅要求学生在课前做足功课,也要求教师做好精心组织和适时指导。

四、案例教学法在《网络营销》课程中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