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家定义范文

时间:2023-09-03 15:10: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营企业家定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民营企业家定义

篇1

关键词: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成功要素一、民营企业家的概述

民营企业家的成败往往决定着他所带领的企业的成败,下面将分析民营企业家的内涵及民营企业家成功要素研究的必要性

(一)民营企业家的内涵

1.民营企业的定义

简称民企,是指所有的非公有制企业。除“国有独资”、“国有控股”外,其他类型的企业只要没有国有资本,均属民营企业。

2.民营企业家的定义

民营企业家是指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同时也是民营企业兴衰成败的决策者和管理者。

(二)民营企业家成功要素研究的必要性

1.中国民营企业家成功要素研究的必要性

企业家本身也是一种稀缺资源,民营企业家的成功和他领导的企业的成功是同步互动的。因此研究民企经营者成功的要素显得很重要。

第一,民企经营者的素质阻碍了民企的成功。不少民营企业在进入“二次创业”之后,企业的规模扩大了,而企业经营者的综合素质却相对滞后,无法适应现代市场的要求,使企业经营陷入困境。例如:巨人逃不出多元化的陷阱,也不能不说是史玉柱的决策失误。

第二,随着我国国有经济在战略层面上的重组,国企将会退出一些竞争激烈行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民企将会遇到宝贵的发展机遇。

第三,经济发展已出现知识化的特征,民企将会面临更加剧烈的竞争挑战,这种挑战将会在民营企业经营者素质上体现出来,例如企业家能否建立和利用决策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实现科学化决策。

第四,著名学者熊彼特认为,“企业家是具有创新精神并且已超越了追求财富层次,上升到了更高的对创新副业的精神上的追求层次的人”。根据这种观点,我国民企的许多经营者还不能称之为企业家。

2.新乡民营企业家成功要素研究的必要性

(1)新乡市民企存在诸多问题[1]

根据新乡市民营局2007年民营企业报告,新乡市的民企存在很多问题,制约和困扰着民营企业家的成功。

一是民营经济结构矛盾突出。二是土地融资仍是制约企业发展的两大瓶颈。三是专业技能人才匮乏。四是服务体系建设滞后。五是自主创新能力弱。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由于企业缺乏技术支撑和资金实力,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企业发展后劲不足。六是发展环境仍不宽松,四乱现象仍时有发生。

(2)新乡市民企的贡献加大

民营企业总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到2009年9月,注册的私营企业已达到818.9万家,同时规模已经占国家整个投资的50%以上,对GDP的贡献也超过50%,对新增就业的贡献占90%以上。

二、民营企业家成功要素研究方法

根据民营企业家成功和失败的鲜活案例,探讨构建民营企业家成功的评价因素指标体系,在方法上,采用个人访谈法、专家咨询法(Delphi)对选取的指标进行定量的评价,然后根据权重大小进行排序,从而明确民营企业经营者成功要素的相对重要性。

三、民营企业家成功素质指标体系构建

(一)民营企业家成功要素指标

为提高调查的科学真实性,我们把此指标体系设计成了明确的问卷表格,被调查的对象主要包括新乡市民企经营者(例如厂长、经理)、研究民营经济的专家等。选取被调查对象20人,其中民营企业经营者约占65%,研究民营经济的专家约占20%,政府的官员约占10%,其余约占5%。我们让专家们按Saaty标度,根据自己的学识和经验,对民企经营者所应具备的素质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先进行判断、评分,然后再进行重要性的排序,如下表所示:

(二)民营企业家成功要素指标分析

下面将具体分析影响民营企业家成功要素的内涵。

1.企业家的素质

企业家自身素质主要包括:理论基础、培训学习、创新能力、决策能力、心理素质。

理论基础,指企业家最早具有的理论基础。

培训学习,企业家在管理企业过程中针对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而进行的再培训学习,以及对这种培训学习的重视程度和学习效果。

创新能力,指企业家须持续不断地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创新,企业就不可能持续发展。

决策能力,指企业家在企业发展的抉择关头做出正确选择的能力。它对我们大多数中小型民营企业来说积极关键,往往能决定着企业的成败。

心理素质,指企业家的进取精神、拼搏精神、面对困境的坚韧意志等方面。

2.企业的管理

影响民营企业家成功的企业管理要素主要包括:企业战略管理、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危机管理、核心员工激励、企业财务的管理。

企业战略管理,主要是指企业家对企业未来五到十年发展的愿景规划,以及对企业发展的内外部竞争环境的分析。

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是软竞争力,但是它是长久的竞争力,要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上下工夫,塑造共同的价值观,能够通过激励所有的员工为企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进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危机管理,企业在辉煌时期,会掩盖很多问题和不足,成熟的企业家应具备危机管理的意识,不仅能在辉煌时期想到危机,也能在危机到来时寻求发展机会。危机面前,企业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市场疲软的压力。在这个时候,企业更应该加快管理创新步伐,推动管理变革和技术创新,节能降耗、提高效率,提高

民营企业家成功要素调查结果指标名称相对重要程度 民营

企业家

成功要素企业家自身素质理论基础7培训学习4创新能力5决策能力2心理素质8企业管理水平企业文化建设14企业危机管理6企业战略管理1核心员工管理3企业财务管理9产品管理品牌管理12产品服务的创新10市场管理市场调研分析14市场细分化程度11环境因素政治、经济、

文化、科技、

风俗、家族15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自外部的压力,是企业调整发展战略,推行内部管理变革,推进转型升级的大好机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运营效率,是抵御金融危机的最佳办法。相信挺过这场危机后,经受了危机的冲击和洗礼的企业,一定会更加健康持续地发展。

企业核心员工的激励,主要是指对企业管理的中层、掌握企业核心业务和熟练技术的员工的激励,减少这类员工的流失。

企业财务管理,主要是指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以及及融资管理,尽量减少企业财务管理的家族化色彩。

3.产品的管理

民营企业的产品(服务)管理主要包括原有成熟产品的品牌打造管理和新产品(服务)的开发。

品牌管理,没有品牌的企业不可能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企业,不可能是一个基业常青的企业,尽管创新打造品牌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是难度很大的事儿,但是必须走这样的道路,才能可持续发展。

新产品(服务)的开发,指研究并提出企业可以经营的有潜力的新的开品和服项目,即企业经营产品(服务)的转型。

4.市场的分析

市场分析主要包括市场的调研分析和市场的细分化管理。

市场的调研分析,指为满足消费者现实和潜在的需要所实施的以产品(Product)、定价(Price)、地点(Place)、促销(Promotion)为主要内容的市场营销活动过程及其客观规律性。其内容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的特点。具体讲,就是通过研究,发现顾客的需要,顾客需要什么你就生产什么。当然生产多少以及生产了怎么去卖,这也都是需要研究的对象,就是说要科学的做生意。市场环境信息是一切企业活动的基础活动,只有做好市场环境的调查与研究,才能制定出正确的策略。

市场的细分化管理,市场细分是指企业根据消费者(或用户)需求的不同特征,把市场分割为若干不同类型的消费者群的过程。市场的细分化管理就要首先必须弄清现有竞争者在该市场上究竟处于什么地位,实力如何,有什么特点等情况;其次,应该深入了解目标顾客的需求状况、顾客的偏好、怎样树立产品的特色和形象等问题;然后,选择目标顾客最关注的因素作为定位指标,如“质量”、“价格”、“功能”、“款式”、“服务”等,进一步寻找产品的差异性,加深产品对市场的渗透管理,才能在市场上占有一定的份额。

5.环境的因素

环境因素主要包括企业发展面临的一般环境:政治、经济、技术、文化、民俗、家族等因素。

四、结语

综上,新乡市民营企业家要成功地经营各自的企业并不断壮大,就要对企业成功影响要素进行综合考虑,并针对性地采取一定的科学合理的措施,最终成功经营企业,也同时实现企业家自身的成功。(作者单位:新乡学院)

篇2

关键词:家族企业;职业经理人;信任

一、基本概念

(一)家族企业

家族企业指资本或股份主要控制在一个家族手中,家族成员出任企业的主要领导职务的企业。美国学者克林・盖克尔西认为,判断某一企业是否是家族企业,不是看企业是否以家庭来命名,或者是否有好几位亲属在企业的最高领导机构里,而是看是否有家庭拥有所有权,一般是谁拥有股票以及拥有多少。这一定义强调企业所有权的归属。文中家族企业即是此意。

(二)职业经理人

职业经理人是指在一个所有权、法人财产权和经营权分离的企业中承担法人财产的保值增值责任,全面负责企业经营管理,对法人财产拥有绝对经营权和管理权,由企业在职业经理人市场中聘任,此市场即包括社会职业经理人市场又包括企业内部职业经理人市场,而其自身以受薪、股票期权等为获得报酬主要方式的职业化企业经营管理专家。

二、家族企业与职业经理人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家族企业与职业经理人之间互相不信任

几千年封建社会价值观普遍对血缘关系比较信任,而对非血缘关系的他人缺乏信任,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家族企业越做越大,企业的管理资源不足,管理制度落后,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理性的家族企业家迫切需要职业经理人团队来制度化管理企业,职业经理人更需要企业这个平台来发挥自身的管理专长,两者合作是否顺畅,彼此间的信任是基础。

(二)民营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之间存在期望落差

民营企业家对职业经理人期望过高,民营企业家(雇主)认为职业经理人缺乏责任感,职业经理人则希望雇主是开明的人,可是当雇主拿自己当外人,缺乏最基本的信任时,职业经理人的工作热情则会受到严重打击。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都要有个较长期的过程,而民营企业家引进职业经理人后,期望职业经理人立刻出成绩,要求职业经理人在短期内就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变化:或业绩创高,或起死回生。过高的要求导致职业经理人的机会主义思想,信息的不对称更使得职业经理人转嫁自身的责任和风险。同时,家庭企业中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阻碍职业经理人的能力发挥。

(三)没有规范的职业经理人市场

在我国目前没有规范的职业经理人市场,企业家引入职业经理人大多数是依靠朋友的介绍或经理人的自荐,经理人的岗位和报酬则在于双方的谈判定价,在谈判过程中,职业经理人想要个高价(我要干有所值)民营企业家则认为给了职业经理人那么高的待遇(工资等)你就得完成很高的业绩(我的付出更要有回报!)。当职业经理人获得的薪酬不能完全补偿职业经理人的人力资本收益时,就会产生不满足感,产生心理落差,会出现怠工状况,利用自己在企业中的职务满足需求,可能就会伤害企业的利益。

(四)企业管理制度不规范

企业管理制度形同虚设,重点表现是人治,民营企业家家长制度,老大心理,不放权,过多地指挥企业的具体工作,导致职业经理人无所适从,在新人(新引入的职业经理人)与旧部(与企业成长起来的老员工)之间存在关系难协调,各种规章制度形同虚设。民营企业家多年来事必躬亲的职业习惯,做不到放权和授权,这大大地阻碍了职业经理人能力的发挥,制约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改善民营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关系的措施

(一)建立良好的社会诚信体系

社会诚信体系是以社会诚信制度为核心的维护经济活动、社会生活正常秩序和促进诚信的社会机制,是一项政府推动下全社会参与的社会系统工程。

诚信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是企业发展的生命,是个人立身的根本。整个社会讲诚信,就会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就会带动企业家和经理人彼此信任,形成良性循环。

民营企业家要解放思想,改变“家长制”观念,要充分的信任职业经理人,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学会放权和授权,运用现代企业制度管理职业经理人。职业经理人应与民营企业家经常直接沟通,了解老板的真正意图,缩小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失真现象,淡化企业中的人际关系影响,就事论事,提高素质,加强自律,勤勉尽责,理解信任老板,改变频繁换老板的现象。

(二)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双方要准确定位

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双方要准确定位,降低双方对彼此的期望值。企业家要明确自己是企业的所有者,要站在“出资者”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该管的管,不该管的一定要放手,要真正实现民营企业管理的职业化进程。职业经理人应把自己定位在“执行者”的位置,不可有“离了我企业就转不动”的心理。应把股东利益最大化和企业效益最大化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而不应把自己利益最大化做为价值取向。

民营企业家能否授权,授权的范围的大小,一方面取决于老板的眼界,他对得与失的评判水平;另一方面取决于职业经理人的能力、水平和素养,但归根结底还是取决于老板对职业经理人的信任程度。

信任的建立需要一个过程,职业经理人必须加强自律,要有大局观念,从大局出发,站在企业的角度想问题,只有企业做大做强,才有职业经理人施展的空间,个人的成长是以企业成长为前提的,从长远来看,民营企业家、企业、职业经理人的利益是一致的。职业经理人要避免只看眼前利益,不顾企业的利益,做“损公肥私”的蠢事,损害企业,破坏自己在老板心中的形象,损害自己在行业领域里的形象。

职业经理人要清楚自己是企业的员工,是聘来工作的,明确了自身的角色定位,才能以良好的心态快乐工作,尽自己的权限发挥作用,施展才华,为企业和自己创造价值。

(三)建立规范的职业经理人市场和评价体系

众所周知,知识和技术在企业生产经营中越来越重要,现代生产正在由围绕机器转向围绕知识进行。人力资本由此取得了对货币资本的压倒性地位。而我们的民营企业家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年薪制、股票期权以及其他的激励措施仅仅是市场为合理定价职业经理人人力资本而顺理成章作出的制度安排。在成熟的市场环境下,职业经理人的人力资本必然会找到自己的合理价位。可见我国应建立规范的职业经理人市场。

政府要为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建立提供平台,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建立职业标准、建立科学的职业经理人培训选拔机制。要通过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建立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职业经理人市场体系,推进职业经理人的招聘录用、解聘辞退、信誉道德评价、职业规范、待遇保障等人才引进与流动方式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

根据行业领域的特点,建立规范的职业经理人流动平台,政府可以利用高校和企业资源,提供平台,使二者结合起来,建立社会组织形式的团体,从专业和实用的角度建立起较为客观的人才评价机构和体系。既要注意避免只重学历、也要避免只看资历的问题,为职业经理人的市场运营提供良好的秩序保障。

(四)健全民营企业管理制度并落到实处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科学、理性的制度系统,然后根据企业具体环境逐步加以变通和灵活应用,“活化”这一系统,为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更好的合作提供制度保障。管理制度不能流于形式,要严格按照制度执行,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并严格按照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规律办事,采取多种措施和手段,努力调动职业经理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协调好职业经理人和民营企业家的关系,促进企业的健康成长。

(五)建立讲诚信的企业文化

篇3

关键词:民营企业;企业文化;激励作用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4-0134-02

一、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

(一)企业文化的定义

企业文化是经济意义与文化意义的混合,是在企业界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在人群中和社会上产生的文化影响。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企业员工所共有的价值取向以及行为等外在表现形式;二是由管理作风和管理观念构成的管理氛围;三是由现存的管理制度和管理行为构成的管理氛围;四是书面和非书面形式的标准和程序。

企业文化在企业实现最高目标和争取最大成就的过程中,是一种凝聚人心的力量,一种激发集体智慧和个人才能的

力量。

(二)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

1.企业文化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企业文化建立一种相信人、尊重人、理解人、能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和积极性的“以人为本”的制度,从而用群体的价值去影响和鼓励企业成员努力工作。这正是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基本要求,也是促进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依据。

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组织保证。企业通过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充分挖掘人的潜力,鼓励全体成员参与管理,在企业上下形成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的良好氛围,增加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从而为企业文化的建设提供组织保证。

3.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起导向作用。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导向作用,一方面,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员共同的行为准则和行为指南,直接影响员工的行为方式;另一方面,企业文化是由个体人力资源在社会化过程中带到企业里去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结果。

4.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在互动中促进企业发展。企业文化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互动,一方面是指人力资源管理要着眼于企业文化的形成,另一方面是指企业文化的形成必须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相结合。企业真正的资源是人才,企业发展的灵魂是文化,两者是互动的,只有在互动中才能促进企业发展。

二、企业文化在民营企业中的激励作用

(一)我国民营企业现状

所谓民营企业,是相对于国有企业而言的,股份合作、合伙经营以及乡镇企业等多种形态的集体企业或混合企业、私人企业和个体企业都属于民营企业,也可以说,非国有企业都是民营企业。

我国民营企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有统计显示,中国民营企业有465万户,注册资本金达到6.8万亿元,目前中国民营企业已超过中国企业总数量的60%,是中国最大的企业群体,占全国GDP的份额超过50%,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高达60%。

(二)企业文化在民营企业中的激励作用

1.企业文化的作用。企业文化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发现,企业文化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第一,企业文化有凝聚作用。优秀的企业文化对经营者和员工具有强大的凝聚力,企业文化的强大凝聚力,使全体员工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激励人们团结合作,奋发努力。

第二,企业文化的引导作用。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一面旗帜,指明全体员工努力的方向,引导员工认识到企业的成功就是每个员工的成功,激励员工以主人翁的态度去努力地实现企业目标。

第三,企业文化的规范作用。企业文化作为“通过教育和模仿而传承下来的行为习惯”,具有规章、制度等成文规则不可比拟的规范作用。表现为激发员工的自觉性、积极性与工作热情,从而产生自我心理约束力,自觉地遵守规章制度,遵从组织的道德习惯,保持自己的行为同组织的要求相一致。

第四,企业文化的激励作用。企业文化基本特征是重视人、相信人、理解人、尊重人、发动人、引导人、教育人、培养人和塑造人的人本主义管理。它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常常在自觉和不自觉中对企业员工产生巨大的精神激励作用。

第五,企业文化的辐射功能。企业文化的辐射作用在于企业文化向外扩散,同化异质小文化,感染社会大文化。

第六,企业文化的创新功能。优秀的企业文化则可以激发员工创新精神,鼓舞员工开拓进取,促进企业学习型组织建立,使得组织成员不断学习,不断的更新观念、意识。

第七,企业文化的融合功能。企业文化是一个熔炉,通过文化的融合,把企业组织内部各个团体和个人都达到文化的同质化,从而使组织更加团结、统一。

2.我国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现状。目前,我国的许多民营企业也意识到了企业文化的强大作用。例如,海尔的成长和发展从来是采取“企业文化先行”的战略的。但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还是存在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

第一,一些民营企业对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着认识误区。一是把企业文化等同于文体活动。不少企业,常将一次读书活动、一次文艺演出、几期黑板报等,都称为企业文化建设或“我们的企业文化”。二是将企业文化等同于CI(企业形象塑造)。CI只是实现民营企业经营和发展目的的一种形式和手段,并不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全部。

第二,民营企业缺乏建立有效的企业文化建设操作框架。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或者仅仅是企业文化关键因素的罗列,或者是突出企业形象设计、企业制度建设等某个相对有形化的局部展开,往往陷入对企业文化建设的片面理解中。

第三,民营企业精神和价值观的塑造缺乏个性。许多民营企业的企业精神都是“团结、开拓、创新、求实、奋进、拼搏”等一类词汇,缺乏个性的“雷同化”企业精神及企业价值观就等于抹煞了民营企业的个性和特色。很难起到企业文化建设应有的作用。

第四,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缺乏“创新”。企业文化一经建立便以为可“长治久安”,忽视了根据企业所处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的变化及时对企业文化进行“创新”。

3.对策与建议。针对以上的问题,我国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激励该如何发展?

第一,提升民营企业家的综合素质。建设优秀的民营企业文化,首要的因素是企业家。民营企业家不仅是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塑造者、推动者和模范实践者,也是企业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是旗手文化,企业家的素质和自觉程度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成败起关键作用。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家要缔造出优秀的、高品位的文化,要发挥好示范表率作用,就需要具备企业家的优秀素质,包括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道德品质、创新精神、管理才能、决策水平、技术业务能力、人际关系能力等,尤其是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第二,培育和提升富有特色的民营企业价值观。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相比,普遍存在数量多而规模小、发展快而后劲不足、平均寿命短的现象。导致这一现象的因素很多,但究其内在原因,主要在于企业经营者缺乏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观,没有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是忽视企业价值观的培育和塑造。这就不可避免地在民营企业内部出现人心涣散、劳资关系紧张、工作质量下降、劳动消耗上升、劳动效益低下等不良现象。因此,及时转变观念,从实际出发,重视民营企业文化塑造,整合和提升民营企业价值观,已成为民营企业实现企业管理良性循环的必然选择。民营企业价值观的培育和提升,就是在对民营企业的过去和现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对当前的企业精神价值观做出优劣评估,在有关专家的帮助和指导下,发动企业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对企业的精神价值观的基本要素进行一系列发掘和筛选,并进行提炼和加工,使之得到提升。

第三,深化以“人本管理”为核心内容的民营企业文化建设。民营企业员工是企业文化的创造者,同时又是企业文化的接受者和传播者。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强化“以人为本”的意识,注重人性管理和“攻心为上”,通过一定形式和途径,加大对员工的“感情投入”。工资与奖惩固然是民营企业的一种必要的激励手段,但企业员工需要关心,需要得到更多的尊重,个人存在的价值需要进一步实现。民营企业家要善待员工,重视员工的思想情感以及合理要求,尊重他们的人格和权利,实施“人本管理”。只有这样,企业员工的工作责任感和对企业的忠诚度才会极大的提高,并心甘情愿地为企业努力工作。深化以“人本管理”为核心内容的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还包括“打破民营企业家族管理,广纳天下贤才”。民营企业文化的本质是“以人为本”,必须开阔视野,让有能力的人来经营和管理民营企业,否则就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第四,重视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当前企业中,没有纯粹意义上的经济管理工作,也没有纯粹意义上的思想政治工作。推进民营企业快速发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调动员工积极性,进行生产经营管理、加强民营企业文化建设都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经济发展为社会现代化服务,而思想政治工作则为经济发展开辟道路。这是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管理工作的统一性表现,也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和价值所在。具体来说,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要“有为”而且要“有位”。一是确立“一个中心”,一切为企业搞好生产经营、提高经济效益服务;二是坚持“两个面向”,面向员工、面向市场;三是实现“三个结合”,结合生产、经营、管理、改革的全过程,结合员工各个时期、各个阶段的思想动态,结合产品的促销宣传;四是塑造“四个形象”,即企业形象、品牌形象、民营企业家形象、员工形象。

三、结论

民营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我国民营企业发展较晚,与发达国家的民营企业相比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有很大的欠缺,加入WTO后,随着国内市场国际化,我国民营企业及其产品既要面对国有、集体等不同类型企业之间的竞争,又要遭遇来自跨国公司和国外企业的严峻挑战和巨大冲击。因而,提高我国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直以来,绩效和薪酬是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而员工激励则一直未被企业家所看重,即使注意到激励的重要性,也将激励狭义的理解为物质激励。其实,如果可以正确运用企业文化,它的激励作用是远远超过物质激励的。

通过本文的论述,我们发现我国民营企业在企业文化激励方面存在的问题还是很多的,有待改进的地方有很多。因而,在本文的结尾处对我国民营企业在企业文化激励方面的改进

篇4

关键词: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构建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6-0163-02

现代企业的竞争早已转向了人才竞争,优秀的人才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然而,很多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人才流失的现象。其中,民营企业的人才流失尤为严重,据统计,民企普通员工每年有50%的流动率,中高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每年也有约20%在流动,大大高于平均每年15%的人才流动率,人才的流失必将给企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而民营企业中的核心员工――知识型员工,他们的流失极大地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因此,如何减少民营企业的知识型人才的流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1 知识型员工的定义与特点

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曾经指出“20世纪,企业最有价值的资产是它的生产设备。21世纪,企业最宝贵的资产,将是它们的知识工作者和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由此可见,知识型员工是知识经济时代下形成的新型工作群体。而彼得・德鲁克也很早便预见到了知识的生产和转让将逐步成为首要产业,知识生产率的高低会成为衡量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成就的关键。因此,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他便提出和使用了“知识型员工”的概念,将知识型员工定义为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后来,德鲁克进一步完善了知识型员工的概念。知识员工是指,一方面能充分利用现代科学知识提高工作的效率;另一方面知识员工本身具备较强的学习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知识创新能力是知识员工的主要特点。

知识管理专家玛汉・坦姆仆专门针对知识员工的激励问题做了大量研究,得出针对知识员工的4个重要的激励因素排序:(1)个体成长(33.74%):即存在使个人能够认识到有发挥自己潜能的机会,(2)工作自主(30.51%):建立一种工作环境,其间知识工作者能够在既定的战略方向和自我考评框架下,完成交给他们的任务;(3)业务成就(28.89%):完成的工作业绩达到一种令个人足以自豪的水准和质量水平;(4)金钱财富(7.07%),获得一份与自己贡献相称的报酬,并使雇员能够分享到自己所创造的财富。这种奖励制度既要适合公司的发展又要与个人的业绩挂钩。从玛汉・坦姆仆的研究成果看,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不能以金钱刺激为主,而应以其发展、成就和成长为主。

2 民营企业对知识型员工管理的困境

2.1 企业的规模

中小民营企业的规模一般不大,因此给员工带来的安全感不强烈。同时,也因为规模较小,更关注心理层面激励因素的那些知识型员工很难有进入名企的自豪感。另外,企业内部适合于知识型员工轮岗的岗位较少,使得知识型员工内部流动的机会不多,而这种内部的流动对增加知识型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满足感是很有效的。

2.2 企业的人才观念

在人才观念上,有些民营企业家尽管口头上说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实际上却对知识和人才缺少强烈的需要,而更加重视家族血缘关系,在员工中造成了不公平的工作环境。他们把人才看成是企业的成本或赚钱的机器,往往忽视员工的个人利益和事业发展,这种忽视必然造成人才的流失。民营企业中,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通常是采取任务导向式管理方式,通过确定知识型员工的工作任务、责任范围、绩效要求等,来实现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这是一种传统的管理模式,它忽视了人的内在动力和需求而导致知识型员工的流失。

2.3 企业对员工的培训与开发

民营企业由于资金有限,为了节省开支,培训预算是最容易被削减的。不少民营企业怀疑人才的忠诚度,对人才只使用,不培养。企业缺乏人才培养规划,缺少人才职业生涯设计的概念,使得人才不能随着企业的发展而提升自己的能力。而人才一般都希望在其职业生涯中获得最大可能的成果,在努力寻找着提高其职业水平的最佳途径。这两者思想上的冲突会导致人才选择离开。

3 知识型员工队伍不稳定对企业的影响

中国的民营企业正因为有着自己的特殊性,面临着以上提到的管理尴尬的局面,所以塑造一支高素质的知识型员工队伍,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企业员工的不断流失,特别是知识型员工流动比例过大,造成知识型员工队伍不稳定性,就会不可避免给企业带来很多的负面影响。

知识型员工的流失其实意味着企业资产的流失,因为他们往往带走企业重要信息和核心技术的,更重要的是对企业经营影响极大的商业机密构成很大的威胁。民营企业本身的抵抗力就不高,而一旦带走企业赖以生存的核心技术和商业机密泄漏,必然给企业带来的是市场占有率下降和核心竞争力的减弱。若知识型员工在竞争企业就职或自己创业时,企业将面临严峻的市场压力和生存考验,给企业带来的不仅是有形资产的损失,同时导致了企业无形资产的流失。

知识型员工的离职导致人才的空缺会对整个员工队伍的稳定性造成很大的冲击。人才的频繁流失使企业缺乏一支比较稳定的团队,尤其是未对组织保持忠诚的知识型员工的支持,给现有员工心理造成很大冲击,使得组织动荡、人心浮动,工作热情相对下降,工作效率明显降低。民营企业的人才缺乏一直是一个困境,而具备某种专业技能的知识型员工离职,企业将难以在短时间内找到可接任的人选,势必影响企业正常的整体运作,给企业带来严重的损害。

知识型员工队伍的不稳定还会造成企业人才成本剧增。知识型员工的流失,特别是在人才成长期内流失,企业基本上只是成本的流失,而得不到回报。人才流失后,企业重新引进人才、或培养新的接班者,必须投入成本引进和培养人才,甚至要付出重新赢得客户所需要的额外成本。知识型员工对于很多民营企业来讲属于稀缺人才,需要花费更多的成本来获得。而引进新员工能否胜任工作,是否能融入企业都具有不定性,这些都是知识型员工流动给所在企业带来的风险。

4 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与激励

4.1 坚持以人为本

知识型员工特别是优秀人才对自身的价值往往估计较高,并极为看重他人、组织及社会对自己的评价。他们对自身才能是否得到充分发挥,自我价值是否得到承认,往往表现得比普通员工更为敏感。和这些人员进行交往时,传统的官僚管理作风只会碰壁,因此需对知识型员工实行特殊的宽松管理,顺应人心,尊重人格,激励其主动献身与创新的精神,而不应使其处于规章制度束缚之下被动地工作,导致员工知识创新激情的消失,给知识型员工以实现充分个人价值的发展空间。

民营企业家首先要从思想上转变过去陈旧的观念,员工不仅需要服从领导,更应该有自己的想法,不同想法交织,才能使灵感迸发,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活力与创新。民营企业家需要具备广阔的胸襟,开放的心态,与企业的核心知识型员工积极沟通,并有力的支持他们的创新想法。

4.2 实行弹性工作制

企业中的知识型员工更多地从事思维性工作,固定的工作场所和工作时间对他们没有多大的意义,而知识型员工也更喜欢独自工作的自由和刺激以及更具张力的工作安排。因此,组织中的工作设计应体现员工的个人意愿和特性,避免僵硬的工作规则。

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可以实行灵活的上下班制度。比如说,在工作日设置一个核心工作时间段,在这段时间中大家必须到岗,方便那些工作需要多个部门协作的员工。此外,只考核工作成果,不规定具体的上下班时间,只要在规定期间内按质量完成工作任务就照付薪金,并按工作质量发放奖金。由于工作时间有了一定的机动,职工不仅免受交通拥挤之苦,而且感到个人的权益得到尊重,因而产生责任感,提高工作热情,同时企业也受益。

4.3 重视成长和发展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民营企业家要有长远的眼光和打算,不光在战略等大方向上,人力资源方面也要有至少三到五年这样的规划。企业有了明确的目标和计划,才能根据自身需要“量体裁衣”来实施科学的员工培训计划。

很多民营企业中员工培训计划的预算是最晚加进去,在执行时却是最先被砍掉的。当然民营企业也应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展较有效的培训活动,不要盲目追求时髦和国外先进理念,不要把本身就不充裕的资金白白浪费。所以,有效的培训应更注重实践能力的提高,更新原有的知识和提高继续学习的能力。因此,可以以个人职业发展和兴趣为依托,侧重他们今后想往什么方向发展来进行相关的培训指导,是走技术道路还是管理道路,提供双通道的发展模式。

4.4 建立有效的薪酬激励机制

绩效考核是将员工的表现与预先设定的目标进行比较的评价过程。为了激励民营企业员工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为企业尽心尽力,并让员工在企业中的付出得到相应的回报,必须设计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来判定每一位员工对企业发展所起作用的大小和贡献的多少。

民营企业可以在参考国内外同行业中先进企业的绩效考核制度,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参考员工岗位的重要程度、技术含量、技术经验等方面建立适合本企业评估的绩效考核体系。绩效考核可按两方面进行:一是目标考核,即根据员工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给出相应的评定,作为晋升、奖惩等方面的依据;二是民主考核,即部门主管考核与员工相互考核各占一定比例,组成对员工的最终评价,然后根据员工的不同贡献,给予相应的物质鼓励和精神激励。同时为了更好地促进企业成员间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将员工的个人利益和企业的绩效挂钩,除个人绩效考核制度外,还参考团队绩效考核和企业绩效考核。

4.5 用感情稳定知识型员工队伍

感情因素对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有重大影响。感情留人就是通过情感的双向交流和沟通实现有效的管理,进而激励知识型员工。注重知识型员工的内心世界,根据感情的可塑性、倾斜性和稳定性等特征进行沟通和交流,使知识型员工与组织相互了解彼此之间的精神、理念和事业追求,从而不断调整双方的认知和利益,产生满足相互需求的行为,建立稳定的关系。管理者对员工的关怀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激励效果。与知识型员工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倾听意见,建立正常的沟通渠道,进而增进了解和信任,创造一个和谐向上的、稳定的知识型员工队伍。

参考文献

[1]张志.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的构建[J].生产力研究,2009,(14).

[2]胡志刚,包晓闻.中国顶级企业经典管理模式[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3]樊智勇.知识型员工的薪酬管理[J].企业经济,2008,(2):71-73.

篇5

【关键词】私人银行高净值客户县域经济

一、私人银行的定义

私人银行业务是国内外许多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针对其高端客户提供的一项服务。关于私人银行的定义,目前还没有权威的定义。银监会对私人银行的定义为:私人银行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与特定客户在充分沟通协商的基础上,签订了有关的投资于资产管理合同,客户全权委托商业银行按照合同约定的投资计划,投资范围,投资方式,客户进行有关投资和资产管理操作的综合委托投资服务。

二、中国已经有发展私人银行的基础

私人银行具有进入门槛高,服务个性化强,信息保密严等特点,其中最重要的是进入门槛高。私人银行的服务业务多为社会各界的中高层人士。

以后,经过三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和资本积累社会财富总量飞速增加,个人财富高速积聚,已经初步形成私人银行业务的客户群。2009年2月份胡润研究院了《2009胡润财富报告》,指出中国拥有千万级别以上资产的人群共有82.5万人,平均年龄39岁。波士顿咨询公司的《2010年全球财富报告》指出迄今为止美国是拥有百万美元资产家庭最多的国家,其次依次是日本、中国、英国和德国。

在这样的背景下,内外资银行纷纷在中国大陆地区开设私人银行业务。从2005年友邦银行在中国开设第一个代表处以来的短短两三年时间,私人银行业务在中国内地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状态。

三、中资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在内地发展的独特优势

通过之前所作的关于私人银行的文献综述,他们大致认为中资银行具有三个方面的优势。分别为本土优势,人文优势和丰富的客户资源。也有诸如外部环境需要改善,银行自身需要提高等劣势。许多学者对此都做过详细的研究。对于以上优势和劣势,作者表示赞同。在这三大优势的引导下,我认为中资银行还有两个具体的独到优势。

(一)挖掘县域经济的潜在客户

虽然外资银行来势汹汹,但中国大陆地区幅员辽阔,且东西部发展不均衡。外资银行由于自身资金,利润和政策的考虑,一般只会在国内的一线城市和少数二线城市比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苏州等地设立分支机构。对于更多的经济发达的县域城市则无力涉及。这就给了中资银行巨大的客户空间。中资银行尤其是传统意义上的四大国有银行(工中农建)的营业网点一般都深入到县一级,甚至到一些经济发达的乡镇也开设营业网点。

目前县域经济在中国发展迅速,特别是在环渤海经济圈,长三角,珠三角等东部发达地区对经济的贡献更大。2010年全国百强县第一名昆山市的区域GDP已经达到1780亿元(人民币),超过海南、宁夏、青海、澳门、等省级行政区域GDP;超过新疆、贵州、甘肃等省级行政区域GDP的一半以上。

三十多年时间产生了一大批由乡镇企业发展为规模以上工业的民营企业,由此而产生了一大批民营企业家和高收入的企业高管人士。这些县域经济中的企业家均可以成为中资银行的潜在客户。从业务上来说,外资银行2006年之后才全面展开人民币业务。私人银行业务与零售业务不同,客户具有相当强的品牌认知度。县域民营企业普遍的跟外资银行没有业务往来,相互了解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外资银行如果想挖掘这类客户将面临着很大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而中资银行在民营企业多年的经营中已经与其建立了深厚的关系。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大多是通过间接融资的银行贷款获得。中资银行不仅在信息上占据优势地位,而且在客户的认知度上更是近水楼台。再者,由于中资银行的体制原因,县域企业的经营者在将财富交给中资银行管理之后,可以进一步增进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关系,在下一步的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授信级别上会有一定的优势。而外资银行一般采用独立的事业部制,不会与公司业务相联系,进一步扩大了中资银行的优势。

(二)私人银行变成家族存蓄资产的途径

改革开放第一批先富起来的人按照年龄推算,大多已经过了知天命之年,更有一些年逾花甲或古稀的老人。如何使下一代更好的经营自己白手起家积累的资产成为他们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富裕人士子女类型 比例

有知识成功型 20%

纨绔子弟败家型 50%

顺其自然型 18%

父衰子落型 12%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富二代中属于纨绔子弟类型的数量相当的多,占据了50%。这类型的富二代从小由于父母的娇生惯养,不思进取,可以预见一旦继承了父辈的资产,必将很快的挥霍一空,使父辈的基业付之东流。由于外资银行在2007年才启动人民币贷款业务,而中资银行可以利用与企业发展中建立的信息优势对民营企业家进行私人银行的推荐和营销。将不具备和不愿意继续和延续父辈企业的富二代的资产交由中资银行私人银行业务进行管理,符合当今被商界一致认同的win-win原则。父辈将资产交由私人银行管理,可以避免因子女不善经营而最后出现的坐吃山空进而挥霍一空的局面。富二代不用花费太多的精力即可享受专业资深的银行人士提供的财富管理等专业化理财建议,轻轻松松实现父辈资产的保值、增值。对于中资银行来说,占据了这一块庞大的市场之后,可以大幅度提高资产管理规模,带来许多管理费、佣金和其他产品收入。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但罗马最终建成了。中国人从来不缺乏善假于物的君子智慧。外资银行已经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中国的私人银行业务前景是光明的,相信中国的从业者可以化不利为有利,并从中探寻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美林集团和凯捷咨询公司.全球财富报告 2005.2005.

[2]波士顿咨询公司. 2010年全球财富报告.2010.

[3]丁衡.中国私人银行,靠什么往前走?.银行家.2009(06).

篇6

让人非常担忧的是,中国实体经济的“空心化”正在加剧,成为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隐患。当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成为投资家的时候,我们是否正在失去稻盛和夫、乔布斯这样优秀的企业家?如果实业家都热衷于赚快钱,中国的世界一流企业和品牌如何打造?如果做实业之心逐渐冷却,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怎么实现?如果人们都趋之若鹜追求投资盈利,中国企业如何做强做优与基业长青?中国企业家精神又如何传承?

一、我国实体经济“空心化”的主要原因

客观地讲,做实业艰难,有着很现实的原因,其中成本走高、税费过重、产能过剩、投资受限、融资困难、赚钱太慢、比较收益偏低等是导致实体企业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

1、内外交困的生存难题

自国际金融危险以来,外贸环境逐步恶化,出口产品锐减,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劳动力成本逐步增高,节能减排和环保压力日渐加大,企业的盈利空间急剧缩减,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举步维艰。

实体企业面临高成本和高税费两头挤压,“两价”(原材料进价、资源环境代价)、“三金”(薪金、租金、土地出让金)、“四率”(利率、汇率、税率、费率),九种因素叠加推动企业成本直线上升。特别是随着劳动力由大量供给转向逐步短缺,企业员工工资逐渐上涨,人力资源成本逐步上升,使原本中国企业竞争的主要优势即低成本的劳动力资源正在逐渐丧失。同时,为切实保护劳动者权益,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劳动领域的法规,并要求企业认真贯彻落实现有劳动法律法规,逐步改善员工的工作条件,综合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实现企业员工工资的稳步增长。不仅如此,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普遍存在结构化的问题,企业缺少中高端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招工难问题更加凸现。

我国经济正在从粗放型发展向环境友好、资源节约、高质量、高附加值方式艰难转型。特别是节能减排将是未来五年及更长时期企业发展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政府部门对于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已经给出了明确的节能减排的目标和要求,如果没有达到相关标准,留给企业的将是关停并转的结局。政府在对企业高能耗、高污染等落后产能进行加速淘汰的同时,企业必须在短期内加大其节能环保费用的支出,这就会影响到短期内经营效益,不少企业家感到压力巨大,困难重重。

2、赚快钱的诱惑

这些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投资机会相继出现,经营房地产和资本投资的回报大大高于实业经营,一般房地产利润率为28%,资本利润率为22%,而实体企业利润率则要低很多。这促使实业家把主要精力转向房地产和资本市场,聚焦在如何赚快钱、赚大钱上,相比做实业赚“辛苦钱”来得更容易、更轻松。

一些实体企业在“副业”投入收益高、资金回流快的诱导下,逐步放弃了对主营业务的坚守,出现了“一流企业做房产,二流企业做金融,三流企业做物流,四流企业做实业”的局面,一些企业甚至通过“实业钓鱼”,以实业为担保获得贷款用于其他产业的套利中。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里踏踏实实做实业的越来越少,投机投资的越来越多,想脚踏实地创造财富的人越来越少,追求一夜暴富的人越来越多。

赚快钱的诱惑,让中国的企业无心做实业。有调查表明,2008年至2012年是房地产公司诞生最多的五年,本来非常拥挤的行业又涌入了很多新军。一些大企业把房地产当成盈利性支柱产业,有的企业房地产收入已经超过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房地产行业出现了许多投资型公司,这些公司并没有市场开发、产品设计、营销渠道等方面的优势,但“有钱”使他们成为投资商,甚至成为主流房地产公司的资金提供商,中国企业“转型资金”大量沉淀在房地产业。

论出口额和经济总量,中国已经超过了德国,但如果仔细分析,就不难发现,德国房地产市场几十年来增长率仅为1%,德国的经济发展完全来自汽车、机械、化工等实业。相反,中国的GDP中有60%是直接或间接依靠房地产行业拉动的,中国实体企业的创新能力一直没有质的改善。

我国资本投资实业的积极性并不高,以浙江民营企业为例,2009年以来,浙江以民营企业为主的制造业投资仅增长不到8%,房地产投资占总的民间投资在35%,大部分大型民营企业的资本配比基本实现“三三制”,即主业、房地产、金融证券投资各占三分之一,而且后两块投资比例越来越高,进一步缩小了民间资本对实业的投资。

实业家转做投资家会面临一定的系统性风险。因为他们大都是某一行业的专家,但却未必熟悉其他行业,进入其他领域的风险会逐渐增大。“不熟不做”是企业战略的基本原则。进入一个全新行业的企业,从决策能力、业务管理控制能力、业务的拓展到客户服务的执行能力、企业品牌影响力都面临重新构建,这与刚刚成立的企业一样并没有多少竞争优势。

如果企业经营领域过多,就会分散企业的注意力,在资金、人才资源上出现不足,使组织资源的分配难度加大,无法保持核心竞争力。同时,企业面临多种产业,多个市场,容易造成部门和子公司的增多,势必形成更为复杂的管理体系,增加经营管理的难度。

3、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

从宏观环境看,由于产业政策、产权结构、“国进民退”、“玻璃门”等问题,特别是民营企业遭遇“三重门”的困境,一是铁门(垄断企业把持,门槛太高进不去);二是“玻璃门”(看得见进不去,没实力也不敢进);三是“弹簧门”(进去以后逼你退出来)。民营资本投资无门或被“挤出”,只能在低端制造业的“红海”领域残酷竞争,发展空间受到限制,使一些企业家对长期从事实业信心不足。我们知道,公平公正的市场规则和良好的产权保护制度可以直接影响企业家的行为。当企业家无法确信自己能够享有劳动成果,或者说缺乏适当的、明确而稳定的机制来保护自己的劳动成果时,企业家将失去做实业的动力。

民营企业在现实的生存环境和长期经营中,无论对商业政策法规的稳定性与可见度,还是自身在市场生存和发展的不确定性上都难以把控。因此,大多数民营企业不愿做需要等很多年才能看到产品和利润的实业投入。

在企业家的地位和价值逐步得到政府和社会承认与肯定的同时,他们也受到许多误解和质疑。除了事业上要承受巨大压力之外,企业家们还要承受不小的政治上和道德上的压力,甚至承担额外的政治上和法律上的风险。有证据表明,民营企业家所面临的种种风险和不确定,不仅导致投资抽离实业,而且导致资本与财富的外流。据调查,民营企业家在长期受到政策歧视以及社会的仇富心理之下,有在夹缝中艰难生存的危机感,40%的受访企业老板表示自己已经移民或有移民意愿。民营企业家所进行的财富转移,除了对国内经营企业难度加大和环境的担忧之外,更深层的原因是身份的改变,以及取得一种因为身份改变而获得的相对安全感。如果人力财产转移海外的状况继续,有可能严重挫伤中国企业家经营实业的积极性和创业热情,从而危及中国经济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另外,企业的传承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目前,我国的第一代优秀民营企业家多数都50岁以上了,这些企业家的子女多数都被送往国外读书,他们接触的多是金融资本投资,和父辈们的经营理念完全不同。他们不信奉做实业这一套,而且他们没有做实业的打算和经验,将来很可能由父辈的经营实业转为金融资本投资,企业接班人面临青黄不接的困局。

二、企业家与投资家的人格差异

做实业还是做投资来自于个人的价值理念和行为偏好。企业家有使命,有愿景,有责任,会坚持不懈地努力追求事业成功,所以他们信念执著,专心致志,百折不挠;而投资家主要关注投资回报,所以他们会捕捉机会,分散投资,控制风险,二者的行为特征完全不同。投资家的行为特征:一是“三心二意”,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风险管理;二是“不务正业”,参与别人的事业却总想尽快赚钱后退出;三是“给他人做嫁衣裳”,不断寻找投资给别人的市场机会。

从某种角度讲,投资家是机会主义者,他们对投资机会有着本能的直觉、灵敏的嗅觉,渴求狂热追逐金钱,不放过任何一个能够带来增值的机会,他们时常冒着巨大的风险来获取赢利,投资家永远关注的就是如何让钱生出更多的钱。或许投资家也有长远计划,但他们更加注重资本的效率,快进快出和加速增值。在投资家的心中,资本和金钱代表一切,他们很少去做扎实持久的实业。

不可否认,企业家也要有资本运作、投资获利的能力,但这只是企业家的能力之一,而不是全部。

企业家就是做实业、做事业,彰显的是一种非凡的能力,体现的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即企业的能力随着企业的经营发展而得到持续成长,并从一个竞争平台提升到一个更高的竞争层次。做企业要求企业领导者要有长远的眼光和广阔的胸怀,要有全球化的视野和战略思维,能够准确地把握市场脉络,决定企业的发展方向,注重创新、品牌、管理、带领人才团队,通过产品和服务创造价值。

企业是企业家人格和灵魂的外化,企业的成长附和着企业家的理想、信念、使命和抱负。企业家必须具有人生信仰和使命责任以及为社会创造财富的道德精神,把经营企业和担当社会责任作为奋斗的目标。他们关注企业生存的意义和价值,关注员工的发展,诚信为本守法经营,具备谋取天下之利而不谋一己之利,谋长久之利而不谋一时之利的伟怀。

企业家非常注重企业的持续发展。在企业家的心中,实业是其理想和生命的外化,为此他们的理想就是打造一流企业,创建一流品牌,实现基业常青,确保自己创造和继承的伟业能够长期存续下去。企业家的这种内在诉求,是选择实业发展道路的必然,也能吸引那些渴望与企业共同发展的追随者。

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最先确立了企业家的重要特征就是创新。而创新其本质是创造价值,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客户价值,针对客户的需要提供令人满意的产品和服务;二是员工价值,为员工提供工作和发展的平台并给予劳动报酬,提高福利待遇;三是股东价值,为股东的投资带来更多的回报;四是社会价值,为保护环境,捐助公益等社会事业多作贡献。企业家是企业创新的核心和关键,他们既是创新战略的主导者、组织者,也是企业创新环境的倡导者和营造者。这需要企业家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敏锐的创新思维,果敢的创新魄力,务实的创新行为。

“企业家”的核心内容是“创新”和“承担”,真正的企业家是一群有目的地寻找创新源泉,始终与时俱进,并能把握机会进行开拓的人;他们以发现价值、实现价值和创造价值为使命,组织一个系统,号召一批人实现企业的目标,让推出的产品和服务最终能改变、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给人们带来福祉;同时敢于承担资金、时间和利益等方面的风险。有些企业家是被逼出来的,有些是自愿去做的,但结果都一样。

对于企业家而言,他们有责任去思考一些人类终极的关怀,思考一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如果他们能够时时仰望星空,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发展的角度去看待自己,看待企业所扮演的角色,他们就能跳出自己商业利益的盘算,真正关注社会的利益、民族的复兴、人民的幸福。由此而形成一种特别的智慧,拥有一些别人所没有的独到视角,想到一些别人想不到的商业机遇,那么他们将会有更长远的发展,并实现基业常青。

一流的企业是“熬”出来的,一流的企业家也是“熬”出来的,企业家一定要有一种坚持的精神,对自己信念的坚持,对社会责任和使命的坚持,对企业经营方向的坚持,以及脚踏实地地做好品牌和企业的坚持。只有这样,才能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朝着自己认定的方向坚定不移地去努力奋斗。企业家在克难奋进的艰苦努力中,把心中的信念和理想一点点做实,这种践行的使命责任是我们这个时代极为宝贵和稀有的品行。

三、企业家是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支撑

企业强则国强,企业富则国富。历史上,任何一个强大的国家都有一批强大的企业作后盾。回顾世界经济史,尤其是英国工业革命以来,每个国家的经济起飞和发展,都有一批有远见、有雄心、有能力的企业家们在其中发挥着主导的作用,如日本和东亚“四小龙”的崛起,企业家为其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同样,中国企业家作为一个新生群体,为中国经济三十年的快速成长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创造了成千上万的就业机会,为国家提供了重要的税收来源,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中国能有今天的繁荣和发展,企业家的贡献功不可没。

然而,中国社会对企业家的定义一直都是模糊的,人们把这个群体仅仅看成财富的拥有者,想象成一种中国范式的“先富起来的人”。这种庸俗层面的定位,让我们看不见企业家的历史定位和社会角色,更看不清企业家在市场逻辑链条中的动机和行为。

中国企业家群体十分弱小。一方面,在复杂多变的市场中,他们必须不断创新自己的商业模式,加强核心竞争力,通过创新把企业做大做强;另一方面,在中国的转轨经济制度下,法律法规仍不完善,随意性的行政干预和某些官员的滥用权力,使得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不可预测,充满风险,企业家们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此外,在企业家取得成功和财富之后,社会公众对他们的期望和要求也自然提高。因此,中国企业家还必须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坚守道德诚信,在环保、慈善等公共领域发挥带头作用。

当今中国社会,急功近利、金钱至上、人心浮躁,这种环境导致了我国企业经营者创新思想退化、冒险意识淡薄、担当精神缺失。而且,无论是制度层面还是政策层面,中国企业家的生存和发展环境都不宽松。特别是民营企业家,他们既是计划体制的突破者,又是现行制度的违规者,他们不得不游离在合法与非法的灰色地带,他们在企业成长历程中经历了很多辛酸、痛苦和艰难。身份认同被否定,财富来源被质疑,他们一旦出名便有各种事端接踵而至,当其身陷困境时,也根本没人出来支持,有时还会遭遇落井下石,因此,企业家在中国成为了一种愈来愈稀缺的资源。

著名经济学家鲍莫尔通过大量研究指出,一个国家要实现领先性增长需要满足四个条件:易于创设和发展企业;生产性企业家能够得到良好回报;非生产性活动受到抑制;迫使市场竞争的赢家继续保持创新势头。很显然,当一个社会的大多数人都乐于投身实业,积极创业,勇于创新,通过劳动创造财富、贡献税收时,这个社会就具备了经济增长的长久动力。

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在企业,而企业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处于组织、控制和配置其他资源的领导地位,所以企业家资源与其他资源相比,处于更为主导的核心地位,乃是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经营活动中最积极、最关键的要素,对于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打造世界一流企业有着至关重要又无可替代的决定性作用。

面向未来,我国经济制度改革和体制创新,都应该以激发和保护企业家与企业家精神为中心,这就需要完善的产权保障,公正的法治制度,公平的竞争环境,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的社会氛围,为企业的做大做强做优提供良好的环境。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是一个国家乃至整个社会最宝贵、最稀缺的资源,是最具有能动性和主动性的资源。其他一切经济资源包括土地、资金、劳动力等等,都必须依靠企业家来整合,才能够创造出经济奇迹和财富神话。

一个国家和企业的兴衰存亡,需要一代代企业英才薪火相传,奋斗不息,需要依靠一大批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成长,一支企业家队伍的建设。企业家是打造世界一流企业最核心、最关键、最稀缺的战略资源,是国家和企业强盛之根本。

这是一个需要企业家的时代。中国的企业需要企业家去引领,中国的经济需要企业家去推动。让企业的利润跟上企业家灵魂的步伐,让企业的经营效益跟上企业家使命责任的步伐,让我们努力营造出适合企业家成长的环境和机制,让我们给予企业家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只有这样,中国的企业才可能成为世界一流的企业,中国的企业家才会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永久动力,中国的企业家才会成为我们社会文明昌盛的支撑力量。

【参考文献】

[1] 吴晓波:激荡三十年[M].中信出版社,2008.

[2] 黄亚生:中国企业成长的烦恼[J].北大商业评论,2011(7).

[3] 成瑾:理想意识与理性精神――CEO应具备的精神世界[J].北大商业评论,2013(3).

篇7

关键词:民营企业 金融体系 企业银行

我们认为,这种现象的存在,一是由于民营企业的私有性,在经济环境中容易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二是由于银行普遍认为民营企业信贷违约率偏高,且中国法律体系相对不健全,银行担心容易形成不良贷款。以上两个原因的存在,使得银行更倾向于将贷款提供给国有企业,而很多效益良好和发展前景更好的的民营企业却很难得到银行信贷支持。

面对这种制约,在正式制度无法帮助民营企业公平地获得经济资源的情况下,企业开始寻求一些替代性的机制来解决制约其发展的融资难问题。

首先政治关联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替代性机制。已有研究表明,政治关联对于企业来讲是一种声誉机制(卫武,2006),是一种为企业提供经济资源的有效途径(Faccio,2006;Fisman,2011)。余明桂等(2008)发现,在我国金融发展水平不高、法律体制不健全的地区,政治关系可以作为一种替代性的非正式机制,帮助民营企业获得银行的信贷支持,促进企业发展。但这些研究一般是从企业家参政的角度来分析的,即企业高管的政治身份作为替代机制为企业提供融资便利。被学者们普遍忽略的一种政治关联渠道,是民营控股公司在所有权安排时有意引入国有股权或是在买壳上市时保留一定比例的国有股权。国有股权是指由国家授权的投资主体作为股东,对因其以国有财产进行投资而在公司中形成的相应股份(出资比例)所享有的收益和为此而享有的权能的总和。由于国有股权的公权本质,使得引入或保留国有股权的民营控股公司与政府存在天然的维系,而学术界关于这种政治关联渠道方面的研究,基本空白。

另外一种替代性的机制是社会资本。社会资本理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是一个社会学概念,Putman(1993)定义其“能够通过协调的行动来提高社会效率的信任、规范和网络”。在经济领域,社会资本的作用机制被认为是通过信息的分享、互利互惠的集体行动和决策制度来实现的。潘越、戴亦一(2009)在研究公司投资决策的影响机制上发现社会资本与政治关联有替代效应,社会资本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法律保护的作用,从而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但是在企业融资方面,社会资本对其到底有没有影响?学术界在这方面的研究基本空白。

本文以我国民营控股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了企业引入或保留国有股权及社会资本对企业银行贷款这一债务融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引入或保留国有股权与社会资本对企业银行贷款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且企业引入或保留国有股权与社会资本在企业银行贷款融资方面具有替代作用。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民营控股企业寻求了替代性的机制来获得企业所需资源,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Allen提出的着名的“中国之谜”(Puzzle Of China),即民营经济在我国这么一个制度保护不完善、法制不健全的转型经济背景下还能得到快速发展的原因。

本文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是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第三部分是研究设计;第四部分是实证结果及分析;最后是全文的总结。

二 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

获取资金资源是企业的核心战略目标之一,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获得外部融资是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引入优胜劣汰机制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现今企业外部融资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生存发展能力。外部融资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主要指资本市场融资,主要是发行股票,还有就是通过产权市场出让股权融资。间接融资主要指通过银行贷款这一债务性融资。

银行贷款相比于权益性融资,具有成本更低、不分散公司控制权等优点,历来是企业融资的重要形式之一。但是调查显示,40.3%的民营企业家认为“银行贷款不能满足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需要,74.6%的民营企业家认为“银行贷款不能满足企业外部扩张的融资需要”,民营企业进行银行贷款融资的现状并不容乐观。

罗党论等(2008)指出,银行在给予企业贷款的时候经常面临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和借款方的道德风险问题。在市场不完备的情况下,由于民营企业的经营透明度较低,财务制度不健全,银行很难在众多的民营企业中分辨哪些是好的,哪些是坏的。再者,由于国有企业与政府的天然联系,银行认为即使国有企业不能偿还贷款,政府也会出面担保,因此银行出于本能的规避风险,而吝于向民营企业提供贷款,客观上减少了民营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融资机会(Bai、Lu and Tao,2006)。由于以上原因,银行在向民营企业提供贷款时,不得不对民营企业提高放贷条件,使得民营企业向银行贷款融资的积极性大大降低。

(一)国有股权与民营企业银行贷款可得性

我国正处于转型经济中,对于民营企业融资的约束是普遍存在的。一方面由于民营企业自身实力有限,在贷款申请时,很难提供给银行良好的贷款抵押或者银行认可的贷款担保人,达不到银行所要求的信贷条件,所以银行在贷款项目的选择上更偏向于实力雄厚的大中

型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另一方面,政府对银行信贷资源的配置仍然起着主导作用,导致银行信贷资源更多地配置给了终极控制人和所有者同样为政府的国有企业,而民营企业难以得到银行信贷的支持。

面对这种约束,由于现今的经济环境并不能给与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同等的获取经济资源的能力,民营企业开始寻求替代性的机制来促进企业的发展。

许多学者的研究结论显示,政治关系与银行贷款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中国是一个关系型社会,为了在市场竞争中避免处于被动地位,与控制着大量经济资源的政府建立良好的关系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由于国有股权与政府的天然联系,民营企业持有国有股权无疑在某种程度了打上了政府的标签。

首先,民营企业引入或保留国有股权为民营企业提供了一种潜在担保,一旦企业由于经营不善而陷于财务困境,基于共同利益的存在,政府也会施予援手来维持企业的发展;其次,民营企业引入或保留国有股权,传递了企业实力信号,有助于强化金融机构对于民营企业的信心,从而提高民营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可能性。而且,作为一种非正式机制,具有国有股权的民营企业可以通过对国有银行的影响减少银行对民营企业在信贷方面的歧视,从而获得贷款支持。

基于以上讨论,我们提出假设1:

H1:对于其他条件相同的企业来说,引入或保留国有股权的民营企业能够比没有国有股权的企业更容易获得银行信贷支持。

(二)社会资本与民营企业银行贷款可得性

社会资本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成,是一种个体和团体之间的关联构成的社会网络。企业不是孤立的行动个体,而是与经济领域的各个方面发生联系的企业网络的纽结,因此企业发展必然要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边燕杰、丘海雄,2000)。

社会资本能够通过增进群体之间的信任水平从而提高经济效率,促进经济发展。作为正式制度的一种补充,社会资本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其可以提高社会诚信水平,进而促进人们之间的合作。罗彦学(2012)认为社会资本投资可以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道德风险,从而建立声誉机制,以此降低交易成本。在社会资本水平较高的地区,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互信互惠,社会资本可以化解部分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逆向选择问题,而企业的财务状况也会更加透明,可以大大降低的银行的信息搜寻成本。从事后监督的效率来看,社会资本的监督作用还可以有效降低企业不愿还款而造成的违约概率。

据此,国内很多学者的研究显示,在社会资本高的地区,企业用较少的抵押品就可以获得银行贷款,社会资本对于企业的银行贷款融资具有显着的正向作用。

基于以上讨论,我们提出假设2:

H2:在社会资本水平较高的省份或地区,民营企业更易于获得银行贷款。

(三)国有股权与社会资本在影响民营企业银行贷款方面的替代性

篇8

【关键词】政治关联 企业成长 风险承担 民营上市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6.5 【文献标识码】A

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政府职能正在逐渐转换,但是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制度还不完善,政府仍然扮演着资源分配者的角色,对市场的管制强度和企业经济活动的干预力度较大,于是企业往往会寻求与政府建立“政治关联”,以获得更多的政策信息和社会资源。

中国民营经济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间持续高速增长,民营企业为了赢得生存发展空间,通常会通过企业家参与政治生活等方式与政府形成各种显性或者隐性的关系。政治关联对民营企业业绩及其成长的影响引起了管理学和经济学学者的长期关注和讨论。一些研究表明,政治关联可以作为一种替代性的非正式机制给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带来融资便利、降低融资成本、获取税收优惠以及改善经营绩效等诸多明显的好处①。另有一些学者认为政治关联企业承担了更多的社会“义务”,其盈利能力和企业价值低于非政治关联企业②。现有文献对这一问题研究结论的不一致性,促使我们对其进行深入的探讨。

企业在复杂环境中生存和发展总要面临各种风险。高层管理者是决定企业发展的核心因素,企业是否愿意承担风险以及风险承担的程度取决于管理者的风险偏好。那么,管理者花费时间和金钱建立政治联系这样一种有价值的资源会不会使管理者为了追求超额利润而承担更大的市场风险呢?鉴于此,本文分析了政治关联对公司风险承担的影响,以检验政治关联作为一种替代性的非正式机制是否能够得到市场的认可。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政治关联与企业成长。从Krueger探讨印度和土耳其的企业家通过“寻租”与政府官员建立关系,以期给企业带来利益开始,政治关联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主要存在两种相互竞争的观点:“关系”观和“干预”观③。“关系”观点认为,政治关联是企业主动与政府建立的一种关系,可以作为不完善的制度环境下的有效替代机制,从而提高公司业绩。“干预”观点则将企业的政治关联视为政府干预企业的手段,其增加了企业的政策性负担,同时企业为了建立政治关联需要付出大量时间和金钱。这些都会降低企业的业绩,不利于企业成长。

在“关系”观点下,学者们往往得出政治关联对企业有利的结论。Faccio以来自42个国家的企业为样本进行分析,发现具有政治关联的企业的市场影响力、债务比率明显高于非政治关联企业,而且能够获得较高的税收优惠。同时Faccio分析得出,企业的价值在建立政治关联后明显上升,而且企业在陷入财务困境后更容易获得政府的帮助④。吴文锋,吴冲锋和芮萌研究表明,高管具有政府背景的公司在所得税税率上要显著低于高管没有政府背景的公司⑤。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假设1:政治关联能提高民营企业经营绩效,有利于企业成长。

在“干预”观点下,政府通过政治关联作为手段对企业进行干预,会增加企业的政策性负担,对企业的经营绩效和内部治理产生不利影响。Vickers和Yarrow发现,政府干预使得企业的内部监督和激励结构较差,会降低经营绩效⑥。Shleifer和Vishny则认为,政府干预会干扰管理者的决策过程,导致企业目标混乱,这是政府干预使得企业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⑦。Fan,Wong和Zhang考察了中国上市企业IPO前后的业绩变化,发现政治关联企业IPO之后的会计业绩和股价表现均比其他企业要差⑧。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假设2:政治关联会降低民营企业的经营绩效,不利于企业成长。

政治关联与风险承担。目前,关于政治关联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的文献还比较少。Fisman证实了政治关联企业能获得更多的银行贷款、税收优惠,从而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也更强⑨。张敏和黄继承通过对中国证券市场的研究发现,政治关联能够显著降低企业在多元化过程中面临的股票市场风险⑩。马永强和孟子平在研究企业风险缓冲与政府政策选择时提出,高管人员良好的政治背景可能会增强企业的风险承担能力。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假设3:政治关联能降低企业成长过程中所承担的风险。

但是,政治关联企业中的高层管理者并不一定是有能力的企业家。尽管政治关联企业能获得更多的银行贷款、税收优惠和政府财务补助,但管理者很可能会因为能获得大量贷款而进行盲目或者过度的负债融资,债务比率过高导致企业承担的财务风险加大,进而影响企业的总体风险。同时,由于中国特有的制度环境,政府有动机也有能力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使得企业必须要承担政府的社会性职能,政治关联企业因为要承受政策性负担而存在着较多的非效率投资,这种政策性负担会使企业经营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进而加大企业的经营风险。

基于上述这两种观点下的分析,本文提出假设4:政治关联会加大企业成长过程中所承担的风险。

实证研究设计

政治关联的界定与度量。目前的研究对于如何衡量政治关联还没有一致的标准,以高管特征为基础的虚拟变量法已成为衡量政治关联的最主要的方法,当企业高管中至少有一位曾经或者现在担任政府官员,则认为该企业具有政治关联。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董事长和总经理往往对企业的经营决策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同时结合民营企业家族控制的特点,我们采用以下标准定义政治关联:董事长、总经理以及实际控制人中至少有一位曾任或现任政府官员、人大代表或者政协委员,该企业就属于政治关联企业。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本文选取2010年至2013年在沪深两市交易的A股非金融类民营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进行研究,并按照以下标准对它进行筛选:剔除了通过股权转让转变为民营企业的样本,只包括了直接上市的民营企业;剔除ST和PT的公司样本;剔除信息披露不详和数据有缺失的企业。本文使用的财务数据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有关政治联系的数据是通过阅读公司年报,手工整理获得的。

经过筛选后,我们得到了2213个样本企业,其中有1091个样本属于政治关联企业,占有的比重高达49.30%,从各年的数据来看,2010年到2013年政治关联企业的比例基本上维持在50%左右,表明政治关联在我国民营企业中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

模型设定与变量定义。本文将运用多元回归方法来检验政治关联与企业成长以及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为了验证假设1和假设2,将待检验的回归模型设定为:(1)

其中,Growth为企业成长变量,本文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作为企业成长性的衡量指标,该指标的值越大,表示企业的成长性越好。Pol为政治关联变量,本文采用虚拟变量法,即当企业具有政治关联时,政治关联变量的值为1,否则为0。此外,模型中还控制了其他一些对企业成长有影响的变量。ProR表示企业的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率高意味着企业可以获得充足的资金,有助于促进企业的成长。Lev为资产负债率,用总负债与总资产的比值表示,企业保持适度的负债比率有利于企业提升业绩。Size为企业规模,用总资产的自然对数表示,一般说来,企业规模越大,资源就越充足,越能更快更好地成长。

为了验证假设3和假设4,将回归模型设定为:(2)

Beta为企业风险承担变量,用年度贝塔系数表示,该指标的值越大,企业承担的风险就越大,该指标直接取自CSMAR数据库。变量Pol,Lev和Size的含义与模型(1)相同。ROA为企业的总资产收益率,用净利润与总资产的比值表示,衡量企业的盈利能力,盈利能力越强,企业承担的风险越低。Tobin’Q是指资本的市场价值与其重置成本之比,Tobin’Q值越大,企业承担的风险越低。

实证结果和分析

描述性统计特征。在全部2213家样本企业中,企业的年平均营业收入增长率为58.14%,表明我国民营企业的成长性较好。从Beta来看,企业之间的差异较大,但是平均值接近于1,表明中国民营上市企业承担的股票市场风险并不大。而拥有政治关联的企业占比为49.40%,可见民营上市企业建立政治关联的现象较为普遍。此外,企业的平均营业利润率为11.19%,平均资产负债率为37.68%,企业规模的平均值为21.2994,平均总资产收益率(ROA)为5.46%,Tobin’Q平均值为2.0176,但这些指标在不同样本之间差异较大。

实证检验结果及其分析。一是政治关联与企业成长(营业收入增长率)的回归结果。从模型(1)进行回归得到的结果来看,模型整体上显著(F值的显著性水平为0.0000),政治关联虚拟变量(Pol)的回归系数为-0.0641,且在5%水平上显著,说明政治关联与企业成长负相关,验证了研究假设2,支持了政治关联的“干预”观点。

在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方面,Size的符号为负,与预期不符,表明企业的规模对企业成长的影响不大。Lev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与预期一致,表明民营上市企业保持较高的资产负债率,对企业成长有促进作用。ProR的回归系数也显著为正,符合预期,企业的营业利润率越高,成长性越好。

二是政治关联与风险承担(贝塔系数)的回归结果。从模型(2)回归分析得到的结果来看,模型整体上也显著(F值的显著性水平为0.0000),政治关联虚拟变量(Pol)的回归系数为0.0263,且在5%水平上显著,验证了研究假设3,说明政治关联企业承担的市场风险要大于非政治关联企业。

从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来看,Size和Tobin’Q的回归结果为负,但是不显著。Lev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与预期一致,表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越高,承担的股票市场风险越大。ROA的回归系数显著为负,符合预期结果,表明企业的总资产收益率越高,风险越小。

表1:政治关联与企业成长及风险承担的回归结果

注:*,**,***分别表示在10%,5%,1%置信水平下显著。

结论

随着中国民营经济的迅猛发展,众多学者开始关注和研究民营企业。在中国特定的制度环境下,不能单纯地从企业特征层面研究民营企业,政治关联对于民营企业的成长与发展来说非常重要,有时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基于上述原因,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分析了政治关联对企业成长及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治关联与企业成长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表明企业的政治关联会限制企业成长;政治关联与企业风险承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企业在成长过程中承担的风险要比非政治关联企业大。

本文的研究贡献在于:首先,现有研究主要关注政治关联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而企业成长更关注企业经营绩效的增长性,是衡量企业绩效的一个动态概念。我们选择企业成长和风险承担作为研究对象,丰富了政企关系方面的文献,同时为研究公司风险承担的影响因素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其次,基于民营企业家族控制的特点,本文不光从高管角度对企业的政治关联进行了全面的衡量,还从实际控制人的角度分析了民营企业的政治关联。

本文的现实意义在于:政治关联具有“双刃剑”效应,尽管民营企业建立政治关联的现象广泛存在,国内外一些研究也证实了政治关联会给企业带来利益,但是这些研究没有考虑到民营企业为了建立政治关联可能要付出的寻租成本以及政府通过政治关联对企业进行的干预,这种寻租成本和干预会损害企业的经营效率甚至降低企业的价值,不利于企业成长。所以,民营企业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必要盲目地追求政治关联。

(作者分别为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导,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注释】

①⑨Fisman R. Estimating the Value of Political Connection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1(91): 1095-1102.

②Faccio M. Politically-connected firm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6, 96(1): 369-386

③Krueger A.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Rent-seeking Socie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74, 3(64): 291-303.

④Faccio M. Politically-connected firms: can they squeeze the state? SSRN Working Paper, No. 305099, 2002

⑤吴文锋,吴冲锋,芮萌:“中国上市公司高管的政府背景与税收优惠”,《管理世界》,2009年第3期。

⑥Vickers J, Yarrow G. Economic Perspectives on Privatization.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1991, 2(5): 111-132.

⑦Shleifer A, Vishny R. Politician and Firms[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4, 109(4): 995-1025.

⑧Fan J P H, Wong T J and Zhang T. Politically-Connected CEOs,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Post-IPO Performance Of China's Newly Partially Privatized Firms[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7, 84(2): 330-357.

⑩张敏,黄继承:“政治关联、多元化与企业风险”,《管理世界》,2009年第7期。

篇9

关键词:国进民退; 定义把握; 产生问题; 改进方方向

一、对“进退”定义的把握:

1、两种声音:

2009年11月,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一次演讲中指出,“2005到2008年,国有企业在数量、总产值、资本、利润总额、税金总额几大指标上都逐年下降,而私营及非公有制经济的份额在节节攀升。因此,统计数据并不支持国进民退趋势。”

但在民营企业圈中,却又有着截然不同的声音。

民营企业家冯仑说:“民营资本从来都是国有资本的附属或补充,面对国有此本,民营资本只有始终持合作而不竞争、补充而不替代的立场,才能进退裕如,持续发展。

2、定义把握:

我认为,单从宏观数据和微观个体中都不能全面反映是否存在“国退民进”现象,衡量的标准不仅应该关注总量之比,更应该从产业结构、进入壁垒进行分析。

数据显示,国有资本在能源性、垄断性领域中跃进的现象是明显的。在钢铁、煤炭、航空、金融等资源性领域中,出现了对民营资本的“挤出现象”;在四万亿振兴计划中,国有资本几乎得到了所有的重要政府订单。在当今中国的产业界,似乎已经出现了“楚河汉界”的景象,国有企业集团聚集在少数上游产业,并逐渐形成了寡头垄断的地位,其数量在逐渐减少,但是盈利能力则迅猛增加,而大量的民营资本被限定在下游行业中竞争。

二、国进民退的利弊分析:

时至今日,始于改革开放的国企改革,显然是起到了极其卓越的成就,我们的国有企业在增强国际竞争力、保障国家核心产业安全、推进国家战略、资本整合、提高科研技术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而且无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篇幅原因,本文主要从可能产生的问题、如何解决的角度来思考。

1、拉大收入差距:

国企垄断的资源比如土地、矿产、资源照理应是全民所有的,但是国企通过市场垄断和政策扶持,获取的高额利润只在小部分利益集团中进行分配,大部分民众没有因此受益。有关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年平均增速达到11.4%,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居民收入的增长却远远低于经济增长速度。人们突然发现,大家的繁荣似乎跟小家的繁荣似乎没有太大的相关性,大多数人创造的改革成果并没有被大多数享受。

2、不利于市场经济体系建设:

在理想的市场经济体系中,政府在经济中应该扮演“监管者+服务者”的角色。即引入严格的监管来保障市场的公平竞争;在公平竞争的前提下,尽力为企业提供好公共服务,由此培植经济增长点,增加就业,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但在现行背景下,可能产生如下两方面问题:

一是政府职能、目标与企业职能、目标之间的矛盾。政府是社会管理机关,追求的最终目标是社会利益的最大化;而企业的目标则是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现在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企业交予政府管理,会导致政府在这两种对立的利益取向之间形成进退两难的局面。二是由于政府职能的双重性,也难以避免对国有经济的“偏护”,破坏政府公开、公平、公正的管理原则。这种以非市场的方式赢得市场竞争不利于市场经济的长远发展。

3、民间资本何处去:

由于国企垄断了上游行业,大部分民营资本盘踞在下游竞争激励的行业中,这种状况将降低民营企业利润率,而且由于上游基础材料、能源的垄断,导致行业的抗风险性急剧下降。进而引发民间资金从实体经济转向虚拟经济,这种“热钱”的进出,对整个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会产生不良影响。

在房地产市场,炒楼大军不断推高着楼价,造成楼价虚高目前,已演变成全国上下普遍诟病的问题。在农产品市场,民间游资炒作大豆、大蒜、玉米等农产品,对粮食稳定起着消极作用,推高产品价格,继而推高通货膨胀,影响社会稳定。在资本市场,就有企业家说:“如今将钱投入实体行业,辛辛苦苦办企业,还不如当庄家炒股来钱来得快”,这种完全投机性质的“热钱”进出,不利于资本市场健康、持续发展;更为重要的是,虚拟经济务必建立在实体经济之上,“德隆”的案例正是实体经济不能支撑虚拟经济而造成的。

三、下一步改革的思考:

1、重视人力资本和科学技术,引入、完善现代企业治理机制: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国有企业立足国内,面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已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通过市场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式完善国有企业治理制度。以股份制的方式建立完善公司治理体系,引入战略投资者,同时,还要重视通过战投、风投的引入,将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技术输入企业。劳动生产的两要素由资本和劳动力构成,资本要与能操控它的人结合在一起才能发挥其最大效用。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面临国际化浪潮中必须更加注重对国际化、专业化人才的培养。

2、主动融入国际竞争,寻求国际市场:

我国改革开放的经验之一就是引入大量外资,通过用“市场换技术的方式”助推本国经济发展。相应的,我国产业结构能否也实施一次转移,通过在海外投资的方式将一些产业转移到急需投资来拉动经济与就业的发展中国家,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发挥资本的效用,同时也通过企业外扩,在外部经济寻求更广阔市场。

3、提高国企社会责任意识:

虽然说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但作为国企来讲,同时也是国家意志在经济、资本方面的体现,这一双重身份决定了他还应承担维持国民经济稳定,保障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涉足私人无法做或做不好的领域,发挥起弥补市场失灵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作用。比如,美国的国企主要分布在邮政、军工、电力、铁路客运、空中管制、环境保护等不得不依靠政府出面的行业。也就是说,美国的国企是专门用来啃硬骨头的,而不是去和私企争利。它们存在的核心意义,绝不是盈利,而是提供公共服务。

参考文献:

[1]吴晓波.《“国进民退”的分界线》.FT中文网.

篇10

【关键字】政治关联,公司价值

一、引言

Allen等提出了著名的“中国之谜”,即中国法律保护和金融发展的水平不能有效的解释其经济的快速增长。对于这个问题他们认为,中国的关系机制(特别是政治关系)和声誉机制起到了一种替代机制的作用,但是对于这一点他们并没有作深入的研究。在各国经济发展的进程中,企业高管与政府建立政治联系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我国由于特殊的社会背景当然也不例外。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关系大国,关系特别是政治关系在中国的制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国内众多的学者对我国企业高管的政治背景进行了考察,认为政治联系,即高管政府背景,是中国市场经济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的一种替代机制。可见,在中国这样的转型经济国家,建立政治关系是企业对市场、政府和法律失效的一种积极的反应。

那么,政治关联作为影响企业竞争的重要因素应当如何定义与度量?政治关联是否影响企业的价值?如果影响,其影响机制是什么?围绕这些问题,本文将系统的回顾总结以往有关政治关联与公司价值的研究,并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以及未来该领域研究的发展方向。

二、政治关联与公司价值

目前国际上最常用的定义为企业至少一个大股东或是高管(包括董事长、CEO、总裁和董事会秘书)现在或曾经在政府或议会中任职,则企业为政治关联企业。若这些高管现在或曾经是政府官员或国会议员,则将该公司定义为政治关联公司。这也是该领域最常用的定义和度量方法。中国企业是否具有政治关联则是从政府任职背景、人大或政协委员(代表)以及军队等角度来定义。总而言之,对政治关联的定义与度量有着多种不同的方法,且根据各国的国情,度量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因此,作者认为对于政治关联的定义和度量的研究不是找出一个普遍适用性的政治关联变量,而是根据各国的特殊社会、经济、政治以及文化背景,找出一个既能够从性质上客观判断政治关联是否存在的标准,又能够从量上度量政治关联强弱程度的替代变量。

众多的研究发现,公司高管的政府背景,即是政治关联作为公司的一个特征性质,如同公司的股权结构、多元化经营一样,会对公司价值产生影响。贯穿政治关联领域的两大核心问题是政治关联是否影响公司价值以及如果有影响,其影响是正面还是负面的。

政治关联的正面影响:有关政治关联对公司价值影响的研究可追溯到有关寻租行为的开拓性研究,但她主要关注总体的政治寻租行为,没有分析个体公司所能获得的利益,因而度量政治关联价值的指标比较粗糙。Fishman (2001)认为,上市公司高管的政府背景是一种有价值的资源,他研究了与印度尼西亚前总统苏哈托关系紧密程度不同的公司在苏哈托最后执政几年中传出的几次病危消息时候的不同股价表现。结果显示,谣传的程度越重,有政治联系公司的股价下跌越厉害。Faccio(2007)所作的跨国研究表明政治关联对公司价值有正面的作用,即政治关联企业可以通过建立政治关联提升企业的自身价值。这些研究认为特别是在腐败水平很高的国家,具有政治关联的公司能够从与政府的关系中获得好处,如融资便利、税收优惠、市场准入、法律优待等。

我国作为一个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转轨带市场经济的国家,政府对市场的管制很多也很强,也有大量的上市公司高管均有政府背景。吴文锋等(2008)则发现民营企业高管的地方政府任职背景在政府干预比较厉害的地区能增加公司价值;政府干预越强烈,这种正面影响也越强烈。胡旭阳(2006)、余明桂和潘红波(2008)的结论表明有政治联系的企业要比没有政治联系的企业更容易进入金融业,也能获得更多和更长的贷款。

政治关联的负面影响:另外一些研究则认为由于政治家的寻租行为使得政治关联对公司产生负面的影响。Fisman等(2006)研究发现公司与政府首脑建立关系所给公司带来的价值几乎为零。Fan等(2007)对中国有政治关联的公司IPOs后的业绩表现的研究发现,总经理曾经或是当时在政府任职的中国上市公司在首次公开发行3年时间里的经营业绩都要比总经理没有政府背景的公司差一些,其原因是政治关联企业更容易让政府干预企业的运作来实现“社会功能”。Boubakri等(2008)的跨国比较研究也发现政治关联公司的会计业绩差于非关联公司,说明政府官员通过政治关联攫取了政治利益并牺牲了公司价值最大化目标。总之,就有关政治关联的相关研究而言,一方面,政治关联的建立和维护有利于公司获取政府控制的资源,这是其正面的影响;另外一方面,政治关联引发的成本也给公司带来负面的影响。

三、未来的研究方向

尽管有关“政治关联”的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但目前仍存在如下问题有待深入研究:(1)政治关联的度量问题,虽然目前已有度量政治关联的多种方法,但各自都存在一定缺陷,无法准确度量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政治关联程度。因而,未来的研究可从“有无政治关联”转向“政治关联强弱”的分析,寻求度量“政治关联”的更准确方法。(2)在研究样本上,目前大多数研究仅局限于家族企业,没有分析国有企业政治关联情况,而如何度量国有企业的政治关联一直是该领域悬而未决的难题。因此,未来的研究可从民营企业样本逐步拓展到国有企业,比较和分析政治关联的影响是否因企业性质不同而存在差异。(3)在研究内容上,大多数研究着重分析政治关联的经济后果,较少关注公司建立政治关联的动机。因而未来研究可重点分析从“无政治关联”到“有政治关联”(反之)时公司价值的变化。

参考文献

[1]胡旭阳,2006:《民营企业家的政治身份与民营企业的融资便利———以浙江省民营百强企业为例》,《管理世界》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