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在线课堂范文
时间:2023-09-03 15:09: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智慧教育在线课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前不久,我又读到潘文新的管理哲学自述,深为感动。一个年轻的校长,把生命交付给道路,而在这过程中,历经并创造了三所学校的华丽转身。在这个过程中,他坚守理想,不断挑战自己,完善自己,他管理的,是自己的人生,他将跌宕起伏的人生,管理得柳暗花明,异彩纷呈。
我欣喜地发现,当初那个谈锋甚健的潘文新、那个在教育在线上发表很多好帖子的潘文新、那个在苏州中学国际校长论坛上与我做过一次长谈的潘文新,还在不断成长。这是潘文新的美丽教育人生,也是中国当下美丽的教育诗篇。
他在拥有75万人口的宝应县执掌这个县的最高学府,使每年的高考达线人数超过千人大关,这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而每年都有一批学生进入北大、清华,至于进入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这一类高校的学生则更多。对于这样一个苏中小县,这可以说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辉煌。更重要的是我还知道,分数、考试、进名牌大学等,都不是他的追求,而是对他追寻素质教育梦想的额外奖赏。
更让我欣喜的是,这些年里,他又读了很多书,写了很多文章。我发现了他的精神背景里出现了像狄尔泰、杜威、皮亚杰等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思考。
潘文新之所以在成长,是因为他一直没有停止自己的脚步,一直在挑战自己。从淮安市吴承恩中学的副校长、高中部党支部书记,到盐城解放路教育集团副校长,再到宝应中学常务副校长和校长,潘文新每走一步,都将自己安排在一个极点上,然后,在这个极点上开始挑战自己并取得成功。他是那种以自己作为对手的人,这样的人,其教育的自省精神是令人尊敬的。
在潘文新人生与事业的三次飞跃中,殷广平和卢志文两个人起了关键的作用。可以说,他们是潘文新生命中的贵人。
与殷广平的组合,使潘文新深切地认识到,认准一件事,就必须把它做好;教育,必须永远把质量放在第一位。潘文新到现在都深有感触地说,殷广平校长是他永远的人生导师。潘文新的教育质量意识非常坚定,这得益于殷广平校长的言传身教,这是这些年来他对自己的那种带有极端性的挑战与体验的力量源泉。
与卢志文的黄金组合,是潘文新更加重要的教育体验。卢志文是一个富有高度的教育专家,思想前卫、敏锐,处事果断、大胆,极富教育智慧。这应该给了潘文新许多深刻的启发与引领。事实上,我们可以从潘文新的身上发现卢志文的影子,他的善读与多思,得益于与卢志文的交往,而他的教育智慧与实干家的气度,则显然是将卢志文与殷广平熔铸于一炉,然后脱胎而出一个睿智而敏锐的潘文新。
潘文新曾对我说过这样的话:“我是县中校长中学历最低的一类人,同样,我也是中学校长中经历最为坎坷的一类人,在中学校长中,我历经的地方最多,淮安——盐城——扬州,以一种把生命交付给道路的方式,在体验到生命中最严酷的底色时,也充分感受到教育最温暖的情怀。我还是穿越了各种教育体制下的学校的中学校长。这一切,使我获得了一种敏锐的教育直觉,使我能在很多事情来临时在第一时间作出判断与决策。”潘文新的这一人生体验,也决定了他对教师和学生的真切关爱是发乎心灵的。
我一直把潘文新当作新教育人。这首先是因为他是教育在线的老网友。潘文新在教育在线的注册时间是2004年3月1日,对教育在线的许多网友而言,潘文新其实只是一个迟到者。但很快他便在教育在线成长起来,他认识了新教育,融入了新教育,在众多网友中脱颖而出,令人瞩目。许多与潘文新一样的普通教师在教育在线得到了成长,这成为我们后来组建新教育研究院与网络师范学院最为直接的原因之一。
有一段时间,潘文新与我过从甚密,因为我的家乡也在盐城,他曾经多次代我去看望我的父母,我也多次有机会品尝他带来的家乡美味。他还专门邀请我去盐城解放路教育集团传播新教育,努力在他主持的学校中践行新教育。也是在新教育的旅途中,卢志文慧眼识才,把他引进到翔宇教育集团。
高中部的压力是巨大的。主持高中部的工作以后,他没有把自己蜕变为分数的机器和应试的奴隶,而是继续从新教育的沃土中汲取营养。他通过刻苦自砺与痛苦探索,确定了从量的庞大到质的优化,再到品质的深刻或高雅这一高中发展的教育愿景,且在这过程中,形成了“让所有师生都在幸福、自信、从容中,追求教育理想,勾画优雅的人生姿态”这一教育思想与理念。这与新教育的理念“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高度一致的。他在以自己的教育探索实践新教育精神,并以这样的姿态,完成了他的体验教育的初步构建。从这个角度讲,潘文新仍然值得人们心存期待。
篇2
多年后,读到这一组案例与潘文新的管理自述,我深有感触:一个年轻的校长,把人生交付给教育,历经并参与了多所学校的华丽转身,在不断挑战中丰富和充盈着自己的生命,该是多么艰辛而幸福。
这是一个人的教育人生,也是中国当下教育大篇章中的一个音符。
令我欣喜的是,当年,那个谈锋甚健的潘文新、那个在“新教育在线”上发表很多好帖子的潘文新、那个在“苏州中学国际校长论坛”上与我作过深谈的潘文新,不仅更沉稳,而且还在生长。他身处江苏县城,突破了一般县中校长对教育质量的简单认识,特别强调学校成绩获得的路径、手段和方法。更引起我关注的是,这些年里,他又读了很多书,写了很多文章。我发现他的精神背景里出现了像康德、叔本华、杜威、弗兰克等大师的影子,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个性思考:教育首先是精神的激发,管理首先是做好结构,从发力课堂变革开始,勇于探索教育结构的策动力,不断刷新办学业绩。
我能感受到,他认准一件事,就会努力把它做到极致。潘文新到现在都深有感触地说,与卢志文的组合,给了自己巨大的启发与引领。事实上人们也会发现,他的身上打着鲜明的“卢氏印记”,他的善读与多思,得益于与卢志文的交往,而他的管理的智慧与实干家的担当,则显然是将多位教育引路人熔铸一炉,脱胎出一个务实而坚定的自己。
从跑操这个尚存争议的案例中,我们看到了潘文新的选择:凡事都得讲究“精气神”,状态优先。从“两部制”改革这一案例中,我们读到了“结构至上”。在海健这一案例叙事中,我们读到了教育的温暖与教育人的情怀。归纳起来说,教育教学中,校长潘文新特别重视调适师生的精神状态,“让状态走在前面”已经沉淀为潘文新的管理理念和治校精神。
可以说,潘文新的案例可以让人认识到一点:中国基础教育中离改革甚远的高中也透着隐隐的亮色!
潘文新勾画出教育的从量的庞大到质的优化,再到品质的深刻这一愿景,这与新教育关注人的发展有较多契合,教育终归是人的事业,关注生命状态本身,通过调整管理结构、考核结构、课堂结构等手段,让理念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执着追寻的“理想主义”,深入现场的“田野意识”,共同生活的“合作精神”,悲天悯人的“公益情怀”,这就是教育的真精神。优秀是卓越的大敌。潘文新是我期待的一位校长,宝应中学是我关注的一所学校。
篇3
关键词: 教师专业素养 重要性 专业发展 专业成长
时展,社会推移,日新月异,瞬息万变,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不例外,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怎样适应时代的要求?我认为重视自己的专业素养,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是当务之急。
一、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性
1.教师的专业素养会影响到教师工作过程中的感受。如果一个教师专业素养比较高,他就更能感受到工作过程的乐趣;他就会有着极高的自我效能感,变得越来越自信;他就更能感受到工作中那种举重若轻、游刃有余、左右逢源的愉悦感。相反,则会感到力不从心、进退维谷的挫败感、沮丧感、焦虑感和压抑感。一个自信、乐观的教师,他教出来的学生肯定是积极、向上、奋进的。
2.教师的专业素养会极大地影响学生对教师的喜爱程度。如果一个教师专业素养比较高,工作干得出色漂亮,他就更容易获得领导的赏识、同行的尊重、学生的爱戴和家长的信任,在学生心目中就特别有地位,他就会令人刮目相看、尊敬有加。学生对教师如此尊重、喜爱、信任,就有动力学好该教师所教的课程。
教师的专业素养是作为一个人的素养最核心、最重要、最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一部分。教师的专业素养应包括人际沟通与交流的能力,体面和充分的自我表达的能力,获取信息、建构知识的能力等。一个善于沟通和交流的教师,他的课堂一定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和互动的学习氛围;一个善于表达的教师,他的课堂教学一定条理清晰;一个善于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教师,他的课堂一定丰富多彩、紧扣时代的脉搏。
因此,对一个学校来说,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关系学校教育质量的核心所在。
二、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一个广阔的平台
1.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领导的培养。一个英明的学校领导必定重视本校教师的专业成长。例如我们潘天寿中学教师渐趋老龄化,教师们的心态渐趋平和,缺少一种钻劲,导致学校的教学质量年年下降。2008学年,调来薛瑞芬校长,她非常重视教师的专业成长,写论文、搞课题研究、教研组活动等校本培训活动都得到加强,她说:“学校不搞教研就过不好日子,不搞科研就不能长久地过好日子。”她提出“勤修炼、精打造,提升师资整体水平”的目标,并且带头搞“以学案为载体的三动教学研究”的课题研究。因此教师的奋发精神又被激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连快要退休的老教师也不甘落后,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教师成长加速,整体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明显上升。
2.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专家的引领。教育科研的过程就是教学实践与理论不断互动、不断提升的过程,因此,它既要以教师为主体,又不能不借助外部专家的智慧,以避免研究的盲目性。相关教育部门应该出面牵线搭桥,打造高校、教科研部门、师资培训机构,以及优秀教师共同参与的教育科研共同体,通过建立科研课题库、中小学教育专家库、教育科研信息库以及相关科研培训活动,为中小学和专家之间建立起密切的联系,并逐步使之制度化。
3.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团队的支持。在个人愿意努力的前提下,团队协作更重要。一个优秀教师成长的整个过程,离不开一个优秀的团队,离不开团队协作。例如我们学校的语文组,在学校领导的重视下,在语文大组长的带动下,教师的团队协作精神都很强,合作互助、探究分析、相互切磋、共同提高。在一次次的赛事中,任课教师因为我们的团队的支持、帮助,表现出了非凡的“战斗力”。都说有压力才有动力,在一个好的团队中,团队的力量会激发你不断向前向前,集体的氛围会促使你不断努力努力,这就是团队协作的力量。我认为,团队协作更能促进教师的成长,因此,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团队的支持。
4.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网络的发展。在知识爆炸的21世纪,教师的专业成长,已不再是一个封闭的自我设计,而正在成为一个开放的、对话的、互动的、自我不断消解与形成的动态过程。要实现这个自觉的成长过程,网上论坛比传统意义上的交流具有更大的优势。“教了十来年书了,只是在上网之后,才有了明确的专业意识和专业化追求。”这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7位优秀教师的案例》一书中魏智渊教师在频繁登陆教育在线论坛后的感叹。上网之前,他以为教育理论不过是纸上谈兵,做个语文教师根本不难,只要多读书,让课堂内容丰富就够了。但网络改变了他的看法,许多优秀同行的课堂实录里渗透的新鲜理念极大地吸引了他。他开始如饥似渴地阅读,并有了正面交锋,而这种交锋又促使他读一些理论书籍来充实自己。不知不觉中,他惊讶地发现自己一年内读过的教育理论著作及文章竟然是此前十多年总和的几倍。网络使他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变化,他成为了教育在线、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等著名教育网站的著名网友,并在多家教育媒体发表文字并写专栏。
三、教师专业成长的实现需要每天不懈的努力
1.每天坚持学一学。善于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保证。21世纪,人才竞争的关键是学习力的竞争,要把12年的教育制改为80年制的终身教育。教师要学习新课程理念、学习名师经验、学习古今中外教育经典。广博多览,取百家之长,自成一家,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自觉读书,夯实教师的专业基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自觉读书更是责无旁贷,一个教师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读书的习惯、读书视野的宽窄和读书积累的厚薄。“腹有诗书气自华”,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也叹言:“让读书成为我的一双慧眼,真正地读书,内化成为我们内在的东西。”可见,读书是每位教师生活和工作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2.每天坚持问一问、想一想。在学习书籍、报刊与其他学校或教师的先进经验时,要严肃地问一问自己:“假如是我,又会怎样去做?有没有更好的思路?”在自己的教学备课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要诚恳地问一问别人:“你对这一问题是怎么想的?能否与我共同讨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掷地有声的警言告诉我们,读书备课,时时处处需要思考。如果读书不思考,就如同进入宝山却空手而回。读书是汲取别人的智慧,而思考才是自己的智慧。对文本的积极思考又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条必由之路。
3.每天坚持写一写。在自己教学的过程中,随时写下教后记或教后反思,把教学过程写下来,再次完善教案,这些记录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然后定期梳理零星思考,也就是把每天记下来的点点滴滴进行逻辑梳理,最终揭示规律,深化教学认识。笔耕不已,通过教育教学文章的撰写,把自己的教学经验、体会、认识加以提炼与归纳总结,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真正得以发展。
用一双洞察教育问题的眼睛,用一双笔耕不已的手,用一个不断思索的头脑,每天实实在在去实践,点点滴滴去积累,反反复复去思考,勤勤恳恳去写作,我们的教学专业水平就会不断提升。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里也一针见血地指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这石破天经般的至理名言告诉我们:“真正的专业成长之路是自我成长。”自觉读书、备课思考、务实科研是实现专业成长的立足点,我们一定要认真、执着地走下去。
教师的成长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没有教师的成长,就没有品质的教育,这已日渐成为人们的共识。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地球。我认为:教师只要找到成长的支点,他就一定能成功。
参考文献:
[1]肖威,王利.蕴纳专业成长的“第五元素”――读《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7位优秀教师的案例》有感.江西教育,2006,9B.
[2]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与专业成长现状的调查.
篇4
上帝回答:只要上路,就会遇到庆典。
——题记
那十年
回首来时路,似乎那是一个早被遗忘的别人的故事。
2000年,我来到离家20多公里的山区中学,开始了我的教学生涯。卷首语是美妙的。和许多年轻的老师一样,我也心怀梦想,激情澎湃。可是很快地,教育的理想经不起现实的冲刷击打,“三尺讲台写春秋”,我不过只认真写了一个春秋。在太行山的余脉上,石缝里小小的柏树顽强地生长着,我却嘲笑它们,为什么这样挣扎地活着?于是,走下讲台,酒和牌就成了我最好的朋友。不时做点小生意,聊以打发时光。最初的教育理想,早已被遗弃在大山深处某个荒凉的洞穴之中,不再被提起。
愤世嫉俗最不招人待见。在学校的一次会议上,讨论迟到扣多少钱,我不阴不阳地冒一句“扣100”;商量制定某项规章,我气运丹田大吼一声“都闭嘴”。会议气氛顿时凝固,哪个领导对此不挠头呢?
尤其不喜欢培训,听他们啰啰唆唆,倒不如觅个凉快地方小酌一番,图个耳根清净。
读书,本就是学生的事情,与我无关,何况咱还读过几本。教育专著,我买不起。如果不是替同事打造优秀者材料以换瓶酒喝,我是绝不会写任何文章的,哪怕是写给学生的只言片语。
但心仍未死。唯一值得炫耀的是10本习题集,凡视野范围之内的考题,选取精粹,分类汇编,一年一本。
总教毕业班,总依仗经验,总觉得天空只有井口大小。
就这样,10年如一日。
那一夜
如果不曾遇见你,我的心会在哪里?
2010年让我刻骨铭心。8月27日下午5时,一纸调令把我带到县第二实验中学。书记夸奖我之后,给我讲新教育实验,提到11月份的重大会议,还说朱永新要来。当时,我并不知道这位身为新教育实验的发起人朱永新是何许人也,就只顾沉默。再谈到海子,课程开发,网络师范学院,“第56号教室的奇迹”,以及我们的校长……谈至兴起,索性半蹲在茶几旁,言语之间,饱含期待。谈完,书记还借给我几本书,直至华灯初上,不知是我陪着她还是她陪着我,一起走进苍茫暮色。
晚饭后,拿起那本《不做教书匠》,只看了第一章“做一名有方向感的教师”中的第一个小标题“在教育的十字路口”,我被震动了!“年轻的你站在教育人生的十字路口,等待,迷惘,痛苦,麻木,直到有一天忽然醒悟,但时光流逝,青春已然不再”,只读到39页,我不敢再读下去。合上书,当初的教育理想裹挟着寒风向我袭来。悔恨,一夜无眠。
抉择,视死如归。那一夜,那颗心,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被俘获。
不做教书匠,这是我成长的目标,也是我成长的起点。不曾向谁许诺,默默地开始。
这两年
10年来欠教育的债,该怎么还?
牢牢记住了校长的鼓励:“上帝永远不会冷落一颗上进的心。”对我而言,欲上进,先远离,远离牌桌,远离曾经的“江湖”。艰难,但我做到了。
校长赠书,让我心生感激。每每从校长手中接过一本书,咱不能不讲义气。每天给自己布置些读书的任务,“偷”点时间,“偷”点招数,“偷”来“偷”去,嘿,“腰包”还真鼓起来了。不到两年,读了40多本,光校长赠送的就有近20本,有“新教育实验”的、教育理论及课堂教学的,还有班级管理的。
这种带有恶补性质的阅读反使自己陷入了忧虑和焦灼的状态。试图让自己走得坚定,但认识越是清楚,面对教室、面对语文、面对学生和自己的生命时,就愈发觉得无奈,感到饥渴。
慢慢地,我学会了慢下来。
2010年9月,我加入了“四棵柳读书沙龙”,开始用文字记录生活和思考。“读博”也是每天必修的功课,好几次都是读至天亮。每天中午,我都是端着碗坐在电脑前,边吃边读,“绝代芳华”的文章,我每篇必读。跟随着几位大家,与博友探讨交流,和优秀结伴同行。建博以来,也粗制滥造了200多篇博文。慢慢地,我也成了“教育在线”网站忠实的“粉丝”。
成长需要太阳。就这样被重新塑造,我心甘情愿。
被雕刻的还有我的爱人。身为医生的妻也像着了魔一样,一有空就登录“教育在线”网站,渐渐地,她也能读出点门道,在家庭教育方面更是受益匪浅。
最大的受益人当然是孩子,耳濡目染,女儿也养成了读书写作的习惯。
而我,一个教育者,“慧中”必定“秀外”。我想给予学生不同的快乐幸福。
作为学校“完美教室”项目组的负责人,我不乏勇气,我和我的团队在摸索中缔造着那份完美。
数字代号的班名没有诗意,没有感彩。“竹节轩”“快乐经纬”等班名是一种让文化力量凝聚的意象,能够让学生诞生梦想、汲取力量,引领学生“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用原创的“班诗”来振奋精神,鼓舞斗志。
学生生日时,都会收到老师和同学们精心准备的礼物——原创的诗歌。“生日诗”是祝福,是欣赏,是赞美,是关爱,是激励,是理解,是宽容,是温暖,是感动,是幸福。
教学生练书法;精心挑选自己读过的、作过批注的书放在教室里,吸引学生读书;带领学生穿越《古文观止》;编写丛书,为学生准备毕业礼物;召开风格各异的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外出采风、骑行游玩;把学生按照居住区域分成小组,一起开展晨练;开发诗歌课程、电影课程,引领学生去研究人性、感悟人生……我们不断拓展着“教室”的领域。
在“折腾”中,我学会了用心去感悟,用笔去记录,用相机去拍摄,“我只记录自己的燃烧”。
点点滴滴,都是最美的珍藏。
很久没有抄过教案了,因为我的课堂是我的。
教学理念的变迁,让我逐渐理解了每节课的意义,逐渐拥有了我的课程尊严。我明白了要“用人文精神来驾驭技术理性”,努力不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塌陷,不会再剥夺学生思考的权利,懂得为学生搭设一个个智力成长的台阶。
我初步掌握了一些文本细读的方法,我的课堂风格已初露端倪。
那10本习题集,早已付之一炬。
我是幸运的,许多“美差”都落到我的头上。多次赴山东、开封等地参观学习,和专家面对面。外地考察团来我校观摩,作为项目组负责人之一,总会有机会与他们交流。多次应邀外出交流,2011年5月8日,在“‘相约星期二’——焦作实验区新教育开放周”期间,我在焦作主会场为来自全国的200余位专家学者做了题为《给你幸福》的专题报告,赢得了与会专家老师的一致好评。作为“河南省智慧班主任”评选活动的候选人,我接受了《教育时报》记者的采访。在《读写月报新教育》等刊物上发表过文章。
荣誉也接踵而来,我荣获了“县优秀班主任”“焦作市新教育实验优秀教师”等称号。
激动的心情早就荡然无存,留在心底的满是感激感恩。能在这里工作,是我的荣光。成长离不开环境,“橘生淮南则为橘”,此江非彼湖,但是成长从来都是自己的事情。我经常反问自己:你的尺码和这里相同吗?你能跟上学校发展的步伐吗?
当我的内心渐渐强大起来,便会无须扬鞭自奋蹄;当我一点一点祛除了戾气,心境自然宁静,因为教育如此可爱,热爱工作就是热爱生活。我爱生活。
如今
近来,我开始了“潜水”。以前读书,包括一些教育的经典读物都是蜻蜓点水,不求甚解,对许多基本概念都不怎么理解,甚至是无解、误解。读了魏智渊的《教师的阅读地图》一书,觉得之前的阅读根本就不能叫作阅读,书原来还可以这样读。
按图索骥。我尝试着按照他传授的方法进行阅读,进行了一个月,似乎见效了,可是豁然开朗之后旋又再度陷入迷茫之中,“为伊消得人憔悴”。我倒要看看,它还会折磨我到什么时候。
书越读越慢了。
我们的校训是“每天进步一点点”,我对自己的要求是“每天进步快一点”。我明白欲速则不达的道理,我更相信负重跑会跑得更快。
向下扎根,向上拔节。扎根是必然、唯一的选择,扎根是一种自觉朝向的成长,扎根泥土,扎根教室的泥土、课堂的泥土、生命的泥土。向下生长,因为根基埋在地底下。
我恍然大悟:原来,一切的成长都是做人的成长。
把成长交给岁月,相信岁月。
因此,我听到上帝问我:我已经伸出了一只手臂,你还在等我拥抱吗?
我扑了上去。
【童喜喜点评】
哲人说:每一个墓碑下,都是一部长篇小说。
是的,每个人活着,都在以生命书写自己的故事。
只是,有的故事乏味,再好奇的读者都不免昏昏欲睡;有的故事精彩,终会在口口相传间成为传奇。
有的故事里,似乎看不见主人公,每一步路都浑浑噩噩,如一条死鱼般随波逐流。而有的故事里,主人公也曾颓废,也曾消极,最终,却没有把人生变成一座滑梯,而是在低谷处昂然奋起。
篇5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网络教学;教学改革
在线信息素质教育,又称为基于Web的信息素质教育。就是以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等现代化技术为手段,通过网络教学的方式来培育和提高用户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较之于传统的图书馆用户教育,在线信息素质教育具有的交互性、开放性、个性化及教学活动不受时空限制等诸多优势,因而在线信息素质教育日益被各大高校所重视,据相关调查表明:目前国内90%以上的高等学校利用校园网络开展了信息素质教育在线课程,成为高校图书馆用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当前在线信息素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尽管有众多高校图书馆在在线信息素质教育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但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一个全国性权威机构对信息素质教育做一个统一的指导,这使我国信息素质教育的开展陷于一种各自为政的无序状态,发展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大多数高校还仅限于围绕“文献检索与利用”及“新生入馆教育”等传统课程借助校园网络和图书馆主页专题讲座、文献检索课等的培训课件。与在线信息素养课程应具备的集成化以及互动性要求有一定差距。与新时期在线信息素质教育的要求还相去甚远,其主要弊端表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没有专门的信息素质教育网络平台
如前所述,大多数高校图书馆是利用校园网络和图书馆主面开展的,有关信息素质教育的内容分散在网站的不同栏目下。缺少统筹规划和统一标准,教学素材和内容互不关联,相互脱节,不成系统。甚至很多学生并没有把这些内容放在一起考虑,因而没能得到学生的足够重视,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教育理念较为陈旧
很多高校仍然没能完全摆脱传统课堂教学的思维方式,依旧把传授检索工具、检索方法等文献检索知识作为教学重点,没有把全面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作为目标,使得学生利用信息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并未明显提高。在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的今天,这种传统的教学思想已经不能符合时代的要求,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才是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理念。数字化环境下的信息素质教育目标应当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把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手段途径获取以及鉴别、评价、组织、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作为教学重点。
(三)教学活动互动性不足
更多的在线信息素质还是单向传授。没有与用户的交流互动,没有用户的反馈意见、建议表、调查表等,教学形式以文本和课件为主,缺乏音频、视频教学媒体。不难理解,网络教育中最大缺憾便是缺少传统课堂上所拥有的氛围和群体讨论,缺少人性化沟通。缺乏与用户的交流与沟通,就没有了必要的信息反馈,对教学质量的改进与提高造成了一定影响。也就不能充分利用在线信息素质教育的开放性、交互性、个性化等功能,
(四)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备
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应有针对其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教学条件等的一套较为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对教师进行教学跟踪评价。教学评价体系包括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策略等主要内容。与传统的用户信息素质教育相比,由于我国在线信息素质教育起步较晚,目前尚没有共同认可的评价标准可参照,致使教学效果的评价缺乏有力的指导与依据。
二、关于在线素质教育改进的几点建议
(一)尽快建立完善的在线信息素质教育网络平台
远程教学平台又称网络教学平台,多由学生学习平台、教师教学平台、教学管理平台三大子平台组成。在功能上,主要提供系统的课程开发工具、全面的学生管理工具、强大的交流工具、完善的测验功能以及定期的统计功能等。因此,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指导建立统一的基于校园网络环境的在线信息素质教育平台不仅可以有效整合分散的教学资源,满足资源共享的需求,还可以充分发挥Web的多种教育功能和丰富的网络资源优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信息素质,是当前开展在线信息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
平台的总体设计应从信息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出发确定平台结构,能满足网络授课、自助学习、在线测试、在线交流和教学管理等多种功能,能全面地提供网上教学与自助学习。可以培养学习者主动地、独立地、个性化地获取信息,提高独立学习的能力,能够不受时空限制,使信息素质相关知识通过远程教学得以更广泛的传播,提高信息素质水平,顺利达到终身教育的目的。还要考虑信息素质教育不同层次的需要,针对不同对象,设定不同的学习内容,以达到分阶段提高信息素质水平的目的。
(二)突出在线教学的开放性
在线课程的特点是提供某一学科数字化的学习资料,目的是开放共享教育资源和思维方式,用以提高学习者的知识技能。也就是说网络教学的开放式功能更加有利于用户自学意识和自学能力的培养,为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提供一条可行途径,这与在线信息素质教育的实质是一致的。因此,在线信息素质教育在平台建设和教学内容的组织上都应充分考虑开放性原则,加强对开放式教学资源的整理和免费提供,倡导更多用户参与平台建设和资源组织,以加快优秀教学资源、教学经验交流,促进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提高信息素质教育的质量。
(三)拓展教学平台的交互功能
开辟施教和受教双方及时而强大的互动功能是决定在线课程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网络教学仅仅单纯的提供教案和讲义会使教师的辅导作用丧失,缺少师生之间有效的交流互动,教学效果自然会大打折扣。而网络教学环境的交互性,为这种交流互动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一个好的在线教学平台应当建立讨论组电子公告板及网络会议等一系列双向信息交流工具,可随时随地让学生和老师之间就某一论题展开讨论和交流。此外,Web2.0环境的Blog、RSS、WIKI等交流工具已为开展跨时空群体交流打开方便之门。
(四)完善在线教育的评价体系
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对网络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教学条件应建立一套完善的网络教学评价体系,对教师进行教学跟踪评价。由于目前国内尚无统一认可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所以根据自身特点建立和完善在线教育评价体系是在线信息素质教育所要解决的另一重要问题。由于网络教学的特点决定了它有着不同于传统教学评价的要求,笔者以为,可以采用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从教学目标实现状况、教学素材的组织、学生的适应程度、教学课件的内容和成熟度、师生交互程度、作业与答疑情况以及学生的考试情况等多方面来系统、科学、客观地评价课程的教学效果。也可以通过对比学生受教育前后信息素质的差异间接地进行评价,还可以与传统课堂教学对比评价在线教学的优劣。建立多种适合于在线信息素质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可以为课程今后的改进和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
此外,当前我国在线信息素质教育发展中暴露出来的一个深层次问题就是没有统一的整体规划。正是由于缺少权威的统筹规划,各高校课程建设各自为政,彼此之间缺乏必要的合作,造成了课程大量重复建设,形成了巨大浪费。因此在课程建设上势必要走合作化的道路。包括图书馆之间的合作、图书馆与行业主管部门间的合作、图书馆与教学机构的合作等。通过合作,集中全体图书馆人和教育工作者的智慧整合教育资源,建立统一的在线课程标准、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等,只有这样才能在线信息素质教育走上标准化和理性化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赵润娣.高校图书馆在线信息素质教育调查与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8(3):422-424.
[2]叶建华.高校图书馆在线信息素质教育模式的探讨与研究[J].图书馆论坛,2006(2):206-208.
[3]宋琳琳.美国前20所大学图书馆在线信息素质教育的调查与分析[J].图书与情报,2007(5):68-72.
[4]王慧.我国“211工程”百所高校在线信息素质教育的调查与分析[J].图书与情报,2007(5):79-82.
篇6
一、读书健脑,修炼内功
朱永新教授积极倡导“新教育实验”和“营造书香校园”。他在政协提案中曾指出,要设立国家读书节,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同。的确,一个人的精神史往往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史也往往是它的阅读史。为此,我组织对校内教师的阅读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我们发现,教学业务能力较强的教师往往读书很多,而那些不太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平时几乎不读书。教师要让学生读书,教师就必须率先垂范。对此,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博览群书。凡是教育主管部门规定学生背诵的诗词名篇,教师必须熟练掌握;凡是教育主管部门推荐学生阅读的或选读的中外书目,教师首先阅读。
2.构建教师读书的网络平台。利用校园网、成长论坛、教育在线、教育博客等网络平台,开辟读书专栏,鼓励教师上传读书体会,互相交流,互相鼓励。无论是在阅读中得到的新知,还是自己在读书中遇到的问题,教师都通过书面或网络形式,及时与本校同事、校长,甚至素昧平生的网上的同行进行交流,使得每一位教师都能在“书香”的熏陶中得到发展。
3.成立教师读书俱乐部。每个周五举行一次读书活动,由教师轮流向大家介绍自己的阅读心得,推荐名著欣赏,也可举行以课本美文为主的青年教师朗读大赛,既提高大家的朗读水平,也直接为教学服务。
二、找准问题,积极参与
由于教学工作的复杂性,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问题。因此,在每一位教师饱饮心灵鸡汤,进行心灵养护的同时,学校需要根据各年级、各学科的特点,积极进行教学研究。
1.提倡问题教研。教师要加深对校本教研的正确认识,研究我们面对的问题,并在交流中探讨更多解决问题的策略,而非空洞地、不着边际地谈一些大理论、大框架。提倡务实教研,使教师认识到我们一线教师的教研,应该是一种“草根式”的教研,要研以致用,而并非要研究出多么高深的理论成果。学校应提倡问题教研,使日常的教学工作问题化,培养教师的问题意识,让教师将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无法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并且在教研时与组内教师进行交流,然后,教研组选择共同的、有深度的、有价值的、亟须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
2.关注新问题的生成,不断充实研究内容。我们在教学中,常常会碰到一些新问题。这些问题是我们未曾预料到,但又真真实实存在的。这时,我们教研组就应该关注这些新问题,不断充实研究内容。这样做是要让组内的教师真切地感受到教研是为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服务的,是与课堂接轨的,从而调动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
3.加强同伴互助,发挥群体智慧。由于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经验有强弱、多少的差异,单枪匹马地作战很难胜任教学研究,所以我们应发挥群体智慧、取长补短、互相配合。同伴互助的形式应是多样的,比如有集体备课,优势互补;交流心得,资源共享;共同探讨,取长补短;一起研究教材教法,集思广益……至此,教研就不再是组长或某个积极分子的事情,而是大家共同的需要、共同的责任。
4.培养领头羊,落实专业引领。教研组长是教研组的领头羊,对教研活动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所以,学校应利用假期,采用“送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培养各年级、各学科的骨干,让他们担任教研组长。学校应协助他们进行教研活动,使他们组织的每一次教研活动都具备丰富的学科知识、全面思考的能力和引领集体教研的价值。
三、构建框架,形成特色
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对我们每一位教师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因此,学校必须构建好教研框架,进行跟进式的教研活动。比如,我们遵循“共同成长”“因校制宜”“因师制宜”的原则,将教师划分为“待发展型”“发展型”“优先发展型”三个阶段,要求各个阶段的教师明确坐标、预设方案、扎根实践、自主成长、坚持认真自修教材。在此基础上,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主要内容,对教学效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发现问题、研修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分专题、分阶段小结。各个相关的教研组再根据教师的小结进行讨论,择善而行。对于优秀的教研成果,学校要进行全校辐射。这样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强化特色、形成专长,既肯定了实验教师的成绩,又营造了浓厚的教研氛围,提升了学校的教研质量,使更多教师投身于教研活动中。
篇7
关键词:民俗学 民间文学 课堂教学 “生态平衡”
课堂生态平衡是指课堂教学中各要素之间相互构成、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这种平衡状态能使师生和谐共进,师生与环境相互应答,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学生个体的进步与发展。以往高校的民俗学与民间文学教学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课程教学与社会要求不相适应,重视课堂教学对课程的现实应用关注不够,教学的生态失去平衡。因此,在高校民俗学与民间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有必要引入生态思维和生态智慧,从生态学这个跨学科的角度去思考民俗学与民间文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认真研究民俗学与民间文学教学诸因素的相互关系,适度配合,强化诸因素之间的互补功能,保持民俗学与民间文学教学的生态平衡,促进课堂教学整体优化。
一、课堂教学资源平衡
教学资源是为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的素材等各种可资利用的条件,通常包括文本(即教材)、案例、影视、图片、课件等,也包括教师资源、教具、基础设施等。传统的课程教学资源结构单一,教材常被视为课程教学的唯一资源,教师往往过分依赖教科书及教参,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创造性的发挥。因此,高校的民俗学与民间文学教学要创造性处理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学习思路,充实学生学习源泉,拓宽学生视野,给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
(一)教材与拓展的平衡
教材是“教师在教授行为中所利用的一切素材和手段,它既包括了最标准的教科书,也包括了形形的图书教材、视听教材、电子教材”等。(P212)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材被简单地理解为教科书,并进一步错误地认为教科书是知识的浓缩和精华,教科书便是知识的全部。对教材认识上的片面性导致了师生成为教材(教科书)的附庸,教师受制于教材,缺乏自主的、能动的教材驾驭意识,学生的视野被限于教材之内,教师教教材,学生学教材,致使“教学内容封闭、教学行为僵化,课堂环境也相应地沉闷、程式化”。在平衡的生态课堂教学中,教材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教教材”变为“用教材教”,对教材进行不断地更新、拓展与补充,使教材跳动时代的脉搏,充满生机和活力。为更好地拓展教材,在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查找与教材有关的资料,获取必要的信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在课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知识的盲点去拓展和补充;在课后,教师可以把课堂中还需探索的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或相关内容带出课堂,让学生继续研究。除了文字教材外,音像教材和多媒体课件也是教师需要善用的资源。文字教材内容详尽,结构完整,体例合理,是学生必备和必读的文本。音像教材是形象、生动地展现课程内容的辅助教材,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其教学目标是为辅导教师提供教学的基本思路,帮助同学理清学习线索,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形象化展示相关知识内容。因此,在民俗学与民间文学教学中,要重视以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作为课程教学的辅助,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不少民俗文化相关网站,如中国民俗学网、民间文化青年论坛、中国民俗网、民俗文化视频网、民俗网、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网、中国民俗摄影协会网、中国民俗文化摄影网、国家文化网民俗民风、海上风民族民间文化论坛、壮族在线等等都是拓展了的重要的教学资源,让学生经常浏览这些网站上的文章,使他们更好地掌握民俗学的理论、方法,了解各种民俗文化现象,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与理解,拓展学生民俗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二)课内与课外的平衡
课内一般是指课堂教学,它是教学的基本形式,也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建构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最主要途径。课外亦被称为“第二课堂”,指与课堂教学有关的课外活动,它是课内的合理延伸和有益补充,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形式。课内课外,犹如跷跷板的两端,要相互平衡,相辅相成。学生如果在课内学到的知识得不到课外的应用,那么知识对学生来说就枯燥乏味,就会变得毫无价值。对于大学生而言,要使他们学了民俗学与民间文学后,又会用掌握的相关知识服务于社会,教师就要注意把握好课内与课外的平衡,重视学生课外的实践锻炼,把他们所学的知识转化成为能力。笔者和同一教研室的其他同事在教授民俗学与民间文学课程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加强课堂理论学习与课外社会实践的对接。采用课内教学和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在课堂实践中通过参观、现场模拟等方式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成立“大学生山歌队”,请歌王来学校开讲座和教唱山歌。同时我们还建立了多个田野调查基地,利用节假日,带领学生做田野调查,然后让学生撰写调查报告。我们还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搜集各民族的民俗文物,参与学校民俗博物馆的建设工作。积极配合学院的“读、研、写、演审美体验工程”,组织学生在阅读、研究民间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写出剧本并演出,使学生加深了对民间文学、民俗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和提高了他们收集资料、表演合作、表达交流和科学研究的能力。
(三)教学手段的协调使用
改变单一的教师讲授模式,丰富教学方式,多种教学手段灵活使用,相得益彰。在教学中要注意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运用的有机结合,采用开放、互动式多媒体教学,以理论讲解、案例讨论为主,并结合课堂幻灯、录像材料进行实时教学。笔者在讲授民间文学、民俗学课程时,注重参考相关教材,查阅大量资料,利用幻灯片、动漫技术授课,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从文学、人类学、历史、宗教等角度来探讨民间文学、民俗文化的多重意义。例如,在讲到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故事的形成和演变过程时,笔者制作了20多幅幻灯片,内容有思考题、民间牛郎织女和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图画、牵牛星和织女星的天文星象图、历代记载牛郎织女与梁祝的典籍,让学生听《梁祝》小提琴协奏曲,观看《董永与七仙女》电影和《梁山伯与祝英台》戏曲。同时我们还建设壮侗语言文化网站等相关课程网站,建立教学QQ群和教师个人博客,开辟信息交流渠道,促进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信息和资源的共享,实现师生之间的在线交流与互动,使教学充满了魅力和活力。
二、课堂生态主体之间平衡
在民俗学与民间文学课堂生态化教学理念下,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生态主体,“只有主体之间的关系才能算得上相互关系,因为主体间的关系是互动的、双向的,而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分主动和被动的,是单向的,因此不能成为相互关系”。(P179)过去的教学中,教师几乎是一统天下,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在课堂上少有发言的机会。高校教师更是如此,主讲教师“一言堂”,教师与学生是强者与弱者的关系。生态化的课堂教学,师生之间应该是对话与沟通的平等、民主、合作的关系,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要把学生视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把自己作为学生学习的伙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平等地参与课堂教学,给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教师要真心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是“平等中的首席”,而不是高高在上、无所不知的严师。要以平等慈爱之心待学生,师生情感交融,教学氛围自然、宽松、和谐,学生心理自由,有心理安全感,敢想、敢问、敢说。笔者在授课时,总是精心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如在讲授民俗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运用时,让几个学生说出自己了解的当代民俗应用现象,然后就新民歌创作、时装与民族传统服饰、民间文学与影视开发、旅游中的民俗应用、网络文学与民间文学等等问题让全班学生都参与讨论,学生们都争先恐后畅所欲言,气氛非常活跃,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下有多种机会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也就是将知识“外化”,将所学知识灵活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笔者利用星期六、星期天和寒暑假带领学生到社区、到农村去采风,用在课堂上学到的田野调查方法去搜集民间文学作品,了解各种民俗事象与文化现象,并协助学校民俗博物馆搜集一些民俗文物,使学生不仅在实践中加深了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也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与社会责任心。
三、教学对象的动静平衡
所谓“动”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多动脑、多动口、多动手,敞开思路,广开言路,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所谓“静”是指由于某种教学目的的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安排短时间的宁静状态,以便让学生默读教材、思考问题。“注入式”的旧教学形式把教学对象——学生视作“容器”,课堂上只要求他们静待教师的灌输即可,根本无主动性可言。笔者认为,高校民俗学与民间文学教学的关键在于合理安排课堂的“动”与“静”,让学生把“动”与“静”辩证统一地运用于生态课堂中,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多维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首先,让学生动起来。动,就是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占主导地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动中动手——表演,动口——讨论、交流、表达;动脑——思考、梳理、归纳。课堂上,笔者经常采用模仿式、讨论式、探究式等各种学习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学习的兴趣得到激发和调动。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独立钻研的能力,又培养了他们解决困难、迎难而上的乐观精神。其次,让学生静下来。静,就是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有充分的时间去发挥想象力、探究力和接受力,去理解新知识、运用新知识、归纳整理新知识。如在讲解节日习俗时,笔者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教学方法,先是播放一段我国传统节日的视频,提问学生:你了解这些传统节日吗?节日习俗是怎样的?你是怎样过节的?你怎么看待传统节日?让学生安静思考,然后让学生按自己选择的节日自由组合,分小组交流,最后让各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你最喜欢过哪个节?讲讲你过节时的情景,还可以说说有关节日的知识,小组其他成员可以补充。学生在动脑思考后进行讨论,互动中促进了交流,在交流中学会了合作,在合作中引发了争辩,在争辩中激活了思维,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新的时代对高校民俗学与民间文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思路,消除传统的教学弊端,才能解决民俗学与民间文学教学活动中的失衡问题。因此,我们应努力构建课堂的生态平衡,优化教学活动,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当然就课堂教学生态而言,平衡总是相对的,不平衡才是绝对的。课堂教学的调控总是由不平衡到平衡,尔后产生新的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如此循环往复,把我们的认识和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推向新的高度,逐步实现民俗学与民间文学学科的“课堂教学素质化”。
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项目《生态学视野下高校民俗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编号2010JGB024)、广西民族大学教改课题《生态学视野下高校民间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陈红.课堂教学中的“生态平衡”.教书育人,2009(22)
[2]钟启泉,崔允淳,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用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篇8
误区一:我有必要搞研究吗?我只是做实际工作的人,学校怎么布置我就怎么做,用不着费神去思考、去研究。
教育情境的不可复制性——教师劳动的探究性。实践证明越是经验层面的,越不能推广。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是教师职责所在,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路径。
曾教授指出:反思性教学可以分两种,一是日常反思性教学,只是零散、断续、表面、个体的。二是课题引领的反思性教学,它是系统、持续、深入、公开的。参与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思考:曾教授一语点中我们的心结,的确在我们看出,科研是专家的工作,离我们很遥远,日常的琐事占据了我们几乎所有的时间,哪里精力再去搞课题研究?经曾教授的点拨,我认识到做课题研究实际是对教学工作的反思,而且是深层次的、有思考的反思,它对教学工作的指导意义很大。
误区二:我也能搞研究吗?研究多神秘呀!“作文”我都写不下来,还能研究吗?
课题研究不神秘!
做控制性的实验,调查是做研究,做日常观察也是做研究。
做旨创立或验证理论的书斋工研究是做研究,做旨在解决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等方向问题的国家级、省级、市级课题是做研究,做旨在解决教师日常教育教学问题的校本小课题也是做研究。写专著、学术论文是做研究,写教育小随笔、教学案例也是做研究。
思考:曾教授的讲解揭开了课题的神秘面纱,原来课题研究并不神秘。虽然我们与专家的课题研究相差甚远,但我们做与我们的教学相关的问题研究却是有着天然的优势,就是我们身边的事,就是我们课堂教学、管理中的问题,记录我们的观察、进行思考,逐渐改进做法,这可能就是切入我们实际的研究吧。相信这也是最有效的研究。
误区三:职称科研。科研是职称的“敲门砖”,一旦门敲开了,“砖”也就不需要了。而且教师做科研只要立上项就可以,不用真做,也不用结题。
教育科研的功利化倾向严重。
科学研究需要求真的欲望,执着的追求和心无旁骛的心境,其“求真取向”与世俗的“逐利本性”在本质上是冲突的。
思考:课题研究的确存在这样的问题,功利性太强。因为课题研究需要研究经费,学校不可能太多。课题负责人往往是学校的行政干部,而进行研究工作却是负责的人员和一线的教师。课题负责人和课题成员在评优树先中的份量相差又十万八千里,这是一定程度上也损伤了教师的积极性。
误区四:中小学做课题会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吗?课题研究费时费力,分散教师的精力,影响教育教学质量。
课题研究的意义:
1、课题研究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一翼。
课题研究是学校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途径。(办学特色:统摄性、科学性、校本化)
课题研究是探寻课堂教学规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
课题是各类中小学评估的重要指标。
2、参与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教师角色”:由“甘于奉献的蜡烛”到“需要不断充电的长明灯”
教师专业成长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学生第二,教师第一。
教师专业发展的三种路径:
理智取向:强调通过学科知识和教育知识的学习而获得专业发展。
客观知识——个人化理论——教育实践智慧
反思——实践取向:强调通过反思性实践,在理解体悟中获得专业发展。
生态取向:强调通过构建一种合作的教师文化而促进专业发展。
3、课题研究能赋予教师职业以旺盛的生命力
教师劳动:琐碎性、重复性、单调性——严重的职业倦怠
课题研究:创新性、挑战性、系统性——旺盛的生命活力
歌德:最重要的不是你站在何处,而是你将走向何方。
思考:关注课题研究过程是提高课题研究实效性的关键,教师进行课题研究也是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
二、如何设计研究
曾教授指出:不同级别的课题在设计上稍有差别,但基本都包括:课题名称、课题的缘起、研究现状综述、研究的基本思路与主要内容、研究方法、研究阶段、研究条件分析、研究成果的呈现方式等内容。曾教授根据在审题在方课题申报书的经验,选择课题申报的问题重要讲了三个方面。
(一)课题名称
提出一个好的研究问题,意味着研究已经完成了一半了。所以首先要善于发现问题。要注重实践反思,具有问题意识和问题眼光,关注教育热点问题。再者要善于表述问题,忌用疑问句和陈述句,字数不要太多,表述方式要恰当。曾教授结合例子给我们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二)研究现状综述,也叫文献综述。
注意区分问题研究现状综述和问题现状综述的区别。文献综述的写法,一是包括说明文献检索的方法,(包括检索主题词、检索的时间范围、检索使用的主要数据库及检索结果等)二是分类列举若干最具挖根生的相关研究并一一作点评,三是对已有相关研究进行概括,阐明已有研究的特点,包括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已达成总识,以及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接着曾教授以具体的事例进行了说明。
文献检索
计算机检索的两种方法
在线检索:google baidu等
教育专业网站:如人教网、新思考、教育在线、中国教师教育网、山东教师网等
光盘检索:
人大报刊资料全文数据库
中国(CNKI)学术文献总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
1、界定核心概念
给出明确的定义
给出可操作的定义
概念界定的方式:抽象定义、操作定义(活动方式、测评方式:量化、质性)
2、分解问题
界定核心概念,给出明确的自我定义,给出可操作的定义。
思考:曾教授选取的三个方面正是我们在进行课题申报中模糊不清的地方,比如问题研究现状综述和研究问题综述,在曾教授的分析中我们清晰明了,然而在以前的综述中真的没有意识到其中的差别,因此也就不可避免地产生的混淆。
三、如何开展研究
1、自下而上,校本生成,普遍认同
2、研究的主要方式是“行动研究”使用的主要方法有课堂观察。
行动研究的产生背景
“行动”与“研究”长期相互分离
教师即研究者。
什么是教育行动研究
“行动者的研究”:研究的主要主体是教育教学实践者的参与者、实施者,而不是校外研究机构中的专业研究人员。
“为了行动的研究”:研究的目的是解决问题
“对行动的研究”:反思是行动研究的本质特征和基本方式
“在行动中研究”:研究过程与行动过程同时推进,相伴相随,但并非合二为一。
研究过程:意在求“真”行动过程意在求“善”
研究过程区别于行动过程的特点:系统性、合作性、公开性
行动研究的一般程序
凯米斯程序:计划——行动——观察——总结
改后程序:
问题——计划——行动——观察”——反思
发现问题(学习研讨)——初步计划——第一次行动——观察监控——评价反思——发现新问题——修改后的计划——第二次行动
3、勤于反思,提高反思水平
反思的方式:头脑中想一想; 动手写一写写(教学反思或研究日记);开口谈一谈(与专家、同事合作讨论)
反思的四种水平
描述性反思:我做了哪些事,是怎么做得?对教育过程的简单复述。
技术性反思:存在什么问题?怎样做更好?
理念性反思:为什么这样做更好?
伦理性反思:这样的行为和结果合乎伦理要求吗?
四、如何呈现成果
研究报告加支撑材料
篇9
关键词:数学教学;趣味性;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认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努力激发、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在这里简单地谈谈我在数学教学中常常使用的一些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借以抛砖引玉。
一、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从新颖巧妙的教学设计中来
教学不仅是一种手段,更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去摸索,去修炼。面对自控能力差,无意注意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要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自始至终地保持下来,就必须在教学的每个环节,每个层面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
(一)通过新颖的导入激趣
课堂导入是一堂课的前奏或说是一堂课的开端,导入得好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最终达到学好数学的教学目的。例如我在教关于“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时,创设了这样一个故事情境:在数学王国里,有很多很多的数,其中有一对兄弟俩长得非常相似,(板书:257.6、25.76)你能分辨出它们的大小吗?如果这兄弟俩能相互团结,和睦相处那该多好呀。可是257.6依仗自己大,对25.76不仅不爱护,反而经常欺负它,这件事被生活在它们身边的小数点知道了。小数点决定要为25.76讨回公道,机会终于来了,这天257.6又在耍威风,就在它得意洋洋的时候,小数点悄悄地从“7”的右下角来到了“2”的右下角(教师操作橡皮泥小数点),大家再看这个数(手指2.567)还能神气吗?为什么呢?从上面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什么问题呢?那就是小数点位置移动能使小数的大小发生变化。采用故事导入新课,可以把枯燥无味的导入新课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上是我课堂教学导入设计的方法之一,还有其它的导入类型。一堂课要有精彩的导入,更要有丰富的内容,否则就只能是“头重脚轻根底浮,嘴尖皮厚腹中空”的墙上芦苇新课的导入只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小环节,不能忽略课堂教学艺术整体,不能一叶障目,更不能越俎代庖。总之,无论用何种形式和方法导入都为了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二)教师要在授中激趣
导入只是为了一堂课拉开了序幕,要想让一节课充满趣味,保鲜下去,光靠巧妙别致的导入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需要在探究新知识的环节上添光增彩,才能让学生的心始终在课堂上。
1.利用数学游戏来激发学习兴趣
游戏是小学生的天性,是小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数学本身是枯燥无味的,只有通过游戏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想办法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
2.运用儿歌、谜语、故事等方式来组织教学激发兴趣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儿童,特别喜欢听儿歌、猜谜语,听故事,教学中如能紧密结合教材,运用唱儿歌、猜谜语、讲故事的形式来组织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能起到良好的作用。例如,我在教学“认识时间”时,首先让学生猜这样一个谜语:“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却能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睡。”然后又根据课本上的插图,编出一个小朋友是如何按时起床、按时上学、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的故事。这样很自然地使学生认识了钟表,时、分,同时又及时地向学生进行了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思想教育,学生学习情绪也自然高涨,学习效果也就自然得到了提高。再如,在教学“生活中的数”时,老师可以编织儿歌来记数:“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水中都不见。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学生学习热情一下子高涨起来,纷纷思考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数。整堂课学生都显得特别有兴趣,教学效果非常好。
3.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趣味性
学生通过做习题,可以达到巩固数学知识、深化教学内容的目的,但是,大部分小学生在做数学习题时会有一种枯燥乏味的感觉,这样,不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增加数学教学的趣味性,进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例如,当学生在认识圆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进行演示,让学生观看轮子是圆形的公交车、电动车、自行车在一起行驶的场面,然后让学生观看轮子是多边形、三角形等交通工具在一起运行的场面,此时,学生会说:“这样的车坐上去太危险了!”此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交通工具轮子的形状都是圆形的呢?”学生在精神高度集中的状态下,能够帮助教师进一步引发他们探究圆的学习动力。
二、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从巧妙的练中来
练习是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必要途径,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境。但也往往被呆板的练习形式、乏味的练习内容,使学生愉快的心情、振奋的精神受到严重的扼杀和抑制。因此,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所学内容,设计不同形式的练习。
1.练习形式要注意层次性。
设计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练习题,从模仿性的基础练习到提示的变式练习再到拓展性的思考练习,降低习题的坡度,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通过有层次的练习,不断掀起学生认知活动的,学生学起来饶有兴趣,没有枯燥乏味之感。
2.练习形式要注意科学性和趣味性。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教学时可适当选编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有点情节又贴进学生生活经验以及日常生活中应用较广泛的题目,通过少量的趣题和多种形式的题目,使学生变知之为乐知。
三、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从教师多变的神情和形象的肢体语言中来
数学材料本身因其感彩较少,难以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如果数学教师能在教学语言、语速、语调和语气上风趣一些,幽默一些,对学生的答问、作业的评价上恰当地赋予一点情感味。我想有了切合实际的导入、形象幽默的口语表达,在赋予多变的神情、形象的肢体语言,我相信定能使数学变的更有活力,使数学教学不再是枯燥无味,而是充满激情、富有生机。这样的课堂,我想才是学生期望的课堂,数学过程方可增添妙趣,乐学而不疲。这样的课堂也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总之,作为一名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启发诱导,及时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步步着眼于学生的兴趣的培养,鼓励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参于学习,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改变传统“灌输知识”,让学生想学、乐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参考文献:
[1]童兆康.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性教学的策略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1(1).
篇10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诗词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9-372(23)23-4-3
[作者简介]曹宇萍,江苏省启东市长江小学教师。
十年前,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王崧舟在其《诗意语文挥洒诗意人生》(原连载于《小学教学参考》24年)中曾有这样的话语:“每一次唤醒,都使学生的精神生命流光溢彩;每一次唤醒,都使学生的精神生命走向精彩。”从那个时候起,诗意成为小学语文课堂上和小学语文教师的论文著作中出现得最多的词语之一。十多年来,尤其是在课程改革初、中期,小学语文课堂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不同形态的语文教学彻底打破了传统的一言堂一统天下的局面。虽然其中也经历了一些讨论甚至是争论,但我们仍然认为语文教学前进的车轮已经无法阻挡,而在其中生成的一些精彩,亦将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种核心思想。笔者以为,“诗意”便是其中的关键词之一。
一、小语课堂何以需要诗意
对小语课堂上诗意主题有过思考的老师都知道这样一句话,叫做“经由思,抵达诗”。笔者第一次听说此语,是十多年前在“教育在线”上,当时是由干国祥老师在深度语文的研究中,提出了这一解释。后来,随着对窦桂梅、王崧舟等著名特级教师课例的学习,越来越发现我们的课堂不能缺乏诗意。而就这一思考,虽然说已经有了许多前辈大家的精辟观点,但作为一名普通的老师,笔者还是认为只有经过自己品尝过、咀嚼过的东西,才能真正属于自己。
课堂如果没有诗意,那我们的课堂会是什么样子?那必然是一个僵硬的课堂,这样的课堂上只会有机械的语言、生硬的说教、被动的接受……因为没有诗,也就没有了思。思是什么?是思维!思维是什么?思维是世界上最美的花朵!对于想象力丰富的小学生而言,没有了思维时间与空间的课堂,如何不压抑?而如果课堂有了诗意,情形便大不相同,这样的课堂上或许就有了温情。譬如我们听窦桂梅老师的课,或许就有了智慧;譬如我们听干国祥老师的课,或许便有了深度;譬如我们听魏智渊老师的课……
畅想一下,笔者心中的诗意课堂是这样的:教师提出有意思的问题,学生乐于思考,师生自然互动。学生所思可紧扣教师所问,亦可信马由缰、海阔天空,而教师必是依着学生实际顺势施力,即使学生的思维跑到千里之外,教师亦能轻松召回。我们甚至可以畅想,诗意的课堂就是《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所说之情形……
二、小语课堂中的诗意探寻
理想是美好的,课堂却常常因所谓的客观条件而显得生硬。因此,小学语文课堂上想要出现期待中的诗意并非易事。笔者以《姥姥的剪纸》教学为例,例析如下:
(一)教前思索:诗在哪里?
对《姥姥的剪纸》引入小学教材的目的,语文教师的认识基本上是一致的。但在实际教学中应当上出什么样的味道,却是有着多种的选择。笔者的设计是上出对姥姥的思念味,上出一老一少的和谐味,上出由小事中读出亲情与道理的人文味。笔者以为,这些都是诗意语文不可缺失的味道。具体到教学细节当中,怎样实现这样一些教学目标呢?“我”对姥姥的感情是实现本文教学的重要基础,这里所说的“我”,既指笔者自己,也指学生,也指作者。由文本可以读出作者的感情,由我的“教”可以读出笔者的感情,那学生的感情在哪里?如果没有学生对这种亲情的感悟,那诗的味道是无法出来的。或许,我们应该经由这种感情之思,抵达主旨之思。
(二)教时努力:诗在这里!
于是在教学中,笔者进行了这样的努力:
师:同学们从记事开始到现在,感受最多的感情是什么?
生:亲情、友情……
师:有同学说了友情,能告诉我为什么不是亲情吗?
生:天天跟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在一起,好像没有对亲情特别的感受。而与我的好朋友在一起,可以一起玩、一起探险,可有意思啦!
师:其他同学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生:我觉得我们之所以能够与伙伴开开心心地在一起,正是因为那种感觉不到的亲情的存在。亲情,是其他感情的基础,我觉得。
师:是啊,很多时候亲情并不像其他感情一样多姿多彩,但它却包含在许多日常细节当中,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今天,我们就来学《姥姥的剪纸》,看看你能否发现其中的亲情,能否感悟到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
(生初读课文)
师:姥姥是我们的哪个亲人啊?
(生附和:是啊,虽然经常在电视书籍中看到,但还没想过这个问题)
生:是老太太吧,爷爷的妈妈?
师:你把姥姥当成很老的老太太了?
(生笑)
师:姥姥一般是指母亲的母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生:外婆?!
师:这个问题不重要,我们言归正传。
(说不重要,只是不想偏离主题,事实上如果让学生及时认清这种关系,则可以激发学生天然的感情)
师:姥姥的剪纸怎么样?
生(众):神啊!
师:读完这篇课文,你们还感觉到什么呢?
(之所以不先问这个问题,而先问上面那个问题,是因为根据我们的教学经验,学生首先感受到的就是姥姥剪纸功夫的神奇,既然如此,先把这话说了,才可以在后面的问题中不再牵扯精力)
师:同学们感觉作者跟姥姥的关系怎么样?
生:好!
师:这个“好”字用得好,一个字当中还包括了其他许多感悟。大家再说说,这种“好”体现在哪些细节描述当中呢?
生:作者“用双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我也跟我爷爷玩过这个游戏,感觉很舒服呢。
师:感觉很舒服!有这种感觉的时候,你感觉到了亲情了吗?
生:没有。
(生低声笑)
师:其实我们仔细来想一想,其中还是有着亲情的。这种亲昵关系,在文中还有一处描述,在哪里呢?
生:姥姥剪出一幅剪纸:一头老牛和一只兔子在草地上啃食青草……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亲情总会在某些时候显现出来。作者抱着姥姥,我们读来是真挚的亲情,但作者当时与我们刚才那位同学一样,可能也不能感觉到。但作者后来上了中学,上了大学……大家想想,如果现在你离开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你会怎么样呢?
(生陷入了思考)
师:你会怎样?
生:我也不知道……我会想爸爸妈妈的。
生:我也会。
师:由此可见,亲情并不是不存在,它只是隐藏在我们的生活细节中。每天早晨,当家人将粥碗盛好放在桌上时;上学放学,当我们坐上家人的车时;每天晚上,当我们睡后家人帮我们掖上被子时……其中无不蕴含着浓浓的亲情。就像作者与姥姥的感情隐藏在剪纸背后一样……
(生一片寂静,处于深深的思考当中)
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尾):事实上,不管我走多远、走多久,梦中总不时映现家乡的窗花和村路两侧的四季田野。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生有感情地齐声朗读课文结尾)
……
(三)课后反思:诗在哪里?
课上结束后回到办公室,笔者判断本节课学生有了哪些思和哪些诗。本节课的意义应当是达成的,这从学生充满深情的朗读中可以感受得到。而将本节课放到整个文本当中来看,又似乎少了一些东西。如果学生知道文中的姥姥已经去世了,如果学生知道姥姥、母亲、“我”、表妹的一些生活细节,如果学生知道姥姥去世时“我”的感受时,学生会是怎样的感受?经过对这些问题的思,又能够抵达怎样的诗呢?
三、小语课堂中的诗意遐思
诗是高雅的,取诗意二字来描述我们的课堂,只是追求一种教学的境界。这种境界在笔者看来,更多是“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而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我们所追求的课堂中的诗意,亦或许正如作者与姥姥、学生与家人之间的亲情一样,蕴含其中却又不为我们所知。只有当我们将其从课堂上显现出来,并成为一根教学主线时,诗意才成为一种可以感知的意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