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模式创新研究范文
时间:2023-09-01 17:23: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商业模式创新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商业模式的概念界定
商业模式一词虽然早在1957年就出现了,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却是90年代以后的事了,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兴起,商业模式备受广大研究者的关注。在理论研究中,各个研究者从自己的视角对商业模式提出定义,虽然这一词的出现频率极高,但到目前为止,关于它的定义仍然没有一个普遍被接受的权威版本。
(一)国外学者对商业模式概念的界定
Timmers(1998)认为,商业模式是由产品、服务与信息流构成的一个系统流程,能对企业商业活动参与者的利益与企业的利润来源进行描述。Stewart(2000)认为,商业模式是描述企业获得并且保持其持续收益流的逻辑陈述。Mahadeven(2000)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与相关利益方之间价值流、收入流和物流的唯一混合体。Hamel(2000)认为,商业模式是存在于经营者头脑中关于如何经营、如何满足顾客需求的并且已经付诸实践的概念。Amit和Zott(2001)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创新的焦点,是企业为自己和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的决定性来源。Afuah等(2001)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获取并利用资源,为顾客创造比竞争对手更多的价值以赚取利润的方法。Dubosson-Torbay(2001)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为了对价值进行创造、营销和提供所形成的企业结构及其合作伙伴网络,是产生有利可图且得以维持的收益流的客户关系资本的描述。Applegate(2001)认为,商业模式是对复杂商业现实的简化,通过这种简化,商业模式可用来分析商业活动的结构、结构元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商业活动响应现实世界的方式。Petrovic(2001)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价值创造的逻辑,其目的在于为顾客创造价值,它存在于真实商业活动的背后,是企业战略在抽象层面的一个概念化描述,在企业商业执行过程中起基础性作用。Weill等(2001)认为,商业模式是对企业的顾客、合作伙伴与供应商等利益相关者关系与角色的描述,目的在于辨认主要产品、信息和资金的流向以及参与主体能获得的主要利益。Magretta(2002)认为,商业模式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关于企业如何运作的解释。Morris等(2003)将商业模式的定义为一种简单的陈述,旨在说明企业如何对战略方向、运营结构和经济逻辑等方面一系列具有内部关联性的变量进行定位和整合,以便在特定的市场上建立竞争优势。Osterwalder等(2005)认为,商业模式是一种建立在许多构成要素及其关系之上、用来说明特定企业商业逻辑的概念性工具。Doz&Kosonen(2010) 从两种角度对商业模式进行定义,商业模式客观上体现企业与客户、供应商、互补者、合作者及其他股东之间结构性的且相互依存的业务关系,同时也反映了企业内部单元或部门之间的关系;主观上体现企业如何理解所处环境并展示企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机制。
(二)国内学者对商业模式概念的界定
王波和彭亚利(2002) 提出了对商业模式的两种理解: 一是经营性商业模式,即企业的运营机制;二是战略性商业模式,指一个企业在动态环境中怎样改变自身以达到持续盈利的目的。翁君奕(2004)将商业模式定义为核心界面要素形态的有意义组合,即客户界面、内部构造和伙伴界面的各环节要素的可能组合,而每一种有意义的形态组合称为商业模式原型。罗珉等( 2005) 认为企业的商业模式是指一个企业建立以及运作的那些基础假设条件和经营行为手段和措施。马君(2007)认为,商业模式是一个组织在明确的外部假设条件、内部资源和能力的前提下,用于整合组织本身、顾客、供应链伙伴、员工、股东或利益相关者来获取超额利润的一种战略创新意图和可实现的结构体系以及制度安排的集合。李振勇(2009)认为,商业模式是为了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把能使企业运行的内外要素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内部化的,或者利益相关的、高效率的、具有独特核心竞争力的运行系统,并通过最优实现形式满足客户需求、实现客户价值,同时使系统达成持续盈利目的的整体解决方案。魏炜和朱武祥(2010)认为,商业模式是本质上就是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
本文认为,商业模式是一种包含了一系列要素及其关系的概念性工具,用以阐明某个特定实体的商业逻辑,它描述了公司所能为客户提供的价值以及公司的内部结构、合作伙伴网络和关系资本等借以实现这一价值并产生可持续盈利收人的条件。
二、商业模式的要素
由于商业模式概念的多样性及研究者对商业模式认识的侧重点不同,商业模式构成要素的划分也呈现出高度的差异性。
各个研究者由于采用不同的归纳方法,以及考察深度和广度不同,商业模式构成要素的数量差别较大,但有些要素是被重复提到的,如价值主张、经济模式、顾客界面/关系、伙伴网络/角色、内部结构/关联行为和目标市场等。本文从价值流向完整过程的角度出发,将商业模式划分为四个板块:价值主张、价值创造、价值传递和价值维护,每个版块包括一些要素,如图1所示。
图1 商业模式的四大板块
表1 商业模式构成板块和要素
构成模块 构成要素
价值 目标客户定位
主张 客户需求定位
价值 确定业务范围
创造 设计盈利模式
价 品牌模式
值 渠道模式
传 服务模式
递 客户关系管理
价值 整合产业链
维护 建立利润壁垒
篇2
张慧(1980-),女,湖北孝感人,云南经济管理学院,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摘 要:商业模式创新有助于企业赢得竞争优势,为企业创造长期的经济利润,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家和学者开始关注和研究商业模式创新问题。究竟怎样才能实现商业模式创新,最终达到企业经济利益的增长呢?本文从商业定位、业务系统和盈利模式三个途径出发,探讨了商业模式创新的具体方法,同时用大量的实例论证了这些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关键词:商业模式;创新途径;创新模型
一、前言
面对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创新日益成为一个国家、民族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关键因素,企业是国家创新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也是企业发展的持久动力。一直以来,人们比较重视企业的技术创新,但是随着竞争的加剧,单靠技术创新所取得竞争优势越来越微弱,也很容易被超越。例如,最先将数字音乐播放器推向市场的并不是苹果公司,上世纪90年代,一家名为钻石多媒体的公司(Diamond Multimedia)推出MP3随身听Rio,不久另一家叫最佳数据的公司(Best Data)又推出了Cabo64。这两款产品均性能优良,既可随身携带,又新颖时尚,可是最后获得巨大成功的是iPod,而不是Rio或Cabo64,这是因为苹果公司不仅做了技术创新,而且还将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有机结合,苹果公司创建了融合软件、硬件和服务于一体的商业模式,让数字音乐下载变得简单易行,从而成就了苹果公司的王者地位。技术创新很重要,但是将技术和商业结合起来更重要,21世纪初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50%的公司经理人认为,在所有的公司成功因素中,商业模式创新比产品或服务创新更重要。企业的本质是创造需求、满足需求,在这个过程中,只要你想创新,都有创新的可能。成功的企业会将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有机结合,形成相对持久的竞争力。
二、商业模式定义及商业模式创新途径模型
什么是商业模式?理论界一直没有形成统一的权威解释,张其翔(2006)对商业模式定义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大致分为三类:盈利模式论、价值创造模式论和体系论。盈利模式论认为商业模式就是企业的运营模式、盈利模式,代表人物迈克尔・拉帕(2004)认为,商业模式就是指做生意的方法,是一个公司赖以生存的模式,一种能够为企业带来收益的模式。价值创造模式论认为商业模式就是企业创造价值的模式,代表人物阿米特和左特(2001)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创新的焦点和企业为自己、供应商、合作伙伴及客户创造价值的决定性来源。体系论则认为商业模式是一个很多因素构成的系统,代表人物马哈迪温(2000)认为,商业模式是对企业至关重要的价值流、收益流和物流的混合体。
本文更倾向于价值创造模式论的观点,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为自己、供应商、合作伙伴和客户等创造价值并不断创新的一种模式。在这个定义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三个途径,并构建了商业模式创新途径模型(图1)。
图1 商业模式创新途径模型
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途径模型由三部分构成,具体包括商业定位创新、业务系统创新和盈利模式创新,为了达到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从其中任何一个途径出发,都可以找到创新的方法。其中商业定位创新,主要解决企业做什么、为谁做以及产品特色的问题。业务系统创新主要解决企业采取什么方式去做,以及产品有何价值的问题。盈利模式创新则是解决企业如何盈利,如何持续成长,以及如何控制和规避风险的问题。
三、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途径
(一)商业定位创新
企业最关键的是找到客户,通过帮助客户解决问题、赚取收益或者提供良好体验而获得业务,因此商业定位包括三部分:目标消费者,我们把产品销售给谁;价值主张,我们销售什么产品;产品特色,我们的产品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从这三个角度出发着手创新,才可能实现商业定位的创新。
1、目标消费者的创新
销售对象的改变通常要求企业重新选择一类消费者,该类消费者可能是以前企业所不重视的,或者是不聚焦的,或者是企业新技术能够满足的新的潜在消费者,因为企业没有进行针对性的销售,潜在客户不知道企业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所在。在中国动向集团接手Kappa品牌之前,Kappa在中国强调的是产品的运动特性,是作为一个运动品牌出现的。中国动向集团发现很多中国人本质上不会去运动,但是会选择运动品牌来体现自己的运动。于是,中国动向集团对Kappa品牌进行了新的定位:“运动+时尚”,这一定位成功地将产品使用范围从运动类人群扩展到各类人群,公司的销售业绩迅速大幅度提升。Kappa品牌的成功应归功于企业对目标消费者的及时创新。
红牛饮料最初定位的目标销售群体是倒班工人和卡车司机等蓝领,产品的功效是帮助这些消费群体在通宵熬夜工作时保持清醒。后来红牛饮料不断创新,努力拓宽消费群体,在中国逐渐成为汽车司机、夜场娱乐人士、经常熬夜的上班族、青少年运动爱好者的最爱,同时公司还将产品引入产房、考试等特殊领域的消费者,消费群体的扩宽,让红牛饮料销量大增。红牛还通过赞助极限运动、汽车运动和飞行运动等建立品牌声誉和影响,产品行销全世界。
美国万宝路香烟的初始定位是女士烟,消费者绝大多数是女性,其广告口号是:像五月天气一样温和,可是,事与愿违,尽管当时美国吸烟人数年年上升,但万宝路香烟的销路却始终平平。而后在著名的广告创意大师李奥・贝纳的建议下,万宝路香烟改变定位为男子汉香烟,变淡烟为重口味香烟,增加香味含量,并大胆改造万宝路形象:包装采用当时首创的平开盒盖技术并以象征力量的红色作为外盒的主要色彩。
2、价值主张的创新
产品或服务价值主张的创新通常会带来产品的创新,具体做法包括:一是利用新技术推出新产品或增加新的服务,更好地满客户的要求;二是在现有常规功能特性的基础上,对现有产品增加新的功能,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特定目标群体。
很多时候目标消费者和价值主张的改变是同步的,即两者同时发生了变化,从而使得企业更加强化针对目标消费者价值主张的诉求,例如,上面万宝路的改变是产品的改变,从淡烟到重口味香烟,在重新定位客户的基础上,产品也作出了调整。再比如,凉茶王老吉的发展过程,也是王老吉凉茶从传统凉茶的“清热解毒祛暑湿”到现代凉茶的“怕上火”诉求的改变,同时口味上有所调整,相对偏甜。
(二)业务系统创新
企业是通过不断地发现需求、满足需求从而获得发展机会的,业务系统是满足目标客户价值主张的主要凭据,要实现业务系统的创新可以从两个角度做好工作:首先是流程创新,即通过生产加工过程的创新使得产品和服务的提供更为快捷、低成本;其次是供应链创新,就是通过上下游环节的密切配合实现快速反应。
1、流程创新
很多人一想到创新,就会想到改变企业业绩表现的各种炫目的新产品、新服务,实际上这只是创新的一个方面,更多创新是在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这些创新使得产品和服务变得更好、更稳定、更快或者更便宜,消费者可能不关注这些创新,但是这些创新对企业却极为重要,可以使企业即使提供差不多的产品和服务也能业绩卓越、与众不同。这类创新包括各种加工技术、工艺,也包括企业业务的开展方式等。
2、供应链创新
现代企业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供应链与供应链的竞争,杰克・韦尔奇曾说:“如果你在供应链运作上不具备竞争优势,就干脆不要竞争。”企业要在竞争中赢得胜利,需要整体供应链的顺利运作。戴尔公司凭借直销模式风生水起,与优越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密切相关,通过“坚持直销”、“与客户结盟”,戴尔紧紧抓住了客户,通过“摒弃库存”和外包,戴尔实现了供应链的高效运作,实现了企业的快速发展。
消费者并不关心企业内部流程或企业整体供应链的创新,但通过流程和供应链创新,企业能够更快地抓住客户需求,更好、更快、更低成本地满足客户需求,从而帮助企业在竞争中胜出,内部流程创新可以通过行业对标或者跨行业借鉴的方式得以实现,供应链创新则要求企业与供应链伙伴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理顺双方的沟通合作机制,实现链条内部的快速响应和互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实现共赢。
(三)盈利模式创新
企业经营业绩的好坏最终通过企业的财务数据来体现,盈利模式创新就是站在最终财务的角度来考虑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第一个角度是利润率,不同的利润率,对应不同的商业定位和业务系统。第二个角度是现金流,不同的现金流,对应不同的企业运作方式。
1、利润率
企业经营的失败,先是利润表上没有了利润,然后是现金流量表上没有了现金流,不同的利润率,企业的业务运作方式有着较大的区别。从根本上而言,企业的业务运作方式有两种:卖得多或者是卖得贵。一般产品利润率低,必须卖得多,卖得快,通过高周转率来弥补较低的利润率,沃尔玛超市正是通过“低毛利率、高周转率”来实现较高利润的。奢侈品或稀有物品则是卖得贵,卖得慢,通过高利润率来弥补较低的周转率,所谓“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就是高利润率、低周转率的极端表现。
2、现金流
企业通过为客户提品和服务获得收入,为了取得收入,企业需要投入资金购买设备和原材料、雇佣人员进行生产,实现企业的收入大于支出是企业经营的关键,任何企业都希望通过较低的投入而获得较多的回报,资金来源一般是股东自有资金、企业销售收入和利润、银行借款、企业债券等,因此企业现金流的创新无非是增加企业自身的现金流入,减少企业的现金流出。因此,在商业模式构建过程中,企业可以通过降低下游客户的现金支付压力而增加对客户的吸引力,从而增加企业的现金流,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
吉列剃须刀的“剃刀”+“刀片”模式就是通过降低初始剃刀的价格和提高刀片的价格而获得盈利的,同样利乐包装也是通过降低初始生产设备的价格和提高后续包装材料的价格而获得利润的。这一模式的关键在于刀片对剃刀的惟一性,通过大量的刀片专利,吉列有效阻止了其他厂商提供与自己剃刀相对应的刀片,保持了自己的高利润水平。
另外一种现金流创新的模式则是国美、苏宁的类金融模式,通过大额资金的收入和支出的时间差额来进行投资或者扩张为企业谋取利益,保险公司的业务模式本质上就是利用保险金收入和支付存在的时间差所产生现金流存量进行投资而获取收益的。
四、总结
迈克尔・波特在《什么是战略》一书中写到,战略就是创造一种独特、有利的定位,涉及各种不同的运营活动,战略就是通过有目的地选择一系列不同的运营活动以创造一种独特的价值组合。因此,要实现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企业要有明确的商业定位,并根据商业定位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盈利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定制运营活动,实现各活动之间的有效匹配,最终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于明确的价值主张和强大的价值主张实现能力,企业经营效益是一个结果,而商业模式的构建则阐明了这个过程。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商业模式是企业的DNA,是企业成功的基础。这也是商业模式创新日益受到人们重视的原因,希望更多企业能够重新审视自己的商业模式,结合内外环境的变化,优化、升级自己的商业模式,为企业赢得更大的竞争优势。(作者单位: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商学院)
参考文献:
[1] 张其翔,吕廷杰.商业模式研究理论综述[J].商业时代, 2006(30):14-15.
[2] Michael Rappa.The utility business model and the future of computing services[J].IBM SYSTEMS JOURNAL, VOL 43, NO 1, 2004:32-42.
[3] Amit R.& Zott C.Value creation in e-busines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1,(6-7):493-520.
[4] 丁浩,王炳成,范柳.国外商业模式创新途径研究述评[J].经济问题探索,2013(9):163-169.
[5] 龚夏姣.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商贸,2013(28):117-118.
[6] 李玮玮,郑文清.企业商业模式的内涵及创新途径[J].商业时代,2013(3):94-95.
[7] 刘志祥,余来文.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与实施研究综述[J].商业时代,2013(31):67-68.
[8] 王超.中国家电连锁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研究[D].渤海大学硕士论文,2012(06).
[9] 钟婷婷.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路径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2(06):83-84.
[10] 吴群.中小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现实意义与实现途径[J].经济问题,2012(9):79-82.
[11] 彭俊,高萍萍.商业模式创新浅析[J].经济论坛,2012(10):154-156.
[12] 项国鹏,周鹏杰.商业模式创新:国外文献综述及分析框架构建[J].商业研究,2011(4):84-89.
[13] 黄菲,樊慧霞,罗峰.传统行业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途径浅析[J].经济论坛,2011(04):200-202.
[14] 初冬梅,韩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以家乐福为例[J].时代经贸,2011(17):144.
[15] 项国鹏,周鹏杰.商业模式创新:国外文献综述及分析框架构建[J].商业研究,2011(4):84-89.
篇3
关键词:商业模式创新;零售诊所;医疗保障
中图分类号:F724;F7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6116(2012)05—0046—06
早在2000年,美国零售企业就开始建立零售诊所,引起了医疗服务体系和结构的创新。零售诊所是位于杂货店、药店或大型超市内,病人无需预约,由护士执业者或者助理医生提供基本医疗保障服务的经济便捷型诊所。零售诊所一经产生,就成为美国医疗保健体系的一种强劲力量。然而,它的发展并不顺利。从2000年诞生至今,美国零售诊所努力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经历了各种商业模式的探索、演变、摈弃和创新,一直在寻找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更多内容,请参看笔者的《美国零售诊所的发展和启示》一文。
在对美国零售诊所的历史和发展历程有了全面系统的了解之后,本文认为美国零售诊所有两次重大创新:第一次是2000年5月首个零售诊所的设立。零售诊所是一种全新的业态,被认为是“破坏式创新”。这种商业模式发展到2008年,由于无法实现盈利,不得不寻求创新,开始了第二次商业模式创新。与美国相比,中国消费者医疗保障不足,价格敏感性更高;零售诊所的费用相对低廉,位置便利。因此,零售诊所在中国可能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我国的零售业还没有像美国大零售商一样涉足零售诊所,这个话题对于零售企业和学者都是全新的课题。美国零售诊所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研究素材。
一、相关文献回顾
(一)商业模式的定义
目前,商业模式的研究已经成为学术界的热点。然而,对于商业模式的定义还没有一个权威的版本。Alexander Osterwalder等认为,商业模式描述了企业所能为客户提供的价值,以及实现价值并产生可持续盈利收入的要素。包括九个要素:价值主张、目标群体、分销渠道、客户关系、价值配置、核心能力、合作网络、成本结构、收入模型。从创业者的视角,Richard G.Hamermesh等将商业模式决策分为四类:收入来源、成本驱动力、投资规模和关键成功因素。Johnson等则指出:商业模式由四种相互关联的因素来传递价值,即:顾客价值主张、盈利模式、关键资源和关键过程。魏江等认为商业模式五要素是:价值主张、价值创造、价值获取、价值网和战略抉择。张敬伟等则指出,价值主张、经营系统和盈利模式是商业模式最为重要的三个要素,它们构成商业模式的基本内涵。虽然以上定义各有不同,但都认为商业模式与企业合作网络密切相关,是企业价值链互相协调、共同盈利的商业逻辑。
(二)零售业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
商业模式创新是指商业模式本身的重新构建和改造,商业模式研究的根本目的。与具体产品或服务的创新相比,商业模式创新涉及不同要素的改变,当然,这些改变不一定同时发生,而可能是逐渐发生的。目前对零售业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非常有限。Xavier等认为,商业世界正在经历着从冲突和竞争向合作和共同进化转变,这项研究为通过技术构建合作价值网络的战略创新提供了基础。Kaufman—Scarborough等认为零售业创新的机会在于与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合作网络的创新将会极大地促进零售业竞争力的提升。李飞等认为,优化价值链、降低费用、建立新型合作关系是未来我国零售业盈利模式的创新性选择。芮明杰等强调,流通企业要实现从传统赢利模式向现代赢利模式的转变,必须加强战略联盟与协作,创建具有广泛资源支撑的经营网络。然而,原磊分析指出,目前商业模式变革研究基本上是探索性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但都还很不成熟,尚未形成一种能够得到普遍认可的权威理论。随着商业模式创新在零售业中的比重和作用日益增大,必须加强对零售业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
(三)零售诊所的相关研究
一类是由媒体、公司和相关组织的新闻报道,以及由咨询公司和行业协会发表的行业报告。它们从整个行业的角度,分析了零售诊所的行业动态,及时提供了零售诊所的各种信息。例如,Rand咨询公司、Merchant Medicine咨询公司、Harris互动调查公司和德勤医疗保健方案中心、加州医疗保健基金会等,此类文献占到全部文献的90%以上。第一类是学术研究,主要有两项:(1)Clayton等认为零售诊所是对现有医疗保健市场的“破坏式创新”,提出了针对美国医改各利益相关方的解决方案,但并没有对零售诊所进行深入的讨论和研究。(2)Myron等认为在过去的40多年中,美国政府总是通过增加税收和赤字来解决医保问题,而企业总是通过不断创新来提高效率。零售诊所不仅有助于解决劳动力短缺、超支和先进技术采纳等问题;而且还迫使传统医疗机构进行创新。然而,这项研究也没有全面地揭示零售诊所的发展历程。总体上,学术研究比较有限,这反映出零售诊所是一个新现象,还处于引入期,这为本文提供了一个研究空缺。
综上,一方面,目前大多数商业模式创新研究都是文献综述或理论构建,缺乏基于行业或企业案例的实证分析,对于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因素、具体路径、相互关系还没有令人信服的理论解释,针对零售业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更为缺乏。另一方面,美国零售诊所是一项商业模式创新,是零售业和医疗保健业的交叉领域,不仅反映了“破坏式”创新的特性,而且也反映了零售业复合化和融合的发展趋势,应该引起大家的关注和研究。本文旨在探讨美国零售诊所2008年前后的商业模式创新活动。Johnson等的定义简单直观,涵盖了商业模式的所有内涵,它描述了商业模式各要素之间的结构,因此,本文以其作为研究框架,见图1。
商业模式的出发点是顾客价值主张,它是满足目标顾客的一项重要需要,具体反映为目标市场、定位和企业使命。只有在明确的顾客价值主张指导下,组织才可以通过盈利模式、关键过程和关键资源来实现组织目标。盈利模式包括收益来源、成本结构,以及与成本紧密关联的投资规模。关键资源包括人员、技术、产品、设施、设备和品牌等,以及它们的交互作用。关键过程包括培训、研发、制造、预算、规划、销售和服务,以及公司章程和规范的制订与测量等。以上四个要素中,围绕着顾客价值主张,盈利模式是实现可持续商业模式的核心,而关键资源和关键过程是具体支持盈利模式的重要因素。下面,将对美国零售诊所2008年前后商业模式的四个要素进行比较,以揭示美国零售诊所商业模式创新的实质。
二、2008年以前美国零售诊所的商业模式
2000年5月,Rick Krieger设立了美国第一家零售诊所QuickMedx,即后来的MinuteClinics。第一家零售诊所的出现是由消费者驱动的创新,顾客因为自身需求难以满足,转而自己成为创新者,为市场提供服务。2005年,沃尔玛采取租赁模式进入了零售诊所市场。2006年,CVS收购了MinuteClinies。2000—2006年,零售诊所处于迅速扩张的阶段,从2008年开始,零售诊所进入到一个缓慢增长的阶段,零售诊所的商业模式也随之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以下分析2008年以前美国零售诊所商业模式的四个要素。
(一)顾客价值主张
零售诊所设立的初衷是为了向患者提供一种更为便捷、经济的医疗保健解决方案。然而,在2008年以前,由于美国没有实行全民医保,而是通过企业为雇员购买保险来承担主要的医疗保险责任。作为一种从基层产生的“草根式”的基本医疗服务提供者,零售诊所没有与相关的保险公司建立关系,不属于医疗保险涵盖的范围。因此,在起步阶段,很少有具备完善医疗保险的患者到零售诊所就诊。大部分零售诊所的目标市场是那些没有医疗保险,或者难以获得和支付医疗服务的患者。这些患者属于整个社会阶层的最底层,他们或者没有工作,或者即使有工作,雇主也不愿意为他们提供完备的医疗保险。因此,通过较低的明码标价,这些患者全额支付自己的医疗保健费用。在这个阶段,零售诊所被视为是“低端”的、为金字塔底座服务的基本医疗提供者。
(二)盈利模式
2008年以前,零售诊所的主要收益是单一来源,即从为病人治疗中获取收益。因为零售诊所的客流量远低于运营者的预期,这个阶段商业模式的最大问题就是无法盈利。一般而言,每个病人光顾零售诊所一次的费用在55~65美元之间,是医生提供服务的费用的1/3。根据MechantMedicine的报告,零售诊所每小时必须接待2个病人才能实现盈亏平衡。然而,即使是零售诊所排名第一的MinuteClinic平均每小时也只有1.1个病人来访。因此,较低的病人数量与价格,使得零售诊所的收益非常有限。而零售诊所是典型的高固定成本行业,主要是租金、人员薪酬和其他设施的投入,这些费用大约占总成本的85%。而变动成本很少,包括检测成本和易耗品等。平均一个450平方英尺的零售诊所的固定成本是60万美元。很显然,单一收益无法承受高昂固定成本。因此,零售诊所需要不断融资以满足资金需求。因此,早期由创业者创立的零售诊所,无法维持下去,必须寻求资金支持。风险资本和大型零售企业开始进入,这导致了下列关键过程和关键资源的形成。
(三)关键过程
2008年以前,零售诊所的运营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以CVS、Walgreens、Target为代表,药店零售商拥有零售诊所,但其作为独立子公司运营;二是以沃尔玛为代表的租赁模式,即零售商不直接拥有和经营零售诊所,而是由承租人全权负责诊所运营的所有责任和风险。作为工会、社会组织和其他公众经常攻击的目标,租赁模式可以使沃尔玛有效规避零售诊所可能带来的医疗诉讼风险。在这个阶段,零售诊所是由护士执业者或助理医生提供诊断,这导致了人们对其质量、后续跟进和转院服务的担心。这是病人选择零售诊所的主要障碍。在此期间,医院系统和医生对零售诊所都持有非常强硬的反对态度,总体的外部环境对零售诊所的发展都不太有利。
(四)关键资源
2008年以前,零售诊所发展的关键在于资本。2005年以后,由于私人投资者难以获得充足的资金,很多诊所被大型连锁药店收购或退出市场,一些风险资本也开始进入这个市场。然而,即使是实力雄厚的药店连锁企业和风险资本主导的零售诊所市场,如何盈利问题也没有解决。而商业模式能否存续下去,核心是必须找到盈利模式,并且围绕盈利模式进行其他要素的创新。这是2008年后美国零售诊所商业模式创新的根本原因。
三、2008年至今美国零售诊所的商业模式
经过2006—2008年的迅速扩张后,大型零售商难以赢利,它们开始调低对零售诊所的期望。很多零售商不得不关闭诊所或者放弃开设新诊所,早期进入的一些风险资本也退出了市场。但与此同时,更多的公立医院进入了零售诊所市场。2008年后,零售诊所进入缓慢发展期,零售诊所增长速度的放慢预示着新商业模式的演化,零售商和其合作者在努力适应市场环境。具体而言,商业模式四个要素的变化如表1所示。
(一)顾客价值主张
无论数量还是单价,早期的低端消费人群都不足以支持零售诊所存续下去,零售诊所必须发现或挖掘新的市场。作为与终端消费者最为紧密的零售企业,它们发现,慢性病治疗费用日益高涨且饱受诟病,而且这个市场的医疗保健服务非常有限,于是,零售诊所果断地进入了这个市场。2010年4月1日,MinuteClinic宣布将引入一种新服务——轻松检测,帮助糖尿病、哮喘、高胆固醇和高血压的病人改变生活方式。此后,其他零售诊所纷纷开展其他的类似服务。这是一个非常庞大和稳定的市场。零售诊所为所有将便利作为首要考虑因素的消费者提供服务;其业务也从“低端”向“上游”扩展,提供从基本医疗保健服务到更复杂的慢性病治疗以及整形手术等。
(二)盈利模式
由于单一收益来源无法弥补高昂的固定成本,零售诊所面临两种选择:增加收益或降低成本。零售诊所的性质决定了不能通过提价,只能通过增加服务或顾客数量来增加收益。因此,保持合理规模,利用现有资源就成为零售诊所的战略考虑。具体体现为从2007年开始,零售诊所与医院的广泛合作。与此同时,面临患者的不断抱怨和零售诊所体现出来的勃勃生机,医院、协会和医生都逐渐改变了对零售诊所的敌对态度,这充分体现了“不能打败它,就加入它”的战略思想。一些医院开始与零售企业合作,或者直接开设零售诊所。例如,2008年,MinuteClinics开始与Cleveland Clinic合作开设零售诊所;沃尔玛与各地医院合作,创立了联合品牌“The Clinic at War—Mart”;著名医院Mayo Clinic和Memorial Hermann也分别开设了两家零售诊所。此后,越来越多的医院与零售诊所合作,或直接开设零售诊所,这将成为零售诊所的主要的商业模式。
医院与零售诊所合作有两个原因:第一,零售诊所代表了新的顾客来源;第二,通过跟进或辅助治疗服务,医院可以增加其下游的业务。与医院合作后,零售诊所成为一个分流病人的网点。病人到零售诊所看病,当需要进一步医疗服务时,零售诊所可以提供相应的转院和后续服务。在流感高峰期,这也可以分流当地医院急诊处拥挤的人群。因此,零售诊所与医院合作可以获取信誉,而医院也因此获得了更多的客流量,这是一个双赢的战略。2008年以后,零售诊所的收益来源开始从单一来源变为损失性收益来源,虽然零售诊所无法直接获取理想的收益,但是它们能够帮助医院获取更多的客源,提高病人满意度,从而增加整体的市场份额和收益。
(三)关键过程
根据各种研究,阻碍患者到零售诊所就诊的最重要原因就是对其质量和“以药养医”的担心。随着医院越来越多地与零售诊所合作或直接开设零售诊所,零售诊所的治疗过程和质量得到了更多的保障。其中,美国医疗协会了指导零售诊所运营的原则,该原则对零售诊所的服务范围进行了界定,并且强调治疗的连续性和质量。它们还帮助大型药店下属的零售诊所建立了全国质量建议委员会,该委员会由全国知名的医生组成,帮助零售诊所提高质量,并对其绩效进行评价。这些服务过程的改进使得人们逐渐打消了对零售诊所质量的质疑,增加了零售诊所的病人数量。
同时,零售诊所的运营过程开始使用远程医疗模式和电子医疗系统等先进技术。例如,MinuteClinics投资1500万美元,购置了医疗协议软件。沃尔玛也开始尝试远程医疗商业模式,与戴尔等公司合作,推出整套电子医疗系统。利用信息通信技术,该模式将诊所与当地家庭医生和急诊中心联系起来,医生通过观看视频,指导零售诊所的护士进行诊断。这些质量原则、标准协议、电子医疗记录系统在零售诊所的应用,会减少人们对零售诊所质量的质疑,促进更多人使用零售诊所。
(四)关键资源
医疗服务的购买与其他购买行为的最大差异是病人是基于对医生的信任来消费的。早期零售诊所病人数量远远低于预期就是源于病人缺乏对零售诊所质量、安全和服务的信任。因此,如何取得病人的信任就成为零售诊所能否成功的关键。2008年后,与医院的联合品牌、医疗协议和标准、医疗规程的建立都使得零售诊所具有了一定的信誉和保障,成为重要的核心资源。截至2012年6月29日,美国共有1351个零售诊所,这些诊所分布在39个州,由107个运营商经营。其中,40个运营商是零售企业,有89个医院和零售诊所建立了合作关系。
四、主要结论
(一)美国零售诊所两次商业模式创新新的驱动力不同
第一次商业模式创新是顾客驱动的,第二次商业模式创新是零售企业、医院、私人零售诊所运营商共同驱动的,出现了多种组合形式。美国零售诊所商业模式的创新先是业态创新,即零售商店铺内出现了诊所,然后在信息技术(电子病历、远程医疗模式)的推动下,体现为技术创新,最终商业模式的各个要素都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体现为商业模式的创新。
(二)美国零售诊所商业模式创新的实质是合作网络创新
从2000年至今,零售诊所经历了从早期的创业者发起的企业,到零售商拥有的诊所,医院拥有的诊所,或者这些类型的组合过程,这是零售诊所逐渐构建合作网络的过程。与医院合作的零售诊所成为当前主要的商业模式,这种模式反映出利益相关者管理的原则,即将竞争者变为合作者,这会极大地促进零售业竞争力的提升,这种趋势将会持续下去。目前,商业世界正在经历着从冲突和竞争向合作和共同进化转变,合作网络的创新将会极大地促进零售业竞争力的提升。因此,如何构建合作网络关系是商业模式创新的关键,而这也是零售企业创新的机会和来源。
(三)美国零售诊所商业模式创新的关键资源和关键过程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2008年前后,零售诊所从运营独立的业务,变成医院医疗服务的一个分支,形成了一个更加完整的产业链。零售诊所是该产业链较低端的环节,与整个医院一起,提供连续、完整的服务。质量原则、标准协议和电子医疗记录系统对零售诊所发展至关重要,它们是零售诊所商业模式创新的技术促进器。今后,零售诊所将会更多投资于这些设施,远程医疗商业模式将会更加可行和普及,这在某种程度上符合Barras的逆向产品周期理论,即信息技术是服务创新的巨大推动力。
跨国零售商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不断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总是以较低的价格推出新的产品或服务,从而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与它们相比,我国零售商缺乏竞争力,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商业模式创新。我国零售商应该密切关注国际零售企业的动态,重视商业模式创新,提高风险承担度,尽快制定发展零售诊所的战略。
篇4
关键词 共享单车 商业模式 创新
一、引言
随着科技革新尤其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共享经济的产生和发展。1978年美国的社会学教授马科斯・费尔逊和琼・斯潘首次提出了共享经济的概念,但直到2008年经济危机后才最先在欧美国家流行起来。近几年,共享经济逐渐走进中国,滴滴、ofo共享单车等企业的出现便是顺应经济潮流而生,但是ofo及此类企业的商业模式却一直被外界所诟病,没有清晰的盈利模式只一味地烧钱,若有一天不再受资本的追捧,企业如何依靠自己活下去?因此,对共享单车商业模式创新路径的研究十分必要。
二、共享单车商业模式分析
目前,我国共享单车行业处速发展时期,ofo、摩拜、小等层出不穷,在此以ofo为研究对象。ofo共享单车起初是北京大学几个学生的创业项目,现已发展成一家创业公司,致力于解决城市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目前ofo已经完成多轮融资。2016年10月,ofo宣布完成1.3亿美元的C轮融资;2017年3月1日,ofo宣布完成4.5亿美元的D轮融资,成为共享单车行业单笔融资的最高纪录。
共享单车能成为资本的宠儿是因为其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企业的发展不能仅依赖资本而需有清晰的商业模式。据IBM商业研究所和哈佛商学院克利斯坦森教授的观点,商业模式是一个企业基本的运营方法,包括:用户价值定义、利润公式、产业定位及核心资源和流程。
(一)用户价值定义
用户价值定义是为目标用户提供的价值,是企业产品、服务和渠道的某种组合,强调满足用户的需求。ofo从校园到城市超过150万辆单车为4亿人次提供过出行服务,但ofo并不销售产品,而是通过一个共享平台将单车的使用权暂时转移给需求者,需求者通过支付一定的费用及提高单车的使用率来创造价值。
(二)利润公式
利润公式主要包括成本结构、收入来源等方面。
成本结构:ofo的固定成本主要是单车的生产投放成本,不同于摩拜自主研发的方式,ofo选择与第三方合作,未升级前一辆单车的成本为200多元,升级后也仅有300元左右,理论上属于轻资产运营。变动成本主要为车辆丢失、损坏及运营管理费用。
收入来源:这是ofo商业模式中不太清晰的一部分。ofo改变之前复杂的计费标准,现行计费规则为师生0.5元/小时,非师生1元/小时,校内两元封顶,校外不封顶。从表面看,ofo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分时租赁的租金,但就算其日订单量能达到两百万次,日租金也仅有一百多万,却要承担超过150万辆自行车的投放、丢失损耗及管理费用,所以租金里的利润空间并不大。除了租金还有押金。ofo的押金为99元,从2015年6月至今,ofo的注册用户超过2000万,押金的数额可想而知。ofo可实现即时退还押金,但由于用户黏性不会所有人同时申请退押金,因此仍会有大量资金沉淀在平台上。虽然ofo强调会对押金进行专款专项保存,但没有清晰的盈利模式却仍在继续烧钱,当无法从资本市场融资之后,押金会否被动用,我们不得而知。
(三)产业定位
产业定位是企业在产业链中的位置及充当的角色。按设想,ofo只是提供一个平台,让有车的人将车拿出来分享并取得平台上其他车辆的使用权,用户只需支付小额费用便可使用平台上的车,即C2B2C的模式。但走出校园后ofo有90%的车辆为自营,仅有10%的车辆来自共享,所以很大程度上还是B2C的模式,即企业在整个产业链中充当的角色还是生产者而非完全意义上的第三方平台。
(四)核心资源和流程
核心资源和流程是企业将所需的各类有形及无形资源整合的生产及运营流程,在此主要指单车的管理流程。管理中的难点一方面是“潮汐效应”,指一个地点一车难求而在另一个地点停满了车却无人使用的现象,但该问题会随着用户养成习惯,企业采集到大量数据之后被解决;另一方面是有人对单车进行私占和恶意破坏的问题,在对此方面还没有明确法律约束的今天暂时还无法解决该问题。除此之外,破坏密码锁、乱停乱放、贴虚假二维码等都是共享单车目前所面临的问题。
三、共享单车商业模式创新的核心要素
对于共享单车行业,影响其商业模式创新的核心要素主要是利益相关者和科技。
利益相关者在此主要指投资者、客户及当地社区。首先是投资者,共享单车能进入市场离不开资本的支持,企业开启疯狂烧钱模式也正因为其背后有雄厚的资本作支撑,故投资者是改变共享单车烧钱圈地却不注重盈利模式现状的核心要素之一;其次是客户,即单车的用户,各个共享单车企业之所以一直加大投放量提高市场占有率,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抢人,因此对客户用车需求及用车习惯的研究十分重要,有助于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最后是当地社区,共享单车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便利,但势必会损害到一些人的利益,如传统的公交、出租车行业,如何安顿好这些人,如何合理地切分“最后一公里”这块蛋糕,不仅是企业也是政府要思考的问题。投资者和客户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企业为社区创造社会价值,这些价值在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转化,因此利益相关者是共享单车商业模式创新的核心要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国家如此,对互联网企业而言也是如此。共享单车想要走更远,想要使商业模式运转更灵活,科技创新尤为必要。在单车上安装灵敏的定位装置降低单车丢失率、将密码锁设计得更难以破解、APP使用更为方便等这些都需要技术的支持,因此科技也是共享单车商业模式创新的核心要素。
四、共享单车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
政府方面要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尤其是押金方面要切实保障用户的利益,要在法律上加强对公众用车行为的引导和制约,减少单车私占、恶意破坏等事件的发生,还要对单车停放占用车位的问题进行规范。
企业方面一是要加快技术研发工作,二是要在抢占市场的同时思考什么才是支撑企业活下去的关键,ofo的日订单量早已突破百万,意味着每天都有大量的人在平台上活跃,有人有现金流,完全可以在平台上做一些“不务正业”的事,例如发展社交功能,做电商,接广告等,而疯狂烧钱模式带来的则是低价竞争和对商业模式的破坏。
对公众而言,使用单车的是我们,破坏单车的也是我们,我们享受着共享单车带来的便利,理应对共享单车加以爱惜。规范自我行为,自觉遵守用车规则是对共享单车起码的尊重。
五、结语
社会在进步,企业的商业模式也在不断创新,虽然共享单车行业目前仍处于抢占市场的时期,运营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秉持着环保和共享理念的共享单车也会在创新中越走越远。
(作者单位为河南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 尹一丁.商业模式创新的四种方法[N].
21世纪经济报道,2012-06-29(022).
[2] 益言.共享经济发展简介[J].金融会计,总第265期,2015(12).
[3] 肖晗.共享单车市场巨头全面“开战”[N].深圳商报,2017-03-02(A05).
篇5
关键词:商业模式;创新;幼教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2-0302-02
无论多先进的技术,只有以某种形式与适当的商业模式结合,才能体现价值;而同样的技术,采用不同的商业模式,创造的价值也不同。幼教业成长迅速,作为教育行业的特种兵,如何在全新的竞争环境中实现跨越式发展,如何在同等技术条件下挖掘更多的潜在价值,需充分借鉴商业模式创新理念,促进幼教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一、商业模式概述
商业模式首次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被广泛使用和传播。一个商业模式,是对一个组织如何行使其功能的描述,是对其主要活动提纲挈领的概括,它定义了企业的客户、产品和服务,提供了有关企业如何组织以及创收和盈利的信息,描述了企业的产品、服务、客户市场以及业务流程。商业模式与战略一起,主导了企业的主要决策。
按照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魏炜、朱武祥的魏朱六要素商业模式模型的描述,商业模式由定位、业务系统、盈利模式、关键资源能力、现金流结构、企业价值等六个要素组成。定位指企业满足客户需求的方式;业务系统指企业选择哪些行为主体作为其内部或外部的利益相关者;盈利模式指以利益相关者划分的收入结构、成本结构以及相应的收支方式;关键资源能力指以支撑交易结构背后的资源和能力;现金流结构指以利益相关者划分的企业现金流流入的结构和流出的结构以及相应的现金流的形式;企业价值指未来净现金流的贴现。
在商业模式的基础上,商业模式创新在中国商业界逐步成为流行词汇,其重要性已经不亚于技术创新等。商业模式创新是指企业价值创造提供基本逻辑的创新变化,它既可能包括多个商业模式构成要素的变化,也可能包括要素间关系或者动力机制的变化。通俗地说,商业模式创新就是指企业以新的有效方式赚钱。电子信息、咖啡、航空等不同行业不同程度的引入商业模式创新,并取得巨大成功。
二、幼教业发展的瓶颈
中国即将迎来一个全民早教时代,早期教育俨然成为年轻父母的刚性需求,这也使得越来越多有营销头脑的商家将眼光投向这块芬芳诱人的“大蛋糕”。由此,作为近些年来一个初露锋芒的新兴行业,早教市场的问题日渐凸显,制约着幼教业的发展。
1.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整体来看,幼儿教师队伍门槛较低,只要擅长音乐、绘画、舞蹈、英语,有爱心,具有一定沟通能力即可。工作中,若非严重不适合幼教事业,均可长期保留岗位。这就直接造成教师队伍参差不齐,制约幼教业发展。
2.早教市场无序影响幼儿成长。年轻父母“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思想强有力支撑起早教市场,很多特色班、实验班、兴趣班、开发班大行其道,在未获得审批的情况下私自营业,其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场所缺乏科学性、规范性、系统性,为初入社会学堂的幼儿揭开错误一页。
3.长辈的过渡溺爱限制幼儿自主能力。新一代的独生子女,周围至少围绕六位家长,特殊待遇、过分注意、包办代替、当面袒护等过度溺爱行为,使幼儿不仅难以具备勇敢精神,甚至连起码的自立能力都逐步丧失,直接摧残着幼儿身心健康。
4.以女性为主体的教师队伍造成幼儿性格缺失。一个幼儿园里若没有男性教师,幼儿面对的是一个女性的群体,他们丧失了性别认同对象,不可避免的形成了“娘娘腔”,男教师的缺失对于男孩的性别角色社会化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困难。有学者甚至说:“男教师的教师群体是个残缺的社会群体,而社会群体的残缺也就不可避免造成儿童人格的残缺”。
5.幼教行业的大型交流平台有限。开放的经验交流,对于成长中的幼教业至关重要。通过大型的交流平台,可将不同区域、不同等级、不同规模的幼儿园齐聚一堂,彼此研讨园本文化、课程设计、营养膳食、安全管理等经验,给同行以启迪,给自身以反思。当下,类似的大型交流会少之又少。
三、幼教业的创新性发展
幼教是幼儿成长必不可少的阶段,虽然面临众多困境,但发展幼教事业、提高幼教水平的趋势锐不可当。基于魏朱六要素商业模式模型,可通过明确定位、改进运行机制、提升企业价值等方面着手,扬长避短,实现幼教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1.双管齐下的定位。幼教业既是一个产业,也是一面旗帜,需要政府与幼教单位共同努力,把产业做大,把旗帜高举。(1)政府借助行政手段筑牢幼教进入壁垒与管理机制。政府相关部门从实际出发,制定、完善行之有效的幼教行业规范、发展规划、资助途径,并严格审批制度,从源头严把进驻关。办公场所、师资力量、法人资格、办学章程等环节层层审核,确保园所持照经营,杜绝“黑户”出现在幼教市场。教育、卫生、安全等监管部门定期、不定期开展幼教单位检查工作,从专业角度发现隐患,督促整改,对于不合格园所给予闭园处理,真正做到预防第一、管理规范、科学有序。(2)幼教单位发挥自我监督与相互监督作用。在幼儿园,起主导作用的不是园舍和设施等物质条件,而是要把幼儿培养成怎样的人。幼教单位明确的办园思路和教育理念直接影响着幼儿对人生、社会和家庭等方面的认知,所以,从领导到班长,从班长到老师、保育员,都要承担起所负职责,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的同时,积极探索新思路,并实时监督,针对问题不断改善,不断发展。为促进幼教市场的整体进步,行业内单位间需相互监督,敢于将违法、违规、违例事项及时曝光,纠正不正之风,保持行业的透明度。
2.内外兼修的机制。(1)以考核为牵引,强化教师队伍素质。“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而教师水平正是幼教单位的“关键资源能力”。为人师表,一定以师德为重,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在师德建设方面,重在建立规范和引导机制,教育和引导教师履行岗位职责,自觉加强道德修养和作风建设;在教师专业素质方面,一是要招聘专业对口、有一定特长的新教师;二是注重日常培养,为教师提供再教育、培训、交流学习的机会;三是在教师队伍中树立标杆,用真实的人、熟悉的人、优秀的人感召教师不断提升;在考核评价方面,坚持家长满意第一、日常表现为辅、兼顾公平的原则,并将评价结果与教师晋升、薪酬挂钩,并敢于解聘不适合教师岗位的职工。教师能力的提升,就极大带动幼教“关键资源能力”的提升。(2)以适度为标准,倡导幼儿自主能力。首先,要适度关爱。家长、老师要充分信任幼儿,给予幼儿自主操作、探索的机会,让幼儿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验成功,这样获得的经验知识才是幼儿自己的、内化的。绝对不能将幼儿的事大包大办,一味溺爱,扼杀幼儿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其次,要适度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具有阶段性,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在适宜的年龄学习适宜的知识。教师引导家长不要盲目跟风,切勿将各类特长班充斥幼儿课外时间,拔苗助长的教育把家长的焦虑转移给孩子,死板的教育扼杀了孩子的天性,让他们失去了天真的童年。最后,要适度鼓励,避免称赞、礼品、大餐等激励因素向保健因素的转化,变相导致幼儿对鼓励的需求无限性扩大,成为一个不懂得满足和感恩的人。(3)以培养为原则,打造优异男教师团队。男教师作为幼教行业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其出现、成长、壮大都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更是形成幼教单位间竞争的“资源焦点”。男教师有着自身的特点,幼儿园要正确对待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不总拿来与女教师进行对比,要让他们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去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教学任务。要安排男教师进行带班工作,这样使男教师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幼儿的一日生活活动的规律,亲密接触幼儿,了解幼儿的性格特点,熟悉幼儿的一举一动和眼神所表现出的需求,幼儿也清楚的知道教师每个动作或眼神对他们的要求,这样就使教师和幼儿之间形成一种默契感,久而久之就有一种感情纽带的形成,使男教师能更好地投入工作,但切勿使带班男教师被女教师同化,失去其自身特色。管理工作使男教师进行换位思考,若有合适机会,将男教师纳入幼儿园管理团队,让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更加乐于融入幼教行业。
3.社会导向的价值。幼儿期是人生接受熏陶的开始,人许多基本能力是这个年龄阶段形成的,如语言表达、基本动作以及某些生活习惯等,性格也在逐步形成。幼教对于孩子,是至关重要的。幼教单位要树立“教育育人”的奉献理念,将单位价值与社会责任紧密联系起来,杜绝盲目追求经济效益的纯商人行为。通过自我教学活动的开展满足社会和家长对幼教行业的需求,从精神、理念、文化层面提升幼教行业的社会形象,承担起社会责任。
本文以商业模式创新理念为切入点,提出幼教单位定位、机制、价值等三方面的改进模式。但幼教行业的发展,需要社会、幼教单位、家长、幼儿共同努力,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创新思维,不断推进幼教市场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 魏炜,朱武祥.发现商业模式[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篇6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无论是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消费方式和消费心理还是企业的组织结构、运营方式和管理方式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网络经济是以经济信息化为基础,利用信息和网络技术对企业的内、外部资源进行动态的整合,采取更利于企业发展和更利于消费者满意的研发、生产、销售和管理活动的经济形式。相对于传统经济而言,网络经济具有不同的经济特征、原理和规律。网络经济消除了企业经营环境的时空限制,使商业活动更加快捷和频繁,同时向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渗透,促使产业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传统经济具有边际成本递增、边际效益递减的特征,而网络经济具有边际效益递增性的特点;按梅特卡夫法则还可以看出,网络经济具有外部经济性,而传统经济更多的具有外部非经济性。作为知识经济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网络经济深刻地改变了企业的经营环境,传统企业基于产品主导逻辑的商业模式不再适用,各种创新型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例如国外的Facebook、Twitter和国内的腾讯、阿里巴巴等公司,他们的运营模式、成本结构和盈利模式在财务上都有更快更好的利润表现。因此,在网络经济背景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动因和创新路径的研究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一、商业模式创新
1939年,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熊彼特最早提出商业模式创新的概念,他认为:价格和产出的竞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来自新商业、新技术等商业模式的竞争。企业需要进行不断的破坏性创新,创造性破坏是新经济的核心内容。美国的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也曾指出: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时代华纳的CTO迈克尔?邓恩说:相对于商业模式而言,高技术反而是次要的,前者是企业能够立足的先决条件。以上学者和实践者从不同角度说明了商业模式及其创新在竞争中的重要作用,但缺乏系统性的研究,《商业模式新生代》的作者Osterwalder给商业模式下了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定义,商业模式是由一系列组成元素构成的概念性工具,它表明了围绕企业的合作伙伴、竞争对手和顾客,企业发现价值、创造价值、价值传输和价值获得的逻辑。长期以来,理论界和实业界对企业创新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等方面,却忽略了事关企业长期发展和长期绩效获得的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和产品一样,商业模式也具有生命周期,当企业的内外部经营环境发生变化时,企业原有的商业模式会变得过时或不再适应,企业需要不断地对商业模式进行调整、设计、创新和实施。作为整个商业生态系统的一员,企业需要根据内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培育自身的动态竞争能力,商业模式是从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规划企业的动态竞争能力。由此可见,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是当前网络经济环境下的研究主流方向。
二、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动因分析
经济学界更多的是从企业经济租金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并非所有的资源可以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和超额利润的来源,因为在一个完全竞争或竞争较为充分的市场里,资源获取的价格和价值趋于一致,因此不太可能产生经济租金。商业模式具有不能被完全模仿、不能被替代、不可转移和稀缺性的特征,这种掌控和运用资源的运营模式、管理模式和盈利模式会利于企业经济租金的获得和长期利润绩效表现。管理学界更多的是从核心竞争能力的角度去分析,企业具有生产性的稀缺资源或具有独特的资源操作能力都可以构筑成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在服务主导逻辑的网络经济环境下,企业更加注重操作性资源的培育和获得,企业的商业模式是最重要的操作性资源。因为核心竞争能力获得的优势是暂时性相对比较优势,企业要想在更长时间里获得竞争优势,需要不断培育和发展核心竞争能力,也就是动态竞争能力,这种动态竞争能力也会要求企业的商业模式不断地进行创新。
另外,在当前网络经济环境下,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也发生了激烈的变化,经济的全球化、信息化、科技化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瞬息万变都对企业的持续经营和永续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企业只有不断地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其次,消费者市场也发生较大变化,在传统经济的卖方市场适用的商业逻辑不再适合网络经济环境下的买方市场环境。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消费心理、消费方式等都有较大的改变,对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提出了越来越苛刻的要求,更加注重个性化消费和消费体验。只有高效、灵活和个性化的商业模式才能适应消费者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
三、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途径分析
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分析对传统经济的成功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这一理论是在对竞争环境相对稳定假设前提下的企业在价值链条上的定位,在外部环境发生激烈变化的网络经济环境下,这一理论不再适用。很多的价值链条相互交叉作用构成了价值网络,企业经营的重点集中于在价值创造系统中与供应商、合作伙伴、顾客、竞争对手等进行合作共同创造价值。这种价值共同创造的商业模式要求企业应该围绕顾客的需求,与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协同价值创造,同时注意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加强对企业知识的管理。
(一)明确顾客需求
企业的竞争战略不应放在如何消灭对手上,而应放在顾客的需求上,考虑如何发现顾客、服务顾客和维护顾客。一家企业的资源和能力是有限的,企业需要借助伙伴资源和能力来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而顾客需求和潜在需求的明确是前提条件,通常顾客的需求是动态变化的,对顾客需求的定义需求不断的确认和更新。在同质化竞争日益严重的红海里,迅速发现并明确顾客需求能力可以帮助企业走向更加广阔的蓝海。
(二)明确关键资源能力
企业的关键资源能力是指企业拥有的那些对其具体业务保持持续性的竞争优势,至关重要的基于能力的资源。关键资源既可能是物质性的,也可以是非物质性的。企业的资源只有在与企业某种扩张后的能力相匹配时,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并获得超出平均水平的收益,成为企业的关键资源。明确顾客需求使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有了实现的可能,那么企业的关键资源能力可以保证商业模式创新是否具备相应的资源能力去实现。
篇7
关键词:商业模式;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品或服务;联盟网络;客户价值
中图分类号:F406.11 文献标识码:B
技术进步对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由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带来的新技术经济范式正逐渐侵蚀着传统的产业链,使原来隐藏在业务流程背后的“商务模式(business model)”,成为企业抵御风险、提高收益、竞争制胜的法宝。商业模式的创新已经为许多企业创造了神话,新一代信息技术更为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借助我国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时机,深入研究新一代信息技术引致商业模式创新的机理,探索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引致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引导企业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杠杆,选择适宜的商业模式,对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构筑竞争优势具有现实意义。
一、新一代信息技术引致商业模式创新机理
能够引致商业模式创新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包括云计算、物联网、下一代互联网、下一代移动网络和高端软件。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打破了传统商业模式各要素之间的平衡,建立起一种新的平衡态,获取竞争优势。
(一)商业模式的特点
商业模式是企业面向特定市场的一种配置,用以保证企业创造价值并获取收益; Timmers(1998)将商业模式看作是由产品、服务和信息构成的有机系统;Magretta(2002)从顾客、顾客价值两方面研究了商业模式的内涵;奥斯瓦尔德(osterwalder,2004)在综合了各种概念共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包含九个要素的参考模型,描述了以产品或服务为载体的价值主张,以成本结构为特征的基础设施,其中成本、利润指标是商业模式的表象,价值创造过程才是商业模式的实质。商业模式把基于市场的“资源交易”的各环节内化于一个联盟结构中,转变市场交易关系为联盟成员间的契约关系,其中,产品或服务是客户与企业价值交换的载体,厂商企业及合作伙伴是创造价值的主体,他们创造并传递价值,每个结点所创造的价值沿着特定的路径传递,最终送达客户,即实现了客户价值。客户是商业模式价值的最终评判者,是价值创造的源泉;联盟成员所创造的总价值只有与客户价值相匹配,并实现了价值交换,商业模式才具有可操作性。因此,商业模式具有如下特点:(1)客户需求是商业模式的利润源泉,在买方市场条件下,通过联盟成员间的一系列业务活动,商业模式可以将整合的资源输入并转换为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或服务,并实现价值增值过程;(2)产品或服务是商业模式的基本支撑点,客户价值是企业实际提供给客户的特定利益组合,这些利益的载体就是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当行业的竞争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原有的产业结构将受到强烈冲击,新的竞争规则逐渐形成,资源要素的价值、产品与服务的内涵均会被市场重新定义[1],即引起商业模式的创新;(3)联盟网络结构是商业模式竞争力的内在根源,当竞争环境动荡时,企业要发挥各种资源的潜在价值,必须加强与联盟伙伴之间的合作,合理利用对方的渠道、关系、技术等资源探寻新的业务方式。
(二)新一代信息技术引致产品或服务的创新
产品或服务是商业模式的支撑点,是厂商企业与客户价值交换的载体,当产品或服务越能满足客户需求时,联盟企业就越盈利。下一代互联网和下一代移动网络,可使企业实时与客户接触,便于企业收集客户的相关数据,经标准化后整合到联盟内的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上,再利用云计算,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并根据客户的规模及市场的竞争情况,组织协调联盟成员共同确定所提供的产品与服务的水平;在外部需求变动的情况下,企业利用云计算的预测分析功能挖掘客户的多样化的扩展需求,新一代信息技术引致的联盟价值网络结点越多,资源的组合越多样化,由于信息产品或自助服务的边际成本较低甚至接近于零,所以企业可以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或增值产品以获得收入;新一代信息技术使有形的产品不再是实现价值的唯一载体,信息、知识等虚拟性产品及其组合可形成完美的客户解决方案,降低了厂商企业向客户交付产品或服务的复杂性,满足客户潜在需求;新一代信息技术可使厂商企业关注客户的购买情境,在经营中发掘客户行为模式,运用决策支持系统和数据挖掘技术发现潜在客户群,预测客户行为模式,以获得丰富的客户知识,通过对客户知识的运用预测深度的业务发展趋势,可以开发出引领客户需求的新颖的产品或新型服务,从而提高了竞争力,形成持久的竞争。
(三)新一代信息技术引致的联盟网络创新
联盟网络是商业模式创造价值、获取价值和分配价值的逻辑框架,联盟网络的创新可以产生有价值、难于模仿的异质资源,通过构建适宜的网络结构和提高联盟运作的效率可增强商业模式的竞争力以获得超额的客户价值。
篇8
关键词:经济危机;中国软件企业;SaaS商业模式
一、引言
SaaS是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也叫法是软件运营,或称软营,是一种基于互联网提供软件服务的应用模式。一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软件的成熟,在21世纪开始兴起的完全创新的软件应用模式,是软件科技发展的最新趋势。SaaS提供商为企业搭建信息化所需要的所有网络基础设施及软件、硬件运作平台,并负责所有前期的实施、后期的维护等一系列服务,企业无需购买软硬件、建设机房、招聘IT人员,即可通过互联网使用信息系统。就像打开自来水龙头就能用水一样,企业根据实际需要,向SaaS提供商租赁软件服务。
计世资讯的《2008~2009年中国软件运营服务(SaaS)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08年管理型SaaS市场增长率达到75.6%。针对这份报告,有专家指出,2008年管理型软件运营服务市场增长75.6%,达到7.9亿元。虽然这个规模仍然很小,但作为一个新兴的市场,而且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如此快速的增长给业界带来了信心。
二、理论综述
任何经济现象的出现和兴起都会激发我们应用现有的经济理论对其进行解释和理解,这也是经济理论能推陈出新的原动力。以下,我们尝试通过对SaaS模式的调查研究来探讨它具备什么样的优势来帮助中国的软件企业来度过经济危机的。
(一)可重复使用
SaaS模式的应用最大优点之一就是“可重复使用”,这其实是SaaS其他所有优点的基础。如果企业使用SaaS解决方案,实际上企业将不从事重复工作,而是单单利用现有的解决方案。
(二)有效降低企业的成本
为企业节省了大量成本,这些成本包括昂贵的硬件设备、软件以及通信设备投资,人力资源培训投资等等。由于硬件技术不断更新,机器在以超常规的速度折旧,很多企业对把大量资金投资在迅速贬值的硬件设备上感到不值,对养一批不能直接创造经济价值的IT人员感到不安,SaaS的出现使他们能用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
(三)推动企业快速实现信息化
因为SaaS这种软件交付模式可以允许中小企业在不增加IT投入的基础下,快速实现信息化,同时也能够大幅度降低信息化给企业带来的风险。
(四)无须企业维护和管理
企业无需再配备IT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同时又能得到最新的技术应用,满足企业对信息管理的需求。系统的维护与更新交由专门的SaaS负责,对企业来说省事不少,不仅不需要专门的维护和管理人员,也不需要为维护和管理人员支付额外费用,很大程度上缓解企业在人力、财力上的压力,使其能够集中资金对核心业务进行有效的运营。
(五)“先试后买”降低了信息化实施风险
SaaS让软件供应商与客户之间的沟通更加透明,在保证价格和功能公开公正的同时,为潜在用户提供“先试后买”的消费体验,在实施之前先使用,让用户提前评估使用后的效果,大大降低了企业信息化的实施风险。这在传统软件中简直难以想象。
三、案例分析
我们选择金算盘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算盘)作为案例。主要是金算盘符合以下标准:第一,由传统软件套装软件提供商转变为软件服务提供商;第二,在软件服务提供商中具有广泛代表性典型的代表;第三,该项业务是服务提供商的主营业务收入。
(一)金算盘的简介
金算盘是国内知名的企业管理软件及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创立于1992年12月,总部设于重庆,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等地拥有40多家分支机构,与近千家中外知名机构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业务范围和服务能力可以覆盖世界各地。金算盘产品素以品质优异而著称。早在1998和1999年就连续两年获得商务软件和财务软件评测全国冠军。2003年获得平台型ERP产品竞争力全国第一桂冠。2004、2005、2006、2007年度,金算盘ERP软件连续四年被推荐为中小企业信息化采购首选品牌。2006年金算盘亿禧网被评为“最值得关注商业网站”,金算盘全程电子商务平台被评为“中国信息产业中小企业最具应用价值产品”。目前,金算盘的产品与服务已经成功得到超过20万家用户青睐,是国内理念最超前、技术最先进、设计最灵活、功能最实用、应用最具成效、性能价格比最优的企业信息化服务产品之一。
(二)金算盘的传统业务模式
作为传统套装软件厂商,金算盘公司的软件产品主要分为针对中小型企业管理的ERP-B,针对集团客户的ERP-G以及针对其他特定客户的管理软件。在针对中小型企业管理的ERP-B软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金算盘6f,它是一套完整的企业财务和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主要包括预算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评价分析管理系统和集成应用系统;在针对集团客户的ERP-G主要包括预算管理、集团账务、资产管理、资金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部分。对于其他的特定客户,金算盘提供了具有针对性的管理软件,这也是金算盘软件的特色之一。
(三)金算盘的SaaS业务模式――全程电子商务
金算盘基于SaaS的全程电子商务提供了一个“一站式”电子商务解决方案,一方面,将管理软件和电子商务进行了成功整合,在平台中嵌入了基于互联网的新型管理软件系统,将管理范畴从企业内部延伸到了企业外部的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形成了敏捷电子供应链;另一方面,它改造了以初级电子集市为标志的第一代电子商务,除了提供信息和资讯、搜索商机、即时通讯和信用保障等服务外,还可提供更具客户价值的供应链整合与管理、商务协同、在线工作、物流管理等服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覆盖企业信息化全程的商务活动电子支持系统。
通过金算盘的基于SaaS的全程电子商务,企业内部各下属机构等可进行全方位的内部信息化管理及协同;企业外部的供应商、经销商可以与企业进行在线洽谈、在线采购、在线销售、在线支付、在线结算等,并且供应商及经销商与企业的所有业务往来都可以进行全程跟踪与协同。企业本身也可以将内部管理与外部电子商务交易活动融合,帮助企业实现从“内部管理”到“外部协同”,从“电子商务”再到“移动商务”的全程信息化服务。其结构如图一所示。
(四)金算盘基于SaaS全程电子商务的发展状况
金算盘于2006年7月推出国内第一个全程电子商务平台,全面支持SaaS模式,并迅速得到用户高度认可,于2007年三、四季度连续雄踞中国SaaS软件市场榜首。
四、案例研究结论与讨论
(一)SaaS模式未来的发展
计世资讯(CCW Research)研究认为,2006年是中国软件运营服务市场从导入期进入发展期的分界点。未来十年将是中国软件运营服务市场的黄金时期,其市场规模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计世资讯(CCW Research)预测中国管理类软件运营服务市场未来五年的复合增长率为88%,2011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8.3亿元。
(二)SaaS模式面临的挑战
1.传统文化的挑战
SaaS模式是一种技术的创新,服务模式与商业模式的创新,但归根到底是一种客户行为习惯的变革。这种变革是源于西方成熟的信息化基础和文化之上的,必然与我国传统文化发生冲突。
2.客户认知与行为习惯的挑战
中国信息化的时间很短,国人对软件的定位在传统的观念上,习惯掏钱买软件或下载安装到个人电脑上。通过登录口获得服务的模式,使传统的习惯与认知就会受到挑战。
3.自身存在问题的挑战
SaaS模式自身存在的硬伤是SaaS发展中不可逾越的一道坎,以下风险能以避免:
(1)数据安全,这是企业在向SaaS过渡时的首要考量。尤其是对财务服务,第三方呼叫中心,银证机构等公司而言,数据安全是根本命脉。
(2)自定义,从总体上看,SaaS的自定义能力尚无法与预置型应用相提并论。SaaS的多租户特性虽然是一种低成本的模式,但这也决定了SaaS软件的趋同性。
(3)总体拥有成本,SaaS的用户订阅模式可以让公司随着用户和功能的添加而相应调整。除此之外,软件、硬件和人力成本都需要被计入到总体拥有成本(TCO)中。
(4)厂商的稳定性,在选择一名长期商业伙伴之前,企业应仔细评估SaaS厂商的财务稳定性与兑现承诺的能力。
(三)结论
金算盘通过“基于SaaS模式的全程电子商务管理模式”,这种新的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供应链管理方法,提供多个企业同时使用ERP平台实现企业内部信息化的同时,基于同样的数据结构和工作流引擎实现供应链的快速协同,使企业内外部信息流转无差别化;在软件供给模式上采用向多个用户同时租赁使用的SaaS模式;在运营方式上则由第三方运营,提供给多条供应链同时使用,形成并支持供应链群和供应链网。该模式将提高整条供应链的协同效率,同时规模效益将大幅减低信息化成本及供应链总体拥有成本,具有功能全面、成本低、应用快速等优势,尤其适合于资金短缺、业务多变而又渴望全面信息化的中小企业。
然而,如上述面临的挑战,基于SaaS模式的全程电子商务应用虽然给金算盘带来前所未有的机会,但是越来越多的平台型竞争者的强势介入(如阿里软件)将对包括金算盘在内的直销产商产生极为残酷的竞争。下面仅就基于SaaS模式的电子商务系统本身做一评价。
据Gartner预测,到2013年,40%的电子商务部署将使用一个完整的SaaS解决方案;90%的电子商务网站将至少订购一项基于SaaS的服务,如产品评审、产品介绍或社会销售能力。
正如Gartner研究副总裁吉恩・阿尔瓦雷斯说,“转向SaaS应用的趋势已经影响了用户关系管理(CRM)和其它应用,电子商务也不例外。电子商务SaaS解决方案将为没有电子商务运营能力的厂商提供这种能力和网络竞争能力。电子商务SaaS解决方案还能为组织提供直播网站,让电子商务SaaS服务提供商提供独立的服务,如产品评审或点击通话等,可以被整合到电子商务SaaS平台中,也可以被整合到使用授权软件的站点上。”
参考文献:
[1]约翰・哈格尔三世.网络价值-在客户制定规则的时代塑造市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2]T.G.勒维斯.非摩擦经济――网络时代的经济模式[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3]赵立军,范晓晖.SaaS技术的发展和演进[J].现代电信科技,2007,(12).
篇9
[关键词]农村 上市商业银行 管理模式 创新
一 农村上市商业银行的特点
(一)提高资本充足率
资本金不足会制约农村上市商业银行增加规模和增加效益,大大阻碍农村上市商业银行的发展。上市是农村商业银行充实资本金的有效途径,一方面可以使农村上市商业银行实现外部融资,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增加农村上市商业银行自身竞争力来提高其资本金的自我积累能力。
(1)上市是农村商业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从而完善抗风险能力的主要途径。2007年,汇丰银行已经在国内成立了第一家外资村镇银行,我国农村地区首次出现了由外资银行全资设立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另外,其他不同的民间资本也依次准入农村金融市场,以上这些现象必定会给农村上市商业银行带来新的挑战。比较银行综合实力的所有指标,仅是资本充足率这一项,农村商业银行就和外资银行具有比较大的差距。因此,必须采取上市、资本化运作和多元化资本管理策略使筹资更加有效便捷,为扎根农村经济、以服务“三农”为宗旨的农村上市商业银行找出一条改革新路。
(2)农村商业银行上市以后,必须凭借资本市场的实力,对其自身的内部治理结构、管理机制等开展积极地改造和完善,促进各项业务的持续均衡进步,通过完善自身的资产质量和盈利水平来提高其资本金的自我积累能力。
(3)农村上市商业银行一旦借助上市提高其资本充足率,就可以保证对中小企业经营发展的资金支持,也可以更大程度地满足地方一些大型的农村经济实体的资金需求,这就在提高农村上市商业银行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强化了扶农、支农的实力。
(二)促进农村上市商业银行自身规范及规范信息披露制度
完善上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政策法规。要解决当前上市商业银行信息披露不规范、披露不充分的问题。必须建立一套适合我国金融市场发展情况与国际监管要求的披露规范。由于我国内部控制的发展较晚,投资者对内部控制信息的敏感性要低于会计信息,因此着眼于提高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运行水平,应借鉴国际通行的做法,对上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信息实行强制性披露,并统一规定所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出具专门的内部控制报告。该报告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内容:董事会和管理当局对公司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估报告:董事会和管理当局包括财务负责人应表明对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制度的责任,并签字认可,以保证所陈述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必须由注册会计师验证并披露;董事会、监事会和公司审计委员会发表对内部控制评价的意见等。
(三)奠定跨区域发展的基础
农村上市商业银行如果永远局限在地方,将不利于其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如果立足在单一区域,一旦地方上某个行业受到市场冲击,市场供需发生变化,将明显影响到农村上市商业银行的经营稳定,致使其业绩出现较大的波动,市场风险很大。农村上市商业银行一般规模较小,跨区域“长线作战”难度较大。农村上市商业银行的上市,不但可以有效规避这种市场风险,还将为其采取跨区域经营提供条件。上市后的资本运作和多元化的资本管理手段将为其购并其他金融企业增添可行性与便利,有助于农村上市商业银行将自己的网点探触到本地以外的其他区域,一方面实现优势互补,另一方面根据区域间不同的产业特征,合理配置其金融资产,规避市场风险的同时,扩张经营规模,增强盈利能力。
(四)优化激励机制农村上市商业银行上市将有助于其优化激励机制,进而促进管理层的经营管理绩效
资本市场中的融资规则使股价表现与经营者的收益联系在一起,因此,上市公司经营管理者的收益与公司股价表现存在一定关联。如果上市公司经营绩效不佳,会对融资带来限制,甚至将面临被其他机构收购的威胁。因此,资本市场上的这些关系将激励管理层更加积极地改善银行的经营管理,优化银行的资产质量,提高银行的经营业绩。这无疑会促进农村上市商业银行不断以市场要求来完善内部机制,实现自身实力的飞跃。
二 农村上市商业银行管理创新模式形成策略
(一)调整农村上市商业银行的管理结构
调整农村上市商业银行治理结构是农村上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系统顺利运行的前提和保障。董事会、监事会以及高级管理层人员是农村上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最关键的决定者、管理者和完成者。要保证农村上市商业银行管理结构能够从真正意义上发挥效果,就必须贯彻执行银监会《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试行办法》中有关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任务,也就是董事会承担保障农村上市商业银行组建并且执行充分而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负责批复全面经营策略和关键规章并且进行定期的检查、评估完成状态;承担保障农村上市商业银行在法律和规章的框架内审慎经营,清晰设置能接受的风险等级,保障高级管理层执行相应的措施找出、估算、监督并且控制风险;承担审批组织机构;管理保证高级管理层对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和彻底性开展监测和评价。监事会负责监督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加强内部控制体系,负责监督董事会和董事、高级管理层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行内部控制职责:承担规定董事、董事长及高级管理人员修改破坏农村上市商业银行利益的活动同时进行监督执行。高级管理层管理制定内部控制政策,对内部控制体系的彻底和合理性进行监测和评价;负责执行董事会决策:负责建立识别、计量、监测并控制风险的程序和措施:负责建立和完善内部组织机构,保证内部控制的各项职责得到有效履行。
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应该持续打造良好的内部控制文化,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职业道德素质,搭建有效的内外部信息沟通渠道,保障快速获得和内部控制相关的物力、人力、财力信息和技术等。董事会是治理结构的关键,为银行安全、健康顺利地工作负责。建立独立董事制度,不断完善外部董事比率从而确保其独立性。外部董事可以提供专业知识,为保护股东利益提供外部监管服务,进而提高企业的价值。
监事会制度是完善公司治理的主要因素。虽然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对监事会职权做了有关的规定,然而各条款原则性都比较强,对操作不利,必须在实施细则中细化有关的操作程序。农村上市商业银行必须在强化监事会的职权同时,不断设计监事的义务和责任,在保障监督独立性、忠诚性的前提下,确定监事会因无法快速、高效、彻底执行监督权所应承担的后果和责任。
(二)完善人力资源能力,设置风险文化和制度观念
依法建立健全农村上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应该确保以人为本。伴随着业务持续创新进步,新的风险与问题越来越多,有效的农村上市商业银行内部风险评价和监控方法不
断地更新、技术的要求也不断提升、操作流程变越来越烦琐,对农村上市商业银行工作人员、内部风险管理人员以及中高层管理者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必须加快建立一支高能力、会管理的现代农村上市商业银行员工队伍。应该完善科学的人才聘任、培养、采取及淘汰制度;完善对用人制度的管理,不断地健全对员工,特别是管理人员以及决策人员的考核、奖励、惩罚、监管制度,通过教育和管理,激励与约束的合理结合,完全解决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中“人”的问题。
农村上市商业银行文化作为控制环境对内部控制体系具有非常关键的影响。所以,应该在职员中营造出一种奋发向上的企业文化,有效地促进所有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制约所有职员的活动,利用一种自律行为来达到业务进步和内部控制的目的。有效合理的经营指导思想能够打造出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从思想上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农村上市商业银行必须经过深入进行教育活动,不断开展各种学习和培训,使员工意识到内部控制管理(风险管理)是银行经营战略的关键问题,是农村上市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源泉。与农村上市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经过不断地加强经营风险意识,使所有员工可以自觉地在各自的业务领域中,以积极认真的态度执行自身内部控制任务。
(三)构建统一的内部监管体系,降低农村上市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
农村上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部分应吸收现代银行对内部控制的管理经验.积极发挥银行内控机制和内部审计的有效作用。通过内部审计可以协助银行实现经营目标,为总行及时了解分行情况,完成经营任务。内部审计可通过对农村上市商业银行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系统的监督评价。帮助总部银行控制风险,预防和减少损失。银行内部审计通过发现问题,堵塞漏洞。可以防患于未然。
(四)完善管理体系,提升农村上市商业银行的监督力度
强化农村上市商业银行的监督体系,应该不断加强董事会和监事会内部的机构。为确保董事会对内部稽查系统的成功监管,还应该在董事会的前提下建立内部审计委员会。另外,完善监事会的结构。加快监事会成员素质的培养,有效发挥监事会对董事会的监督作用。
(五)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进农村上市商业银行管理创新
企业银行管理目标是和经济发展密切联系的,这一目标的设置始终是随着经济形态的转化以及社会进步而持续加强。农村上市商业银行企业本身必须关注完善对信息化融合发展的全没面了解。应该持续的加快企业农村上市商业银行信息化的速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农村上市商业银行资源计划等计算机的创新管理系统,不断提高农村上市商业银行运营效率和创新的管理水平:加快发展信息化电子商务,促进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的重组与优化,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推进农村上市商业银行企业创新管理由传统经验型向现代创新型的大转变。
(六)加强宣传力度。让管理创新加以巩固
在管理创新活动中,应该持续的发现优秀的管理人才。农村商业银行应该持续的提高宣传灌输力度,加强所有员工的认同感,一流的农村上市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应该以一流的思想观念为基础。在处理农村上市商业银行文化建设应对的一些关键问题时,首先应该从处理广大员工特别是农村上市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人员的思想问题着手,利用大力的宣传,普及农村上市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知识,不断转变思想观念,提高认识能力,进而使管理创新得到巩固。
三 结论
完善农村上市商业银行管理创新模型,应该持续的努力构建现代商业银行管理制度,大力加强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应该不断地加强创新管理,营造良好的商业银行管理文化氛围,不断提高全面风险创新管理体系的水平,管理创新已经是农村上市商业银行的生存的源泉。农村上市商业银行在经历了“传统管理型”在恰当的时机转变为“创新管理型”,建立合理的管理创新模式,把管理创新体现于农村上市商业银行的管理制度之中,进行农村上市商业银行管理创新对加强农村上市商业银行管理能力和水平,意义重大,只有持续的完善管理创新的目标,才可能获得农村上市商业银行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乡村振兴;电商;云服务;产业链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发展不均衡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樊蓉,2019)。为加快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及消除贫困,2017年在报告中正式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要从根本上提高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王恒等,2020)。畜牧业和养殖业是我国部分农村地区的支柱产业,从产业链结构看,饲料业上游与畜牧业养殖业连接(韩瑞等,2020),下游又影响到种植业的市场(沈捷等,2020),因此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趋势越来越明显的背景下,饲料企业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探索全新的经营模式,对于促进我国乡村经济的振兴意义重大。截至2020年底,我国电商经济总体规模接近50万亿元(郭婷婷等,2019),且电商经济占国民经济总体比重仍在持续增长,电子商务对各行业各业的影响都是颠覆性的(康耀武等,2019)。受产品特性、物流成本等因素的影响,饲料产业的电商之路起步较晚(高凯,2020),但近几年大多数饲料企业都在积极开拓电商市场,并探索新的电商模式。本文在分析饲料企业现有电商模式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借助云计算工具和云平台服务构建一种全新的电商模式,提高饲料企业的在线销售规模。
1饲料企业现有电商模式及存在问题分析
1.1饲料企业现有电商模式饲料产品具有单位价值较低、包装体积大、质量大等特性,其限制了饲料企业的电商发展。但随着我国道路交通和物流运输系统的逐步完善,饲料企业也逐步开始在线业务的拓展。从现有的饲料企业电商模式来看,主要依托于在线平台开展与企业用户、个人用户之间的业务往来,具体模式包括B2B、B2C和O2O三种。1.1.1B2B模式在B2B模式下,饲料企业一般通过已经具有一定规模的在线平台或本企业的网络与从事畜牧业、养殖业的企业法人开展经营业务往来。该种模式下饲料企业可直接针对有饲料需求的畜牧业养殖公司,也可与规模较大的饲料批发商对接。1.1.2B2C模式B2C电商模式的客户以零散的农畜养殖户为主,该种模式主要借助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第三方销售平台,在本企业店铺中上架各种不同类型的饲料产品,并真实地展现饲料产品的价格、具体成分、适用范围等,品消费者自主选择和购买。B2C电商模式采用线上交易和在线支付,由于受限于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和采购规模,产品的物流运输多采用配货方式,在物流运输时间、在途产品的运行状态等方面存在一定风险。1.1.3O2O模式O2O模式是一种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电商模式,即将在线商品交易、在线金融支付与线下门店体验、线下仓库付货相结合。O2O模式更适用于饲料产品电子商务,将线上更容易拓展业务和线下更容易实现产品交付的优势相结合。O2O是目前一些饲料企业正在采用的电商模式,但会面临增加额外的线下人力和财力投入的问题,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饲料企业的支出和经济负担。1.2饲料企业现有电商模式存在问题分析1.2.1饲料企业的自身营销能力较差我国饲料企业的电商之路起步较晚,当前大多数饲料企业也仅仅是借助淘宝等第三方平台,以谋求在线业务的拓展。饲料企业自身电商营销能力差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企业无法充分利用自身的网络渠道进行推广和营销,即能够登陆和访问企业网站进行咨询和购物的饲料产品消费者数量极少,不能够与第三方平台销售形成优势互补,因此在线业务无法得到有效拓展;其次,大多数饲料企业的规模较小,属于中小型企业,且综合利润水平较低,无法支出足够的宣传推广费用于网络在线营销,导致饲料企业和饲料产品在网络平台的知名度较低。1.2.2电商模式本身与饲料产业的融合度较低受限于饲料产品的特性,饲料企业的客户群体单一且数量较少,第三方平台也不会优先对饲料产品做常规的推广与宣传,导致整个饲料产业与电商模式的融合度较低。在农村振兴的大背景下,电商模式对于一部分农村地区发展和农产品销售的带动作用有目共睹,如粮食、水果等农产品及各种农村特色手工艺品。但饲料产品的特性与这些终端消费品存在明显差异,饲料产品并不是针对庞大的终端消费群体,对于饲料产品电商业务而言,要借助大数据和云计算工具在整个互联网范围内深度挖掘潜在的客户,提升电商模式与饲料产业的契合度。1.2.3物流问题仍旧是制约饲料电商的瓶颈饲料样品的特性客观上要求缩短产品的运输周期。但在B2C模式下,大部分平台的饲料产品消费者购物具有小批量、多频次的特点,并且特殊饲料产品还需要冷链保存,这些因素都给饲料企业的物流运输带来较大难度,同时也增加了饲料产业的运输成本,如果物流成本过高,饲料企业的现有电商模式将失去意义。1.2.4饲料企业电商专业化程度低饲料企业本身的自营网站建设与维护,企业在第三方平台店铺的维护与更新,在线客服和售后业务专员的专业化水平,与其他电商相比有较大的差距,尤其是饲料企业普遍存在专业技术人才、网络人才匮乏的现象,这些因素都限制了饲料企业电商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2乡村振兴背景下基于云服务的电商发展模式创新
在乡村振兴的总体背景形式下,饲料企业的电子商务蕴藏巨大的商机,饲料企业坚持走电商之路也是正确的选择。针对当前饲料企业电商发展与模式优化存在的问题,应进一步借助计算机网络、大数据和云计算等工具,从电商系统底层架构开始优化,以云服务为基础的饲料企业电商系统底层设计见图1。饲料企业电商模式创新仍旧是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基础,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采集用户的需求信息和消费偏好,规划匹配最优的物流运输路径,以达到扩大客户群和降低总体成本的目的。作为现阶段一种应用广泛和普及率较高的IT技术和数据分析工具,云计算能够将云端低成本的计算单元联合起来,组合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系统群。饲料企业利用虚拟服务器大数据框架所提供的云端服务,一方面可实现对相关需求数据、销售数据的采集和预处理,另一方面还可以共享这些云端资源为企业的电商业务服务。作为一种全新的外包式服务,饲料企业可以根据当前企业的现实需求和业务规模,向大数据公司提出要求,云服务按照饲料企业的具体要求匹配相关的数据资源,进而做有方向和有目的网络推广。
3云计算和云服务的优势
基于云计算和云服务的饲料企业电商发展模式,服务与供应链的全过程,即饲料企业不仅能够在市场开发、产品销售等环节享受云计算和云服务带来的便利性,在市场规划、材料采购、供应商管理等环节,也可以利用云计算完善企业的管理。云计算和云服务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云计算拥有超强的数据分析和数据整合能力饲料行业与电子商务的结合程度本就不强,同时饲料企业在电子商务硬件、软件上的投入也十分有限,这些客观因素导致饲料企业获取相关电子商务信息的能力很弱。借助云服务饲料企业可以获取更多和更完整的行业信息与市场信息,并利用云计算工具将这些资源信息进行深度整合,为企业的市场开拓和客户开发服务。此外,云服务能够帮助饲料企业采集用户真实的数据反馈,以便完善后续的服务。3.2借助云计算和云服务工具可以为饲料企业节省大量的技术投入成本饲料行业中中小规模的企业比例较高,电商营销软、硬件投入十分有限,而在云计算和云服务的支持下,饲料企业无需对硬件系统、网络系统和软件服务做更多的投入,只需要支付一定比例的费用,即可接入云并享受全方位数据服务。3.2饲料企业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偏好和电商营销规划订制个性化的云服务饲料企业主要客户以大型的畜牧业养殖场为主,云服务平台利用互联网与相关的企业数据库对接,可为饲料企业检索出有潜在合作价值的企业名单。通过海量的大数据分析、云服务甚至能够掌握个体用户对于饲料产品的需求偏好,以更好地为饲料企业的市场营销服务。3.4在数据存储。安全、使用安全及金融支付安全等方面,云服务具有更为显著的优势网络和电子商务营销模式在给企业、消费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预期的风险。网络黑客会盗取用户信息,篡改用户的软件程序,甚至威胁到饲料企业和电商消费者的账号安全。而大数据框架和云服务的专业性更强,在保证用户数据安全方面要优于饲料企业和第三方电商平台的防火墙系统,可以更好地保证企业及个人的隐私数据安全、金融账户安全。3.5能够为饲料企业提供更为有效的数据客户信息采集、分析及对行业信息加工、共享是企业电商的核心工作,云服务作为一种专业化的信息服务类型,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为饲料企业提供更为完善、真实、客观、全面的数据管理服务。一方面解决了饲料企业在市场开发、客户挖掘和业务拓展方面的难题,促使饲料企业的电商服务更加专业化;另一方面,云服务会帮助技术水平较低的饲料企业,提高与电子商务的结合紧密程度,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服务,为乡村经济的振兴助力。
4加快饲料企业电商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4.1以云服务平。台为基础,优化饲料产品的产业链功能随着电商模式在饲料企业营销活动中重要性的不断提高,大数据和云服务将会发挥出更重要的作用,并与饲料产业链深度融合。目前,饲料企业主要利用云服务挖掘客户和采集市场信息,未来云服务会渗透到饲料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推进云服务和饲料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将更有助于饲料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4.2持续完善饲料物流体系建设。现阶段物流环节是饲料企业电商发展的瓶颈,完善物流体系建设,一方面利用大数据和云服务做好饲料产品运输路线的规划,可降低物流成本;另一方面可以联合行业内的其他饲料企业,做好冷链仓储物流中的建设工作。如果在电商销售区域内的合适位置,建设饲料产品的物流中心,既能够降低运输成本、周转成本,还可以有效地解决饲料产品损失率过高的问题。4.3提高产品质量,强化品牌意识。一部分饲料产品的企业客户和个人客户,对于饲料电商营销模式还存有一定偏见,增加客户的信任度需要进一步提高饲料企业所销售产品的质量,做到线下供货与线上供货质量一致,打造客户信任的饲料产品品牌。品牌的建设和产品口碑的培养对于电商而言至关重要,也是饲料企业决胜未来市场的关键。4.4积极引入和培养新型科技人才。由于饲料产业并非技术密集性产业,饲料企业的管理者普遍对技术投入重视不足,这也是饲料企业电商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框架下,新型科技人才是饲料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为加快饲料企业电商模式的优化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积极地培养和引入与互联网大数据相关的人才势在必行。
5结语
现阶段,我国城乡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还存在一定的不均衡性,振兴乡村经济、提高农村相关产业产值和农民收入,是新常态历史背景下我国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饲料产业的良性发展既关系到畜牧业、养殖业的发展壮大,还会带动农业、种植业等产业规模的持续增长。在互联网电商经济的推动下,我国饲料企业也在积极地探索全新电商模式,基于云计算和云服务在整个饲料产业链内整合信息资源,将更有助于拓展在线市场,增加饲料企业的电商产值,带动以饲料产品加工为核心的整条农业产业链发展和成熟,进而更好地为乡村振兴服务。
参考文献
[1]樊蓉.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农业政策转型研究[J].农业经济,2019,6:6~8.
[2]高凯.中小型饲料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饲料,2020,22:100~103.
[3]郭婷婷,王辉.消费升级与电子商务规模关系的实证分析———基于泰尔熵方法[J].商业经济研究,2019,15:52~54.
[4]韩瑞,卓琳."双创"背景下畜牧业与旅游业耦合发展模式探究———评《畜牧业经济管理学》[J].中国饲料,2020,7:154~154.
[5]康耀武,秦烨.饲料行业电子商务发展路径选择[J].中国饲料,2020,10:135~139.
[6]沈捷,岳珊.我国饲料企业经营发展路径及其经济效应探讨[J].中国饲料,2020,2:103~106.
- 上一篇: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
- 下一篇:工程分包管理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