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堂中的互动教学范文

时间:2023-09-01 17:18: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智慧课堂中的互动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智慧课堂中的互动教学

篇1

教学智慧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教学工作的规律性把握,创造性驾驭和深刻洞悉、敏锐反应,以及灵活机智应对的综合能力。那么,如何在互动生成式课堂教学中彰显“教学智慧”呢?下面我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略谈几点看法。

一、教师要具备及时捕捉信息、果断决策的智慧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间动态的及多种因素间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各种信息都会不间断地并且不经意地传递给教师和同学,这些来自于学生的信息有些是教师事先在备课中预设到的,但更多的是教师无法预设的,这就需要教师巧妙地运用好这些信息。

对于这样的回答,我和大多数学生都赞同。突然,有位学生举手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老师,这5天会不会是上月底和下月初的5天呢?”我一下怔住了,因为这是事先没有预设到的。很快,我定了下神,说道:“嗯,想得很全面。可能会有哪些答案?”学生很快讨论出爸爸出差的日期数是:28、29、30、1、2,但马上有学生提出反对意见,说这不是5个连续的自然数。面对题目的设计的不完善,我又很快换了个角度,问:谁能把这题稍作修改,不再产生这样的问题呢?顺水推舟,学生加上了“爸爸在3月份出差”的限制语。

对于课堂上突如其来的质疑,我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出回应,利用来自于学生的信息,不但及时调整、补救了自己的教学,而且开阔了学生的解题思路。

二、教师要具备因势利导、巧妙点拨的智慧

在互动生成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够以一种超越的和理智的态度来面对和汲取他人的智慧,形成对问题的一系列新认识”。因此,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点拨者。

案例2:五年级“小数乘法”的教学就可以利用学生已学的知识来进行迁移、整合,让学生学会利用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的方法,促进迁移的有效性。

比较分析这些竖式,你想说些什么?(指名学生说一说)

当学生在列竖式和积中小数点的定位发生困难时,我及时调整了自己的教学,因势利导,进行巧妙的点拨,使重点的突破、难点的解决显得层次清晰,有效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教师要具备随机应变、化解矛盾的智慧

在互动生成的课堂中,出现教师预设外问题的几率增大了。在这样的课堂上,就非常需要教师有见机行事,随机应变的能力,更要有抓住问题的实质,采取适当的措施化解问题的智慧。

师:通过同学们的列举,你能先猜一猜可能又有什么样的运算规律吗?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抓住“矛盾”的契机,随机应变,及时组织教学,不仅化解了教学的矛盾,而且开阔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四、在对互动生成资源的有效利用中发展、提升教学智慧

互动生成的课堂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由“执行教案”走向同时“生成学案”。在互动生成的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及时捕捉、悉心收集、认真筛选来自于课堂中生成的资源,就能够对那些由课堂生成的无法预定的教学因素、教学情境作出随机应变、调控、顺势的引导,有利于提升教学智慧。

1.学生已有经验的有效利用

如果教师能抓住学生的知识经验,顺势引导,进行放手学习,就会发现学生会学得很乐意,很有成就感,使教学变得事半功倍。这也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智慧”。

2.学生合作学习的有效利用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在明确成员责任基础上进行的互的共同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离不开教师的组织和引导。要让小组合作学习真正发挥作用,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学生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篇2

关键词:智慧教室;物理教学;应用研究

一、教学研究

由于学校规模大,教师数量多,同时受时间与空间制约,每位教师的教学思想不能得以展现,网络教研依托“互联网+”教学云平台,开展以提高物理教学质量为目的的教学研究活动,网络教研依托“互联网+”教学云平台创建了高效智慧的网络互动平台,为发挥集体备课和教师个性化提供可操作的良好平台。网络教研,最大程度实现了教师个性化与集体智慧的融合。(1)机动灵活的教研模式。集体教研时中心教研组长提前布置教研内容和任务,主备人按要求将教学设计、设计解读、教学课件、课堂实录等相关资源通过教学云平台,中心组长组织教师或由教师进行及时评价,就共性问题展开研讨,在平台上提出自己的见解,这些事情可以同步进行,也可以一段时间内完成,每位教师的思想就可以最大限度展示出来,教研活动可以留下相关资料进行反复思考和斟酌,通过集体智慧与教师个性结合,真正磨出一节好课,使集体教研发挥最大功效。(2)网络化教研的大数据应用,以教学云平台为载体建立课题研究的网络平台,引导教师将个人的教学资源,如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优质课实录等教学成果在平台上。教师本人及教师发展管理部门就可以通过数据采集动态全程地掌握教师的成长经历,做出适时评价与发展规划,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师发展。(3)资源建立与共享,互联网和教学云平台具备强大的资源空间,互联网资源的使用方便快捷、内容丰富,如学科网、金太阳教育等网络平台,校本资源库则以教学云平台为载体,需要教师上传资源,资源包括教学各方面内容,如教学案例、实验设计、教学微课等。教师和学生可以利用终端设备随时浏览相关资源并进行评价,根据评价更新改进资源。互联网资源与校本资源的结合使物理教学资源具有更全面、针对性更强、共享更加及时等优点。

二、教学系统

1.预习

智慧教室中的学生终端可以实现全方位、立体化的预习模式,教师利用教学云平台及时预习目标、内容、资源等,学生可通过终端(平板电脑)扫描二维码进入平台,查看并完成预习任务,教学平台相比传统方式提供更加丰富的预习资源,例如资源可以是文字性内容、声音、视频、图片等,同时可及时反馈预习情况、预习成果,教师可通过电子文档、图片、视频语音、在线直播等多种方式对学生预习情况进行检查,通过数据的整理进行针对性的课堂教学设计,使教学设计更加具有个性化。

2.APP及各种软件在物理课堂中的应用

物理课需要沉浸感,如何激发学生兴趣是物理学科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课堂中适当使用多媒体声音、影像、互动等功能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可使学生沉浸在课堂环境之中,针对物理实验中危险系数大、实际实验效果不明显、大型实验等难以在课堂中完成的现状,可借助APP或其他适合软件来达成目标。智慧教室中数字化装备如传感器应用为中学物理中探究磁场、电场等特殊物质提供了新的途径。

3.智慧教室提供的互动平台实现了个性化教学的可能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发言的机会,也可以对不同层次学生发送适宜的问题,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互动功能够让分组教学提高时效性,及时形象地完成组间交流,互动平台中实时的数据传输专注于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现,实现了每个学生自定义学习经验的累积,使教师可以持续地改善学生的学习体验,学生和教师通过先进的技术平台展开互动式交流,教师可以及时跟踪学生的学习过程,充分评价每个学生的互动情况,通过及时的反馈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三、教学评价

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标准关键看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作业的反馈是教学针对性的评价根据之一,基于终端和网络的使用,可以使反馈发生历史性变化,例如运用乐乐课堂在线作业,教师可以得到作业情况的同步反馈,比传统手段具有快捷、准确等特点,同时可以把每次的反馈融入大数据中,已达成对学生动态、长期的评价机制,进行有效的教学管理。

四、课堂翻转

教师有时难以发现每节课中的细节,智慧校园提供的教学云平台可提供课堂实录,教师可以通过反观自己的课堂实录进行总结和反思,可以把亮点编辑成微课、优质课,课堂中学生也不能一直保持高度的关注度,导致学生在课堂中某个环节听讲效果不良,学生由于一些特殊原因缺席某节课,此时学生可以通过教学云平台观看课堂实录进行补课,还可以对重点内容进行反复的研究,同时还可以对教师的授课进行评价,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篇3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未来课堂;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91.9;G42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0-0-01

一、引言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以计算机、通信、人工智能等为标志的信息技术的层出不穷,不断创新的技术改变了信息的呈现、传输和存储和人类获取和处理信息的方式。随着技术也越来越智能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技术为中心开始逐步转向以人为中心,人与技术、人与资源自然、和谐的交互理念在教学领域广泛应用,给教学者和学习者的工作方式和学习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教师和同学需要不断地熟悉新技术,将技术有效地应用于教学与学习的过程之中。使得传统的课堂教学逐渐从从单一技术的教室转变为运用广泛现代化技术的新型教学环境普通教室(original Class-room)转变为技术增强教室(Technology Enhanced Class-room),未砜翁镁哂腥诵曰、混合性、开放性、交互性、智能性、生态性等特性,应该坚持“人塑造环境,环境塑造人”的教学新思路,建立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提高自身对所环境的认识。

未来课堂(FutureClassroom或者Classroom of the Future)相对于传统和现代课堂而言,已经成为教学技术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未来课堂应运而生,旨在培养学生具备面向新世纪新环境的技能。未来课堂借助智能空间、云计算和人体工学等技术,吸收了人本主义、互动教学、环境心理学等教学理论的精华,以互动为核心展开教学活动,使人的认知、技能和情感发展和谐统一。

二、信息技术在未来课堂教学中的智慧化

信息化社会背景下学生对学习环境提出许多全新的诉求,信息技术提倡数字化的现代学习环境的建立,而数字化学习环境的高端形态是智慧学习环境,信息技术提有效促进了学习与教学方式的变革。智慧学习环境对学习场所、学习者教育工作者、学习手段。测评体系等提出了要求,智慧学学习场所能够感知学习情景、学习者能够使用智慧化学习环境识别学习者特征,学习互动工具便于教学,互动性强,测评体系能够自动记录学习过程和评测学习成果,以促进学习者有效学习。

智能空间(Smart Space)是具有动态、主动、可思维、开放、多变等特性的建筑空间,是嵌入了计算、信息设备和多模态的传感装置的现实空间。,智能空间按照从独立的智能空间―开放的智能空间―智能社区层层递进的方式建立拥有立体、连续的智能空间交互通道,不同的智能学习空间能够自发地发生交互,不同的智能学习空间根据用户的要求相互之间进行资源共享来完成为用户服务的任务。智能空间内许多便捷的交互接口可以人们方便地获得计算机系统的服务,是智慧学习环境的一种实体形式和实现基础。

未来课堂是一个智能学习空间具体形式,是一个富交互环境。在未来课堂中大量运用计算机多媒体设备、动态交互技术嵌入情景感知模块等诸多模块,这些互相协作的模块主动为用户提供服务。未来课堂能识别和感知课堂主体的动作和目的;理解和预测课堂主体在完成教与学任务过程中的需求;方便课堂主体对各种信息源进行交互。课堂主体利用移动设备可以无缝地对未来课堂中的经历的记录进行检索回放,未来课堂支持多人协同与远程用户协同工作等。

三、基于计算机科学技术构建未来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

在教学过程中,与传统课堂、现代课堂相比,未来课堂改变了学习方式,拓宽了学习领域,更加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探索能力,更加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探究,更加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未来课堂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未来课堂根据学科特征、学习者能力培养需要可以适应不同学科性质的课程,调整相应的课堂教学模式。但无论选择何种模式,都应体现以人为本、学生主导、自主、主动、探究、互动等理念;未来课堂的教学模式特别注重学习者能力的培养包括讲授型、研究型、探究式、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情境-探究、游戏化、体验式、虚实结合-远程协同教学模式等。未来课堂的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利用未来课堂的架构培养学习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构的未来课堂教学模式需要对学习者的主体性进行凸显,更多的关注学习者的差异性,有利于促进社会化学习,有利于促进未来课堂的开放性,彰显教学过程的生成性和教与学活动的混合性等理念。

构建的未来课堂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能够实现期望目标。第一,学习者能够充分利用未来课堂所能提供的环境和活动进行个体学习和社会化学习。第二,学习者和教师能够在未来课堂教与学的活动中培养学生面向社会面向未来的技能。第三,形成开放高效的未来课堂教学,教师的教学与学习者的学习应是快乐的、高效的。

四、结语

“人塑造环境,环境塑造人”决定了在当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必须进行教学机制改革,积极发展未来课堂教育,丰富未来课堂教育的形式,强化未来课堂的智慧化,理清未来课堂的发展模式和人才培养目的。

参考文献:

[1]赵建华,朱广艳.技术支持的教与学[J].中国电化教育,2009(6).

[2]许亚锋,张际平.面向体验学习的未来课堂设计――基于改进的PST框架[J].中国电化教育,2013(4).

[3]陈卫东,张际平.未来课堂设计与应用[J].远程教育杂志,2010(4).

[4]许亚锋,张际平.面向体验学习的未来课堂设计――基于改进的PST框架[J].中国电化教育,2013(4).

[5]陈卫东,叶新东,许亚锋.未来课堂:智慧学习环境[J].远程教育杂志,2012(5).

篇4

误区一:语文课泛化为大文化课。教师泛谈背景文化、人物的民族文化以及相关的生活文化等,自以为彰显人文气息,但语文课堂被宽泛化了。

误区二:语文课窄化为文学课。对文学创作过程与相关技能津津乐道,着力于修辞、逻辑、结构及技艺剖析,语文课的情、趣、意存在不多。

误区三:语文课杂化为综合活动课。掺入过多的非语文活动,内容杂乱,形式追求新奇,语文味不足。

误区四:语文课同化为体验交流课。设置大量课外内容,学生大谈特谈感悟体验,弱化了语文本身的学习。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三维目标应紧扣这一特征理顺关系,“以知识与能力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体现在过程与方法中”。因此,三维目标也必须统一起来,完整把握,明确认识语文素养的培养要以语文能力为核心,不仅表现为较强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表现为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

语文课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学的魂灵应该附“体”,这个“体”就是语言文字。离开语言文字,就会“魂不附体”,也就等于失去了灵魂。因此,要在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过程中体现人文精神。

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落实三维目标呢?

一、给语文一个坚强的躯体

1.“软硬”兼施

课堂教学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作为硬目标要当堂完成,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等软目标要有计划、有目的地累积完成。不能把三维目标看成可以同时达到的结果,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既要有一种抓紧学生现时学习成效的执著,又要关注学生终身持续发展的从容。

2.“内外”结合

在课堂上,学生表现出的“外显行为”——知识和技能领域的结果性知识和学生的“内隐变化”——情感体验、态度倾向、思维方式等领域的缄默性知识要相互融合。“内外”结合,让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依附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

3.“预生”相融

预设,指课堂教学前教师预期的结果、主观的愿望。生成,指课堂教学中,在合作、对话、碰撞中现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和新资源。教师应该把课堂教学构建成精心预设与即时生成相统一的多元发展过程。有很好的预设才会有更好的生成,才能使预设和生成和谐共生。我们应该充分地预测学情、预想可能、预备方案、预留空间,这样才可以生成知识、生成情趣、生成追求。

二、给语文一种崇高的精神

1.显现经验共享

课堂教学中师生是互动的,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是师生的经验共享和视界融合。我们要抓住课文的精彩处、闪光处、疑难处、示范处,让学生汲取经验,也要抓住师生互动中产生的精彩发言、闪光思维、疑难问题、示范行为,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反思,让学生的心灵、精神得到净化洗礼。

2.体现文本价值

文本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第一资源。文本的开发要有利于语文能力的训练和发展。我们追求对文本的多元理解,但应当尊重和体现文本的本身知识、思想的价值,反映传统文化精髓,凸现文本的价值追求,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过程中注入精神力量。

3.展现智慧状态

语文课堂应该是张扬学生个、激发学生潜能、展示学生活力的舞台,也是师生智慧充分展示出来的场所。亚里士多德曾说:“智慧是一种能力状态。”苏格拉底称“智慧即美德”。在语文课堂中,智慧是有表情的,愉快的、和谐的、思辨的,洋溢着生活气息。课堂的张力展现出智慧的状态,语文的精神烙印在智慧的培育之中。

三、给语文一丝美妙的神韵

1.超越生活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应当生活在“田野”里,但语文课堂教学又应超越“田野”。语文改造、提炼着日常生活的文化,而不是生活的克隆和翻版。语文的神韵在语文本身的课堂生活中,在语文所展现的精神生活中,还在对生活的反思、折射和超越中。

2.经历体验

体验是学生与文本的深刻对话、深层阅读、深化神韵。离开文本的主旨和语境,体验就成了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个人自由活动。学习语文是语言、心灵和体验经历的累积。体验的方法是很个性的,应有一个过程,应充分让学生记忆、揣摩、比较、运用、实践。语文课堂中的学习体验是留下痕迹的,是真切的。

篇5

信息技术的介入并没有使课堂中存在的最本质的问题消除,课堂形式仍以“知识课堂”为主,在此背景下智慧课堂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

2信息技术在中职智慧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把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教学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利用多媒体图、文、声、像、影并茂的特点,能把教学中比较深奥的知识,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声像同步的情境、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及时有效的反馈,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2.1善于创设情境与问题。多媒体教室的优势之一就是能够生动地、直观地、真实地呈现教学内容。情境的“情”是用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情境的“境”是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的认知背景。知识只有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才能被学生理解和掌握。特别要强调的是问题情境和问题意识,智慧课堂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2.2教学互动。新课程倡导交往与互动的教学观。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传统的教学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而运用信息技术能够运用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多样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中与教师形成良好的互动,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2.3构建协作的学习氛围。协作学习有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深刻理解,协作者群体的思维与智慧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有利于促成整个协作群体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在多媒体教室上课节省了板书时间,增加了教学信息量,加快了教学进程,如果把握不好,“灌”的信息量比传统课堂教学大大增加,收到的效果就可能比传统课堂教学还要差,最后等于让学生看了一场电影。所以,在新的教学环境下,必须有新的教学组织方法,在课堂上给一点时间让学生讨论,既可以调节教学进程,又可以促进学生理解和消化教学内容。必须强调,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要拟好课堂讨论题目,并在讨论过程中作好引导。2.4重视元认知能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元认知能力是个体认知加工过程的自我觉察、自我反省、自我评价与自我调节。元认知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个体智力的发展,因此,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元认知开发、提高学生的元认知发展水平,对于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无疑具有重要作用。非智力因素不直接承担对机体内外信息的接受、加工、处理等任务,但直接制约认知过程,表现为对认识过程的动力作用、定向和影响作用、维持和调节作用。2.5关注教学反馈。智慧课堂是信息技术与教育高度融合产生的新型课堂。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智慧课堂应如何实施教学是当前关注的热点,在研究智慧课堂的内涵和本质,阐述信息技术在智慧课堂中的支撑作用的基础上,设计了智慧课堂实施的教学模式,促进了智慧课堂的有效开展。通过课堂练习的即时反馈,学生可以及时了解到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进展情况、存在问题,起到强化、督促、纠正的作用。这种即时反馈也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检验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对于还存在的问题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指导,可使课堂教学成为具有自我反馈纠正功能的系统。2.6以活动方式突破重难点学习不仅是是一种个体获得的知识与发展能力的认识过程,同时也是一种人与人之间交往过程。所谓交往,就是共在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了解,这是人基本的存在方式。人正是在交往中生活着,并通过交往学习着生存所需的知识、技能、经验等,形成积极地人生观和主动的生活方式、发展人之为人的一切方面,实质是单元的总结、提升,也恰恰是重难点的知识的再现、归纳、运用。利用信息技术将单元知识构建网络体系,以立体、直观、感性的方式呈现出来,这一过程中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活动,共同体验。单元活动设置的问题可以将学生的准备呈现,也可将教师准备的相关材料呈现交给学生完成,包含知识的运用的技能培养、合作的能力,尤其是在此基础上的情感体验和自我的态度,从而实现重难点的突破。

3结论

实现信息技术与中职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整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课堂教学的效率。作为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以实现智慧课堂、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挥学生的智慧与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作者:于立柱 单位:沈阳市汽车工程学校

参考文献

[1]郭敏姣.信息技术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时代教育,2014(2).

[2]陈夏.教学媒体在中职课堂教学中使用的有效性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5).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智慧课堂;有效教学;智慧型;课堂分析

对于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的创设来说,它不仅需要老师与学生对智慧型课堂的内含有较为全面的了解,还需要老师通过多种技术来营造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的学习氛围。这是因为,在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的运行初期,部分老师对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存在一定的误解,他们认为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就是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从而忽略了对学生其他“智慧”与能力的培养以及对智慧型课堂氛围的创设,而实际上,这样的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无疑是失败的。因此,为了使得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真正的发挥其作用,老师应该明确的是课堂的教学目的以及培养观念,积极利用多种教学资源营造出“智慧课堂”的氛围,并真正的将“智慧教育、智慧培养、智慧发展”的理念贯彻与小学语文课堂之中,从而使得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拥有“大智慧”。因此,本文从多个方面,对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进行分析与探索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在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中引导学生学会思考

在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中,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懂得思考、爱上思考是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的主要亮点之一。在我国传统小学语文课堂中,老师对学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灌输”[1]。也就是说,在小学传统语文课堂上学生并不需要思考,只需要接受,而这种教学模式很容易导致学生思想上的僵化,从而使得学生成为一个不懂得变通的“机械人”,而这样的教学是不符合智慧型课堂的教学目的的,同时也是非常失败的。因此,为了使得小学语文课堂实现传统到智慧型的转变,老师应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会思考,通过思考将课堂上的知识转变为自己内在的智慧。

比如说在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告别童年》教学中老师在教会学生课本上的基本知识(如生字、词语等等)之后,可以听出若干个思考性问题让学生进行自主反思和思考,如“什么是童年”、“自己的童年是什么样的”、“童年对于自己、对旁人来说有什么样意义”、“在自己的童年生活中自己领悟到了什么”、“自己在童年中成长什么”、“应该如何告别童年”、“在告别童年的过程中自己会失去什么又会收获什么”等等。当然,其中有一部分问题对于小学六年的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的,如“童年对于自己、对旁人来说有什么样意义”等等,这些问题学生在思考的过程难免会感到有些吃力,并且学生所能提供的回答都会较为稚嫩,此时,老师不应为了避免教学的麻烦而放弃对学生的引导,也不应该因为学生回答的不到位而阻止学生思考。相反,老师应该通过例举学生身边发生的小事,让学生一点一点的对“童年”与“告别童年”进行深入的思考[2]。

二、在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中引导学生学会创造

在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中,让学生学会创造也是老师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这是因为,时代与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在不断变换,而目前时代与社会最为需要的人才就是创造型的人才,因此,在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创造、愿意创造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3]。当然,许多老师认为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就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是较不实际的想法,因为小学生各项能力均处于启蒙的阶段,而在这个阶段中就让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探索,那么其教学的效果必定无法得到较好的保障,实际上,这样的想法是存在较大误区的。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人人都说小孩小,其实小孩并不小。你若再说小孩小,变比小孩还要小”[6]。而通过陶行知先生的话可以得知,学生,尤其是小学生,他们的潜力往往是老师无法想象的,因此,在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上,老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给予学生更多的空间,让学生能进行更多的尝试与探索,从而实现对学生创造能力的锻炼与培养。与此同时,在多年的实践经验中可以得知,在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会创造是能够行之有效的[4]。如在小学三年级上册《奇妙的海底世界》的学习中,老师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让学生自己动手收集资料,用自己的双眼去看一看海底世界,老师还可以组织展示小课堂,让学生通过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去创造出自己心目中海底世界里可能存在的生物,并且让学生说一说原因。

三、在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中引导学生学会理解

对于小学生语文学习而言,只有学生能够对相关知识有较好的理解,才可能使得学生对知识有更加深刻的记忆,而只有学生能在小学语文课堂的学习过程中对知识有更好的记忆,才更可能使得智慧型课堂的教学目的得以实现,当然,在让学生学会理解的过程中,老师同样应该注意对其的引导工作[5]。比如说在小学五年级下《枫桥夜泊》的学习中,老师不仅应该让学生更对始终所创设的情景有一定的了解,还需要帮助学生对古诗中使人想要表达的情感进行理解,从而实现对学生古诗词文化素养的积累。当然,在帮助学生理解诗中情感的过程中,因为在《枫桥夜泊》这首诗中表达了诗人泊舟枫桥之夜心绪不宁,倍感凄清寂寥之情,但是因为学生个人经历与生活环境的限制,学生往往不能对书中的情感有较好的体会,此时,如果老师对古诗中的情感进行平铺直叙,那么学生必定会对知识理解不到位,而如果老师能够利用多媒体等多种技术对学生进行理解的引导,那么往往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是一种创新,也是一种进步,他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可以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因此,老师应该积极将智慧型课堂的理念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来,使得学生能够在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中有更大的收获。

参考文献:

[1]熊滔. 优化教学目标,构建智慧型课堂――基于初中语文《丑小鸭》的课例研究[J]. 科教文汇(下旬刊),2014,No.26701:155-156.

[2]陈艳华. 智慧课堂 情趣无限――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魅力[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No.34515:83-84.

[3]王万锋. 师生互动激发小学语文课堂开满智慧之花[J]. 学周刊,2014,No.22521:227.

[4]胡宇. 智慧与策略: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师调节的价值回归[J]. 江苏教育研究,2014,No.24731:76-79.

篇7

在每年的苏州市吴中区名师课堂展示活动中,我们总能听到一位老师和学生以朋友的关系互相问候,这独特的方式一下子拉近了他和学生的距离,他就是江苏省特级教师孟晓庆,一位富有强烈事业心的实干型校长。也是这样的机会让我们走进了名师的课堂,开始了解他“灵动生成”的课堂教学。如今,他成为了我们碧波实验小学的校长,我们幸运地深入走进他“灵动生成”的课堂,跟随着他开展 “灵动生成”的实践研究,让我们尽情地领略了他的教学风采,看到了他不凡的教学智慧,真正理解、领悟他的“灵动生成”教学。

一、教学智慧成就灵动课堂

灵动课堂,是充满教学智慧的课堂。教学智慧是指教师在教学预设上的创新、课堂中的教学机智,以及与学生沟通等能力的综合表现。孟校长以他卓越的教学智慧,营造出一个充满生命活力、促进智慧生成、呈现灵动色彩的数学课堂,自如地驾驭着课堂教学,使数学知识得到顺畅传授、学生得以有效发展,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践行新课程。

1.善于营造平等对话课堂

灵动的课堂,源于老师对学生的充分尊重,源于真正的以人为本。孟校长以丰富的教学经验、专业知识和独特的人格魅力投入课堂,倾听学生的心声,在处理互动生成的教学资源时,对学生人格上尊重,地位上平等,态度上真诚,语言上亲切,用真爱感染每一位学生,使学生敢说想说。所以,他的学生有着独立的人格,有着自由的意志,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有着舒展生命、表达自己的空间,能把最佳的自我呈现出来。在孟校长的课堂上,师生双方进行着平等的对话、互动,师生、生生的思想相互碰撞,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引发出创造的灵感,张扬个性、生发灵性。因此,“以人为本,平等对话”是他“灵动生成”教学的基本态度。

2.善于创造性重组教材

《数学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学生参与知识形成发展的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现、形成的过程,在经历的过程中体验和感悟数学,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结构,它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可我们的教材虽然也是图文并茂,但往往是以静态的形式呈现的,不利于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不利用于学生探究、应用意识的发展。为此,孟校长在尊重并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巧用、活用、深化教材,努力把静态的教材转化为有利于学生参与知识形成发展的动态资源,不仅大大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而且诱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发展的过程,引导学生学习方法的形成,激励学生学习潜能的释放。因此,“重组教材”是他“灵动生成”教学的重要前提。

3.善于捕捉学生灵动思维

孟校长有着一双慧眼,课堂上关注着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时刻关注学生那灵动思想的产生。这灵动的思想,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对知识的疑问,二是对知识独到的理解和感受。这灵动的思想可能是直觉,也可能是综合推理,也有时会是异想天开,其特征是与众不同。但孟校长总能做到寓有形的预设于无形的、动态的教学中,真正融入互动的课堂,不断捕捉、判断、重组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类信息,随时把握学生那灵动的思想,并做一个灵动生成的推进者,因势利导、巧妙点拨、随机应变,努力尝试着把灵动思想浓墨重彩地张扬,扩大这些思想以及有灵动思想的学生数,他的学生的进步是整体的、快速的,他的课堂也因为学生的灵动而体现着生命的灵动。因此,“捕捉灵动思维,演绎动态生成”是他“灵动生成”教学的核心内容。

二、灵动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灵动课堂是润泽生命的课堂。孟校长以他前瞻、富有灵气的教学理念为学生创设开放、自由、灵活的空间,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让他们在智慧与智慧的碰撞中,在思想与思想的交流中,慢慢学会起飞。他们的生命活动也因此更加精彩,数学课堂也因此焕发生命活力!

1.“灵动生成”变课堂为学生快乐学习的娱乐场

良好的课堂气氛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唤起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全身心投入于学习。孟校长讲究课堂“调温”艺术,他在学生兴趣冷淡处、思路冷僻处、答问冷场处、知识冷冻处……用及时巧妙的点拨、声情并茂的语言和生动夸张的动作让学生始终沉浸在思维畅、情感浓、交流热的氛围之中。学生感受着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发现的,一个数学概念是如何建构的,一个数学结论是怎样获得的,以及结论和规律是如何应用的。学生自由徜徉在思维的海洋中,如沐春风,如润春雨。

2.“灵动生成”变课堂为学生思维活跃的竞技场

英国教育家威廉·亚瑟说,“平庸的教师只是叙述,较好的教师是讲解,优秀的教师是示范,伟大的教师是启发。”孟校长的数学课始终留给学生提问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更允许学生质疑“出错”,他欣然面对学生的“发难”,小心呵护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然后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他创设多种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感知,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在课堂的思维场中,每一个头脑都在不停地思考,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获得主动发展,个性得以张扬,能力得以提高,思维得以发展,睿智得以体现,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着、成长着。

3.“灵动生成”变课堂为师生灵魂碰撞的训练场

朱永新教授提出理想的课堂应具有“三要素”,即真实性、兴奋性、有效性。而有效的课堂教学即是一种对话的教学,是师生、生生之间的高度互动,而不是一场教师自编自导自演的舞台剧。孟校长主张“把课堂教学的权利送给学生”,他的数学课上,问题由学生自己去发现解决,规律由学生自己去探索应用,概念由学生自己去建构生成……真正让学习的内容活起来了,让学生的眼睛亮起来了,让学生的思维飞起来了,构建了一个思维碰撞、精彩生成的灵动课堂。

4.“灵动生成”变课堂为师生生命绽放的活力场

篇8

1以兴趣为抓手促进学生自我生成智慧

智慧课堂从一定意义上讲必须赖于一定的学科材料的有效甚至高效的呈现,对于物理学习材料的高度抽象性,其材料呈现的引人入胜,促使学生迈入生成智慧的课堂则显得尤其重要.我们都知道,物理课程的学习十分需要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以及学生与物理学习材料形成较为生动而又活泼的对话关系,这里最关键的问题应当是让学生有兴趣与学习材料进行对话.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一般说来对物理课程的兴趣还不是十分浓烈的,尤其涉猎到物理概念的极端抽象性以后,不少学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兴致骤于淡薄,也就谈不上自我生成课堂学习中的智慧了.因此,物理课程的教学必须着力思考学习材料的呈现方式,所以,在平时的物理课堂教学中,笔者总是极力思考材料呈现的利生性,让学生能从一接触材料就产生强烈的自我生成智慧的兴趣.因为一旦学生有了兴趣,学生生成物理课程学习的课堂智慧会变得简单而有趣.

2以探究为抓手促进学生自我发展智慧

我们都知道智慧是一种能力,就物理教学而言,是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认识、辩解、处理和发明创造的能力.而智慧并非是结果,它是学习过程中能力的体现,它应当永远都表现在学生学习探究物理的过程中,可以这样说,离开了探究去谈学生智慧的发展是毫无意义的,离开了探究学生的智慧也是根本不可能得以形成和发展的,所以促进学生的智慧自我发展必须赖于学生的有效甚至于高效探究.因此,在平时的物理课程教学中,笔者追求的是比较理想的过程教学,追求的是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让学生能够紧紧抓住教学材料,在教师创设的一定条件、环境、氛围下,永远以研究为主线去研究问题,在研究中发现问题,在发现中研究问题,周而复始地不断获取成果,循环往复地不断生成和发展智慧.应当说初中物理课程内容一般意义上讲显得比较刻板,学生的探究还比较缺乏自由发展的空间,这就需要我们认真考虑学生的可探究性.对于学生的可探究性就物理课程而言,笔者感到要有一定的策略,要善于整合资源,尤其是现代资源的优化.譬如我们要让学生去探究“声的现象”,

“声”对于我们每个学生来说,是并不陌生的,可以说再熟悉不过了.但学生真正了解“声”这种物理现象吗?应当说是还不尽然,就凭教师去解释一下也是可以去解决一定问题的,但没有学生探究的印记,则不可能去促使学生自我发展智慧.所以,利用一定的资源让学生去自主探究,是极其重要的.美国海洋生物的研究人员曾经拍摄过一大一小的两只海豚在海里玩耍的情景,那情景显得十分的有趣.笔者就将这有趣的情景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去观看,学生观看后自感十分有趣.不少学生便进入探究的状态,海豚在水里玩得那样有趣,是不是也在交流?他们又靠着什么去交流的呢?相当多的学生都认为是语言.是语言吗?不少学生还找到许多的理论依据,学生便从小学语文课本的《海底世界》里寻找到答案,那毕竟是教材,果真如此吗?为了使学生的探究能够给学生以真实的感受,把研究人员通过水下录音机所录制的海豚交流的声音播放给同学们听,学生们都喜形于色.这时学生们深知:声音不但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而且也完全可以在液体状态下传播.这还不能算得上完全意义上的探究,但完全可以说明学生借助于多媒体的外力获得了一定意义上的探究成果,更为可以称道的是学生对物理课程的学习已经具备或者说是开始具备一定探究的积极性,其智慧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得到了发展.

篇9

关键词:中学政治教学

在“减负”的背景下,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如何减负不减效,减负能增效,成为摆在学校和每个教师面前必须面对的现实性紧迫性的问题。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效益,现实地成为每位政治课教师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构建和谐关系,唤醒学生智慧

课堂教学本身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双边活动。它是师生之间的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建立平等、民主、合作、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的发挥,主体人格的完善,而且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调动。

作为中学政治教师,首先,要确立新的目标观念,倡导“以人为本”,尊重、关心、理解、信任每一个学生,从而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

其次,要树立新的师生观念。教师要走下讲台真正成为学生学习上的“良师益友”,要将学生作为平等的参与者、合作者和研究者角色来对待,构建师生间双重主体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新型的平等、民主、合作关系。

第三,教师要充分发挥情感的感染作用,主动与学生交往,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以自然的坦率代替做作的尊严”,善以会心的微笑,赞许的点头,关爱的抚摸,鼓励的言语,去亲近学生,吸引学生,悦纳学生,努力使自己成为教学过程中的“平等中的首席”,成为学生志同道合的朋友,感情融洽的伙伴,以形成强大的课堂“情感磁场”。

二、重视自主学习,开启学生智慧

在课堂中,倡导自主学习就是要彻底改变“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的方式,教师要将学习的主动权、自交给学生,尽量少讲精讲,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机会、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思考问题、自己质疑释疑、自我评价,直至主动完成知识建构,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培养学习的主体责任感,建构自己完整人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首先学会自读教材,要读“四题”(课题、节题、框题、目题),明确学习的大方向;读“三字”(黑体字、宋体字、楷体字),掌握书本理论;读插图、引言,拓展思维层面。

其次,问题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金钥匙。在自读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善于生疑、质疑、释疑。让学生在自行解决“现有发展水平”的问题中,获得更多的参与机会,展示自己的水平,在得到同学、老师的认同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在同学的积极合作、交流中,在师生的互动与对话中,思维相互诱导和撞击,智慧的火花竞相迸发。

三、引导合作探究,师生共生智慧

我们教师必须改变过去传统的“传授―接受”的教学模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现代学习方式,让学生亲历探求的过程,开发知识的宝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把我们的中学政治课堂变为充满智慧挑战的课堂。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就是一位智者,用智慧去点燃课堂中的智慧,去激起整个课堂的涟漪,在碰撞中产生一个个疑问,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促使学生保持足够的探究热情,进而产生强大的内在动力和探究智慧。教师也可以在合作、交流、探究过程中发现和了解学生的智慧特点,为更有效地实施智慧型教学提供参考。

四、密切联系实际,丰富学生智慧

政治教师要敢于突破课本、课堂的束缚,树立‘大政治”的观念,教学中要注重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课本与社会相结合等,尽量根据教学内容不断变换教学方式,不断刺激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在课堂中从一种兴奋状态进入另一种兴奋状态,对课堂教学充满新鲜感。

一是联系学生实际,即根据学生的心理、思想实际,抓住他们关注的“热点”、“焦点”、“疑点”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

二是联系社会实际。时刻紧扣政治课教学的时代性,运用鲜活的时事材料,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是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也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到机关、工矿企业、大自然中去学习,让发现、探究凸现出来,把学习的过程真正变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种“走出去”的参与实践活动,有利于增强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认识空间,丰富和发展了学生智慧。

五、开展有效评价,发展学生智慧

中学思想政治课课堂有效的教学评价必须指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落实新课程标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益的基本要求的评价。因此,在中学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学习质量水平进行测验,引导学生对求知过程和实践过程进行反思,而且要指向师生的共同发展。课堂教学中,“好”、“很棒”式的单调化、泛化、模糊化的评价或不当评价、不适时机的评价,只会让学生感到“漠然”而“无动于衷”。相反,情真意切、因势利导而又恰如其分的、具有激励性的评价,恰如一杯香茗,清新、香醇,令人欣喜,令人激动,令人回味,有利于唤醒学生学习政治的自信,点燃学生热爱政治的火种,催生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让课堂评价真正成为激发学生奋进的动力,成为点拨学生迷津的灯塔,成为启发学生深思的钥匙,成为放飞灵性的翅膀。

篇10

【关键词】预设 生成 意外 智慧

在课堂中,当我们拿着课前精心准备的教案与学生对话时,在不经意间,学生往往会跳出我们预先设定的框架,令我们措手不及,给我们以毫无准备的意外。再好的预设,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中的全部细节。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拥有一双慧眼,及时将富有价值的生成资源,理智地纳入课堂临场设计的范畴之中呢?这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策略。

一、催化“课堂生成”,点拨课堂智慧的生成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设法给学生以情绪上的安全感,要乐于给予学生需要和渴望的额外帮助。要学会赞赏学生,把调动学生的内驱力放在首位,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为学生营造一个可以接纳的、支持的、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置身于民主的、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放飞思维。教师和学生都是课堂生成的创造者,动态的课堂生成是基于师生互动的创造。但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决定了课堂生成难免存在一定的偏颇、缺陷乃至失误,这时就需要教师适度发挥主导作用,给予学生有效的价值引导和点拨。对于学生生成的富有创意但陈述不清的信息资源,教师应采用简要概括、重点强调等方式让全班学生清晰地感受这一生成性资源的优势所在;对于学生生成的单一的信息资源,教师可通过追问补充的方式让学生的思考趋向准确、周密;对于学生生成的偏离方向且存在错误的信息资源,教师则应通过争论辨错、反思纠错等方式引领学生回归正确的轨道。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回答做精妙、简要的点拨,可以激发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生成包括知识、能力、方法甚至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内的可用性资源。但教师如果对学生原始的生成资源不给予及时引导点化,那么,课堂生成的丰富价值将会大打折扣,甚至还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误导。

一个不经意的提问、一个不出众的学生让我们认识到在课堂中必须“催化生成”,应该有效地抓住学生的思维亮点,用我们的真诚赏识去挖掘学生内在的潜能。

二、激活课堂智慧,促使课堂生成更具魅力

面对生成,教师要成为课堂智慧的引领者,帮助学生进行课堂智慧的抉择,让课堂生成更有价值。

当然,面对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师除了要帮助学生进行课堂智慧的抉择。还要注意帮助学生实现课堂智慧的引申,促使课堂生成更有活力。这一点在对课文的处理上显得尤其重要。文本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与教师开展学习活动的载体,文本的内容、价值取向等很大程度上影响学习进程的推进。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在新课程观指引下,教师与学生有必要对现有教材做有效处理,智慧地引申,以互动生成的先进理念挑战文本、超越文本……

一个不太“和谐的声音”打破了教师的教学预设,而成为这堂课的亮点,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通过教师智慧地引申,可以架设起师生、生生、生本互动的平台。形成人人参与、自由对话的学习氛围。学生通过讨论、争辩,共享彼此的思考、交流彼此的见解、感受彼此的情感,走向生成性课堂教学的新境界。

三、掌控课堂生成,防止学生在生成中迷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