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销售行业前景分析范文

时间:2023-09-01 17:18: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药销售行业前景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医药销售行业前景分析

篇1

年级班级

学校指导教师

企业指导教师

论文题目

中国医药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选题依据与

意义

1研究背景及意义

电子商务在近几年的社会发展非常迅速,它在商业运营发展中发掘出来新的方式,从某些方面来看,已经推翻了我国传统的营销方式,从空间和时间方面让双方的商业交易更加的便捷和自主。医学药品是当代人民的必需品,所以更加需要和当展齐行,也向电子商务的方面发展,也可以让我国人民享受到方便实惠安全的服务。现在我国社会的医药企业的大部分已经开始上电商进行发展,也已将开始了医药电商平台的搭建工作,而且成功申请了电子商务平台的构建资格。我国目前对于互联网药品交易政策已经越来越允许,所以一些相关人员认为我国的医药业的电子商务的进展也在顺利地进行中。所以很明显的我国电子商务发展也是顺应国家风向的表现。但是医药电子商务的发展还需随着时间和经验的沉积才可以更好的服务我国的人民。在数据看来,我国的线上药品销售额度在不断增长,但是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时间过短,对于国外的经验借鉴也不足,所以现在的网上交易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药品是关乎我国人民身体健康安全的东西,所以必须建立健全我国的药品制造流程,形成完善的监督监察体系制度,编制可行的行业规则,才可以在网上药品销售时将问题降到最低,从而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和交易信息的安全服务,才可以让购买者更加放心的对药品进行购买,对购买体系的信任度提升,从而促进消费者对于网上购买药物的信任度,使其习惯于网上购买的这种方式,医药行业也应该在这种电商的环境中不断提升药品的质量和自身的服务,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发展状态,促进我国医药电商的顺利发展。

作为与大众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的行业,医药行业在社会发展在哪个备受关注,其自有长久的生命力与良好的占空间。经济发展新时期,互联网以及物联网的发展迅速,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环节,也成为各行各业关注的重点。医药行业在“互联网+”的新思维下也开始了转型。电子商务对行业的引领和促进作用不容胡思。但是在“互联网+医药”的背景下,医药行业除了积极做好相关的业务开拓和烦,也获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我国医药电子商务发展的时间较多,存在这诸多问题与挑战,本文将根据我国医药行业与电子商务的融合现状,探讨先关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相关管理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医疗产业使关系到人民生活质量和人身安全的产业之一,其发展稳定并且可持续。大规模普及互联网导致网络商业逐渐取代了传统的交易方式。近年来按照中国网络商业研究中心的数据,医疗销售产业的网络商业正逐年成上升趋势。国家大力发展格式医疗网络商业,并为此出台各项政策。然而,发展医疗网络商业模式并非一夜之间就能完成。对信息链和物流链进行优化整理,网络药品销售管理的完善,信息采集系统的搭建,相关政策的不断深化改革,也是21世纪社会发展经济的关键。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国外研究现状

Holger(2015)指出医药电商想要良性发展就要制定完善的互联网商业监督法律法规,并且让电商企业对其严格的遵守。一定要对网上的药品信息进行严格的监督控

制,仔细审核的广告和信息,严格监督和管理我国互联网交易和互联网信息服务。

Kubiak

Włodzimierz(波兰)在2005年指出,医药行业蓬勃发展的基础就是创新,也是促进医疗行业的保障水平的途径之一。它对医学专业的后续发展和人类寿命的长短和质量起着尤为重要的影响。所以我们一定要努力研制新的药品并且使其服务与人类,而且创新发展医药行业经营模式,使他服务于人民,有利于人民。

Abraham

Schwab(2010)指出,我国的经济结构在改变,科学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所以医学教育也不能落后,跟随时代的脚步进行改革创新,需要创建出适和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制度,着重培养我国专业人才,增强人才的实践和科学的利用力。现在是互联网主导发展的时代,随着我国的驻点医师被更加的需要,国家更应该完善我医学培养制度,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从而促进国家稳定的发展。

2.2国内研究现状

赵莎莎(2018)通过对电子商务这一领域的各方面条件的深入研究,发现了电子商务要想健康发展,一方面十分需要良好的经济水平的支持,另一方面,也需要符合行业现状的各种数据分析结果,同时,还需要对产业资源进行有效的分配整理。

刘秋风,田侃(2018)提出线上的那些药品网店要想持续健康发展,就应该不断完善内外部的管理模式。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依照法律要求,严格按照行业行规,不断深化道德责任感,就会形成一套科学的药品网店的管理模式。

孟令全(2011)曾提出,企业财务管理在现如今的经济环境下,对各企业的电子商务有了新的要求,同时,为了能够给各企业的经营管理方面带来具有指导性的建议,就需要不断深入了解网络财务的安全保障系统,进而不断完善与提高。

张鸣鸣(2017)通过研究,认为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现代,大众的目光正时刻注意着医药在网络上的商务发展。那么这些企业想要发展壮大自身,想要在这个市场行业有自己的立足之地,那么,就要找好出发点。消费者是奠定网上医药店铺成败的最关键因素,只有拥有足够多的用户,才能不断发展自己,这就需要企业从用户方面出发,多为消费者考虑,不断完善自身服务体系,为广大用户提供值得信赖的商品,同时,不断创造安全可靠的财务交易环境,以及商品信息平台。

查阅的主要

文献

[1]丁汀.

B2B医药电子商务发展战略研究[J].

财会学习,2019(01):115-116.

[2]孙同祎.

电子商务环境下实体药店网络发展风险分析[J].

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2019(01):215.

[3]侯文华,杨丹丹.

电子商务背景下我国医药供应链创新发展研究[J].

现代管理科学,2019(03):3-5.

[4]沈子渲.

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现代营销(下旬刊),2019(01):159-160.

[5]赵敏,原超,李朝霞.

大数据背景下医药电子商务服务模式的提升与探究[J].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26(01):45-48.

[6]安永强.

医药零售网店建设研究[J].

中国新通信,2018,20(08):244.

[7]赵莎莎.

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互联网+”因素分析[J].

黑河学院学报,2018,9(04):64-65.

[8]韩玉.

国外连锁企业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以美国Walgreens为例[J].

商业经济研究,2018(12):94-96.

[9]孙志政.

医药电子商务的现状与拓展空间[J].

上海商业,2018(06):13-14.

[10]李红梅.

“互联网+医药”下的侵权保护研究[J].

法制与社会,2018(23):212-213.

[11]刘秋风,田侃,沈夕坤,赵娜娜.

“互联网+”背景下药品流通O2O商业模式的创新研究[J].

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8,15(04):447-451.

[12]龚璇.

浅析我国医院电子商务系统的发展现状[J].

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10):71.

[13]孟令全.

医药电子商务的新医改效应[A].

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2009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国家药物政策与《药品管理法》修订研究”论坛论文文集[C].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2009:9.

[14]孟令全.

基于医药电子商务的医药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A].

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2009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国家药物政策与《药品管理法》修订研究”论坛论文文集[C].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2009:8.

[15]谢虹.

我国医药行业电子商务模式发展分析[A].

中国通信学会通信管理委员会.融合与创新——中国通信学会通信管理委员会第29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通信学会通信管理委员会:,2011:5.

[16]于小燕.

我国医药企业电子商务网站的发展初探[A].

香港康健医药有限公司.2017年博鳌医药论坛论文集[C].香港康健医药有限公司:,2017:1.

[17]胡海波.

中国医药电子商务:困局与出路[N].

科技日报,2011-12-18(002).

[18]王莉.

医药电商监管借他山之石[N].

21世纪药店,2013-04-22(001).

[19].

600亿元医药电商蛋糕,你准备好了吗[N].

21世纪药店,2013-05-06(A02).

[20]史万奎.

医疗电子商务是终点站[N].

医药经济报,2013-09-20(002).

[21]王淑玲.

医药B2C生长态势[N].

医药经济报,2016-05-02(F02).

[22]明美.

吉林大药房医药电子商务O2O营销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7.

[23]虞峰.

医药电子商务平台在现代医药分销中的应用[D].苏州大学,2016.

[24]张鸣鸣.

BH医药企业“互联网+”环境下医药电子商务流通模式研究[D].沈阳大学,2017.

研究内容

本文根据我国医药行业与电子商务的融合现状,探讨先关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相关管理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具体内容如下:

1

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1.2.2国内研究现状

2

医药电子商务模式发展探讨

2.1医药电子商务模式发展探讨

2.1.1医药行业的销售

2.1.2医药电子商务模式现状

2.2基于SWOT的医药电子商务模式发展探讨

2.2.1医药行业市场潜力

2.2.2医药电子商务发展前景

2.3基于SWOT的医药电子商务发展前景分析

2.3.1医药行业市场潜力

2.3.2医药电子商务发展前景

3

医药电子商务发展条件与制约因素

3.1医药电子商务发展的条件

3.2医药行业电子商务发展制约因素探讨

3.2.1技术信息有待优化

3.2.2多层安全隐患

3.2.3成本居高不下

3.2.4政策法规配套不足

4

优化医药行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建议

4.1优化信息链和物流链

4.2完善网上售药管理

4.3搭建信息收集体系

4.4推进相关政策改革

研究方案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以及SWOT分析法,围绕对“医药行业”、“电子商务”等内容进行了大量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归纳与总结,为课题研究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研究过程中永达SWOT研究法,基于SWOT的医药电子商务模式发展以及前景进行了探讨,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写作进度安排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

所在系意见

系主任签章:

篇2

关键词:寻租;市场结构;需求价格弹性

中图分类号:F0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1.03.01 文章编号:1672-3309(2011)03-01-02

“开心人”药店这一市场现象初现于2002年江西南昌,当时南昌的药价全面平均下降45%,零售药品平均利润率从30%下降为10%,这一现象引起整个医药界乃至药品消费者的关注。本义从享受医疗保险的消费者、市场结构以及市场前景等方面,对这一市场现象进行了经济学分析。

一、“开心人”药店产生的经济背景:医疗体制改革

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实施了以公费、劳保医疗制度为核心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在社会医疗保障制度下,消费者对药品的消费不受消费者预算约束的限制。从而不存在消费者在预算受到限制条件下的消费者理性目标的实现。相反,公费医疗体制带来了“败德行为”,即公费医疗的存在等同于增加了消费者可支配收入,这引起了消赞者预算约束的放松。在医疗费用专款专业的制度背景下,消费者会尽可能地增加对药品的需求,“小病大养”,“一人看病,全家吃药”的“寻租行为”扶遍存在,表现出消费者对“社会福利”的获取,从而体观出消费者对药品价格的不敏感,即药品的需求价格弹性非常小甚至为零。

1998年12月25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建立城镇职工荩小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这标志着在我国实行了40多年的公费、劳保医疗保障制度被“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新的医疗保险制度取代。所谓社会统筹,是指把职工的一部分钱,即工资的一定比例交南政府社会保险机构集中,形成一个专门的医疗保险基金。用以解决所有参保者的医疗费用问题。参保者使用医疗保险基金的前提条件是较大数额的医疗费用,即必须是“大病”的医疗费用。同时,新的医疗保险制度还设置了医疗保险基金的最高支付限额。即“封顶线”。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无疑带米了消赞者对药品消费行为的改变。在新的医疗体制下。消费者就象拿自己腰包的钱去购买商品一样。变得非常现性。消费者会在预算约束的前提下。寻求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甚至希望获取最大效用花最少的钱,因此医院购药行为减少,而“小病上药房”成为大部分消费者的选择。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口日益老龄化和医药学知识普及程度提高,自行购药行为在危害程度较小和一般常见慢性病的防治方面替代了医院就诊,从而使药品零售占市场的比重提高。“开心人”药店就是在这种制度背景下产生并逐渐壮大的。

二、“开心人”药店对药品销售市场格局的影响:从垄断转向竞争

“开心人”药店无论是对医院还是对国有大药店都是巨大冲击,它的出现破坏了原有市场格局。由于药品消费本身的特殊性和公赞医疗体制的存在,“卅心人”药店出现前的市场是一个类似于相互谋合状况下的寡头垄断市场。各销售主体问墨守成规,存在一定的价格刚性。即价格一旦确定,各厂商均不轻易改变价格。相互间井水不犯河水,但又可从中获取渔利。由于寡头垄断各厂商对价格变化所持的态度是“跟跌不跟涨”,从而寡头垄断行业巾的任何一家代表性厂商,如厂商A,其一旦确定了价格,如价格PA。将不会轻易变动价格,哪怕是成本或市场需求发生适度的变动。即无论厂商面对的边际成本是多少,其价格始终维持在PA不变,从而代表作寡头垄断厂商面对的是一条拐折的需求曲线。联系到“扑心人”药店出现前的中国医药市场,无论是医院还是各大国有医药销售企业,它们都已经在分享寡头垄断利润的前提下。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但是。“开心人”药店的介入。破坏了原有的“市场均衡”。可以说。假如原有存在的是一种纯粹的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开心人”药店根小不可能进入到这一行业。因为寡头垄断行业中的各厂商均具有较大的规模。一方面,新厂商要想获取规模效益而产生的行业进入成本非常高;另一方面,就市场需求而言,消费者对新厂商信息不充分,从而新厂商要使消费者接受其产品所花费的广告销售费用将剧增。两方面相综合,一般情况下。在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中,新厂商的进入并不是一件易事。不过,对于药品零售销售企业而言。这一情况会有所不同。由于零售药品企业之间的产品并不存在差异性,原有的寡头垄断格局的存在,很大原因是政府政策的限定所致。即制度障碍,而不是由行业产品本身的特殊性所导致的。因此,在政府逐步放开药品价格以及医疗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开心人”药店并不存在多大的进入成本,其进入成本主要体现在药店的租金以及宣传销售企业自身的广告费用上。

即使这样。“开心人”药店进入该行业,仍然可有两种行为选择:第一,与原行业内销售厂商合谋;第二,以低价竞争。抢占市场份额。我们首先看第一种行为选择。在存在制度障碍的前提下,合谋不可能存在,即使存在,原有市场已经饱和,“开心人”药店的进入也不可能分得预想的利润。也就是说,即使进入该寡头垄断市场,“开心人”药店也必须以极好的销售条件和服务获取极小比例的市场份额。显然,进入成本极高的同时,收益极低。而第二种行为选择就截然不同。以低价竞争抢占市场份额是一种较好的进入方式,当然,其前提是竞争企业必须拥有厚的资金和实力,现实中的“开心人”药店正是属于这一类型。假设代表性寡头垄断医药销售企业的价格长期定在PA。现在“开心人”药店介入后,其价格低于PA,比如PB,在原有厂商不将该厂商看作寡头垄断厂商之一的情况下,“开心人”药店的降价并不会导致原有厂商也立即跟着降价,而是仍然维持原有价格PA。从而使该厂商的市场份额迅速扩张,比如0B。应该说,任何一家企业包括“开心人”药店的理性目标都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开心人”药店的可取之处是使消费者得益的前提下又实现了自己的高额利润。就药品需求而言。中国是一个巨大市场。一方面,中国人口众多;另一方面,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老龄化社会使人们对健康的期望上升。就医药销售而言,原有市场格局下医药销售企业有平均30%的利润,应该说,这是一个存在超额利润的行业。而且,医药产品属于生活必需品。市场空间巨大。各销售企业的产品替代程度较高。显然,在其他代表性厂商不降价的情况下。某一新厂商的降价会带来市场份额的急剧上升。这就出现了消费者纷纷“提着篮子”购药的现象。

三、“开心人”药店的市场前景分析:市场结构改变与弹性理论

1、药品销售市场结构的改变。“开心人”药店的引入带来了药品销售市场结构的改变,即将原来的垄断性行业慢慢转变为竞争性行业,随着“开心人”药店绝对数量

的增多,行业中各厂商间的竞争程度将不断上升。市场结构转变的同时。也带来了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及各厂商之间利润的重新分配。促使整个行业由拥有超额利润转向一般利润或正常利润。从经济模型中可以知道市场结构改变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变化。即“扦心人”药店介入前。单个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这一部分垄断利润实际上是对消费者剩余价值的榨取,引起了社会福利的损失。“开心人”药店介入后,药品销售行业将转变为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在该市场结构中,各厂商之间的竞争程度远远高于垄断程度。即厂商对价格的控制力下降。从长期来看,各厂商只能获取正常利润。但很显然。这一市场结构有利于社会效益的提高,特别是消费者的购买价格将会大幅下降,购买数量将有所上升,消费者剩余会有所增加。

2、弹性理论与药品降价。经济学中的弹性理论强调,对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而言,厂商可以通过“薄利多销”的方式增加收益:对于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从厂商角度而言,其应该涨价,降价会直接带来厂商收益甚至利润的减少。那么。这一理论能否体现在药品降价这一行为当中呢?有关弹性理论所分析的是一般的市场,在该市场中不存在就整个行业而言的价格差别。但实际上在中国的药品销售市场中,“开心人”药店介入整个药品销售行业后已经产生了价格歧视。当然,这种价格歧视不是针对消费者。而是倒过来针对厂商。原因就在于“开心人”药店介入前的市场是一个垄断性市场,垄断厂商单方面控制的价格远远高于市场均衡价格,所以即使药品是生活必需品,在药品的价格由垄断价格转向市场均衡价格的过程中。在产品存在完全替代性的前提下,降价企业所获取的市场需求量将迅速上升。即“开心人”药店的药品降价行为,使其获取的市场份额上升比例足够抵消价格下降的比例,从而使“开心人”药店仍然有利可罔。当然。这一降价行为并不体现为整个行业收益的上升。从长期来看,随着“开心人”药店数量的逐步增加,价格差别将会慢慢消除,消费者对药品需求在不同企业间的流动也将消除。即整个行业彻底转化为垄断竞争行业之时,对生活必需品的药品而言,理性厂商不可能雨有任何的降价行为。最终。各厂商占有的市场份额相对稳定。行业内厂商的价格差别将会消除。

参考文献:

[1]徐斌,药品消费研究[J],学术研究,1999,(05).

[2]徐彦利、沈蕾,上海市医药零售市场消费行为与消费偏好调查研究[J],消费经济,2003,(02).

篇3

关键词:医药产业;民族医药;SWOT

中图分类号:R1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3-0114-02

1 企业背景介绍

西双版纳雨林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前身为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下属的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制药厂。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遵照国家大力发展南药的指示,对名贵中药、传统南药血竭进行资源调查和研究,并于1972年在云南南部发现该药的原料植物龙血树,成功研制了国产血竭,结束了该药材一直依赖进口的历史,同时专门建立药厂生产血竭,二十多年来,“雨林牌”血竭深受广大医患人员青睐,取得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01年改制为西双版纳雨林制药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为北京中艺联合工贸有限公司和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公司注册资金1200万元,总资产3000万元,占地11000平米,建筑面积5000平米,拥有提取、胶囊、片剂三条生产线,是我国最先生产龙血竭的厂家。2003年7月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认证,取得GMP认证证书,产品龙血竭胶囊亦取得国家中药品种保护证书。欣喜之余,我们也应冷静地看到GMP改造后的隐忧,由于GMP改造投入较大,成本费用上升,企业压力很大;另一方面由于改造中盲目竞相扩大了制剂加工能力,使原来就不高的生产能力利用率更低了,这是让人忧虑的问题。

公司2002年向国家发改委申报《珍惜资源龙血树GAP种植示范工程》项目并得到批准,该项目被列为2002年现代中药产业化立项项目之一,项目投资5000万元,占地5000亩,包括20亩种质资源保护基地建设,200亩种苗繁育基地建设和5000亩的种植计划以及种质研究、育苗、出脂技术、质量标准等科研项目。

2 针对雨林公司发展现状的SWOT分析

2.1 雨林公司的发展优势

2.1.1 便捷的原料获取途径

目前公认的国产龙血竭的资源植物为剑叶龙血树和海南龙血树。剑叶龙血树分布于北纬21.5~23.6°。地区,以东南亚的柬埔寨、老挝、越南等国为主要产地。国内以云南思茅、西双版纳等地为主产区,广西、海南等地也有部分资源,主要分布在云南南部和广西南部海拔250~1700 m的热带、亚热带石灰岩山地。雨林公司厂址位于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植物园内,不仅位处国内的产品原料主产区,而且毗邻原料的主产地国,在原料的采集、进口等方面具有相当的优势。

而且,云南素有“植物王国”、“药物王国”之美誉,具有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和立体气候特点,使云南同时具备热带药材、温带药材、寒带药材的生长条件,是我国著名的生物资源的富集区,天然药物资源居全国首位。这也为雨林公司发展产业多元化提供了天然的资源优势。

2.1.2 公司积极与傣医院、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建立合作联盟

2005年,公司与州傣医院(民族医药研究所)、北京理工大学、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四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国家级傣药研究中心,利用现代先进科学技术进行傣药民间方剂的筛选;进行傣药资源的种源调查和鉴定;筹建和发展傣药材GAP种植基地;加强傣药的药理、药学和临床研究,开发傣药新剂型。这项措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雨林公司因为资金、人力、技术等方面的薄弱而造成的内部创新研发能力低的窘困境地。到目前为止,公司已投入数百万元用于新产品开发,共申报了包括傣药在内的12个新药品种,现已逐步得到批准投入生产。

2.2 雨林公司发展的内部劣势

2.2.1 企业管理不规范

云南地处西南边陲,经济发展落后、交通不畅、信息不灵,医药行业在开拓市场、营销方式上观念落后,缺乏大产业、大市场、大流通意识,有了好药却难以打开市场。对于雨林公司这样的中小企业来说,此类问题更加突出。雨林公司经营机制和营销观念落后,管理方法原始,管理手段落后;企业的管理层意识到问题的所在,尽力想通过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采用有效管理手段等措施改善公司管理不规范的现状,但往往由于能力有限而力不从心。

由于缺乏有效管理,公司事先没有制定统一的、贯穿始终的营销策划,尽管有优质的产品,但仍难以形成名牌效应,抢占有限市场,抵制竞争企业的压迫。由此造成的市场占有率低是企业无法发展壮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2.2.2 自主研创能力低

受资金、人力、技术、信息等方面因素的影响,雨林公司内部创新研制能力低,不具备具有一定实力的新药研究团队。企业新产品的研发主要依靠与之合作的科研机构及高等院校,这尽管能够弥补一部分自身研创能力不足带来的劣势,但对科研机构的依赖性,以及信息获取的滞后性,导致公司处于被动跟随发展的状态。

2.2.3 企业人员整体素质低

一个企业的成败兴衰主要决定于这个企业拥有的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不难看出,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员工素质的竞争。只有具备高素质的人,才能有高素质的企业。最好的、最优秀的人才是免费的,因为他们创造的价值远远大于他们所分配的价值;相反,不合格、不优秀人才的代价是非常昂贵的,因为他们工作不力给公司带来的损失往往是不可估量的。雨林公司由于用人机制、工资待遇、企业前景等因素留不住人才,也无法吸收新型的综合素质较高的人员进入企业,目前,企业员工多以大专毕业生为主,综合素质不高,缺少生产技术人才、市场营销人才、企业管理人才和产品开发人才。据了解企业研发部门尽管主要由药科人员组成,但部门多发挥的是协调作用而非技术研发;企业的营销团队缺乏创新和执行力;有了好产品面市但却不能做好市场运作,产品初期领先优势往往因为市场推广执行不力和竞争者快速跟随而瞬间丧失,其实都输在了营销策划和管理上。

2.3 企业发展的外部机会

2.3.1 医药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

近年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傣医药事业的发展,先后成立了西双版纳州民族医药研究所和西双版纳傣医医院,专门从事傣医药的继承发掘、翻译整理、研究开发及推广应用工作。

云南省结合全国经济结构调整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融合省情,提出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战略设想,为加快云南医药产业的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目标,把以天然药物为主的现代医药产业确定为未来云南倾力建设的支柱产业和积极扶持的优势产业。2003年初,云南省委、省政府及时调整了“云药”的发展策略,制定了《关于加快发展云药产业的决定》。这一系列政策、条例的出台,无疑为无数彷徨不定的“云药”企业注入了强心剂。

2.3.2 医药产业调整孕育的机遇

从化学合成物中筛选新药的难度大,其对时间、投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且化学药物多有毒副作用,易产生抗药性,药源性疾病越来越明显,国家逐步转向了天然药物的研究、开发和利用,使得纯天然药品成为继化学药物、生物制剂、基因工程类药品之后最具发展前景的特色产业。

雨林公司是国内较早的一批开始进行天然药物研究生产的企业之一。经过多年不断的探索和积累,在天然药物生产方面有自己的特殊优势。

2.4 企业发展的外部威胁

2.4.1 医药企业组织结构变化

中国医药生产企业通过改革与重组,组织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原来的6000多家企业将逐步减少到4000户或更少,加上13000多家批发公司,企业“多、小、散、乱”的局面将得到改观。医药企业将会形成强者愈强、弱者愈弱,两极分化愈演愈烈的态势。形势逼迫一大批无特色、无优势的企业转向其他行业或联大靠强。雨林公司如果不能迅速发挥优势、提升企业的市场地位,就必将淹没于重组浪潮中。

2.4.2 来自化学药剂的压力

化学药剂是通过不同的化学分子结构来达到治疗人体疾病的目的,有其自身的科学原理;加之,化学药剂是针对人体疾病而专门研制的,对人体器官的作用专一,所以往往见效较快。我们的天然药物,在治病过程中,并没有做到非常专一,对人体的各个器官都有作用,疗效没有西药好,但是其在治病的同时,可以改善人体其它器官的生长环境,并且副作用比西药要小一些。

普通消费者在选择药物时经常会优先考虑化学药剂,而对于天然药物的认可度相对较低。对于以生产天然药物为主的雨林公司来说,这无疑是企业销售难以上量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2.4.3 同行业竞争企业形成的威胁

从理论角度讲,这是因为行业内企业会容易产生过度竞争。按照鹤田俊正的定义,过度竞争是指在集中度低的产业中,尽管许多企业利润率很低或者陷入赤子状态,但生产要素和企业却不能顺利地从这个行业中退出,使低或负的利润率长期继续。

医药企业属于进入门槛低、退出门槛高的产业。在目前竞争激烈的龙血竭生产行业中,在有限的消费者群体内,过度竞争导致企业销售的产品仅能占到有限的市场份额的10%。

3 雨林公司未来发展的策略选择

3.1 选择集中差异化战略,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

中小企业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各方面都无法与大企业正面竞争,为了生存发展壮大,唯有选择在大企业的市场空隙中成长的战略。企业在详细分析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把自己的生产和经营活动集中在某一特定的购买者集团、产品线的某一部分或某一地域市场上的一种战略,即集中差异化战略。

民族医药企业所生产多为天然药物,与化学药物相比,具有成本低、无毒副作用等优势。对于急重病症,化学药物来的快,而天然药物往往来的慢,但其副作用小;而且天然药物在使用后,达到效果后,一般能根除,不易复发。对于一些顽疾,天然药物常具有

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经济发展落后、欠发达地区分布多。对于这类地区“看病难、看病贵”成为困扰当地居民的一大难题。雨林公司可将其销售市场锁定在这些地区,并通过有效的宣传手段让广大受众认识到天然药物的科学性,例如在主要科普杂志、报纸上刊登描述天然药物特性的科普文章等,充分发其产品纯天然、低价格的优势,深度开发并牢牢把握住这一有利市场。

3.2 进行龙血竭的二次开发利用,加强企业产品的多元化发展

目前,公司及同行业市场上所生产的龙血竭系列产品结构老化,生产工艺简单,技术含量低,以物理的提取、分离等为主,对于原料植物的利用率也不够高,附加值低;随着对龙血竭产品的深度研究开发,市场对龙血树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的,使得资源稀缺的龙血树濒临灭种的危险,对于龙血竭的二次开发势在必行。

到目前为止,公司已投入数百万元用于新产品开发,共申报了包括傣药在内的12个新药品种,现已逐步得到批准投入生产。雨林公司应在充分研究市场需求、分析企业自身能力的前提下,选择优势品种,抓紧投入生产,充分利用企业闲置的生产线,促进其产业多元化发展。

3.3 积极推进企业间及企业与研发机构之间的联盟与合作

创新是中、小医药企业的发展源泉和基本立足点,对于中小型医药企业来说,渐进性的工艺创新固然重要,但要保持一定的生存能力,仅仅通过工艺创新很难获取领先于大企业集团的独占性的竞争优势,中小型医药企业如想获得持续性发展,必须在产品创新领域维持持续性优势。然而新药的创制成本极高,需要大量的研发费用投入,平均看来一个新药的研究开发需要耗资1亿-5亿美元,耗时7年-12年,在我国开发一个新药通常需要耗费近千万人民币,二类新药也需要百万元人民币,单个的中小型医药企业很难独立完成。因此,要大力倡导企业与企业及企业与科研机构间的联盟与合作,谋求协同效力,提高研发能力,保持技术先导型企业的“二次创新”及持续创新能力。研究有特色的产品,以市场为导向开发有市场潜力的产品,创新营销手段,丰富营销渠道,才能走上健康、快速发展之路。

3.4 孕育、积淀企业自身的研发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综合实力

纵观国内知名的医药企业,无不是产、研结合、综合实力强者而居之。一个企业要发展壮大,不仅需要长期稳定地占领足够的市场份额,自身还必须要具有研发、创新能力,不断地自我进步、自我完善,才能适应当今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才能不断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尤其是加入WTO后,贸易壁垒的消除,国外医药企业的介入,先进技术的飞速发展等,这一切都在证明一点:没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就无法成为一个成功的企业。

总的来说,雨林公司唯有在认清自身发展现状的前提下,在生产、管理等方面不断创新、不断完善、不断超越自身,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医药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并逐渐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洪志慧.论我国民族医药的地位、现状及前景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9:6-9.

[2]郭冬梅,王英.关于医药产业中中小企业发展的思考[J].中国药房,2001:12-4.

[3]段立纲,陈亚梅.傣医药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6,5.

篇4

【关键词】包装机械;自动化;智能装备

引言

商品包装是物品进入流通领域的必要条件,而包装机械是为商品进入市场提供保护、促进销售及提高附加值而完成生产过程的技术设备,是实现产品包装的主要手段。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各行业生产自动化要求的提高,包装机械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包装设备在食品、饮料、医药、化工、家用电器、造币印钞、机械制造、仓储物流、建筑材料、金属制造、造纸印刷、图书出版等行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近几年,受下游行业市场竞争愈发激烈、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趋势、人力资源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包装设备在生产和物流环节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高度自动化、高效化、智能化、节能化的包装设备逐渐受到下游行业青睐,传统的包装设备逐步与现场总线技术、传动控制技术、运动控制技术、自动识别技术和安全检测技术相结合,现代化的包装设备应运而生,未来包装机械行业前景十分广阔

1 包装机械行业概况

1.1包装设备产品分类

包装设备分类方法较多,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是按包装工序进行分类。按照工序分类,包装设备主要可分为成型装填封口系列设备、捆扎码垛缠绕系列设备、贴标打码系列设备、智能包装生产线及其他设备五类。

(1)成型装填封口系列设备是完成包装容器的固化定型、将产品按预定量充填到包装容器内、对包装容器进行封口并装箱等过程的设备,主要包括各种纸箱成型机、灌装机、装盒机、套袋机、热缩机、封箱机、封口机等。

(2)捆扎码垛缠绕系列设备是完成产品或包装件的外包装工艺并将其按设定的规则进行堆积的包装设备,主要包括各种捆扎机、码箱垛机、码瓶垛机、卸箱机、缠绕机等。

(3)贴标打码系列设备是完成将实物标签粘贴或将电子标签、文字图案喷涂标识在产品包装上的包装设备,主要包括不干胶贴标机、热熔胶贴标机、激光打码机、打码贴标机等。

(4)智能包装生产线是指能连续完成多项包装工序的机器组合,是连续实现多个包装功能的有机集合,满足了现代化大生产中无人化、柔性化、智能化、集成化的生产需求,并可实现自动检测、监控、追溯等功能,便于生产管理。目前,智能包装生产线已经成为了我国包装机械行业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1.2作用及优势

(1)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了生产时间。例如对于封箱、捆扎、码垛工序,目前公司生产的全自动双通道封箱机的封箱速度已达到80箱/分,全自动捆扎机的捆扎速度可达到1.2秒/道,码箱垛机的码垛速度为60,000瓶/小时。此外,自动化的包装设备能够实现连续化生产,在提高生产效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有效保证产品的包装质量。包装设备可根据被包装物形态、大小、质量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包装材料和包装方式,使得包装后物品规格相对一致,保证包装质量,符合集合包装的要求。

(3)实现手工包装无法实现的包装操作,如真空包装、气调包装、泡罩装盒等包装设备实现了食品、药品等商品的自动化无菌、气调保鲜包装的要求。

(4)降低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例如生产过程中的装箱、装盒等包装工序,仓储物流中的捆扎码垛工序,动作单调、频率高,耗体力,使用装箱机和装盒机等包装设备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5)有利于对工人的劳动保护。对于某些严重影响身体健康的产品,如粉尘严重、刺激性、放射性、易燃易爆、生产储存环境严苛的产品,例如农药、民爆产品等的包装,采用传统包装方式容易影响健康,危害生命安全,无人化包装成为这类行业的必然发展趋势。

(6)可降低包装成本,节省贮运费用。对松散产品,如瓶装水、食品、邮件等,采用自动化包装设备完成装填、封口、捆扎、码垛、缠绕等一系列包装工艺,可大大缩小包装物体积,节省包装材料,同时起到提高货位利用率和运载率,减少物流费用的作用。

1.3应用领域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各行业生产自动化要求的提高,包装机械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包装设备在食品、饮料、医药、化工、家用电器、造币印钞、机械制造、仓储物流、建筑材料、金属制造、造纸印刷、图书出版等行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2 包装行业发展现状、行业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程度

2.1市场容量

从包装设备需求额分析,全球包装设备的需求已从2004年的241亿美元增长到2009年的286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7.31%。预计未来仍将以5%左右的速度保持增长,到2019年将达到445亿美元的需求规模。

图1 全球包装机械行业市场需求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食品与包装机械工业协会统计数据

从全球市场需求来看,食品、饮料、医药和化工行业是包装设备最主要的下游市场。2009年食品、饮料、医药和化工行业对包装设备的需求分别约占包装设备总需求额的43.4%、17.7%、12.5%和7.6%。尽管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全球包装机械行业需求仍然实现增长。

未来几年,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包装设备销量的增长将成为全球包装设备发展的推动力,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对包装设备的需求将构成世界最大的市场之一;亚洲其他欠发达国家和地区,例如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泰国,对包装设备的市场需求也会获得较大的增长;而在美国、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尽管包装设备的市场需求增长速度低于发展中国家,预计未来仍将获得反弹。

中国包装机械行业市场供求状况及变动原因包装机械在我国属于新兴行业,起步较晚,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机械工业中的十大行业之一。2006年至2013年,我国包装机械行业市场需求从182亿元提高到56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7.68%。

图2 我国包装设备市场需求以及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

数据来源:中国食品与包装机械工业协会统计数据

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带动了国内消费增长,2006年至2014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7.64万亿元增加至26.24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6.68%,为食品、饮料、医药、化工、家用电器等包装设备下游行业的发展带来了积极影响。同时,随着居民消费能力、健康意识的提高,新包装材料、包装工艺和包装样式逐渐成为消费者关注的因素,为国内包装设备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此外,随着我国人力资源成本增幅较大,部分地区出现用工荒现象,2006年至2013年期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工资总额从24,262亿元增加到93,06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1.17%。劳动成本上升的外在压力迫使企业调整生产要素的投入比例,积极引入先进技术和机械设备代替人工,通过自动化生产提高劳动效率,从而消化劳动成本上升的不利影响。通过技术和设备的引进,企业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实现规模化生产,巩固并提高市场份额。

2.2行业利润水平变动趋势及原因

国内包装机械行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市场竞争比较充分,行业利润率总体水平稳定,在不同的应用领域和市场,利润水平各不相同。少数具有较强研发能力和技术积累,具备品牌优势、规模优势的企业才能不断地为市场开发出新产品、提供功能多样的包装单机设备及智能包装生产线,服务于中高端市场,平均利润率相对较高。相反,大多数企业在产品较低端、同质化较高的竞争领域,由于供应商众多,企业规模较小,竞争激烈,并且多数从事某一领域的单一产品,综合化、集成化程度不高,使得大多数包装设备生产企业的利润率相对较低。

2.3行业竞争格局

包装机械行业是涉及多学科、跨领域的综合行业,由于其下游行业使用环境、生产工艺、包装材料、被包装物形态各异,供应商须根据客户个性化的需求量身定制相应的包装单机设备或生产线。德国、美国、意大利等制造业发达国家生产现代化水平位居全球领先地位,其包装设备以产品序列全、更新速度快、领先的研发设计能力、先进的加工制造能力获得了国际范围的品牌影响力。以德国克朗斯、德国博世、德国KHS等为代表的国际知名包装设备企业,通过提供大型、成套、高精度的单机设备和智能包装生产线,占据了世界包装机械市场的主导地位,也占据了我国高端包装设备市场的主要份额。

由于受到资金、技术、人才、经验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国内从事包装设备生产的企业大多数规模较小。截至2010年末,我国共有包装设备制造企业3,600多家。根据中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工业协会统计,截至2014年2月,规模以上企业共计259家,其中中型规模以上企业24家,国内包装机械行业中生产规模大、产品档次高的企业为数不多。数量众多的本土企业由于研发能力不强或者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产品技术含量低、质量稳定性差,主要生产低水平、功能单一的包装设备,市场竞争力普遍不强。随着包装设备下游行业现代化加工

和规模化生产的要求不断提高,该类企业将难以满足包装设备高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智能化的发展要求,在低端市场的竞争压力将日益加剧。

3 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3.1有利因素

3.1.1下游行业发展迅速,带动包装机械需求

包装机械下游应用广泛,主要服务于食品、饮料、医药、化工、家用电器、造币印钞、机械制造、仓储物流、建筑材料、金属制造、造纸印刷、图书出版等众多领域的生产加工和仓储物流环节。近年来,受益于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消费升级,居民消费水平大幅提升以及消费意愿的增强,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高速增长,2006年至201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6.68%,并将随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06年至2013年期间,我国的食品、饮料、医药和化工行业销售收入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21.67%、21.32%、23.43%和20.81%,包装设备作为下游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下游行业中的应用深度和广度均得到大幅提高,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3.1.2产业政策大力支持

包装机械行业直接服务于企业的生产过程,以及产品向消费领域转移的仓储物流环节,对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包装设备尤其是高端包装设备的自主研发及产业化一直是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的发展对象,重点向着高效化、柔性化、大型化、个性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3.1.3技术水平不断成熟

我国包装机械行业起步较晚,发展初期在研发、设计、生产等方面和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近年来,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下,在下游行业良好发展形势的刺激和带动下,包装机械行业经历了从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到自主创新的过渡,如今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技术和产品体系,取得了多项技术成果,在工艺流程的自动化程度、产品的适应能力以及成套的供应能力等关键领域实现了较大的技术突破,部分技术已达到或接近国际领先水平。长期以来,以智能包装生产线为代表的高端包装设备主要依赖从国外进口,而国内包装设备技术水平的提升已逐步改变这种局面,进口替代效应初步体现,部分产品开始出口到德国、美国、意大利等制造业强国。

3.2行业前景广阔、市场容量巨大

除食品、饮料、医药、化工行业外,包装设备还被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造币印钞、机械制造、仓储物流、建筑材料、金属制造、造纸印刷、图书出版等众多领域,成为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安全性的重要力量。以家用电器领域为例,受益于国家家电下乡、以旧换新、节能补贴等政策鼓励、资金投入、财税优惠等多个方面的扶持,同时随着技术、生产体系进一步完善,家用电器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并保持快速发展态势。2006年至2013年期间,家用电器批发销售收入从1,888亿元增长至8,44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23.85%。家用电器单位价值较大,并且在运输过程易受到损害,自动化包装设备可以有效减少其生产和物流过程中的破损率。以电视为例,如今电视已经进入平板甚至3D平板时代,屏幕较为脆弱,性能稳定的自动化包装设备将有效保障其包装及仓储物流的安全。包装设备在造币印钞领域也有深入应用。我国的造币印钞由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负责实施,是国家法定货币生产企业,生产自动化、精细化程度高,在检重、定位、光边、裁条、装袋、封签、残次品剔除、图像检测处理等方面采用先进的包装设备来替代人工,设备主要向国内外的高端供应商采购。

国内消费支出的增长、人力资源成本的提高、规模化的生产要求和对新产品的需求等有利因素都在刺激国内包装机械市场的发展。同时,包装设备所具有的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降低包装成本等一系列特点,促进其在下游行业领域生产和仓储物流过程中的应用,使其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篇5

企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向市场提品,并以此为手段从市场争夺其生存发展的资源。产品是企业被市场接受,在市场中成长的前提和基础。市场是不断变化的,市场的需求在变化,竞争者也在不断变化,这就要求企业不断创新以适应变化的需要,否则就会被市场所淘汰。所以,一个企业的发展战略也就是企业的产品——市场战略,包括:研制开发并向市场推出新产品;加强现有产品的市场地位;淘汰不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1]

明确了三者的关系,我们不难分析这样一些现象:成功的企业总是有成功的产品,能够持续发展长盛不衰的企业都是有强大的产品创新能力和丰富创新产品储备的企业。有研究者调查了929家企业,其中盈利企业616家,32%有自己的新产品,亏损企业313家,仅有22%的企业有新产品,而破产企业中只有15%的企业有新产品[2]。 二、产品创新的有关概念

要正确定义产品创新,首先必须正确理解产品的概念。传统的观念局限于产品的实体形式,如一台电视机、一辆汽车等。而现代营销理论提出了产品的整体概念。根据菲利浦·科特勒博士的观点,产品包括核心、形式、附加三个层次,他们构成了产品整体。(见下图)

因此,产品创新是建立在产品整体概念基础上的以市场为导向的系统工程。从单个项目看,它表现为产品某项经济技术参数质和量的突破与提高,包括新产品开发和老产品改进;从整体看,它贯穿产品构思、设计、试制、营销全过程,是功能创新、形式创新、服务创新多维交织的组合创新。产品创新也不仅仅是产品的科学研究工作本身,而是概念更广泛的一个系统化的行为过程,它实际上是技术和营销之间的一种并列和交错的活动[3]。衡量它是否发生的标准是任意一个层次的产品改进,而衡量这种行为效率和价值的标准是有没有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并且为企业发展争取到新的资源。 三、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品创新的基本原则

按照著名营销专家迈克尔·波特教授[4]在《竞争战略》和《竞争优势》两本经典著作中的观点,竞争优势的来源在于:满足市场的需求;比竞争对手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这两个原则同样适用于产品创新,即首先是产品创新的方向或者目的是开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其次,能够以比竞争对手更低的成本满足同样的需求,或能满足竞争对手不能满足的需求。具体到药品或保健品来讲,就是要使新品具有竞争者不具备的功效或安全性,或服用方便而价格低廉;甚至是竞争产品不具有的使用产品的心理满足。更多的时候,有效的产品创新形成的是产品、品牌的综合优势。 四、医药企业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品创新的重要性

产品创新不仅是企业发展战略实现的关键,而且具有高投入、高回报、高风险的特性。成功的产品创新能给企业发展拓展新的空间,提供可观的利润;失败的产品创新造成巨大的损失。而成功的关键在于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也就是说,要敏锐地发现市场需求,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产品设计和组织研究开发、包装上市。

力士(Lux)曾经领导香皂市场数十年,直到美国P&G(宝洁)公司大举进军香皂市场。宝洁在对消费者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消费者对环境中存在的各种致病微生物非常关注,因此设计了“抑菌保健康”的舒肤佳(Safegaurd),该产品一经推出就有突出表现,很快就取代了力士的领导地位。我国的维生素C生产技术世界领先,但长期以来主要出口原料,国外企业将原料加工成成药返销我国。江山制药是国内三大维生素C生产基地之一,该企业抓住人民经济能力和保健意识不断增强的市场机遇,推出了“艾兰得”维生素C含片。企业将片型设计为异型片,口味为桔子、草莓等各种水果味以白色、粉红、鲜绿区分,而且长期服用不会导致蛀牙,配以美观精致的包装,该产品面市后受到极大欢迎,在很多地区已经成为人们家庭必备的常规保健品。这一行为被业内人士誉为“是我国维C企业的一面旗帜”。以上的成功,都是因为企业尊重市场规律,敏锐地把握了市场的需求,实施了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品创新。反之,即使是优秀的企业,也难免在产品创新中出现失误,有的企业,开发一个新药投资数百万,产品上市启动全国市场耗资上千万,但由于产品本身的缺陷不符合市场需求,始终无法取得理想的销售业绩,企业在继续投入和彻底放弃之间举步维艰,不仅损失了研发和市场启动费用,而且导致了人力和机会成本的巨大损失。

我国的医药企业产品创新能力总的来讲还处于较低水平,具体表现在:1. 资金投入不足。国际化的大型制药企业每年用于研发的费用占营业额的10%以上,有了甚至超过20%,而我国制药企业平均只有0.5%-1%。2. 企业没有自己的研发部门,新产品完全依赖购买或转让的方式获得。而在寻找新产品时片面追求数量,对产品的市场价值无法准确衡量,造成决策的盲目性,甚至导致资源的巨大浪费。3. 企业有自己的研发部门,但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研发工作脱离市场实际,“为开发而开发”。研发过程缺乏客观、系统、量化的评价体系,研发工作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因此,加强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品创新能力是企业发展的迫切要求。 五、对企业实施有效的产品创新的若干建议

1、牢固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观念,以市场研究指导新品开发

观念是行动的前提和方向,新品开发相关人员都应该牢固地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观念,并把它转化为有效的行动。在实施产品创新的过程中,尤其是制定开发方案之前,应对相关市场状况进行系统、深入的了解,包括国内外市场容量、竞争环境、市场发展趋势、消费者特点等。在必要时借助专业市场研究公司或咨询公司的力量搜集需要的信息和数据。

2、充分考虑新品的构成要素,明确创新目标

在产品设计时应该考虑产品各方面的构成要素,按照市场的需求来进行设计,做到在研发初期就有明确的目标。如开发一个新药通常要考虑以下要素是否符合市场需求:

(1)功效、适应症。是否能有效地治疗疾病或缓解症状?是针对性地治疗某种疾病,还是对相关多种疾病都有疗效?

(2)安全性。安全性与现有品种比较是否有改善?是否有显著的不良反应而影响产品的使用?

(3)剂型与服用方法。是口服、外用或是注射剂型?口服又是固体(胶囊、片剂、丸剂)还是液体剂型(口服液、酒剂)?是短效还是长效?每天服用三次还是一次?如老年用药必须避免高浓度的酒剂,滋补保健品用低度酒类除外。高血压新药最好采用长效剂型,既可以使患者服用方便,又能避免忘记服药导致的血压波动对患者心脑血管系统的损伤。

(4)价格。价格是产品营销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若定价过高,新产品难于被消费者接受,投入越多的广告促销费用,企业损失越大;反之如果定价太低,消费者可能不信任产品质量,企业也会损失较多的利润空间。价格的确定通常需要借助专门的市场研究技术。

(5)包装。包装不仅要给药品或保健品以有效的保护,便于使用、贮藏和运输,而且要美观而富于吸引力。

(6)原料、工艺和质量标准。这三项因素不仅关系到最终产品的内在质量,还经常成为消费者选择某一产品的独特理由。

(7)其他。产品的设计还包括名称品牌等,一个符合产品特点、有吸引力的名称或品牌能对产品销售和品牌建设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3、建立完善的营销信息体系

企业营销信息体系的建立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包括企业内部的销售数据库、技术资料,还包括企业通过与外部单位合作获取的各种市场和科技信息。它能为产品创新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保证创新工作的正确方向,并为研发工作的开展提供信息支持。

4、加强研发部门与销售部门的联系,建设高效的创新体制

企业必须认识到,产品创新工作是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团队协作的系统创新工程,决不是某一个部门单独完成的、于其它部门割裂的工作。所以产品创新的组织应包括企业研发、市场、财务、管理部门的相关人员,企业高层领导应该参与,创新团队的成员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高效率和高效益的创新主体。

5、建立全过程的系统评价体系

产品创新工作应包括三个方面的评价:市场前景分析、财务分析、风险与技术可行性分析。这三个方面的评价应该贯穿创新过程的始终,而在不同的阶段又各有侧重。在产品初步概念形成、前期研究工作、临床研究和投放市场的各个阶段,只要出现问题应立即调整,或者终止项目。目的是实现创新工作的效益最大化。

6、建立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鼓励全员创新,形成创新的企业文化

篇6

[关键词] 冷链物流 制冷技术 应用 发展

冷链物流是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是需要特别装置,需要注意运送过程、时间掌控、运输型态、物流成本所占成本比例非常高的特殊物流形式。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冷链物流包含和涉及的技术领域广泛而复杂。2010~2015年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市场调查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中提到,冷链物流行业发展技术环境包括四个方面,首要就是冷藏冷冻技术。没有先进的制冷技术支持,冷藏运输质量就无法得到保障,现代冷链物流就是纸上谈兵。因此,制冷技术是冷链物流系统的核心技术平台,是冷链服务品质的根本保证。

一、我国冷链物流制冷技术的应用现状及问题分析

从冷藏、保鲜、节能和自动化技术来看,国际上普遍运用的冷藏、冷凝、气调、冷藏集装箱多式联运等先进的制冷技术在国内一些行业龙头企业已成熟应用,各类保鲜、先进的包装技术以及涉及节能方面的技术在国内大型的果蔬基地和冷藏基地,如“上海名特农产品国际物流与交易基地”、“宁波远东冷藏物流基地”已得到成功运用,自动化冷藏技术、各类传感技术、自动化测量温控技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空间定位技术、动态信息监控技术也逐步从局部尝试向更大范围推广。总体而言,国内冷链制冷技术体系随着冷链物流需求市场的快速发展已初步确立。但是与国际先进国家相比,我国的冷链物流制冷技术体系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设施薄弱,自动化程度不高

从冷藏运输能力看,美国有冷藏车16万辆,日本有冷藏保温车12万辆,我国保温车仅有约3000辆;从预冷保鲜率看,欧美处理能力达80%-100%,我国仅30%;从冷藏运输率看,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达80%~90%,我国不足30%。此外,我国冷藏设施普遍自动化水平不高,国外已成熟运用的自动化测量和自动识别技术没能得到规模应用。

2.流通领域中的保鲜、包装技术亟待提高

在发达国家,食品冷链产品的产后损失率只有1.7%~5.0%,而在我国,粮食平均损失达14.8%,果蔬损失率达20%~30%。目前在冷链中需要保鲜的多为初级农产品,加强保鲜新技术和包装新材料的应用,已成刻不容缓的课题。

3.冷链节能意识和节能方案的设计需不断增强

冷链物流环节涉及多种能源利用,特别是电、油和水等基础能源的应用,目前我国建设和使用的冷链设施多数只考虑冷链环节的应用,但对节能减排考虑不足,如何加强现行冷链设施的节能改造和新节能技术综合运用变得尤为迫切。

二、国际冷链物流制冷技术的发展

国际上对食品质量与安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并积极探索先进的制冷技术以保障易腐食品对冷链运输的需求。当前有关制冷新技术的发展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空气制冷技术的发展

空气制冷系统在低温下的宽温度范围内,具有运行性能优良、无臭无害且制冷速度快的特性,非常适合于食品的冷冻冷藏。传统的单级蒸汽压缩制冷技术,很难满足易腐食品冷藏及运输的低温要求和运行工况;多级压缩或复叠式蒸汽制冷,则导致系统COP(制冷效率)的降低和投资的增加。因此,随着冷藏运输对制冷技术需求质量的不断提高,以及运输过程中环保问题的日益突出,空气制冷技术又一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先后有美国、澳大利亚、德国、日本、英国等进行了空气制冷装置的研究试验,研究范围涉及食品冷冻、冷藏储存及冷藏运输等冷链物流的各个环节。

美国是空气制冷技术应用最早、技术最成熟的国家之一。虽然目前只有少数闭式空气制冷系统用于美国食品的冷链市场,但统计显示,75%的食品加工厂家希望使用空气制冷系统,而且47% 的食品企业有强烈的使用意向。美国学者PaulChen在其研究中,详细阐述了空气控制技术应用于新鲜水果冷藏运输的优越性,指出空气控制技术可以通过抑制水果的呼吸,延缓水果的成熟过程,抑制病菌,减缓衰变,并起到防治虫害的作用。学者Thomas Pelsoci分析了美国食品加工业运用闭式空气制冷系统的市场状况,他指出,由于不同食品对冷冻或冷藏的低温环境要求不同,因此在储藏或运输过程中,温度可在0℃~-100℃大范围内调节,并且要求制冷系统长期在-30℃以下运行。

2.低温容器隔热结构的发展

随着科学研究、工业技术、生物技术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物品需要通过低温冷藏容器进行运输。在这些行业中,不仅要使用-24℃~-80℃冷藏箱,同时还需要-80℃以下超低温冷藏箱、-80℃~-120℃的低温冷却器、低温循环器等工作温度在干冰温度以下的设备。这些设备的共同点是:其工作温度低于常用的PU泡沫塑料的冷缩温度,且此低温容器必须进行隔热。一般的隔热材料难以满足干冰温度下低温容器的要求。

为了防止常用的、隔热性能较好的PU泡沫塑料在-80℃~-90℃的温度下产生冷缩,国外低温容器采用双层的隔热材料来处理:对于工作温度高于冷缩温度的外部,用PU泡沫塑料隔热;对于工作温度低于冷缩温度的内部,以耐低温隔热材料隔热,从而较好地实现了干冰温度环境下物品的冷藏运输。

3.气调运输技术及设备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初,国外开始利用气调集装箱进行海上或陆上长途运输,将本国水果运至世界各地,从而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采摘后的果蔬采用冷藏集装箱运输,对保持果蔬品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随着消费者对新鲜果蔬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其运输过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按照降氧方法的不同,气调集装箱可分成充气法气调集装箱和依靠制氮机降氧的气调集装箱两类。充气法气调集装箱的早期代表产品是美国加州Transfresh公司推出的Tectrol CA系统,主要通过调节箱内CO2与O2的含量,保障运输物品的质量。依靠制氮机降氧的气调集装箱,主要通过调节箱内N2与O2的含量以保障运输物品的质量。由于海上或是陆上的运输环境远比气调库中恶劣,所以对气调集装箱及其内部设备有很高的坚固性(能经受路途颠簸)、可靠性(无需在路途维修)和方便性(操作人员往往非专业人士)要求。针对经常出现的气体泄漏问题,制造商们采取的措施有:靠磁力将一层塑料帘吸在门框内部(意大利ISOCELL公司);将双扇门改为特制的单门(美国Freshtainer公司)等,从而将漏气率从5 m3/h降至1 m3/h。

另外,一家名为Cronos Containers的英国公司推出的Cronos 气调系统,可以把标准冷藏集装箱临时性或永久性地改装成气调集装箱。该系统外形尺寸为2m×2m×0.2m,所有气调及控制设备均安装在铝质外壳内,仅占据0.8m3的空间,可以很容易地安装在大多数冷藏集装箱的地板和内壁上。它由制冷系统的电源驱动,可以将O2、CO2 及相对湿度维持在预先设定的水平上,还能脱除乙烯。

目前,国外开始研究膜分离技术在气调集装箱领域的应用。其工作原理为:用半透膜作为选择障碍层,允许氧气、二氧化碳等透过而保留混合物中的氮气,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膜分离控制系统工作流程见图4。实践证明,气调运输不仅能够减少果实内部生理紊乱和各类病害的出现,降低损耗率,而且在有效降低运输成本的同时,可以使果实抵达销售地时状态均匀、货架期长,更受销售商欢迎,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4.相变材料在冷藏运输制冷系统中的应用

澳大利亚研制了一种应用相变材料制成的新型制冷系统。该制冷系统实现了与车体的分离,可以在停车场等地点补充制冷材料后,安装在车体上实现制冷功能。与传统制冷装置相比,该系统具有噪音低、耗能少、污染小等优势,适用于短途、区域内的配送。

Ming Liu、Wasim Saman等人对该制冷装置的性能及优点进行了研究,并对一种基于水的无机盐进行了试验,初步证明了该物质具有合理的耐热性,具备变相材料的基本条件;但在长期稳定性方面,试验的次数尚显不足,提出有必要在未来的工作中,进行更多的冷热循环试验来证明其性能是否稳定。相变材料制冷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三、冷链物流系统制冷技术发展的前景与展望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居民收入持续性稳定增长,今后5~10年我国冷藏冷冻食品以及医药产品依旧能保持10%以上的产销增长,冷链物流市场增长潜力仍然巨大。从冷链物流系统制冷技术体系来看,我国目前正处于培育上升期,许多国外成熟的技术在我国还处于尝试起步阶段,譬如国内目前分级清洗、整理机械等前道成型设备、新型低温包装材料、冰温贮藏、气调储藏技术和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等的推广应用以及快速冻结装置等核心关键设备和新型制冷系统及制冷剂的研制研发等,因此发展空间极为广阔。可以预见,未来随着国外成熟技术在国内的快速推广、国内技术的不断深入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的不断完善,国内冷链物流制冷技术体系将日趋完善。

参考文献:

[1]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发展报告2006[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7.

[2]张建松.我国冷藏运输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EB/OL].2004-12-19.

篇7

关键词:油茶;产业;现状;对策

1 油茶产业发展的现状

1.1 面积及分布情况

祁阳县个半山丘陵县,山区以经营用材林为主,低山丘陵区以经济林为主,而油茶居其首位,素称油茶之乡,遍布三山四水,现有种植面积2.67万hm2,占全县有林地面积的25.9%,居全市第一,占全省油茶林面积的2%。全县23个镇(场)除大江、内下外,都有集中连片的栽培,油茶林面积667hm2以上的镇18个,重点分布203个村,其中66.7hm2以上的村190个,133.4hm2以上的过57个,200hm2以上的村15个,267hm2以上的村8个,333.5hm2以上的村3个。

1.2 产量及产值情况

现有油茶林中,处于盛果期的面积占总面积的70%,近年新造优良品种面积占总面积的5%。目前,全县年产茶油一般稳定在1100t左右,总产值约为4500万元。

1.3 加工及贸易情况

目前,祁阳县油茶加工主要采用液压榨油法,加工技术较先进的只有金浩茶油有限公司,拥有年加工油料3万t,年精炼油2万t和包装成品油8万t的生产能力,经加工精炼后的“金浩茶油”系列产品先后获得了“国家免检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放心料油”、“全国油茶籽油知名品牌”等荣誉称号,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产销量稳居全国第一位,已成同行业中的知名品牌,2008年公司销售收入突破8亿元。

1.4 产业化经营情况

祁阳县油茶产业化经营仅仅处于起步阶段,但在土地流转中普遍存在租地价格偏高,很难从各农户手中将土地集中起来进行整体开发,为规模化经营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2 油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重视力度不够

湖南是全国第一大油茶资源省,而祁阳县是湖南油茶重点产区县,但近年来油茶产业却未引起各级政府的足够重视,特别是镇级政府没有真正把发展产业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还停留在一般号召上,致使工作上无计划、无目标;加之正面引导不多,很难调动林农发展油茶产业的积极性,也难以推动油茶产业的快速发展。

2.2 面积持续减少

近年来,祁阳县油茶面积在逐渐减少,主要原因:一是放弃林地管理,松、阔等树种竞争,油茶林被演替为其它树种为主的混交林;二是20世纪90年代农业开发的部分油茶林被改种水果或其它树种;三是修路、建厂及城镇建设部分油茶林被征用;四是森林火灾烧毁的油茶林,油茶面积由“六五”资源清查时的3.32万hm2减少到“十五”期的2.67万hm2,20年期间减少近25%。

2.3 单位产量偏低

大部分产区群众习惯于传统的生产方式,把油茶当作“露水财”,认为油茶利薄,务林不如打工,对油茶长期疏于管理,荒芜现象十分严重。再加上树会老化,病虫危害等因素的影响,从而造成产量低、效益低、不管理、难发展的恶性循环,据调查统计,全县667m2油茶平均产油只有3kg,产值仅100多元。

2.4 经营方式落后

祁阳县油茶林主要以农户分散经营为主,90%以上的农民满足于收多少算多少,甚至一部分群众干脆不管不收。目前油茶采摘秩序混乱,油茶产油率和质量由于提前采摘普遍降低,油茶产业的内在潜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茶油的总产量和商品率在逐年下降。

2.5 加工利用滞后

祁阳县目前油茶产品主要集中在食用油上,在高等级保健茶油炼制、化妆品茶油的开发、茶皂素的提取等综合利用方面还未起步。现有的茶油产品生产企业存在技术含量低,设备陈旧老化,开发能力弱,产品档次低,生产规模小,加工利用仍然滞后。

3 油茶产业发展的前景分析

3.1 油茶产品的竞争优势

茶油中脂肪酸构成比较合理,含不饱和脂肪酸90%以上,不含对人体有害的芥酸,长期食用能有效调节血脂,预防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心脑血管疾病,能增强人体生理机能和免疫功能,具有独特的营养和保健价值。目前国内市场上茶油价格一般是菜籽油的3~4倍,在日本是菜籽油的7.5倍,油茶生长于低丘岗地,远离城市众多的污染源,所以茶油绝对是天然的绿色食品,开发前景非常广阔。

3.2 国内油茶产品市场分析

我国油茶栽培面积367万hm2,年产茶油18~20万t,相当于我国食用油消费总量的1%左右,目前国内人均食用植物油自“八五”期间4.9kg提高到14kg,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的15kg,但低于发达国家的20~30kg。国内食用油消费量约为2200万t,据有关统计,我国消费缺口已从“八五”的28%上升到如今的50%以上。因此,大力发展油茶产业是保证国家制油安全的主导产业。

3.3 油茶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3.1.1 价值优势。油茶是我国最古老的木本油料树种,一次种植,收获期可长达百年以上,茶油耐储藏,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0%以上,品质优于橄榄油,是一种深受群众喜爱的优质、生态、保健的食用植物油,同时又是肥皂、凡士林、化妆品以及医药制剂的重要原料,茶枯所含的皂素、粗蛋白,粗脂肪及单宁皆是重要的工业原料。茶花蜜量大,是冬季极好的蜜源。

3.3.2 资源优势。全县有林地面积9.08万hm2,适宜种植油茶的山地较多,选择发展空间较大,对现有的2.67万hm2油茶林,只要采取较为可行的政策引导措施,进行低产林改造,就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对近年利用良种新造的油茶林,加强肥水管理,促其成林丰产;以整合利用好资源,变资源优势为商品、经济优势,完全可能在短时间内做成一大支柱产业。

3.3.3 市场优势。由于茶油的优质、生态、保健及产品的多用途性,近年来,茶油和茶油副产品的价值在国内外市场上十分看好。国内市场初制茶油已由10年前的10元/kg上升到现在的40~50元/kg,茶花蜜、茶枯饼等产品已成为市场抢手货,国际市场茶油的需求量一路攀升,价格已上升到8000美元/t,精炼茶油甚至高达1.5万美元以上。

3.3.4 政策优势。近年来,国家特别关注油茶产业的发展,总理就油茶产业发展问题作了重要批示,2008年9月回良玉副总理亲临湖南主持召开了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国家林业局下发了《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并确定了湖南和江西两省作为油茶产业发展中心区,将予以重点扶持。祁阳县已于2004年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油茶之乡”称号,2008年被列为全国6个油茶高产示范县之一,意味着中央将不断加大对油茶产业的投入,完全可以得到上级的大力扶持。

综上所述,发展油茶产业是项利国利民的朝阳产业,增收增产效益大,市场开拓潜力大,具备了天时、地利的发展条件,油茶产业定能做大、做强。

4 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确定发展目标

利用10~20年时间,实现全县油茶林总面积达4万hm2,其中高产、高效林面积达2.67万hm2,年产油量达2万t以上,产品精加工率达80%以上,其中50%以上精加工产品实现出口创汇,油茶产业年产值起15亿元。

4.1.1 近期目标。2010~2020年,全县每年更新造林1334hm2,高标准改造低产林2001hm2,造成66.7hm2以上的高标准示范基地3个,总面积稳定4万hm2,其中高产、高效林达到1.334万hm2,年产量达到1万t,30%以上的加工产品实现出口创汇,40%抢占国内食用油市场,年产值达6亿元。

4.1.2 远期目标。2021~2030年,总面积稳定在4万hm2,高产、高效林面积稳定在2.67万hm2,茶油年产量达到2万t,产品精加工率达80%以上,50%以上的加工产品实现出后创汇,油茶产业年产值超15亿元。

4.2 抓好规划布局

在规划布局时,应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统筹规划的原则,集中体现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社会化的产业布局理念,以国省道、高速路、湘桂铁路周边镇为发展中心,大力实施更新造林。通过政策引导、市场运作等手段,以“金浩”龙头企业为依托,优化经营方式,提高科技含量,提升油茶产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使油茶产业真正成为祁阳县农业的一大支柱产业,成为名副其实“中国油茶之乡”。

4.3 落实具体措施

4.3.1 广泛宣传引导。一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及互联网等多种媒体,广泛宣传茶油的优良品质,绿色保健之优点,扩大认识面,提高知名度。二要通过高产高效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大正面宣传引导,激发广大林农参与开发油茶产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力营造本县全民兴油的浓厚氛围。三要加大油茶生态、高效、发展前景等方面的宣传,迅速提高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对发展油茶的认识,真正把油茶产业作为“特色产业”、“优势产业”来抓,进一步强化部门之间的衔接协调,组织引导资金、技术、林地等要素资源向有利于油茶产业发展聚集,共同促进油茶产业又快又好发展。

4.3.2 切实加强领导。一要按照“一种产业、一个班子、一套措施、一笔经费”的模式,成立主抓全县性油茶产业发展的领导机构,并制定工作目标和考核办法,各镇及村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层层落实责任制,切实做到油茶产业有人抓、有钱投、有发展的良性开发上来。二要积极研究和认真落实好各项林业政策,疏通融资渠道,努力增加油茶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三要加快油茶林经营体制改革步伐,研究优化经营方式的政策措施,引导鼓励林地的转包、出租、出让及股份合作等流转方式的实施,规范和支持油茶林的有偿流转、实行规模开发。四要积极防治森林火灾和病虫害,严厉打击毁林犯罪,坚决制止哄抢偷摘行为,稳定油茶产区的生产秩序,切实保护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篇8

关键词:电子商务 发展 态势 分析。

中国的电子商务从无到有,从零星出现到规模发展,经历了十几年的成长经历。放眼看中国的电子商务市场,阿里巴巴的崛起、网盛的脱颖而出、百度的快速发展,无一不展示了电子商务发展的巨大魅力,十多年间市场规模始终稳定高速增长;电子商务也从高高在上走进了寻常百姓之家,成为与广大消费者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内容。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蓦然回首,猛然发现我国的电子商务已经星火燎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1 电子商务发展的价值观念逐渐趋于成熟。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电子商务在各个层面的价值观念趋于成熟,人们的认识都有肤浅上升到的较高的价值层次:

(1)从企业层面来看。初期的企业在电子商务发展上,其初衷只是一种尝试心理、求新求变心理,并不具有电子商务发展纵深发展意识。如今的企业,已经由对电子商务的初始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高度,已经由交易电子化上升到了业务核心认识层次,并将电子商务发展作为了企业业务渠道扩展、市场价值提升的重要手段,甚至成为企业发展的根本着眼点。

(2)从政府层面来看。实现依法行政的电子化、现代化不仅成为政府自身为民服务的需要,也成为政府调节经济结构、推进经济发展,进行市场预测与市场干预,扩展政府调控能力的重要关注点。

(3)从消费者层面来看。电子商务已经由时尚消费者的新潮观念,转变为大众消费者寻求新的消费渠道,搜集市场信息,需求消费变了的主流消费形式,由此,电子商务成为与普通百姓经济生活中息息相关的重要内容。

2 电子商务发展成为政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突破点。

电子商务从一开始出现,到现在的规模发展,都展现出了巨大的生存活力与发展的强劲势头。固然电子商务也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但其优势和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尤其为企业发展中缩短供应量,提高库存效率和产品增值效率,提升企业生存效益方面的巨大作用等,都引起了社会各个方面的广泛关注。

(1)政府力推电子商务的发展。从中央到地方,从宏观到微观,政府层面对电子商务的重视与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2009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可以看出,政府在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推进经济发展中一系列的方针政策都与推进电子商务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重视现代服务也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推进作用;重视消费市场的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重视技术创新在企业发展、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作用。由此可见,政府在推进经济发展中,都可以看到电子商务在其中的重要地位和“引线”作用,都可以凸显出电子商务在政府资源配置中重要地位。

(2)政府进一步明细了电子商务的层级框架发展。经过十几年的电子商务发展,政府对现代电子商务的发展方向趋于明确,对电子商务发展的层级结构趋于明细。目前,政府主要关注电子商务三个层面的发展,一是电子商务应用平台的发展,即依托于地方优势产业,由传统企业、电子商务服务商和政府构建的电子商务实践应用层面,它是电子商务发展的最上层;二是电子商务的网络平台发展,它包括互联网、通信系统、电子信息等基础技术手段的发展平台,是电子商务发展的中间层;三是,电子商务支持平台的发展,包括商务活动中的物流、结算、支付、标准、征信系统等层面,它是随电子商务发展起来的行业,也是电子商务的基础和底层。

3 电子商务的规模结构不断发生着变化。

随着电子商务在国内市场的应用,其规模和结构也发生着重大的变化,表现为规模的不断发展和结构的不断调整。

(1)在规模发展上。十多年来,我国电子商务增速较快,每年的增速达到40%~50%,可以说表现为高速的市场增长。尤其在2009年全球经济“寒冬”时期,电子商务表现出极强的优势和强大的生命力,交易规模不但没有下降,反而稳中有升,这也使很多企业在传统渠道遭到打击的同时,看到了电子商务发展的重大潜力和优势,使企业对电子商务的认可度增加,重视程度提高,这为未来电子商务在企业的发展奠定了观念上的基础。

(2)在结构调整上。电子商务发展中,其应用模式上比重明显加大的是c2c,而应用模式比重略有下降的是b2c与b2b;同时,电子商务细分市场中,龙头电子商务企业表现出较强的规模优势、质量优势和品牌优势,阿里巴巴、淘宝等优势企业市场占有的优势地位进一步凸显,消费者对其追随心理、忠实程度较小的平台企业来说,爱戴有加。另外,由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得电子商务呈现移动商务市场发展的新动向,电子商务市场的格局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4 电子商务的内涵向广域化发展随着电子商务在各领域的扩展,其应用程度已经由原来单一产品销售业务,扩展到了金融、物流、医药、教育、化工等领域,其与市场融合度从广度到深度不断拓展,其内涵发展也由简单的业务范围,扩展到了诸多与电子、网络、通信相关的技术应用、市场融合方面。根据世界电子商务发展的形势以及我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实际,预测未来我国电子商务的将在以下几个领域重点发展:

  (1)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载体将主要集中在金融与贸易业上。

从我国经济运行的态势,尤其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来看,我国政府将电子商务在消费上的应用作为重点之一,而市场发展的需要,也要求金融业要融入电子商务的手段,以适应市场中支付、融资等业务的需求。因此,金融与商贸流通应是今后一定时期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行业。其中发展流通业意义重大,因为电子商务在商贸流通发展中的自发性强,它与市场融合度大、接触面广,其涵盖的市场领域多,对百姓生活、群众消费有直接而广泛的影响。今后电子商务在商贸领域的应用应重点加强监管、规范市场行为,增强征信系统建设,促进电子商务渠道不断扩展。对于电子商务在金融业的应用来说,其发展较为成熟,应用较早,具备了较为成熟的经验和扎实的基础,它在电子商务发展中发挥着示范作用、带动作用,尤其它作为商务活动中的支付体系的主力军,在电子商务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商务活动中的支付业务趋向银行发展。电子支付是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支持,在十多年的电子商务发展中,第三方电子服务商弥补了商务交易中的服务空白,在为消费者提供认可的便利服务,促进消费市场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电子商务的纵深发展,尤其是电子商务市场规模的扩展、日交易规模的超规模发展,规范交易行为,保护消费者权益,成为国家重要的监管内容,因此,鼓励银行作为支付平台,成为不可争议的发展趋势。因此,目前银行系统在担负支付职能,进行支付体系重建中,其可能效仿目前第三方支付的资金中转机制,加大发卡及应用力度,扩展银联服务功能,以最大限度地贴近目前电子商务的需求。但是,就目前的电子商务发展形势看,第三方支付平台不可能推出市场,在一定时期内将长期发挥应有的作用。

(3)电子物流将增速发展。作为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支撑,物流在其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没有物流,电子商务就不能完成全过程的教育,就不能完成信息流主导下的物态流动。但是,我国的物流发展滞后,没有完善的物流体系。因此,物流成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面对这种形势,国家在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时,必然将物流发展作为突破电子商务阻隔,推进电子商务发展重点关注的内容。因此,未来几年,我国的物流将大举向现代物流方向迈进,必然加快物流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因此,解决当前物流现代化中的信息平台障碍、管理服务障碍、物流体系构建障碍将被逐一突破,现代物流业将得到飞速发展。

(4)移动商务将得到实质性的应用。电子商务的基础技术就是网络,传统的互联网络是布线分布,有网线的地方就可联通通络,显然,对于一些存在地势障碍、交通障碍的地理空间来说,完全依靠传统的网络是不能完全覆盖的,因此,其电子商务的运行市场也必然存在着空白与部分区域的发展不足。而移动网络的出现,尤其是移动城市概念的出现与实践,使互联网络达到了相对的空间填充,于是电子商务中出现了移动商务的市场,它扩展了电子商务的空间,增大了电子商务的覆盖面,促进了电子商务市场的市场开拓。

可以说,未来的市场,移动电子商务市场将占据一席之地,且将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审视当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态势,不仅有喜,也有忧。在我国电子商务发展中,不仅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冲击,而且面临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中矛盾丛生的挑战。然而,电子商务是当今世界科技、经济发展潮流,需要我们不能漠然视之,不能以安然的心态维持现状,不能被动迎战,而应当直面应对,主动出击,积极发展。要加强研究,不断完善电子商务市场的规范,努力掌握电子商务的运行发展规律,将其融入各行各业中,成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媒介,成为经济发展重要的助推器,并以推进电子商务不断发展为契机,加快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化、全球化,将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到更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郑玲。中国b2c电子商务发展趋势探讨[j].电子商务,2011(6)。

[2] 廖瑗瑗。21世纪电子商务发展趋势探析[j].中国市场,2011(23)。

[3] 邓丽娟。广西中小企业b2b市场发展前景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