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行业发展现状范文

时间:2023-09-01 17:18: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会计行业发展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会计行业发展现状

篇1

【关键词】投资担保会计行业 发展前景 现状分析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当前社会,我国的投资担保会计行业迅速发展,资本实力在不断的增强,由于一些担保会计行业并没有完善的建设体系或者是自身并不具备专业规范的运作管理体制,在投资担保会计行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和担忧。以下就是对我国投资担保会计行业发展前景以及现状的简要的分析。

一、我国投资担保会计行业目前的发展现状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推动下,各种投资担保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这些投资担保公司的迅速发展推动了我们社会效益的激增,以及推动了社会信用机制的健全并且实现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投资担保会计行业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是,新事物的诞生必然也伴随着社会弊端的出现,在投资担保会计行业在萌芽并且快速成长的过程中也要面对重重的阻碍和困难。目前大多数的投资担保行业都存在着建设体系不完善、不具备一定的专业规范运作管理体制、有关于投资担保会计行业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一些企业的诚信度缺失等这些问题,甚至导致某些投资担保会计行业公司濒临破产。所有的这些问题引起了金融界的广泛关注,所以笔者对于我国目前的投资担保企业的发展前景进行了简要的讨论和思考。

二、目前投资担保会计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完善的建设体系

目前一些投资担保会计行业的从业机构的建设体系并不完善,很多的机构的担保实力不足,很多有关机构的担保资金都不足,这在该机构建立之初都没有得到很大的重视,其建设体系存在很大的问题,另外行业的各个机构分工都不完善,这样使担保资金出现问题的时候得不到有效的解决。除此之外,目前我国的投资担保会计行业需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各地的财政一次性输入的资金很少,对于一些中小型机构的入股资金也是很有限的,一些社会上的闲散资金量也不大。这样就导致了投资担保行业在建设体系中会存在的不完善问题。另外,一些机构也存在了治理机构不合理的问题,其一是一些担保会计机构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在政府出资建立的中小型企业融资担保会计机构组织大多数都依附于某一层政府机构或者类似的机构,其内部运作程序复杂繁多,不能够与企业的性质很好的匹配。其二是担保会计机构在进行决策、执行以及监督的业务时三者不能够达到制衡的状态,很多根本就没有设立法律事务部门以及风险监测部门,对担保风险缺乏实现预警措施,很多机构也缺乏对资料信息的收集和整理的机构或者部门。

(二)不具备一定的专业规范运作管理体制

一些投资担保公司的自身运作管理体系很多也是不规范的,由于其行业管理、行业准入以及财务制度等等这些内部重要结构均处于比较混乱的状态,所以使得一些担保公司在缺乏制约的情况下,就容易忽略自身的规范管理和运作。有些机构存在很多不完善的贷前调查、担保审批、资产管理、风险控制、债务追偿制度,很容易造成了员工在进行业务处理是随意性很强,同时,领导在进行审批的时候的主观性很大,这样就很容易埋下安全隐患。

(三)没有有效的资本补偿以及风险防范机制

投资担保会计行业作为银行防范经营风险的一大保障,其经济来运存在着高风险低效益的特点,本来自身就缺乏有效并且可靠地资本补偿以及风险防范的机制,但是大多数的银行却又让担保会计公司承担大部分的企业贷款风险,另外又缺乏担保会计机构,一些中小型的担保会计行业的大战基金还不健全,就会导致一些投资担保会计公司倒闭。

三、投资担保会计行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具体解决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行业内部组织建设体系

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完善行业内部的组织建设体系,第一步要完善的就是资金体系,一个投资担保会计行业的机构首先要具备的是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在引进资金的同时,也要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这样投资担保会计公司才能够有足够的投资风险担保能力,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去。另外需要面临的问题就是投资担保会计公司和政府的关系问题,这是投资担保会计机构得意发展的关键。为解决这个问题投资担保会计公司应该坚持选优扶持的政策,防止政府的行政干预,至于在具体的运作模式上,应当始终坚持商业化机制运作的模式来发展。

(二)引进并且培养高素质的担保从业人员和管理人员

投资担保会计行业要想取得长远的发展,必须要对业务人员进行技能的提升以及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业内人员的业务熟练程度,才能够在繁复的业务中应变自如,才能够使在进行业务操作的时候避免错误的发生,这个是投资担保会计行业机构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三)对行业内部的风险管理体制进行完善

要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要对行业内部的风险管理体制进行完善。首先要完善内控机制和业务制衡机制。其要通过集体智慧和廉洁的制度来建立制衡机制,方法就是设置三个业务部门,一是设立担保业务部门作为开拓部门,二是风险管理部门作为业务的合规审查和合同文本审核的部门,其三是综合管理部为章证管理和重要档案管理的部门。这三个部门之间要有明确的职责与任务分工,实现部门之间的相互制衡。其次是要建立科学的担保风险评价体系,其可参考银行的客户评价体系,这样可以减少人为的误差,同时可以结合业务开拓的需求惊醒建立,建立的同事要体现出该机构的经营特色,以此来对申保客户进行风险评估来作为评价的依据。

投资担保会计行业的发展给我国的金融界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因为其是社会发展的新事物,在迅速发展的同事也必然面临着重重的困难和阻遏,笔者认为应该从上述的三个方面来对我国的投资担保会计行业的风险管理机制和建设体系进行完善,这样才能够为其进行发展和企业壮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篇2

论文关键词:快递行业;现状;发展策略 

 

1 前言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快速提高,社会经济活动日益频繁,人们对货物送达的时间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传统的文件、包裹,而且越来越多的高价值、小批量、个性化的货物,都成为快递的托寄物内容。现代快递业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一项利润丰厚、市场规模及潜力巨大的产业。 

2 我国快递行业发展现状  1 国内快递公司增长过快,发展不足 

当前,由中国邮政一家独霸天下的格局已被打破,我国快递业出现了国营、民营、外资多经济主体、多运输方式相互竞争的市场状况。目前相关部门统计的数据显示,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快递企业已经达到2000多家,而分支机构更多达5000多家,此外不少物流企业、运输企业也涉足快递业务。目前国内大小快递企业3万多家,存在国有、外资和民营三大阵营。中国国际快递以外资为主,国内快递则以国有为主导,民营为主体。城市内快递,民营约占90%,省际间快递民营约占50%。从实力来看,快递行业内存在“四方势力”:四大外资、中国邮政、内资大企业、民营公司。“四方势力”正因为企业策略调整和国家政策的即将变化面临有史以来最大的洗牌。 

虽然国内快递行业的增速惊人,炙手可热的网络经济更是不断催生全新的民营快递企业建立,但是目前快递行业也存在着产业发展能力不足的问题。  2 快递企业经营管理落后,竞争力低 

目前,国内快递市场由中国邮政部门控制40%份额,其余由民营和港资快递企业占据。民营企业中,一批像顺丰、申通、宅急送等已具有影响的大中型优秀快递企业已经茁壮成长,但为数尚少。大多数民营快递企业则表现出小、散、弱等问题;互信度和协调性较差,以地区性快递业务为主。在国际快递市场上,虽然中国邮政ems控制了一小部分国际快递市场,但民营快递企业以间接方式将国际快件转入dhl、fedex、tnt和ups四大网络,对外进行销售,实际上仍依赖四大网络的渠道。多数民营快递采用制营业网络或直营混合网络,网络的中央管理普遍较松散,很难为顾客提供同质化服务,甚至经常发生网络崩溃。在财务结算方面,包括邮政快递系统在内,由于信息系统落后和商业信用的低下,常常无法实现主要地区运费的到付服务,使业务的发展受到限制。国内业者包括邮政快递在内,都没有根据客户账号进行单据的订制,也没有性能良好的客户统一结算系统、全球性的货物追踪系统、网上自动货物动态查询系统等关键的信息管理系统,在服务和效率方面远远落后于国外同行。在货物分检方面,目前我国民营快递企业主要还是人工操作,包装、分拣、装卸、搬运等大部分物流环节都是手工作业,配送中心的设施相当落后,基本没有什么先进的机械设备,由于设备落后和运用的条形码技术较为简单,缺乏以射频识别技术为基础的分件设备,使操作时间过长,降低了货物的周转速度,削弱了市场竞争力。  3 “灰色快递”搅乱市场,竞争无序 

近年来,我国快递货物运量以年均20%左右的速度增长,快递业务发展如同雨后春笋,“地下快递”非法经营活动,严重干扰了快递市场的正常秩序。一是超范围经营信件类物品的快递业务。快递市场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大大小小的公司涉足快递业务谋取经济利益,把经营触角伸向了国家明令禁止的信件类物品,超范围非法经营信件类物品的快递业务。二是“地下经营”成本低,无消费保障。这些快递公司经营方式大同小异,四处张贴公司的名片广告,建立覆盖面广的隐形市场,或者由业务员直接联络企业客户,联系到客户后,由业务员上门服务,去客户处取货,拉到公司办公室打包后送到车站发货。有的快递公司专门盯住写字楼内的商户,上门招揽客户,采取压价、开展恶性竞争,打着“点对点优质服务”的幌子,不告知用户营业地址,每当开展业务时都与用户临时约定接头地点,从来不让客户到自己的“据点儿”来。三是唯利是图,缺乏服务意识。这些快递公司普遍存在着有利就投,无利不送的现象,投递范围仅限于人口集中的地方。四是人员素质方面,由于国内快递行业进入门槛低,经营竞争激烈,利润率低,因此国内快递行业从业人员的知识层次普遍较低,严重影响了服务质量,降低了与外资同行竞争的能力。快递员一般都是40-50岁的下岗失业人员,有的甚至不会讲普通话,他们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业务素质较差。五是违规操作不开邮包检验。这些快递公司对需要邮寄的包裹从来不开包检查,极个别的问一下。  4 跨国快递公司加速抢滩,争夺市场 

据估计,目前中国快递市场规模已超过200亿元,且每年还在以超过30%的速度高速增长。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抢占中国巨大的快递市场,国际的快递公司纷纷把触角伸到中国。 

虽然国际物流大鳄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已进入中国市场,其中国布局也早已开始,但随着“保护大限”的放开,外资逐渐从合资、合作迈向独资,从一级城市延伸到二级城市的战略而已日渐清晰。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以及潜力巨大的国内快递需求,使四大国际快递公司非常看好中国未来的快递市场。四大快递公司进入中国速递市场,其目标不是短期盈利,而是更看重长期回报。因此,各公司均将扩大市场占有率作为近期发展的主要目标。 

3 我国快递行业发展机会  1 宏观经济形势看好 

目前,快递行业可谓是十足的朝阳产业,即便近两年迅速发展,如今全国的快递业务量还不到gdp的0.3%,与发达国家达到的1%左右相比,差距甚大。我国每年快递业务量约20亿件,发展空间巨大。外贸进出口的增长为快递行业开辟了更大的市场,快递市场规模的增长与外贸进出口规模的增长呈线性正相关关系。 

3.2 国家对物流企业的重视 

“两会”期间国家相关政策明确指出:“政府应该把‘扶持现代化流通基础平台建设’放到‘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层面’”,培养以企业自主建设为主,大力扶持现代物流,尤其是平台建设、信息软件和专业人才三个方面建设,实现“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快递市场规模的增长随着物流规模的增长而增长,快递市场规模的增长速度还要略高于物流增长速度。国家对物流企业的政策重视,给快递行业的发展带来的很好的发展前景。  3 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机会 

近年来,互联网的普及和上网人数的迅速增长,使电子商务迅猛发展,快递业务成为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子商务实现实物配送的主要途径。据悉,当前快递市场1/3的业务量是通过电子商务牵动来完成的,快递业务依托电子商务平台发展的前景不可估量。 

快递行业应抓住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机,促进快递服务与电子商务产业紧密结合,融合发展;推动快递企业与电子商务网站合作,不断优化业务结构,提升服务水平,实现互利共赢。 

4 我国快递行业发展策略  1 国家应整顿快递市场 

国家应该从改革开放的长远着眼,尽快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建立合理高效的快递监管体制,以保障快递企业的合法权益,为快递业发展肃清政策性障碍。另外,政府也要慎重选择快递行业监管部门,为维护快递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正确引导快递业的健康发展,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通过相关法律规定不仅能够规范行业、抬高入行门槛,更将是一种对使用快递服务客户的保护措施。  2 走联合发展之路 

随着外资快递巨头的大规模进入和民营快速的迅速崛起,云集了四大快递巨头的中国市场,竞争将更加白热化,而行业整合优势也将在竞争中凸显出来。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复杂,任何企业很难单靠自身的力量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快递企业也不例外。快递服务,特别是国际快递服务的门槛很高,动辄几百架飞机,几十万辆车;而且遍布全球的服务网络也绝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建成。因此,在中国从事快递业的各类公司若只是再以自身的力量开拓市场,必然受条件所限,不能形成连通国内、外的强大经营实力,也不可能提供优良完善的服务。中国本土快递企业应利用各自的优势,互惠互利,取长补短,共同开拓市场。  3 实现快递业务专业化、现代化 

ems虽然有较完善的网络查询系统,但是跟踪查询困难或是查询时间较长依然普遍存在于ems的日常经营当中。国有快递企业应该加快改革步伐,加深改革力度,使其能够摆脱沉重的束缚,自由快速发展。民营快递企业也要从基础设施,技术,人才等方面不断壮大自己,加强信息系统投入,增强自身竞争力。同时,中国快递企业应加快与快递运送的源头企业及大型电子商务网站展开合作,加强对国内快递客户的争夺。  4 快递行业服务产品多样化经营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现代快运快递业的服务对象日益多元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将广泛地服务于整个的社会和经济领域,尤其是满足日益增加的工商企业和居民生活中的快运快递服务需求。 

我国快递行业应拓展服务领域,将服务范围向上游产业延伸,统筹协调快递基本业务与电子商务配送、供应链管理等新业务的发展,加速推进传统服务方式向现代服务方式转变,充分发挥快递协会等中介组织作用,研究电子商务快递中代收货款、签收方式、快件保险等问题,组织拟定相关服务规范。国家应鼓励引导快递企业加快进入制造业供应链服务领域,承接电子商务配送服务,大力发展信息流、资金流、实物流“三流合一”业务,推进快递服务和电子商务融合发展,鼓励快递企业提供企业对个人(b2c)、个人对个人(c2c)、企业对企业(b2b)的配套快递配送服务。 

篇3

关键词:螺旋桨叶 绞刀 展开线 分块 外形尺寸

螺旋桨叶(俗称绞刀),是拌和机的主要部件,它由左、右两螺旋形叶片组成。是木模生产中制作难度较大的产品之一,它的制作方法有径向层迭法[1]和轴向层迭法,本文介绍轴向层迭法左右螺旋叶片每层分块的几何形状和尺寸的确定。

1、右旋桨叶分块的作法

(1)画出顶圆螺旋叶片中心的展开线。1)将顶圆Φ700,A点到B点的弧长展开,(见图一)即:作为图二中的纵坐标。2)求出大端螺旋叶片的105°导程,(见图一)即:170+860+ 75=1105作为图二中的横坐标。3)根据单位常用木材的厚度情况,分别将纵坐标线和横坐标线等分,(本例分为15等分)。即纵坐标(顶圆分块的厚度)每等分为,横坐标每等分为。连接OB即得出右旋叶片顶圆(Φ700)105°的螺旋中心展开线。(见图二)

(2)按照顶圆的制作方法,将根圆Φ340,Q点到P点的弧长展开,即:作为纵坐标,也分成15等分,每等分为(根圆分块的厚度),横座标不变(即1105),连接OC即得出右旋叶片根圆(Φ340)105°的螺旋中心展开线。

(3)分别在外圆螺旋中心展开线上画出顶圆齿厚展开线和根圆齿厚的展开线。即根据图一桨叶外圆齿宽70,根圆齿宽160,分别在两条螺旋中心线两侧画出。(见图二)

(4)以第七层分块为例,在顶圆齿厚的螺旋展开线上截取GK值,GK的长度等于图二中菱形(阴影部分)对角线的水平长度。从图二中可计算出。同理在图二中可计算出第七层分块根圆尺寸MN值,,分块的高度方向尺寸为。(GK、MN数值也可以在1:1的放大图中实际测量得出结果)从图二中可求出第七层料的基本几何形状和尺寸,如图二所示。

(5)以此方法类推,分别可求出每层分块的几何形状和尺寸,从图二中可得出:第1层与第15层,第2层与第14层,第3层与第13层,第4层与第12层具有相同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具体数值见表一。

2、左旋桨叶分块的作法

左旋桨叶分块做法与右旋桨叶分块做法相同,这里不再累述。

3、结语

将每层分块组合后,只需刨削每层分块的边角,即可得到绞刀的主体木样,很大程度地提高了生产工人的效率,减轻劳动强度。

篇4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审计发展现状与面临的问题;如何防范审计中的风险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在世界上我国已经成为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国家。应允而生,出现了会计电算化这门行业,并正在不断地完善之中。我国现今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既熟称会计电算化,主要以电子计算机为主,利用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形成良好的结合,应用在会计事业中。它的具有非常大的优点:运算速度快、数据精确、工作效率高、存储容量大等很多方面。会计电算化给会计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方便,同时对传统的会计工作产生了巨大冲击。因此,根据会计电算化制定一系列会计审计方法,已经成为必然发展趋势。

1 审计相关概念

    有关审计的相关概念,人们有不同的观点,主要分为狭义和广义之分。以下为常见的说法:审计一词,最早源于我国的宋代,其意义为:审查会计账目,审计的英文单词为“audit”,其中文意义为查账。由此可见,我国早期的审计就是审查会计账目。

    审计师是专门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现在,有专门的考试来考取此从业资格证书。随着审计工作的不断发展,审计各方面的知识随之深入。

2 会计电算化审计发展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2.1 我国人员对会计电算化理解具有片面性

我国目前的审计制度还有待完善,对于大多数审计系统环境,仍然停留在不通过计算机审计的阶段,由于审计过程中过多受到了人为操作的影响,为审计工作带来很大成面上的限制。审计人员通过控制审计软件,在审计时可以按照他们自身意愿,只对部分合理数据进行审计,其真实性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其审计的意义同时被抹灭。审计人员主要处在被动的地位,由于缺乏大量的数据支持,其审计结果欠公正性,其审计的质量大打折扣。

2.2.1 审计软件系统开发落后

在我国电算化的发展时间还不是很久,因此,对会计电算化审计工作的软件系统开发还不是非常完善。要想会计电算化行业发展越来越蓬勃,首要的条件就是设计一套完善的审计体系,保证所有工作都在有条不紊中进行。我国目前审计软件开发正处于初级阶段,并且发展很缓慢,主要原因是现在国内的各大软件公司只是单纯热衷于会计软件的开发,因此,忽略了专门针对审计工作的软件。

2.2.2 审计人员计算机素养差

目前,我国审计人员的整体水平比较偏低,尤其是有关计算机方面。如要完成一项难度较大、较复杂的设计项目时,往往需要计算机的专业人员相助,十分不便,并且造成审计人员的独立性较差。因此,提升审计人员的计算机素质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2.2.3 审计准则尚未健全

相对传统审计工作,会计电算化的审计工作更为复杂,其对象和技术等方面都发生很大变化,过去手工操作时代的审计准则已经不再适合现在。但是,运用计算机进行审计的准则目前还不完善,因此,需要有关的工作人员早日提高自身素质,完善审计准则。

3 如何防范审计中的风险

3.1 规范审计数据接口

    对数据接口的设计要实施统一化的设计,这是为了方便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的需要,并要求具有一定的强制的数据,要在内部生产的数据和外部输出的数据一致,任何人不能随意修改。

3.2 加强对审计内部进行管理

对审计内部进行管理,主要侧重于对于内部管理制度的健全性和合理性进行改良,使其人性化。内部管理中可由计算机控制和人工控制两种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在不同的审计系统中,设置的程序也是不同的,因此,对每个系统都应该先了解其规章制度,人为的弥补计算机的不足。

3.3 对审计人员进行计算机知识的大力培训

进入新世纪以来,人们在生活中使用电脑的频率大大增加,但是并不代表人们对电脑的专业知识有了进步,尤其对会计电算化相关的工作人员。一般会计院校的学生们只是在学校学了一点有关会计电算化的知识。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深入开展,审计对象变得更加复杂,导致掌握计算机知识的会计人才严重缺乏。因此,开展计算机知识的培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3.4 努力开发审计软件

    对于规模强大的会计师事务所,应加强与软件公司合作,共同开发功能强大的审计系统。一旦有了审计软件,可以大大减少审计人员的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工作的数据精确,减少了差错的发生频率;对于审计通过的报表,系统会自动生成附注。显然,开发审计软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结语:随着会计石油的不断发展,会计电算化已经逐步深入其中,因此对审计工作也有了新的挑战。原有的审计体系已经不能满足会计电算化行业的要求,急需建立新的审计制度。在原有的审计制度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发展与时展相适应的审计系统,规范会计电算化审计的相关工作内容,保证审计工作中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同时,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日益显著,因此,建立一套适应国际化发展的会计电算化审计制度刻不容缓,以保证我国的会计事业能够协调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皮克特.审计计划编制——风险导向方法(三友会计译丛).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03

[2]杨京钟.会计审计中的诚信价值与博弈分析[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0(01),78-80,89

篇5

关键词:记账行业;发展现状;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15-0019-02

1 全市记账机构基本情况

截至2012年底,南京市已有178家记账机构(在财政部门办理了登记备案,领取《记账许可证》),全市记账机构注册从业人员949人,年度营业总收入8 177万元(其中记账业务收入5 432万元),年度利润总额2 391万元,年度净利润1 593万元,记账服务的企业客户24 230户。

①南京市记账机构分布情况。南京市区划调整后,全市11个区,记账机构注册登记主要在主城区,其中:秦淮区57家、鼓楼区32家、六合区22家、浦口区18家、玄武区16家、江宁区10家、建邺区7家、栖霞区7家、溧水区6家、高淳区3家。

②从业人员基本情况。全市记账机构从业人员总数949人,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825人,占总人数的86.94%。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23人,占总人数的2.43%;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的233人,占总人数的24.56%;具有初级专业技术资格的201人,占总人数的21.18%。从业人员本科及以上学历302人,占总人数的31.83%;大专学历527人,占总人数的55.54%;高中及以下学历120人,占总人数的12.65%。

③记账机构注册规模。截至2012年底,全市记账机构总注册资本达到11 232万元。其中:注册资本500万元及以上4家,占2.29%;100~200万元9家,占5.14%;50~99万元19家,占10.86%;30~49万元11家,占6.29%;10~29万元121家,占67.98%;有14家记账机构注册资本在10万及以下,占7.87%。

④记账业务开展情况。2012年底,南京市记账机构提供记账服务的委托单位总数为24230家,约占同期全市工商注册登记总企业户数的5.4%。按行业类型分类:商业(批发、零售)12 381户,占总户数的51.10%;服务业(餐饮、住宿、娱乐、仓储、软件技术开发与服务、物业管理、中介服务等)5 130户,占总户数的21.18%;工业(制造业)2 185户,占总户数的9.02%;建筑业1 868户,占总户数的7.71%;其他行业2 666户,占总户数的11.01%。

2 行业发展情况初步分析

①规模增长迅速,发展速度较快。从2006年起,截至2012年底,全市已有178家专业记账机构,平均每年以25.43%的速度增加。记账的客户也呈阶梯式上升,如2012年度记账业务单位由2011年的16 723户增加到24 230户,新增8 079户,减少了572户,净增加7 507户,增长幅度48.31%。

②记账的手段和业务技术更新快。几年来,南京市记账的作业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会计电算化得到了较高普及。截至2012年底,手工记账13.37%,单机记账60.06%,局域网记账20.67%,互联网记账4.89%,其他记账方式为1.01%。现代化的业务处理方式,提高了会计账务核算的规范化和工作效率。

③记账服务对象主要为中小企业。中小企业资金少,面临的市场竞争激烈,记账起到了降低成本、规范财务管理、提供资金运营建议的作用,因此受到中小企业的欢迎。从企业纳税类型分类和委托单位的销售收入分类可以看出,记账业务主要服务于众多中小企业。按企业纳税类型分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4 720户,占总户数的19.48%;小规模纳税人12 292户,占总户数的50.73%;其他7 218户,占总户数的29.79%。按委托单位销售收入分类:500万元以下19 322户,占总户数的79.74%;500万元(含)以上的4 908户,占总户数的20.26%。从执行的会计制度看: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17 936户,占总户数的74.03%。

④前景广阔,但行业影响力不足。目前,南京市记账机构受委托服务单位不到2.5万家,仅占全市工商登记企业的5%左右,市场占有率不高,但从全市企业总量看,行业发展前景广阔,存在较大空间。同时,全市记账机构只有178家,其中从业人员超过60人的仅2家,大多数为10人以下的小型记账机构,年度营业收入超过100万元的仅7家,产业规模较为有限,行业自身未形成较大经济产业体,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仍属起步阶段,服务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作用需进一步提高。

3 问题及建议

通过普查,目前南京市记账行业主要存在这样一些问题:一是行业存在无序、恶性竞争。准入门槛低,非法机构和个人的违规介入;收费混乱,恶性低价竞争;无独立的行业自律组织进行自律管理,违规和无序竞争行为较难遏制。二是法规制度不健全,监管缺乏力度。财政部2005年颁布的《记账管理办法》法律效力及实际约束力较弱,惩罚和退出机制不健全,后续管理难到位。三是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学历层次总体较低,中高级职称人数仅占总人数的27%,职称结构不合理、非专业人员较多、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力度不够等。四是记账机构执业质量不高。一些记账机构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会计核算不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比较薄弱,甚至少数机构会计凭证填制、装订、保管和存档都不符合要求,只能简单地记录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未能较好地发挥理财作用。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①上级有关部门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为记账行业发展提供法律保障。通过相关法规与实施细则的制定,对委托方义务与权力予以制定,以合同形式对双方法律责任予以明确,对记账机构备案管理、审批、业务管理以及设立等相关工作予以完善。

②研究并争取政策扶持,推动记账行业加快发展。适当给予机构一些财税优惠政策,同时加强对从事记账工作者的业务培训,将记账服务归于政府采购范围,对记账服务范围予以扩大,同时为各企业提供相关记账财税服务。

③制定统一的收费标准,促进记账的有序竞争。

④建立透明规范的数据库信息平台,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加强日常监管,不断规范记账行业管理。

⑤引导记账机构加强行业自身建设。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决定事物的发展,是事物存在的基础。所以,在记账行业中,除要加强政府部门的监管外,还要规范记账机构从业行为,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以此谋求长远发展。首先,构建记账行业部门,由行业部门对行业中企业制定管控机制与行为准则,促进行业中各部门的协作、联系和互相监督。其次,记账机构必须遵守财务会计管理制度、建立与健全记账业务规范以及内部管理制度,规范记账职业行为,提高记账行业服务质量。

⑥对记账的作用与重要意义进行大力宣传,保证记账行业能够健康发展。施行新企业会计准则背景中,对记账进行大力宣传,使其法律地位充分突出出来,进一步增强个体工商户、小规模企业的记账理念,以此形成记账行业新局面。

⑦进一步扶持记账行业,从根本上对小型经济组织、小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中介机构中的会计记账进行引导与支持。作为记账主管部门的财政部,一定要联合地税、国税以及工商等部门将《记账管理措施》的监督落实到位,进一步引导个体工商户与中小企业有效实施记账。

⑧使政府职能得以充分发挥,加强监督与管理记账机构。进一步规范记账的设立、年检、审批以及业务管理等,全面清理从事记账的机构与个人,加强管理基础信息资料,建立健全记账信息库,记录、整理、收集机构从业人员数量、规模、运营情况以及结构等相关信息。落实年检与定期检查制度,全面整顿从未通过年检或者检查的记账机构。

⑨对会计法规与政策进行大力宣传,加强业务指导。加强对记账负责人的业务管理与培训,同时对记账工作人员进行后续培训与教育,以此来提高记账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与业务素质。

篇6

关键词:营改增;房地产开发;税收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营改增税收政策的提出与执行,可以更好的改善现行税制存在的矛盾与问题。就营改增税收政策执行现状来看,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税负,并且还可以促进企业对自身产生结构以及财务管理体系进行优化完善,在整体上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在研究营改增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影响时,需要了解营改增税收政策的实质,结合房地产开发企业特点对存在的问题以及机遇进行分析。

一、营改增税收政策概述

营改增即将企业原本应缴纳的营业税改为增值税进行缴纳,而增值税则是对产品增值部分所要缴纳的税款,这一政策的实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企业的重复纳税[1]。执行营改增税收政策后,不可否认的会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影响,最直接的就是影响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并且会对企业经营模式产生影响。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执行营改增税收政策后,势必会对传统财政管理体系造成冲击,而怎样才能利用“营改增”来提高企业经营效益,是现在最主要的研究内容。就我国现行税制结构来看,增值税与营业税是主要的流转税税种,但是市场经济体系的改革,其中已经逐渐暴露出更多缺陷。例如营业税作为全额征税,存在很多重复征税情况,并且增值税企业因为接受营业税应税劳务不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不能抵扣,同样存在重复征税缺陷。而“营改增”税收政策额的执行,刚好对此类问题进行改善,提高企业纳税的效率,并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合理性。

二、营改增税收政策对房地产开发行业的影响分析

1.财务影响

(1)降低企业税收负担。对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说,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存在比较多的外包服务,并且在传统税收政策下,企业外包性质服务并不能当做进项税抵扣,只能作为营业税进行缴纳。但是就营增改税收政策应用后,此方面内容就可以按照进项税来抵扣,加快了企业附属部门从业主上的分离,可以更进一步的推动建筑企业的发展。

(2)提高资金利用率。在营改增税收政策应用背景下,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房地产来发企业奖罚自身的税收复杂。然后了应用节省下的资金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扩建,增大企业经营规模,或者是利用节省下资来进行培训,同时做好各项资源设备的管理维护,降低各项因素对企业经营发展造成的影响。

(3)财务报表数据结构转型。以往企业财务管理选择应用会计准则,采取损益报表中关于主营业务收入中包含含税收入额度,在营改增税收政策执行后,此方面内容将会转变为税后收入额度,相应的会很大程度上降低产品收入。但是从企业整体经营效果来看,企业综合利润会增加,并且损益表中也不再包括增值税,最终会促进企业财务报表数据结构的转型[2]。

2.税负影响

房地产开发企业税收方面一直以来都是采用的土地增值税与营业税并行的征税制度,并且土地增值税与营业税均属于价内税。受房地产项目定价机制影响,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税上加税的情况,增加了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税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增值税计税对象是企业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并且将上一环节中已经缴纳的税款去除,假设房地产开发企业均是选择用增值税专用发票,则会降低企业的税负。

三、房地产开发企业实施营改增后重点解决问题

1.税收政策适应度低

就我国房地产开发行业发展现状来看,存在明显的区域不平衡现象,在此背景下营改增税务政策对每个地区所起到的调控作用并不相同。对于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的地区,企业对营改增税务政策实施的适应性也就比较低,在发展过程中不但不会提高效益,甚至还会遇到一系列打击与挑战。并且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具有多元化特点,在整体上看存在税率较高的情况。另外,房地产开发行业结构类型比较丰富,对于不同资本结构与融资结构来说,其在实施营改增税务政策时适应程度并不相同。

2.发展资金短缺

资金短缺是营改增税务政策实施后极有可能存在的问题,政策实施后会增加房地产开发企业成本,对企业现金流产生影响。再加上我国现在对房地产信贷政策的改革,在发展过程中企业将会面临资金困难的情况,情况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到行业的正常发展。

3.税务不减反增

营改增税务政策的执行,降低企业税务已经成为首要影响因素,但是就实施实际情况来看,并不是所有实施营改增的房地产开发企业都达到了税务降低的效果。对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说,很可能会因为税率过高、抵扣困难等而造成税务增加。一方面,税率过高。目前过高房地产行业以及上下游企业现行营业税率在3%~5%之间,营改增税务政策执行后,房地产行业将要执行17%或者11%增值税税率,进而会造成企业税负增加[3]。另一方面,抵扣困难。目前营改增税务政策并没有就所有行业实施,尤其是针对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说,其上下游行业并未纳入执行范围,这样就不能形成完整的增值税链条,最终出现增值税抵扣困难的问题。

四、房地产开发企业实施营改增应对措施

1.充分发挥政府职能

第一,优化税改政策。即要以“营改增”作为研究基础,结合房地产开发行业发展现状,建立过渡性政策来提高企业适应度。例如可以在实施营改增税收政策时税负增加的企业给予补贴,提高税负的公平性,提高企业实施新税收政策的积极性。另外,还应适当降低税率,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行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合理确定企业税率,降低企业税务负担。并且在营改增税收政策的实施过程中,政府应提高其落实度,增加行业内的覆盖度,促进企业进项税额的全面抵扣。第二,加强税改政策辅导。即对各级财税部门组织相关人员做前期培训,保证所有财税基层人员都可以掌握营改增税务政策实施要点。同时还应做好房地产开发企业管相关人员的培训,保证企业内财务人员可以掌握“营改增”实施后会计处理方法,并成立政府与企业联系部门,随时解决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企业端正实施态度

(1)优化经营模式。在房地产开发企业实施营改增税收政策时,面对带来的资金短缺问题,需要对传统经营模式进行优化。第一,调整开发周期,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做好开发时间与资金之间的分配,尽量减少财务费用。第二,成立企业合作机制。即实现以房地产开发企业为中心,以联合购地、资金拆借、项目股份以及联合开发等形式项目合作机制,加强对项目的管理,以有效的措施来对整个结构进行优化。第三,确定高质量房地产开发线路[4]。即以满足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需求,确定高品质、高质量的项目开发方向,在整体上提高企业产品质量,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实力。

(2)加强财务管理。第一,企业财务管理应最大限度的获得可以抵扣的增值税发票,尤其是对于经营规模较大,开发项目数量众多的企业来说,可以此采取集中采购的方式,以此来避免材料供应商以及材料质量等方面带来的影响。第二,严格按照相关税收政策完成会计核算程序,并及时进行进项税额的认证与抵扣。第三,做好项目核算与工程决算管理工作,保证在项目工程竣工验收后,结束所有会计核算任务。

结束语:

营改增的实施对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说,存在一定的机遇,但同时也会遇到各种问题。想要在执行新税收政策的同时提高企业发展效率,应针对行业与市场发展特征,从政府与企业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选择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管理,争取不断提高其实施的效率。(作者单位:唐山弘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张泽洋.浅议营改增对房地产企业税收的影响及筹划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12:60-61.

[2] 黎静文.我国房地产业营改增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

篇7

关键词:江西省养猪行业;养猪业现状;民营养猪企业;融资现状

随着消费结构的变化和生产力的不断增强,畜牧业已经成为了农业经济发展的强势增长点,其中,养猪业更是畜牧业的中流砥柱,我国已是世界生猪养殖和消费的第一大国。据统计,2006 年全国猪肉产量占全球猪肉产量的47%①;2007 年生猪出栏头数创历史新高79 545.92 万头,之后逐渐平稳,2011 全国猪肉产量 5 053t,占全年肉类总产的63.5%。②处在养猪行业转型的过渡时期,各省应从自身养猪行业发展现状出发,解决融资这个瓶颈问题,寻求行业持续发展的新动力。

1.江西省养猪业发展概况

江西省已列入全国生猪优势区域布局规划,每年外调生猪 1200 万头以上,2012年一季度全省生猪出栏795 万头,同比增长2.1%,外销生猪同比增长3.8%,供沪生猪数量列全国首位。③如下图,从2002年以来江西省养猪行业发展势头较好,呈现出平稳发展的态势

江西省养猪业出现上述良好发展势头的原因在于:饲料等养殖相关产业发展迅速;标准化养殖方兴未艾;江西省养猪企业抵御风险和增收的能力有所增强;生猪产业化发展进程加快的同时,江西生猪加工能力也日渐增强。但与此同时,优质地方良种猪资源挖掘与开发利用不足,受疫病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大,缺乏大型龙头企业带动发展等问题仍然普遍存在,其中,资金短缺带来的融资问题,更是严重制约着江西省养猪业的做大做强。

2.江西省养猪行业发展现状

江西省民营养猪主要是小规模经营,缺乏具有龙头带动作用的大企业。民营养猪企业由于资金少、抗风险能力弱等原因,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也制约着养猪的规模化发展。从下图可见,江西省养猪实力在全国仅处于中游水平,与优势地区仍有差距。

根据全国生猪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国家中部生猪产区要进一步转变传统养殖方式,不断提高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水平;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开发利用优良的地方品种资源,立足扩大本地市场,确保大中城市销区市场供应。

作为传统生猪养殖的主要省份,江西省本地资源等优势发挥不够,“十一五”期间江西曾经提出过扶持地方猪保种开发利用,但至今部分地方猪种还是处在保护或保存阶段。政策扶持养猪产业化的过程中的推动作用欠缺,再加上缺乏大型的龙头企业的带动,缺乏有效的可实施性强的转型战略,没有和市场形成有效对接,只能被动地根据价格变化而做出改变,不能对市场做出有效的预判。这样不仅难以实现生猪生产的相对稳定,还使得民营企业遭遇市场、疫病、成本上涨等风险时融资困难。

3.江西省民营养猪企业融资现状

融资方式可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内源融资即公司内部融通的资金,它主要由留存收益和折旧构成;外源性融资可以分为股权融资、债权融资和其他融资,外源融资是指企业通过一定方式向企业之外的其它经济主体筹集资金的过程。

3.1江西省民营养猪企业融资状况

本部分以江西省某民营养猪龙头企业为例切入,分析江西省民营养猪企业融资现状。该企业于由一个规模较小的饲料企业,经过高速发展,企业年产值达到20多亿元。企业经营模式为“饲料+种猪”,实现了扩大化的总体效益。但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对资金的回流周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的融资已然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其融资问题主要表现在:

①融资途径单一。该企业融资途径主要有内部资本积累、政府扶持、银行贷款。

②融资结构不合理。内源性融资比例过大。

③银行贷款耗时长。

结合其他民营养猪企业的融资状况,总结江西省民营养猪企业融资现状如下:

①内源融资是资金主要来源,股权融资等外源融资比重小

由于发行企业债券又受到多方面的限制,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农业产业化贷款数量不足等原因,江西省民营养猪企业以内源融资为主,如2007年一季度,江西农业龙头企业扩大再生产资金,企业自筹资金占总资金的57.2%。全国养猪上市公司主要在河南、湖南,江西省仅有正邦集团一家主营生猪养殖的企业上市,上市融资的概念缺乏。

②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总体不足

据江西省农业厅网站的资料显示,江西省龙头企业贷款需求远大于实际所获得的贷款。绝大多数企业所得贷款额度不能满足需要,贷款总量仅为企业所需的20%。由于养猪行业满足银行要求的抵押物较少,因此要筹集到一定资金存在很大的困难。

③政府扶持的力度不够

政策性优惠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实施,如2009年由省财政拨出5000万元,与企业共同成立的担保公司;2010年开始财政部门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建立母猪保险和饲养补贴相结合的制度。但由于资金有限、服务范围太小,各地制定的补贴方案不明确;养殖户又多以小规模分散经营为主,使得很多国家的优惠政策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与此同时,民营养猪企业在应对疫病、成本上涨、市场等多方面带来的风险时易出现融资困境。

3.2 江西省民营养猪企业融资用途分析

3.2.1.融资所得用来应对市场供求变化带来的风险

猪的生产至少要用一年半的时间,必须经过繁育母猪、产仔、育肥三个阶段才完成一次循环。生猪产品又是鲜活产品,市场上供应短缺的信号不能马上在产量上得到反应。由一轮生产过剩而引发了下一轮生产的不足,从而使整个市场始终处于不停的波动之中。因此,养猪企业经营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使其在资金的筹集、周转方面也面临着更大的风险,企业需要筹集资金来应对经营过程中的市场风险。

3.2.2.融资所得应对由饲料成本波动带来的风险

饲料消耗是养猪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生猪价格往往不能与饲料价格变化同步,因而导致生猪生产不断在盈亏间波动。行业内一般用猪粮比价来测算盈亏。国家发改委2009年初出台《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暂行)》,把猪粮比例处于9:1-6:1之间定为合理范围。

养猪企业不仅要应对来自疫病防治、市场供求变化的风险,还要应对成本上涨的风险,企业融资风险增大,使得民营养猪企业发展经常因为饲料价格、猪肉价格的周期性波动、疫病防治等风险问题而一蹶不振。

4.结合现状分析提出建议

由上述分析不难发现,江西省民营养猪企业规模化发展较严重地受到了资金方面的制约,一方面资金的取得受到金融机构信贷制度的限制,另一方面资金的使用又受到疫病、市场等不可预计风险的影响而出现较大波动;因此,江西省及民营养猪企业需要采取可行措施实现养猪业稳定发展。

江西省要以培育大型养猪企业为重点,大力推广商品猪生产,建立标准化养殖示范小区。以优势企业为龙头,解决好融资问题并实现规模发展。完善金融机构的信贷体系,不断创新和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养猪企业自身也要因地制宜发展“猪-沼-果”等生态养猪体系合理使用资金。在政府出台政策扶持的同时,也要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和交通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承接广东、上海等沿海省市生猪产业转移。延伸养猪行业产业链,正如近几年,江西省饲料兽药企业突破单一发展模式,向生猪养殖行业发展,为规模养猪发展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

总结

江西省养猪业一直以来以传统养殖为主,民营养猪企业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使得在规模化养殖浪潮袭来之时,因为资金问题难以实现突破性发展,江西省及民营养猪企业需要以资金为突破口,准确把握行业的风向标,抓住产业转型的重要时期,通过融资渠道等多方面的创新,多种措施并举,从而使养猪行业实力跻身全国前列。(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本文为:第十三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江西财经大学校内选拔赛立项课题

注解

①孙世民,基于质量安全的优质猪肉供应链建设与管理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6(4):70-73

②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2

③刘晓斌.2012年一季度江西生猪生产形势分析[J].农产品市场周刊,2012(10)

参考文献:

[1]孙世民,基于质量安全的优质猪肉供应链建设与管理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6(4):70-73

篇8

【关键词】会展业;现代服务业;新思路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5-0097-02

经济全球化使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日益融合,作为连接生产和流通的最直接形式的会展业,在信息交换、商品交易、技术交流和资金引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 其巨大的市场潜力及高额的回报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到会展市场的竞争中,成为国内外普遍关注的朝阳产业。河南省是否能借助发展会展业以加快城市的现代化发展, 突出现代服务业地位和作用理所当然地成为很受关注的、有意义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一、会展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关系

(一)会展业是现代服务业重要的组成部分

现代服务业是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产生,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传统服务业,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的服务业。会展业指的是会展行业或会展产业,即以会议展览组织和服务活动为核心的社会群体集合,通过举办各种类型会议、展览和提供各类服务,促进商品、物资、人员、资金、信息流动,从而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直接和间接的推动作用,形成一定的行业社会影响和经济效应。

综合现代服务业与会展业的概念,我们可以看出会展业是集商品展示交易、经济技术合作、科学文化交流于一体,兼具信息咨询、招商引资、交通运输、商务旅游等多种功能的新兴产业,具备现代服务业中的知识性、高增加值性、高素质性、高科技性和新兴性等特点,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商务部关于“十二五”期间促进会展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会展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面广、关联度高,发展潜力大,其发展程度体现一个国家文化、经济和社会的综合发展水平。发展会展业,能够汇聚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直接拉动和间接带动相关产业和配套行业发展,引导产业升级与转移,促进就业,拉动消费,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创新发展。

(二)会展业是现在服务业的引擎

会展业是集会议、展览、旅游、商贸、文化于一体的综合现代服务业,举办大中型国内外的会展活动,可以为承办地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会展业对其他现代服务业具有很强的联动作用,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会展经济可直接带动国民经济的100多个领域,其中对服务业涉及到包括交通运输,信息,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房地产,商业服务,科研,环境,教育,文化,体育,公共管理及社会组织等在内的14个门类、34个大类、77个中类和118个小类。会展能够吸引大批参展、观展人员,从而刺激商品和劳务消费需求,带动举办地商业、饮食服务业、咨询业、保洁业、广告业、印刷业、旅游业等行业迅速发展,并推动其交通运输业、电信业、环保业等基础产业的加强,从而全面提升举办地的综合竞争力。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会展业是现代服务业的源头和引擎,河南应该大力扶持发展会展业,走对了发展会展业这一步棋,现代服务业的全盘棋都会活起来,振兴了会展业这一“纲”,则现代服务业的“目”则张。

二、河南省会展业、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

(一)河南省会展业发展现状

河南会展业经过多年的培育、发展,已基本形成以省政府主办宏观导向性大型招商引资、外引内联和以促进区域性合作为目的的地区形象宣传为内容的展示性展会,以省市行业协会为办会主体举办的各类专业性展览及各类会议,以私营展览公司为主体举办的各类展会和以城市群众自发形成为基础,政府及时加以引导的粗放型经贸活动等多种展会类型,办会主体层次分明,社会自然分工明确。河南集群优势明显、产业集群密布,供销状况良好、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具备发展大会展的产业基础。

(二)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

从河南服务业内部构成看,以批发、零售、餐饮为代表的传统服务业仍处于主体地位,而以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近年来虽有所发展,但由于起步晚、基础差,比重仍较低。从河南现代服务业行业构成看,各行业发展很不平衡,河南现代服务业整体层次上仍处于较低水平,内部结构有待优化。当前,中部各省享有国际服务业跨国转移和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可充分发挥自身交通方便、文化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较低等优势,大力发展包括商贸服务业在内的现代服务业和国际旅游、文化出口、对外工程承包等服务贸易。

三、大力发展会展业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思路

(一)加大对会展业的投入,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更加完善的环境基础

篇9

关键词:记帐;记账机构;中小企业

1.国内记账行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类型的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快速发展起来。记账作为新颖的会计解决方案和新的社会性会计服务项目,由于其符合成本效益的原则和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的发展趋势,逐渐成为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的一种重要方式。所谓记账是指会计咨询、服务机构及其他组织等经批准设立从事会计记账业务的中介机构接受独立核算单位的委托,代替其办理记账、算账、报账业务的一种社会性会计服务活动。与世界范围内相比,我国的记账还是存在规模小、结构单一,而且该行业在各地的发展极不平衡,有的地区发展较快,特别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等地,但是大部分地区记账的发展状况并不乐观,机构行业运作中存在很多问题与弊端。

2.记账业务存在问题和解决对策

2.1 记账业务存在的问题

2.1.1 政府立法监督和政府扶持不够

政府立法监督和扶持力度不够,给公司发展带来一定影响。记账作为服务业的新兴行业,在其成长的重要时期,迫切需要政府大力扶持。但是政府部门对记账业务重视不够,缺乏立法监督和政策引导。专门针对记账的法律法规很少,只有1994年的《记账管理暂行办法》,沿用了十多年,直到2005年新的《记账管理办法》实施。虽然新办法更加合理,并且有更多对记账有利的规定,但还有不尽完善的地方。

2.1.2 记账行业中受托人与委托人的法律地位不明确

在记账法律关系中,受托人的法律地位问题,应该说一直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实践中争议很大,这给公司带来很多弊端,它涉及派生的具体问题同样很多。如受托记账的会计人员是否等同于单位内部会计人员,是否必须履行会计监督职能?如果受托人明知委托人提供的原始凭证虚假或有其他违法、舞弊行为,那么受托人是否应当拒绝接受有关凭证,是否应当终止委托合同?一旦记账后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出现虚假问题,责任由谁来承担等等。这些问题都亟需相关机构来加以明确和界定。

2.1.3 记账机构内部管理还欠缺规范和明确的制度管理

记账机构必须要有健全的记账业务规范和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业务规范一般应包括从业人员执业道德规范、业务操作流程、业务质量控制规范等制度;而内部管理制度应包括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办法、单位内部控制、业务档案管理等制度。企业在实际执行中还是存在一些操作不规范、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现象,所以看似记账机构的部分内部管理制度即使制定也是形同虚设。

2.2记账业务解决对策

2.2.1 政府要充分发挥职能,积极做好政策引导并加大执法监督力度

首先,要加强政府部门的扶持力度。财税部门应该积极研究扶持记账行业发展的措施和方法,适时出台一些优惠政策。采取针对性措施,积极推动记账的实施。其次,要完善法律法规。相关部门应积极制定有关法规及其实施细则,明确委托双方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帮助双方以合同形式明确各自的法律责任,并进一步规范记账机构的设立、审批、年检、业务管理等工作。最后,要强化监督。财政部门要对所有从事记账的个人和机构进行全面清理,建立记账机构档案库;建立定期检查和年检制度,对未通过检查或年检的记账机构进行整顿;

2.2.2 公司应尽快明确在记账过程中受托人的法律地位

受托记账人员既非委托人内部会计人员,也不是财务会计报告的审计人员,因此,受托人不应当同时履行会计监督职能和审计职能。他们所能负责的只是对原始凭证进行形式上的审核,而非实质上的审核,当然也不可能深入实地去进行账实核对工作,否则,就有可能超出记账的范围。那么,由于委托人提供原始会计资料而生成的有关财务会计报告及相关资料出现虚假或不实,自然就应当由委托人承担相关责任,包括法律责任。当然,如果这种虚假或不实是由于受托人的过失所造成,那么,他不仅要承担相关责任,而且还要负责赔偿因此而给委托人造成的损失。

2.2.3 公司内部应加强日常监督机制和规范制度

鉴于目前公司的人力物力限制,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奖惩体系,日常监管将很难取得很明显的成效。因此,加强日常监管不仅仅是加大人力物力投入的问题,更主要的应该是尽快制定详细的日常监管细则,规定一个具有指导性的规章制度,但是这个制度要真正的实施起来,不能形同虚设,同时强化日常监管,强化淘汰机制[19]。加强记账机构经营方式灵活,既可服务,又可定期定点服务。

3.记账行业的展望

通过分析记账业务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我们深知记账所存在的问题的确不能忽视,它无论对受托方还是委托方的影响都是巨大的。传统的方法并不能完全解决某一记账公司所存在的问题,具体问题还是要具体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该记账机构的特点提出相应可行的解决对策。当然,除此之外我国记账行业的发展趋势还是向前的乐观的,只要政府部门,记账机构以及中小企业能相互协作配合,并且相互制约,相信记账行业在今后在我国一定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作者单位:天津市冶金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妍.记账及其实施.《管理观察》2010(389):186.

篇10

关键词:管理会计;创新;供给侧改革;发展;对策

一、当下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现状与瓶颈

管理会计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管理会计作为利用财务资料,并对财务资料进行专业的整理,帮助公司的经济决策者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持的重要部门。因此,管理会计的发展整个公司整体的发展前景一脉相承,虽然当下我国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还需不断的完善,在此大环境下,管理会计也存有一定的弊端,需要我们及时整合管理会计资源,更好的推动管理会计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在迎合经济供给侧改革的号召下推动管理会计的供给侧改革。当下,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现状可以归纳为以下方面:1.重视财务会计忽略管理会计。在市场经济体制机制之下,企业家追求企业的经济利润,在财务计算上,过度重视财务会计,对于管理会计存有不重视的心理。在笔者看来会计一方面要求财务人员要用专业的知识来整理、计算、整合公司的财务,即所谓的我们常说的记账、算账和报账,另一方面更要求财务人员要学会记账,即要学会管理账目,从这里可以凸显出管理会计的重要性。现在大部分的公司往往只有财务会计,却很少有专门的管理会计,导致重财务会计轻管理会计这一现状。2.管理会计人员素质与专业知识较低。当下一些企业的管理会计大多由本企业的财务会计担任,对于一些专业的管理会计知识知之甚少,甚至全然无知,这显然不利于企业会计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在现行企业制度的革新下,一些企业积极响应潮流的号召主动推进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变。在这转型的背后,笔者发现一些企业并未对引进专门的管理会计,对转型的财务会计也并未进行专门的管理会计专业知识的培训,导致他们的素质低下,在管理会计的岗位上依旧从事着记账、算账和报账的工作,思想观念上的不重视、专业知识的匮乏成为当下一些企业管理会计的标签。3.尚未建立完备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与法律制度。管理会计作为舶来品,其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应当与我国的管理会计发展国情相匹配。但当下我国并未建立起完备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且相关的法律法律、司法解释也并未对管理会计这一新兴名词做出相应的法律规定与法律解释。尚未完备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与法律制度成为我国管理会计行业发展的又一瓶颈。如果在现实经济生活实践下,管理会计理论仅仅借助国外的理论,这与我国的特殊国情也是不相符的,因此要亟须加快建立适合经济发展国情的管理会计理论与法律法规。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下管理会计的创新与发展

1.转变现有观念,重视管理会计的创新。一个企业的效益应更多的追求长远的发展效益,而不应该仅仅追求于当下的经济利润。在现有企业制度之下,企业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推动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在追求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同时企业管理会计的发展也要创新,推动管理会计的创新才能够不断的培养专业的管理会计人才,更好的为企业的经济预测、经济规划等方面提供专业而准确的指导。这就要求企业的领导者或决策者必须转变现有的重视财务会计忽略管理会计的观念,从根上支持管理会计的创新与发展,唯有思想上的改变,才能从行动上注重管理会计。2.培养专业的管理会计,提升管理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当下一些企业的管理会计人员素质与专业知识较低,加强提升管理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显得尤为重要。一个企业的管理会计只有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知识,才能够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和管理会计的创新与发展。这就要求企业在今后管理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上应注重如下几方面:(1)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在企业的经济活动中,要组织有关管理会计人员到高校进修,进一步提升他们的专业知识。企业也可以邀请高校的管理会计教授来企业为本企业的管理会计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2)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提升职业素养。一个企业的管理会计人员要有较高的职业素养,不仅仅要有专业的会计知识,还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管理会计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加强自身的法律知识的学习,熟悉有关的法律法规,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和法律素养。(3)对管理会计要有认同感。管理会计人员要对管理会计有着深入的了解,而不应该在管理会计的岗位上想着自己依旧是财务会计。在今后企业要加强对企业管理会计文化的建设与宣传,让每一位会计人员了解企业的管理会计,让他们对管理会计有着强烈的认同感与责任感。3.改善管理会计的创新环境,推动我国管理会计理论的全面建立。在管理会计的创新上,不应仅仅是从决策上或者预算上影响企业的发展方向,更应从公司的管理上影响企业的决策者。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的管理者要着重改善管理会计的创新环境,积极的为管理会计的创新开辟新的道路,企业可采取引进高学历管理会计人才、开展管理会计培训班、让管理会计参与公司的决策事项等措施改善管理会计的环境。此外,我国有关管理会计的理论尚未全面建立。我国是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有关的管理会计理论,不应仅仅依靠国外的管理会计理论,更应该结合我国的特色国情,建立符合我国企业发展的管理会计理论。在推动管理会计的创新上离不开法律法规的支持,为此要在现有创新环境下,颁布专门的管理会计法或者出台有关管理会计的司法解释,为管理会计的创新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

三、结语

企业管理会计的创新与发展事关企业发展的大计。在当下的企业改革的大环境下,推动企业管理会计的创新与发展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长远保证。经济新常态和供给侧改革的推动下,推进管理会计的创新与发展也是响应了时代的号角,奏响时代的主旋律。只有国家、企业的全力推动,管理会计的创新才能赢得良好的发展环境,只有会计人员思想观念的转变,才能推进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在我国的全面建立与发展!

作者:李扬 单位:武汉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