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的现状范文

时间:2023-09-01 17:18: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智能建筑的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智能建筑的现状

篇1

关键词:智能建筑设计;现状;发展

Abstract: the building is people's production and life of the necessary place, in recent years, the development of real estate market more and more competition, changing the design direction of various buildings and Angle become all real estate developer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roducts of the key building. Modern architectural design is a development trend of intelligent. However, our country's intelligent building design, still has some problem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 design concept,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Keywords: intelligent building design; present situation;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中国的经济在不断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建筑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智能化的建筑是现代化建筑的发展方向之一,也是城市发展所追求的目标。智能化的建筑设计除了满足人民生活的基本需求,也添加更多人性化、智能化的元素,以营造高品质舒适的生活。

一、智能建筑的概念

智能化建筑指的是在箭镞设计的过程中,将建筑物的各种结构、具体设备、服务以及管理等方面与用户的实际需求结合起来,将建筑相关的各方面进行最优的组合,从而给用户提供高效、舒适、人性化、智能化的建筑环境。智能化建筑是在现代可续技术的背景下产生的,其技术的基础是现代化的建筑技术、现代化的电脑技术以及通讯技术等。

智能建筑的特点如下:

第一,智能化的建筑大多与现代化的节能环保、用户业主的各种经济利益相关,智能化的建筑物不仅能节约能源,也能保护环境,这也是智能化建筑发展的重要特征和条件,各种智能化建筑的功能无一不考虑到业主的经济利益。

第二,智能建筑的发展思想是“以人为本”。无论是传统建筑还是智能化建筑,受益者都是在建筑物内工作、生活的人,因此,智能化建筑的智能化程度,应该取决于业主和用户的需求,而不是单纯地看建筑内所装载的各种器材设备是否先进。智能化建筑不是完全将现代化的高科技堆砌起来,更倾向于用现代化科技实现人们的需求。

二、智能建筑设计的现状

1、我国的智能建筑发展概况

最早的智能建筑是出现在美国,在我国,台湾地区的智能化建筑发展比较早,香港的智能化建筑发展也比较早,比如汇丰银行大厦、中银大厦等都是智能化程度比较高的智能建筑。我国大陆地区的智能化建筑起步比较晚,近几年,在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智能化建筑已经逐步发展起来,比如上海的金茂大厦、青岛的中银大厦等都具有比较高水平的智能化。当前,我国的智能建筑设计已经向大型公共建筑转变,例如常见的会展中心、体育场、图书馆等,这些建筑的设计也逐渐参照智能建筑的规则和要求进行。

2、智能化建设设计和管理存在的问题

1)设计质量低,水平不高

我国的智能化建筑设计的应用水平还不高,地区之间的发展也不够平衡,而且产业化的水平比较低,有的设计产品还不能适应市场和用户的各种需求,在软硬件的设计方面,还比较缺乏自主的知识产权产品。而且很多建筑的需求者对建筑单位的智能化设计期望比较高,这与目前的人员水平形成矛盾,由于目前的设计人员对智能建筑设计的方法以及智能化设备的操作还不是很熟练,因此在建筑竣工后也还是可能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建筑的集成性比较差,监控点的配置不够合理,建筑的控制精度比较低等,这些都会导致建筑设计日后的管理困难。

2)施工、验收的规范标准不健全

近年来,智能建筑设计技术不断发展,相关的设备和系统规范都还不够健全,这导致工程的规划、设计、监督以及竣工验收等,都缺乏相应的管理规范和技术法规,致使很多智能化设备在验收的时候没有工程测试、没有验收规范和标准,也就不能真正检验产品的合格性。

3)智能系统的集成商具有不同的技术水平与职业道德

智能建筑设计很大程度上考虑了业主的需求,待他们提出相应的需求之后,再由设计单位进行智能建筑的设计方案的提出等,而深化的设计和具体的功能实施则是由功能系统集成商来完成,这导致了不同单位之间的联系脱节和不协调。智能建筑设计的系统集成商具有怎样的技术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都会对建筑业以及相应的智能建筑造成很大的影响。由于目前,系统集成商对商业利益的追求程度比较高,在管理过程中也缺乏相应的约束机制,导致很多工程项目完工之后,智能系统还达不到相应的要求。

4)重建设清管理

注重建设过程而轻视管理是我国目前智能建筑设计领域存在的比较普遍的现象。很多的用户对智能化建筑的物业管理意识还很淡薄不够浓厚,因此,在选择建筑的物业管理时,所选择的物业管理也不能满足业主的各种智能化要求和目标。有的时候,在建筑管理方面,只注重眼前的利益,一味地降低智能化的专业技术人员人数和知识层次,导致智能化系统不能正常有效的工作,很多开发商也不能提供大量的资金来保证建筑的完整性和高利用率,业主也无法真正享受到智能建筑带给生活的便利和好处。

三、智能建筑设计的发展

我国的智能化建筑设计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成果,展望未来,智能建筑的一个整体发展趋势更倾向于与数字化的融合。

人类已经逐渐进入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数字化信息,不断改变人们的工作和商务模式,也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因此,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也会在智能化的基础上朝着数字化建筑发展。

数字化建筑,指的是通过现代化的数字信息将提供管理与服务的一方与每个用户之间实现有机的连接的建筑形式。其最大的特点在于这种数字化的网络系统,使得管理与服务的提供者能实时地与用户之间进行各种形式的交流。数字化建筑有数字化的平台,相比于传统的建筑模式而言,能给用户提供更加有效的管理模式、更加全面的管理服务以及更加丰富的文化沉淀。未来的建筑设计发展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建筑更具有人文气息。但各种建筑物竣工之后,应该逐步从构建良好的人文生态环境角度出发,提炼数字化社会所蕴含的各种人文精神,并且促进人文精神与数字社会之间的交汇。同时,也要加强居民的人文教育,从提高居民的人文素质角度出发,建造更加适合人们居住生存的数字化人文建筑物。

第二,建筑要具有科技含量。智能化、数字化的建筑应该具备多方面的优势,例如设施设备齐全、环境优美、生活便捷、具有高尚的品味、高科技含量等,这都是智能化数字化建筑不可或缺的因素。让建筑更加富含科技含量,对多方面都有极高的要求。政府应以智能化、数字化建筑的发展作为契机,将科学技术逐渐渗透到用户中。

第三,建筑要更加绿色。绿色是时代的要求,建筑设计的绿色不仅指的是建筑物所在的小区以及周边环境的美化,更多的一种意识,一种遵循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态意识。加强建筑设计的绿色化,是促进建筑不断适应时展的关键。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下,建筑设计的发展,要多手抓,不仅抓技术,还有抓环保生态,同时要抓人文内涵,只有这样多元化的建筑设计,才能真正适应时展。

四、结语

信息化时代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对建筑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建筑设计也逐渐发生改变。智能化的建筑是建筑发展的一大突破,智能化系统不断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现在我国很多地区也在大兴智能建筑的修建。我国智能建筑的发展方向是融合更浓厚人文气息,含有更高的科技含量以及生态意识。

参考文献:

[1]姚铭.智能化住宅的建设与管理[J].森林工程,2006(7).

篇2

关键词:住宅建筑;智能化;问题;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TS958 文献标识码: A

智能住宅从根本上来说是智能建筑的其中的一种,它将建筑、设备、实际运行以及管理等因素进行综合管理,将其多功能、高效益和高舒适性尽可能的发挥其最大优点以此来形成最佳住宅建筑及运营模式。它与智能的写字楼、商务中心有所不同,它是将高科技成果及先进的设备、理念、运行模式及住宅建筑(区)集中进行设计,以此呈现给用户一种舒适、简洁、友好的居住模式。人们对智能化住宅的需求以及智能化建筑技术的组成、转变和发展经历了多个过程,大致分为电器化、自动化、智能化,这些过程在一定时间内是同时存在、相互交替发展的。

1智能化技术在住宅建筑中的应用现状

1.1设备自动化系统与通信自动化

智能住宅的智能化是从小区设备自动化开始的,住宅设备自动化是以计算机控制、管理为核心,对空调、水、电、煤气、火、天然气、电梯等设备检测,以节约能源、减少经济上的开支、和增加便捷度为目标,来进行一体化的检测和调控。卫星和网络电视是与外界沟通的关键,是取得消息的关键途径,是增加信息流通的重要手段。该系统如电话、传真、可视电话、计算机等,可实现高速信息传输和信息交换及电子邮件,确保住宅内数字、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和电视信息的高速流通,与住宅小区、市内、国内和国外等有关部门实现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

1.2紧急情况求助系统

紧急情况控制系统是指在出入口时进行适当的管理控制。对住宅管理极为重要的内容大致是确保住宅、住户的安全。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出现某些意想不到的求助情况,在室内应当安装红外报警探测器、烟感探测器、可燃气体泄露报警探测器以及紧急按钮装置等。当住户家中无人时,能够将家庭内的防盗报警系统统一设置为防止状态,而窃贼闯入时,报警系统能够自动发出相应的警报并向小区安防中心报警。而当室内的煤气、烟雾超过正常指标时,可燃气体泄露报警探测器、烟感探测器就会及时发出信号,告知管理中心,并能够及时采取措施。因此,当家中有老人或孩子生病或者其它紧急情况发生时,就可以通过紧急按钮向管理中心求助。

1.3停车场远距离感应系统

该系统运用于管理停车场的进出车辆,这一项目采用远距离感应式ID卡技术和电脑技术,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远距离读取卡片信息,在以往的过程中,用户进出小区需要开窗伸手接受卡片,极为不方便,这项技术运用到小区中后,在车辆驶近道闸时,附着在汽车前方的配套设施就会做出反映并读取卡片用户的信息,栏杆可自动升降,电脑也能准确记录相关车辆的出入停车场时间。第二是结合电脑进行管理。每个用户车辆的相关资料储存在电脑中,不管是车牌号码、车体形状、车身颜色、车辆正面清晰照片、车主电话、姓名、单位以及住址等都能准确记录在案。在车辆进出小区时,所有的备案信息都会出现在电脑上,为小区物业的监管工作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同时还能有效的防盗。

1.4智能建筑施工人才相对缺乏

在智能建筑发展中,我国对于智能建筑工程的规划以及设计水平,还有施工队伍技术能力还有待提高。当前没有智能建筑相关的行业标准,找不到较高素质的高水平施工的队伍,再加上与智能建筑相关的专业工程师人才的缺乏,智能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难以保证。由于未经过专业的智能建筑工程师以及设计师的工作指导,智能建筑的建设以及规划完全由建设商的要求来决定,设计的方案也没有考虑到智能建筑整体的全面和长远性,所以智能建筑的质量很难有所保证。智能建筑工程的施工人员很多都是按照传统建筑技术来施工,由于未经过相关的培训,根本不了解整个智能建筑的系统,所以智能建筑的发展与建设并不顺利。

2住宅建筑智能化发展趋势

2.1高科技家电普遍化

在科学技术的导向下,家用电器的新产品必然会具有信息集成化这一特点。家用电器厂商们通过将功能不断强大的微电脑芯片植入产品来提高家用电器的自动化水平,完善功能。而且随着嵌入式操作系统的技术发展和应用平台标准化,信息家电的产品种类会越来越多,功能会越来越强大,集成度会越来越高。将来的家用电脑将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信息处理和存储设备,它可能会集数字电视、音响、可视电话等功能于一身,成为名副其实的家庭信息终端设备,互动电视、VOD点播、上网冲浪等都将成为基本功能。目前很多公司已经把信息家电列为下一步的重点发展计划,比如微软(Microsoft)的“.net”计划,联想(Legend)的“.home”计划,目的就是要将传统的信息技术产业向信息家电行业转变,因为这里蕴藏着无限的商机和广阔的市场。

2.2家庭INTERNET和住宅智能化控制系统的技术应用

家庭综合网络的出现是住宅智能和信息产品不断完善和投入实际应用的必然结果。因为所有智能产品功能的实现都有赖于信息的传递,传输介质必不可少,而目前国内的发展还非常的不完善,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各种技术和协议互不兼容,致使住宅内的布线网络纷繁杂乱,不仅增加了投资,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管理和维修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难度。统一协议、统一介质的家庭综合网络会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是可以预见的发展趋势。统一的网络必然要求统一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以实现功能完善、可操作性好、利用价值高的住宅智能化控制,相信随着信息家电的普及和家庭网络的进一步完善,住宅自动化控制系统将越来越成熟。

2.3物业管理愈加智能化

想要物业公司和开发商以及业主的拥有利益双赢,就需要把物业管理系统与多样化的智能化系统相结合起来。使住户得到最大程度上的便利和满意,其住户不管在任何位置,都能够对住宅进行综合性的远程管理,但对于物业公司而言,大大降低了工作管理的成本。

2.4加强对智能建筑相关技术人才的培养

当前,我国急需智能建筑相关的技术人才,无论是智能建筑的设计人员,还是进行工程施工的工作人员的技术还有素质都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也只有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的智能建筑的相关技术人才,才能够有能力与国外的品牌竞争,使国内的建筑行业抓住发展的机遇。智能建筑的管理以及施工人员,要进行必要的相关技术的培训以及实际操作的考核,提高技术水平。智能建筑相关的工作人员要熟悉并掌握智能建筑当中各种功能的具体应用,设计人员要掌握通信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各种与智能建筑相关的技术才能进行更为系统的设计工作,学习新的技术并运用到智能建筑当中,使智能建筑加强其自动化的控制,使设计人员自身的理论水平以及技术能力全面提高。提高智能建筑设计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水平,可以促进智能建筑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3结束语

现如今信息技术发展迅猛,体现在各方各面,并提高了社会的进程。“多功能”、“智能” 、“高科技”这些词汇距离人们也不再遥远,而是切实的融合在生活当中。智能住宅是各个学科融合的产物,艺术设计、环境科学等其他庞杂的实际理论运用其中。而且智能住宅也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我们应该相信智能住宅会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

参考文献

[1]李晓玮.我国智能建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建材,2013(04).

[2]洪其禄.浅谈智能建筑的未来发展趋势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3(09).

[3]许琳.浅谈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的设计[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5).

篇3

关键词:小区建设;智能化;方法措施

1.智能化住宅小区的发展现状

近几年,我国智能住宅小区的发展很快,一些大公司和房地产商已投入相当大的力量来推动智能住宅小区的普及与推广。1997年,建设部组织有关单位制定了《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试行稿),对住宅小区设计规定了基本要求。在上海、北京、大连、成都等城市,已先后建成不同规模、不同标准的智能化住宅小区。由于我国城市人口密集,高层住宅楼群较为普及,现代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使人们从以往追求居住面积、空间和豪华的装修转向享受现代化生活的更高层次方向。因此,尽管智能住宅在我国刚刚起步,但却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而且,智能住宅与智能小区呈现相辅相成的发展趋势,市场潜力巨大。按照国家《智能建筑设计标准》关于住宅智能化的设计要求,住宅智能化系统设计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做到安全、舒适、方便,在设计和设备的选用,应考虑技术的先进性、设备的标准化、网络的开放性、系统的可扩从性及可靠性。

2.智能化住宅小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国产技术及产品落后

建设智能小区要有许多与之配套的技术及产品,但目前国内在智能建筑方面的产品几乎是空白。要建设高水平的智能化小区,只有从国外引进先进的技术。随着中国智能建筑市场的大规模高速发展,世界上此方面的著名品牌产品几乎已全部进入中国市场之中,无论楼宇自动控制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消防系统、安保系统、通信系统、广播系统、闭路电视系统、车管系统等,均已成为外国名牌产品角逐的天下,国产的设备和系统力量十分微弱。这样一来,无论是从施工的进度还是技术适宜性方面,对国外依赖性很强。最近国内一些高科技企业,已看到智能住宅的发展势头,研制并开始推出专为中国家庭设计的新一代智能住宅有关产品,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而且为我国的智能住宅建设提供了积极的支持。智能住宅产品的国产化是今后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2.2能源及材料消耗过多

过去十多年里,中国建筑的发展不注意节约能源,过于注重外观和排场。目前中国的建筑能耗约为欧洲的3倍,建筑能耗占全部能耗的30%~40%,并且所带来的污染也很大。因此,今后中国建筑科技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在节约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的同时,创造舒适、健康的居住和城市环境。

2.3“智能化小区”的认识误区

早期智能化小区很多都盲目地照搬智能大厦的那一套,过于强调电视监控、电子巡更、车辆出入、楼宇对讲等园区智能化方面的内容。但在住宅小区中,园区智能化只是基本的、必备的生活条件而已,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易体会到它的存在,家庭和物业管理的智能化才能引起住户的共鸣。对于一些中低档住宅小区来说,过于强调这些内容而忽视生活方面的智能化内容,只会打造出一个好看的外观,造成高成本低效用的资源浪费。很多人,包括开发商和买主,对智能化小区理解得仍不够透彻,或者是由于利益的驱使,目光只停留在建筑本身的硬件建设上,而对其它的软件如智能化服务不够重视。

2.4智能化物业管理和社区服务跟不上

目前小区智能化的主要内容已形成了安全、园区、网络的基本格局,但与安全、网络等硬件建设相比起来,物业管理及社区服务等软性建设仍然相对滞后太多。

3. 小区智能化措施和建议

3.1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

住宅最要紧的是居住的舒适方便程度,小区建设应当在这方面多下功夫,而不能将其延伸为高度自动化和现代化的办公室。住户更多着眼的,是网络接通后的信息源建设和提供的服务功能建设,因此,物业管理和社区服务的智能化应是小区智能化的重点。也有些智能小区过分强调安防,安装了太多的摄像机,使小区居民感觉生活得不自在,个人隐私得不到必要的保护和尊重。

与其它国家相比,中国家庭成员结构比较特殊。在现时的中国家庭中,三代同堂是比较普遍的,祖孙三代同居一室,老少间的生活需求各不相同。这就需要同一幢住宅中为不同年龄层的人同时提供相应的服务。我国不久将进入老龄化社会,老人们的生活料理、医疗服务、娱乐生活、休闲健身、活动空间等都必须得到很好解决。另一方面,由于国家提倡计划生育,大部分家庭都只有一个独生子女。因此,家居中独生子女的生活、教育、娱乐需求又成为中国智能小区建设中最为突出的特色。

3.2注重经济实用原则

住宅小区建设直接面向普通百姓,因此必须考虑到普通住户的经济承受能力。智能小区的经济承受能力远低于智能大厦,必须采用成熟的技术和标准化的产品来构建其智能化系统,并尽量节约成本,而不应采用处于实验阶段的超新技术,以免技术的不稳定带来住宅质量问题和经济浪费。目前不少智能小区致力于小区电子银行、小区虚拟商场。事实上,小区受到人口和规模的限制,其负担的功能和职责是十分具体和有限的,配套设施过于庞大,就难以实现经济规模和经济效益。此外,节能和环保也是国内建筑业界应当重视起来的一个问题。在今后的建设中,应当把节约能源和减少污染当成大事来抓,这也是今后国内建筑科技发展的主要任务。

3.3解决好行业间的协调

智能化产业是个跨多个行业的项目,涉及邮电、消防、安保、广播电视、计算机、自动控制、公共卫生等多个部门,从立项、设计、施工、装饰、物业管理,涉及的行业大多都是相对独立,法规、标准各自独立。要想解决好这个问题,必须从管理入手,在相关部门间做好协调,在跨行业的管理问题上加强联络和协商,制定跨部门的管理规定,共同探讨发展的课题,促进行业的进步。同时,还需要提高行业自律,提升自身业务水平,使小区的智能化功能得到充分利用。

3.4适应住宅建设理念的转变

最近几年来,我国住宅建设的理念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在不同的理念下,住宅形态有很大的差异,使得住宅小区的关联方式也发生变化;同时也给住宅小区不同条件、不同级别的智能化带来了课题。舒适化生活、多媒体通讯、智能家庭控制系统、智能化物业管理之类的技术方案,应该紧密结合各种住宅的形态,有特色地进行实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智能化小区。

4.结束语

住宅小区的“智能化”是社会信息化的必然趋势,是当代科学技术在住宅产业中的综合应用,旨在改善住宅功能,优化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在目前高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只有设计完整的住宅小区自控系统,才能建成先进的智能建筑。

参考文献:

[1]唐勇.智能化小区网络建设及解决方案(下)[J].电信技术,2000,11.

[2]张建茂.智能化小区新说法[J].电工技术杂志,2001,04期.

篇4

关键词:民用建筑;电气防火;智能控制;设计实现

Abstract: The 21st century is a period of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with the economic level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the living standards of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living conditions greatly improved. However, due to the agglomeration of population and the expansion of the population base, the civil gradually tend to the high-rise development, buildings gradually intensive; to improve the lives of the residents at the same time, is also accompanied by a range of issues, such as civil construction and fire due to electrical fault, because electrical lines and other occasional blackout breathe, these problems in recent years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not only brings inconvenience to the residents' living, leaving the lives of residents or regional property losses and threats. In this paper, show the basis of the status quo of civil electrical fire, introduced to explore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electrical fire control smart devices, and put forward the author shallow recommendations.Keywords: civil; electrical fire; intelligent control;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中图分类号:F407.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在民用建筑和功能比较复杂的多层民用建筑中, 科学合理的电气防火智能装置的设计能够有效的避免或者减少发生电气事故火灾, 而且即使一旦发生火灾或者发生故障, 也能够使建筑物内各种消防用电设备持续可靠运行, 方便居民及时快速的疏散,保证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减少了财产的损失和控制火势的蔓延。近年来, 一些民用建筑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了显著变化,功能个性化独特化日益彰显,但由于民用建筑面积开始扩大,各种电气系统日趋复杂,线路纵横密布,因电气配线选择、安装和使用不当所造成的火灾逐年增多。如何将现代科学技术运用于民用建筑的电气防火智能装置控制,对完善居民的防火防灾系统设计与实现,保证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民用建筑电气防火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2.1电气设备线路设计不合理,缺乏科学性

从近年来所发生的火灾看, 由电气事故引发的火灾居各类火灾原因首位。发生事故的原因是各式各样的, 有电弧接地短路故障造成的火灾事故, 有电气设备年久失修仍超负荷运行导致线路短路、断路而引发的火灾事故, 有因架空进线时进户处未采取防高电位侵入措施而引发的电气火灾, 其中大量的是在建筑物内部装修施工时, 不能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技术规范, 大量敷设不符合消防要求的电气线路和配电装置, 有的将电气线路直接敷设在可燃、易燃材料内不进行穿管保护, 有的采用易燃塑料或穿管保护不到位而留下先天性火灾隐患, 有的直接将大功率灯具安装在可燃物材料内不采取任何保护措施, 有的则是由于使用不当而造成的电气火灾, 这些都是引发电气火灾事故的主要原因。综观这些电气火灾事故起因, 大量的是由于施工不能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技术规范造成的, 在电气设备的线路上设计不合理,缺乏科学性,从而导致了更多隐患的出现。

2.2设备质量存在问题,难以长久负荷

长期的过负荷运行很容易引起线路的绝缘老化从而引发火灾隐患, 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中应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在长期的设计实践中认为, 在设计选型时电缆考虑远期发展应适当放大, 开关可根据近期负荷需要选择整定电流, 这样既能满足近期负荷需要也能满足今后发展的要求。同时在设计中也应在具体回路分配上严格执行相应的规范, 如规范规定“照明系统中的每一单相回路, 不宜超过16A ,灯具为单独回路时数量不宜超过25 个”,“当插座为单独回路时数量不宜超过10 个”, 诸如此类规定从字面上看好像和电气防火并无多大关系, 实际上他们都是避免线路过负荷的必要条件, 我们设计中必须遵守。因此,加大对设备的维护监控,杜绝设备材料的假冒伪劣,刻不容缓。

2.3消防供电系统与其他用电系统混用,缺乏独立性

消防供电应处于本工程最高供电等级。《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第24. 9. 2 条规定,“火灾消防及其他防灾系统用电, 当建筑物为高压受电时, 宜从变压器低压出口处分开自成供电体系, 即独立形成防灾供电体系。”规定强调说明消防系统的供电电源等级应处于本工程最高供电等级, 且自成供电体系是为了保证消防供电的可靠性、消防配电应形成独立系统。《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9. 1. 3 条规定:“消防用电设备应采用专用的供电回路。”本条规定应理解为消防用电设备的电源应从配电室直接引入, 中间不允许与其他非消防电源混用。完善区分供电系统,是电气防火智能化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

篇5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 智能建筑 生态建筑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现代控制技术和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建筑工程智能化的浪潮席卷全球,并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历史趋势,出现了诸如智能建筑、智能小区、智能家庭、智能工厂、智能街区、智能城市等信息技术与建筑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毋庸置疑,建筑工程智能化给建筑环境的改变和人们生活带来很大的方便,但是在智能建筑工程建设和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安装与土建设计施工之间的配合协调不够、建筑设备智能化水平不高、智能建筑管控手段单一、能耗较高、信息化程度较低等。上述问题成了制约建筑工程智能化的发展瓶颈,因此,本文对智能建筑目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笔者对建筑工程智能化的发展方向的见解。

1 智能建筑的发展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美国出现第一座智能建筑以来,智能建筑就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提倡,并在世界各地建造了大量的智能建筑。近10年来智能建筑技术在国内发展迅猛,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己建成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智能建筑。

1.1智能建筑的特征

虽然智能建筑已取得广泛的应用,但是国际上关于智能建筑还没有统一的定义。我国的《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C314-2000)对智能建筑的定义是“以建筑为平台,兼备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及通信网络系统,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于一体,向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

智能建筑(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几个基本部分: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S)、通信自动化系统(CAS)、办公自动化系统(OAS)。即通常所说的3A。后来又增加了智能防火监控系统(FAS)和保安自动化系统(SAS),所以又称5A系统。其中,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是智能楼宇设计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图1 智能建筑系统组成

1.2 智能建筑的存在的问题

目前智能建筑的发展对于提高建筑环境的舒适度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智能建筑行业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1)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与土建设计施工配合不到位。这往往是由专业之间的限制造成的。建筑智能化系统一般是由自动化或计算机专业的设计人员完成,他们对土建的设计施工等不太熟悉,容易造成两者的分离。(2)建筑智能化设计施工管理混乱。随着智能建筑的普及,出现了大量的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施工公司,这些公司良莠不齐,对设计施工质量管理混乱,造成设计图纸资料不规范、建筑智能化系统使用寿命过短、智能建筑的功能无法得到充分的利用、系统故障频发、能耗较高等问题。(3)智能建筑的能耗过高。一部分智能建筑实现其智能功能是以高能耗为代价的,而对建筑节能方面很少考虑。(4)智能化水平不高。目前建筑智能化系统主要采用集中控制的方式对建筑环境中的设备进行管控,实现人们所要求的目标。这从严格意义上讲还算不上真正的智能建筑,仅仅是智能建筑的初级阶段,而智能建筑的高级阶段应该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自适应、自诊断、自修复等较高级的智能行为。

2 智能建筑的发展方向

鉴于上述对目前建筑智能化发展存在问题的分析,笔者认为建筑智能化应向一下几个方向发展。

2.1 建筑结构本体的数字化、智能化

从智能建筑的定义可以看出建筑智能化主要是对建筑环境、设备及人们日常服务等方面的智能化管控,而对建筑本体的数字化、智能化却没有考虑。建筑结构作为智能建筑的主体,其健康安全状况等对于建筑智能化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未来的建筑智能化应包括建筑土木结构的数字化、智能化,可利用生物智能技术,将智能传感器、驱动材料、修复材料运用于建筑土木结构,实现建筑结构健康安全状态自监测、自诊断、自适应、自修复等特异功能。

2.2 “云服务、物联网”在建筑智能化中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云服务和物联网等新技术已在各大行业取得了广泛应用。将其用于建筑智能化的建设,对于提高智能建筑设备的管控、资源信息共享等具有显著的作用。因此,智能建筑的设计施工、建筑设备管控和日程服务等方面可考虑运用云服务和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促进建筑工程智能化的革新。

2.3 生态智能建筑

目前存在一部分智能建筑实现其智能功能是以高能耗为代价的,而对建筑节能方面很少考虑。这与当前倡导的节约型可持续发展社会不符,下一步的建筑智能化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宗旨,在合理利用信息化、网络、控制、绿色生态等技术的基础上,实现建筑环境的安全性、健康性和舒适性,最大限度地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建筑本身利用率的新型生态建筑。

3 结语

本文探讨分析了目前建筑工程智能化发展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建筑本体结构智能化、云服务、物联网等新技术在建筑智能化中的运用以及生态智能建筑三个方面的发展趋势,对于突破目前智能建筑的发展瓶颈,促进智能建筑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丽琼,潘峰. 智能建筑综述. 2011山西省电工技术学会学术年会,2011.

篇6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发展方向;必要性;趋势

中图分类号:TS958文献标识码: A

一、智能建筑的概念

所谓智能建筑就是采用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对建筑的设备进行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进行管理和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等。智能建筑必须满足两个基本要求:第一,对于建筑管理者来说,智能建筑应当具有一套管理、控制、维护和通信设施,能够在花费比较少的条件下,有效地进行环境控制、安全检查、报警监视,能够实时地与城市管理部门取得联系。第二,对于建筑使用者来说,智能建筑应当创造一个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激发工作人员的创造性,并可以提供一个舒适和谐的生活环境。

二、建筑智能化的必要性

智能建筑是智能建筑技术和新兴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科学技术、社会经济、信息通讯发展的必然;在现代信息社会,建筑物不仅仅是遮风避雨的场所,应是人、信息和工作环境的智慧结合,是建立在建筑设计、行为科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社会工程学、系统工程学、人类工程学等各类理论学科之上的交叉应用,智能建筑将成为未来建筑的标志。

我国目前正处于高速城镇化发展时期,建筑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比重快速增长,建筑节能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建筑节能已经成为我国节能的重点,节能优先已成为我国可持续能源的战略决策。改革开放30年以来,第三产业就业比例在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较大,随着在办公室工作的白领人员的增加,办公能耗将越来越大,同时对办公环境的安全、高效、舒适、便捷等要求也更加高。要实现建筑物的节能目标,只有把分离的设备、功能、信息有机整合为一体,才能使建筑物智能化,从而提供安全、高效、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的建筑环境。

三、建筑智能化的特点

1、实现机电设备的节能调控

在智能化建筑中,对于建筑运行中需要用到的各种机电设备都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进行全面控制,尤其是对空调系统和照明系统的控制更为明显。智能建筑能够自动实现对空调设备的最佳启停时间控制,极大的满足了人们的生活舒适度需求,且避免了空调系统的空转资源浪费,达到节能目的。并对照明进行定时开关设置,且尽可能的多利用自然光线,减少了电能的浪费。

2、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实现了安全管理

在智能建筑的自动化管理系统中,设计了安全自动化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诸多安全系统,通过信息技术的控制与管理,提高了建筑的安全性能。尤其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置,在高层智能建筑中发挥了巨大的安全保护作用,是现代智能建筑必不可少的一项智能系统。

3、智能集成化、通讯自动化

智能建筑的重要标志是智能化集成系统,也就是通讯自动化,建筑设备自动化和办公自动化三个系统的集成。是原来建筑物中“弱电”系统水平的极大提升。这种提升使不少人在认识上产生了误区,许多业主及设计人员对智能建筑的功能,信息化产品了解较少,形成一种盲目的“智能热”,造成智能建筑的规模和功能超出实际需要。事实上智能建筑属于高科技,投入也相对高,工程有一定难度,技术含量高风险也大。智能建筑系是利用系统集成方法,将智能型计算机,通信技术,信息技术与建筑艺术有机结合,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及其与建筑的优化组合,所获得的投资合理,适合信息社会需要并且安全,高效,舒适,便利和灵活特点的建筑物。对于高智能的建筑物未来发展,必须要有足够的认识深度,根据不同的需求发展需要的智能建筑。

4、实现高精度的建筑室内温湿度调节

室内温湿度的控制的建筑节能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传统的建筑设计中,对室内暖通空调的调节精度往往不够,使得室内的温湿度并不能得到有效控制。而智能建筑中则能够利用楼宇自控系统来实现室内温湿度的自动调节,提高了暖通空调系统的温度控制精度,即增强了人们的舒适感,更实现了良好的节能效果。

四、建筑智能化现状

1、生态节能和环境保护方面远远不够

智能建筑应具有涉及多个行业的特点。它除了涉及自动化、通信、土建诸多行业以外,更重要的是要环保、节能减排,在各资源方面能循环利用,这方面在现阶段的智能建筑中有待提高。

2、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与规范

房地产开发已经进入热潮,目前智能建筑在各大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但工程的施工质量参差不齐,大量智能建筑工程未能达到设计标准,尤其是一些商务大厦打着智能的招牌但距真正的智能化相去甚远。个别房地产建筑开发商还没有完全搞清智能化建筑的真正涵义,但却率先发现这个新概念的商业价值,于是“5A建筑”“7A建筑”“智能建筑”等专业名词频繁出现在各类广告中。我国目前还处在智能化起步阶段,各大系统信息集成度不高,缺乏一些标准与要求。今后还需智能系统进一步地研发,使各大系统能有更好地融合。在国家提倡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今天,个人认为智能化建筑的标准指标与工程质量的检测成为当今的迫切需求。

3、智能工程的关键在于设计与整体规划

在建筑智能化系统建设工程中,总体设计方案的规划是能否在前期做好智能建设的首要条件。由于设计院、系统集成商、地产公司对智能建筑与智能社区的建设缺少对整个系统的认知与工程建设的经验,所以造成定位不准确,需求方提不出明确需求的现状。

五、智能建筑未来发展趋势

1、绿色环保

随着时展人们的生活与工作的水平不断提高,而伴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一个舒适、便捷、安全的生活与工作环境已成为当今人们的迫切需求;以现代技术特别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智能化建筑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人们对生活与工作的环境需求越来越高,而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它推动了智能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可持续的智能化系统在未来必将是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绿色建筑主要强调资源的节约利用,减少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从而体现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最终目的是实现节能环保。建筑的能耗一般是在建筑物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这包括照明、设备耗电、空调的冷暖系统、保洁设备、电梯等。节约环保需要在绿色建筑中采用智能化技术,通过利用智能化系统的高度自控,最大限度地降低能源损耗,其具体应用是在照明系统、空调冷暖系统、电梯控制系统、给排水系统等方面。

2、智能系统集成

智能系统集成的本质在于优化设计与统筹。智能建筑在建设的过程中,不仅仅是从设备供应需求方向来考虑,还必须从建筑物整体的设计结构、操控系统及服务管理三个方面的集成问题来考虑。

智能建筑必然要求设计与智能系统相互适应,设计必须要从智能化系统的规划协调方面考虑,建筑平台必须要足够支撑建筑智能化的实现。建设智能化建筑必须要以设计、整体规划、智能化系统集成、精细管理为主。

六、智能住宅建筑的发展趋势

1、Internet网络的家庭化

小区宽带网建设实质上就是把以前的办公局域网、校园网技术引入到小区内,进而引入住户家庭。

2、信息家电的普及

随着技术的发展,家用电器会越来越趋向于信息化、集成化。将来的家用电脑将不在是一个简单的信息处理和存储设备,它可能会集数字电视、音响、可视电话等功能于一身,成为名副其实的家庭信息终端设备。

3、家庭网络和住宅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技术应用

家庭综合网络的出现是住宅智能和信息产品不断完善和投入实际应用的必然结果。

4、智能化、网络化的物业管理

未来的智能小区和住宅,借助众多智能化系统功能的充分应用,将使物业管理的水平和质量得到极大提高,同时大大降低管理和运行成本,让物业公司和住户都从中受益。

结束语

智能建筑的出现是信息时代的产物,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作为一种具有安全舒适、节能环保的现代建筑,智能建筑的发展是实现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必经之路。为此,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建筑智能化的必要性,不断提高科技水平和智能建筑水平,完善建筑智能化系统,促使智能建筑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参考文献

[1]贾军尉.试论建筑智能化现状及发展方向[J].河北企业,2014,04:114-115.

篇7

【关键词】智能建筑;发展现状;未来趋势

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引入智能建筑理念,它是指根据用户所的需求,对建筑物的结构、设备、服务和管理四个基本方面进行最优化组合,进而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环境。智能建筑是集现代科学技术之大成的产物,其技术基础主要由现代建筑技术、现代电脑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所组成。目前,它正处于一个快速成长周期,但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发展,将日益多元、综合化,成为一种主流趋势。

一、智能建筑的目标

1、建筑功能自动化运作

建筑物的运作包含了水、电力、空调、通讯等多种功能系统。它们每一个又有着各自的特色,比如水,它又可以分为生活用水、生活污水、生产污水、生产废水处理与循环利用、生产及生活污水的处理等,对于建筑物来说,要对这些实现自动控制是非常复杂的,所以说,智能的概念是代替人来做出最适合的方案并完成其功能。

2、建筑物的节能运作

降低建筑物设备的能耗是智能建筑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并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使用效率,提高可靠性,为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自动化通信

利用各种传递手段,如电信网络、卫星电视、计算机互联网络等为建筑物提供现代化信息传输的设施,是现在信息时代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4、自动化安全保卫

利用摄像、各种感触探测器等进行信号采集、分析、处理,通过机电一体化的设备对其进行控制和管理。

二、智能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

1、理论研究未达到智能建筑的发展

“智能化办公大楼可行性研究”的攻关课题在“七五”期间就被确定下来,但是相关的产品研究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相关的理论研究也是只依靠在国外的研究成果上。没有先进、成熟的理论研究作为指导策略,在实践过程中就会出现诸多的问题,而无法得到有效地解决。

2、缺少国产化系统集成产品

在国内智能建筑市场中,占主导地位的仍旧是国外的几家公司,比如江森自控、朗讯科技等。我国自己还没有一款成熟的系统集成产品,一个国家没有自己的产品,就没有一定的主动权,很难做出适合本国智能建筑的规划。

3、缺少专业的智能建筑人才

智能建筑是信息时代、高科技技术的产物,涉及到计算机、通信、机电设备、安防产品技术等方面的综合人才,但是目前国内这样的人才相当缺乏,在今后的发展中,供需缺口较大。

三、重视智能建筑行业健康发展

1、重视智能建筑的宣传工作

智能建筑存在虽然有了一定的时间,但很多开发商和消费者对这方面的认识还是很少,因此,很有必要加大对其宣传力度,从而进一步提高对智能建筑的认识度,推进其健康发展。

2、提高集成设计能力,培养智能化系统集成商

改变集成设计弱的现状,需要市场对系统集成公司进行一定的引导,鼓励科研院所把研发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并采取国外相结合的集成思路,通过消化改变,充分发挥国产计算机系统的优势,提高元器件国产率和质量,形成规模化的智能化系统集成商。

3、培养合格专业的技术人才

智能建筑是一个新兴产业,针对专业人才缺少的现状,施工单位应加强现有人员的培养,引进高科技人才,组建一个专业的施工团队,推动智能建筑行业健康发展。

四、智能建筑未来的发展趋势

1、智能建筑技术将会以更快的速度发展

建筑相关的IT技术,如电子、自动化、通信、计算机等,新的材料、设备等都为智能建筑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方位的技术支持,也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到这个行业中。技术要发展,离不开人才,在智能建筑技术刚进入国内时,相关的技术人员少之又少,经过后面几年的发展,智能建筑的技术及相关技术人员数量日益增加,很多院校都开设了有关于智能建筑课程,有的甚至开设了一个独立的专业,培养出不用层次的专业人才,为智能建筑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人才保障。智能建筑有着惊人的发展速度,并有着可预见性的发展前景,吸引了大量的资金注入,为研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流。这里有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SIEMENS是一家非常有名的公司,早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收购Landis公司,最终凭着自身的知名度,以及很高市场占有率的技术与产品进入了到智能建筑行业,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成为了国际著名的技术与产品供应商之一。

2、智能建筑及相关领域的持续发展

第一座“智能大厦”的诞生成就了如今的智能建筑。早期的“智能大厦”就是指“楼宇自动化系统”,后来随着时代的不断前进和发展,信息技术、办公自动化、现代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在现代建筑中突显出来的重要性,使得智能建筑范围也在不断地发展与充实。在住宅建筑中,大量应用建筑智能化技术,智能、信息、数字化功能的住宅不断涌现打破了“智能建筑”原有定义,成为“智能建筑”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一个国家经济实力,标志着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成为人类社会住宅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21世纪的现代化城市中,越来越多的住宅建设具备着“智能建筑”特点。从自身角度来讲,它们有着独具特色的综合“信息系统”,但从整个城市来讲,它们就是一个个功能齐全的“信息孤岛”。如何更大地发挥信息孤岛的功能和作用,有机的联系起来促进整个现代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发展,“数字化城市”的概念由此而生。换句话说,“数字化城市”就是“智能建筑”的一种扩展,我们可以设想下,如果再将学校、超市、购物中心、社区、医院、银行、娱乐场所等所有智能建筑,通过信息网络连接形成“数字化城市”信息平台之上的“智能建筑”,那么和现代的“智能建筑”将有多大的不同,智能建筑的这些可以预见性前景,代表着极广阔的发展领域。

3、智能建筑及相关产业的持续发展

智能建筑的迅速发展带动了不少相关行业的发展,相关的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已是高新技术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智能建筑的发展,也带动了建筑设备智能化技术的快速发展,近几年制冷机组、电梯、变配电、照明等系统与设备的控制系统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一方面为智能建筑功能的提高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另一方面也促进了相关行业产品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产品的更新换代。

参考文献

[1]杜道好.浅析智能建筑[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04).

[2]马建,杨海舰.智能建筑的特点及发展趋势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02).

[3]明兴.论高度集成化是建筑智能化发展趋势[J].科技信,2009(19).

篇8

关键词:智能建筑;直流供电系统;应用

中图分类号:TM92文献标识码:A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绿色、环保、节能的智能建筑成为建筑行业的主流趋势。电能是智能建筑主要的能源,提高电能应用效益、节省电力能源是智能建筑的重要目标。相较于传统的交流供电,直流供电在传输效率、电能损耗以及供电可靠性等方面,都有着一定优势,所以,加强对直流供电系统的研究,将其合理、有效地应用于智能建筑当中,有着重要意义。

一、直流供电系统的原理与优势

(一)直流供电系统的原理

直流供电系统是通过采用直流母线,在交流电网、储能装置和分布式电源的共同供电和母线电压控制、变流器协调控制基础上,实现建筑高效供电的目标。相较于交流供电系统,直流供电系统省去了许多电能转换环节,不仅可以减少电能的损耗,提高电能利用效率,也能够减少电力系统管理环节,保证电能供应的可靠性。

(二)直流供电系统的优势

1降低损耗。在直流供电系统中,采取的是正、负两极方式,交流供电系统是通常为三相电,导线为四条或者五条。以同一电压等级为准,直流供电系统在导线上发生的电能损耗远远低于交流供电系统,加上直流供电系统不会发生涡流效应、集肤效应以及无功损耗,整体的线路损耗得到有效降低。

2提高传输效率。由图1和图2可知,在直流供电系统中,交流和直流转换的次数减少,有效降低了由于转换导致的损耗。交流电网提供的交流电在AC-DC转换后,变成UPS中直流电能,再经DC-AC转换成为用户使用的交流电,相比于交流供电系统,在同样转换效率下,转换损耗能够减小17%左右,传输效率得到提升。

3保证电能质量。在传统交流供电系统中,由于电压波动、三相不平衡、谐波污染、电压瞬间跌落以及无功欠缺等问题的存在,电能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在直流供电系统中,无功补偿、频率波动等问题都可以避免,加上分布式储能技术的支持,可以有效保证电能质量。

4供电可靠。在交流供电系统中,由于同步发电机之间存在功角稳定难以统一问题,容易发生失步运行,加上联系电抗会随线路延伸而增大,供电不稳定问题较为突出。直流供电系统则有效解决了供电不稳定问题,即使有一极发生故障,另一极也可以提供一半功率电能,不会像交流供电一相故障则全线停电一样,供电的可靠性得到保障。

5降低污染。在交流供电系统在电磁场强度、影响范围等方面都会远远超出直流供电系统,会产生较严重的电磁辐射污染,电磁干扰和电晕损耗等也较大,由此可知,直流供电系统能够有效降低污染。

二、智能建筑直流供电系统的架构与应用技术

(一)智能建筑直流供电系统的架构

在现代智能建筑中,需要以建筑本体作为基础平台,通过对系统、结构、管理和服务的优化组合,实现建筑的办公、生活和通信功能,创造高效、舒适的环境,更好的服务于人们生活。在此要求下,需要建立高效、安全、稳定的供电系统,由于直流供电系统具有突出优点,能够有效满足图3:智能建筑直流供电系统架构图。智能建筑的供电需求,其基本架构如图3所示。在图3所示智能建筑直流供电系统当中,直流母线电压等级有300V和48V两种,其中,300V直流母线主要负责大电网电力能源的接入和高电压用电,48V直流母线主要是满足用户电压照明设备、IT设备等低压用电。在此系统中,如果建筑本身的交流电网电能供应较为充足或者有剩余情况时,系统中的储能电池可以将多余的电能蓄积起来;若是建筑本身电能供应发生不足,需要通过大电网,利用风力、光伏等发电来满足电能需求。同时,系统中还存在通信和智能控制系统,通过对直流设备的有效控制,可以根据需求实现对照明、IT设备等用电的有效控制。

(二)智能建筑直流供电系统的应用

1选择合适直流电压等级标准。在智能建筑直流供电系统中,如果电压标准过低,就需要增加电缆直径,增大布线难度,导致线路损耗增大、成本增加;如果电压标准过高,容易造成一定安全隐患。因此,在智能建筑直流供电系统应用当中,要选择交流电源的额定电压最大值作为直流电压的电压等级标准,确保直流供电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

2优化能源和储能设备的配置。在智能建筑直流供电系统中,除了火力发电厂的交流电源外,为提高建筑的经济可行性,实现智能建筑绿色的目标,还需要加大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程度,设计合理的风力发电、光伏发电方式,并将其有效接入到直流供电系统当中,优化能源配置水平。

3提高直流供电关键设备水平。在智能建筑的直流供电系统中,当设备负载功率较大时,当前直流开关和插头等装置难以保证用电过程的安全,容易引发用电安全事故,加上直流供电系统中不会发生电流过零点,直流断路器,尤其是400V以上的中、高压直流断路器基本不存在,直流供电系统的安全防护是一个十分严重的安全隐患,对智能建筑直流供电系统的应用造成了阻碍。针对此种问题,需要加大在直流供电系统关键设备方面的投入,加强技术研发,提高关键设备水平,才能确保智能建筑直流供电系统的安全,促进其实际应用。

4做好直流供电系统管理控制。在直流供电系统当中,存在有多种形式的能源,其特性各不相同,加上供电系统本身的孤岛运行、与大电网之间的并网运行和运行过程中各种状态的切换等,对整个系统的管理控制带来了极大困难。就当前智能建筑直流供电系统管理控制情况来看,采取的主要有电压下垂控制和主从控制两种方式,通过利用上层控制器实现对智能建筑内各种储能装置、电源设备等换流器的管理与控制,保证供电的可靠、稳定。上述管理控制方式在效率、可靠性等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因此,加强对直流供电系统管理控制方式的研究,采取高效、科学、成熟的管理控制方式,对智能建筑直流供电系统水平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智能建筑中,直流供电系统是符合其电力需求的供电模式,较之于传统交流供电系统,其电能质量、传输效率和供电可靠性都能够得到提升,线路损耗、供电成本可以有效降低,充分保障电力供应效益。在智能建筑直流供电系统应用当中,要从电压标准、设备配置、技术水平以及系统管理控制、运行维护等多个方面入手,提高直流系统的水平,从而保障智能建筑供电的可靠、经济和节能。

参考文献

[1]吴宽,李慧.直流供电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J].现代建筑电气,2014(06):13-17.

篇9

关键词:智能建筑 发展方向

智能建筑的概念

所谓智能建筑就是以建筑为平台,利用系统集成方法,将智能型计算机、通信及信息技术与建筑艺术有机结合,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及其与建筑的优化组合,所获得的投资合理,适合信息社会需要并且具有安全、高效、舒适、便利和灵活更具人情化的建筑物。美国智能建筑学会(AIBI,American IntelligentBuilding Institute)对其定义:“智能建筑是将结构、系统、服务、运营及其相互联系全面综合,并达到最佳组合,所获得的高效率、高功能与舒适性的大楼。”

建筑物运作综合智能化通常由以下五个方面组成:

1.建筑功能运作自动化。大型建筑物的运作包含有多种功能系统,如水、电、热力、空调、通讯等等。他们各具特色,对一座建筑物来说要实现自动控制就十分复杂,所以智能的概念是替人来做出最佳方案并完成其运行。

2.建筑物的节能运作。智能建筑的另一使命是降低建筑物各类设备的能耗,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效率,减少管理人员,求取更高的经济效率。

3.通信自动化。利用电信网络、卫星电视和计算机互联网络为大厦提供现代化的信息传递手段。

4.办公自动化。采用Internet/Intranet技术,基于工作流的概念,使企业内部人员方便快捷地共享信息,高效地协同工作;改变过去复杂、低效的手工办公方式,实现迅速、全方位的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为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5.安全保卫自动化。通过各种摄像头、各种感触探测器进行信号采集、分析、处理,并经由机电一体化的设备进行控制保护。

我国智能建筑发展现状

智能建筑的发展史,是一个从监控到管理的发展过程。早期的超高层大楼一般设备非常多,诸如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变配电系统、保安系统、消防系统、停车场系统等各种专业系统同时共存。操作和控制这些系统,仅靠中央临近室很难实现。智能建筑的概念最初进入国内时间并不晚,大体上在80年代中以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就曾进行了“智能化办公大楼可行性研究”,对智能办公楼的发展进行了探讨。国内第一座大型智能建筑通常被认为是北京发展大厦,并在此后短短几年时间里,相继建成了深圳的地王大厦、北京西客站等一大批高标准的智能大厦。而且不仅在北京、广州等东部大城市出现了智能建筑,即便在乌鲁木齐这样远离沿海的西部中型城市也建造了智能大厦。智能建筑在国内的发展迎来了。

不可忽视的是,我国智能建筑领域也存在着不少令人忧虑的问题:

(一)理论研究跟不上智能建筑的发展

尽管我国在"七五"期间就确定了"智能化办公大楼可行性研究"的攻关课题,但对智能建筑的理论研究和相关科技产品的开发一直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发展,对其认识也停留在国外的研究成果上。专业学术刊物直到96年才出现,而且很难见到符合中国国情的有深度的文章,专业理论著作更是凤毛麟角,智能建筑相关的全国统一标准规范也是千呼万唤没出来。而我国的智能建筑却不能坐等理论的发展。一座座根据自己理解的"智能大厦"迫不及待地次第而出,没有先进而成熟的科学理论作指导,实践就没有明确的方向,摸索着前进,就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智能大厦"不遂人愿也就不足为怪了。

(二)智能建筑工程的规划、设计和施工队伍的技术能力不强

由于缺少相应的规范,对大厦智能化的规划往往是发展商说了算,根据他们的要求提出的设计方案也往往缺乏全面性和长远性。设计问题主要表现为BA系统设计人员不熟悉相关工艺流程、许多设计单位,BA设计人员与相关工程设计人员相互配合问题以及设计部门对智能化产品和智能设计集成方面不熟悉。施工问题主要表现在施工力度不够。智能化系统涉及专业较广,且有多个施工单位,因此要协调不同工序和工种之间的接口,并在施工过程中仔细检查,确保管线敷设、设备安装正确,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从而保证系统的政策开通。实际中,由于计算机、通信技术发展很快,相关设备与系统规范和标准不齐全,许多工程的智能化设备是在无测试、无规范、无标准的情况下投入使用的。

(三)缺少国产化系统集成产品

目前我国还没有开发出一套智能建筑系统集成产品。占据国内智能建筑市场的产品仍然属于国外的几家公司,如美国的江森自控、IBM、朗讯科技和Honeywell等。没有自己的产品,就没有主动权,就很难使智能建筑完全真正地适应中国国情。

(四)技术障碍

在整个智能建筑领域仍然存在着一些技术上的缺陷,比如网络频宽的限制:数据传输量迅速增加和多媒体的使用,要求有宽阔的通讯空间;使用天线局域网络也要重新分配宝贵的音波频律。在新网络科技如ATM、Frame-relay等问世后,通讯空间的问题可获部分解决,但缺乏全面而完整的数据模型,各个建筑物自动化和应用系统之间仍然无法有效地交换数据。另外数据安全性和无缝话音与数据通讯之间还存在着矛盾,很多机构非常关注其内部资讯系统的安全性,以及保护其电脑和话音系统免被非法接达的问题,但如果把某建筑物隔离起来提供保护的话,就会导致无法使用更先进的通讯工具。

智能建筑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智能建筑的发展核心

智能建筑发展的核心是可持续发展战略,随着我国智能建筑进程的不断加快,市场竞争激烈,如何全方位提高建筑品质,是一个焦点问题,也是供需双方的共同目标。开发商和消费者都把注意力投向智能化建筑的同时,“绿色”“生态”建筑才是最终追求的目标。

智能建筑的发展趋势

智能建筑在现代建筑中占有的地位已经越来越重要了,智能建筑的发展动向也已经越来越具体化。

在技术上,发展的重点将是虚拟技术,系统合作、可视化技术;在应用上,必须密切结合应用需求,强调综合集成。目前智能建筑正朝着以下几方面发展:

(1)信息网络技术。基于Web的Intranet网络技术正成为建筑物和企业内部的信息主干网络,随着新世纪的到来,Intranet信息网络必将显示旺盛的生命力,Intenet/Intranet为人们的信息交流和生活方式开创了一个全新的信息世界。

(2)控制网络技术。控制网络通常是指对生产过程对象控制为特征的计算机网络,从现场总线必然要发展成控制网络。进一步发展将使控制网络与信息网络统一起来。

(3)智能卡技术。保安门禁巡更管理,停车场收费、物业收费、商业消费、电子钱包等一卡通。

(4)可视化技术。是指基于网络化的视像传输、交互和提供多媒体视像服务的技术。就现阶段来讲,数字影视点播(VOD)和会议电视(MTV)均是此项技术的应用。

(5)流动办公。利用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可视化技术、家庭智能化技术、向异地或移动的办公人员提供一个虚拟的办公环境。

(6)家庭智能化技术。家庭总线连接各种家电设备。

(7)无线局域网技术。有实用价值的新技术,该项技术利用微波、激光、红外线作为传输媒介,摆脱了线缆的束缚。

(8)数字卫星通信系统(VSAT)。

(9)双向电视传输系统。

四、智能建筑的展望

智能建筑是人、信息和工作环境的智慧结合,是建立在建筑设计、行为科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社会工程学、系统工程学、人类工程学等各类理论学科之上的交叉应用。国内智能建筑急风暴雨式的起飞局面业已过去,现正处于一个整顿与规范的过程之中,市场逐步从无序走向有序,从混乱走向健康,一个秩序井然、和谐协调的发展环境正在逐步形成之中。当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任何平衡都只是相对的,智能建筑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技术,它的内涵仍不是稳定的,还处于发展之中,新技术、新工艺、新观念的发展都会突破平衡的局面,将会造成新的不平衡,这就需要我们继续付出新的努力去达到新的平衡。如此循环不己,才能推动智能建筑技术的发展。

智能建筑的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智能建筑的实施,应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采取各种积极手段和高科技措施,同时,要注意智能建筑的适应性和可扩充性,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加强国际间合作与交流,吸取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欢迎外商参与竞争,用于开拓国际市场,在竞争中求发展,健康有序地推进我国智能建筑的发展。

中国的智能建筑将面向新的世纪,面对信息时代,做好一切准备迎接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阎俊爱.智能建筑技术与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

[2]郑洁.智能建筑概论.重庆大学出版社

[3] 谢秉正.绿色智能建筑工程技术.东南大学出版社

篇10

随着1984年美国哈特福德市中第一栋智能型建筑的诞生,“智能建筑”成为建筑行业、信息通讯行业以及其他电子设备行业所关注的热点课题,同时也成为人们日常家居生活中渴望并追求的生活环境。所谓的智能建筑主要是依照用户的需求,将建筑物作为最基本平台,以建筑设备的管理系统、信息应用系统、信息设施系统等组成系统中心,对建筑的系统、结构、管理及服务进行优化组合的一种建筑环境。智能建筑可以说是一种集现代科技之大成的一种产物,要完成智能建筑的构建,必须具备现代建筑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现代电脑技术以及现代控制技术等技术基础的支持。那么,在智能建筑中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情况是怎样的呢?本文主要围绕现代通信技术在智能建筑设计施工中的应用问题进行相应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通信技术;智能建筑;设计施工

作为一种特殊的建筑形式,智能建筑能够为人们提供更为安全可靠、高效便捷、环保节能、健康舒适的人性化建筑环境,智能建筑的建设离不开信息平台的支持,而这其中对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是尤为重要的。然而,在智能建筑的设计施工中,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体现在哪些方面?要探讨这一问题,首先要对智能建筑及现代通信技术进行简单的了解。

一、智能建筑与现代通信技术

(一)智能建筑

智能建筑主要是依照用户的需求,将建筑物作为最基本平台,以建筑设备的管理系统、信息应用系统、信息设施系统等组成系统中心,对建筑的系统、结构、管理及服务进行优化组合的一种建筑环境。智能化建筑中“智能”的实现依赖于智能化的集成系统,即综合布线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和楼宇自动化系统等等。随着智能建筑在我国的日渐发展普遍,这种特殊的建筑形式将越来越成熟,而其对现代通信技术、现代计算机技术、现代控制技术等基本技术组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二)现代通信技术

现代通信技术在国际上称之为远程通信,在我国一般是指电信。现代通信技术其实就是在科技不断发展的环境下,如何使用最新的技术手段来完成对通信方式的优化方式,它是一门系统性的学科。就当前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来看,其主要包含综合业务数字网技术(N-ISDN/B-ISDN)、异步传输技术(ATM)、宽带多媒体网技术、接入网技术、同步数据系列技术(SDH)、IP通信技术、互联网、卫星通信技术、个人通信及移动通信技术、数据通信技术以及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等各种现代化技术,而随着现代通信技术手段的不断创新与发展,该技术也将向着数字化、网络化、宽带化、智能化、高速化及综合化的方向快速发展。

从以上都智能建筑及现代通信技术的介绍中可以看出,随着当前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与进步,智能建筑与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都具备较大的潜力,而两者之间的结合也将更加紧密,就当前现代通信技术在智能建筑设计与施工中的应用情况是怎样的呢?

二、现代通信技术在智能建筑设计施工中的应用

现代通信技术在智能建筑设计施工中的应用可以说是相对广泛的,而且在智能建筑的发展进程中,对于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业内相关专家关注的重点问题。具体到通信技术在设计施工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专网设置、通信配置、自动控制、快捷通信四个方面。

(一)专网设置

专网设置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主要是对那些专业性较高的大型会议室或者是汇报大厅等各种新型的、高级的写字楼。通常情况下,这一类的建筑对于智能化的要求不是以舒适健康、节能环保为主要目标,其智能化的标准主要体现在智能化的信息传输及处理能力方面。作为特殊的智能建筑,在设计及施工的过程中通过对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在建筑内进行专网的设置,利用N-ISDN/B-ISDN技术、SDH技术、数据通信技术以及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等现代通信技术手段,在最大的限度之内发挥专网系统数据处理能力强、传送速度更快的优势,以满足建筑的实际应用需求。

(二)通信配置

这里所谓的通信配置主要是指在进行智能建筑设计施工的时候,利用现代通信技术进行建筑内的综合布线。要保证智能建筑中信息化、网络化的建筑需求,实现智能建筑中对各种电气设备的自动控制,布线工作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旦布线出现问题,智能化很可能出现局部瘫痪或者是整体瘫痪的状况,而建筑也将成为不智能的“智能建筑”。但将现代通信技术与布线技术相结合,将布线系统接入到网络系统当中,实现综合性的布线,对其进行实时的监控与管理,满足当前智能建筑的建设需求,同时也便于日后智能化的扩充。

(三)自动控制

正如我们所了解的一样,建筑主体的人性化、多功能化以及智能系统中通信系统的安全性、网络化、自动化是当前智能建筑切实实现智能化的基本组成要素,而要使智能建筑更加人性化,就必须使建筑所有者对建筑内部一切进行管理和控制的操作行为更加便捷、使建筑内可自动化的管理更加全面、保证每一项智能效果的实现都处于安全的状态中,而要满足这些要求,就必须使得智能系统中终端操作系统与各执行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保持快速、稳定的状态。总结来看,要实现自动控制,就必须借助于信息的交换,而要实现信息的交换离不开系统对现代通信技术的利用。

(四)快捷通信

智能建筑中在设计施工中要实现建筑内的数据、图像及语音的传输,可以说离不开通信系统的基础支持。从技术层面上来看,利用现代通信技术中ATM技术、IP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接入网技术等具体的技术手段将内部网络信息与其他的通信网络相连接,可以确保信息在多信道中实现大范围的可靠性传输。通过这种信息的传输,利用相应的传感设备,可以通过相关的信息接收设备使建筑主人或者是其他所有者对建筑内的基本情况进行相应的了解,以便于通过远程控制的手段对建筑内相关设备进行一定的调整,便于其对建筑进行管理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