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管理特点范文
时间:2023-09-01 17:18: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数字化管理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随着互联网与计算机的普及程度开始逐年加剧,使数据信息资源不断地加剧。由于图书馆是公共文化场所,所以也开始步入信息化时代,人们不在以馆藏图书为文献的主要资源,更是借用网络搜索的方式开展建设。现在部分国家开始对图书馆的数字化管理进行大规模投入,我国也也要不断地增大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力度,在资源不断增多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探讨与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
1数字图书馆管理模式的特点
数字图书馆既将图书馆内的文字通过技术进行处理,最终将原有的纸张存储方式转为数据存储方式,能让其长期保存,同时也能让读者便捷的查阅相关资料,把图书借阅者从繁重的资料搜索中解放出来,他们可以随时随地的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类产品对“图书”进行阅读。这种管理模式与以往的管理有着极大的不同之处,是借助于服务器进行信息获取,可以说是一种系统化的无形图书馆,具体的特点如下:第一,以网络形式为主。图书馆的数字化管理方式主要是以服务器为传输媒介直接给读者单项提供资料,读者若想借阅某类书籍,可以直接通过账号进行服务器登录,查阅其中的书籍存放与借阅情况,或者直接下载数字数据存储到手机或者电脑中进行阅读。但这种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存在方式是数据化方式,在数据建设的前期有较大的投入。第二,工作效率高。图书馆中数据数量和种类偏多,因而需要专人每天对数据进行分类与整理,以便于读者查阅。但是这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但是若使用图书馆数字化管理模式就能将这一问题更好的解决。图书馆数字化管理中,需要将传统的藏书看成是书源的前提,在对数据进行借阅、索引、编排等工作以后完善对应的管理系统,这能让数字化管理模式系统性更好,从而能节约部分劳动时间,让管理人员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其他工作。
2图书馆数字化管理存有的问题
2.1软件非标准化
传统图书馆管理中由于软件系统的标准化差异偏大,经常使用的软件系统ILAS系统和问津图书管理系统均有自己的特点,在建设期间很多小的问题解决的不好,所以使用时通用性较差;当前各大高校的图书馆建设中也存在各自为政的状况,在标准格式缺乏一致性的情况下,数据库开发很难实现共享。软件设计的标准化不足,资源信息注册的格式、版权加密方式不一致等问题,让系统的扩展性降低,很难与其他系统进行对接。
2.2数据库非标准化
数字图书馆的资源有限不能汇集所有的信息资源,所以使用资源共享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多个图书馆进行协同期间,可以形成相互补充和利用的信息资源系统保障体系,通过对网上资源的信息化服务构建,让信息资源的作用更好凸显出来。譬如,美国的各个图书资源就已经通过全网共享的方式,联合OCLC和RLIN这两个大的联机目录系统进行系统构建的实现。由于这些资源均是通过共享的形式建立对应的数字管理所以开展的标准化数据构建就要以检索格式的方式推行。
3数字化图书馆管理体系构建
3.1架构的标准化
设计系统时需要确保系统具有操作方便、可以快速进行扩展且具有非常好的信息安全性能。在系统当中,客户端在进行访问时不需要另外安装其他软件,可以直接通过浏览器进行访问。用户可以使用用户验证模式进行信息的检索和图片杂志的浏览,同时还可以进行专业书籍的浏览和观看视频等等。管理员可以在平台上管理用户的权限,并进行系统的维护和管理论坛帖子、整理数据库、更改资源信息等等工作,如图1所示。在系统当中,数据和资源的管理模块接口都具有很高的标准化,通过这种标准化可以很好的将资源在各个图书馆之间进行共享,同时还可以将新数据库直接接入系统当中。如果在构建数字化图书馆的过程当中,每一个构建者都能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操作,那么在各个图书馆之间进行资源共享时则会变得更加容易,同时在进行数据的更改时也会使得操作变得更加简单。
3.2重视人才培养
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图书管理模式已经极难适应高校的人才要求,为能让高校人才培养效果更佳,就要在改善传统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同时,实施图书馆数字化管理模式这样才能优化传统的管理模式,以为大学生提供更大的知识获取平台,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所需的知识。但是众所周知,图书馆数字化管理模式的开展需要有强大的技术力量给予支持,因而在改变原有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同时,需要让管理人员的水平和技术操作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定期考察人员的工作素养,让人员具有专业化的技术,通过创新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以为阅读者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这样才能为读者提供更优质的网络资源。
3.3重视馆藏数字化的提高
图书馆数字化之后便可以将大量的信息以数据的形式上传到互联网上,这便使得用户能够更加方便的通过远程访问的形式得到图书馆服务,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得到新信息以及新的专业知识。这种资源共享模式的效率要远远高于传统模式,并且对于原版图书也减少了借阅过程当中所造成的损毁,同时也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弱图书馆藏数量的影响,将同一资源在同一时间提供个多个用户使用。因此图书馆的数字化管理势在必行。图书馆的数字化需要成立一个统一的数字化管理中心,将各个图书馆的资源统一起来,以大型图书馆为主,小型图书馆进行资源辅助共享。
4结语
图书馆数字化管理模式的存在能更好的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也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知识文化发展需求。但是我们知道为能让这种管理模式适应大学生的阅读习惯,就要为学生提供更为便利的服务,研究数字化管理的同时,并以科学实践理论为指导依据,用以解决图书馆管理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参考文献:
[1]石中心.基于数字化校园移动平台APP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23):45~47.
[2]桂杨明.基于数字化校园的移动APP研发与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30):78~79.
篇2
关键词:高校 会计 档案数字化管理
一、高校会计档案数字化管理的优势
(一)会计档案数字化管理可实现数据保存的多样性、安全性和持久性
由于会计电子档案所具有的诸多网络有点和便利性,使得高校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相对于传统的档案管理具有很多优势,比如会计档案的存储介质形式多样,可以保存在网络、银盘、光盘等,也可直接输出打印成纸质存档。电子档案可以短时间复制多份,分别存放于不同地方,极大的增加了档案的安全性和持久性。
(二)数字化管理可提高管理及应用效率,实现资源共享
实现会计档案数字化可以提高档案的应用效率,实现资源共享。电子档案借助于计算机设备实现录入和存储,所以在信息的更改修正、拷贝和重置等问题上十分快捷方便,鉴于储存介质的特点,电子档案体积小但容量大,存储空间大,可以存储非常多的信息。单子档案的这些特点都有利于应用效率的提高。另外电子档案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可以实现资源共享,需求者根据提供的用户权限可以通过网络直接访问档案库,相对传统档案查阅和使用,电子档案可以极大的节省时间,提高了效率,实现了资源共享。
二、高校档案数字化管理的现状
(一)高校档案数字化管理存在一定的安全保密问题
高校会计档案数字化的实现离不开网络科技,由于网络的安全特点和使用特点,导致会计档案同样存在安全问题。数字档案的管理过程都是基础网络来完成的,所以会出现网络存在的安全隐患。首先,实现高校会计档案数字化的支撑系统是基于网络来实现的,局域网、广域网以及其他物理设备的安全问题都会影响到数字档案的安全。其次,电子档案信息在存储时会受到存储设备硬件和软件的影响,计算机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不同版本或者操作失误等都会导致电子档案信息数据丢失或损坏。另外电子档案数据的存储和备份以及格式转换等环节同样影响到数据的安全性。最后是应用级安全问题,实现高校会计档案数字化之后,关于档案的共享问题,需要根据网络特点给使用者配备用户权限,一旦权限不明确或者过大,就容易出现档案更改问题。
(二)专业化的管理人员缺失
传统的会计档案管理工作要求比较单一,它要求管理人员具备相关的会计知识技能和档案管理基础即可,但是会计档案数字化管理具有更加鲜明的特点,其不但需要专业的会计知识,还需兼备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相关数字化操作知识。在目前的高校很少重视档案的管理工作,在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中没有足够的投入,致使会计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中缺乏专业的人才。
(三)相关单位领导不够重视,管理模式较传统
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这样一个问题,越是历史悠久的高校,其档案管理室越大,档案资料越繁杂,这些都是传统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模式遗留下来的问题。目前高校的档案管理人员和相关部门领导已经习惯了传统纸质的档案模式,并没有展现出做出积极改变的态度和行动。
三、如何实现高校会计档案数字化管理的有效性
(一)利用高校自身条件,加强网络安全建设
网络安全建设可有效防范来自外来网站的不安全因素,同时可实现档案管理系统的硬件设备维护与网络管理,进而确保介质的安全。为实现这一目标,高等院校完全可利用学校现有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优势,调动信息技术人员及教师的积极性,集思广益,提高网络的软硬件建设,采取多种措施保证档案数字化的准确性、安全性。
(二)加强会计档案数字化管理人员培训,提高其工作能力
会计档案信息化管理对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人员必须突破原有的档案管理理念,及时更新知识,积极学习并适应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内容与要求,通过学习与实践提升个人业务素质,逐渐培养自身利用网络技术熟练进行会计档案管理的业务能力。与此同时,工作人员必须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具有客观公正的态度,实事求是的处事原则,尽职尽责,加强管理,提高档案管理的服务质量。
(三)相关领导应积极予以支持与重视
学校领导必须予以支持与重视,改革档案管理体制,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对财务档案进行管理,同时建立完整的档案管理制度。比如a系统管理员采用双人负责制和任期有限制的原则,防止人员流动或缺岗造成的损失,同时也避免的现象。b根据工作的重要程度确定安全级别,对于安全等级要求高的系统,实行分区控制。 c制定严格的操作程序,操作操作规程要根据职责分离和多人负责的原则,各负其责,不能超越自己的管辖范围。d制定应急措施,保证在紧急情况下有相应的紧急处理措施,使损失减至最低等等。
(四)通过法律法规性的强制手段对数字化档案的管理和安全性问题进行保护
任何一件事物的安全性都需要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强制性措施来进行保护,高校会计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同样离不开法律的支持和保护,通过制定和确定与之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和制度,确保会计档案数字化管理更加明细化,档案数字化管理的策略更加清晰化。
总之,高校会计档案数字化管理是趋势,但实现会计档案数字化管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要依据会计档案管理形成的规律和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为学校领导决策服务,逐步使高校会计档案走入正轨,真正发挥会计档案在高校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和后勤服务工作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长华,吴小军.高校档案管理网络化建设[J].扬州大学学报.2004.6
[2]薛四新.数字档案安全应用研究[C].清华大学档案.2005.11
篇3
1.1电力市场开放和能源政策的变迁随着社会对电力的依赖越来越大,电力市场的竞争又越发的激烈,然而电力的安全与布局分布发电等问题也愈发的严重,加上煤炭等资源的紧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国家大力推行新能源的开发与能源结构的优化,使得通过数字化控制的电网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1.2电网发展滞后与运行控制不协调无论是国外发达国家还是像中国这样发展比较快的国家,由于电网的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老化、电网运行冗余度小,传统的电力系统不是通过整体的发展自上而下规划发展来的,而是在基础上一步步添加而来的,这就使得电网的发展比较落后,电网的运行控制也不协调。
2数字化在电网应用中的体系结构
2.1数字化电网的概念数字化电网是利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实现电网整体的经济、可靠、高效的运营。数字化电网需要与企业信息化相结合,通过自身的特点来达到相辅相成。数字化电网主要侧重电网规划、运营和运行过程中通过数字化对电网进行监控与控制。
2.2数字化电网的特点数字化电网具有自愈功能,能够通过自身的自动检测来不断地更新,保证电网的正常运行,这样的特点能够保证电网更经得起外部的安全攻击。数字化电网能够容纳各种发电形式,可以提供更高的电能质量,能够更好地对电力市场进行支持。
3通过数字化对电网信息集成
3.1数字化电网中信息集成的特点数字化电网中的信息主要通过采集装置从电网中获得,主要是通过国家电力调度数据网络与无线网络传输到调度控制中心。数字化电网中的数据有统一的模型,数据的存储按照统一的模型在信息平台中统一存储。
3.2以当前电网为基础实现数字化电网的信息集成数字化电网的建设并不是对电网进行全面改革,而是在原有电网基础上进行结构优化,有计划地对电网中的问题进行改良,想要实现数字化电网的信息集成,首先应当解决电网系统中存在的系统异构问题,然后按照统一的模型建立信息中心,目前我国主要对以下几点进行研究:
⑴建立统一的电网信息模型,完善开发的模型基础;
⑵发开高效的信息对接平台,解决系统间的交互困难;
⑶提取各系统之间的共同信息量,建立数据交换平台;
⑷规划生产调度信息平台,建立统一的信息中心。
4数字化在电力管理中的前景展望
如今社会对于电网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急需一个更加智能更加可靠的电网,数字化电网的实现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原有电力结构的不足之处,数字化电网的信息集成不会出现以前信息中的孤岛现象,而是以信息平台的方式提供信息中心,实现信息的横向和纵向的互联,数字化电网中的信息平台涉及到管理与维护,需要适当的考虑管理流程。
5结束语
篇4
传统的笔纸化医疗办公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办公的需求。我国的医疗网络正在飞快的发展,这种以网络为基础向医疗行业发展的技术,已经得到医学界广大学者的好评,医院的工作形式也转变成为了无纸化办公,大力利用数字网络技术为医院的档案信息进行收集和存储,这样的改变也为医院数字化管理提供了条件。先进的网络档案管理方式代替了传统的纸张式档案管理,这不仅大大减少了医院在档案管理方面的费用,还给医院节约了空间,而且对于查阅和储存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操作,极其便捷,并且还避免了纸张的浪费和打印清晰度不足的问题。数字化的档案信息管理,既节省了人力还对医院工作效率有所提高。
二、医院档案信息数字化管理的主要问题
(一)张纸存储和信息储存同时存在。在医院的医疗活动和医疗研究中,大量的会议记录和研究结果,都是通过电子文件的形式进行记录,并在各个科室和部门之间传递,这样大大的提高的医院各科室的工作效率。但是通常在电子文件阅读完毕和工作完毕时,都要进行纸张归类进行保存。这样就出现了电子文件和纸张文件同时保存的情况,浪费了医院的经济,妨碍了数字化管理在医院中的发展。
(二)电脑网络的安全问题。电脑网络存储档案信息具有空间小、速度快、传阅便捷等特点,但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对电脑网络有威胁的因素也随之出现,例如数字档案信息可以随意修改、不稳定性、对硬件有所要求等一些问题。网络病毒的出现更是对医院的数字化档案信息造成巨大的伤害,严重的可能导致整个医院网络系统瘫痪,对医生的工作造成很大的影响。
(三)对数字化档案管理认识不深。我国大多数医院已经推崇档案信息数字化管理多时,但是医院的医疗工作者都还是习惯传统的纸张式办公,把档案信息数字化管理当成软任务,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借阅文档信息和传递文档都还是采用人力的方式,这样就极大的浪费了数字化带来的便捷服务,还加大了人力的劳动程度,造成了数字化管理不合理的现象。
三、医院档案信息数字化管理需要注意的细节
对于医院档案信息数字化管理中存在的各项问题,应该认真对待,组织管理团队解决问题。在医院开展档案信息数字化管理时,应该做好以下几个细节:
(一)建设信息系统工程,实现信息共享。档案信息数字化管理,是由一套系统的网络工程实现的,是一套硬件和软件共同完成的系统,由整体设计、软件开发、档案整理、扫描录入、系统管理、光盘备份、查询管理和网络安全等一些软硬件组成。因为医院每天都要产生大量的文字,所以在录取和存储文字方面应该采取多服务器、磁盘排列储存、高速扫描仪集中扫描、硬盘和云储存双备份的解决方案。同时,为了改变提取数据率低的情况,应该在提取数据的设备上采取触摸提取方式,通过触摸的查询方式能够及时和准确的查看医院的档案信息数据,这样还达到了数据共享的目的。
(二)数字管理的横向性和安全性。医院数字化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成立后,不应该是单方面的接受和信息,而应该在这个基础上建立横向的系统,同时还应该研究出一套安全的数字化管理方案。数字化的信息管理系统以电子形式存在,为了保证医院学术不被坏人利用,其中有一些档案信息的电子文件就要进行加密处理,并且在一定时间之后要对密码进行修改。在医院数字化管理的软件方面,对于医院的机密文件进行多层密码加密、建立防火墙,避免黑客的非法访问和窃取。
(三)医院应该建立专业的数字化档案信息管理团队。由于医院档案员的工作形式和特点,他们长时间处于医院的档案室,远离医院的医疗活动,因此医院档案室的人通常都不会参加医院的重点医学教育,对医院的实时动态不能及时的把握,在对医院编研选题的时候跟不上时间的脚步,可能就显得不是很实用。这些传统的弊病就需要医院的档案信息数字化管理团队加以改变,这样的一支队伍要做到医学的精确把握和动态的掌控,尽快从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走向数字化管理模式。
篇5
新形势下社会朝信息化的方向飞速向前发展,事业单位档案的管理离不开通信技术,事业单位机构的的发展离不开计算机的辅助,需要顺应时展的潮流结合自身的管理特点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加强数字化建设。本文通过阐释新时期事业单位档案数字化管理的意义以及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旨在提高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促进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
新时期;事业单位档案;数字化;管理
一、新时期加强事业单位档案加强数字化建设的意义
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包含文书、人事、基建档案三部分,档案管理是事业单位做出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发展进程,这种管理手段可以节约档案检索的时间,提高所查询信息的准确性,提高档案的利用率。数字化的档案管理有助于事业单位经济效益的提高。传统的档案管理需要耗费很多的办公费用,增加了事业单位的支出,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可以节约档案存储空间和储存成本,同时在查询方面很便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可以提高行政效率,因为这种管理手段可以让档案及时、迅速地归档,管理人员可以拥有更充分的时间研究档案,开发档案潜在的价值,让工作的开展更加井然有序。
二、新时期事业单位档案的数字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很多单位主要采用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档案管理的重心放在人工管理纸质档的档案,查阅的过程中耗费很多的时间和金钱。同时很多档案只起到了存储的作用,这种宝贵的资源并没有获得开发,档案被查阅的限制很大,开发的价值没有体现出来。档案的查询与利用的便捷在数字化建设中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档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复制和散播,安全系数不高,加上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对档案安全存储的意识不足,容易将数据丢失或者损坏。事业单位在档案数字化的建设过程中对硬件和软件的投入不足,缺乏抵抗黑客盗取重要信息的系统,[1]容易泄露信息而导致国家或者单位的财产损失。我国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软件质量参差不齐,有些软件缺乏管理功能,有些软件在信息流通上是不完善的,针对本单位的特点自主开发的软件很少,在市场上购买的通用软件存在各种各样的缺陷。档案的数字化管理需要一个统一的管理标准,但是我国的事业单位收集、管理信息的质量较低,档案的目录和细则之间不兼容。软件之间不兼容导致档案的技术和程序缺乏全面、统一的管理标准,这对档案数字化的发展形成了一股强大的阻力。我国的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对计算机的操作仅仅局限于日常的基本操作,再加上档案管理的工作性质十分单调和枯燥,档案管理工作领域缺乏复合型的人才。
三、加快新时期事业单位档案的数字化管理步伐的措施
为了让事业单位档案的数字化建设更加全面,在档案管理中,管理者应将档案信息及时利用计算机将档案存储在安全的地方,严格规定档案审阅的流程和时间。利用信息技术及时提醒工作人员按时处理工作,保证档案管理的工作安全、可靠。这种数字化的管理方式可以缩短信息传递与反馈的时间,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提高办公效率。同时事业单位应从长远的角度看待数字化管理,构建数字化的管理系统,加大硬件设施和软件的投入,及时升级系统,确保档案的安全性。同时档案管理工作应该用明确的规章制度进行细分,落实监督和问责制度,在档案数字管理系统中的操作、维护等过程中做到科学管理,不断提高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效率。在新时期的大背景下,自动化办公系统的应用已经比较广泛,在这种背景下对办公自动化系统中添加档案查询功能和设置开放查询的权限,[3]将系统的功能与实际情况有效结合,才能提高管理的综合效率。档案数字化的管理系统必须具备良好的升级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变化,发挥出相应的管理功能。事业单位的档案数字化建设必须重视档案管理的可靠性,否则容易造成数据丢失和缺损等问题。国家应对事业单位的各方面的软件投入提供资金支持,鼓励单位自主研发符合自身特点的管理软件,从而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可靠性。同时单位应该鼓励工作人员不断学习补充计算机知识,提高计算机操作的能力。单位应提供员工的交流平台,提供更多的培训学习机会,提高管理人员各方面的素质。事业单位应针对档案数字化管理的特点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档案管理机制。单位可采用档案使用安全机制、使用机制、工作制度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档案数字化。数字化建设需要防范机密档案被窃取或者丢失,甚至恶意修改,做到保证信息安全,避免给将单位和国家带来损失。
四、结语
我国的档案管理工作如今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加强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要以社会和科技的发展水平为前提,科学的改革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运用比较先进的管理体制和手段进行改革。同时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国家更需要培养实用型的,具有创新性的人才。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需要不断提高,提倡学习型的工作模式,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不断提高管理质量和工作效率。提高档案管理数字化水平对管理制度的规范和完善具有重大意义,这也是时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张巍.谈事业单位档案数字化管理[J].黑龙江档案,2014(02):134.
篇6
1.数字化科技档案的内涵分析
简单理解,数字化科技档案是科技档案在信息化时代的一种表现形式,通常形成于特定的数字设备中或者产生于数字应用的环境中,数字化科技档案的保持介质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而分别经历了磁盘、磁带以及光盘等多样的数字化载体 [2]。与传统纸质的科技档案最大的不同就是数字化科技档案在存储介质上以数字形式进行存储,因此,在很多性质方面,数字化科技档案与传统纸质形式的科技档案有着很大的区别。为了稳妥有效地对数字化科技档案进行归档及其归档后的管理,需要进一步分析和描述数字化科技档案的特征。数字化科技档案的存在形式呈现多元化,包括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多媒体以及命令文件等等各种格式的文件形式,从特点上看,数字化科技档案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具有非人工直读性。数字化科技档案采用数字式代码存储于某种载体上,必须借助计算机解码或者专用设备将其转换成文字、声音、图形、图像等可识读的记录才可以识读。第二,具有对专用设备及标准的依赖性。数字化科技档案与数字化设备的软件和硬件等存在密切的依赖关系,包括设备的状态、硬件的兼容情况以及软件的规范程度等都会对数字化科技档案的归档及其归档后的管理产生影响[3]。第三,存储的信息具有易更改性和可变性。数字化科技档案的信息以数字编码形式记录在载体上,信息内容与形式相对独立,对其进行增删更改方便。第四,信息与载体之间具有可分离性。数字化科技档案的信息内容可在不同载体上同时存在或相互交换,而在内容上不会发生任何变化。第五,信息具有可共享性。随着网络化传输模式的普及,数字化科技档案的信息受时空的限制越来越小,可方便的通过网络的方式进行传播和交流,查阅和利用便捷,信息共享性好。第六,具有多种信息媒体的集成性。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数字化科技档案的信息形态更加丰富,具有多种信息媒体的集成性特征。
2.数字化科技档案的建设的主要做法
在进行数字化科技档案的建设过程中,主要涉及到收集归档、接收移交、保管和利用等不同步骤,基于这些步骤出发进行数字化科技档案建设的主要做法有以下方面[4]。
第一,数字化科技档案的收集归档。数字化科技档案涉及到文本文件、图形文件以及图像文件等不同的文件格式,其收集积累的方法也有别于传统纸质的科技档案,在收集积累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数字化科技档案的特点,对不同类型的数字化科技档案文件要充分考虑到技术特性方面的差异,根据存储载体、记录信息标准以及压缩算法等多方面的不同特性分别采取相应措施来保证其内容信息的原始性、真实性和完整性;另外,数字化科技档案不同文件在读取和还原的过程中需要相关生成环境的信息资料,如不同的软、硬件环境等,因此对数字化科技档案的收集积累还要包括这些相关内容。数字化科技档案归档后要进行整理工作,对数字化科技档案进行科学整理是将来对其管理和利用等工作的基础。对数字化科技档案的整理包括两个层次:其一是进行分类、排序的组织整理工作,将基于不同载体存储的零散杂乱的数字化科技档案进行有序的分类、标引和组合;其二是组织建立数字化科技档案数据库,目的是实现对数字化科技档案进行分类和编号,使所有的数字化科技档案成为有机的整体,数字化科技档案在数据库中的数据名称和类型涵盖了对科技档案相关信息的详细描述,其中的核心部分主要是科技档案文件格式、描述、以及相关记录信息等内容,文件特征部分包括档案的形成部门、形成日期、载体类型、载体编号、设备环境特征(包括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等),文件记录特征包括记录的结构形式(物理、逻辑)、记录类型、记录字符及图形音频、视频文件格式、文件载体、型号:数量等。
第二,数字化科技档案的接收移交。对于数字化科技档案文件,其形成单位在进行移交工作之前和档案保管部门在归档之前,需要对归档的数字化科技档案文件载体及技术环境进行检验,并要求达到100%的合格率水平。在接收移交环节主要进行的检验项目包括对载体的检验以及对归档数字化文件的检验,通常包括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有效性检验等,同时还要进行各类辅助说明资料的检验和验证。
第三,数字化科技档案的保管。对于数字化形式的科技档案,其保管不但要符合纸质档案的基本要求,还由于其存储载体的不同特点,在保管方面要满足一些特殊的要求。例如在数字化科技档案的存放方式上,要根据不同的存储介质如磁带、软硬磁盘和光盘等采取不同的存放方式,此外不同存储介质对存放环境的温湿度控制都有严格的要求,在具体保管中要实施严格的控制,避免使其受到尘、光、火、磁等各种有害因素的影响,要定期检查保存状况,并通过采取信息加密、电子签名、身份识别、防计算机病毒措施以及备份和信息迁移等不同手段来维护数字化科技档案信息的安全[5]。
第四,数字化科技档案的利用。数字化科技档案建设的目标就是为了更好的应用,根据数字化档案的特点,其利用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实践中采取的利用方式主要包括基于电子阅览室阅览、信息复制、出借和基于网络的在线利用等方式。在对数字化科技档案的应用中,通过档案部门来开设电子阅览室是当前档案部门提供利用数字化科技档案的主要方式,电子阅览室配备专用的阅览设备,能够为利用者提供良好的阅档环境,同时还有利于控制数字化科技档案的使用情况和保护数字化科技档案。复制是根据数字化科技档案的信息与载体可分离性的特点向利用者提供复印文件以及拷贝在各种载体上的档案复制件的利用方式。出借通常是因为工作特殊需要而借出数字化科技档案存储载体的情况,通常要进行严格的审查与控制。基于网络在线利用是指通过网络实现数字化科技档案的利用活动,其中的网络可以包括内部的局域网服务和外联的互联网服务,采取网络在线利用的方式目前是数字化科技档案利用中正在积极探索的一种利用方式,具有其他应用方式所不具备的优势,其服务范围广、利用方便快捷,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篇7
关键词:智能管理 科技 油田 数字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TE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7(b)-0000-00
在最近的几年里,油田数字化建设的发展在中国赢得了快速提升,中国的新疆油田是中国数字油田建设事业的领导者,现如今油田数字化建设已大致实现,正稳步向智能化油田发展。油气生产管理系统的最前端是单井生产管理,在智能化建设以及数字化建设上都有着极为关键的价值。含硫量高与农田散落分布等是克拉玛依油田绝大部分的井区具有的特征,因此造成值班的工作者对井区的检查与巡视不全面、不能够及时解决故障、人员中毒、电机烧毁等等问题的出现,使得油田的生产受其干扰,然而要想高效的解决好这些问题离不开数字化单井的建设。
企业想要具有比较强的竞争力,提高产品质量是关键至关重要的,可以快速将市场的情况作出反应,大大减少对成本控制,才能够在的市场竞争越来越凶猛的社会里要赢取有力的位置。怎么样才可以实现这三点,需要跟随着现如今的社会的脚步并且还需要发展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生产力的发展与科学息息相关,这一事实无须质疑,现如今绝大多数的企业都做到了数字化管理以及企业电子化,要让油田企业可以有更加好的前景,节约人力资源且提高生产效益,油田企业必须要拥有自己的数字化管理平台。
1系统概述
必须严厉实行油田公司数字化建设的标准,实现以数字化最基本的功能作为前提,形成三级数据采集、信息处理以及资源共同享用的运用机制,达到“信息共享、分散控制、同一平台、多级监视”,达到提高过程控制一级加强安全管理,使劳动生产的效率有所提升与节省人力资源的工作要求。
1.1系统构成
油田数字化系统的组成,按照功能上可以分成中端数据处理、后端平台管理、前端数据采集。
2油田数字化管理特点
2.1油田数字化管理应该具有合理确定检测点数据
若要确保石油企业的稳定及能够安全生产,还有对油田项目的进程的掌控,在油田的数字化管理建设中,需要根据原本油田目前的真实状况,与井场的生产工艺手法相联系,把降低建设的成本作为前提,应该进行科学合理的抉择、将数据检测点进行优化,将检测统一规划。
就油田增压点数字化设计这个例子来说,这个站点的生产与管理任务和所管辖的巡视、保护工作。密闭分流装置的连续液位、收球筒原油出口温度以及压力以及泵的入出口压力以及外输原油的温度等等作业时的真实数据,这些都是监测点检测数据时的关键。必须要立即处理作业时的数据与采集回的视频数据,要确保作业时的稳定与安全需要不断地在增压点内实施远程监控控制输油泵。以上是监测点需要做好的关键工作。
2.2油田数字化管理应该具有分析诊断特点
根据油田的安全环保为这个系统建设的前提与油田的数字化管理的发展息息相关,按照发展油田工艺路线将数字化建设进行升级与优化,最终实现成本最低这个目的。在油田的数字化监控设备的选择上,追求实用性,而不应该追求高端的数字化产品。绝大部分的设备都是没有放置在室内,若是运用高端设备,会致使后期的维护成本大大增加。
遵循上面所讲述的原则,设计时油田数字化管理不可忽视的。第一把数据的采集实施二十四小时的监测采集,存储探究这些历史数据,构建数据软件中心,对这个作业数据实施比较高效的探究。把数据探究的结果实现企业共同享用,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建立数字管理系统,使数字化管理的作用展现的淋漓尽致。
2.3油田数字化管理应该促进管理流程创新特点
研究者时常会遇到的难题无疑就是石油项目生产力的协调性,只有让管理水平大大的提升才能够这种现象的出现可以大大的减少。运用最先进、最高级的模式来搭建油田数字化管理,在每一个工作区都必须以数字化管理平台为基础,建立这个工作区域自身的组织构造,让它稳步发展,如此一来不但可以让管理的成本大大降低,而且又可以让工作的效率大大的提升,在最短的时间里处理好石油项目中遇到的困难。
3油田数字化管理设计技术
3.1油田数据采集技术
后期的数据处理模块和数据采集模块是在油田的数字化建设中最为关键的模块。通过传感器与测量仪表等等开展设备的采集,这是油田的对数据的采集工作。若要避开人工采集的弊端可以通过机械化采集处理来实现,让数据的准时性与可靠性大大增强了。
利用温度变送器采集到的原油温度数据和通过其它测量仪器采集到的液面高度数据等等,这些都是在采集时最为关键的数据。
3.2数据识别技术
将采集完数据之后,通过这个数字管理化平台供应的功能还可以是第三方软件对采集来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这是在后期必须要做工作。通过这样来实现控制生产和安全生产的目的。示功图智能识别、字图像处理技术以及集油管线安全判断等等的信息都是这个数据的处理功能,不但可以利用文字去表达,也可以利用图像来进行较为直观的表述,在计算机数据应对上,这个数字化数据管理平台可能够及时地将采集到的数据用直方图或者是饼状图的形态展现,较为直白直观的警示相关的工作者,把作业的稳定与安全做到最好。在数据处理上不但可以对数据展开较为直白的表现外,而且还可以把最准确的数据当作基础,把真实的数据通过函数来表现,若是这个数据跟基准数据有很大的偏差,必须及时提示。就是通过这一原理来实现示功图智能识别的设计。第一数据传感器把抽油机的作业的参数传到数据的解决中心,利用计算机的计算,画出目前的示功图,其次把示功图跟标准图作比较且展开深入的探析,最终得出当前的工程情况,这样来警示相关的工作者必须高度认真、负责的进行操作,确保生产的安全与稳定性。
3.3智能管理技术
安装视频装置是数字化管理平台的关键。站内和井场都设置视频装置,对路口的监控尤为重要,通过视频技术确保作业时厂内的安全与稳定,语音提示与在无人区实行外物闯入报警等等的功能是主要功能特点。在井区工作时无人值守的地方提供安全保障。为工作区的照明设施安装自动化掌控,把照明设施的自动化掌控能够省耗能也能确保在夜间作业的安全与稳定。
3.4远程控制技术
生产力的发展与科技息息相关,通过远程控制能够员工的劳动强度大大减小以及劳动生产的效率大大提升。能够远程掌控抽油机的启动和暂停是油田数字化管理平台可以实现的工作,远程调配不断地输油工业,实现自动投收球作业远程掌控抽油机的启动和暂停是通过视频技术的采集到当前工作环境的视频画面,在工作者查看真实的情形之后,在作业现场或者说是控制室实施的启动或者与是暂停的过程。从而保证油田的作业能够安全、稳定的进行。若是当前所在的画面出现了异常现象,那么这个数字管理平台就会对工作者进行语音的提醒。
总之,必须根据真实的情况出发设立油田数字化管理平台,科学、合理的通过采集数据设备资源,数字化管理的核心模块是软件,油田的发展与智能化的数字平台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4单井智能化
在二千零八年新疆油田最先在全世界设立“数字油田”之后,又发表“智能油田”的概念且全面贯彻落实这一概念,造福了全球。数据分析深入、信息动态化以及信息运用的主动等等这些都是智能油田的特征。数字油田和智能油田拥有统一的建设目标,数字油田的高级阶段是智能油田。未来地面的生产管理系统的智能化发展进行完善与升级,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基于ARM技术与高精度的智能仪表的移动数据终端,处理数据采集的可靠与准时性问题。
(2)将数据技术的经验结合起来,研究出更加高级的数据探究管理系统从而构成专家知识库,故障预警与标准化建设这是核心功能所涵盖的内容。
5结语
将生产组织方式进行升级与优化;现场生产管理由传统的人工巡检与经验管理等等的非主动方式,向精确制导模式智能管理以及电子巡井等等,真正做到了生产管理的可视化、数字化与智能化,使生产的组织方式得到了最大限度上的升级与优化,这是数字化升级配套带来的益处。油田开发管理水平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建,建立了前端生产数据的在线监测、与自动采集,利用数字化管理平台的广泛使用,使技术的探析以及措施制定的科学合理性、准时性与无误性有了一定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使员工劳动力度下降了;进行数字化配套之后使岗位员工资料填报与巡检等等工作有所减少,然而员工在技术管理工作的时间和生产的运行探究工作上的能力却大大的提高了,劳动的强度也大大减小了。
对井区进行反复的重点监测与井区的自动巡视和巡检这就是这个系统能够完成的重要功能;示功图和主管压力等等是包含在采集油井参数中的内容;定时的启抽以及自动进行间接抽,这是远程控制; 电机工作状况、抽油机运转状况与遥测系统工作情况等等是远程工况监测所包含的内容; 记录与视频监控; 遥测系统通信和故障报警失败,主机以及仪表故障,抽油机不能启动,电机空转,泵效低,抽油杆断杆,碰泵,油井井口压力变化不正常等等。系统拥有了单井数字化的关键内容,功能较为全面,较好地处理了单井自动化生产出现的不足,伴随着智能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油田单井生产管理越来越安全越来越高效这将是必然。
参考文献
[1]李清辉,曾颖,陈新发.数字油田建设与实践―新疆油田信息化建设[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篇8
关键词:数字技术;工业电气自动化;创新应用
中图分类号:TU96+3 文献标识码:A
1 数字化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特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技术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领域中,更是具有其独特的特点,这些特点如下:
1.1 数字化技术具有可靠性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是以计算机网络与高端的智能化电气系统为基础的,所以,应用数字化可以减少对其他传统设备的使用,操作更加简便,而且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同时,数字化互感器与光纤的应用,更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业电气自动化应用中的安全。
例如工业自动化仪表的数字化、网络化,可以将模拟技术转化为数字技术,而且数字技术中的技术含量更高,在市场中占有更大的比例,具有较好的平衡性,明确定位性,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根据统计显示,现在,在工业电气自动化领域中已经普遍的应用了数字化技术。
1.2 数字化技术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应用数字化技术,可以有效的保证设备自动运行,检查、诊断等,而且具有很强的通信能力,丰富的信息资料,同时,数字化技术还具有智能化的特点,在应用中有统一的高标准规范,清晰的结构,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成本。此外,开放性的数字化系统更能够为工业电气自动化在应用和技术更新中提供基础条件。这种技术为数据信息的共享,工业电气自动化的高效率使用提供了可能。
例如,在使用仪器进行样品分析时,可以进行测试、样品分析定位,在线数据分析和结果评估;以便在输入数据与输出分析结果时进行控制,提高操作效率,保证服务质量;还能与多项技术、多种机器设备之间进行连接使用,技术之间的串联运用,对于分析复杂的工业电气自动化问题更加有效,计算结果会更加精确,并用更加优化的处理方式进行数据处理分析。数字化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产生了优质的性价比,而且在其他的工业领域中也被广泛应用。
1.3 数字化技术具有强大的可操作性
因为数字化技术的发展都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所以,在操作方面都具有间接性,只要输入相应的操作指令和程序,设备就会自动开始运行,而且,本身也具有对指令的判断能力和辨析能力,通过传输设备。
例如,光缆、电缆、互联网等介质进行信息传递,同时,数字化技术自身还具有逻辑分析能力,能够自动化的进行信息数量、准确度的校正,降低成本的消耗,而且还保证了安全性。此外,数字化平台的开放性也带来了操作代码的标准化,有效的提高了程序的使用率,缩减了程序的编写时间;与此同时,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等,也开始了语言,操作代码的标准化与统一化,由于个人计算机的控制系统具有灵活性,吸引了大批的用户使用和喜爱。
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计算机技术带领的产业发展方向已经趋向于电子商务,无论是管理,还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内部的存储应用,每个环节都实现了数字控制,并在此基础上应用微电子技术及其处理设备,完善了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应用环境,数字化技术的地位也是越来越重要。
例如,数字化技术在变电站中的应用,就改变了传统的使用方式,无论是在数据采集,设备处理等方面都运用了智能化与自动化,而且,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也减少了变电站设备的占用空间,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了资源共享,其管理和控制在数字化技术的使用基础上也越来越完善。
2 数字化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应用创新
尽管数字化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控制中具有其他技术所没有的优点,而且运营状况也良好,但是,这些并不能将限制数字化发展的不利因素所排除,同时,由于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时间很短,没有统一性的标准规范,专业人才也不足,更为主要的是数字化的运行基础,互联网的智能化程度还很低。所以,数字化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应用中也要有一定的创新。
2.1 在现实中运用智能终端技术
用光纤作为连接设备,通过智能终端对数据进行自动化的收集与控制,双重设备相互配合,其中一个用来保护电力中断、远程测控以及信号发送,另一个则给以跳闸双重保护,更加提高了数字化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智能性与可靠度。此外,数字化程序借口的标准化是工业电气自动化能够有效运行的主要条件,所以,这就解决了个人计算机平台的自动化问题,有利于企业的事件相关电位系统与制造执行系统之间的连接,将TCP/IP标准作为通讯标准,这样,个人计算机就会在管理与控制自动化中建立一个接口。保证软硬件产品可适用于不同的用户,而且还加强了通信质量。
2.2 在数字化技术中混合使用面向通用对象的变电站事件的虚端子
这种虚端子是对传统的二次回路进行了改进,使其理解简单化,是在设计和装置两个方面的创新。同时,面向通用对象的变电站事件技术还可以应用于装置之间的通信,对全站的线路连接、开关进行全方位的控制,从而实现了变电站的远程控制。面向通用对象的变电站事件技术的使用代替了传统的二次回路,对信号管理、环境测试等信息能够进行简便的控制,所有这一切的主要条件就是其自身所拥有的智能化。
2.3 培养程序代码控制观念
在向设备下达指令之前,首先要把检测后的数据输入到电脑中,等到实际操作的时候,还要进行人工干预,对闸刀、开关等设备的设计进行确认,要对系统给以不断的完善,然后进行系统功能测试,使该系统能够达到预期的状态,就算没有人员的干预,这个控制系统也能够自动化的完成操作。
结语
通过对工业电气自动化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信息化、开放式、分布式都在不断完善,其中,信息化作为一种新的处理手段根据其综合性,而且它与互联网有密切的结合,能够全面的实现操作、控制、管理的自动化;开放式的重点则在于系统与外界的链接,只有内部系统与外部网络相互协调,指示与处理才能保证其准确度,其数据处理的准确性也就越高;而分布式的各个内部结构模块都具有相互独立性,这样既分散了风险,又互不干扰,正是因为这样,才能够让数字化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系统中充分发挥程序化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 采油作业区; 数字化建设; 思考
中图分类号: TE3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3-0066-02
数字化建设就是通过计算机、通信、网络、人工智能等技术,量化管理对象与管理行为,从而实现计划、组织、协调、服务和创新等职能的管理活动和管理方法。其过程就是将许多复杂多变的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字、数据,建立起适当的数字化模型,把他们转变为一系列二进制代码,引入计算机内部,进行统一处理。作为信息时代的企业管理模式,打破了传统的作业区―-井区―-班站式管理,推行作业区(联合站)―-增压点(注水站)―-井组(岗位)新型劳动组织模式,逐步撤销井区,实行作业区―-班站式转变,减少管理层,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统一管理流程,实现管理高效率。
一、采油作业区数字化建设的内容与目的
1.在井场实施数字化建设方面,以确保井场各生产设施正常生产运行为重点,达到了井场生产数据实时采集、电子巡井、危害识别、风险预警、油井工况智能诊断的目的,见图1。
2.在接转站、增压点实施数字化建设过程中,以确保站场平稳安全生产为重点,主要实现站内生产流程的实时数据采集、各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控、井站集输管网的智能预警报警等功能,见图2。
3.联合站数字化将建设
在联合站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实现了六大功能,既数据采集、视频监控、报表自动生成、参数报警、自动控制、上游站点远程传输等功能,见图3。
二、采油作业区数字化建设的特点
1.减少人力资源配置,优化管理结构方式
运用数字化管理,将原来人工24小时值守的井场、增压点变为无人值守井场,将原来人工巡回检查、抄录数据变为电子巡检,报表自动生成,视频监控、巡查预警,电子监控执勤网络对站内流程实施全方位监控,人工巡检的被动方式转变为智能管理、电子巡井的主动方式减少了看护设施和用工人数,减轻了员工的劳动强度,为实现新型劳动组织架构提供了有力支撑。
2.减少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过去,要掌握气井的生产况、巡井及开关井等情况,都需人工完成,现在,通过数字化建设,气井的套压、油压、流量、温度等数据均实现了自动化传输,巡井频率达到了人工巡井的上百倍,自动开关井,时间不超过几十秒,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以“大井组―增压点―联合站”为例:以油气混输工艺为基础,采用增压点串接,干线汇集的树枝状、多插入点的泵到泵密闭输油工艺,增压点直接输至联合站的一级半布站模式,达到取消常规二级布站模式中接转站的目的。可减少骨架场站10%,降低综合建设成本5%,也为降低数字化油田建设费用创造了有力条件,见图4。
3.降低运行成本,实现管理高效化
降低开发成本、优化地面建设是油田建设的主题。作业区根据实地特点,因地制宜编制、优化布钻方案,紧密联系生产实际和超低渗透油藏开发特点,首先是针对增压点油气混输的实际,对无人操作变频连续输油功能的参数进行优化,彻底避免了溢罐、空抽、电机发热等问题,减少了站间输油管线结腊、冻堵等事故发生,其次是针对作业区传统工艺进行了优化,降低了投资费用,简化了流程,提高了自动化管理水平。
三、采油作业区实施数字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1.数字化管理意识淡薄
在老油田数字化建设过程中,部分站点已实现了生产参数自动录取,工艺流程已实现了智能化控制,有员工认为:作业区分布较散,沟壑纵横,地理条件复杂,在深山沟卯实施数字化建设,可行性小,不可能解决实际问题;还有员工认为:既然数字化管理实现了自动化井控、自动化数据生成,可以将一切交给数字化机器设备,对井区的管理产生了松懈、依赖的思想。
2.安于现状,缺乏风险意识
有了数字化,工作放心化。员工终于可以松口气了,却没有意识到:数字化管理,由于受系统本身的限制,对井区的管理无法做到“万能”,如判断油藏储油状态仍需要人工依据数据的准确性加以分析、研究来确定,并提出预见性和可操作性强的改进方向。如发现油管泄漏点,就需要焊工在最短时间内赶到现场及时焊接泄漏点,确保生产安全;如遇不法分子钻孔偷油,仍需出动警员现场制止盗油事件的发生。要增强员工的风险意识,“预防为主”,既要做到维护设备的安全性又要保证作业区的安全生产。
3.缺少数字化设备维护专业队伍
由于数字化设备的抗雷电能力差、设备恢复周期长、日常维护难度大,这就需要一支专业队伍对数字化设备进行及时诊断、维护,及时、快速处理数字化管理过程中遇到雷击、断电、病毒侵扰、泄漏等各种突况,如果现场缺少专业人员及时修理,就会造成工作和数据录取延误,影响生产进度。
4.老油田数字化建设费用高
由于老油田地面工艺系统点多面广,部分传统的工艺模式难以实现无人职守、自动化、智能化等操作,对原油工艺流程进行改造,工作量大、费用高,不能达到增效的目标,如针对伴生气匮乏井组加温、井组凝析油回收和井口投加化学药品等三项问题,都需要人工通过定时添加燃煤、定时排放、定时投加化学药品完成。
四、采油作业区实施数字化建设对策
1.转变发展观念,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员工素质
为了适应数字化油田建设的需要,首先要从思想上形成统一认识:推行数字化建设是建设大油气田的必然趋势,作业区要科学发展,不是一个简单的前端信息控制的集成,不仅意味着采油作业区生产组织模式由过去的日常生产向重技术管理转变,更意味着对生产管理者的知识储备和技能素质的更高要求,因此,培训部门要科学制定培训计划,从数字化基础理论、运用操作到故障排除等方面,分层次、分岗位对作业区员工进行全覆盖培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只有素质提高了,才能正确使用数字化设备进行管理,以达到管理层、操作层都能够在数字化油田生产、管理、分析、决策上发挥积极的作用。
2.发挥技术人员的作用,促进管理上水平
采油作业区应以“扬弃”的姿态,既要认真吸取传统管理模式的经验又要积极适应数字化管理。一是在确保安全环保的前提下,对工艺流程、生产设施简化优化,降低建设投资、减少管理流程,不追求单台设备的高水平,以系统的最佳匹配为标准,对站场关键设备进行分析、优化。二是要坚持低成本发展思路,精干作业区,取消井区,实行扁平化管理,按照厂、区、站(增压点)三级管理模式进行运作,提升工艺过程的监控水平,在数字化监控下,对站内流程全方位监控,对设备进行科学维护,确保第一时间对工艺问题进行处理,全面提升作业区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率。
3.持续改进,推进数字化建设天天向上
虽然数字化应用实现了井站数据实时采集、电子巡井、危害预警、智能诊断,远程控制等,数字化井场、数字化油井、注水阀组、水井、自动投球装置多台,给员工带来了极大便利,但作业区要发展,仍需要持续改进,不断追求卓越,首先在数字化油田建设过程中,地面工艺系统是油田数字化建设的主要对象,为了有效的推进数字化油田建设,需对传统工艺实施优化;其次是将数字化油田地面工艺模式标准化、系列化,以便更好的促进数字化油田建设;再次是组织技术人员针对目前不能完全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老油田,实施技术攻关,采用新工艺、新技术解决诸如:井组凝析油回收、伴生气匮乏井组加温等问题,促进数字化建设与管理上水平。
结束语
在“大油田管理,大规模建设”的生产格局下,“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数字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是一个有机整体,数字化管理按生产流程进行设置,以“井站一体”划分基本生产管理单元的新型劳动组织架构,运用先进的数字化管理武装新型石油工业,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实现采油作业区整体化管理和科学跨越式发展的必然。
参考文献:
[1] 何生厚,毛锋.数字油田的理论、设计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篇10
李丹霞 辽东学院图书馆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推广,数字化的高校图书馆服务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笔者在实际研究的基础上,简要分析了新时
期下数字化的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的构建提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数字化;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构建
高校数字化图书馆是学校的主要机构,随着时代的发展,其
服务模式较之传统的图书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构建数字化的高
校图书馆服务模式是新时期对高校图书馆提出的要求。
一、数字化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特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的高校图书馆呈现出新的
服务特点。第一,体系结构面向服务。各大高校不断完善资源数
据库建设,建立快捷方便的搜索引擎,牢固树立为读者服务的宗
旨;第二,网络技术服务。共享的网络技术服务和结构,革新了
图书馆信息存储、传输、获取的方式,是数字化图书馆的服务更
具智能化。第三,面向合作研究的个性化知识服务。传统的图书
馆主要提供大众性的信息服务,很难满足个性化的知识需求,而
数字化图书馆服务模式的构建可以帮助相关人员按照自己的需
求获取更为广泛的信息。
二、数字化的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的构建
(一)设计管理理念的创新
1.工作方向由馆藏为主转变到用户为主
以往的高校图书馆工作的重心是保留、管理大量的信息储存
媒介。为了构建人性化的服务模式,现如今高校图书馆应该科学
的整理、保存各种信息,并在此基础上拓展信息的平台,为
广大师生提供一个稳定的、广泛的、内容丰富的信息获取场所。
2.突出本校特色的数字化图书馆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馆藏资源要从原来的提供载体信息为主
的方式转变到提供共多的内容信息的方向上来,为此,高校数字
化图书馆可以建立具有本校特色的资源数据库。在实际操作中,
学校根据学科特点和科研需要,补充一些数字资源,并把各级下
属学院的专业参考书、学生的优秀论文,教师和学生发表的期刊
论文转化为数字资源,建立快捷的搜索引擎,为广大师生的教学
和科研服务。
3.突出网络服务
传统的数字化高校图书馆以馆内服务为主,实际上,数字化
的高校图书馆不仅仅是信息的存贮与利用机构,其更为突出的职
能体现在学术传播上。图书馆通过一定的网络平台,实现各种信
息、知识的传播,促进信息、知识的集成。为此,在数字化的高
校图书馆服务模式的构建中,要从传统的馆内服务转变到网络服
务上来。
4.革新技术和设备
为了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应该适应时代的发
展,革新技术和设备,具体的做法有以下几点:第一,完善网络服
务体系。配置适量的高速转换机,提高校内网络速度,拓展数字化
资源的存储空间,提高其传输、加工速度;第二,增设电子阅览室
的服务设施。在发挥数字化图书馆作用的同时,为广大师生提供文
件传达、复印、打印等服务;第三,提升数字化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随着图书馆数字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电子资源越来越成为广大师生
获取信息的的主要渠道,在此基础上学校应配备完善的微机室、问
题处理中心,并向学生提供多渠道的信息下载渠道。
(二)深化高校图书馆内部改革,充分发挥图书馆教师的作用
1.专业知识素养提升
数字化图书馆需要对数字进行综合的加工和处理,这就使得
图书馆资料利用的范围发生了变化,进而造成馆员的职能发生颠
覆性的变化。新的形式下,数字化图书馆馆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
挑战,要求图书馆馆员不仅能向师生提供文献,更能向师生提供
知识。为此,数字化图书馆应提高馆员的素质,进而促进师生信
息的采集与查询,具体的做法如下:第一,完善资格审查、认证。
对馆员进行定期的培训、考核,对于合格的馆员发放资格认定证
书,进而调动馆员不断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馆
员的业务水平;第二,注重人才的引进。根据数字化图书馆的发
展需要,引进一批计算机水平过硬、精通外语、具有管理才能的
专业技术人员;第三,建立竞争机制。对馆员进行积分管理,鼓
励馆员参与继续教育,为馆员的晋升建立公平公正的平台。
2.转变馆员的知识结构
数字化图书馆新的服务模式与传统的业务流程中的各项工
作方式有着截然的区别,数字化的高校图书馆是展示高校科研成
果的平台,是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渠道。为此,数字化的高校图
书馆在学术传播和知识传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作为图书馆馆员
除应具体专业的知识素养外,还应具体良好的沟通能力,娴熟的
计算机操作技术,知识推广能力等等。
(三)统一标准,促进知识共享
数字化的高校图书馆应制定统一的标准,促进知识的共享,
进而满足更多师生的需求。具体的做法如下:第一,统一信息加
工的标准,使信息的获取更方便快捷。第二,统一建设标准。参
照国际的规范、协议、标准对我国数字图书馆进行建设,例如在
建设中参照数字对象描述、资源系统服务、资源存储、资源组织
描述等标准。
(四)保护知识产权
增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对于数字化图书馆来讲,起着至关重要
的作用。高校在建立数字化图书馆时,应得到相关出版社和作者
的授权,另外,在解决版权问题是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的法律法
规,进而更加规范的为读者服务。
结语
信息时代的数字化高校图书馆呈现出新的服务特点,在此基
础上,高校要把握时代的潮流,切实转变观念,采取多种切实可
行的措施做好数字化的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的构建工作,进而推
动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庞红兰.基于数字化环境的高校图书馆服务功能拓展探析
[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05).
[2]杨于卜.数字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管理创新[J].产业与科
技论坛,2012(03).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