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堂育人体系范文

时间:2023-09-01 17:18: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第二课堂育人体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第二课堂育人体系

篇1

摘要:第二课堂作为大学生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是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的有效途径。针对目前大学生第二课堂开展的现状,以佳木斯大学为例,构建了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科技竞赛、公益活动、社会实践、人文艺体实践等第二课堂内容体系,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以及就业质量,有效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

关键词: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创新创业能力;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0.0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2272.2017.18.014

*基金项目:2017年度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地方高校‘新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与佳木斯大学教学研究项目”(2017LGL-007)

作者简介:张兴福(1970-),男,佳木斯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经济学、教学管理;马晓君(1976-),男,佳木斯大学工程师,硕士生导师,工学博士,研究方向:现代制造系统设计及自动化,教学管理。

收稿日期:2017-08-08

第二课堂是教学计划之外,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的各种有教育意义的实践或素质教育活动。第一课堂对人才的培养提出普遍性的要求,解决共性的问题;第二课堂则发展人才的特长,解决特殊的、个性的问题,两者相互补充,相互配合、相得益彰。要将第二课堂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中,实现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深度融合,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实践能力,为高教强国做好人才储备。

1第二课堂育人体系的构建

以佳木斯大学为例,学校以学生为中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集思想政治工作、科技竞赛、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公益活动、艺术活动、体育活动为内容的第二课堂人才培养体系,把第二课堂教学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明确第二课堂教学内容和学分要求。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如图1所示。以下以内容体系为例展示分析。

1.1思想道德素养育人体系

学校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突出育人与德育工作相结合相促进。学校结合思想政治工作实际,开展“我身边的榜样”“与梦想对话、与青春同行”大学生理论研习社思想分享交流会等系列活动。

1.2创新创业能力育人体系

作为黑龙江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综合改革示范高校,学校开展各类创新创业及专业技能竞赛活动,鼓励师生积极参与校外各级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在“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创业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提升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创新创业能力协同育人效果。

1.3社会实践能力育人体系

学校以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将理论培训、实践锻炼有机结合,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以青年志愿者公益实践为载体,组织开展“十万高校志愿者进社区”“七彩课堂关爱农民工子女”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服务活动,提升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性,探索总结实践育人新机制。

1.4人文艺体素养育人体系

学校大力提倡、支持学生开展有益于身心活动健康的人文、艺术和体育等活动。开展十项学习竞赛、十项体育竞赛“双十竞赛”活动,举办各类人文素质讲座、演出、报告、辩论,举办社团文化节,大力倡导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2以第二课堂为载体,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高等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指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依法治校,坚持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的发展方向,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努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需要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为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以第二课堂为载体,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1明确创新创业教育功能定位

突出人才培养主渠道作用,建立融专业教育、素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在教学过程中,紧扣人才培养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促进人才培养与创业就业需求紧密结合。

2.2改革教育方法和考核方式

根据课程性质实行探究式、启发式、案例式、参与式、项目式等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创新意识,推出一批创新创业教育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实现资源共享,改革考试考核内容和方式,灵活运用考核方式,注重过程考核,注重对学生发明创造、实习实训、实践经历的考察。

2.3加强课程体系建设

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创新创业通识教育,把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法规及宏观经济等教学内容融入到《创业基础》课程教学中。针对有创新创业意愿的学生开展实训教育,为其提供孵化环境和保障措施,在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创新创业教育,使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理论与实践相交融、政策与创业相统一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4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按照以专任为主、专兼结合原则,通过“校内校外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兼职导师库,鼓励专业教师将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融入到课堂中,支持教师将基于创新的科技成果转化为创业项目。

2.5加强创新创业实践和培训

支持在校生成立创新创业协会、创业俱乐部、创新创业沙龙、创客空间,鼓励学生举办创新创业讲座论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充分发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引领作用,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活动。

2.6构建创业实践平台体系

加快“互联网+”创业网络平台、大学生就业创业创新服务中心、大学科技园区建设。构建创新创业竞赛平台、创新创业项目平台、创新创业团队平台等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以学生为中心,以开放实验项目、教师科研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为平台,将项目教学法融入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以学生为主体实施项目教学法,注重过程培养,鼓励学生依托项目参加各类大赛,通过大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提升培养质量,为学生充分就业提供素质、知识、技能保障。

2.7推动学分和学籍管理制度改革

实施弹性学制,放宽学生修业年限,允许调整学业进程,经学校评估后可保留学籍八年休学创业,学校设置满分为4学分的创新创业学分,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将学生参与课题研究、项目研究等活动认定为实践类课程学分。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第二课堂育人体系构建创业人才与教育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第二课堂育人体系构建

3以平台为依托,竞赛为引领的全过程、全方位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为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建立以教育为基石,活动为依托,竞赛为引领,团队促融合,项目促提升,基地促转化的全程、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指导服务体系。积极搭建实践平台,将创新创业教育与科研相结合,鼓励教师将科研项目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多渠道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鼓励组建团队,积极参与各类竞赛,努力提升学校的创新创业质量,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将创新创业教学工作推向新高度。

3.1建机制,重落实,创新创业工作保障有力

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创新创业工作,教务处负责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日常管理。建立由教务处牵头,团委、招生就业处、科技处、学生工作部、研究生部、各学院齐抓共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机构。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监督、检查体系,定期开展专项督导,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对具有转化前景的创业项目,积极联系社会资金、风投企业以及以众筹等方式为其提供资金支持,促使其转化成功。

3.2强师资,促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稳步推进

按照以专任为主、专兼结合原则,通过“专业和非专业相结合”“工作和业余时间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的方式,对专任教师、兼职班主任、辅导员进行培训,要求教师将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融入到课堂中。支持教师将基于创新的科技成果转化为创业项目,并鼓励带领学生创新创业。建立创新创业兼职导师库,聘请创业成功者、企业家、风险投资人等各行各业优秀人才,担任专业课、创新创业课授课教师或指导教师。

3.3双驱动,重内涵,构建“五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创新创业推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保就业、提升人才培养竞争力,在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过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模块,同时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比例,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深度融合,实现所有专业全覆盖,无盲点的课程教育体系。构建成集课堂教学、第二课堂、公益实践、社会实践、艺体实践的“五位一体”的综合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3.4建体系,重服务,创新创业指导力求实效

逐步建立起了以教育为基石,活动为依托,竞赛为引领,团队促融合,项目促提升,基地促转化的全程、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学校整合校内外创业理论与实践师资,为每个创业团队“1+1”配备创业导师,全程跟踪与指导创业实践。定期组织创业沙龙、开设创业讲座、组织专项培训,提升创业素质与能力,分析探讨创业难点与问题,分享创业感悟与收获。通过校宣传部微信平台、校团委微信平台、校团委“聚焦双创”微信平台、校园广播站、校新闻网、校科技创新创业网站、校团委网站大学生创业政策,宣传大学生创业典型,辐射大学生近2余万人。

参考文献

1马晓君,李春江,张则,等.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与启示[J].科技创业月刊,2017,30(13).

2马晓君,李春江,张则,等.工科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实施策略[J].经济师,2017(7).

3马晓君,李春江,张则,等.地方性综合大学“五位一体”创新创业模式构建[J].经济师,2017(6).

4马晓君,李春江,潘宏伟,等.地方性综合大学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7,30(10).

5马晓君,李春江,张则,等.地方性综合大学工科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平台的构建——以佳木斯大学为例[J].科技创业月刊,2017,30(9).

6宋达飞.基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第二课堂”梯度建设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7(4).

7张正垠.基于第二课堂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索[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7(1).

8李雨亭.以第二课堂成绩单为依托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教育现代化,2017,4(5).

篇2

关键词:第二课堂 大学生社团 育人功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8-0134-0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迅速发展,我国高等院校的教育体制改革逐渐开展,重视大学生的分析、表达、动手以及创造力,增强学生的适应性、主动性。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社会的发展步伐,让自身满足社会的需要,因此,第二课堂慢慢成为大学生提高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同时第二课堂也将承载越来越紧迫的任务。

一、大学生第二课堂概述

第二课堂是相对第一课堂而言,是具有素质教育的实践性活动。对于高校而言,第二课堂活动是从学生个体的兴趣点为出发点,以学生自愿参与的形式为依托,以丰富的内容为特色,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最终目标,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价值。第二课堂是对第一课堂的有效补充和延伸,同样也是对第一课堂的升华。学生能够通过第二课堂运用和消化第一课堂的知识。

第二课堂所涉及的内容是比较广泛的,包含政治性的、知识性的、学术性的、公益性的、健身性的、传递性的、服务性的。对于大学生而言,参加学校社团的人数较多。

二、大学生社团的功能

大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是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根据学生社团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学生社团主要发挥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1.完善品格,健康发展

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面临着就业、事业、前途以及家庭等多种心理压力,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学生社团是集体活动,学生在日常活动开展中需要互敬互爱、互相帮助,心中都充满荣誉感、集体感,参与性强、互动性高,因此,大学生参加社团活动有助于培养健全的性格和人格,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2.增强实践能力

大学生的第一课堂是以理论知识为主,与社会实践脱轨,没有社会实践经验。通过社团所开展的一系列活动,组织大学生在不同的区域、不同领域开展科技,行业调研等,帮助学生学会承担责任,履行义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积累社会经验,增加社会阅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

3.打造学生发展平台

社团没有院系之分,不同院系皆可参与,成为一个交叉平台,大家可以相互交流各自心得,交流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另外,一个学生可以参与不同社团,社团成员基数大,信息传播速度快,对象多,成为大家共同发展的平台。

三、第二课堂――大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

第二课堂是培养复合型、综合素质的大学生的有效途径,而社团是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在第二课堂的育人体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从政治角度,提高学生道德素养

思想素养的核心价值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社团是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大学校园建设思想建设的主要阵地,从这个阵地出发,进行自律廉洁教育,并且通过拟定的学习和演讲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2.从科技角度,培养创新能力

李总理曾在达沃斯论坛上提到“人人创新”“万众创新”,作为第二课堂主要载体的社团组织,相应的科技创新以及创业类社团组织担负着向学生传递科技信息、科学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责任和使命。

3.从体育角度,提高体育热情

体育兴趣类社团作为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载体,在强身健体的同时,也应积极配合团中央等部门联合开展的“三走”活动,寓教于乐,激发大学生集体主义意识和团体协作、顽强拼搏精神。

4.从公益角度,培养学生责任感

实践是创新的源泉,社会实践类社团活动应作为第二课堂重要载体,坚持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社会服务、勤工助学、择业就业等方面相结合,让学生深入社会,感受社会。我校学生社团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聂杨.关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与教育问题的思考[J].现代阅读,2013(11).

[2]林建华.积极推进综合改革 充分发挥大学创造潜力[J].中国高等教育,2015(19).

[3]于江.论高校社团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电子制作,2015(15).

篇3

【关键词】准职业人,第二课堂,活动体系,高职,艺术类

一、培养“准职业人”与第二课堂的建设的意义

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是高职教育教学的主要特点,这就要求高职教育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作为重点,将教学过程与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有机的结合起来。

“准职业人”概念的提出,是高职教学理念的一大突破。高职教育是直接向社会提供应用型人才的一个主要环节,高职院校应该向用人单位提供能直接满足工作需要的人才,这是高职院校的职责所在。同时,高职院校还应该承担企业技术和能力提升的职能。用国际职业教育领域概念来说,“准职业人”应该是具备了“关键能力”人才,也就是具有适应职业需求核心能力的人才。这种“关键能力”,是劳动者能适应跨职业的基本能力。任何一种职业都离不开它,它不针对任何一种具体的职业、岗位,具体包括应用技术的能力、与他人交流和合作的能力、计算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高职院校的学生要具备这种能力,单靠教师们的课堂教学是无法完成的,还需要构建于此能力培养相适应的第二课堂体系,惟其如此,才能充分发展学生的“关键能力”。这个理念提出后,同时调整教学计划、教学方法,让理论尽量缩小,基本技能站在课堂主流,让老师的精力、经验和所在行业的前沿信息补充到课堂上来。这些能力的培养如果仅依靠高职院校第一课堂教学是不够的。不少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安排都侧重学生的基本专业技能方面,对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就显得有点力不从心。正因为第一课堂对核心能力培养的疏忽与滞后,使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第二课堂教学平台的建设。由于专业特点,艺术类学生文化课的考试录取分数偏低,加之对文化课重视不够,导致艺术类学生文化修养不够,知识面狭窄,缺乏人文素养。这些学生由于自身性格特质,思维敏锐活跃,对生活充满激情,富有创新精神,但考虑问题时容易忽视现实基础,容易以自我为中心。重视专业技能训练,但热衷于“自我设计”、“自我发展”和“为艺术而艺术”。所以,艺术类学生更容易存在张扬个性,与他人交流不足、团队协作精神不强的现象。而第二课堂从广义上讲是指除学校按照教学大纲实施的课堂系统学习以外的,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及提高综合素质的所有校园和社会实践活动。第二课堂活动是高职院校教学与德育工作相结合的重要形式,与第一课堂一同构成完整的高职学院育人体系。开展和组织好第二课堂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有利于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目前的第二课堂通常活动内容和形式相对单一,学生参与面不广,技术含量不高,难以持久且职业素质培养实效不彰;如果能重新设计第二课堂活动体系不仅校风、学风建设,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素养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以培养“准职业人”为前提的第二课堂活动体系的构建

第二课堂活动体系的构建,主要基于对职业素质的培养要求、高职教育的基本规律与第二课堂的内在特质等的综合考量,由组织体系、活动内容、实施途径与过程管理构成。

(一)活动组织

在教务、督导、科研、团学等职能部门的管理下能保障第二课堂活动体系的有效开展,分院层面上,设立办公室负责具体活动,成立第二课堂指导小组。其主要职能为:制定第二课堂活动体系管理办法;安排第二课堂活动体系的主要活动;进行第二课堂活动体系的导向设计;帮助协调第二课堂活动中出现的问题;组织第二课堂活动评价体系。在教研室层面,成立第二课堂执行小组,配备专业教师负责。其主要职责是:制定第二课堂活动内容;协调第二课堂活动所需的资源;安排第二课堂重大活动;进行第二课堂活动的日常管理;第二课堂活动的学分认定。课内技能培训的与课外技能培训相结合,成为学生参与企业项目、科技服务、使第二课堂活动具体化。

(二)活动内容

以“准职业人”培养这一目的,培训专业技能、提高综合素质为重点,进行为期三年的高职第二课堂活动体系的整体设计,并与第一课堂一起构成完整的教育体系,成为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成为高职院校艺术类学生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准职业人”必须具有的职业素养,将第二课堂活动体系设计为求职技能、社会交往、沟通技能、理想信念、、专业技能、、思维训练、各类竞赛、等几个个模块。每个模块均给予一定的学分,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每个学期从一定的模块中选择内容进行学习。求职技能模块全部参加,专业技能模块视兴趣而选、思维训练模块可以任选。每个模块均赋予一定学分,每学期从规定的模块中结合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应内容进行学习。

(三)实施方法

教学目的、教学工作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第二课堂活动体系的构建。同时也是吸引学生参与、提高教学效果的主要载体。因此,对艺术类学生构建了四大第二课堂活动体系。

1.专业技能竞赛平台

专业技能大赛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方面都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在校企合作和实训基地建设方面更是相互促进。专业技能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企业提供真正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在实践中,我们分教学课程比赛、省内外专业大赛几个层面来构建专业技能竞赛平台。首先是配合教学进度的比赛。比如,色彩课课的色彩比赛;包装的包装设计大赛;服装设计课的设计比赛等,这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理解理论知识,进而总结学习规律。其次,每学年全院系专业技能竞赛――美术设计。美术设计分摄影、速写、陶艺、设计等类别进行竞赛,在某种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学能力,激发学生的荣誉感和上进心。最后,是参加省级以及以上的相关比赛。例如,参加省级以上的服装设计大赛。服装设计大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设计的创新及合作能力,同时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积极参加服装设计大赛。在竞赛中不但培养学生认真工作的态度,还让学生形成顽强的拼搏精神、竞争意识。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能力的课程建设,也具有与社会接轨的诸多内涵。只要从省级选的参赛学生,现在都是用人企业重金聘请的一线高技能专业人才,就业质量相当高。职校也将这些取得好成绩的优秀学生作为榜样,引导其他学生努力掌握专业知识,培养自身能力,以期毕业后进入社会、服务企业,实现“零距离”上岗。

2.学生社团平台

学生社团是学生自己组织,自己管理的兴趣团体。社团可以提早学生的人际交往、组织协调、自我管理的能力。高职院校第一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渠道,学生社团是学习之外的重要补充。它有利于增长学生的社会知识,促使学生在社团活动实践中不断检验理论知识,从而更加扎实地掌握知识。要坚持社团建设的多样性和层次性,满足广大学生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使学生社团成为团组织凝聚青年学生的纽带,要把学生社团建设成为大学生自我服务的有效载体。

高校要以“激发学生潜能,发挥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大力发展学生社团,使之成为大学生素质拓展的实践平台。我院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优势,成立陶艺协会、摄影协会、各类设计协会等一批专业学习型社团。并且为这些社团配备了指导教师,建立一定的考核奖励机制。尝试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来组建兴趣团队,推动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比如绿衣坊社团,聚集了大批服装爱好者爱。

在中高年级学生当中开展社会实践和创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十分重要。我院每年组织学生利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让学生学会关心别人;增强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依靠团队力量去完成个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社会实践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生活阅历,还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业实践活动是人才培养模式和新的教育质量观。要根据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建立学生实践基地来积极倡导创业实践,组织学生参与专业实践,通过创业实践来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现在高职院校要“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学校应开设创业课程,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为学生自主创业提供实际锻炼平台,并在管理制度等方面创造条件,促进他们成功创业。”我们按照“让学生走出去、请企业人士进来”的思路,在校内外建立了实践基地,让学生提前和实际项目的整个过程相接触。把所学的专业知识灵活地运用到项目中。从项目的策划方案、定位方案、设计方案等诸多方面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增加企业实践经验,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4.过程管理

第二课堂活动体系形式比较自由,活动的内容和实施途径范围较大的特征,在管理上不容易操作,必须制订合理工作规程规范,建立监管有效措施保障其顺利运行。首先在学院层面上,学院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按照学期的某个阶段制定课程设计,明确活动的内容。其次制订管理规范。制订专业教师配比、教学资源的使用规则、学分认定办法等。同时明确相关职能部门、教师的工作职责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再次建立评价体系。按照第二课堂的活动类型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学生互评、指导教师评价与相关企业评价相结合;一方面通过学生参与的比例、参与活动态度、活动满意度与竞赛获奖情况等指标综合评价教师的指导业绩。最后完善激励措施。为鼓励院部相关部门、指导教师、学生在第二课堂活动中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一是将院部各项指标在年度部门考核挂钩;二是将指导教师的成果与报酬挂钩,并作为学年教学工作业绩考核中的加分;三是将学生的综合成绩与学分挂钩,并作为干部评优、社团评先进中进行加分。

三、第二课堂教学平台建设的实践和反思

以就业为导向,切实深化高等职业教自改革,是满足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环节。进一步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高等职业院校要主动适用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办学目标,批准学校在区域经济和行业中的位置,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

第二课堂活动体系在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虽然只是整个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部分,但它起到的作用是第一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在实际操作中可以看到,第二课堂活动体系是第一课堂教学内容有益的拓展。第二课堂活动体系的构建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竞争能力和综合素质起到重要作用。当然,在实践的中我们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部分师生对第二课堂活动体系构建的关键性认识不足;第二课堂活动体系的建设受到限制:比如在资金、设备、场地、人员配备等方面;第二课堂教学的模块与学分怎么分配;对指导教师还缺乏有效的管理与激励措施。这一系列问题都需要在实施第二课堂活动体系中进一步了解学生特点以及活动特点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安排,以便更有效地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能力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4]1号

[2]梁耀相 “准职业人”视域下高职第二课堂活动体系的构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年第5期

篇4

关键词:六位一体;就业;服务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6-0260-02

社会以民生为本,高校以就业为本。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就业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伴随着就业体制的转变和就业市场竞争的加剧,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显现。引起了政府的关注和家长的焦虑,如何把脉认识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研究破解大学生双向选择的窘况,是政府和高校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这就要求高等教育既要重视大众化同时也要重视精英性、既要重视人才的就业教育,更要重视人才的创业教育,牢固树立围绕社会需求、不断调整教育结构、狠抓教育质量、打造人才品牌、提高素质保证就业的高等教育理念。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有大学生自我调整的责任,也有高校改革转向的责任,更多的是社会和政府的责任。

在总结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工作宝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高校“六位一体”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和创造性开展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是全面促进学校就业率提高和学生就业力提升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大学生就业教育体系建设

大学生就业教育体系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掌握求职择业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了解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以及正确认识自我和实施正确的人生规划的一个重要途径。学校在就业教育体系上实现了“三到位”,即机构到位、人员到位、资金到位,“四个化”,即就业信息网络化、就业指导全员化、就业工作全程化、就业指导人员专业化。同时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等相关课程。在学生刚入校后,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其中涵盖大学生对专业认知情况、职业基础知识和职业生涯规划。通过专业介绍帮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及相应的职业范围,知道专业未来的发展前景;通过职业指导理论,使学生了解职业基础知识;开展学生职业兴趣测定、价值取向与职业性格测评和学生职业能力综合考评等,让学生能够全面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确定合理的人生定位,为自己将来的职业生涯作好规划。大学二、三年级主要开设的课程内容有求职择业技巧、就业礼仪培训、资格认证介绍、择业常识准备及就业路径导航等。大学四、五年级学生进入了毕业阶段,此时的就业指导课应该引导学生根据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合理确定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同时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指导,准备自荐材料和作好求职应聘的准备。就业指导课程设置包括就业政策宣传,就业信息获取,就业观念调适,就业心理教育及就业服务指导等。通过不间断、全程化的就业相关课程的讲授和指导,使学生从入学之初就树立就业意识和就业观念,并引导学生大学的整个阶段学习。

二、大学生第二课堂体系建设

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已经成为高等学校育人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第二课堂可以促进学生消化第一课堂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学校制定《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课堂学分制管理办法》,根据课外活动的不同类型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将第二课堂活动分为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类、社会实践类、科技创新类、文化艺术类、学生组织活动类、技能考证类等六类。学生在校期间至少应累计获得六个第二课堂学分,且至少获得四种类型的第二课堂学分方可毕业。

学校倡导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研究,以此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在校园内形成创新教育氛围,建设创新教育文化,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实验能力。学校每年都投入一定的资金,资助、支持同学们开展实践性很强的科技活动,并自2007年开始对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研究项目以基金形式进行管理。2010年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荣获第七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

三、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建设

学校在支持因素,激励因素,指导因素和评价因素等方面建设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支持因素主要包括领导重视、资金支持、硬件支持等,学校为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制定《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学生创业教育基金管理办法》,并在校团委专门配备创业模拟竞赛场地和专业设备;激励因素,主要指政策激励、成功激励、竞争激励,增强创业信心和决心。学校通过设立奖励科技创新奖学金,以此表彰先进,激励优秀学生,让更多的学生能够了解创业,并参与到创业中来,培育创业土壤,并以此促进学校科技创新活动蓬勃发展;指导因素,就是指完善的指导教师队伍和教师长期的指导热情,学校各学院聘任专职教师作为创业指导教师,同时学校还与哈市道里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成立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工作站,同时哈尔滨团市委特开展哈尔滨市青年学生就业创业服务进校园活动;评价因素,是指用教务的评价体系来认可学生的创业成果和创业能力及指导教师的付出。

四、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学校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形成校级领导、职能部门、院系领导、辅导员以及专业教师组成的毕业生就业工作组织体系;学院及所属专业作为毕业生的基层单位,建立相应的毕业生就业领导机构。从上到下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一个责任明确、目标明晰、层层落实的毕业生就业工作组织保障体系。学校2006年成立招生就业处,专门负责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学校办学的一项长期根本任务来抓,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放在与教学、科研同等重要的地位来抓,并将其纳入整体发展规划之中。每年组织召开就业工作会议和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项评估,通过全校性就业工作会议总结回顾工作,布置下一步工作重点;根据《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就业工作考核评估指标体系》,将就业创业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组织成立大学生就业创业协会,使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先后组织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和大学生创业大赛等活动;设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坊,引进北森朗途职业测评软件,免费为全校学生服务。

五、校友会网络体系构建

校友是高校十分重要的资源,是高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学校成立校友工作办公室,指派专人负责校友会工作。学校成立校友总会并在全国各地逐步建立校友分会,先后建立上海、深圳、陕西和吉林等六个校友分会,同时成立了欧美同学会。通过毕业生各专业班级学生的毕业周年聚会,紧密联系分散在各地、各岗位的校友。紧紧围绕学校总体发展目标来开展校友工作,整合开发校友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好校友在学校建设中的作用。

校友立足自身岗位,以校友会为平台,充分利用自身的人才优势、资源优势和在本行业内的影响,积极把企业引进到母校,进行校企合作,在学校与企业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三年来,校友为学校联系共建实习就业基地六家,同时帮助学校开展收集就业信息,推荐毕业生等工作。

六、毕业生就业市场开拓

积极开拓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是实现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以及高校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拓宽就业市场。学校每年都组织各学院派出5—6支考察队伍赴外省市拓展就业市场,每年都要到达10多个省,20余个城市,走访200余家用人单位。这种做法对于全方位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与用人单位建立良好的供求关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走访和调研时,学校还向用人单位发放了《毕业生就业宣传手册》,让用人单位及时地掌握学校的基本状况和人才培养情况。学校为了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力度,每年都制作印有学校名称字样的礼品,在走访和召开供需见面会时赠予用人单位相关工作人员。校领导还不定期回访用人单位,与用人单位领导和毕业生代表深入座谈,了解用人单位对我校学生培养质量的反馈意见,了解市场需求,以便及时调整就业市场开拓思路。通过就业指导课及讲座形式,将目标市场的毕业生就业市场行情、目标单位的价值观及其用人政策等关系毕业生切身利益或对毕业生有帮助的信息及时向毕业生传递。

大学生就业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政府、社会与学校三者紧密配合,良性互动。本文总结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六位一体”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经验,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参考文献:

[1]车志远.对高等中医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思考——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为例[J].学理论,2011,(11).

[2]邓基泽.构建全员指导、全程渗透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J].中国青年研究,2006,(10).

篇5

关键词:学术型社团;创新能力;群体动力;激励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5-0120-02

学术型社团作为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载体,对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起着重要作用,探索出了一条新型学术型社团发展路径,提供学生实践创新的平台,突破学生创新能力不足这一教学瓶颈,实现高校教学重心下移,是我们剖析的重点。

一、当前高校创新教育欠缺,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不够

目前,高校教育培养模式中创新教育存在较大缺失这一问题逐渐显露。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材料学院为例,我们有如下发现。

当前在高校“第一课堂”占据绝对优势的培养模式下,大多数高校学生具备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理论知识丰富,应试能力强,但习惯被动接受知识,主动思考与创新意识缺乏,科研实践参与不足;崇拜教授和权威,缺乏质疑与挑战精神,团队协作不够。

在高校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了师生沟通较少,难以拓展学术上高层次、高水平的有效交流,缺少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启发;学术竞赛参与度低,选拔途径不健全,参赛培训不系统;相应的创新能力提升培养平台建设不够完善,“第二课堂”不够成熟等问题。

综上所述,具有浓厚学术氛围的学生社团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有着较为直接和深刻的影响。通过提供学生自主创新与实践平台,学术型社团可以激发其参与学术研究的潜在动力,化被动为主动。同时,高校学术型社团作为学生拓展专业学习最重要的载体之一,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是高校育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于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基于学术型社团的学生创新能力提升机制的探索

(一)理论构建

学术型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载体,本意旨在以专业为方向建立学术型社团,根据群体动力理论,从群体凝聚力和驱动力两方面入手,通过目标管理机制实现导向激励,结合导师培养制和课题研究制构建驱动激励,真正建立起一套可复制化的基于学术型社团的学生创新能力提升机制,为高校的实践育人和学术育人提供新平台,为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开拓新途径。在学术型社团建设过程中,要切实做好“一个原则,两个目标,三个要求”,充分发挥学术型社团对于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一个原则”,即以培养和提升高校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该培养机制中每个环节都应以此为准则,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要紧紧围绕创新能力提高进行建设。“两个目标”,即以建设“知识型、科研型”社团为首要目标,以构建高校实践育人和学术育人新平台为长期目标。“三个要求”,即系统性要求、可行性要求、兼容性要求。要建立健全的培养机制,“站得高,看得远”,统筹兼顾影响创新性社团运营的各个环节及与之配套的各项制度;要做到充分考察和合理评估,确保培养机制的科学性与可行性,能真正付诸实践,并在实践中实现提升高校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要建立合理的系统的基本范式,具有足够的兼容性,能够基本适应未来高校培养趋势及各高校不同的现状和形势,同时在范式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实时调整。

(二)模式构建

要在学术型社团日常运用中切实做好机构、管理与开放三位一体建设,紧扣培养和提升高校学生创新能力这一原则,建立起科学、合理、实用的基本范式。

1.机构建设:基于学院教学特色、专业设置等实情,以系或专业作为大的社团,社团中根据专业方向设立若干兴趣小组,从而形成系统化的多层分级的发展模式。如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材料学院为例,可设立木质纳米创新研究团队、高分子材料设计创新团队等。在木质纳米创新研究团队中,根据学科研究方向,设立生物质纳米阻燃材料小组、绿色纳米储能材料研究小组、纳米无机胶黏剂小组等。每个同学可以在相应的小组中学习专业基础、前沿信息、应用前景等多方面知识。加强“三个联系”,即将学术型社团的良性发展与本院相关实践机构紧密联合,在联合中谋求共同进步,更好落实“一个原则”。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材料学院为例,加强与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中心的联系,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学术讲座、研讨会及假期夏令营等活动,在促进社团招新的同时,让低年级的学生系统化、持续化地接触专业知识,培养高年级学生学术思维、科研技能和实践能力;加强与创新开放实验室的联系,在进行实验室储备人才选拔工作的同时,社团成员可借助实验室优质资源在专业教师队伍指导下进行科研实践;加强与大学生成长辅导室的联系,对社团成员进行“心理咨询、团体辅导”,关注学生成长成才,给学术型社团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2.管理建设:在内化学术型社团管理改革上,构造导师培养制、课题研究制、团队合作制与目标考核制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保证育人机制落到实处,最大程度地发挥效益。实施导师培养制,即将社团活动与第一课堂相结合,由任课老师布置与课堂内容及学科相关的课题,学生在相应社团内进行课外实践,并由教师全程参与指导、讨论,使“两个课堂”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导师培养制是密切师生活动的重要培养方式,f导师的深入参与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当前高校师生缺乏交流的现状。同时,导师能够引领好集体舆论导向,树立典型,鼓励每个成员增强课题参与度,不断进行自我提升。建立与课堂相辅的课题研究制。课题研究制即通过学院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改善高校学生申报学术课题高要求、高门槛的现状,更好地提升学术课题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参与度,由学生自发成立课题组,就某一命题经历完整的资料收集、思路形成、设计初稿、成果展示、竞标模拟、市场检验的实践过程,教师进行深入指导、监督。课题研究制是导师培养制的进一步发展,能提升社团活动的专业性,使学生真正实现学以致用,从而培养学术科技人才。在学术型社团活动与课题研究中,始终坚持“1+1>2”的思想,充分发挥群体动力效应,加强社团内部合作,促进社团从单一的活动性组织转型成为全方位学习型组织。同时,社团成员都朝着相同的学习目标并为之努力时,每位成员能在群体中受到鼓舞,从而增强自己面对困难时的动力与信心,不断进行自我超越;在个人行为与既定目标间出现偏差时,群体的认同一致性将在无形中对个体进行纠正或促使个体自我修正。将目标考核体系植入学术型社团的建设中,即通过设置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将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科研项目、学科竞赛及等作为表彰评定指标,对个体与团体进行同时、分步的目标考核与量化评定。目标考核制度是以上三种制度的保障和补充,能通过激励驱动和群体规范来保障个体的目标执行力,促进学生个人素质与能力的提升,进而又增强了自我实现的驱动力;同时,团体目标的实现形成了更强的群体动力效应,对个体行为产生更强的激励和约束作用。

3.开放建设:在对社团进行有效管理和引导的同时,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加大社团培养人才的社会价值,让社团完成从封闭式学习到开放式学习的过渡,一方面,把专家、学者和企业家请进来,通过讲座、报告等形式,带给同学们创新的思维和理念;另一方面,社团成员带着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走出去,带着自己的科研项目深人企业进行研发,加速科研成果的产业化、社会化。开放建设作为制度建设和管理建设的延续,能对这一实践育人平台进行进一步扩充,成为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发展的桥梁,在社会实践中检验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方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三)模式修正

篇6

(一)统一思想、明确职责,建立成人学生双创组织机构

在经济快速发展和政府强力支持的背景下,各高校纷纷结合自身地域优势和成教特点制定了成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成立了以校长(党委书记)为组长、主管成人教育副校长为副组长的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教务处、成人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园区与产业办公室、实验管理处等部门,旨在做好顶层设计、明确职责分工、发挥统筹协调,确保成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顺利有效开展。同时,各高校能够做到全日制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统筹管理、平等对待,积极制定和出台助力成人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文件,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成人学生人才培养全过程。高校为成人学生的创新创业,在基础设施保障、初创资金支持、专业技术入股和成果转化等方面提供大力支持。[1]

(二)理论教学、学以致用,融入成人学生培养质量方案

成人教育可以从狭义上划分为课堂面授教育和网络授课教育。而将创新创业相关课程纳入课堂面授教育和网络授课教育是提升成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关键所在。从目前来看,高校成人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已初步建立,各高校能发挥本校教学资源和邀请校外创业成功人士、知名企业CEO走进课堂和网络面向成人学生承担创新创业教学任务,传授创新创业经验、分享创新创业成果,帮助成人学生树立创新创业信心。同时,部分高校积极组织成人学生实地走访创新创业企业和产业孵化园区开展现场教学,大大提升了成人学生创新创业课程的授课质量。

(三)注重实践、知行合一,提升成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实践活动是帮助受教育者走出校园、了解社会的主要渠道,也是提升受教育者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手段。成人学生作为具有一定生活阅历、工作经验和实践能力的群体,各高校在保证成人学生常规的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基础上,能够依托全国职业能力大赛、行业特色技能比赛和企业技能对抗赛等技能竞赛平台深入推进成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引导成人学生结合行业特色和职业需求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帮助成人学生在技能比拼中理解和认识课堂学到的知识,在动手实践中检验和转化创新创业的成果。[2]

(四)整合资源、互联互通,打造成人学生双创实践平台

随着各高校对成人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越发重视,他们在保证政策引领、硬件建设、资金和人力资源投入的基础上,通过自身建设创新创业产业孵化园区、创新创业实践工作室和挖掘校友资源建立实习实践基地等多种方式为成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实践舞台。少数高校还通过科研立项、技术入股和校企合作等方式鼓励成人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营造人人关注、人人参与和人人受益的创新创业氛围。同时,各高校还注重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成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例如校友基金、天使基金和企业奖学金等多种方式。

二、创新创业视域下高校成人教育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成人教育正处于青黄不接、举步维艰的境地,如何营造成人学生创新创业氛围、激发创新创业潜力,提升创新创业技能,最终依靠创新创业动力扭转成人教育所处困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

(一)创新创业教育主体不明确,课程体系建设举步维艰

各高校虽设立以校领导为组长、二级部处和成人教育学院为牵动的成人创新创业工作领导机构,但在具体成人教育实施过程中无法整合创新创业资源,形成创新创业教育合力。部分高校仍残存只重视全日制普通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思想,成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停留在形式组织上,指派成人教育学院主要牵头负责,无法在政策、资金和后勤保障上给予鼎力支持,存在不作为、两层皮等现象。同时,在成人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仍存在课程类别以网络授课为主方式、授课过程照本宣科传授知识、专职成人教育创新创业教师人才缺乏和课程体系学分认定困难等一系列问题,无法形成成人学生创新创业理论教学和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

(二)创新创业融资体制不成熟,投融资渠道急需拓宽

成人学生创新创业融资渠道主要包括4种:银行政策性贷款、政府创业专项基金资助、创业风险投资资金和自筹资金。[3]从成人学生选择融资渠道来看,自筹性资金受迫于经济状况等因素影响、创业风险性投资对项目成熟度和可行性要求较高,成人学生融资主要依赖于银行政策性贷款和政府创业专项基金资助等方式。但在实际操作中,银行政策性贷款需要成人学生提供抵押证明、偿还能力证明及家庭收入相关材料等导致获取资助难度增大;而政府创业专项资金由于受制于成人学生身份性质影响,其资助力度、项目数量和比率都千差万别,造成成人学生创新创业融资渠道不畅通。

(三)校企合作机制不完善,创新创业成功率有待提高

当前各高校基本都建立了自己的创新创业孵化园区和校企合作基地,但双方因资金投入、专利转让和项目红利等因素制约,导致合作基础相对薄弱。[4]大部分高校校企合作机制仍停留在初始发展阶段,例如邀请创业人士进校讲座、参观走访校友企业和聘任校外创业导师等方式,这些方式导致企业与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合作的空间小、利润薄、见效慢。此外,高校在校企合作中采取企业资金注入、新型技术入股和创业基金设立等方式较少,进一步造成成人学生创新创业成功率较低的局面。

(四)创新创业保障体系不健全,创业环境亟待优化

衡量创新创业环境条件主要有以下9个要素:金融支持、政府政策、政府项目、教育和培训、研究开发转移、商业环境、市场开放程度、有形基础设施、文化和社会规范。[5]我国总体创新创业环境在逐步改善,中央和地方陆续出台扶持全日制普通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并在税收、养老保险、人事制度和市场信息化方面给予特殊照顾,但成人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往往受自身身份、学历学位和社会认可度等不利因素影响造成创新创业不公正待遇和项目亏损等情况时常发生,与之配套的应急措施、赔偿方案和保障制度并不健全,如何改善创业环境提升创新创业绩效,确保成人学生效果化、合理化和收益化创新创业是高校面临的严峻问题。[6]

三、创新创业视域下“三型人才”模式的提出和具体内涵

基于前文所述,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新的教育理念已经纳入成人教育全过程,在对创新创业视域下成人教育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三型人才”模式,该模式就是根据成人学生的学制特点和职业需求分类细化培养创新型、创业型和落地型人才体系,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化地将创新创业理念、创新创业知识和创新创业技能传授给成人学生,提升成人学生创新创业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度,激发成人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能,最终使成人学生按需选择、按需求学和按需实践,探索了一条成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新途径。“三型人才”模式理论层面内涵,即结合成人学生入学层次、年龄、学制和职业需求等特点,按照不同专业、年级和行业特点分层次、分阶段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并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关注成人学生创新创业心理状态、创新创业职业需求和创新创业技能掌握情况,及时有效地根据每个成人学生受教育情况将其细分为创新型、创业型和落地型,再根据每个类型的不同特点和专项需求制定专属方案助力各类型成人学生成长。“三型人才”模式丰富了成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体系,拓展了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研究路径,有效提升了成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型人才”模式实践层面内涵,即将第一课堂的面授学习与第二课堂的实践操作有机结合,在保证创新创业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借助科技园区、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创客空间、创新创业工作室和校企合作基地等实践平台指导成人学生按照不同类型模式进行创新创业实践,并在后勤保障上给予鼎力支持。同时,注重帮助创新型、创业型和落地型成人学生在成果转化、项目落地和风险评估方面给予技术指导,从而全面拓展成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领域,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提供创新创业实战“大舞台”。

四、创新创业视域下高校成人教育“三型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

(一)以重点培养为抓手,构建科技创新育人体系,培养创新型人才

1设立成人教育创新实验班各高校要坚持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成人学生培养的全过程,以“满足职业发展需求,打造成人教育创新人才”为宗旨,注重向自身内部挖掘创新潜力,全方位构建“意识启发、能力提升、实践孵化”成人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高校以优势学科和行业特色为基础,以“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职业领域高素质人才”为培养目标,探索建立生物制药、农业技能、服装设计、汽车工程、护理技能、互联网技术和物流工程等成人教育创新实验班,实行“一对一”导师制,指导成人学生从入学就进入导师工作室进行创新熏陶和实践操作,旨在培养成人学生创新性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2打造成人教育按类培养模式为实现“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创新”的创新型目标,各高校可采取将本校成人教育专业实行按经济与管理类、农业生产类、安装操控类、机械制造类、电子信息类、服务护理类和化工检测类等进行按类招生,成人学生入学后将按大类统一开展基础学习,一年后成人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兴趣和职业需求选择其中一个专业进行专业学习。通过按类招生方式最大限度激发成人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和专业创新性,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3培养成人教育创新型科研助手为全面提升成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各高校可采取实施“杰出学者”计划,下设首席教授、高端学者、学术骨干和青年才俊等项目板块,选拔聘任高校具有博士学位和较强科研能力的教师加入“杰出学者”计划。选拔优秀成人学生从入学开始就进入“杰出学者”科研项目团队,辅助“杰出学者”开展科研工作,提升自身科技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促进成人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搭建“杰出学者”和成人学生科研工作平台,完善成人学生创新育人体系,实现资源整合,合作共赢,建立创新型成人学生培养“生产线”。

(二)以育人体系为基础,搭建实践孵化平台,培养创业型人才

1完善成人教育创业师资库,夯实创业课程体系建设高校应把成人教育创业人才师资库建设工作纳入校十三五规划的整体部署中来,实施创业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一是通过高度关注、重点培养,最大限度地发掘本校成人教育创业师资人才,为人才成长营造有利环境。二是打破全日制教育用人理念,积极选留和重点扶持熟悉成人教育规律、了解成人学生特点和具有创业经验的中青年教师,为优秀成人教育创业教师发展开辟“快车道”,以点带面提升高校成人教育创业师资库整体水平。同时,构建以《创业基础》和《成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必修课程为主,以基本素质培训、职业知识培训、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为辅的跨年级、跨专业、跨学科的成人创业课程体系,全方位、多层次地传授创业理论知识和创业技能实训。2利用第二课堂教育平台,构建“互联网+成人学生”创业新模式各高校应积极开展创业大讲堂、创客沙龙、创新创业报告会等成人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活动,积极组织成人学生参加国家、省、市各类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和职业技能大赛,逐步构建了以创客空间、成人学生创业俱乐部和校企合作基地为载体,以成人学生创业项目和职业技能培训为基础,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和行业类职业比赛等活动为牵引,从培训、到实训、再到实施的成人教育“第二课堂”创业育人体系。通过第二课堂教育平台大力推进“互联网+成人学生”创业实践,激发成人学生创业活力,加速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依托互联网高效、便捷和智能等优势优化资源配置、降低创业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为助力区域经济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形成全产业链的跨越式发展提供新引擎。3整合校内优势资源,搭建成人学生创业实践大舞台高校要注重整合校内优势资源,依托本校科技园区、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创客空间和校企合作基地,为成人学生提供成果孵化的“训练场”。各高校还应为已经注册成立公司的成人学生创业团队提供孵化场地,配备必要的办公座椅、网络和水电等基础设施,并邀请法律专业专家和社会法律中介机构点对点地为创业者提供咨询和指导。同时,发挥校科技处、园区与产业办公室和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优势,为成人学生创业企业成果转化和推广提供有力保障。

(三)以扎根基层为目标,发挥成人教育优势,培养落地型人才

1激发落地型成人学生情感,扎根基层生产一线各高校要积极创新成人学生培养思路和方式,不断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大力提倡创新创业教育引导,在成人学生培养过程中注重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和以情留人,重点打造服务现代化农业生产、商品制造和检测检疫领域一线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落地型成人学生。同时,以我国经济供给侧结构改革和“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奋力营造创新创业外部良好氛围,对于愿意留在基层、愿意扎根基层开展创新创业的落地型成人学生在精神上和物质上要给予倾斜,解决落地型成人学生的后顾之忧。2挖掘落地型成人学生潜能,服务现代社会发展为了挖掘落地型成人学生的创新创业潜力,各高校要全面推行校企合作的成人教育培养模式,按企所需采取“订单”式培养,加速对口专业成人学生培养进程,培养“能扎根、懂技术、强实践、会创新”的落地型成人学生。同时,依据现代各行业发展趋势和职业需求,打破传统全日制教育讲—听—写的单通道授课模式,根据成人学生兴趣爱好和职业需求因需授课,采取成人教育双通道教学模式,培养服务当前经济发展急需的落地型成人学生。3发挥落地型成人学生优势,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各高校要与各地市成人教育培训委员会、职教中心等机构通力配合、互利互惠共同建设成人教育平台,发挥落地型成人学生“接地气”“懂实践”“扎根牢”的优势,采取“互联网+成人教育”“落地型成人学生+项目”等模式,解决成人学生创新创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难题,鼓励落地型成人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联盟活动和科技成果转化推介会,大力推进落地型成人学生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变,彰显科技创新成果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启动落地型人才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新引擎。

作者:安美忱 杨楠 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王石薇.创新创业教育:高校成人教育转型发展的新路径[J].成人教育,2016(10):81—83.

[2]安美忱,张卫国.高校第二课堂教育探析[J].教育探索,2016(5):91—93.

[3]徐小洲,梅伟惠,倪好.大学生创业困境与制度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2015(1):45—48.

[4]王勇.高职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及其保障机制研究[J].成人教育,2014(10):79—80.

篇7

[关键词]实践育人;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7146

就业能力问题是大学生就业难和就业质量不高的突出原因之一。践行“实践育人”理念是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将知识内化为能力和素质,是学生知识学习和能力发展的基础和动力。通过系统的就业实践平台促进专业技能的掌握、岗位基础技能和职业精神的培养、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开发,间接满足学生社会化的强烈需求,提高就业工作队伍的成就感,增强相关职能部门的组织效能,提升高校就业工作水平和社会满意度。

1就业能力实践提升的内容、原则与目标

11就业能力的结构和影响因素

实践属性是育人的内在属性,实践是育人工作的重点难点。实践的磨炼和体验在学生成长成才中发挥着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学生获得完全的知识而不是抽象的、片面的知识的必要条件,是培养学生兴趣、发现学生特长,并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智慧、精神、品格的必由之路和根本途径[1]。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模型包含5个因子,分别是专业能力、人际影响、分析思考、职业认同和个性品德[2]。就业能力在性别、年龄、生源地区、学校类型、专业类别和社团干部级别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而在政治面貌、学历层次、学生干部级别、实习单位声望、实习单位评价以及参与就业指导情况方面存在显著差异[3]。本文的就业能力提升的对策将从以上就业能力的结构和影响因素方面进行深入的理论思考和具体实践研究。

12就业能力实践提升的原则性

121将知识传授与综合实训结合起来

在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过程中,既要重视系统的、科学的理论知识的传授,也要将第一课堂、第二课堂、校内资源、校外资源紧密地结合起来,搭建平台,开拓途径来进行就业能力综合实训系统工作,避免理论空谈导致的学生知行不一、知行脱节的情况。在具体工作中细化和强化科学有效的实践育人模式,确保实践活动经过科学设计,通过有效舆论引导、工作动员、制度保证和经费投入落实工作,借以考核、研究交流等方式来保证和检验育人效果,形成以学生为实践主体,增强就业能力提升的自觉性、主动性,形成长效的实践育人机制。

122在第一、第二课堂中践行实践育人理念

首先,在开展就业能力提升的工作中,高校要关注实践本身的育人属性和价值,将就业能力提升为第一课堂,如在职业生涯规划课、就业指导课、创业课程上增加实践育人的具体授课形式和内容。其次,在就业能力提升的第二课堂方面,要形成科学长效机制,加强对活动内容科学的规划和指导,摆脱“纯活动”形式,开展符合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内在心理需要的有内涵的、体现组织效能感的实践活动。通过具有实践意义的第一、第二课堂的就业能力提升工程,满足学生的内在发展需要,提高学生对就业工作的满意度,增强就业工作的实效性,强化工作队伍的成就感,达到育人的根本目的。

123以谋职目标牵引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的培养

在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过程中,要克服单纯的“谋职教育”现象,应引导和训练学生用长远、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个人就业能力提升问题。通过实践育人工作让学生了解社会和国情,提高人生理想追求,将个人发展与地区发展、国家富强和社会的进步联系起来。在提高专业实践技能、岗位基本技能和综合素质的过程中,强化社会责任感,培养服务他人、社会、国家、时代的使命感,更加有效地引导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

13就业能力实践提升的目标所向

对于大学生而言,实践强调其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以个性发展为前提,以实现社会化为目标,重在增强就业能力提升的自主性和实效性。实践要适应学生的个性特点,满足学生的现实需要,让学生不断肯定自我、完善自我和超越自我,增强自身在实践中的自我效能感,实现个人就业能力的全面发展和良性上升循环,靠实力完成高质量就业需求,成为适合企业需要、社会发展的可用、可造人才。

就业能力提升的实践工作是一项需要高校统筹、各部门和单位配合的系统、长期的工作。高校追求就业能力提升的实践育人目标,能够增强相关教学、管理和专业就业队伍的实干意识和实干水平,督促队伍自觉地加强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的探索,增强岗位的认同感和成就感,有利于建设一支稳定的、高水平的教师和管理队伍。同时,高校队伍的实干效果能够不断提高各部门的组织效能,真正实现以实践育人为目标的工作模式,促进高水平就业工作和高质量的毕业生就业,不断提升高校的社会满意度和社会竞争优势。

2搭建就业能力提升的实践运行平台

21实行专项化工作运转的专业技能培养

从实践育人的角度看,在学生专业能力提升上,要实行校领导牵头,教务处统筹,各院系支持,学生各层管理部门配合的运行模式,在制定学生专业提升的专项管理制度配套的基础上,提供专门的人力支持,搭建专业技能展示平台,建立专业提升培训、实训基地,实行参与此项工作的教师、学生奖励机制,推进各级、各项专业提升专项工作。

211发挥教学和管理队伍的育人合力

学生的教学和管理工作是密不可分的,有专家研究指出:“对于学生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事件有五分之四发生在课堂之外。”学校通过规范的、开放式的管理制度,联合教学和管理两大力量,加强沟通和协作,开展专业技能比赛,可含单项专业技能比赛和综合专业技能比赛,让学生有平台实践自己的理论知识,展现和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感受学习的乐趣和满足感,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实现以专业技能比赛促进教师改进教学,以比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培养目标。

212建立校内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站、专业实践中心、校外专业实训基地

学校的专业设置和整体的人才培养机制应主动与市场相结合,多与企业加强沟通和联系,建立系统规范的校企合作机制,推动学校职业技能的鉴定和培训工作,从而充分有效地利用校内资源来推动学生就业能力的实践提升。

学校可以统一制作学生在就业方面可能用到的各类资格证书汇总表并加以公示,特别需要对辅导员进行相关培训,引导学生考取行业要求的工作职业技能证书,为就业准备更多的优势。同时在单位目标考核的基础上,根据专业特点要求建立专业校外实践基地,实行定期专业实习和顶岗实习制。学校要统筹建立校内专业实践中心,采取专项工作模式,专人负责的形式指导学生进行产学研相结合的工作模式。

213以各项奖学金评定为导向引导学生提高实践技能

在课程设置中增加教学实习的比重,在评比、评选中增加专业成绩的比例,可灵活将一定级别的专业技能比赛成绩和专业研究成果作为破格评选的依据。借助资源设立专项或专业人才培养基金,牢固树立服务学生的理念,想方设法、利用多方资源为学生提供途径和平台,引导和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发展专项专业技能。

214支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一方面,引导教师开设学生创新创业的相关实践课程,如领导力开发课程、意志力培养课程、创业实战课程等。成立高校实践育人中心,设置专业实训指导教师岗,组织和指导学生参与国家级、省级、市级的大学生创业创新的比赛以及相关项目的申报和运转,跟踪学生开展创业创新活动。另一方面,鼓励教师开展应用型的创新创业的理论研究,从而有利于更好地指导实际工作。关于教师开展学生创新能力的理论研究和培养工作,要用具体的办法和方式,如对于在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上有贡献的教师在考核、评比、工作量核定、职称评审和职务晋升给予加分等方式来支持和奖励。

22推行实践学分制、考评制岗位体验式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实训

通过相关制度规定和实际的引导,让学生通过实践体验,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在实行课程实践学分制和考评制的基础上,让学生在活动体验和岗位中了解社会、发现自身的职业兴趣、能力和职业价值观,提升人生的理想和追求,培养职业精神和道德修养,有利于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和深化,不断提高基本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

221创新就业能力提升的相关必修、选修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法

学校应要求相关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增加课堂教学的实践方法和环节,如运用专题教学、问题讨论、启发游戏、理论联想、观点辩论、节点互动、角色模拟、角色转换、案例探讨、学生讲解、总结报告等开发学生主动性的方法进行课程教学。在课程考核中采取实践学分制,突出过程化跟踪教学,要求学生利用周末、节假日、寒暑假进行岗位的体验实习,撰写岗位体验心得,要求以用人单位盖章为准。

222在各项评先评优和各类培养发展中规定实践内容要求

在学生评先评优和发展培养中,如综合素质测评、评先评优、团内推优、党员发展工作、干部的聘用和培养、毕业鉴定等内容中,增加社会实践的内容和次数要求。比如,要求在学期内、学年内,有一定次数的勤工俭学、公益活动、志愿服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调研活动的经历,通过现场汇报、撰写心得体会、提交相关证明材料等形式进行验证和考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真实的体验中培养技能和操守,全面了解社会、行业和岗位的情况,在岗位中提高技能,树立正确的“三观”,提升人生追求,促进个体的社会化,磨炼意志,锻炼品格,为步入社会做好更加充足的准备。

223实行实践活动个人和团队的表彰制度

学校学工处(部)要规范管理,要求校团委对各级团总支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大一到大三的暑期,要求团总支有效组织团队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新学期初进行汇报、总结、评比和表彰。每学年进行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和素质拓展先进个人的评选,要求每一位学生根据兴趣和时间安排,在课余时间或暑期积极寻找实习的岗位开展社会实践体验活动,以撰写社会实践报告、班级或年级实践交流会、提交相关证明材料等形式进行核定、评选和表彰。

23搭建讲实效、情感共鸣式综合能力和素养开发模式

相关研究表明就业能力在政治面貌、学历层次、学生干部级别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从实践育人的角度结合相关的影响因素方面加强工作,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231加强学工干部队伍、党员队伍的建设

学校以及各院系要从思想上重视发挥学生党员队伍和学生干部队伍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加强两大队伍的过程培养和使用,实行培养目标的考核制。可通过项目化工作和活动实行学生党员和干部的实践培育系列工程,通过各项助管、助教岗位和职务来提升两大队伍的综合能力,通过岗位实践、活动实践、示范平台来充分提升两支队伍的工作能力和个人素养,提升他们在学生群体中的朋辈影响力,发挥他们强大的朋辈影响力和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间接推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整体发展。

232提升校园活动的品位、提高活动的实效性

校团委及各级分团委,要明确活动的实践育人的内涵,明确校园活动的主体是学生,通过对校园活动内容和质量的高要求,本身就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和考量。实行活动形式和内容并重,扩大活动的参与面,克服活动的表面化、形式化和简单化,做到真正将学生教育、学生发展需要、学生兴趣等各方面结合起来的受学生欢迎和喜欢,对学生成长有帮助、有引导和教育作用的校园文化活动。

233举办促进校园关系和谐的活动

学校通过举办校园艺术文化节、校园科技文化节、校园就业文化节、校园社区文化节、校园爱生节、校园教师节、校园感恩节等含人际关系互动、贴近学生实际、教师实际、校园实际、贴近时展的活动。同时,在校园和社区内进行全国道德模范、全国感动中国人物、校园十大杰出教师、校园十大杰出大学生的先进模范案例教育,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发思想共鸣,提升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大学生 创业 团队 发展机制 构建

近年来我国高校扩招,带来了大规模的毕业生大军,大学生就业形势相当严峻,由此产生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大学生自主创业是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大学生由于专业、时间、能力、经验有限,很难凭一己之力取得创业成功,因此出现了团队创业模式。

1 目前高校大学生创业团队存在的问题

以团队为单位创业较之个体创业有很多优势,但由于我国创业活动起步较晚,高校创业教育尚不够深入,目前大学生创业团队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某些问题。

1.1 团队成员缺乏必要的创业敏感 创业敏感,是指创业者对外界变化的敏感,尤其是对商业机会的快速反应。良好的商业感觉,是创业者成功的最好保证。创业者在创业之初应随时关注各类与创业机遇相关的信息,通过对信息的筛选和认知,来获取对事件发展趋势的信息,最终实现对信息的整合。创业者需准确把握市场环境变化,深挖市场机遇和有效资源。目前的大学生缺乏必要的创业敏感,未能养成随时留意与创业机遇相关信息的习惯,未能随时分析所获取信息资源的可利用性,因此常常错失各种创业良机。

1.2 团队成员缺少必须的先验知识 近代西方传统中,认为先验知识是指无需经验或先于经验获得的知识。先验知识可来源于个人的兴趣爱好或长期从事某种工作所积累的知识。一定水平的先验知识是识别和理解新的外部信息的先决条件,是发现市场机遇的关键因素。目前创业教育的理论总结已经落后于创业实践, 大学生缺少必须的先验知识,他们不能利用已有的知识体系、教育经历构建一个完整的认知体系去有效地整合与解释所收集的各类与创业机遇相关的信息。因此,大学生在进入某一行业,尤其是进入一个不太熟悉或与自身特长优势不相匹配的行业时,他们不能准确定位市场运行模式、技术变革规律、产品运营趋势等。

1.3 团队成员缺欠必备的信息加工能力 创业能力是一种综合性能力,它包括发现创业机会、把握创业机会、利用创业机会的能力,获取创业信息、处理加工创业信息、有效利用创业信息的能力,人际交往、社会公关、应急处理能力等等,其中信息加工能力影响着社会实践活动的成败走向,是创业能力中一种关键能力。当今的大学生缺乏必备的信息加工能力,未能充分发挥创新思维,尚未能通过不断的信息搜索、加工,通过自身悟性去挖掘非正规的、隐藏的信息,从而创新信息,把握创业先机。

1.4 团队成员缺失必需的团队精神 比尔・盖茨曾经说过:团队合作是企业成功的保证,不重视团队合作的企业是无法取得成功的。所谓团队精神,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团队精神的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核心是协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并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因此团队精神是创业成功必不可少的创业素质。而目前大学生创业团队成员由不同高校或同一高校不同专业的大学生构成,常常跨越时空进行个体工作,团队成员面对面的互动太少,缺少必要的交流和沟通,极大阻碍了团队精神的培养。

2 高校大学生创业团队发展机制构建

如前文所述,当前大学生创业团队发展存在一些问题,这必将影响大学生创业热情及创业效果,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2.1 强化创业团队发展中的知识构建,完善创业团队发展培训体系 大学生创业团队的发展必须依托大学生的创业信息素养,而高校教师创业信息素养是影响大学生创业信息素养的关键,学校应充分重视优质创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创业教育涵盖学科门类很广,它包含了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等。因此教育者不仅需要理论层面的专业知识,还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不应该单纯的由俗称“多面手”的辅导员组成,各高校必须成立一支专业化、专职化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师资队伍成员上岗前期必须经过专业培训。

从1998年发展至今,我国创业教育在许多高校是以创业设计大赛、创业讲座、创业论坛等活动形式开展的,这些活动虽然能在普及创业知识、提升创业意识方面起到促进作用,但从长远来看,创业教育必须以正规教学模式进入高校育人体系。创业教育课程应包括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两个范畴。第一课堂应从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角度对创业理论进行教授,这些课程主要应由学校具有专业背景和相应资质的专业教师承担。第二课堂则可以邀请政府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企业家、投资公司管理者、创业园区创业者作为兼职教师为大学生讲授创业实际运行经验,为他们带来更多来自社会、来自实践的宝贵知识。完成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学习后,创业团队可以通过创业设计、沙盘模拟等形式模拟创业过程,检验自身学习成果,并据此完善团队之创业计划。

2.2 强化创业团队发展中的日常管理,规范创业团队发展制度建设 大学生创业团队的管理究其本质是有别于社会其他营利性组织的一种特殊组织,创业团队的成立、发展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创业教育培训的范畴不能局限于专业知识的教授,还须包括社团管理理念、创业开展流程等方面的指导,冲破校园意识的局限,立足于优秀创业人才的培养,将外部企业管理理念引入大学生创业团队管理,强化日常管理,规范发展制度建设。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要将大学生创业团队的特点与社会企业化管理特点相结合,走一条最适合大学生创业团队发展的道路,寻找一条有效的发展途径。首先可以邀请著名企业的管理人才为创业团队负责人作讲座,传授经典的、当前社会最流行的管理理念,强化企业规范化管理体制;其次,对创业团队负责人开展关于创业团队管理规章制度的学习,并且对团队发展目标、发展策略等问题进行探讨;再次,针对团队成员的发展特点,对人际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突发事件处理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等一系列管理者应具备的技能进行培训。

2.3 强化创业团队发展中的考核管理,建立创业团队发展评估机制 大学生创业团队是由多个成员个体构成的一个整体。大学生创业团队的成员个体绩效是团队整体绩效的基础,团队整体绩效是团队成员个体绩效的综合反映。单纯针对团队整体的绩效考核,则意味着忽视了团队成员个体绩效,容易打击部分团队成员的工作积极性或是包庇某些工作效果不佳的团队成员;而单纯针对成员个体的绩效考核,则容易产生团队整体绩效等于团队成员个体绩效的简单相加的错误认识,其实成员个体绩效的实现并不一定能够保证团队整体绩效的实现。因此,大学生创业团队应当进行团队整体与成员个体的双重绩效考核,将二者有效结合,促进大学生创业团队整体绩效与个体绩效的共同提高。

高校需充分认识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重要性、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加强大学生创业团队管理的重要性。大学生团队创业过程中,牢牢抓住团队建设这一主线,在利用好国家相关政策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团队成员的专业知识素养,不断加强团队成员的团队合作,不断提高整个团队的战斗力,保证创业团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钱强.当前高校创业教育的问题与对策探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5(8).

[2]王永友.创业教育实践体系的基本框架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1).

[3]王辉.中国大学创业教育研究现状、问题与对策[J].大学教育科学,2005(6).

[4]徐振轩.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8.

[5]舒燕.面向区域经济的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09(1).

[6]张英杰,郭建锋.基于德育创新环境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2).

篇9

课程,基于落实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基于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

才培养模式的背景;并且结合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技术立校、文化育人、开放办学、服务侨乡”的办学理念,在课程建设方面形成了

“注重实践性、融合职业性、体现开放性、凸显互动性”的特色。

[关键词]高职院校“基础”课课程建设特色

[作者简介]邓复群(1964-),男,江西南康人,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民商法

学。(广东江门529090)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5-0108-03

高职院校如何做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化而来,

实施后,根据教育部的要求,我们进行更加规

(以下简称“05方案”

“基础”)课程的课程建设,笔者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江范化的建设。我们的课程建设经过近几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

门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为例,着重从课程特色的角在教学团队建设、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探索、课程网站建设等方

度来探讨高职院校“基础”课程的课程建设问题。我院的“基础”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我院“基础”课程的

课程是由原来的“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和“法律基础”课程合并转主要特色是注重实践性、融合职业性、体现开放性、凸显互动性。

一、高职院校“基础”课程建设为何要注重实践性,融合职业

性,体现开放性,凸显互动性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首先有几个关系问

题需要厘清:

1.如何处理课程建设中的规范与特色的关系?笔者认为,

规范是政策,是制度,是前提,是基础。如党和国家关于加强和

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政策文件,教育部关于高校思

想政治理论课的设置、实施方案(“05方案”),省委省政府和教

育厅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等规定;特色

是实施,是措施,是教改,是亮点。讲特色不能离开规范,讲规范

不能离开特色。

2.如何处理课程建设中各高校的共性与个性(特色)的关

系?笔者认为,一方面,课程本质上是思想课、理

“基础”政治课、

论课,而非一般文化课(通识课)、技术课、技能课、工具课,应防

止将本课程急功近利化和庸俗化;另一方面,课程又属于

“基础”

修养课,应有针对性和个性化,应防止脱离现实、脱离学生、脱离

培养目标、脱离专业特点的无的放矢。我们的课程建设既有与

本科院校和其他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共同之处,也有与其他

高校课程建设的不同特点,我们应该认真总结和注意提炼课

程建设的特色,以便进一步促进今后包括教学改革在内的课程

建设。

从共性而言,高校“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

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本课程建设的目标定位是:以人为

本,为学生健康成才施教,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把本课程建设

成为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的优质课。从个性而言,基于落实

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基于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的背景;并且结合我院“技术立校、文化育人、开放办学、服务侨

乡”的办学理念,我们在课程建设方面形成了注重实践性、融合

职业性、体现开放性、突显互动性的特色。

二、我院“基础”课程建设如何注重实践性

我们认为,提高高职生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关键在于践

行。因此,我们在保证本课程理论教学基本学时的前提下,特别

注重抓实践教学环节。

1.在本课程教学大纲中规范了实践教学的相关内容。明确

了实践教学的目的、途径、主要形式和学时。我们把实践教学的

途径分为“第一课堂”和。“第一课堂”

“第二课堂”“第三课堂”

实践教学是指课堂实践教学,主要形式有:专题性的案例教学、

讨论课、辩论课、调研心得交流课等;

演讲课、“第二课堂”是指

课堂外的校内实践教学,主要形式有:指导学生社团文化活动

(如求是学社)、校内调研、“第三课堂”

学生课题研究等;是指校

外实践教学,主要形式有:组织参观访问校外实践基地、指导学

生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三下乡活动等,特别是基于高职院校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对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与学生

顶岗实习叠加实施进行了尝试和探索。这里特别需要探讨的问

题是“叠加教学”模式:首先要明确,完整意义上的工学结合,逻

辑地包含实施思政课“叠加教学”;将本课程延伸到企业是“三全

育人”(即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必然要求;在高

职院校推行“叠加教学”有助于在高职生实训或实习期间,有效

开展本课程教育教学活动,弥补过去高职生顶岗实训、实习期间

思政课缺位的缺陷,满足他们顶岗实训、实习期间对思想政治教

育的需求;可将本课程实践教育教学延展到企业,有助于实现全

方位的工学结合,推动高职院校培养人才模式改革跃上新台阶;

有助于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与针对性,使其成为精品课程

和品牌课程。其次,要建立健全“叠加教学”的制度与机制,拓展

“叠加教学”的方式、方法:(1)要整合学校、企业教育资源,校企

;采取依托网络、

携手实施思政课“叠加教育教学”(2)“QQ群”、深

入企业调研、参与企业文化建设活动、搞专题辅导报告等多种切

实可行的方式、方法和途径,送思政课到企业或其他实训岗位;

(3)“叠加教学”要靠制度与机制来加以保障;(4)边试验、边探

索、边总结、边提升。

2.建立了长期合作的本课程校外实践基地。如江门市华侨

博物馆、江门市档案馆、广东宝力电器有限公司、开平富林纺织

有限公司等实践基地。我们下一步还要继续拓展一批校外实践

基地(如梁启超纪念馆)。

3.制定了本课程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方案,确定了实践教

学的分值比例及考评依据。总评成绩

100%=理论测试

80%+实

践考核

20%(其中:实践报告

10%+实践表现

5%+本课程课堂表

5%)。

三、我院“基础”课程建设如何融合职业性

1.在教学内容方面。(1)在理论教学内容方面融合了职业精

神的教育内容,在本课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

观、廉洁观教育内容中,融入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人格、

职业理念、职业态度和职业法律的教育内容。(2)课堂实践教学

内容的设计贴近学生专业、贴近学生未来就业岗位群。在教学

中,尽量做到因材施教。(3)在校外实践教学内容方面重点突出

职业适应、职业道德、职业纪律的教育和引导,辅导和帮助学生

进入职业角色。

2.在教学环节方面。我院是高职院校,本课程教学根据职

业教育的要求,通过专题教学和案例教学,把教材体系转换成教

学体系;又通过互动教学法,把教学体系转换成学生的认知体

系,并进一步指导学生将认知体系转化为行动体系。(1)把专家

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师的教学体系。我们对专家编写的全国统编

教材进行研究,掌握其逻辑体系和基本内容(如职业精神、职业

理想、职业道德、职业心理、职业法律等),再结合高职院校学生

的实际情况(如学生所学专业特点、学生未来岗位群、学生个体

特点等),将教材体系科学地转化为我们教师的教学体系(包括

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2)把教师的教学体系转化为

学生的认知体系。我们对经过研究、融合、调研、备课等系列环

节得来的教学体系再加工为专题教学体系或案例教学体系,采

取互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将教师的教学体系

转化为学生的认知体系。(3)指导学生把认知体系转化为行动体

系。知识贵在运用,学习重在实践。我们教师将教学体系转化

为学生的认知体系后,教学工作不能就此结束,而是应通过实践

教学、课外辅导、评价考核和教师为人师表等途径,激励、推进和

指导学生将认知体系转化为行动体系(包括职业行为和其他为

人处世的行为)。

3.探讨本课程融合职业性的案例教学法。(1)明确“基于工

作过程”的专业课教学模式将成为高职院校一大趋势,与此相适

应,在我院“基础课程”中全面推广案例教学也将成为一大趋

势。案例教学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

通过设置具体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等活动,让学生

在具体的问题情景中积极思考探索,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

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的特点是开放、互动。在本课程教学中

恰当地实施案例教学法,能有效地改变传统政治课重理论轻实

践、枯燥乏味的状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有

利于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真

正落实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2)要规范本课程案例教学的基本

环节和逻辑顺序。我们认为,以下基本环节和逻辑顺序是比较

全面、合理的:第一步,陈述案情;第二步,提出问题;第三步,引

出原理;第四步,分析案例;第五步,讨论启示。(3)要明确实施案

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实施案例教学的重点是:探索一套适合

本课程案例教学的方法体系;本课程每个章、节的典型案例收

集、选取、整理和撰写(含案情、问题、原理、分析、启示);设计、制

作本课程案例教学多媒体课件。实施案例教学的难点是:本课

程如何结合高职院校不同专业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案例教

学;与职业和职业教育有关的典型案例选编、案例分析和案例

启示的撰写;本课程案例教学在全校的全面推广。(4)需要探讨

本课程案例教学与举例教学的区别问题:我们认为,案例教学与

举例教学虽然都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但二者还是有区

别的。一是二者的主体不同:案例教学是教师主导的、学生参与

式教学,是师生互动教学,信息交流是双向的;而举例教学是教

师的一种讲授,是教师的独角戏,信息交流是单向的。二是二者

的教学逻辑顺序不同:案例教学一般是从案例到原理,而举例教

学一般是从原理到案例;三是二者内容的复杂程度不同:案例的

内容比例子的内容复杂;四是二者的作用不同:案例教学主要是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举例教学是通过通俗

易懂的例子来说明原理,从而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四、我院“基础”课程建设如何体现开放性

1.教学团队建设的“内引外延”。(1)教学团队建设的“内

引”。我们在

2010年上半年先后邀请了省内

13位思政课专家到

我院思政部指导和讲学。专家们的指导促进了本课程教师的教

学科研水平的提高。此外,聘请了校外实践基地实践教学兼职

指导教师。(2)教学团队建设的“外延”。加大师资外出培训的力

度。近几年来,在本课程教师团队中,有

2人先后参加了为期半

年的访问学者研修,有

9人先后参加了为期

20天的“广东省哲学

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有

5人参加了北京的全国教师

培训会;有

3人先后参加了香港理工大学“高职现代教学法研修

班”。此外,树立教师社会服务的品牌。本课程骨干教师积极参

与江门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市文明办牵头主办的专题宣讲活

动。如“党的十七大精神”“职业道德教育”

巡回宣讲、专题报告

和“普法教育”专题报告等。如笔者近年来在校内外作了七十多

场大型专题报告。(3)建立本课程教师下企业调研和社会实践的

机制。本课程教师下企业调研和社会实践应该常态化、制度

化。教师应通过实践活动来丰富自己的现实视野,提高自己的

教学水平,与时俱进,更新观念。

2.教学内容方面的“延伸拓展”。(1)将本课程内容延伸到其

他相关专题讲座(如党课讲座、“学业与人生”励志讲座)。(2)将

本课程内容拓展到企业文化、侨乡文化、校园文化的教育活动

中,并组织学生直接参与有关专题文化活动。

3.教学途径的“开放多元”。除了课堂教学以外,我们还有:

(1)开设“思基础”精品课程网站学习平台。本课程主要教学资

源已全部上网,鼓励学生课外上本课程网站自习。(2)送课到学

生顶岗实习的企业中。基于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的需要,对课程的实践教学与学生顶岗实习叠加实施进行尝试

和探索。

五、我院“基础”课程建设如何凸显互动性

“基础”课程建设不能仅仅局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教

师之中,而应发动全校各有关部门和师生共同参与。我们在近

年来的课程建设中,凸显了学院党委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的互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与学院党委宣传部的互动、思想

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与学生工作处的互动、任课教师与班主任辅

导员的互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等。可以说,我们的课程建设是

在互动中进行的,我们的互动是多元的、立体的、交叉的,是与整

个学院的育人体系接轨的。

这里着重探讨师生互动中的互动教学法。关于互动教学

法,我们曾赴香港理工大学参加培训,与该校教学发展中心主任

孙建荣博士进行互动,共同探讨了互动教学法的以下四个问题:

(1)为什么“互动”?(2)“互动”什么?(3)什么时候“互动”?(4)

如何评价“互动”?

第一,要明确互动教学法对学生和教师的有利之处。促进

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促进教师角色的转

变,使教师了解学生的知识需求和困惑,提高教学针对性,增强

师生感情、密切师生关系,加强师生沟通。第二,要明确互动教

学设计的几个原则。与课程目标吻合,明确互动的目标性;清楚

的要求;合理分配互动在课堂教学中的比例;自己的特

“吻合”

点、个性、性格。第三,要明确“互动”什么?一是知识学习方面

的互动:利用已有知识,提问;寻求“新”知识,完成项目;分享知

识,小组讨论。二是能力发展方面的互动:小组讨论可锻炼学生

的各项能力;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可锻炼学生的分析,交流与评价

能力。第四,至于何时“互动”,应具体情况具体处理,灵活运

用。既可课前互动,也可课后互动;既可课中互动,也可课外互

动;既可课堂开场互动,也可课堂中场或尾场互动。

总之,在课程建设方面,我们要进一步把高职院校“基础”课

程建设成为教学规范、教改有力、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优质课

和精品课,真正发挥它的育人作用。

[参考文献]

[1]邓复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案例教学[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

社,2011.

篇10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德育;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精神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各种思潮的冲击、各种价值观念的冲突以及各种社会现象和现实矛盾的影响,积极开展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的教育,充分发掘和发挥中华传统道德精神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具有无法估量的积极意义。这是我们在高等教育中落实“三个代表”和“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和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需要。深入研究大学生道德潜在的危机及其动因,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是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大课题。本文拟就此问题谈一点粗浅看法,以就教于大家。

一、当代大学生道德现状

1.当代大学生道德的积极面。近几年来,关于大学生道德的调研、讨论和评价始终没有停止过。大家的普遍认识是,大学生群体的整体道德水准在全社会范围内处于较高层面,当代大学生道德的主流是积极、良好的。其主要表现为:第一,他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要求,如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敬业勤业等基本道德原则是推崇的,道德要求是强烈的,希望建立一个公平、公正、高效的社会,很多大学生希望自己做一个“道德高尚”、“有健全人格”的人,“向往崇高”是很多大学生追求的一种人生境界。第二,他们对社会上存在的道德失范现象反映强烈,对唯利是图、坑蒙拐骗、假冒伪劣、钱权交易等社会丑恶现象深恶痛绝。第三。他们对自我的认识与评价趋于客观。危机与竞争意识增强。在行为准则和生活态度上,呈现务实、宽容和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对自身素质要求较高,立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实现自身价值。

2.当代大学生道德的消极面。就大学生群体本身来说,其道德状况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其道德观念日趋模糊。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面对各种以“新派”自居的言论和行为,不少学生陷入困惑和迷惘,是非、善恶难以分清。如考试舞弊在不少大学生的心目中不再是那么不光彩的事,一些大学生在恋爱中缺乏道德责任感,“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寻求感官刺激,行为轻率。第二,其道德评价采取双重标准。突出表现是考虑自己多、考虑别人少,讲求权利多、讲求义务少,要求别人高、要求自己低。第三,在知行关系上,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脱节。在理论上认同的道德规范,常常不能变为大学生实实在在的道德行为,不能从自己做起是大学生道德上知行脱节的一个突出表现。第四,在道德追求上,降低标准。大学生认为应该讲道德,但较多地局限在道德对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的协调功能,而忽视道德对人的心灵净化、人格提升的教化作用。部分大学生对一些基本的道德规范不愿遵循,连一些起码的文明用语、文明举止和社会公德都需要重新补课。有人把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的道德问题归结为“四重四轻”,即“重金钱实惠轻理想追求,重个人利益轻国家集体,重知识才能轻道德,重奢侈享受轻艰苦奋斗。

3.当代大学生道德现状的成因。剖析当代大学生道德状况形成的原因,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络体系不健全;市场经济的消极负面影响;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影响;大学生自身存在的弱点。

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高校德育应该担负起主要责任。为此,高校必须以积极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加强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

二、中国传统文化是德育的不竭之源

传统文化足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之所以能够生存发展,除了物质因素以外,更主要的是因为它有着精神、价值、道德修养的追求。人类社会总是会面临一些共同的问题,而前人都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他们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认识都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历史是对人生经验的概括总结,传统文化是人类精神智慧的结晶,这其中当然有阶级性的一面,但也存在人类共性的一面,它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源头活水,学习它可以使人更加聪明智慧。只有尊重历史,才能尊重现实。文化传统的继承性是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人类就是遵循着这种继承性,来学会适应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并在这种传统文化的熏陶之下,将其逐渐融入自己的血液,变成内在精神支柱的一部分。教育有责任训练我们青年的心智和才能,但更有责任将我们经得起历史考验的最优秀的传统道德精神传给青年一代,培育良知,服务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深深扎根于传统文化这块沃土之中,从中汲取营养。

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无论儒、佛、道的终极目标如何,都强调人自身道德的完善与完美,都具有鲜明的伦理色彩。

钱穆先生说:“中国文化之内涵,主要从理想上创造人,完成人,要使人生符合于理想,有意义、有价值、有道德。这样的人,就必然要具有一个人格,中国人谓之德性。中国传统文化最看重这些有理想与德行的人。”一个具有完美的传统理想德行的人,是个有道德的人。可以说,中国文化是一种德行文化,是有利于社会的稳定、进步和发展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许许多多优秀的东西,如“刚健奋进”、。发愤忘食“、”自强不息“、”独立不惧“的进取精神;”变则通“、”唯变所适“的变革精神;”厚德载物“、”推己及人“的人生规范;”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慨;”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立身情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胸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的奉献精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勤勉风格;”明生死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民族气节;”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经世致用“、”济世之穷“的积极用世思想;主张”利民“、”富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以及”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社会理想;”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而不改其乐“,始终保持高尚情操的乐观主义精神;”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的热爱劳动的思想;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民族精神中最优秀、最宝贵的东西,这些思想和传统美德,经过改造,都可以充分体现出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成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的教材和道德修养的标尺。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德育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优秀传统文化融于高校德育中,有利于增强高校德育的吸引力、渗透力,有利于德育作用的广泛实现;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助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在德育中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使学生形成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

三、大力弘扬中国传统道德精神

在大学生中弘扬中国传统道德精神,必须界定两个概念,坚持三项原则,构建”三个课堂“育人体系。

1.界定两个概念。其一,中国道德精神指道德文化传统,传统是一种内在精神,中国道德精神是从中国道德文化中抽象出来的、有生命力的、能够而且必然与时代道德融为一体的那种精神,不可将其误解为具体的古代道德、古代文化。而炒作旧文化、复兴旧道德只能是迂腐的倒退,不可能与现时代接轨。其二,弘扬中国传统道德精神,与借鉴外国、异域的道德文化精华不矛盾。更与道德建设之时代感和创新追求不矛盾,它只与一味西方化、守旧复古化格格不入。我们的态度应是,在坚持用”拿来主义“的方法汲取发达国家先进东西的同时,积极重视大力弘扬中国传统道德精神,对中国特色、中华民族之精神风骨积极传承、发扬光''''大,以此来创设中国化的德育环境。

2.坚持三项原则。高校在大学生中弘扬中国传统道德.精神,必须坚持“批判继承的原则、立足现实古为今用的原则和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原则”。首先,要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剔除民族传统文化中不利于社会发展进步的落后内容,系统而深入地发掘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其次,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科学对待人类文化,要结合社会实际和时展的需要,对其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再次,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真正学懂弄通中国传统道德精神的实质,并通过身体力行,使传统道德精神转化为大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和行为技能。

3.构建”三个课堂“育人体系。要着力构建以第一课堂(课堂教学)为主、第二课堂(校园文化)为辅、第三课堂(社会实践)为补充的”三个课堂“育人体系。

第一,要寓教于知,高度重视课堂教学在培育学生中国传统道德精神中的主导功能。华中科技大学将《道德经》引入大学课堂,作为一种道德素质教育探索的新形式,已经成为华中科技大学对学生感染最深、最受学生欢迎的选修课之一;西安文理学院在选修《周易》讲座的学生中调查,“有87%的同学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对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的作用很大”,同学们普遍认为学《易》为自己心灵开启了一扇窗户,对自己的一生将起到重大的指导作用竹。当前各高校纷纷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或讲座,可以说找准了高校德育的切入口。

第二,要寓教于乐,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在培育学生中国传统道德精神中的熏陶功能。通过举办人文社会科学讲座,如“唐诗宋词欣赏”、“古代名著名篇导读”、“百家论坛”

等学术讲座,增强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拓展学校育人途径,开阔学生学术视野。以举办各种文化节为载体,营造校园文化的育人氛围,使学生在参与中提高,在参与中成长。

在校园自然环境、文化设旌、场所构成的物质文化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造物质条件。第三,要寓教于行,高度重视社会实践在培育学生中国传统道德精神中的育人功能。努力创设集体活动场景,通过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意志;通过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知行合一、求是务实、乐于奉献的中国道德精神。

参考文献:

[1]西安外国语大学学工部学生处。论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重要性

[2]胡贵禄。关于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思考[J].社会科学论坛,2005(4)。

[3]张伟强。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德育工作[J].中国市场,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