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模式的顶层设计范文
时间:2023-09-01 17:18: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商业模式的顶层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张欣的商业模式出现了问题。”优势资本管理合伙人、执行总裁吴克忠剖析道,如果张欣把配菜品种标准化,让各个机构在菜单上做选择题,那么菜品的源头就能得到良好的控制,剩下的只是企业选择的问题了,“等企业选好菜的品种,张欣这里的配菜也基本做好了,可以完成高效的运作”。
采用了这个建议,张欣“力不从心”的现状得到了良好的解决,这其实就是商业模式的力量。“企业生存与否,能否发展壮大,和商业模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商业模式就是资源整合
在吴克忠看来,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商业模式的真正内涵。“商业模式最早是从IT界延伸出的概念。由于如家、携程、分众等企业对传统盈利模式有较大变革,因此形成了商业模式的标杆,并被各个行业所模仿,商业模式的概念也开始普及。”
事实上,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商业模式。“所谓的商业模式,就是把各种资源整合在一起,找寻其中的共赢点,并形成一种商业利益的交易方式。它是一种资源配置,把原本放错地方的资源放在对的地方。”也正因此,商业模式的作用在于把企业的营销模式和资本市场进行对接,它既能推助营销模式把产品做好,又能促成企业后期规模扩大时与资本市场的“亲密接触”。
在长期专注于传统行业IPO的吴克忠看来,“很多传统行业从来不仔细思考自身的商业模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或多或少都存在着问题。”他介绍,那是因为太多企业家并没有考虑到商业模式的三要素:可复制性、打造竞争力、形成共赢机制。
“为什么厨师越好,做得越有特色的餐饮店倒得越快?就是因为这样的餐饮店无法形成标准化,只是依赖于厨师的力量而不能快速复制。”吴克忠认为,没有厨师的餐饮才能把规模做大,“肯德基、麦当劳之所以能遍地开花就是这个道理,这也是中国的小肥羊、海底捞火锅企业能不断扩大规模的原因所在。”
当然,仅有可复制性还不够。“不少在网上做代运营的企业,虽然可以复制,但是没有竞争力。”这种为“他人作嫁衣裳”的模式,规模做得越大,很可能成就了被代运营的企业,却做“死”了自己。
不仅如此,企业的发展要形成可持续性,还要形成共赢机制。“企业要考虑到上游、下游、合作伙伴、员工以及企业本身的利益,将其捆绑在一起实现共赢。”吴克忠介绍,前几年团购市场虽然很大,却因没有实现共赢机制而“折戟”。“上下游、员工都赚钱了,就是企业本身不赚钱,所以大片倒掉是正常的。”
从打猎型到圈养型
虽然每个企业的商业模式都不太一样,都具有可创新的点,但在吴克忠看来,企业在做顶层设计时,应该“设计”成一个圈养型企业,而不是一个打猎型的企业。
“打猎型的企业以制造业居多,犹如猎物打一个就少一个,这些企业卖一个产品就少一个客户,其发展是不可持续的;而圈养型的企业,是靠持续不断的服务而获得利润,就像把猎物养起来保证源源不断的供应。”吴克忠介绍,这就是手机供应商和电信运营商的区别。
就连目前卖得最好的苹果手机也一样,虽然通过不断地更新换代以便对这种打猎型的模式进行突破,但每天都要担心下一个产品是否卖得好,因为它终究是打猎型的企业。
篇2
作 者: 劳莘、周杰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时 间: 2016年11月
在管理学研究里,商业模式一直是个比较模糊的概念,一般被宽泛地定义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核心逻辑”。定义宽而模棱,就很难量化分析,所以西方的学院派较少以此为研究主题。以至于若干年前,当瑞士的亚历山大・奥斯瓦尔德告诉他的教授,准备在博士论文中主攻商业模式时,曾受到很大的质疑。后来,他和伊夫・皮尼厄还是提出了颇具影响力的“画布法”。
究其原因,是企业界对这个概念始终痴迷。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商业模式似乎变成了一种寄托,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企业战略成为企业一种更本质的探寻。但是,有的企业家虽然言必称商业模式,但同时强调这只能被实践出来,而不能被“研究”出来。借用坡的诗句:“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也就是说,商业模式被认为往往是事先不明或至少“不明觉厉”,要靠实践在黑暗中摸索,侥幸闯出来后作为概念来总结一下时才起作用。类似的还有马云曾说,战略主要在于“战”而不在于“略”,是靠打出来而不是谋划出来。
而学术界更喜欢谋定而后动,认为理论如果正确,应该有事先指导意义。过去20 年,虽然没有产生公认的“定式”,但还是出现了若干重要的商业模式框架。例如,前面提到过的“画布法”九宫格,以及魏炜和朱武祥教授的魏朱模型把商业模式看作“交易结构”的设计,这些都加深了我们的认识,使商业模式创新设计有迹可循,而不完全是盲人摸象。
劳莘先生的这本《重塑商业新生态:商业模式创新设计实战方法论》则代表了学院派和实践派的结合,因而在商业模式研究领域显得独树一帜。事实上,每当发展商业模式碰到瓶颈时大概就是要换个思路,将矛盾的两面进行辩证地结合。所以,在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有所对立时,要提出混合所有制经济;当城乡二元结构难以调和时,需推进城镇化;当长期改革和短期既得利益发生冲突时,就要主张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
劳莘先生长期耕耘在企业战略咨询第一线,对实践型框架的指导意义有深刻理解。本书所呈现的正是这样一个既有相当理论根基又深具实操性的模型,这让企业毫无隔膜,可以拿来即用。书中把商业模式看作企业资源“转换”成价值的方法,是对商业模式概念的有益拓展。一般的商业模式定义指向企业创造价值的方法,劳莘先生强调必须结合企业内在的资源,而且关键在于“化学反应”,类似乐视所推崇的“生态化反”,这使整个框架富有底蕴并紧扣互联网时代。
所以,在他的商业模式创新设计五步曲里才会把确认企业基因作为开局。他认为,以企业基因为起点的创新才能有效地释放价值潜力。后边的四步则牢牢抓住价值创造这条主线。第二步,发现新的价值空间(有三条简洁路径:用户链、行业链、价值链),进入无人之境,新的价值空间总是会被价值锁锁住;第三步,破解价值锁以开启宝藏之门;第四步,再造收入成本结构,提升利润率,通过找到足够的利益相关方逐步增添生态角色,为自身分摊成本并带来多层次收入;最后,从产品到生态系统,帮助企业从一个单纯的线性买卖关系,转换为拥有复杂的、多维的生态系统。五个步骤,逻辑清晰,丝丝入扣,有利于企业按部就班,步步推进,寻找自己的新模式。
多年来,商业模式创新如同彗星掠过,似乎无法预见,只能事后总结。劳莘先生此书做了有益的结构化探索,飞鸿雪泥,似有规律可循。他自己的咨询实践已经证明了此模型的某些有效性。如果以此指导商业模式创新,是否真的能提升成功率,尚有赖于广大读者的亲身实践。
商界后记:究竟谁才能代表商业模式的未来?我们很难说清楚,但却能在已经得到市场验证的商业模式中去寻找规律。模式之争,最终将聚焦于价值创造,用户价值、产业链价值、股东价值、行业价值以及更多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这也是我们举办“商业模式中国峰会”以来,一直在追寻的。2016(第十二届)年度商业模式中国峰会期待你来。
小编推荐
《超级IP》
吴声
中信出版社,2016年05月
我在读:Papi酱的短视频广告为什么可拍卖2 200万元?一个原本只是熊本县政府宣传案的“副产品”――熊本熊,为什么能够超越Hello Kitty,成为世界大众所痴迷的卡通人物?
因为一种新型文化载体的形成,IP(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产权)正成为新的连接符号和话语体系。这是一个“个体崛起”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平台,可以成为一种符号,可以生产内容,自我变现。从迪士尼、YouTube、Instagram到微信、Papi酱、《芈月传》、鹿晗,IP浪潮已经席卷全球。这不仅仅是互联网领域的革命,更是未来商业的游戏新规则。以IP为起点,产品、品牌、渠道、用户等商业元素与IP的链接形成场景化的解决方案,赋能商业。同时,IP价值不断沉淀,并形成新的商业反哺。在IP的催化作用之下,流量、用户、产品天然地整合为一体,并形成极具吸引力的商业变现逻辑。
从泛娱乐形态快速渗透新商业生态全维度,IP正深化为不同行业共同的战略方法,甚至是一种全新的商业生存方式。它拥有独特的内容制作能力,自带话题的流量价值,能够持续的人格化演绎,利用新技术,它是更有效率的资产变现渠道。
篇3
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受益于诸多因素:一是技术进步提升了数据处理效率,使得精准营销和大规模定制成为可能;二是网络客户资源具有长尾优势5,传统的“小众市场”成为新的商业蓝海;三是网络交易边际成本极低,降低了相关方参与成本;四是基于互联网的服务能显著提升用户体验,给使用者带来网络效应6;五是创业者们表现了卓越的首创精神,探索出了诸多将客户流量变成价值流量的商业模式;最后离不开社会特别是普通大众的参与和支持,以及监管部门史无前例对创新的包容。
二、探析互联网金融服务模式的本源
在新的商业生态中,电商跨界提供金融服务是一项重大、普惠的金融创新,基成功主因除了上述的互联网思维外,还有基于互联网的定制式商业模式。互联网金融的本质仍然是金融中介,不可能完全替代传统金融的功能,其与商业银行的关系是既错位竞争,又互补合作。
(一)互联网金融的业态表现。互联网金融是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实现资金支付、融通、信用信息服务和风险管理功能的金融服务模式,是技术与金融的结合和交融。广义的互联网金融包括3大类:1.网上银行。即商业银行等金融服务机构基于数据通讯、互联网信息技术的电话服务、网络服务和自助服务,其服务渠道信息化变迁经历了“水泥”网点的电子化、“水泥+鼠标”的固网化、“水泥+鼠标+拇指”的移动化3个阶段。目前,商业银行正逐步向投资银行、证券基金、保险、信托等非传统服务领域渗透,并尝试提供在线服务。2.网络银行。即纯粹的互联网银行,或没有众多物理门店的网络直销银行,主要通过网络提供非现金金融服务,如美国第一安全网络银行(SFNB,SecurityFirstNetworkBank)。3.电商金融。即狭义的互联网金融,其存在的基础是网络商业、社交和文化娱乐等行为,电商以第三方支付为整合工具,并向金融服务链上简单、大众化的功能延伸。目前,存在网络支付、网络直接借贷和股权融资、金融产品销售、金融信息服务4种新型业态。
(二)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和劣势。超常发展的电商金融具有互联网经济的一般特点和优势,相比传统银行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一是催生了网络直接金融模式,替代并弱化了传统金融中介的部分功能;二是能够迅速整合大量的潜在客户,阻断了银行与新的目标客户的沟通联系;三是分流了银行部分活期存款和有效小额信贷需求,对银行支付和代销金融产品产生了挤出效应;四是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大规模定制和精准营销的商业模式冲击了传统银行标准化服务的商业模式。尽管如此,电商金融的发展模式仍存在一些短期难以跨越的问题:一是产品和服务品类单一,没有深入金融的核心领域,难以确立可持续的盈利模式;二是风险管理经验积累薄弱,信用风险、合规风险、网络安全事件频发;三是一些业务游离在灰色地带,有的涉嫌监管套利和非法融资;四是盲目投资导致项目产能过剩,行业洗牌在所难免。
(三)网上银行的优势和劣势。商业银行属信息驱动型行业,在长期发展中积累了电商金融无法超越的诸多优势:一是率先信息化。已将大多数传统业务电子化、在线化,现又在深度网络化、移动化进程中;二是范围经济。综合化经营进展迅速,业务边界延伸到投行等新兴金融服务领域和电商等非金融服务领域;三是规模经济。表内外资产负债规模庞大,大中型客户基础深厚;四是创新能力。具有丰富的需求洞察能力,专业产品的理解、创设、组合、配置能力。但在发展在线银行的过程中也存在以下误区:一是重视信息化、网络化建设,而没有涉及商业思维、商业模式的变革;二是试图利用互联网服务所有客群,而没有在洞察市场的基础上,为细分后的客群提供专业化定制服务;三是简单将线下业务迁移到线上,而没有再造服务提供和客户管理流程;四是偏离熟悉的领域和优势业务,跨界深入电商领域,与电商金融竞争同一类型客户。
三、探索互联网金融服务的定制模式和实践路径
定制是一种特别适合于互联网时代的高级商业模式。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大范围的定制生产、特别是服务定制具有技术上的可行性、经济上的合理性。商业银行作为惟一的现代金融综合服务综合方案的提供者,必须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降低其中介功能成本、扩展获取客户的沟道,在与电商金融竞合中,必要借鉴其定制式创新的经验,在客户细分的基础上定制全景式或全链式的金融服务综合解决方案。探索出适合其战略定位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定制之路。
(一)融合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和升级网上银行服务。1.重塑客户与银行的人性化互动关系。互联网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正在改变传统的生产关系。未来,客户与银行的边界将日益模糊,客户可能承担的利益相关角色包括银行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自助提品和服务过程的生产者、产品和服务研发和定制的参与者、产品和服务生命周期的情感认同者。2.以提升客户体验为核心,专注于极简化、极致化、迭代化。商业银行实施客户下沉战略,通过网络获取千万数量级的零售客户,需要在于细分大众客群的基础上,专注地提供简单、方便、快捷的平台服务和单一、极致、持续迭代的适配产品。3.重视信息技术管治的顶层设计,加强网络基础建设和管理。银行需要优化基于流程和信息技术的内部管理和外部治理结构,不断提升网络化经营管理能力,加强基础信息数据管理,提升数据管理能力;加强软件研发过程管理,提升系统研发能力;加强专业知识的资本化管理,提升智慧服务能力;加强在线金融中介功能建设,提升信用管控能力。此外,需要将人力资源、财务资源优先配置到现代科技的创造性运用上,为基于互联网的产品、渠道、流程、组织结构、系统、商业模式的创新提供科技支持。
(二)与电子商务企业开展互补合作,提供在线交易金融服务。在网络经济生态圈中,商业银行具有资金、支付结算、信用及风险管理优势,电商具有交易数据、客户流量优势,双方基于开放包容的互联网合作可实现优势互补,将网络流量转化为商品及金融交易机会。1.实施客户下沉战略,开拓线上零售金融服务。目前,电商金融提供的服务多属零售性质,多数商业银行也提出了零售金融优先战略,加大了针对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和普通居民的普惠金融的供给力度。商业银行可大型厂商开展合作,服务于产业链、供应链、专业市场商圈上的个人和小微企业。如与成熟的电商合作,搭建电子商务支付平台及基于电子商务交易的小额融资平台。2.借鉴电商金融经验,布局网络化经营管理平台。如与规范的网贷平台合作,建立线上小额融资专营机构;与排名靠前的销售网站平台合作,开拓基于支付结算的理财产品销售新模式。此外,现代企业组织架构日益呈现扁平、柔性、无边界、项目虚拟等轻型化趋势,商业银行应主动变革内部组织架构,以适应网络生态环境,更好地提供在线金融服务。
(三)立足线下机构网点,探索线上金融服务新的商业模式。商业银行要扩大中小客户的规模、提升客户的黏性,关键在构建一个有效、高效的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商业模式。商业银行不可能简单复制电商模式,需要结合行业的本质属性,寻找可行的突破点:1.运用大数据技术,创新客群经营和管理模式。目前,商业银行尚不能完全驾驭大数据,但技术的进步,使得银行可以低成本地挖掘内外部数据资源的价值,运用于洞察客户偏好和需求、制导式精准营销、长尾市场批量获客、产品研发定制、风险识别和管控、流程设计等经营领域。如针对不同情景下的客户行为建立量化的信用模型,为银行内外部电子交易提供信用信息决策或顾问服务。2.打通内外部电子服务网络,打造无缝链接的在线服务。商业银行没有必要推倒重建已有的在线服务系统,可以网上银行为主,引入网络直销模式,无缝打通内外部服务系统和管理系统,构建统一的门户入口,使其可用性、易用性达到或超越领先电商的水平。3.整合客户接触渠道,创新网络信息技术的场景化应用。银行应统筹安排基于互联网的服务和基于传统网点的服务,在简单与安全、轻松与严谨、优化体验与保障安全之间找到平衡,加强各种服务渠道的场景化应用和组合,形成多维度的客户服务渠道体系。为更好地提供一致体验,商业银行应契合各种场景,创造性应用移动互联、物联网、自然用户界面、大数据、网络社交、4G等技术,应用于服务终端的移动、自助服务的仿生化、自然界面的傻瓜化、网络社交的生活化。
篇4
云计算正在走向深度实践和落地。2011~2012年应该是“云计算实践年”,在这段时间,云计算从云端走向应用,技术日益完善。在国家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各地积极布局、抢位发展,重点企业加快投资跟进,地方政府正在成为新一代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推动者。未来,我国的云计算产业发展将呈现五大趋势:一是地方政府正在成为新一代云计算基础设施主要推动者,二是云计算应用需求正在进入集中爆发期,三是竞争聚焦点从“单一应用”转为“平台构建”, 四是云计算产业链和生态系统正在加速形成和完善,五是行业组织和专业联盟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云计算应用模式发展的背景下,硬件、软件、IT服务等领域的主要厂商纷纷借势转型,并基于已有的产品及技术优势,推出云计算服务及解决方案,使云计算产业链得以完善。以基础设施服务商、平台服务商、应用软件服务商、云终端设备提供商、云内容提供商、云系统集成商为主要角色的云计算生态系统正在加速形成。
可以预见,未来5年,云计算和相关服务市场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一方面,中国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中小企业,对于这些处在成长期的中小企业而言,自己投资建立数据中心的投资回报率较低,并且很难适应业务的快速成长,而云计算的租用模式正好为这些中小企业提供了合适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众多的服务器、存储硬件厂商以及平台软件厂商都希望通过云计算平台将自己的产品推广到政府和企业用户中,以便未来能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同时,云计算运营商也将在这次大潮中实现快速发展,如正在全国各地兴建高性能计算中心、超级计算中心的政府部门及其下属企事业单位有望成为面向公共计算领域的云计算运营主体,而电信运营商、IDC托管服务商、大型互联网公司、软件平台解决方案提供商等也具有成为云计算运营商的潜力。
云计算的高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些相应的问题。云服务和云应用当前的确还存在落地的困难,在实现商业价值方面,产业界上下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第一,在云环境中,除了传统意义所面临的各类安全威胁外,也有新的商务模式对传统商业模式造成的冲击;第二,产业界必须坚持面向效能,体现云计算和云服务贡献,要围绕项目单位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及其相应的业务目标展开工作;第三,需要加强创新,加强顶层设计,激励资源和信息共享的内在动力与外部约束。
本次“九龙杯”云计算终端产品及云应用方案设计大赛对产业界共探云计算发展和应用落地具有非常积极和重要的意义。大赛将为云服务的拓展、落地以及云商业模式的创新发挥更大的促进作用。
篇5
【关键词】 信息化业务 业务流程再造 价值链 商业模式
一、引言
传统通信咨询设计业务目前面临两个方面的严峻挑战:一方面运营商资本性开支从长远来看预计将基本保持平稳甚至有下降趋势,因此传统咨询设计业务的市场空间是有限的,天花板明显;而另一方面,竞争日趋加剧,既有来自同行业对手的竞争,也有来自产业链上下游其他类型企业如设备制造商、集成商的竞争。以上市场空间有限、竞争加剧这两大挑战根源于传统通信咨询设计企业的业务结构问题,如要进行根本性扭转,必须实现业务转型,以扩大业务边界、提升附加值和增强竞争能力。
进行业务转型,实现企业运营模式的根本性转变,必然伴随“脱胎换骨”式的革新手段,即对企业的业务流程作根本性的思考和彻底再造,使得企业能最大限度地适应以顾客、竞争、变化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经营环境,这也是本文的探讨重点。
二、战略转型的业务目标和实施举措
2.1业务目标
战略转型的业务目标是能形成涵盖咨询、设计、支撑、施工、集成、测试评估、运维、管理、业务运营等各种要素在内的一体化业务服务体系,能够提供贴近客户需求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并具体针对不同的个案则可以按客户实际需求提供可灵活定制的业务服务套餐。
2.2实施策略
实施策略归纳如下:
(1)横向拓展
横向拓展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扩大客户面,包括继续拓展和深挖运营商市场,大力开拓建筑、政企、海外客户等,二是扩展业务范围,除传统的设计咨询业务外,还可承担IT咨询、系统集成、智慧咨询、软件开发、产品、招标、环境评价、项目管理、监理等各类任务。
(2)纵向延伸
不同于横向拓展,纵向延伸更多体现为基于广口径业务范围的扩展基础之上通过价值链条各环节之间的衔接和打通创造出新的产业形态,如综合了已有的设计、咨询、系统集成、产品、软件开发、项目管理等各种业务元素在内的EPC总承包业务模式就是典型范例。
(3)创新体系
创新体系包括业务和技术两个互为引领、支撑关系的维度,是保证企业业务持续增长的关键杠杆手段。
(4)集约经营
以上业务的拓展、延伸乃至持续的创新都需要企业的运营体系、支撑服务体系的引领和支撑,同时再考虑未来的通信咨询设计业必然处于微利时代,因此实施精细化、集约化的管理,已势在必然。
实现集约经营的关键因素包括业务流程再造、组织机构调整、人力资源规划、管理效率提升、企业文化建设等,而其中业务流程再造又居于核心地位,它决定了其他关键因素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对企业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 已成为企业适应市场变化、进一步发展壮大的一种必然选择。
本文下面篇幅将聚焦战略转型中的关型业务―信息化业务,对其业务流程再造做探讨。
三、信息化业务流程再造的核心原则和方法
3.1核心原则―打造有效的商业模式和价值链
从顾客至上出发,深入分析客户的关注点,打造有效的商业模式和价值链,可以说是进行业务流程再造的出发点和核心原则。目前客户对信息化业务的关注点已发展到基于能力和资源的整体解决方案,而最终目标应该是企业商业价值和模式更新的解决方案。因应关注点的变化趋势,本文建议通信咨询设计企业针对信息化业务可采取如下的商业模式:理念为引导、咨询为核心、战略上集成、价值链良性竞合。对以上商业模式阐述如下:
(1)以为客户提升商业价值和变革商业模式为核心理念
从根据客户的要求来定制解决方案演进到用新的理念来引导客户寻找解决方案,抢占战略制高点。
(2)以咨询和顶层设计为核心
其中顶层设计为龙头,包括相应的功能设计、流程设计、界面设计等。
(3)系统、能力和资源层面实现高度的集成
应以“战略集成”为支点,利用好各方能力和资源,提升集成能力,在系统上、技术上、商务上、服务上共同形成合力。
(4)和产业链各环节企业形成良性竞合关系
应通过与知名企业的合作,结合通信咨询设计企业的实际,走集成创新之路。
3.2设计办法
考虑到对现有流程进行清理和重塑,风险小、见效快,对企业现有的经营活动的干扰也很小,因此通信咨询设计企业采用系统化地改造现有信息化流程的方法更为合适。
信息化业务流程再造可分以下6个阶段:构思设想、项目启动、分析诊断、流程设计、流程重建和监测评估,每个阶段又分为多个活动。6个阶段实施路线示意如图1。
各个阶段可应用的方法和工具非常多,其中“清除、简化、整合、自动化”,英文对应“E(Eliminate)、S(Simplify)、I(Integrate)、A(Automate)”,可以简称为“ESIA”,是减少流程中非增殖活动以及调整流程的核心增殖活动的基本方法,参见下表1:
四、信息化业务流程再造方案
企业的业务流程是包括战略流程、经营流程、支持流程在内的一套完整的体系,考虑到篇幅关系,本文仅对关系价值链直接增值能力的信息化业务基本流程做简单探讨。
依据上文阐述的相关原则和方法,用SIPOC图(供方―输入―过程―输出―顾客)示意一个供参考的优化后的信息化业务基本流程如图2.
流程中部分要点简述如下:
(1)打造价值链,实现更高层次价值增值
如在新的信息化业务流程下,打造出完整的管理咨询―产品开发―信息工程-采购-系统集成的价值链条,实现更高层次的价值增值。
(2)供应链充分合作,实现共赢
目前的信息化项目所涉及的领域、资源、能力越来越复杂,对通信咨询设计企业而言,有战略高度的优势,但也存在很多短板,因此取长补短,与供应链充分合作,走系统、资源、能力多层面的战略集成之路是必然选择。通过与合作伙伴进行紧密的供应链连接,最终形成能实现各自利益最大化的价值星座。
(3)深入理解客户需求
不同于一般的企业,项目型企业是针对某一具体的要求来进行生产的,因此客户需求本身就应该是流程中的关键输入,而对信息化项目而言,分析、挖掘乃至主动引导客户(也包括整个项目的最终用户,如智慧城市工程的最终用户可能就是广大市民)的显现需求、潜在需求和隐含的诉求更是至关重要。
(4)设立一站式业务经理和项目经理
对于信息化业务,不区分地域和专业,每个订单或潜在订单设置一名一站式市场经理,订单确定后则设立一名一站式项目经理,这两个经理对同一个项目均一跟到底,原则上中途不做交接,这两名经理尤其是项目经理将被授予比较高的管理权限,保证流畅的项目管理流程。与客户沟通和确认的工作由主要也由项目经理进行安排,沟通结果均由项目经理进行确认及跟进,删除相互牵扯的沟通和等待过程,减少内部运作的环节中信息输出接口,尽量避免对外信息不一致。
(5)强矩阵型工作团队
打造信息化项目的项目管理部,上面提到的项目经理(经验丰富,大局感强的资深人士)配置在里面,其他需要的各版块、专业的人员则由各生产部门提供相关人员充实到虚拟人员库中。每个订单确定后,按照项目的大小、难度和服务范围确定项目经理人选,项目经理负责从虚拟库中选配适当的项目组人员,由项目经理按强矩阵方式进行管理、协调,保证工作的无缝性。
(6)严格的监督、考评机制
对信息化项目的关键节点和交付物进行严格的监督和考评,考评结果与相关人员的绩效密切挂钩。可设立信息化项目专职监督员,对项目进行较深入的监督和评估。
五、结束语
篇6
互联网+?首入国家顶层设计,战略意义重大。?互联网+?首次现身政府工作报告,并被纳入国家经济顶层设计,意味着政府互联网思维的转变,通过互联网和传统产业的结合,将培育更多的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融合创新,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报告》还提出?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从政策层面支持我国互联网企业?走出去?。
官方权威定义O2O,2015将是O2O元年。《报告》提出:?加快培育消费增长点?,?把以互联网为载体、线上线下互动的新兴消费搞得红红火火?。O2O作为一种新兴的消费模式,是拉动消费的重要增长点之一,对中国经济增长意义重大。O2O也是阿里和腾讯未来的战略制高点,预计双方将投入数百亿资金撬开市场。2015年将真正成为O2O元年。
年度策略前瞻推荐,互联网大潮席卷而来。正如我们在年度策略《2015:互联网的春天》中所提出的:近几年出现的?互联网热?将进一步升温,互联网将成为社会、资本市场的中心,互联网已成为所有产业和企业的方向。互联网已成为衡量判断一个行业、一个企业有没有前途,是否会被淘汰的标尺。它迫使所有行业、企业必须改变思维方式,转向互联网思维,用互联网思维来思考和重新定位,用互联网思维来调整和审定发展战略!
2015年互联网发展将出现三大特点:第一,传统产业向互联网过渡将加快。传统行业为避免被时代淘汰,将争相?触网?。第二,消费服务领域的互联网化将大面积铺开。医疗、金融、教育、旅游等,这类与消费者生活工作更加贴近的行业,其被互联网化的时机已经相对成熟,出现了O2O这一全新的互联网经济模式。第三,业内优秀企业将成为引领大潮的主力军。
投资建议:互联网涉及各行各业,我们重点推荐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医疗、O2O和互联网停车场四大子行业:
金融服务向互联网端迁移已成必然趋势。我们看好在金融领域卡位精准的IT公司,重点关注恒生电子、金证股份、大智慧、京天利等。
随着更多医改政策落地,互联网医疗将有更多的新模式出现。建议关注在互联网医疗领域已提前布局的相关上市公司,重点关注万达信息,东华软件,关注朗玛信息、卫宁软件、海虹控股、宜华健康、延华智能等。
O2O是?互联网+?在线下消费行业的落地,重点关注石基信息、新大陆、绿盟科技,信雅达、证通电子、新国都。
篇7
物联网因为广泛引入“物”,并且物的特征发生了质的飞跃,所以将更有利于形成丰富多样的、创新型的产品和应用。这些产品和应用将物联网的理念和价值予以兑现。但是,物联网在价值兑现过程中,不仅需要材料、传感、通信、软件技术的全面支撑,更需要克服互联互通、安全可控、应用模式等多方面关键挑战。其中,材料、传感、通信是物联网的必备基础,软件应用是物联网发挥神通的灵魂,两者不可偏废。目前,物联网发展中存在着“重传感轻应用、重硬件轻软件”的问题,许多厂商采用新瓶装老酒的方式,打着物联网的金字招牌而做着传感器组网、记录数据、开关控制的简单事务,造成许多应用各自为政、缺乏设计、架构僵硬、层次混乱、难以整合,各色烟囱独立,难以协调发展。
因此,我们建议采用“整体布局、软硬协调、重点突破”的物联网推进模式。对于软件产业而言,我们建议企业可以从软硬一体化产品、互联互通标准、核心后端处理系统和商业模式探索四个方面给予重点关注并开展技术、产品研发与应用实践:
着力点1:研发“软硬一体化”技术、标准与产品
伴随物联网下感知设备的延伸,新型的“人机”交互,在“物物”交互和“人一物”交互方面创新全间广泛,软件与硬件的产业融合将成为主要趋势。这一趋势下将分化出两类发展主线:一类是传感元器阵与设备的“软硬一体化”技术、标准和产品创新,这类创新更多伴随材料学或者基础科学的发展而发生。以传感器为例,除了改进传感器工艺,发明新的、低耗能传感设备之外,可以结合激光技术、半导体技术和微机电纳米技术的发展,研制新型传感器及相应的嵌入式软件功能,综合提升传感器的智能感知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有效减少传感器的检定、维护频度,提高传感器的适应性,降低维护成本,最终形成“软硬”件一体化的终端传感产品;另一类是面向创新应用的新型“软硬一体化”智能技术、标准和产品创新,这类创新重点在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各类感知元器件支持下,创新信息感知和交互模式,形成新的高价值未来应用,这类研发是“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核心技术创新。例如目前关注的新型人机视觉交互功能软件的研究就是感知人类情绪和活动的典型代表软件与应用方向。
着力点2:研制物联网互联互通技术、标准体系
物联网需要技术和管理标准的坚实支撑,从技术标准来看,物联网理念高度关注“连”和“通”,通过传感元器件、通信技术可以实现物联网“连”的实现,但是真正制约物联网发展水平和潜力的将是保证“通”所需的技术、标准和产品。不解决“通”的问题,物联网难免和传统应用一样,陷入“烟囱式”发展沼泽,最终形成“烟囱”林立,但是彼此互不相识,难免要走“整合”、“改造”乃至重建的老路。我们建议至少关注信息技术在三大系列标准方面的作用发挥:一类是传感元器件互换互通规范,提升传感元器件的标准化水平和互换能力;第二类是物联网网络互联标准,包括传感网之间、传感网与通信网、传感网与互联网之间互联标准等;第三类是物联网信息标准,包括数据描述、管理、交换、使用等。可以说,互联互通技术与标准是物联网发展的真正短板,不从顶层统一规划物联网标准体系,不通过联合力量来统一发展和制定物联网相关技术与标准,物联网的发展将重蹈“标准满天飞”、“技术口号多”的覆辙,应用水平也将停留于示范与试水阶段,其大规模产业应用尚需时日。
着力点3:研发信息传输/加工技术与“后端”运营服务系统
物联网的价值不只是通过传感元器件采集到数据和信息,其价值体现在可以将各种采集来的数据和信息加工处理为可以转化为社会、企业与公众服务的能力。这种能力首先需要具备海量数据加工处理能力,即物联网需要具备可靠、安全、可扩展的“后端”服务系统。众所周知在物联网时代,大量的信息集中涌现,不同的感知设备通过不同的传输通道将不同的信息传递到加工处理环境后,要求可以快速、准确、智能、安全、高质地完成信息处理、加工和反馈。因此,支撑大规模数据与应用服务的“后端”系统是物联网的“大脑”所在,是物联网发挥作用的关键。建议高度关注以下四方面的技术研发:1)云计算关键技术研究,解决如何支持物联网感知信息的管理和处理关键技术,研发形成支持规模化、海量信息处理的物联网“后端”运营级支撑平台软件;2)支撑物联网的中间件技术,针对性地解决物联网下的应用集成问题、体系结构及相关特定技术(如大海量数据、高并发随机事件、智能化协同与信息处理等)及相应支持软件工具的研发。3)智能化软件。物联网受内外部不可预见的突发事件影响,信息处理的时效性要求强、事件判断和决策响应水平要求高,同时还要从海量数据中找出人类关注的事件特征,主动感知潜在的威胁,这需要多学科融合,找到发现各类信息特征的途径,用智能化软件代替人脑来分析、预警和处理。4)安全是物联网能否走向实际运营的关键,物联网掌控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世界,其网络环节比互联网更多更复杂,即便是身处壮年的互联网,其安全漏洞依然时隐时现,处于襁褓期的物联网,该如何设立更高的安全护栏呢?笔者认为这将是未来几年甚至十几年研发的重点。
着力点4:开展以运营商/企业牵引的应用创新与商业实践
物联网最终的成功落地不仅需要运营商和服务商看准运营市场和价值,更需要具备成功的应用模式和典型应用,基于公认的运营模式,运营商之间有效协作,带动材料提供商、设备制造商、通信厂商、软件厂商共同发展。目前,物联网发展尚处于试水阶段,技术体系也更多依赖RFID为主的射频技术,有效的商业应用模式依然没有形成,良好的市场协作氛围严重缺乏。因此,要推动物联网发展,需尽快建立良好的产业环境,打破行业和应用壁垒,探索和发展可行的商业模式。
篇8
关键词:数字出版;云出版;大数据
2002年,亚马逊把富余带宽、存储服务器等资源租给第三方用户,并于2006年推出云服务平台。2006年,苹果联合企鹅、麦克米伦等5家著名出版商一起构建云出版服务平台。2010年5月,方正阿帕比公司在国内率先提出云出版概念。目前,云出版已成为数字出版的前沿发展方向,也是当前出版研究的热点之一,我国专家学者近5年来已就云出版各层面问题开展研究并取得了一些理论成果。
一、云出版概念与特征
刘成勇认为云出版是云计算技术应用于出版产业而产生的新的应用与服务,包括出版内容云、出版技术云、出版渠道云、出版服务云四层含义,共同形成云出版。①刘锦宏认为云出版是编辑加工、复制生产、发行推广、阅读存储等出版环节使用云计算技术的数字出版活动。②刘永坚等认为云出版是以虚拟化技术为基础、以按需付费为商业模式,具备弹性扩展、动态分配和资源共享等特点的数字内容出版、交易及管理模式。③彭绍明则认为云出版是一个完整产业链的实现方案,是一项工程。④康存辉认为,云出版提供的是方便快捷的“一站式”服务,出版内容经编辑加工然后直接存储于云端;读者通过传播云工具可随时了解、触及、获取云出版物;出版商可通过云出版平台自主管理数字出版内容,并可面向市场自主经营。⑤
概言之,无论将云出版定义为一种活动、一种商业模式、一项方案或者工程,实际上云出版本质上仍属于数字出版范畴,具备数字出版的基本特征;同时,云出版平台具有的分布式与云计算技术特征,使出版机构能投入很少即可共用和分享众多云资源,这也大大增强了云出版资源的应用范围和服务功能。
无论传统出版、数字出版还是云出版,都是离不开“人”的活动,编辑及其工作、读者及其阅读活动均是云出版研究的重要研究对象。
云出版编辑工作流程包括策划组稿、数字编校、管理、动态维护等。云出版用户需求的个性化和多元化、云出版海量的内容资源等因素加大了编辑选择、加工的难度,云出版编辑还需对既有出版物进行统计分析、避免内容同质化。因此,云出版对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3年,某刊邀请四位出版人共同研讨云出版时代如何做编辑、做好编辑工作。其中,周蔚华提出云出版时代编辑应发挥“优选、优化、发现、创造、创新、集成、文化传承、娱乐引导、引领文化消费、把关”等十大功能;金马洛强调了编辑自强的重要性;邵培松则从营销策划角度强调了云出版时代编辑整合能力的重要性;李又顺提出云出版编辑要有“编辑灵魂”。⑥⑦吴平也强调云出版时代“编辑是出版的灵魂”。⑧现有研究大多关注编辑如何适应云出版,这是必要的。另一方面,云出版工作急需大量复合型人才,而不仅仅是适应云出版的编辑人才。因此当务之急应重点研究政府、行业及教育界如何积极推动云出版人才的教育培训、领军人才的发掘与引进;深入研究云出版人才培养的相关政策、机制及措施等。
云出版能更好地满足读者个性阅读的需求与体验,当代读者云阅读习惯也已逐渐建立,一些研究关注了云出版读者及其阅读活动。王利明指出阅读需求驱动云出版改革发展是云出版成功路径,须注重读者体验,包括获取便捷性、阅读舒适性、导读全面性、互动可行性等。⑨由于手机阅读的普及,丹提出应借助云出版平台资源和技术,重新布局手机阅读内容资源结构,多层次深化产品形式以满足多样化需求。⑩
三、云出版产业的发展
1. 云出版模式
由于视角或分类依据不同,云出版模式的提法较多,如产业模式、经营模式、服务模式、技术服务模式等。云出版模式是云出版研究的热点问题。
美国云出版产业发展领先于世界,其发展模式具有借鉴价值。韩成、周中华的研究表明,美国重复性商业模式很少。亚马逊、苹果、谷歌等都有其独特的商业模式,各具特色,优势鲜明。k刘锦宏等归纳云出版有售卖式、租赁式和混合式三种商业模式,亚马逊、中国知网等为售卖模式;天津云计算中心、方正云出版服务平台等为租赁模式;混合模式同时采用售卖和租赁模式,苹果的 Book Server项目即为混合模式,混合模式是云出版的主要发展方向。l朱嘉蕊、徐丽芳研究了互联网档案馆Book Server项目模式,并指出它实现了读者、作者、出版商、销售商、终端设备制造商以及数字图书馆的整合开发。m以中国知网为例,丹总结提出了“云出版+云数图”服务模式。n沈明锐、王希华从内容云、渠道云、服务云三个方面在理论上构建出云出版模式。o而周荣庭、谢广岭对云出版交易平台、运营平台、互动平台、服务平台的设计提出构想,并以框架图方式描述了云出版平台的交易与商业模式。p
目前云出版模式研究的成果并不少,但主要是对国内外代表性企业的成功云出版模式进行概括与总结,依然属于被动式研究。今后,在借鉴和剖析先进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多样化或特色化的云出版模式应成为国内云出版模式研究的重要内容与方向。
2.云出版产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吕莉、王利明、周伟良等研究者从不同视角归纳了云出版面临的多方面问题:一是信息安全与隐私问题,如存储在云平台中心的数据安全问题,稿件涉及政治、泄密与隐私问题等;二是技术与服务标准体系问题,如内容资源格式、受众服务计量计费标准未统一等;三是版权问题,如版权纠纷不易取证;四是产业链连通及商业模式构建问题,如出版企业设备与资源迁移、结构与组织调整问题;五是产业急需人才的培训与培养问题,如内容制作、市场开发、大数据处理、大规模集群服务器管理等环节的人才急缺。qrs
在云出版发展策略研究上,张博等提出要转化运营模式、深化技术应用、加强服务创新、促进多方集成等。t周伟良提出一是营造环境,扶持重点;二是云平台服务商要增强商誉与客服信赖度、追求差异化;三是加强产学合作,开发新技术、培训培养人才;四是做好顶层设计;五是出版单位对内容资源精耕细作,与服务商协作获益。u汪全莉、徐志武就云出版的国家政策、技术研发、管理模式、法律法规、教育培训等方面提出了全面建议。如国家应制订扶持优惠政策,设置专项科研经费,奖励技术创新成果,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立法与执法;云出版行业与企业应加强安全技术开发,开展关键标准研制,开展产业链横向、纵向、混合式整合,探索多维赢利模式。v
云出版毕竟是个新事物,其发展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很多。现有研究虽然在宏观与微观层面均不乏成果,但研究成果总体上显得离散,依然缺乏系统的解决方案,缺乏云出版发展的顶层设计,在解决关键问题与突出矛盾时所提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有效对策仍显不足,这些方面应该成为今后对策研究的重要着眼点与切入点。
四、云出版的相关法律问题
目前,相关法律法规滞后已成为制约云出版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云出版实践中版权问题及网络安全问题凸显,对云出版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日益重要。
陈琛指出云出版面临诸多法律问题,一是产业链主体间交易关系的法律属性发生改变;二是著作权实施和保护规则亟须完善;三是读者对作品的点击、浏览、购买、阅读、评注等被记录,其阅读隐私权受到威胁;四是产业链新增主体的法律地位和权利义务尚待明确。w 张秀芹认为云出版带来了版权保护的新挑战,版权方地位进一步降低;传统版权方利益空间被挤占;侵权成本下降,维权难度加大。x王一伊认为相关法律条文比较模糊,操作性差。y针对上述问题,黄丽霞,陈新昕认为需建立系统完备的数字版权保护机制,包括完善版权立法,建立数字版权集体管理组织,完善版权行政监管机制,加快国家层面数字版权数据平台建设,加大出版方话语权等;z应完善法律法规,明确界定用户权利,明确读者阅读隐私权利客体、权利范围;明确出版商、服务商、渠道商及用户间的法律关系。
可见,云出版法律法规问题研究主要围绕数字版权保护、用户阅读隐私权保护、相关主体间的法律关系界定展开。目前,这方面的成果并不丰富,而版权保护与网络安全问题研究显得相对滞后,今后有待加强。
五、结语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迅速推广,云出版产业发展迅猛,面临的问题也很多。近年来我国云出版研究不断深入,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理论成果,对云出版产业发展能够起到一定的建言献策作用。但总体而言,现有研究成果分布整体上呈现出宏观、定性、粗放分散式成果较多,被动的总结归纳式成果较多的特征,大多数研究采用定性分析方法,针对云出版的实证调查研究、基于理论模型的定量分析研究较缺乏;深入而系统的理论研究成果很少,尤其是针对云出版特定方面问题开展深入研究的成果少。今后云出版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在研究方法上,应注重实证研究方法的使用,及寻找或建立更为合适的理论模型,以提高研究的学术价值。在研究的内容上,一方面应加强系统的综合研究,另一方面,应在产业模式、政策制度、法律法规、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战略环节开展专项攻关研究,提出具有实效性的对策建议。而政府、行业、高校及科研机构应协同建立产学研一体化联盟,设置专项经费深化云出版研究,以有效助力云出版这一新业态的发展。
(杨明,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文化传媒学院教师;陈少志,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文化传媒学院教授;陈志文,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
? 本文系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新媒体时代数字出版教育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4CXW041)、2014年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吉林省数字出版产业人才问题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40418028FG)、2014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基于约束控制和数字指纹的数字出版资源抗叛逆者侵权研究”(项目编号:14YJC870003)、2013年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点项目“数字出版媒体的身份标识研究”(项目编号:13ZS148)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 刘成勇.关注“云出版”[J].出版参考,2010(21):1.
②刘锦宏,李思洁,袁晓群. 云出版商业模式研究[J].出版科学,2012(6):74-77.
③ 刘永坚,刘拥军.“云”建设助力出版产业升级[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2-03-26.
④ 彭绍明. 云出版:数字出版发展的整体方案[J]. 出版发行研究,2012(2):10-13.
⑤ 康存辉,操菊华.基于长尾理论的云出版研究[J].中国报业,2012(24):167-169.
⑥ 周蔚华等. 云出版时代,好编辑如何修成正果?[J]. 编辑之友,2013(7):6-11.
⑦ 周蔚华等. 云出版时代,好编辑如何修成正果之再探[J]. 编辑之友,2013(8):6-13.
⑧ 吴平.2013编辑出版学的十大观点[J].编辑之友,2014(1):14-18.
⑨ 王利明.阅读需求驱动下的云出版发展走向[J].中国出版,2014(9):54-56.
⑩ 丹.借力云出版平台,打造手机阅读崭新业态的策略研究[J].编辑之友,2013(2):109-111.
韩成,周中华.中美电子书市场分析与比较[N].中国出版报,2010-08-26.
朱嘉蕊,徐丽芳. Book Server:自由开放的云出版模式[J].出版参考,2013(25):58.
丹.公共文化事业中的“云出版+云数图”服务模式研究[J]. 图书馆学研究,2013(21):95-98.
沈明锐,王希华.传播学视角下的云出版模式初探[J].今传媒,2013(11):117-118.
周荣庭,谢广岭.云出版: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新的理念构建和方案设计研究[J]. 中国出版,2013(10).
吕莉. 论我国云出版的发展现状[J]. 新闻世界,2013(4):249-250.
王利明. 云出版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J].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2014(4):97-100.
周伟良. 我国云出版平台的发展障碍与应对策略[J]. 中国编辑,2012(6):64-67.
张博,庄子匀,陈敬良.云出版是解决数字出版面临问题的根本出路[J].出版发行研究,2012(2):14-17.
汪全莉,徐志武.我国云出版:发展与问题[J].出版发行研究,2013(1):81-84.
陈琛.云出版架构下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法律策略[J].出版广角,2013(17):73-75.
张秀芹.“云出版”时代数字版权保护面临的新挑战及对策[J].前沿,2013(15):82-84.
篇9
本报讯 为加快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其他部委和单位制定了10个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对2015年物联网行业将要达到的总体目标作出了规定。
专项行动计划具体包括顶层设计、标准制定、技术研发、应用推广、产业支撑、商业模式、安全保障、政府扶持措施、法律法规保障、人才培养等方面。其中,顶层设计专项行动计划提出,到2015年,初步实现部门、行业、区域、军地之间的物联网发展相互协调,以及物联网应用推广、技术研发、标准制定、产业链构建、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安全保障、频谱资源分配等相互协调发展的局面,基本形成各环节协调发展、协同推进、相互支撑的发展效应。
标准制定专项行动计划提出,到2015年,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推进物联网标准化工作的组织架构、协调机制和工作制度;重视自主创新,按照共性先立、急用先立的原则,研制一批基础共性、重点应用和关键技术标准;同步推进国际国内标准化工作,争取在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ISO/IEC)和国际电信联盟(ITU)等国际组织中取得实质性突破。通过行动计划的实施,物联网标准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我国主导的物联网国际标准领域不断扩大,有力支撑物联网产业发展。
技术研发专项行动计划提出,到2015年,突破智能传感器、物联网大数据处理与智能信息管理、行业应用软件等方面的关键技术,推动物联网技术与新一代移动通信、云计算、下一代互联网、卫星通信等技术融合发展,加快物联网技术创新体系和能力建设,培育形成我国自主的物联网产业链,全面提升我国物联网产业核心竞争力。
应用推广专项行动计划提出,要到2015年,在工业、农业、节能环保、商贸流通、交通能源、公共安全、社会事业、城市管理、安全生产等领域开展物联网应用示范,部分领域实现规模化推广。在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实施典型应用示范,建设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应用先行区。通过应用示范和应用推广,形成一批物联网综合集成应用的典型解决方案,显著提升物联网应用水平,使物联网成为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社会管理、提升公共服务的重要力量。(周寿英)
篇10
然而,这轮被称为“智慧”的席卷中国的城市建设热潮中,谁是埋单者?政府,企业,还是能享受智慧生活的市民?
在接受《望东方周刊》采访时,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发展改革处副处长郑明媚表示,当前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问题正是缺乏商业模式,而这直接决定着智慧城市的建设能否可持续。
“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对于地方政府来说,这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政支出,完全由其承担并不现实。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必须考虑引进民间资本,和企业合作。”郑明媚说。
对政府和企业来说,各种探索正在进行中。
谁应为智慧城市埋单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有必要对智慧城市的项目进行一些必要的分类,根据不同的类别来决定谁埋单。目前北京市已经在作这样的尝试。”神州数码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长李继刚对《望东方周刊》表示。
李继刚认为,基础的公共服务需要政府投入,例如智慧政务、搭建一个整合的信息数据平台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智慧城市中的一些项目属于基础设施建设,比如,政务的智慧化本质上还是为了使城市的运营管理更高效,最终结果就是惠民。毫无疑问,这部分应该由政府来投入。从目前情况来看,政府的惠民投入还远远不够。”
政府的钱又从哪来?
众所周知,高企的地方债已经成为地方政府头上的一道紧箍咒。即便是在合理合法运用资金的情况下,似乎又有太多的领域需要投入――教育、医疗、交通等等。
尽管住建部、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等都在试图对智慧城市做顶层规划和设计,并设立了许多试点城市,但并没有太多前期的资金支持。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规划设计研究所总工程师王爱华告诉《望东方周刊》,国家设有专项的信息化基金,会划拨到各个地方城市,但没有智慧城市的专项基金。
至于基金最后有没有应用到相应的信息化建设或者智慧城市,各地方也莫衷一是。
2014年6月23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中央编办、工信部等部委研究决定,将深圳、佛山、苏州等80个城市列为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国家发改委《关于同意深圳市等80个城市建设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出,国家将为试点城市提供资金支持。
《通知》明确了国家将采取“后补助方式”支持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建设:对条件成熟的城市,中央财政将安排部分启动资金,并在后续年度中根据考核验收结果给予财政奖励;对已拨付启动资金的城市,如通过考核验收则继续拨付奖励资金,未通过考核验收将视情况收回全部或部分已拨付资金。各城市获得财政支持的多寡与其考核验收结果直接挂钩。
在公布了智慧城市试点之后,在住建部的牵头下,国开行提出为相关项目提供不低于800亿元的投融资额度,之后又有两家商业银行作出承诺,表示将提供不低于国开行的授信额度,支持智慧城市建设。另有其他投资机构也在2013年4月初签订了2000亿元的投资额度。
“最初,地方政府可能会觉得这是一场分钱游戏,入选了住建部的智慧城市试点就能拿到钱,实际上多数拿不到。能看到的也就是一些银行关于授信额度的承诺,但是,钱借了总是要还的,如果项目后期运营不能产生经济效益,最终还是个支出项,最后变成了债务。”一家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国内厂商内部人士告诉《望东方周刊》。
上述人士对本刊透露,实际上,不管手里是否有相关的资金,政府都不大乐意出钱,总是希望企业进行前期垫付及建设。
“从规定可以看出,现在相关部门是很聪明很谨慎的,想拿到钱是要通过考核验收的。而这对地方政府来说有一定风险,因为它总要进行前期投资,而最后也未必能够达标。”李继刚说。
依靠市场的力量
作为基础公共惠民服务的智慧城市项目自然应当由政府来埋单。然而,当市民想要享受超出了基础之外的更高层次服务,例如随身WiFi、远程医疗等,则可能需要为此支付一定的代价。
李继刚认为,这是由经济规律决定的。“为什么北京、上海的房价贵?因为有最好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在他看来,不仅是智慧城市这方面,对于所有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国都可以探讨一种合理的公共回报机制。“谁受益谁就付出一定的回报,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这个机制如何设计得公正合理是个关键。就像中国的高速公路一样,收费是为回收投资,但投资收回之后还继续收费就不合理了。”
实际上,在移动互联网和智能设备兴起之后,智慧化的应用就层出不穷。例如基于位置服务的滴滴打车、大众点评、美团等,以及乐视开始通过大屏幕植入一些可链接社区服务的功能和应用。
这些市场化的力量,可以为智慧城市的商业运营提供一条可行的路径。政府需要做的,是开放数据和信息。商业公司则基于这些数据和信息开发最贴近市场和用户的应用。
北京市西城区曾对车位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感到头疼:一边是车主找不到停车位,另一边却是高达40%的地下车库空置率。西城区相关部门希望能做一套信息系统来解决这个问题。
在提供咨询时,李继刚却有不同的看法:“政府只需要把这些停车信息汇总并把数据开放出去就可以了,自然会有很多企业来做这个事情。至于他们做得好不好,准确与否,自有用户和市场去检验,最后形成优胜劣汰。”
2009年,香港交通运输署推出与香港理工大学土地测量及地理信息学系共同研发的“公共交通查询服务”,然而,这个免费的路线搜寻系统却没有被市民所认可,被指责体验差、甚至出现错误的资料数据、资料过时及资料不足等。之后,香港交通运输署改变策略,将数据开放出去。短短3个月后,市场中便出现了十多款相关的APP,由其自己优胜劣汰。
“我相信商业公司的嗅觉更灵敏,也有专业的技术和运营团队,最终他们究竟靠什么模式来盈利,这是他们的问题。事实上,现在许多公司都有自己的盈利模式,也没有让用户直接付费,这方面他们很擅长。政府根本没必要也没有精力对每件事情都亲力亲为。”李继刚说。
国家发改委近期公布的《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也指出,各地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和运营模式创新,注重激发市场活力,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指挥城市建设投资和运营,杜绝政府大包大揽和不必要的干预行为。
“这个方向是正确的,政府只在一些关键领域发挥主导作用,更多的领域要交给企业来做,政府做好引导作用即可。”郑明媚说,政府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企业更看重后期的商业运营
BT(Built-Transfer,建设-移交,)和BOT(Build-Operate-Transfer,建设-经营-移交)模式,是智慧城市建设初期最常用的一种模式。
前者是政府利用非政府资金来进行基础非经营性设施建设项目的一种融资模式;后者实质上是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经营的一种方式,以政府和私人机构之间达成协议为前提,由政府向私人机构颁布特许,允许其在一定时期内筹集资金建设某一基础设施并管理和经营该设施及其相应的产品与服务。
中兴通讯副总裁徐明在接受《望东方周刊》采访时,将BT和BOT比喻为简单的“买卖关系”,而先付钱还是后期移交时付钱,不过是时间早晚问题。这种传统模式是以往中兴的智慧城市项目的选择,例如河南三门峡等。
亿阳集团与哈尔滨市政府合作建设的“电子警察”项目也是典型的BT模式,即政府利用非政府资金来进行基础非经营性设施建设项目的一种融资模式,该项目由亿阳完全出资4000万元建设,建成后交由哈尔滨市政府使用,该市则需通过3年的分期付款向亿阳支付全部的建设费用。
“政府通过购买企业的服务来调动市场资源,让双方建立良性的合作关系,但前提是让企业看到盈利的潜能。”郑明媚说。
“地方政府比较倾向于采用BT模式,因为这由企业提供技术方案和全部建设资金,政府在前期无需任何投资,只需提供政策即可。”徐明表示。
但是,经过几年的实践,徐明对BT模式有了不同的看法。
“首先,智慧城市项目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企业压力很大。而当项目建好之后,还要面临验收方面的一些风险。例如政府可能觉得建好了之后用得不太好,或者干脆没什么用,那么这时政府是埋单还是不埋单呢?这对企业是个残酷的风险,因为一不小心丧失的不仅是前期投入,还有商业信誉和品牌价值,而政府呢,也浪费了时间精力。对双方都没好处。”徐明说。
他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跟最初政府的规划设计以及与企业的前期沟通关系很大。“现在大家基本上都在摸索,政府和企业都是这样。一些地方政府对智慧城市的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还没有想得太清楚,这可能会导致一些不理想的项目出现,而令双方都陷入比较尴尬的境地。”
最典型的案例是被称为2011年安防行业第一大单的平安重庆项目,最终因政府不能及时还款导致项目搁浅。
这种模式的另一个弊端是,在项目移交给政府之后,后期维护可能会成为一个问题。徐明说:“产品买了,后续的服务却没跟上。事实上,政府的确可以自己组织人力或者托管给专门的公司去运维,但效果往往不太好。”
作为企业,更看重的是后期的商业运营。
曙光集团参与了许多城市云计算中心的建设和运维,但在诸多应用中,属于政府免费提供给市民的政务服务类即没有商业拓展空间的项目,并不在其关注范围内。
“实际上,有一些城市的云计算中心,我们迄今为止还没有收回建设成本。我们更看重的是后期可能具有商业价值的服务,比如针对企业的产业政策服务平台、咨询服务平台及商务交易平台、小微贷款在线平台等,这些服务对企业收费,因此具有自己的盈利模式。在一些城市云计算中心我们70%的收入来自于此。”曙光集团副总裁聂华告诉本刊记者。
探路PPP模式
面对BT模式的诸多弊端,中兴毅然选择了另一条路――PPP。
广义PPP被称为公私合作模式,狭义的PPP是指政府与私人部门组成特殊目的机构,引入社会资本,共同设计开发,共同承担风险,全过程合作。简单而言,即与地方政府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建设智慧城市――这也是中兴正在探索的模式。
徐明认为,首先,这能够解决政府和企业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合资公司作为一个运营主体,可以采取结构性融资的方式。而最重要的是,能从根本上解决BT所不能解决的问题――项目后续的长期性维护和运营。
“通过合资企业的模式能够实现什么事情?我们过去做信息服务,跟企业和政府是B2B和B2G的关系,归根结底还是买卖方式,而现在我们参与后期运营了,直接面向享受智慧城市服务的市民,那就延伸成了B2B2C或B2G2C。这样就可以进行一些商业运营了,比如说我们提供免费的WiFi服务,但可能会推送广告给用户。”徐明说。
最重要的是,PPP模式下,政府对项目中后期建设管理运营过程参与更深,企业对项目前期科研、立项等阶段参与更深。政府和企业都是全程参与,双方合作的时间更长,信息也更对称。
“现在企业与政府一起进行前期的联合规划及顶层设计,政府熟悉政务并掌握了城市的数据,而企业则是IT专家,这样的一个联合实体会更容易成功,并且能够真正做到信息惠民。”徐明说。
2014年6月28日,中兴通讯与银川市政府举行的银川智慧城市研究院暨中兴(银川)智慧产业有限公司揭牌、银川中兴大数据中心建设启动仪式。这令银川成为国内智慧城市建设中第一家引入PPP模式的城市――由政府购买服务,社会资本投入,专业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