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智慧教育范文
时间:2023-09-01 17:18: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等教育智慧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香港;高等教育;国际化
1 香港的高等教育现状
上世纪后期以来,香港的高等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在短短的二三十年内,除香港大学以外,香港本岛突现了以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及香港城市大学为代表的国际知名大学,其办学实力和规模同步增长。
1.1 香港高等教育的发展简况
与内地相比,香港的高等教育起步相对较晚。香港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香港大学”成立于1911年(1912年正式办学)。在其成立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香港大学以为港英政府培养公务员为主,港大创校以来一直采用英语教学。在法律、心理学、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学术研究表现突出。香港的高等教育在历史上曾经也是少数人“精英教育”,但自1993年以来,香港高校学生数量开始较快的增长,以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形成其特殊的高等教育休系,接受高等教育的途径向多样化发展,其高等教育逐步进入普及化阶段。香港本岛现在高等学校14所,其中公立学校8所,私立大专院校6所(其中包括一所私立大学)
1.2 香港政府高等教育的经费支持
香港现有高校的办学条件和水平明显超过内地很高水平,但其办学成本和学费也相当高昂。据考察了解,扣除基础设建设成本,香港政府为每个公立院校学生的平均资助成本为20万港币/年,其中理工科学生为50-60万港币/年,对医学生资助则超过100万港币/年(其中兽医生均资助则高达120万港币/年)。
和内地一样,香港高等教育的经费最主要的来源是香港政府。在香港没有一个类似于国内教育部的“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简称“教资会”),负责就香港高等教育的经费拨款安排及策略性发展,向特区政府提供意见。但所不同的是,“教资会”属于非法定的团体,其职能是“致力与各院校、政府当局及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工作,务求令高等教育界达致卓越,从而发展香港成为区内教育枢纽,同时培养高质素人才,以推动本港经济及社会蓬勃发展。”据称“教资会”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教育政策性机构,其不会对香港公立高等院校的办学思路进行直接的行政干涉。
除政府资助外以外,社会界及知名人士的捐助也是香港本岛各公立高等院校办学经费的一个重要来源。除了8所公立院校外,香港还有一些社会人士开办的私立院校。以香港树仁大学为例,其根据香港社会需求,在一些办学成本相对较低的学科领域,如商业、人文及社会科学方面提供极具特色和高水平的大学本科及研究生教育,虽然由于没有政府经费的资助,其办学条件和设施相对香港8所公立院校存在明显的距离。
另外,学费也是香港各高校办学经费的主要源,香港公立高等院校对本地学生的学费为42500港币/年,同时香港公立高校每年会招收为数较多的“非本地生”(以内地学生为主),其学费则为10万港币/年。私立高等院校的学费相对较高,如树仁大学本地生的学费为6万港币/年,但有意思的是,树仁大学对包括内地学生在内“非本地生”收取的学费是和本地生是一样的。
2 对香港的高等教育水平和特色之见闻
在2个星期的考察学习期间,实地走访了包括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岭南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教育学院、香港职业训练局、香港树仁大学及钟声慈善社胡陈金枝中学在内的一批香港本岛的高校及中学。
2.1 香港高校及其全人教育
香港的综合性大学有相对广泛的学科门类设置,其办学规模和实力比其他香港高校有明显的优势。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及香港城市大学是香港本岛综合性大学的典型代表。香港中文大学成立于1963年,是香港第二所成立的大学,以人文社会类学科学优势,设有文学、工商管理、教育、工程、医学、理学、社会科学、以及法律等八个学院合共60个学系,在学生总数1.8万余人。除专业及学科设置之外,“书院制”是香港中文大学的一大办学特色,其设有新亚、崇基、联合、逸夫、晨兴、善衡、敬文、伍宜孙及和声等九所书院。这些书院以学生学习和生活场所为核心,每个书院设有各种特色的计划和活动,以根据学生兴趣和专业特点,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同时,拓展学生更广泛的兴趣和眼界,以促进“全人教育”理念。香港科技大学立于1991年,虽然科大是香港最晚成立的公立大学,但发展迅速,目前该校的工程及商业学科在国际上具有颇高的声誉。同时香港科大现已成为高度国际化的研究型大学,同理、工、工商管理及人文社会科学及霍英东研究院五所学院组成,提供本生科生及研究生课程。香港科大为本科生提供“通识教育”,以利其全面发展。
2.2 香港的大学博雅教育
香港岭南大学是香港唯一的以“博雅教育”为理念的大学,虽然其办学规模相对很小(在校学生人数只有2000余人),但其绝对可以称得上是精细化办学,其教学理念是强调全人教育、以学生为本,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及个人成长,矢志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判断、关怀他人和勇于承担责任,以面对快速变化的时代挑战。由于实行精细化办学,岭南大学的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在港都具有较高的声誉。岭南大学“博雅教育”强调学生的全面的学习和个人成长,用以培养学生智慧和创造能力,务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全人,对其深刻印象是教师较全面深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其校长“每天”和多位学生共进早餐,以倾听学生的意见和诉求,甚至帮助学生解决各种校院学习和生活上的各种细小而具体的问题。因此,岭南大学师生关系非常融洽,岭大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很高和“归属感”很强。
2.3 香港的高等职业教育
香港职业训练局(VTC)成立于1982年,是香港最具规模的专业教育培训及发展机构。其性质类似于内地的高等职业院校及成人教育机构,每年为25万名学生提供全面的职前和在职训练,并颁发国际认可的学历资格。香港职业训练局颁发相当于国内中职及本科层次的资质文凭,为不同年龄与层度的学员提供就学。其教学手法着重传授实际技能,强调实践经验及成效,重点不单是传授知识与技能,同样重要的是“实干”。VTC有两套主要策略计划,第一套策略计划以“创新价值、构建实力”为主题,建基于业界、青少年及成年学员的“终身发展伙伴关系”;第二套策略计划于2008年确立(期限从2009.10至2016.07),计划主要纲要在于为香港专业教育培训发展开拓新貌;透过提供多元化且实用的课程,协助青少年及成年学员提升就业竞争力及实践终身学习;为各行各业培育维持香港经济整体发展及竞争力所需的优秀人才;支持政府的教育及人力发展政策等。
3 对香港高校国际化办学理念有关的学习体会
和内地高校相比,香港高校由于生源及土地资源等方面的限制,其办学整体规模相对较小,但其充分利用香港地域、经济和社会条件,在很多专业学科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特别是其一些国际化办学理念值得内地高等教育工作都借鉴。
3.1 注重国际排名和影响
香港的高校非常注重国际排名和影响,以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岭南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以例,其在一些国际知各大学排行榜上位居前列。虽然大家都认同大学排名并非衡量一个高校办学水平的唯一指标,各种大学排名的标准也因其指标或测重的不同或有失偏颇,但在当前高等教育国际化办学及竞争的时代背景下,对高校国际排名及其影响力的关注,也是在国际范围内获取优质生源、广纳贤才及争取政府或社会支持的有效方式和途径。
3.2 全球范围内招收专业及学科人才
香港大学的国际化办学理念的一个重要方式的在全球范围内招收各专业及学位领域的优秀人才。以香港科技大学为例,以招收了包括多名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国际级大师,其拥有一支享誉国际的优秀教研队伍,其教授、副教授及助理教授人数才约450人,却来自全球35个国家,各级教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其中75%的教授从北美60多所一流研究型高校取得博士学位。据观察,教研队伍国际化是香港科技大学教学及科研走向国际的一个得要途径,也可是其国际化排名得以快速提升的一个重要源头。
3.3 每个高校有较高比例的非本地生
在香港的公立高等院校中,每年会招收20%左右的“非本地生”(包括内地学生、台湾学生及国际生,其中以内地生占大部分比例)。特点引人关注的是,香港各大公立高等院校非常重视从内地招收成绩优秀的应届高考学生,甚至多个内地省份每年的高考状元会被香港高校录取。从内地招收高质量应届高中学生,为香港高校溶入内地不同的文化,为香港学生提供一个更多了解内地文化的窗口,这吻合了回归后香港经济和社会和内地不断溶合的趋势要求的同时,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香港高校在内地的知名度。
3.4 实行国际交流的交换生制度
根据其专业学科特点,香港的高校会和国际上或内地的各名或特色院校建立相对稳定的合用关系,结成“姊妹”院校,并互派学生进行交换学习,互免学费。以香港城市大学为例,其专门安排经费,资助其45%学生在毕业之前至少有一次国际交流学习的机会。但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国际交流学习实际上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习”或“研究”国际上前沿专业知识为目的,而是以拓展学生“视野”或“领略”不同文化为重点。
【参考文献】
[1]莫家豪.香港高校国际化办学理念与实践[R].香港:香港城市大学专业进修学院,2013,08.
篇2
一、中等职业教育与社会需要相统一的意义
1.中等职业教育与社会需要相统一有利于社会发展
社会人才类型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社会的教育类型也随着人才类型的不断发展而发展。职业教育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对经济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职业教育学校与当地的工业发展息息相关,以便适应因生产不断增长对劳动力的需求。
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经济发展靠科技,科技运用靠人才,如果没有中等职业教育人才,而空有高端的科技人才,其科技也无法转化为生产力。
2.中等职业教育与社会需要相统一有利于学校发展及学生就业
技术型实用人才严重缺乏,高级蓝领成为社会用工的一大缺口,技工特别是高级技工严重短缺,几乎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条“短腿”。 只有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接轨,职业教育才有生源、有出路。中等职业教育学生毕业后,就可以直接选择就业。现在的中等职业教育随着当地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要,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而可以使毕业生能够与职业岗位进行零培训接轨,避免学校资源浪费和学生精力、物力的浪费。在此二者完成良好统一的同时,社会、学校与学生三者之间可以形成良性循环,从而促进学校更好的发展。
二、目前中等职业教育与社会需要脱节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随着劳动力市场需求加大,国家对中职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但是,在中职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仍然存在脱节的问题。
1.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国被轻视的现象仍很普遍。在现实生活中,鄙薄中等职业教育的观念仍根深蒂固。许多人并不把进入中专或技校就读视为有前途的学习途径。人们对于社会对中职教育人才的需求并没有很好的认识,从而无法从根本上认可中职教育。
2.学生观念没有转变
目前的中职学校仍然面临着生源危机的问题。生源危机不单单是指学生数量,还有一个更主要的方面是学生的生源质量差。学生的观念没有转变,绝大多数的中职学生并不是因为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自己的求职志向而选择就读中职学校。普通高等学校扩招,淘汰分流机制下的中职学校考生分数偏低,常常是为了初中毕业后不至于无事可做而选择就读中职学校。“考不上普高到职高”的无奈选择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心理和人格的发展,导致学生提不起学习热情,也无法更好的热爱并投入到该方面的社会需求中去。
3.教育经费投入不够
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是既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又拥有较强职业能力的技术工人,从而能够胜任社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这就需要大量教育资源的投入。而就教育资源而言,培养一个合格的技术人才就要远远高于培养一个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因为高等中学毕业生对于实训方面的培养基本没有要求,而中职学生在实训技能方面的要求很高。与此同时,对于中职学校的教师,其本身素质不但要达到普通高中教师的水平,在技能方面还要有一技之长,这就要求中职学校的教师是“双师型”人才,但就目前情况来看,中职学校教师的薪资却不如普通高中教师的薪资,从而影响中职学校教师体系的建设,也影响了中职教育跟进社会需求的能力。
4.企业软环境配合不足
目前社会上对招收中职教育人才关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宣传力度逐渐加大,对技术类人才的缺口非常重视,但是,现实的情况与宣传仍有一定差距。企业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但对技术人才的重视程度仍远远不够。学生就业率高,但往往是技术含量不高、稳定性差、劳动力廉价的职位,企业并没有为这些技术人才提供足够良好的就业软环境,很难让从中职学校走出去的人才从根本上被认可,从而导致了中职教育与社会需求的脱节。
三、中等职业教育与社会需要相统一的具体做法
1.从宏观上把握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定位
中职教育学校应准确有效的把握人才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变化,找准自己培养人才的定位。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一定要紧跟市场的需要,使培养的目标在素质上和技能上都能够达到社会的需求。优化结构,认真研究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的精神,根据社会需求对培养的专业统筹规划,统筹政策,统筹资源,保证专业结构和专业方向与当地发展方向、市场需求相适应。
2.将中职学生的培养落实到实处
中职学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要找准自己的优势,下功夫培养出具有自己特色的专业,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宽度和深度上的延伸,使培养的人才既优质又实用,从而实现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避免资源浪费,无序竞争而导致的所培养人员质量低下,从而影响学校的声誉。要跟具社会需要及时的调整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实训经验等,使中职教育实时与社会需求接轨,根据市场需要及时调整培养重点。
3.中职教育教师自身素养要不断提高
中等职业教育完善的一个主要因素是中职教育教师的师资力量提高。中职教育教师在中职教育与社会需求相统一的问题上肩负着沉重的担子。“双师型”人才不仅要求教师在自身素质方面,更要求教师在个人技能方面达到一定高度。要给教师足够的资源完善自己,使教师队伍能够及时的与社会需求接轨,从而指导学生达到社会的需求,本着“宽进严出”的原则,使学生在中等职业学校受教育的过程中转变观念,找准自己的定位,学习过硬的专业技能,毕业即能服务于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4.与企业建立良好的联系
中职教育学校要提高自己的服务意识,做好企业与人才之间的沟通,通过多种渠道了解社会的需求,与企业建立良好的联系,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学生就业和企业选人的过程中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最大限度的开放信息,互通有无。
四、大连市房地产学校的经验
一是学校积极探索大连地区社会对中职学生的需求方向,总结出适合本校资源的如土地资源调查、房地产营销与管理、楼宇智能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供热通风与空调、电梯安装与维修、建筑工程施工、工程造价等专业性极强又十分热门的专业,并积极开展相关的培训认证工作,实行“订单式”办学,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入学即就业,招生即招工,在校的学生就是某个单位的职工。学校坚持“一切为了成才,一切为了就业”的办学宗旨,实现了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的完美结合,多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深受用人单位及主管部门的认可。同时,学校结合社会需求及自身能力,在做好现有专业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新的热门专业,拓宽了招生就业渠道,更好的服务于社会需求,也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二是学校在对教师队伍的选拔和培养方面非常重视。本校教师在选拔时严格审查专业技能,坚持把好考试面试关,在选拔初期就要保证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及个人素养情况。同时学校根据社会需求的发展,大力支持教师的进修和学习。坚决执行教职部门对“双师型”模式的要求。首先使教师能够跟社会需求接轨,从而进一步使培养的学生能够与社会需求相统一。
三是中职教育在保证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够用的同时,必须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和设施的建设,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型的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中职院校要做大、做强,就必须紧跟市场,以行业和企业科技发展的先进水平为标准,以学校发展规划目标、所设专业教学和科研开发的实际需求为依据,在教学环节中,必须有具备专业特色的实训基地,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实训基地建设是体现中职教育培养实践能力、应用技术能力特色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职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我校积极争取国家、省、市财政下拨资金,支持学校建设房地产行业教学实训基地。例如我校申请的专项资金用于学校教学实训电梯的教学管理,对我校的电梯安装与维修专业的实训教学起到很大的助力作用。另我校申请的实训楼建设项目正在立项审批。这些项目为学校实训基地的建设、学校办学能力的增强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为今后职业教育整合发展打下有利的基础。
篇3
关键词: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 教学方法
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是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要解决的问题。我国1996年颁布《职业教育法》,而《高等教育法》于1998年8月颁布,1999年实施。《职业教育法》总则的第2条明确指出“本法适用于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教育和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其后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高中后接受二至三年学校教育的实用型、技能型专业技术人员、经营与管理人员、服务人员等,优先满足基层和农村地区对高等实用型人才的需求。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是从《职教法》颁布之后迅猛发展起来的,依靠国家政策的支持,高职院校已经占领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河山。
一.高职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区别
按照字面理解,高等职业教育既是高等教育也是职业教育,但在实际建设中已经出现了不少矛盾,一方面,教育部门与劳动部门的关系不顺,这造成了高等职业教育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脱节;另一方面,教育内部管理上的不顺,造成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上的脱节” 这样的脱节或者矛盾在高职院校的发展中应该说还有一些。但是,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进行科学的定位,是诸多研究者探讨的问题。如有人提到的,每个职业都有自己的技术,“‘职业性’与‘技术型人才’的教育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技术型人才’教育要考虑‘职业性’问题,但考虑‘职业性’问题的教育形式绝非只有高职教育,任何专业性教育都要考虑‘职业性’,‘职业性’不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 另一种融通的说法称:“高等性是高职培养目标定位的基准……职业性是高职培养目标的内涵,这主要体现在一是职业不等于专业,但是专业的综合、融合和复合。”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服务,确实是高职院校目前的基本任务和方向。在职业技能的教育上一个被广泛忽略的问题是:对人才的职业技能培养成为了尚未进入社会的高职学生要完成的任务,社会教育这一环节和学校教育环节逐渐融为一体,两种学习界限重合,不能区分。
二.高职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区别
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在德国是作为两个并行的系统进行的,而我国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政策性法规还没有完全认可这样两种系统的并列。一方面,高职院校的学历仍然与普通高等学校具有共通性,高职院校颁发的专科或本科文凭仍然属于高等教育范畴。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实际教学内容与普通高等学校具有共通性,大学生的就业划归为自主择业后,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同样遵循了人才要进入市场、高等教育要面向就业的现实规则。市场经济继续深化的结果必然是教育培养的人才首先要能够经受市场的检验,这样,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与普通高等教育的人才的差异就首先要从人才类型上进行确定。现在比较科学的判断是,根据四类人才智能结构具有的不同特征,相应产生了四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学术教育、工程教育、技术教育和技能教育。根据世界发展趋势以及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从而把高等职业技术这种类型教育定位于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这种既注重技术,又注重技术层面的发展和升级的人才正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目标,后两种人才是目前高职教育输出的对象。在技能型人才向技术型人才发展的培养上,对动作技能的依靠向智力技能转化尤其注意,因此“校企合作”以及“项目教学法”成为了目前诸多高职院校改革的必然之路。但是,学校培养人才的环境与企业培养人才的环境毕竟不同,企业的生产项目和学校实施的项目也有不同,完全模仿企业环境或者依靠企业环境来进行人才的技能、技术教育,之间的矛盾正是前面所提到的,两种学习的差异引发的两种教育的差异。
作为教育主体的学校并非市场化的主体,教育产业化毕竟只是要求人才培养上要同市场接轨,人才不是简单的商品,劳动力的特殊价值在于它本身能创造出高于自身价值的那部分价值。把人才作为商品来培养,实际上是限定了劳动力价值的创造,把劳动力的升职潜力消除掉,违背了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
那么,高职院校培养的技能型、技术型人才要如何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人才呢?
(一)就业是市场选择的直接结果,并非培养的直接结果
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表现在在培养方式上,目前的“双证课程”和“项目教学法”都是积极有效的方法。在某些行业内,在那些急需技术人才、技能人才的岗位竞争中,高职毕业生能取得优势,这一点和这一行业或这一企业面向市场的紧密度切实相关。在高职教育中,模仿企业以及依靠企业的人才培养方式正是面对这些岗位而进行的教育,既把这一岗位所需要的技术、技能传授给了学生,还把这些动作技能、智力技能背后的理论知识进行了比较切实的传授。正是对市场变化的灵敏反应决定了这些行业和企业在用人规则上能不拘一格,万马奔腾。在目前“校企合作”项目中参与进来的企业,往往前瞻性较强,认识到了企业发展在科技研发、人员培养和招募中和高等学校的共赢态势,把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功能转为己用。这中间的操作都基于这些行业或企业市场化的程度较高,不只是“市场需要什么,我生产什么”的程度,而是“市场将会需要什么,我要准备什么”这样一个程度。面对不同学历的人才,唯能力是举是这些企业的选才标准。
(二)对高职学生的素质培养要达到普通高等教育的一般水平
一个缺少职业道德、科学思维方法和自我学习能力的工作者将损失其在专业方面和实践操作方面的所有优势。在这些方面的培养上,不是要让高职学生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下培养的学生,恰恰相反,趋同才是目标。高等职业教育在就业为导向的办学过程中,要培养高职学生的自信力和自信心,用科学知识的传授和工作技能培养来增强其力量,用各行各业涌现的高职优秀毕业生纠正其信念。
(三)把学校教育和实训实习进行科学的结合
教师如何进行教育,以及什么才是教育,至今仍有不同的观点。教师所担负的责任和功能绝对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企业培训师,在高等学校尤其如此。丧失了高等学校的基本定位,把学校教育混同于企业培训或者把学校混同于企业,在高职院校的初期发展中,因为扩张的需要,因为粗放的失误,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集约化发展,人才资源的集约化使用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的重点。尤其中国进入老年化社会之后,这个问题将更多地提上日程。要把劳动力价值发挥到最高值,这必须依靠人性化的教育方式,必须依靠深厚功底的教师队伍,必须依靠学校尤其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输出质量将决定众多高职院校的发展态势,把简单的岗位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更科学的调整绝不是背离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在高职院校资源和社会资源整合问题上,深层次地反映了两种教育体系的差异。按照德国“双元制”的做法贯彻下去,企业和学校双主体,而且企业居主导地位的办学局面,在进一步的高职教育改革形势下,不是没有可能。但学生即员工,学校即企业,教师即师傅的模式只是把社会教育普及化的表现,在教学方法上无限向岗位培训靠拢,无论“理实一体化”教学环境的设置,学习领域教学法的实施,都与这一办学主体的变化有着深刻的联系。把办学主体的改革落实到具体院校的专业改革中,是单个高职院校无法完成的历史使命,更是当前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为主导的高职教育形势所无法认可的。
参考文献:
[1]段志坚、马仲明、李建平、肖贻杰:《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的探讨》,《教育与职业》2006年23期。
[2]裴云,对高职教育本质的解析,《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年1期。
篇4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本质属性 回归
有关高等职业教育属性的论述可谓众说纷纭,对其属性的理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莫衷一是,但对高等职业教育是否体现其属性几乎没有涉及,是否反映其属性鲜有探讨。事实上,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离其属性尚有一段距离,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关键是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回到其属性的轨道,沿着自身的本质属性前进。
一、高等职业教育回归“高等”的属性
高等职业教育首先是一种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是中学教育之后实施的专门教育,确切说是高中阶段后进行的各种专门教育。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制定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Internatipnal Standard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简称ISCED)1997年版的描述,高等教育为“第三级教育”。“第三级教育”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ISCED5)有大学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三个层次;“第二阶段”(ISCED6)是“通向高等研究资格证书”的阶段,即获取博士学位的阶段(博士研究生阶段),这同我国高等教育(无论全日制高等教育,还是成人高等教育)划分为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四个层次是一致的。足见,无论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还是与国际惯例接轨,完整的高等教育应该是四个层次,而专、本、硕是基本的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偏离“高等性”在于既偏离高等教育的完整性、偏离高等教育的层次性,又偏离高等教育的基本层次性。具体表现是高等职业教育终止(终结)于专科层次,本科及以上层次与高等职业教育无缘。高等职业教育失去了内涵发展上升的通道,失去了发展内在的驱动力。由于高等教育体制层面、决策层面封闭了高等职业教育突破专科的层次,致使高等职业教育定势地被看成是高等教育的最低层次、最低挡次。高等职业教育与专科划等号,其信号是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四等公民”,其社会影响不言而喻。一些地方、一些教育部门并不把高等职业教育当回事,高职已不属于大学之列了。
还高等职业教育“高等性”的本来面目,一方面,使一部分本科院校恢复其高职教育的身份,另一方面,使一些师资力量雄厚,实训基地建设已具规模,校企合作融洽,市场导向良好的高职院校“专、本”兼招,一旦条件成熟以“本”为主,可考虑招“硕”。高等职业教育回归“高等性”方可使其内涵发展步入良性循环,使高等职业教育看清发展方向,明确发展目标,不会因盲目升“本”而舍掉职业教育的根本。相反,高职院校“专升本”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削弱,而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加强,而是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的发展,而是从根本上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视。
二、高等职业教育回归“职业”的属性
高等职业教育不是高等教育的“起步价”、不是高等教育中的底层,不是高等教育中的一个层次,而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研究型、工程型、技术型高等教育,不是培养学术型人才、工程人才、技术型人才,而是培养技能型人才。但是,高等职业教育的这种职业性在制度层面、决策层面并未得到认可,其表现是高等职业院校只能发专科文凭,只能证明学生是否专科毕业,别无其它。于是,要求高等职业院校推行“双证书”制度,要求高职毕业生取得“双证书”的人数达到80%以上。也就是说,高职毕业生不仅要拿专科毕业证书,而且还要拿职业资格证书,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只能由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得率衡量。这意味高等职业教育是否具有“职业性”,是否是合格的高职院校不是由学生是否获得毕业证书,是否受企业欢迎决定,而是由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组织的考试一锤定音,即看高职生是否能拿到他们的考试合格证书。高等职业教育冠之以“职业技术学院”名实不符。
高等职业教育回归“职业性”的关键是使其毕业文凭与相应的职业资格等值(划等号),同时,与完善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等性”相配套,建立“职业学位”制度。从另一个角度讲,不能授予“职业学位”的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吗?全日制的非高等职业院校可以授予学位,非全日制的成人高等教育亦可以授予学位,唯独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不能授予学位,是歧视还是看不起高等职业教育呢?还是不信任高等职业教育呢?
高等职业教育使其职业性名至实归的重要途径是毕业文凭与职业资格挂钩,推行专业学位(职业学位)制,克服眼下高职院校发毕业文凭,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发职业资格证书的状况,使“双证书”合成“一证书”,使高等职业教育同学位相联系。高等教育学位的授予有两类:一类是学术性学位,另一类是专业性学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1996年7月22日颁发的《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第二条规定:“专业学位作为具有职业背景的一种学位,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其目的是“加速培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层次应用性专业人才”。如果说法律、医学、建筑等是以律师、医师、建筑师等职业为背景可以授予专业学位的话,那么,高职院校则是最典型以职业(岗位群)为背景的高等职业教育,更有充足理由授予专业学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制订的ISCED1997版将“第三级教育第一阶段”(ISCED5),即高等教育的专、本、硕阶段分为A、B两类,ISCED5A为“面向理论基础/研究准备/进入需要高精技术专业的课程”;ISCED5B为“实际的/技术的/职业的特殊专业课程”,ISCED5B的课程计划实际上是“定向于某个特定职业的课程计划”,ISCED5B“主要设计成获得某一特定职业或职业群所需的实际技术和专门技能――对学习完全合格者通常授予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有关资格证书”。
ISCED5B同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从培养目标、从课程设置等内容上完全相同,因此,ISCED5B也可称之为高等教育层次的职业或技术教育类型。ISCED5B可授予我们通常所说的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学位,不仅有学士职业学位,还有硕士职业学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既然与ISCED5B从教育层次、教育类型上讲并没有什么区别,而且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与其它全日制高等教育一样,均以完全高中文化程度为入学条件,为什么不能按国际惯例对“学习完全合格者”授予“职业学位”或“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有关资格证书”呢?使高等职业教育成为名正言顺的高等教育层次的职业教育类型呢?
三、高等职业教育回归“大众(普及)”的属性
同志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合理调整教育结构,重点加强职业教育。”“无论是中等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要扩大职业教育的规模”。为什么要扩大职业教育的规模,为什么要在高等教育中扩大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呢?职业教育是“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教育,职业教育应该是“面向人人的教育,使更多的人能够找到适合于自己学习和发展的空间,从面使教育事业关注人人成为可能。”职业教育具有民生性,具有全民性,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教育,具有大众性、普及性的属性。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其数量之庞大可想而知,而我国目前在生产第一线的劳动者素质偏低和技能型人才紧缺问题十分突出。现有技术工人只占全部工人的1/3左右,而且多数是初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仅占4%。如果将技师和高级技师所占比重提高10倍,使其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这意味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规模要成倍的扩大,否则,难以满足生产第一线对高技能人才的需要。
社会人才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但各类社会人才在数量结构上有一个合理的比例,若比例失调,不仅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而且会造成人才结构供需失衡,使一些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失业,使一些企业招不到需要的大学毕业生缺乏人才,使两种矛盾的现象并存。经济和社会发展既需要科学家,又需要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才,还需要高技能人才,他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大体以10倍级累进,如数十万的科学家,数百万的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才,数千万的高技能人才,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培养的重担落在中等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肩上,数以千万计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必须由高等职业教育完成,高技能人才一般靠本国培养,特别是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制造业大国,高技能人才只能寄希望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寄希望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大发展。
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重点是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扩大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高职院校在校生规模理应大,以“大众”为起点,调整普通高校在校生的结构,使高职院校在校生占普通高校在校生总数的45.7%,提高到65%以上,达到近期在校生总数1000万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职院校在校生总规模应逾千万人,否则,难以培养出“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调整高等教育内部结构,使研究型大学、工程型和教学型院校、高职院校之间有一个合理的比例,有人认为他们之间的比例以1∶20∶40为好,按此推算,目前应将近100所本科院校转为本科高职院校,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客观上讲,许多本科院校的毕业生不仅从事高技能的工作,而且不乏经过职业院校“回炉”后再去从事高技能工作的毕业生,与其这样走弯路,不如扎扎实实地定位于本、硕高职教育,既可以使高等教育内部结构合理,又可以使高等职业教育专、本、硕的层次鲜明。
总之,高等职业教育“回归”其高等性、职业性、大众(普及)性的关键不在基础操作层面,必须从制度层面、决策层面解决问题,唯此,高等职业教育才有大发展,才能培养数以千万计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节选).
[2]究竟谁把“高职” 不当回事[N].教育文摘周报,2008-09-10(5),转引自新民晚报,2008-08-08.
[3]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4]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5]高等职业教育在国际教育标准分类(ISCED)中的定位.育人网,2008-09-03.
[6].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11-14(2).
[7]马树超.高职教育的现状特征与发展趋势.中青在线,,2006-09-14.
篇5
关键词: 江苏;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教育;高职强省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381(2013)02-0033-09
江苏是我国“经济大省”,也是“高教大省”,还是“高职大省”。世纪之交以来,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形成了高等职业教育要素快速集聚,以“职业技术学院”为主要办学形式的一大批“高校新生代”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使高等教育走入寻常百姓家,被称之为“江苏高等教育新现象”,高等职业教育在实现“大众化”乃至“普及化”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江苏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200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跨入“大众化”门槛;2005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3.5%,进入“后大众化”阶段;2011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5%;预计到“十二五”期间末2015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完全可以达到50%以上,有望基本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
进入“十二五”,江苏高等职业教育面临一系列新形势、新情况、新特点:事业发展与产业发展相适应,办学条件与办学规模相适应,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基本形成,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优质教育资源不断丰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扩大。特别是经济转型升级,必然要求各类高等教育转型提升和协调发展;高教适龄人群趋减,既为高等教育提高质量和调整结构提供了有利契机,也对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带来机遇与挑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给高等职业教育赋予新任务;“高教大省”向“高教强省”跨越为高等职业教育提供新途径;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新要求[1]。
一、 现状与分析
(一) 江苏经济发展转型升级需要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支撑
当前,江苏正处于以创新驱动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高附加值产业,尤其要重视结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振兴规划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要求,加快江苏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效农业、物联网、沿海开发、文化产业和民生科技等重点领域紧缺人才的培养,建立与现代产业体系相对接,与职业岗位相配套,与人的全面发展相适应的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为此,应当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优势,提高质量,强化内涵,优化结构,凸显特色,为江苏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高端技能型应用人才的支撑,重点要在提升6个“度”上下工夫,即: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提升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的契合度,提升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吻合度,提升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依存度,提升个体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同度,提升人民群众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满意度,进一步满足“两个更高”的需求(满足江苏区域先导产业和高新企业对“更高”素质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满足各类人员接受“更高”层次优质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建设具有江苏风格、江苏气派、江苏特点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是“十二五”时期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中心任务,也是江苏高等教育制度创新的重要亮点,这是由高等职业教育历史使命和时代定位决定的:以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高职强省”和“人才强省”为目标,推进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优化高等职业教育布局结构,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创新高职院校特色发展,增强高职服务社会能力,使得江苏高等教育真正“接地气”,也使得江苏职业教育真正“有底气”,从而使得江苏高等职业教育真正“更牛气”。
(二) 江苏高等教育体系需要加强政策的调控引导
江苏现有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82所,占普通高校总数128所的64%;高职在校生超过70万,占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总数166万的42%。尽管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占据“半壁江山”,但是结构层次布局亟待调整:一方面高等教育结构“残缺不全”,虽有普通高等教育(学士、硕士、博士)和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两大类型,但技术本科及其以上层次(专业学士、技术硕士、技术博士)教育缺失;另一方面职业教育体系“链条断裂”,虽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却事实上造成了高职是到专科层次为止的“终结教育”,这种结构性矛盾成为制约江苏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协调持续发展的最大“瓶颈”。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紧紧围绕“专科与本科学历学制衔接”这个重点,探索了联合培养模式(普职之间“专升本”)、分段培养模式(跨类之间“专升本”)以及自考一体化模式(自考分段“专转本”或“独立本科段”)等,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限于“学制”和“招生”等制度体系层面和政策法规层面的制约,在高等职业教育“层次”和“类型”的整体拓展和转型提升上还远远不能适应江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迫切需要,不能适应社会对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时代呼唤,不能适应构建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为此,江苏高等职业教育在“前无古人”的道路上摸索前行,实践中需要政府把握全局并从政策高度加以引领。只有确立高等职业教育的“体系意识”,才能从观念和制度上突破高等职业教育仅限于专科层次结构的限制,着眼于高职延伸模式(体系内部“专升本”),在整个国民教育系统内建立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平行的“双轨制”,这样就可以牵住各项改革的“牛鼻子”——攻坚克难、系统集成,着力解决江苏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中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三) 江苏高考生源危机需要重视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2009年,江苏高中毕业生为54万人;2010年,为52.7万人;2011年,为49.97万人;2012年,为47.4万。再则,2000年出生的人口不到1990年出生人口的一半,这批人口将于2015至2018年间初、高中毕业,“生源荒”将越来越严重。这些年来,高等职业教育生存和发展空间常常受到挤压,高职院校的填报率、录取率、报到率都不是很高,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在总体上仍然是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考生非本科不上”、“能上本科不上高职”,这是绝大多数人的选择,使得一些办学较好、颇有特色的高职院校“感受到阵阵寒意”,开始出现生存危机,苏北及苏中地区尤为明显。为突破“重围”,2011年江苏率先在26所高职院校(其中公办3所)试水“注册招生”;2012年新增11所院校,现全省共有37所高职院校(其中14所公办)参加“注册入学”招生试点。尽管在经历了一年的探索后有了新的实践基础和社会感悟,“良药”乎?“毒药”乎?孰是孰非,还是争论不休,在具体操作和实际效果上依然毁誉交加、利弊参半,是一把地地道道的“双刃剑”:作为高职招生录取的新模式,经“双向选择”后,虽比传统录取率有所提高,但分数一降再降,门槛越来越低,为了减少生源缺口,甚至不同程度地采取了零投档、降分补录备档、计划空余等方法,这意味着大学“门槛”似乎降至最低,放宽了生源质量,削弱了“高等性”,加之“注册招生”专业不得转入统招专业学习且时间安排在高招录取的最后阶段,人为造成录取等差,致使部分有效生源大量流失,成了末尾的“收容队”和差生的“集中营”,由此陷入了“政府重视、社会轻视、家长藐视、学生歧视”的怪圈,反而加剧了高职吸引力不足,发展内驱力不强,社会认可度不高的局面。
二、 先试与先行
(一)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确立试点项目
江苏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祥地,经过多年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试办“技术应用本科”的时机和条件已经基本成熟。特别是在江苏经济社会步入了“后工业化”时代,举办技术应用本科专业有着广泛的社会需求、强烈的百姓呼声和成功的国外案例。为此,江苏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地启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率先在全国探索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专业学位教育衔接贯通的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12年5月《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2年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试点项目的通知》要求:在“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和“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综合改革国家试点城市”(无锡、常州、苏州、南通)范围内试点,以学制衔接为根本,以课程衔接为核心,以招考制度改革为支撑,试点各类项目71个,以期取得成效并逐步推广。其中正式确定了2个“高职与普通本科联合培养项目”和12个“高职与普通本科分段培养项目”,这是江苏为加快培养高级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推出的新举措,意味着高职院校也可以招收并培养本科生,在此基础上,完全可以逐步过渡发展到独立、完整的高职本科“四年一贯制”教育。
1. “高职与普通本科联合培养”(“3+1”)。由首批两所国家示范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联合培养: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南京工程学院自动化和机械电子工程两个专业;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与江苏大学物联网技术应用和数控技术应用两个专业,并专门成立了“江苏大学无锡机电学院”。在江苏省本科院校招生计划本二批次录取中,招生代码单独设置,学生4年学业在高职院校完成,由对口试点的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针对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急需的专业,联合制定专业理论知识课程和技能训练实践课程教学计划,高职院校负责教学和学生日常管理,本科院校负责教学质量监控、毕业资格审查并颁发本科文凭,培养具有本科层次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该项目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试点和创新,也是江苏与教育部共建“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试点项目之一,既适应了地方产业发展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顺应了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既对现有本科教育模式的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对增强高等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产生了重要影响;培养了既具备技能又具备技术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2. “高职与普通本科分段培养”(“3+2”)。由7所本科院校参与,对接11所国家示范(骨干)院校和个别省级示范院校,试点1—2个专业,都是各高职院校的优势专业。坚持整体设计,分工合作,明确各自的职责权益。每个阶段有相对独立的教学计划,两个阶段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有序衔接。首先在高职院校学习3年,取得毕业文凭及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后,经过考核,进入对口的本科院校学习两年,可获本科学历学位,其文凭比“本三”更有市场认可度,2012年高考报名十分火爆和录取分数高开高走已有力地证明了对考生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在本科学习期间,由本科院校与对口试点的高职院校统筹制定对口专业理论知识课程和技能训练课程衔接贯通教学体系,系统化培养本科层次的高级技术技能应用人才。该项目改变学科型教学模式,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将高职院校重视实践教学和岗位能力锻炼的优势与本科院校重视理论功底和打好学科基础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其中本科段招生实际上具有定向“专转本”的性质,在试点基础上可逐步纳入“专转本”范畴统筹管理,其“专转本”选拔方式由对口试点的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共同确定。
(二) 根据现代产业发展的要求强化内涵建设
为适应全球制造业向“长三角”大规模转移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系统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支撑区域产业竞争力的重任,尤其是江苏正在成为“世界制造工厂”和“世界白领办公室”,技术密集型企业开始占主导地位,在“江苏制造”向“江苏创造”的转型发展中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地位和突出作用日益凸显。
1. 实施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建设。2012年3月,《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财政厅关于实施江苏省“十二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提升工程的意见》强调:通过实施“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引导高校主动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优化专业结构,加强内涵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一批引领改革和服务江苏产业优化发展的重点专业;促进高校加强课程、教材建设,形成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精品课程资源共享课和视频公开课程,满足高校教学和社会人员终身学习需求;支持在校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训练,构建一批开放共享的实践创新平台;健全多层次、常态化的教育教学质量监督保障制度,构建江苏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2. 开展重点专业(群)建设。2012年5月,《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财政厅关于开展“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围绕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有计划、有重点地在全省高职院校中建设200个左右专业群,充分发挥重点专业的示范效应,积极探索有效的专业建设机制,形成服务方向明确、社会效益明显、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人才培养结构,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综合竞争实力。高职院校重点专业群是指高职院校围绕某一技术领域或服务领域,依据自身独特的办学优势与服务面向,以学校优势或特色专业为核心,按行业基础、技术基础相同或相近原则,充分融合相关专业而形成的专业集合,并代表着院校的专业发展方向和重点,主要包括: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实训体系建设、信息化教学资源体系建设、“双师”团队建设、专业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等。2012年8月省教育厅公布确定了“十二五”期间立项建设的江苏省高职高专重点专业(群)202个。
3. 加强示范实训基地建设。2012年5月,《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通知》提出:在坚持服务产业发展、扶优扶特,坚持“政、行、企、校”共同建设,坚持“产学研用”结合,坚持硬、软件建设同步推进,坚持资源共享、示范辐射的原则下,2012年至2015年,遴选建设110个省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和国家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培育点,重点支持建设综合型实训基地和区域开放共享型实训基地,加强高职院校基础能力建设,推动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促进优质资源整合、优化与共享,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2012年8月省教育厅遴选确定了2012年度省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点60个。
(三) 根据人才全面发展的要求拓展学习空间
知识经济时代,高端技能型、高级技术型和工程型人才将逐步成为社会劳动力竞争的主体,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增长比例大幅度增长,对技能型人才的岗位要求也逐渐高延,高职学生提高学历层次的愿望显得愈加强烈[2]。对此,江苏采取一系列措施创新学习制度,构建人才培养的“立交桥”,畅通高职学生发展渠道,形成了柔性、有序、开放、多元的体系。
1. 扩大高职自主招生试点。高职自主招生是采用“知识+技能”的多元考核办法,由试点院校自主决定考什么、怎么考、录取谁,考生不用再参加全国统一高考。2011年,江苏15所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试行自主招生5 122人,在招生院校数和招生规模上均居全国榜首。据统计,共有2.7万多人报名,报名人数是计划数的6.7倍,部分院校的招生计划数与报考人数之比甚至超过1∶10;从实际录取情况看,较前期安排计划数增加了1 060人。
2. 完善“专转本”招考政策。选拔优秀高职(专科)生转入本科学习(“专转本”)实际上是高职学生的“第二个高考”,是目前高职学生进入本科院校的唯一途径。江苏进一步调整“专转本”招生对象和考试时间,2014年起,只从高职三年级应届毕业生中选拔,保证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人才培养过程的完整,避免高职教育成为普通本科的“预科教育”,有利于专科教育与本科教育的最佳衔接;改革考试科目和考试内容,实行全省统一考试和学校加试的办法,在统一考试录取资格线划定后,接收院校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专业课知识水平测试,扩大学校招生自,有利于加强学生专业基础和技术应用能力、实践能力的考核;拓展“专转本”办学主体,2013年起,适当安排部分应用型公办本科院校接收“专转本”学生,而非像现在这样只能进入民办本科高校学习,这对正处于生源下滑阶段的高职院校来说是个机遇。
3. 畅通“专升本”继续教育渠道。高职专科毕业生通过成人高考的方式“专升本”,获取成人教育本科学历。江苏高职院校注重沟通高职教育与继续教育,设立了高水平本科院校成人教育校外学习中心、函授站、教学点以及远程函授点,为高职学生继续学习提供多种选择机会。
4. 组织“专接本”自学考试。“专接本”是高职学生在基本完成专科阶段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参加全日制自学考试本科教育的途径,获取本科文凭。江苏高职院校广泛组织开展在籍学生接读自考本科,推动应用型本科课程进入高职院校。
三、 思考与建议
(一) 推进招生改革,确定本科生和专科生的合理比例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稳定规模,保持公办普通高校本科招生规模相对稳定,高等教育规模增量主要用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以及扩大民办教育和合作办学”的要求,针对不同类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和生源逐步减少的趋势,及时调整江苏招生计划的合理分配比例,各类高等学校招生计划数宜采用“总体等比例减少,适度扩大高职规模”的原则,满足培养数量充足、规模合理、结构优化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招录工作长期以来一直被排在高考“本三”批次之后,成为传统高等教育的“边缘群体”,即使是一些办学质量较好的高职院校,也会出现“学生报考不情愿,学校招生不理想”的困惑。应该看到,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关键区别不在于分数的高低,而在于“职业性”;不在于层次的高低,而在于“应用性”,高考分数的好坏与其职业技能的强弱并非存在一一对应关系。江苏高职院校整体发展水平较高,大多是由国家级、省级重点中专院校升格或合并升格或由成人高校改建而成,创办数十年甚至上百年,有着长期举办职业教育的传统和经验,区域优势和行业优势较为明显。应充分考虑公办高职院校的办学实力和竞争优势,在划定江苏“本三”批次与“高职(专科)”批次省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时,差距不宜拉开过大(实际上在正式录取时公办高职院校平行志愿投档线大多接近或超过“本三”批次省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以便给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留有充分空间,让广大考生真正能够站在同一条起跑线和相台上自主选择或上“本三”或上“高职(专科)”,或接受普通高等教育或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切实保障考生应有的合法权益。
1. “本一”高校。可酌情减少乃至取消“本三”计划数。通过增加研究生计划数,减少本科生计划数,保证有足够的优质教学资源用于着力提高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水平上。
2. “本二”高校。可保持相对稳定的招生规模。通过调整学科、专业、类型、层次和区域布局结构,巩固本科教学基础地位,适应国家和江苏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满足人民群众接受多样化高等教育的需求。
3. “本三”院校。可适当压缩高中毕业起点本科生计划数。按照教育部“独立办学”的规定,根据办学条件确定办学规模,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发展道路,加大实验实训投入。此外,还可逐步增加专科毕业起点“专转本”计划数。
4. 高职院校。可增加中职起点的对口单招计划数。通过制定完善中高职人才培养一体化方案,促进中高职教育过程的有机衔接。此外,新增的普通招生计划指标优先向苏中、苏北地区院校和艰苦行业的专业倾斜。
5. 五年制高职院校。可适当压缩招生计划数。通过严格的专业审批,只举办适合五年一贯制教学的专业。
(二) 调整院校政策,实现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
2012年4月16日,《中国教育报》“全国各省份教育发展水平比较分析”表明:提升教育机会水平、教育投入水平、教育质量水平和教育公平水平,取得社会公众满意的教育成果,是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其中江苏“教育公平”指数在全国31个省份中排列倒数第六,属于“相对薄弱型的省份”,显然,江苏已被列入了“非均衡发展类型的省份”。教育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为经济社会提供人力支撑,更重要的使命还在于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使社会成员更有尊严地学习和生活。因此,提高教育公平并不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或“硬实力”),而是取决于文化价值的吸引力和合理的教育政策与执行力度,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软实力”。要通过科学规划,及时调整相关政策,统筹区域高等教育资源,促进江苏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尤其要使区域内各类高等教育规模上相互适应,结构上科学合理,质量上堪称一流,效益上日益增长,进一步完善高等职业教育类型、层次、结构和布局,加快形成服务需求、开放融合、有机衔接、多元立交的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框架,确保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的有效实现。
1. 转制高水平大学的独立学院。北大、清华、中国科大、中国人大等国内著名大学,几乎都没有举办与其地位不相匹配的独立学院。江苏高水平大学要实现有1—2所高校向世界一流大学冲刺的目标,就要防止优质教育资源新的浪费,已办有独立学院的要按照“五个独立”的要求加快转设为民办高校或逐步脱钩撤回,确保顶尖人才质量的培养。
2. 改革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禁止本科院校的继续教育学院(成教院)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搞全日制本、专科学历教育,以免挤占母体学校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抢夺高职院校的有效生源;进一步放宽外省户籍限制,允许高中毕业多年的社会劳动者不分地域和户籍自主报考成人教育专业;严格限制非高等教育机构设立成人本科教育点,把一部分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招生计划优先投放到高职院校,同时加强对承担成人本科教育的高职院校(教学点)的检查评估。
3. 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支持高职院校参与职业教育国际标准和规则的研究与制定,积极引进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着力推介一批中外合作高水平大学的项目,改变江苏高职院校只能与境外同层次院校合作办学的规定,允许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经申报审批可以与境外本科院校合作办学,建立一个真正的国际合作“升本直通车”[3]。
4. 扶持民办高等职业教育。陕西省现有8所民办本科院校,而江苏只有1所民办本科院校(三江学院),加上近期由独立学院转设的无锡太湖学院,迄今才两所,规模小、数量少、差距大、影响弱。要切实把民办高职教育发展纳入江苏教育事业发展总体规划,确保民办高职院校与公办高职院校拥有同等法律地位;“欲升本科勿弃民办”,大力支持民办高职“升本”,加强民办高校合理分类指导,进一步扩大民办高职院校办学自,包括扩大招生自和扩大收费自;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进入教育领域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畅通民办高职院校融资渠道,从根本上健全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完善民办学校自律和社会监督机制。
5. 提升五年制高职教育。江苏率先举办五年制高职教育是个创举,在经历了快速发展后,必须控制规模,规范教学管理,严格专业审批,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和提升办学水平,为中高职“无缝衔接”积累经验,提供示范。为了科学严谨,避免混淆,准确定位,统一称谓,今后,凡初中毕业起点的“五年制高职教育”一律改称“长学制职业教育”,统筹协调中职教育、五年制高职教育、普通高中后高职教育以及中职后高职教育的发展。
(三) 创新发展方式,完善高等职业教育“层次”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跨越发展、改革创新、形成特色的同时,围绕着“要不要建立与普通高等教育既沟通又并行的独立体系”一直争论不断。其焦点在于: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教育类型,还是一种教育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是否属于高等教育的低层次,只能是专科层次?我国要不要像国外那样发展技术本科及以上层次的高职?技术本科的任务主要由谁来承担?现有高职院校能不能与现有本科院校共同承担技术本科的任务?其实,构建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实质上就是要突出职业教育的现代性、系统性、开放性特点,按照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打破高等职业教育仅仅停留于专科层次的结构限制,增设本科层次和研究生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形成一个有专科、本科和研究生等多层次构成的完整体系,要通过制度和体制创新,让信誉好、有实力的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经过遴选和评估,主要承担发展技术本科的任务。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完善高端技能型人才通过应用本科教育对口培养的制度,积极探索高端技能型人才专业硕士培养制度”;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拓宽高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进入本科学校应用性专业继续学习的渠道。鼓励高等职业学校与行业背景突出的本科学校合作探索高端技能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专业硕士培养制度”;特别是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首次强调:“完善高等职业教育层次,建立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和专家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制度”。这些提法和要求与以前相比都有重大突破,强调了“大高职”特征,提高了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促进了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与现代产业体系相适应。说到底,高等职业教育层次结构应该由专科层次、本科层次、研究生层次(技术硕士、技术博士)所构成,而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纵向贯通”、“横向等值”、“多向转换”的最终“聚焦”,都集中体现在能否率先探索创设技术应用本科及以上层次的教育制度上。
1. “守望”与“晋级”并重。高等职业教育坚持以专科层次为主的发展方针是不可动摇和改变的,这是高等职业教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大部分高职院校必须“安于本位”、“守土有责”,变同质化发展为差异化竞争,立足于办出特色,争创一流。与此同时,在经济社会发达的江苏和高级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旺盛的地区,试行职业教育“分级制”,着力开创技术本科及以上层次的学制形式,通过高中起点,以“普职融合”多种途径培养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进一步完善高等职业教育层次结构。
2. 探索“一校多制”。改革创新高等职业学校制度,解放思想,颠覆传统,破除“专科层次的高校不得设置本科专业”(即低层次学校不能举办高层次学历教育)的限制,借鉴我国台湾地区“科技大学”的办学模式,在江苏高职院校中积极探索“一校多制”,允许一校之中有多种学制或不同学历层次的专业共存、共享、共用教学资源,进一步对高职院校的办学主体颁发学业证书资质、学历学位资格的认定等相关政策作出刚性规定。
3. 设立“专业学士”。在江苏15所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基础上,通过省内同类专业竞争优势的比较,遴选“强、特、精、优、需”专业,把探索设立“专业学士”制度作为建设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突破口,并为逐步过渡到学校整体“升本”打下坚实基础,这也是建设“高教强省”应有的率先之举[4]。
4. 创建“技术大学”。在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本科建制)和常州高职教育示范园区(常州科教城)的基础上,正式创建1—2所高水平的技术本科大学,开创我国独立设置的“高职本科”院校之先河。
5. 成立“开放大学”。在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江苏广播电视大学)的基础上,成立“江苏开放大学”,尤其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开放学位教育的深度融合方面做出更大努力。
6. 试行“专业升本”。在江苏20所省级示范高职院校建设的基础上,试行校内个别优势“专业升本”或普遍推广与本科院校联合培养技术本科人才的项目(“3+1”),加快培养江苏紧缺的本科层次高级技术技能人才。
四、 未来与展望
同志在2011年和2012年全国“两会”上,关于江苏工作“两个率先”和“六个注重”以及强调在“六个方面迈出新步伐”的重要指示,对江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2012年7月,总理同志在江苏调研时强调,江苏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省份之一,希望江苏继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建设成为我国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和“火车头”。今天,江苏发展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生动缩影,“两个率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江苏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中已经取得了重大成就。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江苏高等职业教育在历经32年的长足发展后表现出高度自觉,可用20个字来概括:“首吃螃蟹”,“应运而生”,“适需发展”,“披荆斩棘”,“渐入佳境”。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江苏高职院校的办学者、管理者和教学者在梳理过去、厘清现状、展望未来中进一步凝聚共识,走向卓越,创造辉煌。江苏高等职业教育有理由、有条件、有能力、有责任不断率先发展,用更加开阔的视野,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先导作用,前瞻性地规划技术应用本科及以上层次延伸的问题,从“概念先行”真正转向“问题解决”,在制度上寻求个案的重大突破,促使地方层面的经验和做法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政策和制度,闯出一条又好又快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江苏之路”,进一步彰显“苏派理念”,“苏派风格”,“苏派路径”和“苏派模式”,奋发有为地力争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高职特区”。2012年重点推进中高职的统筹与衔接;2015年初步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2018年(全国是2020年)率先建成世界水准、中国特色、江苏特点的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 鲁 昕.在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国家专项规划编制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20726].http://61.164.87.131/web/articleview.aspx?id=20111121110118656&cata_id=N002.
[2] 马树超,范 唯,郭 扬.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若干政策思考[EB/OL].[20120726].http://121.192.32.131/web/articleview.aspx?id=20111202110531554&cata_id=N007.
[3] 顾坤华,赵惠莉.现代职教体系:推进高职教育向技术应用本科及以上层次延伸——以江苏省为个案[J].职业技术教育,2012(7):1520.
[4] 顾坤华,赵惠莉.江苏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思考与对策——六议江苏“高职强省”[J].江苏社会科学,2011(1):7-12.
Construction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and Coordinated Social Development: Seven Issues Concerning the Ways of Strengthening Jiangsu with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GU Kun-hua, ZHAO Hui-li
(Institue of Higherecation, Vocational Jiangs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Institute of Economics and Commerce, Nanjing 211168, China)
篇6
关键词:高等学校 高等职业学校 功能
一、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
《现代汉语大词典》对“职能”一词的解释是: 人和事物以及机构所能发挥的作用与功能。20世纪初期,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校长范•海斯指出,“教学、科研和服务都是大学的主要职能。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一所州立大学,它必须考虑每一项社会职能的实际价值,换句话说,它的教学、科研和服务都应考虑州的实际需要”。在美国形成了著名的“威斯康星思想”(Wisconsin Idea),即威斯康星大学在教学和科研的基础上,通过培养人才和输送知识两条渠道,打破大学的传统封闭状态,努力发挥大学为社会服务的职能,积极促进全州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威斯康星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大学的第三职能――为社会提供直接的服务,使大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服务社会一直是我国高等学校的重要功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学校引领科技创新,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高等学校的服务社会功能不同于企业,它是间接为社会服务的,而不是直接的,主要通过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来实现服务社会的功能。
1.通过培养人才为社会服务
高等学校的功能,从高等学校肩负着重要使命看,核心与基础应该是人才培养,所有的活动都是围绕人才培养而展开;高等学校通过培养人才为社会服务。国务委员刘延东在“2011大学校长全球峰会暨环太平洋大学联盟第15届校长年会”上指出:“大学应该始终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人才培养是大学的立身之本,培养适应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高端人才是当代大学最为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也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因此,高等学校作为专门的高等知识生产、传播的社会组织机构,开展的所有活动的唯一的目的和最高目的就是培养人才。高等学校针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调整专业设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供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高校依据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客观需求,立足区域,服务区域,适应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学科专业建设,培养为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服务的高素质人才。
2.开展科学研究为社会服务
高等学校作为承担国家和地区主要基础性研究的机构,将科研活动与本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社会发展和建设,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事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不同于一般的职业培训学校的根本特征。研究型大学是以知识的传播、生产、应用为中心,主要目标是研究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大学。研究型大学具有专门的科研人员队伍、科研基地、专业的科学研究设备等一系列科研资源,高校通过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搭建科技创新平台,组织创新团队,追踪科技发展最前沿趋势,依据经济社会迫切需要,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引领全社会的科学技术创新。
通过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提升社会服务贡献率,注重实现行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突破和创新,积极参与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在创建高水平大学的同时,促进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提高高科技企业的比重和加快地方经济快速增长做出较大贡献。
3.承担继续教育培训
高等学校的继续教育学院主要承担着继续教育的任务。普通高校举办的继续教育,主要面向在职人员开展业余形式的高中后和大学后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培训。高校举办的网络高等学历教育,主要面向在职从业人员的非全日制高等教育。
学习形式灵活多样,包含成人教育、远程教育、自学考试、岗位培训、短期进修、高级研修。高等学校的继续教育主要是面向社会在职人员开展,还面向高层次人才开展教育和培训,包括党政高级人才、企业高级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
高校拥有的资源为继续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高校拥有专业的教师队伍、品牌专业、独具特色的课程资源、先进的教学手段、浓厚的校园文化环境保障着继续教育树立开展。继续教育专业设置与普通本科教育专业设置相一致。
二、高等职业院校社会服务职能
现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要求劳动者素质和能力不断的提高,高等职业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主要是指高等职业院校不仅要承担着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重任,还要研究新技术,开展各种各样的职业技术培训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1.人才培养服务社会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由此可见,高等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高等职业院校还主动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生产服务第一线,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根据社会需要和市场需求,大力推进专业结构调整,不断根据市场需要设置新的专业,培养适销对路的实用型人才。通过开展校企合作,高等职业院校采用“订单式”培养人才。所谓“订单式”培养就是以企业订单为依据,组织学校人才培养工作。订单培养不仅解决了企业发展的人才瓶颈,同时也为更多的职业学院的毕业生提供了就业机会。
2.科技服务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工作的意见》指出:“教学与生产、科技工作以及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基本途径。”。高职院校的科学研究主要表现在:面向企业生产建设第一线,开展应用性课题研究;强化实践意识,重视中小型技术课题,突出技术实用性;分析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研究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由于高等职业院校成立时间比较短,且把主要精力放在人才培养方面,科研基础较为薄弱。
高等职业院校依托校企合作,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在这一过程中,高职院校一方面可以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发明创造、先进工艺、先进技术通过市场转化为生产力,推动所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另一方面,还可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科研计划,高等职业学校联合企业积极开展面向经济社会实际需要的产品开发,企业直接将研究出来产品生产出来,达到三方共赢,从而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
3.开展各种各样的职业技术培训服务
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宗旨就是服务。高等职业院校充分利用自身拥有的教育资源以及各种基础设施, 面向全社会提供职业技术培训服务,这既是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 也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院校提出的要求。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实行灵活的办学模式和学习制度。职业学校要实行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全日制与部分时间制相结合、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结合,努力办成面向社会的、开放的、多功能的教育和培训中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职业院校与社会是双向互动的,在学校向社会提供良好教育与培训服务的同时,学校也会赢得更多的社会的认可度。根据目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和社会需求,高等职业院校的职业技术培训任务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面向毕业生, 体现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指向的职业资格培训;二是面向企业、公司的在职人员丰富知识、提升技能所需要的技术培训;三是面向下岗、失业和再就业人员提供的技术和职业培训;四是提供各类职业资格认证或证书培训。
三、高等学校和高等职业院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区别
(一)人才培养方面
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与本科教育的最大区别在于高等职业院校具有更为鲜明职业特点。面向生产第一线培养人才。二者主要区别在于:一是在于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上,高等学校要求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课程设置的系统性,高等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既有大学程度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又具有较强的高级专业技能;二是在工作能力和业务能力上,高等学校要求学生具备专业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高等职业学校则要求学生具备专门的技术和技能;高等学校还承担着向科研院所输送研究性人才,从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任务,而高等职业学校则以就业为导向,以引导和培养学生直接就业为目标;三是表现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高等教育是培养具有专门知识、技能的人材的教育,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具有专科学历的,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数以千万计”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在教学方面,在实践教学中,高等教育院校都要重视相关专业的教学实践环节。研究型高等教育的实践教学以发现、验证性实验为主;高职院校则以强化技能训练为特点,因此,要重视校内实验、实训设施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加强学生动手操作和模拟实习的能力培养。
(二)科学研究服务方面
高等学校与高等职业院校在科学研究服务方面区别主要表现在:
一是科学研究领域方面。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既包括在基础理论方面、应用技术研究,又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自然科学研究,还包括前沿性研究和基础性研究等等。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领域十分广泛;高职院校的科学研究的重点在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上。应用技术的研究主要包括应用技术的开发、科技成果的推广和转化、企业生产技术的服务、科学技术的咨询等。
二是科研设施方面。高等学校拥有丰富的科研资源,例如重点实验室、国家实验室、大学科技园等,设有专门的研究机构,配备专业人员开展科学研究。高等职业院校主要依托校企合作,依托企业具有的科研设备开展科学研究。通过参与企业的技术开发,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碰到的具体技术问题。
三是科研队伍建设方面。高等学校拥有专职的科研人员,有一支专业的科研队伍,科技创新团队。高等职业院校主要是教师从事科学研究,对教师要求是成为“双师”即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既要有普通高校教师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教学经验,又应当有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丰富的职业实践经验。
(三)培训服务方面不同
一是培训对象不同。高等职业院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主要面向直接从事企业生产的员工、技术人员、社会在职人员,还面向学生和农民开展培训等。高等学校继续教育培训对象除面向社会在职人员之外,还面向高层次人才、党政人才、教师队伍开展培训。
二是培训内容不同。高等职业院校侧重于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重视实践教学;高等院校重视理论教育,忽视实践教育。
三是培训课程方面。高等学校继续教育培训课程与本科教育课程几乎一致;高等职业院校培训课程设置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企业需要设置,不断进行调整和更新。
参考文献:
[1]张斌贤, 诸洪启. 西方教育思想史[M].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4.
篇7
关键词:底层民众;高等教育;教育获得
一、高等教育是实现向上社会流动的必要条件
功能主义理论认为,由于剧烈的技术变迁提高了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因而促使他们接受更高的教育,但接受教育需要付出一定的时间和金钱等。但作为补偿,接受更多教育的人在后来的职业位置上得到更大的回报。因此,教育差异所带来的阶层差异,实际上是人力资本回报率的差异。
教育使学生能够具有工作所必需的技能,而技能是职业成功的主要决定因素,因此教育成就的阶层被假定为技能的阶层,而技能的阶层被假定为职业的阶层。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决定了成功,教育是个体实现向上流动的有效途径。
1、教育是一种投资行为,投入高收益也高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通过教育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是减少资源浪费的一种方式,现在我们已有的研究能够证明,处于社会上层的大部分人确实是具有较高的教育水平的,这就让人们有理由相信,具备较高的受教育水平是成为社会精英阶层的必备条件。教育具有生产能力和配置能力。生产能力是指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劳动者与相同的其他生产要素相结合能生产出更多的产品。配置能力是指发现机会、抓住机会,使既定的资源得到最有效配置从而产出增加的能力,由此可以导出:文凭可以表示一个人通过正规教育所获得的人力资本存量有多大,从而表明其持有者在一般意义上拥有多高的技能和发展潜能。
2、社会愿意为高学历支付高价钱
我们都知道最好的公司和一般的公司在各方面的条件都是不一样的,好的公司每年都有很多的申请者,这些好公司也无法对每一个申请者都进行详细的面试,于是文凭就成为了衡量一个人水平的最直接的凭证。这种理论以兰德尔・克林斯的"文凭主义"为典型代表。克林斯认为,教育文凭本身具有阶层壁垒的作用,人们所受的教育被用来垄断社会中报酬优厚的职位,即存在一种"文凭社会"。高学历本身变相成为这些公司的一个筛选方式。通过对学生入学身份的首轮筛选,将他们分流到不同的职业地位上,实现社会分层。当前获得高学历是获得流动机会的一个砝码,对于底层民众来说,高学历是让其获得招聘单位注意的一个有力条件。所以接受高等教育者可以比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具有更高的起点和更多的机会。有资料显示,毕业于重点大学的人的收入要比毕业于非重点大学的人的收人高28%。
二、高等教育不是实现向上社会流动的充分条件
1、高等教育中的不公平阻碍底层民众向上社会流动
因为阶层背景的差异所导致的基础教育资源占有、高等教育获得程度和个性化教育结果等诸多方面的不平等已经成为社会各阶层之间不能合理、良性流动的重大障碍。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是会带给人们不同的流动资本的,尤其是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之后,不同层次的高校毕业生的社会流动数量和幅度是不一样的。不同社会阶层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和所学专业各方面是有差异的。
高等教育从表面上看,确实有助于人向上社会流动,但是高等教育仍然是以一个过滤机制,且过滤掉的大部分是社会底层的人,处于社会高层的子女通过获得优质高等教育巩固了他们的阶级地位。对于普通教育阶段没有接受到优质教育的社会阶层来讲高难度的入门考试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进入高校的屏障,来自教育程度高的社会阶层的孩子进入高等学校的机会比较多,因为家长教育程度高的孩子获得知识的渠道可能比别的孩子要多,自学能力可能要强,而且比别人获取知识的能力也要强,得到家长帮助的可能性也比较大。教育要实现其促进向上社会流动的功能,需要在全社会实现公平的教育资源分配。
2、学校传授的知识是经过选择的本身就带有阶层性的
学校教育中的知识(主要表现为课程)组织是分层次的。分层就是指根据不同知识领域和种类来区分不同的地位或社会价值。当代英国教育体系就具有这样一个特点,即学术课程以选择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的知识为基础。不同阶层的孩子进入学校后即使接受的知识是相同的,这些知识对不同的孩子产生的影响也是有很大差异的,由于学校教授的知识更多的体现上层的意志,所以,来自于上层的孩子是会比较熟悉这套价值理念的,但是对于来自底层的孩子来说,则是一个比较陌生的领域,甚至是和自己在家庭接受的知识和价值观念相冲突的,如果这些孩子在学校学习接受新观念的时间不足够长的话,往往会导致观念上的冲突,对某些观点知识的一知半解往往会导致其人生目标和价值观念的困惑和错乱,在寻找人生定位和价值观念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得到新的进一步的引导,往往会误入犯罪的深渊。
三、高等教育价值的判定标准不在于其是否能促进社会流动
我们都知道,高等教育不仅要教会人如何生活,还应该教会人懂得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好的。但是当前的教育制度环境给学生的暗示就是:只要上了大学就应该能毕业,就应该有好工作,甚至应该享有某种特权。这种观念最后实际上害了学生,带着这种观念走向社会时会吃大苦头,有的甚至就别不过来这股劲,走向了绝望。我们不可否认,人都是理性逐利的,考虑是否接受高等教育时一定会有成本和收益的计算,只有当预期收益大于或至少和成本相当时才会考虑接受高等教育,但是个人作出高等教育选择时往往具有短视效应,个人的选择受社会观念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因此作出的决定往往具有盲目性。现在处在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并不是在接受高等教育之前不平等,而是在接受完高等教育之后无法实现人生目标,并且在获得相同报酬的条件下,往往比来自于上层的同龄人负担着更大的压力,对社会地位的提高和物质报酬的渴望更加强烈。这本无可厚非,但是一个社会,顶层的位置只有那么多,如果每一个接受高等教育者都将实现向上社会流动作为目标和衡量人生成功与否的标准,这样的社会虽然是动态的,但未必会是发展的。"学以致用"固然重要,但是学习绝不只是在学校配了钥匙、再拿它到社会上去开锁。毕竟,社会时时在发展,时时在"换锁"。知识只能改变观念,不能改变命运。
笔者认为高等教育应该教给学生的观念是:你学了,只是为成功积累了可能;你做了,只是为成功准备了条件,但并不因此成功就一定就属于你!正确的态度应该是:积极争取、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于心无愧、顺其自然!而且当前诸多证据都显示,阶层的划分较之以往变得更加的模糊,以前的阶层分明在当前并不明显,各阶层逐渐融合。假如人们一味的抱着实现社会流动的目的去接受高等教育,大部分的人都将失望,因为人们可能根本就无法看到明显的社会流动。
参考文献:
[1]彭正文.文凭与社会资源交换的社会学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05.
[2]蒲实.教育:阶层复制或阶层流动--教育与社会分层关系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9,(5).
篇8
论文摘要:瑞士高等职业教育紧密结合其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结构调整,密切联系劳动力市场供给与需求变化,不断进行高等职业教育的调整。通过初中后教育分流来构建多样化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在注重行业组织作用的同时,越来越重视与普通教育体系的沟通与衔接。借鉴瑞士职业教育模式和经验,对于提升我国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瑞士联邦是一个只有4.1万平方公里土地、750万人口的欧洲内陆国家,国土狭小,自然资源匮乏,但却依靠建立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尤其是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逐步成为人力资源强国,使国家竞争力在世界上一直名列前茅。笔者有机会参加江苏省第三期高等教育管理专题研究班赴瑞士考察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地感受瑞士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成功举措,获得诸多有益的借鉴经验和深刻启示。
1瑞士高等职业教育现状
瑞士的职业教育发端于18世纪末,如1773年苏黎世和1979年伯尔尼等城市出现了专门培养专业技术劳动者的学校,到19世纪2O年代,瑞士许多地方都已开办了职业学校。在19世纪下半叶瑞士工业化全面推进过程中,职业教育发展更为突出。目前,瑞士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备的职业教育体系,职业准备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职业继续教育是其主要组成部分,其中职业教育主要分高中和高等教育两个阶段进行,并同时建立了以企业为主导的学徒培训(双元制)和以全日制学校为主导的两种职业教育模式。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在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培训之后实施的大学之外的第三级教育。在此阶段,通过拓展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提高高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其能够胜任较高级的工作岗位。在瑞士,一般有2/3的学生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会选择接受职业技术教育,这充分表明瑞士高等职业教育发达的程度和高等职业院校在高等教育结构中的独特地位。
近年来,面对一些新兴行业对高级职业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瑞士联邦政府于1993年决定引入职业高中会考证书制度。通过考试,取得职业会考证书的学生可以进入高等专业学校学习,获得高等学校专科毕业文凭。1995年,根据联邦政府的《高等职业学院法》,同时本着与大学“同等水平,不同模式”的原则,瑞士组建了联邦高等职业学院,并将原有的部分高等专科学校改组为新型高等教育机构——应用科学大学,作为向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包括学徒教育的学生提供高等职业教育的专门机构。在3~4年学制中,不仅讲授学士课程,另外还不断增加硕士课程,而学生毕业时则可获得学士学位甚至硕士学位。1997年10月,瑞士又分地区组建了7所联邦应用科学大学,并在次年3月得到联邦政府的认可。见图1瑞士联邦职业教育体系。
综观这些高等专业学校,可以发现主要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按照大学的水平进行教学,学习期限至少3 年;二是其文凭受保护,各州相互承认;三是肩负三种使命,即教学、研究与开发和社会服务。高等专业学校和职业会考制度的创设,为接受学徒培训的青年开辟了进入高等教育的途径,受到瑞士青年的普遍欢迎。瑞士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毕业时可以获得双证书,即通过高级专业考试获得专业任职资格证书和获得联邦政府认定的大学毕业文凭。
瑞士的高等职业教育是建立在}j等职业教育多样化模式和类型基础之上的,当前其发达的中等职业教育和同龄中几乎70%学生接受各类职业教育以及职业培训的众多人数,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瑞士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又紧密结合其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结构的调整,密切联系劳动力市场供给与需求的变化,不断进行高等职业教育的调整,从而实现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良好互动。
2瑞士高等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
1)职业教育发展平台:国家高度重视。受联邦制的影响,瑞士没有国家一级的联邦教育部,由各州设有自己的州级教育管理机构,负责管理各州的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州立大学。但职业教育却是例外,它由联邦政府统一负责,公共经济部职业教育司就是联邦政府主管职业教育与培训的部门。不难看出,联邦政府非常重视高等职业教育,而这种重视又是建立在这样一种认识基础上,即一个国家不能只培养科学精英,还要培养职业精英即各行各业的精英。
2)职业教育发展基础:社会高度认同。在瑞士,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已形成一种共识,即孩子不论是上大学还是上职业学校,只要符合他们的自身条件和兴趣爱好,任何选择都会受到尊重,人们不会因为进入职业院校学习而感觉低人一等。这种优良传统和社会氛围对瑞士人的择业观起着重要影响,保证了各个职业院校充足的生源和质量的保证。在此背景下,无论是行业协会,还是工商企业甚至个体劳动者都非常重视本行业人才的发展,都愿意投资教育培训,保证本行业后继有人。他们不仅为职业院校学生提供学徒培训场所、设施和岗位,配备专门负责培训学徒的师傅,而且还提供实习培训费并向学徒支付一定的薪金。
3)职业教育发展保障:高质量教学水平。发达的瑞士高等职业教育由300多种专业组成,遍布工业、商业、手工业、银行保险业、交通运输、服务等行业。由于专业设置灵活多样,不仅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保证企业利益和劳动市场需要,同时也能满足青年学生的多元需要,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其课程设置也紧紧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需要,包括对学生进行道德规范教育以及岗位必备知识和技能的培训。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岗位所需的企业价值观、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并获得联邦职业资格证书,顺利走上工作岗位。高质量的教学为瑞士发展提供了许多优秀人才,据有关资料显示,瑞士有75%的老板毕业于高等职业院校,瑞士最大的银行——联合银行的老板施图德尔也曾是学徒出身。
3瑞士经验对我国高职院校的办学启示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高职院校的建立尚不到l0年时间,在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师资聘任、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程度上,和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因此,广泛借鉴瑞士高职教育的成功经验,对提高我国高职院校办学水平有着积极的作用。
1)面向市场,调整专业结构,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适用人才。瑞士高等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说明,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相一致。学生通过专业学习,才能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因此,我国高职院校须面向市场办学,主动研究市场,密切关注产业结构的调整、新岗位的涌现,以及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情况,以市场需求为前提设置专业,以岗位要求来设置教学内容,切实做到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就业率。
篇9
关键词:澳门;高等教育;教育质量;保障;提升;战略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2)07-0019-04
一、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是澳门的历史与现实诉求
澳门的高等教育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由耶稣会1594年创立的澳门圣保禄学院(College of St. Paul of Macao),它不但是中国土地上第一个西式高等教育的样本,也是远东最早的欧洲中世纪的高等教育机构。该学院因教会斗争于1762年被葡澳当局查封,1835年校舍被一场大火焚毁[1]。这座西式学府,只留下澳门象征——大三巴牌坊供后人旅游和凭吊。此后的澳门高等教育历经百年沉寂,直至1981年东亚大学的创建。东亚大学是澳门开埠四百年来由中国人开办的第一所正式大学[2]。
在这较短的发展历史中,尤其是回归十年以来,澳门高等教育经历了确立主体性地位、注重结构性调整、实施普及化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等五个发展阶段,实现了“从教育的分离化到主体性确立”,[3]从殖民化教育到具有澳门特色的现代化教育体系建立的战略转变。目前,澳门共有10所高等院校,其中公立院校4所,私立院校6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2所;在校学生人数27374人(2007—2008年度),教师1800余人;共开设包括工商、科技、工程、医学、社会科学、人文及艺术类等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课程239种[4]。可以说,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澳门已构建起初具规模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实现了数量和规模上的跨越式发展。
随着澳门与内地交流的日益增强,尤其是粤港澳经济的一体化,为澳门高等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对澳门高等教育的质量提出了新的挑战。主要体现为:其一,澳门近年人口增长很快,导致对各级教育,包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大大增加。学生人数的飞速增长对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二,澳门高校依然受到外地高校的压力。据2004—2009年统计,报考内地普通高校联招的学生除2009年外均在千人以上。而2004—2007年,本澳大学生毕业人数才由2,589升至3,030人[5]。其三,澳门经济要面对临近地区及其他地区更大的竞争。因此扩展并提升高等教育,以期形成新增长点,是保持澳门稳定和寻求新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
二、澳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之路的回顾
教育制度、课程设置、经费投入、师资素质和国际化水平是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因子。回归十年以来,澳门特区政府主动加强高等教育的制度建设,加大对高校的经费投入;各高校也纷纷调整课程设置,提高师资素质和加大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力度,使本澳高等教育质量得到了较好的保障。
1.建章立制,保障高等教育在法制的框架内运作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澳葡政府后殖民主义政策的催化及回归中国后,政府强有力的干预促进了澳门高等教育的飞跃发展[6]。一方面表现为高等教育的数量和规模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则表现为政府制定和出台一系列高等教育法规和政策。1991年,澳葡政府出台了《高等教育制度》法规(亦简称高教法),2004年该法案完成法律修改草案,进入立法程序。2009年,《高等教育制度》法律草案和《高等教育规章》行政法规草案已在等待有关机关审议。这两项法律法规以立法的方式保证了高等院校办学自,并提出建立更加完善的质量评价体系、促进不同领域学科的融合和课程的多元化、引入更灵活的学制等具体目标与举措。为配合高等院校的发展,特区政府也支持高等院校自行制定和修订章程,如2006年,《澳门大学法律制度》获立法会通过。
澳门特区政府在2000年颁布了《澳门2020——未来20年远景目标与发展策略》和《澳门高等教育新纪元策略性发展咨询研究报告》两份研究报告。前者提出:在“一国两制“的原则下,通过20年的共同努力,将澳门发展成一座在全中国以至亚太地区全方位开放的中型城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八项发展策略。而后者则就高等教育决策过程、成本及融资、素质保证等方面提出更为具体的发展策略[7]。澳门政府还着手建立教育的决策和协调机制。1992年成立了教育委员会;1992年成立了高等教育辅导办公室;2000年成立了高等教育关注委员会。以高等教育法为标志的一系列相关的行政法规的制订与颁布,以及决策与协调机制的建立,为澳门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性的制度保障。
2.调整课程设置,突出多元化和本土化特色
由于历史原因,澳门高校在回归前课程设置比较单一,非常不利推行“全人”和通识教育[8]。从2002—2009年,澳门高校每年核准新增课程都有一二十个乃至更多。以澳门大学为例,2000—2001学年共开办的文凭、高等专科学位、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博士学位课程共67个,而到2008—2009学年,总课程已增加到105个[9]。2000—2001学年,全澳12所高等教育机构提供的各类文凭和学位课程有187个,到2007—2008学年,全澳10所高等院校提供的各类课程已达239个。2009年政府施政方针中提出,将在高等院校增补哲学性和通识性学科,以加强人文精神教育,促进课程多元化建设。
篇10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思想政治课;学生主体作用;实践
0 引言
随着我国高新科技的发展,工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各种加工制造等产业继续高技能工人。而我国普通大学培养的的大学毕业生无法从事胜任高技能技术岗位,这就把重任压在了职业技术教育院校身上。然而目前职业技术教育院校并没有很好地完成自己的任务,究其原因是培养的学生并不能胜任相应的岗位。针对现实的情况,各个院校积极地采取了各项举措,但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为什么呢?因为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那就是人的思想!而思想政治教育课正式解决这个问题最有效的途径。
1 将思想政治课与专业课相融合,促进知行统一
思想政治课的核心是解决人的思想问题。人的行动是受思想控制的,而学生行动的落脚点恰恰在具体的专业实践课上,因为这是高职院校最终的目的。因此,用哲学的观点解决意识与实践的问题是思想政治课的价值所在,理论联系实际,在政治课教学中尽可能多的与实践课内容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意识到思想政治课的意义,才会使广大学生能够自觉自愿的去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课,而不是觉得政治课毫无意义可言。
2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教育引导作用,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我们培养学生的技术水平再高,如果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反而可能会危害国家与社会。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由于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时期,大部分学生未接触社会,不能正确认识与处理和周围环境的关系,思想单一,判断能力和导向能力较差,对不健康的思想意识不能自觉抵制,同时,大部分学生兴趣广泛但是目标不定,思想往往容易出现偏激,不能正确处理好个人与客观现实的矛盾与冲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职业教师应以多种形式,启发引导学生,帮助他们认识人生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防止各种心理偏颇的发生。
院校教育的核心是知识、能力、觉悟。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课中将三者相互融合是每名教师要思考的问题。知识、能力、觉悟三者既互相渗透、互相包容。知识是素质的基础,是能力的载体。而思想政治课的主要任务就是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能够用哲学的观点去分析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这就是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规范人生道路,把实现全人类的幸福视为最高的奋斗目标和最大的乐趣。能力是素质的核心,是在掌握知识和形成基本的技能的过程中具有主动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本领。通过知识的运作,在繁杂的社会中分析和总结出真理性的东西,从而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
3 运用各种教育方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首先,培养学生掌握正确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要注意运用启发式教育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做到举一反三,深入浅出,使抽象的东西变为立体的东西。学生喜欢对一些问题进行思索,喜欢争论探讨,但因阅历浅薄,缺乏社会实践,看问题往往带有片面性和盲目性,甚至产生不利于社会安定团结的言行。因此,不但要激励学生善于思考问题,还必须进行正面的、积极有效的引导,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即辩证的、历史的、全面的、看问题方法。学生一旦掌握这种思维方法,在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就会全面、深刻、有理有据。这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能力,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其次,掌握好知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基础。能力离不开知识,没有知识,对实际问题就难以做出鉴别和判断。学生基础知识牢固,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才谈得上具备了一定的能力,能力只有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随着知识的积累逐步地提高。理论联系实际是培养能力的重要原则。如果在教学中,教师只讲一些概念原理,不仅枯燥无味,学生思维觉悟的也不会提高,甚至连基础知识本身是否掌握都是一个问题。因而要用新学的知识联系实际解决和分析问题,使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最后,作为一个思想政治课老师来说,不仅要有良好的师德,广博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学习能力,而且应具有探索研究掌握现代教育理念,把握教学规律,具有较强的熟练的业务能力,还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调节。因此,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能力,付出艰辛的劳动和树立起对学生有感召力的形象。
4 努力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如何才能正确处理政治课教育与工学教育的关系,使之有效地结合起来,这是教学方法创新的最主要的目的。需求促进发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达到学习效果、促进能力形成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有兴趣就容易接受外界新鲜的事物,排除干扰,提高效率。可见,兴趣是创造的动力、成功的先导。正因为这样,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去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并用兴趣吸引学生积极地思考、探索和创造。在情趣共具的基础上,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按科学的方法引入到竞争机制中去,使之推进学习活动的开展,从而获得好的学习效果。
综上,本文对高等职业教育思想政治课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实践进行了探索,思想政治课对学生主动性的培养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笔者认为还需要对教学管理制度进行研究,促进学生质量的培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