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智慧教育范文

时间:2023-09-01 17:18: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小学智慧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小学智慧教育

篇1

现实问题 目前,各地方中小学校已经完成了校园骨干网络建设,应用系统建设也已经基本完成。网络和应用系统为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环境,在教育教学中起到了一定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1)资源问题。主要表现为资源浪费严重,硬件频繁投资更新,但缺少配套的软件,使得硬件资源闲置浪费,虽然软件资源数量不少,但质量不高。资源共享度低,各单位独立进行软硬件建设,都有自己的服务器和软件资源平台,形成一个个信息资源孤岛,原创以及创新性优质资源匮乏。

2)各级应用系统整合难度大。长期以来,教育信息化建设缺乏可供遵循的统一标准,各个应用系统建设时间有早有晚,导致技术标准、设备类型、产品品牌、协议等方面各不相同。从硬件配备到软件平台开发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兼容性的问题,不利于各级应用系统的整合。

3)网络教学创新模式构建难度大。学校资源孤岛的形成致使网络教学环境封闭,优质的教育信息不能互通,远程的优质课程资源不能共享,难以构建创新的教学环境。大部分软件平台处于封闭状态,无法进行二次开发,使得资源优化整合难度大,人机互动条件不足,让创新学习环境难以构建。

4)办公自动化管理期待加快进程。推进办公自动化,改变以往复杂、低效的手工办公管理方式,创建方便高效节约型办公模式,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需求分析 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需要稳定高速的网络来支撑,而搭建学生、老师、家长和学校四方信息沟通的平台则是优化教育管理的迫切需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上级资源部门加强宏观统筹与调控,长远规划,建设一套完整、科学、统一的标准体系,然后通过信息门户,为全体师生提供一站式教学业务的整合服务,同时建立规范的数据共享机制,实现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智慧化的校园应该是一个开放性的平台,能够适应学校未来需求变化及使用中进行持续改进,系统维护更加方便。

2 基于“教育云”的智慧校园的建设实施

智慧校园的建设实施遵从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弹性部署,科学管理,分工合作,共建共享,持续发展,开拓创新的原则。当期业务与长远发展相结合,实现基础网络和信息化服务的平滑升级与扩展。实行“三通两平台,一点一基地”的”3211”建设计划。“三通工程”,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两个平台”即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一点一基地”是确定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区域和学校)和教育信息化师资人员培养培训基地。

设计思路 基于“教育云”服务的智慧校园建设原则是标准、兼容、安全可靠、容易扩展和方便适用,同时做到以人为本、面向服务、信息互通、数据共享。为了满足跨部门的业务管理和信息服务,需要将以管理为核心的传统应用系统,转变为以前端服务为核心,同时以信息资源整合为重点,升级和更新校园局域网,统一管理学校各种信息资源,建立可靠的容灾备份体系,建立基于网络的、开放的、内容丰富的教学媒体资源中心,如图1所示。

实施中遇到的问题

1)缺乏全局统筹规划。一些学校和部门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内涵和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建设中只考虑眼前利益,解决当时的、局部的需求,而忽略了长远考虑。应用系统开发平台、数据库和运行环境缺乏统一的长远的整体规划。在实施过程中急功近利思想较严重,“业绩工程”“重建设、轻应用”“重管理、轻服务”倾向仍有存在,使硬件方面重复投资。当产生新的需求时,不能在原有系统上扩展开发,而是需要重新开发,导致软件系统重复建设。

2)技术标准不统一。不同学校,不同业务部门组织定制的标准不同,缺乏有效的系统集成和完整的、统一的校园信息化标准体系。信息数据交换困难,不能共享,不能发挥综合效应,在应用上很难在更高的层次上进行信息处理,形成了信息孤岛。同时,标准的问题导致基础网络在优化及升级方面存在很大的压力。

3)用户权限各自独立。现有的各个应用系统独立管理用户,各系统间用户权限不一致,致使不能单点登录。

4)网络带宽不够。据统计,中小学校出口带宽大多为100兆到校,每天的带宽占有率都接近90%。

5)技术力量薄弱。各学校网络节点、应用系统和服务器数量都有所增长,致使工作量迅速上升,但专职的管理人员没有增加,所以不能满足现有工作任务的需要。

6)信息化应用管理机制不健全。相当一部分学校分管教育信息化的领导不明确,行政职能科室没有落实到位,没有制定相应的信息化应用管理制度,即使制度也难以落实,流于空谈和形式。

顶层设计(图2)

1)信息资源规划。信息资源规划首先要研究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研究并整理学校各部门的职责和主要业务,产生全域业务模型,划分职能域;其次对每个职能域逐一进行业务分析,产生本职能域的用户模型、功能模型和数据模型;最后分析用户行为与管理模式,产生全域用户与权限模型,如图3所示。

2)技术架构规划。技术架构规划要参照本校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制定技术架构实施规划,包括数据库选型、软件架构、操作系统选型以及其他关键技术选型。总体框架包括信息门户层和统一数据层、基础数据层、业务支撑平台层以及业务平台层。

3)环境保障规划。环境保障规划要依据资源规划和技术方案,提出基础环境即网络、存储备份、服务器架构、机房设计、信息安全等保障规划。

建设的主要内容

1)信息标准建设。学校数据总体的规划和组织要依据教育部颁发的《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进行设计,从实际要求出发,制定出《教育信息化数据标准》,作为数据编码的依据和标准,为信息交换、资源共享提供基础规范依据,如图4所示。

2)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一套统一标准的智慧校园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模式,分批、分块、分期建设,降低建设初期的一次性投入。有利于解决智慧校园建设中出现的设计不规范、应用不充分、扩展难实现等问题。

3)共享数据中心平台建设。共享数据中心平台不仅是统一的数据资源共享平台,也是各类应用系统间进行数据交换的平台。以《学校信息化数据标准》为依据,建立学校的数据中心平台,实现各个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确定业务系统与数据中心平台接口的标准规范,以保证业务应用系统在与数据中心平台交换数据时不产生分散数据,如图5所示。

4)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建设。建立电子身份认证系统,实现用户的统一管理与权限控制。身份认证系统通过遵从指定的认证技术规范,将各应用系统中分散的用户信息和权限资源进行统一管理。为用户提供分级权限管理和统一的身份确认。帮助实现智慧校园用户身份的统一认证和单点登录,简化用户访问个应用系统的过程。提高智慧校园应用系统的安全性。

5)教育云服务建设。建立以教师为中心的系列应用系统,实现一站式的教学工作信息化(表1);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能够远程异地学习,实现学生学习的网络信息化系统(表2);建立管理服务公共服务平台。

管理服务公共服务平台,包括系统平台,校园平台,办公平台和门户网站。系统平台负责初始化平台信息,是管理智慧校园的组织机构。校园平台包括新生入学、在校生管理、学生毕业、学生考核、教职工档案、教务管理、成绩管理、库存管理、图书管理、课题管理等,可对不同的模块进行统计分析。办公管理能有效简化办公流程,包括公文发送、会议管理、办公资产管理、办公用户管理、办公费用管理、车辆管理等。门户网站是为方便了解最新校园信息的智慧校园门户。

3 方案优势

数据共享,有效整合 通过数据整合中间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实现学校信息有效整合,快速地进行信息整合后,能够及时的通过信息门户,让用户感受到智慧校园的建设成果。

1)共享数据中心数据维护遵循了“一数一源”,“谁产生,谁维护”的原则。

2)各业务系统独立运行,互不影响,某一业务系统故障不会造成对其它系统的影响。

3)通过统一的中间件平台实现数据交换集成,不需要复杂的逐一编写接口,实现简单、容易管理和维护。

4)技术上削弱对各业务系统厂家的技术支持依赖性,可以最大限度的保障各业务部门对新建业务系统厂家的选择权利。业务主管部门有权利选择其相应业务领域最擅长的厂家或自行设计开发,避免因“技术”而产生排他性或垄断。

标准接口,任意接入 通过标准的开发平台和工具,让所有教育教学人员参与到智慧校园建设中来。不断丰富和扩展智慧校园平台的应用,贴近用户需求,满足学校信息化的持续发展。

共享数据中心平台,提供开放接口,支持网页服务等通用标准接口,提高平台的可扩展性;通过后台配置,将应用系统与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对接。使得第三方业务系统的接入不完全依赖于网络环境,为已经没有开发商技术支持的应用系统接入提供解决方案。

资源共享,均衡发展 “教育云”不但能为学校建立覆盖面广泛、层次较深的、资源类型较多的开放教育资源体系,有效化解教育资源信息孤岛难点,还实现了资源整合,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和利用率,使得优质教育资源能够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实现共享。学生在家里就可以进入名师课堂,有效实现教育公平,推动教育教学均衡发展。

及时交流,家校共育 通过智慧校园,家长、老师可以交流教育方法、教学经验,及时发现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实现家校共育。

4 预期效果

智慧校园能为各级教育部门管理者随时提供统计信息和管理平台,为教师提供教学信息共享平台,为学生提供下载服务,如图6所示。

管理层效果 基于“教育云”服务的智慧校园打破了目前数字化校园的信息孤岛,为管理者提供了教学、管理等全方位的信息一体化、流程化和智能化服务,可以直接获取教师、学生、班级、年级以及全校的个人或综合管理监测信息。

篇2

关键词:中职英语;词汇教学;体会

词汇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扩大词汇量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前提,离开了词汇,听、说、读、写等语言交际活动无法进行。而词汇教学是语言教学的基础之一,在整个语言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它也是当今英语教学中的一大难题,特别是对英语基础较差的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词汇是英语学习中令他们感到最头疼的问题。

中职学校的学生英语基础普遍差,底子薄,语音基础不扎实。不少学生甚至不懂音标和发音规则,对英语词汇的记忆只停留在哑巴英语阶段,只是反复不停地写,而不会读,不懂得根据语音和词汇的构成规律去记忆单词,更不用说在语境中记忆单词了。识记词汇时往往以词汇表为主,集中记忆,在记的过程中习惯死记硬背。其结果是学起来不但感到困难重重、枯燥乏味,并且“费力不讨好”,记得慢而忘得快并且不懂得如何运用,学习效果不佳。许多学生由于单词发音不准或懂不读,词汇贫乏,上课时既听不懂也看不懂,在课堂上基本无法与教师互动交流或参与课堂活动,逐渐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影响了英语教学的顺利开展。

那么,如何加强词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单词的兴趣,有效扩大其词汇量,从而加强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奠定基础呢?下面就本人在词汇教学中的做法谈谈几点体会。

一、强化语音教学,培养学生的拼读能力

英语属于拼音文字,所有单词均通过音标来发音。英语单词的读音与拼写之间存在一定的规律,掌握发音规则,不仅可以正确拼读单词,还可以快速牢固地记住单词。中职学校学生的音标基础普遍较差,许多学生甚至还用汉语为英语单词注音,导致单词的读音不准确,在拼写过程中容易出错;记忆单词时基本靠死记硬背,虽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来背诵单词,但遗忘得也快。因此,必须让学生掌握发音规则,了解字母与音标之间的联系,这也是词汇教学的第一步。它使学生能够自行拼读单词,扩大词汇量,提高英语学习兴趣。所以,本人在教授新单词时,也会告诉学生相关的读音规则,注意对每个单词进行音节划分,让学生了解各字母在音节中的读音,从而增强其记忆效果。同时,示范正确读音,及时纠正学生的发音错误,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语音、语调。

二、直观呈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英语词汇学习是一项比较单调枯燥的任务。中职学校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耐力和定力都相对薄弱,如果只是让他们纯粹看着词汇表背诵单词,不仅记忆速度慢,而且也容易产生厌烦心理。但如果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肢体语言、多媒体辅助等方式教授单词,既形象、生动,做到音、形、义相结合,又可以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单词的兴趣,加强对单词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在教授有关食物的词汇时,我利用多媒体呈现出各种食物图片,先让学生说出图片中食物的名称,然后再呈现相应的英语词汇和音标,进行教读。这种方式加强了教学的直观性,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深对单词的印象,提高记忆效率,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三、利用构词法,提高词汇学习效率

英语各词汇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性和很强的系统性。教师在词汇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了解主要构词法,帮助学生掌握词汇的基本构词规律,分析单词的前缀和后缀并了解它们的意思,对结构较长的单词进行合理的语块划分,从而快速掌握词汇,提高记忆效率,扩大词汇量。例如,在讲授“decode (译码、解码)”这个词时,先引导学生找出词根“code (代码、编码)”,明确其词义,再指出 de 是前缀,具有“取消、相反”的含义。通过分析,学生很快明白这个单词的构成和含义并且印象深刻,做到理解加记忆。接着再列举由该前缀构成的其他一些词汇,适当扩充学生的词汇量。再比如学习“meaning”这个词时,可以通过构词法,引申出“meaningful”“meaningfully”“meaningless”。这样不仅能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还可以学到词汇知识。而对于较长的词汇,可以让学生将其分成几个部分进行记忆。比如,multiprotocol,如果一个一个字母来记的话,学生很难记住,但如果将其分解为multi-和protocol两个语块来记就容易多了。这样一来,学生对于结构较长的单词也不会感到那么恐惧了。

四、通过语境教学单词,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语境即言语环境,它包括语言因素,也包括非语言因素。语境制约着语言单位的选择、意义的表达与理解。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如果仅仅是脱离真实语境进行词汇教学,学生很难把所学词汇真正使用到真实的语言交际活动中,无法做到学以致用。因此,词汇教学不应脱离句和文,而是应设法将词汇与句子、语篇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根据语境判断词义,在语境中理解词义并识记词汇,达到记忆和运用的目的。例如,在教授“bank (银行)”这个词时,可以将其放在句子中,让学生猜测其含义:People can put their money in the bank.在讲授新单词时,不仅给出例句,还应鼓励学生利用新学的单词造句,使其掌握该词在句子中的应用。而在教授交际用语时,可以创设购物、问路、邀请等情景,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多说多听,多掌握相关的词汇知识。

五、加强复习检测,巩固词汇

德国心理学家艾滨浩斯的记忆遗忘曲线向我们证实了一个道理,学习要勤于复习,而且记忆和理解效果越好,遗忘的也越慢。因此,教师应该及时复习和检测词汇,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词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复习检测的方法各式各样。可以采用提问重点词汇、词组的方式抽查学生,或是通过听写来巩固记忆,也可以通过做练习来检测学生对词汇的理解掌握情况。例如,每节课开始时,我都会利用一些时间来复习上节课所学的重点词汇。具体做法是我说出词的汉语意思,让学生以抢答的方式说出英语单词或词组;或者我说出英语单词或词组,让学生说出其汉语意思。或者采取小组比赛和奖励的方式,让学生到黑板上听写重点词汇和词组。由于加入了游戏、竞争激励等因素,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较高,课堂气氛活跃。上述方法既可巩固学生对所学词汇的记忆,也可以让我了解他们对词汇的掌握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对策。

词汇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积累的过程。词汇学习不应是简单记忆和学习词汇表,而需要学习者发挥主动性、通过一定的技巧去学习和掌握词汇,有效运用词汇全面提高自己的语言交际能力。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中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教师应认真研究词汇教与学的规律,积极探索各种词汇教学策略。同时应根据不同教学对象,结合实际情况,精心设计编排教学活动,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词汇学习效率,培养他们独立习得词汇的能力,为其他的英语教学和学习活动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邓少霞.浅谈中职学校英语词汇教学[J].南方论刊,2011(05).

[2]郭建华.浅谈中专学生英语词汇教学策略[J].现代交际,2009(11).

[3]王文斌.英语词汇语义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篇3

一、教师范读,感染学生

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因为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有些地方不读好就不能理解好课文内容。这就需要教师本身研究朗读,朗读好课文,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这样,师生才能情不自禁地共同进入角色。当然,教师范读时要让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正确听出节奏、停顿和速度,轻重缓急,让学生进入意境。特别像《再见了,亲人》和《金色的鱼钩》这类感彩很浓厚的课文,更应该通过朗读来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首先自己必须声情并茂地朗读。只有这样,才能感染学生,从而为理解课文奠定基础。

二、依据教材,指导朗读

朗读作为一项阅读基本功,必须依据教材、根据不同文体的课文进行朗读指导。而朗读指导也要讲究方法,注意有的放矢地组织训练。在课文分析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多读,让学生自己去咀嚼、品尝。同时,还要指导学生用恰当的情感去朗读课文,训练语感。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篇的教学充分发挥朗读在理解课文、体会文章思想感情、陶冶情操方面的作用。尤其像《草原》、《白杨》这类意境深远、情感浓郁、文字优美的课文,更要让学生在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基础上,用恰当的语调、语速,有感情地朗读。如:教学《草原》中“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表示我满心的愉快”时,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要正确的停顿;二是要读出重音。“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通过这样的朗读指导,学生将会感受到草原的天由于没有遮拦,显得格外开阔,也叫人特别愉快。有了这种体会,就自然而然地进入了这种意境,也就会无拘无束地读出作者那种对草原的无比热爱之情。

三、重点段落,着重朗读

课文中的重点段落,有些词语用得非常准确,有些句子含义很深刻,对表现中心思想作用较大。指导学生读好这些词语、句段,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例如:当读到《难忘的一课》中的“这里原来画的都是日本人,现在‘光复’了,画上了我们中国自己的伟人”和“我紧紧地握住这位年轻的台湾教师的手,激动地重复着他刚才教给孩子们的那句话:‘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这些语句时,教师就要先指导学生理解句子中重要的词语,然后反复的朗读,要求把重点词语读重音,读出感情来,从而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这个礼堂原来画的都是日本的伟人,现在光复了,画上了中国自己的伟人,这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啊!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谊使作者的眼睛湿润了,也确实只有“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才能表达作者当时的全部感情。

四、熟读成诵,激发兴趣

朗读不但可以感受文章中的思想美、情感美,而且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少年闰土》作者鲁迅用简练、朴实的文笔,刻画了一个勤劳朴素、健康活泼、聪明可爱的农村少年形象。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朗读这种阅读手段,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多次与文本接触,让闰土的可爱形象逐步地再现在学生的脑海中,最后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篇4

【关键词】:激发兴趣 精讲 多练

下面就自己在多年工作实践中的一些做法,谈点滴体会。

一、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乐学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发明创造的源泉。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因势利导,引导他们及时排除不利于发展学生认识兴趣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扫除学习中的障碍,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自觉地学。

学生刚接触化学,开始会对化学颇有些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感到有意思。但当学到化学用语、无素符号和基本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往往会把化学视为“第二外语”或认为化学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有可能会使原有的兴趣消失。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知识的分化,使原有的、暂时的兴趣转变为稳定的、持久的兴趣?为此我们及时对学生进行了化学史教育,讲化学的发展和形成,结合书本介绍科学家探索化学奥秘的轶事,如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居里夫人一生荣获两次诺贝尔奖,谈闻名世界的中国古明如造纸术、火药等,论化学与现代化建设和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语言,是国际上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交流工具。并感到学好化学知识是多么重要,他将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发展和建设。这样做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初中化学需识记的知识比较多,有时又很集中。如教材中第一章第六节里一下就出现了二十七种元素符号,让学生很难记住,为此我们从讲绪言开始,将需记住的元素符号分批分期地布置给学生,并经常提问检查。我们把元素符号、原子团等制成小卡片,把化合价编成顺口溜,把重点内容写成韵语,简化记忆。

另外我们还根据初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多地依赖于学习兴趣,其形象识记能力超过抽象识记能力,喜欢动手,再造想象力比较丰富的特点,成立了化学科技兴趣小组,目的即为锻炼学生动脑、动手、动笔、动口能力,从激发兴趣着眼,训练发现思维和创新思维,发动学生利用小药瓶、塑料袋、铁丝、蜡烛等广泛开展小制作、小实验活动。例如学习了燃点以后,我们组织了学生做“烧不焦手帕”、“玻璃棒点灯”等实验。在教学中我们还借助于图片、模型、幻灯、电影等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这些活动的开展消除了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畏难情绪,使学生感到化学有趣,乐意学,使智力和能力同时得到了发展。

二、精讲多练,提高教学效率

提高教学效率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必须是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下才能真正做到。如果教学中形成满堂灌、注入式的局面,或者教师放任自流,学生各行其是,都不能保证教学质量。

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认识过程。就初中化学课来说,我们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和引导。教师要在课堂四十五分钟内向学生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使他们能轻松接受,这必须要下一番工夫。它除了要求教师自身极渊博的知识,较强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还要在课前充分理解吃透教材,并且还应了解掌握学生,结合学生暴露的问题,瞄准学习目标,深入准确、画龙点睛地讲。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激发思维,扩大密度,使他们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思维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所谓精讲,既要配合教材内容,又要面向全体学生。精就是要突破重点,带过一般,设疑破难,创造思维情境。练是巩固知识的途径之一,练要练到点子上,要精心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分析研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能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的或口头表达练习的,就尽可能让他们动手动口实践,以达到真正掌握知识,举一反三的目的。例如学完碳这一章时,我们组织学生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与氧化碳和碳分别还原氧化铜作对比分析,进而明确异同点及可燃性和还原性,进一步复习巩固了氧化还原反应和实验装置及实验步骤等。

初中化学知识主要分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元素及其化合物和化学计算四大部分。就拿元素及其化合物来说,知识内容庞杂,涉及到三十多种元素,七十多种化合物和众多的化学方程式,如若把这些知识孤立地讲,往往会事倍功半。但只要抓住他们的内在联系,区别异同,进行归纳对比,形成网络,抓住其实质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举动以及接受效果,针对学生感到有困难的地方,教材的关键点、知识联系的转折点以及易混淆的地方,结合思考题给学生以点拨、启发和疏通。例如在总复习时,我们把氢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进行综合归纳对比,让学生亲自动手,把常见仪器的使用、基本操作和气体收集,集中于气体的制备之中。通过此实验使学生对上述三种气体的性质、用途、制取装置、原理、收集检验等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掌握。为此教师还应具有对教材探索、创造和对知识进行筛癣归纳、补充的能力。

篇5

一、寓德育教育于小学数学教学之中,努力提高小学生的德育素质

小学数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为充分发挥小学数学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我在教学中始终注重培养学生的德育素质,注重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教育因素,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进行有机的渗透,做到以教为载体,以德促智。如在教学“元、角、分”时,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在教学“时、分、秒”时进行守时惜时教育;利用“九九口诀”和七巧板的发明、“珠算”的历史、祖冲之精确计算圆周率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的历史等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情感意识。实践证明,这样做不仅能使学生学到数学知识,而且还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

二、加强课堂教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为了充分发挥数学课堂教学在提高学生数学素质方面的主渠道作用,我在教学中改变了原来教学中存在的“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理论知识,轻实践环节”的做法,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运用电化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各个环节中突出一个“精”字,做到备课要精细,课堂教学要精讲,作业布置要精选,作业批改要精心。在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而且还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比如,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记住计算公式,而且还要让学生知道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和推导方法;不仅让学生会做除法算式得出得数,还要让学生说出试商的办法;学习应用题不仅让学生学会列式解答,还要教给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解题思路等。在教学中,我还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总之,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才能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目的。

三、结合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实施素质教育

数学是实现的反映,很多数学问题的提出本身就源于现实。如《几何》第一册前的引言提出四个问题,很有趣,也很现实,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后面的解答,又使学生看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的联系,揭发数学源于现实的本质。数学来源于生活,产生于生产实践,是生活中奇的浓缩,是实践中妙的结晶。数学与生活,谁也离不开谁。1、2、3、4、5、6、7,一个星期接着一个星期,周而复始。而一个月的周历表中,任意三横三列排成正方形的9个数的和,总是等于中的哪个数的9倍。这些都揭发数学源于现实的本质,从而了解数学不是抽象的学科,而是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应用的。数学本身是一门严密的科学,逻辑的科学,在其中可挖掘不少辩证法的实例。如在讲正、负数的时候,可以渗透矛盾的思想;在讲函数时,可以渗透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这样一种哲学思想;在讲方程时,可以渗透平衡的思想等。

四、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在学生掌握了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我根据学生在学习中所表现出的不同特点,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通过开展数学课外小组活动,不仅使学生的各自特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我班有几个学生爱动脑筋,特别爱提一些有深度、古怪的问题,对此,我组织他们成立了数学课外兴趣小组,让他们在课外兴趣小组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开动脑筋,增长知识,这样既发展了他们的能力,又提高了他们的素质。再比如,根据我班有几个学生喜欢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实际,我组织他们成立了一个数学实验小组,在这个小组中,让他们对课上的问题进行继续研究。如在学了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后,启发学生想一想,除了按教材中将圆拼成一个长方形进而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以外,还能不能拼成其他已学过的图形而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呢?在我的启发下,学生通过动手、动脑,把圆分别转化成了已学过的三角形、梯形等不同图形,从而推导出了圆的面积公式。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也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通过数学教学中的美学因素进行素质教育

数学和其它学科、艺术一样,都有自己的美学特征,起着陶冶情操、完善思维品质的作用。例如平行四边形的对称之美,三角形稳定平衡之美,让学生举例生活对应的实物。使他们感受数学之美。走进数学的奇妙世界,在生活、生产中寻找数学的妙用,有利于培养智力和能力。让这种趣味伴随学生数学学习、钻研、探索的全过程。如果能够大胆探“妙”,哪怕是“异想天开”,对于开发数学思维、培养想象能力来说,必然是收效显著。

六、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原则

在教学中,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因人而异,具体指导,使全体学生实现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统一。要想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了解学生知识水平的基础上,吃透教材,熟知重点难点,在备课时既要备学生。又要备教材,这样才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因材施教。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关心和爱护后进生。在教学中,教师应给后进生以更多的关怀和鼓励。在课堂教学中要给他们以更多的指导、要多给他们回答问题的机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在课下,应通过多辅导、多谈心等方法,帮助他们消除学习中的心理障碍,激发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习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和勇气,这样才能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才能达到提高全体学生数学素质的目的。

篇6

【关键词】 阅读课 词汇教学 方法探究

1. 当前中职阅读课中词汇教学的问题

首先,由于近年来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有所下降,大部分学生存在着基础差、学习主动性不高的现象;另一方面,学生对词汇学习没有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英语交际能力差。学生缺乏词汇学习的动机,部分学生学生不重视英语的学习,英语学习态度还不够端正。另外,在传统教学中,一般只是简单领读,然后课后检查、默写,课堂气氛枯燥,教学效果不好。

2. 中职英语阅读课词汇教学设计实例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可以把词汇教学渗透于阅读教学的三个阶段:读前感知,读中理解和读后运用。教师可以利用读前活动呈现部分词汇,扫除阅读障碍;利用阅读活动让学生在语篇中感受词汇,分析理解其意义;利用读后活动给学生创造在口笔头上运用所学词汇的机会。下面笔者以江苏凤凰版英语第一册阅读材料Sports Day in My School(简称Sports Day)为例,介绍自己在本节阅读课教学中处理词汇的方法。

2.1阅读前――语境导入,呈现词汇

在学生阅读课前之前的热身和读前活动中,笔者通过PPT呈现相关图片,复习体育运动项目词汇:swimming,cycling,diving, skating,sailing等,同时通过图片还可以引出目标词汇如:excitement,decorate,cheer, take part in, three-legged race, egg-and-spoon race, sack race and potato race等,并进行解释与领读, 这样直观学习阅读中的新词既印象深刻又便于理解和记忆,并为阅读扫除生词障碍。

2.2阅读中――聚焦目标词汇,感知新词

在进行细节理解时,可采用多种方式将目标词汇设计成答案。在学生阅读文章后,教师可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设计一个表格,在课文中找出一些重要的短语搭配, 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表。这样既检测了学生对细节的理解又凸显了对目标词汇的识记。如下表所示:

2.3阅读后――设计多样练习,巩固运用目标词汇

在学生阅读文章后,鼓励学生利用关键词汇复述学校运动会。以帮助学生建立直观形象的内容图式,从而为学生回忆内容,复述课文提供帮助。以Sports Day教学为例,笔者利用PPT呈现表格,在表格中关键词的辅助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有限的注意力集中到语言形式、内容及表达的策略上,最大程度地发挥语言运用能力。在授完Sports Day之后,可以给学生设计一道写作题:假设你的学校刚开完运动会,请根据提示,用英语给你的笔友Tom写一封回信,介绍学校运动会情况。教师给学生提供运动会视频,图片及目标词汇:popular, excitement, decorated, take part in, cheer等,通过课文的理解和学习,学生存储了大量的词、句,并能适时地运用到写作实践中,通过写作巩固了目标词汇,实现了语言的最终输出和运

3. 结束语

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词汇是阅读理解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阅读课词汇教学需要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明确词汇教学目标,坚持以阅读材料为载体,以语境为依托,使词汇学习和运用渗透于文本解读的过程中,同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多样的练习,大胆实践合适的词汇教学方法,促使阅读与词汇处理有机结合,两者相得益彰。

[1] 肖佳怡. 中职英语阅读课词汇教学的有效策略初探[J]. 教师, 2012(28).

篇7

关键词:教学质量 教师 企业实践 成果

据教育部《关于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的意见》,结合我校实际,暑假期间,我科全体教师组成实习小组,深入企业进行了座谈会、生产工艺认识、问卷调查等实践项目。为学校的教学改革,课程的结构调整和培养高技能人才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现将该公司实践的情况、体会总结如下。

一.企业实践目的:1.向企业专家、技术人员学习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2.了解企业所需人才情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评价模式等;3.了解毕业生现状,学生就业稳定性问题;4.加强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室、项目合作;共同参与培训、交流学习等。

二.企业实践方法:访谈法、岗位实习法、问卷调查法。

三.企业实践具体内容

1.实践公司简介。重庆三峡油漆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交所挂牌上市,现已发展为中国最大,品种最齐全的综合性涂料生产基地之一。涂料专业技术人员160余人。公司主导产品为三峡牌油漆,具有年产6万吨油漆的生产能力,常年生产1500个花色品种,荣获全国用户满意产品称号。

2.企业实践座谈。企业副总经理张明贤、副总经理毕胜、物资部王部长、安全部赵部长、生产动力部宣部长、人事部李部长、防腐车间任主任等近二十人与我校领导、专业教师进行了座谈。座谈会上,副总经理张明贤介绍企业目前毕业生状况及人才需求:(1)企业毕业生状况。近几年企业较少从我校招聘毕业生,目前在企业工作的学生还是1984年从我校定向委培的80名化工类油漆专业的学生。这80名学生已经在该公司许多重要部门担任领导务,本次调研到会座谈的企业人员中绝大部分是这批学生。这批毕业学生具有在学校三年学习期间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全面扎实,有深度和广度,具备了较强的专业技能水平;到企业上班后积极肯干,踏实,虚心学习,定位准确,有目标,有追求,具有很强的吃苦耐劳品质,有上进心、责任心,敢于担当,具备了良好的职业素养。(2)企业目前用工人员现状:①新进员工对工作状况定位不准,不愿从事基础工作,眼高手低,没有上进心,无自身职业规划,在企业中没有多少发展空间;②职业素养欠缺,致使人员流动性大;③学生安全意识不强,动手能力较差;④吃苦耐劳精神不够,在企业岗位操作感觉枯燥乏味,沉不下心来,也有学生不适应倒班工作。⑤中职学校培养学生年龄偏小,进入企业实习期间安全问题、商业机密等问题得不到有效保障。(3)人事部李部长介绍企业目前人才需求来源:①该公司高端研发人员、中层管理人员主要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②一线操作工主要面向退伍军人、中职学校学生、社会招聘等。但招聘人员素质、专业知识等方面参差不齐,上手不快。

张总还介绍该公司将扩建武汉、新疆等生产基地,融资近七个亿投入生产,急需大批车间技术管理人员、工段长、一线操作工人等。

3.企业对学校教学建议:(1)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加强专业基础知识板块内容介绍,对今后工作的后续发展很有用;(2)除专业知识外,还应加强安全知识、环保知识的教育;(3)文化基础知识不需太高,多加强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教育。

教学初期加入人生观认识、职业道德培训方面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多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吃苦精神、主人翁精神,在学生离校时加强就业前教育,以去除他们的浮躁、对职业认识的误区。

企业甚至还提出:人生规划、职业意识、心态为第一位,知识技能为第二位。

4.企业生产车间实践。座谈会完成后,副总经理张明贤一行带领我们对聚氨酯桥梁面漆、各种水性环保内外墙涂料等生产现场进行参观,了解生产概况。在这之后实践的一个星期,我们一行主要就聚氨酯桥梁面漆、各种水性环保内外墙涂料的生产进行岗位实习,我们着重学习了解其先进的设计思想和方法、先进的工艺方法、先进的工装、先进的设备的特点以及先进的组织管理方式方法等。更加准确了解工厂的运作模式。

5.发放问卷调查表。实践期间,我们还将事先设计好的企业问卷调查表发放到企业,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道德、计算机应用能力、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普通话水平、吃苦耐劳品质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

三.企业实践体会和建议:1.我们以往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应努力探寻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新路子;2.我们的思想急待解放和改变,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教师经常下企业实践,聘请企业专家指导学生实习,选派教师到国内外培训、参加职业资格培训等途径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提高“双师”素质;3.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淡化理论,重视实践,以就业为导向,强调行动导向和任务驱动,多采用项目式和案例式等教学;4.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大职业意识、职业道德、企业安全、企业组织架构、企业文化、相关法律法规方面的比重;5.在实习这个关系学生知识消化、实践和社会能力提高、校企合作和就业的重要环节上还有待大力完善,从而真正发挥该部分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6.应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前教育,以便能更好、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激励机制;英语;问题

笔者根据教学经验,将激励机制与新课标要求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结合起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有效地发挥激励机制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一、备课环节渗透激励机制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备课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将激励机制融入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去,有效地发挥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

首先,在知识与技能方面:教师首先要明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制订稍高于该程度的目标,让目标成为学生“跳一跳能够得着的苹果”,将学生的能力达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次,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在设计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规律,让学生在不断的挑战、进步、再挑战的过程中享受到成功的乐趣。最后,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中学生处于成长过程中的过渡期,此时,学生对外界处于更深层次的认识与接受阶段,因此,这一层次目标的制订应该深入挖掘教材的价值引领意义。

二、课堂教学环节运用激励机制

1.质疑激励

质疑激励,就是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堂环节设计多种思考题,并在课堂上给学生留一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接受、消化、质疑、解决的过程,同时,创造机会,让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讨,并加以引导,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品质。

2.竞争激励

适当的竞争氛围,能使学生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教师应适时地将竞争机制引入课堂教学中来,把握好课堂节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如,英语演讲比赛、单词记忆比赛等,不仅使学生在乐趣中学到知识,更能在竞争中体验成功,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3.合作激励

竞争与合作并存,学生之间存在的不仅仅是竞争,还有合作。合作是智慧火花的碰撞,能让学生接触到不同的观点,在甄别中“为我所用”。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从学生渴望肯定的评价与渴望成功的心理入手,激励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竞争氛围。

三、与学生交流使用激励机制

情感教育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因素。英语教师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对学生生活与学习的帮助,以高尚的人格影响学生,以幽默的课堂语言感染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对教师、对课程产生好感,从而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

四、运用激励机制注意的问题

1.避免泛泛而谈,以一概全

这方面主要涉及对学生的口头的或书面的鼓励,不能只泛泛而谈,套用一成不变的话语。比如,有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只有“很好”“很棒”等口头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具体的表现,给予具体的评价,比如“你这道题做得非常好,能看出来课下努力了”等,能让学生既得到肯定的评价,又能知道教师的评价说的是自己,而不是对所有人都这么说。

2.避免激励不当,起反作用

在激励学生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心理状况等方面的情况,避免因为激励不当,起到激励的反作用。比如,对于考前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应以鼓励为主,不应过分强调结果的重要性。而对心理素质过硬的学生,以目标激励为主。因此,教师在实行激励的过程中,应对学生有全面的了解,避免适得其反。

篇9

1、结合专业,突出重点

护理专业是一门注重培养学生护理专业知识与操作技术的一门科学,因此,教师要强调解剖学在医学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与其他学科的紧密联系,还应强调与临床护理应用密切相关的知识点,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解剖学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体现人体解剖学的特点,全面了解人体的结构,掌握主要器官的形态特征、功能及其相互作用,还要增加与护理操作、病情观察、抢救知识、护理诊断和生活护理等相关的应用解剖学内容。例如,在运动系统中,要重点讲解易发生骨折的骨骼、常用于肌注的肌肉、易脱位的关节;在内脏系统中,重点掌握与临床上常见疾病护理相关的知识,如插胃管、导尿管等各种护理操作的注意事项;脉管系统中,重点掌握与注射和急救有关的血管,如四肢的浅静脉注射、动脉注射等。

2、文、图、物相结合,重视理论教学

人体解剖学所涉及的专业名词多、形态描述多,如果让学生死记硬背,不仅僵化了学生的思维,而且抑制了学生的求知欲。合理、高效地上好解剖学理论课,是培养学生学习解剖学兴趣的关键。具体应做到文、图、物三结合。所谓文是指教材的理论叙述,图是教材插图、解剖学图谱以及教师画图,物即解剖学标本和模型等。面对一些比较复杂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如果教师上课时能够先对着解剖学挂图讲解一便,然后再在黑板上边讲边画一便,最后在对着模型在讲一便,同学们可以很快掌握这些内容。例如,在讲颅底内面观时,里面有很多的孔、管、裂。如果让学生按照传统的学习方法,学生很难记住。但如果能够按照文、图、物结合学习法,同学们能够很轻松的掌握。

3、注重体表标志和活体触摸,加强记忆

护理人员掌握常用的体表标志及深部结构在体表的投影,对以后掌握规范的护理操作具有重要意义。如学习臀大肌时就结合临床护理,讲解与肌肉注射有关的体表标志;学习关节时,讲解关节的运动和脱位的临床表现;讲解脉管学时,让学生找准并触摸心尖搏动点的位置、全身主要动脉的体表搏动点及急救时压迫止血点的位置等。另外,通过触摸还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2]。例如就骨学教学而言,教师讲课时可让学生在自己身上触摸。如胸骨角和心尖搏动点的位置.以后上到临床课.定心、肝界等就容易了。又如测量血压时,首先要触摸到肱动脉的搏动.学生似乎都触摸得,但量血压,能快速将听诊器放准确的不多.特别是急诊病人测不准血压的现象时常发生。但是只要先触摸到肘窝的肱二头肌腱,在其内侧就很容易触摸到肱动脉的搏动。

4、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师在实验教学时,让学生去观察挂图、模型及标本的同时,教师可以巡回指导,解答个别学生的提问,给予简单的提示,这样既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另外,标本模型考试是检验实验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督促学生掌握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求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应该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在解剖知识方面,更要重视人体解剖学的实验教学。要认真地对待标本模型考试,并将分数计入期末总评中。

5、注重多媒体教学,丰富课堂内容

人体解剖学属于形态学范畴,比较直观、形象,因此在以往理论教学中多采用挂图、模型进行讲解,而多媒体教学法拥有以往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它使用现代科学技术,借助声、光、影像、动画、文字等方式,将知识点展现在学生面前,且可应用计算机将平面图转化为二维或三维立体图像[3],具有直观性强,立体感强的特点,起到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的作用,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以上是笔者多年来在讲授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的点滴体会。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教学手段的不断提高,教学模式和方法也不断发生着变化,把过去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对象的教学思想,改之为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4]。因此,在高职护理解剖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为培养高层次护理专业人才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邱卫红。高职护理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改革[J]。解剖学杂志,2006,?29?(4)?524—526.

[2]吕伯实。浅谈腹部局部解剖学教学法的改进[J]。解剖学杂志,1998,21(2),?185—186.

篇10

 

新课程实施以前的教学,大都是为了适应应试教育,因此教师大都是以讲解、概括为主。学生则是听众,然后根据讲课的重点,强调学生死记硬背,这样历史知识的学习更是枯燥无味,一上课学生就想打瞌睡。现在新课程实施以后的内容更多的是结合学生的时代特点,同时要求教师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法,还学生以课堂和学习的自主权。教与学是交往、互动的,师生双方相互启发、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通过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根据我所教班级学生的特点,我在上课时让学生充分阅读教材,然后以点拨为主,让学生发挥想象,联系已知知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老师共同探讨、步步引申,让学生在知识生活海洋里尽情地畅游。使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得到极大的满足,学习兴趣愈来愈浓。

 

现在的学生成长在改革开放以后,接受的思想是多元化的,头脑中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渠道的:电影、电视、书刊、网络等,因此获取的知识是多样化的,也有真真假假的。他们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各方面部知道一些,知识可谓五花八门。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大量的历史知识。他们憧憬未来,关注现实,经常对现实的问题要问个为什么,却似是而非,容易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他们拥有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和敏捷的记忆力。这就使他们想象力丰富,思维能力具有极大的广阔性。这又给当前的历史知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品德与社会》学科老师带来了更大的挑战。长期以来,在考试指挥棒的指挥下,《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成为二等学科,强调记忆性成为历史教学的一大特点。教学中很少有学生的探究性、分析性的思维过程。具体而言,从教学方法来看,还比较单一、陈旧,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得不够。很大程度上是教师的“一言堂”。如何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让课堂焕发出应有的生机与活力,这是其中历史知识教学反思的一个重要方面。从教学结构来:看现在很多教师大多以历史知识经验传授型的教学为主,这就使得学生很难形成具有主体意识的社会科学理念、人文精神。这一点与我们与我们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的理念是完全相悖的。从教学内容来看,课程的内容是讲述人类的发展过程,人类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地点进行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就成为历史课内容的四要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太偏重于四要素的传授而容易忽略搜集与处理信息、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学生在解析材料时普遍觉得有一定的难度,不能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加以运用,新课程实施后,如何改变原来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边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提高自己的能力,成为教师共同面队的一个难题。从思想教育方面来看,教师进行爱国教育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时,只是给出一个或几个结论,说这一事件是爱国的,那个人物是爱国的,学生是茫茫然,似懂非懂,明显思想教育在课堂上落实不够。如何在课堂创设思想教育的情境,使学生的品质和情操受到良好的熏陶,把课堂变成学生思想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又是教师在新课程中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为了适应当前教育形势的发展,使自己尽快得成长、成熟起来,作为教师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

 

1通过学生进行教育反思

 

一个好的教师应该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如果有的学生在课堂上突然表现异常,那肯定是教学的某个环节出了问题。例如,我在教学《》知识点时,让学生对爆发的原因进行讨论并选几名代表进行发言,有位同学平时对历史很感兴趣,思维活跃,发言踊跃,但那节课却显得比较沉默,课后我主动与他进行交流,他说,对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不理解,原因是对当时的英国历史知识缺乏了解,随后我对导入新课这个环节进行了反思。

 

2通过教师本身进行教学反思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讨论的时间比较多,但教师必要的引导,适当的点评,也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教师在引导、点评时不流畅,时常卡壳,使得学生满腹疑虑,这就意味着教师对待课堂的准备肯定不充分,也就不得不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了。3通过请同事或专家听评自己的课来进行反思

 

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如果教师对自己的课作了精心准备,上课时得心应手,往往很难觉察出自己还存在着什么不足,但如果教学专家来听课以后,总是能找到自己还需改进的地方。

 

3通过阅读教育专著和教学文献来进行教学反思

 

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老师。经常阅读中外教育专著和优秀的教学案例,从中吸取营养并经常与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进行对比,不断反思,使自己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