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对智慧教育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09-01 17:17: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谈谈对智慧教育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摘要:质量标准是远程教育的永恒主题。目前,在远程教育质量的教育标准上,已相对清晰且可操作,但远程教育质量的社会标准却相对滞后。从社会需求的适应性角度分析远程教育质量的社会标准,并结合“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的结构设计、实施设计和教学设计的实践,探讨远程教育质量的社会标准的操作原则,便于我们从社会标准角度提升远程教育的质量。
在前不久举办的“中国职工学习论坛”上,一位工人讲述了自己的学习成长经历。他说:“我借助传统的教育学习方式,用了七年的时间从一名初级工成长为一名高级工,而借助拥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远程教育,仅用了三年时间就从高级工成为了技师。”这位工人的经历从侧面显示了远程教育在成人教育中的独特功能。作为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远程教育能够、也最应该发挥作用的方式是对社会组织和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提供支持和帮助。从这个意义出发,远程教育的质量就不仅要有学校教育的标准,而且还要兼有社会服务的标准。也就是说,远程教育的质量是需要站在其对社会需求适应性和服务性的角度来审视和评判的,实际上这也是教育为社会服务本质的回归。本文结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以下简称“中央电大”)和北京市总工会等单位共同举办的“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以下简称“工程”)的具体实践。从社会标准的角度谈谈对远程教育质量的认识和理解。
一、远程教育质量的杜会标准
远程教育的质量评判既要有教育标准,也要有社会标准,应是二者的有机统一。但以往的评判多为教育标准,很少关注社会标准。而在市场经济中,衡量产品和服务的最重要的标准是需求方(消费者)的满意度。根据世贸组织协议中的有关规定,教育属于市场中的服务业大类(远程教育最具有这方面特征),因而,我们可以仿照市场经济中对质量的评判标准,即需求方的满意度来思考远程教育质量的社会标准。
1.需求方的多元化
在传统的学历教育领域,需求方就是学习者,二者是统一的,而且学习者经过了层次划分,某一层次的教育针对某一层次的学生。但在知识经济时代,需求方往往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首先,作为需求方的主体——社会学习者,其情况远比学历教育的学习者复杂得多,其年龄、职业、文化背景差异很大。其次,如果是社会有组织培训,需求方还包括学习者所在的企事业单位、行业组织、政府机构等。以“工程”为例,需求方除了职工学员外,还包括职工所在企业, “工程”的组织方(工会、教委、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人事局等),甚至还包括给本项“工程”提供经费支持的北京市政府以及社会舆论。他们都对“工程”抱有一定的期望和需求,都对“工程”的质量有监督权和相应标准。所以,虽然远程教育的质量效果最终体现在个体学习者身上,但如果不能满足其他几方的需求。特别是企业的需求,其教育质量是难以得到认可的。
2.满意度的多元化和相对化
需求方的多元化态势,必然带来对教育质量满意度的多元化和相对化。就像在市场经济中,每个人对质量的满意要求是不同的:有的人要实用,有的人要感觉,有的人要价格,有的人要质地,等等。而且这种满意常常是以一种相对式满意呈现。一项高质量的产品往往兼有较多需求者的满意度,且在同类产品比较中具有较高的满意值。因而,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质量的满意度更多具有外延的色彩,不仅仅局限于传统教育的狭窄领域。以“工程”为例,需求方有学习要求、有企业发展要求、有政治要求、有模式探索要求,等等。总之,这是一种社会对教育的满意度要求。这种教育质量就不单单是教学方面的内容,还要涉及教育的理念、教育的设计、教育的服务、教育的形象、教育的价值衡量等,甚至包含教育的文化和感情。
二、远程教育质量社会标准的具体操作与校正
在长期的实践积累和理论提升下,远程教育拥有了一套清晰且可操作的教育标准。但远程教育的社会标准却是相对滞后的。更重要的是,它无法从现有的教育操作模式中分析和演绎出来,需要在为社会服务的实践中不断改进并完善。以“工程”而言,其社会标准是在边实践边研究、边研究边总结、边总结边改进中得以彰显的,在此,通过“工程”三年来的实施,笔者尝试归纳几点与远程教育质量社会标准相关的操作原则:
1.分析需求者及其需求
远程教育质量社会标准的基础是“需求者的满意度”,所以,首先要确认需求者是谁?他们的需求到底是什么?如前所述,除了直接的学习者外,对于“工程”这样一种有组织的培训而言,企业、行业、政府机构等都可能是需求者(我们将这些非个人的单位统称为组织)。就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形来看,由于个人接受继续教育和安排继续学习还远没有成为一种自觉行为,因而组织对教育培训的需求就显得更为重要,常常需要引发组织的需求而带动和引发个人的学习需求。由于组织的政策和经费的提供才保障了学习者个人的学习,这是远程教育在分析需求方时要特别注意的。
在明确了需求者后,我们还要仔细分析需求者的需求,这是远程教育质量社会标准的基础。以本“工程”为例,工会的需求:通过这项培训,要能够提高工人的素质,增强职工的职业能力和维权能力,实现工会所承担的教育任务;教委的需求:通过此项培训,寻求到在新形势下职工教育新的发展途径;企业的需求:此项培训能使企业发展得到真正的实效,起到明显的投资效应。特别是在教育培训的形式上,要考虑到“工学矛盾”,尽量不影响工作;职工的需求最多而且最复杂:培训是否实用,是否好学,学了有什么好处,学习支持服务怎样,能否提供随时、随地、对日常工作和生活影响不大的学习,等等。
基于此,为了保证远程教育的质量,必须充分掌握需求者及需求的信息。这其中,有些信息不一定都与教育有关,甚至有些信息还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区和偏差,这就要对需求进行转化和校正。此外,某些需求还可能是相互制约的,为了保证教育质量也需对其进行平衡和协调。
2.对需求进行转化与校正
实际上,社会需求往往不是直接的教育培训需求,而是组织生存和发展、个人生存与发展的需求。比如,北京市委组织部就提出他们需要有一种能够有助于提升区一级干部执政能力的培训(如果能够有效地达到这一目标就认为是高质量的培训);再如,北京市总工会提出需要一种能够提升职工职业稳定和发展能力的培训;至于企业,往往提出的是企业的发展规划;而职工则关注其工作的稳定和日后的发展。这些生存和发展需求都需要远程教育机构将其转化成教育培训的需求。这种“转化”能力将成为社会教育机构的基本功,它是质量的基石。需求搞错了,再好的教育也得不到社会的认可。
但是,只是知道需求方的需求还不够,还要对这种需求进行校正。教育培训与其他服务业不同,它要对人,即对“消费者”进行“加工”,这种“加工”往往会使教育培训方和需求者之间产生矛盾。一般说来,社会需求者,特别是前面提到的社会培训对象的需求,容易追求眼前和片面,而忽视长远和整体;容易关注学了就用的具体技巧,而忽视提升“举一反三”的能力。这可能也是社会标准的某种局限性,这时就需要用教育标准进行某种校正(注意,只是某种),以保证“正确地做事”,维护需求者的长远利益。
3.要在“教育外”下工夫
从社会需求者那里准确地了解需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方面,“隔行如隔山”,由于行业的隔阂,了解跨行业的需求本身就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加上教育行业有些“清高”,往往缺乏低下身来潜心研究的态度。另一方面,由于需求者自身的限制,往往很难准确地表述出自己的需求。所以,要想真正了解需求者的需求, “教育外”的功夫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要培养与需求者的感情,要与他们有共同语言,就必须了解他们的领域和工作,建立起彼此间的信任和默契。
三、“工程”的案例分析
为了更好地理解远程教育质量社会标准如何操作,下面我们以“工程”为例,从其结构、实施以及教学管理设计等方面如何满足社会的多元化需求进行详细阐述。
1.“工程”的设计与实施面临多元化需求
“工程”面对的是多元需求。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北京市政府要建立学习型社会,提高全体市民的素质;
(2)工会要加快工人阶级知识化进程,提高职工维权的能力与水平;
(3)教委要提高职工教育的水平;
(4)劳动局要扩大职业资格和岗位技能的普及;
(5)企业要提高职工素质,更好地管理和提高企业竞争力。同时要求培训尽可能低成本,符合企业的生产节奏;(6)职工要稳定岗位,提高竞争力和争取更好的待遇。同时要求培训真正适合他们的需求、口味和接受能力。
2.工程的结构设计满足多元化需求
这些需求代表了社会对该工程培训的质量标准。不满足这些需求,工程的内涵设计再好也难以推广。所以,工程定位在培养一直被忽略的广大基层一线职工的通用职业素质上,进行绝大多数广大企业和职工(跨行业、跨岗位、跨背景)都需要的通用能力的培训。其次,为了满足广大职工学习延续性的需求,工程设计了通用能力阶段的培训与电大开放教育的学历教育和劳动部门的职业资格和技术等级证书续接的通道。另外,工程在实施上以各级企业培训机构、各级电大和社会力量为培训站点的教学支架。它外设学习课堂,吸纳企业的优秀资源进入工程,将企业的内部培训与工程的整体相结合,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方便职工学习。“工程”的设计与实施满足了政府和工会的期望,满足了企业和职工多元化的学习需求,打破了知识、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之间的屏障与束缚,搭建了职工“终身教育体系”的雏形。
3.“工程”的教学设计体现教育标准与社会标准的结合真正的教育质量需要教育标准和社会标准的结合。“工程”的教学设计关键要解决好课程设置、教学资源的建设、教学过程的管理和考核评价三个环节。这一过程既充分兼顾需求者的需求,也需要教育标准的指导。
(1)“工程”课程设置的模式是“菜单”式模式,对于入选课程,更多地是按照社会标准来确定。比如课程要具有通用性和发展性;要与实际任务目标相对应,而不是与学科知识体系相对应,课程均可独立学习;在时效和内容上有一定的持久性和前瞻性;在具体的操作上有可行性;要优先满足培训费用出资方的要求;课程名称要显示实用性等。为了保证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需求方的需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按照广泛性和一致性原则听取需求方的意见,等等。经过“工程”后续的调查,80%以上的企业和学员对设置的课程是满意的。
(2)“工程”教学资源建设上以使“所有的需求者都能受益”和“兼顾需求方的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为原则。在内容形式设计上兼顾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知识体系及知识含量与学员的可接受性和实用性、专家意见与需求方意见、成本与价格等多方面因素。在建设过程中按照教育标准和规定程序进行操作(减少人为操作误差),大力加强实际调研和专家与需求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在形式上充分考虑远程教育的特点和学习者的需要,采取纸质教材、影像光盘和网上资源相结合的方式。除此之外,还要建立反馈机制,认真听取需求者的意见,对教学资源进行调整改进,特别是要将学习者遇到的好的案例补充到教学资源中去,以提升其可接受性和实用性。
(3)远程教育质量保证的重要方面是教学过程管理。“工程”创造了这样一套模式:设立标准与要求,按照标准与要求进行过程指导和督导,将一部分质量监控权移交给职工所在的企业,加强师资培训和教学交流,强调教师讲授和职工互教互学相结合,变应付学习为带着问题主动学习。要注重传授的知识和能力与职工平时的实践相结合,鼓励职工主动学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关于社会组织对质量监控的问题。在社会培训,特别是有组织的培训中,最关心质量的实际上是输送学员并承担学习费用的单位(由于受眼前利益和经济利益的驱使,学员和办学单位在质量监控上都或多或少地出现偏差),所以,一定要引入第三方的力量——企业组织。
此外,考核评价是远程教育质量检验的关键。“工程”按照社会标准,强调考察职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知识点的能力)。注重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考核,将此作为学习的动力和指导;考试中要充分考虑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贴近学生的实际,变压力为动力。同时要考虑考试的多样性和便捷性。
四、运用社会标准提升远程教育质量的展望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逐步将眼光投向了社会教育机构,特别是远程教育。据前不久我们在北京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0%以上的企业希望与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合作来开展内部的培训,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完全依靠“自力更生”的操作模式已越来越难以覆盖一个组织事业发展变化的全部需要,且成本也越来越高;
(2)一个组织自己设置的培训以及课程和建设的资源,虽然针对性很强,但往往缺乏规范的标准、科学的设计和可靠的质量评价体系;
(3)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信息技术为主的远程教育越来越为许多组织和个人所接受。
这种变化确实为社会教育培训机构,特别是远程教育机构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但能否抓住这个机遇,关键要看其能否满足社会标准。
在我国,随着终身学习理念的逐步普及与学习化社会和学习型组织的逐步形成,有组织培训和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会快速上升,远程教育今后为社会组织的教育培训和个人继续学习方面提供支持的比重在整个远程教育任务中会明显上升。为此,笔者认为,远程教育机构要适应社会标准,急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关注:
(1)“工程”的实践充分证明,社会教育机构要想独立开辟社会有组织的培训领域是相当困难的。要想增强这方面的竞争和服务能力,就必须积极探索与社会各界的合作模式,跨出传统教育的封闭圈子。努力学习借鉴其他行业领域、社会培训机构和国外在职工教育培训上的经验与做法。同时,也帮助和配合企业建立完善自己的培训体系和规范化标准;
(2)打破传统按知识体系设置课程的模式,按照通用素质能力和任务目标设置课程,按方便需求者挑选的方式搭建课程平台或课程超市;
(3)加强教学过程的管理,逐步摸索过程操作的标准和规范,建立起远程教育适应社会需求的快速反应和反馈机制;
篇2
一、课堂教学设计教师要把不同层面的知识和谐地融合成一个整体
教师的备课也就是课堂教学设计,要尽量促使"是什么"的知识、"为什么"的知识和"怎么办"的知识和谐地融合成一个整体。让学生在"是什么"的知识方面打好基础知识,让学生在"为什么"的知识学习中学会思考,让学生在"怎么办"的知识中学会运用。比如:教材中π等于几是前人的研究结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教π等于几,先创设大小不同的圆,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探索出这个常数,也就是圆周率,并知道圆周率是一个固定的数,由此可知,只要知道了任何一个圆的直径或半径就可以求这个圆的周长。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既巩固了"是什么"的知识,又能用"是什么"的知识来解决"怎么办"的知识,也就发展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增长了智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到了自我能力的发挥,增强了学习动机。
二、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策略性知识的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就是不仅要重视解决问题的过程,更要重视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策略性知识学习,比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时,是应用割补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从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掌握了这种割补的方法,又可以应用在梯形的面积公式推导中;又如在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时,是通过通分方法,把异分母分数变成同分母分数才能进行加减计算等。这些过程,首先让学生懂得事物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并懂得任何转化均是有条件的;其次教师要重视解决问题的训练,重视开发学生的多元性思维;最后是要学生对自己使用策略的能力做自我评价,并对别的同学的策略即使用策略的能力也作出评价,使得课堂教学在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中,让学生学会采用较优的策略,以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和优化能力,促使数学课堂学习更有效。
三、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反思智慧的培养
课堂学习中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不论学生是成功还是失败,教师应引导学生既能看到成功的精彩,又能看到失败中的美丽。我曾问一个二年级的学生,"你会背乘法口诀吗?"学生很快地从"一一得一"背到"九九八十一"。然后我问为什么是"二三得六"和"九九八十一"呢?的时候,他却不知其所以然。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我们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从来都是重视将结果直接告诉给学生,让学生熟记结果,而没有让他们真正地探索与思考为什么是这个结果。在现实教育中,有多少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出错呢?又有多少个学生经历了探索--失败--再探索--再失败--成功?我们是要给学生输入清晰的概念,但在不破坏知识程序的基础上,应注重让学生有提取概念、形成概念及会应用概念的能力。只有让学生自己探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检验假设,解决问题,才能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才能将知识转化智慧。知识的产生和积累是渗透在智慧里的,与经验智慧共存的,每个人的智慧都是在成功与失败的实践中磨练出来的。
四、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智慧技能的培养
篇3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 民主 充满生命 生活生本 课堂文化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5(a)-0256-01
“所谓课堂文化就是通过智慧型教师的教育智慧,创建、激发富有生命的、有效的课堂,从而形成一种对生命的理解、关怀与尊重。”我们要着力构建开放、自由、和谐、智慧的、提升教师和学生生命质量的课堂文化。而品德与社会学科是伴随着新课程改革应运而生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它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的特性,关注学生的体验感悟,关注学生的社会性发展。通过深入浅出的生活的、道德的教育内化学生的道德品质。因此构建民主开放的品德与社会课堂的教学文化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谈我对《品德与社会》课程课堂教学文化构建的思考。
1.要构建民主的课堂教学文化
品德与社会学科的内容呈螺旋上升的趋势,关注儿童与自我、儿童与家庭、儿童与学校、儿童与社会、儿童与世界的相互联系。因为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教学中要创设民主开放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自己去体验、认识、探究,感悟,从而达到完善自我、提高自我来促使其品格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同时通过学生的社会调查、采访、实践等活动的开展,增强学生的认识社会、参与社会的能力。
卢梭说过:教育必须顺着自然――也就是顺其天性而为,否则必然产生本性断伤的结果。而生态的课堂为师生发展而服务。“教”和“学”在和谐中自然地生长,教师的主体精神和学生的主体精神都得以充分的展现。课堂中还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还学生真情洋溢的世界,还学生心向自然的情愫。
尊重每一个生命的个体,尊重学生内心的发展要求,满足学生独立个体的需要,顺其自然、因势利导,为学生创设一种自然宽松的教学环境,让他们在自然生态的课堂教学文化中成长。
2.要构建充满生命的课堂教学文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强调: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因而,新课堂文化要求教师把关爱学生的身心、尊重学生的人格作为首要任务来实施。没有爱的课堂,就不会有互动,更谈不上活力四射;没有爱的课堂,将会“死水一潭”,甚至会产生师生抵触的局面。
2.1爱护学生,构建生命的课堂
爱是一种沟通,一种包容,一种接纳,一种力量。教学中,教师只有真正关爱学生,学生才会感到被信任,才会接纳该教师的全部,才能向教师毫无保留敞开自己的心扉,提出自己的疑问、说出自己的见解。才能使他们从教师的关爱中体验情感的支持,从而参与集体的其他教学活动中来,从中获得学习的乐趣,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
2.2尊重学生,关注生命的发展
教学中,教师的职责是组织和引导好学生学习。面对着那些天真无邪的学生,面对着他们提出的各种“幼稚”、“天真”的问题或“刁钻”、“古怪”的回答,教师要尊重学生,包容学生,给学生应有的鼓励和指导。不能轻易地否定学生的学习需要,而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好问”的天性,调动孩子学习积极性。只有这样的课堂,师生才能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学生的身心才能得以舒展,思维才能得以活跃。师生之间真情关爱,民主平等,才使得师生和谐共处、情感交融、愉悦互动。
因此,构建生命的课堂应该是尊重生命的独立,呵护学生生命成长的历程,倾听学生生命的“脉搏”跳动,在和谐、平等的师生互动中,共享学生生命成长的真实体验。
3.要构建生活生本的课堂教学文化
篇4
“教学是对话、交流与知识建构的活动”,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两个最主要的因素,缺一不可。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才能使教学活动有效开展,而学生是乐学还是厌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师生关系融洽,师生间真正做到人格平等,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学生就能体验到教师的爱,肯定自身存在的价值,萌发学习的欲望。因此,在新课程下的思想品德教学中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搭建师生交流的平台,成为推动新课标教学的重要内容。现就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发表一家之言与大家讨论。
1 更新教育观念,尊重每一个学生
每一个学生都是我们教育的对象,在教师的眼中应一视同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尊严和法律地位。学生智力有高低。品德有优劣,个性有不同,学业有差距……正是这种差异才体现出教育者的智慧。我们不能用同一个标准去要求每一个学生,要照顾到学生个体差异,学会因材施教,无论是学习:后进生还是品德不良生,我们都不能对他们有侮辱性表现或放弃对他们的教育,这是对他们的最大不尊重,也是侵犯其合法权益的行为。“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是我们服务于学生的指导思想。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体差异,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只有每一个学生都感到了老师的尊重,认识到自我存在的重要,才会自重、自爱,也才会懂得尊重他人,尊重老师,在学习活动中主动配合老师的教学,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2 注重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
新课程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一定要认清角色,改变过去独霸课堂,唯我独言的情形。还学生学习主人之位。教师要把精力从如何传授知识转移到如何组织、引导学生获取知识上来。新课程倡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交流与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新的学习方式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础的,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教师智慧的火花点燃,而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能否点燃智慧之火的关键。师生互动是新课堂教学方式的必然要求,互动中教师一方面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踊跃发育,实现教学意图;另一方面互动中也要照顾到与学习差的学生互动,尽量避免对好学生和差学生的不公正。只有少数人参与的互动课堂不是好课堂,只有关注到绝大多数人参与的课堂才能使更多的学生在互动学习中得到收获,赢得发展。
3 学会利用课余时间,促进师生交往,共筑师生情感
大部分教师尤其非班主任,往往上完课就离开了教室,很少和学生活动和交流,这无疑大大减少了师生交往的时间,使师生交往仅停留于工作和正式关系层面,不能深入学生心理和情感。如果我们能够利用课余课间与学生多交流,比如利用课间谈谈爱好、谈谈理想、谈谈新闻、谈谈学生们关心的各种事情,甚至参与到学生的娱乐活动中,真正实现亦师亦友的师关系,我们就会发现。课余交往能起到课堂交往起不到的教育作用,它能使师生在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气氛中进行交往,缩小师生间的距离,实现师生间心灵的沟通,产生情感共鸣。沟通产生理解,理解产生信任。信师方能爱师敬师,接受老师的教育。学生与老师心相印,情相容,就能快乐地学习,更快的进步。
4 民主的态度有利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持民主态度的老师容易受到学生的欢迎,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教师态度民主能容学生各抒己见,发表不同看发,既表现了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对知识的尊重,又让学生有了自我表现的机会,激发了学生提出问题,解答问题的热情,保护了学生学习交流的信心,更重要的是它有效拓展了师生间的相容度,使师生间的交流更通畅。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只能对学生产生外部影响,其能否起作用关键看学生愿不愿将教师的教育内化为自身的东西。教师的民主态度使学生在自主选择的情景中接受教育,有利于知识的内化,促成教育的发展。
篇5
心中自有远方
暑假前的一次家长会上,我们班出现了意想不到的一幕:几位同学的即兴演讲几乎替代了老师的发言。学生的精彩表现,令家长们也为之惊讶、赞叹。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变化之大。在家都小不出声的孩子,在学校竟敢当着他们的父母,不急不躁,不羞不涩,指手画脚,侃侃而谈。一位家长在女儿演讲时,偷偷地抹着眼泪。我知道,这是感动的泪水,骄傲的泪水。因为性格内向的女儿,向来是沉默寡语,不善言谈,而如今出落得如此大方。这就是教育的力量,是学校思想品德课让孩子改变了原来的自我;因为,学习让他们心存诗意,心中自有远方……
重视课程的实践性,从学生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同时,通过课程的有机整合,思想道德、心理健康与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紧密相连。
风一定懂云的漂泊
课堂中,我会选择不同的内容和学生聊天。有时,和他们说说人生,谈谈我自己的经历,或讲讲我的童年、我的学生时代等等。有时,则是选一两个故事来讲。学生们最喜欢听我讲故事了,故事往往都不长,从远古说到身边的小故事,让学生从思索中学会思索、学会成长。我发现,这个时候学生们的眼神最专注、表情最宁静。
花开花落,那么多的往事都埋入黄沙,有人以为也许是一场凄美,也有人以为仅仅是一声叹息。若用另外一种心情去看待,何尝不是一种成全,何尝不是人生的另一种圆满。思想品德课在重视思想性的同时,应重视课程的人文性,切实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体现青少年身心特点,关怀学生精神成长,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实施教学;用优秀的人类文化和民族精神陶冶学生心灵,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正如风一定会懂云的漂泊,沙一定会懂海的辽阔;教育不能急功近利,当教师给予教学更多的寄托,每一名学生自然从中得到收获,因为学生眼中驻下了那份美丽的诗意。
增长判断问题的智慧
初中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期,自我意识和独立性增强。思想品德课程的任务是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并珍爱生命,逐步形成基本的是非、善恶和美丑观念,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
与学生一起体会成长的美好。面对成长中的问题,引导学生处理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关系;初中学生生活范围逐渐扩展,需要处理各种关系日益增多社会关系;思想品德课与时代相结合,让学生在观察社会、了解社会中成长。在九年级第一单元教学时,我了解到部分学生对“责任”没有明确认识,还有部分学生存在逃避责任、缺乏责任意识,不能自觉承担责任的问题。那年,也是青海玉树地震不久,在一次教学中,我问到“如何自觉承担责任,做责任的主人”时,我播放了视频《用生命践责的香港义工黄福荣》。香港义工黄福荣热心公益,虽然自己身患顽疾,却不辞辛苦地投身于慈善事业,直至牺牲在青海玉树地震灾区。于是,我引导同学们讨论:为什么黄福荣身患重病,却十多年奔波在公益之路上?通过讨论,同学们认识到:因为黄福荣对“责任”有一种爱,爱的力是让他无怨无悔甚至献出生命。这堂课中,同学们较深刻体会到了什么叫责任,什么叫执着;从而增长了分析问题、判断问题的智慧。
思想品德课应将正确的价值观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个人幸福成长。在教学“学会合理消费”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情景活动:近来同学过生日大多举办聚会。我告诉学生,生日聚会既给父母增加负担,又会得罪一些同学。于是引导学生讨论:从众心理会导致什么作用?同学们踊跃发言,例举了从众心理好的一面,也例举了从众心理不好的一面,认识到在通常情况下,应多作独立思考,不顾是非曲一概随大流,这种消极的“盲目从众心理”不可取。
篇6
关键词:语文课堂 有效教学 策略
课改专家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那么,怎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呢?有效的语文课堂应追求什么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积极地学习理论,虚心地请教有经验的老师,走进他们的课堂,在实践中深化认识,总结经验,以下便是我对有效课堂的几点认识:
一、优化目标,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
教学目标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和关键,是教学活动的灵魂。可以说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的。但是,由于每位教师的语文素养和教学经验存在差异,在目标的定位上也有所偏失,存在盲目性、随意性、机械照搬等问题。教师如果缺乏明确的目标意识,那所组织的教学活动必然难以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我认为要想构筑有效的课堂教学,就要从优化教学目标开始。
1、目标要善于取舍。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教师应当选择最具有价值的内容进行教学,要学会依“标”扣“本”,针对学生的实际进行筛选取舍,“任你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善于取舍,这是一种智慧。假如课文特别适合语言的学习,我们就踏踏实实地让学生咬文嚼字,假如文本宣扬崇高道德,我们就和学生一起感受崇高……要根据课文的特点,找准训练点,做到一课一得,循序渐进,以点带面。
2、目标要明确具体。教材中知、情、能训练点的准确提炼,为敲定课时目标作出了框架安排,但具体课时目标的设立,还必须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既做到难易适度,有可行性,又要做到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目标的表述不仅要明确具体,而且要便于检测。在目标具体表述时,我们应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学做到有的放矢。
3、目标要凸显语文味。随着新一轮课改的不断深入,语文课堂教学中那些事倍功半的教学活动多了起来,那些华而不实、形式主义的东西多了起来,从而挤掉了学生对课文本身的诵读、理解、揣摩和语言文字的训练、运用。因而,有人指出了简简单单教语文。简简单单的语文教学应立足“字词句篇”母语工具,提升“听说读写”交际能力,凸显出“语文味”。
二、优化设计,追求课堂教学的简约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曾几何时,新的语文课堂教学“变脸”层出不穷:沸沸扬扬的对话讨论,虽热热闹闹,但不着边际;铺天盖地的多媒体“轰炸”,虽五花八门,但分散思维……针对“语文课堂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的现象,语文教学应当竖起“简约”的大旗,删繁就简,返璞归真。当把教材读深、读透之后,在教学时“要深入,更需要浅出”,要扬弃一些“关于语文”的东西,把深刻的语文教学内容以凝练简约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真正做到“语文姓语”。
简约不是简单,是在教学中尽量排除一些形式的、无休止的、不必要的、闲散的东西,最大限度地追求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负荆请罪》一文时,我就以读读、感悟、表演来达到教学目的。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弄清剧本的基本要素,然后引导学生抓住人物表现的提示语反复阅读课文,感悟蔺相如的宽容大度、顾全大局以及廉颇知错就改的品质,然后又引导学生通过演一演的方式来体会语言文字的精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从而让学生受到美好人文精神的教育,最后,又设计结合课文的写话训练,让学生想象再现蔺相如、廉颇促膝相谈决心同心协力保卫赵国的情景……尽管媒体设计非常简约,但简约中训练了语言文字,简约中体会了语感,充满着厚重的人文。
三、扎实训练,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
所谓训练扎实,就是让学生有充分的语言实践的时间和机会,课堂上应该多一些学生之间的自由表达与合作学习,尽可能多的让学生有展示自我、个性表达的机会,尽可能在课堂上增加一些讨论甚至争辩的环节,让学生在畅所欲言中积累语言,在据理力争中思维碰撞,激发灵感。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不在于教师的“教”,更多的在于学生的多读,多写,多练。
四、关注生成,展示语文教学的智慧。
新的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它五彩斑斓,生机勃勃,活力无限。因此课堂教学应该是变化的,动态的,课堂教学不是在预设中按部就班地进行,它应当根据学生学习中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心理的、情感的、求知的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们得到充分的发展。
例如有位教师在教《江畔独步寻花》时,预设的程序是:读诗题,了解背景;读诗句,弄清内容;想诗境,体会感情;诵诗篇,赏析特色。可刚上课教师便发现学生已会背这首诗,而且基本理解了内容,他马上意识到按预设的教案上将无趣又无效。于是做出抉择,让学生根据多元智慧,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空间智慧强的学生选择为诗配画,语言智慧突出的学生选择改写,肢体――动觉智慧发达的学生选择收集资料、到花园观察和表演,音乐智慧强的学生还配上自己熟悉的旋律,唱起古诗……最后。学生不仅深刻体会了诗歌内容,还充分展现了自己的学习个性,找到展示自我的机会,丰富了对诗歌的感受和体验。教师只有敏锐地捕捉即时生成的教学机遇,抓住生成的教育资源,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才能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智慧飞扬的天地,共同创造的舞台。
总之,追求有效,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永恒话题,是一种理想的境界。我们老师要熟练地运用有效性策略,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来,从中发掘学生的潜能,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关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方法还有很多,这就需要广大的语文教学工作者去发现、去探究,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小学语文教学会蒸蒸日上,课堂教学形式会越来越丰富,学生也会在教育工作者精心浇灌下,在语文的殿堂中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 高慎英 刘良华《有效教学论》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篇7
关键词:高校 哲学 教学理念
哲学是什么?哲学有什么用?这是个古老的问题,但当今社会的现状已经越来越让我们感到的是清楚明白的理解这个问题已无关紧要。似乎人们已不再需要哲学精神的引导,而整个社会对GDP的追求与信奉更是印证了这种观点,我们已经实实在在的变成了一类经济动物,或说“单向度”的人。人们不断走向一种物质性生存,哲学精神渐行渐远。因此,扼腕叹息之余,扪心自问哲学的灵魂何在?在期盼哲学精神回归之际,作为哲学普及阵地的高校,我们深感哲学教育改革时下显得迫切和必要。
一、哲学教学理念的迷失
哲学的价值何在?哲学自存在伊始就无定论。一直以来,我们的哲学教学课程都是和其他学科并列,被当做一门技能传授的。因此,哲学就降格为与其他学科并列的技能课。传授和要求学生掌握哲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成为这门课的几乎全部内容。
高校哲学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哲学素质和哲学能力,但这种抽象的“素质”和“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极难把握。再加上一些哲学教师自身素养的亟待提高,致使一种避重就轻的做法“应运而生”。这就是教授学生一些哲学的概念、范畴、原理,哲学课自然的成为一门科目“背诵课”。而对刚接触哲学的学生们来讲,对哲学的误解与冷落即在“情理之中”。
这也正是哲学课“知识化”这种教学理念形成的根本原因。
当前高校普遍存在的这种哲学教学理念,即将哲学“知识化”的倾向已较为普遍。但这种“知识化”的倾向是违背哲学本性的。很多教师在教学中把哲学课本内容简单归结为几条原理和结论,这在解决学生哲学基本知识的结构建立上是必不可少的。从认知层面上来讲,这种做法在哲学知识传承问题层面上本无可厚非,但无法解决大学生乃至人的精神依归或精神诉求的根本问题。同时由于这种教育理念抹杀了知识与智慧之间的区别,把智慧降格为知识,更为恶劣的负面效应是破坏了一个哲学的初学者对哲学的基本兴趣,让哲学即智慧的名言成为一个传说。
而这样的现状,姑且不论我们的学生情何以堪,作为老师的我们又何尝不为哲学鸣曲喊冤呢?哲学,其本义一直就是对智慧的追求。对个人来说,它是永无止境的自由精神的张扬和对以往的一种自觉的背叛,是永无结论的思想旅程。哲学是智慧,智慧本质上是一种能力,是建立在对知识和经验感悟基础上的一种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体系的呆板
我们高校开设哲学理论课程的目的在于引导青年学生自觉运用哲学思想去观察、分析和认识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新事实和新现象,锤炼和深化他们的思想。现行多数教师在哲学课的教学过程中,长期实行传授型而非互动探讨型的、空泛的理论说教,从本本到本本,大大限制了理论的发展,削弱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尤其是在一些现代教学手段还不太健全的高校,教师大多仍使用传统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因而,为了改变这种状态,教师应该主动加强自身的哲学素养,对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也要多多尝试与探索。
还有,哲学课程考核方式也明显违背哲学精神。当前高校哲学课考核注重理论知识的书面考核,这种办法极其不合理,考评标准不科学、不全面,而对哲学原理课的学习评价主要是通过标准化的一套试卷来进行的,成绩评估以期末考试为主,难以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尤其是标准化的考核方式,排斥对问题有不同的见解,拒绝背叛思维,泯灭哲学的批判精神,过分限制了青年学生的怀疑品质,窒息了青年学生们的好奇、想象和创造冲动,使人的思维僵化,与哲学精神背道而驰。这种评价标准只能检测学生的对课本“文字”的记忆背诵水平,无法激发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更别说独立去判别实际问题或社会现象了。
三、创新教学和考核方式,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
哲学“知识化”是现行哲学教学教法中出现的主要弊病之一。所以,就要回归哲学本智慧的教学理念,由“知识化”转向“智慧化”,“启发式”教学法应成为高校哲学教学的根本方法。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解。”所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是说,如果学生还没有处于“心求通而未得之意”这样的状态,就没有“启”的先决条件;同样,如果学生还没有处于“口欲言而未能解”的状态,就没有“发”的先决条件。因此,启发式教学法就要求教师利用问题式的语言,使学生处于“愤”和“悱”的状态,这样才能让学生充分发挥其思考的主动性,也能在思考过程中体会到思考的快乐。相信这种快乐一定会引导他们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这种思考本身也是哲学思维的体现。不管问题的结论如何,这个思维的过程与方式一定会让他们终身受益的。
因此,必须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无论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在哲学课程的最终考核形式上。
现行大部分哲学课程考试是一站式的、闭卷式的。这种考核模式要求学生在规定的地点和时间完成答题。而且,这种考试模式一般都将期末考试试卷作为考生哲学课程掌握情况的判定依据。在有限的时间内,在分数决定一切的大环境下,学生哪有深入思考,体验思考之乐的闲情逸致呢。无非照搬书上几条现成的原理,公式一样套进去了事。所以,哲学课程的考核应该在一个尽可能宽松的时间内完成,且考题答案相对不固定。对于考题内容来讲,可发挥性一定要强。当然这只是就闭卷考试而言的一个特殊解决办法,但以此希望能引起哲学教学工作者更多有益的探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284
篇8
关键词:哲言;自我教育;新课程;学本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85-02
众所周知,教科书就是老师“教”和学生“学”的课本,我教了十几年的思想品德课,总觉得无论世界还是中国都在日新月异地变化,人们的认识、生活也在随之变化。而以往的教材却多年不变,呆板的思想教育内容明显滞后于现实,甚至脱离了学生的生活。无怪学生厌学已成普遍现象,作为思想品德老师面对过去这样的“教本”有时也“无力回天”。在中国教育改革的号角吹响之后,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教育部确定了教育方面的目标,研制了各门课程的标准。新教材给我们带来了新颖的版面设计,图文并茂,贴近学生生活,坚持了“学本”的思想,把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构建的基础,具有“思想、人文、实践、综合”四大特点。我在实施新教材的几年里深切体会到新教材能注重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培养。我们教师也注意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教材在设计上把传统的思想和现代教育有机结合——利用发人深省的哲言作为教材当中的亮点来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古今中外的哲言穿插在每一课,就像一颗颗闪亮的星星启迪着孩子的心灵。也使学生能和古今中外的哲人对话,陶冶他们的情操。下面我谈谈自己对新教材中的哲言设计对引导学生自我教育的看法。
一、自我教育的认识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人的思想意识支配着人的行动”。积极健康的意识可以使人对社会有益,反之则危害社会。特别是青少年学生正是处在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何正确引导尤为重要。因此,初中阶段开设思想品德课十分重要。思想品德教育是当今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也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思想品德教育在青少年思想品德和个人修养及综合素质的培养与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可以说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与灵魂。人的思想教育又是个复杂的过程,不能一味强制教育,可谓“强扭的瓜不甜”。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使思想教育人性化,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道德实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因此,在众多的思想品德教育途径和方法中,自我教育既符合“学本”的理念也符合德育规律,值得推广。自我教育就是学生通过感知自我修养,以形成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方法。在自我教育过程中,学生感知的内容可能是杜撰的故事、真实的事件、人物、哲言等很多方面,都对自己灵魂深处有所触动,引起思考,把适合自己的“营养”加以吸收、理解、体验、执行,从而促进自己的成长。而其中的哲言由于很多是名人名言或人们长期改造世界的有价值的总结,有的还带有思辩的哲学思想,对青少年的影响是深远的。比如学生在写作文、日记中经常加以引用,常常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实际上写作文、日记就是对自己自我教育形式之一。
二、中国哲言的感悟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具有悠久且深厚的文化传统。创造出很多脍炙人口的哲言。比如教人知耻律己、谦虚好学、气节操守、勇敢乐观、朴实勤俭等修养篇;爱国爱民、孝敬父母、见义勇为等行为篇。这些智慧火花照亮了一代又一代人。人类发展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对青少年学生要求“五讲四美”、“四有”甚至“八荣八耻”无不包含在中国古代哲言里,我们只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这些教育思想打上时代的烙印。总书记曾说:“要弘扬与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大力发扬创新精神,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中国古代哲言是铸造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我们一定要把这些睿智的思想瑰宝传承下去,教育我们的子子孙孙,让每一个炎黄子孙受益。让学生在读到中国哲言时学到知识、智慧、修养,体验人生的真谛,感受人生的价值,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
三、中国哲言与教材的有机结合
篇9
上午好!在这,感谢教育局给了我这次非常难得的学习、提高的机会,感谢学校领导、老师对我的支持与帮助。下面,我简单谈谈这次培训的体会和收获:
这十天,我认真地聆听了邹寿元、黄牧航、闫德明、邓云洲等多位教育专家的讲座,学习了很多有关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了解到很多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方法,思想火花受到了碰撞、冲击。在培训过程中,几乎每位专家都会提到的就是“多读书,勤写作”。闫德明专家说“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开阔的人文视野、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专家鼓励我们要多读一些有关教育教学理念和实践的书,并且在读书时要学会思考,在思考中进步,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做一个“科研型”的教师。同时,专家还希望我们享受教学的过程,“做一个幸福的教书人”,要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通过“三读”(读书、读人、读事)、“三有”(有想法、有做法、有说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除了专家讲座,一线教师赵浩然的讲座让我认识到地理教学应化繁为简、化难为易,通过自制教具,设计实验、活动,提高地理课堂的趣味性。而梁汉强校长的讲座让我对好课的标准有了更深的认识,概括地说就是“ 情境妙设 循循善诱 深解教材 方法多样 动态生成尽显教育智慧 独特风格 不断创新”。
篇10
[关键词]内化智慧数学应用意识
注重发展学生的智慧,使教学过程从教师的指导内化为学生智慧的发展,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笔者谈谈如何通过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渠道来发展学生智慧。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表明,他们的认识能力还不成熟,还离不开教师的引领,其智慧的发展需要介入教师的媒介而产生。但是教师并非能直接规定学生智慧的发展,学生终究要用自身的力量把所学的东西内化为自己的智慧。我们知道数学应用意识是指学生能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字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探索其应用价值,达到用数学的视角观察世界、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在处理与数学有关的问题时表现出较灵活的思维、较开阔的思路、较好的数学素养等,这样对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无疑是很有作用的。在数学教学中,给学生以实践活动的机会,启迪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领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去分析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促进知识内化,达到发展学生智慧的目的。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采取以下举措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1,引导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应用意识。
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要强调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改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被动状态,促使其更为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例如“分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考虑到教学的起点是“1/2”的认识,让学生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表示出自己所发现的生活中的一半。有的用画图的方法,一圆分成两半;有的学生用三点水表示姓江的一半;有的学生画了一个桃子,一把刀切成两半。这时教师出示“1/2”这个分数,告诉学生所有这些都可以用1/2来表示,这就是生活中的一半,你们心目中的一半。随着教学的进一步深入,孩子们已理解了什么是1/3、1/4……但在表示上老师并没有强求学生一定要用分数来表示,有的学生还是用画图的方法来表示。这时老师出示了1/100,让学生们来表示,结果绝大部分学生都采用分数来表示,但乃有几个学生坚持用他们喜欢的图形来表示,老师没有阻止他们,耐心地等待他们自己的发现。画了一会儿,觉得“画图实在太麻烦”,终于接受了分数。这节课,孩子们对分数的认识是真实的,是自然的,学习数学的动力逐步从“有趣”转向“有意义”,并逐步建立学习数学的稳定心理定向,他们从内心深处接受了这一看似抽象却简洁明了的数学语言,感受到了数学的美和力量。
2,动手操作,强化应用意识。
学生能否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是其数学应用意识强弱的重要标志。例如,当学生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后,可创设一个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用过的圆柱形饮料瓶、茶叶筒、饼干盒等物体的体积问题。要求体积,必须知道圆柱体的底面半径和高。高比较好测量,如何测量底面半径呢?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展示了各自的智慧:有的直接用直尺量出圆柱体的底面直径,再求出半径;有的把圆柱形物体用力往作业纸上一压拿开后,测量出印在本子上圆的直径,再求出半径;有的用小绳围绕圆柱体一周,用尺子量出绳子周长,再求出半径;有的直接在圆柱体上画一点,再把圆柱体在作业本上滚动一周,量出作业本上两点间的距离(也是周长),再求出半径。通过这类实践性活动,让生活问题数学化,学生不仅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强化了数学应用意识。
3,通过社会调查,提高应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