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建筑研究报告范文

时间:2023-09-01 17:17: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智慧建筑研究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智慧建筑研究报告

篇1

国金证券财富管理中心分析师张杨表示,智慧城市属于新型城镇化概念中的细分板块之一,涉及的范围相当广,包括智能交通、安防、医疗信息化、智能建筑、教育信息化等等。这不仅仅停留在概念阶段,相关公司已经在业绩方面有所体现。

智慧城市带来什么变化?

所谓“智慧城市”,就是借助新一代物联网、云计算、决策分析优化等信息技术,将人、商业、运输、通信、水和能源等城市运行的各个核心系统整合起来,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控制城市运营,并优化有限资源使用情况的城市。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薛胜文表示,“智慧城市”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新产物,是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形形的网络平台集成与现实社会相结合的代名词。“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模式转型升级的结果,构建了一个开放创新、绿色生态、文明科学的现代新城市发展模式。

国泰君安的研究报告称,智慧城市是城市全面数字化基础上建立的可视化和可测量的智能化城市管理与运营,包括城市的信息、数据基础设施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网络化的城市信息管理平台与综合决策支撑平台。从应用领域来看,智慧城市包括智慧的交通、医疗、公共安全、教育、城市发展和能源等领域。

从已披露的数据来看,“十二五”期间,320多个城市在建设智慧城市上的直接投资合计超过3000亿元。业内人士估算,“十二五”期间用于建设智慧城市的投资总规模将可能高达5000亿元。随着更多城市启动智慧城市建设,“十二五”期间各地智慧城市建设将带来2万亿元的产业机会。

智能交通更被看好

据了解,智慧城市的涉及范围很广,包含了医疗信息化、社保信息化、智能建筑、智能交通、教育信息化等多个领域。而其中,智能交通是分析人士较为关注的。

华宝证券TMT分析师吴炳华表示,目前来看,前景较确定、有望率先发展的细分领域主要包括智能交通、智能城管和智能医疗等领域。此外,涉及教育、社保等公共民生领域的智能化建设也有望渐次推进。因为目前来看交通过于拥挤等问题较为明显,而智能交通则可以较好地改善这一领域。

事实上,智能交通行业是目前智慧城市建设投入中投资最大、覆盖范围最广的细分领域。交通运输部近日的《交通运输业智能交通发展战略(2012-2020年)》中也提出,到2020年总产值规模超过千亿元。

国泰君安表示,城市交通供需矛盾逐渐加大,在基础道路设施供给有限增加的情况下,智能交通成为缓解矛盾的首选手段。随着智能交通系统集成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智能交通单个项目投入规模有望逐渐加大。随着城市智能交通千万级等项目增多,实力型大公司有望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由于相关项目对公司的资金实力、技术水平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相关龙头公司有可能凭借资金和规模实力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业绩加快增长。

警惕相关软件板块解禁压力

事实上,对于智慧城市所带来的机会,上市公司已有所布局。如中国联通之前就已经了"智慧城市"战略,而中兴通讯近期则了“ZTEI-City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篇2

关键词:智能建筑;网络技术;21世纪

一、智能建筑

智能建筑的实质是建立在一个以计算机应用信息系统为平台的空间当中,将受用设备,应用功能与系统操控相关的要素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对智能设备终端反馈的信息,通过系统预制数据分析,由系统智能判定做出自动调控命令,实现建筑内部安防管理,能源管理,服务管理,资源分配,供需信息对称,以此实现了建筑应用的智能化,这对我们的生活便利,工作,安全,产生了重大影响,

1.1智能建筑在欧洲发的国家的发展

欧洲国家很早就意识到了IT信息技术将会走进社会发展,以及生活的各个领域,早在1992年的时候,由欧洲智能建筑协承办并组织了智能建筑在欧洲的应用以及发展的规划,参与者由欧洲部分国家的计算机专家与相关行业的学者一同规划探讨,依据当时最具尖端的行业技术,以及信息调研作为参考,拟定研讨材料,并以此为基础发表了当时最具参考性的(智能建筑在欧洲)的智能建筑应用应用与发展规划纲要,该纲要规划了欧洲在过去及未来智能建筑应用的三个阶段及发展,纲要内的三个阶段容包括,

第一:自动化技术应用阶段(1980-1985)年

第二:通信与自动化相结合应用阶段(1985-1995)年

第三:信息网络技术与系统集成应用阶段(1995)年以后

以此三个阶段描绘了相对于欧洲国家对计算机技术应用职能领域的较早认知,以及此类技术在未来发展重的需求重要性。

1.2其他发达国家对智能技术领域的重视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诞生于发展,对国民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同样受到的其他国家的重视,新加坡政府在1981也开始着力国家电脑化的发展规划,又在1986你啊再次提出(国家科技计划),经过了十年的发展,在1991年最终提出发展新加坡为:“智能岛”的总体规划和实施纲要,智能岛的称为涵盖了多个领域,十年来的计算机发展,机构的自动化应用,用智能化带动了社会的进步,企业的全系管理,生产流程发展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沟通与信息对称的进不上有效的提高了产能,降低成本,以及高效率的人员管理,这样的企业叫做智慧型企业,而在建筑领域有着同样创造性的发展,建筑设施的电脑化管理应用,被称为智慧型建筑物。随着21世纪的到来,以及不断发展更新的计算机信息科技不断产生,美国公布了(21世纪的技术:计算机、信息和通讯录)研究报告书,为21世纪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于指出了方向,报告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将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的应用将会建立在网络应用之上,能够使得人与机之间通过无线技术交互能力,实现信息处理。在技术上发展的重点将是虚拟技术、协同合作、可视化技术、在应用上必须密切结合应用需求,强调综合的集成。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信息网络必将显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二、网络技术

2.1信息网络技术

目前,基于web的网络技术正成为建筑物或企业内部的信息主干网络的直流形式,信息网络技术在建筑物中的应用,通过单一的网络浏览器界面,访问建筑物内部网络上的web信息,有效的提高了建筑物内部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管理人员的管理质量,提高建筑物物业管理层的决策与全局事件协同和处理的能力。在应对突发事件的状态下,能够第一时间掌握信息并做出决策。

2.2可视化技术

可视化技术是指基于网络化的视像传输、交互和提供多媒体视像的技术,就现阶段来讲,在智能建筑内的数字影视点播,和会议电视,均是采用可视化技术像建筑物内的网络桌面系统提供视像的传输、交互以及相关的服务功能。

可视化技术在智能建筑物重的应用:

数字影视的点播向智能建筑物网内的网络桌面系统提供者诸如电影,电视节目,以及动画游戏和远程教学等交互式视像服务。会议电视形式,是向智能建筑物内的网络桌面系统提供点对点的或是网络形式的多媒体影响传输服务。

2.3流动办公技术

流动办公就是利用网络技术,通讯设备,通讯技术,以及可视化技术,家庭智能化技术,向异地网络对端的办公人员提供一个虚拟的办公环境、所以流动办公技术成为多想现代科技的综合。使用流动办公技术,可以是办公轻松,不熟地域的限制,在出行旅途中如同在自己的家里办公一样,能够随时随地的进入公司固有的办公流程,并且做到及时的处理文件和阅读资料,利用流动可是技术参加公司的办公会议,实现远程操控办公设备的工作。

2.4家庭智能化技术

家庭智能化技术在90年代初的欧美发达国家就已经先后提出了智能住宅的概念,通过智能化及时在家居中的应用,能够实现家庭中的各种与信息相关的通信设备、家用电器等和家庭中的安保设置通过家庭总线技术来链接到一个家庭化智能系统上来进行集中的跨地域性监视。控制和家庭的事务性管理,保持家庭设施与家居环境的协调运行,家庭智能化技术所提供的应用是:由一个家庭智能化信息系统构成的高度安全的、生活舒适性。和通讯快捷性,的信息化、自动化的居住环境。从而来满足21世纪信息资讯社会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以及能够与外部社会保持完全开放的生活环境。

家庭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物中的应用:

涉及到家庭的安全防范:火灾报警、防盗报警,煤气泄漏报警和紧急求救报警,家庭的自动化体现在利用远程遥控(空调、照明、加热器、影视播放设备风电气设施。)智能技术在智能建筑物内部有效节约能源上面有很大体现,随着21世纪智能移动终端的发展与普及,家庭供暖面临着既要节约能源要,家庭经费的开支,又要保证采暖的正常舒适供应,通过智能家居技术,和采暖设施的有效结合,家庭智能系统,通过无线技术可以实现远程智能操控调节,目前采暖中央空调以及室内燃气壁挂炉都可以实现设备智能设定时段,按需提供家庭的采暖温度,在并且能够通过传感器实现不需要的情况下停止供热,和降低温度采暖的人性化需求,还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实现远程的控制。

总结:在智能建筑的应用方面,采用21世纪新技术将其涉及面进行扩大,使其能够满足业主的应用需求,将成为智能建筑基于计算机技术发展的目标与方向。

【参考文献】

[1]李林.21世纪新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与发展[J].工程设计CAD与智能建筑,2010,1(5).

篇3

(一)信息评价的对象和目的

信息化范围广,含盖社会、经济信息化和国防信息化,社会经济信息化又可分为地区信息化、产业信息化及业务领域信息化;国防信息化可分为军队信息化、武器装备信息化。参见下面信息化分类图及社会经济信息化分类图:信息化的评价就是采用评价指标对各类信息化现状进行测评,以便了解其发展水平,更好采取措施,加快推进信息化向更高水平发展。

(二)我国信息化评价工作的发展现状

我国九十年代国家统计局、信息产业部等政府部门、国家信息中心及高校就开展信息化水平测评的理论、方法及评价指标的研究,提出了信息化水平指数及构成、信息能力的评价指标,对全国30多个省市地区1995-1998年的信息化指数作了统计和分析,2000年以来信息产业部制定信息化评价指标、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科技部制定了制造信息化评价指标,国家统计局信息化应用水平评价指标,在2005年国家统计局开展了信息化应用水平专项调查,对全国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居民家庭信息化进行专项调查,统计局国际统计中心还进行电子商务专项调查,形成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的统计报告。

目前已开展关于信息社会、信息经济、省市地区信息化、智慧城市、企业信息化、电子商务工程、网站、平台、服务及信息安全等的评价:

1、信息社会评价

国家信息中心研制信息社会发展水平测评指标体系:由信息经济指数、网络社会指数、在线政府指数及数字生活指数四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18个三级指标组成,形成信息社会指数ISI,编写中国信息社会发展报告,按信息社会指数划分信息社会发展阶段:ISI0.9为高级阶段。

2、国家及省市信息化发展评价

国家统计局先后推出信息化水平总指数及信息化水平平价指数,2005年开展全国信息化水平专项条件调查,分析研究全国和各省市信息化发展指数(IDI),发改委用于制定国家信息化发展十一五规划,十二五信息化发展指数IDI(2)由基础设施、使用、应用消费、知识支撑和发展效果5个指数组成,2000年起每年31个省市信息化发展指数的比较分析,2011年与工信部联合中国信息化指数统计监测年度报告。

3、智慧城市评价

近年来发改委、住建部、工信部、科技部等部委各自安排一批智慧城市试点,目前300多个城市提出要建设智慧城市,住建部、工信部下属单位、宁波、上海、南京等市以及有关研究单位各自提出智慧城市评价指标约14套方案,有的单位如国脉互联还对全国百十个城市进行测评,编写中国智慧城市评估报告。北京智慧城市发展指数研究报告,上海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价报告。国家标准委成立有关部委智慧城市标准化协调推进组,组织电子、通信及智能建筑标委研究制定智慧城市系列评价标准,目前已智慧城市评价模型及基础评价指标体系及有关标准并在试点城市进行试验和试评估,今年网信办及发改委组织制定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并将在试点城市实施。

4、信息经济评价

中国信息化百人会课题组研究信息经济评价,形成“信息经济崛起,重构世界经济新版图”报告,把信息经济分为基础型、融合型、效率型、新生型、福利型层次和类型,提出了基础型与融合型信息经济测算方法。

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研究信息化与信息经济测评理论和方法,已有研究成果:《信息化与网络经济:基于均衡的效率与效能计量》,上篇:信息化与网络经济体系创新,基于新技术经济范式的基础框架,下篇:信息化与网络经济计量应用,宏观、中观、微观测度与评价,提出窄义和广义信息经济及计量方法。

5、企业信息化评价

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2001年提出企业信息化评价基本指标,CECA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组织企业信息化500强评选活动,选出企业信息化500强。

科技部推广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及制造信息化,研究制定制造信息化评价指标,提出制造信息化指数,以制造业信息化企业指数和制造业信息化环境指数为基础,合成地区、行业等不同层次的制造业信息化指数。

国资委2007《关于加强中央企业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国资发[2007]8号文件),制定《中央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暂行办法》(113号文件),根据各企业信息化测评结果,将其划分五个级别。划分标准为:90―100分为A级、80―89分为B级、60―79分为C级、40―59分为D级、39分以下为E级。国资委对145家中央企业开展了2007年度信息化评价工作,定期央企信息化测评报告。

工业和信息化部2013年了《工业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国家标准GB/T23020-2013》,2013年10月成立中国两化融合咨询服务联盟,2014年《信息化合工业化融合管理要求(试行)》,制定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系列标准,全国1000家企业开展了两化融合管理贯标工作,200家企业通过了第三方认定。

工信部已立项组织电子技g标准化研究院等单位开展智能制造专项综合标准化及试验验证,包含评价指标研究,六所提出智能制造企业评价指标及评估方法。

6、领域信息化的评价

电子政务评价:电子政务网站评价,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国脉互联对政府网站进行测评,提出年度政府网站评估报告。

电子商务评价:六所完成科技部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电子商务工程评价,提出电子商务工程评价指标和评估方法,近年提出电子商务网站评价、电子商务服务水平评价指标及评估方法,电子商务网站评价已编入电子商务师培训教材,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及物流平台评价已有标准,行业网站评价有媒体(互联网刊物)评选商务网站100强,中国互联网协会、农业部信息中心等单位评选涉农网站100强。

信息安全评价:公安部制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标准,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及一批有资质单位,对重点行业、企事业单位进行信息安全评估。

二、信息化评价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多年来信息化评价工作,各部门各自为政,缺乏统一规划和组织协调

信息化测评工作,由政府有关部门、研究机构分头进行,政出多门,缺乏统一规划和组织协调。信息化的评价研究力量薄弱、分散、缺少整合,未形成国家队,研究水平有待提高。

(二)信息化测评、评价指标的研究,缺少信息化评价的理论及顶层设计

信息化有共同的基本要素,不同部门按同一要素设计的评价指标各不相同,有的五花八门,有的信息化、智能化评价指标与评价内容不匹配。有的名为智能、智慧的评价,但评价内容名不符实,还未能体现智能和智慧。有部分社会领域、行业与地区信息化的评价尚处空白、尚未开展评价工作。

(三)信息化评价的标准化与规范的研制严重迟后,不能满足实际发展的需要

信息化测评需要的原始数据采集缺少标准规范,缺少行业、地区信息化的评价标准。有的标准规范没有与时俱进,统计局企业数据采集表,不能反映近年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实际状况。

(四)有关信息化调查统计与测评数据,调查手段、收集方法有待改进,有关数据库建设迟后,尚无信息化的公共数据库,部门数据也不能共享。

三、“十三五”信息化评价工作的发展目标和重点

(一)“十三五”信息化评价工作的发展目标

1. 信息化评价理论有突破,初步建立信息化评估理论框架及各类信息化的评价模型

2. 建立与完善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包含基本指标体系、行业、地区、领域指标体系)

3. 研究制定主要领域信息化的评价标准和规范

4. 积极开展社会经济信息化、产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智慧城市、智慧企业、智能制造评价评估

(二)“十三五”信息化评价工作的重点

1. 加强信息化评价理论研究,建立信息化评价模型,完成重要领域信息化评价的顶层设计

2. 整合资源,建立和完善重要领域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信息化评价指标库和评价标准库

3. 加快研制信息社会、信息经济、产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评价标准、规范

在梳理现有标准规范基础上,加以修订完善和版本升级,有的需要重新研制,要与国际标准接轨,研究制定新一代的信息社会、信息经济、产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的评价标准和规范

4. 政产学研用结合,大力开展信息经济、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信息化评价评估工作,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有关部委及省市政府组织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城市进行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家庭评价评估,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广。

5. 加强信息安全、企业与个人信用、农村信息化的评价指标研究及积极开展有关评价评估工作

四、信息化评估政策措施建议

(一)中央部委加强对信息化评估工作的领导

国家网信办、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国家标准委等政府部门联合成立信息化评估部际协调小组,加强对信息化评估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协调,各部门要把信息化测评与评估纳入互联网+行动计划及十三五规划。

(二)成立信息化研究国家队,加强信息化评价理论研究和评价指标的顶层设计

组织中国社科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及有关科研院所、高校力量,成立各类信息化研究的国家队(信息化研究院或信息化研究联盟),分工合作,跨界协同创新,加快重点领域信息化评价研究和完成顶层设计,指导建立和完善信息化评价指标和标准体系。

(三)国家统计局牵头与有关部委合作,更新与完善信息化统计制度

尽快修订和完善各类信息化数据报表,更广泛地建立网上直报系统,利用网络采集数据,建立信息化调查统计数据库,为各部门及有关单位提供稻莨蚕矸务

(四)积极发展信息化评价评估及咨询服务业,建设信息化咨询服务体系,鼓励建立信息化评价服务平台,为行业、企业信息化评估评价提供支持和服务。

篇4

西四环内――珍稀以致罕贵,高端豪宅的择址法则

国脉基蕴瞰长安,高端置业西四环

一座城市的核心,是它的文脉与地脉。作为六朝古都,北京的地脉以紫禁城为轴线中心,沿长安街东西排布展开。历经六百载国史跌宕,更令长安街以贵胄天赋,沉淀为中华历史文脉的最佳见证者。紫辰院,宗法城市豪宅择地原则,北距长安街2公里,西临西四环,南邻京港澳高速,选址城市中心地段,京城难以再现的大隐之地。其栖止西长安之侧翼,独拥咫尺之地利,得以六百载天街为基蕴,呈览家国之盛景,其居住的优越性和保值增值潜力不言而喻。深厚的人文底蕴、绝佳的地段价值和城市生态景观资源兼备,打造城市豪宅实至名归,体现了对稀有宗地的珍惜和尊重。

上半年四环内零推盘,“四环地产”掘金时代到来

2013年7月,中国中房指数研究院发表了《北京上半年商品住宅市场研究报告》,整个上半年四环内新增供应量为零!目前四环内存量新房不足3000套,已经出现严重的供需缺口。而早在“十二五”期间,北京三环内不再新增住宅供地,四环土地越发珍稀,不可再生。交通环线,尤其是四环路,已被公认为是北京主城区与非主城区的标志线,也成为划定区域物业价值的主要标尺。四环也因此成为继三环之后新的土地真空区。如今的四环已经堪比二环之珍罕,抢驻西四环内,远虑卓识者所见略同。

产品篇

紫辰院:长安街畔的世家府院 王者归来

如果只是对城市优质生活配套的占有,而舍弃园林景观与建筑规划带来的颐养和舒适,忽略文化传承的渴望和责任,那无异于对稀缺土地资源的浪费与亵渎。紫辰院位于西四环中路,整个楼盘采用传统的中式空间格局,形成“品”字形布局,建筑形式包含独栋别墅、联排别墅、墅质大平层等高端住宅,还包括自身商业配套。作为长安街畔墅质文化大宅样本,两大公园群和6万平方米相府园林共构1300亩国园大境,顶级双会所和四大核心商圈环伺,“十一”名校护佑世家府院,乃西四环内又一顶级力作惊艳问世。

独栋别墅――唯以不可复制,方成传世臻品

2006年5月31日,国土资源部通知,“中国一律停止别墅类房地产项目供地和办理相关用地手续,并对别墅进行全面清理。”自停批别墅用地的政策出台以来,土地资源的稀缺性便成为别墅的最大卖点。而兼得城市生活便利与低密度住宅形态双重特点的别墅,更是日趋绝版之势。土地资源的不可再生,决定了别墅产品相对其他住宅产品而言,更能保值增值。

紫辰院,作为四环内罕见的独栋别墅住区,每栋别墅占地一亩三分,前庭后院围合出一片生机勃勃的私家庭院空间。在保留新古典主义精美工艺、优良材质的基础上,加入汉唐宫廷式建筑的坡屋顶结构,巧妙地融入纹章、红铜等中国建筑传统元素,高端石材立面让别墅外观经典稳重,同时巨幅落地窗又不失现代的动感时尚。中西合璧,塑造真正契合当代中国精神的别墅府院。

顶级墅质体验,尊贵源自动人细节

独立车库直梯入户:每户配置专属的独立车库,业主可从车库直梯入户,私密生活不受干扰。

私密入口:园中铺就一条林间幽径,直通别墅庭院入口,营造优美的室外环境和私密感。

造景喷雾:园林景观喷雾降温系统,超细微雾粒中含大量负离子,增加空气含氧量,改善居住环境。

宽阔开间:26米大开间、10.8米短进深设计,每个居室均能收纳充足阳光,私享一方明媚生活。

独立新风:别墅内安装中央空调,配置新风系统,形成良好的室内空气微环境,居家生活健康舒适。

地下采光:地下一层设置多处采光井,通风采光性能良好,避免地下空间潮湿和阴暗,阳光鲜氧及时送达。

景观楼王――中西合璧,精工品质内外兼修

篇5

关键词:智慧城市;信息;服务;体系

现在生活在城市里面的人口占到了全部人口的50%以上,我们的世界已逐步成为一个巨大的城市联盟与城市网。我国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期后进入一个大的转折期,人们大量进入城市,尤其涌入大中城市,近年来,我国城市化率超过50%,城市化推动着城市的发展,也带来了人口稠密、交通拥堵、城市资源供应不足、环境恶劣等影响城市进一步发展的问题。本文从智慧城市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入手,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新契机。

1、智慧城市信息服务体系的内涵

1.1智慧城市的概念

智慧城市是指充分运用物联网、空间信息网格、大数据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无时无刻、无处不在地感知、分析、整合城市各功能模块产生的各种信息,经过对城市每个方面每个层次的需求做出明确、灵活、高效的智能响应,营造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物融合相处的环境,使城市管理者更加高效地管理城市,使企业服务更加便捷、发展更具创新性,使人们生活得到大幅度改善。

智慧城市是一种高级的城市形态,综合了以人为本、绿色低碳城市、无线城市、智能城市的先进理念,形成了自己的理念体系。智慧城市融合了科技创新、绿色生态、人本幸福等理念,是一个充分利用科技创新,打造环境生态宜居、产业健康发展、市民生活幸福的城市。智慧城市跳出城市本身,站在一个更高的视角,来分析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关系,综合考虑城市长远发展、城市经济增长、人类进步等重要问题。

1.2智慧城市信息服务体系的特征

1.泛在物联

把城市里的公共设施通过物联网、互联网、传感设备等联系起来,使能够随时随地地采集、传递、处理信息,时时感知、监测城市的运行。

2.充分整合

通过互联网与物联网的高度融合,可以把城市中的海量数据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使城市协调运行。

3.智能处理

通过对信息技术的使用,不仅能够收集、传递信息,还能够对信息进行分析,自动化对城市运行进行控制。

4.激励创新

大力发展全社��的力量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和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创新活动,推动城市的快速发展。

5.协同运作

建立在智能化的基础设施基础上,每个关键系统和相关者协作,使城市高效运行。

6.高度关注城市功能

目前,我国智慧城市的功能分为宜居型和产业促进型,智慧城市建设需求应与城市的定位相匹配。

7.信息成为城市运营的重要资源

信息资源是支撑智慧城市运行的关键,信息服务平台把整个城市的信息、数据、应用、服务等整合起来再分配,达到节约成本、拓展应用的效果。

2、智慧城市信息服务体系的架构组织原则

智慧城市的建设主要包含四个原则:涵盖多数网络、流程、应用程序以及与不同的发展趋势有关的活动。这些应用程序是否与使用实物测量设备监控技术(如卫星图像、航空测绘、GPS/GNSS参考站和激光/激光雷达技术)能够很好的兼容是需要关注的焦点之一,或者很多复杂的应用如:城市安全流程;建筑的楼宇管理系统自动化;闭路电视(CCTV)的监测和控制;社区接入电视(CATV);地理信息系统(GIS)整体可视化;银行数据分析等。

大部分应用可以在城市行动框架内实现,除非与其他企业的发展趋势或几种互动资产管理流程是采取正确的措施,否则他们将被视为不同的应用程序。因此,企业联合是非常必要的,以便实现使用上述应用程序的功能。大多数城市的企业单位用来沟通和提供信息服务的应用如下:

(1)用户资料,以便监察公众行为。

(2)文档信息的统计和可行性研究报告。

(3)行业信息监测市场需求,通货膨胀和其他。

(4)金融业务信息和财务分析。

(5)对收入信息、市场现金流动和日常业务活动进行更为深入的了解。

管理层的参与则将充实城市信息服务的总体组件,体现如下:

信息管理:收集和管理从一个或多个源分发该信息到一个或多个听众。这有时会涉及到哪些人拥有权利管理该信息。管理是指在组织、结构、处理和传递的过程中控制信息。

交易管理:从商业交易的角度,是一种用来管理IT的方法。BTM(BusinessTransactionsManagement)的目的是保证服务质量,为用户开展业务交易的同时优化IT应用程序和基础设施执行相关交易。

工作流与人员管理:工作流就是工作流程的计算模型,即在计算机中将工作流程中的组织、逻辑关系和规则以恰当的模型进行表示并对其实施计算。

土地/空间管理:确立城市和郊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流程管理的应用和方法。土地资源往往被用于各种用途的相互作用和相互竞争机制。因此,较为理想的是综合所有用途中的计划和管理方式。

想要实现智能信息服务体系的效益的最大化就需要统筹安排、系统分析。相对于物理网络连接,通信协议的连接往往可以利用现有的布线网络或者使用光缆系统。随着科技的发展,无线、蓝牙、Wi-Fi和不同的GSM技术愈发成熟,在不久的将来,这使得数据共享和信息交换变得更为切实可行。

能源管理无论是对电力系统,通信和其余网络(如饮用水等)是非常重要的,此外,管理这些不同的自动化系统组件也是非常重要的,从而减少资金成本并给公民提供一个较为满意的服务。

智慧城市信息服务体系的架构组件是基于基础设施,连接到一个超微结构的网络系统管理工作框架。该系统管理包括服务器应用集群,数据库服务器和通信服务器等。另外系统管理是跟踪器在任何设备的可行性活动的实施。该可行性设备可以是网络节点和其他有用的资产。基础研究范围的提高是为了控制和监测这些设备的的性能从而降低运营成本。GIS自动化平台在设备管理和资产维护等方面是非常有益的。

3、智慧城市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内容

智慧城市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工程,需要谨慎制定具有战略远见、符合城市个性的总体规划,还需要在充分考虑各领域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制定重要领域规划方案,以指导实际建设。尽管每个城市的资源、发展状况不同,但是从网络化、信息化的角度来看,智慧城市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内容,按照建设目的主要可以分为城市环境、社会管理与服务、经济发展三大类。

3.1城市环境类

理想中的智慧城市,具有秀美的生态环境、和谐的社会环境、发达的人文科技环境、繁荣的经济环境、通畅的信息环境。智慧城市主要采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其他环境的质量。智慧城市中,信息环境类建设内容主要围绕网络环境、数据环境两大主题展开为智慧城市的发展提供便捷高速的网络数据传输环境、高效智能的数据环境。

3.2社会管理与服务类

增强城市市政、道路、车辆等基础设施和终端的感知能力和控制能力,推动加快云计算、物联网、无线网络等信息技术在市政、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运用。对于我国城市的普遍情况来说,最关乎城市高效运行、人们幸福生活的方面,理所应当成为大部分城市当下建设智慧城市的主题。

3.3经济发展类

城市经济是城市发展的动脉,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经济发展中发挥这重要的作用。当下经济进入全球化、网络化的发展模式,信息技术、科技创新越来越多地渗入传统产业,逐步改变原有的运行模式。例如:电子商务、智慧金融、智慧物流、智慧旅游、智慧农业等五个主要的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篇6

省发改委:

为全面落实《*****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切实推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务,创造优良人居环境,*****市政府制定印发了《*****市委、市政府关于印发*****市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方案(2017-2020)》和《*****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酒政办发〔2017〕378号)。方案确定了主要目标、实施范围、主要任务及保障措施,明确在*****区、*****市开展先行试点,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后向全市推广实施。现将我市垃圾分类工作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如下:

一、垃圾分类进展情况

*****区政府制定并下发了《*****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办法实施方案》,根据方案要求,委托西北设计院编制《*****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完成后即着手建设实施。项目估算总投资5000万元,通过建设城市社区多功能垃圾分类收集站点、落实垃圾分类到户、建立垃圾分类物联网、实现垃圾分类工作智能化管理、建设“互联网+资源回收”系统,建成后垃圾分类制度落到实处。

*****市积极落实垃圾分类处理制度。通过报刊、网络、电视等多种方式积极营造舆论氛围。促使垃圾分类处理制度深入人心。在公共机构和相关企业先行示范,制定了内部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并报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备案。编制垃圾分类实施办法,构建*****市垃圾分类、餐厨处理集于一体的智慧环卫系统。主要建设内容分为四大模块。分别是前端保洁模块,主要购置含垃圾分类标识的垃圾回收装置;餐厨垃圾监管模块,主要建设餐厨垃圾收运处理设施;生活垃圾监管模块,主要建设生活垃圾中转、收运系统及购置运输车辆;垃圾分类及监管模块,主要针对宣传垃圾分类制度,垃圾分类处理奖惩措施进行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目前,医疗废弃物、建筑固体废弃物及生活垃圾已实现了分类填埋和处理。智慧环卫系统可行性研究正处于编制阶段,该项目估算总投资6100万元。

*****市政府在党政机关率先实施垃圾强制分类制度,印发《*****市推进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酒管局发〔2018〕4号)和《*****市公共机构常见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细则》,建立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统计制度。党政机构和公共机构率先垂范,形成良好的示范作用。垃圾分类工作在公共机构顺利推行。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居民垃圾分类投放意识薄弱。由于垃圾分类制度在我市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很多市民还不具备垃圾分类的自觉和意识。虽然通过多种宣传渠道对垃圾分类常识进行了广泛普及,部分居民已经有了垃圾分类的概念,但对于如何分类、如何投放、分类意义等问题仍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由于缺乏相关的垃圾分类知识以及受长期以来垃圾袋装化生活习惯的影响,再加上垃圾收集设施的缺位或标识的混乱,公众垃圾分类投放的自觉性和执行力还不强。

二是建设完整的垃圾分类处理体系建设难度大。长期以来,固定的垃圾处理体系已成型,垃圾分类制度下新的垃圾收运模式还不完善,社会资本参与垃圾分类收运、处置和运营服务积极性不高,仅靠政府投资难以健全垃圾分类运营体系,推进落实难度较大,致使垃圾分类体系链条较短,甚至无法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有机衔接。

三、整改措施

篇7

在低碳风潮下,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竹元素”是建筑明星――越南、印度,印尼馆都运用到了竹元素,既有本国特色,又体现环保概念;中国的浙江馆有“竹立方”的别称,外墙用竹子制成,取代了原先的通体透明设计,浙江人认为这样更有浙江的味道。

在世博会的历史上,爱知世博会日本国家馆的构架是竹子编成的竹笼,长90米、宽70米、高19米。在世博会结束之后,“竹笼’,被制成小学生教科书用纸。作为一种可降解的天然材料,竹子对减少城市化进程中的建筑垃圾污染作用突出,但是“竹子的耐久性相对还是比较差,作为永久材料时比较不适用,因此容易在临时性的构筑见到”,建筑师阮庆岳总结道。

竹别墅的售价少过房贷首付

1991年,哥斯达黎加大地震,2000幢建筑在7.7级的震动中被夷为平地。在一片钢筋混凝土废墟中,由德国工程师建议修建的700座低价竹屋毫发不伤。在台湾9・21大地震之后,建筑师谢英俊集合当地邵族人,推广协力造屋,重建家同,使用的主要建材也是生长在台湾山区的竹子。

汶川大地震一年之后,四川茂县太平杨柳村56户村民住进新居。这个造价每平方米400元左右的轻钢结构的房子,充分利用当地的竹子和石料,节约了建筑成本,让自立自助造屋成为可能。现代建筑被资本和技术所垄断,弱势的族群往往无力修建自己的栖身之所。像竹子这样的草根建材,给乡村建设带来一些希望。

建筑师阮庆岳有一次看谢英俊搭棚,把活的竹子,在现场拉弯、铺上棚子,做成临时性建筑。之后拆掉棚子,竹子回复原状,继续生长。这是他印象最深刻的竹建筑,也惊叹于竹子柔韧的生命力。

在森林飞快消失的今天,竹林的面积每年都在不断扩充。而且,相同面积的竹林比树林产生的氧气多30%,从砍伐到加工生产出成品又可比木材的碳排量低30%――竹子从草根建材进阶到了低碳环保材料。

浙江的安吉盛产竹子,当地人头脑灵活,有很多竹制品生产企业。生产预制的竹屋、竹别墅。一般竹别墅每平方米680元左右。加上内部水电、地板、装修,一栋使用面积在100平方米的竹别墅的售价大约是10多万元,这在许多城市买房还不够房贷的首付。制成亭子、房子的竹子都经过特殊处理,能防虫、防潮,保养得当,最多能使用30年。

除了没有足够的空地放置一栋竹屋,人们从心理上也难以接受这样的“非正式”住宅,大家情愿在城市买一个“水泥箱子”,也不愿买一栋休闲度假风格的竹屋。目前竹屋、竹别墅的客户主要是风景区、农家乐经营者。

“被低碳烧成焦炭”的环保建筑

2002年,英超曼联队长加里・内维尔为自己在兰开夏郡丘陵地带上建造了一所低碳的退休养老地。这个拥有太阳能板、风力涡轮发电机和地热装置的房子将成为整个博尔顿地区第一座低碳住宅,却因为环保的原因而被勒令停工――当地村民抗议房子造在绿化带上是对环境的破坏。54米的风力涡轮机相当于一个博尔顿市政厅的大小,而它只为一个住宅服务,有村民担心它的噪音污染。

“被低碳烧成焦炭”的内维尔也不是特例,《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2008》指出,简单地堆砌“节能技术”,忽视技术的鉴别和科学的运行管理,建筑物的实际运行能耗反而会大大增加。北京某新建住宅采用了高效率的中央空调,实行“全时间、全空间”的恒温恒湿控制,被誉为建筑节能的典型案例。但实际上,夏季单位建筑面积空调能耗为传统空调能耗平均值的8倍。

入选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马德里案例的竹屋真正代表了低碳住宅,这个低收入者的住宅建造预算被控制在每平方米600欧元之内,设计师使用成本低廉的竹子,制成可推拉折叠的竹百叶板,将房子包裹了起来,有效阻隔了马德里强烈的东西向日晒,能够有效调节室内温度,保证居住的舒适度。竹材料的运用,也让建筑产生了全新的肌理。马德里“竹屋”曾获英国皇家建筑协会奖。

目前中国的建筑能耗占总全国能耗的30%,砖混结构、全现浇结构和框架结构等建筑,每1万平方米建筑施工过程中将产生500―600吨建筑废弃物,仅北京奥运前的大拆大建,每年都要设置二三十个建筑垃圾吸纳场。在“十二五”期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达到50%,到2020年,中国还将新增建筑面积约300亿平方米,建筑垃圾将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

中国传统建筑倒是天生的低碳建筑。梁思成在《清式营造则例》中总结:木头是建筑的主体、骨干,墙壁“如皮肉之附在骨上”。近代之前,中国人的住宅“在使用时间的设计上不超过主人自己的寿命”。这一度让中国学者感到无奈和自卑,在今天看来却是最符合低碳环保潮流的,容易毁于天灾人祸,换而言之是可降解的,能减少碳足迹。

竹建筑的象征意味

日本建筑师隈研吾在长城下的“竹屋”曾一度引起轰动,朱锷称其为“对西方建筑方法的一个视觉上的征服”。竹子在京都的桂离宫和修学院离宫等日本传统的建筑中,一直作为外层的装饰材料使用。而隈研吾则试图将竹子作为一个建筑元素,比如横梁和支柱。但是需要解决竹子耐久性差的问题。他用特殊的钻机切割掉竹子的竹节,在植入钢铁框架和加强钢条后,注入混凝土。保持竹子外观的前提下,提高其坚固性。“使得在城市中创造出一个特殊的竹林成为可能”。

这类繁琐的竹建筑达不到碳中和的目标,反而象征意味更重,就像隈研吾说的,如果我们烧毁竹子或者任它们腐烂,二氧化碳就会再一次回到大气层。而如果我们能够利用竹子作为建筑材料,二氧化碳会存留在竹子和建筑内,不会释放到空气中。就审美学来说,“竹屋”就像大自然,它不仅仅使我们感觉和自然在一起,也改善了自然与人类的关系,找回地球环境的平衡。

上海世博会的竹建筑

印度馆用楠竹网格与钢筋混凝土为展馆织就了一个“吸音”天花板,就需要40吨的竹子。印尼馆的内部吊顶,室内外墙体装饰,包括地板,以及室外点缀全部采用毛竹,印尼馆总设计师还要求在室外栽一些活竹。估计总用竹量在100吨左右。

越南馆外墙被波浪形的竹子所环绕,看起来像一条河流,同时竹子有助于减少太阳光带来的热量,对建筑物内部有降温作用。

德中同行之家顶部由96根玉龙竹支撑。内部是用竹子或者复合板做梁建造起来的。二楼内部的结构用精细的竹材料复台板建造,长达7米。整个展馆的建筑面积仅250平方米,周身覆盖着一层透明的“薄膜”,是一个犹如两层公寓大小的建筑物。

篇8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低碳城市;碳生产力

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已经对各国经济发展提出挑战!面临共同的经济发展难题,国际上达成了《京都议定书》等制度约束性文件,而且许多国家已经积极开展了减排行动,以英国、美国、日本为代表的主要发达国家在城市化过程中均摸索了各富特色的低碳发展模式。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各国就减排问题展开激烈争论后,我国最终做出了到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减少40%~45%等一系列承诺,并选取广东、湖北、辽宁、陕西、云南5省和天津、重庆、杭州、厦门、深圳、贵阳、保定8市于2010年8月开始开展低碳试点工作,在2011年6月提出低碳示范城镇建设。可见,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应对气候变化、参与国际竞争的主攻方向。所谓低碳经济,简单讲就是低能耗、低排放的经济发展形态。2011年9月中原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国际、国内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阶段,必将随之产生农业、环境、交通、能源等生态问题,要求通过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的科学发展之路,将其培育成中部区域新的经济增长板块。作为人口、工业、商业十分密集的区域,城市温室气体排放占全球总量的75%左右。中原经济区建设全面推进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中,必然要求城市低碳发展。

一、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城市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与西方国家一样,在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中原经济区是一个以河南为主体、涉及周边山东、安徽、河北、山西4省的中部区域,区内城市的共同发展特点是工业化、城镇化率不高,而且今后一个时期趋势是,工业化和城镇化将被快速推进。中国城市化快速推进中出现了典型的“城市病”:环境污染、交通拥堵、贫困失业、住房紧张、健康危害、城市灾害、安全弱化等,中原经济区城市发展中正面临着以下突出的问题。

(一)环境污染

据国家环保局2013年1月10日公布的数据,全国空气污染排名前十大城市中中原经济区就有5个,分别为邯郸、郑州、平顶山、开封、三门峡,其中邯郸和郑州属于重度污染城市,平顶山、开封属于中度污染城市;三门峡属于轻度污染城市。据专家分析,目前城市的空气污染主要是PM2.51,而PM2.5的主要来源是机动车尾气、扬尘(建筑扬尘、道路扬尘等)、餐饮油烟、燃煤电厂和锅炉排放的废气等。燃煤、交通、扬尘的贡献度各占三成左右。

根据2010年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和相关部门的统计,中原经济区城市空气污染有三成来源于机动车的尾气排放。而汽车保有来那个爆炸性增长后带来的尾气排放增加使城市气温明显高于周边地区的“热岛效应”也使中原经济区的心脏--郑州城区温度比郊区高出2℃~8℃。

(二)交通拥堵

最近10年是我国汽车产业的黄金10年。同时,我国的最大发展引擎在城镇化,城镇化的实质是农民市民化,人口和机动车的增加造成了“停车难,停车乱”加剧了交通拥堵。以郑州市为例,2006年郑州市汽车保有量只有65万辆,2009年这个数值就上升到了102万辆,截至2012年底,郑州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10万辆,郑州市被冠以“堵城”之称。

(1)停车位缺导致停车难,停车难加剧交通拥堵。根据《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2008版)标准,每百辆机动车停车位需达25~35个。以郑州市为例,需要约30万个停车位,但仅有停车位13.9万个,缺口达16万多个。另外,对部分大型建筑配套建设的停车场状况进行抽样调查显示,郑州市的32个大型商厦、商务楼、商场地下或院内停车场的3755个停车位被挪(占)做他用,造成本来就紧张的停车问题更加突出。郑州市作为省会城市和所处的区位优势,大约每天有超过5万辆外来机动车进入郑州,这些车辆社区停车场、单位停车场一般不让进入,公共停车场又不足,被迫占用机动车道或非机动车道,使本来就不足的道路资源更加紧缺,拥堵问题更加严重。

(2)城市化造成拥堵。中原经济区最大的需求潜力和发展动力在城镇化,根据《中原经济区规划》目标,中原经济区将在2020年接近全国城市化的水平,城市化率提高15%,这就意味着中原经济区必将以快于全国平均城镇化的速度推进城镇化发展,从而引起人口的快速集中聚集,物流、人口流动集聚,城中村改造、旧城改造、道路修建随之而来,引起的部分路面封闭施工、楼房改建占道等造成了路面交通拥堵严重。以郑州市为例,郑州市的环线和市内立交桥的建设质量较差,经常需要大修,比如郑州市北环的彩虹桥、文化路立交桥等。交通基础设施的频繁维修已成为城市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之一;从2011年底开始的外三环高架桥修建工程最快于2014年竣工,期间由于路面变窄、施工占地、路口封闭等原因,导致几乎任何时段车辆均不畅通。

二、城市发展趋势

(一)智慧城市

党的十提出在原来新型城镇化、新型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中深度融合信息化,即,在“四化”协调推进的新背景下,新型城镇化建设要纳入信息化因素,充分发挥信息的作用,建设智慧型城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2013年1月29日公布首批90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中河南省的郑州市、鹤壁市、漯河市、济源市、新郑市、洛阳新区、安徽省的蚌埠市、山东省的德州市榜上有名。目前中原经济区这8市已经作出初步的规划。

(二)低碳城市

中国社科院《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指出:低碳城市建设是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载体,将引领未来城市建设新趋势;“中国城市论坛2009年北京峰会”的《中国城市“十二五”核心问题研究报告》指出:低碳城市建设将成为“十二五”时期城市发展的重要导向。2012年在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高层会议的讲话中明确表示,“我们推进城镇化,需要走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保护自然生态和文化特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并举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城市发展中,不仅重视“量”的扩大,更重视“质”的提高,建设“幸福城市”、“智慧城市”、“美丽城市”。

三、中原经济区低碳城市发展空间

(一)中国碳减排承诺

中原经济区将发展为中部区域以河南为主体的增长极,目前正处于城镇化、工业化中期,根据国际经验,这一阶段的发展特征主要是以城镇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张必然引起人口的集聚、工业的膨胀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这都会增加能源的使用和碳排放。迫于节能减排的客观发展要求,城市建设必须事先规划好发展模式和路径,因为城市基础设施一旦建设成将很难再修改,从而出现“碳锁定”。

(二)国际经验

以英国为首,美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逐渐开始了低碳城市的建设,最早探索低碳经济的英国经验值得借鉴:首先是立法约束;其次是财政政策;再次是政府规划。

(三)国内示范

2010年3月,由社科院、国家发改委能源所和英国查塔姆研究所等数家中外研究机构联合研究出的《吉林市低碳发展计划》为中国首个低碳城市试点吉林市的低碳发展制定了路线图,明确了城市低碳经济问题,并将进一步细化实现路径和评价体系。2010年8月开始在广东、湖北、辽宁、陕西、云南5省和天津、重庆、杭州、厦门、深圳、贵阳、保定8市开展低碳试点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2011年6月21日,国家能源局副局长钱智民在“APEC低碳示范城镇论坛”上提出建设低碳示范城镇。2012年11月26日国家发改委下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第二批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气候【2012年】3760号文件),确立了包括北京、上海、海南和石家庄等29个城市和省区成为我国第二批低碳试点。至此,我国已确定了6个省区低碳试点,36个低碳试点城市,至今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当中除湖南、宁夏、和青海以外,每个地区至少有一个低碳试点城市,换句话说,低碳试点已经基本在全国全面铺开。

注释:

①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2012年2月,国务院同意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

参考文献:

[1]管清友.金融危机要钱,气候危机要命[N].上海证券报,2008-12-15.

[2]王先菊.城市低碳转型研究——以郑州市为例[J].特区经济,2012(04).

篇9

关键词:噪声污染 防治原则 案例 措施 效果

中图分类号:U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1(b)-0162-02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各地各类开发建设不断扩大,作为经济发展动力之一的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投入在基础交通设施项目,这些项目主要有各等级道路、城市道路、轨道交通、铁路等,此类项目主要服务于各地经济、政治、文化等,因此这些项目必须经过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区,对周围居民起居影响较大,产生噪声污染。随着沿路居民环保意识的提高,对此类项目的噪声污染防治提出更高要求,本文将结合某典型公路探讨公路项目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1 公路噪声的特点

公路项目噪声是由路上行驶交通工具产生,具有机器设备噪声特点,又有所区别:一是其声源呈线性,公路上川流不息的车辆构成线性声源,影响路线两旁约200 m范围内的居民点;二是声强度与车型、速度密切相关,大、中、小型车产生的噪声值(以分贝计)不尽相同,大体来说大型车辆产生的噪声值大于中型车,中型车产生的噪声值大于小型车,速度越大噪声值越大;三是车流量对噪声影响较大,成正比关系。

2 公路项目噪声污染防治原则

公路项目在设计、建设、运行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源头消减原则,包括采取沥青路面、限制速度等措施。

(2)传播过程原则,在公路两侧设置声屏障、绿化带等措施。

(3)受体防治原则,对受影响的居民点采取安装隔声窗等措施。

(4)规划控制原则,公路运管部门配合地方规划部门,做好公路两侧建筑布局规划,提出规划控制距离。

3 典型案例

某公路全长103.403 km,部分旧路改造78.04 km,部分新建25.363 km,公路按二级公路标准建设,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路基宽10m,设计速度为60 km/h。

公路推荐方案沿线200 m范围内共有声环境敏感点50处,距离5~200 m,穿越城市1座,县城3座,其余村庄,其中城市、县城、村庄中分布有学校、医院、养老院等环境敏感目标。

3.1 项目在设计阶段拟采取如下措施

(1)优化设计,对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提出路面由水泥混凝为沥青路面机构,降噪3~5 dB。

(2)以运营中期为控制目标;根据各个敏感点的超标程度和实际环境特点,采取换装铝合金窗、铝合金窗+密封条、通风式隔声窗的措施。

拟建公路推荐方案评价范围内受影响敏感点共计33个。根据中期噪声预测结果,全线有22个敏感点出现噪声超标现象。

项目各敏感点防护措施具体情况见表1。

(3)在沿路两侧设置绿化带,降噪效果2 dB。

(4)对规划部门提出:××市总体规划区路段中心线两侧75 m、××县总体规划区路段中心线两侧72 m、××镇总体规划区路段中心线两侧70 m范围以内不宜规划学校、医院、养老院、集中住宅区等环境敏感建筑物的要求。

3.2 项目在建设阶段,实际路线与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会有出入,同时遵循如下原则

(1)由于路线改线,致使原有距离公路很近的敏感点变得远离路线(超过各特征年的最远等声线距离),其原拟采取的噪声防护措施取消。

(2)由于路线改线,致使原有距离公路较远的敏感点拉近了与路线的距离,或者原先不在评价范围内的敏感点离路线的距离变得很近,应根据具体情况参阅原情况相似敏感点的噪声防护措施进行防护,以保证路线评价范围内的各敏感点在营运期各特征年噪声达标。

3.3 效果

公路建设后,在验收阶段检验采取措施的实际效果,进行了现场监测,结果见表2。

从监测结果看,项目在设计阶段提出的措施效果明显,达到了预期的要求。但对于距离较近的目标某镇,距离仅5米,其噪声监测值仍超标,原拟采取搬迁措施,因搬迁费用过大,难于实施。

4 结语

公路项目噪声防治已经历近10年,己基本成熟,在交通类项目建设过程中,根据原则采取不同组合的防治措施才是考验设计、建设者的智慧,经济、合理、又能达到要求的措施是环境影响评价、设计者不断探索的目标,同时又要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改进,为项目建设提供技术支撑。本文是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对公路项目噪声防治方面进行概括与总结,同时又提出探讨的方向,为设计、建设者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工程项目前期管理投资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工程项目前期投资控制,就是指对工程项目投资估算的评估和概算的审查,这是工程项目前期管理工作的关键所在。项目前期投资控制的效果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项目的决策水平、功能定位及目标的实现。

目前,很多人认为项目前期模型没有建立,没有必要进行前期投资的控制。这种认识误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种认为投资多多益善,以便于后期建设过程中有更多的自由权;另一种认为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在工程建设中以资金短缺为由,一味地要求设计单位和评估单位削减投资和概算。这些做法都违背了工程项目合理投资的原则,使资金量与项目需求脱离,给项目实施带了很大“后遗症”。

笔者在包神铁路工作多年,深知项目前期投资控制的重要性。如果前期投资控制工作不到位,后期工程建设中就会非常得被动,需要进行大量的工作来进行补救。但这毕竟是亡羊补牢,事倍功半,合理地做好项目前期的投资控制,才能保证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

2 工程项目前期管理工作及对投资的影响

2.1 工程项目前期管理工作内容

在工程项目建设的整个过程中, 前期工作是项目决策的关键阶段, 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项目的决策水平、功能定位及目标的实现。

项目的前期管理, 主要包括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和开工前准备等工作。其中, 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是纵览整个工程项目建设全局的两个重要阶段。

2.2 项目前期工作对投资的影响

工程项目的前期工作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因为工程项目的前期管理决定了项目能否存在和继续发展,也基本预测了项目实施后的投资效果,同时还为工程项目的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工程项目投资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而关键在于项目实施前的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据分析,项目前期工作对项目投资的影响程度为70%~90%,设计和计划阶段对项目投资的影响程度为60%~70%,项目施工阶段对项目投资的影响程度还不足40%。而前期工作费用只占建筑物全寿命费用的0.1%~0.2%。而正是这0.1%~0.2%的费用却决定了几乎全部随后的费用。由此可见,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对整个工程项目是何等重要。

3 我国在前期投资管理方面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3.1 可行性研究阶段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阶段对建设工程投资的控制,绝大部分在建设施工阶段。对项目的报批只是应付审查,大中型项目以及技术较复杂的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深度不够,这就造成以下方面的问题:

第一、项目前期投资控制的客观性、公正性和科学性不足。

当前时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程建设项目周期越来越短。由于专业性强、环境要求特殊等原因,建设单位对其建设的自然条件、技术条件的资料收集往往受到一定的客观条件限制,加之研究周期有限,对所选方案的经济、技术分析较多只停留在总体功能的框架式分析上,缺少在细致化和可持续性方面对某些单项业务功能的具体化分析。而到了项目竣工运行阶段,随着业务能力的提高或业务指标的变化,就有可能引起工程设施的改建或重建,增加了工程量,也就增加了工程总造价。而在当前经济体制下,投资者对可行性研究重视不足,可行性研究变成了“可批性研究”,使这一工作失去了原有的意义,难以达到投资控制的效果。

第二、部分项目建设各方对项目投资管理“投机取巧”。

为了能争取到项目,很多建设单位人为地压低投资,搞“钓鱼”工程,给投资留下缺口,为项目实施阶段的投资突破创造了先天条件,以致投资失控。负责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的单位片面追求“用户至上”的经营方针,牵就委托方要求压低投资,把不可行项目变成“可批性”项目,违背上级部门一再要求决策阶段要“打足投资,不留缺口”的原则;或者对可行性研究的深度不够,工程内容不充实、不全面,数据不准确,忽视了价格上涨、税收变动等外界因素,致使投资估算失真,成本控制成为纸上谈兵。主管部门在审批项目时,片面强调控制投资,只是主观臆断地对投资进行砍削,而面对漏算、少算部分则较少认真审查补足,造成投资失控。

3.2 设计阶段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前期管理的设计阶段由于国家法律、制度的缺失,建设单位对设计阶段的认识不到位,设计人员知识结构不全面,缺乏经济思想造成工程项目投资控制不力和造价的失控。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对设计的技术先进性与经济合理性的关系认识浅薄。

目前设计已走向市场化,设计费完全由建设单位支付,而设计单位的收费多少完全取决于设计内容和造价的高度。因此,许多设计单位在设计时往往将安全系数取得过大,导致工程投资增加,这样既保证了设计项目的安全,又可以多取得设计费。这是在设计单位中长期存在的一种思维模式。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必须提高自身素质,遵循标准,坚持原则,妥善处理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两者的关系,使方案设计做到技术与经济优化结合。

第二、方案设计、初步设计的深度不够。

许多方案的设计只有几张效果图,平、立面图连最基本的尺寸也没有,投资估算盲目性大。图纸的设计深度不够,初步设计虽然有了建筑、结构、水电的设计,但往往也是粗糙的、大框框的设计。尤其建筑设计不够细化,给结构设计确定荷载带来困难,再加上设计人员缺乏责任心,想着反正还要进行施工图设计,使得结构设计不规范、不标准,想当然的设计成为家常便饭。设计的粗制滥造,必然给工程量的计算带来差错,为造价失控提供了条件。

第三、设计概算的深度不够、质量不高。

概算的编制大都是大范围的框框,如土建无非只完成基础工程、混凝土工程、砌筑工程、楼地面工程等各分部工程的扩大单价的计算,没有细化,致使工程造价的材料消耗量、人工消耗量无法核定,也无法分析材料、人工的价差,与施工图预算相比,差距甚大。设计的粗糙、概算的简单化是使设计概算流于形式的主要根源。另外概算人员与设计脱节,又与施工脱节,工程量算错,定额套错,费率计取错误,又不按实际询价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设计概算的准确性。

第四、设计的管理滞后。

这重点体现在对设计流程控制、设计概算管理的落后。设计工作一般依设计- 校对- 审核- 审定程序进行, 而有些设计者往往把这项工作仅仅落实在执行规范上, 实际工作中基本上没有设计优化、合理性评估、成本分析、意见反馈等工作内容, 将设计沦为一种纯技术性图纸工作, 从而丧失了设计在成本控制、效率提高、技术合理运用中的龙头作用。由于受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 设计概算管理的滞后表现在其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从属地位, 工作价值及重要程度未体现出来, 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往往把设计概算看作项目设计的附带。有些设计人员既做设计又搞概算, 编概算时常常不做工程量的统计,瞎编、乱造数据, 而建设单位也缺少熟悉预结算方面的人员, 致使在方案评审中蒙混过关。

4 加强工程项目前期投资控制的建议

我国工程项目管理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WTO的背景下,要参与国际竞争就要与国际接轨,那么解决工程项目前期投资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就迫在眉睫。如何更好地改变工程项目前期投资控制现状,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重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在工程项目前期准备阶段要认真全面的搜集工程相关资料,并且要做好项目投资预测。例如施工没备的技术参数、设备运行情况、工程项目所在地的地址情况、水电路状况、主要材料的价格等等。这些资料是后续步骤的前提和依据,一定要做到全面翔实。

可行性研究要针对项目在工程上、经济上、技术上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全面的分析考查,评价项目是否可行,并且要对方案进行优化论证。可行性研究的结果是确定建设项目和编写设计文件的主要依据。首先要进行深入的、细致的、全面的市场研究和市场分析,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己方的经济实力、技术水平、人文政治环境等方方面面的因素,确定工程的规模以及施工标准,确保工程的可行性。

第二、实行设计方案招标投标

工程设计引入招标投标制度, 会增强设计单位承担的风险, 设计单位要想在竞争中获胜, 设计方案就得经济合理、技术先进、构思有独创之处, 还会促使设计单位调动精兵强将参与作战, 通常也会与其他设计单位,甚至国外设计单位合作, 吸收外方的先进设计理念、经验、技术, 使得设计方案尽善尽美。对于建设单位来说, 设计方案招投标既有利于在众多设计方案中选出优秀的方案, 也有利于吸收其他未被选中设计方案的长处, 集思广益, 发挥集体智慧, 综合确定新的方案, 使最后确定的设计方案投资最低, 技术、功能最合理, 构思最新颖。

第三、推行限额设计。

实践证明, 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采用限额设计是控制投资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有力措施。所谓限额设计就是按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及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 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 同时各专业在保证达到使用功能的前提下, 按分配的投资合理设计, 保证总投资限额不被突破。限额设计是进行多层次的控制与设计, 经层层控制, 最终实现投资控制的目标, 实现设计优化。限额控制先从投资估算开始, 因此, 要合理、科学地确定投资估算额, 既要避免限额不足, 又要避免超限额, 导致投资失控、浪费。在施工图阶段, 每个专业、每道工序都要把限额设计作为重要工作内容, 明确限额目标, 力求将造价和工程量控制在限额范围内, 鼓励采用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 节约工程投资。

第四、提高概算人员的业务素质

概预算的编制不仅仅是工程量的计算统计, 还与建筑学、建筑结构学、施工技术、数学、生产工艺、建筑材料、工程合同管理、地区行业的法规与政策等密切相关。因此, 概算人员除了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外, 应广泛了解和掌握有关其他学科的知识, 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 成为既懂技术, 又懂经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