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药市场前景范文

时间:2023-09-01 17:17: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互联网医药市场前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互联网医药市场前景

篇1

致命诱惑

生物制药在中国,既被寄予了很高的预期,也受到了相同程度的质疑。有人担心生物制药可能成为互联网之后的又一个投资热点,继而成为互联网泡沫之后的下一个泡沫。但生物制药与靠广告生存的网络公司根本不同,它的产品往往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更重要的是,就商业模式而言生物科技产业更为传统,而且市场是现成的。

生物药物的最诱人之处是它惊人的利润回报率。一种新生物药品一般上市后2-3年即可收回所有投资,尤其是拥有新产品、专利产品的企业,一旦开发成功便会形成技术垄断优势,利润回报高的惊人。最典型的是红细胞生长素(EPO),从1989年投入市场以后,它已经为开发商Amgen公司带来了超过100亿美元的利润,也使得Amgen公司一跃成为全美最大的生物工程公司,总资产已高达161亿美元。可以说,生物药品一旦开发成功投放市场,将获暴利。

据有关资料显示,2000年全球医药产业市场为3000-3250亿美元,全球生物制药市场达到240-260亿美元,占全球医药市场的8%。其中2000年中国医药市场估计为1500亿元,生物技术药品市场估计为45亿元,仅占整个药品市场的3%。显然生物制药无论在世界还是在中国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而与之相伴的投资机会则更是让人垂涎。

联合基因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毛裕民、谢毅两位教授创立联合基因的时候,最得意的就是自己的技术优势。最终的结果也是他们想象的,员工600多人、10多家子公司,而最重要的是他们用技术换来了公司发展急需的资金。

联合基因的第一桶金来自上海银行。2001年6月,联合基因以两条自主产权的基因作质押,从上海银行那里筹来了1,000万元人民币的资金。联合基因得到第二笔钱是在2000年8月28日,以基因芯片技术作价2.5亿人民币,据称这一合作创造了中国单项技术作价之最。实际的情况是广东肇庆星湖生物科技股份公司出现金2.5亿元人民币,与之共同成立中国最大的芯片公司,这一合作曾经给作为上市公司的星湖科技带来一时的风光。联合基因一位人士称,他们从2000年11月开始销售基因芯片,芯片每枚的单价从4000元到1.6万元不等。这之后销量增长很快,每月以50%左右的速度递增,去年上半年光是芯片销售的利润就已经达到1300万元人民币。

作为清华大学生物医药科技的旗舰企业,清华源兴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的目标是成为中国新兴的生物医药行业的领军者。而它的最大信心来自于总裁杨向阳创立的高起点国际化运作的商业模式。

虽然清华源兴生物背后依托的是清华的生命科学院和医学院,但是清华大学是以工科见长,生命科学院的成立时间并不长,医学院也正在筹建之中。因此源兴生物想建立成拥有国际先进技术的世界级生物医药企业,不可能等待著学校的相关研究上去以后再开始行动。于是,杨向阳为了与海外的华人研究人员建立联系,操着一口并不流利的英语去了美国发展起了公司的海外研究队伍。

源兴生物与海外研究队伍的合作方式为“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双方协议成立项目团队,在研究成熟后建立科技公司,清华源兴增资控股,双方今后利益共享;对于研究者原来已经有公司的,双方则进行参股的方式进行合作。这样研究者不需要离开美国,可以继续利用美国顶端的技术平台进行工作,保证技术的领先。因为采用了这样灵活的商业模式,清华源兴的基因和疫苗等技术都是世界一流的。

现在的清华源兴药业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化学合成药、生物工程药物研究开发和生产销售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医药企业。其新药研制涉及肿瘤、消化、心血管和抗生素等领域,目前已取得四个国家二类新药、二个四类新药证书和生产批文,已取得卫生部临床研究批文的国家一类新药、二类新药各1个,已立项在研新药10个。

润世与益来

然而,在生物制药的赌桌上并非都是胜利者,那些当初对生物制药并没有清醒认识,只是凭一时冲动闯进生物制药领域的投资者,现在正在品尝苦涩的果实。

曾经喧嚣一时的润世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近日将解散,公司负责人的解释是,经过一系列调查,发现合作方技术不成熟,就决定放弃。这样的解释让人感觉不可思议,为什么这样的调查不是在公司运作之前就完成,而是在公司快要支撑不下去的时候。显然润世生物正在为当初的冒失付出代价。

三年前公司出资3000万元从美国Robinson生物技术公司购买了重组抗肿瘤血管生长治疗药物技术。为将成果尽快转化为经济效益,公司先后成立了注册资金1亿元的润世生物技术公司和收购了珠海亚利生物制品公司。当时润世生物曾乐观的表示,该项目投产后,年产值10亿元,年利润可达4.55亿元。然而直到润世生物解散,这个项目也没有投产。

南京益来基因医学有限公司又是另一个不成功的例子。生殖健康芯片和性传播疾病基因检测芯片是益来基因的杀手锏。该公司走向市场的第一步是,是吸引了江苏常柴股份有限公司2900万元的资金,为自己的市场推广备好了资金。第二步是将开发的PCR芯片检测系统、个人识别芯片、感染性疾病诊断芯片等技术作价1500万元与上海浦东科创等公司合资成立上海百瑞生物技术股份公司。随后益来基因医学有限公司收购了金陵男科医院,此举意在联合双方资源,在技术开发与临床服务方面做到优势互补。但是当初投资2900万,还持有南京益来基因医学有限公司33%股权的苏常柴江苏常柴股份有限公司却萌生退意,该公司表示益来高科技产品开发不是很成功,并表示了退出益来的意愿。这么大的投资者对公司如此失望,可见益来的市场前景并非想象的那么美丽。

这些公司当初进入生物制药行业,都有很好的故事,但是现在却陷入了生物制药的陷阱,原因也许他们现在也有所感悟,当初的思考的不成熟让它们交出了昂贵的学费。

五大风险

冷酷的现实在不断的提醒投资者,在看得见、摸得着的生物产业背后,也隐藏着投资风险。这些风险对于已经和即将进入生物制药行业的人们来说,绝对是致命的,了解并在以后的投资中避开这些风险是投资人首先要准备的功课。

首先,生物制药不可避免的风险――技术风险。生物药物、生物技术产品的特点为研发周期长、高投入、高风险、高产出。所谓高风险更多来自于技术风险。科研项目都面临着科学技术手段不能完全实现预想目标的风险,以及存在科研成果产出周期比不预期计划要长的风险。同时,科技开发工作也面临竞争,存在着竞争者抢先完成同类开发项目,并进行知识产权保护的风险。因此,建议投资者在关注中长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项目的同时,也应瞄准技术相对成熟的、已有成功先例项目,尽量减小公司面临的风险。

其次,中国的投资者们最应该注意的风险――知识产权风险。目前中国已有300多家较大规模的生物企业,但是这些公司开发的基因工程药品中,大部分都属于仿制。真正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品种可谓是凤毛麟角。据统计,国外研究开发一个新药要花费7~10年时间,耗资数亿美元,而我国仿制一个新药仅需几百万元人民币,大约5~8年时间。但是,随着我国加入WTO,这种廉价的产品“开发”将会受到惩罚。

第三,中国的投资者们最应该反省的风险――重复投资现象严重。在我国很多生物医药品种目前重复投资现象严重。仅生产干扰素的全国就有近20家企业。产品种类重复生产过度,一来会加剧生物医药企业的竞争,导致产品利润下降,使得企业很难有资金再用于开发新产品,形成恶性循环。二来最终将会使得相当一批生物医药企业生存难以为继,甚至倒闭。

第四,中小投资者最头痛的风险――生物技术公司的成长规模有限。目前,国内外的生物市场技术公司普遍的特点是规模不大,往往只有几十人,资本数量也很有限。虽然增长速度都保持了两位数,但是整个产业的销售额很小,大部分企业基本上还没有利润。因此,能否支撑到盈利之日,盈利后的生物公司到底能产生多大利润都还是未知数。

第五,科研人员最头痛的风险――市场风险。生物药品大多属于处方药,其销售及广告活动在我国受到严格的管制。因此,即使生物医药产品研制开发成功,也将过批文和向市场推销两道关。这对于大多数以科研人员为主力的生物产业公司将是生存的最大考验。

建议:谨慎中大胆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曾经预言:超过他的下一个世界首富必定出自生物技术领域。可见生物技术的前景是如何的诱人。但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生物制药领域存在的风险比之中国的股市,有过之而无不及。笔者这里不想劝投资者如何的规避风险,作为投资者应该知道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生物制药这样的新兴行业。新兴的行业永远是培养新富翁的摇篮,要想成为新一代的富人,投资者要有足够的大胆。诚如盖茨当年在看到电脑操作系统的美好前景之后,果断放弃没有完成的学业,投身到这一个让他终生富足的行业之中,成为世界首富。中国的投资者要想开启生物制药这个宝库,首先要对生物制药的整个市场环境做到细致的了解,这是谨慎;然后就是要有盖茨那样的勇气,此乃大胆。

附:投资机会

为了使投资者能有更直观的认识,《科学投资》杂志社与中国生物医药网(省略)联合推荐了下面这个适合中小投资者的生物制药项目,希望能对投资者有所益处:

可供转让生物医药项目――隐形脂质体

脂质体是由磷脂类分子组成的一种中心包有溶液的具双层包膜的脂质小囊,将药物(可以是小分子化合物、蛋白、基因等)包裹于脂质体内,可以明显地改变甚至控制它的释放速度、范围、和终点,具有靶向病灶、延长释放、降低毒性等多重效果。

目前脂质体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药物传递系统。脂质体作为抗原、基因等药物的载体系统逐渐成熟,药物脂质体制剂已被用来与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作斗争。目前脂质体仅用于人体全身性真菌感染和癌症的治疗,但在预防医学上脂质体已经展现出光明的前景。迄今为止,在国外已上市的脂质体药物有4种,疫苗1种,进入临床I-III期试验的脂质体药物有7种,疫苗6种。另外2种兽用疫苗已上市。

隐形脂质体开发有下面三种形式:

1、短期产品开发:在6个月内制造出供申报临床用的制剂并准备生产和检定规程,6-12个月内完成动物试验及设备安装调试,12-15个月内申报临床;15-21个月内完成临床试验;21-27个月内取得四类新药证书。

2、中期产品开发:使用已有的设备开发免疫脂质体制剂。如果在隐形脂质体的包膜外添加可促进肿瘤细胞内吞的单克隆抗体或配体,即可制成免疫脂质体(Immunoliposomes)。

3、长期产品开发:在上述短、中期产品开发的基础上,使用隐形免疫脂质体作为外原基因导入癌细胞的载体,开发出肿瘤基因治疗产品。

篇2

康恩贝从最初养蜂场起家,在20年间,已成功跻身国内最具实力的植物药企业之列。

探究企业

立足植物药,业绩稳定

康恩贝主业为现代植物药、化学药制剂、原料药(包括植物提取物)的生产与销售。其中植物药是公司主要利润贡献产品。

作为以植物药为主导、化学药为重要支撑的品牌企业,公司也没有放弃生物药领域的有益尝试。公司通过注资四川辉阳公司和远东超级实验室公司进入生物药领域。辉阳公司主要在研产品为重组高效复合干扰素,是乙肝治疗用药;远东实验室在研的是重组高效复合干扰素,用于癌症治疗的新药。公司还与美国AFP开发公司合资在杭州成立生物技术公司,合作开发肝癌治疗性疫苗(AFP)项目。目前AFP项目在美国的一期临床试验正在开展之中。

大部分产品属于OTC、处方药或“双跨”的成熟品种,增长稳定。公司产品总体毛利率水平近年来稳定在60%-70%区间,波动不大,并呈稳定上升态势。未来随着公司产业垂直一体化程度的提升,毛利率水平稳中有升。

康恩贝这些年来的外延式扩张可以归纳为向产业链条两端延伸的垂直一体化并购和聚焦丰富品种资源,特别是战略性潜力大品种的横向收购。

主要产品已形成强势品牌

公司拥有康恩贝、前列康、天保宁等知名品牌,以及多达49个基药品种,153个医保品种,覆盖泌尿、心脑血管、消化、抗微生物等领域丰富的产品群。由于植物药对于疾病的调理作用,通过由治疗向预防的转变扩大适应症人群,以及通过品牌营销突出重围是公司针对成熟品种未来的销售战略。受益江浙地区基药中标,2013年公司多个品种有望实现80%左右的销售增速,包括天保宁、阿乐欣、牛黄上清胶囊,三者占销售收入比重20%。

前列康是康恩贝起家的基石,独特的花粉源药品。产品主要通过OTC渠道进行销售,占总体销售收入比重约70%。另外零售终端市场(OTC市场)抗前列腺增生药物中,化学药和中成药约各占一半,其中化药占比略高为55.2%,中成药占比为41.3%,其他类占比较少。而中成药市场代表品为前列康、前列舒乐和前列安通,三者合计占了将近一半的中成药OTC市场。

康恩贝在心脑血管领域拥有天保宁、麝香通心滴丸、天保康、可达宁等知名品牌和产品。其中“天保宁”牌银杏叶片(胶囊)是中国银杏叶制剂的知名品牌。随着2012年公司完成对内蒙古伊泰药业的收购,公司获得了全国独家中药和保密技术品种――麝香通心滴丸,在主要优势领域的大品种战略初见端倪。

打造大品种药品

收购伊泰药业为公司引入销售潜力达10亿级的大品种麝香通心滴丸。目前过亿的6个产品未来亦有望发展成5-10亿级的品种,产品梯队的丰富将带动企业销售规模发生质变。

作为医药实业中年销售额接近30亿元的企业,康恩贝虽然有较高的知名度,但由于品种较为分散,康恩贝的价值在资本市场中有所低估。

目前公司过亿产品有6个,前列康、天保宁、肠炎宁、金奥康、阿乐欣、珍视明;预计2013年还将有牛黄上清胶囊、汉防已甲素等多个品种销售额突破亿元大关。

2012年8月公司与内蒙古伊泰煤炭公司就伊泰药业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书,收购88%股权。伊泰药业共拥有11个药品批文,其中10个中药品种,1个化药复方制剂。其独家拥有的品种麝香通心滴丸拥有很大的市场前景。

麝香通心滴丸2010年和2011年销售收入分别为2367万元和881万元。完成收购后,麝香通心滴丸暂时由原伊泰药业的销售人员和上海康恩贝销售人员共同进行销售推广,未来将继续整合。有券商调研,预计麝香通心滴丸在2016年前后有望达到5亿元的销售规模。

基药团队调整

新版基药目录颁布后,公司强调对基本药物目录营销队伍进行调整。康恩贝和下属子公司共有73个品种、按不同规格计,共91个产品入选基药目录,包括公司主导产品前列康牌普乐安片(胶囊)、天保宁牌银杏叶片(胶囊)、金奥康牌奥美拉唑胶囊和奥美拉唑钠注射剂、牛黄上清胶囊、盐酸坦洛新胶囊等等。

公司入选基药产品2012年的销售收入合计约8.6亿元,占当年公司营业收入27.34亿元的31.5%,占当年公司制造业(工业性)收入25.15亿元的34.2%,其中上述公司5个主导品种的销售收入合计8亿元。

未来公司同时面临3个市场:县级医院市场、三级市场、非处方药市场。公司在营销策略上采取:协调发展,因地制宜策略。也就是上海、浙江、云南等地利用原有营销队伍,其他省份或自建队伍,或寻求商。券商调研后认为公司未来将加强基本药物营销队伍调整,子公司康恩贝医药销售有限公司将调整成以基药销售为主体的销售模式,主要覆盖华东区域和华北、华南沿海省市以及华中区域。

麝香通心滴丸是公司未来最大的战略性品种。麝香通心滴丸有治疗和预防的双重效果,2012年四季度并购到现在已实现了整改。该品种为独家品种,进全国医保目录,全国都已中标,在9个省进行正常销售。该产品是公司的战略培育重点,预计2014年麝香通心滴丸能覆盖2000家三级医院。

券商评价

国联证券:业绩符合预期,新老产品销售情况良好。2013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71亿元,同比增长1.18%,实现净利润5429万元,同比增长30.67%。业绩符合我们的预期。公司新老品种在效率不断提升的营销渠道运营下逐步实现了快速增长。因此,我们认为公司的业绩也将逐步向好。维持对公司“推荐”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销售费用增加过快;老产品销售改革不达预期。

信达证券:看好公司的主要逻辑:

(1)公司在心脑血管、泌尿系统用药领域拥有完整的产品梯队,新老品种互补、具有突出的品牌优势和品种优势;同时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抗感染用药产品各具特色;

(2)随着生产整合、营销整合的深入,公司具备做出5亿大品种的潜力和实力;

(3)2013年公司医药工业销售收入将超过30亿,在此基础上,公司的净利率水平、市值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4)2012年底大股东现金参与增发、锁定期为3年,反映出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风险因素:主要产品招标价格低于预期的风险;新品种市场推广低于预期的风险;新药研发的不确定性。

记者:2012年的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并不是很乐观,中医药行业在经历了2011年火爆过后陷入了低迷期。但是康恩贝在2012年的表现依然很抢眼,您怎么看待这个情况呢?

胡季强(董事长):我觉得医药行业是一个朝阳产业,因为只要人类存在就要关心自己的健康。另外,这些年中央政府、各地方政府对医改和医疗卫生的投入进一步加大,所以医药市场在不断增长,整个全国的医药行业还是发展得比较健康的。康恩贝在这方面有了一些很好的积累,所以2012年我们的增长速度要高于全国约50%左右,所以去年是逆势成长的一年。2012年一方面康恩贝制药是一个上市公司,我们抓住了这个行业相对低迷的时候,通过向资本市场筹集资金,做一些兼并和重组。另外一方面,康恩贝经过几年的积累,我们再推出一些产品,从而形成了复合型的增长。

记者:康恩贝是80年代初逐渐从一个药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样一路下来,它的发展是依靠什么?是企业的一些积累或者其他什么一些因素?

胡季强:1982年我大学毕业到这个企业的时候,这个企业是纯粹的兰溪城关镇的一家街道企业,我是第一个大学毕业分配到这个企业的科班出身大学生。当然一个大背景就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我们公司的今天,当然也没有中国的今天。

第二个就是我们企业抓住了改革开放的时机,我们在科技进步、企业改革、机制的建立包括进入资本市场等等方面抓住了机会,从而从一个街道企业发展到今天在中国的中药领域有一定影响和地位的一家企业。

还有就是要创新。前列康是我到这家企业以后组织研发的,康恩贝就是以这个起家的。这是中国第一个以蜂花粉作为原料的治疗前列腺增生的药物,上市的时候媒体报道说,这是为前列腺增生的非手术治疗开辟了一条很好的新路径。这个产品由于它的疗效比较确切,价格非常低廉,被列入国家基本药物,所以整个产品一直是作为中药或者植物药中药当中治疗的首选药物和第一品牌。

记者:现在很多人多反映药价太贵,看不起病,吃不起药。您怎么认为的呢?

胡季强:其实,药价贵与便宜是相对概念。首先,这个产品是不是真正的有效,安全有效的同时价格合适这是最合理的,也就是要把病治好。中国的药品价格总体上来讲在世界上算比较便宜的,但是对于我们的很多生活能力比较低的人来讲,看一次病要花那么多钱确实感觉贵,所以中国的企业一直在努力,特别在化学药品方面,我们通过仿制和创新,推出的那些仿制药比进口药都要便宜得多,同样的产品价格甚至只有他们的几分之一。

我想有两个因素导致了大家认为药价高。第一个,比如你去买衣服,这个衣服跟十年以前二十年以前比涨了多少倍你不知道,因为你知道这个衣服本身是要自己掏钱的,药在中国原来有公费医疗制度,很多人觉得药不应该自己掏钱,所以现在自己要掏钱或者掏一部分钱就感觉这个钱好像不应该花,所以感觉贵。另外一个方面确实跟现在用药的不合理有关。我刚才讲,要以治好病为基础,而不是以贵为基础。有一个广告说得好“不选贵的只选对的”,但是消费者现在自己并没有选择权,这个选择权很大程度上是在医生手上,这里的信息不对称也是造成消费者感觉价格比较高的原因之一。

记者:据了解,电子商务是不是也会成为康恩贝未来的一个重要经营板块?或者说您觉得未来的互联网发展对医药行业,对中国的企业会不会带来一个很大的机遇和变化?

胡季强:在互联网时代,不管什么生意都可以在网上做,未来应该是无网而不生,你如果离开了互联网,你就很难生存。另外,你不利用数字化的手段很难胜出。这样一种环境之下,康恩贝是医药企业里面比较早通过互联网发展的企业,到目前为止,我们康恩贝淘宝官方旗舰店销售的保健品在保健品当中是第一位,我们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建立互联网销售,我觉得是未来的一个方向。

当然,互联网上有很大的问题,但是并不能说因为有问题就不去发展,互联网确实有造假,卖假的东西,我非常赞同中国互联网最有影响人物马云的说法,互联网可能有更多的机会信息透明地来规范这个市场,而在线下市场反而相对比较难,我还是赞成支持包括药品在内的这些商品在互联网进行交易。

记者手记

记者在采访和了解中认为清晰的发展战略和明确的产业定位,是康恩贝在行业内始终以稳健步伐向前行进的保障。胡季强在对国内外大环境及公司小环境做了深度调研后提出成为现代植物药的第一的定位,指明了康恩贝的产业发展方向,他认为现代植物药是使中药走向国际的有效途径,也是中药产业与国际接轨的唯一通路。传统中药制药领域,可以与这一潮流进行直接产业对接的企业并不多,且特色不鲜明。康恩贝的产业核心优势是现代植物药的研发与生产,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中药生产。这一预见性,使康恩贝在国内植物药领域处于领先的地位。

基建信托逆势火爆

由于国家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进行了一定的限制,银行方面收紧了对基建项目的贷款,而地方政府又需要大量的融资来刺激经济更快的发展,因此,信托融资无疑成为了一个很重要的渠道。

文| 《小康・财智》记者吴洁

基建信托在近期陡然升温,吸金明显。高收益加上政策支持,这股热潮或将延续。

普益财富最新的5月信托数据显示,从收益率上来看,主要投资领域中,除去房地产领域3年以上期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上升0.72个百分点至11.3%、基础设施领域2至3(不含)年期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上升0.03个百分点至9.64%外,其他主要领域的各期限段预期收益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而基础设施领域信托在总信托产品中的排名,4月份位居第三(平均每只信托成立规模2.09亿元,环比增加13.24%,前两名分别为房地产和证券投资类产品),又前进了一名。且基建类信托的收益自今年以来就一直较为稳定,直逼收益率“冠军”的房地产信托收益。更值得一提的是,基建信托成立规模在4月份超过了房地产信托,可见受监管层“463号文”的影响并不明显。

融资需求推动

2012年,地方政府因融资平台限制和土地财政吃紧而催生大量融资需求,信托资金对基础产业的配置比例从一季度的21.85%一路升至四季度的23.62%,发行数量和发行规模同比增幅分别达到222.29%和270.27%。根据用益信托的基础产业信托市场年度发展报告显示,去年有56家信托公司发行了基础产业信托,机构参与度高达86.15%。

2012年11月,银监会针对基建类信托进行窗口指导;12月末,463号文,明令禁止公益性项目通过信托融资以及政府担保承诺。1月开始,基建类信托发行应声而落。

“然而,2013年基础建设项目融资的需求仍然存在。”用益信托研究员王利表示,2012年银行信贷渠道对地方政府平台融资进行限制,促使融资需求涌向了基建类信托,而根据2012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仍然是短时期“稳增长”的主要手段,政府投资热情不减,融资渠道却已收窄,地方政府对基础建设的融资需求依然巨大。

中国信托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信托资金对政府主导的基础产业配置比例为25.78%,比去年一季度末21.85%的配置比例同比提高3.93个百分点。

另据统计,直接的政信合作业务一季度末为6548.14亿元,占全行业信托资产规模的7.50%,比去年一季度末的2510.30亿元增长160.85%,在配置比例上比去年同期的4.74%提高2.76个百分点;比去年四季度末的5015.50亿元增长30.56%,在配置比例上比去年四季度末提高0.79个百分点。

“地方政府融资的一种出路是借道债市融资,这种方式资金成本较低,但是操作耗时较长且同样要符合政策规定。券商、基金目前还没有发行类似信托项目的经验,短期来看,不管是融资方还是投资方,仍然寄希望于基础产业信托产品能够有所突破,寻得与政策妥协的平衡点。”中融信托一资深信托经理这样说。

财政担保是卖点

地方政府的财政担保是基建信托类产品吸引投资者的一个重要因素。

去年年末财政部等4部门的463号文规定,地方各级政府及所属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要继续严格按照《担保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出具担保函、承诺函、安慰函等直接或变相担保协议。

但实际上,地方政府担保函今年并未绝迹。从基建类信托的快速增长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其发展显然并未受463号文太多影响。

记者从信托网上看到,新华信托5月推出一款6亿元的南京六合区整治工程建设项目应收债权投资资金信托计划,融资方六合国资为国有独资公司,用于偿还保障房建设的工程款。在该产品的风险控制上列明,“南京市六合区人大出具人大决议,承诺将2013年和2014年应向六合国资支付前期债务清偿款人民币6亿元纳入2013年和2014年财政预算;财政局出具财政资金安排文件,执行人大决议,安排专项偿债资金,并保证六合国资按期足额兑付本信托本金和预期收益。”这显然违背了463号文关于“制止地方政府违规担保承诺”的规定。

而这样的案例并不少。

同样是新华信托5月底发行的一款基建类信托――丰都名山安置房收益权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在其还款来源中赫然列明“丰都县人大出具确认函承诺财政专款预算到期回购”。

对此,王利表示,确实依旧有不少有地方政府担保的基建信托产品发行,而463号文确实没有实质效力,唯一比较限制的就是对于公益类政信信托项目的发行。

对此观点,北京信托的分析员江凡表示赞同,他同时称“463号文内容太泛化,这导致很多机构比如地方政府、信托、券商各有各的理解。”

王利表示,有一些基建类信托产品,从表观上看不违规,但从背后来看,可能会存在一些隐含的地方政府担保。

风险隐忧

显然,地方政信信托产品的不规范仍在继续,而基建信托的“违规”发行也在继续。虽然背靠地方政府财政大树,但基建信托的风险也应引起投资者关注。

“尽管具备地方政府的隐形担保以及财政支持,但基建信托井喷式的增长依然存在很大的风险。在土地财政吃紧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很可能无力偿还本息。不过由于我国地方政府不存在破产的可能性,因此目前不会出现系统性风险,但却存在流动性风险。”王利表示,一旦出现了严重的偿付问题,地方政府的一种做法是采取延期支付,不过这种做法会导致地方政府的信用急剧下降;另一种做法是发行新的信托,等于是变相的延期支付;另外,上级政府也有可能会进行一定的财政拨款。“这些虽然解决了短期问题,但却会导致信用风险不断积聚,一旦爆发后果将难以控制。”

江凡则认为,基建信托产品的风险不大,“我国地方政府没有破产之说,而且上面还有中央财政做隐性担保”。他表示,之前媒体曝出的云南城投债危机的爆发,其问题在于地方财权的泛化滥化,也就是地方财权很大,有些不应上马的项目也去做,所以可能会导致一些问题。

江凡表示,相对来说,这个领域还是比较安全的,但没有绝对。要看具体项目,不好一概而论。

“由于政信合作发展的时间并不长,而基建信托更是近年来才兴起,因此今年到期的信托项目依旧以房地产信托为主,而在新成立的信托项目中则以基建信托规模最大。虽然从长远来看,基建信托井喷式的增长可能会带来严重的流动性风险,但目前来看,整个地方债务的风险依旧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因此到期的信托发生无法兑付的风险较小。”江凡进一步补充道。

篇3

由于市场的国际化、用户需求的多样化,物流配送问题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日益突出,它已成为电子商务发展中的关键之一,也是供应链管理中的核心问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加入了WTO,对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系统的优化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开发高效、合理的物流配送系统必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国内物流配送问题仍然处于理论和算法研究阶段,迄今尚未形成一种快速、合理的配送方法。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医药行业流通系统环节多、费用高等问题,提出了一套新型的医药配送系统方案,目的是整合社会资源,实现产、供、销三个环节的高效运作,解决目前我国医药企业繁多,分布不合理且缺乏综合竞争力的诸多劣势,并以提高其在市场竞争中的生存能力为主要目标。近年来,物流业已成为新一轮的投资热点,各种有关物流中心、物流园区、物流基地的消息比比皆是。随之而来的便是物流规划问题,因为物流活动本身具有的特殊性,极易导致物流重复性建设和投资泡沫化现象的出现。在医药行业,2002 年,北京医药等10 家医药流通企业获得国债贴息贷款,医药物流业迅速发展起来。进入2003 年,中国医药物流热度有增无减,不同投资背景、不同规模的项目纷纷上马,全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医药物流投资热。自加入WTO后,我国的医药物流行业与其他行业一样,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有效地利用资源进行医药物流建设,成了当前发展现代医药物流的首要问题。这就是本文所述的这套方案的思路和出发点。

1 医药物流的概念及我国医药物流现状

所谓医药物流,是指药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是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的有机结合。目前我国大多数物流企业的服务功能单一,主要以运输和仓储为主,不仅服务形式过于单一,而且没有能力全面开展物流信息处理、库存处理、流通加工、物流成本控制等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物流增值服务。现代医药物流的特点,一是医药物流设施高度现代化、系统化,二是其物流服务高度社会化和专业化,三是其药品流通过程高度机械化和自动化,四是其物流系统高度标准化和规范化,五是物流、商流、信息流一体化 。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要求经营药品的企业拥有专业的医药零售和物流系统。国际上通常以法规形式进行管理,这使药品的贮存、运输、分销等流通环节受到专业性、法规性的约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5年4月19日下发的《关于加强药品监督管理促进药品现代物流发展的意见》中指出,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对于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形势,提高我国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优化资源配置,改善投资环境,增强企业竞争力和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发展药品现代物流,是深化药品流通体制改革,促进药品经营企业规模化、规范化和进一步规范药品流通秩序的重要措施。

长期以来,我国医药流通领域强调的是药品的特殊性、专营性以及国有主渠道作用,导致这一领域一直由国有企业垄断。目前大多数医药企业还是实行全面兼顾的管理模式,企业一方面要把好药品的生产和质量关,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医药物流建设,实行自主式的药品流通模式。这样不但明显降低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且使企业的流通成本逐年加大。由此导致的虚高不下的药品价格严重扰乱了医药市场的正常经营秩序。近年来,随着医药物流热的兴起,这一格局正在逐渐改变,医药物流领域已慢慢走出低谷:实力型国有企业凭借其几十年的资本、网络积累雄踞一方;一些民营企业凭借灵活的机制迅速崛起;而外资企业巨头也都开始进入中国医药流通市场。我国医药企业必须抓住这一契机,建立医药物流配送体系,全面优化产、供、销三个环节,促进现代医药行业的健康发展。

2 我国医药行业供应链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大多数医药生产企业都有其独立的物流部门,药品出厂后大多需经过药品批发企业、零售企业或医疗机构等多个环节才能到达消费者手中。交易方式大多采用人工单据。商品所有权的多次转移降低了药品流通速度,增加了流通费用,传统交易方式也明显影响了药品配送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考察我国医药流通行业从生产到消费的整个过程,发现有两个特点:1)流通环节和交易层次多,交易渠道复杂。目前医药行业的流通环节要经过:药品生产商或生产企业;上一级医药商或批发商;下一级医药商或批发商;医药零售商或医疗机构;患者。由此可以看出,医药流通领域的中间环节繁多,管理不透明,带来了流通速度慢、效率低的问题。2)流通效率低,批发环节所占成本比重过大。我国传统药品生产是按照国家指令性计划进行的 ,实行统一购销、分级管理的思路。流通环节往往控制在6至7个,中间环节的流通市场相对不成熟,区域物流的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导致了效益的极大损失。据统计,近年来医药流通业的费用占到毛利的12.6%,平均物流成本占销售额的10%以上,零售费用率占销售额的20%左右,批发占7%~8%。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药品流通多环节的态势浪费了大量社会资源。区域内物流批发企业的重复建设,明显影响了流通速度,增加了流通费用,这是导致目前药品价格虚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因此医药配送的系统建立和优化整合对于医药行业的健康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3 优化医药配送系统的必要性

3.1 从国际角度分析

加入WTO以后,医药产业专业化的影响:加入WTO以后,传统的医药流通制度将逐步瓦解,国内医药企业将和国外医药企业展开公平竞争。单个医药商业企业已经很难抵挡市场带来的强大冲击。如今医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仅体现在药品的生产和质量方面,而且更重要的是体现在药品的流通效率和客户服务方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谁能在更短时间内将药品配送到指定客户手中,谁就占得了市场。因此,要彻底改变传统医药企业流通环节多、效率低的问题,就必须整合市场资源,实现现有企业的兼并、重组,形成一条流畅快捷的新型物流通道,确保药品高效、安全地抵达客户手中。

国外同行业的竞争压力:简而言之,目前国外医药商业企业物流领域具备的优势是成熟的网络配套系统、高效的医药配送系统、完善的客户服务以及较低的物流成本。国外医药电子商务平台已基本实现了物流、商流的信息一体化和无纸化交易。各个交易环节安全快捷,平台对药品流通的每个环节实行实时动态监控,保证系统运行准确无误。据统计,近年我国医药批发的毛利率为10.43%,费用率平均接近9.48%,纯利率不到0.6%;而美国药品批发商的平均毛利率为4.5%,平均费用率则不到2.5%。由此可见,我国医药行业在物流领域和国外同行业有较大差距,要想全面提高流通效率,降低费用,就要求医药配送系统缩减流通环节,提高每个环节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国际综合行业形势:我国加入WTO后,根据相关条款规定,国外药品价格将进一步降低,这在客观上明显增强了国外医药企业的竞争力,将给我国价格虚高不下的药品市场带来巨大冲击。如何有效降低药品价格,提高市场占有率,这将是决定国内医药企业是否能够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传统措施都是依靠出台降价政策强制一部分药品价格下调,从短期看缓解了价格压力,而从长远角度来看则会导致医药企业间的恶性竞争,因此这不是解决药品价格问题的根本措施。优化医药产业结构,实现企业重组,淘汰不合格企业,减少流通环节,相应地降低流通成本,这才是利用市场经济的自主调节作用,实现药品价格稳步下调的合理化战略。

3.2 从国内角度分析

国内医药行业的实际需求:目前我国大部分医药生产企业都有独立的物流仓储部门,负责药品的储存和运输工作,同时还有运输队伍。由于物流配送的专业化程度低,药品流通速度慢,效率低。这就需要建立一个专业化程度高的物流配送中心,医药生产企业以其为依托,物流中心提供药品采购、仓储、配送等一条龙服务,形成一条现代化的医药供应链。

目前我国社会医疗保障情况:近年的有关统计显示,我国有近7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而农村人口医药消费只有城市医药消费水平的1/9。农村医药配送网络还处在萌芽阶段,物流配套设施也不完善,严重影响了农村人口的生活质量。因此优化医疗配送体系,实现城乡医药流通领域平衡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4 医药配送系统优化模型

4.1 模型介绍

目前的医药配送系统优化理论是:规模较大的区域医药批发商之间合并重组,建立物流配送中心,通过现代化的电子商务平台,提供科学的信息和物流服务。这样一来大部分医药企业的物流部门等有效资源都将面临从市场退出的尴尬局面。规模较大的医药企业由于自身实力雄厚,经过一定时间调整可以实现企业产业结构的转型,实现企业的生产和物流中心配送相结合的良性发展态势。传统中小型医药企业由于自身可利用资源少,抗风险能力差,极有可能在企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淘汰出局。从整个医药行业的大环境来看,传统医药配送系统存在一定的社会资源配置不合理性。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医药配送优化系统构建思路(见图1),它主要以完善医药产业供应链、优化医药企业产业结构为目的,以规范药品市场为导向,通过医药电子商务平台巨大的信息处理功能,保证药品流通的高效性。

系统中的物流中心由国内大型医药企业物流部门通过独立重组而构成,实行股份制的经营模式。一方面考虑到其物流部门巨大的市场资源,另一方面也为其企业的生存、发展提供了良好支撑。区域批发商被重新定位在区域分销商的层面上,这主要是充分考虑到中小型医药企业生存、发展问题。在自由市场竞争中,中小型企业的物流部门和区域批发商进行优化组合,一方面增强区域批发商的综合竞争力,另一方面使部分中小型企业在规避市场风险的情况下得以生存。

在医药生产企业与物流中心之间、区域分销商与物流中心之间以及区域分销商和零售商之间的药品流通环节上,采用独立公开招标方式,明显增强药品流通的透明度,规范药品市场价格。该系统对医药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了优化(图2)。首先是批号管理,在药品的流通环节中实现了对药品的规范化管理,明显强化了药品有关监督部门的监管力度。其次是网上交易,这里是指订单处理和网上支付,不但明显提高了资金流动的准确性,而且加快了资金流动速度,使得药品流通渠道更为通畅。

要实现该优化系统正常有效的运作,需要国家强有力的外部条件来保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国家宏观政策的保证。首先利用国家政策的调控和管理以减少医药物流中心的重复建设、投资过剩等问题,从而更合理、更有效地利用资金和资源,以降低成本,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政府应从政策上对该区域内的医药商业企业各种形式的兼并、重组、联合加以支持和引导。政府应强化GSP认证的行政管理力度,迫使不合格的药品生产企业、药品批发企业淘汰出局,以推动医药商业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建立配送中心严格准入许可证制度,建立配送中心下属的配送分中心的许可证备案制度,严格规范配送中心的市场行为,保证其法制化、合法化。充分利用国债资金、国际资金,加大发展医药物流的投资,加强医药物流基础设施的改造和新建。通过国家政策的调控,强化对医药物流的监管力度,避免监管部门的重复管理和交叉管理。

2)发展现代化信息技术,为现代化物流服务。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最根本区别是融入了现代化信息技术。通过互联网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现代化信息网络技术的高效性,是创造物流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的基础,它能使物流配送中心随时掌握最新物流信息,进行科学决策、快速准确配送,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实现最优化物流方案。通过发展电子商务平台,可以使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同步运作,实现高效动态的现代化物流体系。政府要大力发展公共信息平台和智能化交通指挥系统,促进社会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3)加大医药配送系统的覆盖面。目前我国7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村看病难的问题还很严重,医药流通网络还很不健全。为了深化农村的医疗改革,国家应积极支持具有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及技术的药品企业参与农村药品配送,在医药基础设施建设中实现更大规模的配送覆盖面。通过发展现代物流方式以保证供应到农村的药品安全、有效、及时,提高医药配送体系的覆盖能力,努力实现全国医药流通领域的快速、健康发展。

4)推进药品流通领域的产权变革、体制完善。强化药品经营监管,促进药品流通体制的改革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市场监督司近年来的工作要点。应该加快药品监管管理办法等相关法案的修订,规范药品连锁经营,进一步完善药品经营许可信息管理系统,为促进药品流通体的改革奠定基础。在发展医药物流中,政府的责任在于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标准制订和数据调研,以保证整个药品流通体系的规范化、法制化。

5)加强医药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基础建设重在整合存量资源。一方面是物流设施短缺,而另一方面是现实中有许多码头、仓储、专用线的利用率很低,例如目前全国仓库面积平均利用率不到40%。固然有些设施因为布局不当、不配套、功能差,不能很好发挥作用,但是也提醒我们注意:在新建物流设施的同时,要重视现有(存量)设施的盘活和整合,只要处置得当,可以少投资、多收益。国家应组织专家制定药品物流行业统一的规范标准,并且利用政策引导企业向农村地区推进。一方面,政府应加大对公路、铁路、航空、海运及信息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建立发达的立体交通网,使药品物流发展逐步走上规范化、规模化的道路;另一方面,企业应高度重视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设备升级。

6)加强医药物流人才培养。目前的物流教育与培训难以适应物流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一方面,可考虑在高等医药院校内增设药品物流管理课程,培养既懂药学知识,又精通物流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只有大力培养药品物流专业性人才并在实践中锻炼提高,才能为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7]。另一方面,对我国现有的医药企业管理人员进行现代物流知识的培训教育,使他们更多地了解信息系统、技术和管理,以便于他们更有效地进行企业物流管理。

5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