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经济的商业模式范文

时间:2023-09-01 17:17: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流量经济的商业模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流量经济的商业模式

篇1

这数据也让美国广告商们大吃一惊,因为通常Google被认为最擅长的是搜索广告业务。这里首先需要说明一下搜索经济的商业模式是怎么来的,“点击付费”的发明者实际上并非Google,而是企业孵化器IdeaLab的创建者比尔·格罗斯。

在硅谷,格罗斯曾以乐于挑战传统商业行为的准则著称,为使公司建立的速度能追上他大脑中新设想的速度,他于1996年创办IdeaLab,专门为其看中的初创公司提供启动资金、投融资渠道,然后持有少数股权。1998年至1999年间,由他创办的很多公司以令人瞠目结舌的姿态先后上市,不过随着2000年纳斯达克崩盘,Overture也成为IdeaLab唯一一颗发光的宝石。那个时候,它还叫“GoTo”。

格罗斯最值得称道的地方在于:首先,当时市场正被雅虎鼓舞,充斥着对门户网站的疯狂热情,初创公司忙于将用户留在自己的网站内,格罗斯看到了GoTo的可能性;其次,由于垃圾网页充斥着搜索结果,格罗斯意识到,引入金钱或许可以成为驱逐劣质搜索结果的一个杠杆。由此他发现了推动整个搜索经济的理念,即用户输入搜索框的搜索语句具有价值,可以定价。

不过,商人格罗斯的思维模式还是小了。为应对收入压力,他把有着更好搜索结果的Overture以搜索技术解决方案方式外售给雅虎、美国在线等公司,而没有把它作为直接面对个人用户的独立网站。Overture的光荣使命最终以被雅虎收购告终,而与此同时,差不多创建于同一时期的Google却向公众打出搜索框,并把“点击付费”的商业模式发扬光大。

这就是为何对广告商而言Google搜索广告具有高广告匹配度特点的原因。通常,广告品牌营销有五大关键环节,分别为:让用户意识到(Awareness)、用户开始考虑(Consider)、用户理解(Understanding)、用户尝试(Try/Retry)和用户忠诚(Loyalty)。因为搜索经济的基础是输入关键字,用户这一行为已相当品牌营销的最后两个环节,非常接近点击购买,而品牌营销的前三个环节更像是显示广告的功能。

但这并不是说,视频广告不重要。尽管显示广告的目的性不那么明确,但对消费者有重要的启发和教育功能。大约是在2009年,已在搜索广告领域绝对称霸的Google就开始了对在线广告新业务的拓展,这既包括移动广告也包括显示广告。

在移动领域,值得注意的是,Google核心商业模式就是广告,随着Android市场越做越大,它的终极目标是要将其核心商业模式从互联网移植至手机平台。2009年11月,Google以7.5亿美金从苹果手中抢走移动广告公司AdMob,将其收归麾下。而在显示广告领域,Google也对传统模式进行进化,花费高达40亿美金收购了包括DoubleClick在内的显示广告技术公司,并开发出让广告商自由买卖广告空间的交换平台DoubleClick Ad Exchange。

篇2

关键词:社群经济;商业模式;数据挖掘;线上线下一体化

互联网打破了传统的商业模式,催生了粉丝经济等新的商业模式,移动互联网进一步打破了时空限制,用户可以使用各种终端随时随地连接上网,自媒体发展迅速,网络公民的个人参与感增强,催生了社群经济。社群经济具有精准营销的特点,通过数据挖掘寻找潜在目标客户群体,降低营销成本。创造性地将用户分为付费用户和免费用户两类,利用付费用户获得收入,利用免费用户增加流量,并吸引第三方企业进行战略合作,颠覆传统的“谁消费、谁支付”模式。在社群经济背景下,互联网企业对于社群具有高度依赖性,因此主要通过线上线下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提高社群中用户黏度。

一、社群经济

社群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但是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经济的发展,社会单位因具有相同的价值观、兴趣爱好等而被聚集起来,依托线上线下关系进行互动,这赋予了社群新的时代内涵。不同于传统的商业模式,社群经济可以借助数据挖掘技术,精确度地找到目标客户,以顾客的需求为导向,提供具有较高附加值的无形服务。社群经济对于社群的依赖度很高,企业往往具有特定的客户群体,并针对顾客的爱好、需求提高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

二、社群经济商业模式特征

1.营销手段-大数据和社群经济

主打社群营销的企业进行营销的第一步是利用各种推广手段,吸引潜在客户,增加客户量。除了借助传统的市场调研、电话访谈的方法,这类企业可以对不同平台的数据进行分析,针对合适的人群发送EDM。通过对用户的访问记录和访问特征进行聚类分析,了解目标客户群体的共同需求,预测顾客未来的购买行为。根据顾客的需求进行产品的设计、生产和制造,再根据顾客的反馈进行产品的优化,这也是与传统的以产定销的营销方式的最大的不同。

但是数据挖掘只是了解用户需求的手段,在社群经济背景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提供用户所需要的产品或服务,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潜在顾客转化率和用户黏度,在维系老用户的同时,实现口碑传播。以互联网移动健身企业为例,针对目前国内健身房营业时间较短、分布不合理、且收费标准不一的现状,以中青年白领和大学生为目标客户群体,推出移动健身手机应用,提供免费的健身视频,让用户足不出户就可享受到健身教练的指导。为了进一步提高顾客黏度,打造健身社区,用户可以在健身软件上分享自己的健身心得,交流健身经验,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为了给顾客更好的客户体验,主打社群营销的企业会不断改进网站的设计,提高被访问的几率。具体的操作有简化页面排版、缩短网页打开所需时间等。

2.“免费+付费”相结合的定价策略

社群经济的定价策略是“免费产品和服务+付费产品和服务”。用户也就自然被分成了免费用户和付费用户两类。提供给付费用户的产品和服务的种类和范围更广,且以提供差异化的服务为主。如互联网视频网络公司可以向付费用户提供院线新片提前看、观看全程免广告、使用高速通道播放提高流畅度等服务,这是因为付费用户和免费用户的需求价格弹性具有差异性,通过为付费用户提供差异化的服务获得收入。腾讯的QQ系统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免费的移动社交平台,其主营收入主要源于增值服务产品,如QQ秀、腾讯会员等。

社群经济商业模式的一大创新点就是引入第三方战略合作伙伴。虽然从免费用户处不能获得直接收益,但是为用户提供免费服务有利于增加流量,吸引第三方企业的投资。这种模式也被称为“双边市场模式”。淘宝在成立之初通过免费的手段吸引了大量注册用户和商户,取得了较大的市场占有量,但是其盈利情况并不乐观。后来淘宝探索出一条与第三方战略合作伙伴-广告商进行合作的盈利模式,颠覆了传统的商业模式。但是这种商业模式本身存在缺陷。这是由社群经济对于社群依赖度大的特点所决定的。在企业的目标客户群体中,免费用户的比重远高于付费用户的比重,第三方企业加入平台的收益主要取决于平台已有的免费用户数和潜在的免费用户数,但是随着广告植入的增加,免费用户群体的利益受到损害,他们会选择放弃该产品。

3.线下线下一体化

在社群经济时代,互联网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一方面,技术的进步使得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企业必须有强大的研发能力作支撑,才有可能始终保持领先地位。另一方面,社群本身具有动态变化性,主打社群营销的互联网企业多提供无形的服务,它们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是用户忠诚度低,一旦出现更加便利的产品或服务,消费者往往会转向新的提供商。

互联网企业可以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方式规避顾客流失。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一种模式是在线上生产顾客订单,线下交付商品或服务,这种方式有助于缩短交付时间,优化顾客体验。还有一种常见模式是线上活动和线下活动相结合,顾客在线上了解活动,线下进行参与,在增强用户体验视感的同时,有助于提高用户活跃度,增加顾客粘性。

4.跨界经营

在社群经济中,社群成为企业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本。社群中的成员具有共同的价值观、爱好和情感认同。社群成员与互联网企业之间所形成的情感纽带具有非消耗性特征。与传统工业经济商业模式不同,在社群经济下企业可以通过与消费者间的互动,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提供不同类型的产品和服务。随着用户使用时间的增长和使用次数的增加,用户对于服务提供商的稳定性偏好形成。互联网企业可以利用社群这一社会资本扩大企业经营规模,实现多样化经营。比如视频网络公司乐视进军电视市场、阿里巴巴涉足金融领域、百度打造旅游经济社区服务平台等。

三、总结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商业模式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三步。首先通过数据挖掘寻找潜在顾客群体,了解顾客需求,以优质内容和差异化服务迅速吸引用户,扩大用户规模,增加流量。然后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加强已有会员间的凝聚力,形成社群。由于社群中的成员在兴趣爱好、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共性,互联网企业针对社群中成员的需求销售具有“社群文化”特色的商品,提供具有“社群文化”特色的服务,完成内容变现。不难发现,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社群经济逐渐形成了以情感为纽带的盈利模式,通过与顾客进行线上线下互动,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优化顾客体验,提高用户黏性。这种情感纽带的非消耗性使得互联网企业可以利用已有社会资本-社群扩展企业边界,实现跨界经营。

社群资源可以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是获取这种资源并非易事,互联网企业需要有打造具有挑选资源和聚合资源的的社群平台,利用社群平台促进社群发展,加强社群成员间的凝聚力。另一方面,社群动态变化性的特征决定了互联网企业所需解决的最大问题是规避用户流失。借助线上线下一体化,提高社群成员的参与度和组织认同感,实现企业与用户的共赢。

参考文献:

[1]李勇.社群和社群经济[J].浙江社会科学,2016,02:56-58.

[2]王琴.基于价值网络重构的企业商业模式创新[J].中国工业经济,2011,01:79-88.

[3]赵振.“互联网+”跨界经营:创造性破坏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5,10:146-160.

[4]曾繁旭,王宇琦.移动互联网时代内容创业的盈利模式[J].新闻记者,2016,04:20-26.

篇3

关键词:媒体;商业模式;述评

商业模式(business model)一词源于互联网经济的兴起,关于商业模式的内涵与外延,学者众说纷纭。目前国内关于媒体商业模式的讨论多为策略性的案例研究,少有从学理角度对商业模式的内涵与外延进行清晰界定。Morris(2005)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在战略、结构、经济等领域做出相互关联的一系列抉择,从而在一个特定的市场中创造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并将商业模式的定义分为经济层、运营层和战略层三个层面。其中经济层关注企业如何产生利润,运营层关注企业内部流程及构造,战略层关注企业愿景、市场定位、竞争优势、价值创造等。基于Morris对于商业模式的分层,笔者拟将目前国内媒体商业模式及其创新方面的研究予以梳理,并归纳出媒体商业模式构成要素(见表)。

第一,经济层,关注盈利逻辑、利润来源、成本结构等,如方琦(2007)认为报业的数字化商业模式创新是在继续发展平面纸媒优势的基础上,再次或多次利用报业特有的新闻信息开辟新的数字化盈利模式和渠道,为报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其关键是一次采访多次利用,多次销售;刘学义(2010)认为免费与收费并存、广告与用户并重的商业模式是未来报纸网站的主流,以《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网站为例,说明具有利基市场、专业市场或者垄断市场特色的报纸网站向收费转型成功的概率较大。李洪洋(2015)认为数字时代的媒体形态是文化轻资产,纸媒新的商业模式应寻求把内容、品牌、用户和流量、资源和数据变现。从这一层面分析商业模式,优点在于清晰呈现价值如何实现,企业如何通过产品赚钱;缺点在于将商业模式限定在过于狭窄的范围,不利于从宏观角度实现长远发展。

第二,运营层,关注企业内部流程及构造,如张金海、林翔(2014)指出信息流已不足以支撑网络媒体未来可持续发展,网络媒体要建立整合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三流合一”的网络交互式平台商业模式;余莉等(2014)聚焦于商业模式的运营层面,发现我国立体电视频道存在业务发展乏力、节目内容资源缺乏、频道定位不清等问题,提出要完善商业性生产机制。从这一层面分析优点在于指导性、可操作性强,易于在企业实践中落地;缺点在于企业日常经营繁杂琐碎,容易模糊重点。

第三,战略层,关注企业愿景、价值主张、市场定位、竞争优势等,这一层面上学者或多或少都会提到“价值”。如郑豪杰(2011)建构了一个通过实现方式来连接价值主张、业务系统、盈利模式三个维度的商业模式创新框架。价值主张是商业模式创新的起点,现代出版可以从出版者转型为内容提供商、平台服务商;业务系统是核心,出版企业要识别行业关键成功要素,分析自身资源与能力,确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盈利模式是收入结构与成本结构之间比较的结果,传统出版企业需要提高数字化产品和服务的运营份额。刘冰、游苏宁(2011)认为重构商业模式是我国科技期刊保持竞争优势、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以Elsevier等国际出版集团为例,通过资本并购实现规模化多元化发展、打造数字化信息服务平台、全球性网络化销售、建立战略投资体系等,打造了扩张型商业模式。建议国内科技期刊应借势资本,搭建信息服务平台提供个性化服务,多形式发展数字产品最终提升品牌。任健(2012)以波特的价值链分析为基础,认为“三次售卖”的理论实质是以信息服务提供为载体的“价值塑造-价值整合与放大-价值延伸”过程,价值塑造要以内容为先导,价值整合与放大要以期刊内容为基础整合其他资源创造多业态产品,期刊商业模式创新的重点就是根据不同消费需求、不同的业态将期刊的既有信息进行相应产品化的创意与设计。肖玉琴(2014)认为户外媒体商业模式创新的核心要素是价值主张,构建了包括广告主、商业合作者、受众、社会公众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等在内的多元化价值主张的户外媒体商业模式新框架;窦毓磊(2014)认为商业模式的本质就是企业围绕着“创造客户”所进行的一系列价值创新过程,提出了针对社会化媒体企业的3V(价值主张、价值构建、价值体系)2E(内部环境、外部环境)研究体系,从创新的角度挖掘社会化媒体企业商业模式的驱动因素。廖小刚、周国清(2013)认为商业模式是一个企业的一种战略创和制度集合,在分析外部环境与内部资源之后,整合企业、顾客、价值链伙伴等利益相关者,从而获取超额利润。从这一层面分析优点是利于顶层设计促进长远发展,缺点是过于宽泛不利于执行。

从表可以看出,出现最多的要素有盈利/收入模式(7次)、顾客/受众关系(7次)、产品服务(7次),其次是企业资源(5次)、伙伴/合作(5次)、技术(4次)、业务/运营流程(3次),另外还有环境方面提到了社会公共价值、市场公平竞争等。目前的研究从战略层面出发的较多,说明商业模式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但多是对某个案例的描述性分析,尚未形成一个具有普遍使用价值的理论研究框架,对媒体商业模式的具体形式未有合适的分类。

基于上文的分析笔者认为,媒体商业模式就是企业基于内外部资源,采用相关技术改进业务流程,优化合作伙伴关系科学配置资源,为客户提供独特产品或服务,从而获得利润的持续转化机制,是战略决策、业务流程、组织架构、盈利机制等的一系列的总和,其构成要素包括用户价值(产品/服务、用户关系),企业价值(核心资源、业务流程、盈利模式)、伙伴价值(伙伴关系)。企业价值实现是基础,也是最终目的;客户价值实现是核心,也是必要条件;伙伴价值实现是保障,合作共赢(如图所示)。

参考文献:

[1]Morris, M. M. Schindehutte, and J. Allen, The entrepreneur’s business model: toward a unified perspective [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05. 58(6): p.726-735.

[2]方琦.论我国报业数字化商业模式创新[J].新闻前哨,2007,(5).

[3]刘学义.“广告中心”还是“用户中心”?--美英报纸网站商业模式转型分析[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3).

[4]李洪洋.互联网思维下的纸媒商业模式[J].新闻战线,2015,(1).

[5]张金海,林翔.网络媒体商业模式的构建[J].现代传播,2012,(8).

[6]余莉,范金慧,李睿,薛婧贤,童蔚闻.探析我国立体电视频道商业运营模式[J].现代传播,2014,(12).

[7]郑豪杰.传统出版的商业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出版,2011年3月上.

[8]刘冰,游苏宁.国际科技出版集团商业模式对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的启示[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4).

[9]任健.从“三次售卖”到信息服务多业态平台化集成提供--对期刊商业模式创新中支撑因素的探析[J].新闻大学,2012(1).

[10]肖玉琴.基于价值主张多元转向的户外媒体商业模式分析[J].编辑之友,2014,(9).

篇4

伴随着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电子商务和管理信息化的发展,产生了全程电子商务这一全新的商业模式。全程电子商务通过云计算和互联网技术有机的整合了企业的电子商务和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起了服从于网络经济基本规律的商业模式,能够有效解决传统B2B电子商务和企业信息化手段存在的问题,将会成为B2B电子商务领域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一、 全程电子商务模式产生的背景

1. 传统B2B电子商务难以颠覆线下商业模式。经过多年发展在企业电子商务领域涌现了大量创新的商业模式,但不管是单纯的信息展示还是深入交易流程的各类综合或垂直电子商务模式都没能颠覆企业间传统的商业模式。其主要原因在于,企业的经营活动深度的嵌入于企业的关系网络之中,相比个人消费者企业间的交易更加依赖于长期竞争与合作过程中建立的相互理解、信任和承诺等各类关系资源。各行业在线下已经形成了十分稳固的合作关系和交易规则,导致企业向线上转化需要付出较高的转换成本,企业被锁定在了传统的线下商业模式之中。

传统B2B平台的商业模式类似一个“在线集市”,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降低企业信息搜寻和传递的成本以及物理距离对交易的影响,通过为企业提供相比线下更加优惠的价格和广阔的市场空间,最终覆盖价值链中企业的采购和销售活动。传统B2B电子商务商业模式的主要问题在于传统商业模式有很强的锁定效应,使用B2B平台能够为企业带来的价值无法弥补企业线上化经营所要付出的转换成本,无法激励企业真正在线上进行交易。导致在实际应用中B2B电子商务往往只是作为线下渠道的补充而存在,难以有效激发网络效应实现需求方规模经济的价值,颠覆线下传统商业模式。

2. 现有信息化手段无法满足企业竞争需求。伴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信息化管理和电子商务在企业中逐渐普及,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提供了新的手段。但传统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关注的重点在于企业的内部管理,难以为企业与其价值网络中的供应商、客户、合作伙伴之间的相互协同提供有效链接。而电子商务平台仅能覆盖企业价值链中的采购和销售活动,与企业的资源管理、客户管理、在线办公等各类信息化管理系统之间互不兼容。互联互通是信息产品的内在需要,在实际应用中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资源在信息化管理系统和电子商务平台之间进行协调,通过在电子商务平台和信息系统上进行大量重复的录入、上报、审批等手工操作,人工联通企业的内部管理和外部交易活动。传统B2B电子商务平台和各类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之间兼容性的不足导致企业价值链中各项活动之间相互脱节,多系统间的切换推高了员工的学习成本和企业的管理成本。兼容性不足导致的高昂成本与应用B2B电子商务平台带来效率提升的收益相互抵消,大量的手工操作也导致传统模式无法适应现今快节奏的商业竞争,显著影响了企业应用B2B电子商务的动力。

二、 全程电子商务的概念与特点

伴随着云计算技术的迅速发展,产生了全程电子商务这一全新的B2B电子商务商业模式,良好的弥补了传统B2B模式的不足。全程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可以理解为B2B+SaaS,是B2B电子商务平台与SaaS云计算模式的最新融合。

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是云计算的一种应用方式,借助SaaS模式平台能够将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部署在自己的服务器上,并利用互联网向用户提供服务。在SaaS模式中,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通过互联网向平台租用所需的软件和服务,灵活的按照软件类型、用户数量和使用时间向平台支付费用;平台也能根据服务过程中积累的数据和信息更好的对系统进行迭代优化并向用户提供有针对性的各类智能化服务。

通过对企业资源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客户服务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协同办公、即时通讯等各类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整合,全程电子商务能够达成企业内部各管理功能的互联互,实现企业的管理信息化;借助线上化的SaaS云服务模式,全程电子商务能够达成企业及其供应商、客户、合作者的互联互通,实现企业间的供应链协同;通过将B2B电子商务平台的信息、交易、支付、物流、融资等各项基本功能无缝的嵌入到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之中,全程电子商务能够达成企业内部与外部的互联互通,实现全流程的电子商务,提供贯穿整条价值链的综合化解决方案。

全程电子商务具有以下几大特点:

1. 线上化。通过SaaS云服务的应用和B2B电子商务功能与企业信息化管理功能的融合,全程电子商务能够为企业提供完全线上化的使用环境,帮助企业与其价值网络中的供应商、客户、合作者建立起有效链接。

2. 低成本。低成本是云计算技术的重要特点,通过对软件的线上化集中部署,SaaS云计算平台能够有效降低企业信息化所需要投入的高昂沉没成本。

3. 高效率。效率一直是企业信息化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也是困扰传统B2B电子商务模式的核心问题。线上化的全程电子商务能够实现企业内部与企业价值网络的全面兼容:通过对信息化管理功能的整合,提升企业内部的沟通效率;通过SaaS模式实现企业的线上化,提升企业间的沟通效率;通过对B2B电子商务功能与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整合,实现内外部的互联互通,极大的提升企业的反应速度和价值创造活动的效率。

4. 多重网络效应。线上化信息产品的特点和互联网平台的组织形式赋予了全程电子商务多重的网络效应:包括线上化信息网络的直接网络效应,云计算平台软/硬件范式中的间接网络效应和电子商务平台的交叉网络效应,相比传统的平台能够更有效的实现需求方的规模经济。

三、 全程电子商务引领B2B电子商务未来趋势

通过B2B电子商务与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整合以及线上化的SaaS部署方式,全程电子商务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电子商务的应用难度,其商业模式也能有效利用网络经济的基本规律,最大程度的发挥电子商务对于企业的价值,是企业电子商务领域未来重要的发展趋势。

1. 整体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建立竞争优势。伴随着市场环境的日?动态化,企业的价值创造活动深度的嵌入到由企业、供应商、客户、合作者与市场共同组成的价值网络之中并通过价值网络获取企业所必须的信息和资源,信息和资源在网络中流动的效率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决定因素。企业管理与经营模式的线上化和信息化追求的核心目标就是在价值网络的各节点间建立起有效的链接,通过技术手段增加节点间信息和资源流动的效率。而网络中链接的分布并非是均匀的,在很多节点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链接,这种结构中的断裂被称作网络的“结构洞”;节点间链接的强度也并不相同,存在强联系和弱联系的差别,在强联系中信息和资源流动的效率远大于弱联系。

全程电子商务就是在这种日趋网络化的竞争环境中产生的,是整合了企业管理信息化、供应链协同与电子商务的整体解决方案。通过增强不同系统间的兼容性,全程电子商务能够有效提升信息和资源在组织内部和组织间的交互和传递效率,在日趋动态化的环境中帮助企业建立竞争优势。

通过相互兼容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全程电子商务能够实现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间的互联互通,利用技术手段在组织内部低成本的建立起各职能间的强联系,有效促进组织内部信息和资源传递的效率。通过供应链协同的手段,全程电子商务能够实现节点企业间的互联互通,将原本依赖市场机制的弱联系升级为依赖网络技术的强联系,有效促进企业间信息和资源的交互与传递效率。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全程电子商务能够填补企业价值网络中的“结构洞”,在企业与市场之间建立起更加广泛的弱联系,为信息和资源在整个价值网络中的流动提供支持,帮助企业跨越物理空间与网络结构带来的鸿沟,为企业提供广阔的市场和商业机会。

2. 标准化与定制化相结合推动企业信息化发展。成本是制约企业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从服务器、数据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到ERP、CRM等管理软件的采购需要大规模的投入,大量低频率、个性化的长尾需求也推高了企业信息化的成本。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属于信息产品,信息产品具有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的特征,被生产出来之后能够以近乎为零的成本复制。特殊的经济特征导致信息产品供给方成本结构的改变,在网络能够承载的范围内信息产品的供给方不再需要服从传统的供给方规模经济,而是服从于网络经济的需求方规模经济,用户规模越大信息产品的单位成本也就越低。

零边际成本为全程电子商务这一商业模式有效推动企业信息化发展创造了条件,借助SaaS云计算平台的软件部署方式,企业不再需要按照传统模式采购信息化管理系统。对于企业高使用频率的基本需求,平台能够通过标准化服务的方式实现信息化服务的零边际成本,并通过低价或免费的定价策略吸引企业加入平台。对于利用标准化手段无法满足的大量低频率、个性化的企业长尾需求,平台能够利用定制化的手段和“共享经济”中租赁的商业模式满足企业功能闲置时间较长的低频、个性化长尾需求,通过共同使用、共同付费的方式降低用户使用成本。

3. 为B2B电子商务提供稳定流量入口。网络经济需求方的规模经济在供给侧体现为信息产品的零边际成本,在需求侧则体现为网络效应。电子商务平台建立在“双边市场”这一特殊的网络结构之上,聚集了“买方”和“卖方”两种相互依赖的双边用户,导致平台上存在特殊的交叉网络效应,某一边用户在平台上交易的收益和价值取决于另一边用户的规模。特殊的结构导致B2B电子商务平台在发展的初期会面临“鸡蛋相生”的问题,平台需要协调“买方”与“卖方”两类用户的需求,只有在平台两边都积累了足够规模的用户才能实现平台对于用户的价值。相比个人消费,企业的采购活动更加依赖于企业间的信任关系,导致线上化需要企业付出较高的转换成本,“买方”群体的不足也就成了B2B电子商务的核心“痛点”。

全程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B2B电商以电子商务网站为核心的商业模式,通过将电子商务的核心功能嵌入到企业的ERP、CRM等信息化管理系统之中,创新的将B2B电子商务的主要流量入口转移到了企业内部。通过电子商务与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捆绑销售,全程电子商务平台能利用低价优质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所提供的巨大价值吸引大量“买家”群体的加入。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流量入口功能,全程电子商务能够解决“鸡蛋相生”的问题,有效聚集足够规模的买卖双方实现平台的交叉网络效应,进入用户规模与平台价值螺旋上升的良性循环。

4. 与技术结合有效实现数据价值。伴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和普及,在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出了大量数据,企业也逐渐认识到了数据的巨大价值。传统的数据技术无法实现对如此巨量规模、非结构化数据的迅速分析和处理,数据集中涌现产生的处理需求催生出了“大数据”技术这一最新的数据利用手段。

“大数据”具有体量大、速度快、模态多、难辨识和价值大密度低的特征,其价值的实现离不开云计算技术的支持。全程电子商务完全架构在云计算平台之上,与云计算技术之间具有先天的兼容性。在云计算的架构之下,企业的价值创造活动会在全程电子商务平台上沉淀大量的真实数据,能够通过云存储的方式被有效的收集和管理,并能借助云端的服务器实现对“大数据”的有效分析。

基于平台上沉淀的交易数据和企业运营数据,全程电子商务能够智能化的向企业推送产品、市场信息,实现平台的精准营销;利用对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可视化等技术手段,全程电子商务还能为企业提供管理咨询等具有高附加值的服务;“大数据”分析与物联网、供应链协同的结合,让平台能够更加精准的为企业提供供给、需求等各类信息,实现企业的按需生产和有效协同;平台上沉淀的大量真实数据,也能帮助银行等金融机构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有效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

5. 大量有效场景助力平台成为事实标准。网络经济用需求方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基本规律替代了传统经济中供给方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基本规律,导致网络经济的关注重点从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转移到了消费者的身上。

传统的B2B?子商务平台虽然关注到了需求方的规模经济,但其商业模式仍然停留在以平台和功能为中心的传统理念之上,难以激发“双边市场”中“买家”群体的使用意愿,在“鸡蛋相生”问题的影响之下传统的B2B电子商务很难实现较高的发展动力。

虽然B2B电子商务面向的主体用户是企业,但其终端用户仍然是个人。全程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建立在“以用户为中心”的网络经济核心理念之下,通过资源管理、客户管理、协同办公、即时通讯等管理信息化功能和信息、交易、支付、物流、融资等电子商务功能的有机整合,从用户需求的角度出发创造了大量以终端用户为中心的使用场景。这些场景能够有效满足终端用户在采购、研发、生产、销售、物流、售后等价值创造工作中产生的各种需求,并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真正的为终端用户创造有效价值。由场景代替功能带来的良好体验,能够激励用户高频的使用全程电子商务平台构建的场景,提升用户粘性并占领终端用户的工作时间,最终让用户建立起对全程电子商务的使用习惯。

篇5

在PC社群时代,QQ、猫扑、豆瓣等雄霸天下,但腾讯认为之前社群仍只是从社交延伸至主题群便戛然而止,商业变现能力很弱。而现在,腾讯意欲通过开放体系,带领社群进入3.0时代,“让社群成为连接人、信息、服务、内容和商品载体。”

来自QQ群的数据也说明,社群经济已经到了溢出的拐点。

根据腾讯提供的数据,2002年QQ群聊推出到现在,QQ群目前的月活跃用户已达3.8亿;拥有数百万个母婴群和行业交流群,数千万个同学群,运动群也已覆盖数千万运动爱好者。办公群覆盖30万个企业,每天有1000万用户使用群文件应用,也有超过50万次的群视频会议。这些大规模的群背后,潜藏着巨大的商业机遇:每天有1亿的商品购物链接在QQ群内分享,日均数十万次游戏下载。

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也分享,吴晓波频道书友会目前已在全国81个城市建立QQ群,30个城市选出班委,QQ群总人数超过3万,其中北上广深人数分别突破4000人。过去一年中,上海书友会仅围绕创业、理财、户外、旅行、阅读5个兴趣小组开展过的线下活动就超过300场,并已与孟京辉话剧、晨光文具、天天果园等尝试开展盈利实验。

从这次QQ群开放的力度来看,被微信抢走社交风头的QQ无疑希望借助社群经济,证明自己仍旧是社交时代端到端的基础核心平台,并在社交商业化上出一条道路。

QQ社群开放的终极武器

2011年,腾讯在3Q大战之后,开始推行开放平台战略,此次QQ社群体系的开放,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又一次尝试,数十亿社群关系链的首次开放,也是腾讯将公司最核心的能力和“终极武器”对外开放。

此次腾讯社群体系开放的核心是不同的QQ群、场景和用户。

虽然群应用的开放是针对开发者,但受益者会是有运营能力的群主。

从QQ群产品本身来说,很难像百度贴吧那样,依靠搜索+内容的方式,实现内容的价值沉淀和积累,从而让社群的活跃度、黏着力和参与度很高,QQ群的质量,极度依赖群主,是一个强运营产品。因此,实际上群主商业化,几乎就等于群商业化。

据悉,腾讯QQ将通过QQ群API开放政策,在应用服务、变现渠道、流量扶持(1亿元广点通流量应用扶持基金)、腾讯云基础技术解决方案等给予合作伙伴支持。

目前,每天已有超过30款的应用服务着数千万个群组,在变现方面,腾讯公司还推出了QQ社群伙伴分成计划:接入QQ钱包支付,群应用内支付平台零分成,收益全部归开发者所有;接入广点通广告投放,和QQ社群伙伴共享广告收益。

腾讯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汤道生表示:“QQ社群体系的开放,将继智能硬件、移动应用之后,触发新一轮社交红利的分发,腾讯QQ在这场社群经济的运动中将继续扮演好连接器的角色。”

工具和平台OK,在大会上,上千名站长、酋长或群主最大的疑问是,我到底该怎么结合?

腾讯QQ群开放平台通过接入第三方应用,为海量、长尾的社群运营者和开发者大规模商业化变现成为可能。

在大会当天下午举办的“社群开放”分会场中,QQ钱包总经理、腾讯增值渠道部总经理王少君建议开发者可根据自身应用特点设计收费或消费场景,从而挖掘更多的商业模式和变现路径。在他看来,当社群打通支付闭环后,商业模式就将从传统的利用流量卖广告,延展至VIP增值模式和资金增值模式,开发者可以利用不同增值模式中的基础开放能力,创造出形态各异的群应用,实现其在给社群成员提供多元化产品服务的同时,满足自身的利益诉求。

百岳互动CEO熊m辉、郑州车友群群主王黛珠,也分别从游戏和商业模式角度做了主题演讲。

篇6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 生态系统

随着3G业务的推广和三网融合的推进,学术界和产业界陆续开展有关移动互联网的研究与讨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对移动互联网的研究成为热点。本文就我国移动互联网现状和发展趋势详细阐述的基础上,分析移动互联网发展所面临的挑战、提供的市场空间和商业机会。

一、移动互联网概述

移动互联网是基于移动通信技术,广域网、局域网及各种移动信息终端按照一定的通讯协议组成的互联网络。广义上指手持移动终端通过各种无线网络进行通信,与互联网结合就产生了移动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是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两者的结合,在知识结构上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其首先体现了移动互联网对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的融合贯通。其次体现了移动互联网与计算机科学、通讯工程、电子商务、市场营销、服务科学、应用经济学、数字媒体、传媒学科等多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

和桌面互联网相比,移动互联网发展速度快、规模大,3G网络、社交平台、视频、网络电话,再加上日新月异的移动装置,移动互联网代表五大趋势的融合。移动与桌面网络用户使用模式的巨大差异,不仅意味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也意味着传统的互联网商业模式改变,为学科建设、商业竞争、技术革新各方面提供了更多新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

二、移动互联网的生态系统

“商务生态系统”这一概念首先是由James F Moore在他的著作《The death of Competition:Leadershipand Strategy in the Age 0f BusinessEcosystem》中提出的。这个概念的灵感来自于自然界的生态系统。James F Moore指出商务生态系统正是模拟了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机制。企业作为有生命的经济实体,同时还作为经济细胞,组成和推动着整个国民经济乃至整个国际经济的发展,形成一种功能协调、优势互补、和谐增长的共生共荣的生态环境。

随着移动通讯业与互联网业务的逐步融合,移动互联网生态圈带动了原有产业链从产业链向生态系统的变化。移动互联网的产业链主要包括终端制造商、移动运营商、信息服务提供商、内容提供商、芯片厂商、手机操作系统厂商、手机浏览器开发商、业务平台开发商、应用开发商等,基本上可以归纳为移动终端提供商(手机厂商)、电信运营商、服务提供商及内容提供商(IT厂商)。其关联如下图1所示:

自从苹果开创了产品形态的生态体系之后,各厂商开始争相模仿,当今正在形成的主流移动生态系统有:苹果的iOS生态系统、谷歌Android生态系统、微软(及诺基亚)的Windows Phone生态系统。

iOS是苹果的私有移动操作系统,最初是为iPhone开发的,现在主要是给iPhone、iPod touch、iPad以及Apple Tv使用。从操作系统、终端硬件的生产到软件平台,苹果对其有绝对的主导权。如下图2所示,lOS的成功除了本身领先的用户操作体验外,更在于苹果以AppStore模式团结了大批开发者,至今已为iOS设备开发了超过30万款应用,使得iOS终端的功能得到不断强化和完善。

谷歌公司于2007年11月Android手机操作系统,后转由开放手机联盟(OHA,OpenHandsetAlliance)开发,联盟成员包括终端制造商、移动运营商、芯片公司、软件公司,整体上仍由谷歌主导。由于是开放的平台,Android获得了众多终端厂商、移动运营商的支持。如图3所示,Android平台拥有松散的生态体系,由终端及硬件制造商、软件开发商(内容服务提供商)、运营商等产业各环节参与,生态圈的自由度高。由于该生态圈自由度高,具有高度可定制的主界面,因而创造出各个品牌的差异。

为了改变之前Windows Mobile系列发展的颓势,微软于2010年2月了全新的Windows Phone 7手机操作系统,简称WP7。主要的生产厂商有三星、HTC、LG。随着微软与诺基亚的战略结盟,将转由双方共同主导Window Phone系统。两家公司期望通过互相之间高度互补的资产和专长将Windows Phone打造成为“第三个生态系统”。

目前,手机厂家和用户在服务使用选择存在差异偏好,Android、iOS、Windows三大生态系统的全球市场格局还在不段变化,2011年易传媒统计,全球移动用户应用率如下图4所示。

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29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最新数据,如下图5显示,截止2011年12月底,我国移动互联网市场用户规模已达到3.6亿,全年市场规模达到851亿元,预计将在2012年再增长148.3%,跃升至976亿元。这标志着我国的移动互联网已经进入到全面发展的时期。当前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呈现出如下几个特点:

1、网络带宽不断提高,无线宽带广泛部署

从全世界的情况看,3G无线宽带已经日益普及。2011年,我国手机网民的规模为3.6亿人,而接入3G网络的用户总数为1.28亿,3G网络渗透率达到13.0%。同时4G网络技术已经成熟,目前美国4G网络在大城市已经进入试运营阶段,在未来5年内将广泛部署,实现98%的覆盖。而我国则在2010年底,由工信部宣布正式开展TD.LTE试验网规模试验,在上海、北京等7个城市建设试验网。

2、智能无线终端设备爆炸式增长

以苹果lOS和Google Android操作系统为主导的智能手机、ipad、智能电视技术的不断更新,极大地带动了连接移动互联网的智能无线终端的爆炸式增长。到2011年底,全球智能手机的出厂数目已经超过了台式机的数量。目前,美国手机中超过一半都是智能手机,而我国2011年智能手机出货量已经接近3千万部,市场占有率大约20%,相比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3、移动互联网应用日益丰富,推动移动网络的发展

当前移动互联网的应用以个人娱乐、游戏等为主,同时移动社交网络、多媒体视频应用、基于位置的个性化搜索和信息服务应用以及移动电子商务应用正在迅速增长,这些在线式移动式应用大大加快了移动网络的使用。预计未来5年内,多媒体数据流量,特别是视频数据流将占到移动互联网络的70%左右。

4、移动互联网实现技术多元化

移动互联网是电信、互联网、媒体、娱乐等产业融合的汇聚点,移动互联网的实现技术多样化是一个重要趋势。其中表现在网络接入技术多元化、移动终端解决方案多样化,网关技术推动内容制作的多元化,网关技术的发展极大丰富了移动互联网内容来源和制作渠道。

5、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多元化

成功的业务,需要成功的商业模式来支持。移动应用的商业模式更为丰富,也更有挑性和想象力。目前,流量、图铃、广告这些传统的盈利模式仍然是移动互联网的盈利模式的主体,而新型广告、多样化的内容和增值服务则成为移动互联网企业在盈利模式方面主要的探索方向。

6、移动互联网参与主体的多元化

移动互联网时代是融合的时代,是设备与服务融合的时代,是产业间互相进入的时代,在这个时代,移动互联网业务参与主体的多样性是一个显著的特征。技术的发展降低了产业间、以及产业链各个环节之间的技术和资金门槛,推动了传统电信业向电信、互联网、媒体、娱乐等产业融合的大ICT产业的演进,在产业融合和演进的过程中,不同产业原有的运作机制和资源配置方式都在改变,产生了更多新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智能终端普及范围不够和渗透率低,市场占有率尚未达到50%。(2)移动互联网数据流量急剧增长,而目前运营商的网络建设滞后,无形中增加了移动互联网的运行成本。在宽带移动网络技术还不太成熟,特别是4G网络还有待开展部署。(3)移动互联网应用的软件支撑平台薄弱,还需继续和云计算技术紧密结合,适应超量移动“云”终端接入的需求。(4)移动互联网服务内容与应用方面还不够丰富和个性化,尚不能满足用户的多样性需求,缺乏优质应用和服务应用。(5)与国外业已形成的移动互联网络生态环境比,我国的产业生态环境还不太成熟,尚未形成综合系统、终端、内容和服务共同组成的垂直生态系统。

三、我国移动互联网当前问题与机会分析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信息产业运作模式正在被打破,新的运作模式正在形成。对于手机厂商、互联网公司、消费电子公司和网络运营商来说,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移动互联网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可表现在如下几点: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对我国社会经济产生深远影响。传统互联网多数应用将逐步转化为移动互联网的基础型应用,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的不断细分扩大了互联网企业的生存空间,促使移动互联产业联盟形成。移动互联网保证了企业可以与客户随时随地的联系,所有原有的传统应用都将建立移动化,面对移动改变生活的现状,企业必须改变营销策略,必须调整自身策略以适应这种状况。移动互联网可以满足客户的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可以使人们随时随地享受自己需要的服务,利用生活中的琐碎时间上网购物、手机搜索、手机游戏、GPS定位等等,大大的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从本质上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对整个社会经济和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

基于以上分析,我国移动互联网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扑捉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各种机会:

1、移动互联网的自主技术

根据统计显示,有47.4%的互联网用户认为,网速是移动互联网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有49.7%的移动互联网用户认为网速是移动互联网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终端用户的不普及,终端及硬件不够匹配,不能提供很好的用户体验,甚至不能支撑关键功能,移动互联网就很难发展壮大。宽带无线和下一代互联网自主技术的研发,我国以IPv6路由器为代表的关键技术及设备产业化已初成规模,在此基础上,我们要研发自己的移动操作系统,中间件技术及企业级终端应用技术,形成从核心网络设备、软件到应用系统等较为完整的产业化体系,为中国参与全球下一代互联网产业竞争奠定了坚实基础。

2、移动互联网的自主产业生态

目前,移动操作系统工形成Android、lOS、Windows Mobile三大阵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产业生态系统。中国移动也开发了开放式手机操作系统(OMS),正式基于TD制式的OPhone智能手机解决方案,但我国自主的生态产业还很薄弱。企业移动应用大部分是将企业中基于PC的应用延伸到移动终端上,而基于移动终端特点建立的原生态产业非常少。移动互联网的原生态应用开发难度大,部署难度和推广难度也很大,正因为如此,才能带来更大的商业创新,带来更大的市场价值。目前企业级移动应用市场刚刚起步,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竞争格局远未成熟,面对这一历史机遇,我们要大力发展自主移动生态产业,争取在将来的移动互联的生态产业系统中占据有利的竞争地位。

3、商业模式和服务创新问题

从商业价值层面上来看.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绝不是简单商业价值的迁移,其更多的是从用户行为习惯、应用呈现方式、应用承载内容、系统性解决方案、实时性应用方案等多个角度带来的产业剧烈变革。由此所承载的产业价值的凸显’更是呈几何式的爆发增长。商业模式的研究一定要考虑客户属性、业务形式、产业链参与者和市场特征。移动互联网商业运作模式可以分为以下6种:“终端+服务”一体化商业模式、“软件服务化”商业模式、广告商业模式、电信与广电双网运营商业模式、FON类商业模式、传统移动增值商业模式等6类。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信息产业运作模式正在被打破,新的运作模式正在形成。对于手机厂商、互联网公司、消费电子公司和网络运营商来说,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4、移动互联网的安全与管理

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带来日益突出的网络安全问题。互联网上原有的恶意程序传播、远程控制、网络攻击等传统网络安全威胁向移动互联网快速蔓延。移动互联网终端和业务与用户个人利益的关联度更高,大量的用户,海量的数据,用户隐私、文化管理与垃圾短信等使移动互联网面临着管理方式、管理手段的挑战。安全问题及管理问题是移动互联网必须面对解决的问题。

5、社会经济良性融合问题

移动互联网为现代服务业搭起了广阔的服务支撑平台。各种传统的服务业或新产生的新型服务业,要依靠以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全面支撑去能满足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得可需的服务。在发展现代的服务业的此基础上,努力沿产业链向下沿伸,推进农业、工业的信息化,推动和改造这些行业向现代服务业发展,实现农业、工业与信息业的融合。

本文作者:

杨晴虹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篇7

20 世纪 80 年代末,1977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米德发展了分享经济学。他提出了通过职工持股的途径使工人参与到企业收入分享中。传统的分享经济与现在的共享经济具有一定的相同点,都是为了解决社会资源和福利的共享,提升社会效率,但是互联网时代下的共享经济在发展的动力、分享的内容与运行的模式均与传统分享经济有很大不同。

经济学教彭文生教授指出,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共享经济是一种互联网时代的租赁经济模式,即通过互联网第三方平台实现个体之间直接的闲置资源使用权的交易,其本质是使用权的暂时性转移。

在资源盈余的背景下,共享经济具有在互联网技术下实现对资源的有效调配以满足多方需求。从C端的产品服务共享到B端价值链上不同环节的职能共享,共享经济是一种思维模式,改变对所有权与使用权的价值判断,将影响个人生活与企业生产,甚至影响这个经济运行状态。

共享经济的基础设施

物流、通讯、能源构成了三次工业革命的基础设施,共享经济模式则更具开放性。

其利用碎片化时间,在实现非正规组织的资源有效匹配要求下,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体系是共享经济活动产生的保证;涉及资金的现金支付与非现金的积分体系是共享经济供需之间的支付媒介;公允的认证机构,包括服务介绍、评价、反馈、监管与认证是非正规组织间的共享经济有效监督机制,也是共享经济可持续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风险的有效手段。

如果说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与快速发展是个人征信的助推器,那么共享经济模式下的丰富应用场景就是个人信用体系互融互生、相互促进的必不可少环节。合格的信用是共享经济的入场券,在开放的经济环境下,信用监管是共享经济最重要的风险事前预警。

应用场景+社交体系是搭建个人信用体系的关键环节。

数据源的获取是个人信用评级的一大关键。不断的并购数据源的目的是丰富数据获取的场景来源,维度的更全更完善是信用更精细刻画的关键。

传统的个人征信数据来源是单向的,没有与数据场景充分结合。在共享经济体制下,数据的来源不仅仅是从场景中来,共享经济场景在发挥使用价值的同时以信用数据为保证,不断形成良性循环,共享经济下,个人征信迎来 2.0时代。如今个人征信体系的完善另一个重要的机制是社交社群的形成。一般的社群均带有标签熟悉,社群成员互动逐步多维化。共享经济中供需的满足基于双方的兴趣偏好为多,社交的丰富多元化无疑给带有个性化的“信用”定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源支撑。

在传统经济模式下,交易的媒介在于货币,互联网经济下的共享经济,除了传统的线下支付,O2O 更好的客户体验在移动互联充分普及的背景下,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支付是实现支付闭环的关键。另外,共享经济基于使用权的分享下一些商业模式不需要货币支付,配合账号体系下的积分体系在平台自身商业模式中充当货币职能,重要性凸显。传统的积分体系产生于客户忠诚度计划,为了实现高净值的客户粘性,推出会员积分制。随着零售业的发展,零售公司的业务版图逐步扩张,覆盖领域从传统的销售商品走向更多衍生服务。以日本乐天为例,乐天积分打通了零售、银行、证券、通信、生活服务、同时,不同的场景又丰富了积分的来源与使用范围。共享经济版图中,为了平衡供给需求双方,基于分享精神,积分体系则是完善使用权交易闭环的关键。

当提及新生业态时,第一个问题就是风险的评估与控制。在大量交易的市场化经济背景下,价格可以按照供需的情况动态调整得以满足,但是在共享经济发展初期,合理公允的对价(不单指支付货币)对用户预期与服务体验极其重要。因此,共享经济参与者的服务评价将是之后产品或者服务共享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服务评价是共享经济参与主体的内部认证机制。 另一方面,共享经济具有较强的服务属性,个性化的服务匹配需要企业、自律组织以及官方的多重管理、监管。企业的服务平台体系搭建、行业的自律监管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的方向把握,是共享经济模式走向成熟的把控。

共享经济的发展阶段?

共享经济的形式不是从最近产生,在过去的互联网普及下,以用户为核心的UGC 模式兴起。从底层系统层面的 Linux 和 Android,到信息层面的文字交互形式,如 Wiki 百科与百度百科,最后在全媒体时代,Youtube 形式的视频传播与大众点评试的餐饮评价体系,位置众筹的 Waze 等等,各个细分应用领域在触网的刹那都考虑了用户的参与感。 随后共享的思维走进了服务领域,围绕个人的衣食住行用等方面,产生了很多新兴服务业态。个人生活领域的共享经济已经铺垫多年,从 O2O 的兴起,众多创业公司围绕不同场景,进行最后一公里的创新。随后,由 Uber、Airbnb 带领起来的生活领域的共享创业模式被迅速推广、学习。搭陌生人的车、住进陌生人的家、将宠物寄养给陌生人、去陌生人家吃饭…这些曾经不可思议的事情一方面让生活更加经济、方便和有趣,另一方面也在构建社会的信任机制,在冷冰冰的商业行为之外,增加了信任的元素和社交的选项。

个人生活领域以外,在企业生产端,产业端的微笑曲线已被更改,研发被引入了众创思维,办公地点也被颠覆更改,产业链的非核心设备可以共享,金融服务被互联网改变,3D 打印让个性化产品的实时满足不是问题。共享经济从产品端向上延伸到生产力、生产资料,未来在数据采集更加快捷和覆盖率更加广泛的基础上,共享思维有助于在搭建企业生态级别的转型服务。

共享经济的三种模式?

社交网络逐步走向社会网络,社会网络实现:从线下,到线上到线上线下融合的过程。

共享经济下,人际关系发生结构性改变,从产权观念走向共享观念。

共享经济的起源可以说是从租赁开始,早期租赁起源于当时产品的剩余促进了产品的交换,而在很多场合下人们需要频繁交换闲置物品,用后再归还,而不必让渡该物品与对方。这种仅仅涉及物品使用权的交换,是最原始形态的租赁。随后,租赁行业经过出租服务、融资租赁、创新金融租赁、经营性租赁等形式,但是本质上都是将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下的商业模式。

共享经济具有租赁的影子,但是共享经济模式与租赁模式有一定的区别:共享经济丰富了租赁领域的商业模式与产品模式,拓展了业务边界,创业者们基于互联网平台对接产品或服务的使用者或所有者。另外,从盈利模式角度考虑,租赁行业的盈利模式清晰,无论是经营性租赁还是金融租赁,都将在一定期限下支付利息或部分本金。共享经济模式下,使用期长短不受限制、是否支付对价与支付对价的方式不确定、产品或服务的模式极度多元化。

有偿分享模式

共享经济起源于衣食住行用领域的共享行为,让渡产品的使用权为最初形态。从交通领域的 Uber、住房领域的 Airbnb,衍生到个人生活服务的其他环节。

Uber被称为共享经济模式下的经典案例。基于驾乘服务的共享公司 Uber最近是资本市场中的热点,在2015 年 8 月完成新一轮融资后,估值接近 510 亿美金,也成为未上市公司市值领先的科技企业。Uber改变了驾乘体验,基于“产品+服务”的联合共享,配合平台、算法以及后期基于出行服务的一系列拓展业务,成为了共享经济背景下的领头企业。

轻资产的 Airbnb 是全球最大没有一间房价的酒店。Airbnb 的业务模式非常清晰,有空房子的人在上面他们的房屋信息,不想住酒店的用户在上面找到合适的房屋,双方同意后,房客付费入住。Airbnb则从中收取一定比例的交易佣金。 Airbnb从“住”的环节切入共享经济,从分享房屋到分享故事,以房屋为媒介,房主在获得经济收益的基础上,可以有独特的创造,结交新的朋友。 Airbnb的信任体系建立也是共享经济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最初,联合创始人只是想提供租客和房主的配对服务,随后的事就留给双方自行解决了,但是资金流和信息流没有搭建全面的背景下,信任与风控机制欠缺。随后几年,Airbnb 扩展完善了服务范围,建立支付、配对、评论、沟通平台等。

2011 年 6 月 Airbnb 出现一次房主被房客洗劫一空事件,从另一个角度看促使 Airbnb 建立信任与安全部门。Airbnb 的信任与安全部门负责挖掘数据,追踪每一笔订单―预定,支付,房主租客沟通,以及评论的各个环节。如果交易双方试图通过第三方系统绕过Airbnb,该信息将被系统自动屏蔽。系统还能辨认出同一位租客是否反复订房,有无刷高虚假信用记录等不安全行为的嫌疑。

Taskrabbit2008年成立,网站具有三要素,Posters(雇佣方)、Rabbits(被雇佣方)和 Tasks(任务),简单看来为基于零活的 P2P 模式。在 Taskrabbit 上参与跑腿外包的的Rabbits 中 20%左右为全职,兼职参与者利用闲暇时间接领任务。任务主要为零活,如跑腿代买,搬家修理,快递,打扫卫生,也有企业招募营销推广,行政助理等工作。在盈利模式上,TaskRabbit 通过从完成每份任务所需费用中提取 13%至 30%获得盈利。Taskrabbit 是个人时间盈余下的共享劳动服务最典型的案例。

无偿分享模式

在 Yerdle 这个平台上,所有物品均免费!Yerdle 产生的思想在于每个人都拥有大量使用频率极低、基本被闲置的物品,闲置物品的共享具有很大的价值。在 Yerdle 平台上可以免费购买物品,只需要支付基础的物流运费。另一方面,为了平台的持续运营,积分体系在 Yerdle 运营过程中起到了货币的作用。当用户最初注册成为 Yerdle 会员时,平台赠送用户 250 积分式的“Yerdle Reuse Dollars”。随着用户的交换产品,当成功“出售”商品后,获得一定额度的积分。Yerdle 未来的目标是致力于替换掉25%的新购买行为。 另外,随着Yerdle 平台的不断发展,形成了另一种形式的信用体系,用户在平台上的活动都是基于过往信用积分,未来 Yerdle 的价值就不仅仅在共享交易。Yerdle 的成功不仅仅是具备共享经济的思维,更多的是在商业模式的完善考虑,从账号积分体系,到物流配送设计,到征信环境的融入,成功只是一个起点。

众筹涉及范围广泛,产品众筹、股权众筹、奖励众筹等等。共享一方面覆盖的是物品使用权的 P2P 形式的转让,另一种形式体现在“聚集层面”,共享体现在聚集后的其他权益分享。以众筹形式的互助保险为例,互助保险是由一些具有共同要求和面临同样风险的人自愿组织起来,是预交风险损失补偿分摊金的一种保险形式。互助保险可以减少逆向选择,降低道德风险,将保险回归本质。互助保险是当今世界保险市场上最主要的形式之一,总共承保了世界头五大保险市场 42%的份额,拥有约 2/5 的全球市场份额。在美、日、英、德、 法这五个最重要的保险市场上,相互保险公司占了日本保险市场份额的近 3/4、美国的 1/3、法国的1/6、英国的 1/4。

电影众筹是最近影视制作方面的共享模式创新。以阿里巴巴的娱乐宝为利,将粉丝的力量(资金、关注与支持、营销)众筹,后端分享电影与电影周边产品。娱乐宝于 2014年 3 月由阿里数字娱乐部出品,用户可以通过淘宝手机客户端直接参与特定电影的投资,投资额度是电影 100 元/份,游戏 50/份,投资上限 1000 元,已经投资了小时代等四部电影。收益方面,娱乐宝承诺 7%的年化收益,并附带诸如“探班”电影制作的附加优惠。

企业端共享经济的商业模式

从最初适用性最高的产品和服务共享,共享的思维沿价值链向上迁移。在共享经济模式下,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将被重写,资产的所有权界限模糊与人力在不同职能间的分布会在企业内外部或不同环节的流动。租赁模式是产品共享下的最初特征,那么新型外包模式将成为企业共享经济的起源。

生活领域的在碎片化时间下的劳动力效率提升可以应用到产业领域。为中小企业提供短期咨询师匹配服务的创业公司 HourlyNerd 体现了人力资源外包环节的大规模业余化生产的实用案例。

HourlyNerd 平台已经拥有大约5400 名 MBA 学生注册用户,成为平台的咨询顾问。如果要竞投项目,顾问必须来自排名前 40 名的 MBA 项目,排名参照《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 News & World Report)的榜单和其他大学榜单。HourlyNerd 双向收费,从项目发起公司那里收取 15%的项目佣金,从顾问那里收取 5%的佣金。从市场角度,Hourlynerd 抓住长尾市场,定位与需求但是资金量较小的中小型企业,从服务人员角度,MBA 人才具备满足客户服务需求的能力,只是碎片化时间不足以支撑全职工作。Hourlynerd 作为平台,担任一定的管理职能,作为有管理的平台,是共享经济领域人力共享的实践先行者。

猪八戒网是大规模专业化应用的明星案例。猪八戒网打造个性化研发领域的淘宝商城,实现在大数据下解决需求多元化的最佳匹配。猪八戒网定位创意服务类淘宝,在打造标准化电商平台之余,消除了马太效应,真正实现需求的有效匹配,而不是排名靠前的店铺占据大部分流量。猪八戒网一手抓需求方:中国四百万家中小微企业,一手抓提供方:一千万专业射界、开发人才和机构,将共享应用在大规模的专业化服务领域。

办公不仅仅是办公。WeWork于2010 年创立于美国纽约,2012 年获得 685 万美元A 轮融资,2014 年12月完成 3.55 亿美元的 D 轮融资,估值50亿美元。新轮 4.339亿美元融资完成后,WeWork 估值将达 100 亿美元。WeWork 是一家为自由职业者、创业者初创和小微企业等提供办公空间租赁的服务平台,作为商业地产的出租人,Wework 与 Airbnb、Uber一样,本身没有房产,而是用折扣价租下闲置写字楼的某几层,将其划分成许多小块的独立办公空间,然后出租给初创公司和小微企业,再依靠租赁费或会员费获取盈利。随后中国也出现了地产领域中的“联合办公”案例,虽然是从不同角度切入,但是都将传统的租赁空间赋予场景属性,具有创业孵化属性,比如,入驻创业公司,可以实现拎包入住,将公用基础设施打包共享,并分享其余企业经营中的可共享资源。Wework 基于共享经济的创新体现在:地产开发到运营的轻资产创新;办公楼宇产品形态的创新;集约经营到共享经济的创新;空间硬件到服务的变革。

共享经济的未来?

未来十年,是居民行为被改变又重新养成的十年。改变传统观念与生活、工作习惯的成本逐步降低,信息的传递更加通畅,营销的方式更贴近个人化。共享的观念进一步与企业融合的基础上,行业的发展可能会转变方向。关键词:场景、频次、体验机制、用户营销。

流量红利的时代已经过去,未来精准场景的把握才是王道。依靠更加鲜活的场景、更强的社交关系、打造高频的服务模式是共享经济可行性的考量基础,正如雷・库兹韦尔的《奇点临近》一书中说,每一次新场景的质量累积,都在酝酿一场突变而至的新生。未来场景结合互联网,会形成强社交关系,而共享经济,是场景的蓄水池。

不断创造场景中的多次交流或者从一个高频场景延伸到另一个高频场景。共享经济中的相当大部份模式具有小而精的形式,因此绝对的低频不具有商业化的意义,当然公益性的共享除外。

当判断社交活动,产品效果,服务水平,甚至线上虚拟服务的时候,用户始终没有放弃自己最核心的权利:对体验的评价。共享经济更是有别于传统经济,因为其自身的商业闭环必须依靠事后服务评价实现闭环和未来的引流。在消费者已经从价格敏感转换到价值敏感时,共享经济更是执着于对其服务质量的监控。如果说场景设计是实现流量的入口打造的话,那么用户体验就是能否将场景和产品复制放大,实现扩流的关键。

篇8

很多时候,争辩源于定义的不清晰。那么这种争辩就没有任何意义。对于互联网思维,我在《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一书做了如下定义(百度百科目前也使用了这个定义):

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对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当今时代,信息技术不断更迭,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工业4.0等技术不断冲击着传统商业模式与商业秩序,也会引发对应的商业规则与竞争秩序的变化。我们所理解的“互联网思维”,是这个时代一种商业思考方式。

1、不是因为有了互联网,才有了互联网思维。而是因为互联网科技的发展,以及对传统商业形态的不断冲击,导致了这种思维得以集中式的爆发。

2、互联网思维不是互联网人的专利。不是因为你在互联网公司你就具备这种互联网思维,也不是传统企业就没有这种思维。互联网思维就是一种思考方式,它不属于哪一类人。互联网公司出来的也有很多人不具备这种思维。

3、互联网思维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它只是一种思考角度与方式。在互联网思维的指导下我们可以重新审视一下我们原有的一些商业习惯。

4、多数人都在用互联网思维做营销,而忽视了对其本质的系统思考。用互联网思维做营销,本身也是去博取眼球、获得关注和流量,其实也无可厚非。但片面认为这样就是全部,就以点概面了。

5、所谓互联网思维更多针对传统企业而言。90后是互联网的原住民,天然就处在这个时代,受这个时代的熏染,其商业行为习惯也自然具有极强的互联网属性。而大量传统企业是工业时代的产物,所以面临着一个思维转换的问题。

互联网思维1.0

到底怎样理解互联网思维?我在《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一书中总结了“独孤九剑”9种思维,包括:用户思维、简约思维、极致思维、迭代思维、流量思维、社会化思维、大数据思维、平台思维、跨界思维。

用户思维是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其它思维都是用户思维在价值链不同层面的延展。互联网思维是对传统企业价值链的重新审视,体现在战略、业务和组织三个层面,以及供研产销的各个价值链条环节中。并且将传统商业的“价值链”(见图1)改造成了互联网时代的“价值环”(见图2)。

“价值环”以用户为中心,战略制定和商业模式设计要以用户为中心,业务开展要以用户为中心,组织设计和企业文化建设都要以用户为中心。战略层、业务层和组织层都围绕着终端用户需求和用户体验进行设计。这就是互联网时代的“价值环”模式。

其中,在业务层面,用户端和供应链端联接起来,形成了一个闭环,将不断地实现价值动态地传递,用户将需求反馈至研发生产,研发生产形成产品或服务再传递到销售端,销售端通过接触用户又形成了二次的循环。这种经过互联网思维改造的“价值环”模式,将对传统商业生态和商业理论带来深刻的影响。“价值环”要求我们必须要持续不断地关注用户需求、聆听用户反馈并且能够实时做出回应,这是未来企业建立商业模式的基础。

互联网思维2.0

这一年多的时间,在为大量不同行业的传统企业做咨询和培训的过程当中,也逐渐深化了我们对互联网思维的思考。很多传统企业家对互联网思维的认识也发生了奇妙的变化。以万达地产王健林为例,2014年1月份在达沃斯论坛上他说,我觉得互联网思维这个词完全是错误的,这应该是互联网企业为自己贴金的说法,不存在互联网思维。2014年的9月万达电商内部研讨会上,王健林说“所有系统必须要检讨,是否真正具备互联网思维。即使房地产也要有互联网思维”。2015年1月万达集团年会上,王健林再次强调了这个话题,他发言讲到,所有副总裁级别领导干部必须具备互联网思维,否则下课。可见,互联网思维对传统企业拥抱互联网变革的意义。

我们把互联网经济的三个本质概括为:用户中心、数据驱动、生态协同。

提到互联网都会提到小米,为什么小米是一家互联网公司?

小米在我们看来应该是卖手机、电视、消费电子的,为什么大家把它归为互联网公司,而没有把它归结成一家手机公司、电视公司和消费电子公司?在传统商业里面,我们大多数做的是产品售卖的生意,在卖产品。但是在互联网的语境下,我们更多的是在经营用户,这是它们之间的第一个差别。雷军曾经讲过专注、极致、口碑、快,这仅仅讲到了第一点,以用户为中心才可能做到专注、极致、快速、迭代。黎万强强调兜售参与感,让用户参与到产品研发让用户参与到品牌传播,核心还是用户中心。

小米的渠道更多的是放在了互联网化的渠道上。基于互联网去做网络化的直销体系,而没有在传统的渠道做大规模的分销,一旦你把渠道放到了线上,那就意味着是基于数据来驱动的。小米的营销环节,没有在传统媒体投放大规模的广告,而是基于互联网做粉丝经济,做数据化的营销,让营销环节也放到线上,也是基于数据来驱动。小米的论坛就是小米的研发部,在这个平台上收集大量用户反馈的建议、吐槽和不满进行产品研发。小米内部的管理软件也把所有的小米人聚合到了一个平台上。从这个意义上讲,它跟阿里、百度没有太大的区别,因为它的产品本身也是数据化的,手机硬件已经软件化了,变成了智能手机。它的渠道、营销、研发、管理环节都是基于数据来驱动运营的。

传统的手机厂商和电视厂商他们卖产品,卖手机和电视,更多的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从厂商的出厂价到终端环节不断地加价,到终端消费者卖出去。小米首先通过去中间化,把产品做到了非常高的性价比,但是同时它也没有仅仅通过卖手机这个产品挣钱,是通过后面的商业模式。原来我们叫做羊毛出在羊身上,互联网时代,我们更多的形容羊毛出在狗身上,是一种交叉补贴的概念。就像我们每个人在百度上搜索一个关键词,百度没有向你收钱,但是有很多广告商给百度投钱,因为要做竞价排名,做广告。360杀毒也没有向我们收钱,还是免费的,有很多人给他交钱。互联网公司更多都是这种交叉补贴的商业模式。

所以我总结了互联网经济三大本质:用户中心、数据驱动、生态协同。对应着三个核心的互联网思维:用户思维、数据思维、生态思维。

这属于互联网思维2.0版本,从原来的“独孤九剑”过渡为“三体”――三个核心的互联网思维。

篇9

在泛娱乐投资浪潮下,直播投资风口还能持续多久?电商之外网红经济、电竞直播还有哪些变现方式?如何破除网红易火不易活的魔咒,建立持续健康的商业模式?

上海电影节期间,在由娱乐资本论和东吴证券联合主办的“泛娱乐投资热点和价值洼地”论坛上,泛娱乐行业的创业者和投资人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对于他们而言,各个领域既垂直细分又互相联动统一,紧紧捆绑在娱乐产业链上,既要了解垂直领域的行业特点又要洞悉娱乐产业格局,这对置身于其中的所有人其实都是一个挑战。

深度垂直领域

航空、银行等服务行业的客服人员通过直播的形式,同时向多个用户解答问题,用户可以打赏并直接购买相应的产品。在紫辉创投创始管理合伙人郑刚看来,这样的应用场景正是直播未来的发展路径。

郑刚曾参与映客、陌陌等直播社交平台的投资,在其看来由于娱乐更容易吸引大家眼球,使得当前直播的主流集中于网红、电竞,但未来很多行业都可以通过直播来解决问题,而这正是直播更多商业变现的机会所在。

直播能够变现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对人与人关系的转变,以往基于PC端的直播内容更多的是人与内容之间的互动,而当手机变为新的传播载体时,直播演变为一个人和另一个人的关系。“关系的转变直接影响商业模式的变化。”陌陌公司副总裁、视频业务部总经理贾维表示。

一如微信改变了既有的社交方式,不管是巨头抑或创业者而言,对原有社交形态的改变和冲击都意味着新的现象级产品的出现。据悉腾讯目前有7个项目组同时在研发直播,已经上线3款产品。

但从当前的竞争格局而言,熊猫TV副总裁庄明浩直言,“对于初创公司而言,想做大一统的直播平台可能性已经非常小,只能寻找垂直或特色领域切入。”

不难看出在直播领域,专注LGBT群体的Blued、LesPark直播平台,专注教育的酷学网在线直播,专注旅行的行者直播等不断涌现。“一定会出现一两个巨大的平台,同时存在多个重度垂直的领域。”达晨创投董事总经理高洪庆表示。

网红影响力IP化

据CBNData最新的《2016中国电商红人大数据报告》显示,2016年红人产业产值预估超过580亿元,但想要复制Papi酱的路径已经很难行得通。

在丰厚资本创始合伙人谭群钊看来,网红经济的商业逻辑和以往的电竞直播一样,本质都是围观经济,站在网红的角度,必须要有IP,并且要有持续创造IP的能力。

“网红经济好的点是真人,每个人有自己的特点,但是缺点在于他是活人,并不是能够被公司控制的IP,导致这个行业长期来看会有人才流动,成本上升,这是这个行业必然面临的现象。”

从近期王思聪爆料“阿怡代打LOL事件”不难看出,网络直播平台间的相互“挖角”早已不新鲜,一些主播的签约收入突破千万元,但烧钱负债挖人终究不是长久之计,网红个人化特性之外,优质内容和更具持久性的用户黏度是投资人更为关注的指标。

真格基金董事总经理顾旻曼投资了Papi酱项目,在其看来,Papi酱一个人肯定走不远,背后团队的互补作用将整个项目带向更大的方向,这是做投资时更为重要的判断标准。

“到最后网红经济还是要做到同步流量,将自己的个人影响力IP化,IP级的流量除了非常巨大的粉丝量,还要有一群非常核心的用户,对你爱到骨子里或者恨到骨子里。”顾旻曼说。

电竞数据分析

在直播的垂直领域,电竞直播势力不容忽视。用户人数已超9000万,单场峰值观众维持在几十万级别,电竞粉丝经济有待开发。反观电竞行业现状,不管是赛事还是俱乐部,参与者和获利者集中于发行商和运营商。

在东方证券传媒互联网首席分析师张良卫观察来看,韩国电竞产业的发展遥遥领先中国,电视直播向电竞开放起到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在中国传统媒体渠道管制,基于互联网的电竞直播平台加速了整个产业的进程。

谭群钊认为未来新的电竞产品将会出现,例如在VR和移动端都存在机会,但机会也并非大众化的,因为电竞和普通游戏更加集中,最终活下来的电竞游戏不会超过五六款。

新产品形态之外,电竞数据直播产业也尤为客观。在迈克尔·刘易斯(Michael Lewis)的畅销书《点球成金》中讲述了在比赛进行过程中收集关于运动员和比赛本身的海量数据,评判运动员的效率值,并制定相应的作战计划。

“如果把电竞游戏当作一个体育运动来看,数据分析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就像美国的NBA也好,欧洲的足球也好,后面数据分析公司是这个环节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谭群钊表示。

篇10

【关键词】管理会计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

【中图分类号】F832.39F234.3

一、管理会计的概念内涵

从概念上讲,管理会计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管理信息系统。之所以说其特殊,是因为与同是信息系统的财务会计相比,财务会计是一个相对单一的、仅仅提供会计信息的系统,而管理会计在提供会计信息的同时,还可以帮助管理层制定计划,进行控制和做出决策。

从职能角度考虑,管理会计可以用于支持组织的战略规划和控制,提供面向外部的和未来的信息,并提供与决策相关的工具和技术。比如标杆管理法、目标成本法、全生命周期成本等,这些管理会计的工具和方法可以用来分析外部竞争对手的行为和业绩。再比如净值流法、回收期法、内部报酬率法,这些方法可以用来分析公司的投资行为是否具有可行性,从而帮助管理层做出符合公司利益的正确决策。

二、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概念及市场化转型中遇到的困难

当前的宏观经济环境下,“补短板、调结构、去产能”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在转型调整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共同的困难,这些问题应该引起管理当局的足够重视,主要包括:

(一)融资平台未来发展战略方向不明确

融资平台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承担着地方政府投融资项目的融资功能。然而,随着宏观经济形势发生变化,“补短板、调结构、去产能”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融资平台的市场化转型势在必行。然而,脱离了地方政府的信用背书,众多政府投融资平台向何种方向转型?未来的发展战略是什么?如何按照商业化的模式明确公司的使命、愿景和目标,从而打造出自己的核心争力?这些是广大融资平台公司在寻求市场化转型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二)商业模式模糊,市场化竞争能力低下

今后一段时期内,随着越来越多的融资平台进行转型,平台公司的数量肯定会大幅减少。越来越多的平台公司将作为市场主体,面对市场竞争,这就要求平台公司必需要确立自己的商业模式和盈利体系。

然而,习惯了做地方政府的“钱口袋”,听从地方政府的财政资金安排的融资平台公司,如何能够在大浪淘沙的市场竞争中确立自己的商业模式?如何找准自己的定位,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是众多融资平台公司转型过程中亟待思考的问题。

(三)地方政府政绩观导致融资平台债务负担沉重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地方政府一直是以GDP为纲,对各级政府的考核基本上只考核地方GDP增量,而忽略了其他与民生经济相关的指标。在这样的考核制度之下,地方政府的执政模式日趋畸形。他们一手抓基础设施建设,一手抓招商引资,所谓“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据统计,从2005~2013年,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2005年占比为48.6%,2009年上升到67%。2013年上涨到78.6%(详见图1),这一数字远远高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占比。美国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是20%左右,日本占比为25%左右,基本都在30%以下。中国的这种倚靠投资拉动经济的方式是不可持续的,因为我们不可能一直搞园区的开发建设。

各级政府前期大搞建设的资金主要是地方政府通过投融资平台举借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地方债。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从2006年的3.56万亿元,一路狂飙到2013年6月底的17.89万亿元,债务余额在不到7年的时间里翻了两番,平均每年增长债务规模超过60%。过快的债务增长速度应当引起管理当局的高度重视,稍有不慎极易引起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

(四)责任主体不明确,未能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价及考核机制

目前,某些地方政府平台仍存在政企不分的倾向,平台公司高管人员大多是由政府官员担任,无论在人事管理还是在具体业务上大多受到地方政府的控制,从而导致平台公司决策主体不明确,甚至存在不计项目经营效益,单纯追求政绩的倾向,在投融资的过程中容易发生重大的失误。

由于大多数平台公司未能建立起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公司治理结构混乱,决策效率低下,一旦发生决策失误,很难追责。大多数平台公司均未能建立起有效的绩效评价及考核机制。

三、管理会计在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中的重要作用

(一)确定发展战略,实现价值增值

管理会计通过规划、控制和决策等过程,可以明确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企业能够获得发展的关键成功因素,从而实现价值创造和资本增值。

首先应由各级政府牵头,从战略层面对融资平台公司未来发展方向进行规划和定位,确定公司商业模式,随即对公司主营业务板块进行梳理,确定公司的盈利模式,模拟公司财务状况及现金流情况。在条件成熟时,可以将平台公司优质资产打包上市,以此实现公司的市场化转型及价值增值。

(二)创新商业模式,提升公司业绩

所谓创新商业模式,就是发现和组织符合企业利益的独特的资源交易,为企业带来正的现金流。管理会计与商业模式的确立和创新有着很大的关系,因为管理会计可以提供面向外部的以及未来的信息,从而为企业的战略决策和过程控制服务,而企业确立商业模式的过程也就是战略决策的过程。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要实现市场化转型,首先应该确立自己的商业模式。地方政府应根据区域的实际情况以及业务发展的需要,对区域内的平台公司进行重新整合和定位,区分公益性项目及非公益性项目,对于承载自身具有收入来源的非公益性项目的平台公司,应将其逐步推向市场,参与市场竞争,并设立合理的业绩考核指标,对平台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应按照公司的经营业绩实行市场化考核和评估,并以此为依据决定高管的薪酬水平,而不应像以前那样,按照平台公司所谓的行政级别发放高管的薪酬。这样可以极大地激发管理层以及员工的劳动积极性,从而大幅提升公司业绩。

(三)通过“精益财务管理”,化解存量债务

“精益管理”是管理会计的核心理念之一。精益管理的核心就是以最小的资源投入,创造出尽可能多的有用价值。

“精益财务管理”主要是指从公司财务层面出发,通过精细化的财务管理方法与制度流程设计,降低成本,提升价值,防范风险,通过资金集中管理与优化配置、加强现金流量管理、强化全面预算管理、积极开展成本管理、深度参与投资管理、完善财务信息化系统、加强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撑等,使传统的核算型财务管理向价值管理转型的过程。

只有从精益管理的角度出发,以精益财务管理为手段,才能有效控制债务规模,降低公司融资成本。各级融资平台公司在制定自身的资金使用计划时应该本着量入为出,精打细算,厉行节约的原则,力争自身经营收入能否覆盖当期还本付息支出及经营成本支出,只有这样才能逐渐降低公司的债务规模。

(四)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落实责任主体

管理会计的最终目标为实现公司鹇裕提高公司业绩服务,而建立高效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是实现公司战略的重要环节。

地方政府设立的各类投融资平台行政色彩普遍较浓,主要高管不是按照市场化原则选聘,而一般由当地政府任命,由于长期以来政企不分,一旦发生决策失误,无法确认责任主体,也无法对公司高管人员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估和考核体系。

管理会计的工具方法可以应用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绩效管理领域,如可以采用关键指标法、经济增加值、平衡计分卡等方法,帮助建立融资平台的考核评价体系。以经济增加值(EVA)为例,EVA是指企业可持续的投资收益超过资本成本的净值。通过建立以EVA为导向的价值评价体系,融资平台首先以财务数据为基础,以资金成本为基准,深入公司经营的不同环节和不同层级,将EVA的构成要素从财务指标向管理和操作层面逐级分解,绘制出要素全、可计量、易识别的价值树,从而揭示出价值形成的途径以及影响重大的关键价值驱动因素。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也可以借助平衡计分卡建立自己的考核评价体系。平衡计分卡是一种基于战略管理的业绩评价体系,它包含财务层面,顾客层面、内部组织流程管理层面及学习和成长层面四个维度。平衡计分卡同时涵盖财务和非财务指标、定量和定性指标、短期和长期指标,这些指标为考核评价公司的业绩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综上所述,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在当前市场化转型过程中均在不同程度上遇到了一些困难,如战略方向不明确,商业模式模糊,债务负担沉重,责任主体不明确等问题。通过大力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和方法,可以使投融资平台公司明确发展战略,创新商业模式,化解存量债务,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因此,管理会计在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李翼.当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剖析及发展转型之路.天津经济,2016年(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