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堂学生培训方案范文
时间:2023-09-01 17:17: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智慧课堂学生培训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智慧教室应用实施方案
智慧教室是根据教师的教学需求,通过通讯设备、平板电脑、投影机、实物投影等设备建立的一种先进的教学平台,能够实现师生互动、实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教学目标评估等功能,是教师多媒体教学的升级版,对提高课堂效率,调动学生积极性有很大的辅助作用。为推广智慧教室在我校的普及使用,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智慧课堂应用实施领导小组:
组长:郭金保(校长)
副组长:也考才让(教导主任)拉毛才让(信息技术管理教师)
成员:全校各科教师
二、智慧教室维护。
每开学初对全校装有智慧教室软件的教室进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使用。
二、智慧教室培训。
经过上一学年的培训,老师们已经基本掌握智慧教室的使用,但需要多练习。本学期继续加强对需要上智慧教室课的老师的实用技能培训。
三、智慧教室应用。
1、鼓励教师多使用智慧教室,尤其是三至六年级的公开课、示范课、竞赛课,都要求使用智慧教室授课,逐步扩大授课范围。
2、学校根据“智慧教室”的使用情况和学生的运用熟练程度,制订学校智慧教室使用规定和授课安排表,学期末评选出能熟练使用的优秀教师进行表彰。
3、推荐一名优秀教师参加全县的展示评比,逐步培养学校的信息技术骨干教师。
篇2
一、明确方向,制定方案,推进智慧校园建设
智慧校园是数字化校园的高端形态,是数字校园的发展。它是以数字化校园为基础,利用云技术、物联网、虚拟化等技术,对来自于校园基本个体的各种信息数据实现感知、传递、采集、检测和分析,构建校园人与物、人与资源之间的联系、沟通等交互方式,拓展管理时间和空间。将学校的管理、教学、科研与校园资源和应用系统进行最大限度地整合,我校根据信息化发展的要求适时提出了智慧校园建设目标,塑造智慧教师,培育智慧学生。围绕工作目标,学校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规划创建路线图,确立实施时间表,制定了创建方案,积极稳妥地推进智慧校园的创建工作。
二、协同共进,打造特色,深化智慧校园建设
“智慧校园”创建得到了全校教师的积极响应。创建领导小组建立例会制度,每月一次,有主题,有记录,有专人负责。教研组活动中心明确集体备课、观课议课、反思沙龙等,研究氛围浓郁,教师纷纷用自己的实践诠释对教学智慧的理解,用集体智慧的碰撞明晰教学智慧的内涵,从而提升自身的教学智慧,演绎充满智慧的课堂教学。
1.建设智慧文化
学校围绕学生发展主题,营造书香氛围,全面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对黑板报、宣传栏、队角等文化阵地的指导管理,充分发挥宣传教育功能;打造“四化”校园,把校园绿化、美化、净化与校园的书香文化相结合,形成“一墙一壁会说话、一砖一瓦都含情、一草一木皆有灵”的智慧文化氛围。在通过省教育现代化验收的基础上,学校又通过“市装备水平再提升工程”,投入300余万元,新增计算机等一大批装备器材,新建录播教室、书法教室、标本室、科学探究室等专业教室。
2.打造智慧教师
学校制定了“智慧教师”的培养模式,通过课堂展示、智慧沙龙、微课制作评比等方式,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把教师培养成新时代的智慧型教师。通过外出参观学习,让名家名师的讲座、课堂教学不断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通过开展会前读书交流会、QQ群在线主题研讨、专题书目荐读等活动,提升广大教师的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
3.构建智慧课堂
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是基于“智慧教育”的理念提出来的。它在教学目标的预设上,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要求;在教学程序的设计和运行过程中,“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和主动探究”的有序运行;在学习环境管理上,“努力实现师生平等交流,合理调控课堂学习情绪”上多项协调;在对学生的评价上,“促进全体学生的个性张扬、智慧发展和健康成长”。
4.培养智慧学生
培养智慧学生,让学生真正享受学习、享受成长。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快乐的、有强烈好奇心、富有想象力、勇于探索的人。利用校本课程《小学经典读本》为学生提供诵读经典的教材,引导学生潜心诵读经典,厚积文化底蕴。组织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各项学科竞赛活动,如读后感评比、写字竞赛、数学专项能力竞赛、英语情境剧表演、体育小型竞赛等。
三、春华秋实,尽显魅力,收获智慧校园创建成果
智慧孕育理想,智慧承载希望。全校师生在“智慧校园”的创建道路上创新前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完善和构建了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校园环境,实现了教职工、学生、教务、图书、培训管理等方面的智慧管理。通过管理平台把重要信息及时发送到教师和家长的手机上,让家长和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在校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增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和家校之间的交流,从而实现师生通、班班通和家校通等智能化管理功能。
2.构建智慧教育的支持环境,充分应用智慧型的教学支持环境和数字化教学工具开展教学实践和教研活动,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智慧型教师队伍。利用智慧教室环境,通过有线和无线网络共享教育云平台的海量教学资源,教师通过触控式一体机进行授课,利用全自动智能高清录播系统,在教师现场授课的同时把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自动录制生成教学实况录像保存起来,同时以流媒体的方式在网络中实现远程直播,供异地师生课后点播观摩和远程在线实时收看。不同地域的师生共同聚集在一个课堂上,利用网络环境使教学教研无距离障碍,同区域和异地间共享教学教研资源。
回顾既往,勇于开拓的实小人,按照创建目标要求,取得了智慧校园创建阶段性成果。展望未来,金湖实小人将继续脚踏实地依托“智慧校园”建构创新型、智能型的智慧教育体系,,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向着高质量、高品位、有特色的现代化、智慧型名校目标奋勇前进,为金湖教育事业再谱新的华章!
篇3
关键词:智慧;智慧教育;学习空间;教室;设计
随着《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和实施,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近期建设目标被概括为“三通两平台”,其中凸显个性化学习的“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成为教育信息化研究的热点。
设计数字化的学习空间,实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旨在促进学习者学习方式变革,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最终培养具有智慧的人,即促进智慧教育的发展。然而,在智慧教育下的学习空间有何特征,如何设计并未得到学界的深入探究,本文尝试从这一角度开展研究。
智慧教育理念
《牛津高级英汉双解词典》对智慧的解释是:(在做决定或判断时表现出的)经验和知识;正确的判断、常识等。1998年,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提出“数字地球”的概念,2008年,IBM提出“智慧地球(Smart Planet)”的概念。随后IT业界提出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概念。智慧教育由此演变而来,随后,提出了“智慧学习”、“智慧课堂”等词。我们不难发现,智慧是人具有的一种高级综合能力,智慧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教育使教育者发现、发展、培养自己的智慧,通过自我完善、自我构建、自我发展,形成每个人独具个性的完整的集成智慧体系,从而更加有效地走向丰富多彩的生活。
学习空间研究述评
学习空间就是学习发生的场所,它是影响学习活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目前对学习空间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学习空间对学生的学习和行为的影响,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而教室是最重要的学习空间,学生的学习、娱乐和交流活动很大部分是在教室里发生的。教室空间的布局对于学校来讲不可或缺,伴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环境的变化、教育范式的转变以及新技术的出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推进教室空间的创新和试验,试图将教室空间与教育理论联系起来。结合智慧教育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与创新能力的目标要求,本文对“智慧”教育的教室空间进行了设计。
智慧教育视角下的教室空间设计
通过对国内外学习空间的研究和对智慧教育理念的深度剖析,笔者总结了教室空间的设计原则和特征,为智慧教育视角下教室空间的设计提供依据。
1.教室空间设计原则
(1)支持多种类型学习方式
智慧教育视角下教室空间的设计要摆脱简单的秧田式教室空间,设计灵活的课堂组织形式,使其既能够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又能够让学生随时组织小组合作讨论,开展协作学习。同时,采用多屏显示技术,把教学需要呈现的内容从多角度呈现,使内容演示打破空间和时间限制,让学生能随时随地学习。
(2)重视学生的个人私密空间
在教室中创设私密空间,其目的是为了更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让某些学生在疲劳、厌倦和烦躁不安时,有机会独处、自省和退避,按照自己的意愿支配环境,放松自己的情绪,个体进行自我思考、反省。
(3)信息共享
教室空间中应设有扩展资源这一区域,主要用于放置图书、杂志、教材等资料,学生可以根据需要自由使用。另外,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课前和课后指导不同的学生使用不同的资料。在教室图书馆旁边设置公共休息区,学生可以在公共休息区与其他同伴共享知识、交流讨论,也可以自己查看书籍。
2.教室空间的特征
(1)能够提供各种资源和工具,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智慧教育视角下学习空间的设计必须能够为学生提供各种资源和工具,学生可以利用所提供的资源和工具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对信息的处理能力。
(2)空间设计具有灵活性,能够满足多种方式的学习
在学习空间的设计上必须摆脱传统物理条件的限制,学习的场所不再是传统的讲堂、课桌模式,而是采用灵活的课堂组织形式,能够让学习空间不仅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空间,还可以成为学生的协作交流空间。
(3)高技术性,为学生搭建开放的学习空间
传统的学习空间对技术的应用非常少,课堂大多采用普通的多媒体展示教学内容,这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知识的获得依旧是由教师传递而来。智慧教育视角下的学习空间设计应充分利用各种技术,为学生搭建一个开放的学习空间,如学生可以利用视频会议系统进行远程交互等。
(4)情境化,创设身临其境的学习环境
智慧教育视角下学习空间的设计需要利用自动传感的GPS、蓝牙、WiFi等技术与移动设备结合为学习者创设既包括技术使用的现实情境,又包括用技术创设的人机交互情境,通过两种情境的合理贯通创设一种无缝学习空间。
(5)高交互性,开展合作学习
为了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的智慧,智慧教育理念倡导开展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学习空间的设计也随之发生变化,不是简单地在课堂内添加许多新的设备,更主要的是其空间由原来的封闭空间转变成了开放的学习空间。学生可以利用网络与教师、专家以及其他学习者进行远程交流。
3.教室空间架构
(1)教室空间架构图
根据教室空间的设计原则和智慧教育下教室空间应具有的特征,笔者提出了教室空间的架构图(如图1)。
(2)教室空间功能分析
该教室空间在设计与应用上具有以下功能:①采用移动桌椅便于教学过程的灵活组织,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开展。②在教室内采取多屏显示,既能满足集体讲授上课的需要,又能满足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需要。同时,可以采用双屏呈现学习内容的形式,优化教学信息的传递效果。③借助视音实录设备实现教与学过程的实时跟踪,方便学生课后自学和交流,同时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期间根据实录情况及时给予学生反馈。④采用视频会议系统实现远程课堂的互动,实现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的有效融合。⑤提供个人休息区和公共休息区供学生课间休息,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⑥扩展资源区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实现资源的共享与拓展等。
(3)智慧教育的教室空间建设步骤
智慧教育的教室空间的建设过程包括六个步骤。
解决问题与实现目标分析。近年来,对学习空间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地关注将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育理念与学习环境联系起来,构建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支撑问题发现与知识构想、理解疑难知识并能够综合应用的学习环境等,让学生主动、轻松、愉快地学习,提升智慧水平。因此,智慧教育的教室空间的建设将对促进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学创新,推广智慧教育理念,实现学生高质高效学习的智慧课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需求分析与方案规划。在明确建设的目标之后,建设小组应综合考虑学校的实际需要,对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需求评估是项目规划的基础。只有这样,智慧教育的教室空间的建设才有针对性。在需求评估的基础上,认真考察学校现有的各种服务体系、基础设施、信息资源和人员配备等条件,确定该教室空间的整体目标,并在反复讨论的基础上形成最终的建设规划方案。
初步设计。确定空间设计需要考虑的维度,编制学习空间建设的整体建设框架,本文设计的教室空间的初步建设框架如图2。
详细设计。此阶段要以智慧教育理论为基础,教学设计的相关理念为指导,设计教室空间的各个模块,创建满足教学和学习需要的教室空间。详细的建设框架如图3。
施工与维护。教室空间建成之后,后期维护是一个复杂的团队协作活动,需要管理维护人员与技术支持人员的紧密协作。
评价与管理。智慧教育的教室空间设计并不完善,其空间设计及服务仍需要我们进一步改善,因此,对其建立科学的管理与评价体系必不可少。
一个实践案例:基于电子书包的学习空间建设
为了促进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学创新,推广智慧教育理念,东北师范大学理想信息技术研究院与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合作,帮助师大附中构建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实现学生高质高效学习的智慧课堂。合作包括智慧教室建设、智慧教育课题研究、教师培训、智慧教育产学研用联动示范基地建设等。其中基于电子书包的学习空间建设项目是重要的内容之一。
基于电子书包的学习空间建设项目的合作流程包括软、硬件安装与配置、项目对象培训、电子书包应用以及研讨并展示应用成果(如图4)。
其中,智慧教室建设所需的支撑软件与硬件,具体如左表。
篇4
1.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覆盖面。实施学前教育第三期行动计划,共投入1600余万元,新改扩建3所幼儿园,小区配套1所幼儿园,新增班级24个,新增学位720个。
2.全面落实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各项政策。实施《区中小学布点规划(2013-2020年)》,投入1.4亿元,新建小学2所、初中1所,撤并学校5所,促进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均衡。
3.坚持普通高中优质化发展战略。投资2.6亿元新建的二中分校,完成2届招生600人,目前,已初步形成封闭式、小班化、分层式教学的办学特色。
4.加快构建继续教育体系。成立区社区教育学院,拥有3个分院、3个实践基地。组建太极剑、民乐、黄梅戏等10余个学习团队,年参加学习者达6000余人次。
5.大力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累计发放边远薄弱学校教师交通、生活补贴约250万元、乡村教师午餐补助400余万元。深化校长职级制和教师无校籍管理改革,共评定职级校长41人/次,核定支教、交流教师1024人/次。
6.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互联网+教育”新模式,根据区智慧学校建设规划方案,至2020年完成13所学校智慧课堂建设任务,并推进设备常态化应用工作。
7.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加强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品德修养等教育。连续举办中华经典教育、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戏曲进校园”等活动,累计参与学生逾万人次。
8.健全教育督导机制。建立覆盖中小学、幼儿园的责任督学队伍,划分督学责任区3个,配备督学13名,常态化开展日常办学行为监督。
9.大力实施教育民生工程。成立区教育民生工程领导小组,加大政策宣传。每年投入100余万元资助全区家庭经济困难的中小学生及幼儿,做到应助尽助。
10.全力办好特殊教育。通过医教结合、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等方式,实现“三残”特殊儿童入学率100%。年均开展课外教育活动126次,送教上门平均30次/人。
“十三五”规划短板工作:“十三五”期间,因实施条件不足,试行班主任职级制改革工作搁置。目前,我局已根据2020年全区教育座谈会精神,结合制定《区中小学教师绩效考核分配方案》,对实施班主任职级制改革工作做了统筹考虑,即将随《分配方案》印发一并实施。
二、2020年度重点工作总结
1.稳步提升育人质量。进一步加强实践教育,先后组织开展区中学夏令营活动和第五届留守儿童夏令营活动,参加学生220余名。深入推进校园体育工作,中心学校女子足球队获全市校园足球联赛第三名,创我区女子球类运动新记录。
2.深入推进教育融合发展。大力推进江宁—跨界一体化发展战略。丹阳中心学校与南京市百家湖小学联合成立南京市百家湖小学分校。建立宁博教育一体化发展领导推进机制,以两区名义共同印发宁博教育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成立文件。《“宁博一体化”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宁博一体化”教育创新改革发展意见》等一揽子政策正抓紧制定,保障宁博教育一体化发展行稳致远。
3.不断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规范民办学校发展,首次实施民办学校七年级学生摇号派位政策。做高中招生政策宣传,今年,志愿填报二中分校人数大幅增加,录取分数线较上年上升约30分,生源质量明显改善。
4.持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制定出台《区教育人才引进实施办法(试行)》,成功引进公费师范生、“教坛新星”等高层次教育人才6名。缓解结构性缺员矛盾,通过省招、选调、招聘等方式补充新教师48名。开展教师“大练兵”,先后举行教师基本功、三字一话等比赛10余次,参赛教师1000余人次。
5.扎实推进惠民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校园标准化建设,总投入约11000万元,建成并交付丹阳中心学校,按序时进度推进新市初级中学移址新建项目正。全面完成校舍维修民生工程任务,耗资474万元,完成维修面积约53345平方米。
6.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认真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为7所学校配备智慧课堂设备25套,为4所学校班级教室更换智慧护眼灯1008盏,更新班班通设备近100套等。
7.持续推进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制定《区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今年以来,出动检查人员35人次,下发整改通知单5份,整改问题70余个。
8.全力参与防疫防汛工作。疫情期间,全系统排查人员约8万人次,在线直播教学140节课,800余名教育参与构建线上+线下“双师课堂”,保障全区16000余名中小学生“停课不停学”。防汛期间,招募348名教师全面参与防汛工作,组织局机关26人员轮流防守大堤和水库。
三、2021年度重点工作安排
1.继续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新市初级中学建成投入使用,完成年度校舍维修任务,全力推进新博初中移址新建工作,启动丹阳第二幼儿园改建和荣博幼儿园扩建项目。
2.抓实学生德育工作。加强中小学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开展经典征文、诗歌创作比赛,举办“百年光辉历程全面建成小康”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活动。
3.深入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对接南京市江宁教师发展中心,谋划2021年宁博一体化教师发展和培训工作。持续开展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继续落实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和月报制度。
4.巩固强化校园安全。督促学校进一步落实安全管理主体责任。通过制定奖惩机制,探索学校保安管理新方法,提高学校保安规范履职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5.全力做好教育资助。加大资助政策宣传力度,做好资助资金发放工作,开展资助工作人员业务培训活动,提高业务水平。
6.深入推进宁博教育一体化发展。推进“南京市百家湖小学”与“丹阳中心学校”、“南京市竹山中学”与“新市初级中学”、“南京市东山小学”与“新市中心学校”合作办学,打造融宁发展示范学校。创新教育科研机制,建立“1+x”教科研联合体。
7.持续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继续推进智慧课堂等项目建设工作,装备新市初级中学等设施设备,做好学校设备采购指导工作。加大力度推进智慧课堂等设备常态化应用工作,提高教师信息化应用水平。
8.持续做好中小学招生工作。全力做好2021年中考相关准备工作,包括机构设置及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考场的设置和建设、工作人员的安排和培训、分数线的划定方案等,确保我区2021年中考顺利进行。
四、“十四五”时期总体安排
1.着力提升学前教育品质。启动学前教育能力提升工程,总投资约8000万元,实施碧桂园东苑幼儿园改建、荣博幼儿园扩建、新城中心幼儿园新建、三杨幼儿园新建等8所幼儿园新改扩建项目,新增学前教育学位约2000个。
2.大力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义务教育能力提升工程,打造标准化校园,总投资约1.4亿万元,启动新博初级中学移址新建、新城小学新建、新博中心学校扩建、薛津九年一贯制学校改建工程,全力保障本区域公共教育服务质量提升、均衡发展。
奋力推进宁博一体化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江宁名校在区设立分校,提升全区学校办学理念、管理水平、校园特色、队伍素养和办学品质。积极搭建宁博教科研联合体,联合开展跨区域教科研活动,努力提高全区教学质量。高效实施师资队伍素养提升工程,实行教师跨区域支教交流、挂职锻炼和专题培训,促进学科骨干专业发展;选派管理和教学骨干到江宁学校跟岗学习。积极探索宁博师资双向流动机制,等高落实教师考核待遇保障。
4.加快提升德育水平质量。就近依托南京市江宁区教育基地开展研学旅行实践教育;把“一校一品”特色德育纳入学校发展的整体规划,培育一定数量的学校德育品牌;提升德育工作研究水平,每年申请不少于1项以上市级德育研究课题。
5.不断发挥社区学院协同作用。融合社区教育资源,建设开放融合、相互衔接的社区教育体系。拓展成人教育平台,加大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满足各类人群的教育培训需求。提高社区教育的覆盖率,实现社区教育网络覆盖率达到100%。
6.持续重视特殊教育。建立残疾少年儿童入学评估长效机制,落实有效分类指导入学举措;完善特殊教育资源配置,提升师资队伍水平。
篇5
东营市教科院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一直致力于把课程改革的着力点聚焦于课堂的“和谐”与“高效”。2001年各实验学校结合新课改实施,在前期创新研究的课堂教学“五个转变”(变教师讲解为引导学生自省自悟,变教师提问为诱导学生发问,变搞题海战术、应试训练为指导学生应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在涉及动手的教学中变教师演示为教导学生独立操作,变强制性教学管理为科学、民主的管理)中注入了新的理念、内容和方法,使“五个转变”成为在教学层面实践新课程、提高教学品质和效率的重要载体,2003年该项研究与实验荣获山东省首届(中等以下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在不断深化“五个转变”研究、加大该项成果推广力度的基础上,2005年东营市教科院提出并实施了“和谐课堂建设”研究与实践,使改革直指课堂教学的形态、品质和效益。围绕和谐课堂建设,各实验学校创生了许多教学模式,有的教学模式还在不同范围得到了认可和推广,为推进全市教学改革做出了贡献。2008年结合“有效教学”的实验推广,东营市教科院进一步提出并实验推广了“和谐高效教学”,使“和谐”与“高效”成为全市教学改革的真正主旨,在不长的时间里即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和成果。《和谐理念下的高效教学研究丛书》即是“和谐高效教学”本土化行动研究与实践探索的成果之一。
《和谐高效教学及本土化行动》分册是广饶县教育局近年来推广“和谐高效教学”研究与实验的成果。新课改推进伊始,广饶县在课堂教学改革层面做了一些探索,但就整体而言,因为缺乏必要的专业引领和规范措施,成效并不明显,特色也不突出。2007年,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该县启动并实施了“有效教学”实验研究,进一步加强了实验推广的规划和指导工作,努力创新“有效教学”理论研讨、专项培训、课堂展示、成果评选等科研活动载体,并辅之以著名专家的专业指导和引领、先进学校的经验示范和影响、优秀教师的典型引路和带动,使实验推广工作显现成效。2008年,在深化“有效教学”研究与实验推广的基础上,结合东营市教科院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整体要求,该县把“和谐高效教学”作为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新的切入点,促动全县课堂教学改革向纵深处发展。这种县域推动的本土化教改行动研究与实验,使该县各个学校的“和谐高效”教学模式频出,教学流程得到再造,教学策略不断创新,从而区域推进了素质教育,提升了课改实施水平。《和谐高效教学及本土化行动》分册,对于唤醒县区的整体教学变革意识,激励县域的教学改革行为,也有一定的经验启示意义。
《学案导学的实践研究》和《塑造生命灵动的课堂》两分册,分别是利津县第一中学、东营市胜利五十九中近年来实施“学案导学”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成果。学案是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能力、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教学需要而设计的,是供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学习方案,而“学案导学”是改变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一种具体形式。实施“学案教学”,使教师可以方便、清楚地知道学生理解了什么,解决了哪些问题,还存在什么问题和困难,从而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正是基于以上认识,利津一中和胜利五十九中以“学案导学”为突破口,扎实研究,认真实践,在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方面取得了较好绩效。他们的研究与实践还告诉我们,不论是高中学校,还是初中学校,实施“学案导学”可以根本上改变教学方式,有效解决学生厌学问题,这对于确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对于提升学生自学、参与、合作、交流、表达、质疑、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对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意志、毅力、兴趣、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真正体现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要求,具有重要的行动价值和实践意义。两校的教改经验和教学成果值得推广。
《“零”作业下的教学改革实践》分册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阐释了“零”作业下教学改革的探索,它通过大量而翔实的资料、丰富而生动的案例以及成功的实践经验,客观地向读者展示了利津县北宋一中这所农村学校实施“零”作业教学改革的现实、思想、认识和实践。2007年以来,北宋一中创新性地提出并实施了“零”作业下的教学改革,引发了该校一系列教育思想和行为的转变,促进了师生的健康成长,学校教育逐渐回归到关注人的发展上来。从书中可以了解到,“零”作业改革是以学生发展为主旨的行动,它以“零”作业的方式替代了以“作业量”为标志的“题海战术”,它的重要意义在于改革后的教育的重新建构,“逼”着师生必须改变博弈的方式,使教师的博弈策略变“题海战术”为课堂和谐高效教学的建构,学生的博弈方式变“低效劳动”为“高效学习”。在“零”作业的前提下,“时间战术”失效,通过和谐高效教学的实施,向课堂要效果、要效率、要效益,成为提升学生学习品质和学习质量的保障。北宋一中“零”作业下的教学改革实践在不长时间里引起大的反响,其蕴涵的价值和凸显的意义值得我们思考与学习。
《“竞和”高效课堂建设研究》分册是东营区第一中学这所新建学校教学改革及其实践创新的新成果。该校在全省落实《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试行)》、强力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借助省市专家力量,结合学校精心培育的“竞和”文化,立足实际,着眼课堂,从学校管理行为、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行为入手,准确把握影响课堂教学高效性的各种因素,探索出了以“五步导学”为基本框架的和谐高效教学模式,创造性地提出并实践了课堂教学六大策略,扎实锻造以“和融竞进、低负高效”为特色的“竞和”高效课堂,取得了显著的教学实绩,产生了较好的教育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该校,“和融竞进”是师生的核心精神,是学校文化建设追求的价值目标,是为课堂教学改革而营造的氛围背景和提供的动力支撑;“和融竞进”的课堂是合作、融洽的和谐课堂,是思维碰撞、思想砥砺、情感交融的竞争课堂,是共同体验探究、共同快乐进步的发展课堂,是继承文化、生成智慧的文化课堂。“和融竞进”实现了“低负高效”的目的,从而最大限度地使课堂焕发出了应有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一所年轻的学校,凭着敢于尝试的精神和勇于创新的气魄,在教改路上留下了闪亮的印记。
打造《自主学习型高效课堂建设研究与实践》分册的是东营市胜利第四中学。本书对自主学习型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诠释,提出了自主学习型高效课堂建设的特征与要求,分学科详细阐述了自主学习型高效课堂模式及操作示例。该分册对当前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颇具借鉴意义。2002年,该校基于教育教学的异化,课堂的低效甚至无效,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功能与职责的错位等现实,提出并实施了以“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的“自主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全校教风学风为之一变。在不断深化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2005年至2008年,承载着使命感的胜利四中人,又将洋思经验、杜郎口“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等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注入到自己的教改行动中,在教改实践中使“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日趋成熟,教学效能和社会效益日益显著。2009年,该校与时俱进,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实施的“自主学习型高效课堂建设”行动使学校的教改文化更富内蕴,更具特色,更显魅力。
《小学和谐高效教学探索研究》分册是东营市胜利实验小学多年来实施“和谐高效教学”的智慧结晶。小学教改如何实现课堂文化的升级,如何觅得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诗意栖居,如何秉承“和谐高效”理念、创新“和谐高效”方法、实现“和谐高效”目的,一直是该校孜孜探索的教改目标。在“和谐高效教学”探索研究中,该校校长要求教师努力践行“七字真言”,即“敢”字当头,敢于标新立异,打破常规;“勇”字争先,勇于创新进取,探索实践;“细”字落脚,细于微观具体,注重细节;真正在“实”上下功夫,在“真”字上做文章,在“新”字上求突破,在“优”字上见成效。作为学校的主打课题,在校长躬身实践的榜样带动下,全校教师结合“和谐高效教学”研究与实践,把问题课题化,把教学科研化,把结果成果化,在实现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有效对接的同时,教师的理论修养和科研素质不仅得到了提高,而且课堂教学也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实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化、教育教学的民主化、课堂教学的高效化。与此同时,为深入推进“和谐高效教学”实践研究,该校在开发利用自身优势资源的同时,一方面聘请全国知名教育专家来校把脉,明晰深化课堂新建的路径和方略,一方面充分借助本土专家进行系统研究、跟踪指导和经验提升,进一步提高了“和谐高效教学”研究与实践的质量和品位。
《智慧课堂建设行动研究》分册记录了垦利县第一实验小学全体教师研究与实践“智慧教学”的行迹和心迹。在教学改革的实践、思考、再实践的求索中,他们觉悟到:人们可以通过知识而接近智慧、获得智慧,但是知识并不等于智慧,知识只不过是追求智慧过程中的阶段性产品和部分产品,还不是智慧本身。须知,教育对智慧品质的追索,既是社会和时展的要求,也是教育之根本使命的要求,更是教育之为教育的要求。智慧本是教育教学的应有之义。由是,一名睿智的校长和一群富有智慧的教师通过切实的实践启示我们:课堂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超越知识教育,从知识走向智慧,从培养“知识人”转为培养“智慧者”,引领教师和学生钟情智慧、追求智慧,让智慧唤醒课堂,让课堂创造智慧,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过程,习得规律,发展智慧”,以此完善学生的人格成长,促进学生的智慧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智慧课堂建设行动研究》分册告诉我们:垦利实验一小的教师正凭借思想与实践的智慧,用生命哺育生命,用心灵雕塑心灵,用智慧点燃智慧,从而开启学生的智慧之源。
总之,以和谐理念引领课堂教学改革,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行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素质教育实践深化的必然呼唤,是新课程改革深入的必然要求。尤其在教育政策日渐深入的今天,锁定课堂改革,开展“和谐理念下的高效教学研究与实践”探索,注重教学系统重建的研究,反思和重构基于生命成长的教学生态场,其作用和意义自不待言。
篇6
老师上课时实时拍下课堂情况并上传到互动学习平台,这不仅使得老师间可以相互交流,学生放学后有不会的知识点,也可以直接在电脑上或者学校公众号“微课堂”上回看到老师白天上课所讲的重点。这是江苏盐城市第三中学的录播教室的功能。
据了解,盐城市第三中学装载全自动智能录播系统的教室,包括1间录播教室、1间设备操控室。该系统有精品课程建设、微课教学建设等重要教学环节,在满足教学常态化的前提下,通过6个摄像头,多角度记录整个课堂的教学过程,实现教师授课、板书、PPT课件、师生互动等多路视音频信号的自动跟踪、切换、录制和直播功能。这不仅能够实现教学案例的多人评价,还有教学资源点播、课程直播、教研互动、在线课堂点评、教学课堂等一系列教学应用功能。
“智慧校园”创建是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盐城市将“智慧校园”建设纳入2016年为民办实事工程。今年,盐城将有20%的中小学、职业学校创建市级智慧校园学校,力争创建10所省级示范学校。在基础教育数字化学习试点基础上开展“智慧课堂”示范工程,建设10个省级智慧课堂示范校,开展MOOC、微课、“翻转课堂”、“电子书包”等新兴教学模式和新兴载体的试点示范工程。
盐城市教育部门正在全力推进“智慧校园”创建工作。建成后的“智慧校园”,将有效地改变传统学校管理和教学模式,个性化学习将成为学生学习的新常态。
“打个比方,暑假作业是让学生对知识保持一个‘热度’,所以提倡每天写一点。但有人几天就写完了,也有人等到最后几天才突击写。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盐城市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负责人说,“智慧校园”工程实施到位后,系统会按时给学生发一些作业,既能保证学生假期休息,也能保证学生不因为假期而生疏了知识。
“现在的教学模式,老师一道题讲完,到底有多少同学真正懂了,这很难判断。将来判断学生懂不懂,现场准备一道客观题,发到每个学生的操作设备上,现场测试一下,系统立刻就能回馈信息给老师。如果大多数学生答错了,老师就需要再讲一遍。”相关负责人又打了个比方。至于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长短问题,现在老师难以获得准确信息,但在将来完全可以解决。
事实上,“智慧校园”的建立对于老师来说,可以提供更多优质的教育资源,让老师上课时直接通过多媒体教学平台生动授课;学生也可以借助电子移动设备,查阅学习信息、完成指定作业等。
近年来,盐城市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以“智慧校园”创建为抓手,通过举办全市中小学创客教育项目辅导员培训班及创客教育论坛,加强物联网、3D打印、开源机器人等前沿科技知识的学习和实验,不断提升全市青少年科学素质、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努力打造盐城市创客教育品牌。
盐城市第三中学是首批拥有录播教室的学校之一。2015年年初,该校根据《盐城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标准》,投资50万元,在各个教室安装了互动电子白板,并新装修自动录播教室、专用音乐教室、专用美术教室、史地教室各一间。
“录播教室打破传统教育受制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满足现代化与信息化叠加的‘互联网+’时代的学习需求,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进行学习,也有助于教师反思教学方式,推动其自觉提升教学水平。”该校负责人说,除了录播教室,该校还成立了信息中心,自建学校新闻系统和教学资源下载站,建有可管理的校园无线网络,覆盖学校教学、办公等场所。
截至目前,盐城市通过全面深化“三通两平台”(宽带网络校校通、教学资源班班通、学习空间人人通和教学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应用,实施智慧教育资源服务提升工程,整合名师、名校资源,开展名师课堂、名校课堂优质资源库建设,优质教学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比例分别达85%和50%。
据了解,“智慧校园”创建是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抓手。推进“智慧校园”创建工作要抓认识到位,提高对教育信息化的思想认识;要抓教师培训,首先要重抓骨干教师培训,形成信息化工作团队,以典型引路,带动整体;要抓资金落实,要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多方筹措资金,保障经费投入;要抓创新应用,强化信息化设施设备的使用管理,充分发挥设施设备在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作用;要抓资源整合,整合现有资源和平台,打造升级版,打破数字鸿沟,实现互联互通;要抓督查指导,要加强行政推动和业务指导,近期将启动市直学校信息化工作专项督查,及时发现问题。
近日,在盐城市“智慧校园”创建工作推进会上,相关专家对“智慧校园”的内涵进行了诠释与解读,进一步明晰了“智慧校园”创建工作的方向与思路。各学校分管负责人就创建工作落实与推进情况进行了交流。还对今后一阶段创建工作作了部署,要求各校强力推进创建工作,确保完成本年度目标任务,为提升市直学校教育品质,推进教育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盐城市教育部门正在全力推进“智慧校园”创建工作。建成后的“智慧校园”,将有效地改变传统学校管理和教学模式,个性化学习将成为学生学习的新常态。
打造“智慧亭湖”
“智慧校园”的核心是信息化,希望教育局要进一步重视信息化装备的建设和常态化使用,将信息化融入课堂,融入日常教学,融入教育,使信息化成为推动全市教育现代化步伐的加速器。教育局将以亭湖中学等三所学校的成功创建为契机,立足实际,总结经验,开拓创新,分阶段、分类别、分层次地开展“智慧校园”创建活动,逐步有效地推动学校教育教学信息化发展,使学校的办学能力和办学水平跃上新的台阶。
从去年开始,江苏盐城亭湖区就已经强势推进“智慧校园”创建工作。为落实好江苏省、盐城市关于创建“智慧校园”相关文件精神,打造安全、稳定、环保、节能的校园,策应盐城“智慧城市”建设,亭湖区教育局强势推进“智慧校园”创建工作。为落实好江苏省、盐城市关于创建“智慧校园”相关文件精神,打造安全、稳定、环保、节能的校园,策应盐城“智慧城市”建设,亭湖区教育局强势推进“智慧校园”创建工作。
立足高远,强化领导。亭湖区教育局通过创建“智慧校园”,进一步提升亭湖区学校的信息化水平,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建设,以“智慧校园”助力“智慧亭湖”建设。为快速有效推进“智慧校园”创建工作,亭湖区教育局成立了由局主要领导挂帅的领导小组,全面领导“智慧校园”创建工作。
加大投入,未雨绸缪。为保证创建目标的实现和创建进度的实施,亭湖区教育局在区领导和区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加大经费投入,依据创建标准配备硬件设施、设备,完善组织机制。
篇7
【关键词】物联网;云计算;智慧校园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2-0109-06
一 研究缘起及项目背景
1 研究缘起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的变革。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随时随地的师生互动、无处不在的个性化学习、智能化的教学管理和学习过程跟踪评价、一体化的教育资源与技术服务、家校互通的学习社区、师生共同成长的校园文化等新型“智慧校园”教学管理模式已展现在人们面前。关于“智慧校园”的研究已成为当前教育信息化领域关注的热点。
自从IBM提出“智慧地球”概念后,国内外不少学者提“智慧校园”的概念和解决方案。在国外,具有代表性的实施案例有韩国与马来西亚。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于2011年6月向总统府递交了《通往人才大国之路:推进智能教育战略》提案,并于同年10月了《推进智能教育战略施行计划》,提出五大战略举措:(1)数字化教材的开发与应用;(2)在线学习常态化与在线评价体系的构建;(3)营造教育资源用于公共目的的环境与加强信息通讯伦理教育;(4)加强教师的智能教育实践能力;(5)构筑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教育服务基石。马来西亚政府为促进教育系统的整体性变革于2006年提出的一项宏伟工程――“智能学校”(Smart School)计划,到2010年,马来西亚所有的中小学都将转型为智能学校。智能学校实施计划有四项目标:提供个人全方位的发展;注重智能、情绪与身体的发展;培育科技的素养能力及建立教育民主化制度。在国内,有学者对“智慧校园”的概念提出了不同的解读。黄荣怀等认为,“智慧校园”是一种智慧的学习环境。还有学者认为,“智慧校园”是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校园应用。在实施方面,南京邮电大学于2010年实施了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校园”建设方案,浙江大学、西南大学、成都大学、同济大学等几十所高校正在筹划、实施智慧校园建设;中国电信等移动互联网运营商实施了基于e卡通的“智慧校园”解决方案。目前“智慧校园”解决方案还处于探索阶段,在技术方面,没有建立统一的“智慧校园”的系统架构和技术规范;在应用方面:物联网和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应用处于初级阶段,技术、业务、资源、信息、数据与用户服务的融合度不够,没有从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如何支持师生互动与快速准确反馈,如何支持教师教学决策等方面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本文以作者主持的佛山市禅城区“智慧校园”示范工程项目为例,阐述如何采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信息技术构建“智慧校园”系统,探讨“智慧校园”系统的基本特征、系统架构、功能模块、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法等整体解决方案。
2 项目背景
佛山市禅城区“智慧校园”示范工程是禅城区人民政府于2010年9月启动、2012年5月正式上线运行的“四化融合、智慧佛山”首批重点示范项目。本项目分别选择高中(佛山三中)、初中(汾江中学)、小学(佛山实验学校和南庄中心小学)四所不同类型的学校,建立禅城区“智慧校园”示范工程试点学校和示范系统。
禅城区在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教育资源建设、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和教育信息化推广应用方面具有良好的基础,是“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四所“智慧校园”示范工程学校具有较高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但由于信息技术发展等历史原因,项目实施前,禅城区教育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主要挑战在于:
(1)“信息孤岛”现象。各个学校的信息化应用系统采用的技术标准、数据规范不一致,缺乏甚至没有数据共享关系和交换途径,形成“信息孤岛”;
(2)信息系统的综合服务能力弱,难以实施综合业务流程和综合查询与决策支持;
(3)教育资源存储分散,数据标准不同统一,资源共享困难、检索低效,教育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难以满足日常教学需要;
(4)信息化建设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校管理效率的有效支持不够。
因此,禅城区教育信息化建设需要一个统一的平台,统一的技术标准,统一的数据规范来整合各类信息,实现校园内各个信息管理系统的无缝连接。本项目的实施,着重在解决以上问题方面进行探索。
二 智慧校园的内涵与特征
“智慧”(wisdom)一词是指对事物能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解决的能力。“智慧”是一个相对概念,并不局限于人类,任何物体组成的体系都有智慧,只是高低不同。IBM提出的智慧系统特征是3I:即能够更透彻的感知和度量(Instrumented),更全面的互联互通(Interconnected),更深入的智能化(Intelligent)。
关于“智慧校园”的特征,国内一些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解读。黄荣怀等认为,智慧校园(Smart Campus)应具有以下五个特征:(1)环境全面感知;(2)网络无缝互通;(3)海量数据支撑;(4)开放学习环境;(5)师生个。宗平等人认为,“智慧校园”的核心特征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全面的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基于角色的个性化定制服务;二是将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信息服务融入学校的各个应用与服务领域,实现互联和协作;三是通过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学校与外部世界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和相互感知的接口。笔者认为,“智慧校园”是信息技术高度融合、信息化应用深度整合、信息终端广泛感知的信息化校园。“智慧校园”系统兼有技术、教育和文化等多重属性,具有如下9大特征:
(1)融合的网络与技术环境。实现校园有线网、无线网、传感网、视频监控网等多种网络的融合和多种信息化应用系统的融合,形成一体化的网络环境和应用环境;
(2)广泛感知的信息终端。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全面的智能感知环境;
(3)快速、综合的业务处理服务。能够对教学、科研、管理的各种业务、信息、数据按照基于流程的方式进行快速、综合处理,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全面综合业务处理与服务平台;
(4)智能的管理与决策支持。具有架构科学合理、低耗高效运转的学校智能化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能够对学校的人、财、物、活动、事件和业务流程进行感知、识别、跟踪、判断、处理、评价与提示指引;
(5)个性化的信息服务。能提供基于角色的个性化信息定制服务;
(6)泛在的自主学习环境。通过实施有线和无线网络的全面覆盖,借助移动学习终端和教育云服务平台,任何时间可以在学校任何地点在线学习、互动交流和辅导答疑。实现教育无处不在,学习随时随地;
(7)智慧的课堂。具有满足师生个性化教与学需求,实现自主探究、互动教学、协同学习等多种教学模式,并能对学习过程进行动态跟踪与评价的智慧课堂;
(8)充分共享、灵活配置的教学资源平台。建有教育云服务平台,能实现教育资源的按需动态分配和技术服务的充分共享。具有统一的教育资源建设标准和存储规范,能实现教育资源的高效检索和智能汇聚。能提供海量的优质教育资源,并与教学系统无缝对接,满足教学需求;
(9)蕴含教育智慧的学习社区。具有家校互通的沟通平台和学习社区,教师、学生、家长能够及时互动,分享教育经验与智慧。能整合各种社会力量,共同促进学生快速健康成长。
三 智慧校园系统架构
佛山市禅城区“智慧校园”系统的构建是在现有校园网和学校教育信息化设施及应用系统的基础上,通过应用RFID等传感技术组建校园物联网,应用无线网络技术组建校园移动学习网,实现对校园内的人(教师、学生、管理者、家长及其他人员)、财(学校经费、个人消费等)、物(教学大楼、图书馆、教室、实验室和教学设备等)和信息(教学资源、教学管理信息、学校公共管理信息、活动信息等)进行识别、传输、存储、处理和控制,为师生提供智能化的管理和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智慧校园”系统平台采用面向服务的多层架构模式(SOA),将学校的资源、数据、信息和业务流程,按照基于服务的方式整合起来,使平台具有很强的适应性、扩充性、维护性和易用性。平台总体架构如下图1所示:
智慧校园系统架构包括4大体系4个支撑平台和8个应用系统。
4 大体系包括标准体系、安全体系、云平台监控体系和教育云服务体系。
1 标准体系
基于教育云的智慧校园标准目前还没有统一规范。云计算本身就缺乏统一的标准,在云平台上运行的应用系统又千差万别,难以有统一的资源管理、资源、资源应用。因此,本系统平台的构建首先需要建立一套标准体系。
智慧校园系统标准体系建设分三个层次:信息编码与数据交换,软件开发与集成;硬件环境;在线应用。包括:
(1)建立完整的信息编码与数据规范体系。采用国际通用标准和中国教育信息化标准委员会的制订的学习技术系统《体系架构与参考模型(CELTS-1)》和《教育资源建设规范CELTS-41》等10个标准以及《智慧校园示范学校自定义信息编码标准》多种代码体系相互补充,代码分层定义,方便用户分级选择输入信息,同时支持代码扩充、自定义和更新。
(2)软件开发采用《GB/T19001ISO 9001在软件开发、供应和维护中的使用指南》、《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GB/T 8567-1988)》和《角色访问控制标准ANSI INCITS359-2004》等国际与国家标准。
(3)智慧校园硬件设施标准。采用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技术标准委员会制定的《多媒体教学环境工程建设规范》。
2 安全体系
智慧校园安全体系建立了包括操作系统级安全、网络级安全和应用级安全三层安全体系。
(1)操作系统级安全。在操作系统级,平台使用最新的主流Linux操作系统,启用Linux的内核防火墙和身份认证机制保障操作系统的安全,基于心跳(Heart Beat)技术检测系统的崩溃并尽可能自动恢复。如果安全服务系统没有收到某一计算节点的定时心跳数据流,则说明该节点或网络出现了故障,此时重新启动该节点,如果不成功就将该节点排除在计算之外。
(2)网络级安全。在网络级,平台使用下列手段保证平台的网络传输安全:使用硬件防火墙保障整个云平台的安全。为了防止教育云平台系统被非法侵入,在前端计算机安装双网卡将内部和外部网络隔离开。在系统区域网络中使用在Internet上没有实际意义的内部IP地址,并用IP伪装(IP Masquerading)和IP端口转送(IP Port Forward)技术实现网络地址转换。为了防止云平台与用户之间网络通信的被窃取,教育云平台采用了基于SSL安全协议的扩展HTTP协议HTTPS。
(3)应用级安全。在应用级,平台使用下列手段保证平台的应用安全:①可信的单点登录(SSO)。单点登录是解决门户系统安全认证问题的一种理想和有效的认证策略,我们采用的CAS(Central Authentication Service)是Yale大学发起的一个开源项目,作为智慧校园平台的一个安全而又简单的SSO安全实现。②云平台权限控制。为了防止非授权用户的非法入侵和授权用户的越权使用,教育云平台进行各种级别的权限控制,并具备审核功能,自动记录用户访问的情况和操作过程,以备日后查询。
系统开发中,由于不同身份的用户其业务处理逻辑不同,如果单独为每类用户开发与之工作相对应的应用程序,无疑将十分复杂,也不利于以后的维护工作。为控制系统信息的阅读范围和业务办理权限,系统将用户划分为不同的角色,不同的用户角色具有不同的系统操作权限和查询权限,通过权限控制为不同身份的用户赋予与之身份对应的各项操作,屏蔽不能执行的操作调用,以此实现分工负责。系统用户按照其职务、业务类别、管辖区域,被授予不同的操作权限。操作权限包括数据库(表)操作限制、业务模块操作限制、地理范围限制、数据读写操作的限制等。平台采用专业的用户细分,针对教育系统的独特性,研发出一套专业的用户系统,将用户根据教育部门,学校,地区,身份,角色,岗位,职位,科目,年级,班级等分类归档,并赋予不同功能和权限,同时,云教育的用户将终身有效。
系统也采用严格的权限和隐私设置,用户可为自己的内容和上传的资料快速设置或详细设置读写权限。详细设置可将权限赋予指定地区、身份、年级等细分用户和指定好友等。同时还为用户提供私密保护,设置为私密的信息,除了用户本人,其他任何人包括平台管理员也无法查看到该信息,最大程度地保护了用户的隐私。
3 云平台监控体系
云平台监控体系建立了包括教育云平台访问量数据统计分析、用户数统计分析、功能模块访问统计分析、用户使用习惯统计分析、用户在线时间统计分析、流量统计分析等完整的平台使用监控策略。
4 教育云服务体系
教育云服务体系以教育资源共享为核心形成多层次的服务体系:
(1)基础设施即服务(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平台以服务的形式提供虚拟硬件资源和服务器租用等,使教育相关部门无需购买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设备,只需通过互联网租赁即可搭建自己的应用系统。
(2)平台即服务(Platform as a service)
平台能提供完善的平台即服务功能,包括云应用支撑服务、云系统支撑服务和智慧校园云服务总线。平台通过提供二次开发接口、教育软件定制接口等功能以及开放式的支撑服务功能,提供完善的应用服务引擎和应用编程接口,用户能通过应用服务引擎,构建相应的教学应用。
(3)软件即服务(software as a service)
智慧校园服务平台的用户和客户端软件均能通过标准的Web浏览器来使用云平台上的各类在线服务,用户不必另行购买软件,平台能提供完善的软件即服务功能。
本平台通过集成三个层次的服务,能全方位满足各级学校各类服务的需要。4个支撑平台包括云平台基础设施支撑平台、云系统支撑服务平台、智慧校园服务总线和云应用支撑服务平台。
①云平台基础设施支支撑平台。包括底层的服务器集群、数据仓库集群、云存储和监控系统。该平台为整个系统提供稳定、可靠的应用基础支撑平台。
②云系统支撑服务平台。通过系统中间件和应用服务器进行系统支撑。云系统支撑层能提供业务功能模块与云平台层的连接,包括单点登陆、统一用户授权、统一消息服务、统一数据交换服务、工作流服务、信息门户服务、统一搜索服务、统一信息服务等云支撑服务。
③智慧校园云服务总线。这是各类学校和教育机构的数据融合和交换中心,包括数据融合、重组、加工、管理、变换和集成,服务感知、消息感知、事件感知、任务调度、服务编排和调度、服务QoS、数字证书等功能。
④云应用支撑服务平台。该平台形成用户的基本信息数据、教育资源数据、师生成长档案,并提供数据分析和挖掘、教育资源共享等;
8个应用系统分布在教育在线应用服务层,能提供各类在线教育软件服务,包括智慧校园管理系统、智能教学系统、移动学习系统、数字化实验系统、教育资源库、智慧系统文化、家校通系统、数字图书馆系统等在线服务系统。
四 实施方法与技术路线
1 总体实施策略
“智慧校园”示范工程建设起点高、时间紧、技术难度大,本项目通过创新的政产学研合作机制,采用“以政府主导、以产学研为依托、以应用为驱动、示范引领、逐步推广”的实施策略,边研发边建设,由教育主管部门、本地高校和相关专业公司多方合作,组成佛山市禅城区“智慧校园”示范工程课题组,充分利用教育主管部门和示范学校的项目组织管理优势、需求分析优势、教学资源建设和推广应用优势,高校的系统设计与研发优势,企业的资金、产品和技术服务优势,实现强强合作。这种创新的机制和项目推进策略,有利于实施“起点高、时间紧、技术难度大”的项目,为其他示范工程项目的建设探索可供借鉴的模式。
2 系统开发方法
“智慧校园”项目采用的开发方法是基于RUP的迭代开发方法,RUP是一个面向对象且基于网络的程序开发方法。由于本项目的实施尚无成功经验可循,系统庞大,且涉及众多新技术的应用,开发难度大。在软件开发的早期阶段无法全面准确地明确用户需求,确定详细技术路线。而迭代式开发允许在每次迭代过程中需求可能有变化,通过不断细化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迭代开发可有效降低项目风险。本项目开发依据迭代开发方法的核心理念和操作模式,实施过程按“调研-需求分析-原型构建-系统开发-测试-适用评-示范应用-深化应用-总结推”广9个阶段进行。
3 主要实现技术
(1)开发环境和工具。以Linux作为底层操作系统,使用JAVA语言作为主要的开发语言,开发环境为JDK1.6+和eclipse3.7,完全满足J2EE和servlet2.4+的开发规范,web容器使用tomcat7.0。整个平台基于SOA方式,采用Apache的CXF作为数据的整合和共享方式,智慧校园各系统的数据互通都是通过该方式实现;该方式独立于操作系统和开发语言,可灵活部署,兼容性和性能优越。
(2)单点登录。平台的各个系统之间的登录整合以Yale CAS(Central Authentication Service,中央认证服务器)方式实现。Yale CAS是耶鲁大学的一个开源项目,Yale cas是目前项目中用到最多的SSO整合方案,该方案提供一种标准的用户认证服务,实现了单点登录功能。
(3)Web部署。Web部署使用前端服务器加后端服务器的耦合方式实现,前端使用高性能的Nginx,后端则使用标准的serlvet容器Tomcat实现,Nginx专为性能优化而开发,它支持内核Poll模型,能经受高负载的考验,有报告表明能支持高达50,000个并发连接数,这样的搭配可以很好的解决性能和应用的兼容性问题。使用Nginx按照调度规则实现动态、静态页面的分离,为了提高访问性能,以Nginx的ip哈希方式实现了应用的负载均衡。
(4)工作流引擎。使用/BOSS成熟的JBPM工作流引擎作为解决方案,JBPM是一个开源的、纯JAVA的、轻量级的支持多种可执行流程语言的工作流程管理(BPM)工作流引擎。
(5)数据存储。使用分布式的关系型数据库Mysql Cluster作为关系型数据的存储,使用分布式的Hadoop作为非关系型数据的存储解决方案。
(6)云平台虚拟化。采用Linux的KVM解决方案,KVM虚拟化平台是linux内核原生的组成部分,它使用Linux自身的调度器进行管理,所以相对于其他虚拟化平台其核心源码很少,速度更快更稳定。
(7)网络性能优化方法。在网络优化和传输方面主要使用gzip压缩技术、浏览器缓存技术、服务端动静态分离的处理技术和服务端缓存技术;
五 智慧校园示范应用系统
智慧校园示范系统基于教育云平台构建,包括智慧校园管理系统、智能教学系统、移动学习系统、数字化实验系统、教育资源平台、智慧校园文化系统、家校通系统和数字图书馆系统。
1 教育云平台
教育云平台是智慧校园的底层支撑。采用先进的虚拟化技术,通过租用世纪互联的硬件服务,构建了禅城区全新的、动态扩展的、分布式存储教育数据中心。教育云平台建立了统一的单点登录系统,实现了用户界面整合、业务流程整合和系统数据整合,为禅城区所有学校师生提供了统一用户授权、统一信息服务、统一数据交换服务、工作流服务、电子表单服务、数据存储与计算服务、教学资源共享服务等硬件、软件和应用服务,避免了重复建设,大大提高了资源与技术服务的利用率。
2 教育资源平台
教育资源平台是七个子系统的接入口。通过整合全区各类学校的教学资源、建立了涵盖中小学各学科的素材库、课件库、教案库、电子教材库、试题库、名师讲堂库、同步视频课堂库等优质的教学资源,实现了跨校共享。教育资源平台具有良好的用户体验。支持教学资源的智能管理、智能检索和智能汇聚,用户可以对资源进行订阅与推荐,可以设定资源的访问、下载的权限,保护知识产权。支持动态生成作业和试题,并具有作业、作答、批改、查询、修改、删除和统计分析功能;支持动态组卷,具有试卷、作答、批改、查询、修改、删除和统计分析功能。
3 智能管理系统
智能管理系统以先进的物联网技术为基础,实现了校园进出人员身份管理、考勤管理、学校资产监控与数据泄密管理、办公管理、教学活动管理、教学设备管理、教务管理和安防管理智能化。智能管理系统提供智慧校园各个业务系统的单点登录接口和用户管理配置。办公管理系统根据学校管理架构和业务流程定制开发,包括公文管理、个人事务管理和统计查询系统。实现了办公业务全流程的跟踪管理、统计查询和辅助决策。教学活动管理系统提供各类校园活动申请、安排,跟踪和查询等功能。教学设备管理系统提供设备申购、入库、报损、借用、领用、维修管理、账物卡管理、重要设备跟踪管理和统计、查询等功能。教务管理系统提供智能化的教学排课、成绩录入、教务信息、查询、教学评价、成绩统计分析等功能。
4 智能教学系统
智能教学系统依托教学资源平台,为教师编写教案、制作课件、批改作业和辅导答疑提供智能化服务。包括智能备课系统、互动课堂系统、辅导答疑系统、电子作业系统和综合评价系统五部分。
智能备课系统提供了基于教学流程选择、备课资源智能汇聚、轻松编辑素材、快速制作教案、自动生成教学网站的智能备课功能。让老师备课像写博客一样轻松省力。
互动课堂系统由教师电脑、电子白板、短焦投影、实物展台、录播系统、电子书包、无线网络和智能讲课系统组成,为老师开展互动教学提供了先进的教学环境。利用智能讲课系统,老师可以按备课的教学流程在电子白板上点播素材、任意调整播放窗口、任意书写,既像写黑板一样轻松自如,又能随时保存。在课堂练习环节,老师通过电子白板把题目发给学生,学生利用电子书包接收、作答,提交答案,老师可以在白板上看到每个学生的答题结果,及时、精确地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课堂练习的结果可以保存在课堂学习档案。学生利用电子书包按照老师控制的课堂活动进度自主学习、练习、提问和作笔记等。
课堂录播系统可以将教师的授课过程自动录制成视频,供学生课后复习,也可以实现“翻转课堂”。
辅导答疑系统直接建立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
电子作业系统提供了覆盖各个年级各学科的作业库和试题库,具有作业布置、提醒、作答、批改、统计分析功能和自动组卷、智能评分功能。
综合评价系统提供了学生平时成绩、课程作业、考试统计分析等信息,为老师教学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5 移动学习系统
移动学习系统主要电子书包、手机等移动学习终端为载体,基于统一的教育资源平台支持,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个性化学习。移动学习系统能够为移动学习终端有效地呈现学习内容并且提供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具有提供随时随地地学习环境和学习情境的功能。主要包括:电子教材阅读、课堂笔记、课件下载和信息订阅、教学视频点播、作业下载和提交、辅导答疑、考勤信息和成绩查询、学习工具等。
6 数字化实验系统
数字化实验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实验教学平台和多媒体互动投影系统组成。实现了从实验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和生成输出全过程数字化。为学校师生创设了开放、协作的科学探究实验环境。系统还具有实验教学管理、实验设备管理、实验室开放管理和实验成绩管理功能,并与智慧校园其他子系统无缝对接。
7 家校通系统
家校通系统实现了家校沟通无障碍。老师和家长之间,可以直接使用家校通系统互动交流。譬如学校向家长报告学生在校情况,通知,布置作业,家长查询学校的规章制度、课程安排,或与老师一起切磋教育心得等,十分便捷。
8 智慧校园文化系统
智慧校园文化系统包括校园多媒体信息系统、虚拟校园交互式演示系统和智慧学习社区三部分组成。智慧校园多媒体信息系统以数字化方式展示学校形象与文化特色。即在学校主要场所与主要通道,应用电子显示屏展示校园文化特色、办学理念、校园动态信息、教学活动信息、楼层、场所导览信息、宣传表彰、通知公告等。虚拟校园交互式演示系统通过虚拟现实技术逼真再现校园的地形地貌、建筑物、绿化、运动设施及场地等,并可以在校园主页以各种方式进行导览,展示学校形象;与智慧校园共用同一个数据库系统,让管理者随时随地直观地了解学校的资产情况,实现资产管理,还可辅助实现消防安全管理;智慧学习社区整合了博客、QQ等多种功能,为学生、教师和家长提供了一个便捷交流互动的平台,包括智慧讲坛、创意乐园、智慧活动、名师支招、智慧之星等,为广大教师交流教学经验,分享教学智慧,为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有效的支持。
9 数字图书馆系统
数字图书馆系统是为了适应图书馆未来的发展要求,满足示范学校对馆藏资源充分共享、高效管理等方面的实际需求构建的。本系统包含了目前图书馆管理业务的每个环节,具备系统图书采访、图书编目、图书流通、期刊管理、公共查询、系统管理等功能,并与本区e卡通系统无缝对接,实现成员馆馆藏资源的互借、互还和互通。
六 结束语
篇8
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不仅是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也是近年来我国高校在信息化背景下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模式的重要工作。“智慧校园”概念正是在此基础上提出的。由于智慧校园建设还处在摸索阶段,尽管学术界对智慧校园的定义还存在一定的争议,但在这些争议背后,我们仍可以找寻学者之间的共识,即“智慧校园是指在互联网基础上,通过多种应用系统把教学、科研、服务融为一体的智能化和智慧化教学、学习和生活环境。”
智慧校园是高校教育信息化的高级形态。较之数字化校园,它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征:第一,网络与智能终端的“无缝隙”覆盖。“智慧校园”是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智慧化的校园,互联网的无缝隙覆盖是智慧校园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而智能终端的广泛应用也使得校园环境、师生生活状态等相关信息传输到学校控制系统,这是智慧校园建设的物质基础。第二,海量的数据支撑。“大数据技术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对海量数据进行存储和分析。相较于数字校园,智慧校园最核心的特征是通过各种智能终端、可感知设备和信息系统获取了海量的活动过程与状态数据。”第三,个性化的服务体系。“智慧校园环境及其功能均以个为理念,各种关键技术的应用均以有效解决师生在校园生活、学习、工作中的诸多实际需求为出发点”,这一显著特点满足了师生的各种需求,同时也成为智慧校园建设的不懈动力。第四,开放的学习环境。智慧校园发挥其信息共享的优势,打破了以往单一的教科书模式,同时时间上的可支配性(从单一的课上扩展到任何时间)、空间上的可延展性(真实情境和虚拟情境能得以发生)都使得学习环境大大的开放。
二、智慧校园建设中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困境
在高校智慧校园建设进程中,由于信息化运行支撑平台构建的不完整性,导致校园内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这不仅制约了智慧教育改革路径的创新,在与学生管理工作的结合中也遭遇了新的障碍和瓶颈。
(一)高校学生管理模式与信息化技术的耦合性低
毋庸置疑,全方位“智能化”是建设智慧校园的技术核心,也是实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跨越式发展的崭新途径。它试图将信息化技术和网络平台与校园资源充分融合、统一协调,以此建立高效、科学的管理模式。但目前大多数高校因云技术、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不到位,学生管理工作更多的是依托于数字化校园,仍以“学校—院系—班级—宿舍”的单向管理模式为主,学工线的教师仍然未从大量烦琐的事务性工作中真正走出来。数字化校园建设着重构建独立部门的信息系统(如图书馆管理、公寓管理、学生心理档案管理等),这种建设方式与学生管理工作的信息集被“割裂”,各个应用系统所应发挥的效益没有更好地被利用和挖掘,也很难对整个学校信息进行查询和决策分析,这大大降低了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再加上学工线上的辅导员教师学科背景各异,信息素养能力参差不齐,这也在客观上加大了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
(二)智能化信息服务能力不强
智慧校园建设的目标之一,是向全体师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和全方位的信息服务,使其能够第一时间获取校内的人员、设施等资源信息,更好地为教学、科研、生活提供服务。如学生考勤管理是学校开展教学工作和参加社团活动等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由教师或活动负责人来承担考勤管理工作,但是这项工作会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如何利用智能化信息手段提高学生考勤的效率是多数高校亟待攻关的难题。再如校园一卡通,多数高校现有的一卡通系统在设计时仅仅是将多个系统进行简单的整合,对于整合后的系统如何管理,各系统之间的信息如何共享、如何交互使用,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划。控制系统的各部门在对师生进行服务时,并不能全面的了解用户(如未能将学生的学习、科研、心理档案等独立信息源融合为一个完整的信息集呈现出来),这使得部门的重复工作大大增加,也造成了部门的服务始终不能达到师生的满意。(三)利用信息化技术的思政教学水平有待提升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视频微课、翻转课堂、MOOC(慕课)成为教育变革的三大热点,要求教师在使用信息资源时,必须要像运用粉笔和黑板一样自如。教师的信息素养在这些课堂上成为“上好一节课”的关键。“当信息技术撬动了课堂,课堂就必须与时俱进。智慧课堂建设,关键还是在教师自身。要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的融合,既要排除机器的干扰和牵制,又要最大限度的发挥智慧课堂的优势。新技术用与不用之间,掌控全在老师。”但对于高校的大多数辅导员老师而言,其所学专业与智慧校园建设中所需知识并不能有效吻合。在未经过较长时间培训的情况下,教师对学生思想工作的管理更多依靠的还是“言传身教”。但成长在高科技浪潮背景下的95后大学生,更倾向于通过网络来真实表达自己的状态和情感。面对教育对象这一庞大群体特征的巨大变化,高校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与教育信息化相结合是必然趋势。
三、智慧校园建设进程中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路径
“智慧校园”不仅仅是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完善,还是信息时代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和教育理念的创新。顺应智慧校园的发展趋势,通过信息化手段为校园植入智慧管理,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水平,是目前高校教育管理者实现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
(一)加强协同性,将信息化技术植入学生管理工作
打造智慧校园是不仅是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学手段、促使校园管理模式的与时俱进,也是为了给师生创建更安全、便捷、智慧的校园环境,其终极目标是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提高师生的素质和综合能力。因此,信息平台建设人员与信息使用人员必须实现有效地沟通。一线的学工人员必须了解学校网络平台、智能终端设备等的使用方法;幕后的信息平台建设人员需要了解一个学生全部信息的维度。在综合考虑技术和学生工作管理方案之后,将信息技术融入学生管理工作之中,以此构建稳定、便捷、安全、科学、广泛参与的智慧校园。为了响应教育部“走出寝室、走下网络、走向操场”的号召,宁波某院校将信息技术融入学生晨跑制度管理中。学生在学院规定的时间内晨跑锻炼,只要刷一下校园卡,就会被记录晨跑的时间段和次数,进而与体育成绩直接挂钩。这样既督促了学生积极参与锻炼,又为老师烦琐的考勤工作减轻了负担。
(二)整合信息资源,提高智能化信息服务能力
高校的学生群体已经进入“95后”的年龄层,他们在科技浪潮的洗礼下,更加注重校园智能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人与物的联系更加紧密,甚至对“物”产生生活依赖。全面建设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有效地整合并共享信息资源,适应并引领学生时代潮流,建立一个开放的、创新的、协作的和智能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是创新高效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思路,也是智慧校园建成的目标之一。“智慧校园综合管理平台”实现了全校资源、数据的融合和共享。很多高校在每年迎新方面,尤其网上迎接系统方面得到不断完善,使得报到程序更加清晰化、人性化,体现了学校始终“以生为本”的服务理念。再比如,为了能够提升大一学生的生活技能水平,某高校宿管辅导员老师用微信这个智能平台,制作了关于如何清扫宿舍的微电影,通过互联网上传到学生的微信群中,学生通过手机、ipad等智能终端可获取服务资讯。
(三)构建智慧课堂,完善校内外的信息平台共享
在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过程中,翻转课堂将课堂的教学时空拓宽,搭建起一个“半开放式”的教学系统;MOOC课堂则完全是基于网络的社会化学习,是一种深度协作式和开放式的教学。翻转课堂和MOOC课堂成为众多高校着力打造的新式教学模式。为此,高校应首先完善并整合校内的资源信息平台,并与相关学科背景强的院校达成“信息共享”的意愿,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一个“无墙的课堂”,教学相长。此外,在课程评价方式上,可以借助于大数据的学习分析技术,对学生的知识建构与复杂能力进行有效评估,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加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支持,实现“智慧化”学习。部分高校已开设“微学分”“小微课堂”等,通过建设“微”教室、开设“微体验”课程、构建“微”单元自助式学习模式、开展“微”讨论活动等方式,逐步推进“微”教学的改革。“微”课的推出不仅有利于教师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和合作式教学,也将传统枯燥的思政课堂充满活泼的气息。学生也可以利用互联网社交网络等平台,通过采取“一对一”模式或学生自主进行拼装组合模式,在线上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无疑为学校建设智慧校园奠定了夯实的基础,为学校的进一步提升做了良好的准备。
四、结语
篇9
德普软件开发(上海)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外语培训方案供应商digital publishing AG在中国的全资子公司,旗下混合式外语培训方案已经成功地为超过1000家国际合作企业和机构的700多万名学员提供了最高效的企业外语培训及商务外语技能培训。
仕必阁(Speexx)完美混合式外语学习方案,是云时代下的一场学习革命, 对于全球数百万的语言学习者而言,仕必阁是一种颠覆性的语言学习形式:打破了以往枯燥死板的语言学习行为,将创新的学习技术、先进的互联网云端系统以及卓越的教学理念融为一体,足不出户让学习者能即时沟通,尽享云学习带来的全新体验。
仕必阁致力于通过先进的软件系统及多元化的解决方案使在线语言学习切实可行且效果卓越,借助国际化语言学及计算机科学方面的专家团队,以及超过1200人的在线辅导员团队为个人学习和企业培训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选择:互动语言学习软件、7×24全天候在线辅导、全球虚拟课堂、一对一电话辅导、外教面授小班课以及互动有声读物和丰富移动学习工具,一直是欧洲最受欢迎的外语学习方案之一。如今,仕必阁正帮助来自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家企业、培训机构及高校的700多万学员提高他们的外语沟通能力,为他们的个人及职业发展提供了一条有效且灵活的语言学习途径。
仕必阁在全球
在全球在线语言培训领域发展多年的仕必阁,因其出色的软件技术和全面的服务体系,至今已获得超过200项国际大奖,其中包括2011年欧洲在线教育卓越奖、2010年世界教具联合会大奖、2010年IT培训大奖(英国),同时仕必阁也已被德国国家远程学习管理局正式授权和认证。此外,仕必阁获得世界教具联合会质量(WQC)认证以及UNI EN ISO 9001:2008认证。
仕必阁在中国
仕必阁混合式语言培训方案因其卓越的软件系统及多元化的语言学习解决方案, 于2012年5月31日至6月2日在京举办的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国家外国专家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六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中,从数百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最终荣获2012推动中国教育行业智慧发展金引擎奖,这将成为仕必阁中国发展蓝图上的又一里程碑。
随时随地尽享学习乐趣
混合式学习是传统的课堂式教学和e-Learning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它既能保留课堂面授的互动体验与教学质量,又避免了传统课堂授课模式不可避免的高额学费与路途劳累等弊端,同时又能使用网络学习系统优化学习周期,减少学习费用。混合式培训方式充分发挥了电话、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灵活性,让学习者不受时间空间限制,随时随地尽享学习乐趣。目前这种混合式的学习方式将成为个人学习与企业培训的主流。
科技让外语学习更轻松更快乐
混合式语言培训方案既能充分发挥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又能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全程接受专业辅导老师的引导、启发与监督。在仕必阁混合式外语培训方案中,学生可以通过使用获得超过200项国际大奖的自主性学习软件轻松体验最先进的学习技术、互联网云端系统。先进的口音弱化工具IntelliSpeech及人工智能语音操作技术会让个人学习不再枯燥,如同游戏般生动有趣。即插即学的USB系统、高效的学习工具、iPhone手机词汇课程等都能保证学生的学习不受空间时间限制,线上、线下都能畅快学习,充分保证了商务人士外出时的学习需求。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个人学习的问题随时都能得到解决, 这区别于传统e-learning单一枯燥的软件操作。在仕必阁混合式培训方案中,全球超过1200位获得授课资格的母语辅导员随时准备着为学生的学习问题作出及时解答,且每周给出学习建议起到监督鼓励的作用。除了软件中的智能错误分析系统(人工智能AI技术)以外,早在1994年,仕必阁软件课程就已融入人类交流模拟技术,是全球首个具备模拟人类真实交流过程的语言学习软件。
真正做到成本可控且成效显著
混合式学习是以企业发展与绩效为目标,在平衡且专注不同类型的学习者特征的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集合面授学习、在线学习、体验学习、行动学习和测试评价于一体的新型学习方式。这种方式具有目标聚集、效果持续、可测量和评价等多种优势,并且有效解决企业培训中常见的问题,已成为国际认可的新的企业学习方法体系。
仕必阁混合式外语培训方案已经成功地为超过1000家国际合作企业和机构的700多万名学员提供了最高效的企业外语培训及商务外语技能培训。仕必阁混合式外语培训方案涵盖人力资源管理、金融、汽车、机械自动化、医疗制药在内等15个行业及特殊商务主题的定制化课程,已成功为SONY、Airbus France、UBS、Renault、Siemens、Citibank、AXA、Randstad、Continental、BSH、SwissLife、T-Mobile、Sanofi aventis等全球知名企业提供过混合式外语培训。
全球领先的混合式外语培训
篇10
(一)技能培养模式化,课堂资源生成性意识淡薄
微格教学模式化,课堂资源生成性意识严重缺失。高师学生的教学技能培养主要由微格教学来完成,微格教学虽然有理论学习、观摩示范和教学演练三个步骤,但由于它强调的是操作性的具体教学行为,对心智技能的培养往往被忽视。因此,高师学生对教学技能内涵的理解是比较肤浅的,从技能形成的过程来看主要是因为缺乏理论的内化阶段。课堂生成性资源内涵理解的片面化,导致一些教育者盲目追求课堂生成性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形式的完美;为了生成而生成,或怕走进误区,该生成时不生成;不加选择地随意开发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没有任何意义的随机,这样反而不利于有效教学目标的实现。为避免这种认知偏差,教师应关注两个环节:一是教学目标的合理制定,二是学生的接受水平。新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新理念,引申到教育教学实践中,要求教师能够及时捕捉到师生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生成性资源。
(二)技能培养功利化,缺少反思和总结,课堂生成性资源严重流失
从目前高师院校课堂教学来看,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师为主导,教学模式以理论授受为主;课堂上教学技能实践环节缺位,缺少师生互动。教学设计重形式轻内容。学生只是一味地模仿,缺少反思意识和创新能力。从生成的角度来看,生成性资源层出不穷,无处不在,然而并不都是有效的生成性资源。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由于一些教育者缺乏开发与利用课堂生成性资源的理论指导和相关能力,不能全面客观地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因而在教学预设之时无法理性对待学生的临场反应,以至于在课堂上一旦有学生提出开放性问题时,教师缺乏对此调控和引导的对策;其二,地方高师院校教学技能评价标准多集中于对微格教学的技能性评价,方法单一、刻板。主要采用一系列具体的、量化的评价表,高校师生在训练中严格依照评价表中的各项指标进行演练,指导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集体点评,评价主体单一,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主体性严重缺失。
(三)技能培养去“智”化,教育机智缺失,课堂生成性资源取舍失当
由于高师学生对教学技能内涵的理解比较肤浅,因此从技能形成的过程来看,极度缺乏理论的内化阶段,强调的是可见的具体行为,心智技能的培养往往被忽视。教学技能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教学理论,在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操作训练,才能够逐渐形成教学技能。但是,在众多师范院校的课程实施中,教材教法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普遍存在,课程内容多,教学时数少;教师讲授为主,学生演练为辅,加剧了“教”与“学”之间的固有矛盾。合理开发和利用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关键是学会取舍。实践教学中,教师应对课堂生成性资源时存在两种普遍的误区:一是教师严格依照教学素材,无视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固化教学目标和课堂提问;以预设方案统领教学全程,对生成性课堂资源或漠然处之,或形式化处理,人为割裂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二是教师应对课堂生成性资源时理性缺失。主要表现为:无视教学预设功能,课堂之上天马行空,严重偏离教学目标。
二、高师学生教学技能培养中课堂生成性资源开发的策略
(一)弱化控制意识,强化生成意识,注重课堂的情境性
在实践教学中,诸多教师习惯于把标准化、模式化的教学方法或教学设计按部就班地植入自己的课堂教学之中,学生的反思和创新能力在这种机械化的教学方式下消磨殆尽,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多样性岌岌可危。教学技术取代了教学艺术,教师成为了一名合理运用“科学技术知识”的技术人员,教育智慧成了一种隐而不发的潜在状态。教学内容的生成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和灵活性,并包含了一定的师生共同建构的“不确定性知识”,是在已有经验与新信息不断作用下逐渐生成的。在教学活动中,留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时间和空间,引导他们在开放的活动情景中去实践、去体验、去感悟。从生成性资源的角度看,在活动过程中JIAOXUELUN教学论有不断涌现出的新的生命信息,不同个体经历与发展水平的差异、偶然事件,教师及时运用恰当评价,进行引导、挖掘、升华,从而使学生得到真正意义上的生命发展。因此,在高师学生教学技能培养中,凸显师范技能培养的情境性势在必行。其教学策略必然也应遵循科学的认识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鼓励高师学生深入基础教育教学一线,去了解中小学生,认识他们的教学对象,丰富教学实践经验,获得对教学直观的感性认识;学习教学理论知识,在充分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把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结合内化的教学理论知识和高师学生试讲的教学实际,针对同一个案例、同一份教案,对师范学生进行集体课堂教学的演练,然后集体讨论、分析、对比、总结、反思。
(二)融合个性与标准,统整预设与生成,注重课堂的平衡性
首先,精心预设教材,注重生成。教材是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教材资源对课堂进行合理预设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除了对教材的开发,预设也是开展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之一。课前预设不仅要以对教材开发为前提,还应基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形成合理的教案和学案。教师需要充分的发挥主导作用,帮助学生把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经验、个性兴趣以及社会阅历构建成一个体系,指导学生自觉认识并主动开发利用这些生成性资源。
其次,探索发现,统整预设与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体现对文本的尊重,生成体现对学生的尊重;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具有互补性。如果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非常精彩的生成;反之,如果不重视生成,那么预设必然是僵化而缺乏活力的。再次,健全学校评价机制,鼓励生成性资源。教学技能训练中的重要环节是评价的信息反馈,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也是教学技能培养成败的关键。评价指标体系应关注教学技能的生成、发展及重塑策略。评价体制不健全是导致课堂生成性资源开发与利用不合理的一个重要原因,应试教育的评价机制深刻影响着教师对课堂生成性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积极性与主动意识。因此,建立健全评价机制,将教师对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纳入教师业务考核之内,激励教师主动去开发与利用课堂生成性资源。
(三)以“智”养“技”,强化资源整合,注重课堂的整体性
“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只有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反思才能对教学技能形成规律性、本质性的认识,从而形成教育教学智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提高开发利用生成性资源的教学智慧,要处理好生成和预设的关系,提高学生的教学机智水平。健全知识结构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提升教师知识整合能力的必由之路。首先,课堂资源的生成过程具有极强的情境性与随机性,学习的状态、条件等瞬息万变,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即时接纳各种突变信息,结合具体的教学场域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及时调整预定的教学环节和步骤,并根据执行过程中获得的信息不断修正和改变教学方案,或依据教学现场的实时特点而动态生成新的教学方案。其次“,大学与中小学的伙伴协作已成为学校改进和教育变革的有效策略”。建立系统的合作机制,加强对培训教师和实习生的管理势在必行。
其一,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是建立伙伴关系的基础,只有认同知识和技能同等重要,教学主体才会懂得反思,进而学会创新。
其二,建立师范院校与中小学合作培养教师的管理机制和教师规范的运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