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堂的核心范文

时间:2023-09-01 17:17: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智慧课堂的核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智慧课堂的核心

篇1

一、给学生的探究行为注入强劲动力

探究是一种意识,更是一种自发的行为,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就需要让学生在平时的课堂中感受到探究的自我需要,教师要在课堂中注入一股引导学生探究的动力。

(1)善于营造轻松和谐的探究氛围。数学课堂,因其学习的内容单调乏味,往往使学生产生枯燥无趣的学习感受,在课堂中教师如果将内容讲得机械而深奥,学生会对学习产生排斥与无趣,更谈不上对数学知识的探究。因而,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中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并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来给予学生探究的空间。如教学“认识几分之几”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西游记”动画场景,并提出“一块饼,师徒四人怎么分,才能一样多呢?”这个问题。学生有了感兴趣的话题,也就从内心产生了参与探究的主动性。

(2)巧于激发学生好奇的探究心理。探究的内容都是来自于教材,教师要灵活处理教材的各项知识点和学习重难点,要将教材中的学习重点进行巧妙转化,让学生在教师的平常问题中感受到不平常,在新奇的内容中激发好奇心。如引导学生探究“圆锥的体积”这一知识概念时,教师引入“羊羊运动会”的比赛情境,让学生对比“圆柱体与圆锥体积的异同”,探究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和实际运用。

(3)乐于给予学生成功的探究体验。探究活动也是学习行为的重要内容,要激励学生坚持并逐步形成习惯,就需要在课堂中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学习付出的收获,享受成功的快乐。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无论是学生的动手操作、质疑提问,还是针对具体问题的归纳概括、小结练习等,教师要能够及时给予合理客观的肯定与鼓励,要让学生从教师的评价中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在下一内容的学习中更加主动积极。

二、给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宽广舞台

当学生在内心中对于探究活动有了足够的信心和乐趣,他们就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更高难度的探究活动。此时,教师则需要创设更多的探究空间,为学生提供更为宽广的探究舞台。而要用好这方舞台,还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提出的问题要有“探究空间”。很多教师误认为“探究”就是“提问题”。这样的说法有对的一面,也有不对的一面。有些问题过于简单,没有思考的价值,也就失去了探究的空间。而真正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则是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能够调动学生思维活动,让学生充分运用所学的各种知识,并经历观察、分析、推理、判断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因此,“有价值的问题”才能真正引发学生的探究行为,逐步深化学生的探究能力。如学习“一个数除以小数”内容时,在学生复习了“整数除以小数”之后,出示“小数除以小数”的题目,并让学生观察发现、提出问题,在学生提出问题后再引导学生思考“你准备怎么来计算这样的算式呢?”让学生结合先前学过的内容进行思考探究,在这样的过程中师生共同探究计算的方法。“有价值的问题”才能够让学生将新旧知识进行自主串联,让学生在已掌握的知识基础上寻找到成长提升的路径。

(2)组织的讨论要有“探究意图”。数学课堂中的“问题”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的主要抓手,而课堂活动中的集中讨论则是探究活动的主要形式。课堂中的讨论主要是小组讨论和集体讨论这两种形态,无论是哪种形式,教师都应让讨论凸显“探究意图”,也就是要让讨论活动具有明晰的主题、方向和目标。如教学“0不能做除数”这一概念,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假如除数是0,结果会怎么样”来进行讨论,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思维的碰撞中加深对数学知识概念的深刻理解。

(3)设计的练习要有“探究价值”。练习是学生借助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深化的重要实践活动。教师在给学生选择和设计练习题目之前,要关注学生完成题目时是否需要进行有效探究,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来完成练习。因而也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就需要进行精心选择,合理取舍,要让一节课中的练习发挥出应用的探究作用。在学生完成探究练习的时候,教师要充分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同时要及时有效地巡视,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以便及时点评与讲解。而当学生完成了练习之后,教师则要借助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等形式来进行及时反馈,让练习的“探究价值”发挥到最大效能。

篇2

关键词:有效课堂;学习主人;教学理念 ;语文素养

我们认为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双方都积极参与,共同努力,创造性地圆满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有效的语文课堂是所有语文教师努力追求的目标,它是以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度为取向,能够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能够高效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而现实中的小学语文课堂不少是言之者谆谆,听之者渺渺。“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我们要让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用智慧和心灵来构建有效的语文课堂。

一、 提高兴趣构建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非常强调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强调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应该说,语文是学校各学科中学生兴趣最浓厚的,但由于我们的语文教学还在围绕着考试指挥棒转,这样的语文教学往往是学生感兴趣的不教,学生不愿学的必须教、必须学,原因只有一个:那是要考试的内容!

学生不应成为考试的机器。尽管他们年龄还小,但他们首先是人!人的生命是智慧、力量和一切美好的情感的唯一载体,尊重人、尊重生命应成为我们语文教学的最高要务!我们不应该坚持教材要学生学习些什么,也不要想当然地替学生作决定该学些什么,更不要说因为要考,你就得好好学习这些。倾听一下学生自己的心声,让他们来决定该学些什么和该怎样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的教学一定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提高语文学习兴趣构建有效的语文课堂,必须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我们的现实的课堂中,许多老师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往往致力于创设各种生活情境以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却没有意识到课堂教学本身就是教师和学生的生活。在这个生态环境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最能体现出来的。也只有将学生放在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上,教师通过有效的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长盛不衰。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就必须基于学生的真实生活,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真正的主人。

我们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同时并不排斥教师的主体性,因为课堂教学同样也是教师的生活。因此,将课堂视为师生的生活非常必要。教师要热爱自己的生活——发自内心地热爱语文、热爱语文教学,才会激发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充满智慧、激情和创造力的。教师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如何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创造条件上,体现在和学生的教学交往中怎样发挥引导作用,更体现在对语文教学的职业认同和愉悦。只有对语文有兴趣的教师才能创造出有趣味的课堂、培养出对语文有兴趣的学生,也才能使语文课堂高效、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 提升理念构建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

我们知道语文课堂不仅是教师的教学艺术的展示,而且还是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和独特的教学风格的展示。

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应是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应是动态生成的充满智慧的教学,应是赏心悦目的美的教学,应是关注师生双方快乐健康发展的教学。要达成这样理想的教学境界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努力,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不断地创新实验。

构建有效的语文教学课堂,就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教学中要改变过去那种自己主宰教学、唱独角戏的做法,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确立明确学习的目标,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提出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和行动。还要注重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合理适度的学习动机。当学生取得成绩的时候要及时给予学生表扬和奖励,当学生学习出现困难和懈怠的时候要随时进行提醒和校正。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的关系,他们的有意注意的时间短,教师要尽量采用适合学生年龄和心理的教学活动来吸引学生,让他们在活动中学得知识、得到锻炼、提升能力和素养。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应当激发并保护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而且,在课堂教学结束后还应让学生继续保持学习语文的强烈愿望。

三、 提倡创新构建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将课堂教学仅仅作为一个知识授受的简单过程,将学生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简化为一种简单的认知活动,课堂教学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越来越远,同时也远离了学生的道德生活,远离了学生的情感生活,课堂这个本来最具生命力的地方失去了促进学生创新与发展的生命活力。

创新不是弄些花里胡哨的教学“花招”。它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开动头脑、放开手脚,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心与心的真诚交流,在思想的碰撞中闪现的智慧的光芒。一堂课如果只是按部就班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就没有闪光点,就不是高效的课堂。要有创新,学生的主动参与思考并进行积极热烈的讨论必不可少,教师的生命力就是点燃这堆熊熊烈火的星星之火,创新的课堂教学其效果必然优于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参与学习状态。

创新的课堂学生不再是被动吸收知识的容器,教学成了唤醒生命的心灵的对话,教学过程成了生命被尊重、被激活、被丰富的过程,课堂成了生命的生成、发展、升华的阵地,这应该就是有效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

四、 提前反馈构建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

构建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要求教师根据课堂的实际,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对教材做出合理、适度的加工与改造,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特别是要及时发现、充分利用课堂自然生成的资源,抓住那转瞬即逝的教育契机,让学生活跃起来,主动参与,主动探究,把学生思维和情感引向深入,以求快速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篇3

【关键词】PDA终端;中学“智慧课堂”;课堂模式建构

《基于PDA终端的中学“智慧课堂”的研究与实践》是我校承担的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大招标课题《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策略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子课题研究项目。而“基于PDA终端的中学‘智慧课堂’模式建构”又是这一子课题的重要研究目标和实践的落脚点。通过对现有各种高效课堂(如生命课堂、未来课堂)建构策略的梳理,我们发现凡是成熟的课堂建构模式,都具备以下七个要素:理论基础、建模理念、模式目标、模式结构、实施策略、实施条件、评价设计。七个要素相辅相成,构成一个完备的课堂建构体系。基于这一发现,我们在进行“基于PDA终端的中学‘智慧课堂’模式建构”的研究与实践时,也主要围绕这七个要素展开,本文拟对其前四个要素进行简要论述,以求教于方家。

一、超越知识教育,走向智慧课堂――基于PDA终端的中学“智慧课堂”模式建构的理论基础

早在2008年,国家督学、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原所长成尚荣教授就指出:“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超越知识教育,从知识走向智慧,从培养‘知识人’转为培养‘智慧者’;用教育哲学指导和提升教育改革,就是要引领教师和学生爱智慧、追求智慧。”新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让智慧唤醒课堂,让智慧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是时代的呼唤,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是课堂教学焕发生机与活力的契机,也是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使命。

二、互联互动,启迪智慧――基于PDA终端的中学“智慧课堂”模式建构的建模理念

首先,智慧课堂中的互联互动,要借助托于现代信息技术设备、“电子书包”以及云平台等建设“智慧教室”。“智慧教室”主要包括教学部分和服务部分。其次,智慧课堂要以“教学应该启迪智慧”为根本出发点。课堂上要充满疑问,设计合理的教学悬念;引导争辩,使智慧的火花碰撞、交汇;凸现探究,智慧往往生成与对知识探究的过程;走向生活,在知识与生活的融合中培养了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再者,需要将教育者的教育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教育。课堂需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知识的汇聚、思维的碰撞、思想的交锋、情感的融合。最后,智慧课堂应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要有多样化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投入学习;应重视动态生成,用智慧启迪智慧,用教师的专业成长带动学生的智慧成长。

三、系统完备,操作高效――基于PDA终端的中学“智慧课堂”模式建构的模式目标、模式结构

在对“基于PDA终端的中学‘智慧课堂’模式建构”的理论基础和建模理念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认为,该模式的建构目标要包括以下要件:

(1)智慧教室――智慧课堂平台建设。在无线网络环境下,投影仪、触控式白板、台式电脑或笔记本电脑、个人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组成的教师端能与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组成的学生端实现互动、广播、控制,辅助以嵌入式录播设备实现录播、监控、巡课等功能。

(2)智慧教师――智慧课堂的基础。培养智慧教师,需要有以“爱和责任”为核心,以“主动学习、发现自己、智慧工作”为主题,以“加快推进教师专业化进程”为目的,以“教师读书工程”为主要手段的,立体化的教师培训工程。要认识到:文化素养是教师成长的基础,专业知R是教师成长的核心,教育智慧是教师成长的催化剂,生活实践是教师风格形成的保障,人文素养是保持教育活力的重要支撑。

(3)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实现智慧教学、学习的有效机制。在“智慧教室”利用电子书包进行课堂教学是一个新型的信息化产物,在此背景下,我们主要探索了“三三四四一”自主学习模式及其应用(即“三课型”、“三模块”、“课前四环节”、“课上四环节”、“课后一环节”)。

(4)智慧教育文化――课改推向深入的文化保障。学校文化层面,要科学定位办学目标,提炼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符合智慧教育理念的校训,着力建设学校厚重广博的文化内涵。

教师文化层面,要提倡教师成为“情趣高雅、言语文雅、行为儒雅”的富有智慧的人;结合“共识”和“分享”两个基本元素,以“共识”为核心建设教师的观念文化,以“分享”为核心建设教师的合作文化。

篇4

在近几年的教育实践中,学校构建了学校“润泽教育”的六大体系:一是精神滋润,管理玉润――提升管理智慧;二是教师慧润,课程研润――培养智慧教师;三是文化浸润,课题丰润――开发智慧课程;四是课堂涵润,挖掘悟润――构建智慧课堂;五是德育温润,活动养润――润育智慧学生;六是家校合润,家长殷润,发展智慧家长。

经过日积月累不断沉淀,学校坚持了“润泽教育”的五大追求――让教育具有水之“持之以恒”,“润”之细中,浸润学生的心房,心灯点亮心灯;让教育具有水之“滴水穿石”,“润”之思中,开启学生的心门,思想升华思想;让教育具有水之“时雨化之”,“润”之情中,点化学生的心灵,生命润泽生命;让教育具有水之“静水深流”,“润”之心中,顺应学生的心性,智慧启迪智慧;让教育具有水之“上善若水”,“润”之德中,培养学生善良的人性,人格涵养人格。

文化浸润,课程丰润

建校之初,学校的校本课程规划就以“文化与课程同行,课程与文化同在”开发多元化智慧课程为宗旨,以“规范国家课程、挖掘地方课程、开发校本课程、打造微型课程、探索家本课程、拓展国际课程”为主题,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开发可供选择的、满足不同学生需求的课程,编写具有华润特色的校本课程系列教材,形成了由学科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构成的课程体系。学校将特色校本课程开发与校园主题文化建设同行,力求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

“国学”校本课程 学校以“国学育人,树魂立根”的国学文化为底蕴,开发“国学”校本课程,以儒家思想核心“仁、义、礼、智、信”为核心价值追求,以中华文化大讲堂为载体,以传承中华国粹为主线,给予学生精神的引领、人格的涵养,教导学生做一名懂礼仪、有智慧、有道德的人。为此,学校分年段在一、二年级开设《弟子规》、《三字经》三十六计成语故事、二十四孝故事校本课程;在三、四年级开设梅兰竹菊荷、春夏秋冬、唐诗宋词诵读、中华传统典故故事一百篇、创编中华美德四字歌校本课程;在高年级段开设唐宋家故事欣赏、古代著名诗人词人诗词欣赏、中华国粹探究阅读、中华文化百题欣赏校本课程,力求培养学生“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的人文修养。同时,学校以功能性教室为阵地,以发挥教师特长为优势,以功能性教室主题文化为引领,开发系列主题性校本课程,包括:以中华国粹武术为基础,开发“祟文尚武,厚德载物”的中华武术主题校本课程;以书法文化为基础,普及“立字立德,立字立人”的堂堂正正做人、规规矩矩写字的书法校本课程;以及“茶韵诗香,茶礼悟道”等传承中华文化的“国粹品艺”校本课程等。

“探究型”校本课程 学校让学生在了解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的同时,使学生懂得未来社会的发展是以科技为引领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在探究体验中学会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智力型”校本课程 学校在一到三年级开设围棋课,四到六年级开设象棋课,开放的棋艺大厅摆放各类棋盘,学生随时可以下棋,并从棋里悟道:与大师同行,走好人生每一步。智力校本课程的开发还体现在“数学智慧王国”,学校将陆续开设数学奥林匹克课程、数学家的故事、数学思维训练营等以开发数学智力为主的校本课程。

“博览型”探究阅读理解校本课程 博览型校本课程以丰富学生中华底蕴、开阔学生国际视野为目标,如:让学生了解世界著名城市和各国国旗、中西方节日文化风情、世界著名大学等,在探究性阅读中了解世界文化遗产;让学生了解体育馆里的奥运文化,培育学生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的人生拼搏精神,培养学生将从这里走向世界以及走向未来世界的公民意识。博览型校本课程还体现在“双语成语故事”“中华双语文化百题”和全学科全员参与的探究性阅读实验的开展,以及举行“华润杯”英语双语演讲比赛等。

“体验型”德育校本课程 学校以“幸福体验每一个”教育愿景为核心,以《华润智慧好少年成长手册》为载体,围绕“多彩活动,成长风景,温润而泽”的体验德育主题,开发“我相信,我能行”八项德育校本课程:丰富阳光课程、夯实安全课程、多元社团课程。通过多元课程文化的浸润、多元课程的丰润开发实践,校本课程的功用最终呈现在学生个体发展上,努力做到让学生经过小学六年的学习,毕业时能获得三品、三雅、三基、三力和六强、九能。培育三品:精神品质、道德品质、意志品质;涵养三雅:举止文雅、气质优雅、品位高雅;夯实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铸造三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发展能力。六强具体表现为:有较强的诚信、爱心、责任心;有较强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有较强的运算与逻辑思维能力;有较强的艺术素养;有较强的身体、心理素质;有较强的生活自理与实践创新能力。九项能力具体表现在:能写一手好字,能演奏一件乐器,能懂一种绘画技巧,能说一口流利英语,能写出优美的好文章,能会两项体育锻炼技能,能学会终生受用的好方法,能养成终身受益的好习惯,能树立幸福追求的人生价值观。

课堂涵润,探究悟润

教育需要智慧,缺乏智慧的课堂只能是一种认知结果的堆积。学校依据“生命与智慧教育”和诺丁斯的“幸福关怀教育”理念,围绕润泽教育智慧课堂的标准,努力实践“进德修业,因材施教”的教风,以“关怀成长每一个”为行动策略,以“润泽教育智慧课堂”为行动目标,努力实现“和蔼亲切每一个,博学精进每一个,智慧创新每一个,仁爱宽厚每一个,温文尔雅每一个,幸福体验每一个,和谐发展每一个,成就梦想每一个”的八个愿景。

教在“激发兴趣,教会方法,培养习惯,涵养品格,探究实践,启智体悟,关注个性,开发潜能,启迪智慧,发展能力”的润泽教育教学方针指引下,在音乐、美术、科学、数学学科开展双语教学,并在科学、数学学科引进新加坡版教材,通过有效实施双语教育,构建双语智慧课堂,促进学生的双语思维能力发展。

近年来,学校在深入研究“润泽教育背景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了“四个环节”“八度探究”。“四个环节”体现在教师备课设计上要探究准备,探究实践,探究体验,探究发展。“八度探究”体现在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做到:细化探究目标,让教学有“梯度”;创设探究情境,让学习有“温度”;落实探究实践,让参与有“维度”;优化探究体验,让体悟有“厚度”;精选探究练习,让学习有“效度”;提升探究总结,让思考有“深度”;拓展探究作业,让研究有“广度”;关注探究评价,让发展有“宽度”。

在“润泽教育背景下智慧课堂”四环八度的探究教学实践中,学校分学科、分年段制定出润泽教育课堂教学精细化管理细则和探究性智慧课堂评价标准,并且聘请了一批教育专家莅临学校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学校以特级教师精品课为引领,以人人奉献精品课为载体,以华润智慧教育论坛为平台,以小课题研究为依托,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使教师能“静下心来育人,潜下心来研究”,做到“教学研究常态化、常态教学研究化”以及“人人有课题,个个能研究,学科出特色,研究出成果”。同时,学校还邀请《辽宁教育》《教师博览》《大连教育》主编到校指导教师提炼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学校努力营造充满生命活力的智慧课堂,践行生命教育的宗旨:激发生命的潜能,提升生命的品质,捍卫生命的尊严,唤醒生命的热情,体会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同时,学校努力构建“积识转智、化智成德、转德成行”的课堂文化,让润泽教育课堂涵润着生命与智慧的和谐地交融,使课堂成为师生学识、智慧、能力和人格连续不断地积淀储润过程。学校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七个给予”:给予学生人文的关怀、精神的引领;给予学生生命的润泽、智慧的启迪;给予学生多元的发展、文化的积淀;给予学生习惯的培养、人恪的涵养;给予学生探究的实践、幸福的体验;给予学生选择的权利、思考的机会;给予学生视野的拓宽、能力的发展。

篇5

一、有效源自巧妙处理教材的智慧

1、要深钻教材,把握核心价值

文本的核心价值是文本中隐含的语文学习价值,即能够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完成语文课堂应完成的教学目标。有效教学智慧课堂的本质就是将文本所隐含的核心价值凸现出来,训练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完成课堂应该达成的教学目标。

2、要个性解读,寻找最佳切入点

“切入”,是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文本的入手点。好的切入,能保证学习的重点又能带动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把握,更能使学生的思维深入到文章的每个角落。

3、要从学生阅读原点,阶梯性走进文本

教师与学生在认知水平、生活经验和人生阅历上不是同一等次,在处理文本时一定要注意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从学生实际出发,使学生产生阅读文本的兴趣,更好的体现智慧课堂。

二、有效源自精心设计问题的智慧

有效课堂要有精心设计问题的智慧,设计问题要有梯度。例如教授《梅花魂》一课,为了使学生深刻而全面理解文本内涵,我设计了一个核心问题:文中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并想想为什么会受到感动。在随文读悟的过程中,我设计了几个子问题:外祖父为什么会读诗落泪?他珍爱梅花的什么?梅花魂到底是什么?第一个问题引导学生综观全局,抓住“感动”一词来学习借物喻人的写法。子问题可以挖掘文本内涵,与文本深入交流,体味文中梅花魂的意义。

三、有效源自精确点评的智慧

1、点评要富有启发性,从而推动教学的有效性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课堂回答,要能及时把握学生的回答问题的重点,分析学生对这一问题的思维,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要给予准确适当的引导和点拨,引导学生不断去发现、尝试、探究、以致解决,推进文本阅读,推进教学进程,让学生思维不断“柳暗花明又一村”。

2、点评要富有激励性,从而推动教学的有效性

激励性点评指教师在倾听学生的课堂交流过程中,能及时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评价和积极鼓励。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引发思考,乐于表达,提高学生参与课堂交流的积极性、主动性、张扬个性,还课堂以学生真实真正的学习空间,达到有效教学、高效课堂之目的。

3、点评要深化学生的回答,从而达到教学的有效性

《斑羚飞渡》公开课片段。

师:请同学们说说《斑羚飞渡》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生1:本文讲述了斑羚遇险后绝处逃生的故事。

生2:本文讲述了斑羚在危亡时刻,老斑羚牺牲自己保全年轻斑羚的故事。

师:同学们概括的很好,说明大家读懂了文章,我们把第1第2位同学的回答综合一下就更完美了。

生3:本文讲述了斑羚为了种群的延续,牺牲一半保全另一半的故事。

通过刚才上述事例,我们可以看出:通过对学生1、2的评价整合深化, 生3完美完成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达到教学有效性。

4、点评要能启发新问题生成,从而达到教学的有效性

在教《唯一的听众》时,与学生交流课文几次写到老人的眼神呢?用横线画出来,读一读,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在写老人的眼神的时候,都有一个共同的词语――“平静”。) 你们怎么理解“平静的眼神”?引导学生想象老人的心理活动。你又从老人的眼神里读出了什么?(对自己的鼓励、期盼、肯定、赞许)

启发性点评,促进问题生成,重视语文对学生熏陶感染同时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5、点评要适合适时、适度、适量、适宜,从而激发教学的高效

教育学家布莱克.威廉提出,有益的教师反馈应该是具体的、描述性的和及时的。评价的基本原则就是里面提到的“及时”,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驰骋想象,畅所欲言。

其次,评价要适度,不能对错一味赞美。

再次,评价要适量,不能滥用。

最后,评价要适宜。教师不能总是用那种 “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浮泛空洞的语言来评价学生,像 “好”、 “很棒”等,而应该用上具体的描述性的语言,让学生知道自己是因为什么原因而被赞扬。

6、点评要幽默,从而助推教学有效性

幽默作为一种课堂教学语言艺术,不仅仅能博人一笑,产生愉悦感,而且还能于笑声中给人以智慧的启迪。在教学《海底世界》时,教师让学生读课文写海底小动物 “窃窃私语”的文字,一个学生用非常平直、响亮的声音大声朗读,教师说:“嗅,你那么读,小动物们会被吓跑的”。孩子觉得老师善意的评价潇洒幽默,同时也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四、有效源自促进学生成长的智慧

1、由文本引发学生对生活人生的思考促进学生成长

教师要善于利用文本丰富的内涵,引发学生对生活对人生的思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人教版教材中的绝大部分课文都是作者生活体验和心灵感悟的结晶,给我们师生留下了很宝贵的精神财富。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去感悟生活,用情去领悟生活,用爱去谱写生活。

2、在民主、平等、和谐的“谈话教学”中引导学生成长

篇6

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不仅是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也是近年来我国高校在信息化背景下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模式的重要工作。“智慧校园”概念正是在此基础上提出的。由于智慧校园建设还处在摸索阶段,尽管学术界对智慧校园的定义还存在一定的争议,但在这些争议背后,我们仍可以找寻学者之间的共识,即“智慧校园是指在互联网基础上,通过多种应用系统把教学、科研、服务融为一体的智能化和智慧化教学、学习和生活环境。”

智慧校园是高校教育信息化的高级形态。较之数字化校园,它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征:第一,网络与智能终端的“无缝隙”覆盖。“智慧校园”是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智慧化的校园,互联网的无缝隙覆盖是智慧校园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而智能终端的广泛应用也使得校园环境、师生生活状态等相关信息传输到学校控制系统,这是智慧校园建设的物质基础。第二,海量的数据支撑。“大数据技术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对海量数据进行存储和分析。相较于数字校园,智慧校园最核心的特征是通过各种智能终端、可感知设备和信息系统获取了海量的活动过程与状态数据。”第三,个性化的服务体系。“智慧校园环境及其功能均以个为理念,各种关键技术的应用均以有效解决师生在校园生活、学习、工作中的诸多实际需求为出发点”,这一显著特点满足了师生的各种需求,同时也成为智慧校园建设的不懈动力。第四,开放的学习环境。智慧校园发挥其信息共享的优势,打破了以往单一的教科书模式,同时时间上的可支配性(从单一的课上扩展到任何时间)、空间上的可延展性(真实情境和虚拟情境能得以发生)都使得学习环境大大的开放。

二、智慧校园建设中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困境

在高校智慧校园建设进程中,由于信息化运行支撑平台构建的不完整性,导致校园内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这不仅制约了智慧教育改革路径的创新,在与学生管理工作的结合中也遭遇了新的障碍和瓶颈。

(一)高校学生管理模式与信息化技术的耦合性低

毋庸置疑,全方位“智能化”是建设智慧校园的技术核心,也是实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跨越式发展的崭新途径。它试图将信息化技术和网络平台与校园资源充分融合、统一协调,以此建立高效、科学的管理模式。但目前大多数高校因云技术、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不到位,学生管理工作更多的是依托于数字化校园,仍以“学校—院系—班级—宿舍”的单向管理模式为主,学工线的教师仍然未从大量烦琐的事务性工作中真正走出来。数字化校园建设着重构建独立部门的信息系统(如图书馆管理、公寓管理、学生心理档案管理等),这种建设方式与学生管理工作的信息集被“割裂”,各个应用系统所应发挥的效益没有更好地被利用和挖掘,也很难对整个学校信息进行查询和决策分析,这大大降低了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再加上学工线上的辅导员教师学科背景各异,信息素养能力参差不齐,这也在客观上加大了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

(二)智能化信息服务能力不强

智慧校园建设的目标之一,是向全体师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和全方位的信息服务,使其能够第一时间获取校内的人员、设施等资源信息,更好地为教学、科研、生活提供服务。如学生考勤管理是学校开展教学工作和参加社团活动等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由教师或活动负责人来承担考勤管理工作,但是这项工作会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如何利用智能化信息手段提高学生考勤的效率是多数高校亟待攻关的难题。再如校园一卡通,多数高校现有的一卡通系统在设计时仅仅是将多个系统进行简单的整合,对于整合后的系统如何管理,各系统之间的信息如何共享、如何交互使用,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划。控制系统的各部门在对师生进行服务时,并不能全面的了解用户(如未能将学生的学习、科研、心理档案等独立信息源融合为一个完整的信息集呈现出来),这使得部门的重复工作大大增加,也造成了部门的服务始终不能达到师生的满意。(三)利用信息化技术的思政教学水平有待提升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视频微课、翻转课堂、MOOC(慕课)成为教育变革的三大热点,要求教师在使用信息资源时,必须要像运用粉笔和黑板一样自如。教师的信息素养在这些课堂上成为“上好一节课”的关键。“当信息技术撬动了课堂,课堂就必须与时俱进。智慧课堂建设,关键还是在教师自身。要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的融合,既要排除机器的干扰和牵制,又要最大限度的发挥智慧课堂的优势。新技术用与不用之间,掌控全在老师。”但对于高校的大多数辅导员老师而言,其所学专业与智慧校园建设中所需知识并不能有效吻合。在未经过较长时间培训的情况下,教师对学生思想工作的管理更多依靠的还是“言传身教”。但成长在高科技浪潮背景下的95后大学生,更倾向于通过网络来真实表达自己的状态和情感。面对教育对象这一庞大群体特征的巨大变化,高校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与教育信息化相结合是必然趋势。

三、智慧校园建设进程中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路径

“智慧校园”不仅仅是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完善,还是信息时代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和教育理念的创新。顺应智慧校园的发展趋势,通过信息化手段为校园植入智慧管理,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水平,是目前高校教育管理者实现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

(一)加强协同性,将信息化技术植入学生管理工作

打造智慧校园是不仅是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学手段、促使校园管理模式的与时俱进,也是为了给师生创建更安全、便捷、智慧的校园环境,其终极目标是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提高师生的素质和综合能力。因此,信息平台建设人员与信息使用人员必须实现有效地沟通。一线的学工人员必须了解学校网络平台、智能终端设备等的使用方法;幕后的信息平台建设人员需要了解一个学生全部信息的维度。在综合考虑技术和学生工作管理方案之后,将信息技术融入学生管理工作之中,以此构建稳定、便捷、安全、科学、广泛参与的智慧校园。为了响应教育部“走出寝室、走下网络、走向操场”的号召,宁波某院校将信息技术融入学生晨跑制度管理中。学生在学院规定的时间内晨跑锻炼,只要刷一下校园卡,就会被记录晨跑的时间段和次数,进而与体育成绩直接挂钩。这样既督促了学生积极参与锻炼,又为老师烦琐的考勤工作减轻了负担。

(二)整合信息资源,提高智能化信息服务能力

高校的学生群体已经进入“95后”的年龄层,他们在科技浪潮的洗礼下,更加注重校园智能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人与物的联系更加紧密,甚至对“物”产生生活依赖。全面建设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有效地整合并共享信息资源,适应并引领学生时代潮流,建立一个开放的、创新的、协作的和智能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是创新高效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思路,也是智慧校园建成的目标之一。“智慧校园综合管理平台”实现了全校资源、数据的融合和共享。很多高校在每年迎新方面,尤其网上迎接系统方面得到不断完善,使得报到程序更加清晰化、人性化,体现了学校始终“以生为本”的服务理念。再比如,为了能够提升大一学生的生活技能水平,某高校宿管辅导员老师用微信这个智能平台,制作了关于如何清扫宿舍的微电影,通过互联网上传到学生的微信群中,学生通过手机、ipad等智能终端可获取服务资讯。

(三)构建智慧课堂,完善校内外的信息平台共享

在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过程中,翻转课堂将课堂的教学时空拓宽,搭建起一个“半开放式”的教学系统;MOOC课堂则完全是基于网络的社会化学习,是一种深度协作式和开放式的教学。翻转课堂和MOOC课堂成为众多高校着力打造的新式教学模式。为此,高校应首先完善并整合校内的资源信息平台,并与相关学科背景强的院校达成“信息共享”的意愿,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一个“无墙的课堂”,教学相长。此外,在课程评价方式上,可以借助于大数据的学习分析技术,对学生的知识建构与复杂能力进行有效评估,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加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支持,实现“智慧化”学习。部分高校已开设“微学分”“小微课堂”等,通过建设“微”教室、开设“微体验”课程、构建“微”单元自助式学习模式、开展“微”讨论活动等方式,逐步推进“微”教学的改革。“微”课的推出不仅有利于教师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和合作式教学,也将传统枯燥的思政课堂充满活泼的气息。学生也可以利用互联网社交网络等平台,通过采取“一对一”模式或学生自主进行拼装组合模式,在线上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无疑为学校建设智慧校园奠定了夯实的基础,为学校的进一步提升做了良好的准备。

四、结语

篇7

一、在情境营造中挖掘智慧源头

作为语言类学科,语文教学的核心归旨在于促进学生言语生命的提升与发展。而言语的品味体悟、实践运用都离不开相应的情境资源。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情境资源就是学生认知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更是学生提升能力、获取语言的重要平台。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充分联想的基础上深入认知体验,从而产生独到的见解。

例如在教学《烟台的海》中关于夏天烟台海的特点时,学生依据文本内容很快总结出烟台海的特点在于浪漫。而对课文中的这一用词,学生显然还缺乏感性而直观的认知。于是,教师则引导学生进行回忆,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看到的、感受到的认为浪漫的现象梳理出来,从而帮助学生从心理意识中形成对“浪漫”内涵的感知。而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潜入文字,感受夏天烟台海“浪漫”在哪里?

在这则案例中,当学生的思维出现停滞卡壳时,教师则借助学生现实生活的现有资源,让学生围绕着“浪漫”一词搜寻生活中的生活现象,从而有效地探析了学生内在的认知情怀,学生也就真正走进了课文的内容,感受到烟台海的特点。

二、在精心设问中唤醒智慧活力

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紧扣文本的本质特点,以文本基本价值取向为圆心,设计出具有较强穿透力和较广覆盖面的核心主问题,并以此为准绳开掘出富有层次性的子问题,从而在层层剥笋中推进课堂教学点燃学生的智慧火焰。

例如在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时,教师就精心了设置了这样的问题坡度,让学生在步步为营中直接指向了文本的本质要以:首先,教师引领学生回首文本语言,将关注的重点聚焦在对人物语言的描写上,让学生圈化出洪教头与林冲在打斗过程中的动作描写;接着,教师引导学生透过语言表象洞察人物个性,让学生思考“从两个人物出招与拆招中,你分别看出了两个人有着怎样的个性差异”?在教师的静心设问下,学生从洪教头的三棒中感受到人物为了赢取金钱而穷凶极恶的丑恶嘴脸,而从林冲“横、退、扫”体现出林冲到处谦让的君子形象。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基于文本的巧妙设问就像木偶表演中的提线,只需轻轻提动就能呈现出精彩的表演,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教学功效,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逐渐深入文本,强化学生的阅读体悟。

三、在言语揣摩中点燃智慧火花

入选教材的文本可以说都是文质兼备的典范之作,不仅有着精巧的构思和精妙的语言,更具备了丰厚的文化气韵。文本中值得品味与揣摩的语言价值点可谓比比皆是,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着力聚焦那些具有独特表现力和丰富情感的点睛之笔,让学生在不断探究、反复品味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心智活力。

例如在教学《黄果树瀑布》一文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感知描写瀑布声音的语句,形成对瀑布的初步体验;其次,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语言进行细致比照,对比瀑布声音的变化,感受作者前后遣词的不同;最后,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将原本生硬枯燥的语言文字激活成为鲜活的画面感,使得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展现的意境之中。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敏感地意识到瀑布的声音随着作者聆听地点的不断变化逐渐变得雄伟而壮观。就这样,学生依托对词语的感知、品味、想象,不仅感知了关键字词的大意,更品味了其中的质感,丰富了学生的认知体验,最终提升了学生对语言的品析鉴赏能力,课堂教学的智慧指数得到有效提升。

四、在艺术引导中促进智慧生成

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过程,说到底就是学生与教师围绕着文本进行深入对话的过程。新课标理念倡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个性化体验,如果教师能够激活学生内在的认知动力,就能充分释放学生的表达欲望,调整学生的认知思维,才能引发学生思绪的无限飞扬,使得课堂呈现出多元开放的质态,从而促成课堂教学的智慧生成。

例如在教学《望月》第一自然段中“镀”字时,教师引领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不用“嵌”,而用“镀”字,将学生的思维聚焦在月光的特点之上。很多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首先感知了“镀”本身就是在物体上“涂上”薄层之意,在这里凸显了月色的柔和和轻薄。有这样的体验认知为基础,教师则以语言叙述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由“镀”字进行景色的想象体验。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绪得到了充分的释放,想象的景象也各不一样。

篇8

关键词:智慧课堂;创建策略;研究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关于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层出不

穷,小学数学教学也不例外。在教学中如何通过教学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是许多身处一线的教师在教学中思索的一件事情。笔者经过长期的总结和研究发现,智慧课堂对小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较大的帮助。下面笔者将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创设动感课堂――智慧课堂的前提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上,学生所获取的知识,往往多是由教师灌输给学生的,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只是一个被动承载知识的容器,课堂教学往往由教师来主导。对于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来说,长期处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之下,一些枯燥的数学知识和定理很容易使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

因此,在创建智慧课堂之前,必须要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创设动感课堂,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思考,而不是一味地依靠教师进行知识讲解。比如,在学习“轴对称和平移”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观察生活中有哪些人们经常用到的物品具有轴对称和平移的特点,并在课堂上让学生将自己所观察到的事物说出来。由于在课下学生都积极地完成了教师所布置的教学任务,因此,学生的热情都比较高,在课堂上他们都希望能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出来。课堂变得动感了,智慧课堂才有可能构建。

二、情境创设――智慧课堂的感知

情境教学是教学中一种比较常见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融入教学中,有助于学生对学习知识的理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也可以适当创设一些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感知数学知识。

比如在教学“长方体”的时候,教师可以先拿几个不同的物体到课堂上,如正方体、圆锥、圆柱、三棱柱、四棱柱和长方体,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几个不同的物体中分辨哪一个是长方体,并说一说长方体有什么特点,学生根据自己过去所学习的长方形知识以及生活经验很快就能够辨认出来,这样他们对知识的记忆会更加深刻,而且在看到其他的不同物体时,也能引发学生的思考,这样学生的思维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拓展。

三、动手操作――智慧课堂的关键

小学生个性活泼好动,热衷于表现自己,平时在学校里学到了一首新的诗词,回到家里他们就会迫不及待地想要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现给父母,在课堂上他们也同样希望能够通过自己动

手,向教师展示自己的能力。

基于这样的原因,教师在教学时也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内

容,适当地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感受所学知识的用途,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以前文的“轴对称和平移”为例,在学习了这方面的知识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家庭作业,让他们在父母的帮助下,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设计一个轴对称或者是平移的装饰图案。这样的作业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而且对于学生的思维也有极大的启发,使数学知识不再是僵硬、死板的知识,而是变得灵活多变起来。

四、生活化课堂――智慧课堂的核心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数学知识的应用可以说是无处不在

的。重量单位、长度单位、几何图形、简单的乘除法以及随处可见的数字,这些知识的应用明确告诉我们,数学教学必须要回归于生活。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是脱离了生活,数学知识就变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架起生活与知识的桥梁,让学生能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真实性,学会灵活运用自己所学习的数学知识。例如,在学习了“购物”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单独去超市尝试一次购物,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受数学知识。再比如,在学习“图形的运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生活中有些图形是在不断运动的,他们的运动有什么规律和原理。通过这样的学习和尝试,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知识学习的价值,并且生成智慧,形成技能,发展能力,这样也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有助于数学教学的长远发展。

总之,智慧课堂是高效课堂的升华。在教学中,教师想要构建好这种课堂也绝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需要教师不断总结自身的教学经验,根据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创设合m的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对知识进行深入的思考,这样智慧课堂才有可能成功构建,才能实现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为学生以后进入更高年级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基础,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任敏.聚焦智慧课堂 感受数学魅力:浅谈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艺术[J].新课程(小学),2013(4).

篇9

关键词:智慧校园;新建校;建设内容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自20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引发了全球性的社会变革,信息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世界各国竞相投资教育信息化,力图通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随时随地的师生互动、无处不在的个性化学习、智能化的教学管理和学习过程跟踪评价、家教互通的学习社区等新型“智慧校园”教学管理模式已展现人们面前。但是,在新办的学校或者新建的分校、校区(以下简称“新建校”)建设过程中,应优先建设哪些内容,如何搭建新建校的信息化基础工程,为后续的智慧校园全面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根据近期在北京市海淀区、朝阳区几所中小学的新建校智慧校园的设计和实施情况,梳理总结了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分析目标以及一期基础工程应重点实施的内容。

一、智慧校园的总体建设目标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以服务教育教学为核心,逐步开展智慧校园基础设施环境和智慧学习、智慧教研、智慧管理及智慧服务四大应用平台,在此基础上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分析,充分利用国家教育网等设施,实现与其他学校间的设备互联、资源共享、业务协同。从而将学校建设成为一个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融合创新的网络科研、透明高效的校务治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的智慧校园。

一般中小学的新建校建设分为3期进行建设,各期工程的建设目标如下:

1.智慧校园一期工程的建设目标

新建校一期工程通过校园信息与网络综合布线工程、计算机网络工程、机房基础设施工程、卫星及电视系统、教室多媒体设备工程、校园广播系统、电话系统、智能卡(门禁)系统、数字与显示系统等系统的建设,搭建符合标准的智慧校园基础环境,满足新建校开学的学习、教研和管理要求,为未来学校智慧校园的全面建设打好坚实的基础。

2.智慧校园二期工程的建设目标

新建校二期工程通过建设以平板教室、翻转课堂系统、电子阅览室系统为核心的智慧学习应用平台,以校园电视台系统、精品录播教室系统、视讯系统为核心的智慧教研应用平台,以物联网集中控制系统、设备空间展示系统、终端定位服务系统、协同办公系统为核心的智慧管理应用平台,以统一信息门户平台为核心的智慧服务应用平台,从而初步建设成一个以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融合创新的网络科研、透明高效的校务治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理念为中心的智慧校园,为实现学校日常智慧化的学习、教研、管理和服务提供信息化支撑。

3.智慧校园三期工程的建设目标

新建校智慧校园三期工程在一期、二期工程的基础上,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建设以教学质量分析、学生过程评价分析、学生舆情分析、教师行为分析为核心的综合应用分析平台,加强对教育、教学过程中海量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分析;通过建设机器人、3D打印等功能教室,提升老师和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充分利用国家教育网等基础设施,实现与其他学校的设备互联、资源共享、业务协同。从而全面建成以分层次教学、学生成长阶梯、先进的教育教学为核心理念的智慧校园。

4.智慧校园一期基础工程应重点实施的内容

在新建校智慧校园建设的整个过程中,一期工程是智慧校园建设的基础工程,但受限于新建校在建设初期中的资金条件限制和开办学的时限要求,智慧校园一期工程的建设内容应重点包括以下几方面:

(1)校园信息与网络综合布线

校园综合布线系统包括教学楼、办公楼、宿舍楼等在内的有线、无线网络数据信息点、视讯等系统的信息点位布设,系统设计采用主干核心光缆,楼层与核心数据交互采用24芯光纤,楼层设备间到各房间信息点位采用6类非屏蔽线缆。

(2)计算机网络工程

计算机网络工程将建设符合安全保密相关要求,构建万兆骨干、千兆到桌面的高性能网络系统。主要包括核心机房内采用的万兆接入能力的核心交换机,教学楼、办公楼、宿舍楼内各楼层的弱电机柜、各楼层内光电接换机。在安全方面,建设防火墙、流量控制、上网行为管理、多链路负载均衡等网络安全系统。

(3)机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遵循智能机房的建设标准,建设包括机房UPS、配电、精密空调、机柜、机房环境监测系统、机房安防监控系统,实现机房环境、安防、动力、门禁、报警信息的远程联网监控,实现对各厂商设备的统一接入、统一管理,适应核心机房无人值守和联网监控的要求。

(4)卫星及电视系统工程

卫星及电视系统工程将充分发掘本地有线电视的闲置频段,利用卫星接收设备接收电视节目,再把卫星电视节目和自办教学节目插入后混合传送,增加节目数量,达到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和提供电视教学的目的。

(5)教室多媒体设备

在教室中采用高清智能触控一体机、高清实物展台等组成的智慧教学系统,教师可以借助触控一体机实现图文并茂、情景交融的电化教学、视听教学、共享教学等。从而彻底改变教师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真正使课堂数字化,教育手段现代化。

(6)广播系统工程

广播系统主体上采用全数字化、IP网络化设计,由办公室、教室内教学广播和日常公共广播两个部分组成,可以满足学校自动打铃、广播通知、紧急消防广播、背景音乐、英语听力、英语教学以及AOD点播等基本需求。

(7)电话系统

根据需求建设一套全数字化、IP电话系统,实现几个校区之间的校内教育、教学通话及校内教职工、学生之间的通信,还可以与外网实现通话交流。

(8)智能卡(门禁)系统工程

智能卡(门禁)系统工程由图书借阅、门禁、食堂消费、考勤等系统组成,通过一张卡、一个数据库和一个发卡系统实现统一管理。

(9)数字与显示系统工程

针对校园情况,需要在包括校园大门、教学楼楼道、宿舍楼道、操场、公共场所等位置部署显示终端,并通过信息系统进行校园文化宣传工作。

结语

智慧校园正在我国各地火热的建设中,关于智慧校园建设的目标和内涵每天都在不断地丰富和扩展,本文根据近期智慧校园设计和实施的情况概括了中小学新建校智慧校园的建设内容,随着新技术、新理念的不断发展,智慧校园的建设过程和建设内容一定会有新的发展,将推动教育信息化工作不断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1]刘启新,沈李强,等.高校数字校园建设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序I.

[2]蒋家傅,钟勇,王玉龙,等.基于教育云的智慧校园系统构建[J].现代教育技术,2013,23(2):109-110.

[3]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1):58-64.

篇10

摘要:面对当今学习碎片化、移动化的趋势,广东移动客服(广州)中心,借助互联网渠道,致力打造“智慧共享平台”,形成了“泛学习——人人为师”的互联网时代特色学习模式,探索出了全新、实用、有效的知识管理模式。

关键词 :知识管理 共享平台 实践成效

移动客服中心是劳动和知识双密集性单位,人才和知识是最大的核心竞争力。广东移动客服(广州)中心(以下简称广州中心)面对知识经济时代学习碎片化、移动化、团队成员之间知识不能有效共享,带来的绩效不平均、能力不协调、员工效能低的各种问题,通过建立“互联网+”智慧共享平台,致力打造“泛学习——人人为师”特色学习模式,为知识管理体系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生动范本。

一、“互联网+”智慧共享平台的背景和需求

1.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知识管理面临全新挑战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人才和知识已成为企业特别是通信提供商的核心竞争力。然而,广州中心由于员工自身需面临循环往复的大量日常业务,导致学习时间少,不能对专业知识、经验案例、现有文件进行系统学习,影响了日常业务的高效开展,给企业的知识管理带来了全新挑战。

2.员工能力面临现实问题,创新模式成为迫切需求

广州中心作为全省最大的移动客服中心,工作量大,标准高,员工在日常客服中存在很多问题,如工作绩效不平衡、熟练员工离岗、新员工适应岗位慢等问题,因无法及时高效的获得有力的知识支持而影响了问题解决,降低客户满意度。

二、“互联网+”智慧共享平台的模式和执行

1.平台及具体模块定位

广州中心“互联网+”智慧共享平台具体包括三个模块,分别为:智慧达人风采馆、超能团队竞技台和业务精英部落格。其中智慧达人风采馆针对优秀员工,搜集经验智慧,展示优秀员工的风采;超能团队竞技台针对各专业团队,整理团队核心能力和运作经验,促进团队间的相互交流;业务精英部落格针对业务精英,引导具有相同志趣或业务强项的员工,分享经验,实现共同进步。

2.具体执行及任务分解步骤

(1)整理共享知识。根据员工岗位职责,将员工分为管理层、骨干层、班组长、员工层四个层级,分别确定主题方向和内容定位,增强共享知识的针对性。同时,结合员工职业发展路径,提炼关键工作指南,使共享知识对各个层级和岗位的员工起到有效的引领、培养和支持作用,从而增强共享平台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2)纳入共享计划。以科室为单位,对拟报的经验、知识、体会、案例和客户反馈等共享知识进行记录、评选,并推荐进入广州中心“互联网+”智慧共享平台”,实现有效共享。

(3)细化共享形式。平台具体分为E文档共享、微课堂分享、互动问答互访三种形式。其中,E文档共亨通过班组博客、客服之家网站、微信等平台知识;微课堂分亨通过视频录制、微课堂面授知识;互动问答专访就某个特定的方向或主题进行问答专访。

(4)进行评估激励。由人力室与各科室共同对平台共享效果进行全面评估,并对具体分享的知识、案例、经验等共享知识对中心起到的促进作用和价值实现进行评估,纳入员工绩效考核,进行物质和荣誉的双向激励。

三、“互联网+”智慧共享平台的实践与成效

1.传播了典型经验,优化了业务实绩

广州中心利用智慧达人风采馆,发动员工中开展经常性的调研活动,对发现的典型经验、业务技能等知识实现共享。同时,注重风采馆栏目的创新与细化。2015年,在人力微信中添加了“员工智慧-业务也疯狂”栏目,提炼2014年“十佳服务能手”的服务经验、业务技能,形成了“3勤4乐5巧”工作法,运用线上线下开展调研互动进行学习效果跟踪和评估,收集员工学习反馈和建议,使智慧共享达到良性循环状态。

2.组建了专家团队,强化了平台支持

中心通过邀请淘宝大学讲师陈平等在线服务业务专家和优秀讲师,分享在线服务运营管理经验,开展“五个一”课程开发活动:组建一支面授讲师团队,培养一支电子微课开发团队,开发一套“线下面授+线上微课”课程系列、搭建一个在线服务标杆、强化一个微课平台,使“互联网+”智慧共享平台栏目更丰富、形成更贴近各层次员工实际。

3.活化了知识管理,提升了员工能力

借助超能团队竞技台,广州中心选择4G精英、业务技能、营销案例,以知识库、楼道电视、博客等多渠道实现共享,有效提升员工整体水平。综上所述,在知识管理中,“互联网+”共享平台只是一个支点和起点,真正发挥平台作用,需要系统整理各个层级和具体岗位的共享知识,不断丰富活动内容,深化平台内涵,才能发挥“互联网+”共享平台的最大作用,使知识管理体系在企业发展中收到应有的成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