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方案范文
时间:2023-09-01 17:17: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数字化转型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而真正能够有效地实现电子图书与纸质图书有意义地结合的领域便是在教育领域。目前,很多国际知名的出版机构早已实现了对教育类图书的网络版与纸质版相结合的营销模式。这一模式的成功在英语教育类图书的营销过程中表现得最为显著,能够成功结合的原因在于互联网的自身特点与学生的学习行为方式所致。从英语教育者与学习者的角度来说,基于互动式的语言学习最能使学习者达到学习的目的,而互联网是最能实现这一目标的媒体。目前,这一模式的创作者与推广者英国的培生教育集团已经成功地在全球各地推广了这种英语教材营销模式。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简称“外研社”)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专业外语出版机构。作为一个学术性、教育性出版机构,外研社制定了“以出版为中心,教育培训和信息技术为两翼,数字化出版,产学研结合”的方针,围绕“面向全民外语教育,提供全面解决方案”宗旨,构建了一个多元化、系列化、立体化的出版框架。
早在2002年伊始,外研社就开始了把外语教材类图书进行电子化与纸质化结合出版的尝试,并且摸索出一套较为成功的经验模式。以“外研社基础英语教育数字化解决方案”为例,该方案的核心理念是公平教育,优质教育,人性化教育。它以学生为中心,提供覆盖教学全流程的优质数字化资源,包含互动性强的综合类资源、听说读写测专项资源、教师专业发展课程资源等。所有资源多终端适配,为学生、教师、家长和教学管理者提供全方位数字化教与学服务。该数字化解决方案具有诸多特色。
第一大特色:外研社iEnglish基础教育数字教材以信息化环境下的公平教育、优质教育和个性化教育为核心理念,以专家为引领,以教师服务体系为支撑,与《英语》(新标准)教材配套,适配于个人电脑、平板电脑、电子白板和手机等各种终端设备。该网络教材权威科学,资源丰富,功能强大,美观时尚,实时沟通,个性动态,并内嵌先进的语音评测引擎,配有拓展练习和其他学习资源,具有学习管理功能,可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第二大特色:外研通点读笔互动教学系统包含外研通无线点读笔和一套多媒体点读软件包,是采用国际最新光学图像识别技术和2.4G无线传输技术研发而成的新一代课堂教学和学习工具。此系统不仅可以实现点读笔基本的即点即读、无线传输、电子白板、资源拓展、师生互动功能,还加入了点读笔互动答题的设置,同时也为老师提供了一个自主制作课件的开放性平台,承载了一般点读产品所不能承载的多媒体学习体验,是现有点读类电教产品的一次全新升级。
第三大特色:“悠游国际少儿英语”互动白板软件是外研社专为中国5岁―12岁的青少年精心打造的零起点英语教材,是一套立足本土需要的国际化教材。这套教材配有同步互动白板软件,适合在学校的多媒体教室和白板教室里使用。软件的设计符合孩子的认知,并且与教学内容完全匹配,包含动画、互动练习、趣味游戏、电子卡片及挂图等丰富的内容,不仅能帮助老师按照教学流程轻松组织课堂,还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第四大特色:外研社充分利用手机媒体的便捷性与移动性的特征开发了“掌上新标准”这套教育软件,把教材内容、动画全部录入移动版听说训练APP,它具有同步配套教材、智能语音评测、学习内容生动、操作简易便捷、动态数据跟踪的特点,真正实现了教师、家长与学生三位一体的服务。
第五大特色:外研社一书一练系统是国内首创的英语阅读成长管理工具,提供阅读服务,可以帮助学习者定位阅读能力,找出阅读方向,追踪阅读进度,记录阅读成长。该系统特点基于《中国中小学生英语分级阅读体系标准》,配备读物在线联系,题库书目持续更新,随机抽取练习题目,科学监测阅读效果,教师推送阅读任务,轻松实现家校同步,量化分析阅读行为,持续跟踪成长轨迹。它的课堂阅读可以检测学生阅读情况及能力水平,了解学生阅读进度及兴趣方向,制定差异教学计划及有效目标。它的家庭阅读则可以检测学生阅读能力水平,轻松找到合适读物,了解孩子阅读兴趣方向,科学加以优势引导,追踪孩子阅读成长轨迹,有效提升阅读质量。
第六大特色:为解决全国各地小、初、高教师在教学测试中经常遇到的找题困难、出卷复杂、试题难以管理等实际问题,外研社iEnglish基础教育题库系统推出了包括出题、审核、管理、组卷、打印、在线测试和报告生成等多项功能的智能化试题库组卷系统,该系统组卷方式灵活,试题筛选精准,结果分析快速,并且试题质量高,题型涵盖全,兼容多媒体,功能人性化,为教师的日常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第七大特色:外研社中小学生分级阅读测试系统是由外研社完全自主开发,用于精准判断学生阅读级别的在线系统。该分级阅读测试系统采用自适应算法,针对性地为考生推送试题,精准判定级别;系统自动评分,完成测试后可即时获得测试结果和反馈报告;测试用时短,并可分多次完成测试,不影响测试结果;操作界面简单友好,配有演示动画和音频,低年龄学生也可轻松完成。该系统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自身阅读级别,辅助家长和教师为学生量身挑选英语读物,促进英语分级阅读教学的开展。
第特色:iWrite英语写作教学与评阅系统基于英语写作实际教学过程的深入研究而设计,把机评和人评深度结合起来,注重学生之间的互评交流和教学过程中的师生深度互动,全面助力教师提升写作教学效果。iWrite可助学生开心写作,它的写作规划器,帮助学生把握语篇结构;它的机器评阅,在即时反馈中可激发学生写作情趣,在逐句详析中提高作文质量。 iWrite又可助教师轻松评阅,借助批注工具,快捷标注学生写作中的错误;支持句型点赞,重视鼓励性教学;错误类型统计,开展针对性教学。综上所述,外研社基础英语教育数字化已成功迈出了第一步。
篇2
我们致力于构建哥斯达黎加式的生态体系,全力推动中国行业数字化转型;我们致力于搭建开放、弹性、灵活、安全的平台,并以此为基础,凝聚成面向未来的数字化转型共同体;我们致力于共同实现客户最终的商业成功。
我们将基于华为云平台,加强解决方案与增值服务的合作,更好地满足行业客户需求;我们将实现优势互补,进一步降低行业云化的难度与成本;我们将以合作分享为理念,共同做大蛋糕,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动力。
在此,呼吁所有云生态伙伴;让我们并肩前行,共筑云上繁荣,迈向数字化转型成功之路!”
3月9日和10日两天,“因聚而生――ΣCOPartner,华为中国生态伙伴大会2017”在拥有“潇湘洙泗”之称的长沙举行。会上,华为携手10余位重量级生态伙伴共同发表《云生态长沙宣言》,文章一开始的部分便为宣言全文。
“基于华为云平台,构建哥斯达黎加式的生态体系,推动中国行业数字化转型”,这也是华为中国生态伙伴大会2017的主旨精髓所在。
在云计算和互联网等新技术和新应用的影响下,传统的IT交付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这需要IT产业链上的不同厂商之间建立合作形成利益共同体,以此面对越来越多变和日益复杂的市场需求。
可以说,未来的市场竞争将是不同生态之间的竞争。这也是为什么华为轮值CEO徐直军在“拥抱公有云,共建云生态”主题演讲中表示,从2017年开始,华为将以公有云服务为基础,强力投资打造开放的公有云平台,并将聚焦重点行业,携手生态伙伴构建云生态,共同做大产业蛋糕。为此,华为将成立专门负责公有云的Cloud BU,在2017年增加2000人。
“平台+生态”的双轮驱动
强强联合,搭建平台,才能打造出具备行业特性的、满足客户需求的一体化解决方案。为此,华为企业BG中国区总裁蔡英华在“共担时代使命 共赢生态未来”主题演讲别谈到:“差异化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平台将成为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时代的制胜法宝,而未来真正的平台公司不会超过3家,华为要做其中的NO.1。”
除了平台,华为还在积极构建一个开放、共赢的生态。蔡英华表示:“我们将以平台和生态双轮驱动来拥抱行业数字化转型。其中平台是基于云、管、端协同的新ICT技术平台、为合作伙伴开放各种能力的资源平台和支撑广大客户商业成功的服务平台;生态是New ICT的新生态,我们的生态既包括促进客户商业成功的商业联盟,也包括引领产业方向,共同做大产业的产业联盟,还包括实现社区化协作与创新的开源社区以及在平台上激活创新的广大开发者。平台和生态互为因果,相互促进。”
在众多的ICT技术之中,云无疑是联接企业现在与未来的关键。蔡英华介绍到,2017年华为将一系列全新的云服务和产品,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其中在公有云领域,华为云将上线50+多种公有云服务,并将通过应用市场聚合合作伙伴超过500个第三方应用服务;而在私有云领域,华为将FusionStage2.0/FusionSphere 6.1,为企业创新提供全面支持。
基于π幸凳字化转型的深入思考,华为意识到,产业融合的趋势和变化不允许企业固步自封,未来企业的优势不仅仅来源于内部技术的优化和资源能力的积累,更来源于与对外部资源的有效连接。蔡英华强调:“脱离与生态共享的平台只是一个空壳!”所以华为提出了三大核心生态理念:一是“做大产业蛋糕比做大我们自己的份额更加重要”;二是“管理合作比管理竞争更重要”;三是“利益分享”,希望以此促进整个生态的繁荣,进而实现真正的共生共赢!
使能,构建联合解决方案
在伙伴方面,华为希望牵手更多的可以基于华为云平台开发应用、负责把应用迁移到华为公有云、以及销售华为企业云服务的三类伙伴,并希望建立仅基于华为云平台开发应用、仅将应用迁移到华为云平台、仅销售华为云服务的同舟共济型合作伙伴关系。
正如文章一开始所说,未来的IT竞争是不同生态之间的竞争。如何提升生态伙伴的能力?华为P&S Marketing与解决方案部总裁张顺茂在“使能伙伴,构建联合解决方案 共筑价值新生态”的主题演讲中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面对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挑战,任何一家企业都难以独自面对,各行业都在呼唤伙伴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这才是新时代的生存之道。张顺茂谈到:“华为将从四个方面使能生态伙伴:第一,基于eSDK平台,开放华为全线产品、多系统和多语言能力,支持伙伴联合创新;第二,基于FusionStage云开发测试运营平台,让开发者‘拎包入驻’,实现一站式创新;第三,通过HDG华为开发者汇+开发者大赛,打造线上线下技术交流平台,全面提升开发者的技术能力;第四,提供OpenLab开放实验室,一个‘华为+生态伙伴’解决方案联合创新的全球化能力平台。”
基于这些开放的能力,华为携手合作伙伴进一步加速了行业客户的数字化转型步伐。例如通过开放云计算能力,华为联合国泰新点,全面提升了深圳市龙岗区“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基于公有云的大数据平台分析能力,华为联合药明康德,实现了精准医疗;基于云平台的微服务架构,华为联合先进数通,助力广东农信中间业务敏捷上线,占领市场先机等等。可见,通过使能伙伴,构建联合解决方案,华为正在与生态伙伴共筑价值新生态。
聚合,打造卓越生态体系
华为一直秉承开放、合作、共赢的理念,致力于构建哥斯达黎加式的生态体系,与生态伙伴携手迈向数字化转型之路。华为企业BG中国区副总裁杨文池在“聚合伙伴 赢领生态”主题演讲中谈到:“2016年是华为中国区企业业务高歌猛进、生态建设快速起步的一年――伙伴收入增长达到47%以上,产单伙伴近6000家,其中销售规模过亿的伙伴数量达到34家。2017年,行业数字化转型和全面云化正在加速到来,华为将通过‘平台’与‘生态’双轮驱动,聚合合作伙伴,共建开放、合作、共赢的生态体系。”
杨文池进一步介绍到,在云生态方面,华为成立了行业云组织,加大了对云软件及云服务销售激励,同时加大能力型伙伴建设,共建繁荣的云生态;解决方案生态方面,将在技术、营销和销售三个方面加大对解决方案伙伴进行支持,给伙伴提供免费样机及公有云体验券,并与伙伴联合推广解决方案;在智慧城市生态方面,将投入2000万用于联合解决方案开发及推广,同时对主动销售华为产品的生态伙伴提供额外返点激励;在分销方面,将建立分销能力中心,积极布局云等新业务,同时加大对地市市场的销售覆盖;优选合作伙伴方面,将开放更多细分市场,进一步强化地市拓展,2017年将拿出8000万,用于销售激励、联合营销及伙伴能力提升。
2017年华为将推出服务解决方案伙伴计划(CSSP),同时将继续推行合作伙伴交付计划、祥云计划,鼓励伙伴自主、高质量的为客户提供服务。而在人才生态建设方面,将持续围绕合作伙伴大学,聚合各方资源,帮助合作伙伴建设人才队伍,2017年合作伙伴认证人数预计将突破4万人;在营销资源投入方面:2017年预计将投入2.5亿市场基金,为一代、ISV、金牌、分销等合作伙伴提供专属额度,给伙伴提供更加全面和充分的营销支持。
篇3
前不久,戴尔与EMC完成了历史性的合并,在全球最大规模的私人控股科技公司――戴尔科技集团浮出水面的同时,EMC这个曾经的全球企业级存储领域的领导者身后的空白又有谁能来填补呢?
HDS(日立数据系统)或许是合适的候选者之一?但仅仅是存储,似乎又满足不了HDS今天的胃口。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在以云计算、大数据、移动计算和软件定义为核心的崭新的IT时代到来之前,HDS早就开始了新的布局谋篇。从存储应用到云计算,再到今日盛行的物联网(IoT),无论前台的应用如何变化,HDS作为后台的基础架构提供商的位置一直是稳固的,而且做到了随需应变。记者于10月27日参加了在日本东京举行的2016日立社会化创新论坛(Hitachi Social Innovation Forum 2016),对HDS逐步转型为IoT基础架构提供商印象颇深。
与其说是成功转型
不如说是回归本质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HDS一直是高端存储的代名词,同时也是全球高端存储俱乐部的少数几个玩家之一。HDS在高端存储领域的技术创新,尤其是在存储虚拟化,以及存储的高可靠性、高可用性技术等方面的成就,时至今日仍为人津津乐道。
不可否认,存储依旧是HDS的看家本领,而且也是HDS向数据中心整体基础架构供应商不断扩展的基石。从存储到融计算、存储、网络和管理于一体的统一计算平台UCP,再到云基础架构,HDS的技术和产品创新可以说是与时俱进。以HDS提出“三朵云”――基础架构云、内容云和信息云为分水岭,HDS实现了一次新的飞跃,开始转型为云基础架构提供商。HDS横跨基础架构、内容和信息三个层面的战略为企业用户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非常好的借鉴。从解决方案层面看,HDS可以为所有数据提供单一的虚拟化平台,并拥有从底层动态基础架构到更加流畅的内容管理再到信息分析的能力,能够帮助企业用户将大数据转化为信息和洞察力,从而走上信息创新之路。
直到这时,HDS才真实还原了它名字的本义――日立数据系统(Hitachi Data System),HDS不是一家单纯的存储硬件提供商,而是一家数据公司。从数据的存储、管理到分析,HDS可以提供一条龙的数据服务。与其说HDS是成功转型,不如说它是成功地回归了本质。
数据战略有四大主柱
毫无疑问,数字化转型的大潮已经席卷了全球。现在,无论是中国的创业企业,还是国际上的跨国公司,在大会小会上言必提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成了每个企业的必答题。以本次日立社会化创新论坛为例,大会的主论坛是由可爱的机器人EMIEW 3作为开场嘉宾,引出了接下来的主题演讲;在展示区,记者真实感受到数字化引发的制造、交通、能源、医疗、社会公共安全等众多领域的变革,数字化正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榱似拦栏髌笠凳字化转型的成熟度和进展,IDC提出了一个包含5个阶段的数字化转型评估成熟度模型,按企业数字化的成熟度由低到高排列,分别是随机型、机会型、可重复型、管理型和优化型。IDC的报告显示,45.4%的亚太地区企业目前处于随机阶段,还是数字化的入门者,需要建设最基本的数字化能力,并系统性地采用数字化解决方案,而许多美国的企业处于第二或第三阶段。
《福布斯》杂志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研究结果大致相同,当前大多数的企业仍处于数字化转型的早期阶段。不过从亚太地区的情况看,《福布斯》的调查结果显然更乐观:42%的亚太地区企业认为,它们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已经处于高级或领先的阶段。
“如今,亚太地区的互联网用户占全球的一半以上,亚太地区拥有全球最大的电商市场……亚太地区已经成为全球数字化创新的重点。”HDS高级副总裁、亚太区总经理马克・阿尔伯特(Mark Ablett)如是说,“在数字化的浪潮中,企业要么转型,要么被淘汰。”IDC的数据显示,2017年,60%的亚太地区1000强企业会把数字化作为核心战略。Gartner的数据则显示,未来5年内,全球一半的企业会数字化。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这是莎士比亚名作《哈姆雷特》中主人公最经典的一句台词,现在用来描述企业面临数字化转型挑战时的心情最合适不过。在面对新的挑战时,企业可能要具有“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的气魄和胆识,才能守得云开见日出。现在,已经有个别走在数字化转型前列的企业尝到了甜头,银行就是其中的代表。IDC的调查显示,澳大利亚、中国、印度的一些知名银行借助数字化技术,实现了一站式的信息管理和分析,不仅可以更好地洞察客户需求,提升服务质量,降低成本,还可以满足合规性的需求。其中,中国的一家顶级银行通过实施高级的数据保护和容灾解决方案,最大程度地降低了风险,确保业务的连续性。而这些技术正是HDS的强项。
2015年初,HDS首次提出“社会化创新”的战略。这又是HDS转型旅程中的重要一站。从那时开始,HDS确立了向着大数据、物联网和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HDS先后成立了针对医疗、电信等垂直领域的业务部门,同时开放HDS的应用堆栈和软件堆栈,方便系统集成商、软件开发商在HDS的基础架构平台上开发和灵活扩展。与此同时,HDS还通过收购Pentaho、oXya等公司,将其技术与自身的基础架构平台进行整合,更好地将运营技术(OT)与信息技术(IT)融为一身,从大数据和物联网中充分挖掘价值,在创新业务模式的同时,也帮助客户增强其核心竞争力。
“只有采用正确的数据策略,才能创造出更多的商业价值。”马克・阿尔伯特表示,“建立正确的数据策略,必须做好数据管理、数据治理、数据移动、数据分析四件事。”
随着数据量的增加,以及数据类型的多样化,包括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IoT数据等,数据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数据管理的目的是更好地实现数据的抽象化、自动化和编排,提高数据的访问性能,同时确保数据的可用性。数据治理的核心是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合规性,用户始终掌握对数据的控制权。数据的移动指的是可以从任何应用中收集数据,并将数据应用于任何场景,不管是本地还是云中。只有实现数据的集成与虚拟化,才能更有效地进行数据分析。而数据分析是实现深刻洞察的前提。一句话,数据管理、数据治理、数据移动、数据分析是企业数据战略的四大支柱。
“软件定义、融合、闪存,以及自动化是实现IT即服务的根本保证,再加上开源、容器技术、微服务、DevOps等技术创新,就可以实现更灵活的应用开发。我们正是通过这些技术手段,帮助企业实现向企业云平台的转移,既能满足企业用户对服务水平的要求,又可以确保对数据的掌控,保证安全性。”马克・阿尔伯特告诉记者。
IoT是终极目标
在本次社会化创新论坛上,提及最多的词就是IoT。IoT的核心其实就是两方面:一是数据,二是连接。IoT除了数以亿计的终端设备、传感器,以及无所不在的网络连接以外,最核心的还是数据。而这些数据最终的归处就是存储。从这个角度说,HDS占据了有利地位,它为数据的处理、分析和利用提供了安全、可靠,同时又具有灵活性的基础架构。
HDS有魄力也有能力成为IoT基础架构供应商。
今年,日立推出了物联网平台LUMADA,而HDS大数据平台Pentaho正是LUMADA的核心之一,它进一步增强了LUMADA的整合、分析和可视化的能力。Pentaho目前已经规模应用于金融、流通、公共事业等多个领域,在全球有上千个用户。举例来说,货运行业利用Pentaho的分析和预测能力,可以提高装货和运输的效率,为货运行业的客户每年节省数十万至数百万美元的成本。
正是Pentaho的出现照亮了HDS的大数据征程。HDS官方数据显示,目前,HDS在大数据分析基础技术方面的专利申请量位居全球第一,专利技术主要集中在大数据的关键技术领域,比如分布式文件系统/分布式数据库、并行分布式系统、数据防篡改保护等。
Pentaho是一个开放的商业化的大数据平台,它是HDS帮助用户实现由数据驱动的商业智能的一件利器。未来,视用户的需要,Pentaho与HDS的硬件平台进行集成,或许能给用户的大数据应用带砀多便利。另外,HDS现在也提供基于Hyperscale平台的“数据湖”解决方案。这让HDS的大数据解决方案如虎添翼。除了包含软硬件的解决方案以外,HDS还设立了专门的咨询部门,帮助用户更好地推动IoT实践。
篇4
2017 年 2 月 8 日, SAP 大中华区召开会正式公布了2016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公司第四季度实现了非常闪亮的业绩,并以年度云业务三位数和核心软件业务两位数的增长势态,实现了历史最佳财年,业绩再创新高。这也是 SAP 在大中华区连续第三年取得强劲的业务增长。
据披露,SAP2016年全球财务总收入220.7亿欧元,其中云租用和支持收入29.9亿欧元,云和软件收入184.3亿欧元。
凭借在助力客户实现商业价值、培养杰出本地人才和推动卓越运营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SAP大中华区荣膺董事会颁发的“2016 年度最佳大区奖”。大中华区成立于2013年底,是SAP所有独立大区中最年轻的一个。
作为一家全球领先的企业应用软件解决方案提供商,SAP大中华区之所以在2016年取得引以为傲的成绩,与其长远敏锐的战略眼光分不开,也离不开与之相伴的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包容与多元的企业文化。
将责任融入云端转型战略
“未来一切都会以云的形式加以部署。每一家公司现在都需要将自己转型成为由软件来驱动的公司,才能够更好地将人、物和业务联系起来。”SAP全球高级副总裁、SAP大中华区总裁纪秉盟 (Mark Gibbs)在会上明确表示。
诚然,很多企业和SAP一样都预见了数字化转型、云端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但是如何紧跟趋势,抓住市场机遇,是需要具有战略眼光的商业思维和判断的。
当把SAP的商业表现与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结合起来分析时,不难发现两者是齐头并进、互促共进的,这有力诠释了企业责任竞争力发展模式。
2005 年9 月在“中欧企业社会责任2005(北京)国际论坛”上,本刊首次提出“企业责任竞争力”理念,到如今“企业责任竞争力”的理念得到了广泛应用。“企业责任竞争力”是指企业运用自身的专业优势解决社会、环境和员工等方面的问题,使得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经济效益得以同步提升,即同时兼顾公平与效率。
当梳理2016年SAP大中华区的一系列行动时,不难发现其遵循的正是企业责任竞争力发展思维,主动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服务中国发展战略、行业发展需求、社会问题的解决等多个方面,才出现了如今多赢的局面。
第一,以中国战略需求指引公司发展方向。其实,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逐渐意识到,要赢在中国就必须根植中国。只有从中国战略发展需求出发,才能走对发展方向,不断开拓新的市场。
纪秉盟在当日主题演讲中表示,我们非常认真地研读了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也非常关注中国“一带一路”以及“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战略,并且仔细考虑SAP可以做哪些工作支持中国政府这些倡议和战略的落地、实施。而要想实现在中国发展的目标,对中国的转型和发展做出贡献,就必须实现和中国本土的生态系统良好的互补和互动。在这方面SAP大中华区过去一年做得越来越好。
第二,以当前行业面临的问题为产品导向。正如纪秉盟所说,当前我国所有企业未来都要面临数字化转型的迫切需求。在这场变革中,由于中小企业面临着更大的冲击,如何变革其产品、商业模式以及所有支持流程,不只是技术难题,也是资金难题。而SAP大中华区在商业布局上,并没有将资金有限的中小企业排除在外,反而将其定位为潜在的重要目标市场,并坚信这是2017年SAP重要的业务方向之一。
在当天会上,SAP宣布本地数据中心现已正式启用,向中国客户提供四款基于云的解决方案,包括SAP Ariba、SAP Hybris Cloud for Customer、SAP Business ByDesign以及 SAP Cloud Platform。纪秉盟在介绍时表示,SAP Business ByDesign并不是SAP推出的全新的产品,但是这款解决方案被非常精益求精加以重新架构。现在它完全基于云,面向中小型企业提供ERP的解决方案和服务。这款软件另一个特点是,SAP想以中小型企业负担得起的价格为它们提供非常优质的服务,也就是说SAP Business ByDesign能为各地中小型企业提供世界一流的云的体验。
正因为SAP大中华区考虑到了我国中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面临的困难,才专门打造了一套可行的解决方案。当然,我们更期待SAP大中华区发挥引领作用,牵头搭建行业生态圈,推动中国本土的大中小企业一起走向云端、实现转型。
第三,以解决社会需求为己任。2016年,SAP大中华区在企业社会责任领域上了一个新台阶――5年战略计划。SAP大中华区发挥自身的优势,结合当前中国对云端转型人才的需求,提出了具有战略规划性的企业社会责任计划。
2016年8月 25日,SAP中国宣布“青年责任梦想+”2020企业社会责任计划,开启全新里程。此计划通过与公益组织的合作,计划到2020年为30万中国青年人提升数字化技能并助其运用数字化手段来解决社会问题,这也是为中国企业转型云端培养专业人才。如此看来,未来几年,SAP的“青年责任梦想+”将对数字化转型和企业社会责任能力的提升Ю椿极的影响。
纪秉盟在该计划时表示,SAP致力于帮助中国社会实现数字化转型和社会的进步。青年一代是未来数字经济时代的领军人,我相信此次计划将深入帮助青年及女性企业家在互联网+的时代将数字技术转化为创新力量,并在企业社会责任实践中更上层楼。
正是因为从思利及人的角度出发,在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的趋势下,SAP大中华区却以创纪录业绩,完美收官2016。纪秉盟在主题演讲中也坦言,SAP不只是业务表现是行业的佼佼者,确定其引领地位的是,2016年还荣获了杰出雇主调研机构颁发的“中国最佳雇主”认证,以及被第一财经集团评为“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杰出企业”。
目前看来,未来SAP大中华区不仅要转型云端,更是秉承着“让世界运转更卓越,让人们生活更美好”的愿景,致力于成为有行业影响力、社会影响力的优秀企业公民。
以行动助力女性企业家转型
非常值得关注的是,SAP在5年企业社会责任计划中,不只是关注青年,还特意将目光投向女性企业企业家,向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捐赠100万元人民币启动“@她责任梦想”项目,针对600位青年女性企业家,启动包括青年女性企业家社会责任工作坊、青年女性企业家高峰论坛和培训交流等活动,帮助青年女性企业家数字化技能赋能并深入培养企业社会责任理念。
当然,这与SAP对性别平等的长期关注有关,更重要的是SAP是从中国职场女性歧视现象出发,希望运用自身的优势和力量,为改变该现状做出努力。SAP的决策也是基于对实际情况调研的判断。
2016年,SAP联合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责扬天下(北京)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就如何提高女性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社会责任履责实践开展了积极的研究和合作。通过线上、线下的问卷调查和与企业家代表深入沟通与访谈,以及开展以数字化转型为主题的专项培训,了解中国女性企业数字化转型现状和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水平和能力。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全面分析,发现女性企业推动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遇到了诸多困难和阻碍:一方面,用于鼓励企业创新发展的政策、专门资金、机构还很欠缺,资金、伙伴、信息的缺乏等因素限制着企业家的发展;另一方面,企业家的教育水平、创新意识与思维、管理能力仍处于较低水平。女性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能力仍处于较低水平,人才和资金的缺乏成为企业遇到的最大困难。
针对中国女性企业家在面对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却力不从心的现实,SAP经过认真研究,推出“@她责任梦想”项目。希望借助该项目帮助女性企业家借助数字化的浪潮实现转型,让女性企业成为中国在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改革创新进程中的重要力量。这些女性企业家的发展将带动中小企业和互联网+时展。
用理念凝聚员工的认同感
诚然,2016年SAP取得了非常优秀的成绩,但是2017年能否再创辉煌,纪秉盟在回答媒体记者质疑时一再信心十足地表示,我相信2017年我们会更好。因为他深信,SAP的包容与多元化的企业文化和人才战略能留住人才、激发公司人才的创造力。
对于高科技公司,人才是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源泉,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才等于财富。而SAP人才战略在留住人才、吸引人才方面有一套法则――包容、多元的理念。正因为在这方面的优秀实践,SAP大中华区去年12月获得了本刊与外商投资协会共同的“2016 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优秀案例”之“员工好雇主奖”。
SAP大中华区领导层深知:中国的人才非常在意将要服务的公司的使命、价值,也就是说他们在寻找雇主的时候并不是仅仅盯着钱看,也会考虑如果要为这家企业工作,这个企业能为国家和社会创造什么样的价值?它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表现是什么样的?
“所以正是基于在这些方面的表现,SAP在过去几年成功招募到了优秀人才,从而使在过去几年业务得到很好的发展。” 纪秉盟回答。
SAP大中华区人力资源副总裁陈玉兰去年12月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相信每个人都是人才。从全面关怀员工及其家庭的福利政策、灵活弹性的工作安排,到支持员工的人才培养和个人发展制度,以及促进性别平等方面的举措,我们都在努力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最大程度地激发他们的创新力,以促进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2016年,SAP大中华区努力推进“多元与包容”计划中“性别智能”这一重要议题的落实。其重点是搭建更具拓展性的女性发展平台,分享女性精英洞见,持续推动女性领导力和幸福力提升。
为此,SAP大中华区为推进性别平等、提升女性领导力开展了一系列工作。SAP已在中国成功落地开展了SAP卓越领导力加速项目( LEAP)和女性职业成长在线研讨会两个全球项目,帮助SAP中国女性领导发挥个人才能、优势与个性,提升数字化领导力。SAP“商业女性网络”(BWN)在中国的建设也不断完善,连续两年举办商业高峰论坛外,还发起了一系列“商业女性网络沙龙”。SAP大中华区2016年还特地设立了 “Kids@SAP Day”(带着孩子来上班)项目,这一创新举措为公司职场女性缓解了工作与家庭平衡的难题。
篇5
而同期3GPP与华为举办了多场围绕数字化转型的峰会,并宣布与中移动、爱立信、中兴以及诸多软件厂商,结成在5G和开源软件领域的联盟,表现出华为已经在逐步将开放合作共赢落地,从而助力运营商重新回到快车道。
在宏大的展台上,华为几乎所有关于IoT、5G、大视频等解决方案,都是联合90多家合作伙伴来完成,涵盖从IT巨头到优酷等厂商。
华为常务董事、战略Marketing总裁徐文伟承认这对以往封闭的华为来说是一个挑战,但是华为转变如此之快,是否预示着一个行业的风口已经到来?已成为王者的华为,如何在开放架构下保持领导者地位?
开拓产业新格局
一切还要从行业发展洞察开始。
传统运营模式已经接近尾声,话音短信业务还有生存空间,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徐文伟表示,华为看到整个行业都在转型,不管是运营商还是大企业,其核心竞争焦点就两个,第一是云数据中心,第二就是数字化转型。前者其实是面向基础网络的重构,后者是实现重构后的运营商商业价值。
华为认为实现的关键是,要以ROADS的互联网业务交付与体验标准,实现sugarCAM理念,来完成对运营商网络与业务模式的重构,这要求基础网络更加智能、灵活,承载更大的连接,即华为数年前就提出的软件定义网络SoftCOM。
这个重构已经到了风口。行业已经看到千亿美元级的视频产业、万亿美元级的企业IT云转型市场,以及即将出现10倍用户增长的物联网行业正在涌现出大量机遇,以4K为代表的高清视频已经占到运营商管道流量的70%。在这个过程中,新模式的建立对运营商是陌生的,而任何一个或几个供应商都难以完成这个任务,无论是从网络建设还是商业交付。
华为很清晰地看到了这一点,徐文伟表示,数字化转型以及云数据中心的竞争,不再仅仅是产品和解决方案的竞争,而是整体生态系统的竞争。
“运营商在这里面机会巨大”,徐文伟表示,比如说一切云化之后,实际上对运营商管道需求增加了。而依托于原有的客户基础,加上系统的商业解决方案,运营商可以回到快车道。
使能万物联接
此次巴展,华为首次提出运营商数字化转型的五大方向,即大视频、大IT、大运营、大架构、大管道,主张开放平台能力,使能运营商构建开放的产业生态。同时华为了4.5G、IoT和2K/4K视频、平安城市等创新解决方案,加速迈向全联接世界的开放之路。
华为轮值CEO郭平也表示,在转型的过程中不应该等待,应该从增强联接、使能垂直行业和重新定义网络能力三个方面来做好准备。
华为在全球已经开展了这样的进程。以提供千亿连接的4.5G和窄带NB-IoT、大视频解决方案为突破点,到2016年底实现60个4.5G商用网络,为运营商率先开启转型的试验田。
这其中的各个环节,华为都需要与合作伙伴一起来完成。徐文伟说比如在物联网方面,我们邀请了像奥迪汽车的伙伴,包括在云数据中心里面,邀请了像SAP和埃森哲这些伙伴,共同来研讨,打造端到端的解决方案。这背后的原因实际上是ICT的彻底融合,作为老牌的CT企业,并且已经早早启动了IT化的华为,在这个方面有能力成为运营商从网络到商业解决方案的大集成商。
运营商为什么需要一个集成商?网络层的虚拟化、云化,商业层的解决方案化,让转型异常复杂,运营商擅长制造大颗粒、可复制的业务,这需要一个关键性的战略伙伴,来提供一个使能层,让运营商既能方便地开放接口给合作伙伴,又能快速验证新业务的适用性。
换句话说,华为成为运营商数字化转型的中央厨房,大餐做的好,运营商就能卖出米其林三星的价格。
在这个过程中,华为作为集成商的角色是,上不碰应用下不碰数据,专心做好自己擅长的ICT基础设施,并且集成合作伙伴的能力。
“运营商原来的网络,相当于他自己做了系统集成,而数字化转型的时候,他要选一家或两家优选的系统集成商,把整个转型给它做完,提供服务器和提供模块与设备,现在就不行了,因为它解决不了商业解决方案的问题。”徐文伟表示。
华为无线网络营销运作部总裁邱恒补充说,目前华为与运营商在全球成立了六个NB-IoT的开放实验室,就在全球的这些不同国家,与该国运营商一起合作,让垂直行业合作伙伴直接到运营商和华为的这些开放实验室里面,共同验证、对接、研究业务的可行性。这样验证完了之后,就可以直接在运营商网络上使用。我认为这种模式是非常受欢迎的。
奔跑吧伙伴
可以看出,联合并使能合作伙伴,已经形成华为开放战略的核心竞争力,为此,华为还将继续扩大Open Lab的建造,为合作伙伴提供本地化的、快速验证能力的平台。
徐文伟介绍说,Open Lab的目的是提供一个开放的合作平台,在此基础上促进产业生态链的健康发展,和合作伙伴进行集成验证、联合创新,实现产业链价值聚合。华为目前已经在中国的成都、苏州、深圳、北京以及欧洲、中东、东南亚等地建设了10多个Open Lab,聚合了600多家合作伙伴,包括VMware、RedHat、OpenStack、Wind River、 CANONICAL(Ubuntu)、微软等都在其中。
篇6
“弹性”已经深入到存储、计算和网络的每一个层面,基础设施可以以购买服务的方式来实现,并且像是用水和电一样方便。在应用经济和数字化经济并生的潮流下,对于任何企业来说,开发新计划的核心是软件。
但是,软件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从规划、设计、开发到测试、部署和运维。而谈到运维,必须要保证软件7×24不间断地运行,如此才能衡量和测量软件的效果。所以在这个阶段,用户体验就变得格外重要。所以,任何一个数字化转型企业都必须要仔细考虑软件全生命周期的每一个阶段。
来自CA Technologies(以下简称“CA”)的《用敏捷和DevOps加速和客户价值实现》全球调查显示,89%的中国大陆受访企业同意敏捷及DevOps方案是致胜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与此同时,88% 的中国受访企业已经在不同程度上采用了敏捷实践, 91%的受访企业已经在不同程度上采纳了DevOps,能够在整个组织中广泛深入部署的企业比例只占有 33%,
CA东南亚及大中华区副总裁林洁聪表示,对CA来说,这两个领域的产品并不是新鲜的事物,在中国CA也希望将市场战略瞄准敏捷和DevOps这两大领域。
“显而易见,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非常关键,每个企业都需要采取行动来为未来做好准备。研究表明,包括中国大陆在内的亚太地区受访企业深知:他们必须‘以建应变’,这意味着,企业若想致胜应用经济,必须足够敏捷,从而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CA亚太及日本地区总裁兼总经理Martin Mackay表示。
其实过去3年,CA也一直处于数字化转型中。对于CA所面临的挑战,Martin表示最重要的是要适应敏捷和DevOps文化:“对于工程师团队来说,他们需要从过去的瀑布式开发模式转向敏捷开发模式。在转型中,我们也邀请很多客户参与到这个新的过程,看看我们整个软件开发的流程,甚至让他们在一些开发的原则上提出自己的建议和反馈。所以,我们认为,技术和经验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如何适应新的敏捷和DevOps文化。”
不仅是在开发软件,现在在销售过程中,CA也是在使用敏捷和DevOps原则。在CA的新财年销售业务和计划时,CA是用自家公司新产品CA Agile Central (CA 敏捷中心)做统一的规划。从悉尼到孟买、北京、新加坡、东京,涉及到CA的全球团队,“虽然我们每个人用的都是同样的方法,看的都是同样的信息,但是利用了敏捷的方法和产品,决策速度就更快了。所以概念都是一样的,只是现在一些技术的引入使得我们整体的效能和效果多次提升。”Martin说。
篇7
阿里云于2009年创立,阿里从购买软件走向了技术自研道路,经过18年的发展,阿里巴巴本身已经成为数字经济体的最佳案例,其在自身业务场景中形成了完善的数字化转型技术和方法论。据Gartner数据,阿里云全球市场份额排名第三,仅次于亚马逊AWS和微软Azure。面对数字化转型的挑战,大中型企业们也纷纷转向阿里云来寻求解决方案。该季度财报中披露,中石油、国泰航空、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等正在使用阿里云提供的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其中,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正在落地阿里云ET城市大脑,辅助城市交通、规划等方面的公共治理。我们因此而看好云计算行业的长期发展趋势,梳理云计算产业链相关龙头公司如下:
IaaS:浪潮信息、紫光股份、宝信软件、中科曙光、宝信软件
PaaS:用友网络、东方国信
SaaS:用友网络、广联达、恒华科技、卫宁健康、恒生电子
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用友网络、浪潮信息、宝信软件、东方国信、上海钢联、汉得信息、赛意信息、鼎捷软件。
我们坚定看好云计算和BIM给广联达、恒华带来的发展机遇,继续重申重点推荐。工程造价业务实现稳步增长,云转型效果持续显现;工程施工业务快速增长,收入结构持续优化;海外业务保持领先,积极布局金融业务。随着云计算和BIM等新技术的变革,建筑行业进入了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需要大量技术把各种信息整理起来管理工地。BIM模型等技术应用于BIM建造;大数据等技术则应用于数字企业。广联达智慧工地和BIM建造相融相生,BIM建造是解决设计的问题,这样实施的信息可以从智慧工地中得到,再结合数字企业就可以形成企业PDC的循环,这三块业务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融合,给施工企业形成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重点推荐组合:
篇8
云计算与移动化考验组织应对能力
赛迪顾问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云计算市场整体规模达2797亿元,同比增长41.7%,预计未来仍将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数字化转型热潮,尤其助推了政企组织积极“上云”,云计算跨步迈入2.0时代。报告显示,继前期在社交、电商、游戏、视频等领域应用后,云计算正朝着政务、金融、制造、医疗等纵深行业蔓延,这也意外着云计算2.0时代即将全面开启。
行业云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但是具体到行业云的实践方面,很多政企组织却依然有着重重顾虑。Gartner调研显示,大部分组织部署的私有云并不是全方位的私有云,所实现的主要是IT基础设施的虚拟化+自动化,只提供了私有云概念中的基本和普通的功能。
对此,启迪国信首席架构师杜东明表示:“政企的业务上云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首先,业务的全面云化意味着IT架构的彻底改变,组织需要在云计算基础架构、上层应用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另外,云计算还引入了大量的安全威胁,在转移到云的过程中,安全管理人员需要了解云计算带来的风险,最终目标是要降低这些风险。”
在云计算的基础架构下,大量的组织都将移动互联网作为业务创新、拓展增值服务,将网络中心转化为利润中心。组织的网络基础设施将会响应用户的下载APP、办理移动业务等服务需求,而这些数据的存储以及处理将会发生在云端。在小规模应用中,这种方式完全没有问题,但是对于金融机构、物流、机场、会展、连锁店等组织来说,巨大的人流量以及快速增长的网络流量需求,将迅速耗竭云端的存储与处理能力。其不仅极大地增加组织网络运维成本,也会显著拖慢终端用户的移动服务获取速度。
此外,移动化设备与应用的引入也让安全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在BYOD模式中,移动设备的所有权往往属于员工个人,其移动化的属性也决定着这些设备经常需要在外网环境中使用。如果仍然使用基于网络边界的安全防护模式,组织将难以掌握员工的应用、数据交互行为,一旦黑客在外网环境下攻击移动设备,或者员工主动将组织机密数据散播出去,将给组织的数据资产带来严重安全威胁。另外,由于组织安全防护能力难以覆盖到移动设备,越来越多的黑客选择将移动设备作为攻击跳板,横向感染组织的PC、服务器,伺机执行更多的攻击行动。
启迪国信启动“云+端”数字化战略
为了帮助用户应对数字化挑战,启迪国信启动了“云+端”数字化战略。该战略由启迪国信云计算平台、统一端点管理系统、企业移动门户等旗下多层次产品线协力构成,在移动化、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AI、智慧城市方面开展了广泛的布局。
在该战略中,数字化平台整体解决方案提供了关键的支撑。其包含了底层的基础架构资源云,中间层的开发测试云、应用托管云,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应用,实现了对解决方案构成的技术支撑。解决方案尤其通过安全接入提供给客户,可以为客户提供覆盖云到终端,衔接现场、办公室、家庭的无缝应用体验。
其中,启迪国信基础云由云平台TCP提供高性能、低成本的云端计算资源。应用云由云应用引擎TAE实现云端应用的高效交付和自动运维。能力云将丰富的端到云业务能力直接交付到客户手中。具体包括:由用户中心、安全接入以及协作通讯组成的通用型能力,由设备管控、安全邮件以及消息推送组成的移动化能力,以及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大数据能力。借助移动设备为载体,帮助用户将这些能力最大化并实现具体应用价值。
为了解决网络安全困扰,启迪国信数字化平台通过安全接入为上层应用提供支撑。其可通过统一的身份管理,实现用户单点登录和权限控制;通过安全接入网关建立的安全隧道,实现终端设备接入、网络传输数据和应用访问的安全。组织可以通过云平台向移动端推送消息,也可以从内网推送信息。移动端的应用可以访问内网的文档、邮件和数据,可以访问云端的资源和服务。这种移动安全特性既可以满足员工BYOD的场景,也可以满足政府、军队等行业强管控的要求。
“启迪国信云到端的解决方案将移动化与云计算完美融合,使移动应用的部署到运维变得省时省力、简单高效。安全可靠的云服务实现了以极低的运维成本,为端到云的应用与服务提供安全性、可用性的保障,以及高并发、高流量的应对能力。” 启迪国信CTO马维宁指出。
启迪国信助力政企实现数字化转型
篇9
《2018年全球数字化运营调研》关键发现
仅有10%的全球制造企业成为数字化冠军,约三分之二的企业尚未迈上数字化之路 。
亚太地区引领全球数字化浪潮。19%的受访亚洲制造企业已经成为数字化冠军,而美洲仅有11%,在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该数字跌至5%。
从行业角度出发,汽车和电子品行业的数字化冠军最多,分别为20%和14%。消费品(6%)、工业制造(6%)以及加工业(6%)明显落后。
数字化冠军大规模采用新技术,人工智能初露锋芒。
三分之二的企业缺乏明确的数字化愿景和战略来支持数字化转型和企业文化变革。
工业4.0 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快速转变制造业,但仅有少数企业能真正地从中取得竞争优势。在普华永道思略特2018年全球数字化运营调研的受访企业中,仅有10%可以被归为数字化冠军,他们将数字化视为积极创新的长远目标,而非仅仅将数字化视为自动化和网络化。
19%的受访亚洲制造企业已经成为数字化冠军,而美洲仅有11%,在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该数字跌至5%。亚洲地区涌现出一批热衷数字化技术的年轻管理人员,加之薪酬与生产成本的飙升迫使亚洲企业将主要运营流程数字化以保持竞争力,因此,亚洲企业快速推出数字化产品和服务,速度远超全球其他地区的同行。
2018年全球数字化运营调研的重要发现数字化将提升成熟市场的产量,让定制化生产更贴近终端客户市场。但是,欧洲、中东、非洲地区的企业的供应链整合程度还未达到中等水平,在生产制造方面缺乏工厂自动化和生产设备互联。与亚洲地区的竞争对手相比,欧洲、中东、非洲企业往往缺乏将企业战略与运营、技术和人才相关的能力,也很少在业务模式中依赖合作伙伴来创造客户价值。
由于落后与其他地区,因此欧洲、中东和非洲企业对未来五年在新技术和数字化生态系统的投资仅会带来12.7%的数字化业务收入增长,而亚洲公司为16.6%。
普华永道思略特德国合伙人Reinhard Geissbauer博士表示:“亚洲企业在工厂自动化、员工队伍甚至IT架构网络等方面几乎从零开始,即无需升级、整合或摈弃大量复杂的历史遗留系统和设施,因此独具优势,易于建立稳健的数字化运营。此外,亚洲企业似乎更乐意尝试新型业务模式,开发创新产品和服务。”
各地区不同数字化成熟度企业的分布近三分之二的全球制造企业刚刚开始或尚未开展数字化转型,尤其是在加工、消费品和工业制造行业中,数字化冠军寥寥无几。虽然很多工业设备企业已经非常智能化,但汽车和电子品行业的数字化成熟度最高,数字化冠军中有20%的汽车企业和14%的电子企业。汽车企业的运营已经历数十年的优化、自动化和联网;电子制造企业一直处于外包制造的前沿,需要打通和管理延伸价值链上的不同系统和合作伙伴。
普华永道思略特中国工业产品及汽车咨询业务主管合伙人夷萍表示:“汽车和电子制造企业能够超期其他行业竞争对手的原因之一是,他们拥有高水准的供应链集成能力和优秀的全供应链综合规划能力。汽车行业在过去几十年来孜孜不倦地通过精益技术提高效率、增加产量、减少浪费并回收运营资金。电子品企业在供应链整合方面也具有出色表现,因为他们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的紧密合作,并频繁使用外包合同制造商以满足需求变化和较短的产品生命周期。”
各行业不同数字化成熟度企业的分布新技术正在被企业全面实施,但只有数字化冠军能够通过这些新技术实现整条价值链的互联与协作。数字化冠军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通观全局,携手战略合作伙伴在整个企业内部将关键技术相互连接,而不是单独实施各项技术。他们希望通过技术的实施来显著削减成本并提高效率,计划在未来五年节约16%的成本,而数字化菜鸟(报告中数字化成熟度最低的企业)的这一目标则为10%。
至少90%的数字化冠军已经实施、试点或计划使用时下流行的关键技术,比如工业物联网(97%)和先进机器人技术(90%)。相比之下,仅有三分之一的数字化菜鸟采用了预测性维护(39%)和供应链综合规划(32%)等最常见的运营技术。
三分之一的数字化冠军已在重要职能部门中布局人工智能,主要侧重于通过辅助智能和自主智能来实现人工作业和认知作业的自动化;而99%的数字化菜鸟尚未开始使用任何人工智能技术。总体来说调查显示人工智能已经初见锋芒。大多数企业都认识到了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代表性的应用案例将慢慢浮现。即使在数字化冠军中,仍有52%的企业表示他们缺乏广泛实施人工智能系统的人才。许多企业对人工智能的全面铺开仍迟疑不决,怀疑其产生的数据不够成熟。亚洲企业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头羊,其中有15%实施了重要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而欧洲、中东和非洲企业则远远落后,仅有5%采取了上述举措。
普华永道中国内地及香港工业行业管理咨询主管合伙人陈兆丰表示:“人工智能正在彻底改变数字化冠军的运作,以及未来的企业经营方式。在数字化成熟的企业中,人工智能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跨越了简单的流程自动化,进而实现了自我学习和自主性,对业务、企业文化、员工工作方式、人机互动和企业发展战略都产生了影响。”
不同数字化成熟度企业的新技术实施情况三分之二接受调研的企业表示,他们缺乏明确的数字化愿景和战略来支持数字化转型和企业文化变革。仅有27%的受访者表示员工具备把握数字化未来所需的资质。另一方面,70%以上的数字化冠军的管理者拥有清晰的数字化愿景,在企业内部起到表率作用。与此同时,数字化冠军大力投资人才发展和培训,并培养多学科团队,进行跨职能创新。
夷萍表示:“智能工厂配备了大量先进技术,即机器人、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数字孪生、工业物联网,而其所处的生态体系也包含大量开放式的交流与互动。因此,能操作复杂设备并编程控制,对产品线、设计、合作伙伴的输入变化能迅速做出决策的熟练工将受到热捧。58%的企业表示,数字化转型将增加未来五年对熟练工的需求。”
篇10
关键词:产业数字化;数字化产业;产教融合;市场营销
一、研究背景
根据中国信通院的《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显示,2020年我国数字产业化规模达到7.5万亿元,占数字经济比重的19.1%,占GDP比重的7.3%。产业数字化规模达31.7万亿元,占数字经济比重的80.9%,占GDP比重的31.2%。数字经济内部结构呈现“二八”比例分布。2020年,三次产业加速数字化转型,农业、工业、服务业数字经济渗透率分别为8.9%、21.0%、40.7%,同比分别增长0.7、1.6和2.9个百分点。数字时代下,培养新一代国家建设人才已迫在眉睫[1]。数字化产业的发展,是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保障。工业互联网平台、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算法、云计算服务、区块链、数据安全、数字消费等各种数字化技术所用的新基建和数字化设备,使数字产业快速发展并得以应用。这些数字化企业的成长和壮大是支撑起产业数字转型的砥柱。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深化产教融合。5G等新一代通讯技术的变革和应用,席卷行政服务系统、教育系统、金融系统、医疗系统等所有领域。高校传统专业教育已不能满足产业数字化新需求,唯有顺应时代和产业的变化不断更迭,才能培养出适合企业需求的新技能型人才。
二、数字经济新业态产教融合现状
美国能诞生如此众多的互联网巨头,与其职业教育的“合作教育”模式密不可分。“合作教育”模式是将专业人才培养学校理论学习与企业实践训练相结合的一种高等教育策略。2009年,美国将“合作教育”模式更名为合作与实践教育(CEED)。该策略由于较好实现了企业、学校、学生等多方共赢,得到了美国相关政府机构、教育界、企业界的高度重视。[2]自英国脱欧以来,欧盟经济支柱主要来自德国和法国。德国作为老牌工业强国,虽然数字经济发展相对较为缓慢,但是,其成功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模式——“双元制”,却值得学习和借鉴。[3]我国数字经济新业态正处于刚起步阶段,相比欧美等西方国家,我国亟需探索出适合我国“两化融合”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模式。近些年“数字”成为助力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技术。但是,由于我国数字化人才较为缺失,暴露出高职技术型人才培养工作存在诸多缺陷。目前,关于高职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成果并不多,尤其是关于“互联网+”背景下的产教融合成果更是比较少。通过研究目前关于数字经济新业态产教融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关于产教融合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及解决的方法。产教融合存在的困境与解决对策是当前研究的主要热点;二是如何依托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例如,钮雪林结合苏州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了专业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专业建设必须要以协同化对接、数字化改造以及融合化转型等方面入手,提升专业建设水平;三是关于国内外不同育人模式的比较与实证分析。
三、“数字化转型”下的产教融合新挑战
(一)目标企业选择难题
合作企业的选择,需经过慎重甄选。企业规模较小的中小企业,软硬实力都不及大型优质企业,在承担校企合作的教学育人中,人力、培训、设备、场地、技术、管理、运营等各方面的成本和投入会成为其主要制约因素。同时,产业数字化也使得行业“洗牌”加剧,涌现出一批顺应数字化转型的优质企业,这批优质企业在产教融合中对人才培养方向更能把握时代脉搏。在目标企业的选择问题上,需要高校对目标企业进行有效评估和谨慎甄选。
(二)企业课程与传统教学内容不相符
在产教融合课程设置方面,存在企业课程与传统教学内容不一致的问题,以及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水平低导致课程内容陈旧两大问题。首先,在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形势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仍然存在沿用陈旧人才培养方案和原有知识体系的情况,教材和教法,都没有融入最新数字信息技术,专业建设停滞不前。课程负责老师不愿与企业深度融合,改革课程内容,导致最新的企业标准、企业操作规范、理实一体化课程及企业实训实践类课程无法顺利推进。其次,当目标企业选择不当,或企业发展速度大大低于产业变革,导致企业开发课程内容较为陈旧,尤其是在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转折点,企业需要最新的工业互联网技术和数字化技术做支撑,才能在产教融合中开发和融入产业最新数字化技术内容。因此,新时代下的产教融合和产业人才培养,不仅对教师、教法、教材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合作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企业投资巨大,回报不稳定
首先,从课程的开发来说,需要校企的共同参与,针对学生群体,在现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开发一套既囊括现有知识体系,又符合企业标准的教材和课程。对于企业来说,需要企业上层战略决策的支持和大力投入,需要有经验的专职人员与课程负责老师积极双向沟通,因此,人力成本的投入必不可少。其次,从实训基地建设来看,校企双方前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建设实训室、实践基地、教学设备、网络设施等,合作期间产生的水电、培训、师资等一系列费用,以及后期对实训基地和设备的维护保养等成本,一旦由于种种原因使得校企合作不稳定,合作最终不了了之,企业投入将无法收回,也会造成高校国有资产流失。最后,从人才培养过程来看,校企达成产教融合意向,设置校企合作课程,开发校企合作教材,开设各类实践实训项目,最终完成学业,培养出符合产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期间会存在人才培养的时效性,就业双向选择的不确定性等问题,并且对于企业来说人才培养周期大大加长,难以满足企业短期人才紧缺的需求。
四、基于“数字”的市场营销专业产教融合探索
基于以上分析,产教融合过程中叠加产业数字化转型,给校企合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下文将以市场营销专业建设为例,研究和探索基于“数字”的产教融合新模式。
(一)“数字”发展背景
2015年阿里巴巴首次提出概念,随着大数据技术在社会中的广泛应用,数字发展呈现快速发展趋势。例如,2018年我国数字规模为22.2亿元,预计2022年将达到179.4亿元。由此可见数字将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引擎。“数字”是企业级的业务能力和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其通过对业务、数据以及技术的抽象化,将业务按照领域进行拆分,以服务化的形式输出共享能力。数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在数据层面上,数字有效解决了企业系统间数据孤岛的问题,有效解决了数据“汇管用”的问题;在业务层面通过对各业务线的模块去除,让前台业务走向市场,提升了企业的市场响应力;在技术层面,具有可扩展性,能够让整个网络架构更加开放,避免了重复开发[4]。
(二)“数字”+产教融合模式“数字”产教融合模式,使市场营销专业建设的教学广度和教学深度都得到了大大提高,契合了高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将企业数字服务于教学,实现深度产教融合,如图1所示。数字对企业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升级起到核心关键作用,在产业数字化的过程中,涉及从生产制造、采购物流、仓储运输等生产制造环节,到客户服务、数字营销、门店调配等流通环节,再到结算中心、供应链管理、人资管理等企业运营管理环节。从人才培养角度出发,教育教学的视域更开阔,理念更趋全局化,对于市场营销专业来说,教学广度随着数据的延伸,不仅涉及数字化营销,而且延伸到了生产制造、经营管理、门店运营、成本控制等多个领域,教学广度得到了大大提升。从教学深度来看,从课本的理论知识为主,营销策划实践为辅的传统模式,转变为更深层次的基于数据的数据采集清洗、可视化报表制作、公(私)域运营、大数据品牌营销、内容营销、算法和AI提升人效等基础上的营销战略和营销策划,教学深度增加,专业深度增加,更适合数字时代人才培养需求。
1.数据采集
如图1所示,产教融合部分包含两大内容和一大条件。根据上文数据来源分类,企业数据分为内部数据和外部数据两大类,数据的采集过程主要从离线采集与实时采集两方面进行。首先,内部数据是指在根据企业内部经营情况,进行数据采集和数据筛选,主要包括不涉及商业机密的企业以往数据:营业额达标率、客单价、人效、毛利、进销、损耗等数据。具体数据包括日(月)营业额、日(月)营业指标、日(月)完成率、客单数、客单价、人效、每日(月)同比、每日(月)增长率、客单增长率、采购、销售、毛利(率)、陈列(样品)报损、报损率、日销前十等。其次,外部数据是指通过网络爬虫获取的互联网数据、第三方接口数据等产生的相关数据。最后,对于上述用于教育教学的数据,其数据量相当庞大。在互联网环境下,客户数据来源比较广泛,既包括客户办理各项业务的数据。例如,客户的基础信息数据、客户消费数据、订单业务数据等等,还包括客户位置移动范围数据等。基于日益繁琐的数据,需要系统要具备数据收集和储存的系统作为支撑。因此,基于数字将数据进行整合,并通过全过程的数据采集才能获取动态全面的数据,并最终筛选有效数据用于市场营销专业产教融合。
2.数据应用
数据应用是“数字”平台建设的核心,传统的数据系统只是简单地存放或者展示难以有效发挥数据的潜在价值,不能达到数字资产的应用价值。基于数字产业的发展,构建产教融合必须要将所有的数据纳入到同一套系统中,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DNA”数据视图,整合系统的所有资源,让平台系统内的成员都可以使用数据资产,以此达到支撑整个智慧运营体系的数据要求[5]。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的数据应用,主要是利用智慧运营体系中数据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客户精准画像、企业科学决策、AI(算法)预测、制定营销战略、撰写营销策划方案、个性化学习等,通过校企产教融合,将数据应用环节共同开发成各类数字营销实践课程。
3.基础工具及条件
在数据采集和数据应用的过程中,校企共建实训场地提供软硬件保障,硬件设施包括本地机房、互联网设备,物联网、互联网等,软件设施包括数据采集分析工具(python、excel)、云平台、数据共享数据等。通过云平台和数据共享数据,服务器将操作实践内容共享至学校机房,同时物联网实现万物互联,校企指导老师在线指导和评估,前置课程中可加入一些基础的工具课,或在实训课中加入有针对性的工具操作模块。数据是领先行业的共同选择,构建了企业进行应用开发的新一代平台型基座,通过数字赋能变革成为企业转型发展的重要选择。本文秉承科学性和先进性原则,兼顾时展特征,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对基于数字产教融合模式进行了一系列理论探索,希望能对高校实现新时代数字营销人才的培养目标有所帮助,希望能对各专业建设改革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也希望能对地方经济的建设发展有一定的启发。
参考文献
[1]刘常春,张晓丹.职业教育中的产教融合模式分析[J].电子技术,2021(12):200-201.
[2]汪福俊.美国应用型高校的合作教育机制——以德雷塞尔大学为例[J].教育学术月刊,2018(12):57-67.
[3]陈保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国际比较研究[J].职教论坛,2018(5):40-46.
[4]胡翰林,沈书生.基于技术的教育大数据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21(9):78-86.
- 上一篇:建设工程分包商管理
- 下一篇:传统营销和网络营销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