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课件范文
时间:2023-09-01 17:17: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智慧教育课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思想;政治;忌讳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242-01
令人忧思的是在政治教师队伍中有相当部分的教师未认识这一“规律”,或不重视这一问题,不少政治课教学存在着严重的忌讳区。本文试就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的主要忌讳区作一剖析并就其跨越走向,发表粗浅之见,以达抛砖引玉之作用。
一、思想政治课改变教学目标设计的“片面性”为“全面性”教学存在的忌讳区
由于施教主体的政治教师在教学目标追求上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考分”,反映出教学目标的“片面性”,这种“片面性”又表现为:在教学指导思想上同化于社会上的错误认识――感到只要认真完成课堂45分钟,只要让学生的考试成绩理想就是一个当之无愧的“好教师”,就是一个“高水平的教师”;在教学设计与备课上只注重于构思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在组织教学上仅敏感于学生知识理解掌握和成绩的差异;在对学生的评价观念上认为成绩优秀的就是“好学生”,平时关心学生大多是作业与成绩等。显然,教师如果只倾注实现这一目标,存在上述教学心态,势必同思想政治课教学任务相悖,同教育心理学相违,也会同自身教学企盼相反。
思想政治课教学大纲提出的教学任务和目标要求是多方向的、深层次的,整体性的。如果只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与说教”“检查与考试”是非常片面的,显而易见,这是“折扣”的执行《大纲》,不利于《大纲》的真正落实。从教学过程本身而言,它既是复杂的师生智力活动过程,也是奥妙的师生心理活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完美的课堂教学整体目标,应该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前苏联著名教学论专家赞科夫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要获得知识,同时要得到一般发展。
限于智力开发显然是不够的,特别是对于特殊的具有多重任务的思想政治课更是如此。事实上,政治课教学如果在目标上存在“单一性”“低标准”“小范围”,就自然地捆住教师的教育思想,限制了教学思路,就会阻碍学生各方面能力和个性心理的发展。为此,思想政治课教学在目标上应注意“全面性”和“高要求”。政治教师要在每堂课教学中想方设法努力让学生的知识、能力、觉悟和心理素质水平得到提高:“高要求和全面性”的压力下促使自己的教学走向成熟、走向新的境界。
二、思想政治课要变教学中师生都存在“逆反心理”的忌讳区
由于“逆反心理”不仅存在于学生之中,而且在政治教师中也存在。教师的逆反心理主要表现为教师对其职业、专业的不顺心;对教材“多变性”的反感;对教材理论与实际“差距”的茫然;对高考教学难度提高的困惑;对政治教师言行特殊要求的潜在压力等,我们教师要高度的重视。
学生的逆反心理主要又表现为对一些枯燥教材内容的乏味;对社会存在轻视政治科现象的认同;对为应试而大量背诵的厌倦;对教顺简单古板教学的失落感;对教师言行不合“理论要求”的不满;对教师教育要求的直接或间接抵触等,上述师生逆反心理的存在严重阻碍了思想政治课教学成功的取得。为此,变师生对教学的“逆反性”为“相容性”就成为政治教师自我提高的一个客观要求。一方面教师要不断地进行自我教育,克服自身的逆反心理,消除一些不正确的观念,立志于政治课教学事业,拿出勇气和信心排除心理障碍,“轻装”教学。另一方面,最重要的是要不断努力学习锤炼,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实现以精辟的政治理论说服学生;以精湛的教学技艺吸引学生;以良好的师表感染学生,让学生感到政治课教学可亲、可近、可信,有兴趣、有作用、有收获,从而缩短学生与政治教师、学生与政治教材的心理距离,消除学生的抵触、不顺心的心理状态,更好的保证思想政治课教学顺利健康、稳步的发展。
三、思想政治课教要变教学中师生交往的“民主”“平等”、“和谐”存在的忌讳区
篇2
著名学者威尔金斯说过:没有语法,表达甚微;没有词汇,表达为零。相信任何一个语言学习者都有深刻的体会:无论其语法学得多么好,语音掌握得多么漂亮,没有合适的词汇来表达各种意义,语言交际就难以实现。由此可见,一个人掌握词汇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影响他思想表达的丰富与准确程度。因此,在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中,词汇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二、 当前初中词汇教与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从一开始学英语时,没有下意识地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2. 很多学生没有掌握读音规则,对英语单词读不出来、拼不出来。对他们而言,英语单词就是一连串毫无联系的符号,背了就忘,每天疲于应付,效率很低。久而久之,对单词渐渐失去了兴趣,对英语学习也产生了厌烦的心理。
3. 教师缺乏对学生词汇学习和记忆方面方法策略的指导。
4. 教师孤立地讲解词义,缺乏创设语境。
三、 如何进行课堂词汇教学
1. 先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培养,向“零起点”说不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因此,根据不同的年级及教材内容的难易度,对于词汇学习,学生应该养成不同的预习习惯。
如七年级学生在学习词汇时,可以让他们先运用音标进行识读,注意单词音节的划分,然后再听录音进行自我正音,要反复地听音、模仿、练习,逐步培养学生按语音规则拼读单词的习惯。另外,对于需要补充课外相关语言知识的课,学生可以先在课前收集相关资料。比如在教授Spring Festival时可以要求学生查找有关“节日”方面的知识,列出常见的东西方节日名称和相应的活动。如与Spring Festival相关的有clean houses, buy new clothes, have big meals等;与Christmas相关的活动有Father Christmas, Christmas tree等。
2. 加强读音规则教学,培养学生的拼读能力
培养学生的拼读能力应该从最简单的拼读抓起,循序渐进,通过归类和比较,使学生掌握单词中字母及组合的读音规律,能够听词能写、见词会读。
在学习字母时结合字母音和在其他单词中相同读音进行拼读训练。如学习字母A时,可列出lake, name, late, take等,让学生拼读。字母“A”在单词中不同的读音可分类下: /ei/,/e/, /a:/, /æ/。 可用不同的Chant来强化这四种不同的读音,并帮助学生分清。 Chant 1: Rain, rain, rain. It’s a rainy day. The rain will come again soon.Then take the umbrella and a cake. If the rain doesn’t stop, then you can have the cake. Chant 2: Apple, apple, apple. An apple is good after a nap. An apple is good for your stomach. An apple is good for Annie and Andy. Do you have another apple? 通过Chant既练习强化了读音,也增加了趣味性,学生对读音的掌握比较到位,还可以鼓励学生去编写类似的Chant, 进一步巩固读音。只要老师有心,每个读音,包括辅音都能找到Chant。
3. 利用直观教具教单词,提高单词的复现率
现今,多媒体已进入我们的教学领域,它把图、文、声、像有机地结合起来,让英语更加生动、有趣,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词汇教学,运用多种形式提高单词的复现率,能达到帮助学生快速记忆单词的目的。
4. 提供多种语境,促进深层理解
研究表明要让学生真正掌握一个词需要让他在多种语境下接触5-16次。这里谈到的多种语环绝不能被狭义地理解为在第一次讲授时用幻灯片一次性地给学生呈现若干词条的诸多例子,让学生目不暇接,摸不着头脑,盲目地跟记笔记。而应理解为在多种语言活动中,即多种输入和输出练习中不断地激活词汇,让学生对这个词最基本的一到两个用法了如指掌。例如: He got up early so that he could catch(赶上) the train. The man must be running to catch(抓获) the thief. Do you catch(理解、听清) my meaning? He caught(患感冒) a cold two days ago. The fisherman caught(捕鱼、钓鱼) many fish. 如果缺乏语境,学生对“理解”这个词条会渐渐淡忘。
教师还有必要帮助学生在新词与旧词间建立起必要的联系。比如,我们用make him happier去解释cheer him up。 通过以旧代新,学生很容易造句: Sally is very sad. Let’s cheer her up. 这样词汇的信息会变得越来越有条理,而根据记忆理论,越有条理的信息学起来越容易。
另外,引导学生根据语境造句或翻译也会使学生获益匪浅。在课堂上,我们可以用汉语提出一个确切的语境,让学生造句翻译。在此过程中,学生必须对词汇意义进行猜测、查阅、斟酌和比较,这无疑会使他对该词产生较深的印象。
5. 多途径拓展词汇
篇3
关键词: 高效英语课堂 智慧教师 教学设计 课前活动 小问题应对
教学课堂是教与学,实现课程目标的主要场地,在这个场地中,教师是管理者和主导者。所以教师在创建高效英语课堂过程中的作用尤为重要,教师的主要工作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那么究竟该如何创建这样的一个课堂呢?这成为如今英语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具有好的教学设计是创建高效英语课堂的根本要素
教师在教授知识时有一个周密的教学设计,可以使得教学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目标轻而易举地实现。教学设计的核心目标与要求:(1)侧重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2)凸现学生采用自主与合作的方式。(3)在篇章处理中渗透语言知识的理解和学习。(4)通过教学设计看出教师的组织p指导和教学活动;看出学生的活动内容与方式;看出教学设计中每个环节的指导思想p活动意图与目的。(5)预先设计好板书,板书设计应重点考虑四个方面:板书形式应与教学目标p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相一致;内容要重点突出;语言要准确、简洁,布局要合理。
2.具有良好的课前活动是创建高效英语课堂的基础
一个良好的课前活动,可以给课堂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比如在传统英语课上,教学方式是课前学生机械地背诵课文或者默写单词,这样只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感到英语课堂学习的乏味。所以,身为课堂的管理者教师要打破这一传统,例如在课前可以谈一谈最近学生看过的英语电影,或者是英文歌曲,或是进行英语单词接龙大赛等,这样的课前活动会大大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但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课前活动的时间教师应当有所控制,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课前活动时间过长的话必定会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
3.具有丰富的课堂活动是创设高效英语课堂的关键
如同课前活动那样,课堂活动也尤为重要。那么教师应如何选择课堂活动呢?面对如此之多的课堂活动,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决定的课堂活动才是最适合学生的,课堂活动是为实现到教学目标而服务的。下面我们以PPP教学法为例,谈一谈课堂活动。在Pre-Presentation这个过程中,一般采用复习旧的知识、引出新的知识为主要教学手段,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可以设置一些密度较大的分大组开火车比赛活动,这样人人都有机会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得到应有的学习效果。While-task Procedure部分有很大的机动性,一般情况下分为两部分:新授部分,可多设计Pairs活动,对新学的句型和对话进行操练:提高部分,可以分三五人为一组,进行对话讨论p设计对话内容等。Pro-task Activity可以按照班级人数平均分成小组,进行表演,或者教师可以分给每个小组一定的任务指标,让全组进行活动,比如总结p辩论p编剧本等。活动的使用和设计是一种复杂的工作,活动的选择同样是一件重要的事,相信更多实践可以带来更多的灵感和经验。高效的课堂活动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4.巧妙应对课堂中出现的小问题是创建高效课堂的突破点
4.1教师如何应对学生语法错误
学生时期是个人不断充实自己的时期。学生在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时难免会有回答错误或者语法错误的情况,这是无法避免的。所以教师在面对学生错误时,所表露的态度就成为一种学问。教师在面对这些学生时,要本着尊重他们的原则,然后纠正他们的错误,这样做不仅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还可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频率,促使课堂变得活跃有生气。针对这个情况,教师可以实行这一制度:每位同学都有五次犯错的机会,当学生五次机会用完时,就要做出一定的惩罚,这位学生可以为大家连续读英文报纸三天,也可以唱一首英文歌曲。长此以往,学生犯错误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
4.2进行活动时无法控制纪律怎么办
活动变得丰富起来,课堂气氛就会变得热火朝天起来。在这种情况下,难免有学生会趁机开小差,这样的话,课堂纪律就很难得到应有的保障。教师的做法不能太过偏激,因为从以往经验来看,这样做是无法让学生心服口服的,教师可以选择比较尊重学生的方法制止这种课堂纪律混乱的行为。
5.结语
教师要创建高效的英语课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因为高效的英语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在课堂中,教师只有充分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才能激发学生的思考的活力,才能让学生体会到集体的力量,从而有一种集体荣誉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总之,教师用智慧打造的英语课堂是一门很高的艺术。
参考文献:
[1]张青.做智慧型教师 创建高效英语课堂[J].英语画刊(高级版),2013,05:37-38.
篇4
文化培养
“教育”即教授与培育,“传道授业解惑”是教育的首要目的,因此文化课程是必不可少的。
以书本为纽带,以阅读为手段,通过读书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多读书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还能培养他们由内而外的书卷气息,使其谈吐举止大方有修养。经常举办读书活动,让学生在阅读之中丰富自身知识、提升文化素养,是慧雅教育的重要环节。但是,理论知识只能给予学生抽象、非直观的印象,如果没有具体的生活实例加以实践和应用,这些理论知识只能封存于头脑中,对学生生活、生存能力没有太大帮助。因此需要通过实验、情景再现、课外参观等活动,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具体实践中,从而对理论知识加以印证,使之更为清晰深刻,从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其心智的成长。如带领学生参观植物园或是动物园,在具体观察中对知识进行讲解,从而给学生更加直观和深刻的印象。
气质修养
道德素质的培养。从小对学生进行道德培养,不仅有助于养成学生良好健康的心理,更是将之培育成一个有用之人的前提,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供人才保障。道德素质具体表现为尊老爱幼、遵纪守法、勤劳善良等。良好道德素质的养成靠的是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的共同教育,通过教师与家长的言传身教,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如“雏鹰假日活动――小小报童义卖”主题活动,在教师的带领下,让学生与家长通过报纸义卖并将卖报得来的钱全部捐赠,帮助有需要的人。
人文素养的培养。人文素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哲学、文学、历史等人文学科教育,培养人文意识、人文态度和人文情怀。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能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进而塑造高尚的品格和人格修养。博物馆中珍藏的文物和艺术品,蕴含着无穷的文化底蕴和文化魅力。在参观过程中,教师对所展文物、艺术品、场景的制造背景、作者、存在意义等加以讲解,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还能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情趣加以熏陶,从而提升他们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达到提升人文素养的目的。
礼仪修养的培养。人格魅力不仅体现在外在的精神面貌上,还具体表现在其言行举止上,行为优雅、谈吐得体、态度谦逊的人总能够给别人留下较好的第一印象,从而使得之后的接触更加融洽。因此在慧雅教育中,还要注重对学生礼仪方面的培养。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以及开设专门的礼仪培训课,对学生外在形象进行塑造,使之更为得体。
创新精神的培养。教师带领学生“走出课堂”,通过对现实场景的观摩、学习、动手操作等,在具体的实践中实现创新能力的提升。如参观机器人博物馆,使得学生学到了许多科技知识,也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对科学的神秘产生了兴趣,进而有了探索与研究的欲望和想法,促进了其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的提升。
篇5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体会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7-0114-01
自参加省级培训以来,连续听了名师的几节课,受益匪浅、收获颇丰,同时也深刻体会到自己在英语听说教学中的问题与不足,现简单作以介绍,希望与大家交流探讨、解决问题,以便促进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和教育教学的发展。
1.听力教学时断时续
按照科学的英语教学方法,应该是“听说领先、读写跟上”,“三五X”的教学策略中也提到:听说读写应该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然而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却很难达到,尤其是听力教学。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时候是贪图懒散省事;有时候是录音机坏了又找不到地方修理;有时候是停电或教室的插座坏了而未能即时维修;有时候是因为经常开会或处理一些学校事务而耽误了课堂一部分时间;有时候是因为外出开会、学习影响了教学进度;有时候是因为准备材料迎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检查耽误的时间较长而需要赶课等等,在以上情况下往往忽视了听力教学,需要听时只是让学生读听力材料,应有的听力训练成了阅读理解,更谈不上找其他材料训练听力了,往往只是在考试前集中训练几次,把学生教成了“聋子”,影响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和能力的培养,效果很差。
2.口语教学简单机械
笔者是一个事业心和进取心极强的人,由于领导的厚爱、同事的支持以及个人的努力,毕业以来在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的发展、心理的变化以及长期班主任工作常常使我在教学方面感到力不从心,有时候连正常的两个班英语课也难以保证按正常进度进行,时不时需要赶课,部分课堂上根本难以组织正常的口语教学,只是简单机械的应付口语教学,把学生教成了"哑巴",效果不理想,有时候深感愧对学生和家长的厚爱。
3.词汇教学手段单一
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学生对词汇的感觉也是难、难、难,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词汇问题,学好英语就轻而易举了。由于以上两部分内容提到的种种原因,使我在词汇教学方面疲于应付、手段单一、简单机械。往往是利用一节课时间专攻单词,解释、教读、听写,由于单词多而难,大部分学生掌握很差而我还天天抱怨学生不下功夫,其实学生已经对英语失去了兴趣,我才是这方面的“罪魁祸首”啊!
4.情感态度培养不力
教师是非常注重感情的人,一般与每位学生也都能建立深厚的感情,但有时候由于学校事务多;有时候因为处理学校调皮学生;有时候因为班内学生违反校规;有时候因为学生成绩不理想;有时候因家庭原因心情不好等等,也常常向学生发脾气或打击学生,这时候就很难再面带微笑与学生交流合作。这不仅影响了师生感情,也影响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及学习效果。
5.合作学习浮在表面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用最多的学习方式。其实质是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然而目前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往往存在“重形式、轻实质、无实效”的现象。我的课堂同样存在这些问题。特别突出的是以下问题:①在学生座位的安排上,传统坐法不利于合作,而分组坐法会使位置不好的同学扭的脖子疼,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②我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时,场面热烈,有的小组抢着发言,但谁也不听谁的。有的小组则只有一两个人发言,其他的一言不发。有的小组则互相推辞,或借此机会聊天,课堂纪律不好控制。③有时候安排合作的时机不当,收效甚微;④有时候分组不科学,搭配不合理,不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相互促进。⑤有时候规则不明,学生讨论热烈但只是“表面繁荣”、“活而无序”。⑥有时候时间不足就让学生展示,造成学生讨论敷衍了事。⑦有时候评价不科学,偏重对讨论结果的评价,忽视了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挫伤了部分学生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6.任务教学安排不当
任务型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习内容设计各种交际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这些任务进行学习,学会用英语做事情。任务型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中心和以活动为方式”的思想,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通过几天的学习我意识到自己在进行任务型教学的过程中的失误与不足:①混淆练习与任务活动的区别,以为设计练习就是进行了任务型教学。②重学生主体,轻教师主导,由教师“满堂灌”走向了学生“满堂动”。③重活动形式,轻知识传授。在任务之前没有给学生呈现完成任务所必需的语言知识,虽然任务设计得很好,但学生完成的效果不是很理想。
7.课程资源运用太少
课程资源包括可以作为学习和教学内容的材料和使学习、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的客观条件和设施。如;广播电视英语节目、音像制品、报章杂志、网络资源等等。由于我们身在农村中学,因为条件有限或自身的素质以及电脑操作水平的低下,往往对教育资源应用很少。比如使用课件教学效果很好,但大部分教师都不会制作课件,会的教师要天天制作也很不现实,再加上学校的多媒体教室只有一个,用起来比较紧张,有时候还出故障,天天找领导开门或维修比较麻烦,也就干脆不用了,只有在参加课堂教学比赛或主持公开课时才精心准备,表演给评委看。
8.教学评价观念陈旧
评价是英语课程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在课程实施中起着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证。新课程的评价理念强调以人为本,强调评价的实效,强调促进发展。但我在评价学生时仍然受传统评价方式的影响严重,评价方式简单、方法单调、内容片面、标准机械,只过分注重结果,忽视了学生在活动的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尤其对中差生往往持一种冷漠、应付、对立、讨厌、拒斥或逃避的态度,挫伤了学生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打击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篇6
【关键词】ppt;课件;中职英语;课堂教学;策略
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我国对英语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可是,我国对英语人才的培养却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对于中职英语教育来说,其担负着为我国输送高素质人才的重任。但是,即使我国英语教学活动较之以往有了非常大的进步,可是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这使得英语教学活动并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如何提高英语教育尤其是中职英语教学的效率已经成为了教学活动中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本文就对如何利用ppt来提高中职英语课堂教学效率进行分析。
一、创建PPT优化中职英语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英语课程是一门较为特殊的课程,其需要学生记忆大量的单词和句型,这无疑是一项非常困难的过程。也正因为如此,很多学生根本不能有效学习英语,甚至还产生了厌烦情绪。英语课程的枯燥乏味让他们根本提不起兴趣去学习,这极大地影响了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如何让学生增加学习英语课程的兴趣成为了关键。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而多媒体技术中的ppt技术更是成为了很多教师常规的教学手段。在ppt中,教师可以整理出更为形象生动的图片、声音甚至是视频,这些都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于教师来说,ppt技术操作非常简单,制作也很简便,是十分有效的教学手段,因此得到了教师的欢迎。
然而,即便ppt教学手段非常有效,但是其能否发挥其真正的作用还是有条件的。很多教师仅仅是把书本上的知识简单地搬到了ppt课件上,根本没有对教学内容进行进一步优化,更没有充分利用ppt的优势将知识进行必要的分类和汇总,这样的ppt课件根本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更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为了有效提升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创建科学合理的ppt,进一步优化ppt内容,以此来提升中职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创建PPT时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
在创建ppt时,教师往往不能充分利用其优点,所创建的ppt存在很多的问题,很多教师的课件只是将“书本搬家”,仅仅把知识放到了屏幕上,这和传统的照着课本教学其实并没什么两样,这根本没有起到多媒体技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有的教师则过分依赖课件,他们往往会将课件当成所有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他们仅仅起到移动鼠标,控制课件的作用。这让教师的作用大大的弱化,而学生则只是机械地跟随着教师的控制而浏览课件内容,这根本不能提起学生学习兴趣。除此之外,很多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忽略了内容,而是追求整个课件的样式,这使得课件虽然具有很精美的画面和色彩,却没有实用的内容,学生根本不能从中得到所需的知识,这致使英语教学活动根本起不到相应的效果,学生的英语水平也就得不到提高。
三、创建PPT优化中职英语课堂教学的策略分析
基于我国中职英语教学活动中利用ppt教学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为了更好地提升中职英语教学活动的效率,创建ppt优化中职英语课堂教学是很有必要的。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几点加以考虑:
(一)利用ppt来创设情境
利用PPT来创设情境,增大课堂信息容量。备课时要精选教学内容,只需要把重点的教学内容呈现在屏幕上,可以将一些重点内容用横线划出或用特殊字体、颜色等标出,章节和标题要同内容区分开来。如中职《英语》第一册第九单元Eating Out。在本单元的Warm-up阶段,要求学生复习各种食物的名称。老师可以根据前一节课学生的实际概括的情况,把单词按照类别如main food类、vegetable类、desserts类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既节约了板书的时间,还可以补充一些常用词汇,丰富了课堂教学。
(二)加入音乐元素,提升课件生动性
ppt课件可以加入音乐元素,提升课件生动性,学生听到动听的音乐后就会更加专注于课件中的内容,从而提升其学习效率。比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分别播放一段由各种乐器演奏的曲子,然后让学生猜测 What musical instruments are being used?然后让学生去寻找这些乐器的英文名字。这样一来,有声有色的ppt教学改变了原本教室无声的教学,使中职英语课堂真正生动形象起来了。
(三)利用影像来提升课件效果
ppt课件制作要求教师要以学生熟悉的事物,身边的事实或材料、事例入手,然后自然地过渡到课文的教学内容。课件的设计应从课文和有关的话题开始,运用ppt课件的视频的链接功能,导入相关影像,创设动感直观的视频情景,在主题导入、口语训练等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比如在讲到某个国家时,教师变可以在课件中加入相关的影视资料,让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和风俗习惯,然后教师再将其引入至所学的知识中去,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了。
结论:英语教学活动一直是我国教学的难点,其记忆量大,句型短语多的特点让很多学生头疼。加上英语内容的枯燥无味,让很多学生都不乐意去学习英语知识。这让英语教学活动的效率非常差。为此,很多教师利用ppt去提升教学效率,可是往往也不尽如人意。这是因为教师没有充分利用ppt的优点。而想要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一定要优化课件内容,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来扩展教学面,并将枯燥的内容设计成有趣的课件。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提高中职教育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邓涛.高效课堂的引导艺术[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周文婷,许晓东.PPT辅助课堂教学的反思及建议[J].科教文汇(下半月),2006年02期
篇7
传统上日本博士课程是研究生教育的主体,研究生教育由博士前期、后期两个阶段组成,将硕士课程称为“博士前期”,把博士课程称为“博士后期”(经常被误译为欧美的“博士后”)。硕士课程一般为2年(最短1年,最长4年),博士课程为3年(最短2年,最长6年)。日本对取得硕士学位有严格的规定,必须修满硕士学分,并接受论文指导及通过论文审查后,可授予硕士学位。会计学一般要修满40个学分,但要求其中8学分为自身导师的课程,包括4学分的“研究班”导师课,4学分为论文指导。一门课程每周2课时,一学期16周,32课时为2学分(日本大学课程大都是1课时90分钟连续上,1课时大体相当于我们2学时)。专题讲座2学分(泛用课程),如:信息披露、物价变动会计、合并报表、金融工具会计等。
日本文部科学省(日本主管教育的政府机构为文部省相当于我国的教育部,2001年文部省改名为文部科学省)《专业学位研究生院设置基准》中规定,从2003年起在现行研究生教育体制外可创设“专业学位研究生院”,与现行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平行。由此,2006年后日本研究生学位体系由单一的“硕士——博士”模式转为在硕士层面分为学术型的普通硕士(以下简称为“学硕”)与应用型的专业学位(以下简称为“专硕”),整个研究生学位体系由“学硕”、“专硕”及博士构成。至2010年,日本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院有17所。日本的研究生院称为大学院,一般不是一个大学只设立一个研究生院(部),而是大学的各院系分别设置各自的研究生院,如综合类大学有医学研究生院、法学研究生院、工程学研究生院、信息学研究生院、经济学研究生院等。会计学硕士课程既有设在经济学研究生院的,也有设在管理学研究生院的。
二、日本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特色
培养目标明确具体。日本的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无论是“学硕”还是“专硕”原本都是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在日本经济社会中担负重要的使命。其目标层次分明,硕士教育倾向于对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强调专业性,不同于本科生的通识教育。生源既有应届本科生,也有社会从业人员,有很强的职业教育性。不同于博士教育(重点突出对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注重学术研究)。无论是“学硕”还是“专硕”,培养的不是只有会计专业技能的“熟练工”,而是培养“综合职”即管理人才。在明确的各层次培养目标体系下课程名称也有所体现。如本科为“XX学”,“XX论”,硕士多数课程都冠以“XXX研究”“XXX特论”,博士课程“XXX特殊研究”“XXX理论研究”。“学硕”以培养学术研究人才为主,具体实施以博士入学资格为目标,必须提交学位论文,强调文献资料价值,是博士前期的准备,如果不准备读博士,上学硕没有意义。“专硕”以特定行业的人才培养为导向,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为主,可不提交学位论文,而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课题、工作报告、调研报告所替代。
与社会执业资格挂钩。我国高校一直存在是否支持财经类学生考CPA、CFA等执业资格证书的争议。如果支持,势必影响现行较完整的理论与实务的体系性教育,如果不支持,可能会影响学生就业竞争力。缓解此矛盾方面日本比较实际。很早以前,财务会计及管理类硕士研究生就可以获得执业资格的若干考试科目的减免,如注册会计师及税理事等,有些学生上几个专业的硕士课程,主要为了多减免一些考试科目。会计学领域“专硕”制度确立后在会计专业研究生院毕业的考生可以免注册会计师考试第一阶段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和商法四门考试的前三门。这样老师在上课时不论是否照顾学生考执业资格证,实际客观上也都对“取证”给予了支持。
负责任的硕士生导师“研究班”指导制度。为使研究生从入学到毕业全程得到导师的指导,日本研究生院给导师与研究生提供时间、场所固定的指导机会,把其时间纳入教学体系。一般每周一次研究班课(两学时),学生算学分,导师算工作量。其称呼与本科生一样称为Seminar,本来是德语“讨论会”或“研究班”的意思,研究生阶段翻译成“研究班”更恰当些。“研究班”名称不是以专业方向,而是以教授名称命名,如铃木研究班、长谷川研究班等。“研究班”课程主要有本导师师门的各年级学生,也可以有少量的其他师门学生参加,本师门学生除必须参加导师的“研究班”课程外,可以在导师的推荐下选择其他“研究班”课程。日本大学院的选修课程一般比较多,大都没有必选课,必选课就是自己导师的课。“研究班”上课内容首先就是导师指导学生选课,其次,带领或指导参与科研活动(老师授意下参加专业学术会议可以顶替上课),还有就是论文指导,指导时也让非该写论文年级的师门学生必须参加,以便提前进入学术研究境界(渠道)。硕士总学分中“研究班”学分以及导师主讲的课比重比较大,一般占到三分之一,这极大地保证了导师的必要指导时间、学校对学生的全程关怀,也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所选导师的研究领域、观点。相比之下,我们的学生往往回答不上来本身导师的研究领域、学术成果乃至学术观点,不能说与我们大多数院校没有固定的“研究班”制度无关。
启发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研究生教育不同于本科教育,更应启发、鞭策学生自主学习、研究乃至思考。所以,研究生课程的教师一般不会像本科教学或我们传统的课堂“老师写、学生记”、“老师讲、学生背”、“老师问、学生答”的陈腐模式,而很明确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职责是“组织教学”不是“讲课”。有不少老师都先分别布置同学预习不同章节内容,采取轮流发表式、讨论式。如每人分工预习一章节,然后自己讲述归纳过的内容梗概和自己的理解(前提是人数不能太多),学生讲述过程中,导师或其他同学在导师的安排下会提相关问题,这迫使每个学生都要看书,查文献,找参考资料(包括网上查询)。此过程促进学生扩展专业知识,迫使学生自主学习,也锻炼了学术研究能力。所以,以老师讲授为主的教课模式已不多见。
三、日本研究生培养特色中我国可借鉴之处
针对上述日本现行会计学研究生教育体系和特色,为总结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及类似院校可借鉴之处,笔者研究团队特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在籍硕士研究生及研究生导师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征求对现行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看法及意见,总结出以下可以借鉴之处。
研究生培养体系上明确学硕与专硕分别培养。学硕为博士前期,培养目标为满足博士入学资格;专硕的目标直接服务于社会,并与执业资格结合,但不是培养“熟练工”,而是“管理职”,两条线清晰后减少重复与考证的争议。几乎所有教师(97%)都支持学生考取社会资格证书,虽然与学校系统学习有矛盾,但是迫于我国目前的就业压力,为学生就职着想,还是支持的。同时,还有近半老师希望减免资格考试科目。53.77%的学生认为,应该考取一个证书,也有44.34%的学生认为应该考两个以上的证书,98.11%的同学是想拿证书;只有极个别(不足2%)的学生表示自己不准备考证。连带着研究生学习期间对时间的分配方面,我们的调查结果是近六成的受访同学认为自己大部分时间都在考证书。可见学生对社会资格证书的需求巨大,我们应该满足他们的实际需求,不能无视”有证容易就业”的现实。目前鼓励增加专硕数量符合这一趋势,但终归还有少数同学不考证,准备读博或系统掌握理论知识。所以从我们大学的系统教授知识和仅就满足学生需求来说,并不能,也不应该“一刀切”取消学硕,只开办专硕。应更大胆走像日本那样的“学硕—考博”(或硕博连读)、“专硕—就业”分离的两套体系,这有利于教学要求与课程设置。
研究生指导体制上借鉴“研究班”制。上述时间、地点固定的,学生算学分,教师算工作量的“研究班”类似我国大学曾经实施过的导师方向课。目前我国大部分财经院校没有“专业方向课”。我们的调查结果是九成以上的研究生对导师的指导表示满意,但其实每年都指导学生选课的导师不多(27%),还有24%的导师从来没有指导过;大部分导师一、两个月(81%)与指导的学生见一次面,甚至有部分教师(9%)没有定期见面指导过学生。因而,半数以上(51%)导师不满意现在的指导方式,认为应该面向自己指导的研究生开设固定时间、固定地点的专业方向课。这方面应学习日本的大学院的培养“研究班”方式,学生算学分、导师纳入工作量,按正常安排课那样才能真正起到导师指导学生的作用,使学生接受从选课到毕业论文撰写及就业建议等全程指导。这种面授指导方式很符合我国实际,如受访的研究生中,有近一半的同学没有上过导师的课,不能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和内容,对论文选题和其他科研方向选择都十分不利。如果有固定时间的“研究班”课,即使没有其他的导师专业课程,指导课上就能解决上述问题。还有起初有人怀疑当面指导是否落后于时代,不符合学生的生活步伐,学生不愿接受面授指导,但通过调查,尽管社会上已很流行和普及的微博和微信却很少有人用在教学指导上,特别是教师应用的太少。问卷显示学生与自己导师沟通方式上,更多的导师与学生都选择当面沟通的方式,占到六成左右,邮件次之(35%),而选择微博和微信的学生只占少数。可见“研究班”课这种面授指导方式虽然传统,但未来一定时期还应是主要交流方式。
研究生课程教学借鉴自主学习方式。我们的调查问卷在授课方式上设计了四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老师讲授”、“讲授+实业界专家讲座”、“讲授为主+少量学生讨论”、“学生个别发,小组研讨,老师辅助指导、点评”。明显,请实业界讲座高于单纯讲授方式,加上学生讨论也强于单纯讲授,其中最高层次相当于日本会计学硕士课程启发式、探讨式教授方式。遗憾的是我们的调查结论中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很少选择最高层次的教学方式,说明我们还停留在较低层次的课堂教学方式阶段。调查问卷中从教师的角度看,目前大部分课程以“老师讲授”和“讲授为主+少量学生讨论”两类讲授方式占压倒优势(占74%),“讲授+实业界专家讲座”和“学生个别发言'/J、组研讨,老师辅助指导、点评”两种方式各占少量比重(13%)。从学生的角度看,“老师讲授”和“讲授为主+少量学生讨论”,“讲授+实业界专家讲座”超过85%最高方式的“学生个别发言,小组研讨,老师辅助指导、点评”也不足15%。这种授课状态的改变或者水平的提升也要因地制宜,不能一刀切采用理想的最高层次方式,要看我们教师的教学习惯、组织教学能力与水平素养,还要看课堂学生的规模,以及依教学监督、检查制度的匹配而循序渐进。如至少可以先要求课堂是教师不能只讲授,应增加外请实业界讲座及学生讨论的比重。
注:
本文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度教改立项“教育管理借鉴:日本财经专业研究生教育”课题的阶段性成果
篇8
一、走近学生生活,研究学生的学情和个性,师生共建和谐的课堂氛围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个体,学生的成长也有其自身的“秩序”和“规律”,我们不应该打乱他们的成长秩序和规律。我们要把学生的发展作为关注的重心,关注学生的每一天、每一节课是否快乐。脱离生活的教育是一潭死水,只能使我们迷茫。教学情境的创设,也要尽量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与学生生活背景密切相关的素材,结合他们实际的认知水平,用学生看得懂、听得懂的东西来呈现情景。老师创设的情境会让学生倍感亲切,学生就能较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因此,我们要走进学生生活中去和他们同悲喜,要深入研究学生,充分尊重学生,要让他们的个性得以充分张扬,努力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气息,让生命的活力充分涌动,让智慧之花尽情绽放。
作为语文教师,更要如此。语文教学不应为了考而学,而应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让他们在感知文学魅力的过程中快乐成长,踏实进取,培养健全的人格,拥有健康的心理,成为对人民、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语文应该成为让学生一生受益的学科,让他们能说一口流利的母语,能写一手优美的字体,表达出独特的个性色彩,传递人性的真善美,传播中华民族的先进文化,传递人类积极向上、永不停息的拼搏精神,汇聚正能量,实现中国梦。
二、解读语文学习内容,有针对性地创设情境,达到教学内容与教学情境的和谐统一
教学情境就其广义来说,是指作用于学生,能产生一定情感反应的客观环境。从狭义上来认识,则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中,作用于学生以引起积极情感反应的教学过程。“情”指洋溢在“境”中的教学双方之间的情感交流;“境”是教学环境,既指物理环境,如教室中的布置与陈设,也指教学双方的关系。情因境生,境为情设,情境统一和谐方为情境。语文学习的内容如能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才能被学生理解和掌握。因此,语文教师要认真研读语文学习的内容,使课堂教学各环节紧密相扣,引起学生共鸣,产生探究兴趣,使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学会思考,陶冶情操,开发智力,提高创造力,从而使课堂教学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1.巧用精彩导语,激发乐学兴趣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就等于成功的一半。”成功的导入,能够使学生尽快进入愉悦的情绪状态,把学生带入思维的兴奋状态中,为教学创造最佳时机。有人说,导语应该是一部从头到尾都充满着悬念的小说,具有形式美、情感美、和谐美、悬念美。它如同开启新课的金钥匙,可以带领学生登堂入室;它好似乐曲的序曲,可以先声夺人,跌宕起伏,极尽峰回路转、一波三折之妙,使整个课堂如行云流水,充盈着美的气息,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语文的价值。
2.借用音乐渲染,拨动情感心弦
语文和音乐是美的产物,都是通过声音来表达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各种愿望和情感的。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恰当地运用音乐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配以和谐的音乐作背景,更能给学生一种直观的感受,营造出强烈的情感氛围。在音乐的渲染下,人的思想认识、喜怒哀乐等,都能得到充分的展示与表现,能传达语言所不能表达的情感。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根据课文内容及教学目标恰当地运用音乐,以声传情,不仅能调动学生的情感,活跃学生的思维,同时也能营造出生动的教学氛围,使课堂教学富于情趣,收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3.重视语言描述,展开想象翅膀
重视想象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学习语文乃至终生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语文教师的语言有着无穷的魅力。我们就是要让学生从教师的语言描述中,在自己的脑海中呈现出一幅幅鲜明而简洁的画面,形成一定的审美认识,表达出一定的思想感情。
4.捕捉课堂信息,提出学习问题
教师要善于在教学过程中捕捉亮点,演绎课堂精彩。“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价值的教学情境一定适用于激疑的情境,它不仅能有效地启发学生思考,还有助于激发学生深入探究问题的热情,也有益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利用教学过程中生成的各种教学资源,如学生的困惑和不解,甚至是质疑,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精心设计问题,通过灵活开放的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索和建构。
5.结合文本环境,创设生活体验
由于时间和地域的变化,文本环境与学生的生活环境有着较大的差别。教学点与学生的兴趣点往往不一致,这时就需要教师创设良好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有真切的感受,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激发其求知欲望。只有学生的思维进入文本,真切感受到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意义,学习时才会主动,这样的课堂才会生动。
6.善待学生差异,开设活动实践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然而,因为年龄、性格的差异,社会环境和生活阅历的不同,他们对同一事物的理解和感受也是不一样的。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独特理解和感受,通过操作、表演、朗读和描述等方式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活动使知识变得更为形象直观,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通过动作、语言和神态等诠释着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表达着自己对作品的独特感悟。
三、研究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激励学生真正学好语文
任何一次课堂教学,我们都要有评价体系。通过评价促使学生进行深层次的体验,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教师对学生适时、恰当、正确的评价,会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喜悦感,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坚持以下几点原则:(1)保护学生的自尊;(2)营造和谐、宽松、平等的氛围,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学生;(3)发现学生的优势和特长,诊断问题和不足,尊重学生的现有状态。通过评价找出学生不足的原因,提出合理的、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让学生在每节课都有收获。
篇9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开放教育;智慧课堂;个性化学习;教学有效性
1概述
随着移动互联网、互联网、物联网以及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现如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通讯设备侵入高校课堂已成为日常现象,低头族的普遍化给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带来了巨大的困难[1],但是强硬的制止学生使用手机从现实角度上来看也不具有可行性;另一方面,由于开放教育的特殊性,开放教育学员难以进行长时间的整体化学习。因此,如何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的开放性、资源共享性、交互性以移动性等特点实现碎片化、移动化学习,将智能手机、Ipad等移动设备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使其成为教学工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时间分配最优化,帮助开放教学学员打破时空的界限,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成为了开放教育构建智慧课堂所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基于此,综合现今国内各在线教育平台、教学管理微信公众号的实践经验,笔者对基于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开放教育智慧课堂构建进行了充分的研究,以期为提高开放教育教学有效性提供新的思路。
2相关理论研究
1)开放教育
开放教育是一种新兴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基于远程教育方式实现“人人、处处、时时可学可考”终身教育价值理念[2]。区别于传统的普通和成人高等教育,开放教育对于学生的学历、年龄、职业、学习能力等方面没有特别的限制,只要你想学、愿意学、用心学,在通过入学水平测试后就可以注册获取学籍,通过互联网登录电大远程在线教学平台进行相应专业课的学习,在线与师生之间进行交流互动,解决学习过程中碰到的各种难题。同时,开放教育学员还需定期的到学校参加课堂教学活动或参加小组教学。在修满既定的学分之后,开放教育学员就可以获得国家认证的本专科学历证书,其中,对于达到学位条件的学生还将为其授予学士学位证书。
2)智慧课堂
智慧课堂是指在如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过程将信息技术融合在课堂教学中,以构建智能化、个性化、多媒体化的教学课堂,从而有效培养、开发学生智慧能力学习的新型课堂[3]。智慧课堂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教学资源的丰富性和共享性,基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开放性,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在网络上获取丰富的教学资源;二是协作交流互动,智慧课堂中的教学活动强调学生之间的协作,而良好的协作要以良好的交流沟通为基础,有助于加强学生的交流协作能力;三是个性化内容推送,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推送教学内容,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3基于移动互联网构建开放教育智慧课堂必要性研究
3.1顺应时展趋势,提高教学趣味性
随着时代的变迁、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移动互联网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改变着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其中,以智能手机以及平板电脑为代表的移动通讯设备也不断入侵着我们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4]。根据网络相关数据统计表明,截至2016年,全球移动互联网用户将达到20亿,其中,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占有率达34.5%,中国智能手机使用率高达74%。现今,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场面:教师在讲台上面声情并茂的讲课,学生在课桌下小心翼翼的玩手机,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犹如教师个人的“独角戏”一般。而为了制约这种现象,教师采取了各种措施但往往效果并不大,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教师没有把握好时代变化以及教学改革发展的趋势,与其一味的压制、制止学生玩手机,还不如正确的引导学生利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开展移动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的交互性、开放性、便捷性、资源丰富性、移动性来构建智慧课堂,提高教学趣味性。
3.2基于移动互联网构建智慧课堂是开放教育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
1)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相较于传统的普通和成人高等教育,开放教育参与群体不管是在年龄、学历、学习能力还是职业等方面都更为综合化、复杂化,因此他们对于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学习层次等需求也不统一。以专业课教学为例,部分学生专业课与其职业是直接对口的,因此本身对于专业课基础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而其他学生由于从事的不是与专业课相关的职业,学习水平较低,若采用集体教学模式,显然不能兼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而基于移动互联网构建智慧课堂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一方面的问题,最大程度上的因材施教。教师通过将教学内容分解为碎片化的知识点,收集相关教学资源,制成微视频、PPT等教学课件上传至移动教学平台上以供学生学习。而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学习水平选择相对应的教学课件进行学习,有助于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快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2)完善教师团队建设的需求
传统的开放教育是以远程网络教学和课堂面授相结合为主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不仅仅是教学组织者、引导者,还需要设计网络教学课程,身兼数职。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教师虽然想要兼顾教学的方方面面,但往往连最基础的工作都没有做好,心有余而力不足。而基于移动互联网构建智慧课堂有助于重构教师角色定位,以利用微信公众号开展微课教学为例,教师之间分工明确,由微信公众号责任教师将教学内容制成微课程上传至微信公众号以供学生进行移动在线学习,由辅导教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惑,角色定位清晰,减轻教师所承担的职责,减少重复性工作,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有助于集中各种教师资源使学生能获取最为优质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有效性。
4基于移动互联网构建开放教育智慧课堂设计
基于移动互联网构建智慧课堂大多以翻转课堂、微课、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以及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微课教学模式来创新开放教育教学模式,笔者在结合相关学者对开放教育智慧课堂相关研究以及自身教学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开放教育教学特点,构建了一种基于微课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开放教育智慧课堂的构建由课前—课堂—课后三个部分组成。在课前预习阶段,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设计者,教师首先要熟练掌握教学内容,并针对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分解为碎片化、零散化的知识点,同时收集相关教学资源,如图片、多媒体音频、动画等媒介资源制成包括微视频、微教案、微习题等在内的微课程,并上传到微信公众平台上以供学生的移动学习。对于开放教育学员来说,他们中大部分都是有职业的人,无法像全日制大学生那样全天、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时间成为了他们学习的最大问题。而教学微视频大多控制在5-10分钟,其短小精悍、目标明确的特点十分适合开放教育学员的需求,他们可以在上班途中的地铁上、公交车上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登录到微信公众平台,选取符合自身学习需求的微视频进行学习,抑或是在休息期间,完成相应的微习题以清晰了解自身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状况,从而实现时间分配的最优化,最大化满足不同开放教育学院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在课堂教学部分,由于开放教育的特殊性,学生大多很久才能与教师进行一次课堂面授教学;另外,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开放教育智慧课堂知识的学习和传授过程发生在课外,课堂教学主要目的是深化学生对于教学知识点的理解,实现知识的内化过程。因此,课堂教学是教学与学生之间面对面交流互动的一次好机会,课堂伊始,教师首先要对学生在线移动学习过程中所积压的问题进行充分的讲解以消除学生的疑虑。同时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开展小组协作活动。对于相同的问题,不同学生的见解也不尽相同,小组协作有助于学生之间进行思想的沟通,心灵的碰撞,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深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课堂教学结束并不代表教学活动的完结,课堂教学之后,教学还应为学生分配下一次的学习任务,使学生根据自主学习任务单有序的完成教学任务。同时,根据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反馈的问题教师还应对相应的微课程进行优化补充,方便学生的课后在线移动学习。基于移动互联网构建开放教育智慧课堂创新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去学习,能够更为清晰的了解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实现了开放教育学院个性化。移动化的学习需求。
5结束语
在人类教育发展历史中,社会形态的更替和媒介技术的发展一直是推动教育产生变革的根本性力量[5]。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大背景下,移动互联网正不断地创新着开放教育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活动以及教学环境,使教学课堂由传统的知识课堂走向智慧课堂,极大程度地调动了开放教育学院的学习自主性,满足了开放教育学员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不能止步于当前的成功,还需不断向前探索,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探究如何构建教学资源云平台、建设基于学习动态数据分析信息化平台,以进一步完善开放教育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蒋翀,费洪晓,凌睿轩.基于移动互联的大学智慧课堂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1):74-76.
[2]张卫平,周丹,薛瑞璇,等.“互联网+教育”的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质量保障研究[J].云南开放大学学报,2016(1):1-4+10..
[3]刘士芳,谢俐.基于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高职院校智慧课堂构建研究[J].中国市场,2016(51):227-228.
[4]杨海平,陈剑.基于移动互联网平台下高职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6(9):38-40
篇10
关键词:机械制图 部件测绘 技工教育 生产实践
笔者自2000年7月毕业到企业工作,一直从事机械、电气产品的设计研究工作,2007年9月起到广东省粤东高级技工学校从事机械制图、部件测绘、计算机辅助绘图AutoCAD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不论是在企业的生产实践中还是在学校的教学实践中,笔者都深深地体会到机械制图课程以及部件测绘课程的重要性。课堂上,笔者将自己的体会与学生共享,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在学习机械制图及部件测绘时普遍存在着学习兴趣不高、基础较差、实际应用能力较差等问题。笔者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教学过程当中进行解决。
一、针对忽视手工制图、看重CAD制图的教学
当今社会计算机的运用越来越普遍,计算机也进入到千家万户,大部分学生家中都已经有了计算机。不少学生都误以为机械制图课程并不重要,手工制图已经被淘汰了,认为只要学习了计算机辅助绘图CAD课程,学会使用AutoCAD软件能够用计算机绘图就行了。所以他们在学习机械制图课程的过程中普遍不认真不专心。殊不知,计算机辅助绘图CAD课程仅仅教会了学生对AutoCAD软件的使用,它是机械制图及其他专业课程在计算机上的应用及体现,学会了软件的使用并不意味着学生能够从事相关专业的设计工作。与搭积木一样,如果没有积木,就算懂得搭积木的方法,积木还是没法搭成;如果机械制图学不会学不好,那么AutoCAD软件就算运用得很熟练,画出来的图样也将是错漏百出,无法指导实际生产。
针对学生的这种心态,笔者在讲授机械制图课程之前就把自己以前所绘制的机械、电气及建筑图样发给学生看,同时用AutoCAD软件绘制比较简单的图形演示给学生看,告知他们要学会使用AutoCAD软件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一学期就可以了,但要学会机械制图及相关的专业知识、能够从事设计工作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了,不仅需要学生学习三年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当中逐步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联系。这样就从根本上扭转了学生错误的观念,从而激发学生对机械制图课程及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
二、针对学生基础差、空间想象能力不足的教学
现在技校生中考成绩普遍较低。十年前技校的录取分数线并不低,不少学生的中考分数完全可以就读普通高中,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或偏科等各种原因才来技校读书。而现在的技校可以说没有录取分数,只要学生来学校报名就可以来技校读书,这些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差,要学会机械制图有一定的难度。在学习过程中,他们遇到难题容易退缩,缺乏迎难而上的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能够跟着老师一起学习,笔者的教学方法是在课堂上授课时以学生练习及讲解、分析练习题为主,理论知识的讲解为辅;加强课后辅导。同时针对学生基础差、空间想象能力不足的问题,在讲授基本体、组合体投影时,笔者用AutoCAD针对课本中的实例建立了三维模型,在讲授理论知识的过程中使用AutoCAD的三维视图功能进行主视、左视、俯视投影,加强学生对投影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针对学习动力不大、学习缺乏积极性的教学
虽然学生入校时学校有对不同专业学生进行的专业介绍,但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了解仍然不够,不知道所学各科课程在以后工作中的用途所在,学习缺乏积极性。他们普遍学习不用功,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混日子,考试不及格对于有些学生来说是家常便饭,甚至出现了有些学生攀比考试不合格科目数量的不良现象。这些学生在学习时需要老师授课时更多的引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他们才会跟着老师的上课节奏学习课本知识。
在教学时,笔者根据学生上课的学习情况适当的将以前在公司的生产实践告知学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例如在讲授国家标准时,笔者引入标准化的概念,告知学生在设计完成产品的标准图之后,还需要专人对图样进行标准化审核,标准化审核不涉及图样的正确性,仅针对图样的内容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包括标题栏、图框、文字、尺寸标准等。学生了解到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生产实践活动,觉得自己所学能够帮助自己更好的进入工作状态,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四、针对理论与实践脱节,实际应用能力较差的教学
不少学生对部件测绘课程还是比较有兴趣的,学生自己动手拆卸齿轮泵并测量工件,自己设计并确定工件的表达方案,但他们在测绘工件时出现了不少问题。一是选择的工件表达方案对工件的表达不够清楚,对视图的运用不熟悉。甚至个别学生对剖视图的选择,不是为了表达工件的内部结构而采用剖视图,而是觉得运用剖视图可以让图样的内容更加丰富。二是不懂取舍,测量出来的尺寸很多都精确到了小数点后1位甚至2位。三是对于极限配合的理解不够深刻,测量出来工件的尺寸与其他工件无法配合也没有进行矫正等。
针对上述问题的经常出现,在测绘之前,笔者提出几方面的问题让学生们思考。一是大家绘制机械图样的目的何在?是为了表达工件的内部和外部结构还是为了单纯将所学的视图知识运用到图纸上?如果大家运用了各种视图之后仍未表达清楚工件的结构,这张图样是否还有它存在的意义呢?二是如果让大家去从事机械加工行业,在加工时看到图样上出现的尺寸大都是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或2位时,你们有什么感想?是否所有尺寸都有必要达到这样的精度呢?当工件进行表面处理,如喷涂、电镀等,在测量时是否应将涂层的厚度减去呢?三是在测绘工件时,该工件是否是独立存在的,它是否需要与其他工件进行装配在一起?加工有加工误差,测量有测量误差,工件在大家拆装的过程当中有磨损,大家在测量之后是否需对测量出来的尺寸进行校正,从而让各个工件能够装配在一起,最终装配之后的产品能达到它的使用性能呢?在提出问题之后,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得出自己的结论,笔者再根据学生的结论进行总结。经过讨论及总结之后就可尽量避免学生在测绘及绘图的过程中出现上述问题。
- 上一篇:道路运输生产安全管理制度
- 下一篇:公司所得税纳税筹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