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工作内容范文

时间:2023-09-01 17:17: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扶贫工作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扶贫工作内容

篇1

一、调研

在进行产品开发前做好市场调研,是保证决策正确的途径之一。不论是什么类型的服装企业,开始新一季的产品开发之前,首先需要做的工作就是调研。以新一季产品开发为目的的调研主要包括国际流行资讯调研、成衣市场调研。成衣市场调研又包含竞争对手产品调研、本品牌产品销售调研、街头时尚调研、品牌VIP客户调研、面辅料市场调研等内容

二、产品风格定位

产品风格是产品所表现的设计理念,一个品牌应形成相对稳定的风格。但在主体风格稳定的情况下,可尝试将主体风格与其他风格进行嫁接,如简约风格可与优雅风格组合。风格组合不能丧失品牌原有风格印象,嫁接风格不能喧宾夺主。一些成熟的大品牌,开发二线品牌或者副牌,其风格可与主牌相异。

三、季度产品整体企划

1.产品主题企划。产品主题指反映目标群体在工作、休闲等方面的系列服饰概念名词。由设计总监拟定三至四个主题来开展季度产品研发。一般采用图文方式表达。图片要能表达服装的风格,文字包括主题名称、主题关键词、主题阐述。

2.品类及品类结构企划。首先确定每个主题下的产品类别及总件数,再细分各单品类的件数。因为产品是根据季节变化,以波段的方式成系列搭配上市,还需要确定每个主题各波段的主推款式、基本款式、形象款式的比例。

3.色系企划。每个主题的色系具有明显的色彩倾向,根据色彩在系列中所占面积多少可分为主打色、辅助色、点缀色。要注意三者间的比例关系。

4.面料企划。面料的开发与选配要按产品主题来进行,特别要注意每个上市波段面料的可搭配性及厚度是否合乎季节要求,可搭配性包含色彩的协调性,材料或肌理的可搭配性。主推面料与次重点面料要符合市场流行趋势,充分体现设计主题。同时,也需要考虑面料织造、染色后整理工艺对成本的影响。

5.廓型企划。服装廓型分为整体廓型和零部件造型。在进行廓型企划时,一般只对整体廓型进行界定。另外,设计总监也要给设计师提供参照图,以便他们直观感受款式的风格类型,开展产品设计工作。

6.纹样企划。纹样指服装面料的织造形成的花型和以各种工艺方式处理的图案。纹样在服装中起重要作用,有些纹样甚至成了品牌的标志。进行纹样企划时,要根据服装风格类型选择合适的纹样,并确定表现纹样的工艺及材料,以保证设计效果及控制成本。

7.细节企划。细节企划在产品企划中占重要地位,如果没有好的细节,整个产品会显得平淡无奇。设计元素及特色工艺、褶皱、吊染、材质肌理等都属于细节企划的范畴。

8.价格带企划。价格带企划是指对各波段单品的主要价格范围作限定,并给出主推价位,便于设计师在面料选料、款式设计、印花等设计时进行成本控制。

9.品类搭配图企划。品类搭配图有助于指导设计师始终贯穿配套设计的意识。品类搭配图包括色彩的搭配、面料类型的搭配、穿着方式的搭配。

10.实施计划。企划方案应包括实施计划,这属于设计管理的范畴。实施计划包括工作项目、起止时间、责任人等栏目,便于设计师团队自我检查工作进度,也利于设计总监进行管理。

四、主题产品设计开发

1.产品设计。整体企划之后,开始由设计师团队进行产品设计。设计师须按照整体企划的要求,将每个波段的面料小样分门别类剪贴在一起,制作面料卡。

2.审图。审图是指设计总监筛选设计师提交的草图,选出符合产品主题设计要求的款式进行样衣制作。审图是设计总监进行设计管理、保证设计效果的重要手段。

3.制版。依据选中的草图,编制样品试制单,经设计总监签字后提交制版部门进行制版。样品试制单要尽可能以文字和数据的方式将造型的要求交代清楚。

4.样衣制作。设计师将样品试制单、纸样、面辅料一并递交到样衣制作部门。设计师要跟进样衣制作过程,以保证样衣的尺寸、造型等合乎设计要求。

5.阶段性样衣审核。阶段性样衣审核由设计部总监、设计经理在产品开发部内部集中审核,一般由试衣模特着装后挑选样衣,淘汰不合乎要求的服装。

6.补图重新进行样衣制作与审核。阶段性样衣审核后,设计师应对照企划案中产品数量的要求,补充产品设计。

五、产品订货会

1.产品形象画册拍摄。产品形象画册是提升产品形象的重要载体,制作流程包括:拟定样品拍摄方案;根据产品主题,挑选服装系列及数量;实地拍摄;挑选服装样片;与平面设计师沟通,完成画册制作。

2.产品订货手册制作。产品订货手册是用于指导商订货的小册子,包含产品的风格、主题、色系、主题产品的波段、每波段的产品搭配,单品的价格、卖点介绍等。

3.产品陈列手册制作。产品陈列手册是用来指导和规范终端店铺陈列的文件,制作流程如下:按主题,分上货波段整理大货生产的样品;拟定陈列方案,以草图表现每波段货品的陈列方式;分主题波段,依次拍摄服装,并记录每张照片服装的货号;设计画册版式,完成画册制作。

4.产品订货会指导。产品订货会指导包括产品说明会、现场指导、产品分析调整。

六、整理技术文件,配合生产下单

篇2

一、总体情况

(一)组织实施

为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脱贫攻坚工作部署,切实提高我行金融扶贫服务质效,制定了《银行脱贫攻坚金融服务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及工作组,方案中对金融服务的宣传工作也做了明确要求,结合此次活动通知内容,工作组各司其职完成具体工作内容。

领导小组负责整体工作的安排部署,组织领导、综合协调工作;办公室设在三农金融业务部负责对工作的督查指导、完成情况的数据汇总上报。由支行行长担任组长,各支行信贷人员、委派会计组成的宣传工作小组。宣传工作小组负责具体工作开展落实。

(二)宣传工作开展情况

1.精准对接贫困户,现场宣传。通过工作组逐户走访,入户宣传解读各项金融扶贫相关政策,符合条件的贫困户了解金融扶贫政策,同时介绍我行为贫困户开办的金融产品及金融服务,逐户制定帮扶措施,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2.网点宣传。通过我行各支行的金融服务网点的电子门楣、LED电子大屏滚动播放宣传标语,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

3.媒体宣传。充分利用银行的微信公众号我行金融扶贫活动信息、我行金融扶贫开办的金融产品及金融服务。

篇3

关键词:扶贫资金;绩效审计;政府部门

前言

扶贫资金是国家为了改善落后地区的经济状况,帮助贫困群众改善当前生活状态的资金,这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一个主要步骤。就审计机关而言,开展扶贫资金绩效审计工作是为了更好的对扶贫资金进行有效利用,也是审计部门的重要职责,更是帮助国家整体实现共同发展的必要措施。因此,要不断的强化对财政扶贫资金的绩效审计工作,严格进行管理监督,确保扶贫资金有效利用,进而提升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一、财政扶贫资金绩效审计工作现状

(一)审计覆盖范围有限

首先,就扶贫资金而言,因其不同的使用用途、来源、部门管理等,会划分出很多细小的项目,主要包括发展资金、搬迁扶贫资金以及对于少数民族地区而特别展开的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如此复杂化的资金种类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全部覆盖实行审计[1]。再者,对于扶贫资金而言,其管理由多个部门执行,并且中间环节又多,使用较为分散以及存在的交叉投入等现象。财政扶贫资金会涉及到财政、扶贫、农林业以及残联等多个部门及单位,并且其资金链又很长,再加上上到中央下到村、户等的过多中间环节,使各个部门之间缺乏合理地调配机制。最后,财政扶贫资金以及相应的实施地点在具体分布上比较散乱,再加上审计工作人员数量及时间的有限,会使其监督工作很难进行全面的展开,再加上较高的监督成本,使审计工作整体覆盖范围比较窄。

(二)不够重视绩效审计工作

财政扶贫审计工作主要是为了加强对财政扶贫资金支出的管理,从而确保财政扶贫资金能够被有效的落实。但是当前,对于一部分的审计部门而言,其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财政扶贫资金绩效审计工作的重要作用和意义,这也就使绩效审计工作不能充分的发挥作用,审计力度也相对较弱。比如,对于国家政府提供的扶贫资金,其是否真正落到了实处发挥了效用,审计部门并没有进行实时追踪,更别说建立相应的制度来加强绩效审计工作。当前,由于政府部门实行的改革,已经基本可以保障扶贫资金在收支上的真实性,但是,就财政扶贫资金绩效审计这方面的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审计力度及深度不够

合理有效的绩效管理,不仅仅是要在事情发生之前进行详细的计划,在事情发展的阶段进行有效的控制管理,在事情结束后还要进行全面的总结,如此才能更好的保证绩效管理工作有效的进行开展[2]。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许多的审计部门存在只负责后续的总结工作,对于前期的规划及事情发展阶段的控制工作没有予以高度重视,这就会使其很难确保财政扶贫资金在支出后是否真正的落实到位。这也是当下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没有得到好的成效的一部分主要原因。没有充分意识到相关政策及制度对财政扶贫资金利用效率的重要影响。在审计部门由于一些审计人员对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主要是根据扶贫资金的使用程度来进行判断的,他们没有将政府的相关政策及管理制度融入到衡量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效率上面来,甚至说并没有将这一点考虑在内。例如,政府部门没有对相关的市场进行政策引导管理,那么即使是有财政扶贫资金下发,也很难得以发挥效用。将目光更多的放在短期利益上,忽视了社会的长远发展。有些财政扶贫资金主要是用于地区的文化建设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这些较为长远的项目,不仅很难在短期内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而且就审计工作而言也很难在短期内对其取得的整体效果加以评价。所以,有些审计部门为了快速处理与这类扶贫有关的问题,通常会将注意力更多的放在那些能在短期内取得一定成效的问题上,对于那些长远的项目问题就不予以充分重视了。

(四)审计公开程度不够,社会影响力度小

随着相关制度的改革,我国财务也逐渐实行公开化,相关政府部门积极参与其中并以身作则,向人民公开了财务状况,以期让群众更好的对政府进行监督。但是就扶贫资金审计工作而言,其仍然存在很多问题[3]。一,就审计部门而言,其公开的报告实际内容并不多,提出的问题也很少,与实际工作相关的内容就更少了。在审计报告中,提出的有关管理建议很多都无法切实执行,不符合实际政府情况,没有体现出具体的价值。二,审计机关工作有些是受制于上级政府部门的,有些审计报告中的内容是否公开要经过政府部门的审核才可执行,因此,有些问题就不能在实际的报告中公开展现。三,审计报告结果很难收获成效。由于在制定具体的报告时,审计部门的很多内容会受到政府部门的限制,这样实际上很多报告的内容是无法进行实施的,如此,也就会使审计工作者失去对其制定报告的热情。

二、财政扶贫资金绩效审计工作改进措施

(一)认识财政扶贫资金绩效审计的意义,加强绩效审计意识

在使用财政扶贫资金上,应加强相关部门的监督审查力度,这样可以帮助其更好的进行政策落实,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4]。扶贫资金数量虽然有限,但是却承载着很大的责任,所以,审计机关要加强对扶贫资金的管理,通过群众监督以及审计报告的方式,加强对扶贫资金的监管,进而提升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在这里,审计报告的主要作用是对扶贫资金的具体使用情况以及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等内容进行分析判断,进而提出对扶贫资金的合理分配建议以及相应的解决策略,从而使扶贫资金更好的进行落实。对扶贫资金进行绩效审计,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在帮助政府提高行政效率。在实际的审计工作中将扶贫资金的使用公开化、透明化,并在审计报告中明确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帮助政府部门建立良好的形象,使政府部门更加公开化从而拉近政府与人民之间的距离[5]。当然,这一切还需要审计部门的严格监督与管理。只有审计部门对相应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合理的审计监督,才能使政府资金更加透明化,进而防止政府的腐败。

(二)开展绩效审计监督及评价,强化绩效审计深度及力度

第一,在扶贫资金落实之前就要对相应的审计工作进行规划,并做到在落实阶段进行严格监督,如此才能使整个扶贫资金使用过程有一个全方位的审计核查,方便了解扶贫资金的具体使用情况,在资金运行时尽可能的发现问题,并做到在制定计划时就对相应的问题进行预测,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如此,才能更好的将扶贫资金落实到位,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第二,主要是对于具体的改进建议,要全方位的进行考虑。在资金的利用及运转上,不要抓住资金的问题不放,而更多的是要估计相应的政府政策以及当地的整体发展状况,将三方面进行结合,努力的做到全方位的考虑问题,并根据不同情况,制定相关的改进措施,从而得到改进资金使用方法的相关建议[6]。第三,审计不能只考虑短期利益项目,对于利益较为长远的项目,也要予以关注。当前,获取短期利益的财政扶贫资金在使用方法上已经趋于完善。所以,审计机关单位应该就具有长远效益的环境及社会方面给予适当的关注,从而也使财政扶贫资金在使用上更加全面立体化,如此才能使扶贫政策更加平衡,进一步的缩小国家各方面的差异。

(三)提高审计结果利用水平

首先,对于审计报告来说要真实的反应出当前的资金使用情况,所以审计部门,要努力的提升审计报告的质量,将具体的审计结果与实际的资金运转情况真实反应出来[7]。之后,要将审计报告进行公开化、透明化处理,政府部门也要积极的配合,将政府部门行为进行公开化处理,公开审计结果,帮助人民群众更好的了解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此外,要加强运用审计结果,在具体运用中可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例如,强化与上级领导的沟通,建立相关的消息渠道使其更好的与其他监管部门进行合作交流,进而能够使审计建议更好的得到执行,审计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最后,让相关审计部门对每一年的审计机关扶贫资金绩效审计情况进行汇总并加以分析,归纳出相应的问题,并对其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然后向上级领导部门呈交报告汇报整体的审计工作情况,最后由上级领导进行分析评价。

三、结语

进行绩效审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扶贫资金的有效利用,将扶贫资金机体的落实到实处,帮助改善人们群众的生活水平,从而减少贫富差距。不仅如此,绩效审计也是对政府工作的一种监督,帮助政府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所以说,作为审计工作人员,要不断的完善审计工作,进而提高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寇永红,吕博.财政扶贫资金绩效审计工作现状及改进措施[J].审计研究,2014,4:19-22.

[2]尉咏梅.探究财政扶贫资金绩效审计工作现状及改进措施[J].财经界:学术版,2015,18:7-8.

[3]宋新莹.财政扶贫资金绩效审计工作现状及改进策略[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7:27+26.

[4]高琼琼.浅谈如何有效提升精准扶贫资金绩效审计[J].现代经济信息,2017,5:274.

[5].财政扶贫资金绩效审计探究[J].中国总会计师,2017,5:78-79.

[6]陈新秀.财政扶贫资金绩效审计探究[J].时代金融,2016,26:194+197.

篇4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新阶段帮助扶贫对象解决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任务,因地制宜,注重特色,统筹规划各具优势的扶贫主导产业发展,谋划打造一批幅射面大、带动力强和市场前景广、扶贫效率高、生态效益好的各种类型的产业化扶贫项目,拓展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发展致富的途径。

二、工作目标

通过建立多层次、多类型、覆盖面广的扶贫产业项目库,调整完善新阶段扶贫开发的实施内容,增强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针对性和前瞻性,为新阶段实施扶贫开发、申报国家项目资金及政策支持、争取行业资金和社会力量扶持做好项目储备,做到用项目去落实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部署,用项目去对接各种渠道的支持,用项目去整合各方面的资源。

三、基本原则

扶贫产业项目规划总体要以促进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发展致富为中心,以培育发展优势特色扶贫主导产业为基础,以扶持扶贫龙头企业发展和产业扶贫基地建设为重点,以建立和完善扶贫产业项目库为抓手。项目规划工作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扶贫宗旨。规划入库项目要具有扶贫功能和扶贫效益,对贫困乡村开发产业、加快发展和贫困群众实现增收、脱贫致富具有较大的幅射面和较强的带动力。

2、坚持因地制宜。扶贫产业项目规划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体现当地的产业特色和优势,并立足本地实际确定发展模式,确保规划入库项目实施后取得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3、坚持与区域经济发展布局相结合。扶贫产业项目规划要与当地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的整体布局相一致,以实施规划入库项目将新阶段扶贫开发融入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部署,促进当地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4、坚持科学和动态管理。扶贫产业项目规划要科学论证、切实可行,力求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对规划入库项目要实行动态管理,及时将优良项目补充进库。

四、规划内容

1、项目规划的总体要求:

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负责总体规划,建立全县扶贫产业项目库;各乡镇负责辖区内扶贫产业项目规划、申报工作;县直相关单位负责县内重大项目的规划、申报工作。确保项目规划的针对性、协调性和可操作性.

2、规划入库项目的主要类型:

(1)龙头企业类。即:对贫困乡村发展和贫困群众增收具有直接幅射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重点是国家、省认定的扶贫龙头企业,以及各地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2)产业基地类。即:与贫困群众增收联系紧密、具有当地优势和特色、形成一定规模、具有发展前景并落实了“公司+基地+农户”经营形式的扶贫主导产业基地建设;

(3)市场营销类。即:以农产品营销为主业并与当地扶贫产业生产产品建立了订单关系的营销企业或组织发展和市场体系或设施建设;

(4)科技扶贫类。即:具有科技含量、能够推动扶贫主导产业升级换代的新科技、新品种推广项目;

(5)合作组织类。即:以服务贫困群众增收为宗旨,在发展产业、应用科技、销售产品等方面能够提高贫困群众组织化程度的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3、规划入库项目的基本内容:

(1)项目概况。主要是项目名称、项目地点、项目类型、项目性质等情况。

(2)项目条件。主要是项目实施具备的产业优势和特色,实施项目的现有基础、资源条件、政策条件、群众基础及发展前景等情况。

(3)项目需求。主要是项目的发展思路和规模、实施项目的资金需求、投资结构及计划安排、实施项目的其他需求等情况。

(4)项目模式。主要是实施项目的经营理念、发展方式、经营形式等情况。

(5)扶贫功能。主要是推进扶贫主导产业发展、幅射带动贫困乡村和贫困群众发展致富的方式、作用及效果预测等方面的情况。

(6)项目论证。以简单的项目说明为主,如果确定了必扶项目,再做可行性研究。

篇5

一、安全检查自查支农扶贫项目资金范围和内容

我们认真组织自查的是2005年至2009年省、地、县等财政支农扶贫资金的安排、到位、使用、管理的安全情况,重点检查的内容是:1、易地搬迁扶贫项目资金,2、整村推进扶贫项目资金,3、其它项目扶贫项目资金,4、小额信贷扶贫项目资金。具体检查的主要内容是:1、支农扶贫资金管理制度建设情况,2、支农扶贫资金管理制度办法执行情况,3、审计扶贫项目资金反映出的问题整改情况,4、支农扶贫资金监管责任制落实情况,5、支农扶贫资金管理的机构及人员建设落实情况。

三、自查2005年至2009年支农扶贫项目资金的规划和落实情况

我办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国家、省市扶贫部门的要求,在2005年制定了《江川县十一五整村推进重点村扶贫开发规划》和《江川县十一五易地搬迁扶贫开发规划》。我县整村推进扶贫2005年至2010年计划争取扶持项目36个村民小组,争取扶持投入资金606.9万元,其中:国家省级投入财政扶持资金465万元,市县投入资金26万元,群众自筹和投工投劳资金115.9万元。我县2005年到2009年实际争取扶持项目54个村民小组,还有一年时间我们已经超额完成18个项目,超出50%。已经争取扶持扶贫资金1417.2万元,其中:省级资金420.81万元,市级资金351万元,县配扶贫款37万元,县级部门扶持配套资金312.9万元,集体群众自筹和贷款295.49万元。超额完成总投资810.3万元,超出134%,超出一倍多的投资。我县易地搬迁扶贫2005年至2010年计划争取扶持5个村民小组128户499人。易地搬迁项目计划总投资1044.89万元,其中:国家省级投资230.54万元,市县级投资77.06万元,群众自筹737.29万元。到现在实际完成4个村民小组111户385人搬迁任务,完成计划总人数的77%。实际完成总投资807,6万元,其中:国家省级投资162.5万元,市县级投资55.6万元,整合投资138.9万元,自筹资金450.6万元,完成计划投资的77%,争取明年完成规划任务。小额信贷扶贫计划每年扶持发放200万元,总发放1000万元,到2009年实际完成发放1760万元,其中:扶持种养业的1685.5万元,其他项目的74.5万元。

四、支农扶贫专项资金的分配、拨付、管理情况

我县扶贫项目和资金都是严格按照申报、审批、施工、验收、审计的程序进行,有项目有资金,资金跟着项目走,专款专用。具体的支农扶贫项目由困难村组根据自己的困难实际,认真计划项目内容,写出项目建设申请,乡镇审核同意,县扶贫办、财政等部门实地调查、核实,再由县级主管领导申批,上报市扶贫办。项目立项后,由市扶贫办、市财政局联合下文到县,资金到位后,我们会同财政、监察、审计、城建等部门对整村推进扶贫项目进行公开招投标,严格按照招投标形式进行,这样有效地保证了项目资金使用的公开、公正和公平。对中标单位项目的投资、实施地点、实施单位、建设内容、实施要求等进行全面公示;整村推进项目各建设单位都与中标单位签订建设合同和廉政合同,合同生效后,严格按照合同条款对项目的实施内容、质量、进度等进行监督和管理,严格按照计划内容和文件下达的项目进行实施,不准随意调整项目,从而保证了整村推进项目的顺利进行。我办十分注重扶贫开发工作项目的管理,为形成县、乡、村层层有人管,事事有人抓的一盘棋运作格局,以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为主,每个村选派干部和村民代表,成立了项目实施监督小组,工程建设中经常到现场检查督促工程的质量,工程进度和资金的开支使用情况。扶贫专款资金的管理收支由县财政农财科设立专门帐户运行,并按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分期分批拨款,具体的拨款办法为:开工拨款40%,中期拨款30%,验收审计合格拨款20%,留下10%左右的资金作风险抵押金,待一定的时间工程没有问题,才拨完工程款,只要项目按质按量圆满完成,我们没有拖欠过一分钱的补助款,资金下拨是及时有效;从2001年开始实行专项资金报帐制,采取财政管资金,扶贫办管项目的办法,工程资金报销是实施单位向县级报帐,县级再向市级报帐的方法,工程完工后,组织县、乡、村、组进行验收审计,验收工程数量和质量是否按合同保质保量完工,对建设点从组织领导、规划设计、项目管理、资金管理、项目效益的20个小项现场进行考评打分;认真审计资金的开支是否专款专用,写出验收审计报告,做到工程项目当年施工,当年受益。还有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地与县监察局、审计局、人大、政协等部门对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以及工作纪律情况进行执法监查,通过检查审计,我县扶贫开发工作在扶贫项目审批和资金的管理使用上认真负责,做到项目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扶贫资金实行专户、专帐、专人管理的“三专”制度,资金使用上严格把关,从未出现挪用,挤占和改变用途的情况,专款专用,并且帐目清楚、单据齐全,手续完备。我县的扶贫资金,与其他县相比,投资小、效益好,很受山区人民的称赞,发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五、审计反映出的问题整改情况和扶贫资金管理机构及人员落实情况。

我办协同县审计局于2009年2月13日至4月14日,对支农扶贫项目和资金的投入、拨付、管理和使用情况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了就地审计。××市审计局下发了玉审决[2009]10号《审计决定书》所提出的“江川县扶贫办未经批准,于2007年8月至2009年2月期间向扶贫项目实施的村组收取项目规划费、工程项目监理费及考核押金163000元,已经开支使用和退还了114935元,还有48065元,根据中央的文件规定,责成我办将余下资金48065元退还原项目实施单位用于项目支出,并立即停止此项收费行为。”的审计决定,我们根据提出的决定,作出的回复意见和整改措施是:江川县的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建设工作,在各级的支持帮助下,为改善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改变落后面貌,提高文明卫生程度,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项目的建设管理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为加强扶贫项目的管理,保证项目按时、按量、保质顺利完成,使扶贫项目和资金发挥更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真正使扶贫项目建设规范化,正常化,合理化;我们认真和扶贫项目的领导深入讨论和研究,并报分管的县级领导同意,以文件的形式制定整村推进项目建设考核考评办法:从而才向项目的小组收取费用的,所收取的费用没有结余,实际已经用于开支整村推进的项目规划设计、部分监理费和考核奖励,还有一部分是未付的项目监理费,根据我们的实际,请求在审计部门的监督下,由我办支付应付的规划设计及监理费;并且我们已经及时的同项目实施村组、监理单位联系,就项目的费用进行支付和退还。其二是从2009年起,我们不在收取费用,严格按有关的政策执行,保证专款专用,使扶贫资金发挥应有的效益。

江川县扶贫办是独立的副科级单位,但我们只有编制3人,所以很多事无法自己完成,只能依靠县发改委进行工作,从而我们机构不健全,人员太少,我们根本没有一个财务人员,就连驾驶员也要作为财务的出纳使用,职责难以明确,会计工作未能达到规范化要求,我们有时下去查账检查,是没有依法办事,对扶贫资金的管理使用是有一定的困难问题。

六、支农扶贫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困难问题

我县的扶贫开发工作,在扶贫资金的管理使用上,虽然发挥了很大的效益,为山区人民服务致富奔小康作出了贡献,但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

1、扶贫工作点多面广,难度大,任务艰巨,但扶贫投入的资金不足,财政资金越来越少,特别是县配资金更是扣了又扣,减了又减,有的项目规划做好,但因县配资金不到位造成难于向贫困群众解释说明,群众意见大,需要各级财政的大力扶持,才能改变贫困面貌。

2、扶贫投入转向,只保重点和民心工程,扶持投入相对集中一部分人,对改变全县上万人的贫困面貌任务难于完成,还有工程项目建设中,所扶持的资金与工程的造价相差很多,工程出现负债太大,增加了群众的负担,影响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3、因资金的来源和管理转变,造成工作上不利。我县从2000年开始已由市县扶持资金转为省市县扶持资金,并且资金管理采用专帐专户,报帐制,手续过多,资金不能及时到工程项目,造成工程进度难于保证。

篇6

一、紧抓扶贫典型事迹,宣传报道有针对

我乡狠抓产业化扶贫,实施一村一品工程,如:独山虹宝养殖合作社、广西圣特药业有限公司古砦乡上富屯药材种植基地等事例进行重点挖掘报道,树立典型。

二、充分利用各种宣传载体,扩大扶贫开发事业覆盖面

一是成立宣传工作小组,由专人负责扶贫宣传工作,为实时报道提供方便。同时注重发挥帮扶单位宣传报道扶贫工作。广泛利用微信公众号等新闻媒体生动形象地报道事例。二是组织宣讲员入村入户,发放各类宣传资料,通过村民大会、百姓宣讲等方式广泛宣传扶贫政策。 

下半年打算

篇7

扶贫开发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社会系统工程,它不仅是一项重要的经济工作,也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需要动员和组织全社会的力量来参与推动此项工作。特别是去年的汶川大地震,由于贫困地区地势偏僻,交通闭塞,房屋结构落后,因此,损失较为为严重,群众生产生活十分困难。为调动全社会参与帮扶贫困群众的积极性,我们采取了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发动。一是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等媒体广泛播放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唤起社会各界对贫困群众的同情;二是广泛及时宣传在抗震救灾中帮扶贫困群众的先进事迹,用先进典型来感召群众参与;三是县委、县政府要求各单位将参与社会扶贫作为加强对内部职工教育的重要内容,要求每个部门定期分批安排职工到贫困地区进行帮扶,并将帮扶成效与工作业绩挂钩。

二、领导重视,责任落实

为切实加强社会扶贫工作的领导,动员全社会参与、关心、支持贫困地区经济建设。自200*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每年都以两办的名义联合下文,要求加强社会扶贫工作,并实行扶持政策一定五年不变。县委还建立了县级领导联系特困村制度,明确了每个县级领导和部门所联系的贫困村具体的帮扶内容,特别在今年抗震及灾后重建期间,每个领导与部门多次深系村,帮助研究制定具体的救灾措施,协调解决重建所需的物资,确保全县没发生一起因地震造成的纠纷。

三、加强督促,公开公示

为确保社会扶贫工作取得成效,县委、县政府将各单位及其职工的捐资情况纳入了年终的目标考核。在捐资过程中,绝大多数单位及干部职工反应积极,但有少数单位及个人因认识不到位以及其它方面的原因,没有按时捐款,对此,县扶贫办协调县督查室在党政网上发出《督办通知》,要求未捐资的单位限期完成捐资任务。同时,建立资金使用监督机制,对单位和个人的扶贫捐资,一律存入扶贫专户,资金的使用原则由县扶贫办提方案,交县扶贫领导小组集体审定。资金的筹集情况以及资金的使用情况在《大足报》上公示,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对安排到特困村的社会扶贫资金,严格按项目管理程序报批,执行扶贫资金的“备案制、报帐制、公示制、审计制”管理,建立健全社会扶贫资金专帐、项目台帐制。对一些重点建设项目,还邀请县纪检、监察部门实施全程跟踪监督,县审计部门定期审计,确保扶贫资金的规范使用。

今年社会扶贫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极少数单位和个人对扶贫工作认识不足,在思想上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二是社会扶贫筹资主要来源于县直部门和街、镇、乡单位、职工及工商企业,居民捐资较少,筹资渠道不宽;三是社会扶贫力量仍然较为薄弱,扶贫面有限。

我们将着重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确保社会扶贫工作成效。

1、积极做好2009年筹集社会扶贫资金的各项工作,并不断拓展筹资渠道,力争资金筹集额有新突破。

篇8

一、政务信息公开的内容

市扶贫办政务信息,是指我局依据法律、法规授权履行的行政职能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制作、获得或拥有的信息。主要包括:

1、扶贫工作规范性文件;

2、有关扶贫工作的重要信息;

3、有关本机关的重要信息;

4、本部门制定的扶贫开发工作计划;

5、扶贫工作方面的重大决策和出台的相关政策;

6、扶贫开发涉及的行政职权及行政审批项目;

7、重大行政处罚决定;

8、承担市政府下达的重点工作和为民办实事目标及其完成情况;

9、本部门及内设机构的设置、职能以及办领导分工情况;

10、本部门的服务承诺事项及其完成情况;

11、本部门认为应当向社会公开的其他信息。

二、政务信息公开的方式

依据《条例》规定及上述应向社会公开的政务信息内容,按信息的特点主要采取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方式予以公开:

1、公开发行的信息专刊或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公众媒体;

2、我办设立的“市扶贫开发办公室公务公开透明运行网”上进行公开;

3、机关政务公开栏;

4、机关编印的《扶贫工作简报》和《扶贫开发》专辑;

5、其他便于公众知晓的形式。

三、政务信息公开程序

(一)按照政务信息公开的有关规定,凡应向社会公开的公务信息,在制作、获得或者拥有涉及本部门的信息之日起10日内予以公开。

(二)凡公开的公务信息,一律由有关处(室)负责人预审,再报请分管领导审查。重要信息由主要领导审核批准后实施公开。

(三)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需要获取本办法规定以外的公务信息内容的,可书面或口头向综合办公室提出申请。申请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申请人的姓名或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

2、申请公开的具体内容;

3、申请要求公开的方式;

4、申请时间。

(四)综合办公室接到申请后,根据责任分工,及时责成有关处(室)予以受理。有关处(室)受理后,应及时向申请人送达受理回执,并在接到申请书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公开,并制作决定书送达申请人。

1、本部门决定公开的,应在公开决定书中载明公开的时间、场所、方式和应当支付的费用;

2、决定部分公开或不公开的,应当向申请人说明部分公开和不公开的原因,并提供相关依据。

(五)本办公务信息尚未确定是否属于国家秘密范围的,由本部门主要负责人审核后,作出暂缓公开或不予公开的决定。

四、政务信息的职责分工及审核

1、根据处室职能职责和公务信息的内容,凡属全局性、综合性的政务信息,均由综合办公室负责收集、整理、拟稿和初审;凡属业务工作方面的政务信息,由相关处室负责收集、整理、拟稿和初审。所有需以本局名义对外的公务信息,一律由综合办公室进行审核,并提出是否对外和以何种形式的建议,报经局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审核,作出是否对外和以何种方式的决定,并签署明确意见后方由综合办公室统一。

2、信息提供者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待公务信息公开工作,确保提供的原始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对在公开信息时泄漏有关秘密、个人隐私,给其他组织或个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责任。各处室负责人应认真审核其政务信息的内容,把好质量关。

五、政务公开的监督

1、市扶贫办公务公开的监督部门是市纪委派驻市扶贫办的纪检组和市监察局派驻市扶贫办监察室。同时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人大、政协监督和舆论监督。

2、纪检组、监察室不仅对办机关的公务公开实施监督,同时对下属单位的公务公开实施监督。

3、对不公开或假公开、慢公开的,要按照有关规定追究有关单位和个人的责任。

六、公务公开的绩效考核

(一)市扶贫办公务公开绩效考核的依据。按照《市公务公开透明运行绩效考核办法》执行。并对本单位公务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实行责任细化、量化到单位内部的每个岗位和个人,不断完善本单位的考核、监督、奖惩机制。

(二)绩效考核的内容包括:

1、组织机构。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

2、清理备案。按照时间和内容要求,对本部门、本单位的公开内容进行上报。

3、公开运行。包括决策、执行、结果等环节进行全程公开。

篇9

一、活动主题和目标

以“奉献一份爱心,点燃一盏希望”为主题,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扶贫济困的积极性,广泛开展募捐、特色扶贫、“结对认亲,爱心扶贫”等系列活动,精准帮扶贫困群众,推动全乡扶贫开发转型提质增效,推进我乡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二、活动时间及范围

扶贫日系列活动时间为9月17日至10月17日,在全乡全面开展。

三、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一)广泛宣传动员

1.新闻媒体集中宣传报道。“扶贫日”活动期间,利用橱窗、展板、短信、微博、微信平台、手机报等媒体做好报道,宣传我乡扶贫开发成就、先进典型,播放专题节目、“扶贫日”公益广告,营造浓厚扶贫济困氛围。

2.采取多种形式立体式宣传。“扶贫日”活动期间,在街道、村社悬挂标语;在各村全面广泛宣传发动,力求XX乡“扶贫日”活动深入到村。

(二)开展募捐活动

1.募捐时间。募捐活动为全年常态化工作;集中募集时间为2015年9月17日—10月17日。

2.募捐组织。乡辖各单位、各村要制定募捐方案,实行分工负责制,分别牵头组织实施。

3.募捐方式。

(1)资金募捐方式。募捐款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方式进行,活动完毕后,在统计表中将募集资金及使用情况上报至2015“扶贫日”XX乡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物资募捐方式。募捐物资由捐赠单位或个人自行负责,直接捐赠受捐单位或个人,受捐赠所在地的政府提供相关协调服务工作,捐赠完成后由物资接收方的政府提供捐赠凭证并估算价值,并按要求汇总统计后逐级上报至2015年“扶贫日”XX乡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3)募捐选择方式。捐赠单位或个人可自主选择县、乡镇任一指定的受赠机构进行资金捐赠;可自主选择受捐单位或个人进行物资捐赠;可登陆“XX爱心扶贫网”自主选择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快递物资或直接汇款的方式精准捐赠。参加单位组织“扶贫日”募捐活动的个人,可自主选择现金捐赠或提供2015年捐赠凭证(快递单、汇款单等)的方式进行。

(4)县级募捐指定机构。县级指定受赠机构为XX县扶贫开发。各单位汇款后将汇款凭证(复印件)交XX县扶贫开发局,邮寄的请在信封上注明“集中募集”,XX县扶贫开发局核实确认后,于5个工作日内出具正式捐赠发票寄送至汇款单位。

(5)乡级募捐指定机构。乡级指定受赠机构为XX县XX乡人民政府。

4.募集资金使用对象:一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村和全乡农村贫困对象;二是捐赠单位指定的使用方向。捐赠款的审批使用和划拨,依据规定办理。

5.募捐统计。乡辖各单位、各村分别统计本单位、本村募捐款物情况并按要求报送总结和统计表至2015年“扶贫日”XX乡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开展特色扶贫活动

立足行业特点,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开展科技扶贫、文化扶贫、旅游扶贫,产业扶贫、技能培训扶贫、兴教助学扶贫、送医送药扶贫、访贫慰问、送温暖,结对认亲、到“XX爱心扶贫网”公布的贫困户家中家访等特色扶贫活动。

四、活动要求

(一)积极参与

乡辖各单位、各村根据所承担的内容和任务,制定活动实施方案,明确活动主题、活动内容、保障措施,推出特色活动。

(二)加强监督管理

乡辖各单位、各村不得截留或擅自使用代收的募捐款物。募集活动结束30个工作日内,公告捐赠单位(个人)和捐赠额度。乡审计、监察机关(部门)依法对募集款物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发现苗头性问题要立即予以纠正,涉及违规违纪的要及时认真查处。

(三)加强后勤保障

开展活动要务求实效、厉行节约,开展活动的费用不得在捐赠款及利息中列支,切实加强活动的保障工作。

篇10

一、黑龙江省财政扶贫整村推进取得的成效

通过多年多批次整村推进工作,黑龙江省各项贫困指标取得了可喜的变化。农村贫困人口从2000年的373万减少到2010年的183万,贫困发生率从2000年的20.7%减少到2010年的10.6%。到2010年末,农民人均纯收入和住房砖瓦化率分别比2000年增加了189.1%和88.9%。为不断提高贫困户劳动力基本素质,省级财政安排资金开展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工作,累计培训贫困户劳动力28.8万人,转移就业25.2万人,转移就业率达到87%以上,年均实现劳务收入10.5亿元。

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的顺利实施,有针对性地解决了重点村贫困群众“增加收入难、人畜饮水难、看病就医难、畜牧技术服务难、行路难、子女入学难、土地耕种难、收看有线电视难”等方面的问题,改善了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基本达到全省扶贫开发确定的“四有、三通、三提高”的标准。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扶贫开发缺乏整体规划,工作目标和方向不明确。

扶贫开发工作没有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的整体规划,导致工作缺乏明确方向性和指导性,目前的工作只是看重眼前形式、完成眼前任务,项目审核缺乏科学性、资金使用分散不集中。各项措施、各个部门之间没有紧密结合,影响了扶贫开发的整体效果。工作中将“整村推进”作为单项扶贫工作,而忽视产业化扶贫、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工作,没有将扶贫开发的各项工作与其他农业生产有机结合起来。

(二)资金投入不足,缺乏资源整合。实施整村推进战略,需要投入的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事业项目战线长、数量多,所需投资大。

由于国家、省级扶贫资金有限,需要地方配套,但县乡财力匮乏,无力投入配套资金,一些地方为达到验收目标,将部分扶贫资金转到能拿得起配套资金但并不贫困的农户手中,使项目实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造成了扶贫资金的浪费。此外,在实施整村推进中,一些地方重视项目和资金整合,却未重视资源整合,没有围绕贫困村的经济发展配套落实必要的资源,即使有项目也缺乏配套条件,没有形成有效的发展合力。很多整村推进都是一次性投入,没有形成连续投入和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局面。

(三)扶贫项目实施期限短,项目实施进度慢。受天气影响,我省项目实施期限短。每年计划下达均在5月之后,项目批复多在6月中下旬,施工时间仅剩半年,个别项目下达计划时间更晚,导致部分项目无法当年竣工。此外,自项目实行招投标制度以来,招投标速度较慢、程序多而且繁琐,导致招投标花费了很长时间,影响了项目的正常实施。

(四)产业扶贫带动作用不明显,特色产业不突出。一是产业扶贫没有体现出扶贫开发的意义,扶贫开发内容不突出。现阶段对产业资金的投入大多属于锦上添花。真正贫困群体缺少启动资金,没有平台和机会发展产业,还有相当一部分贫困人口因极度贫困筹集不到匹配资金而无法得到扶持。其结果是条件相对较好的农户能从中受益,而那些最贫困最需要帮助的农户却被排除在外。这种扶持方式根本不能体现扶贫开发的带动作用,贫困户受益不明显,不能完全瞄准贫困人口。二是特色产业不突出,未形成“一县一品”产业化经营模式。部分贫困县、村支柱特色产业不突出,经济发展思路不清,缺乏经营规划,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多数村将扶贫资金分散投入到多个方面,将有限的资金撒“胡椒面”,在项目选择上没有很好地针对致贫因素,没有充分考虑群众的意愿,产业化经营效果不明显。

(五)建设内容缺乏统一标准,监督机制不健全。对于项目的建设内容,未建立统一的建设和扶持标准,这样,在项目审核和验收阶段,就会产生缺乏相应依据、随意性较大等问题。监督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管理运行机制和建后管护机制,对扶贫资金使用效果的总结不清晰、不详细,各市县仅通过简单的表格形式将资金使用效果报送省级相关部门,难以体现出扶贫资金使用过程中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三、建议及对策

(一)建立扶贫开发整体规划,明确工作目标和方向。

在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关于扶贫开发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的基础上,建议根据我省实际建立明确、具体的扶贫开发整体规划,明确扶贫开发目标和任务,将我省划分成不同片区,根据各自特点整合资金集中投入。整村推进资金必须用于贫困群体,主要投向与改善贫困农户生产生活条件、增加贫困群众收入有直接关联的基础设施和产业开发项目。建议选择贫困户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最急需的项目,区别轻重缓急,渐次推进,确保“扶持一个,成功一个,脱贫一个”。一方面,要以先温饱后增收为前提,突出重点;另一方面,要结合实际,节约资金,统筹安排。同时,相关市县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各地的扶贫规划,报省里备案。避免项目安排混乱、资金投入分散等情况发生。

(二)加大投入力度,多渠道整合资金。国家和省级专项资金有限,不能完全满足整村推进工作需要,特别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缺口大,需要地方加大对扶贫开发工作的投入。建议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树立“大扶贫”理念,尤其应充分发挥各级扶贫办的协调与沟通作用。要以扶贫规划为载体,以“整村推进”为平台,整合扶贫资金、各类支农资金和社会帮扶资金等,鼓励群众自主增加投入;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按照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各负其责,“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互相配套、形成合力”的原则,加大对贫困村的扶持力度。各级扶贫办要主动与相关部门沟通,尊重部门意见,考虑部门和资金的特点,推动相关部门参与“整村推进”工作,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三)调整项目实施期限,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建议各地财政和扶贫部门收到整村推进计划后立即组织实施,进行项目招标和投标,一旦中标要尽快施工,尽量做到当年项目当年开工,即使特殊情况工程不能竣工,应让农民知道什么原因影响了施工。要严格规范程序,通过招投标的项目不允许拖延时间,不允许“半拉子”工程,出了问题要层层追究责任。汤原县合作村提出建议,计划要早落实,资金要早到位,让贫困户早知道,吃个定心丸,做个安稳事。因此,在实施整村推进过程中,我们将加快资金拨付进度,省扶贫办应提高工作效率,及时审批项目计划。同时,建议不同地区确定不同验收标准,个别项目可根据实际,在确定具体时间后,逐一验收。

(四)推动产业扶贫,促进农民增收。产业扶贫在整村推进中占的比重逐渐加大,是今后扶贫工作的重点。因此,要把扶贫资金重点投放在产业化生产上,大力推动和规范产业扶贫,增强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其产业化生产水平的提高。一是瞄准贫困户,充分体现扶贫开发的带动作用。建议采取贫困户入股等形式,使贫困户充分参与到产业扶贫中,通过扶持产业来达到贫困户增收的目的,使贫困户能够真正受益。同时,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形成扶贫联合体。围绕规模经营,扶持组建农业生产专业合作社,把贫困户土地集中起来,强化土地集中耕种,探索和实践统一为贫困户购进种子、化肥、农药等措施,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二是大力培植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重点扶持牲畜养殖、优质水稻种植等支柱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加大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培植新产业,充分考虑市场前景与风险情况,逐步建立适应市场需求、适应农民种养能力的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