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培训体会范文
时间:2023-09-01 17:17: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智慧教育培训体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李兴中
先说一个真实的实例,我曾经上过一堂公开课,课上自认为发挥的很好,课后教研员与其他骨干教师一起评课,也都认为环节齐全,教学步骤设计合理,由浅入深,教师思路清晰,专业水平高云云。我也沾沾自喜,认为上了一堂好课,我随便找了班里一个孩子,问他:这节课你学的怎么样啊?孩子的回答出人意料:老师,我没听懂。当时我内心一颤,万没想到是这种答案。我的课设计的这么好,每个环节紧紧相扣,重难点讲解清晰,你怎么能不会?我开始反思,开始深度的剖析自己的课,我得出结论——没有分层教学。孩子的理解能力有差别,有的孩子听一遍就会,有的孩子看一遍书就会,有的孩子自己探索就能会。那么完整的课堂流程下来,还学不会的同学怎么办?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堂上的调控,实现的方法便是分层教学——应对不同理解能力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而课堂时间有限,学生这么多,如何实现面面俱到,达到分层教学呢?通过这次培训,我得到了答案,那就是微课!
微课如何做?如何运用到教学当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刚一接触,的确头大。但是钟绍春教授的报告,逐渐让我理出了头绪。从国际大环境看,信息化的普及已经掀起人类历史上第四次工业革命,任何事物脱离信息,都变得滞后。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已迫在眉睫。教育信息化如何做,如何去迎接信息化时代的各种挑战,如何改造我们的教育、改造我们的课堂?"智慧教育"应运而生了,他为我们在一线上懵懂、困惑、不知所措的教师们,提供一个可以参考的标准。在"智慧课堂"的教育模型下,学生将认同学习内容,主动、个性化、尽可能以探究方式学习,最终培养智慧的人。
为期四天的培训,无论是从理念上还是技术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有专家现场讲解,边学边做边指导,少走了弯路,直奔主题。在这点上,真心感谢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教育"团队给我们提供的帮助!
通过这几天的学习,个人认为微课制作的思路大抵如下:
一、 课堂知识还原生活
课本上的知识本就来源于生活,我们学习的目的也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什么会出现学生不愿意学,不想学的状况呢?归根结底,孩子们没有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把知识还原到生活中,激发孩子们的兴趣,使孩子们产生共鸣,让孩子们发自内心愿意学,真心想要学会。以这种饱满的热情去接受新知,必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任务驱使,引领学生,发挥孩子的主动性
让课堂上的每个孩子都要有相应程度的提升,但是学生兴趣、认知水平、知识水平分类都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的每个环节,都布置相应的任务。任务驱动,目标明确,让孩子们自主学习。
三、 知识的获取的多样性
知识的获取,无非三种方式:一是教师讲授,二是学生看书学会,三是小组合作探究。有的孩子听一遍就会,有的孩子看一遍书就会,有的孩子自己探索就能会。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但是无论哪种情况的孩子,都尽可能通过探究方式获得新知,做不了的尝试读懂,实在不行就听讲。并让其在各个环节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微课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每个环节布置完任务,给孩子们提供三种可供选择的微视频,一个是引导孩子看书自学的,一个是讲授式的,一个是提示孩子小组探究的。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微视频,而且可以随意的暂停或是重复看。教师真正实现主导作用,完全发挥孩子们自主探究的主体作用。孩子们自主探索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才是困扰自己的最关键的问题,教师再进行个性化、针对性的辅导,孩子们带着问题去听课,效果会特别棒!先学后教,翻转课堂;以学定教,事半功倍,效率格外高。
四、 知识的评测、提升与拓展
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各不相同,但是目的是一样的:不单单是知识的获取,而是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的学科能力,以及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要设置进行有针对性的测试,根据测试结果,依据学生的学习规律,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和相应的学习内容进行个性化提升。
一堂真正的好课,不是教师发挥得多好,课堂氛围有多精彩,而是所有的孩子都有收获,实现不同认知能力的孩子都有相应的提高。个性化学习程度逐步深入,创新性思维能力也得到培养。
篇2
关键词:双元制 职业能力 考核评价
2009年2月1日,我们北京职业教育模具培训组一行15人前往德国巴登―符腾堡州职业教育学院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培训。此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我们参观考察了5所职业学校并与德国教师进行了交流,观摩了德国教师的教学,系统学习了兰伯特教授讲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参观了行业协会、企业以及奔驰汽车博物馆。
通过这次培训,我对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有了更深的感受,对德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我们应当汲取的经验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此外德国教师的敬业、德国企业培训学生的远见、德国学习领域的课程开发、德国的教学方法等等,都让我受益匪浅。
一、“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在德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双元制”模式是德国高等职业教育最重要的特色。德国双元制办学模式是一种国家立法支持、校企合作共建的教育制度。双元制的特点是学生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在学校接受理论培养,它将企业与学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紧密结合起来。
在德国培训期间,我们对德国卡塞尔市黑森洲的海尔维奇-勃朗克兹职业培训学校进行了参观和交流,之后还参观了与该学校合作的大众汽车公司铸造培训中心。通过参观和交流,我们对“双元制”有了更深切的感受。
我们了解到,德国的企业一般都会设有开放日,在开放日时学生可以参观企业,这样学生能更真实的了解到企业员工的工作内容、工作模式以及工作环境等,之后可以根据自己的选择向喜欢的企业提出应聘申请,面试合格的学生将与企业签订合同,录用为企业预备员工。然后将由企业或个人寻找职业学校就读。
德国双元制的学生每周在校学习1~2天,在企业学习3~4天,并且依据不同的学期有不同的时间比例。学生在学校主要学习理论知识,教师会定期与企业沟通交流,根据企业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学生在企业时不仅是学习,而还要承担一定的企业工作,因此企业要支付给学生一定的工资,每月600欧元不等,企业对学生实行员工式的管理。学生在企业实训所用教材全部是企业技术人员与学校教师编写的有针对性的、与项目相关的、组合性的讲义,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的工作页。
在职业教育经费方面,企业承担其培训费用,约占70%,各州承担学校费用,约占30%。
为了协调企业与职业学校之间的协作关系,德国制定了完备的法律法规,如《教育法》、《职业培训条例》、《劳动促进法》等,对双方的职责及相关的激励与制约措施进行了明确规定,实行依法治教。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为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提供了坚实保障。
双元制的学生参加统一考试,考核合格的学生可以获得德国工商协会颁发的岗位资格证书和学校颁发的毕业证书,并成为企业岗位上的合格员工。
二、职业教育师资力量
在德国,要成为高职院校的教师并非易事,需要大学本科毕业,除了要经过2年教育进修、通过2次国家考试以外,还需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因此德国大多数职业教育教师都是具有企业工作经验的工程师、技术员,他们在工作若干年后通过大学职业师范专业的学习转而成为职业教育教师,这就保证了德国职业教育教师具有很强的实践经验,与此同时国家也十分重视教师的物质生活待遇,德国高职院校教师经考核试用合格后,政府终身雇用,享受公务员待遇。
三、职业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职业能力分为专业能力和非专业能力。专业能力指的学生所具有的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和能力,非专业能力包括自我学习的能力、合作能力、自我激励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等。非专业能力又可以分为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2003年德国在双元制的基础上引入了学习领域的教学改革,在学习领域的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非专业能力培养,认为非专业能力的培养与专业能力的培养同样重要。
目前社会发展日益迅速,知识更新日益加快,学生在校学习的专业知识很快会落后,所以学生必须学会自我学习。所以在德国的职业教育中同样注重对学生非专业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培训期间,我们观摩了威腾伯格先生的有关铸铁的一堂课。威腾伯格先生拿着一块铸铁样品,先设定了一个问题,用了10分钟时间与学生讨论,将学生引入到学习中来,通过一问一答导出主题,并在黑板上列出。之后威腾伯格先生将事先准备好的工作页即讨论材料发给学生,每人3份材料,学生迅速自己组合,5人一组进行讨论学习。20分钟之后,威腾伯格先生请每组代表到讲台前用自己的方式展示讨论结果,如投影、PPT、展板等,讲解过程中师生可共同提出自己的问题。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叙述进行总结,提出学习共同存在的问题,并指明问题出现的原因。
从观摩课中我们可以看出德国职业教育普遍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采取头脑风暴法、卡片展示法等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定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获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非专业能力,如团结合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
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不仅在学校里被采用,在企业培训中也同样应用。我们参观GAMBRO工厂电工电子培训中心时,看到了很多学生的焊接作品。企业的培训师傅会要求一年级的学生自己设计一个焊接作品,同时要检验自己的焊接质量。之后学生会两人一组,开始“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过程,学生小组独立设计电路、画图、选材料、焊接,当遇到困难时也会求助于企业培训师傅。
从观摩课中我们也发现德国教师在课堂中会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兴趣和课堂气氛,让学生积极参加到教学中来。在培训期间,我们有幸以学生身份向兰伯特教授学习了“三明治”教学法,受益匪浅。
在兰伯特的讲授过程中,我们以学生的身份参与,兰伯特教授提出一个任务,发放一些资料,我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或讨论,最后将学习结果在大家面前展示出来或者表达出来。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大家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积极主动的去完成教学任务。通过自己查看资料,锻炼了自我学习的能力;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讨论学习,锻炼了团队合作的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学习结果的展示,更是将每个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都充分发挥出来。作为学生,我真正感受到了时间的飞快,在不知不觉中一堂课就结束了,我在愉快中掌握了专业知识,锻炼了非专业能力,体会到了这种“三明治”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与非专业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五、考核评价体系
德国职业教育实行“教考分离”的考试考核办法,其《职业教育法》中对各种职业培训都规定了严格的评估评价标准、考试考核标准以及实施这些标准的严格程序。按程序规定,职业学校或培训机构只负责教学和培训,全部考试考核都由德国各州教育主管部门和工商协会组织进行,并有相应的监督机制。严格统一的第三方考试是德国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
考试分为中间考试和毕业考试两种,从考试内容上分为书面考试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两部分。毕业考试按照全国统一要求在统一时间内进行。考试由德国工商协会、手工业协会以及类似的单位组成的委员会主持,委员会的成员包括企业雇主、雇员代表及职业学校教师。经考试委员会考核合格后发给岗位资格证书。考试一般安排4~7小时。
一个学生若毕业当年考试不合格,第二年再考,但最多允许补考2次,凡经3次考试不合格的学生,终生不得再考该职业的资格证书,必须转学其它职业。这种办法有效保证了考试考核标准的统一和效果的公正,是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科学认定,也是教学效果和培训质量的公正评估,它对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和培训质量以及对学生学习产生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
六、启示
1.进一步提高“双师型”师资队伍
我国职业教育的师资一般都是大学毕业的学生,理论知识丰富,但缺乏实际技术和实践经验。因此制定相应政策,鼓励或推动教师下厂实践,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2.改革教学模式,加强学生非专业能力的培养
我国职业教育比较重视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而对学生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等非专业能力培养在教学中贯彻体现得不够。因此,在我们的专业改革中,如何改革教学模式,切实改变教师的作用,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非专业能力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3.进一步丰富教学形式和方法
恰当的教学方法可以对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次德国培训,学到了很多,但作为一线教师,如何在自己的实际教学中应用“三明治”教学方法,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专业与非专业能力是我所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积极探索。
4.改进课程评价体系
在我国传统的教育中,期末考试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分数,成为评价学生的主要依据。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学习过程和能力的考核,如项目的准备情况、团队合作情况等。在这样一种评价中,让学生可以更轻松愉悦的学习,激励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交流。
参考文献
[1]丁日新.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篇3
**月**日——**日,我和小潘医生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全国精神疾病平衡治疗康复及健康教育培训班二期。现将学习情况汇报如下:
本期培训班是由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主办,北大六院协办。特邀外方讲员波士顿大学harding教授和哈佛大学good教授,共有学员44人,来自全国各地精神卫生研究所及专科医院。
针对686项目举办的这个培训班已是第二期,所讲授的内容有:对精神分裂症及其他慢性疾病的有关迷信进行挑战;精神疾病最新研究进展——精神分裂症;与精神病人权利相关的伦理与法律问题;患者与家属专家——意大利特伦多模式感悟;态度、知识和技能:结合临床专业技能和康复技术;康复:帮助重获生活有效途径;在复原过程中重新评估患者状况;个体服务计划方案设计等等。以上课程内容新颖,富有前瞻性,针对性强,专家和导师们运用他们的智慧和幽默使授课生动有趣,而且中英对译让我能专心一致富有学习动力,令我感受甚深。
我感到最新颖的一堂课程是:患者与家属专家(userandfamilyexpert,ufe)——意大利特伦多模式感悟。这个课程由北大六院的姚贵忠教授讲授,内容讲的是:意大利特伦多市因1978年精神病院被全部关闭,只在综合医院开放少量精神科病床,精神科工作人员难以接受。最终成立了精神卫生中心,10个日间照料机构,15个住宿机构。这些机构是由患者、家属和工作人员组成各个治疗小组,重要的是还有“ufe”。“ufe”的意译是“患者和家属专家”。称之为专家毫不为过,因为他们是曾经的精神病患者或家属,他们有亲身经历和切身感受,是一般工作人员不可替代的。“ufe”的身影几乎遍及每个精神卫生服务部门。他们开始值夜班、当前台接待、接电话,在日间活动中心、住院部、患者公寓为其他患者服务,与家属联系、帮助患者就业等。“ufe”成为了病人与医生之间的桥梁,也成为了他们的朋友和伙伴。所以管理“ufe”的管理者说“与管理工作人员相比,管理ufe时的问题要少得多”。
篇4
关键词:干部 集中 外出培训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C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2-01-01
今年,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利用暑假期期组织100余名中层领导和骨干教师奔赴国内外,按照“带着课题去,带着成果回”的要求,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考察培训活动。截止开学前,四个团队陆续返校,暑期系列考察培训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一、外出考察培训的基本情况
1、“重走张库,再创辉煌”主题团队。该团队刘丛校长率领,沿着历史悠久的“张库大道”(张家口至蒙古国库伦,今乌兰巴托)一路北行,访问了蒙古国立科技大学、国家劳动部和部分建筑企业,考察了蒙古国立博物馆、国立科技大学图书馆和建筑学院实验中心、考察了寒冷地区建筑技术、欧式及蒙古民族建筑群落、以及中国援建的桥梁、体育馆、商业中心等知名建筑,受到了政府官员、大学领导、专家教授、华侨代表的热烈欢迎和接待,并与蒙古国立科技大学就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互派教师、合作办学、合作开展寒地建筑技术研究等领域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签署了相关合作意向书。通过重走“张库大道”,使团队成员们温故而知新,坚定了发展建院再创辉煌的信念。
2、“南洋,解放思想”主题团队。该团队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理工学院、新加坡建屋局、马来西亚吉隆坡建设大学等高等院校和政府机构进行访问和实地考察,系统了解了国外高校管理体制、教学和科研经验、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等,就学科建设、研究生培养、学生教育管理、校办产业发展、合作办学途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展开了互动式交流,启发了开放办学和教学改革思路。并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马来西亚吉隆坡建设大学就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教师交流培训、合作培养研究生和本科生以及开展科研合作等方面达成一系列协议。通过南洋之行,团队成员们增强了“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驱动、科学发展”的自觉性。
3、“奔赴胶东、学习取经”主题团队。该团队由麻建锁副校长、陈继飞常委率领,奔赴山东建筑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等知名建筑类高校学习取经,重点围绕学科建设、研究生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学校由建筑类单科院校向综合性建筑大学转型的成果与经验等进行实地考察和交流互动,观摩了学校建设成果和先进的科研实验基地。兄弟高校的领导和同行们毫无保留地介绍了相关经验,并对我校在特色学科建设、高水平师资交流、研究生导师互聘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指导与支持。通过考察交流,使团队成员们内心受到了震撼,增强了忧患意识和实现“弯道超车”的紧迫感。
4、“再闯关东,励志振兴”主题团队。该团队由师涌江、翁维素两位副校长率领,奔赴沈阳建筑大学、吉林建筑大学等兄弟高校,重点围绕教学和科研工作,以及学校地处相对落后地区如何化腐朽为神奇,变劣势为优势、变被动为主动的经验和作法进行观摩学习。同时,还考察了先进的办学设施和科研基地,通过深入学习和交流,团队成员进一步解放了思想,找准了努力方向,坚定了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团队成员们意识到,在学校前进的道路上,没有落后的条件,只有落后的思想,没有难以战胜的困难,只有难以战胜的自我。
二、考察培训凝聚的共识与感悟
1.抢抓机遇,树立弯道超车的决心与信心。我校由于种种原因,错失过去几次难得的高校大发展机遇,导致有很长一段时间发展缓慢,核心竞争力逐渐减弱。因此,我校要跨越赶超同类型省内外先进院校,早日实现建成河北建筑大学的奋斗目标,必须下定决心实施“善于提速、勇于争先、跨越赶超、迎头直上”的“弯道超车”战略。同时,我们也要树立起这样的信心:必须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借助政策和行业发展的东风,我校一定能在“审势、顺势、谋势、造势”的轨迹上,创造出区别于同类型高校的“建院模式”,从而迎头赶上。
2.融入地方,主动对接区域经济和产业需求。融入地方,主动对接区域经济和产业需求,全面把握地区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的趋势,从而为我校的人才、设施、信息等资源找到最佳的配置方向和切入点,使其发挥最大效能,使我校在未来发展中获得更好的外部环境支撑。
3.发展科研,提升学研一体化科研能力。瞄准河北省科技发展战略布局,进一步集成优势学术资源,凝练学术方向,增强多元化获取科技资源的能力。重点培育学术影响大、技术含量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业绩评价和考核体系,创新产学研结合的实践模式,引导科研人员增强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科技进步的能力。
4、强力挖潜,增强学校内涵式发展水平。党的十提出高等教育要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要求高等学校切实转变发展观念,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和首要职责,把人才队伍作为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把质量特色作为竞争取胜的发展主线,把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作为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把学科交叉融合作为品质提升的战略选择,把产学研结合作为服务社会的必然要求。因此,今后我们应当继续探索内涵式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措施,为我校尽快实现建筑大学的目标而努力工作。
篇5
通过员工教育培训工作的有效实施,进一步加强学习型企业建设,大力发展公司企业文化,弘扬公司企业精神,提升全体员工的整体素质,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品德高、能力强、技术硬的员工队伍,以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秀的员工团队,使公司持续做大做强,以圆满实现第二个十年发展战略目标。
1. 新员工入职培训。重点进行适应性培训,使新员工早日掌握必知必懂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公司,认知岗位职责,尽快进入本职角色。
2.在岗员工提高培训。加强职业素质教育和业务能力培训,继续深入开展专业理论知识和岗位技能的学习与训练,要员工全员具备优秀员工所应有的各项素质。
3.中层管理人员强化培训。结合管理实践,系统地学习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知识,优化知识结构,增强执行能力和创新能力,重点培养企业家型管理干部。
4.高端干部高级研修。研读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论,学习借鉴成功企业经验,参加企业经营高端论坛、企业家峰会,开拓宏观思维,提升战略驾驭能力和科学决策能力。
二、培训原则
1.实效性原则。紧密结合员工实际,分层次分类别,按需施教,培训切实做到实际、实用、实效。
2.自主性原则。确立员工主体地位,增强自主自发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激发出强烈的自我学习动机和参与培训欲求,提高学习培训效率。
3.实践性原则。要密切联系工作实践,以问题为导向“做中学”,“学中做”,善于发现和解决在工作中碰到的棘手问题。
4.整体性原则。各项培训内容,要有机结合,合理安排,将思想品德教育、职业素质培训、岗位技能训练融为一体,分阶段各有侧重,相辅相成。
5.前瞻性原则。立足公司改革与发展大局,加强公司价值观和经营理念、发展策略的教育培训,公司共同愿景人人内化,使每个员工自觉把自己的成长同公司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树立与公司同舟共济、荣辱与共的思想意志和信念。
三、方式与方法
1.建立自我学习机制。以自主学习为主,外委讲授为辅,充分调动员工在培训中的自我能动作用。制定个人年度学习计划,选定研修专题,突出重点,攻克难点,每年在某一方面取得较大进展。
2.重视和加强团队学习。按部、室为单位建立学习共同体,加强员工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相互学习,相互激励,相互启迪,将每个人的成熟经验和智慧加以汇总、梳理、升华,作为公司的宝贵财富。
3.做好引领示范作用。公司中层以上干部当好学习表率,每人每年负责一个专题做讲座 。定期举办员工学习论坛,谈体会、论收获、表感想,推广好思想、好经验、好做法。
4.开拓教育培训平台。通过各种教育培训渠道,整合学习信息资源。建立网络教育培训基地,上传相关教育内容和岗位专业理论、技能知识及企业发展论文。公司将与高等学校合作,联合开办大专层次的广告专业。
四、主要内容
1、行为规范教育。员工守则、优秀员工品质、素养修炼、职业服务礼仪等;
2、团队精神教育。公司发展历程、价值观与经营理念、发展策略及远景、规章制度等;
3、法律法规学习。广告法、广告法实施条例 有关政策法规解读,典型广告文案剖析、广告市场发展趋势等;
4、励志成功教育。潜能激励学理论、 励志成才名言名句、名人成功案例等;
5、业务知识与技能培训。广告理论及技能、人际关系与沟通原理、市场营销理论与技巧、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及其他能力知识。
五、保障措施
切实把员工教育培训工作作为事关公司发展大局的大事来抓,做到“五有”,既有计划、有组织、有检查、有总结、有评价。
1. 加强领导。建立培训领导小组,统一研究部署,保证教育培训工作顺利实施。
2.完善培训制度。严明培训纪律,要求员工端正学习态度,积极主动地参加各项教育和培训活动。
3. 做好指导工作。认真组织实施各项学习培训活动,定期制定学习要点,编写学习提纲和培训材料。
4.抓好培训过程管理。随时掌握培训动态,发现问题和不足及时处理解决。
篇6
秋风飒飒,在这金秋的季节,我有幸参加了区教育局组织的健康教育培训学习, 让我了解了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在培训过 程中聆听了众多专家的精彩讲座, 他们都用一个个鲜明的事例阐述了 心理健康这门学科的魅力所在, 并且通过理论学习让我们意识到心理 健康教育是一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基础教育,同时也让我们知道, 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可以减少甚至杜绝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 作,了解自我, 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 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善于选择自己 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通过培训我还意识到要实现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的人格健 全发展的目标 , 教师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尤其是班主任。所以在这 几天的培训学习中,我都认认真真地上好每一节课,做好笔记,学好 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学得更好,生活得更好!这次培训让 我获益匪浅,下面我谈谈自己从这次培训中获得的体会。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教师的最大幸福就在于培养能超过自己的 学生” ,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熟悉本体性知识,也就是所学学科的知 识,还要掌握条件性知识。
教师被公认为幸福的职业,劳动条件优越,桃李满天下,收获真挚的感情, 而在这个美丽而神圣的光环背后也承受着太大的压力。 我 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做一名幸福的教师。
首先, 我们要树立职业幸福感。 而这个标准是你是否感到幸福快 乐。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更是如此, 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是智者——什么都懂;是能者——什么都会; 是圣者——不会犯错; 是权威者——具有比父母还高的权威力量。 教 师的衣着举止,言谈风度, 以及待人接物等,都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 影响。我们天天面对着朝气蓬勃的孩子,通过每天的言传身教,潜移 默化的启发学生智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孟子云“得天下英才而教 育之” ,这是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幸福自在,全 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中。
篇7
关键词:传统文化 新生代员工 教育培训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历史的生息繁衍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对当代中国的教育和培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因此,深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在新生代员工思想教育中的作用和价值,加大优秀传统文化对新生代员工思想教育的培训力度,在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生代员工的成长环境和群体特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80后”、“90后”为主体的新生代员工生活在一个价值主张多元化、追求多样化的社会。各种各样的思潮、物品和理念的涌入,以及非正规教育的渗入、知识来源的多元化,对新生代年轻人影响深远而广泛,再加上传统文化因鲜有提起而在他们眼前日渐淡出,使得他们在审美观和价值观等方面与前一代人有很大不同。他们习惯于通过各种信息渠道,特别是通过互联网来了解感兴趣的各种信息,因此互联网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表达方式。他们的视野因此更加开阔,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更强,并且有更多的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另外,大部分新生代员工成长于特殊的家庭小环境中,一出生就成为家庭的中心,备受家庭呵护和关爱,逐渐习惯更多地关心自我,从家庭和社会中索取,以自我为中心,追求时尚,享受生活。
二、传统文化在员工思想教育方面的积极作用
1.有助于提高员工的思想品位。中国传统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是历代知识分子和进步青年追求的最高境界。当新生代员工的思想和品位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时,更应该树立其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应当随波逐流,浑浑噩噩地生活,更不应该追求安逸,坐享其成。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学习这些传统文化的精髓无疑会对员工的人生观产生积极的启发。
2.有助于增强员工的智慧与能力。中国传统文化自古至今的演变过程是中国人的生命历程,也是我们获取智慧与能力的重要渠道。比如传统文化的一个特点――“会通”之学,就是表现其善于吸收各种不同流派的思想学说,以丰富和发展自己。“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是今天的员工在学习各种文化的时候应该汲取的智慧,学习不应仅仅局限于专业领域,还要扩大视野,力求文理皆通,学贯中西。学习越多,文化底蕴就会越深厚,犯错误特别是重犯错误的概率也就越小,解决问题的智慧、办法也就越多,面对挑战时也会更沉着,更有信心。
3.有助于改善员工的精神面貌。中国传统文化中尚德育、尚德风的传统,使道德教育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居于显著的地位,成为中国传统教育的根本。中国传统文化倡导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注重气节、操守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强调忧国忧民、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强调群体意识与团结和谐的人际观,以及修己安人的思想等,形成了一整套教人如何做人的观念和规范。它尤其强调个人的“内省”和“慎独”,强调启发主体的内在道德功能和自觉性。因此,中国古代贤哲即使是对自然界的新颖见解,结果也总是要导向对人心的启迪,落脚以告诉人们某种社会与人生的哲理。
三、围绕传统文化精髓开展员工思想教育的探索实践
中国的传统文化内容广泛、博大精深、意境深远,对新生代员工思想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目前,本人所在单位“80后”、“90后”的新生代员工占公司总人数近70%,利用传统文化加强对新生代员工的思想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司积极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进行梳理提炼,并与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需要紧密结合,希望通过大力开展传统文化的学习教育活动,教会新生代员工如何为人处事和对自己负责,重点引导和塑造员工在尊老爱幼、感恩包容、自强不息和爱岗敬业等方面的优秀品质,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为员工的人生和职业生涯指路。
1.提倡尊人敬老,教育员工首先要学会做人。做事先做人,这是对员工最基本的要求。当前,有很多新生代员工行事过于自我,说话口无遮拦、目无尊长,只因他们还体会不到父母长辈的辛勤付出和苦衷,更不知道尊重他人为何物,可以借用传统文化里的一些至理名言进行引导和教化。传统文化告诉我们“百善孝为先”,一个人如果不孝敬父母、不尊重老人,他还会善待同事和朋友吗?估计很多人都不屑和这样的人交往共事。而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将尊老爱幼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通过学习并强调最基本的尊人敬老之礼,让新生代员工们知道了亲情的可贵和敬老的重要,在处理人际问题时要多换位思考、替他人着想,无论处于何种状况,“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的做人之道,力争少做伤害他人自尊的事。
2.推崇感恩包容,教育员工要知恩图报和有一定的胸怀。由于从小就是家庭生活的中心,新生代员工通常由于被宠爱过度,觉得别人给予的都是理所当然,不知道感恩,不懂得分享,也不会主动去理解包容他人。传统文化教导我们“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感恩是一种美德,是发自内心对帮助过我们的人心怀感激之情,应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情谊。另外,传统文化中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泛爱众,而亲仁”诠释了人要有宽容和包容的精神,借用传统文化培育新生代员工以包容的心态待人接物,帮助他们消除牢骚满腹、心中充满不满和质疑的思想心态,取而代之的将是一片相互包容理解的祥和氛围,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同事关系和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各项工作的开展和企业文化建设。
3.鼓励积极进取,教育员工要不断学习奋发有为。一个企业,员工的精神风貌能体现该企业的士气和竞争力,若大部分员工都得过且过没有上进心,该企业肯定缺乏激情没有生气。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一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精神激励着中华民族。《易经・象传》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以天体运行无休无止,永远向上的规律,要求人们积极有为、勇于进取。我们企业在传统文化教育中极力宣扬“自强不息”的精神,就是要告诫和勉励新生代员工们不能安于现状,要有自己的人生目标,积极规划职业生涯,不断加强学习更新知识,争取在事业上有所作为。
4.激励爱岗敬业,教育员工要有把工作做好的责任心。责任心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最基本而又是最重要的素质,体现为积极的工作热情和一丝不苟的态度,而这些却往往是新生代员工所缺乏,需要加强灌输培养的优秀品质。传统文化一向讲求“忠孝节义”的责任心,对国家民族负责是忠,对父母长辈负责是孝,对配偶负责是节,对同事朋友负责是义。当然,由于所处历史时期的不同,“忠孝节义”责任心的内涵体现会有所变化,但其精神实质是统一的,就是提倡人们要承担应当承担的任务,完成应当完成的使命,做好应当做好的工作。因此,我们通过各项活动和会议将责任意识的重要性进行宣传和强调,鼓励广大员工负起责任,以勤学苦练、踏实工作来实践爱岗敬业,并通过赏勤罚懒、奖励先进等各种激励措施来引导员工负起责任,做好本职工作。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教育对于新生代员工的思想教育具有十分具体到位、细致入微的指导作用,通过加大对新生代员工的传统文化教育力度,能让他们及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合理地处理好工作生活中的人与事,并有利于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黎红雷.儒家管理哲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篇8
院前急救转运是前沿阵地,患者的病情危重导致护理工作量大,工作压力大,劳动强度大,风险高,工作关系不和谐,护理人员认为付出多而回报少,心理契约破裂几率大。护士不安心在新生儿科工作,有持抵触情绪,工作缺乏积极性,以往只好采取轮流制,要求新护士至少新生儿科轮转工作半年。
2心理契约与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经典的心理契约结构分为交易型心理契约和关系型心理契约,交易型是指契约双方具体的、明确的,基于经济基础上的相互责任,如晋升、加薪等;而关系型则更多关注广泛的、长期的、社会情感型的相互关系,如奉献、信任等。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是指护理组织对护士的有效管理和使用的思想和行为,就是发现投入力量“开采”和“利用”护理人力,它包括就业与录用、人力配置、激励、教育培训4方面内容,其内涵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调动人们积极性,发挥人的创造力,把人力资源由潜能转变为财富。
3新生儿科心理契约的构建与维护
3.1在物质奖励和环境支持方面得到更多的支持,增加工资和福利,减少工作负荷,减少加班时间。另外白班护士与倒班护士所感知到的心理契约、护士责任履行程度存在差异。倒班护士所感知到的心理契约得分高于白班护士。新生儿科倒班护士的夜班频繁,夜班的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所以新生儿科护士感受到的压力相对较大,故对护士责任的履行程度相对较低。
3.2创建以人为本、呵护新生的科室文化健康向上的科室文化能创造出一种奋发、进取、和谐、平等的工作氛围和献身精神,为全科护士塑造强大的精神支柱,形成极具凝聚力的共同体,高效开发职工的能力和潜力,使护士都心甘情愿地将自己的时间、青春、才华、智慧交付给新生儿科护理事业。
3.3建立良好的沟通体系,构建关系型心理契约院部从上到下各级护理管理者注重护士社会情感方面的需求。每年都有进行职工对医院满意度调查,并且进行整改,通过和谐地沟通是工作氛围亲善友爱;通过沟通,为护士描绘出一个良好的发展前景,使得科室和护理人员的目标相一致;是护理人员对科室的认同感增强,增加其主人翁意识,巩固两者之间的和谐关系。
3.4跟踪护士心理契约变化轨迹,适时管理心理契约管理者要注意护理人员的心态变化,通过交流、激励机制等方式满足护士的需求。适时对护士心理契约变化加以管理,保证其工作质量。维护心理契约的稳固性,增强集体凝聚力。
3.5重视新生儿科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思想教育从心理契约的角度建立护士培训开发体系,营造持续学习的工作环境,提高他们对科室的归属感。①提供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②组织业务学习;③定时组织职业道德教育;④管理者力争做到任人唯贤,挖掘潜力,分配权利给护理小组长以及护理骨干,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
3.6运用激励机制,体现公平竞争的原则护理管理者要善于运用激励机制,设计好护士的在职学习与深造规划,为他们提供更多学习和参与科研的机会及信息;同时也要鼓励护士积极参与到科室及医院的各项事务中去,满足护士自我实现的需要;最后,护理管理者要实行绩效考核,并向临床一线护士倾斜,改善护士夜班的环境与待遇,引导护士正确面对和积极应对夜班工作,以减轻夜班对护士带来的不利影响。
4结果
通过开展心理契约,增加了护士的归属感和忠诚感,学习型护理单元和比学赶帮的氛围正在形成,护理科研意识浓厚,通过优质护理服务,融洽了护患关系,赢得了病人家属的信任和尊重,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由原来的90.2%上升到98.3%。护理差错明显减少,极大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聪明才智,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管理绩效明显提高。
5体会
篇9
一、传承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的原因
1.传承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是国家课程改革对少数民族教师的要求。为了使课程改革健康地向前发展,我认为民族原生态文化教学必须处理好改革和发展的关系、继承和创新的关系、过程和结果的关系。
2.生活方式的变化及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导致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严重缺失。城镇化趋势和外出打工经济,现代化信息的飞速发展,物质生活的逐渐现代化,让我们的少数民族服饰风俗文化以惊人的速度消失。加强对中小学生的本土原生态文化的认知和启蒙,尽快解决现行教育知识体系中地方民族文化的欠缺成为当务之急。
3.黔南州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资源。全州共有汉、布依、苗、水、壮、侗、毛南、仡佬等37个民族。总人口370万人,少数民族占54%。我州被列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文化有独山愿灯(独山县)、布依族扫寨(都匀市)、清水江杀鱼节(福泉市)等,处处彰显我州少数民族同胞的勤劳和智慧,无不体现我州少数民族人民对美的向往、追求和创造。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无疑是我州少数民族教师传承的宝库,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教学资源。
二、传承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的对策建议
1.尽可能全面搜集、挖掘和整理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资源,并对其流传、演变和遗存情况进行分析,从而保存、丰富、完善、填补、发展我州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实现多彩贵州、幸福黔南的民族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2.在所收集的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资源的基础上,进行教育功能的分析,形成可操作的课程和教材,具有现实的理论价值。
3.加强传承队伍与基地建设。我们将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的开发利用与基础教育培训相结合。开办各级各类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专业培训班,造就一大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人。在此过程中,我州民族地区中小学要开设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课程,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对本民族原生态文化的认同感、乡土情结与民族情怀,将其文化内化,感悟心灵。
三、传承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的重要意义
1.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在社会和谐中的作用。
先进的、健康的、优秀的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对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能够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和谐稳定,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和谐发展。
2.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作用。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优秀的民族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3.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对当地民族学生的作用。
(1)优秀的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能增强当地民族学生的精神力量。
(2)优秀的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能丰富当地民族学生的精神世界。
篇10
一、创新培训方式,交流空间更广阔
远程研修教育打破了时空限制,教育不再局限在课堂,为教育的多样性提供有力保障。与面授教育相比,远距离教育的优势在于它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扩大教学规模,提高教学质量,降低教学成本。教师既可以通过网络媒体通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也可以随时将自己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学习,夯实基础,提高教学水平。基于远程教育的特点和优势,许多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发展远程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广阔前景。远程研修的优点已经显而易见:
一是与专家实现“零距离”交流对话,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远程研修便于对每个知识内容的融会贯通,形成有效的知识结构体系,使原来有缺憾的地方得到弥补,使得原来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成为现实,使得“水中月,雾中花”成为直接而一目了然。通过这个平台,与国内著名的教育专家进行了一次“零距离”的接触,“面对面”聆听他们的辅导讲座、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既让我开阔了视野,也让我的理论水平有了质的飞跃。明白了新课程到底“新”在哪里,知道了考纲如何设定,了解了高考的动态变化,能够紧紧地把握课堂能力导向和德育评价。
二是可以通过提问答疑,对教学中存在的疑点难点通过网络集思广益,进行突破。在与同仁们谈数学、探迷惑的过程中,使得自己在思想、专业方面都得到很大的提高。也可以对别人的问题进行解答,这就要求多查资料,综合整理找到很好的解决方法,这样既帮助了别人,同时提高了自己,学到了更多新知识。
二、打造高效平台,学习效果更明显
远程教育培训内容丰富多彩,形式五花八门,包括:公告、专家集中答疑、我的心得、我的资源、我的论坛、学科答疑、非学科答疑等种类繁多的学习方式,既有趣味性,又有知识性,使得整个学习过程充满乐趣,打破了以往学习的单一和沉闷的尴尬,开创了学与思的有机结合的良好局面。利用Internet远程教学,学习者不会有太大的学习压力,轻松学习,娱乐学习。这是因为Internet远程教学表现形式多样化:有游戏教学,娱乐教学以及丰富多彩的视听觉的艺术感受。使学习者真正放松身心,又有吸引力在知识的学习上。学习者的参与度高,体现了远程教育培训的优越性。
通过远程教育培训,在领悟专家讲学的精粹的同时,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县内外的名师集体讨论、精益求精。不仅学到了许多新的教育观念,也通过同行的帮助,解除了自己在教育教学方面的许多困惑。
比如说“发帖、回帖”,在充分阐述自己在教育教学的感想、心得、体会的同时,也促进了教师之间的真挚交流,增长了教师的见识,丰富了教师的业余生活,增加了教师的幸福指数。教师将有望在教学中富有创造力,教学更有激情。教师控制手段和方法更加科学化,在教学中控制手段减弱,旨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三、提升教学手段,资源利用更有效
网上有海量的信息,包括视频、微课、课件、专家讲评等不一而足。一些新的信息和教学手段往往通过网络传播得更快,一些有用的就可以在自己的教学中合理引用。远程教育为教师提供了多姿多彩的资源,对这些信息加以整合,合理甄别,就可以让自己的课堂出彩。例如: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课件时,有计划地播放一些数学知识和一些数学史,同学们了解了数学的发展,体会到数学的力量,憧憬着数学的未来,激发了孩子们幻想和创新的智慧,使同学们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明白了数学的价值和魅力所在,才能“亲其道,信其师”。教育的广泛性、平等性在远程网络培训得以充分体现,监控力度公平化,“班级里”没有“前排”“后排”之分,老师对待每个同学都是平等的,视听效果也是平等的,那么在教学中也提供了样板,实际上,这样更能显示教育的公平公正。教师可以应用更多的手段方法来控制教学。
尤其在当今社会更需要广泛的合作与交流,同事之间通过交流、讨论与学习,在同一个问题上折射出不同的智慧,把知识、经验与问题有效地联系起来,解决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遇到的难题,从而促进教师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教育科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而研才有内容,才有更好的对象,不会是纸上谈兵。只有开展教育科研,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提升,才能有效提高教师的教科研素养和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能力,进而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实际上,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就是教师专业素质和整体素质提高的过程,是教师实现由“经验型”的“教书匠”向“专业型”的“研究者”的角色转换的过程。
四、促进理念转变,教学方法更新颖
从远程网络培训中,更易接受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同时,也会让一些教学方法深入学习者的内心,新奇的、富有创造性的东西让在网上冲浪的教师更易接受,当然,也为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埋下伏笔,实施差异教育和分层教育。
明确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教师面对的是学生的未来,而不是个人眼前的荣誉和利益,要立足于学生的成长。因此教书育人不可急功近利,需从大处着眼。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习惯于只看眼前,不顾将来,以剥夺学生个性为代价换取教师的师道尊严。创造力有早晚、先后之分,越是有个性的人,创造力越突出,个性是创造的前提,把个性多样性作为一种有价值的东西、一种财富来加以接受和引导,我们眼中就会没有差生,只有差异。实施有差异的教育,实现有差异的发展。
如今,在自主学习的宗旨之下,“小组讨论”已趋向于是一种基本的课堂组织形式,“小组讨论”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最直接的对话、交流形式。在小组讨论中最重要的是要使学生能意识到“我”是与他人,尤其是与教师,是平等的学习者,学生能意识到“我”应该是一个积极的说话者和谦逊的倾听者。这样的角色意识是任何一种形式的讨论得以展开的前提。教师在虚拟课堂中有针对性地对每个学生进行个别化辅导,这种教学形式的及时、高效和交互性是其他任何方式所无法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