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安全管理体系范文
时间:2023-09-01 17:16: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标准化安全管理体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关系;措施;分析
中图分类号: TU714 文献标识码: A
对比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而言,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建设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速度以及发展力量却是不可小觑的。我国自2004年以来开始大规模、大范围的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第一批试点行业包括机械制造行业、高位化学品生产行业、冶金行业、以及烟花爆竹生产企业等。经过6年的发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于2010年提出并颁布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p t9006),这一规范的颁布与实施意味着我国广大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通过制度标准的方式加以了规范。为了进一步推动对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建设,促进其良性发展,笔者认为:通过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对其加以引导是至关重要的。为此,本文主要针对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应的推动措施展开详细阐述。
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关系分析
2011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了面向我国广大企业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T28001),该要求自2012年2月1日其正式实施,主要作为对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要求与标准化规范。GB/T28001当中最大的特点在于:与质量体系以及环境管理体系等相关标准规范具有良好的兼容性;突出了健康在整个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价值;增设合规性评价。实质上,GB/T28001与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这两者之间是密切相关的,在运行原理、管理基础等多个方面存在极大的相似之处。这也正是以GB/T28001为标准,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为工具,助力于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所在。现针对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从相同点的角度上来说,GB/T28001下与安全生产标准化两者在运行原理、管理基础、管理理念、以及实施方式这几个方面均存在紧密联系:首先,同GB/T28001引导下的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一样,安全生产标准化也以PDCA戴明模型作为运行原理,且管理基础也是建立在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之上的。同时,GB/T28001当中所遵循的预防为主,事故防范的管理理念对于安全生产标准化而言同样适用,且两者的实施方式均是通过企业构建体系,申请外部评审的途径达成。
但,GB/T28001下与安全生产标准化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不同之处。比如说,从要素层面上来说,GB/T28001是在框架限定范围内加以执行,而安全生产标准化则将规范划分为了人员、设备等多个要素,针对性更加突出;同时,GB/T28001当中的审核以自愿为基本原则,这对于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并不适用,而需要体现国家的强制性达标。
基于以上分析可知,GB/T28001下与安全生产标准化两者在体系建设以及审核过程方面基本一致,可以通过对以上经验的应用,助力于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建设,同时,可以以对PDCA戴明模型的遵循为切入点,提高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整体质量与水平。
2 分析如何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对于现阶段绝大部分行业领域的企业而言,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还是一种相对较新的安全管理方法,在建设方面,企业大多处于探索阶段,没有标准化的经验参照,也缺乏成功案例的规律可循。因此,为了促进企业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方面的质量与水平,笔者认为:现阶段已发展成熟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当中有很多值得借鉴与参考的地方。具体而言,值得企业采纳并应用的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机构方面:结合GB/T28001下的相关经验来看,要求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标准化相关建设工作的过程当中,以企业负责人以及分管领导、下属部门责任人为核心,构建工作小组,推动建设工作的开展。实际工作中,可以借鉴GB/T28001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组织机构模式,以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作为小组班底,以企业负责人为小组主任,以分管领导以及责任部门负责人为小组副主任,积极展开有关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工作。
(2)人力资源方面:在GB/T28001的要求下,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过程当中,多是通过培训考核内审员工作队伍的方式,为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提供人力支持与保障。这支工作队伍具有丰富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经验,同时在安全生产知识以及安全操作技能方面掌握度高,因此,可以通过对该工作队伍的再造与改编,形成能够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供动力支持的工作队伍。
(3)文件体系方面:企业在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过程当中,要求立足于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构建能够在政策法规当中发挥支撑价值的文件体系。而同时,在GB/T28001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当中涵盖有包括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以及作业文件在内的文件要素,形成了可靠且稳固的文件体系,对企业安全生产反应的主要责任,各个工作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等内容进行了阐述。实际工作中,可以通过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当中,以上文件内容的合理提取,再适当补充与完善的基础之上,形成支撑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文件。
3 结束语
综合以上分析不难发现:对于企业前期所构建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而言,在以GB/T28001为依据,对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建设与规范的过程中,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对于企业在展开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方面也是同样的。为了能够在尽量控制资源消耗的同时,提高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建设质量及其效率,就需要以发展成熟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为工具,借鉴其中的系统架构以及基础要素,参考成功的案例及实践操作经验,在提高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可靠性的同时,节约能源消耗,减轻企业负担,促使效益最大化发挥,以上也正是本文展开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以及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相关问题分析的核心所在。
参考文献:
[1] 赵慧,杨振宏,田彦清等.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调查及模式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07(12):163-167.
[2] 李传华,钟江平,秦杰等.大型环保企业“4全-3S-2E-1H”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探讨[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3,39(8):90-92.
[3] 王凌虹.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与安全文化建设结合实施模式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3,9(4):161-165.
篇2
关键词:安全生产标准化;三标一体管理体系;管理
一、前言
本人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了解混凝土轨枕生产企业工装设备、材料工具、工艺技术、人员岗位几大方面的资源配备与管理,结合产品生产实际情况和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标准、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标准、GB/T28001-201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与安全标准化运行管理。我们公司2012年通过了三级安全标准化考核,建立了适应轨枕生产的安全、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经过运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质量、安全职业健康、环境管理
公司管理始终围绕质量、安全、环境、效益开展,为促进各方面工作的有效开展,在公司通过“三标一体”管理体系认证的前提下,全面地开展安全生产工作,公司开展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和公司安全生产规范化。
(一)制定总体目标和年度目标
建立目标的管理制度,明确质量、安全、环境、职业健康目标与指标的制定、分解、实施、考核的环节。目标根据公司技术、设备、管理、人员等实际情况制定,且不可好高骛远,应在短期(3-5年)内可以实现的目标,公司可以在管理手册中进行目标、指标的确定,进行目标管理。将目标指标分解到公司的各个职能部门和下属分公司,各职能部门和分公司根据各部门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年度目标指标,由公司进行汇总后形成正式的目标指标年度考核测量值。由公司管理者代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季度或月份分解考核。考核的结果直接与相关部门、分公司的绩效挂钩,调动其积极性,提高管理水平。
(二)完善安全、职业健康、质量、环境管理制度
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保障程序的有效运行。
1、安全管理需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运输法》等法律和地方法规。建立安全管理体系需要编制安全管理办法,在文件中详细描述,并将目标、指标分解到具体班组和相关部门;明确组织机构、安全岗位责任制和安全操作规程;明确安全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在其中对目标进行定量打分,可作为每月安全大检查的一部分,进行考核,需要形成考核表,记载实施的内容;明确安全资金的管理与使用;明确安全事故责任的追究与处理;明确安全教育的管理;明确安全相关的奖励;明确重大危险源的评价、监控和日常管理;明确安全应急预案与演练;明确五同时和安全作业许可;明确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标识;明确安全检查和例会管理;明确法律法规管理等内容。
2、职业危害管理需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法律和地方法规。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需要编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办法,在文件中明确职业健康组织机构、责任制和操作规程;明确劳动保护和防护用品管理;明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和外来人员职业危害管理;明确职业健康教育培训和健康档案管理;明确职业防护设施危害管理;明确职业危害告之;明确职业危害监测、检测、评价、评估管理;明确职业危害申报和事故处理;明确职业健康体检等内容。
3、质量管理需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及其行业和地方法规。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在文件中详细描述,并将目标、指标分解到具体班组和相关部门;明确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岗位责任制和工人操作规程;明确质量技术文件、标准和技术文件管理;明确文件管理;明确设备、设施、工装管理;明确测量、检测、试验、检验管理;明确人员教育、培训管理;明确工装、物资、设备采购管理;明确生产过程控制和标识管理;明确成品标识和质量监控管理;明确计划合同管理;明确质量信息传递、处置、纠正、预防管理;明确质量事故责任调查和追究;明确质量考核及奖励;明确售后服务与跟踪管理;明确产品开发管理等。
4、环境管理需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噪声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和地方法规。需建立环境管理体系,明确组织机构职责;明确三同时管理;明确环境评价、检测;明确环境污染预防预案及演练;明确环境保护设施、设备的管理;明确环境日常检查、整改、治理;明确环境污染事故的上报、调查、处理等方面。
有了这些制度基本保证了企业生产的需要,但还不能满足其有效性,还需建立文件制度的评审、、修改、更新等程序文件来支持。
(三)管理评审
通过管理评审可以及时发现管理中的不足和漏洞,是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覆盖管理体系的检验手段。公司采用内审和外审进行控制,内审是经过培训有资格的内审人员在管理者代表的组织下依据国家三标一体体系文件和《公司管理手册》逐项进行考核。外审是专业的评审机构,在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的监督下,依据国家三标一体体系文件对公司的管理体系进行全覆盖的检查,通过不断的改进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和绩效。
1、建立内审管理组织机构、明确职责,使之能顺利开展内审工作,配合完成外审工作。
2、建立内审管理制度并按制度开展检查、考核、整改、评价等工作。需编制体系运行报告、内部审核不合格整改报告等。
结束语
我个人认为安全标准化在“三标一体”管理体系的结合应用中,使的抽象的安全管理更加直观、更加易于掌握和操作。安全标准化是GB/T28001-201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的完善和补充,是其量化后的产物,将在以后的实践中充满活力。
篇3
关键词:安全标准化;现代企业;植入;管理体系
国家政府早在2008年就提出了要加强对危险行业尤其是化工、石油等行业的生产安全管理和标准化管理,随后国家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也提出了一些化工石油行业的安全标准化的管理规定和意见,这都充分表明了国家政府和安全生产机关对我国现代企业的安全生产和标准管理现状的担忧。在国家如此大力支持和倡导企业推行安全标准化管理时,大多数企业也都积极响应政府有关部门的号召,也对公司内部植入安全标准化管理做了很多努力工作,但是实施后发现普遍还存在不理想的地方。政府也针对这种情况先后在各个省市地区开展了化工产品安全标准化管理的检查和审核,这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对于我国市场安全标准化管理仍然是杯水车薪。文章对安全标准化在现代企业的植入和推行进行探讨,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安全标准化概念
所谓的安全标准化,就是在企业组织管理机构制定一套科学安全生产责任机制,通过对企业生产管理程序内容制定相关操作要求和处理规定,按照我国政府和安全生产部门制定安全生产标准规范和法律体系,建立一套对生产管理潜在的安全隐患和风险预防控制和预警机制,从而使得企业生产活动的各项要素都处于安全生产、规范管理状态,从而使得企业能够实现生产管理的标准化和安全化的目的。由此可见,现代企业实施安全标准化管理能够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效益,有利于推动企业健康积极发展,对于一些危险程度较高的行业就更要加强安全标准化管理的推广和应用。
二、现代企业推行安全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及现状
(一)现代企业推行安全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
第一,企业加强安全标准化管理能够最大程度避免公司生产管理出现各种安全事故,也是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基础条件,尤其是对一些安全生产危险性较高,事故发生率也较高的行业领域。第二,企业加强实施安全标准化管理不仅迎合国家政府对安全生产管理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号召,同时也是提高企业自我约束和管理的核心机制。第三,落实好安全标准化管理符合国家对安全生产许可条件制度的必要手段,也是防范企业源头不安全因素发生的重要方法。第四,企业实施安全标准化管理能够促进公司长远健康发展,能够帮助企业顺应市场发展潮流,强化企业竞争优势和地位,使得企业能够在市场发展中处于战略高度。与此同时,也有助于国家全面实施安全标准化管理工程的早日完工,有助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部门各项政策的顺利实施。
(二)现代企业推行安全标准化管理的现状
近些年来,国家政府和安全生产机关一直都在关注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建设进程和发展状况,通过对国内市场重要大型企业,如中石油宁夏分公司,重庆三峡油漆公司、电力公司等等实施安全标准化管理的情况的研究发现,由于中国地区、文化差异和经济建设状况的不同,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的实施状况也参差不齐,有些地方完成质量良好,但是也有部分地方因为安全标准化管理费时、费力,同时也与公司内部安全管理系统出现不和谐现象,使得很多公司对于安全标准化管理的检查和审核都是做面子工程,走个流程,普遍降低了审查力度和标准,这严重阻碍了我国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落实质量。此外,我国很多私营企业和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普遍缺乏安全标准化管理意识,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因此对于企业深入实施安全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透彻,也就导致大部分公司内部没有投入资金在安全标准化管理系统和设备的建设工程上,这也对企业推广安全标准化管理造成了妨碍。另外也有部分公司对安全标准化管理理解狭隘,认为这项工程应当由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分负责,缺乏一定的配合,也影响了安全标准化管理系统效用的发挥。
三、加强现代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植入的有效措施
强化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效果,提高企业安全标准化落实程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提高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认识
企业可以通过加强领导和管理员工对于国家安全标准化管理的政策、法律规定和指导意见进行学习和研究,加强企业全体员工对于安全标准化管理概念和相关法律体系的认识,让企业了解政府部门和安全生产部门对安全标准化管理的态度和意见。然后企业也要加强对市场上实施安全标准化管理比较成功和顺利的公司企业实例进行学习,通过对一些安全标准化管理实施不良的企业进行对比,从而让企业员工切实了解安全标准化管理给企业带来的利益和好处,对企业员工自身安全带来的保障。经过种种宣传教育活动,能够有效提升企业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标准化观念。
(二)制定企业安全工作管理机制,落实岗位内容和职责
提高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意识后,可以针对企业自身的管理机制,制定规范的安全工作管理机制,每个小组都要设立负责人,并在企业内部实施安全责任机制,结合政府制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合理安排企业自身安全标准化管理岗位和内容,使得企业各项生产安全工作都能够层层递进,有步骤、有计划的完成日常管理工作。这种层次分明的安全管理机制和明晰的岗位内容和职责,有利于日常各种程序工作效率的加快,也有利于提高整个管理机制的有序性,也方便企业领导追究个人安全事故责任。
(三)建立企业安全标准化工作规定和操作要求等制度
企业在明确岗位机制和职责的基础上,也要规定其工作程序和操作要求。可以把企业中的安全工作目标分层细化到各个生产管理部门和小组,然后对每项工作内容再进行对应细化,并设置相应的考核审查机制和操作规章制度要求,要求每位员工都能明确掌握与自身岗位相关的各项操作规范和要求,要让员工自觉按照规定处理日常事务,设立一定的岗位安全生产管理绩效机制,实施定时抽查考核和优劣淘汰制,全面强化企业内部安全标准化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全面落实。
(四)加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经验的学习和引进
企业同时也要学会创新发展,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一个不断改革、学习和创新的时代。企业在实施安全标准化管理也要如此,不断加强对先进公司和成功的安全标准化管理经验的学习和植入,不断根据企业内部安全管理机制和发展规模状况来调整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确保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职能的百分百发挥,使得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和企业发展壮大能够共同发展,和谐进步。另外企业也要加强对管理员工进行定时培训,更新其安全标准化管理知识结构和管理技能,促进企业全体员工积极自我学习和上进,使得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水平能够进一步提高,也有利于我国安全标准化管理建设工程的积极推进和实施。
结束语
从我国企业长期发展以来,各个行业都有一定的安全事故发生,这对企业社会和个人都造成了极大的伤亡和经济损失,因此国家政府部门积极倡导现代市场企业体系加快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植入过程,提高现代企业管理市场的规范性和健康性,对于企业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企业实施安全标准化管理是本着人文精神和科学发展的原则来开展的,这是降低社会企业不安全因素,提高企业市场安全稳健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社会民众生命安全的必要手段。这对于营造我国市场安全性、标准性和规范性的竞争氛围也有一定的好处和作用。(作者单位:河南大有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通讯分公司)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安全生产标准化 融合
随着企业社会化分工的不断加速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职业健康安全问题不断涌现。
企业完全依靠安全技术系统难以彻底杜绝事故发生,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作为一种具有高度自我约束力和自我改进功能的系统化、程序化的科学管理方法,一经建立便迅速被世界各国所采纳。安全生产标准化相对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起步较晚,2010年4月国家颁布了安全生产行业标准AQ/T9006-2010《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作为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基础标准。2010年7月国务院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作为安全生产纲领性文件,对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做出了强制性规定。由此看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国家“十二五”强力推行的安全生产重要工作之一,是所有企业的规定性动作。
现如今,在多年运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后,严峻的安全形势迫切需要企业在政府的推动下,全力推行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但在实际工作中,不少企业对两项工作的区别和联系认识不清,出现了同一项工作由两个文件管理现象,导致了管理成本的增加、管理效率的下降。
鉴于以上情况,本文首先阐述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项目的相关理论,然后通过对二者的比较,总结出了二者的区别和联系。最后,本文通过研究具体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融合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系列促进二者有效融合的对策建议。
一、相关范畴界定
本文涉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及认证相关术语时,多采用国家标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2001)[1]、《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T19000-2000)[2]的定义。
1.安全。是指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
2.职业健康安全。是指影响工作场所内员工、临时工作人员、合同方人员、访问者和其他人员健康和安全的条件和因素。
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 management system):是组织管理体系的一部分,用于制定和实施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并管理其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管理体系是用于制定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一组相互关联的要素。管理体系包括组织机构、策划活动(例如:包括风险评价、目标建立等)、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
4.标准化。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5.安全生产标准化。安全生产标准化(work safety standardization): 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境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3]。
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区别与联系
1.二者区别
运作基础不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主要是以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为运行基础的管理模式,强调流程管理,重视软件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是以隐患排查治理、预测预警为运行基础的管理模式,因而更强调现场管理,重视硬件建设。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的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等要素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环节,主要存在于策划阶段。然而安全生产标准化中,以上三种要素存在于策划阶段和运行阶段。因而,二者的运作基础和运作阶段不同。
采取原则不同。企业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采取自愿原则,企业是否实施该标准,是否进行认证,取决于企业自愿,政府无强制要求。证书由认证机构颁发,与企业生产许可、安全生产许可等资质不挂钩。安全生产标准化则采取强制原则,政府有明确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必须达标,证书由政府颁发,并且与企业的生产许可、安全生产许可等资质挂钩。
侧重点不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侧重系统管理方法的构建,是一种系统的现代化安全生产管理方法,主要强调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强调通过建立完整可靠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机制,减少职业安全风险,提高安全工作效率,从而促进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安全生产效率的改善。安全生产标准化侧重于对管理标准化体系的量化,是一种完整的安全生产管理执行标准,主要强调通过各项安全生产活动的标准化,通过各个部门、生产管理环节的各项指标达到指定的标准要求,符合各种流程规范和法律法规,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标准化安全生产工作体系,从而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的规范化、科学化。
2.二者联系
运行模式相同。二者都遵循PDCA循环,强调以预防为主、持续改进以及动态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基本原理采用系统化的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控制(act)的动态循环现代管理模式,持续改进企业绩效,实现既定目标。安全生产标准化旨在通过企业自我检查,纠正和完善这一动态循环的管理模式,促进企业安全绩效的持续改进和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建立。
实施方式相似。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标准化都采用企业的重视与支持和外部监督相结合的制度。通过制度建设,建立企业的生产管理标准和操作规范;企业根据标准规范,建立体系文件;根据文件实施管理,并进行内部审核或自主评定。通过运行控制,规范员工的安全操作行为,通过不断的改善措施,确保企业的长期安全机制的建立。二者实施要素大多数可以对应,从而实现内容上的整合。另外由于侧重点的不同,二者在过程上又可以相互补充确保了结果的一致性。
根本目的相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一套高度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科学管理体系。其目的是通过系统化的控制,减小因组织职工活动而造成的可能面临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目的是企业生产作业标准化和企业安全生管理产标准化,安全基础工作全面加强,安全绩效从根本上改善。其目的一旦实现,必然会减小员工可能面临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因此可以看出,二者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
三、促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安全生产标准化融合的改进建议
多数企业已经建立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并已运行多年,现在也在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如果两套系统独立运行,势必产生许多的矛盾冲突,影响二者效果的实现,也造成企业管理工作的资源浪费、效率降低。因此,开展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安全生产标准化融合工作,可以避免许多重复性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本文综合考虑二者在企业融合的实际情况,总结提炼出了如下建议:
1.核心工作融合
将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作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核心工作。企业若要避免事故发生,首先要了解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即危险源的辨识。危险源的范围包括工作场所内的所有人员和设备。只有准确确定风险源,才能有针对性的实施具体措施。然后是风险评价,根据风险状况确定风险等级,找出风险较大的重点目标重点治理,但也不要忽略风险较小的目标。确定风险目标等级后,针对不同等级的风险目标制定具体可行控制和改善措施。
2. 组织机构融合
企业自身在运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时,拥有一批合格的组织队伍,由各基层生产单位安全员和职能部门有关人员组成,在工作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是企业安全生产过程中重要的人力资源。可以利用这支队伍充实到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中来,由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的管理者和员工直接参与到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中,负责组织和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促进两种工作从组织结构方面的融合。
3. 体系文件融合
在两种体系融合的过程中注意遵循PDCA循环的动态管理模式。为了遵循体系管理的原则,确保安全工作形成长效机制,企业需要按照标准化的要求,对具体工作要求进行过程优化,包括策划管理的细节、实施的职责和流程、检查的时机和方法、总结和改进的渠道等四个方面,对管理流程进行改进和升级。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一般分为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文件三个层次。文件中存在针对各种要素的具体要求叙述不全面、内容不详实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在编写文件时,需要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文件与安全生产标准化文件进行统筹安排、协同处理,编写成为统一的标准性文件,实现体系文件方面的融合。
4.应急管理融合
针对随时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必须建立应急管理体系。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标准化融合过程中,应该建立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才能在事故发生时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原来就应该有一定的应急管理机制,根据这种应急管理机制,结合实际情况,将其安全生产标准化融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应急管理体系,从而指导两项工作中紧急安全事故发生后可以做出可靠的应变。企业应该根据不同等级的风险事故制,制定切合实际的应急预案或应急措施,才能更好的应对各类安全事故,实现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和安全生产。
四、结语
综上所述,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融合是当今企业面临的一个实质性的问题,也是当今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必然趋势。两种模式的共同点为其融合提供了提供了可行性依据,同时二者各有侧重,运作基础和采用原则也存在差异,所以在融合过程中要紧密结合企业实际,更要充分了解两种模式的共同点和差异,,简化管理流程,将两种体系有机融合。通过一定时间试运行进行磨合,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最终降低职业健康安全风险,促进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2001),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T19000-2000),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
[3]AQ/T9006-2010,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S]
[4]吴孝仁,吴鹤鹤,工程建设行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理解与实施,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篇5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安全体系的建立;
建筑施工安全不仅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还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因此,如何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安全预防和控制,是建筑行业从业人员必须科学、严肃对待的课题。近年来,建筑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我国在建筑施工安全与控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建筑施工安全问题依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工程事故还在频繁出现。因此,在建筑行业高速发展的今天,探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与控制,对于促进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推动建筑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性
什么是安全管理体系?体系又叫系统,是由两个以上有机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所组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例如,建筑施工企业本身就是一个体系。建筑安全管理体系是施工企业以保证施工安全为目标,运用系统的概念和方法,把安全管理的各阶段、各环节和各职能部门的安全职能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既有明确的任务、职责和权限,又能互相协调、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建筑施工企业的实践经验说明:建立和健全安全管理体系,是加强和实现全员安全管理的组织保证。一个建筑企业,除工程队外,还有机械队、加工厂、汽车运输队、后勤供应等部门,必须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同时把施工作业队、服务性的专业分队包括在内,形成一个安全系统网络:工程局、工程处、施工队建立起安全管理组织;搞好群众性的安全管理活动,实行科学管理与民主管理相结合、自查与互查相结合的方法;有一套严格的安全技术标准和要求,有一套科学的调查处理事故程序、完善的规章制度和严格的劳动纪律;有赏罚严明的奖惩条例和相关制度。安全管理体系的作用在于从组织上、制度上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顺利进行。通过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可以把全体职工组织起来,明确各部门、各环节的安全管理职能,使安全工作制度化、经常化,有效地保证施工生产安全地进行;可以把企业各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联系起来,使企业安全施工有坚实基础;可以把企业内的安全信息相互沟通起来,使企业安全管理活动上下衔接、左右协调,综合处理,迅速发现事故隐患,并及时得到处理。所以建立和健全安全管理体系,是实行全员安全管理的重要标志。
2安全管理体系的内容
根据系统论的基本理论和系统构建的思路,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理应包括如下内容:
2.1有明确的安全方针、安全目标和安全计划。安全方针是施工企业每个职工在开展安全管理活动中必须遵守和依从的行动指南。安全目标是企业根据安全方针的要求,在一定时期内开展安全工作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安全计划是制定实现安全目标的具体计划和措施。每个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必须有明确的安全方针、安全目标、安全计划,才能把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组织起来,充分发挥各方面的力量,使安全管理体系协调而正常运转。
2.2建立严格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工作,涉及面广,单靠一个部门、一部分人去抓很难奏效。为此,必须明确规定企业职能部门、各级人员在安全管理工作中所承担的职责、任务和权限。做到安全工作事事有人管,层层有人抓,检查有依据,评比有标准,建立一套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考核奖惩办法和具有安全否决权的评比管理制度。
2.3设立专职安全管理机构。为使安全管理体系卓有成效地运转,建筑施工企业各部门的安全职能充分发挥作用,就应建立一个负责组织、协调、检查、督促工作的综合部门,作为安全管理体系的组织保证。安全管理机构在开展安全管理体系活动中的主要作用是:安全管理机构的设置,由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规模、施工性质、生产技术特点、生产组织形式所决定。工程局、工程处设安全生产委员会,施工队设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班组设安全员。它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综合、决策机构,是协助企业领导进行安全决策和协调的参谋,同时又对企业安全生产目标、职工的劳动安全与健康、劳动作业条件的改善发挥监督检查作用。安全管理部门的职责是:协助局、处长推动本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法令以及地方政府的劳动安全卫生行政法规、行业安全卫生标准、本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等;组织制订和修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检查、督促其贯彻执行;协助行政领导组织有关部门及下属单位研究制订和执行防止事故的措施,汇总和审查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并督促按期落实;组织开展劳动安全卫生宣传教育和安全科技文化知识培训,不断增强和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经常进行施工现场安全检查,制止和纠正违章作业,发现和督促解决不安全因素,对严重威胁职工安全和健康的情况,有权下令停工整顿;掌握劳动安全卫生标准,督促有关部门按规定发放个人防护用品,督促有关部门做好女工保护工作;参加本企业新、扩、改建工程项目的设计审查、施工生产、竣工验收、试运行工作,提出安全和工业卫生方面的要求;指导下级做好安全工作,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参加伤亡事故的调查处理,协助提出并督促实施防止事故重复发生的措施。具体来讲,做到以下几点:1)统一组织协调安全管理体系的活动,帮助和推动各方面的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安全管理活动的计划性,把安全管理体系各方面的活动纳入计划轨道;2)对各部门的安全职能和承担的安全任务,进行经常的检查和监督;3)统一组织安全管理信息的收集和传递,并使之充分而有效地发挥作用;4)掌握安全管理体系的动态,积极组织新的协调和平衡,提高安全管理体系的功能。
2.4建立高效而灵敏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劳动安全卫生信息是开展安全管理活动的依据。要使安全管理体系正常运转,必须建立一个高效、灵敏的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规范各种安全信息的传递方法和程序,在企业内形成畅通无阻的信息网,应准确、及时地搜集各种安全卫生信息,并设专人负责处理。
2.5开展群众性的安全管理活动。安全管理体系应建立在保证建筑安全施工和保护员工劳动安全卫生的基础上,因此,必须在建筑施工生产的各环节,经常性地开展各种形式的群众性安全管理宣传教育活动,例如,百日安全无事故活动、班组事故为零活动等。
2.6实行安全管理程序化和管理业务标准化。安全管理流程程序化就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安全管理工作经过分析,使安全管理业务工作过程合理化,并固定下来,用图表、文字表示出来。安全管理业务标准化就是将企业中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和办法制订成统一标准,纳入规章制度贯彻执行。建筑施工企业通过实现安全管理流程程序化和标准化,就可使安全管理工作条理化、规范化,避免职责不清,相互脱节,相互推诿等管理过程中常见的弊病。所以,它是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又是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2.7组织外部协作单位的安全保证活动。建筑施工企业所需的机械设备、安全防护用品等是影响施工安全的重要因素。安全性能良好的机械设备、安全防护用品等,是保证企业安全生产的必要条件,要求制造厂家或租赁单位所提供的机械设备、防护用品必须安全可靠。这就关系到外部协作单位对建筑施工企业在安全生产条件和生产技术方面的安全性、可靠性的保证。这是建立和健全企业安全管理体系不可缺少的内容。
3建立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途径
篇6
安全管理体系是指能够使公司人员有效实施公司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针的结构化和文件化的管理体系。作为一个安全管理体系,要在以实施公司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针为目的的基础上,确保这一方针得以有效实施。安全管理体系有如下特点:
(1)是一个闭环的、动态的、自我调整和完善的管理系统;(2)涉及船舶安全和防污染的一切活动;
(3)将船舶安全和防污染管理中的策划、组织、实施及检查、监控等活动要求,集中、归纳、分解和转化为相应的包括手册、程序、方案和须知等文件;
(4)体系本身使所有的体系文件受控。一个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必然会涉及到有关的安全和防污染管理组织机构及其职责和职能分配,也必然会涉及到按照管理程序所实施的管理过程控制,更会涉及到实施管理的资源(包括人员、资金、装备、材料、技术和软件等)支持。可以说,一个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意味着在资源支持下基本形成了一个公司的安全和防止污染管理机制。随着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改进,公司的安全管理机制也逐步健全。
航运企业按照《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ISM 规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NSM 规则》)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应结合企业实际并满足规则的要求。不论是《ISM 规则》还是《NSM 规则》,其内容均为16 条,公司在建立体系时,应逐条对应。通常的做法是:首先,编写纲领性的文件,即《安全管理手册》,这是根据规则的要求对公司安全管理体系作总的概述,描述了安全管理程序的制订及有关的具体内容;其次,按照《安全管理手册》的要求,编写公司的安全管理程序文件,程序文件必须满足规则对应条款的要求;第三,根据程序文件所规定的途径编写各种操作须知,操作须知必须结合船舶和企业的实际情况,编写应条理清晰、内容具体、职责明确。
针对船舶个体经营者,交通运输部要求由船舶管理公司进行统一管理,并赋予船舶管理公司6项职能。船舶管理公司作为一个独立的法人,对所管理的船舶承担安全责任,针对管理船舶的种类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体系,与船舶所有人签订安全管理协议。劳务公司派遣船员必须遵循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对船员要求的规定,上至总经理,下至普通员工,各司其职。总经理对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提供资源支持保证,而在安全管理体系给予岸基管理人员及船长充分权力的同时,他们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即权责明确。安全管理体系的最大好处是将被动的安全管理变为主动的安全管理,从而提高了全员做好安全工作的积极性。建立安全管理体系是航运企业抓好安全工作的基础。
2 安全管理体系实施方法
即使安全管理体系编写得再好,倘若未有效运行,且不受领导重视,安全工作也不可能取得成效,甚至还会发生各种事故。近年来,海事组织机构有关方面的调查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第一批国际航运公司实施《ISM 规则》(或《NSM 规则》)后,平均单船事故率和平均单船死亡人数分别是实施前的1/4 和1/6,说明体系的运行起到了积极作用。安全管理体系有效实施的方法如下:
(1)公司在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编写完毕准备运行前,应对公司岸基管理人员(包括总经理)和全体船员进行体系文件的培训,使全体员工熟悉公司体系文件及本职工作,包括熟悉责任和权限,学习如何填写工作记录。
(2)安全管理体系文件规定了各种关键操作和临界操作,并制订了具体的操作须知。在船员上岗前,有关部门或船长及部门长应对其进行职责培训,了解设备的操作规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只有认真按操作须知使用设备,才不会出现问题,人员生命、船舶和设备安全才能得到保障。
(3)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制订了具体的应急预案,详细规定了在各种紧急情况下船舶和岸基的应对措施。按文件的规定周期加强紧急情况的应急训练和演习,加强船岸间的联合演习,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和演习技能,做到一旦出现紧急情况便能有效控制险情,确保人员和船舶的安全,减少人命和财产损失。
(4)加强船舶维护保养,及时报告不符合规定的情况。船舶设备出现故障会影响船舶的安全航行,船舶的日常维护保养是船舶安全航行的基础。船舶的维护保养分年度保养和月度保养。在完成月度保养后,应填写月度报告,并对船舶管理中不符合规定的情况填写报告表,分析原因,提出纠正措施;需要公司支持的,公司应给予财力、人力支持以消除不符合项,确保体系良性循环运行。
(5)认真内审是有效实施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环节之一。内审是根据《ISM 规则》(或《NSM 规则》)的全部条款、强制性规定,以及公司体系文件的要求对安全工作进行审核,目的在于查明船舶和船员及岸基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是否按规定执行,是否符合《ISM规则》(或《NSM规则》)的要求。内审工作的执行应全面、认真、严肃。通过内审,才能查明安全管理体系所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以避免不符合规定情况的重复发生,从而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6)指定人员应加强安全管理体系运行中的监控。指定人员作为与船舶联系的最高管理层人员,其责任和权力包括对岸基和各船舶的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方面进行监控,并确保根据需要提供足够的资源和岸上支持。指定人员在监控检查时,发现不符合项或缺陷,须开列不符合项报告表,并要求责任人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加以纠正,涉及需要资金支持的,总经理应给予保证。
(7)外审是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进行的保证,外审每年进行一次。通过文件审核和活动审核,查明公司人员在执行规则和体系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帮助公司提高管理水平。在审核中,若发现有严重不符合规定的,应对公司进行跟踪审核,并在3 个月内纠正完成;出现重大不符合规定的,应收回符合证明和安全管理证书,船舶将不能航行。外审是主管机关对船舶企业运行体系的监督保证,提醒船舶企业应重视并认真对待安全管理工作,否则企业将无法经营。
3 安全管理体系在航运企业中的应用
华中航运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家5A级综合物流企业和大型二类水运企业,武汉大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华中航运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经营国际危险品货物运输的海运企业。华中航运集团有限公司及控股的武汉大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自建立和实施安全管理体系以来,经过全员参与,有效运行体系,并对体系不断加以修改和完善,同时加强运行监控,通过了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和长江海事局审核组的审核,船舶未发生安全事故,安全管理工作收到了明显成效。
2001 年6 月,武汉大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国际油船安全管理体系,健全了岸基管理机构,配齐了管理人员,加强了岸基和船舶体系的有效运行。公司安全管理体系经过两次换证审核,以较少的不符合规定的情况通过了审核,体系文件不断完善和提高,同时将新修改的相关国际公约和国内法律法规吸收到体系文件中,使体系文件得到不断改进。2012 年1 月,华中航运集团有限公司建立了国内海船安全管理体系,岸基和船舶按体系要求加强船舶维护保养、人员培训、应急演习和训练、体系检查和监控、关键设备检测和维护,以及内审工作,积极纠正不符合项,体系的有效运行得到了保证,顺利通过了年度审核。认真实施安全管理体系,有利于明确个人职责,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岸基和船舶的安全管理水平。
无论是国际船舶安全管理体系还是国内船舶安全体系,只要领导高度重视,岸基和船舶认真执行,资源供给得到保证,员工自觉遵守体系要求,安全管理工作将会得到明显效果,效益也会得到提升。华中航运集团有限公司在执行安全管理体系以来,船舶未发生一般以上安全事故,小事故也被较好地控制,公司保持了良好的安全生产形势,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功不可没。公司按照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要求,在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增加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相关条款,并将二者有机结合,使全员参与安全生产管理,加强过程控制,努力实现安全形势的根本好转并加以保持。
篇7
【关键词】企业全面一体化 ISO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一、国际通用三大管理体系及卓越绩效标准
(一)ISO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87年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后经3次修订,2008年了2008版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我国等同采用了该标准,于2008年了GB/T19000―20008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企业通过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不仅有利于企业质量管理的规范化、程序化和科学化,而且有利于企业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满足用户对产品或服务质量的要求,取得用户的信任,求得质量效益。
(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96年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2004年又通过修订,了2004版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我国于2004年了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替代了GB/T2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企业通过建立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不仅有助于企业推行清洁生产,实现污染预防,降低环境事故风险,而且有利于企业降低生产成本与能耗。对于改变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也具有重要意义。
(三)OHSMS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英国标准协会(BSI)等13个国家的相关组织于1999年提出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标准。我国以OHSMS18001为蓝本,于2001年和2002年分别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2001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指南》GB/T28002―2002,覆盖了OHSMS18001―1999的所有技术内容,并考虑了国际上有关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技术要求。新版国家标准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于2011年12月30日。
企业通过建立完善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不仅有利于提高企业全员的安全生产意识,降低企业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及相关费用,而且可以使企业管理模式符合国际通行的惯例,进而提升我国企业的综合影响,增强国际竞争力。
(四)卓越绩效标准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国内外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为了应对新的形势,许多国家设立了质量奖,引导和帮助企业提高竞争力,从而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美国在1987年设立了国家质量奖―波多里奇质量奖,同时制定了卓越绩效评奖标准作为美国国家质量奖的评价依据。近年来,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卓越绩效评奖标准风行世界各国,不仅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及地区质量组织评审质量奖的标准,而且由于其前卫的管理理念与科学的评价体系而成为一种独特的管理模式――卓越绩效管理模式。
二、全面一体化管理体系及其意义
(一)全面一体化管理
由于三大管理体系标准的问世时间不同,企业最初总是分别采用这些标准建立各自的管理体系。但是,由于这些标准都属于管理性标准,而且又有许多交叉重叠之处,这就难免给企业带来各自重复、资源浪费,并使管理效率、效益受到影响。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就是实施全面一体化管理。
(二)全面一体化管理体系
一体化管理体系可分为2种,即狭义的一体化管理体系和广义的一体化管理体系。
狭义的一体化管理体系。又称为“三标一体化管理体系”。广义的一体化管理体系。亦称全面一体化管理体系。
(三)建立全面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意义
三、建立全面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方法步骤
(一)准备阶段
企业最高管理者承诺建立和保持全面一体化管理体系,任命管理者代表,授权管理者代表按照标准要求建立和实施全面一体化管理体系;设立全面一体化管理体系工作推进小组,小组成员要懂得标准和技术知识,有一定的管理技能,并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文字能力,应为推进小组配备辅助人员,进行打字、文件传递等工作;编制全面一体化管理体系建设计划,内容包括宣传教育、人员培训、体系分析、要素展开、责任分派、文件编制、资源配备等方面,计划应明确各工作项目的承担部门和完成期限。
(二)初始状态评估
梳理企业核心业务,建立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数据库,确定并收集适用于企业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评价现行管理体系与标准和全面一体化管理体系要求的差距,评估现有管理文件的适用性等,形成初始状态评估报告。
(三)体系设计
依据初始状态评审结论,制定企业全面一体化管理方针,制定企业中短期一体化管理目标和管理方案,并重新划分或明确企业组织机构和职责,配置必需的资源。
(四)文件编制
一体化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应在体系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管理体系的分析可以看做是管理体系的方案设计,而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则相当于管理体系的详细设计。
企业新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时,管理体系文件一般按管理手册(含管理方针)、程序文件、工作指导书和记录的顺序进行编制。也可在分析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列出体系文件总表,然后根据实际需要,先编制急用的程序文件或工作指导书,最后在完善管理手册及其他文件。事实上,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顺序不是一成不变的,必要时可同步交替编制管理体系文件。
篇8
一、抓好班组安全管理,才是分厂安全生产管理的根本
班组安全管理要选好班组长,强化班组长核心地位。班组是企业的基本单元,企业的各项工作任务和目标都要通过班组来落实,因此,分厂的安全管理必须从班组抓起。首先,班组长要选拔必须具有政治思想好、安全责任心强、技术素质高、管理能力强的员工担任;其次要给班组长直接管理考核的权力,强化班组长的核心地位,并通过加强班组长培训来提高班组长的综合素质。通过加强班组建设,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积极推进标准化管理。在开展创建标准化班组竞赛中,将班组安全管理作为第一考核标准,要求各班组安全管理网络健全,班组安全生产目标明确,班组安全生产制度完善,各种台账、记录规范。完善班组制度建设。每个班组都需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班组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细则》、《班前班后会程序》等制度,以制度管人、管事、管行为,形成班组人人有责的齐抓共管安全的局面。
二、贯彻落实好制度、规章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才能提升分厂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通过近年来职业健康安全体系持续运行,安全管理制度逐步落实,全面规范工作水平,强化了员工安全责任意识,但是企业员工在相关安全制度和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贯彻执行上,存在“两张皮”、“亡羊补牢”的现象,制度、规章、体系大部分制定在纸上,没有深入贯彻落实到员工的行动中。只有把安全管理体系、制度、文件激活,转化在员工的行动中,用于约束、规范员工的行为,才能真正从源头上杜绝习惯违章,使员工懂安全、要安全,进而全面提升分厂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
三、全面提升安全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才能使分厂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且行且远
随着社会的发展,安全管理人员担任着企业发展中重要的角色。这就要求从事安全管理的人员要有丰富的安全生产知识和业务素质。要全面提升分厂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必须不断的采取多形式、多渠道、机动灵活的教育学习方式,不断强化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知识和素养,提高安全管理技能。盐化工老企业的生产分厂,由于生产性质的特殊性,使得员工岗位不定,存在轮岗的情况,同时新招年轻员工参加工作时间短,经验不足,这就要求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不仅要时时动态的学习安全管理新知识、新方法,还要不断学习分厂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使用,及时做好转岗员工、新员工的安全教育工作,这样才可以推动分厂安全管理迈上新台阶。
四、健全和细化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是分厂安全生产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细化管理迈进的关键
分厂必须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安全生产控制样板,分厂在完善危险源辨识、运行控制、检查评价等基础安全管理标准的同时,要切实加强安全技术规范,逐步完善和细化体系文件,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提供技术和操作层面的支撑,保证生产现场处于安全受控状态,推动分厂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围绕班组安全标准化创建工作实际,深入开展班组安全标准化创建达标,结合班组实际制订完善班组安全标准化考评细则,抓好班组建设,促进分厂整体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
五、保障安全生产投入,加快老旧设备、工艺更新改造进度,推进安全管理工作的提升
盐化工老企业生产分厂是一个生产老厂,设备工艺老化、厂房设施陈旧、生产现场作业环境差,存在较多安全隐患,需要加快基础设施、设备大修、更新改造进度,消除安全隐患,改善员工作业环境。从多次安全检查结果来分析,隐患主要表现在: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要消除和控制这些不安全因素,就要保障安全生产投入,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以达到设备设施的本质安全。同时,还要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投入,通过学习不断强化岗位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
六、加强安全生产检查和考核,落实安全责任,不断提升分厂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篇9
关键词:安全管理;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
Abstract: The occupational health safety control standard’s implementation, strengthened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safety control work, through the display leading role, the whole staff participation, key to dangerous source control, strengthens internally the examining equipment and manages, with the standard instruction work, the standard enterprise and the staff behavior, the general staffs in the job location management, the standardized construction, aspects and so on standardized operation formed the mechanism of self-restraint gradually, enterprise's management system obtained the good revolution.
Key words: safety control;occupational health security;dangerous source
改革开放以来,建设事业飞速发展,各类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大量采用,施工队伍迅速增加,各种所有制,不同等级的施工队伍大批进入建筑市场,造成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职业健康安全问题的不断突出,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着很多新的问题,传统的安全管理方法无能为力,人们在寻求有效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法,系统化管理是现代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显著特征。系统化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是以系统安全的思想为基础,从企业的整体出发,把管理重点放在事故预防的整体效应上,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使企业达到最佳安全状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是以系统安全的思想为核心,采用系统、结构化的管理模式,为组织提供了一种科学、有效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规范和指南,保障企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快速发展。
本公司于2000年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以来,规范化管理了各项工作,使各部门职责明确,部门之间接口关系顺畅,各项工作规范化、程序化和标准化,增强了企业的管理水平,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员工综合素质大大提高,增强自身竞争力,多年来没有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如何搞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贯标工作,应做好以下几点:
1 发挥领导作用
领导者是确定企业的统一宗旨和方向,并使运作方向与组织的宗旨相统一,一个企业没有宗旨和方向,难以发展,不可能做强做大。领导作用是通过增强员工的意识,积极性和参与程度,在整个企业内促进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的实现。从体系运行过程来看,在管理层(特别是机关管理层包括分公司管理层)作用发挥上容易出现偏差,他们错误认为目前企业的安全管理的事情就是安全管理部门、贯标部门的事情,不积极参与贯标培训,对贯标的各阶段工作被动应付,未按照《管理手册》要求发挥其职能职责,不按照《程序文件》的要求工作,等到内审和外审时,才忙着突击工作应付贯标,从而导致体系在该部门执行力差。太原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自2000年以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修订了3次,董事长(总经理)为了把标准与企业的实际相结合,于2005年成立贯标工作组,亲自组织贯标工作,修订文件,重新确立了公司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清楚地阐明了职业安全总目标和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承诺,并充分发挥各级管理层的作用,带动广大员工,学习体系文件,执行体系标准与规范,狠抓培训、印发学习资料,结合内审,组织各部门深入学习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内容。让广大员工熟悉制度、《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按照制度、手册、程序办事。各部门结合自己的实际,做到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使体系较好地运行。
2 注重全员参与
各级人员是企业之本,只有他们充分参与,才能使企业管理有好的成效。安全生产关系到企业全员、全层次、施工全过程的一件大事,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各级人员是企业之本,企业要想得到良好的安全管理,必须有全体员工的参与,在现代企业中,安全管理是一个牵扯到生产经营全过程、全方位、全体员工的系统工程,需要每个岗位员工的参与,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安全管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专管成线,群管成网,责任明确,协调配合,真正把安全落到实处,只有全体员工的的积极参与并履行其职业健康安全义务,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职业健康安全问题,才能保证贯标工作的深入开展。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对象相当复杂,受建筑施工过程中人、机、料、法、环5个方面因素的制约,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术水平是动态的,是关系到安全管理成败的主观决定性因素,因此,在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运行中应充分考虑人的因素,加强对员工职业安全健康培训,使全员理解、全员参与、全员支持,将日常安全工作与体系相结合,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参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意识,保证体系的有效运行,方能持续改进,成为永恒的动力。
3 全面、彻底地辨识危害性
建立与运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目的是实现事故预防,危险源是导致事故的根源,危险源是整个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问题。建筑施工企业应对所有作业活动中存在的危害加以识别。特别是根据工程对象的特点和条件,充分识别各个施工阶段、部位和场所需要控制的危险源,具体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①企业正常的生产活动,周期性和临时性的活动;②企业非正常(紧急情况下)的活动;③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的活动;④作业场所内所有的材料、设施、设备。在危害辨识中应考虑整个经营过程和性质,对生产和服务区域可能产生危害的作业活动进行辨识、评价和控制策划,识别与企业相关的所有危险源,评价出重大危险源,对其中风险较大或专业性较强的施工阶段或部位的活动,还应进行安全论证,评价和论证的结果应形成文件,以此为基础,制定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和管理方案,项目经理部对其进行控制。企业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企业应及时更新这方面的信息,采取有效手段,从源头抓起,使所有影响安全生产的因素处于受控状态,从根本上增加施工作业的安全度,减少安全事故发生。
4 做好内审员的配备和管理
一个企业的内审员通常是贯彻标准的第一批人员,除了肩负内部审核任务外,还是企业管理体系建设的骨干。不仅对管理体系的运行进行检查、判定,还需要对企业的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起到参谋、纽带、内外接口和带头作用。内审员应满足以下要求:
(1)教育。内审员至少应获得中专或高中以上学历。
(2)工作经历。内审员具备3年以上工作经历,没有一定的社会工作经验与实践,没有一定的专业工作经历,难以对体系的运行有充分的了解,难以胜任独立的审核工作。
(3)审核员培训。审核是一门技术,不经过一定的培训,难以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充分的理解,也难以系统掌握审核的知识和审核工作。
(4)审核经历。在具有一定经验的内审员带领下从事过审核工作。审核的实践帮助内审员将学习到的审核技能应用到审核的实践中,掌握审核的实际技能,积累审核的经验。企业内审员全部由企业部门负责人担任,都是参加体系标准和审核过培训的人员,他们不但熟悉自己的业务知识,而且还掌握标准,能很好地将标准和业务知识相结合,这样,他们既可以收集员工对管理体系方面的要求和建议,发现体系运行中的不适宜,通过审核报告向领导反应,又可以把领导层的决策和意图向员工传达、解释和贯彻,起到一种沟通和联络的作用。部门负责人作为内审员,他们对体系的要求有更深的了解,更懂得应该如何做好自己的工作,这样体系在运行过程中能及时改进,保证持续有效性。
5 加强运行控制,防止“两张皮”的现象
篇10
1保险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现状
当前的很多保险企业当中仍然存在
的问题就是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问题,而且这个问题也是各国企业比较常见的问题,亟待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在一些相对比较发达的企业,就可能会存在更多的信息安全隐患。首先,当前的互联网正在快速地发展和进步,并加大了对信息技术的改革与创新,与此同时也衍生出很多的恶意项目工具,甚至信息系统本身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漏洞,这些就可能会促使一部分的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其次,保险企业本身并未对信息安全的管理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从而导致信息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如今,我国保险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加之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从而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此时就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
1.1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
如今,虽然现在与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有关的条文比较多,但是他们被分散于各种标准、管理办法、法律、法规及道德规范等多个方面,然而,当前并不具备一套系统、完善的法律法规来更进一步地保障信息的安全问题。同时,当前现有的一些法律法规,可能是因为仍然有很大一部分的相关安全技术和手段还没有达到足够的成熟和标准化,这样就更加不容易去执行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因此,如果缺少一些与保险行业相匹配的信息安全管理法律法规,从而导致保险企业无法顺利的开展相关工作,不利于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
1.2缺乏足够的重视
当前仍然有很大一部分的保险企业的管理层不是非常注重和关注一些相关的信息安全管理工作,而且他们并没有在进行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等。有很大一部分的保险企业在治理公司过程中,只会对保险企业的适当地调整销售策略、业务规模发展问题、优化组织结构、相关运营流程等给予关注,这些公司都不是足够重视对信息安全管理问题的处理,他们都忽视了信息安全问题会影响保险企业的发展。实际上,在市场经济体系下,大多数保险企业只有在遇到信息安全事件后才会对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给予重视。此时,就需要保险企业在公司平时进行治理工作的过程中,他们能够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对现有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进行补充和完善,并给予高度的重视,从而有效提高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效率。
1.3对风险评估力度不够
在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大多数保险企业不能够准确地评估对于该过程中可能会存在的风险,并未对信息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问题给予综合考虑。一般情况下,他们可能只会考虑到一些相应的信息技术问题,但是并没有认真地思考在运用信息系统之后可能会显现出来的信息安全问题。实际上,保险企业不管是否对信息安全管理系统中所存在的安全风险问题进行评估,从而给保险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一旦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出现比较严重的问题,不仅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而且也不能够实行一些正常的业务操作,甚至还可能会造成一些非常严重的后果,比如是企业内部机密泄露、重要数据被盗或被篡改、客户个人信息泄露等问题。因此,越来越多的保险企业由于对风险评估力度不够,从而导致系统本身存在操作失误、缺陷等原因而诱发的一系列安全问题。
1.4未明确安全管理责任划分
对保险企业来说,虽然对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但是他们缺乏一套与企业发展相匹配的安全管理制度,未明确安全管理责任的划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保险企业的发展。如果这些企业现在还没有制定出一些相关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并能够坚持执行,而且企业在出现相应的信息安全问题之后,并不能够非常清晰地划分出具体的责任人,这样时间越来越长,就会在信息安全问题的监管方面出现越来越大的漏洞,自然而然地,也更加不容易去形成一个可以控制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对于一个保险企业而言,在他们公司所出现的一些信息安全管理问题,需要每一位企业员工给予重视,而不能依靠企业当中的某一个人或某一个部门单独负责来对安全管理问题进行处理。对于保险企业而言,他们必须制定出相应的制度并划分出比较明确的责任,而且每个部门都应该有一个负责人来负责信息安全问题,以确保问题发生时能够有人给予立即处理。如果不设置一个负责人的话,就可能对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问题产生一定的影响,还会阻碍一个企业的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和任务的完成。因此,对于保险企业而言,在处理这些现实状况以及各种各样问题的时候,则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构建一套系统、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从而使安全风险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更好的发挥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优势,确保保险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保险企业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的对策
2.1健全和完善安全管理标准
对于保险企业而言,要想更好的推动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构建,就需要对现有的信息安全管理标准进行健全和完善,并更加深入的分析和归纳信息安全管理标准内容,不仅需要考虑信息技术相关的问题,而且还不能够忽略信息安全管理问题。在进行计算机安全管理研究过程中,为了获取比较良好的研究成果,则需要进一步健全信息安全管理标准,并创建信息安全标准化组织和信息安全管理标准框架,以确保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构建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在我们国家,虽然在研究信息安全的时候,不是很早,但是经过当前不断的完善过程,我们国家也制定出了一个更加符合我们国家基本国情的信息安全管理标准。
2.2实现科学的信息安全管理
对于保险企业而言,他们如果想要更好地实现比较科学的信息安全管理,就必须要充分地考虑到信息安全问题可能诱发的不利影响。对于保险企业而言,在信息安全管理方面,不仅需要有效地管理机构安全和人员安全的管理,而且要做好场地设施和技术安全的管理工作。同时,保险企业还需要采取比较科学的方式,从而可以有效地构建一套可实施的、科学合理的计算机系统安全管理体系,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一套规范、完善的安全防范措施,选择一些可靠性比较大的、比较稳定的、比较安全的产品,并对现有的安全评估标准和等级进行细化和完善,以便能够进行一些有效的检查策略,从而可以更好地开展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为保险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3重视安全风险评估工作
对保险企业而言,在进行信息化平台建设过程中,就需要适当地进行对安全风险的评估,如果缺乏相应的风险评估工作,将会导致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无法顺利进行。同时,在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过程中,还需要制定一套能够有效应对风险的措施和方案,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和解决一些突发状况,并确保信息的安全性、有效性。
- 上一篇:分包材料管理办法
- 下一篇:互联网金融新媒体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