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包材料管理办法范文

时间:2023-09-01 17:16: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分包材料管理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分包材料管理办法

篇1

关键词:周转物资管理流程周转率

中图分类号: F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前言

我公司原为大型路桥工程施工企业,作为一个处级施工单位,因周转材料数量庞大,为了节约成本,提高周转材料的利用率,有限公司专门组建了物资公司,统一管理周转材料。周转材料品种多样,现根据工程项目、使用部位及管理要求,可以将分布在不同施工现场的周转物资分为以下六个种类:①钢模板,主要以承台、箱梁、以及墩柱模板为主。②钢板桩。③枕木、钢轨和配件,包括垫板、道钉、连接板、压板等。④贝雷架及其配件。⑤型钢和钢管。⑥挂篮。物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笔者基于多年实践经验,就周转物资管理方面发表一些拙见。

2 周转物资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由于施工企业自身的行业特点,在周转物资管理方面存在下列问题:

2.1 管理不够规范,物资计划缺乏科学依据,漏洞较多。

2.2 采购管理混乱,制度和监督体系不健全。

2.3 现场管理不善,使用环节浪费严重。

2.4 物资人才缺乏,库存管理方法落后,库存成本较高。

3 周转物资管理工作的应对措施

3.1规范管理流程、明确责任分工

3.1.1周转材料计划、购置。新项目开工,项目部要提前30天根据实际需求情况编制周转材料需求计划报物资部,详细说明周转材料规格、数量和使用起止日期等内容。物资部报给物资公司,物资公司根据库存情况和其他项目部周转材料的使用情况,决定采购、调拨和租赁来满足施工需要。项目部使用的周转材料,必须优先使用本单位自有周转材料,在本单位周转材料不能满足工程使用量要求时,方可对社会租赁或购买。项目部进行项目管理前期策划的同时进行周转材料成本分析,确定是否由分包队伍自带材料。对于市场通用的周转材料根据工期、生产效能、后期使用规划,准确测算需用时间长短,综合考虑对比后进行购买和租赁方案的选择。这里举个例子,比如项目部需要100吨的钢管,型号为φ820*10,使用时间10个月,但公司没有这种材料库存,需要考虑购买或是从外部市场租赁。假设市场租赁单价在200元/吨/月,采购单价为4000元/吨。这样我们可以算出租赁费为20万,而采购需要40万。看起来好像租赁更合算,但因为这种钢管属于通用周转材料,具有周转利用率高的特点,考虑到可以重复周转利用(正常使用不低于3年),以及最后报废处理残值,所以采购的方案要优于租赁方案。

3.1.2周转材料存储、调拨和使用。有限公司委托物资公司设立周转材料存储仓库,负责周转材料的保管、保养和维修。各单位在工程结束后对闲置周转材料数量进行盘点、统计,报有限公司主管部门和物资公司,按材料材质情况结合市场价格,对其余值作出合理估价,由物资公司集中回收,进行分类保养、保管。项目部应对交回物资公司的周转物资进行清洁、整修和防腐处理。各施工单位在使用周转材料时应注意保养,及时维修、刷油存放,避免切割和减少损害,注意吊装运输过程的防护。项目部、施工队不得擅自外借、外租和变卖周转材料。

3.2 报废、处理

需要报废处理的旧模板、型钢、钢管等,项目部等先书面请示公司,经批准后方可实施报废处理。报废处理实行公开招标,有限公司主管部门进行现场监督。

3.3 分包队伍领用周转材料的管理

分包队伍使用项目部提供的周转材料,要注意整体的计划性,提高使用效率,控制投入总量,加强保管保养,减少周转材料不合理损耗。逐步推行周转材料分包管理,在工程分包合同中明确对周转材料的管理模式和费用承担方式,对合同规定超出部分,项目部按结算单扣除分包单位款项,分包队伍领用周转材料必须保证应付其工程款余额大于其领用周转材料的净值。

3.4 统计和信息

物资公司每季度对周转材料进行盘点并报有限公司主管部门,详细注明存货的数量、规格尺寸、状态(在用、闲置、报废)等信息。物资公司在公司信息平台上设置信息专栏,对周转材料信息进行公开,使用单位可通过浏览信息平台对资源进行了解。有限公司主管部门、物资公司、项目部和施工队必须建立周转材料台帐,做好现场的盘点工作,做到记录真实,账物相符。

3.5落实现场管理

周转材料管理需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主要采取以下方法:能用旧材料改制的一律改制,不再新加工;不能再改制利用的废旧料一律解体,分类处理;加强集中管理,减小周转材料闲置率;其他周转材料一律归库集中管理,做好周转材料在使用和存放过程中的保护,有效的提高周转率。对于经项目部及有限公司主管部门现场评定确实不能利用的废旧材料 严格按有限公司管理办法招标处理,资金回收后用于冲减相应工程成本,保证了资金管理的严肃性和工程成本的真实性。

4周转材料管理注意事项

周转材料管理是一项长期工作,提高工作质量发挥更大效益,要在以下几方面做出更多努力:

4.1要坚持定期物资采购价格和周转材料资源信息,提高采购人员的工作自律和相互监督,严格采购合同的审批程序,加强对基层单位采购过程的督促检查。

4.2实现物资统计核算电子管理,完善网上办公流程,简化程序、提高效率。材料统计管理要普及专业管理软件,满足工作需要,提升现代化水平。

4.3总结经验并了解运行过程存在的问题,探讨更加便捷、有效的管理措施,调动各方积极性,制定更加具体的使用管理办法,促进周转材料占用的降低和使用效率提高。

4.4要进一步优化项目施工方案提高采购效益,减少运输和现场加工制作费用,争取在不同项目的循环利用,保证项目材料成本可控。

4.5废旧材料处理要继续严格执行公司的相关规定,认真执行上报审批和资金回收管理制度,严格进行现场评估,加大对公开招标过程的监督检查,探讨更加便捷、有效的管理措施,调动各方积极性。

4.6注重人才培养,实现物资工作可持续发展战略。物资管理是一门科学,它涉及的知识面广,既包括经营管理知识,又包括生产技术知识,要求物资管理人员懂业务技术,懂企业经营管理,懂市场营销,及时掌握有关经济和技术信息,掌握有关方面法律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服务生产的作用。

5 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粗放的物资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现阶段市场发展的需求,建筑施工企业必须转变传统物资管理方式,吸收现代化的管理思想,将物资管理工作做得更加科学、合理,节省企业成本,使企业可持续发展。周转材料管理作为物资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周转物资管理工作,是企业正常生产和不断扩大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篇2

大家好!首先感谢你们给我这个机会,我竟聘的职务是生产经营科科长。

个人简历

我叫,95年毕业于重庆交通学院。技术职称是工程师,年取得壹级项目经理资质,现为入党积极分子。毕业后在南疆项目担任技术员,从事施工和技术管理工作;96、97、98年在江西药湖高架桥、南疆项目担任工程部长;99、年担任项目总经;年至今在生产经营科主持工作。个人条件满足生产经营科科长任职的基本条件和补充条件。

有利条件

竟聘的有利条件有以下几方面:1、95年至年我一直在项目从事施工管理和经营管理;2、熟悉生产经营科的业务内容和工作环境,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管理经验。3、熟悉标后预算、计划统计、合同管理、市场定额、企管和经营管理。4、我对工作的认真和执着;5、我喜欢这份工作,对工作充满了爱心和激情以及对企业的责任感。

主要业绩

主要业绩:说不上有什么成绩,只是我所从事的每一项工作我都认真的去作了,在南疆项目从事港区三号路和卡丁车道两工程的施工管理期间,合理的安排工期、配制最佳的机械组合和科学的施工工艺,使机械生产率达到97%以上,直接工程成本降到最低。99年担任衡水三分部项目总经期间,在皋经理的大力支持下,执行了标后预算、成本预测和日核算。日核算给工段职工注入了成本的概念,给每一工段根据施工方案计算出每天的最少工程量,晚上和工段职工一起根据当天的工作量、人员、机械、材料的消耗情况,核算出当天的盈亏情况,并分析出原因。在节流的同时积极拓展开源的途径,为衡水三分部最终取得较好的效益奠定了基础。到生产经营后,在处领导的关心和其他科室支持下通过我科室全体科员的共同努力完成了以下几项工作:1、顺利通过了建设部壹级资质的申报,取得了公路工程总承包壹级,市政二级,路基、路面、桥梁、地基处理专项壹级。2、通过了全国用户满意施工企业,天津市的“守信誉、重合同”企业。3、及时编制了新开工项目的标后预算;为项目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成本目标,为项目经理提供相对公平竞争的平台;4、在经营管理方面修改了分包结算、分包合同管理办法和设计推行了项目核算模板及施工合同范本。5、收集汇总了各项目所在地的工序市场价和修改我处工序施工定额。6、指导项目操作层的申报和参与项目操作层的核算工作。7、编制了QHSE体系的程序文件和推动了该体系的运行与实施。

因本人比较年轻,工作年限不长,工作经验不足,因此我将加强与项目和各科室的联系,创造各种学习的机会,增强自身的素质,逐步弥补自己的不足。

工作设想

篇3

〔关键词〕物资管理;国家电网;工程获利

一、细化管理制度,适应现场需要

“从管理中要效益”是提高经济效益永恒真理。今年公司提出加强经营管理,并把本年命名为“企业经营管理年”,对物资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笔者结合电力行业特点提出加强标准化、制度化建设,梳理各项管理规定,使之有效衔接,更加倾向施工现场,方便实际操作。推出管理标准模块化、物资采购规范化、材料领用定值化等管理办法缩短材料储备周期,提高物资流转速度,减少管理中间环节,使物资的采供、保管、发放各环节紧扣,采购员、保管员责权明晰,现场领用简捷方便,管理脉络更加清晰,更贴近施工生产实际,大大提高资金周转率,人工费、材料费、管理费也得到降低,取得较好的经营效果,这对今后物资管理和现场材料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二、落实岗位责任制,强化管理执行力

物资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之中,制定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项目部各岗位责任制,将物资管理内容纳入各岗位管理职责,推行全方位物资管理,做到分清职责、按章办事、有奖有罚,促进物资管理执行到位。制度是保障,执行是关键,有章不循是管理之大忌,是一切管理缺陷和问题的根源,通过对施工人员培训、交底,明确物资领取、使用和退料等流程,切实贯彻落实有关管理制度和执行标准,从上而下形成严密的物资管理体系。项目部每月依据管理标准对物管人员进行考核,检查工作态度和各项工作落实情况,各管理环节建立起有效执行机制,强调管理的执行力,长期坚持相互监督,不断促进物资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

三、管理重心前移,倾向服务一线

提升现场服务质量及保证现场材料供给是物质管理工作的重点,要深化施工现场物资管理,了解施工进度情况,掌握施工对物质的需求状况,物管部门各岗位要分工协作,共同处理出现的问题。机关职能部门要关口前移,紧盯现场物资供给状况,了解材料采供计划的执行情况,对现场班组反映问题掌握清楚,及时同供应厂家联系,保证厂家售后服务时效和服务质量。现场材料站人员要掌握工程进度,保证材料供应的提前量,到货后要同技术人员一道会同厂家和监理做好开箱检验,严把产品质量进货检验第一关。对问题产品要同相关方面联系,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和签证,确保材质质量。

四、及时总结经验,调整工作重点

做好物资管理工作既要懂得管理知识,又要精通生产过程。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出现管理不到位的情况,其原因有些是责任心不强,没有严格执行物资管理制度;有些是对施工不了解,物质供应不及时到位,小问题堆积起来便成为大问题。为此,我们要总结经验,出现问题及时解决。这几年,我们在培养选拔材料员的基础上,注重对其工作的考核和培训。年初通过集中业务培训,对他们宣贯有关物资管理规定,学习管理工作流程;施工过程中通过工作检查、召开月例会等形式将发现的问题集中点评,纠正错误要举一反三,杜绝在工作中重复犯错,明确当前工作任务,提示近期工作重点,满足施工生产要求。通过固定或不固定检查和培训,达到提高物资工作水平。

五、加强物流管理,拓展获利空间

本年度主要工程项目省外施工较多,加强物流管理非常重要。一是要及时掌握省外各现场施工进度,了解各地对物资材料需求状况以及工器具的使用情况。对自有的物资每个现场间自行调剂,对外部租赁机械和工具由物管中心统一调拨,减少机械和工具的重复采购。二是要掌握现场工程状况,了解各厂家材料供货情况,及时将材料计划以书面的形式通过监理传达到厂家,督促厂家按期发货,避免由于供货延迟对施工所带来的损失。对于特殊原因确实不能及时到位的材料应通知业主,并做好签证为下步索赔提供条件。物资管理部门要加强各施工现场材料、工具、设备宏观管理,同社会物流公司保持密切联系,实行物流统一调度,优化货物火车(汽车)配送,提高功效和周转,减少货物运输成本的支出。

六、适应分包管理模式,指定“授权人”领料制度

目前,电力施工普遍存在大量的分包单位,由劳务(专业)分包人员直接从事施工生产,施工总承包方要将分包单位直接纳入自身的工程管理。但是,分包单位人员流动性较大,领料人员相对不固定,所用材料和工具均由施工方负责,多领和冒领时有发生。而施工方在材料管理上实行限额领用,超领自付的管理模式,为此要求现场材料发放,分包单位指定专人负责,出具“授权人”领料委托书。施工单位材料站发料只对“授权人”,其他人员无权领料,双方做好发放记录,出现争议及时签证。通过“授权人”领料制度,避免了材料在发放和使用过程中丢失和超损现象,划清了管理责任,从而降低施工材料消耗,减少了工程结算时甲乙双方在材料消费等方面扯皮现象。

七、强化节约意识,降低工程成本

篇4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材料、成本控制

1、加强材料管理的现实意义

目前,施工现场材料管理仍很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对材料工作的认识上普遍存在着“重供应、轻管理”的观念,只管完成任务,单纯抓进度、质量、产值,不重视材料的合理使用和经济实效,而且对现场材料管理人员配备力量较弱,使现场材料管理停留于粗放式管理水平。

2)在施工现场管理与材料业务管理上普遍存在着现场材料堆放混乱,管理不严,用于工程的余料及周转材料不能得到充分利用,材料计量设备不齐不准,造成用料上的不合理,材料质量不稳定,无法按材料原有功能使用,技术操作水平差,施工管理不善,造成返工浪费材料等。

3)在基层材料人员队伍建设上,普遍存在着队伍不稳定,文化水平偏低,懂生产技术和材料管理的人员偏少的状况,造成现场材料管理水平比较薄弱。不少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现场材料管理工作不到位,严重影响施工项目经济效益的实现。建筑施工现场材料管理,是在现场施工过程中,根据工程类型、场地环境、材料保管和消耗特点,采取科学的管理办法,从材料投入到成品产出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保证生产需要和材料的合理使用,最大限度地降低材料消耗,这对于提升建筑企业利润,提升企业竞争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控制材料成本的有效途径

2.1加强材料采购管理,从源头上控制采购成本

建立健全采购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建立一套规范的物资采购管理程序,并使之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是有效地控制材料采购质量和成本的基础。

2)重视市场调查,选择合理并合格的供应商,最好是生产商直接供应。市场调研是物资采购的基础,搞好市场调查是采购前必须要做的工作,材料调查是对采购计划中的材料价格和供应商进行市场调研,经过信息筛选梳理,形成完整的市场调查报告。通过对供应商资质、企业规模、生产经营资格、供货能力、质量保证、企业信誉、服务水平等全方位的进行评价,选择材料质量合格,价格最低,售后服务最好的供应商,并根据市场变化和实际情况进行适时的调整,对合格供应商实行动态管理。

3)严格执行采购计划。根据项目材料预算认真做好材料采购计划,避免无计划、盲目、随意的采购,造成库存积压,影响资金流转。材料采购计划除非因设计变更等因素需要调整外,正常情况下不应随意进行调整,以保证计划的指导性和严肃性。

4)集中“阳光采购”,直接降低采购成本。大批物资采购形式多样,选择什么样的采购模式更能节约成本,获得超额降价收益,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是采取公开招标,集中“阳光采购”。它能够充分体现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原则,能够充分发挥生产商或者供应商的技术实力和经济实力,使竞争效果体现得更充分。在价格、质量、服务的竞争中,采购方可以采购到质量优、合理低价、售后服务周到的物资。“阳光采购”除了直接获得低价成本外,还可以带来保证金合理使用获得的收益。在招标监督机构监管下,还可以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防止暗箱操作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发生。

2.2确保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从验收环节上控制材料成本

材料质量的好坏是决定工程质量是否合格的关键,必须把好材料质量验收关,防止不合格材料进入工地用在工程上。一旦发生使用了不合格材料,会导致工程返工增加额外成本。所以,材料到达现场后,项目部应组织人员层层把关验收,确保进场材料质量合格,确保进场材料数量及规格型号正确。验收人员应根据材料采购计划及相关材料的质量标准要求认真清点、核对材料数量、规格型号及质量,并索取相关材质证书及出厂试验报告,同时根据规范要求做好材料进场的抽检试验,检验材质是否符合合同、设计及规范规定的要求标准,对残、次、劣货应坚决不予验收入库,不合格的产品严禁使用,并作好材料规格、数量、质量状态标识,以免因材料管理不到位造成工程返工,浪费成本,降低收益。

2.3控制材料消耗,实行限额发料,使用过程中控制材料成本

1)限额发料是控制施工队和施工班组及其它使用部门的材料用量,它是指项目的计划(技术)部根据施工生产任务和材料消耗定额,事先核定工程应消耗材料的领用数额,物资部门在规定的数额内对施工队或班组进行发料,超过规定数额以后(除非另经批准)就不再发料,以免部分部门及人员的节约材料意识差而浪费材料,材料未用完时材料部门必须督促相关施工队或施工班组保管好剩余材料,使剩余材料不被损坏或被偷盗而浪费成本。

2)工程实体消耗的主要原材料消耗定额可按年、季、月度和对应期的计划产值量发料;没有制定消耗定额的零星辅助材料、低值易耗品等,按照项目评估下达的限额指标发料;对某些专项材料,如修理用料、试验用料等,应按评估预算费用限额指标发料。

3)实行限额发料的管理制度,不仅可以加强对材料消耗定额的管理,监督消耗定额的执行,而且还可以提高材料供应的计划性,有利于正确地制订材料采购计划,有利于做好发料前的准备工作,避免忙乱和被动供应。

2.4合理储存,减少材料积压、降低采购资金占用成本

1)严格按照工期、工程进度安排进料,不无计划、盲目储存,减少二次搬运,直达现场,保证供货周期。

2)进场材料要分类堆放,按品名、厂家、生产日期、型号、规格等进行明显标识,不乱堆、乱放。建立材料收发登记制度,定期核查、清点,掌握材料“收、发、领、退、存”库存动态,确保材料“账账相符”和“账物相符”。

3)充分利用微机软件管理材料账目,提高材料信息传递速度,节省人力和时间成本。

2.5“算中干,干中算”,使成本由事后控制变为事前和事中控制

1)施工过程中能否建立并实施好“干前预算、干中核算、边干边算、干后清算”的材料成本控制流程是实现成本效益监控的关键。必须严格控制和监督材料验收、发放,及时纠正偏差,使成本核算处于受控状态。

2)材料成本核算要依据施工计划,制订最优最经济的采购计划;实行集中招标采购,集中供应;对砂石料等材料限价限量采购,由项目材料管理部和施工管理部共同控制;加强分包、清包工程材料的管理,严禁只供不管,避免材料倒买倒卖和损失浪费;组织项目相关人员定期盘点库存,准确进行材料消耗核算,确保实际开支与账面成本同步。

3)抓好材料成本核算的细节,控制好材料的量和价。量是完成一定工程任务应消耗的材料数量,价是材料的实际采购价格。依据完成的工程任务量计算出材料节、超数量,用评估“红线”单价与实际单价,通过“量价”对比分析做好阶段性的总结,为下一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2.6施工过程中信息沟通很关键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往往不注重信息沟通。项目材料的采购、收发若有变动,必须及时主动与相关部门联系商定,以免因信息沟通不到位而造成成本浪费。

2.7制定切实有效的值班保卫管理制度、大力加强值班保卫工作,这是材料成本控制的重要管理工作。材料务必只准进不准出,确需外运必须经上级领导书面批准方可放行。

3、风险成本控制

1)控制材料成本不单单是某一个部门的责任,其他部门也不能懈怠、推诿,也要守土有责,密切配合。只有各部门之间紧密配合,加强协作,全体人员形成合力,才能控制好材料成本。

2)随着国内经济形势的发展,企业在不断地发展壮大,而面临的各种风险也如期而至。首先要高度重视工程施工期间国内经济发展和国家宏观调控对物价的影响,在与业主签订承包合同时,务必要把物价波动方面的风险做一个合理的约定。其次是采购合同的签订要全面、严密,不能有漏洞和瑕疵,不能有空子可钻,要经专业的法律事务部门审阅后再签订,以免出现不必要的法律纠纷。再就是不能出现材料质量事故,否则会造成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另外还要控制好材料实际消耗定额用量,避免工程审计出现材料使用不合规范带来的麻烦。

4、降低商流、物流成本

在供应链管理的模式下,通过延伸供应链管理,工程项目应该更好地去挖掘、开发物资流通的源头市场,充分利用第三方物流平台,将一些项目自己做起来费时费力,花费成本较高的物资交由第三方物流去管理,一方面可以降低储存、保管、信息成本,另一方面还可形成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买卖双方共赢发展。

结语:总之,建筑施工的材料管理是全员性的管理,是微观性的管理,管控好材料可以达到有效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随着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随着施工管理综合水平的提高,要想提高经济收益,做好材料成本控制管理更是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公路施工企业;材料采购;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F23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3-0204-02

目前,中国公路施工企业由于经营的公路施工项目具有点多、面广、工期长、队伍杂等特点,决定公路施工企业在迅速扩大规模的同时,工程成本也随之上升,工程材料费更是居高不下,企业资金断流,部分企业经济效益严重下滑,这使得国内公路施工企业生存的环境更加艰难。因此,公路施工企业能否在市场现下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项目的材料采购成本的控制成了公路施工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

一、公路施工企业材料采购现状分析

目前中国公路施工企业一般都在其公司设置有材料管理部门,负责工程材料的采购任务,这种采购管理模式在实际的施工生产运营中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各级材料管理部门在按申请计划进行材料采购时,往往存在多方人员插手现象。经常会有业主、分包方等各方面相关人员直接参与采购行为,使得本来就分散的采购权更加分散,这样采购批量小,价格也会更高,人为因素加大了材料成本,影响企业效益。分散混乱的采购模式,又造成供应商数量偏多、供应渠道极不稳定,企业没法对供应商的资质和能力作出科学评判。这样的采购模式还可能会导致企业内部各相关部门之间权责分配不清,造成采购材料出现质量问题,最终使公路施工项目的质量出现潜在的安全隐患。

二、公路施工项目材料采购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分析

公路施工项目对材料的质量方面有着高标准要求,但它又不能完全脱离现行公路施工项目材料采购的传统框架。根据物流理论、物流上下链管理和过往公路施工项目材料采购环节弊端致全局成本增加的实例总结来看,材料采购成本攀升诱因颇多,主要集中在以下一些方面:

第一,公路施工项目材料计划不周导致成本过高,主要原因是对量和价的把握不够以及运输中的细节掌控不足。根据物流过程和线路,材料计划不周之处大致体现在以下一些细节:多数施工企业在开发环节对材料的需求计划和施工准备阶段的用料计划估算得过于毛躁,极不准确,导致后期弥补时困难重重;材料采购对议价的把握力度欠缺、供需双方的短期合作较多以及未将材料供应商引入到自身的新技术和新工艺所需材料的技术层次上来,从而导致成本无辜增大;同时运输路线的选择不科学、不合理,徒增运输成本。在材料进库时,对质量和数量的把关不严,导致误差比较大等。

第二,公路施工项目库存管理不当致成本高。主要涉及材料管理模式、选址和存放周期等。在许多公路施工项目中,材料管理占库存或引进先进库存管理模式仅仅流于形式、材料堆放点的设置不符合材料特性致使材料发生变化而不能使用,或对材料存放的选址不科学而引发二次搬运浪费人力、拖延工期。如果材料管理不到位,常常会出现丢失情况,仓库中的材料存放过多过久会出现常年占用资金使得库存成本增加等情况。

三、公路施工项目采购环节成本分析

1.材料的调控重心——采购。材料在整个公路施工项目生产要素中占有突出地位,达到工程造价总额的60%~70%。采购是公路施工项目材料管理的第一站,它关系到材料的质量、定价、时间的调控和供应商的战略合作,是连接开发环节和施工环节的中转站。材料采购和管理贯穿施工环节全流程,通过实施高效的采购管理和质量监控,对于帮助实现高质量、短工期、低成本的公路施工项目目标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2.材料综合成本分析。公路施工企业在材料采购环节所产生的成本主要是由公路施工项目在建造过程中因为材料的流转而形成的各种费用所组成,集中体现在物流的能耗及转化上面,具体表现为采购材料的成本。这种物流综合成本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从供应商到施工现场的仓库—材料供应成本,其中包含材料合同价格和库存管理成本等;第二,从现场仓库到施工现场—材料施工成本,主要是指场内二次加工和搬运费用;第三,从施工现场到施工地仓库—回收处置材料成本,主要是指各施工工序在生产后对无法再使用的剩余材料的回收再处理费用。第二和第三类材料成本是大型公路施工项目可能会出现的和我们最应该计划去尽量减少和避免的。公路施工企业可以尽量将第二、三类成本的关键控制点前置到第一类成本之中,在编制材料计划时就需要全面考虑。因此,着重关注第一类材料成本是施工企业对材料重点规划和分类管理的目标。

3.施工材料特色分析。根据统计,在整个公路施工项目所需材料之中,大约有40%的材料能在各项目之间进行通用流转—基本材料,而依照公路施工项目环境的不同在相同工序上采用不同材料—所特供的专用材料在项目材料总额中占比约达60%。因此,可以将所有材料大体分为两大类——基本材料和专用材料,并据此来制定不同的适应自身特点的采购模式。这样分类对于40%部分的基本材料则可以采用大规模的集权采购模式,有利于增强购买方的议价能力并保障材料质量符合工程标准。

四、公路施工企业材料采购成本的有效控制途径

(一)大宗材料集中采购

公路施工企业应如何积极推行集中采购,真正发挥集中采购的优势,把降低材料采购成本落到实处,是目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积极大力推行施工企业材料集中采购,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1)集中采购的政策执行不到位,并不在于其难度有多大,而是在于执行力的不够。需要企业高层决策者充分认识到集中采购的重要性,制定相关强有力的的集中采购行政管理办法。(2)集中采购的关键之一在于采购计划的制订,要求计划准确及时,JIT (just in time)。(3)建立针对集中采购的绩效考核机制通过绩效考核可以找到集中采购实际与预设目标的差距,提升工作效率以促进目标的早日实现。

(二)采购环节三阶段循环控制关键点

材料采购和使用贯穿于整个公路施工项目施工之中。根据目标成本控制论原理,可以将其划分为前端控制、中端控制和后端控制三阶段,相对应的则是材料供应成本控制、材料施工成本控制和回收处置材料成本控制(见图1)。

1.前端控制阶段—材料供应成本控制。 材料供应成本控制的核心体现在在保障材料质量的前提下,对价格(采购综合成本)的有效调控(图1-①阶段)。具体来说,即根据基本材料和专用材料的所需使用的数量和工期点进行分类采购模式设计,并在施工场地前期控制过程中合理安排购入模式和运入方式。基本材料的采购模式同传统采购模式相一致,这种基本材料的购买量相对较大,通常采用招标方式进行批量购买。可以通过与供应商在整个公路施工项目中建立好长期战略合作关系,跟踪材料质量水平和协商最佳运输流程等措施实现双方成本共赢。

各项目部承建的不同标段,在施工作业内容、施工工序和施工技术上对材料的需求种类、数量和型号有着不同的要求,这就给了专用材料生存的空间。所以对专用材料最详尽的需求统计应该以各施工队为末端需求提供单位。

2.中端控制阶段—材料施工成本控制。由图1-②阶段可知,必须选好材料存放点和抓住场地管理要点,做好材料施工成本中端控制。定点的选择应该符合非雨水汇集和低洼地带,与施工现场临近,不破坏周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等;重要的是距离施工现场较近,能够降低运输成本。材料管理部清点数目收料,质检部门负责抽样检查,做好质量监控避免材料合同纠纷。

3.后端控制阶段—材料回收处置成本控制。材料回收处置成本是对施工前期预防不足的滞后反应成本(见图1-③阶段)。要降低滞后反应成本就必须在采购前期和施工过程中预防得当。施工现场在竣工之后,可能会存在前期计划出现失误而出现的材料过剩现象,如果我们能够较早地发现施工进度的材料需求变化情况,结合好JIT材料管理模式和当地环境保护要求等制定相应措施,这对过剩问题的解决是有一定帮助的。

(三)重视信息化管理

利用计算机信息处理能力和网络传输数据的能力将企业在管理、工程、造价、成本、物资、计划、统计、技术、质量、安全、行政等方面的信息,经集成并综合处理为企业管理者所需要的信息,如施工进度、物资供应、成本核算等,以利于进行实时管理、降低成本、保证质量、增强自身竞争力。各子系统间密切协作,使各个业务部门都能及时、准确地查阅所需相关信息,从而使企业达到“管理工作信息化、复杂工作简单化、发现问题及时化、成本核算科学化”的目的。

五、结束语

公路施工企业的材料采购成本控制,影响着企业能否实现其最大利益,有效的成本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据统计资料显示,在工程施工中,材料费用通常占总成本费用的55%~70%,所以材料控制相当重要,而要抓住材料成本控制必须抓住绝对占比的材料采购环节的成本控制。本文通过对公路施工企业的材料采购流程控制关键点进行分析,为开辟一种公路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参考文献:

[1] 刘航.项目价值链管理在建筑企业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07,(9):73-75.

篇6

根据公司的资金管理办法,坚持资金计划管理制度,坚持公司总经理有资金支付的最终审批权。理顺各部门、各分公司资金关系,确保公司正常生产经营工作。 为解决公司流动资金困难,本年度增加xx银行承兑汇票的授

 

信额度xx万元,本年度授信额度达到xx万元,较上年度增加xx万元,对缓解公司的流动资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年度通过银行承兑汇票的使用,缓解了流动资金的困难,降低了资金成本,改善了公司的经营净现金流。 在年底还加强资金支付的控制,延迟部分大额资金的支付,完成了公司经营净现金流xx万元的目标,达到xx余万元,对实现公司的经营现金流的全年目标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年底上划集团存款xx万元,这是公司自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充分说明公司的资金管理进入一个新阶段。 三、解决好新旧会计准则的账务衔接问题。 在集团财务部的领导下,公司对新旧准则的衔接做了充分的准备和研究,在今年开始实行新准则时,就按照新准则的要求,进行了新旧准则账务衔接问题,确保公司按时按新准则要求进行规范的账务处理。 四、完成与xx公司的账务合并,顺利完成验资工作,推进公司收购的顺利实现。 为确保公司收购的全面实现,在集团的指导下进行了2007年7月至2012年5月的经营成果审计,确定了与原股东xx公司及个人股东的转让金额,实现了集团对公司的全资控股。 完成了原xx公司的清算工作以及审计工作,顺利实现两公司的账务合并,并完成新公司的验资工作,为公司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工作奠定了基础。 五、加强应收账款清收,完成多个项目的应收账款清理工作,为公司应收账款回收提供了依据。 为加强公司资金回收,公司成立了应收账款清收小组,负责加强应收账款的清理催收工作。通过清理,把部分收款难度大的项目和单位通*过法律途径予以解决,和相关部门一道,全部收回了多个项目的工程款3300余万元,有效确保公司资产安全,挽回了公司经济损失。通过清理,使公司的应收账款准确性得到保证,通过清收小组的督促,公司及时回收了部分工程款,对缓解公司资金紧张起到了重要作用。 六、重新设置岗位,细化岗位职责,加强员工责任感。

 

根据公司需要,对部门内的岗位重新设置和细化,强化每一个岗位的岗位职责。对部门内可能涉及的工作岗位都进行了设置,减少了人员变动对公司财务工作

 

的影响。 通过对每一个岗位的职责细化,让每一位员工都明确了自己的工作职责,有利于加强员工责任感,也有利于下一步对各岗位的考核。 七、加强税务筹划,有效避免公司的税务风险。 由于公司以工程施工为主,产品销售量也在逐年扩大。由于公司产品的特殊性,存在部分视同销售的情况。 财务部门从源头入手,从合同开始,充分利用公司的资质优势和工程实际情况,加强税务筹划,从法律形式上将部分产品销售行为界定为工程施工行为,大大降低了公司的税负。本年度产品销售实际承担的税负为xx%,远远低于原xx公司xx%的实际税负,基本上保持着以前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率。 同时还加强了员工个人所得税的筹划,将员工的年终奖的发放方式进行了改变,大大降低了员工个人所得税。 八、关注成本分析,以重点项目做为成本分析的重点,为公司成本预测和成本控制提供依据。 成本分析一直是财务工作的重要方面。本年度,财务部门在人员变动频繁,人员高度紧张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做完了xx、xx项目的成本分析,为下一步的成本控制提供了依据。 同时,本年度做成本管理办法时,对公司各部门以前年度的成本数据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为公司的成本预测提供了较为准确的依据,并对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有利于加强公司的成本控制第二部分当前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的解决办法 一、财务人员缺乏,部分财务人员素质离岗位的要求有一定差距。 目前税务会计岗位已经到位,其他岗位的工作都还暂时由其他人员兼任。在目前的各会计岗位上,虽然具备会计师职称的人数不少,但真正*能达到与职称相应要求的人并不多,部分岗位的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离岗位要求有相当大的差距。目前项目管理与成本分析岗位还空缺,希望能从公司内部找到合适的人来做这样的工作。 目前公司的管理模式还不具备每个项目都派

 

财务人员的长期保持,但外地项目今后必须派出财务人员,公司外地项目逐渐增多,给公司的项目财务管理带来很大的挑战。 因此,项目上长期派驻出纳,财务人员就可以从项目上解放出来,一个财务人员可以管理多个项目的财务工作,一方面有利于维持项目的正常运转,也有利于加强项目成本核算和管理。 二、个别财务人员工作态度较差,部门内相互之间的沟通不畅,影响财务部门整体形象。 因为一些特殊原因,个别财务人员工作不积极主动,遇到问题不是想办法解决问题,而是把问题扩大化,甚至相互推诿,逃避责任,很不利于部门的团结和管理,带坏部门风气。 部门内各岗位的沟通不畅,相互之间缺乏主动的沟通。部分同事在处理部门内部意见不统一时的方式有待改进。这方面,作为部门经理,应当负主要责任。 今后应当加强部门对员工的教育,加强员工的责任感。部门内今后应当坚持例会制度,在会上把问题提出来,并共同解决。建设一个和谐,团结的团体。 三、基础工作不够扎实,职能部门之间资料传递不及时,离规范管理还有一定的距离。 财务基础工作是一项长抓不懈的工作,本年度一些常犯的老毛病依然没有很大的改变。公司的数据传递对财务核算有着重要影响,包括与业主的结算、与分包单位的结算以及材料报耗等资料,由于相关部门传递不及时,造成公司反映出来的财务数据和实际情况有相当大的差距。特别是每年12月份的收入成本利润都特别高,说明我们日常的基础工作还有待改进。 建议公司各职能部门加强横向沟通,建立公司资料传递流程,职能部门要有勇于为各生产部门服务的意识,简化流程,及时将相关资料传递到财务部门,以便于加强公司对各项目的过程管理。 四、成本分析和控制薄弱,对项目成本没完全起到控制作用。

 

由于人员变动的原因,公司将目标成本下达的职能调整到了xx部。从对目标成本的准确性和专业来讲,xx部对下达目标成本更有利于做好公司的成本控制与分析。但由于成本分析的不及时,造成很多分析都成为了事后分析,不利于加强公司的成本控制。 目前由于相关岗位人员的缺位,对公司的成本控制工作带来很大的问题。当前急需解决成本分

 

析和项目管理的岗位人员缺乏的问题,以便*于加强项目成本管理控制和分析。成本分析岗位同时与项目管理联系在一起,因此,将相关数据集中起来,及时发现项目成本管理和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才有利于公司持续降低成本,努力提高公司经济效益。 五、会计核算还不统一规范,部分人只管不理,未真正起到管理的作用。 由于公司的业务类型较为复杂,在处理账务时存在不规范的现象。今年因为账务处理不规范,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进行清理,给公司的财务管理基础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因此,统一公司的账务处理,对完善公司的会计核算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三部分 2012年度财务工作的打算 一、做好成本核算,加强成本控制,强化成本分析,及时准确提供成本报表,为公司成本管理提供决策。 公司的成本核算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根据公司的现状,还需要对公司的工程成本核算进一步调整。包括制造费用、机械费用的分配,都需要做一些调整,有利于更加准确反映各工程项目成本情况。 严格按照公司各项成本管理规定,控制各工程项目成本开支,加强项目成本的事中控制,主要加强对材料、人工和外租设备的控制,从合同的签定入手,严格控制各项成本的发生。 力争按月进行成本分析,及时发现公司各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控制成本的办法,及时为公司领导的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二、做好部门内责任分解,将工作任务落实到人,并为每个工作岗位设定相应考核量化指标。 三、加强税务筹划,努力降低公司税负。 由于公司兼有工程和产品业务,因此对税务的筹划应当还有一定的空间,但必须从与业主签定合同开始入手,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管理机制,财务部门一定要从源头开始,把握好税务筹划,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有效规避相关的税务

 

篇7

关键词:施工企业 项目部 成本控制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施工企业不断深化改革,开拓进取,取得了很大发展。但是,施工企业在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完成产值能力不断提高的情况下,盈利水平却没有同步提高,产值利润率偏低,已成为制约施工企业发展的首要问题。因此,如何以成本控制为中心,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盈利水平,是施工企业需迫切解决的难题。

一、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1、随着建筑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施工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而施工企业的竞争,首先表现为价格的竞争,价格竞争的背后实质是成本的竞争。因为施工企业在投标报价时,底线是其自身的成本。只有成本有优势的企业,才能中标,才能占有市场。

2、施工项目是施工企业效益的源头。只有控制好施工项目的成本,施工企业的效益才有保障,才能有发展的基础。随着“微利时代”的到来,施工企业面l临重新洗牌,只有成本优势的企业,才能生存、发展壮大。

二,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的原则

1、成本最低化原则

成本最低化原则是指在满足工程质量及工期目标等条件下,应采取一切措施,降低成本。在实现成本最低化原则时,应注意降低成本的可能性和合理性,一是采取各种降低成本的措施,使可能性变为现实;二是要从市场实际出发,制定相应的措施和方案,达到合理的最低成本水平。在实施成本最低化原则时,要注意不能影响工期和质量。

2、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要使成本控制措施得以落实,应实行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责任人在承担成本控制责任的同时,应享有相应的权限,应做到“人人有权不越权,人人有责各负其责”;同时对责任人在成本控制中的业绩要进行定期检查和考评,要与工资、奖金挂钩,做到奖罚分明。实践证明,只有责、权、利结合,才能使成本控制真正落到实处。

3、动态控制原则

由于施工项目周期较长,在施工期间,很多情况会发生变化,是动态的。成本控制应注重过程控制。在施工准备阶段,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具体内容确定成本目标、编制成本计划、制订成本控制的方案。随着内外环境及条件的变化,成本控制的目标、计划应随之调整。

4、目标管理原则

目标管理的内容包括:目标的设定和分解,目标的责任到位和执行,检查目标的执行结果,评价目标和修正目标,形成目标管理的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一个工程项目是由许多个单项工程组成的,每个单项工程也应具有相应的成本目标。因此,应将一个工程项目的总成本目标逐个细化,落实到施工班组,签订成本管理责任书,使成本管理自上而下形成良性循环。在实施目标管理过程中,目标的设定应切合实际;目标的责任应全面,既有工作责任,更要有成本责任。

三、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的具体措施

1、材料费的控制

工程项目的材料费一般可占总成本的60%左右,是构成工程成本的主体,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对材料管理的一系列制度和办法,尤其是材料的采购、验收、保管、发放和消耗管理工作。

(1)、物资部门要根据工程的进度,编制采购计划。要坚持“货比三家”和“比质、比价、比运距”,先算后买,最大限度地降低材料的实际成本。在大批量购买材料时,要实行招标采购制度,集中批量优势。引入竞争机制,降低采购成本。

(2)、重视材料的验收、保管等工作。工程项目一般点多、线长,材料的验收、保管工作难度很大。项目部要建立严格的材料点验入库手续,仓库管理人员要“验质、验量、验品种、验发票”,点收入库并填写“材料点收单”,由单位领导签字后连同发票一起交财务部门。一旦发现数量、质量等不符。应立即通知财务部门停止付款,并及时报告主管领导,查明原因,以向供货单位交涉和索赔。

(3)、材料消耗的管理与控制。一要做好各种材料消耗定额的测定,二是严格按照材料消耗数量实行限额发料。材料消耗超支时,要查明原因,追究责任。

2。人工费的控制

人工费一般占项目总成本的15-25%左右,人工费控制可以从“工日差”和“日工资差”入手。项目部要针对工程进度。制定详细的用工计划,要以提高工作效率作为用工管理的重点,主要是改善劳动组织,减少窝工浪费;实行合理的奖惩制度;加强技术教育和培训工作;加强劳动纪律,压缩非生产用工和辅助用工,严格控制非生产人员比例。

3、机械使用费的控制

机械使用费一般占工程总成本的20%左右,要根据工程进度的需要,科学、合理地制定机械使用计划,充分利用现有机械设备,内部合理调度,力求提高主要机械的利用率,充分挖掘机械的效能;要合理化地安排施工段落,以期提高现场机械的利用率,减少机械使用成本;定期保养机械,提高机械的完好率,为整体进度提供保证。

4、其他间接费的控制

其他间接费中开支大的主要是现场管理人员工资、差旅费和业务招待费,这3项开支占其他间接费开支总额的50%以上。要把其他间接费用开支降下来,应该做到:制订开支计划,总额控制间接费;严格事前报告制度和事后审批制度;对各项费用按费用性质、管理部门核定计划,落实责任部门和人员;对特殊性开支和较大数额开支,要会议研究,领导联签。

篇8

一、 生产经营情况

2013年分公司在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在各个职能部门的支持下,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与时俱进,认真完成公司下达的各项生产经营目标任务。经过全体员工的努力,截止12月底,分公司共完成产值150xxxx万元,新增合同额13.xxxx元,为公司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得到了客户的好评。

(一) 成本管理工作

加强项目成本管理,能有效地降低工程成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强企业的生存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桥梁实验室工程是分公司承揽的第一个工程,采用的是切块承包的模式。因此要想完成公司制定的承包指标,分公司有一定的利润,不下大力气降低项目成本,千方百计做好成本挖潜、增加利润,是不可能达到目标的。成本管理作为项目部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主要抓了以下几个环节: 1. 材料成本管理

材料管理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项目总体的成本高与低。项目部从进场时就狠抓材料管理,按照公司提出的要求,首先从材料管理入手,坚持材料的市场调查询价。从供应商的选择,到材料进场的计量验收以及周转材料的退场方面摸索了一定的经验,积累了一定的资源,建立了一些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分公司针对材料需求和材料使用制定相应的奖罚制度,奖罚分明,做到“谁提料,谁负责”。加强材料现场使用的管理力度,降低材料采购成本,减少材料使用过程中的浪费。

2. 加强工期管理

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压缩工期。目的是减少项目成本的支出,同时加强现场管理,制定科学的方案,合理调配有限资源,减少施工浪费。

例如桥梁实验室基础施工。本工程为独立柱、条形基础(局部地下室为箱型),在±0.00左右独立柱间均有一道地拉梁。设计为先回填土然后再浇筑地拉梁砼,但在地下室四周的条形基础受地下室进度影响不能进行回填,如果按图纸要求进行施工则地下室的进度将进入关键工序,影响整个工程的结构工期。为使工期不受大的影响,项目部积极主动地与设计单位进行了协商,做了大量的工作,最后设计同意该部位地拉梁可先支模板浇筑砼,拆模后再回填。这样使得结构总工期不再受地下室进度的影响,提前了xxxx月左右的时间。

3. 优化施工方案

在制定对项目成本影响较大的施工方案时,采取对不同方案进行经济、质量对比分析的办法。通过集体讨论,优先采用能够保证一定质量要求,方案可行而成本支出较小的施工方案。

例如:在制定框架梁、柱模板施工方案时,提出的方案有4种:⑴全部使用木模;⑵柱使用定型组合钢模板,梁使用木模;⑶使用市政钢模板,局部附以普通小钢模及木模;⑷全部采用普通小钢模。对以上4种方案进行经济、质量对比分析结果为:第一种方案达到的质量效果较好。模板需要全部购买,而由于本工程框架梁、柱截面较小,工程结束后剩余模板的板面很小,不能继续在今后的工程中使用。讨论结果:此方案质量满足要求,但在经济方面投入太大,模板一次性使用,没有剩余价值,此种方案不予采用。第二种方案达到的质量效果最好。定型组合钢模板为租赁,仅梁木模需要购买,模板投入相对较小。但定型组合钢模自重较大,入模、出模及垂直运输需使用塔吊(或汽车吊)。讨论结果:此方案质量满足要求,模板投入不大,但需要增加大型起重设备费用,方案不可行,此种方案不予采用。第三种方案能最小限度的满足质量要求,市政钢模为租赁,木模购买量小,投入不大。讨论结果:质量满足要求,经济性较好,方案可行,决定采用。第四种方案不能满足质量要求,小钢模为租赁,投入最小。讨论结果:虽然此方案经济性最好,但不能满足质量要求,不予采用。

4. 因地制宜,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

由于建筑施工流动性大,各个工程项目所处的地理区域、施工环境都不尽相同,如果对有利的环境资源加以利用,能够减少一定的项目成本支出。

对于桥梁实验室工程有利的环境是:⑴、地处郊区县。郊区有大量的小型挖掘及运输机械,它们的特点是机动灵活、价钱低廉、没有进出场费用,适合于土方量不大、工期要求不高的土方分项工程。本工程中,我们在人工湖、回填土等分项工程中采用了此类机械,节约了大量的机械费用。⑵、本工程在交通部公路试验场院内。我们在施工中充分利用了试验场原有的硬件设施:a施工临时用水。以往施工我们的临时用水一般都使用市政自来水,费用较高。本工程我们除生活用水使用自来水外,其它工程用水均利用了试验场现有的绿化用水井。由于井水收费较低而且不计流量,施工结束后只需一次性支付较少的费用即可。b冬期办公临设采暖全部使用了暖气,我们直接从试验场暖气管网接入。以往的工程临设采暖,我们一般使用电暖气,或设立锅炉供暖,需要投入的费用比较高,而且有安全隐患。本工程办公临设用的暖气片、管材,均为提前购入的正式工程用暖气片、管材(采暖结束后可直接用于桥梁实验室工程),一次性投入几乎为零。而试验场收取的采暖费不足万元。

(二) 安全管理工作

在安全管理方面,分公司按照公司《项目管理办法》的要求,首先建立健全了分公司安全保证体系,并制定了相应的一系列的分公司规章制度和管理方案。对分公司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加强安全教育,重点灌输搞好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使所有管理人员都清醒地认识到,具备安全的作业环境是干好一切事情的前提和保障,而且也是能否完成其他各项指标的前提和保证,管理者的安全意识有明显的提高。在日常的安全检查和管理工作中,分公司遵循减少形式化工作,增加实质性工作的原则,坚持安全管理工作与施工进度同步的做法,杜绝违章指挥,杜绝违章作业,不允许只做表面文章,而是要求脚踏实地、切实解决具体问题,发现安全隐患及时纠正和消除,有效地保证了工程项目的安全施工。

施工中,分公司坚持将安全管理作为日常管理的重点,将确保职工的生命安全作为第一要务。框架工程,支撑体系和临边防护是安全管理的重点,为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了管理工作:①加强安全技术交底工作。通过进场时的三级安全教育、上岗时的专项安全交底来加强职工的安全意识。②加强安全检查和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杜绝安全隐患。同时,对现场的全部设备实行了专人专机管理。设备进场时分公司统一进行检查,合格后进行接收。施工中,定期进行设备的维修、保养和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及时进行修理更换。整个施工期间。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一般安全事故控制在了1.5‰以内 ,保证了广大职工的生命安全,达到预期安全生产目标的要求。

(三) 分公司管理工作

为了使企业员工做到有章可循;按章办事;责、权、利分明;提高工作效率;鼓励全体员工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当好企业创业人和管家人,提高企业文化素质和形象,扩大企业知名度和信誉度,使企业健康发展。根据现状分公司设置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及一系列规章制度。

1、 组织机构设置

分公司设置组织机构为“三部一室”,包括工程管理部、经营财务部、物资供应部、综合办公室。各部室分工明确,职责

工程管理部:负责工程技术、图纸、资料、供水、暖气、电气、钢筋、试验、质量、安全、现场施工指导等项工作。

经营财务部:负责工程项目投标、工程预算、决算、合同分析、工程报价、固定资产核算、支票现金管理、办公用品采购和发放等项工作。

物资供应部:负责工程材料采购、租赁、库房材料保管、现场材料保管等项工作。

综合办公室:负责办公区安全卫生、公司劳动纪律、考勤、接待、后勤管理(食堂、宿舍管理)车辆管理等项工作。

2、 各项规章制度

根据分公司实际情况,分公司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实施后各项制度落实到位、运行良好,为分公司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主要的规章制度有:劳动纪律、请销假制度、车辆管理制度、办公用品领用制度、资料档案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材料采购制度、出、入库制度、支票管理制度、现金管理制度、后勤管理制度、办公区安全卫生制度、宿舍管理制度、奖惩制度等。

二、 经验教训

(一)分包队伍的选取

在分包队伍的选取过程中,在报价和分包队伍的实力上过于侧重于报价,而对其实力考察不足,对本工程的复杂程度考虑不足。这次选用的四川力量土建施工队伍,对于高层、其它普通建筑的施工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而这个工程楼层不多、层高高、占地面积大、单位工程分散面广,加上又是验收标准高的试验室,是一个相对复杂的工程。工人对某些部位施工的积极性不高(如木工愿意支柱子模板,不愿意支花篮梁模板),而要求的工资又相对较高,致使在一定的时间内,人员变动频繁,四川力量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对人员调配的能力,施工人员匮乏,施工工期一度拖延。这种情况直到四川力量将E区放弃,定州队接替后才有了改观。

痛定思痛,今后的工程在选取劳务队时,首先要考察其是否是整建制队伍,是否有自己稳定的施工人员,其次才考虑报价。一个有着较强实力的劳务队伍,即便是开始时报价高于其它队伍,但由于他实力强、人员充沛,施工工期可能提前很多,能够将项目的租赁费用、管理费用、水电费用等开支节省下来。这样总体算下来,可能用这样的队伍反而会增加项目的收益。

(二)分包队伍管理

在分包队伍管理上由于缺少成熟的经验,加上项目上马时间仓促,前期准备工作不够充分,在劳务合同签订存在拖泥带水的现象。另外劳务合同在某些方面的条款,考虑的不是很周全、不是很详细,给今后相关的工作带来了麻烦。

E区更换施工队伍时,在队伍交接方面考虑不周全。虽然项目对四川队已完

墓こ塘拷辛讼晗傅暮怂悖⒂?方进行了签认。但对于原来由四川队限额使用的物资(如租赁材料,合同中是对损耗率有明确规定的),在交接时没有制定出一个可行的方案来,给今后和各施工队结算时留下了麻烦。

(三)预算、核算工作

预算、核算人员工作不准确、不及时,不能够给项目决

策层、相关部门提供及时、有效、准确的信息。如:大宗物资的采购,和主要的分包、分供方的谈判、选定都需要预核算人员提供详细准确的工程信息。只有这样,在谈判的过程中我们才能占主动地位。

(四)外聘人员的管理

分公司现有人员1xxxx,其中外聘人员xxxx占5xxxx。能否充分调动外聘人员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经验、特长,使他们人尽其能,对分公司的工作能否正常开展起到关键性作用。

为此,分公司把对外聘人员的管理作为人事管理的重点。首先,分公司根据岗位的重要性、期望薪金、个人能力,分别同每位外聘人员商谈岗位工资,对于有意向录用的人员,分公司在合理的范围内尽量满足他们的薪金要求。其次,在日常的工作中,分公司领导经常性地同外聘人员谈话,了解他们的想法,及时发现他们的思想动向。与他们做好思想沟通,并且尽可能为他们解决生活上的问题,以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再次,为了激励外聘人员的工作热情,分公司制定了相应的奖励制度:员工为项目提出合理化建议被采纳后;员工在突发事件中抢救、补救措施得当挽回损失...等等,分公司均会进行相应的奖励。

尽管分公司做了不少工作,但在外聘人员的管理上仍有需要改进的地方。现在外聘人员工资为死工资,没有月奖金、年终奖(或工程奖),他们的工作热情没有被完全激发出来。今后应引入奖金制度,每月对外聘人员工作进行考评,并实行奖金与考评挂钩的方法,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三、职工思想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情况

自分公司成立以来,分公司一直把对职工的思想教育当成重点来抓,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开展对员工的思想教育。坚持“以人为本”,营造人才强企的文化氛围。

2013年,我们在大力引进人才的同时,下力量建立人才的能力导向、业绩导向、成就导向机制,把好的优秀的人才留住,把企业内部有能力、有潜力、品质好的人才发掘出来,加以重用。围绕人才建设,我们重点从“理才”和“留才”上下了功夫。

篇9

一、加强项目管理是建筑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

建筑施工企业推行项目法施工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建筑业的改革和发展,建筑施工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打破固定的行政建制管理体系,按照项目管理的要求,建立了以项目经理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项目管理责任体系。通过对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动态管理,提高了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施工生产能力,极大地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逐步形成了以项目管理为核心内容的生产运营体系。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业主的需求日趋苛刻,垫资、压价的幅度越来越大,工期越来越短,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项目管理方式已很难适应,一些影响建筑施工企业长远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不断暴露出来。

(一)企业与项目关系不清晰。

一方面,企业与项目的职责、权限不清,缺乏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企业的监督失控,项目责任考核流于形式,配套措施不健全或执行不力。

另一方面,项目目标定位与企业目标不一致,偏离企业发展战略框架,本位主义严重,重项目利益轻企业整体利益。项目经理部企业化,生产资料固化。企业协调控制力逐渐弱化,企业的整体实力严重削弱:“企业是利润中心,项目是成本控制中心”的原则没有很好地贯彻,导致项目盈利、企业亏损。

(二)资源管理薄弱。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还相当薄弱,有的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还仅仅停留在劳动工资管理的层次上,没有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没有制定相应的制度、措施及办法等。这种薄弱的人力资源管理状况不但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国有施工企业的中、高层骨干正在向民营企业流失,从而带走了他们的经验教训以及业主和市场,还间接影响了项目团队的凝聚力、战斗力以及员工素质的提高,尤其是项目经理的素质有待提高。项目经理普遍缺乏项目管理的系统知识,技术意识、法制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淡薄,把能说会道当成独此一招的看家功夫;有的项目经理团队意识淡薄,小家 长作风严重,权力欲望过甚,个人英雄主义严重,搞“独立王国”,严重挫伤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对于机械设备、材料等方面的管理,也存在突出的问题。许多施工企业建立了内部租赁公司或租赁站,对机械设备、周转材料,实行内部资源市场运作,总体情况是好的,但突出的问题是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比较薄弱,隐患较多,超负荷使用设备的现象比较突出;周转材料的丢失、缺损比较严重,亟待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三)成本控制观念不强。虽然绝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对成本控制的意义有深刻认识,并且各有一套管理办法。但是全员参与,全面、全过程控制的系统控制观念还不强,还停留在堵漏洞阶段,即堵材料、设备采购、工程分包、劳务分包、非生产性开支等漏洞。对一些潜在的影响工程项目成本的因素缺乏深刻认识,没有强手腕、硬措施。技术革新对利润增长的贡献的价值认同度还比较低,对施工部署、施工组织对成本的重大影响的认识还比较模糊等。要牢固树立以效益为目的的发展观。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经济效益始终是企业管理追求的首要目标,特别是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今天,企业管理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向市场提供质量尽可能高、功能尽可能完善的产品和服务,力求获取尽可能多的利润和尽可能好的社会效益。

(四)风险管理与预警、防范机制不健全。许多建筑施工企业对风险认识不足,对潜在的市场风险、产品风险、财务风险、人才流失风险简单归咎于市场竞争激烈、生存环境恶劣等。对市场竞争结构中“五力模型”分析不足,对市场解读不透,对业主恶意压价、垫资、超常规压缩工期的要求一应承诺,对盲目扩张带来的管理覆盖和资源配置问题估计不足,对联营失控丢利润、丢信誉、丢市场的严重后果屡错屡犯,对资金严重枯竭、贷款与日俱增、偿债风险等财务危机麻木不仁,对人才流动没有找准深层次的原因,对利润大幅滑坡丧失警惕。

(五)缺乏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评估体系。许多建筑施工企业的绩效考核与评估体系缺乏科学合理性,个人利益与担负的责任义务脱节,业绩考核与劳动成果分配不挂钩。以前是忽视项目部的作用与贡献,吃大锅饭,挫伤项目的积极性、创造性;当前是所有的光环都戴在项目头上,劳动成果分配集中在项目部,挫伤职能部门的积极性、创造性。项目管理责任考核流于形式,包赢不赔。

(六)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比较落后。当前,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还停留在电子邮件收发处理、办公无纸化、企业主页建设的阶段,缺乏总体规划和系统设计,对信息化建设是一场深刻的革命认识不足,信息化的价值没有得到有效挖掘,信息化在企业利润增长中的贡献率还很低,还没有得到普遍认同,在企业发展战略中的地位还没有确立。

二、积极采取措施提高建筑企业项目管理水平

(一)理顺企业与项目的利益关系。企业高层管理者应认真研究市场,把企业项目管理纳入战略发展规划的范畴,优化资源配置,管理好企业内所有的工程项目,实现全局和整体绩效的最大化,而不是单个项目绩效的最优,从而提高企业综合 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实力。

为此,要构筑适应市场变化、适合 企业发展、运营高效的企业项目管理模式,其中最重要的是企业项目管理的权力体系的构造。企业项目管理权力体系即对项目经理的授权与约束关系。授权过小,项目经理难以获取需要的资源,难以完成所担负的项目管理责任,并缺乏积极性、创造性;授权过大,高层管理者难以实施对项目的监控,致使项目管理处于失控状态,从而影响企业的利益最大化。

实践证明没有绝对最优的项目管理模式,只有最适合的。要遵循从自身的实际出发,适应市场变化,适合企业发展,尊重企业历史,尊重企业文化,运行高效的原则,坚持“企业是利润中心,项目是成本控制中心”的基本原则。把责、权、利对等、切实地落到实处。承担的责任与赋予的权力要对等,劳动成果的分配要同责任和奉献挂钩。同时,随着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项目管理模式也要不断的改进、完善、提高。

(二)优化项目部的组织机构。项目部是施工企业的前沿和先锋,施工企业的信誉好坏和管理水平的高低最终由项目部体现。完善项目部的组织机构直接关系到项目管理的好坏,关系到项目工程质量的高低,项目的施工质量和效益又体现了项目部的管理水平。因此,加强项目管理必须完善项目部的组织机构,必须按照“精干管理层、优化劳务层、减少管理跨度、降低项目成本”的原则,实行管理层与作业层两层分开;同时,项目部各职能部门既要健全也不能臃肿,更不能为减少开支而对技术人员进行压缩使一人多职,这样容易导致技术人员因工作忙乱而造成工作失误,致使工程质量下降,从而造成对施工项目管理的失败。因此,要坚持按项目目标设岗,由岗定编,按编制设置人员,使组织机构精干合理。只有这样才能使项目部的整体管理效率提高,才能使项目部在代表施工企业履行合同时为企业增效创益。

(三)优化项目生产要素资源的配置。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成本,是企业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同时,施工项目生产要素资源配置是否合理科学,直接关系到项目施工的进度、质量、安全和效益,加强项目管理的重点之一是优化生产要素资源的配置。首先,应根据施工项目的特点,对其认真研究,精心编制生产要素计划,使其能够满足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的需要,并能保证及时到位。其次,应按照管理水平与工程需要相适应、技术力量与工程需要相适应、机械设备与工程需要相适应、自有资金实力与工程需要相适应的标准进行。第三,要完善人才考核体系,建立企业人才库,制定骨干员工培养计划,建立人才选拔机制,组建一个精干、高效、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项目管理团队。团结、凝聚、精干、高效的企业项目管理团队是实施企业项目管理的原动力,是实现企业整体绩效最大化的核心和关键,为此,要加强项目管理团队的建设,其重点是项目经理的培养,遵循“公开选拔,竞聘上岗,不拘一格,唯才是举,量德而用”的原则,既注重业务素质,又注重思想素质,保持适度竞争。第四,要实行材料采购、专业分包、劳务招标,选择具有相应资质、诚实守信、实力强、价格低、服务好、易协调的供应商和分承包商,加强过程控制和跟踪管理;应本着“诚信”、“多赢”的原则在设计、施工企业、材料供应商、专业分包商、专业劳务队伍中结成动态联盟,实现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间的联合,促使企业间资金、设备、技术、人才等要素合理运作,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四)建立和完善成本控制体系。所谓成本控制体系,是指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各个管理层面和施工班组人人参与其中的成本管理网络系统,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担负着一定的成本管理内容。建筑企业要对项目部设定总的成本控制目标,项目部要将部分成本控制目标以责任状的形式落实到相应的部门甚至到班组。明确责任人和奖罚办法,然后根据工程的进度,按时间段或工程节点进行考核,并实施奖罚,这是成本管理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与此同时,成本控制体系应根据工程的进展和需要及时调整和完善,不断加大力度,为此,还要注重对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以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项目成本控制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各项管理制度是否健全,要靠制度来规范操作行为,做到有据可依,有章可循。特别是材料、设备和管理费用的开支等更是管理的重中之重。

材料占了工程成本的 60%左右,必须要有严密的材料管理制度。材料管理要从采购抓起,大宗材料由公司材料部门统一供应为好,减少采购风险,也要做到货比三家:比质量、比价格、比服务。合同签订前,必须经过一定的程序,避免个人说了算,坚决杜绝暗箱操作。其他如收料、保管、发料等环节必须责任到人,做到账物相符,台账清楚,特别要注意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在这里要注意的是在采购材料上一定要有效益意识,不可盲目。要根据季节、任务特点采购所需材料。不可沉淀太多,以免造成积压。设备管理部门要根据工程质量、进度和设备能力的要求,合理地配备机械,外租设备要从降低成本的角度考虑,分别采取按台班、按工作量或包月等不同的租赁形式进行租用。要制定设备维修和油料消耗定额,并按月或根据部位及完成工作量进行考核。建立各项保养的完好,杜绝机械事故的发生,努力降低机械使用成本。非生产性费用的开支可伸缩性很大,必须从严从紧控制。可以根据工程量的大小,确定合理比例,总量控制,分项考核。项目管理班子的搭建应是精干高效,避免人浮于事,以减少工资总额的开支。办公费用、交通工具、差旅费等开支,必须厉行节约,可采取包干的形式,节资超前,业务费用开支遵循必要和从严原则,建立严格的审批、报销制度,规定权限不得突破。财务要认真执行有关制度并实施监督。

(五)健全有效的激励、约束、调控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与评估体系,是激励员工,调动积极性,激发创造性,确保企业活力的根本保证。要突出公正、公平、合理,收益与奉献挂钩,坚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和贡献大小相结合的原则,适当拉开差距,兼顾公平。分析、定位每个岗位的价值奉献。当前要特别注意挖掘技术岗位、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岗位的工作价值,给予其合理的薪酬定位。运用激励机制实施考核奖罚。同时,建筑施工企业要完善工程项目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通过规章制度来约束人、激励人和管理人,在规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按规章制度办事,使员工各负其责,以此来提高工程施工质量。

(六)强化风险控制。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面临的风险,归结起来四大类:市场风险、产品风险、人才风险、财务风险。

(1)市场风险:竞争激烈,报价失策合同条款的损失,市场占有率的丢失等。

(2)产品风险:不能按期交工,质量存在问题,发生安全事故等。

(3)人才风险: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骨干员工的流失,人才结构不合理等。

(4)财务风险:现金流断裂,财务杠杆选择不当,偿债风险,工程款追讨等。加强风险控制的前提是要把握市场脉络,强化风险意识,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与预警、防范机制,增强风险识别能力、预控能力和处置能力。

(七)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信息就是资源,信息就是市场,信息就是利润。信息化是建筑施工企业构筑管理新平台,提升企业形象,降耗增效,增强竞争实力,增强企业发展后劲的动力源。企业高层管理者应把信息化建设纳入企业战略发展规划,从全局与整体进行规划和系统设计,分阶段分步骤实施,挖掘信息化的价值,不断提高信息化在企业利润增长中的贡献率,奠定信息化在企业发展战略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贾平。企业动态联盟[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2]姜淳。 建筑企业的工程项目管理探析 [J]. 建筑科学,2006(1)。

篇10

按照公司的总体部署,成立了“第三分公司”.今年是分公司成立的第一年,是打基础,练内功、关键性一年。分公司紧跟公司改革的步伐,按照“三个有利于”的要求,扎扎实实地开展各项工作,使本单位的经营工作、质量生产、安全文明施工以及稳定工作有了良好的开端,以下是本人的工作总结汇报:

一、 生产经营情况

(一) 成本管理工作

加强项目成本管理,能有效地降低工程成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强企业的生存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桥梁实验室工程是分公司承揽的第一个工程,采用的是切块承包的模式。因此要想完成公司制定的承包指标,分公司有一定的利润,不下大力气降低项目成本,千方百计做好成本挖潜、增加利润,是不可能达到目标的。成本管理作为项目部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主要抓了以下几个环节:

1. 材料成本管理

材料管理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项目总体的成本高与低。项目部从进场时就狠抓材料管理,按照公司提出的要求,首先从材料管理入手,坚持材料的市场调查询价。从供应商的选择,到材料进场的计量验收以及周转材料的退场方面摸索了一定的经验,积累了一定的资源,建立了一些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分公司针对材料需求和材料使用制定相应的奖罚制度,奖罚分明,做到“谁提料,谁负责”.加强材料现场使用的管理力度,降低材料采购成本,减少材料使用过程中的浪费。

2. 加强工期管理

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压缩工期。目的是减少项目成本的支出,同时加强现场管理,制定科学的方案,合理调配有限资源,减少施工浪费。

例如桥梁实验室基础施工。本工程为独立柱、条形基础(局部地下室为箱型),在±0.00左右独立柱间均有一道地拉梁。设计为先回填土然后再浇筑地拉梁砼,但在地下室四周的条形基础受地下室进度影响不能进行回填,如果按图纸要求进行施工则地下室的进度将进入关键工序,影响整个工程的结构工期。为使工期不受大的影响,项目部积极主动地与设计单位进行了协商,做了大量的工作,最后设计同意该部位地拉梁可先支模板浇筑砼,拆模后再回填。这样使得结构总工期不再受地下室进度的影响,提前了xxxx月左右的时间。

3. 优化施工方案

在制定对项目成本影响较大的施工方案时,采取对不同方案进行经济、质量对比分析的办法。通过集体讨论,优先采用能够保证一定质量要求,方案可行而成本支出较小的施工方案。

例如:在制定框架梁、柱模板施工方案时,提出的方案有4种:⑴全部使用木模;⑵柱使用定型组合钢模板,梁使用木模;⑶使用市政钢模板,局部附以普通小钢模及木模;⑷全部采用普通小钢模。对以上4种方案进行经济、质量对比分析结果为:第一种方案达到的质量效果较好。模板需要全部购买,而由于本工程框架梁、柱截面较小,工程结束后剩余模板的板面很小,不能继续在今后的工程中使用。讨论结果:此方案质量满足要求,但在经济方面投入太大,模板一次性使用,没有剩余价值,此种方案不予采用。第二种方案达到的质量效果最好。定型组合钢模板为租赁,仅梁木模需要购买,模板投入相对较小。但定型组合钢模自重较大,入模、出模及垂直运输需使用塔吊(或汽车吊)。讨论结果:此方案质量满足要求,模板投入不大,但需要增加大型起重设备费用,方案不可行,此种方案不予采用。第三种方案能最小限度的满足质量要求,市政钢模为租赁,木模购买量小,投入不大。讨论结果:质量满足要求,经济性较好,方案可行,决定采用。第四种方案不能满足质量要求,小钢模为租赁,投入最小。讨论结果:虽然此方案经济性最好,但不能满足质量要求,不予采用。

4. 因地制宜,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

由于建筑施工流动性大,各个工程项目所处的地理区域、施工环境都不尽相同,如果对有利的环境资源加以利用,能够减少一定的项目成本支出。

对于桥梁实验室工程有利的环境是:⑴、地处郊区县。郊区有大量的小型挖掘及运输机械,它们的特点是机动灵活、价钱低廉、没有进出场费用,适合于土方量不大、工期要求不高的土方分项工程。本工程中,我们在人工湖、回填土等分项工程中采用了此类机械,节约了大量的机械费用。⑵、本工程在交通部公路试验场院内。我们在施工中充分利用了试验场原有的硬件设施:a施工临时用水。以往施工我们的临时用水一般都使用市政自来水,费用较高。本工程我们除生活用水使用自来水外,其它工程用水均利用了试验场现有的绿化用水井。由于井水收费较低而且不计流量,施工结束后只需一次性支付较少的费用即可。b冬期办公临设采暖全部使用了暖气,我们直接从试验场暖气管网接入。以往的工程临设采暖,我们一般使用电暖气,或设立锅炉供暖,需要投入的费用比较高,而且有安全隐患。本工程办公临设用的暖气片、管材,均为提前购入的正式工程用暖气片、管材(采暖结束后可直接用于桥梁实验室工程),一次性投入几乎为零。而试验场收取的采暖费不足万元。

(二) 安全管理工作

在安全管理方面,分公司按照公司《项目管理办法》的要求,首先建立健全了分公司安全保证体系,并制定了相应的一系列的分公司规章制度和管理方案。对分公司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加强安全教育,重点灌输搞好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使所有管理人员都清醒地认识到,具备安全的作业环境是干好一切事情的前提和保障,而且也是能否完成其他各项指标的前提和保证,管理者的安全意识有明显的提高。在日常的安全检查和管理工作中,分公司遵循减少形式化工作,增加实质性工作的原则,坚持安全管理工作与施工进度同步的做法,杜绝违章指挥,杜绝违章作业,不允许只做表面文章,而是要求脚踏实地、切实解决具体问题,发现安全隐患及时纠正和消除,有效地保证了工程项目的安全施工。

施工中,分公司坚持将安全管理作为日常管理的重点,将确保职工的生命安全作为第一要务。框架工程,支撑体系和临边防护是安全管理的重点,为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了管理工作:①加强安全技术交底工作。通过进场时的三级安全教育、上岗时的专项安全交底来加强职工的安全意识。②加强安全检查和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杜绝安全隐患。同时,对现场的全部设备实行了专人专机管理。设备进场时分公司统一进行检查,合格后进行接收。施工中,定期进行设备的维修、保养和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及时进行修理更换。整个施工期间。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一般安全事故控制在了1.5‰以内 ,保证了广大职工的生命安全,达到预期安全生产目标的要求。

(三) 分公司管理工作

为了使企业员工做到有章可循;按章办事;责、权、利分明;提高工作效率;鼓励全体员工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当好企业创业人和管家人,提高企业文化素质和形象,扩大企业知名度和信誉度,使企业健康发展。根据现状分公司设置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及一系列规章制度。

1、 组织机构设置

分公司设置组织机构为“三部一室”,包括工程管理部、经营财务部、物资供应部、综合办公室。各部室分工明确,职责

工程管理部:负责工程技术、图纸、资料、供水、暖气、电气、钢筋、试验、质量、安全、现场施工指导等项工作。

经营财务部:负责工程项目投标、工程预算、决算、合同分析、工程报价、固定资产核算、支票现金管理、办公用品采购和发放等项工作。

物资供应部:负责工程材料采购、租赁、库房材料保管、现场材料保管等项工作。

综合办公室:负责办公区安全卫生、公司劳动纪律、考勤、接待、后勤管理(食堂、宿舍管理)车辆管理等项工作。

2、 各项规章制度

根据分公司实际情况,分公司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实施后各项制度落实到位、运行良好,为分公司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主要的规章制度有:劳动纪律、请销假制度、车辆管理制度、办公用品领用制度、资料档案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材料采购制度、出、入库制度、支票管理制度、现金管理制度、后勤管理制度、办公区安全卫生制度、宿舍管理制度、奖惩制度等。

二、 经验教训

(一)分包队伍的选取

在分包队伍的选取过程中,在报价和分包队伍的实力上过于侧重于报价,而对其实力考察不足,对本工程的复杂程度考虑不足。这次选用的四川力量土建施工队伍,对于高层、其它普通建筑的施工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而这个工程楼层不多、层高高、占地面积大、单位工程分散面广,加上又是验收标准高的试验室,是一个相对复杂的工程。工人对某些部位施工的积极性不高(如木工愿意支柱子模板,不愿意支花篮梁模板),而要求的工资又相对较高,致使在一定的时间内,人员变动频繁,四川力量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对人员调配的能力,施工人员匮乏,施工工期一度拖延。这种情况直到四川力量将E区放弃,定州队接替后才有了改观。

痛定思痛,今后的工程在选取劳务队时,首先要考察其是否是整建制队伍,是否有自己稳定的施工人员,其次才考虑报价。一个有着较强实力的劳务队伍,即便是开始时报价高于其它队伍,但由于他实力强、人员充沛,施工工期可能提前很多,能够将项目的租赁费用、管理费用、水电费用等开支节省下来。这样总体算下来,可能用这样的队伍反而会增加项目的收益。

(二)分包队伍管理

在分包队伍管理上由于缺少成熟的经验,加上项目上马时间仓促,前期准备工作不够充分,在劳务合同签订存在拖泥带水的现象。另外劳务合同在某些方面的条款,考虑的不是很周全、不是很详细,给今后相关的工作带来了麻烦。

E区更换施工队伍时,在队伍交接方面考虑不周全。虽然项目对四川队已完方进行了签认。但对于原来由四川队限额使用的物资(如租赁材料,合同中是对损耗率有明确规定的),在交接时没有制定出一个可行的方案来,给今后和各施工队结算时留下了麻烦。

(三)预算、核算工作

预算、核算人员工作不准确、不及时,不能够给项目决

策层、相关部门提供及时、有效、准确的信息。如:大宗物资的采购,和主要的分包、分供方的谈判、选定都需要预核算人员提供详细准确的工程信息。只有这样,在谈判的过程中我们才能占主动地位。

(四)外聘人员的管理

分公司现有人员1xxxx,其中外聘人员xxxx占5xxxx.能否充分调动外聘人员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经验、特长,使他们人尽其能,对分公司的工作能否正常开展起到关键性作用。

为此,分公司把对外聘人员的管理作为人事管理的重点。首先,分公司根据岗位的重要性、期望薪金、个人能力,分别同每位外聘人员商谈岗位工资,对于有意向录用的人员,分公司在合理的范围内尽量满足他们的薪金要求。其次,在日常的工作中,分公司领导经常性地同外聘人员谈话,了解他们的想法,及时发现他们的思想动向。与他们做好思想沟通,并且尽可能为他们解决生活上的问题,以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再次,为了激励外聘人员的工作热情,分公司制定了相应的奖励制度:员工为项目提出合理化建议被采纳后;员工在突发事件中抢救、补救措施得当挽回损失…等等,分公司均会进行相应的奖励。

尽管分公司做了不少工作,但在外聘人员的管理上仍有需要改进的地方。现在外聘人员工资为死工资,没有月奖金、年终奖(或工程奖),他们的工作热情没有被完全激发出来。今后应引入奖金制度,每月对外聘人员工作进行考评,并实行奖金与考评挂钩的方法,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三、职工思想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情况

自分公司成立以来,分公司一直把对职工的思想教育当成重点来抓,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开展对员工的思想教育。坚持“以人为本”,营造人才强企的文化氛围。

2012年,我们在大力引进人才的同时,下力量建立人才的能力导向、业绩导向、成就导向机制,把好的优秀的人才留住,把企业内部有能力、有潜力、品质好的人才发掘出来,加以重用。围绕人才建设,我们重点从“理才”和“留才”上下了功夫。

我们根据分公司青年人居多的情况,在分公司内部形成关心青年进步、鼓励青年成才、支持青年干事业的氛围,重点培养经营管理型人才、专业技术型人才以及复合适用型人才,下大力量抓好青年人才队伍建设;针对青年人才知识层面高、成长环境优越、富有个性、工作生活中顾虑少和勇于承担压力的特点,制定出以引导为主的各种富有竞争的管理、激励机制,以留驻青年人才和充分发挥青年人才的才智。

四、2013年工作计划

(一) 人才建设

人才高地的构筑,是一项系统工程。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环环相扣,哪一个环节都不容忽视,不可掉以轻心。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之间的竞争,又是人才管理体制和模式的竞争。因此,2013年我们要着力于创建良性的软环境,触发人才潜能的发挥,用各方面的优势,去建设一个和谐、进取、平等、稳定的工作环境。

1、加快人才培养,要加快高新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以工程项目为舞台,加快培养青年人才,让他们在施工第一线挂职锻炼。

2、从现有的人员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是企业人才获得的一个最重要的来源。而培养人才的着重点是如何把青年培养成为能够适应企业发展、完成企业使命的人才,培养不仅要着重于专业技能教育更要注重素质教育。另一方面对培养的青年人才要“加荷”,使用部门要根据青年人才的具体情况安排工作,使他们在工作中把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变为自己的技能,通过大胆放到关键岗位使用激发其潜能。

3、提倡“团结、启发、互助、提高”的工作形式,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是留住人才的关键环节之一,我们不仅要对青年人的稳定工作做思想工作,同时还要强调业务骨干、基层领导的工作作风和领导方法问题,通过与青年人“教技术、谈心声、交朋友”,为青年的更快成才搭建舞台。打造有战斗力的项目管理队伍。坚持以人为本,搞好青年人的培养工作,构建合理的人才梯次。

4、搞好项目部管理机制的建设,使项目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提高成本管理意识,研究成本挖潜的方法,提高管理工作的科技含量,向管理要效益,向技术要效益。完善管理人员绩效考核制度,实现多劳多得、奖罚分明。

5、实行荣誉激励制度,大力选树优秀典型。分公司将设立一系列表彰活动,激励员工爱岗敬业的进取意识,让广大员工学习身边的先进典型,掀起比、学、赶、帮、超的竞争。在以创先争优的各种活动中,我们将评优重心向青年人才倾斜,激发他们昂扬向上。

(二) 经营开发方面

经营开发工作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工作,时有真假难辩,鱼目混珠的局面,稍有不慎,就会误入歧途,让工作变得被动。所有的项目在运作前都要采取规避风险的措施,对项目、合作人员要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解和筛选,承接一个项目不但要有经济效益,更要有社会效益。

1、坚持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冷静地分析市场,确定企业自身的实力和在市场中的位置。进一步密切关注市场动态,认真分析市场趋向,根据市场需求,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资金实力雄厚、回款能力好、社会影响大、利润高的项目上。通过适时转换经营格局,充分挖掘市场潜力,为分公司经营工作稳步提速,加快发展做好扎实的工作。

2、深化全员经营意识,大力宣传经营理念。使得全体员工明白经营工作不仅仅是个别部门、个别人员的工作,不仅仅是投标作标书的工作,而是全体员工的任务,是做好每一件工作的任务。实现全员经营模式,充分发挥企业每一名员工的积极性,以增强分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的整体实力。坚持诚信经营,靠优质的产品、优质的服务去赢得市场、赢得信誉、赢得效益。坚持换位思考,保证在施工程质量,为业主提供满意的服务,强化施工人员“每个在施项目都是新起点”的经营意识,发展和加大后续任务量,真正做到干一项工程立一座丰碑交一方朋友,得到一批新的经营信息。

3、利用社会一切可利用的关系、渠道,进一步拓展、扩大市场。坚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大力宣传公司整体优势和综合实力,开通信息渠道,扩大信息储备量。包括外埠人员、外单位人员在内,形成一支分公司的外围经营队伍,以此,扩大企业的影响力和信息渠道,形成固定的经营渠道,争取自揽任务的比率调整至主导位置,在提高市场占有率的同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三) 项目管理创新,实施精细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