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学的方法范文

时间:2023-09-01 17:16: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智慧教学的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智慧教学的方法

篇1

关键字:思想;智慧;教学

小学数学教育给孩子带来的决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智慧和能力。“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更重要” [2]。我想这里的“教什么”不仅是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数学的思想、方法、能力、素养。数学思想方法是以具体数学内容为载体,又高于具体数学内容的一种指导思想和普遍适用的方法。所谓数学思想,是指人们对数学理论与内容的本质认识,它直接支配着数学的实践活动。所谓数学方法, 是指某一数学活动过程的途径、程、手段,它具有过程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也是数学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最鲜明的标志。我国建国以来的小学数学相关的标准和规定,从1950年的《小学算术课程暂行标准(草案)》到1986年的《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再到今天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1]是一部部描述重视数学思想,开发学生智慧主张轨迹的教育史。在新课标中数学思想做为十大核心概念被提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小学数学知识教学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很多,新的课程标准认为基本的数学思想有三类:抽象、推理和模型思想。培养学生基本数学思想、积淀学生的数学素养、启迪学生智慧是小学数学教育的核心价值目标。

下面,本人以人教版教材为例,立足于一线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探究基于数学思想的智慧教学的策略和方法一二,探讨如何构建思想、厚实、智慧的新型数学教学景观。

一、着眼数学思想 智慧预设学案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有利于深刻地理解数学的内容和知识体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利于教师以较高的观点分析处理小学教材。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思想方法似一张无形的网分布于数学知识的每一个章节,由点成线,连线成面。智慧预设学案就要是根据教学目标,在分析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充分的挖掘数学思想,有效地渗透在数学教学的环节之中,形成教与学的预案。如小学一年级《6、7的认识》中教材呈现了六名小朋友和一位老师做卫生的情景图,情景图下面左边是六位小朋友的头像六个小圆片数字“6”六根小棒;右边是六位小朋友的头像加一位老师的头像七个小圆片数字“7”提示用7根小棒摆,教材的设计从实际情景引入,选择信息图片数学符号解释符号,经历了由具体到抽象的横向数学化地过程。教师要读懂教材,在充分挖掘教材的基础上利用教材,渗透相应的符号化思想、让孩子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 有些数学教师特别是新教师,在解读教材时不能很好的参透教材的意图,随意的简单化,造成了孩子表面上学会了,但隐性的能力和智力得不到很好的启迪和开发。

王永老师提出“五年级《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材中呈现的是由横向数学化,并通过让学生数,填写表格来认识长方体的各种特征。能否改变一种思路,由概念出发,通过演绎和推理,认识长方体的各部分特征(12条棱,分3组,每组4条;8个顶点)?”如果能在横向数学化的同时,进行纵向数学化的渗透,在学生观察操作的基础上让学生由发现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围成的图形,这6个长方形两两相连,形成共同的边即棱,因此24条边演变成12条棱,3个长方形有一个共同的顶点,也就24个顶点变成8个顶点。这是不是能让我们的数学多了一笔绚丽的思维色彩,更有数学味!

综合上述两例,在教学前,教师要对教材进行合理取舍,特别是关注和解读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凸显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加工预设,使三者有机结合,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征;彰显数学思想的预设、加工与提炼。使得整个课堂教学厚实而灵动、凸显数学味的、有利于智慧的启迪。

二、关注数学思想 智慧驾驭课堂

具有浓郁数学思想的数学课堂是学生智慧生长的良田沃土。以数学思想为主线的智慧地教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恰当适时地运用类比联想,给出生动的陈述;科学组织课堂活动并注重引导数学知识和活动经验的总结和提升以利于学生进行抽象和推理;启发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以促进学生进行有效建模;创造科学、艺术、高效、充满张力与活力的课堂,与学生进行智慧互动。

1.有机渗透数学思想 启迪智慧

南京师范大学数科院教授刘云章教授认为:“不讲数学思想方法的课,不是好课。”“重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领悟将能唤起数学学习者潜在的数学天赋,提高其数学素养,从而提高学习效益和质量。”教学中重视数学思想方法,就相当于抓住了小学数学知识的精髓.小学数学每一堂课中,要不失时机地依据教学内容和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学习规律,将数学思想和数学知识有机的融为一体,有效的进行渗透性教学 ,启迪智慧,积淀数学素养,以实现数学教育的核心价值。

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解方程》这节课中,有一位教师设计了一下教学内容。首先出示

(1)课件出示例1图,你能根据这幅图列一个方程吗?学生列出:χ+3=9

(2)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用画天平图来表示这幅图。

(3)反馈: (学生用小正方形来代表皮球,天平左边摆χ加3个正方形,右边摆9个正方形,天平两边平衡。)

师:要得出χ的值,在天平上应如何操作?(①一个一个拿掉的,两边各拿掉3个正方形,这样天平的左边只有χ,右边是6个小正方形,这样就得到了χ的值。②从天平左右两边同时拿走3个正方形,也能知道χ是多少)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图中表示出来。

(4)让学生把图上意思在方程中表示出来?独立练。反馈

引导学生说理由。

(5) 比较这两种方法你更喜欢哪种方法?

(6) 解方程要注意什么呢?(①要先在左上角写上解。②解方程的过程每一步都是等式,而且等号要对齐。③要判断方程的解是否正确,应该验算。)

(7)自学课本第58页,自己在课堂练习本上尝试进行验算。

以上教学片断一改过去方程教学的传统教法,重视由算理到算法的抽象和概括过程,让学生立足于数形结合,自己探索,自主发现,让学生经历了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到对比、优化的过程,渗透了模型思想(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抽象思想(优化思想)等的教学、培养学生能力,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智慧,也实现了智慧的启迪。

2.彰显数学思想地设问 点燃智慧

智慧课堂中教师的提问应是引发学生剥丝入茧,进行深层次思考的桥梁;是激发学生碰撞思维,点燃智慧火花的添加剂。不同于一般的数学设问的智慧型设问应是针对学习方法与思维方法的引导,如怎样从数学的角度去提取信息、提出问题;怎样进行迁移,利用旧知学习新知;怎样把复杂问题转化成简单的问题;面对问题如何分析,面对困难如何解决,促进学生辨析、帮助建模、提升思考、培养能力。上述案例《解决问题》在课后练习时通过以下三个追问帮助孩子建立解决问题的模型,渗透模型思想。“第1个4是谁?第2个4是谁?问题求什么?”

“我们要求的是哪一部分

要求这一部分也是先求……”

“要解决问题你用了几步?(两步)第一步求?第二步求?

之后在练习中不断的通过设计了这样教师引导的问题帮助孩子进行建模:问题:

(1)“该怎么求,先求什么?”(2)“为什么先求 ?”(3)这里的 “ ”这像例题中的 ?

有效的提问步步为营,彰显了教师引导建模的数学思想;有效渗透了对解决问题思考方法的巩固和深化,充分的体现了教师独到的教育智慧。

再如小学五年级《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在学生初步的探索认识了长方体后教师提出了几个问题:“如果想制作一个长方体框架需要什么材料?至少需要几根小棒?(12)”;“是不是任意的12条棱就可以搭出长方体的框架呢?带着这个问题,先在四人小组中讨论怎么搭才能又好又快的搭出长方体框架,和其他小组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最快制作成功。(小组合作完成,老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揭示长、宽、高的定义。然后展示学生拼出的长方体框架,交流做法。师再追问:“如果现在老师拆掉其中的一条棱,你能想象出这条棱的位置和大小吗?比划一下。依据是什么?”“如果再拆掉一条棱呢?你还能想象出这条棱的位置和大小吗?”“还能再拆吗?如果老师一直拆下去,想一想,至少要剩下几条棱的时候,才能保证可以想象出这个长方体的大小?(3条。哪3条呢?)动手试试看。”(学生动手操作,并展示自己的思考结果)大组进行质疑交流,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只要剩下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就可以想象出这个长方体的大小。

课件演示,长方体框架的形成

师:像这样的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在长方体中,它们还有各自的名称。

(看大屏幕) 课件显示: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是长方体的长、宽、高。

课件演示:长、宽、高,并告知学生一般情况把底面中较长的一条棱叫做长,较短的一条棱叫做宽,垂直于底面的棱叫做高。

提问: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长、宽、高?(4组)学生回答后课件演示验证

小结:长、宽、高这三条棱很重要,缺一不可,它们直接制约着这个长方体的形状和大小。这个教学环节在让学生了解长方体后做长方体框架,这既是对长方体特证认识上的加深,也是让学生在体验中进一步探索出长方体12条棱之间的关系,接着在拆棱的过程中,引出长方体长宽高的概念,通过辨析、想象等活动中明白长方体长、宽、高的重要性。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通过巧妙的设计一系列的问题,步步深入,实现学生智慧间的深度交锋、引发学生思考和想象,并通过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和动流,在思考中辨析、抽象、概括和归纳,渗透数学思想、习得方法、积淀素质。

3.凸显数学思想方法地练与评 形成智慧

有效的练习设计是智慧课堂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一般化的过程,即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应问题的具体过程,也是学生知识深化和巩固的环节。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的内容以及学生已具有的数学活动经验,设计更能让学生主动探索、实验、思考与合作为主的作业,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成为一个问题的探索者。有效的练习不仅应注意练习设计的层次性、科学性、构造性、发展性,而且要蕴含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重视思想方法的反馈和引导,精选题目、提炼方法,让学生具有运用技能娴熟解题的能力,才能达到提升学生智慧的预期目标。如《解决问题》练习设计:

出示小兔庄园的综合情景图

(1)指导看图“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开展一个学生提问题其他学生解决问题游戏:根据提供的信息,你能提什么数学问题,老师想给提出问题的同学一个权力,你想请谁来解答你的问题就请谁!

(3)一个学生提问题全班解答:你能提用两步解答的数学问题吗?先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再同桌交流反馈、教师根据学生所提的问题选择性的板书、全班齐练。选择板书问题:

兔爸爸和兔哥哥共拔15棵白菜,他们对兔妈妈说“我俩的总数比你多5棵”,“三只兔子共……?”

方法:齐练反馈:你是怎么想的?教师巡视,反馈正误两种方法。追问“为什么有‘多’却用减法算呢?”想的时候可以借助画草图。复习“知道什么?怎么解答解答正确吗?”的解题步骤。

15-5=10(棵)

15+10=25(棵)

菜园的周围种了桃树和苹果树2种果树,桃树有8棵,苹果树比桃树多12棵,一共种了多少棵果树?

方法:齐练展示不同做法,借助草图帮助学生思考本道题除了可以根据前面的做法还可以有什么方法?

(8×2+12=28)说思路。

以上练习通过设置综合情境,培养学生善于从多元信息中选择有用得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由“两能”顺利的过渡到“四能”。先开展“一个学生提问题其他学生解决问题游戏”在课的后半段时间里根据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活跃气氛,培养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又是为底下的提问题活动提供示范。学生在这一环节提的问题由于时间短多半为一步的比多比少的问题,其他学生解答时能比较顺利,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本节课里中间问题的解决。第二个环节的提问题活动让学生去除表像掌握本质,进行建模,巩固已学知识,并尝试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借助画草图解决问题;突破定势思维,学会举一反三,类比推理。此练习设计融趣味性、实效性、开放性、层次性、思想性于一体,有效地促进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能力。

三、基于数学思想 智慧探究

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任何数学课堂应共同遵循的准则,基于数学思想的智慧课堂也不例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提供探究的平台和空间,引导孩子积极的投入到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去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进行迁移、进行类比,尝试解决问题。

1. 运用数学思想经历数学化

智慧的课堂中应实现温柔地翻转,通过个体的探究和同伴的交流使学生深入到知识的本质进行数学化的思考,运用归纳、概括、总结进行横向数学化思考;运用类比、推理、联想进行纵向数学化的思考,从而让学生习得数学思想、积淀素养、培养后劲 。孙晓天教授曾经说过:“没有数学化的数学教学、没有给学生提供自己探究和思维空间的教学不是真正有效的教学。”如在《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中一开始便复习商不变的性质,为学生的迁移、类比(纵向数学化)埋下伏笔。接着教师出示几张图片,讲述唐僧分饼的故事:有一天,唐僧拿了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徒弟吃,他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切成2块,分给孙悟空1块。八戒见了说:“我要比大师兄多。”唐僧第二块饼平均切成4块,分给八戒2块。八戒嫌少不要,于是师傅把它给了沙僧。接着唐僧把第三块饼平均分成8块,给了八戒4块。聪明的同学们,你们知道悟空为什么笑吗?然后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拿出事先准备的三个大小相等的圆形纸片来,分别用阴影部分表示每个圆片的 再引导比较阴影部分的大小进而推出这三个分数大小相等。板书出示: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借助于学生熟悉的故事情节,引出数学问题,实现横向数学化的过程。

在此基础上引导观察对比,组织小组讨论: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不相同,但是它们的大小完全相同,这里会不会藏着什么规律呢?仔细观察:它们的分子、分母各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呢?

小组通过讨论,相互评价补充,归纳和概括出这三个分数的变化规律。

进而教师再引导孩子举例验证 (这里的“相同的数”不但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之后让孩子自己将这两个规律进行归纳总结,全班反馈交流。学生通过抽象、归纳得到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师再引导反思:你认为在这个性质中哪个词最关键?学生观察发现关键字:“同时”,“相同的数”,“0除外”并进行自发式的交流说理。最后将它与商的不变规律的建立联系,再举例说明。最后让学生运用了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分母不同而大小相同的分数。

以上环节中教师巧妙地借助原有的知识基础——商不变得性质让学生进行类比演绎,再引导学生在观察、分析、交流、讨论的基础上,通过归纳和概括,实现认知上的飞跃,实现纵向数学化,获得新知。整个过程是经历横向数学化和纵向数学化地过程,凸显数学思想,具有足够的思维容量,课堂显得厚实又不失灵动。

2.立足基本思想,促进形式化

数学教学中教师在实践活动或重要的教学环节之后,引导学生让学生用个性化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发现,经历形式化的过程。有意识地创设问题促进学生的反思,反思自己的解题过程、解题思路,使学生对自己的判断与活动及语言表达进行思考并加以修正,让学生运用抽象、推理、建模三大基本思想建构数学知识与能力体系,这样的数学学习也才能真正触及数学思维的内在实质,才能使学生在比较、辨析和反思中,把感性的认识上升为理性的认识,把知识和方法内化为可灵活运用的系统,促进结构化,发展智慧。如《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中,教师在出示例题24×12= 时可以让学生试着求得数,再反馈交流,学生的方法可能很多,方法一:24×10=240,24×2=48,240+48=288;方法二:24×6=144,144+144=288;方法三:24×6=144,144×=288;方法四:24×4=96, 24×8=192,96+192=288;方法五:用列竖式的方法(略)。有智慧的教师会一一的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计算的理由,当用竖式计算的孩子说完理由之后,会适时地提问其他的孩子“你听清楚他说的理由吗?你再来说以说”,这样的提问可以重复一至两次,让孩子通过倾听同伴的话语理解本节课的知识重点——竖式计算的算理,然后再比较这些方法当中哪种方法比较简便,在算法多样化地基础上引导优化。促进学生进行反思和比较,进而引导学生发现“方法一”和“方法五”的算理是一样的,只不过书写的方法不同而已,然后让全班的孩子都用列竖式的方法算一算,再进行反馈和讲解,以保证全班80%的孩子都能掌握这一基本的计算方法。紧接着让孩子进行模仿练习并反馈,再引导孩子观察板书中的例题和练习,反思整个计算的过程,并和同伴交流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进行抽象和概括,推理和建模,获得算法。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地设计引导学生反思和对比的环节,让学生在和自己对话、和同伴对话的过程中实现经历算理的探索和算法的概括和提升,学生在扎实掌握算法的同时三大基本思想也得到有效地渗透,思维能力和水平将获得长足发展,积淀数学素养,习得智慧。

构建思想、厚实、智慧的新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景观是广大数学教师的美好心愿。在教育教学工作我们应大胆地实践,小心地求证,善于用智慧的眼光分析教材,备课,在课堂上尝试和学生进行智慧地对话,让孩子善于用数学的方法思维方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努力促进学生的数学智慧、数学素养等的提升,实现师生共赢,福慧双增!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张奠宙 赵小平﹒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更重要﹒华东师范大学《数学教学》2007年第10期

[3] 梁秋莲﹒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数学的基本思想﹒小学数学教育﹒2012﹒3

篇2

关键词:探究 小学生 质疑 方法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笔者十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得出《质疑问难是开发学生智力的良方》,而今,又在实施素质的过程中,从事了五年数学教学。五年来,深感要落实好素质教育,数学教学也要注重学生质疑。那么,怎样在数学课中指导学生质疑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激发敢于质疑的勇气

数学质疑比语文难,起初大部分学生觉得无从下手,因而不敢质疑。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用“考不住老师的学生不是好学生”,“谁想当一名小数学家找出问题”等办法诱导学生在听讲、阅读、练习中把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另一方面用“××怎么样,”“为什么……”等方式给学生搭桥引路,帮助他们质疑。这样,那些增强好胜的学生一激就发,节节课有疑;而那些胆小寡言者还需要爱护和扶持。教师要有意识地让他们发表见解,对他们的理解、说法既不能不屑不答,也不能泼凉水,而要善意地、认真地对待,并不适时机地表扬鼓励,激发他们质疑的勇气。如:教例题“修一段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 2/5,第二天修了全长的 1/4 ,还剩几分几没有修?”时,一学生说用“单位1?减去已经修了 2/5 和 1/4 ,就是剩下没有修的。”可差生ⅹⅹ问道:“什么叫单位1”?当时许多学生讥笑她太笨了,连什么叫单位“1”都不知道。笔者及时表扬了该生,不仅激发了她敢于质疑的勇气,还带动了其他同学大胆质疑,从而启迪了学生的思维。

二、教给善于质疑的方法

敢于质疑并不难,难的是善于质疑。当学生感于质疑后,教师要指点质疑的途径,教给质疑的方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质疑。

1.找原因质疑法

即找出不理解问题的原因。如教小数的读法时,有学生问道:“小数部分与整数部分的读法怎么不一样?”通过质疑讨论,学生找出了小数部分与整数部分读法不一样的原因是由于它们所表示的意义不同。还有“四则运算顺序为什么要先乘除后加减?”“为什么公约数讲最大,而公倍数却讲最小?”等问题的分析讨论,使学生弄清了知识的来龙去脉,因而理解得更加透彻全面。

2.寻实质质疑法

即寻找概念、法则及数量的实质所在。如:“三角形的定义能否把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换成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加法、乘法都有交换率,减法、除法怎么没有交换率?”“甲比乙多25%,乙为什么比甲少20%?”这类问题的辩论,使学生抓住了知识的实质之处

3.揭矛盾质疑法

即把自己认为有矛盾的地方揭示出来。如教《方程的意义》后判断2a+3a=5a不是方程。一学生问:“2a+3a=5a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符合方程的概念,为什么不是方程?”教学《比》后,有学生说:“体育比赛中的3:0,2:0等不是与比的后项不能是0矛盾了吗?”此类问题表面上与所学知识矛盾,但经过辩驳后学生弄清了原因,加深了理解与应用。

4.辩差异质疑法

即辩别相似知识的不同之处。如:“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能否说成被除数等于分子,除数等于分母?”这一问题的质疑讨论,学生明确了虽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表示a÷b=a / b ,但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种数,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所以只能说“相当于”,不能说“等于”。

5.比优劣质疑法

让学生平时养成比较哪种方法好的习惯。如:解应用题“红星机械厂加工一批零件,计划每天加工140件,5天完成任务,实际提前一天完成了任务。实际每天比计划每天多生产多少件?”普通的减法是140×5÷(5-1)-140=35(件),但由于学生平时养成了比优劣质疑的习惯,就想出了140÷(5-1)=35(件),这种简洁科学的解法。运用比优劣质疑法,不仅使学生思维敏捷,分析透彻,而且提高了学生效率。

6.抓联系质疑法

抓住知识间的联系,分析扩展。如:“求三角形的面积时为什么要除以2?”学生分析讨论后,明确了除以2的原因,搞清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与它同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关系;同时,又扩展到梯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为学生自主地探索规律奠定了基础。

三、培养乐于探究的习惯

篇3

关键词:中职英语;词汇教学;方法

职业学校的学生一直对中职英语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一方面原因是由于其学生自身的情况,可能是牵扯到社会与家庭原因;另一方面是职业教师没有掌握很好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对中职英语的兴趣一直提不上来。

一、中职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差异性大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的职业学校在具体教学中所使用的英语教材千差万别,有的职业学校甚至还在使用普通高中的英语教材。这就造成了学生在中职英语方面的先天薄弱性,这种情况又进一步加剧了学生对中职英语的不喜欢,使得其学习动力不足,如此形成了恶性循环,最后让学生在中职英语方面能力十分微弱。

(二)教学条件的限制

职业学校学生在中职英语方面能力不强,是由于受到教学方面的极大限制。因为对于职业学校来说,本身并没有那么好的教育资源与条件,而且国家给与的支持力度相对来说又不是很强,中职学生的英语能力差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教学方法不灵活

在具体的中职英语词汇学习中,由于教师不能很好的掌握其教学方法,在具体的英语词汇教课过程中没有灵活性,使得学生往往提不起来对中职英语词汇的兴趣。但词汇在其英语的学习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是学好英语的前提和基础,职业教师这样的教学方法,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英语基础,使得后来的英语学习更加的困难。

二、提高中职英语词汇的教学方法

(一)明确职业英语的词汇范围

职业学校学生的英语差,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没有明确其词汇范围,根据2009年我国颁布的有关于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规定,中职学生要在高中阶段掌握200个常用词语和1700个单词。有了词汇的规定范围,并且将各个专业的专业词汇编制成小册子发给学生,对此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记忆,学生学习起来就会相对轻松很多。

(二)加深学生对词汇的掌握和理解

虽然职业学校学生的教学资源相对来说较差,又受限于各种教学条件,但很多学生对于其不同的国家文化之间的差异却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爱好,所以教师在进行具体的词汇教学过程中,要尝试着向学生讲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并通过这些比较来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进而轻松的掌握和理解英语词汇。

在教学实践中,能让学生有效掌握英语词汇的同时获得社会及文化知识的认同,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一个不了解词的内涵的学生是不会理解这个词的意义的,不管他能否读出或者翻译出那个词”,这句话充分的说明了在词汇教学过程中,对词汇文化意义的探讨是非常重要而且必要的,例如“Make both ends meet”,如果不了解“meet”和“meat”这个词谐音,并且不知道这个成语的典故和内涵,就不能领会其“收支平衡”的意思,同时也就不能牢固掌握这个成语。既然汉语成渝中根本没有这样的比喻,学生就不会想到骨头的两边都是肉会是收支平衡的意思。通过这个比较词组在不同文化中的不同含义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将这个短语轻松的掌握和运用。所以,在学习英语词汇中,要尽可能的挖掘词汇的文化意义,让其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三)灵活掌握教学方法

在英语学习中,职业学校学生经常感到词汇多、难掌握。然而词汇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它是学好英语的必备基础,一个著名的语言学家曾经说过,如果没有语法,人们表达不出太多东西,而如果没有词汇,人们则没法进行表达。所以,如何帮助学生顺利度过词汇难关,作为职业学校英语老师其所起到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在向学生传授英语词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用不同的话题来启发学生,从而达到激发他们学习积极性的目的,而探究语言就是一个主要途径,在职业学校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尽可能的告诉学生语源,让学生了解不同词汇的出处和来源,因为语源的范围十分广泛,内容也非常丰富,有来自民间习俗和风土人情的;有来自神话传说和文学著作的;有来自自然科学和商业金融的,教师可以用学生比较熟悉或者感兴趣的例子让学生学习和了解语源,这就要求教师要随时搜集有趣的的话题、故事及各种典故,并将其充分的融入到课堂中,使得原本让人感觉乏味的英语词汇变得富有色彩和充满趣味,如此方能激发学生对词汇学习的兴趣和爱好,从而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四)通过比较,掌握词汇的构成规律

词汇教学中,将音、形、义相同、相近或相反的词汇进行比较,分析其特点,做到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帮助学生把零散的知识联系起来。

1.音、形、义比较

通过了解语音和拼写的关系,把音、形、义、等方面通过相似之处进行比较分析。主要包括:同音、同行、异形词,同形、异音、异形词,同音、异形、异议词,同义、异形、异音词,形近音近词,字母不发音词六个方面的比较。

2.同义比较

学生最容易混淆的难点就是同义词,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应运用比较法找出异同点,帮助学生弄会词汇的具体含义,如学习“fetch”时可把“bring”“take”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并配上相应的句子或短文:“My mother asked me to bring my apple to my home ,but I forgot to take them when I returned home ,so I have to fetch them”

(五)通过联想强化记忆

按照词汇与词汇的不同关系,联想可分为:对比联想、关系联想、相似联想和词缀联想。

篇4

【关键词】中职;烹饪英语;词汇特点;有效方法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没有词汇,就建不出高楼大厦;没有词汇教学,英语教学就是空中楼阁。烹饪英语作为一种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 ESP)其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在普通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 EGP)基础上,使学生理解记忆烹饪专业方面的英语词汇,并会运用于将来的工作实践中。然而烹饪专业学生英语基础较差,且参差不齐,对英语学习没有信心和兴趣,学习英语的主要障碍就是词汇的严重匮乏。基于烹饪英语词汇的特点,笔者在烹饪英语词汇教学实践过程中,探索词汇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中职烹饪英语词汇的特点

(一)有显著的专业特点

烹饪英语词汇主要分为普通词汇和专业术语。普通词汇指平时生活中使用的词汇,如famous(著名的)、 delicious(美味的)、 taste(品尝)、 live(居住)等。烹饪专业术语指在烹饪过程中和烹饪英文资料中经常使用的烹饪行业通用的用语。如烹饪刀工术语有dice(切丁)、 cube(切小块)、 shred (切丝)、mince(切碎)、 chop(剁)、 slice(切片)等;烹饪原料术语有cucumber (黄瓜)、celery(芹菜)、 onion(洋葱) shallot(葱)等;菜名如steamed fish head with diced hot red pepper (剁椒鱼头)、twice-cooked meat(回锅肉)、sweet and sour litchi meat(荔枝肉)。这类词广而多,但用法稳定,在烹饪英语中占主要地位。学生掌握了这些词汇,对烹饪英语的学习和以后的工作实践都能发挥较大的作用。

(二)有清晰的术语类别

烹饪专业术语主要分成烹饪原材料、烹饪调料、烹饪方法、烹饪工具、烹饪菜单五大类;其中烹饪原材料又可分为肉类、海鲜类、蔬菜类、水果类;菜单通常分为中餐、西餐和酒类;其中中餐菜单又可分为冷菜类、热菜类、汤类以及主食和小吃;西餐菜单可分为开胃菜、汤类、沙拉、主菜、甜品和饮料;酒类可分为中国酒和洋酒。学生掌握词汇的分类能有效地理清词汇记忆的思路,借助思维导图,对所学词汇一目了然,高效记忆单词。

(三)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蕴含着特定的文化内涵。烹饪英语中不少词汇与美国和英国的文化历史息息相关,如一些习语、比喻及典故等,有其特定的文化背景氛围。学生理解这种文化背景,就能灵活运用这些词汇,增强语言交际能力,并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如“Every dog has his day.”如果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把英语中的“dog”按字面意思译为“狗”,对这句话就会感到费解。“狗”在中国贬义较多,比如“落水狗”、“狗咬耗子,多管闲事”,但在英语中“dog”含有褒意的意思。学生知道这些就不会奇怪为什么要把人与狗相提并论,也就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每个人都有得意之时。对于类似的句子“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学生也能够理解并灵活运用。

二、中职烹饪英语词汇的有效教学

(一)重温语音学习

许多中职生不懂单词发音或者害怕发音不准,索性不开口,影响了词汇的学习,进而造成听说读写各方面的困难。他们初中的基础词汇本来就贫乏,对烹饪专业英语的专业术语更是望而却步。如果不顾实际情况,只是赶着完成英语课程的教学任务,学生的排斥心理和厌学情绪会更加严重。笔者认为重温音标学习,把高频率的普通词汇和专业词汇融入到音标的教学中,充分利用课堂和早读时间播放光盘和磁带,经常对学生进行正确音标和所学词汇发音示范,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结合音标,把发音规则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找到单词基本的音形对应规则,培养学生的拼读能力。

(二)制作单词卡片

烹饪词汇有清晰的术语类别,根据这些类别把一些关键词和核心词汇,制作成卡片,在卡片上写上音标、词性、词意,或根据其意打印出生动活泼的情景图,帮助学生记忆。如steam我用一笼馒头的图片,roast我用一只烤鸭的图片,boil我用一个煮好的剥了一半壳的鸡蛋的图片,slice我用切成片的黄瓜的图片。在制作过程中,鼓励学生把记下单词的读音。做出图文并茂的卡片后,上课时间可组织学生进行‘I read it, you show it’竞赛。一次一个类别十张卡片,及时复习卡片上的内容,抓住任何可表扬的机会,激励学生,并准备一些小奖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喜欢上“我爱记单词”的活动。在学生对单词的读音和意思熟悉后,就开始听写单词,对写出最多而且正确率最高的学生进行加分和物资奖励。通过这样反复的竞赛,及时的检查和评估,培养学生热爱记单词的习惯,巩固学生记单词的效果。

卡片上的单词过关以后,就可以组织学生玩拼图游戏,拼出正确的菜名。菜名比较普遍的写法是“做法/味道/人名/地名+主料+in/with+配料”。把全班学生分成5组,每组一个leader。在leader的帮助下,每组学生把卡片按做法、味道、荤菜、素菜、调味品等分类,程度好的同学可以多管理一些卡片,程度差的同学少拿些卡片。老师用PPT展示一道菜,学生马上用卡片拼出正确的菜名,并大声念出来,速度快而正确的给与加分。这样借助团队的力量,在激烈有趣的竞争中,同学们熟悉了单词,记住了很多菜名,如Braised Dongpo Pork(东坡肉)、 Sauteed Sliced Pork with Black Fungus(木耳肉片)、 Deep-fried Spare Ribs withSpicy Salt(椒盐炸排条)、Pork Lungs in Chili Sauce(夫妻肺片)。同时同学们对烹饪专业术语的理解运用能力也更上了一个台阶。

(三)注重实训实践

创设真实情境,以任务驱动把学生带入实训室,在实训操作过程中进行词汇的学习。在实训室,学生对厨房设备、原材料、调味品的英文表达有了进一步熟悉;在专业实训中对理论学习菜肴的制作有了进一步升华,实现了专业技能水平和烹饪英语口语水平的共同提高。如在 (荔枝肉)的项目教学中,实训前,充分利用微课的辅助功能,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完成导学案中词汇和句型的练习,如制作菜肴所需原材料meat(肉)、 potato(马铃薯)、 ketchup(番茄酱)、 shallot(葱);制作菜肴动作描述的短语peel(削皮),cut…into small cubes(把…..切成小块),rinse…with cold water(用冷水冲洗),heat up the oil(热油),deep-fry with a frying basket(用炸篮炸),quick-fry(爆炒),add…into(在……加入),dish up(装盘)。在实训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眼、耳、口、手、脑并用,训练用英语描述所需原材料和制作过程,最后用英语评价菜肴的味道。整个实训过程中,教师可以安排人做好活动的录像工作,并在学生自评及互评前做片段回放。课堂播放录像能给学生很大的鼓励作用,满足他们爱表现的欲望和被关注的心理需求。

(四)注重词汇的文化内涵

随着中西烹饪交流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厨师队伍也日益国际化,更要重视饮食文化的国际交流。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中发挥重要作用。语言文化最活跃的单位就是词汇,了解文化差异就要注意词汇的文化内涵的比较。烹饪原材料很多英文词汇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如 You’re really a goose! I’m bananas!(你真是个呆子!我快要疯了!) goose本意是“鹅”,这里的意思是“呆子”, bananas本指“香蕉”,这里的意思是“疯了的”;又如Though he was in a big trouble, he is cool as a cucumber.(虽然他陷入大麻烦,但他十分冷静。)其中to be cool as a cucumber不是“像黄瓜一样酷”而是“冷静”的意思。了解词汇的文化内涵,增加词汇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词汇。

学生熟练掌握烹饪专业英语并能用英语交流,在中西烹饪文化不断交流合作的今天,就业会有更多的优势。而英语学习以词汇为本,一个烹饪学生的英语水平跟他的词汇量息息相关,烹饪专业教师要多从学生角度出发,探索更多烹饪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林红明.实训+英语考评机制下中职烹饪英语词汇教学的策略与思考[j].职教通讯,2014(18):71-73.

篇5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电算教学;培养目标;教学手段;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9-033-01

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校不同,普通高校更加注重培养全面性,综合性的人才,而中等职业学校旨在培养应用型人才。近年来,随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中等职业学校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为了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的质量,学校必须明确社会责任,即为社会培养优秀的技术人员。现如今,会计是最热门的行业之一,很多高校也纷纷开设了会计学科,如何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培养出优秀的应用型会计人才是很多中等职业学校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本文作者仅就会计学科中的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得出了以下结论,报告如下:

一、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培养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更注重对学生技术的培训,他们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应用型人才。会计学专业是很多中等职业学校的主要专业,会计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大多数将成为企事业单位的一般会计人员。所以,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培养目标应该更注重会计的实用性和操作性,应该将目标定位在“60%一 70%已接受会计电算化初级知识培训”上。

二、中等职业教育中会计电算化教学的不足

近年来,随着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已经供过于求了,社会越来越需要技术型的人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如此有利的环境下快速的发展,与此同时,其教育方式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中等职业教育中会计电算化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以理论知识为主

第一,教学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目标是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应用型人才,这就使得其教学特点必须注重实用性和操作性。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会计教学的应用效果并不明显,主要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教师的教学理念存在偏离,过分注重毕业证书或者从业资格证的取得,没有对学生进行实践性的辅导。另一方面,教学设备不充足,教师无法开展各类实践教学活动,这两方面原因最终导致了教师将教学内容放在了以理论知识为主的教育上,从而忽略了实用技能的培训。

2、教师普遍重视理论课的备课

第二,教师普遍重视理论课的备课。由于我国教育改革才刚刚实行,很多老教师一时之间难以改变原来的教学方式。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教学设施还不像现在这么先进,他们能运用的教学手段只有黑板粉笔和一本教案,所以,当今教师还是普遍重视理论课的备课。虽然近些年来多次强调实验班教学,但是由于知识和社会实践的水平有限,最终导致达不到预期的实验效果,课程培训的效率不高。教师应当注重教学活动的设计,根据当前社会对会计人才的技能需求确定教学方案,才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技术型人才。

3、仿真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第三,会计电算化实训室的仿真性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各类软件的开发和应用都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在中等职业学校的会计电算化的教学中,计算机开发软件主要应用与会计电算化实训室,根据教学的要求,会计电算化实训室的仿真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为学生提供更规范的培训氛围。学生通过专业课程的技能培训,能够更好的掌握以后工作的工作职能和工作流程等实际问题,这对会计专业学生的教育是非常有益的。

三、提高职业教育会计电算化教学水平的手段

1、适当运用比较法,增强教学效果

中等职业学校在会计电算化的教学上可做一些新的尝试来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比如适当运用比较法以增强教学效果。比较法已被运用到各种学科的教学中,而且教学效果明显。

2、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主要包括多媒体,视频,图片和各种教学软件,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而言,改变了传统教学方法死板沉闷,枯燥乏味的特点,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灵活多变,寓教于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更多的时候的作用是一种兴趣的培养,使人能够很好的生存在社会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抽象性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另外,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成为未来教育的主流形式,教师必须要适应新的教学方式,不断的提高教学水平,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应用型人才。

3、采用案例教学,将教学活动的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

在会计电算化的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它能够将教学活动的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只靠理论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采用案例教学,能够让学生通过案例的理论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样学生以后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就能够有所启发,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会计电算化的实践教学活动主要有两个步骤:第一,根据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内容设计案例,对重点,难点内容的案例进行重点设计。第二,让学生在课堂上讨论案例并对案例进行总结。通过采取案例教学的方式,将教学活动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有机的结合,达到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炳惠.浅议职业教育中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方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4):4.

篇6

一、对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的评价

首先,理论课程在财会专业中的比重比实操部分多,要完成该专业的实践操作必须要有良好的理论知识做支撑。由于本课程的操作练习都需与账簿等会计资料打交道,很多学生对这种枯燥乏味的学习缺乏兴趣,导致学习的主动性不强。这不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会计工作态度。

其次,传统的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中都以老师讲解为主,学生缺乏自主性,不利于学习兴趣的调动,教学效率低。

最后,在会计专业考试方面,该课程的考试以上机形式进行,考试涉及的内容广、题量大,考试重点难确定,考试难度明显上升。然而,学生对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的重视度不足,不明白该课程在会计学习中的重要意义,忽视了该学科的学习,导致该学科的考试成绩较靠后,影响整体成绩。

二、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方法改进措施

1.通过案例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考试的适应性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各省市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也开始不同程度的改革,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的考试内容发生了变化,案例分析题所占的比例增大。老师们必须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学生的案例分析能力,使学生能够快速适应考试变化。

案例教学法是目前在会计科目教学过程中效果比较突出的教学模式。通过这种教学手段,老师可将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中较为抽象的内容转变为具体的案例,便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老师们可以选择趣味性相对较强的实例进行分析,改变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以往枯燥乏味的学习氛围,逐渐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率及质量。

例如,在进行法律责任相关内容的教学时,可以展示以下案例。2014年6月,某市财政局的检查小组检查某公司的会计工作情况,检查结果显示:第一,该公司设置了不止一套账,其中,大帐负责对外使用,而小账则在公司内部使用;第二,该公司的出纳岗位由本企业总经理的亲戚担任,该亲戚未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第三,该公司在进行会计资料管理时未能完整保存,造成原始会计资料丢失;第四,该公司资金不足,需要通过银行贷款缓解资金压力,财务管理负责人陈某为了成功取得银行贷款,在公司董事长王某的许可下对公司2013年的财务会计报告做了调整,把原来的亏损状态转变成了盈利状态。提问:该公司的上述行为是否存在违法,如果确有违法现象,需要承担哪些相应的法律责任?案例展示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组讨论,鼓励每一位小组成员发表意见,深化对相关教学内容的理解。老师们应该在学生讨论之前把讨论的主要内容告知学生,让学生重点了解法律责任的概念,违反会计制度规定的主要表现及其应该承担的后果,除了会计制度规定违法行为外,其他会计违法行为的主要表现有哪些,应该承担怎样的法律后果。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明确讨论内容和目标,提高讨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最后老师对各小组的讨论发言情况进行点评。

2.推广项目教学方法,保证教学质量

首先,对教学项目进行明确划分,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在会计操作上的技能水平,完善其会计行为。例如,我们可以将本门课程划分为会计法应用能力、支付结算法应用能力、税收法律应用能力、财政法规应用能力、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这五个模块,并确定每个模块的教学项目及需要达到的职业技能。

第一模块:会计法应用能力。教学项目包括: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档案整理、违反会计法的案例分析三项。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其职业技能包括:会计基本技能(识别伪钞、点钞、记账、文字录用、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

档案整理,其职业技能有:档案管理能力。

违反会计法的案例分析,其职业技能有:识别违反会计法的行为及责任后果。

第二模块:支付结算法应用能力。教学项目包括:支付结算规定、银行账户的识别与设立、支付结算的违纪行为三项。

支付结算规定,其职业技能包括:熟悉支付结算流程、识别有效的票据行为及规范出票、正确使用票据权利等。

银行账户的识别与设立,其职业技能包括:正确使用、管理银行账户。

支付结算的违纪行为,其职业技能有:合法使用支付结算方式。

第三模块:税收法律应用能力。教学项目包括:主要税种的计算及征收管理、税务登记程序、违反税法的行为三项。

主要税种的计算及征收管理,其职业技能包括:正确计算税金、依法纳税申报缴纳税额等。

税务登记程序,其职业技能有:依法登记。

违反税法的行为,其职业技能包括:不同税收征收措施的识别、识别违反税收管理法的行为与责任等。

第四模块:财政法规应用能力。其教学项目包括:预算法律、政府采购法、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等。职业技能包括:识别违反财政法规的行为、明辨是非,依法办事等。

第五模块: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其教学项目包括:会计职业德内涵的理解、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案例分析两项。职业技能包括:识别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行为,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等。

其次,明确项目教学目标及相关要求,让学生清楚在学习中应重点掌握哪些内容。老师们应在项目实施之前告知学生,他们在进行项目研究的过程中需要用到哪些课程知识,引导学生在实施项目前对相关知识进行了解和复习。

最后,将项目分解成具体的任务,明确任务实施的具体要求,熟悉任务实施的步骤,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提高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应用能力。当学生完成任务后,老师们要鼓励他们对自己的项目实施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将自己的心得体会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促进其对新知识的吸收。老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确实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项目教学法可以与其他教学模式,例如将案例教学法进行有效结合,共同应用于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的教学中,全面保障教学效果。

3.培养学生诚信、守法观念,重视会计资格考试

会计从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必须遵循会计职业道德及相关会计职业规范和准则。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诚信守法意识,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首先,老师们要更新职业教育理念,明确课程教学方法革新的指导思想。一直以来,在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中,多数学生表示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的理论是考试难度最大的部分。教师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使学生树立诚信守法意识,培养会计相关职业道德。其次,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巧妙融入教学课堂中,使学生慢慢形成正确的会计职业价值观。学生的就业方向是会计行业,这就使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更为迫切。老师们必须要做好教学工作,促进学生对财经法规的理解,树立守法观念。最后,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为学生日后的就业工作做好准备。

篇7

一、高职财务会计实践教学现状及原因

1.教学观念。对高职的财会专业学生来说,动手能力强是他们与财经类高校学生竞争的主要优势,也是他们在社会上的立身之本。然而,理论教学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思想仍影响着高职教育,无论在课程设置、教学课时安排还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都表现得很明显。尽管高职会计教师已认识到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还存在着对会计实践性教学这样那样的片面性理解,致使目前的会计实践教学主要以模拟实习为主,这是远远不够的。

2.实践教学环境。财务会计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都配有会计模拟实训室,以提供学生会计实验、实习需要。但是,就实训室的配置情况来看,远未达到仿真要求。由于实验经费短缺,实训室软、硬件滞后于目前的实际情况,没有完整的会计模拟数据系统,无法保证实验实训需求,有的院校甚至完全是手工实验操作,其实验实训能力、效果可想而知。另外,由于校外实训基地严重缺乏,使得学生的专业生产实习不可能真正落到实处,大多数学生真正用于实习的时间非常少。

3.师资水平。从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队伍的现状来看,脱离实践可以说是较为普遍的现象。现在的高职会计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他们缺乏实践经验是毋庸置疑的,进入高职教学岗位后,正值高职院校扩大招生规模,教学任务繁重,往往难以抽出时间参加社会实践。另一方面,大多数高职院校也没有把教师参加社会实践纳入教学管理计划或形成制度,在时间上、组织上和经费上都没有相应的安排和保证,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教师脱离实践的现象。

4.实践教学方式。现今高职教师正逐渐地从“三个一”(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状态向多媒体教学转化,其教学手段越来越先进,但针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会计课件制作上没有突破,课件内容完全来自教材,缺乏来源于社会实践的案例创作。

二、改进高职财务会计实践教学的措施

1.更新观念,优化课程设置,调整课程设计,突出实践能力。要培养出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会计人才,其核心工程就是要设计出具有高职特点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国际化的社会,对财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能力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对能力要求而言,未来的财会人员必须具有传递和接受信息的能力,与他人一起共事的能力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像英语、计算机、MBA、演讲技巧等都要进入实践技能项目作为会计人才的硬件素质之一。对知识结构而言,应具有会计专业知识和企业管理知识。20世纪90年代,美国会计学会(AAA)提出财会专业开设的第一门课程应是《会计学导论》,它把与财会密切的财税、金融、市场和公司经营等相关知识整合起来,帮助学生了解公司负责人整合和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处理和解决经济业务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此项建议值得我国高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时予以借鉴。

2.提高会计教师的实践技能,重点培养“双师型”教师。(1)采取内引外联的方式,结合教学进行教师培训。可向企事业单位、会计事务所聘请财务总监、注册会计师担任客座教授,让他们既到学校指导会计教学工作,进行教师培训,又让他们担任会计课程教学,弥补在校会计教师实践知识的不足。(2)采取上送下派的方式,提高会计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技能。对未经过实践锻炼、动手操作能力差的教师,可下派到业务部门、企业等挂职锻炼,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3)创造条件让会计教师平时经常到第一线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熟练掌握会计循环各个阶段的实务操作,并能够解答会计循环过程中出现的操作问题,熟练掌握会计核算中一些特殊会计事项的处理,具有综合会计信息、分析会计信息的能力。

篇8

【关键词】 锁骨下静脉置管;回血;护理;安全

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是为危重病患者进行安全输液、静脉营养支持及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主要静脉通道,便于抢救急危重患者的一种重要医疗手段[1]。 试抽回血是保证管路在血管内的必要护理措施。但由于试抽回血时护理操作不当所致回血量过多污染管腔、导管相关感染、脱管等并发症不容忽视[2]。为此,本研究将锁骨下静脉置管两种回血方法的应用进行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科室ICU自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共收治实施左侧锁骨下静脉置管患者120例,男71例,女49例,年龄32~89岁,平均60.5岁。左侧锁骨下静脉置管留置时间3~14 d。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60例,其中男37例,女23例;对照组60例,男34例,女2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留置导管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材料与方法

1.2.1 材料 中心静脉置管选用广东百合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出产的规格型号双腔7Fr—20 cm。拔除中心静脉置管后使用无菌剪取头端2~3 cm行细菌学培养。实验组采用天津哈娜好医材有限公司出产的规格SYQ—502—06AP—12一次性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对照组采用常州市春光医用器材有限公司出产的5 ml注射器。

1.2.2 抽取回血方法 实验组:护士将输注0.9%生理盐水的输液器调节开关放置于毛菲式滴管下5 cm处关闭开关,向上牵拉关闭状态的调节器1 cm,使静脉置管管腔内形成负压,观察锁骨下静脉置管可视管腔内回血长度(4±2)cm。见到回血立即打开调节开关,挤压毛菲式小壶3~5次,使0.9生理盐水脉冲式冲刷静脉置管管腔内壁,避免血栓的形成。 对照组:护士使用安尔碘棉球消毒中心静脉置管外露端,自然待干。使用3 ml配置好的50 U/ml的肝素钠溶液(肝素钠2 ml原液加250 ml生理盐水)注射器,连接中心静脉置管外露端回抽导管内血液,回抽血液力度为1 ml负压,观察锁骨下静脉置管可视管腔内回血后将肝素钠溶液采用脉冲式推注法冲管,推注后连接输液器进行输液。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锁骨下静脉置管回血方法有关回血率、回血长度、导管感染率、护理操作时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a=0.05。

2 结果

2.1 实验组回血法回血率高于对照组,导管感染率降低,护理操作时间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实验组与对照组回血长度对比,对照组因中心静脉留置时间的长短的不同而致使回血长度的变化不规则,不利于护理观察;实验组不同时间阶段回血长度稳定,便于观察与护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实验组输液器调节开关与对照组注射器回抽血液法对导管回血率的比较分析,本结果提示实验组的回血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因当把输液器调节开关放置于毛菲式滴管下5 cm处关闭开关,向上牵拉关闭状态的调节器时输液器的张力空间大,使静脉置管管腔内形成负压增加,因而中心静脉置管管腔更容易出现回血[3]。实验组第5天未抽出回血1例,因脱管拔除。对照组置管第3天无回血3例,改为实验组方法可见回血。6例第5天无回血,改为实验组4例抽到回血,两例意外脱管拔除。

3.2 实验组输液器调节开关与对照组注射器回抽血液法对外露导管回血长度的比较分析,本结果提示实验组采用输液器调节开关控制应用的负压原理所引起外露管腔回血长度为(4±2)cm。对照组因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长短的不同而致使回抽血液的长度变化不规则,当回抽血液力度小于1 ml负压时,观察外露管腔回血量不足,回抽血液力度大于1 ml负压时外露管腔回血量不均衡,管腔内回血量过多易污染输液装置而增加导管感染率,不利于护理观察。

4 小结

试抽回血是观察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管路在血管内的必要护理操作。不恰当的试抽回血操作易造成回血量过多污染管腔、护理操作未遵循无菌原则而导致导管相关感染、脱管等并发症的发生。 通过临床对比观察,使用输液器调节开关负压原理回血法较注射器回血法外露管腔可视回血量均衡,护理操作快速、简单,避免因管腔内回血量过多污染输液装置增加导管感染率,提高了护理工作的安全性、有效性,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参 考 文 献

[1] 桂煜.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原因分析及相关对策.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245—246.

篇9

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学生;成本會计;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2)0l-0084-04

成本會计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形成而产生的,主要核算商品生产、流通过程中发生的种种耗费。现代成本會计拓宽了传统成本會计的内涵和外延,成本會计的对象不仅包括产品生产成本、期间费用,还包括标准成本、责任成本等专项成本;成本會计的职能也有所扩大,由传统的核算职能向成本预测、决策、控制、分析转变。有著名学者指出,一个好的成本管理者,胜过一打经济学家。现代社會对成本管理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在校学生而言,由于缺乏企业实践,对工厂管理组织机构、生产组织形式等实践知识知之甚少,这些对于成本會计教师有效实施教学方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一、成本會计课程教学的特点和难点

(一)成本會计课程特点

成本會计课程计算方法多,公式多,计算量大。例如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的核算方法共计有七种方法,如约当产量比例法、定额成本法、定额比例法等方法,每种方法教材都总结了一系列公式,死记硬背只能使学生痛苦不堪,而且公式记住了还不一定會做题;其次,成本核算的程序复杂,图表多。例如采用分步法核算连续型复杂生产企业的完工产品成本,核算方法有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逐步结转分步法中可以采用综合结转的方法计算成本,还可以采用分项结转的方法计算成本。但是采用综合结转的方法,虽然计算出了最终完工产品的成本,但完工产品成本中的各成本项目金额不清楚,不利于成本分析,所以有必要逆工序进行成本还原,目的是为了明确完工产品成本中各成本项目的金额及构成比例。而成本还原是一个非常麻烦的计算过程,成本还原时,数据的汇总和分配过程中會产生许多成本计算表,而且表与表之间有数字的引用关系,彼此联系,整个计算过程复杂,一不小心就會出错。

(二)成本會计课程教学难点

首先,从知识掌握角度看,学生对成本核算过程各章节内容和单一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并不难,但相似知识点容易混淆,不會把各知识点融合成一个完整系统,“猴子掰包谷”现象严重;其次,从知识应用角度看,学生难以将成本會计所学知识应用于具体实践,针对不同生产组织特点和类型的具体企业,不知道如何组织成本會计工作、如何进行成本核算并编制成本报表。

二、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特点

近年来,民办高职院校的生源竞争日益激烈、背景复杂,生源素质参差不齐,生源的文化层次和学生自身素质偏低是客观事实,虽然其中有一部分学生属于高考发挥失常,没有考出正常水平,但大部分学生都属于低分层次,甚至是迫于父母所逼来学校上学的。

其次,相当一部分同学有强烈的自卑感。民办高职院校的很多学生都有很强的自卑心理,这些大学生在刚刚踏进大学校门的那一刻起,认为自己是被高考所淘汰的,是高校录取中的最后一批,他们往往过低估计自己的实力,总是自己看不起自己,缺乏自信心和勇气,不敢面对竞争。

最后,还有部分同学学习动力不足,纪律松懈,作风疲沓。这些同学缺乏自我管理能力,不會合理安排时间,不懂得珍惜时间,“混文凭”的思想严重,甚至有个别同学自甘“堕落”,逃课、旷课等行为屡次发生。

三、成本會计教学方法探析

针对上述成本會计课程的特点以及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成本會计课程在教学方法方面除了与其他會计学专业课程有相同之处以外,还应有其特殊性:采用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尽可能地做到授课方式灵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解决学习中的难点与重点问题。其次,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要求授课教师不忘“德育”教育,采用点滴“渗透”“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尽量不要采用训诫的方式,而是要鼓励学生,引导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授课老师的关切,理解体會授课老师的良苦用心。

(一)实践教学

通过走访生产企业的方式,组织学生亲自到面粉厂、造纸厂、汽车厂、机床厂等生产场所参观,使他们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形式、了解产品的生产技术过程,知道产品是经过哪些环节生产出来的,让学生充分了解教材中讲授的现代工业产品单步骤生产和多步骤生产两大类型。不具备条件的,教师要准备有关影像或图片资料,在课堂上采用多媒体进行播放、讲解,使学生对企业的生产过程有所了解。采用实践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程度,比教师单纯的课堂说教讲解效用要大很多。

(二)引导跟踪式教学

传统的成本會计课堂教学,教师整堂课都在口干舌燥地为学生讲解教材表格中数据的计算方法和数据来源,使学生容易厌烦,而且前讲后忘,拿到题仍然不會做,教师讲解的效果大打折扣;也有教师采用多媒体方式,虽然活灵活现地体现了数据间的勾稽关系、来龙去脉,但由于屏幕显示速度过快,只重“结果”忽视“过程”,对于数据计算方法学生仍是一脸茫然,对于课堂练习和作业学生仍然感到困难重重。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必须亲自尝一尝。为了破解教师难讲学生难学、教师前讲学生后忘的矛盾,笔者采用了引导跟踪式教学方法。采用此种方法,教师事前要做大量的基础工作。备课时每堂课要精心准备2—4道课堂练习,并为学生设计好成本计算表格,清空表格中的数据,将其电子化,让学生打印或复印,整个一学期完毕,每个学生打印或复印的成本在两元钱左右。然后要求学生每人必备一个简易的计算器,团购价格大致在10元左右,也就是说每个学生花在本门课程的成本大致在12元左右,“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个价格对于民办高职学生而言一般还是能接受的。准备工作就绪以后,教师每堂课只进行10~20分钟必要的计算方法讲授,其余时间全部给了学生,让其完成事先布置好的课堂练习。对于空白的表格,教师引导学生一行一行填写数据或者一列一列填写数据,在遇到难点时,教师及时点拨,整个表格完成后,教师与学生核对答案,总结计算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出现的失误。课堂练习刚开始,第一道题、第二道题可能會稍慢一些,第三道题、第四道题学生得“道”以后,计算速度大为加快。采用此种方法,教师讲授的时间大为缩短,可以腾出时间在教室进行巡回检查,甚至利用间隙进行个别辅导,从而了解学生本堂课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对课堂练习的“量”进行灵活处理,掌控授课节奏。在学生计算过程中,整个教室只听见“沙沙”的计算器按键声,犹如春蚕吃桑叶,给原本枯燥的课堂奏响了一曲美妙的音乐,让师生都体會到一种和谐的美感。有学生感言,通过练习才真正学到了“东西”。

(三)类“诊所式”教学

诊所式教学是把医学院临床诊断模式引入到高等教育的教学中,是上个世纪60年端于美国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诊所式教学法是把课堂看作“诊所”、把教师与学生关系视为“医师”与“患者”关系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有如下特点:首先,可以变学生被动为主动,使学生自愿学习;其次,可以变教师权威性、单向性演讲为师生平等、双向交流,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最后,可以变“满堂灌”为对症下药和有的放矢,使学生有效学习。诊所式教学法使学生既学到了知识,教师也提高了教学技能,符合孔子主张的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的教育思想,也使教育达到了以人为本的境界。笔者在这里把诊所式教学稍加改造,所以称为类“诊所式”教学,可以达到同样甚至更高的教学效果。诊所式教学把学生视为“患者”,类“诊所式”教学把学生视为“医生”,让学生为教材“看病”。古人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教材中往往也隐藏着各种各样的差错,成本會计教材也不例外。在采用引导跟踪式教学法完成课堂练习后,笔者按照学生座次分组训练,让他们进行教材例题的讲解,要求讲清表格中数据的来源和引用关系,学生这时充当起“医生”,用刚刚学到的理论和方法发现了教材中的一些错误数据或不妥当之处。有时笔者讲解过程中也“故意”出错,让学生去“诊断”,并给出正确的“处方”。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帮助一些本来很自卑的学生树立了自信心,也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四)归类教学

成本會计这门课程计算公式特别多,如果逐一记忆,学生的负担非常重。因此可以将性质类似的计算公式合并归为一个类别进行记忆和使用。例如原材料费用的分配、工资费用的分配、制造费用的分配、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等等。每一种费用的分配教材都总结了一大堆文字公式,学生根本记不下来。但通过观察,虽然具体情况不同,但可以归属一类,即分配规律可以概括为找准受益对象、选好分配标准、将费用带回“家”。计算公式如下:

费用分配率=待分费用总额/Σ分配标准某受益对象应分配的费用=该对象的分配标准额(即受益量)*费用分配率

公式的分子就是我们要分配的要素费用总额,分母是与之相适应的分配费用的依据,即分配标准总额。“谁受益,谁承担费用”,把握住这个分配原则,费用分配率的意义是一个分配标准应负担的费用额,即该公式的意义是某个受益对象使用了多少分配标准,它应该负担的费用就是该分配率的多少倍。深刻领會这个公式以后,在各种要素费用的分配时就能运用自如了。

篇10

关键词:教学方法;改革

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现状及改革必要性

会计从业资格证是财会专业学生毕业后走向财会作岗位的敲门砖,其中《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会从业资格考试科目之一。由于该课程一般开设于学生入学之初,对于专业的了解还很陌生。另一方面课程综合了会计法、税收、财政法等多学科的知识,内容枯燥,章节间无联系,理论强,使得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存在畏难情绪,感到难同时由于目前对该课程采用的仍是传统的教学方法,课气氛较为沉闷,增加了学生抵制学习的情绪,导致教学果欠佳,同时也影响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如何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上来,提高教学效果,实现学目标,从而提高从业资格证的通过率,就必须对传统学方法进行改革。

二、教学内容改革思路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鉴于此课程一般开设在学生大学入校第一学期,学生对专业教学非常。因此对该课程的改革可以按照会计工作“作业流程”的过程特征,突出实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新组织、更新教学内容,充分利用项目化、案例、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对原有的课程章节内容进行整合和压缩,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按照课程的学习情境,重组教学内容;实施任务驱动、目标教学的教学方法,积极探索、努力实现理论教学案例化和实践教学实操化的多元化、多角度的“教学做”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内容的设置。该课程的理论性较强,为了充分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的指导思想,应适当调整理论教学的内容和结构,增加实践教学模块,强化学生在会计工作中严格遵守会计准则与会计法规的意识,养成良好的依法办事、依法经营的习惯。该课程的教学环节可分设“财经法规”和“职业道德”两大项目,按照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对以上两个项目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以会计工作中常见的典型任务为主,以案例分析引导学生领会会计法规的精神实质。课程开发中的根据教学专题划分出具体学习情境和教学活动的子情境,并通过任务和案例的形式,以“以案讲法”作为教学主导思想,完成课程设计。

(二)教学实施过程中典型方法分享。(1)以多媒体为手段“实物示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学习目标。多媒体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手段而言,直观形象,利用多媒体可以将枯燥死板的教材知识通过图片、视频的方式展示给学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讲解原始凭证的时候,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的方式介绍原始凭证的种类和填制要求,给学生展示某企业实际工作中发生的一笔业务,然后引导学生去思考原始凭证必须具备的内容及填写要点,填制完成后学生之间交换原始凭证,相互审核,最后利用多媒体展示填写正确的原始凭证,学生自我检查填写是否正确,审核是否合规,将理论的课程转变为实训的场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对原始凭证的知识得到完全理解,有效地达到学习目标。(2)“模拟真实情景”注重实践教学“进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模拟真实情景是将一些不易或不宜真实接触的教学内容用创设模拟现实情境来满足教与学的需求,让学生亲身体验实际工作中的经济业务,在情景中学习,例如在讲解票据结算时,教师可以创设情景,使得学生置身于一个仿真的工作环境中。首先教师创设情景,有 A 公司、B 公司、C 公司、D 银行;然后把学生按要求进行分组,把组员安排到公司或银行中,扮演出票人、收款人、付款人、承兑人、背书人、被背书人、保证人等不同的角色;接着进行实践教学,出票人根据业务特色,选择相应的结算方式,按要求填写票据;持票人拿着票据在规定的时间内要求付款人付款;付款人拿到票据后首先要对票据的进行审查,接着对持票人的审查,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仿真的工作环境中熟悉银行结算流程,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增强理解。(3) 案例教学“引导学生参与”促进学生对内容的消化。《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这门课开设在新生入校的第一学期,对于初入大学的学生对于专业性的学科领域很陌生,自 2013 年开始,全国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题型中增加了案例分析类型题目,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时必须广泛实施案例教学法,把抽象的教学内容寓于生动具体的案例之中,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最终使得学生更好地适应考试。例如在讲解票据的四项行为时以层层递进的案例为载体,首先给出学生A、B公司发生交易往来的案例,要求学生根据提供出票时间、结算金额等信息完成出票行为;其次在完成出票行为之后为学生展示正确的票据填写方法,并根据递进的案例让学生在模拟的环境和角色中完成背书流转;再次,细化前期案例,引入保证人角色完成保证行为的认定及讲解;最后在汇票中展示票据承兑行为,让学生分析行为所造成的结果。在动手与领会的过程中明白了票据四个行为相关知识要点。

三、教学效果的检验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的初级教学目标在于学生掌握知识要点,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中级目标为能够准确无误的将专业知识运用于日后的实际岗位工作中;而终极目标在于学生在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基础上终生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因此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始终将高尚的职业道德为主线贯穿整个理论教学。

自2010年开始,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与审计专业对于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检验也从三个目标过程进行检验。

首先,针对初级目标,教师对于教学效果的检验一直以来采取“社会认定”与“过程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泛雅平台,大学城云空间等网络资源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不间断的检验,过程性检验成绩占总成绩的30%。而该课程的最终成绩认定则以全国会计从业证书的考取来认定,占总成绩的70%。这样使得学生在学习和考证两个环节都不能松懈,同时也为学生毕业就业奠定了专业和上岗基础。

其次,对于中级目标,教学效果的检验则通过专业软件课程实训、学院技能大赛和省级专业技能大赛的操作成果进行评定。这样不仅仅检验了教学成绩,更大的意义在于对于人才培养环节中的漏洞有了明确的筛查,便于专业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最后,学生的职业道德检验是教学环节的最后跟踪部分。

学院专门设置教学就业科室,结合麦克斯调研等第三方平台及合作企业调研等方式对学生毕业后的执业操守、职业能力进一步掌握和了解,延续教学过程的全称性跟踪。

参考文献:

[1] 蒋小兰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 年第 33 期.

[2] 姜东模 “熟悉记忆法介绍及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中的应用举例《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 年第 06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