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智慧教育范文

时间:2023-09-01 17:16: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幼儿园智慧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幼儿园智慧教育

篇1

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使得我国教育事业实现了飞速发展。近些年来,教师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幼儿教育作为学生教育的初始阶段,是后续教育得以顺利展开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我们必须给予幼儿园教育管理工作足够的重视,从而实现知识体系的整体性构建。幼儿教育工作开展得越好,他们的基础就越牢固,这对孩子的一生都有非常重大的影响。在开展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应采取智慧管理方法,提高幼儿园的教育质量。

关键词:

智慧管理;幼儿园;教育管理

生活水平的提升,使得大部分家长都更愿意让孩子到幼儿园里去学习。在这样的背景下,幼儿园之间的竞争应围绕高质量的教学来展开。作为幼儿园的领导者应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完善教育设施,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融合科学的管理理念,只有这样,才能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才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本文以幼儿园教育管理概述作为文章内容的切入点,并对相关内容进行了详细地阐述。

1幼儿园教育管理概述

幼儿园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门学科,并且,幼儿园教育管理已经成为现在教育管理学科的重要分支学科,其内容就是对学前儿童的教育管理规律进行研究的学科,现已成为幼儿园管理的重要内容。开展幼儿园教育管理工作的目的就是通过各种关系的协调,保证幼儿园的各项工作都能够顺利开展,提高幼儿园的教育水平和目标。在我们理解幼儿园教育管理时,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从宏观层面来看,幼儿园教育管理应放到整个教育体系中,把它当成教育体系的组成内容,并且要密切关注幼儿园教育管理工作的外部因素,这些外部因素主要有国家层面和社会层面。从国家层面来说,外部影响因素主要是受到政策的制定以及法规的影响,从社会层面来说,主要和幼儿园所出的地理位置、城市的发展情况,民风民俗等等。从微观角度来讲,幼儿园的管理水平、工作目标、制度以及师资力量、设备完善情况等等,都对幼儿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为了给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在开展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幼儿园管理者应积极开展好管理教育工作,用智慧的管理方法来切实促进自身管理水平的提升,保证幼儿园教育成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2幼儿园教育管理采取智慧管理的有效路径

与其说管理是一门学科,不如说它是一门艺术。时代的发展进步,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幼儿教育工作者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近些年来,国家也对幼儿教育越来越重视,《3-6岁儿童语发展指南》的实施都验证了智慧管理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幼儿园应采取正确的方法,来提高教育质量水平。智慧管理应用在幼儿教育管理中的有效路径,具体来说,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强化情绪管理;实现规范化管理;结合国家的相关政策;具体内容如下:

2.1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对于幼儿园管理者来说,我们应做到真正关心、爱护幼儿,其管理应是充满爱的教育,教师应将爱融入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可以说,无论是哪种教育,其工作都是围绕人来展开,因此,在开展幼儿园管理工作时,还是要以人为本为主,把幼儿作为各项工作的切入点,这是提高幼儿管理水平,保障幼儿园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因此,幼儿园管理者应强化理论知识学习水平,积极投身到专业培训当中,并对管理思路进行拓展,扩大自己的眼界,丰富自己的视野。同时,教师应对自身的教育管理行为进行深刻反思,对自己的管理方式逐渐完善,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保证教育管理体系能够符合幼儿园教育的实际需求,让素质教育理念能够真正融合到幼儿园的日常教学中,实现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2.2强化情绪管理:众所周知,情绪是会传染的,因此,幼儿园管理者应对自己的情绪进行调节、管理,不能把不良情绪传染给别人,避免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让自己的情绪对幼儿产生不良的影响。教师应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首先应树立情绪管理意识,在面对生活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能够正面、积极地解决,学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教师是一个快乐、幸福的人,才能将这种幸福传递给幼儿,教师应做好幼儿的表率,帮助他们养成优秀的个人品质,传递正能量。

2.3实现规范化管理: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幼儿园管理应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实现其自身的规范化管理。虽然,幼儿都年龄较小,但是,需要做的事却不少,比如,教育、教学、安全、饮食、卫生等都需要规范、高效的管理。除了对幼儿的管理,对教师的管理也是幼儿园重要的管理内容,在日常的教学中,幼儿园管理者应让教师了解到制度的重要性,实现管理模式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提高幼儿园的管理质量,为幼儿创建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2.4结合国家的相关政策:幼儿园各项工作得以展开的前提是,要符合国家政策,保证其合法性。幼儿园管理者应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将依法办园理念融入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将各类法规真正落到实处,比如:《幼儿园工作流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教师法》等等。同时,对于教师应进行培训,提高应聘要求,只有具有幼师教师资格证者才能上岗,保证保教工作能够双管齐下。对于政府下达的文件应认真贯彻其精神,将各项政策真正落实到位,促进幼儿园运营管可行性的提升。结束语总而言之,通过深入分析智慧管理对幼儿园教育管理来提高其教育质量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幼儿园教育在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园领导者应与时俱进,正确面对时展带来的挑战,积极探索在幼儿教育中运用智慧管理的有效路径,树立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秀红.知识管理理念对幼儿园管理的启示与借鉴[J].中国校外教育,2015,(36):45-46.

[2]戴和英.构建弹性课堂促进幼儿智慧成长———瑞吉欧方案教学的借鉴运用与保障机制[J].丽水学院学报,2014,(01):98-99.

篇2

关键词: 中日两国幼儿园社会教育目标比较

一个国家公民的素质直接关系到社会能否健康发展、社会群体是否和谐、国家是否稳定等重大问题,而公民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尤其是幼儿阶段的社会教育。幼儿阶段是幼儿情感、态度、人生观、价值观、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直接影响着幼儿一生的健康发展。目前,许多国家已将幼儿社会教育提上了重要日程,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乃至大学的教育中均渗透着社会教育的相关内容。可见,社会教育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现以中日两国现行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分析视角,对两国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目标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对我国幼儿园社会教育工作的开展以启示。

一、中日两国“幼儿社会教育”的概念界定

我国现行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将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分为五大领域,包括: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这里我们所讲的“社会”主要是指发展幼儿社会性教育。社会性是幼儿在其生物性的基础上,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掌握社会规范,形成社会技能,学习社会角色,发展社会行为,获得社会价值,由自然人发展成社会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特性。①日本《幼儿园教育要领》中,关于幼儿社会教育领域采用的“人际关系”这一表述,与我国所指基本相同。据悉,日本1964年颁发的《纲要》中也曾采用“社会”这一概念,1989年将其改名为“人际关系”。所谓“人际关系”,日本《21世纪词林》中的解释是:“社会、组织、集团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指心理和情感关系。”其具体内涵,日本学者认为是:“幼儿在与他人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打开自己的世界,学习处理与他人间的关系并培养与他人交往能力的教育。”②与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的“社会”相比,在内容上更集中强调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这与日本的社会背景有着紧密的关系,随着日本家庭子女生育率的降低,兄弟姐妹数量减少,社会都市化,社区里小伙伴数量锐减,幼儿与他人接触的机会大大减少,因此日本更加着眼于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

二、中日两国幼儿园社会教育目标之比较

(一)幼儿独立能力的培养。

幼儿独立能力主要是指幼儿具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自己能够积极主动地承担一些日常生活中力所能及的事情,能够勇敢地面对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困难,并通过一定的办法加以解决。

中日两国对于幼儿独立能力的培养都极为重视,如:日本《幼儿园教育要领》中“人际关系”这一领域的目标中规定:“鼓励幼儿靠自己的能力行动,从而产生一定的充实感。”另外,在其内容中也规定:“培养独立思考和自主行动的能力”,“尽量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第一条也明确规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③在日本幼儿园里,每个宝宝都要求自己穿衣服、整理衣橱、收拾餐具、摆放桌椅。在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关于幼儿独立能力的培养,也有相关的论述,即“努力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独立能力,以为将来生活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

中日两国都极为重视从小培养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注重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引导幼儿乐意并懂得如何与人正确交往,激励幼儿感受与人交往的乐趣,培养幼儿与人交往的技能。如日本《幼儿园教育要领》“人际关系”目标提出:“主动与周围的人相互交往,培养对他人的友爱之情及信赖感。”在其内容中提出,“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与教师和其他小朋友和睦相处”,“在与小朋友相处时共同感受、分享喜忧”,“很好地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能领会对方的意图”,“感受到与小朋友相处、游戏的乐趣”,“感受到与别人相处时,哪些话是不应该说的,哪些事是不应该做的”,“在与小朋友相处时,懂得遵守公共规则”,“对与自己生活关系密切的人要有亲近感”。可见,日本十分重视对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注重让幼儿在与其他幼儿的交往中,体会到他人的存在,并能在自己的行动中体现对他人的尊重。在培养对他人的信赖和同情心的同时,让幼儿自身对冲突和挫折也有一番体验。让幼儿在跟那些与自己生活关系密切的人们相互接触、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愿时,获得相互沟通的愉快体验,并通过这些体验,对社区的老年人及其他人产生感情,感受到与人交往的快乐和帮助别人的喜悦。日本更加强调在幼儿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对他人的友爱之情和信任感的建立。另外,它十分强调幼儿的感受、体验,鼓励幼儿积极体验交往带来的愉悦。

在我国,幼儿的交往能力也得到了足够的重视。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另外,内容中也明确规定:“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

可见,与日本相比,我国更多地强调幼儿在交往过程中,彼此之间互助、合作及分享行为的建立,以及幼儿良好同情心的形成,鼓励幼儿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上去理解他人的感受,还有就是教给幼儿必要的与人交往的技能,提高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

(三)幼儿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精神的培养。

两国相比,日本更加注重对幼儿勇敢及顽强拼搏精神的培养。虽然日本《幼儿园教育要领》中没有相关文字的提及,但是在实际的幼儿园教育中却有很好的体现,如日本幼儿园教育目标中指出:“鼓励幼儿坚强韧性,不怕困难。”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家庭,从小就注重对孩子适应恶劣环境的训练,他们通常会将孩子处于恶劣的环境中,磨练孩子的意志,锻炼孩子的身体,培养孩子坚强不屈的性格。经常组织孩子参加各种夏令营、冬令营活动及多种体育训练项目,比如荡绳、拉单杠、爬网绳、堆沙丘、钻山洞、相扑、走平衡木等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孩子难免会受伤,出现脱臼、扭伤的现象,但家长认为孩子受点皮外伤没什么,而是更加看重对孩子不怕困难的精神、健壮的体魄和灵巧的技能的训练和培养。而我国的一些父母,总喜欢将孩子捧在手里,搂在怀里,阻止孩子参加一切又苦又累的活动,生怕孩子受一点点苦,竭尽全力地为孩子创造一切优越的条件。这样很可能导致孩子渐渐地变成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任何的风吹日晒,承受不住任何的困难险阻。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们要向日本的家长学习,放心地将我们的孩子放出去,给他们充分的自由,让他们到大自然中去历练,从小培养他们不怕吃苦、不怕困难的坚强性格。

(四)幼儿情感的培养。

综观两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两国都提到了幼儿良好情感的培养,但相比较来看,两国还存在着一些细微的差异。如:日本“人际关系”目标中提出“培养对他人的友爱之情及信赖感”,“对与自己生活关系密切的人要有亲近感”,仅仅是关于交往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友爱及信任情感的建立。我国关于幼儿情感的培养则相对来说比较具体、全面。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这种情感不仅包括了对父母长辈、老师同伴的爱,而且包括了对集体、对家乡、对祖国的爱,这种爱是全面的,是广博的,尤其是我国注重对幼儿从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这一点上日本的《幼儿园教育要领》中却没有提及。但美中不足的一点就是此种表述有点过于宽泛和模糊,操作性较差,对于老师进行教学实施有一定的难度。而应具体一点,进一步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在点滴的日常生活中随时对孩子进行教育,营造一种良好的教育环境给其以感染和熏陶,激发幼儿内心深处的真情之爱,而并非一种流于表面形式的表现之爱。

另外,两国也提到了对幼儿自尊心、自信心及责任感的培养。日本更加强调幼儿主体性、自主性的培养,充分意识到了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主张幼儿良好个性的发展。我国则更加注重对幼儿自我意识的培养,强调幼儿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且能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以树立良好的自尊心、自信心。

通过对中日两国幼儿园社会教育目标的比较和分析,我们可知,二者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社会是由人构成的,发展幼儿社会性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其在成长过程中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适应共同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是一定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幼儿进行人际关系教育的目的也是为了让幼儿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能融入社会这个大集体。但是,二者之间又有所不同。首先,中国的“社会”内涵比日本的“人际关系”更丰富;其次,中国强调发展幼儿的社会性,而日本侧重于培养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可以说,中国的“社会”更强调教育内容的完整性,日本的“人际关系”更强调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中国的社会教育目标更侧重于对教师指导方面的要求,强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幼儿提供充分活动的机会和条件。而日本的“人际关系”目标中则体现的是从幼儿的角度出发,体现的是幼儿的一种需要,幼儿是主动学习者。从社会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来看,我国的目标过于宽泛、笼统和模糊,缺乏一定的操作性,相反,日本的教育目标、内容较具体,更能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便于教师的实施和幼儿的掌握。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些启示。

注释:

①杨丽珠,吴文菊.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第1版,(13).

②孙春荣,曹能秀.中日幼儿园道德教育目标与内容之比较.文教资料,2007.3.

③百度.各国幼儿园的教育目标./viewthread.php?tid=483711 71K 2009-7-5.

参考文献:

[1]杨丽珠,吴文菊.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第1版.

[2]樊.当代中日学前教育内容比较.云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6).

[3]陆丽华.从《教育纲要》看中日幼儿健康教育.早期教育,2003,(4).

篇3

一、绘本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幼儿对语言的理解能力

有相关调查研究显示,3岁的儿童已经具备语言理解能力,他们会对故事形成一定的兴趣,并在聆听的过程中尝试理解,也就是幼儿利用对汉字、词语和句子之间存在的必然关系,将其视为一个整体,并对其加以理解[2]。而绘本中描绘的图画便为幼儿提供了一定的帮助,幼儿可以通过对绘本中生动、形象的图画,将大脑中零散的语言与图像进行拼凑,并形成一幅完整的图像,进而使幼儿可以看到完整以及多姿多彩的世界。例如,教师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如果只是单纯地对故事进行语言上的讲解,那么幼儿难免会存在语言理解上的困难,这也不利于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相反,若教师在讲故事时,合理地运用了绘本,幼儿便会通过视觉的浏览理解故事,同?r在绘本的作用下,其对语言的理解能力也实现了提升。

二、绘本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幼儿阅读与书写水平

幼儿在小学之前的阅读与书写被称为“前阅读”“前书写”,这是幼儿在接受正式教育之前需要奠定的语言基础。有研究表明,2岁左右的幼儿的语言表达一般都是出现于图画书的阅读当中,发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母亲怀孕时做的图画书讲解等一系列胎教行为。由此可见,绘本的阅读和幼儿自身的前阅读、前书写能力之间存在十分密切的联系,然而提升幼儿阅读质量最为有效的方式便是进行亲子阅读[3]。教师可以指导家长与幼儿进行亲子阅读,将绘本作为家长与幼儿之间交流的媒介,这也实现了家长、绘本以及幼儿之间的融合,从而使家长与幼儿能够进行倾听与交谈等一些互动,从与家长的互动中,幼儿可以享受到绘本阅读的乐趣,进而在阅读的同时,提升自身的阅读与书写水平。教师在对幼儿进行课堂阅读教学时,因为幼儿本身具有多动性的特点,所以难免对课堂教学没有耐心,这时,教师便可以指导家长与幼儿在家共同进行绘本阅读,让幼儿体会到亲切感,绘本中生动、形象的图画,还可以全面提升儿童自身的语言水平。

三、绘本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幼儿语言表达水平

词语是构成语句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进行语言表达的前提,“有声绘本”的运用,不仅能够为幼儿提供生动的视觉感受,同时也可以为幼儿带来更具真实性的听觉体验,进而强化词语在幼儿大脑中停留的时间,以此丰富幼儿的词汇量。除此之外,绘本也能够为幼儿的语言交流提供一定的平台。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对相同的绘本可以鼓励每个幼儿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可以提升幼儿在和同伴交流的过程中语言表述的准确度与流畅度,幼儿也可以在倾听和讨论的过程中,记忆新的词语,在交流的过程中实现语言价值的最大化,从而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水平。

篇4

一、提高师德素养:师德是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养,没有师德一切也就无从谈起。特别是我们面对的是一颗颗幼小心灵,他们需要我们用心去呵护,我们的言行举止对他们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孩子就像一面镜子,他们身上能折射出老师的影子,所以既然选择了这一职业就要用心做好孩子的领航人。

二、学会尊重幼儿要让孩子喜欢你,首先就要尊重孩子,以幼儿为本。你尊重了孩子,孩子自然就尊重和喜爱你。要关注到每个孩子,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个孩子。这句话虽然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就未必会真的一碗水端平。但是当你静下心去面对每个孩子时,也许你就会做得更好。

三、不断进行自我反思反思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时刻反思自己的人做事时往往事半功倍。我们每次上完课后进行反思,我们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每天对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进行反思,我们就会更贴近孩子,我们的教育就会更轻松、更有效。反省自己才能更好的提升自己。

篇5

与智慧树幼教云平台同名的,不仅有一家在线互动学堂,还有央视的一档少儿节目。CEO袁胜军不太为百度的搜索结果困扰,他甚至还很自信,“到今年年底,也许困扰的会是央视。”

袁胜军的底气,来自2015年上半年智慧树爆发式的增长。根据智慧树提供的数据,2015年2月,智慧树用户规模首次突破100万,自3月份幼儿园开学以来,截止到6月份,仅用了四个月时间,这款产品的累计总用户量便突破360万,日活跃用户量升至60万,覆盖全国316座城市近16000家幼儿园,对接园所数量在互联网幼教产品中排行第一。

智慧树幼教云平台由园长端、教师端、家长端构成,是一个专门为幼儿园老师和家长打造的家园互动沟通平台。园长和老师可以借助移动端提升办公效率,通过“园长信箱”、“班级圈子”等功能,实现家长与幼儿园之间的交流互动(业内简称家园互动)。这一产品架构,注定了智慧树的运营,不可能通过C端应用市场分发来直接找到自己的用户,它是一个需要首先面向B端(幼儿园)进行推广的产品。

国内最早一批针对幼儿教育信息化管理的家园互动App产品集中出现在2012年。智慧树品牌运营总监朱敏对《财经天下》记者进一步分析指出,总体上,国内目前已经完成管理信息化过渡的幼儿园,只占总体的10%,而幼教信息化平台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演变,主要分为四个阶段:最早是2002年前后在国内出现的各种幼儿园管理软件;其次在2006年涌现的短信沟通平台――校讯通;2012年左右,市场上开始出现了第一代家园互动App;2014年以后,家园互动产品进一步升级为结合了云计算技术和硬件产品的幼教互动平台。智慧树现有的产品框架,是幼教管理产品的第四个阶段。

目前,家园互动类产品在全国约有160家左右,其中一半的产品,思路出自幼教行业从业者,但产品实施采用的是技术外包方式。整个市场只有10个左右的产品,是同时精通于互联网技术和幼教专业、拥有一定量级用户群,并获得风险投资认可的成熟互动产品。

智慧树创立于2013年底。这个时点进入幼教管理App领域,算是比较晚的。几个有力的竞争对手,彼时已经在从家园互动App尝试向更高级别的幼教互动云平台过渡。创始人袁胜军调研发现,20多家同类产品的盈利模式都是直接向用户收费,简单说就是想方设法从家长手里赚钱。于是,免费政策被确立为智慧树的突破口。

“我们认为互联网是一个生态,不是提供东西给你用就可以了,而是要用户真正能对你的产品产生依赖。”汪筱是智慧树的副总裁,负责产品研发和运营。在他看来,智慧树的优势就在于“更懂互联网”,团队中超半数核心研发成员来自人人网与中软。

2014年4月份,智慧树幼教云平台正式上线。同年9月公司获得来自和晶科技的1500万人民币A轮融资。袁胜军介绍,融资将主要用在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上。以免费的模式和较晚的时点进入幼教互动市场,智慧树眼前面临两大课题:如何快速拓展市场规模,以及要尽早寻找有效的商业模式。

要获得更多的用户,就必须占领更多的幼儿园。智慧树获取用户的渠道是全国各地的商,这也是家园互动产品目前主流的渠道拓展模式。各省市商掌握着片区内的幼儿园资源,这些商过往为幼儿园提供服务、教材、文具,因此与幼儿园建立了天然的联系。商将App产品卖给幼儿园,智慧树由此获得用户。此外,智慧树目前已经在全国举行了超过100场的园长推介会。

2014年下半年,袁胜军曾感觉智慧树的用户数和竞争对手始终拉不开距离。于是,公司在年底公布了新的渠道合作政策:承诺智慧树产品的销售提成一定会高于同行;其次,将商升级为“合作伙伴”,不仅负责在当地幼儿园销售智慧树App,未来围绕App所打造的更为深入的商业化产品,合作伙伴也可获得一定的利润分成。

“他们其实也是在创业,和我们一起创业。我们顾及他们的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汪筱告诉《财经天下》周刊,身处互联网时代,很多商也想转型,但是自己独立搭建一个产品平台是不现实的,于是才愿意与智慧树合作,在智慧树的平台上做各自的工作,然后共享回报。

合作政策调整的效果很明显,今年3月份,仅仅一个月的新用户增长,就几乎超过去年全年。智慧树由此调整了2015年的目标园所数,由原来设定的8000家改为3-4万家,覆盖全国在册园所的20%市场份额。

目前,智慧树提供的基本服务都是免费的,会员增值服务,比如高清图片的下载权限的收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今年的商业化探索,包括推广教育应用下载市场,以及寻求广告投放。智慧树的用户覆盖二、三、四线城市,用户群体一致性高,有可能吸引品牌广告商,达成较好的传播效果。但是袁胜军认为广告并不是智慧树创收的唯一方式,比如幼教信息平台也可以试水O2O。

今年8月,智慧树接入电商平台,与合作伙伴的首个商业化试水在山东临沂进行。之所以选址临沂,是因为这里是智慧树产品地推最成功的城市,全市区县1200家幼儿园中,使用智慧树产品的有900家,占据了当地75%的幼儿园市场。汪筱透露,智慧树将会在该地区开展亲子游活动,也会将当地幼教相关的商家都聚合到智慧树的平台上。

“成功之后就可以复制到其他具有一定市场基础的城市,不过目前一切都需要验证,我们只是在摸索,具体的细节还需要去临沂寻找。”汪筱告诉《财经天下》周刊。

就在智慧树忙着在幼儿园市场圈地的同时,它的竞争对手也没闲着。曾获得太证资本一亿元A轮融资的互动宝宝,2014年又与中国联通达成战略合作――其业务平台通过中国联通的固网和3G网络与园长、教师、家长的终端连接在一起。

智慧树则透露,计划在今年完成规模达两亿元的B轮融资。看起来,家园互动领域正在成为资本的新欢,而这个领域内的玩家瞄准的是一个将会每年持续递增的巨大市场。《2014-2018年中国学前教育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提供的调研数据称,2013年中国 0-3岁婴幼儿人数在5000万左右,按照每个家庭年均消费3000元计算,该市场整体规模在1500亿上下。另外,随着城市家庭用于教育消费比例占总收入的比重的持续增加,学前教育市场整体规模将至少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

篇6

【关键词】幼儿园园长智慧管理办园质量

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处处无不闪烁着管理者智慧的光芒,幼儿园管理亦是如此。在当今幼儿园的管理中,国家对学前教育提供了发展的机遇,为幼儿园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的空间。在新形势下,园长是学校行政的负责人,是幼儿园的法人代表,处于学校中心地位。因此,园长在管理过程中要讲究智慧管理的策略,使幼儿园各项工作事半功倍,不断提高幼儿园的发展水平和办园质量。我自担任园长以来,在实现办园目标的实践过程中,践行科学办园理念,履行园长职责,在思想和行为上努力探索着“智慧的管理”,也享受着管理智慧带来的乐趣。

1.智慧管理的前提。要办好一所幼儿园,园长必须致力于创造一个既有凝聚力、又有富有成效的团队,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让幼儿园中的每个教职工能主动积极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首先,园长要对教职工的工作能力、态度、年龄结构等进行综合分析。园长要根据每个人能力大小、工作态度、年龄结构等多种因素合理搭配班级保教人员,分配工作,以便能确保班级人员优势互补,达到最佳组合。其次,充分发挥教职工的能力。能力的发挥有赖于动力,没有动力,能力是难于发挥出来的。幼儿园中,动力有三种:一是物质动力,即各种物质奖励和奖金。幼儿园在设置各种奖金时,园长要根据本园实际情况,如设出勤奖、安全奖、教学评优奖等。运用物质奖励有利于教职工能力的发挥;二是精神动力,主要指人内心需要的满足。精神动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偿物质动力,使他们在心理上能获得安慰。例如:幼儿园教师大多数是女性,她们在需要物质的同时更讲求脸面。因此,对表扬与批评都要分场合;要根据她们的能力与特长授予一定的职务,作为一种精神鼓励,使她们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三是信息动力。园长要为教职工提供大量信息交流和获得新信息的机会,例如,请幼教界的专家来园讲座,经常走出去到别的地区的幼儿园观摩学习或在本园的班与班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学习研讨,这样能扩大教师的眼界,使新的信息及时传播给教师,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办园质量的提高。

2.智慧管理的关键。要管理好幼儿园,就必须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全体教职工有章可循。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此,我园经过全园上下反复探讨,工作中不断完善改进,逐步形成了适合我园实际的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和有序化。我园的规章制度的特点:一是具有严密性。规章制度包括了从办园思想到日常保教工作方式,从园长到保教人员、从行政到后勤人员的各项内容、各个方面、各类人员,制度中包括了幼儿园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各个岗位,保证了幼儿园工作的正常运转,使幼儿园各项工作无不处在制度管理之中;二是具有操作性。如日常消毒制度中有幼儿餐具、茶杯,一餐一消毒,清洗干净后再放入高温消毒柜中消毒;幼儿卧具每二周曝晒一次,床单、被套每月清洗;保教老师分发饭菜、餐点前用肥皂清洗,再用流水冲洗等,这些制度具体、实在,操作性很强;三是具有可执行性。制定了制度,经大家讨论通过,就严格执行,如制度中规定:上班时间做私事发现一次扣50元;出现安全事故根据性质不同分别扣50―100元,每月根据每人执行制度情况进行考核,直接同奖金挂钩,做到奖罚分明。在工作中,园长要让大家明白,制度是对事而不是对人的,都是一视同仁的。因此,将责职权利统一,使得干好干坏的结果不一样,推动了各项工作不断改进提高,形成了人人争上进的良好风气。对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做出成绩的,分别给予不同层次的奖励;对态度不佳、工作失职的教师给予批评或经济惩罚,这样的奖惩分明,真正调动了教职工工作积极性的发挥。为了让制度变成大家行动的规范,园领导要带头严格执行制度,要求教职工做到的领导首先做到,不允许教职工做的领导坚决不做。由于执行制度时一丝不苟,全园形成了良好的工作秩序,提高了幼儿园的保教质量。

3.智慧管理的保证。要使管理达到一定的高度,就必须建立科学有序的管理系统,让全园教职工明确具体的目标,主动、自觉、有序地开展各项工作。我园在制定规章制度的同时,确定了园长、教研组长的管理程序,形成了分层次的管理体制。园长是一园之领导,对幼儿园的事情都要管,但不是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如果大事小事事必躬亲,结果使自己陷于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琐碎事务中而不能自拔,每天时间都不够用,事情都处理不完,管理也不见得有多大起色。园长应适时把管理重心下移,职责到位,责任到人。如:采用层级管理,明确规定各层级的岗位职责,一方面树立了对园长负责的观念,大事要汇报,同时,也把该下放的职责权力让副园长、年级组长分担起来,让他们在职权范围内敢于果断处理日常事务和敢于承担责任。对年级组长工作中出现问题或有差错时,园长并不是一味求全责备,而是帮助其分析原因,帮助改进。这样,能建立起协调、配合、沟通的机制,虽岗位不同,无高低贵贱之分,大家才能相互信任,立足自己的岗位,明确责任所在,心情舒畅工作,敢于负责,创造性地做好工作,努力完成任务,许多问题就都能在过程中解决;园长也就能从琐事中解脱出来,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去思考幼儿园如何更好地发展。教职工都能够围绕目标积极努力、正确有序地工作。园长则在整个管理过程中起着领导、指导、协调,解决问题及决策的作用,教职工是各尽其职,各尽其能,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幼儿园的办园质量,从而实现高效的管理,打造出高效团队。

篇7

关键词 组织智慧 专业发展 组织力量

一、制定组织发展目标,树立教师共同的愿景

组织发展目标就像航海中的灯塔,指引着组织的工作方向,也是培养组织智慧的核心动力。组织发展目标应当基于促进师生的发展。因此,管理者应该让教师参与目标的制定,在这个过程中,关键是培养教师个人的责任感,以及教师对组织和组织使命的认同感。

1,制定个人目标,正确定位。

个人目标的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分析、现状分析、发展目标、具体措施等。鼓动教师自行制定发展目标和行动计划,使教师冷静地认识自己,同时便于幼儿园领导了解教师的心理需求和职业发展的需求。

2,制定组织目标,培育组织智慧。

在幼儿园里,各类组织都应有一年之内的目标。制定目标是培育组织智慧的过程,实现目标的过程是展示组织智慧的过程,更是各位成员成长的过程。这一过程将有助于幼儿园教育的高质量、高水平发展。

二、实施人性化管理。满足教师发展的需要

1,实施层级管理,创造教师施展才能的空间。

从园长到年级组长、教研组长直至教师,层级定位明晰,责任到人,让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能力承担一项管理工作。本着经营幼儿园的理念,我们不只是将教师摆在他们合适的岗位,而是为教师的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力求让每位教师发挥最大的潜能,提升自身生命价值。

2,给予人文关怀,满足教师的环境需要。

一个单位没有一定的规章制度去管理,会缺少规范化和科学化,但一味地实施刚性管理,忽视人文关怀,幼儿园就会像一部运动着的机器,缺少人情味,不可能让人获得精神快乐。我们在创设幼儿园环境的时候,特别对教师的日常环境给予了关注。

3,善于赞赏,激励教师放大自己的闪光点。

当我们对教师说,要用赞赏的目光评价孩子时,用激励法促进孩子的发展时,应该想到教师也需要领导的激励与赞赏。每个教师不管她的能力如何,教育效果如何,他都有闪光的地方,都有长处。只要管理者善于发现教师的闪光点,用心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每一个教师都能成功。

4,实行“金字塔形”培养模式,满足教师发展的需求。

对教师进行四级评定,分为合格教师、发展中教师、校级骨干教师、市级骨干教师。制定具体的评定标准,教师自主申报,每学年评定一次,对认定的校级及市级骨干教师实施考核奖励制度,旨在使每个层面的教师都获得自身的发展。这种新的管理机制不仅促进了教师群体与个体间的竞争,而且改变了教师的工作状态,使得每位教师在点滴平凡的工作中都收获着成长的快乐。

5,创设沟通与交流的渠道,满足教师交往的需要。

这既是组织智慧的黏合剂,又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优质幼儿园的基本理念是强调幼儿园全体成员之间的合作,并试图通过合作来提升教师的能量。对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奖励,激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各种有意义的活动中去。

三、完善组织评价机制,激励教师自我发展

要强化组织意识,需构建激励组织发展的评价体系。通过个人自评、组织互评、幼儿园总评的结合,使评价成为教师自我发展的手段。

1,实行分层评价,让教师找到发展目标。

分层评价并综合教师的年龄、职称和技能级别,制定分层的评价细则,可以让不同层次的教师都能在激励中找到发展的目标。

2,帮助教师树立正确成就动机,增强自信心。

目前幼儿教育普遍存在成就感较弱的心理。一项调查显示:52.5%的教师认为自己任教以来没有取得“什么成就”,在认为自己取得“较大成就”的46.25%的教师中,有43.75%教师仍对自己的成就“较为不满”。这种对自己成就普遍不满意感,往往会引发沮丧、紧张等消极情绪,不利于园所工作的开展。其实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创造优势,如有的教师擅长某一科教学,有的心灵手巧,环境创造别具匠心等。因此,管理者要根据每位教师的不同能力、性格、经验等,帮助她们正确分析各种因素,因势利导,使她们的“成就需要”既符合时代要求,又符合个人的实际情况。做到目标高低适中,易于实现,以使教师产生成功感,增强自信心。

3,创设成就舞台,实现自身的价值。

在日常的工作中,管理者要正确对待各位成员,特别是青年教师的业务爱好,注意她们的自信心、自觉性等个性品质以及竞争、创新意阻、不断进取精神的培养。可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优质课、教学论文的评选活动,有计划的安排各种规模的公开课、比武活动,进行自我激励。

篇8

一、幼儿园民间游戏节的价值

以民间游戏节为载体,实现幼儿园各项工作的有效整合,提升幼儿园的办园品质,具有丰富的价值。

1.促进幼儿的发展。民间游戏节的开展对于孩子来说,是一次欢乐的盛宴,他们在节日里能接触到更多的民间游戏内容,拥有更多自由游戏的时间,在游戏中他们逐步培养起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增进热爱家乡的情感。同时民间游戏节里,幼儿进行的各类民间游戏,可以促进孩子的动作技能、语言、艺术、社会等方面的发展,是一种综合素质的锻炼与提升。

2.提升教师能力与意识。民间游戏节是一个原创的节日活动,教师需要积极参与其中,包括前期的活动策划,活动期间的组织与指导,活动过后的经验总结。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事宜,都不能直接照搬书本知识和之前的活动方案,需要教师在实践中进行各方面的学习与思考,锻炼了教师的活动设计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应变能力,从而达到专业的有效提升。教师在民间游戏节活动中与民间游戏亲密接触,在体会游戏带给孩子快乐的同时,也会回忆起自己儿时的欢乐,从而自觉地做起民间游戏的传承人,逐步形成传承民间文化的意识。

3.传承本土民间文化。幼儿园举办民间游戏节,是面向幼儿园的全体孩子、教职员工以及所有的家长朋友们,甚至是拉动社区一些民间文化的传承人以及社会志愿者参与其中。可以说参与民间游戏节的人数是成千上万,遍及本镇区的所有村落和街道,参与人员包含了工、农、商、政、知识分子各阶层。所有人员的参与,不管参与是否深入、参与的时间长短,都在某种程度上扩大了民间游戏这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民间游戏本身就是本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对于大众来说不是一个陌生的东西,大家对民间游戏本身就有认同感。只不过因为种种原因,如今民间游戏离我们越来越远,现在幼儿园开展民间游戏节,让大家重温这种传统文化,在幼儿园组织的民间游戏节活动中体验民间游戏带来的快乐,以及对于孩子发展的重要作用,不管是成人还是孩子,都将成为民间游戏这一本土民间文化传承者,从而使得民间游戏得以传承与发扬。

4.形成文化品质。一个成功的活动是在众人的协同合作中完成的,民间游戏节的举办也是如此。一个团队的凝聚力往往是在一个个成功的活动中凝聚起来的。民间游戏节作为幼儿园的一个重要活动,发动了以幼儿园为核心的团队力量,以幼儿为中心,成人为了同一目标办好活动,既是幼儿园办园力量的提升,也是整个社区文化活动品质的提升。幼儿园借助民间游戏节的举办,找准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课程开发与建设,形成自己的办园特色以及文化品质。

二、幼儿园民间游戏节的策划

为使节日精彩纷呈,我们通过访谈、问卷,面向幼儿、家长、教师以及社会人员进行深入调查。在幼儿园网站、微信、微博、家校路路通等平台设立了“民间游戏节・我的节日我做主”栏目,让更多的教师、家长、幼儿以及社会人员参与到活动的策划中来。

1.集幼儿智慧,呈现节日的快乐。幼儿是民间游戏节活动的重要主体,是活动的主导者、参与者、合作者。他们的兴趣、爱好、意愿等都是民间游戏节策划的重要依据。幼儿通过语言、绘画、动作等方式将自己的意愿表达出来,成人从中获得有意义的信息来策划民间游戏节。追随游戏精神,就是让孩子体验童年的快乐,民间游戏节是否快乐,就要依赖于幼儿的智慧,只有集合了众多幼儿的智慧,我们的民间游戏节才能呈现出节日的快乐,让这个节日真正属于孩子。

2.集教师智慧,呈现节日的精彩。幼儿园民间游戏节的举办,是基于班级里开展丰富多彩的民间游戏活动的基础之上的。教师是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也是活动的参与者与合作者。幼儿园开展大型的节庆活动,必须集合全体教师甚至是职工的智慧,把民间游戏节开展的活动以及活动开展的途径、方法都考虑周全。教师作为专业人士,是幼儿共同生活的陪伴者和教育者,是最为熟悉幼儿的成人,在策划民间游戏节时能充分考虑幼儿的发展,满足幼儿的需求,激发幼儿的智慧,让民间游戏节呈现出节日的精彩。

3.集家长智慧,呈现节日的厚度。家长是幼儿最重要的人,是幼儿园亲密的合作伙伴,是民间游戏节活动的另一重要主体。家长参与到节日的策划中,让家长朋友们在活动中有了主人翁的意识,而不单单是活动的参与者。幼儿园的家长来自各行各业,他们各有所长,恰好能弥补教师的单面性。民间游戏本身就有许多的亲子游戏,家长的主动积极参与也让民间游戏节呈现出更多的亲情。通过家长会、家长委员会、家长论坛等平台以及家长调查问卷等方式,集合家长的智慧,也能让民间游戏节的厚度有所增加。

4.集社会力量,呈现节日的广博。民间游戏是这一地区的优秀民间文化之一,存在于劳动人民的生活中。民间游戏节的举办在策划阶段,就要考虑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民间工艺的传承人、社区文化站、镇志编制办公室等文化团体,掌握着本地区宝贵的民间文化的第一手资料。而且这些人参与过各种文化庆典活动,对举办各类有关文化的节日有着丰富的经验。我们幼儿园诚挚地邀请他们加入到我们的策划团队,集合社会人员的力量与智慧,举办一个具有广博性的民间游戏节。

三、 幼儿园民间游戏节的实施

经过前期的策划,幼儿园民间游戏节就可以有条不紊地开始实施了。在实施的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边活动边调整策划方案,通过以下几种方式确保民间游戏节的实施。

1.制度保障。为保障节日活动安排周密,有序推进,我园成立了“民间游戏节”策划小组、评议小组、活动小组,做到三级联动,各司其职。由分管园长、特长教师、家委会组成的策划小组负责筹划活动内容;由园长、主管教师、社会志愿者组成评议小组负责可行性论证;由教务处、年级组、家长代表组成的活动小组负责组织实施。

2.融入课程。民间游戏节不单单是进行几项有关民间游戏的大型活动,而且包含了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是一种课程的延伸和扩展,也是幼儿园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民间游戏节期间,幼儿园各个班级将开展以经典民间游戏为核心的主题活动,班级区域内会增添民间游戏的器具,民间游戏馆内会进行阶段性的内容更新,户外的民间游戏场重新规划和添置新器具。每个班级会以小组、集体的活动实施民间游戏课程。每个年级组会组织游艺、竞赛类游戏活动,园级大型活动会邀请社会人员参与其中。民间游戏节和日常课程的实施将实现无缝对接,融为一体。

3.有序推进。为使活动有序进行,高效运转,策划小组对节日的各项流程都做了明确规定。评议小组在活动期间高效运转,发现有些活动实施的方式方法有所偏颇,就及时邀请策划小组和行动小组进行审议,调整方案,确保活动的有序推进。同时各小组相互沟通,通力合作,让民间游戏节开展得有声有色。

四、对幼儿园民间游戏节的思考

幼儿园民间游戏节活动的实施,在成长幼儿的同时,教师更是得到了锻炼,在加强家园共育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社会效应。对于幼儿园来说,一个活动成功举办过后,我们还得深入思考一下民间游戏节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我们今后应该如何做。

1.及时总结,提炼经验。幼儿每次游戏活动结束后,老师都会组织幼儿进行集体讲评。在民间游戏节的活动中也是如此,面向孩子的活动老师都会组织幼儿进行集体讲评。不要看孩子年龄小,他们人小鬼大,游戏是他们擅长的,他们的发言才是权威的。如中班有个孩子就说“我喜欢民间游戏节,因为我发现幼儿园里的玩具多了好多,爸爸妈妈陪我的时间也多了。”民间游戏节活动之后,各个小组也及时召开了各个层面的总结会。在会议上大家交流心得,总结活动的得失,提炼有益的经验,为今后开展民间游戏节,甚至是其他的活动提供借鉴,可以由此及彼,以点带面。

2.积累资源,开发课程。民间游戏节活动的开展为我们积累了大量的民间游戏课程资源,包括物质和非物质的资源,这些资源都将是我们幼儿园园本化课程建设的重要资源。如今幼儿园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指引下,尝试建设本园的游戏化课程。民间游戏节的举办给了我们很好的思路,从孩子的兴趣与生活出发,建构起一个民间游戏的活动网络图。在课程审议时我们选取变式多的经典游戏为例,根据游戏所涉及到的名称、器具、场所、玩法、童谣等因素,建立课程树的主干与分支,再从分支出发将一个个可行的活动作为叶与花朵,成就一棵课程树。同时民间游戏节活动中丰富多彩的活动,拓宽了课程实施的途径与方法,让课程实施更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贴合幼儿园的实际需要。

3.多元发展,积淀底蕴。幼儿园民间游戏节活动的举办,让我们看到了幼儿园需要扩展资源利用的范围。我们也不能只把眼光盯在一个点上,而是要把有利于幼儿多元发展的教育资源纳入其中,如本土的特色产业羊毛衫资源,如农村的农业、养殖业等等,这些都可以挖掘出可贵的教育资源。以指南、纲要为引领,从孩子的生活出发、从孩子的兴趣出发,拓宽课程的外延,借助游戏的方式引入到课程中来,让孩子更多地接触中国传统优秀的东西,接触本地的民风民俗从而激发爱家乡的情感。幼儿的发展是多元的,幼儿园的发展也是多元的。民间游戏节让民间游戏成为我们的兴奋点,大家对民间游戏的价值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篇9

关键词:学前教育;反思性实践;教学改革

一、反思性实践应成为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价值取向

1.培养反思性实践型人才是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面向社会需求的必然选择

不同的课程设计模式有不同的价值追求。“知识模式”重视传授文化知识;“技能模式”重视培养幼儿教师专业技能;“反思性实践模式”则强调幼儿教师要不断关注自身的反思和自我调控来实现终身专业成长。当前,责任心强、专业水平和自主学习能力高、有发展潜力的人才最受幼儿园欢迎。也就是说反思性实践者已成为幼儿园期待的理想形象。因此,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模式既不能偏向“知识”,又不能倒向“技能”,应把反思性实践作为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价值取向,让培养幼儿教育的反思性实践者成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竞争力。

2.学前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必须适应《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对幼儿教师提出的复合要求

2012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专业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强调,幼儿教师要“把学前教育理论与保教实践相结合,突出保教实践能力……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在“专业能力”部分强调,幼儿教师要具备反思与发展能力,要“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改进保教工作”。所以,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要顺应现代社会发展、教育改革对幼儿教师的必然要求,重视课程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合理设置教育实践环节,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和多样化的实践情景,重视学生反思实践习惯的培养和反思能力的提高,探索构建以反思作为桥梁的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3.幼儿教师教育改革应顺应《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提出的培养

反思性实践者的新方向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美国和北欧国家被广泛认可的反思性实践观点已经影响到全世界范围内的教师教育改革方向,教育部在2011年颁布实施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顺应了这一改革新动向,提出:“教师是反思性实践者,在研究自身经验和改进教育教学行为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教师教育课程应强化实践意识,关注现实问题……主动建构教育知识,发展实践能力;引导未来教师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和实践智慧。”因此,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应贯彻《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教师要秉承反思性实践教育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模式,发展实践能力,成为反思性实践者。

4.当前学前教育课程教学中存在与改革方向不相适应的问题

一是课程目标定位不准确。许多院校没有把培养学生专业的幼教知识、扎实的专业技能、综合的教育实践能力作为课程教学总目标,没有构建实践整合型课程教学体系。课程体系要么倒向“技能型”,要么倒向“知识型”。二是专业实践导师团队未形成。目前,学前专业课程任课教师一般通过顶岗实践、指导学生教育实践和幼儿园合作开展课题研究等途径,深入幼教实际,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实践能力,但也存在实践体验时间短、流于形式的问题。授课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默契,团队合作力量未能充分发挥。作为教学改革效果的重要评判者,幼儿园管理者及教师对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作用和力量被忽视,没有被纳入专业团队中。三是教学方式陈旧僵化。一些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大多将精力放在课程结构框架的构建、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而相对忽视课程教学方式的变革,仍然沿用以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忽视教学情景创设和实践教学的设计,造成学生主动体验机会少、实践能力差、问题解决思维不灵活。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的培养下,往往为“口头上的巨人,实践中的矮子”。在幼儿园教学实践中,他们常规工作不规范、教学组织吃力、组织管理效果差等问题暴露无遗。

二、反思性实践取向下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1.确立以反思性实践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改革目标

反思性实践能力已经成为高素质幼儿教师的核心素质。为培养幼教机构需要的具有反思主动性、反思实践智慧、反思批判精神、独立和合作反思能力的高质量准幼儿教师,学前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必须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改革方向。以2012年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提出的专业能力要求为准绳,把反思性实践理念引入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尽可能增加学生参加教育实践的机会,为学生创造真实的教学情景,以反思作桥梁,使理论与实践操作相融合,把培养幼儿教育反思性实践者作为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

2.建设高素质专业教师团队

教师是教育改革成功的关键。建设一支理念先进、素质过硬、结构优良的教师团队对教学改革具有重要作用。其一,要转变教育理念。任课教师要反思课程教学中的弊端,推进课程教学改革。作为改革的执行者,任课教师不仅要重视对课程教学体系进行重构,更重要的是在教育理念上逐步扬弃和超越旧有的教学模式,重新思考教学的特点和价值追求;不仅要成为技术熟练者,更要成为学生学习环境的创造者、学习的支持者和促进者和批判性思考者。这一点是改革的基础和根本保证。其二,要发展实践智慧。实践智慧是教师的教育信念、专业知识技能、实践经验等综合而成的应对实际的教学情景的智慧。作为教育过程中的引导者和指路人,教师首先要具备反思智慧,成为反思性实践者。为此,教师应主动更新知识结构,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发展实践能力,密切关注学前教育发展动向,广泛收集实践案例。以挂职、见习或实习指导、课题指导等形式,与幼儿园保持联系,和实践共同体内的幼儿园实践导师密切合作、相互学习,在交流对话中相互启迪,共同促进实践性知识和实践经验的获得,增强实践指导能力,努力促进专业发展。

3.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为了构建全程性和系统性的实践教学体系,使理论课程和实践类课程协调融合,教师要利用实践共同体在课程体系中的统整作用,充分挖掘现有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的实践教育机会,把各学期安排的教育见习(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和课内实践等所有培养幼儿教师实践技能和实践智慧的课程教学融合在一起。制订《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大纲》,对学前教育专业三年的实践教学的各环节——社会实践、教育见习、教育实习、课内实践、技能训练、毕业论文(设计)等,进行了整体设计,组成一个有明确教学要求和考核办法、内容结构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根据“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大纲”,每门专业基础课程也要制订教学实践大纲,使学生在开始学习该课程时就清楚地知道有哪些实践机会和任务,使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更具目的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4.构筑园校合作实践平台

为拓展和深化与各教学实训基地的合作,可以试行“双导师制”为契机,建立实践共同体平台、完善合作体制运行机制,发挥团队合力优势作用。学前教育专业“双导师制”是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院教师和幼儿园教师共同指导和培养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和教育实践工作,实习生以一人或一个实践学生小组(2~6人)为单位同时跟学院导师(学院任课教师)和幼儿园实践导师(幼儿园一线教师)学习和体验。实践共同体是实践课程的载体和支撑,实践共同体的基本结点是学生实践小组,实践小组是以实习幼儿园为单位成立,学生实践小组人数根据实习幼儿园班级数量灵活确定,原则上1~2名学生进入一个班级接受导师的全面指导,学生在实习期内要在三个年龄班轮换实习,实践小组间可在实践间隙分享收获、讨论问题和困惑;也可利用微信群和QQ群上传实习见闻、分享实习感受、提交实践作业,和学院导师与实践导师沟通交流。“双导师制”实践共同体的建立,为园校合作提供了一个好平台,在这个实践共同体内,园校之间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增加相互合作与学习的空间和机会,使幼儿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融会贯通。园校双方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5.实施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学前专业课程要改变以往重理论、轻实践,教师以直接教为主授、学生多被动听讲少体验思考的教学方式,应以反思性实践教育理念为导向,以着重培养学生反思实践能力为目标,制订课程教学改革方案、创新教法。比如,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可开展案例教学,创设模拟实践情景,促进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以“任务”引领学生解决学习任务问题,进行实践操作训练,锻炼学生“写、说、授、评、思”综合教育实践能力,形成“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反思指导,促进学生反思习惯的养成,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情景中学会反思,让学生感受到反思带来的经验收获和教学技能的提高。再加上教师的适时指导和鼓励,学生的反思习惯就在潜移默化中慢慢养成。6.构建过程性多元化评价体系减少闭卷考核形式,加大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在实践情景中的反思能力的考核,注重过程评价。从学生入校,就为其建立一份专业成长档案袋,把学生的课堂学习笔记、幼儿园见(实)习鉴定表、教育实践日志等都归档保存。学生课程考核中实践反思能力考核成绩,由课程任课教师和见(实)习单位实践导师共同评价,按不同比例综合评定。任课教师负责评价学生的课内实践反思表现,幼儿园实践导师主要就学生保育教学实践、班级管理等方面的表现给予评价。这种综合性评价能较好地突出实践在评价考核中的作用,促使学生重视反思,在实践中学会反思。

参考文献:

[1]苗浩.教学设计者反思性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理论的追问与实践的探索[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

[2]秦金亮.以“全实践”理念引领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J].教师教育研究,2005(5).

[3]白星瑞.呼和浩特市两所蒙古族幼儿园教师开展反思性实践的现状及策略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

[4]李香玲.反思性实践视域中的幼儿教师专业发展[J].继续教育研究,2013(4).

篇10

【关键词】多媒体;家园沟通;幼儿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教育素养,那么无论老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出来,而学校教育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困难的根源都可以追溯到家庭。”教育需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紧密配合、互相协作,才能形成目标统一、科学的教育系统。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年龄小、独立能力、自我服务能力、语言表达和社会交往能力均处于发展期的幼儿阶段,架设良好的家园沟通平台,做好家长工作,发挥家园合力,对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电脑、平板电脑以及各种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家园联系”不再局限于十几年来一方小小的“家长园地”;不再拘泥于一纸简单的“家校通知”;更不能满足于一学期的几次家访或课后交流。为了帮助家长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幼儿园和老师充分利用各种多媒体手段,提高家长工作效率,最大限度延伸教育的时间和空间,增进了家庭与学校、家长与老师、家长与幼儿、幼儿与老师之间的交流。现就以我班为例,谈谈我们一直在线的“网上家长会”。

一、根据不同内容的表达需求选择不同家园沟通平台

自接手新小班开始,我们首先梳理了一下近些年大众比较常用的家园沟通手段:智慧幼儿园(家校路路通)、班级博客、班级微博(微信朋友圈)、班级QQ群和班级微信群。本着“做多不如做精”的原则,结合幼儿园工作要求和相关规定,我们放弃了需要占用大量时间“经营”并大部分使用手机操作的一些“微媒体”如微博、朋友圈和微信群等。将“智慧幼儿园”和“博客”列为班级与家庭多媒体沟通工作的重点,将QQ群留作让家长自愿参与、自行管理,老师“列席”的后备平台。“智慧幼儿园”在幼儿入学前就已征询家长意见后开通;“班级博客”则在几大媒体网站(如新浪、网易)申请账号,为便于管理,可设置为“好友参评”;“班级群”由家长骨干牵头搭线,准备工作一切就绪,“只等东风”。

幼儿园工作繁多琐碎,但事无巨细都关乎幼儿的健康与快乐,牵动家长的一心一念。因此,对于不同的内容,我们会选择最适宜的表达方式,通过不同的平台向家长推送。

首先,我们将需要传达给家长的内容大致归为如下几类:园务、班务信息:各类通知,如放假通知、安全提示、菜谱等常规信息。主题活动介绍:班级正在或将要进行的主题活动信息。幼儿园大家庭:幼儿在园的运动、生活、学习、游戏等的实际情况。其它:亲子阅读、家园制作、爱心寄语、开心一刻等。

其次,根据内容选择平台:园务、班务信息,较正式且讲究时效性,故利用“智慧幼儿园”以短信形式发送至家长手机,便于家长第一时间了解相关资讯、安排好各种事务。主题活动介绍、幼儿园大家庭:追求真实性、渐进性,帮助家长了解幼儿的成长与进步,故以幼儿活动照片为主,以文字说明为辅,由“班级博客”作为主要“阵地”来详实呈现。其它:趣味性高、参与度强,可在家长中收集整理相关信息后再发表于班级博客,有利于缩短家园距离,活跃家园互动氛围,为争取家长的更多支持“添能加油”,这样活泼的任务,自然落到“班级群”的身上了。

二、根据不同平台的表现方式选择不同的多媒体形式

“智慧幼儿园”作为“较正式消息”传播的渠道,且由手机推送,为方便家长接受阅读,自然以简洁明了的文字表达为主。而“班级博客”作为家园互动的一片“网络自留地”,当互动模式为家长所熟知之后,如何“经营”好,在幼儿在园的三年内一直保持“高人气”,也是老师需要思考和努力的问题。

与“智慧幼儿园”和“群”相比,“博客”的信息保留时间长、具有一定的“档案”功能,其主要优势是信息更多,表现的方式也更多;但它的缺点在于比较容易出现“程式化”:家长经过三年“洗礼”,有可能孩子的照片、老师的说明已经无法吸引他们以往的热情,博客就成了一个“看板”,失去了“互动”的意义。这时候,老师就要运用尽可能多的表现形式丰富博客的趣味性、提升博客的可看性,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像吸引小朋友一样继续牢牢抓住这群“大朋友”的目光。

以图片处理为例,同样是上传照片,单一的大量的原始照片可能已无法打动“身经百战”的家长,无法再得到诸如“儿子终于能拍球啦!不枉我每天下班陪练!”“圆圆的画真好看,但涂色还要继续进步哟!”这样的热烈评价,那老师就可以运用一些软件,在照片上做做“文章”,使无声的照片活跃起来。如同样是乐乐拍球的照片,老师利用新抓拍的“学会拍球”的照片和之前“尝试拍球”、“拍球失败”、“练习拍球”等照片做成长拼图,并配以文字“我会拍球了!爸爸妈妈快猜猜我能连拍多少!”或“我也是拍球小能手啦!谢谢爸爸陪我练球!”等,信息量翻倍,趣味性更足,还连带一部分“撒娇效应”,终于不用再担心爸爸妈妈“无动于衷”!因为看到了孩子的进步,所以家长在为孩子准备学习用具(如跳绳、毽子等)、辅导孩子练习时也会更加积极,形成良性循环,帮助孩子获得更好的成长体验。【图片处理软件信息:除了“Photoshop”这样专业的作图软件,“光影魔术手”、“美图秀秀”也是非常不错的操作简便、效率超高的选择。】

最后,用我们班级博客中的一段话作为结语:“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与孩子们的第一次见面依稀还在昨天,明天的明天却马上要挥挥手与大家说再见。再次相见,或者再也不见。遇见一些人,记得一些人,忘掉一些人,再忆起一些人。人生不过如此。希望我们的一点点努力,能成为您和孩子最美好的收藏。再次感谢大家,您的支持与信任,是我们不断前行的所有动力。”文字的魅力是无穷的,它让你哭,也让你笑。若帮文字插上翅膀,它会带你飞到任何你想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