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背景范文
时间:2023-08-31 17:06: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背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7)12-2228-06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7.12.009
Study on the Potentiality and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High Standard Basic Farmland
――Taking Yanbian as An Example
SUN Bo, LI Shu-jie, LIU Ya-nan, MA Xiao-wei
(College of Earth Sciences,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61,China)
Abstract: Taking Yanbian as an examp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termining the construction potential and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high-standard basic farmland, the natural and geographical conditions,land utilization, grain production capacity, infrastructure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5 aspects,14 indicators of the evaluation system were built. The basic farmland of Yanbian would be divided into three basic areas with high standard conditions,a little renovation and comprehensive rectification,and provide the basis for scientific construction of high-standard basic farml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asic farmland construction conditions with high standard conditions were good, totaling 31 359.67 hm2,distributed in Dunhua and Antu. There were some deficiencies in the basic farmland,with an area of 70 093.97 hm2,mainly distributed in some counties and cities such as Dunhua,Antu and Yanji. Basic farmland comprehensive remediation should be comprehensive improvement in many aspects of land,water,roads,forests and villages,a total area of 197 932.92 hm2,which widely distributed in the state.
Key words: high standard basic farmland; construction potential; regional distribution; Yanbian
在国家将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基本农田作为重大举措的背景下,吉林省在《关于加快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将基本农田按照基本具备高标准条件、稍加整治和需全面整治3种类型区域进行划分[1]。本研究对延边州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潜力及区域分布进行深入探讨,有助于科学编制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计划,推进土地整治。
1 研究区域概况及数据来源
1.1 研究区域概况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坐落于吉林省东部,北纬41°59′-44°30′,东经127°27′-131°18′,全州总面积达42 700 km2,约占吉林省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延边州下辖8个县(市),即延吉市、D们市、敦化市、珲春市、龙井市、和龙市、汪清县和安图县。2014年,全州耕地面积为437 664.31 hm2,其中,基本农田总面积299 386.56 hm2,基本农田保护率达68.41%。
如图1、图2所示,从类型结构来看,全州基本农田中,旱地面积最大,占基本农田总面积的85.37%,水田次之,水浇地及园地、林地面积较小;从地域分布来看,敦化市与汪清县基本农田面积较大,图们市基本农田面积最小。
1.2 数据来源
基础数据包括经济社会状况、土地开发利用水平等,主要来源于延边州统计年鉴、延边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延边州各县市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成果及国民经济数据、统计表等;图件资料包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行政区划图、土地利用现状图等,通过对延边州国土资源局及相关部门进行调研获得。本研究评价时点为2014年12月31日。
2 建设潜力综合评价
2.1 评价单元的确定
以延边州的全部乡镇(共计67个)作为基本评价单元,在整理、核实延边州2014年土地利用规划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基本农田保护图及农用地分等成果图等图件的基础上,基于ArcGIS软件平台,利用空间分析法将以上图件叠加并确定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建设范围。
2.2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
确定高标准基本农田潜力就是有选择地将基本农田划定为高标准基本农田的过程[2]。延边州地貌呈山地、丘陵、盆地三个梯度,以山地、丘陵居多,若仅以坡度作为评价基本农田的因素,则不能完全体现基本农田质量现状以及各县市的差异性。因此,为保证基本农田建设潜力评价科学合理,本研究遴选自然地理条件、土地利用情况、粮食生产能力、基础设施条件、区域发展条件作为准则层,同时,评价指标的筛选也严格遵循全面原则、可行原则及可比原则[3]。在高标准基本农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后,通过层次分析法(AHP)对比各层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值(表1)。
2.3 确定评价指标分值
2.3.1 评价指标的获取
1)自然地理条件。有机质含量、有效土层厚度、平均利用等别等自然地理条件的数据通过延边州各县(市)的农用地分等成果获得。基于ArcGIS软件平台,将农用地分等成果与变更调查数据中的基本农田图层相交,对每个评价单元赋予所需属性值,若同一评价单元有多个属性值,则按照以下公式确定整个评价单元的属性值。
其中,Si为各评价单元中属性值为i的全部图斑面积之和,S为各评价单元的总面积,Xi为属性i的数值大小。简言之,本研究按面积比例确定各评价单元属性值的大小。
2)土地利用情况与基础设施条件。基本农田保护率、集中连片程度、新增耕地潜力、农村道路比例、森林覆盖率主要通过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库获得。基于ArcGIS软件平台,提取出基本农田、农村道路、林地等图层,并导出属性表以获取所需数据。以延边州各乡(镇)为基本评价单元,选取内陆滩涂、其他草地、盐碱地、沼泽地、沙地及裸地6种地类数据计算新增耕地潜力的现状值大小。
3)粮食生产能力与区域发展条件。粮食单产及播种比例、单位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人均耕地面积及农民纯收入、农业人口比例等数据通过延边州统计年鉴获得。
2.3.2 评价指标标准化处理 由于本研究选取的指标虽全部为正相关指标,但具有多样性,量纲和数量级都不统一,需要进行标准化处理,使得指标之间具有可比性[4]。因此,采用极值标准化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指标值均在0~1范围内,具体方法如下:
Xij标准=(Xij-Ximin)/(Ximax-Ximin)
式中,Xij标准为标准值,Xij为原始值,Ximin为标准化的最小值,Ximax为标准化的最大值。
2.3.3 算各指标分值 采用综合评分法计算延边州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建设条件值。将各单项指标加权求和,对延边州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条件进行综合评分,得出各乡(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条件分值,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Pi是区域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条件值,Xij表示第i个乡(镇)第j项指标的分值,Wj代表第j项指标的权重值。
3 建设潜力分级
3.1 建设条件分级标准
利用ArcGIS自然断点法,根据延边州实际情况和基本农田的评价结果,将全州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条件按综合分值的大小分为5级(图3)。Ⅰ级,0.590 0~0.670 0分,分别是敦化市的官地镇和安图县的松江镇;Ⅱ级,0.510 0~0.589 9分,分别是延吉市的朝阳川镇,图们市的长安镇,安图县的万宝镇、两江镇、亮兵镇、永庆乡,敦化市的沙河沿镇、雁鸣湖镇、黑石乡、额穆镇,汪清县的罗子沟镇;Ⅲ级,0.430 0~0.509 9分,分别是延吉市的依兰镇,图们市的凉水镇,敦化市的江南镇、大石头镇、大桥乡、贤儒镇、翰章乡、青沟子乡、红石乡,珲春市的敬信镇、杨泡满族乡、哈达门乡、马川子乡,龙井市的德新乡、老头沟镇、东盛涌镇、白金乡,汪清县的大兴沟镇,安图县的明月镇、石门镇、新合乡;Ⅳ级,0.350 0~0.429 9分,分别是延吉市的小营镇,图们市的月晴镇、石岘镇,敦化市的黄泥河镇、大蒲柴河镇、江源镇、秋梨沟镇,珲春市的春化镇,三家子满族乡,板石镇,密江乡;龙井市的开山屯镇、三合镇;和龙市的头道镇、东城镇、西城镇、龙城镇;汪清县的东光镇、复兴镇、百草沟镇、春阳镇、鸡冠乡;Ⅴ级,0.270 0~0.349 9分,分别是延吉市的三道湾镇,龙井市的智新镇,珲春市的近海街、英安镇,和龙市的南坪镇、八家子乡、崇善镇、福洞镇,汪清县的天桥岭镇、汪清镇,安图县的二道白河镇。
3.2 划分建设潜力区域
3.2.1 划分依据 结合延边州基本农田现状和全州已实施的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按照基本具备高标准条件、稍加整治和需全面整治3种分类标准,分析不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潜力的区域分布情况(图4)。
1)基本具备高标准条件是指田间设施基本配套,基本不需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便可满足正常生产甚至规模化生产的需要,具备高产、稳产能力,粮食产量可达到当地最高水平的基本农田区域[5-8]。一般来讲,当地农用地利用等最高的基本农田区域、水田区域、相对集中连片的区域及已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程或标准良田工程的区域,即为基本具备高标准条件的区域。因此,本研究将基本农田建设条件Ⅰ级的评价单元确定为全州基本具备高标准条件的区域。
2)稍加整治是指骨干工程设施完备,但田间工程设施存在不足的基本农田区或整备区。该类区域在着力完善田间工程设施,大力开展防护林、农用井、涵管、生产路等相关工程,完成维修改造后才能达到高标准基本农田的要求[9]。因此,本研究将基本农田建设条件Ⅱ级的评价单元确定为全州稍加整治的区域。
3)需全面整治是指需在田、水、路、林、村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整治的区域,不但要维护好在建的整治项目和社会等多方面投入的土地整治项目,而且要将新安排的项目与农业、水利等方面的项目进行衔接,充分发挥资金的整合作用[10-13]。理论上,经过整治的耕地可全部建设为高标准基本农田。因此,本研究将基本农田建设条件Ⅲ级、Ⅳ级、Ⅴ级的评价单元确定为全州需全面整治的区域。
3.2.2 划分结果 将延边州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潜力的分布情况,按照基本具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条件的区域、稍加整治区域、需全面整治区域3个类别进行统计,结果如下。
1)基本具备高标准条件的区域。由表2可知,延边州基本具备高标准建设条件的区域总规模为31 359.67 hm2,主要分布在敦化市的官地镇,安图县的松江镇。
2)稍加整治区域。由表3可知,延边州稍加整治区域潜力总面积70 093.97 hm2,主要分布在延吉市的朝阳川镇,敦化市的沙河沿镇、黑石乡,安图县的两江镇等乡镇。
3)需全面整治区域。由表4可知,延边州需全面整治区域潜力总面积197 932.92 hm2,在全州广泛分布。
4 结果与分析
1)延边州的全部基本农田中,基本具备高标准建设条件的共31 359.67 hm2,占全州基本农田总面积的10.48%;稍加整治的共70 093.97 hm2,占23.41%;需全面整治的共197 932.92 hm2,占66.11%(图5)。由此可见,全州质量较高的基本农田较少,大多数需要进行全面整治。
2)结合指标体系评价结果及建设条件分级图、建设潜力区域分布图的潜力级别分布情况可以看出,延边州基本具备高标准条件的基本农田分布在敦化市和安图县;需稍加整治的基本农田主要分布在敦化市、安图县和汪清县,延吉市及图们市也稍有分布;需全面整治的基本农田分布较广,基本在全州各乡(镇)均有分布。由此可见,敦化市和安图县的基本农田质量较全州其他县(市)高,和龙市基本农田质量较全州其他县(市)低。
5 小结与建议
本研究结果表明,除敦化市与安图县外,延边州其他县(市)的基本农田质量普遍较低,应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进行整治,即不同潜力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应按照基本具备高标准条件、稍加整治、需全面整治的顺序开展建设。再结合各县市、各乡镇高标准基本农田的不同情况,从田块、水利、农田道路、农田防护林等多个方面着手进行土地整治。其中,田块应因地制宜建设,使其有利于田间机械作业,便于经营管理;水利以疏通、硬化沟渠为主,并配套附属设施,保证排涝需要,根据各乡镇不同的地形条件和耕地类型,选择不同的排涝方式;根据现有交通设施的具体情况,应着力修整或补充农田机耕道路,完善农田道路体系,使田间道路通达便捷、布局合理;依据延边州各县市田、水、路、村的实际情况开展农田防护林建设,重点在于将农田防护林的主要林带配置成网格,形成农田林网化,形成一个既有综合生态防护功能,又符合农作物生长的农田防护林体系。
参考文献:
[1] 李 涛,廖和平,杨 伟,等.大都市边缘区高标准基本农田潜力评价及建设模式研究――以重庆市渝北区为例[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8(5):109-114.
[2] 杨 伟,谢德体,廖和平,等.基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模式的农用地整治潜力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3,29(7):219-229.
[3] 王新盼,姜广辉,张瑞娟,等.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划定方法[J].农业工程学报,2013,29(10):241-250.
[4] 郭贝贝,金晓斌,杨绪红,等.基于农业自然风险综合评价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划定方法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14,29(3):377-386.
[5] 薛 剑,韩 娟,凤荣,等.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评价模型的构建及建设时序的确定[J].农业工程学报,2014,30(5):193-203.
[6] 方勤先,严 飞,魏朝富,等.丘陵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条件及潜力分析――以重庆市荣昌县为例[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9(3):122-130.
[7] 刘建生,郧文聚,赵小敏,等.基于差距度与投资度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研究与应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3):47-53.
[8] 唐秀美,潘瑜春,刘 玉,等.基于四象限法的县域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布局与模式[J].农业工程学报,2014,30(13):238-246,293.
[9] 王 晨,汪景宽,李红丹,等.高标准基本农田区域分布与建设潜力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S2):226-229.
[10] 孔祥斌,靳 京,刘 怡,等.基于农用地利用等别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J].农业工程学报,2008,24(10):46-51.
[11] 吴 飞,濮励杰,许 艳,等.耕地入选基本农田评价与决策[J].农业工程学报,2009,25(12):270-277.
篇2
关键词:盐城;耕地质量建设;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S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3-04-66-04
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了更加突出位置,提出“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1],要“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1],彰显了党和政府对保护耕地的重视。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导致我国耕地总体质量不容乐观[2-3]乃至呈下降趋势[4-5]。保护耕地刻不容缓,然而提及保护耕地,大多数人忽视对耕地质量的保护。相对于耕地数量的有形减少而言,耕地质量的下降是隐性的,难以察觉,但其影响绝不亚于耕地数量减少,耕地质量的变化正对粮食安全、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构成严重威胁[6]。本文分析了盐城市进行耕地质量建设的必要性、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以期对盐城乃至我国耕地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 加强耕地质量建设的重要意义
耕地质量,是指由耕地地力、田间基础设施、耕地环境等构成的满足农作物安全和持续产出的能力[7]。耕地数量刚性减少,耕地质量提高速度落后于社会发展速度,粮食需求又不断增加的背景下,提升耕地质量成为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盐城市是农业大市,肩负着保障粮食安全和保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任,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在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农业强市中的基础地位不能动摇、至关重要。
1.1 保证粮食等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需要 粮食增产丰收是农业生产的首要任务。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改良培肥土壤,提高抗灾能力,是保障粮食安全、保证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前提基础。近年来,盐城市各地大力实施标准粮田建设、测土配方施肥、商品有机肥应用和土壤有机质提升等重大项目,为盐城市粮食总产“十连增”、农业持续丰产丰收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全国耕地数量下降不可逆转的形势下,要实现粮食产量连增,切实保证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挖掘农业生产潜力。
1.2 夯实现代农业规模发展基础的需要 盐城市耕地类型多、人均耕地少、中低产田面积大,严重阻碍了标准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现代农业的一个最显著特点,就是标准化生产和适度规模化经营[8]。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因地制宜消除土壤障碍因素,改善生产条件,从根本上提高耕地基础地力,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农业经营服务体系,切实提高集约化种植水平,为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实行适度规模经营创造前提条件,奠定坚实基础。
1.3 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需要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耕地质量的提高。实践证明,只要耕作层深厚、土壤质地适中、营养条件均衡、肥料使用科学,农田基础设施完好,就能保证耕地高产。因此,将良种、良法、良田有机结合起来,从提高单产上下功夫,能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农产品品质,进而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奠定牢固的物质、技术基础。
1.4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耕地质量对农业的可持续性有直接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有可持续的农产品数量和质量作保证,而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又依赖于耕地的生产力和清洁度。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不仅能提高耕地质量水平,提升耕地的抗灾、抗逆能力,还能促进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的合理使用,有效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农业生产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 耕地质量建设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盐城市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耕地质量建设的决策部署,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现代农业为目标,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扎实工作,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取得明显成效。
2.1 耕地质量水平稳步提高 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要求,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管理,落实关键措施,高质量地完成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任务,盐城市高标准农田比重由2006年的35%提高到2013年的44%。指导农民科学利用好人、畜、禽粪便,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农家肥利用效果。加快有机废弃物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每年推广商品有机肥5万t以上。目前盐城市耕地土壤肥力普遍提高,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相比,土壤有机质含量上升了6.77g/kg,增幅达49.35%;土壤全氮含量上升了0.26g/kg,增幅达26.45%。
2.2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全面推广 盐城市测土配方施肥工作,2005年开始试点,2008年全面实施,2011年启动整建制推进,2013年开始推进“全覆盖”。截至2013年底,盐城市先后实施了近4 500万元的国家和省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形成了多项技术成果,获得省推广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市科技进步奖2项,近30篇,累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466.7多万hm2次。通过采土测土和田间试验,掌握了盐城市耕地质量状况、变化规律和作物需肥规律,建立了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和作物施肥指标体系,建成了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和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系统,实现了测土配方施肥数字化。积极开展宣传培训和示范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迅速得到普及应用。建立了“统一测配、定向生产、连锁供应、指导服务”的运行机制和“五个一”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模式(县有一个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镇有一幅施肥分区图、村有一张施肥推荐表、户有一张施肥建议卡、经销网点一次性供齐配方肥)。农民施肥方式由“经验”施肥走向了“精准”施肥,有力地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
2.3 耕地质量监管效能显著提升 盐城市完成了2个国家级、43个省级、86个市级和129个县级耕地质量监测点标准化建设工作,建成了覆盖全市、功能齐全、运作规范的耕地质量监测体系,对耕地质量开展动态监测。扎实开展耕地地力评价,各县(市、区)完成了对耕地地力等级的科学划分,定期耕地质量监测报告,为指导农民科学施肥、辅助政府宏观决策提供了依据。
2.4 土肥新技术逐步推广 根据不同土壤的主导障碍因素,按照灌溉改良型、盐碱耕地型、障碍层次型、瘠薄培肥型中低产田类型,采取农艺、生物、工程相结合的措施进行改造,不断提高中低产田肥力水平,实现中产变高产、低产变中产的目标,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9-10]。先后实施“平衡施肥”、“补钾工程”、“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有机质提升”等重大项目,推广精确施肥、有机质提升、秸秆还田、化肥深施、少免耕技术等耕地利用综合技术,截至2013年底,推广商品有机肥40万t,应用面积14.3万hm2;保有秸秆还田机械近3 000台,机械化秸秆还田19.33万hm2;境内拥有有机肥企业11家,消纳有机肥17.5万t[11]。促进耕地用养平衡,遏制农田土壤退化、地力下降趋势。
2.5 耕地质量管理工作取得突破 《江苏省耕地质量管理条例》于2012年4月1日起正式施行,标志着江苏省耕地质量建设和管理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12]。盐城市及时召开了学习贯彻《条例》座谈会,各地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采取多种形式,掀起宣传贯彻热潮,提高了《条例》的社会影响力。各级农业部门根据《条例》要求,调整完善了工作机构,健全了工作机制,强化了责任落实,努力做到管理有机构、工作有手段、行为有规范,为履职尽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盐城市成立了全市耕地质量评定委员会,开展了耕地质量评价、补充耕地质量验收、毁损耕地质量鉴定等工作,耕地质量管理工作逐步走入规范化运作轨道。
3 耕地质量建设存在的问题
第二次土壤普查距今已有30a时间,由于生产方式变革、土地利用强度增加以及外源物质的大量投入,土壤理化性状发生了巨大变化,土壤质量变化剧烈,原有的土壤信息已不能反映土壤质量现状。
3.1 基础设施老化,农田基本建设弱化 受建设时经济和技术条件限制,许多田间工程建设标准低,配套设施简陋,运行时间长,老化严重。尽管近些年来,各级逐步加大灌区改造工程和生态环境建设力度,部分骨干水利设施状况有所改善,但田间工程的整治相对滞后,抗御旱涝灾害能力脆弱。
3.2 耕层厚度变浅,耕地养分失衡 近年来,由于农业投入品过度施用及不合理耕种,土壤中有益微生物和小动物减少,耕层平均厚度由第二次土壤普查时的14.6cm下降到11.5cm,土壤容重由1.29g/cm3上升到1.32g/cm3,已影响到土壤水、肥、气、热条件和作物根系在土壤中的生长,从而影响作物产量。大量研究表明,大量的使用化肥造成了土壤板结,地力下降,农产品受到严重污染,质量逐步下降[13];长期实行少免耕制度,土壤物理性状普遍变差,耕层厚度日益变浅,土壤容重增加[14]。盐城市耕地养分非均衡化现象日趋严重,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相比,30a来含钾肥料使用少,全市土壤速效钾平均含量下降4.74%,部分长期进行粮棉生产的地区,正由“富钾”向“缺钾”转变;含磷肥料过量使用,全市土壤有效磷平均含量上升幅度达384.96%,但区域分布不平衡,部分粮棉主产区缺磷,城郊菜地则明显过量;土壤pH有下降趋势,平均由7.93下降到7.45,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3.3 “三废”排放加剧,耕地污染加重 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三废”、生活污水、规模养殖场畜禽粪便等肆意向农田排放,以及化肥农药的过量施用、重金属累积等,已造成耕地的显性和隐性污染。耕地被污染后,不但农作物产量降低,而且严重影响农产品质量,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与2006年相比,43个省级监测点土壤样品6个土壤重金属指标中5个指标、六六六、DDT等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土壤环境质量存在退化趋势,但土壤总体清洁。
3.4 耕地占补重数量轻质量,以次补好[15] 各种建设用地占用的多为城郊的良田沃土,而补充的耕地则是沿海滩涂、荒地,土壤肥力低,后续培肥措施跟不上,地力明显不如被占耕地。这些补充耕地即使采取积极有效的培肥措施,也需要几年的耕种,粮食生产能力才能达到一定水平。
4 加强耕地质量建设的对策建议
耕地是农业最基础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保障,耕地质量关系国计民生,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是一项既紧迫又艰巨的任务。
4.1 深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着力提高科学施肥水平 在完善粮食作物施肥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向经济、果蔬、园艺作物拓展,扩大技术覆盖面,力争到“十二五”末,盐城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实现所有农户、主要作物“全覆盖”的目标。大力推广数字化技术,做到配方单到厂、建议卡到户、配方肥下地。一是深化农企合作。按照“双方自愿、优势互补、公平公开、择优合作”的原则,选择积极性高、信誉好、实力强的肥料企业参与配方肥生产与供应。鼓励企业运用连锁、超市、配送等现代物流手段,构建基层肥料直供网点,为农民提供质量优良、配方科学、价格合理的配方肥料。二是加强培训示范。加强对基层农技人员和肥料经销商的培训,在关键农时季节,开展田间巡回指导和现场指导服务。突出抓好肥料经销商技术培训,努力将肥料经销网点打造成帮助农民选肥配肥的助推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传播者、数字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集成应用的展示窗、配方肥销售推广的主力军。要按照有包片指导专家、有科技示范户、有示范对比田、有醒目标示牌的“四有”要求,确保“示范片”到村。三是及时更新成果。积极开展周期性采土测土和针对性肥效试验工作,及时更新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和测土配方施肥专家咨询系统数据,适时指导基层智能化配肥供肥网点根据最新的数据配肥供肥。要扩大触摸屏查询和智能化配肥机的配备,扩大测土配方施肥手机短信平台的运用,方便农民快捷地查询主推肥料施用配方、施用数量、施用时期和施用方法。
4.2 扎实推进高标准粮田建设,不断提高耕地产出能力 实施标准粮田建设项目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的重大举措,也是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要以实施好高标准粮田建设项目为抓手,按照灌排设施配套、土地平整肥沃、田间道路畅通、农田林网健全、生产方式先进、产出效益较高的建设标准,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一要加快项目实施进度。统筹考虑建设条件和施工季节,科学合理安排工期,加强田间灌渠、排水沟、排灌站及涵洞、闸门等配套小型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土地平整、沟系疏浚、机耕道路、农田林网建设,做到早建设、早收益。二要加强项目建设管理。严格按照项目批复文件组织实施,不得擅自变更项目建设地点、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和拖延建设工期。严格实行项目建设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制,提高工程建设质量,确保建设成效。三要做好建设项目储备。科学制定总体规划,选定建设区域,明确建设内容,合理安排年度计划,按照省农委印发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编制大纲要求,提前编制下年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立项目储备库,做好后续项目储备和申报准备。
4.3 切实加强有机肥推广应用,稳步提升耕地地力水平 千方百计引导农民增加对农田有机肥的投入,努力提高耕地地力。一方面,要规范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料。根据无公害与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积极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料和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消纳规模畜禽养殖等产生的农业有机废弃物,改善土壤生态环境。要优选项目实施区域,做到相对集中连片。加强对中标企业所供肥料质量的监督管理,确保农民用上放心肥。力争每年全市商品有机肥推广应用规模达10万t以上。另一方面,要积极推广多种形式的秸秆还田技术。积极推广机械化秸秆还田、墒沟埋草、秸秆覆盖、行间铺草、生物腐熟等行之有效的秸秆还田技术,努力实现秸秆全量就地还田,杜绝田间焚烧秸秆现象。同时,在沿海盐碱良地区,积极发展冬季绿肥种植。
4.4 全面强化耕地质量监测,掌握耕地质量变化动态 建立健全耕地质量监测预警机制,为耕地质量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一要建立完善耕地质量监测体系。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重视和支持,着力推进市县两级配套监测点建设,建立长期定位综合监测点和试验示范区,改善监测设施装备,推进装备水平优化升级,逐步形成较为完备的全市耕地质量监测体系。二要扎实推进耕地地力评价。全面建成全市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基本农田质量管理数据库。启动全市区域地力评价,对耕地进行分等定级评价。同时,以补充耕地质量评定为切入点,积极推进补充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切实提高补充耕地质量。三是建立完善耕地质量信息与预警报告制度。充分发挥耕地质量管理数据中心功能,对耕地质量监测、耕地地力评价数据进行开发应用,规范耕地质量动态信息与预警报告,为耕地质量保护和建设提供宏观决策依据。
4.5 切实加强组织协调,做好耕地质量管理工作 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创新体制机制,确保工作措施落实到位。一方面加强组织领导。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建立完善的领导工作机制,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相关部门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稳定和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机构和技术队伍,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规范工作程序,细化工作措施,完善工作制度,保障工作条件,确保组织领导到位、宣传培训到位、资金保障到位和技术指导到位。一方面加强多方合作。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工作涉及面广,各级农业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合作意识,加强沟通协作,形成共赢局面。通过信息沟通、工作交流、项目合作、联合执法等,加大农业系统内外联系,提高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社会影响力,推动耕地占补平衡、量质并举目标的实现。与企业合作,全方位、多模式推广应用配方肥,真正打通配方肥落地“最后一公里”的瓶颈,不失农时,供肥到点,应用到田。与科研院所协作,联合攻关,推进技术创新与集成,为科学施肥水平的提高、退化与污染土壤的修复治理、耕地质量提高和农业生态环境改善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9.
[2]任笑嫒.强化我国耕地质量建设的对策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22):5-6.
[3]李爱青.浅析我国耕地质量现状,下降原因及强化建设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02):1-2.
[4]沈仁芳,陈美军,孔祥斌,等.耕地质量的概念和评价与管理对策[J].土壤学报,2012,49(6):1 210-1 216.
[5]李应中.2012年我国粮食形势综合分析(二)[J].中国农业信息,2013,5:6-9.
[6]倪绍祥,刘彦随.试论耕地质量在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中的重要性[J].经济地理,1998,18(2):83-85.
[7]江苏省耕地质量管理条例[J].江苏农村经济,2012,5:72-74.
[8]曹静,宝胜.发展现代农业的科技需求和政策思考[J].理论观察,2013,5:76-78.
[9]倪丹,王礼焦,孙皓.连云港市耕地质量建设现状与发展措施浅议[J].耕作与栽培,2010(6):14-15,19.
[10]张清华,史琢,韩翠萍,等.扎兰屯市耕地质量现状与改良措施[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4):89-90.
[11]秦光蔚,陈爱晶,周祥,等.盐城市低碳农业探索和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 527-3 529.
[12]徐茂.江苏省推动耕地质量管理法制化建设的做法与成效[J].中国农技推广,2013,7:37-39.
[13]刘春梅,黄子乾,唐宗明.合浦县施肥对生态农业的影响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3:261-263,265.
[14]林爱华,陈斌,吉训凤,等.海安县耕地质量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8,25(2):28-30.
篇3
关键词:粮食;高产创建;建设规划;展望;嘉祥
中图分类号 F32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6-47-02
嘉祥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是传统农业大县、粮食生产大县。全县总面积960km2,辖13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1个经济开发区,710个行政村,总人口87万人,耕地面积6.72万hm2。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常规农作物,常年种植小麦5.5万hm2、玉米4.1万hm2。自2008年实施粮食高产创建活动以来,辐射带动全县粮食生产连年增产增收,取得了明显成效,在2009年、2011年先后两次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1 多年实施粮食高产创建取得的成效
截止2013年,全县累计实施小麦、玉米、棉花、大豆高产创万亩示范方32个、落实面积2.4万hm2,其中,实施小麦、玉米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26个、落实面积1.9万hm2,实施疃里镇整建制小麦、玉米高产创建乡镇1个,落实面积0.55万hm2。2013年全县7个高产创建示范区小麦、玉米平均每hm2分别达到8 797.5kg、9 030kg;疃里镇整建制高产创建区小麦、玉米两季每hm2达到17 322kg,实现“吨粮乡”。在高产创建活动示范辐射带动下,2013年全县5.5万hm2小麦平均每hm2产7 224kg、总产39.7万t;4.1万hm2玉米平均产7 662kg、总产31.4万t,小麦、玉米总产71.1万t。通过多年实施高产创建活动,通过采取强化行政推动、项目资源整合、政策资金扶持、集成技术推广等多种措施,粮食主产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高产栽培集成技术日益成熟,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粮食安全提供了保障。
2 实施2.8万hm2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建设的背景
2013年山东省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粮食高产创建的意见,到2017年全省建设高标准粮食高产创建田152万hm2,小麦、玉米两季合计每hm2产16 500kg以上。根据粮食生产能力状况,嘉祥县将在2013-2016年,分年度建设完成2.8万hm2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进一步提高粮食产出水平、质量安全水平和现代化物质装备水平,加快高产创建成熟技术模式和工作机制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推广,辐射带动全县粮食综合能力不断提高,尽快形成75万t粮食生产能力,到2017年全面实现“吨粮县”。通过多年实施高产创建示范建设,农田基础配套设施逐步完善,粮食高产栽培先进技术的推广率、普及率不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明显提升,积累经验,摸索出一套完备的集成技术推广模式,为实施2.8万hm2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建设活动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保障。
3 展望
3.1 实施规划 自2013年起,利用4a的时间,在全县分年度建成2个0.67万hm2以上的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3个0.2万hm2以上的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总面积2.8hm2,占全县粮食种植面积的54.8%。2013-2014年,建设小麦、玉米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3个,总面积1.63万hm2。一是建成大张楼梁宝寺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规划面积1万hm2,涉及112个行政村;二是建成马村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规划面积0.3万hm2,涉及38个行政村;三是建成万张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规划面积0.33万hm2,涉及38个行政村。2014-2015年,建成卧龙山孟姑集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规划面积0.7万hm2,涉及87个行政村。2015-2016年,建成仲山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规划面积0.47万hm2,涉及36个行政村。
3.2 实施目标 以加快转变粮食产业发展方式、推进粮食生产现代化、建设粮食生产强县为目标,立足提高粮食单产、增加总产、保障质量,以粮食高产创建田建设为抓手,按照优质高产高效、生态环保安全的总体要求,加强农业项目资源整合,加大资金投入。通过改善粮食产地环境,完善基础生产条件,加快高产栽培集成技术推广,挖掘粮食增产潜力,不断提高高产创建田粮食生产水平,辐射带动更大面积粮食生产能力的均衡提高。通过完善高产创建田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良田、良种、(下转68页)(上接47页)良法、良机、良制结合,挖掘粮食单产潜力,到2016年2.8hm2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小麦、玉米两季每hm2产量达到16 500kg,到2017年辐射带动全县小麦、玉米两季每hm2产15 000kg以上,全面实现“吨粮县”。
4 实施2.8万hm2粮食高产创建的对策
4.1 发挥行政推动作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加强行政领导,争取各级地方财政支持,调动社会资金参与,加大对项目区资金支持力度。成立县、乡高产创建示范建设领导小组,制定扶持政策,落实配套资金,协调实施工作;成立由县农业专家组成的高产创建示范方建设技术指导小组,制订具体实施方案,开展技术培训、组织技术攻关与技术推广,结合生产实际和高产创建要求,从田块选择、创建标准、技术方案等多方面制定高产创建示范区建设操作规程,确保高产创建活动有序开展。加强对高产创建工作的督促检查和技术指导工作。实行专家和技术员包保责任制,制定考核办法,奖优罚劣,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推进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工作顺利进行。
4.2 整合农业项目资源,完善农田基础设施 整合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中低产田改造、国家土地整治、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农机补贴、机械深松、有机质提升、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资金,集中向粮食高产创建区投放,支持高产创建项目推进,加强田间工程建设,提高建设标准和质量,把高产创建田真正建设成为“田成方、林成网、路相连、渠相通、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标准良田。
4.3 强化科技支撑能力,推广粮食增产集成技术 大力开展粮食关键增产技术模式攻关,研发组装适合当地粮食生产实际的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模式。在粮食生产的关键环节,邀请专家在县、乡镇、村三级层层举办技术培训班,开展技术培训。结合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新型农民培训科技培训、农村劳动力阳光培训工程等,在粮食主产区域集中培养一批有知识、有文化的职业农民,提高农民科学种粮水平。围绕小麦、玉米双季高产目标,实行良种良法配套,加快关键增产技术的创新与集成,利用3~5a时间,高产创建田小麦宽幅精播、氮肥后移、“一喷三防”;玉米单粒精播、“一增四改”、适期晚收、“一防双减”等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模式推广率达到100%,测土配方施肥率、秸秆还田率达到100%,土壤有机质含量不低于1.2%,进一步提高粮食产能。
4.4 实施种业创新工程,加强良种繁育基地建设 结合种业创新工程,加强农科教结合,依托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圣丰种业、祥丰种业等大中院校、科研院所、种子龙头企业,在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内按照育繁推一体化要求,加快粮食优良品种的选育和研发,力争3~5a内选育、推广一批有突破性的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高产创建田粮食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100%。加快实施种子工程,依托圣丰种业、祥丰种业建成一批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良种生产基地,保障良种的质量和供应,带动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推进粮食种子工程健康发展。
篇4
一、我国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我国生态农业实践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目前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即以提高水土等资源利用率为基本出发点,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融为一体,实现区域经济、产业发展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有效结合。但是,当前我国生态农业发展中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1.只注重生产功能,对生态服务功能关注不足
从我国生态农业的实践来看,当前的生态农业还是以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追求实物产出为主要目标,而对生态农业系统自身所提供的如碳汇、旅游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没有给予充分重视。
2.只重视产业节点,对产业之间的耦合重视不够
我国生态农业的实践是以种植业为核心的,如何实现种植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耦合,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也没有找到有效的途径与措施。同时,还缺乏市场化的引导、规模经营、专业化生产和品牌化推广,难以实现生态农业的预期效益。特别是种植业与养殖业之间耦合关系的缺失,导致了种植业自身和养殖业的污染。
3.尚未建立完善的生态农业管理标准化体系
随着生态农业发展,需要先进的管理方式,但我国至今仍缺乏完善的生态农业管理标准化体系,整体处于较低水平,标准不完善、可操作性差等问题突出。
4.个别区域盲目推广生态农业模式
不同区域生态资源条件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农业生产的传统不同,因此发展生态农业需要从自身的条件出发,选择适宜当地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技术和管理方式等,但在我国不同区域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明显存在着脱离区域实际,盲目推广生态农业模式现象。
二、发展生态农业应实现“六大转变”
1.从传统生态农业向现代生态农业转变
局限于农业内部的狭义生态农业,无法解决农业发展所面临的优质耕地资源、清洁水源日益短缺和生态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等问题。因此,需要实现向现代生态农业模式转变,即注重生态农业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之间的有机耦合,以优质农产品加工为纽带,将市场、生产和流通领域紧密结合起来,建立产加销一体化的一、二、三产业网络型链条。集生产、流通、消费、回收为一体,构建产业化的种养及废弃物资源化的食物链网结构。
2.从单一生产功能向生产、生活和生态相统一的多功能转变
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一直以追求高产为目标。在生态资源环境制约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不单是生产农产品,还提供了生活、生态等其他多种服务功能,如碳汇、调蓄洪水、净化环境、旅游和景观等方面。因此,在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应切实注重多种功能的发挥。
3.从传统精华的单纯继承向传统精华与现代技术融合转变
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特别重视传统农业技术精华的继承与发扬,但在严峻的生态资源环境形势之下,再单纯依靠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就难以发挥生态农业的多功能性。因此,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应注重传统精华与现代技术之间的融合,通过将它们进行集成,从而发挥技术综合优势,推动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
4.从单一关注产品数量向数量与质量并重转变
在农业生产力水平发展不足之时,农产品的品质较好;生产能力提高之后,实现了农产品充足供应,但农产品品质却因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和杀虫剂等化学品的过量施用,以及工业对耕地资源、水资源的严重污染而下降。以往,国家在农产品供应,特别是粮食安全方面,过分地强调了数量安全,而对质量安全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导致出现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因此,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走向数量与质量并重的发展道路。
5.从小规模分散化生产向规模化与产业化转变
当前,以农户为经营单位从事的农业生产活动,规模小、分散化程度高,不但带来了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阻碍了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产业化将成为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但我国生态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因此应加快土地流转、扩大种植规模、发挥品牌效应、规范基地生产并提升竞争能力,以提升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水平。
6.从简单的农业生产向文化传承与农村可持续发展转变
我国几千年的农业生产积淀了丰富的农业文明。当前任何区域的农产品都可以体现该区域的文化、历史、地理和人文背景与内涵,因此,注重区域文化元素符号在生态农业发展中的应用,有利于引导地方政府和社区重视和弘扬民族文化,避免传统知识的丧失,在传承文化的同时也为未来的经济开发保留知识和资源储备。
三、加强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1.加强顶层设计,进行科学、合理的功能布局
(1)在整体布局上妥善处理不同功能区域间的关系,需要进行顶层设计,在整体区域内进行生产、生态和生活区域科学、合理的功能布局。
(2)建立完善生态农业分区治理办法。明确区域内农业生态治理的核心问题、重点目标和农业产业适宜发展模式和规模,以促进不同区域在国家总体规划框架下,编制区域生态农业发展规划,确保生态农业发展规划与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业发展规划以及“十三五”规划相协调。
2.建立种植业、养殖业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
根据循环型生态农业原理,在规模化养殖区域,构建以农作物生产为基础的生态农业产业循环体系,实现种植业与养殖业的协调发展,使养殖业为种植业提供有机肥;逐步建设高标准农田,利用农作物秸秆为养殖业提供饲料,实现区域内种植、养殖和农产品加工产业之间的农业大循环,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同时,逐步减少化肥的投入,进而改善土壤,提高农产品品质。
3.加强区域农业生产技术的生态集成
根据不同类型区域生态农业发展的实际,通过传统农业技术精华以及现代技术的融合,对农业生产技术进行生态集成,发挥出技术的综合优势,以实现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如在粮食主产区,重点开展以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主的技术集成示范,实现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在水资源短缺地区,重点开展以农业生产节水为主的技术集成示范,重点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以缓解水资源短缺矛盾。
4.创新经营机制,建设现代生态农业基地
(1)转变经营主体,建立示范基地。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园区和家庭农场为载体,以当地最突出的生态环境为切入点,因地制宜开展新技术试验示范和成果转化,建设一批现代生态农业技术试验示范基地。
(2)创新耕地流转机制。生态农业发展面临着严重的水土资源约束,因此,要实现规模经营,必须创新土地流转机制以及投入机制,探索土地流转的新形式,以满足发展生态农业所需要的土地规模。
(3)转变运作机制,建立企业与农户“双赢”的利益机制。在利益分配机制上,要形成各利益主体对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投入及产权关系,并获得收益。要积极探索农业生产要素入股方式,采取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农民与龙头企业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把利益机制纳入规模化、制度化的轨道。
5.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为核心,推动生态农业产业化
(1)确保生产地生态环境安全。因此,应制订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标准和规范,实现梯级循环利用农业废弃物,防治农产品产地污染,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2)加快制订生态农业技术标准及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加快推行标准化生产和管理,制订严格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使整个生产加工过程的质量监督、管理都能与国际市场接轨,以提升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3)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督。完善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建立以产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为主的农产品速测点,配备速测设备和人员。
(4)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以现有国家农业龙头企业为重点,积极培育若干国内外知名农产品品牌,依法保护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和知名品牌,以此带动全国生态农业产业发展壮大。
(5)搞活生态农业产品的市场流通。利用信息化技术,整合各种农业信息网络服务资源,建立生态农业发展的信息平台,发展生态农产品电子商务。加快农产品物流业的发展,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
(6)落实生态农业发展的服务体系。政府、金融和保险等部门需要转变职能,完善和优化服务体系,为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不断完善与壮大生态农业产业链。同时,要建立各种生态农业服务体系,稳定生态农业服务队伍,提高生态农业的社会化服务水平,从而提高生态农业化解自然和市场风险的能力。
6.注重水土资源数量保护与质量提升
(1)以土地生产率为准则,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通过土地整理复垦补充的耕地面积,需要根据土地生产率为准则进行衡量。具体来说,以区域土地生产率的平均水平作为标准,对补充的耕地进行折算。
(2)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目标,改善耕地质量。对不同区域耕地逐步实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程,采取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改善耕地质量,提高土地生产率。同时,建议尽快从国家层面把有关涉农资金整合起来,以提高农田建设标准。
(3)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为目标,创新土壤污染治理技术,加强土壤污染的生态修复。
(4)以“三条红线(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为原则,提高农业生产的水资源保障。要以提高灌溉用水效率为着力点,明确节水的重点区域,并注重不同区域的技术开发与集成;同时,要以区域水环境保护为核心,调整产业结构,切实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优质灌溉水资源,实现农产品数量与质量的“双安全”。
7.建立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有效政策激励机制
(1)建立生态指标约束机制。以区域整体为对象,构建水资源、耕地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数量与环境质量保护的农业生态约束指标体系,确保“生态红线”。同时,强化“生态红线”意识,逐步建成资源保护与利用考核办法,以加强区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建立完善农业生态补偿机制。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明确补偿主体与对象,量化补偿标准和考核指标,建立基于土地承载力的畜禽养殖准入与退出机制,将生态农业建设纳入法制化发展轨道。
篇5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仍是“三农”工作的重要任务
2011年粮食获得丰收是“政策好,市场旺,人努力,天帮忙”的结果。扶持政策力度加大、粮食价格坚挺、重大增产技术大面积推广、灾害水平低于常年是增产的主要原因。粮食“八连增”奠定了我国粮食安全的坚实基础。按照粮食供给量计算,我国粮食自给率虽然降至90%,但是口的主要是大豆而不是谷物,主要谷物品种稻谷、小麦、玉米的自给率仍超过98%。
尽管粮食连年增产,自然灾害多发重发,抗灾减灾能力低、靠天吃饭的局面仍没有根本改观;土地、水资源约束趋紧,确保粮食供求平衡难度依然很大;物质投入和劳动力成本节节攀升,种粮比较效益偏低的矛盾仍很突出;粮食主产区贡献大、抓粮吃亏的问题仍然存在。2011年13个粮食主产省产量占全国的76%,对全国粮食增产贡献90.5%。一些粮食主产区反映,粮食不仅没有成为优势,反而成为负担。以吉林省为例,为实施全国千亿斤粮食增产规划,吉林省增产计划为100亿斤,规划建设十大工程,累计投资217.5亿元,其中中央投资89.5亿元,其余由省市县配套,目前资金难以筹集。全国第二产粮大省河南人均财政支出近年来全国一直最低,2009年人均财政支出只有3063元,上海为15563元,是河南的5倍以上。今后,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仍是“三农”工作的重要任务。从政策部署讲,稳定粮食生产必须继续调动农民种粮和地方抓粮的积极性。
一是保持粮价合理水平。与居民收入水平和社会物价总水平相比,当前粮食价格总体水平并不算高。粮食价格合理上涨是保障粮食供给、平衡工业农业利益关系的手段,是工业反哺农业的重要内容。要合理调控粮价,稳步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
二是健全财政对种粮农民补贴的长效机制。近年来,柴油、化肥、农业服务价格和人工成本持续上涨,种粮成本不断增加,惠农补贴效果被涨价因素所抵消,种粮收益下降,农民有怨言。应加大对种粮农民补贴力度,将补贴标准提高到能补偿农民种粮成本并能保证适当收益的水平。
三是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2011年中央财政对200个产粮大县奖励补助200亿元
(每个县1000万元)。中央财政对产粮大县实行奖励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产粮大县的财政困难,保护了产粮大县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但产粮大县普遍反映,奖励资金规模仍然偏小,如2011年中央财政对河南省产粮大县奖励资金,平均每亩只有11元,按粮食总产量计算,平均每斤不足1.5分钱。当前,产粮大县财政困难的局面仍十分突出,中央财政应按照全国县级财政人均财力水平分配产粮大县奖励资金,逐步使产粮大县人均财力达到全国县级平均水平,保证产粮大县基本支出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提高产粮大县政府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四是继续挖掘提高粮食单产的潜力。依靠单项技术很难实现大面积平衡增产,要集成推广先实用技术,促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
继续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的好势头
2011年1-3季度农民收入实际增长13.6%,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5.1个百分点。全年将保持这一基本态势。农民收入增速快,一是得益于农产品价格上涨;二是得益于外出务工收入提高。2011年二季度末外出务工1.6244亿人,同比增加521万人。外出务工月均收入1914元,同比增长19.9%。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只有1978―1984年和1994―1996年间,出现过农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局面。2010年和2011年出现的农民收入增幅赶超城镇居民的好势头能否保持下去备受关注。保持这一势头面临不少有利条件:从农产品市场形势来看,农产品需求旺盛,农产品价格将保持高位运行;从农村劳动力供求看,经过长期持续转移,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和剩余程度已经大幅降低,已经从最初的全面过剩,入到有限剩余、结构性短缺的新阶段,农村劳动力供求形势出现改变,工资出现了显著上升;随着国家财力的增强,国家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实力明显增强,今后有条件在强化惠农强农政策方面迈出更大的步伐。
怎样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的好势头?
一是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运销业,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加工程度,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构建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的高效农业产业体系,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强农业生态建设和农业资源保护,加大财政转移支付中的生态补偿力度,建立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和生态建设保护长效机制。
二是促农民转移就业和创业,增加农民非农业收入。加大农民工外出务工就业指导和服务力度,合理引导农民工到东部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务工就业。推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培育农村服务业新的增长点,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旅游,拓展农村非农就业空间,为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创造条件。健全就业培训体系,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大幅度提高技术熟练型产业工人比重,提高农民工创业的能力。完善农民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努力使农民工工资增长速度适当高于经济增长速度,最低工资标准增长速度适当高于社会平均工资增长速度,生产一线职工工资增长速度适当高于职工工资平均增长速度。在信贷、税收、用地等方面实施优惠措施,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以创业促就业,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形成促输出与返乡创业的良性互动局面。
三是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多种形式的合作经营和股份经营,探索农村集体组织以入股租赁等方式参与商业用地开发和经营。合理分配土地增值收益,让更多农民获得土地增值收益。
提高财政支出中“三农”投入比例
近年来,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各项政策相继出台,政策范围不断拓展,国家财政对“三农”投入的增长是空前的。“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近3万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6倍。2011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超过1万亿元。目前,按较宽口径计算,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支出约占财政支出的10%。但是如果再考虑土地出让收益的分配,“三农”投入在整个财政支出所占比重是偏低的。
对“三农”的重视首先应体现在增加投入上。今后要持续加大财政用于“三农”的支持,不仅要保持较高增速,而且要提高财政支出中“三农”投入的比例。同时,要突出重点,优化结构,提高财政“三农”资金使用效益。积极利用财政贴息、补助等手段,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农村。具体包含三方面:
一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要明确小型农田水利的公益性质,明确政府应承担的责任,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加快在资金投入、工程建设、建后管护等方面形成新机制,全面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小型农田水利工
程的正常运行和效益可持续发挥。2011年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资金规模达到126亿元,比上年增长61.5%。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已经覆盖到1250个县。要加大中央财政投入力度,尽快实现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对农业大县的全覆盖。
二是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我国有12.8亿亩中低产田,占耕地面积的70%。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战略意义。建设高标准农田是一项涉及水、土、肥、路多项措施的综合工程。投入少、投资分散、项目配套差,是建设高标准农田面临的最大问题。应当对当前涉及中低产田改造的项目和资金行全面清理,摸清家底,找准问题,在投资体制不变的情况下,加强部际协调,尽可能配套使用各类专项资金;鼓励地方政府整合使用各类资金,用于建设高标准农田;增加中央政府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投入。
三是加快农业机械化。近年来,农业人工成本迅速上升,使得机械对劳动的替代明显划算。在加快推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同时,要协调推经济作物、林果业、养殖业的机械化,着力加强先适用、安全可靠、生产急需、节能减排的农业机械的研发推广,大力扶持农机大户和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继续推广跨区作业等农机社会化服务模式。要继续扩大农机具购置补贴范围,提高大型农机具补贴比例和补贴限额。
加强农业科技基础,抢占现代农业科技制高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取得了显著步,农业科技前沿和关键技术研究取得重大突破,部分农业技术领域已经达到世界先水平,农业科技推广和服务机制不断创新,服务“三农”的能力显著增强。在我国整个科技中,农业科技基础差,最需要加强。当前,我国农业科技改革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技术成果储备明显不足;农业科技与生产脱节严重,农科教、产学研合作不紧密;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薄弱;农业科研投资长期欠账,政府投入严重不足;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中发挥的作用有限。
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农业科技周期长,影响因素复杂,不确定性大,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促农业科技步,必须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公益性为主的定位,把强化政府支持作为农业科技步的重要保障,把产学研、农科教密切结合作为农业科技步的根本途径,提高科技对现代农业的支撑和引领能力,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
在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方面,应实现哪些方面的突破?
一是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国家重点支持基础性、前沿性和产业共性的农业科学研究,建设一批世界一流的农业科研机构,着力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引导企业参与农业科技创新,鼓励企业开展先实用技术集成配套,创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着力突破农业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力争在农业前沿技术研究领域取得一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抢占现代农业科技制高点,使我国农业科技全面跃居世界先水平。
二是健全农业科技转化和推广服务体系。突出转化一大批重大农业科技新成果,培养一支稳定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队伍,构建较为完善的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明确基层农技推广的公益性,不断增加财政投入,加强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公益机构和队伍,重点建设乡镇或区域性农技推广等公共服务机构。调动农业院校、农民专业合作社、供销合作社、龙头企业、种养业能手等各方面力量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健全多元化、社会化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三是健全惠及民生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注重将科技成果应用于农村民生领域,积极发展农村民生科技,在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清洁能源、信息化等方面加大对现代科技设施和管理技术的引力度,依靠科技手段缩小城乡之间民生领域的差距。加强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开发利用等科技工作,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四是健全农业科技投入机制。大幅度增加财政预算内农业科研投入。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农业科研,建立以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研投入体系,形成稳定、可持续的投入增长机制。加大新品种选育和关键、核心高产技术推广的扶持力度。实施农业生产机械化基础研究和关键装备科研专项攻关。逐步提高农业科研院所的人均事业费水平。切实保证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的人员经费和工作费用。以农民和基层科技推广机构为对象,启动实施农业重大技术示范推广补贴。
深化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农民维持生计最基本的保障,是农民家庭最重要的财产。近年来,由农村土地问题引发的群众上访和有增无减。这背后反映出对农民土地财产权的保护仍存在重大的制度性缺失。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础性制度,事关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稳定,必须以保护农民土地财产权为核心,修改完善相关法规和政策,把握好改革方向,为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奠定基础。
应该建立和完善以下政策法规:
一是明确界定农民土地财产权利。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收益分配权是法律赋予农民的合法财产权利。当前,农民对土地权利归属仍存在许多迷惑。只有土地定权,使农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农民才能定心,农村才能长治久安。在法律上明确界定农民的土地财产权,是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一项最基础性的工作。要加快给农民颁发具有明确法律效力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和宅基地使用权证书,让农民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合法权益,防止以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所有为名,强占强征土地,损害农民土地财产权。
二是把握好土地流转的方向。近年来,农村承包土地流转加快。截至2011年6月底,全国农村共流转承包地2.1亿亩,占家庭承包总面积的16.2%;流转主体农户占66.3%,合作社占13.7%,企业占9.2%。世界各国农业经营体制主要是实行自然人为基础的家庭农业体制,公司法人农场只占很小比例。家庭经营不仅适应以手工劳动为主的传统农业,也能适应采用先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的现代农业。让公司法人成为农业的经营主体,把农民变成农业工人,不是我国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的方向,家庭经营现在是、将来也是我国农业最基本的经营形式。现阶段工商企业下乡大规模直接租种农地,不符合我国人多地少、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基本国情,不利于农民土地权益的保护,已经显现或潜藏了一些经济和社会风险。要坚持“让农民种自己的地”、“让更少的农民种更多的地”,真正做到“农地农用,自愿流转”,确保农民家庭承包经营的主体地位。
三是禁止强迫农民以土地权换市民权。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在20个城市对7000多位农民工的访谈,发现绝大多数农民工不愿意以“双放弃”(放弃承包地和宅基地)换取城镇户籍。八成以上(83.6%)的农民工希望保留承包地。2/3(66.7%)的农民工希望保留农村宅基地和房产。土地不是国
家无偿给农民的一种福利,农民工现阶段落户城镇,是否放弃承包的耕地、草地、林地和宅基地,必须完全尊重农民个人的意愿,不得强制或变相强制收回。家中有地,退有据。让农民带着土地权利城,成为新市民,是保护农民利益的需要,也是促城镇化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适应农民工城落户和城镇化发展的需要,要赋予农民工对承包土地、宅基地和集体资产股权自主处置权,为农民实现土地财产权创造条件。
四是真正按照土地的市场价值对被征地农民行补偿。我国征地范围过宽,对农民的补偿偏低;土地收益分配明显向城市、向非农部门倾斜,失地农民长远生计缺乏保障。1999―2010年,政府土地出让收入从514亿元增加到2.9万亿元,土地出让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从1999年的9.2%提高到2009年的48.8%,2010年占到83.3%。2011年1―10月,土地出让收入2.59万亿元,其中用于“三农”的支出1274亿元,仅占4.9%。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收入急剧膨胀,隐含着对农民土地财产权利的侵害。要大幅度缩小国家强制性征地范围,对强制征地权获得的“公共利益”行明确的法律界定。土地非农化和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土地增值收益巨大,要大幅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在符合国家土地利用规划、严格管制非农用地总量的基础上,要把更多的非农建设用地直接留给农民集体开发,让农民以土地作为资本直接参与工业化和城镇化,分享土地增值收益。
农民工融入城市,是大势所趋
中国在实现城市化、现代化的过程中,为什么要强调“三化”统筹推?
国内外经验反复证明,先发展工业和城市,后解决农业农村问题,是不可取的;只重视发展工业和城市,忽视农业农村,甚至以牺牲农业、农村、农民利益为代价,换取工业和城市的发展,更是要坚决避免的;忽视农业和农村发展,必然出现农业萎缩、农村凋敝、农民贫困,导致社会矛盾加剧,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必须同步推农业现代化。
“三化”同步发展的最大难点是解决好农民转移就业和融入城市问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民转移就业和融入城市面临有利条件:一是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将继续带动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但与以往相比,劳动力将由无限供给向有限供给转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增速逐级下降。预测显示,“十二五”期间,我国年均新增农民工550万人左右,“十三五”期间400万人左右,2020―2030年间250万人左右。二是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将带动农民工城落户逐级增加;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将促农民工实现体面劳动,享受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
从挑战看,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和招工难与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并存的状况,逐步由东向西扩展并呈现常态化;侵害农民工权益的突出问题仍不同程度地存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任务艰巨;农民工在城镇面临“就业不稳、家庭不全、居住不定、服务不均”的突出问题。2010年的人口普查初步结果显示,人户分离或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不一致的农村人口高达2,2亿,农村人口城镇化的速度快于预期。在劳动力流入集中的东部沿海地区,许多地方的外来人口已占很高比重,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外来人口超过本地人口的“人口倒挂”现象,如北京市本地人口与外来人口之比为1.8:1,广州市为1.7:1,上海市为1.6:1,东莞市为1:3.3。概括而言,农民工在城市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城市内部新二元体制加剧社会断裂和失衡。我国特殊的城市化路径,在城乡之间形成庞大的农民工群体,不仅城乡二元结构没有有效弥合,同时在城市内部又形成新的二元结构。在双二元结构格局下,农民工脱离了农村社区,却难以融入城市社会,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福利差距扩大,如不采取融入发展的措施,将形成一些发展中国家流行的“城市病”;农民工利益诉求表达渠道不畅通,对抗事件发生的风险增加。由于缺乏利益诉求表达的正常渠道,农民工要么就承担不公平待遇的后果,要么就会以对抗方式表现的来申辩。在互联网和人口流动加剧的时代,小火花可能引出大问题,小问题也会惹出大麻烦。农民工利益表达误入歧途,可能危及社会安定与和谐。2010年局部地区农民工要求加薪引发的集体停工事件,主要体现为劳资之间的对立。2011年发生的广东潮州、增城、浙江湖州织里镇,则直接表现为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口的冲突,农民工直接把矛头指向了地方政府。这些事件背后反映的深层问题是,随着劳动力供求关系的改变,农民工的利益诉求也发生了改变。过去主要利益诉求是就业和提高工资,现在则希望在居住、社保、医疗、劳动条件、子女教育等方面获得更公平的待遇。在此背景下,加快城市社会管理制度改革,促农民工融入城市,是大势所趋,已到了一个关键时期,必须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核心,以提高农民工就业技能和质量、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完善农民工公共服务制度和吸纳农民工城定居为重点,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创新社会管理体制,下决心打破双二元结构,推动农民工融入企业、子女融入学校、家庭融入社区、群体融入社会,扎实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促农民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要把做好农民工工作当做促发展和惠民生的重点,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阶段、不同地区的发展状况,抓住制约解决农民工问题的主要矛盾,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法规。
具体有以下政策安排:
一是加快推城市基本公共服务由对本地户籍人口提供向包括农民工在内的所有常住人口提供转变。要以强化输入地政府属地管理责任为重点,切实保障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权利。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要纳入统一的义务教育管理体系,享受“同城待遇”。农民工对子女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强烈,应合理规划幼儿园布局,大幅度增加学前教育资源,在农民工聚集区新建、改建和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满足农民工子女学前教育的需求。针对农民工子女越来越多地希望在大城市继续行高中阶段学习的要求,要统筹考虑中考和高考政策,做好衔接。鼓励城市中等职业学校一步降低门槛,招收农民工子女接受职业高中教育。要选择部分地方开展试点,制定农民工子女在当地参加中考、高考的办法,探索完善相关政策措施,逐步总结推广,扩大范围,有计划地逐步满足农民工子女在当地参加中考、高考的需求。要以根据常住人口配置公共服务资源为重点,保障农民工平等享有基本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要扩大农民工社会保障覆盖面,力争尽快实现社会保险对农民工群体的全覆盖。建立惠及农民工的社会救助制度,逐步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范围。以推动农民工纳入住房保障范围为重点,积极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把常住人口作为财政分成依据,逐步调整各级政府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完善流入地吸纳人口的激励机制。
二是推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接纳具备条件的农民工在就业地落户定居。我们最近在20多个城市开展的调查表明,新生代农民工没有从事过农业生产的比例高达84.5%,“亦工亦农”正在成为历史;八成农民工即便不放开户口也将长期留在城镇,外出农民工愿意回农村定居的仅占8.9%;农民工对定居城镇的选择是多元的,愿意在地级以上大中城市定居的农民工占53.2%,愿意在县城或小城镇定居的农民工占38.0%;农民工城定居的选择,与就业路径高度一致。在全面放开县级市市区、县人民政府驻地镇和其他建制镇的户口迁移政策的基础上,要一步放宽中等城市户口迁移政策,完善落实大城市现行户口迁移政策,为农民工家庭在城镇安家落户创造条件。户籍制度改革的方向是逐步让户口与福利脱钩,要逐步消除户籍人口与非户籍人口之间的一些不平等待遇和差距,还原户籍的人口登记功能,改革户籍与福利合一的管理制度。
篇6
关键词:六安;四化同步;农业现代化
项目名称:全省党校系统重点课题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工业化、城镇化背景下加快推进六安农业现代化研究
收录日期:2015年12月11日
党的十报告提出“四化同步”发展战略,即“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六安撤地设市以后,市委、市政府坚持“以适度超前的城镇化,带动相对滞后的工业化,促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全市信息化”发展战略,六安的城镇化和工业化取得了长足进展,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农业农村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截至2014年底,城镇化率和工业化率分别达到41.44%和40.2%。相对于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六安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滞后,迫切需要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一、六安农业现代化取得的成就
六安市地域广阔,环境优美,物产丰富,盛产多种名特优稀农副产品,粮、油、麻、栗、茶、茧、肉、禽、水产等农副产品产量居安徽省前列,是国家重点商品粮生产基地。近年来,六安市以农村综合改革为动力,坚持以工业的理念抓农业,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打造优质农产品基地和现代农业园区,加快建设农业产业集群,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农产品加工水平稳步提升。六安市委、市政府提出并实施千亿元农产品加工“168”工程,即“着力打造粮食油脂、畜禽水产、酒茶果蔬、羽茧棉麻、竹木草柳和农产品物流服务等6大产业集群,在各县区建设8个产值超50亿元的农业产业化示范区或现代农业示范区,力争到2015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1,000亿元”。目前,农产品加工园区和产业集群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已经规划建设了12个初具规模、特色各异的现代农业生产加工园区。
(二)农业标准化建设步伐加快。为了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六安市制定了《六安瓜片产品质量标准》、《六安瓜片茶叶产地环境条件》、《皖西白鹅品种标准》等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和各项生产技术规程,畜禽、蔬菜的生产加工全面建立质量可追溯制度。品牌农业成效显著,共有102家企业、298个农产品进行“三品”认证,经环境监测合格的绿色食品粮食基地150万亩,水产养殖基地60万亩,无公害蔬菜、绿色食品蔬菜基地60万亩。由于不断加大农业标准化生产政策扶持力度,已经建成蔬菜、茶叶、水果国家级标准园13个、省级标准园18个、部省级畜禽规模标准化养殖场45个,部省级水产标准化示范场29个。
(三)农民组织化程度持续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核心和基础。要尊重和保障农户生产经营的主体地位,培育和壮大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充分激发农村生产要素潜能。按照积极发展、逐步规范、强化扶持、提升素质的要求,加大力度、加快步伐发展农民合作社,切实提高引领带动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已经组建了粮油、生猪、家禽、茶叶、油茶、茧丝绸、毛竹、大麻、渔业、蔬菜、中药材、园艺、水果等多个市级农业特色产业协会和县区分会,吸纳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农产品经营户共2,500多名会员。目前,全市有农民合作社6,281家,其中全国示范社30家。
(四)农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非常健全,因为它能顺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克服农业经营主体规模较小的弊端,获得大规模的生产效益。六安市不断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共设立400多个机构,有千名农技人员包保服务生产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涉农企业。推行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粮食生产15个主推品种,覆盖率达70%以上。选派800名科技特派员,创建了90家专家大院,建立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工作站24个。
二、六安市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因素
(一)农业基础设施薄弱。薄弱和落后的农业基础设施无法支撑现代农业发展。六安属于欠发达地区,由于资金投入不足等原因,造成目前的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农业的抗风险能力薄弱,遇到旱涝等特殊年份,必然受损。六安的高标准农田比重偏低,旱涝保收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28.61%。农村病险库塘较多,通讯、仓储、运输等基础条件仍然较差。特别是交通条件落后,阻碍了生产要素和农产品的快速流通,严重制约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由于资金不足,设施农业进展缓慢,规模也偏小。
(二)农村生态环境恶劣。六安的农村环境没有受到重要的工业污染,突出的问题是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化肥造成的面源污染。化学肥料的大量投入,使有机肥的施用比例由20世纪70年代前的85%左右下降到现在的不足30%,有近1/3的农田长年不施或较少施用有机肥,农作物产量的提高对化学肥料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大量使用化肥对农田生态系统造成了损害,有机质、全氮、速效钾都不同程度下降,同时土地板结现象越来越严重。农膜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也日益突出,六安的农膜平均残留量和平均残留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不合理的耕作制度也加剧了农业环境质量的恶化。例如,大力发展畜禽养殖业是加快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但是污染问题比较突出。长期以来,由于污染治理投入不足,多数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存在雨污未分流问题,污水收集系统和废弃物处理设施(包括沼气生产、有机肥生产等)不完善,导致有沼气生产的无沼液、沼渣贮存场所,沼液沼渣综合利用不完全甚至未综合利用,没有末端治理措施。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均缺少处理设施,无害化处理率低,造成环境污染,并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三)农业劳动力素质较低,科技人才缺乏。农业劳动力素质低是制约农业现代化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农业科技进步的速度加快,新的农业技术不断推陈出新,这对农民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体来看,六安的农民文化素质较低,20~40岁左右的农民中有部分只有初中文化水平,50岁以上的农民中部分只有小学文化水平,甚至还有少数文盲和半文盲。加之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长期滞后和费用较高,农民的技能素质得不到快速提高。由于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大量高素质的农民工都进城镇了,“抽水机式”的农村人才输出机制使得农村人才流失严重,“村庄空心化、农业副业化、农民老龄化”,“386199部队”加上残疾人构成了农业生产的主力,农业劳动力的年龄和素质结构问题日益凸显,发展现代农业的人力资本不足问题逐步显现。目前,六安市各类科技人员2.5万人左右,只占总人口的0.35%,特别是农业科技人员占全部科技人员的比例不足20%,这与农业大市是不匹配的,而且大部分分布在乡镇农技站及其以上单位,常年工作在生产第一线的农业科技人员很少。农业科技人员缺乏的直接后果就是使农户不能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延伸自然资源价值链条,农村丰富的资源优势不能转化为经济优势,造成“靠山吃不上山,靠水喝不上水”、“捧着金饭碗讨饭吃”的尴尬局面。
(四)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六安市农业资源丰富,特别是粮食生产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2014年全市实现了粮食播种面积、总产、单产三超历史,粮食总产量连续11年丰收,六安市首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殊荣,农业产业化水平理应很高。但由于六安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少,特别是国家级的龙头企业少,不能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另外,专业人才和技术缺乏,导致多年来只能对农产品进行简单加工就销售,产业链条短,不能带动农业服务业的发展,品牌效应和规模化水平都很低,产品的附加值和农业企业的效益也低,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日益加剧。这是造成农业在GDP中占很高比重的主要原因,不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不利于区域经济发展。
三、加快推进六安农业现代化的对策
(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淠河防洪治理、史河防洪治理等骨干工程建设,突出加强以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施塘坝扩挖、沟渠疏浚、集体泵站更新改造和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以粮食主产区为重点,集中投入,连片推进,突出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和农田整治项目实施,大规模开展中低产田改造,做到沟、渠、田、林、路、井、电综合配套。加强和改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科学推进农村,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向种田能手、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土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提高土地利用的科学性,提高农业劳动效率。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信息化和电气化,改善农业设施装备条件,提高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
(二)着力发展绿色农业。六安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绿色发展战略,是立足市情、顺应时势的大战略、好战略,是六安未来发展必须遵循的重要理念。就农业来说,就是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可持续农业。当前的主要抓手就是紧密结合《安徽省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六安市新型城镇化试点实施方案》、六安茶谷建设规划、淠河生态经济带建设规划等重要规划,制定好六安农业发展的“十三五”规划,突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绿色主题。具体就是要结合平原、丘岗、山区等不同地貌特征,合理布局农业特色主导产业,着力打造“一镇一业”、“一村一品”,打造农业产业集群。大力发展循环低碳农业,加大农业污染治理力度,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三)培养现代化职业农民。教育是培养现代化职业农民的治本之策。针对六安市农民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都比较低的实际,各级政府必须下大力气加强对职业农民的培养,职业技术院校要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需求设置相关专业,经常给青壮年农民“充电”,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相关知识。日本的成功做法非常值得借鉴。近年来,日本推出了一项“接班人计划”,政府招募愿意从事农业的大学毕业生,由政府出资到农业院校学习两年,毕业后再跟随家乡种植大户当五年研究生,经考评合格,又愿意终身从事农业,由政府提供各种优惠政策,种植不少于20公顷的土地。日本的这项计划很有吸引力,每年指标很快就能完成。
篇7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四川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提出,要实施“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形成“四化”同步发展新态势。
据《四川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2年全省工业化率达到45.3%,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城镇化率43.5%,提高1.57个百分点;农业增加值3297.2亿元,排全国第四位,增长4.5%;农民人均纯收入7001.4元,增长14.2%。
农业现代化在“三化”中基础地位明显
现代农业发展为工业化提供重要基础
四川优势特色产业快速提升发展。据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统计,2012年全省粮食总产达到663亿斤,连续6年增产。油菜籽产量221万吨,连续11年创历史新高,马铃薯产量已由全国第2位上升到第1位,茶叶由第4位上升到第3位,蔬菜保持第5位,油菜稳居第2位,水果、食用菌、中药材、蚕桑等特色优势产业产量进入全国前列。
尽管农业在四川GDP中的比重持续下降,但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以农业原料加工的,实现产值已占工业产值的26%,超过四分之一,增速高于工业产值1.33个百分点。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对新型工业化的促进作用相当明显。
现代农业发展加快城镇化步伐
在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中,着力突破农业机械化的瓶颈制约,以“农机化示范县创建工程”为抓手,加快推进农机化进程。2012年,四川主要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1%,连续两年提高5个百分点。有力促进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升,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使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比上年减少了52万人,减少2.6%。
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达到3088.9元,家庭经营纯收入3004.9元,工资性收入首次超过家庭经营收入,农民家庭纯收入“双核心”主导特征十分明显。农民有钱后进城经商、居住、置业促进了新型城镇化发展。
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拓展空间
随着四川“两化互动”、城乡统筹战略的实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2012年,四川第二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5.4%,城镇化率比“十一五”末提高3.32个百分点。
据测算,工业增加值每增加1个百分点,可以新增就业岗位12.3万个;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吸纳农村劳动力48.4万人。四川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加快发展,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拓展了空间,为农业现代化深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川农业现代化面临的突出问题
“谁来种地”的矛盾突出
据农业厅对四川30个县的60个乡镇、120个村、2207户农户的调查,目前农村劳动力缺乏、农业后继乏人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调查表明,120个村共有劳动力15.7万人,其中外出务工7.3万人,占46.5%,其中丘陵地区为52.9%、山区为49.2%。并且在家务农劳动力年龄偏大,接受调查的2207户农户中,在家务农的只有4322人。另据调查,目前新生代农民绝大多数不会种田、不愿务农。
农民增收致富压力大
近年来,尽管四川农民收入稳步提高,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告别了温饱不足,总体进入小康。但与实现收入倍增目标相比,四川6600万农民奔康致富还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突出表现为城乡收入差距大。2012年四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两者之间相差13305.6元,比2000年高出9326.33元。如果考虑到社会福利等隐性收入方面的区别,城乡收入差距就更大。区域之间、农民内部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很明显,平均数掩盖了大多数。
产业发展支撑乏力
四川现代农业规模大而产业弱的矛盾明显,品牌不响和新型经营主体发育滞后的矛盾相当突出,集中反映在产业效益不高,对农民增收的支撑乏力。
据统计调查,2012年四川农民人均纯收入为7001.4元,在全国排在21位,比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低900多元。其中来自农业的经营性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69.6元,占了差距的51%。
农业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不足
尽管四川对农业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绝对额增长较快,但在全社会投资总额中的比重仍然偏低,且还有进一步缩小的趋势。
2012年,四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038.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投资462.8亿元,仅占2.6%,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4个百分点。城乡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巨大差异,制约着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制约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进而制约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着力点
抓好新型经营主体培育
大力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具有带动效应的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向新型经营主体集中,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大力提升农业装备水平
继续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机化示范县”工程,强化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提升农业设施装备水平,着力使农业机械化在丘陵地区、盆周山区、在大宗作物全程机械化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
进一步加大对农业优势产业的扶持,紧紧围绕马铃薯、茶叶、柑桔、油菜、蔬菜(含食用菌)、蚕桑、特色水果、中药材、花卉、烟叶等十大优势特色种植业,加快培育近期能进入全国前三位的高粱、蔬菜、稻谷、食用菌等优势产业,着力调整种植结构、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下大力培育打造品牌,努力提升“川”字号农产品的影响力。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创建为抓手,着力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控制、过程监管、质量追溯等关键环节,落实到位各项监管措施,确保不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让广大人民群众放心消费农产品。
篇8
一、坚持工业强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一)发展产业集群是走向新型工业化的一个有效途径
几年来,科尔沁区依托资源禀赋培育优势产业,发展和引进关联性企业、配套企业,大范围宽领域配置资源,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打造产业集群效应。淀粉深加工、铝制品深加工、农畜产品深加工、非资源四大产业效益日益凸显,成为优势主导产业。2007年,四大产业实现增加值4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80%。其中,淀粉深加工产业领跑全区工业经济,实现产值150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58%。以投资超亿元的梅花生物、万顺达淀粉、中科天元、顺通生物、通德淀粉5家企业为龙头的玉米化工产业年可转化玉米270万吨,而全市玉米商品量在290万吨左右,基本实现通辽市玉米的就地转化增值。
(二)循环经济是新型工业化的必由之路
坚持从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物利用和社会消费等环节人手,通过财政支持、环保执法等措施,引导企业大力推行清洁生产、节水节能、降污减排,积极推广“中水回用技术”、“以煤炭气化替代燃料油技术”等先进技术。梅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循环深加工作业,1吨玉米可转化出味精、有机肥、玉米纤维、玉米浆等系列产品近1.2吨,实现产品价值4000多元,增值空间上升200多倍。2007年梅花生物被评为自治区清洁生产示范企业,万顺达淀粉有限公司荣获自治区节水型企业称号。铝制品深加工产业实现了液态铝直接熔铸,年可节电8,000万千瓦时。银河铝业有限公司建立自备燃气站,由电到燃气年节约成本60万元。通亚铝业铝型材生产采用全自动高标准挤压设备,缩短生产流程及节省能源消耗,每吨铝型材节约成本500多元。铝制品深加工产业从通顺铝业的电解铝到铝后加工企业的铝合金,再到铝制品企业的铝板带箔等,通过企业产品的紧密衔接,逐步实现了资源利用及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三)自主创新是新型工业化的中心环节
坚持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强引进、推广、消化、吸收创新,加快行业品牌建设。经过几年来的精心培育,蒙古王酒业进入环渤海节能、环保自主创新企业百强榜,“蒙古王”成为全国驰名商标。铁人实业自主研发了机械压缩式蒸发器、生物质燃料棒挤压成型机等一系列高效节能新产品,步入自治区高新技术企业行列。清谷新禾跻身自治区自主创新企业50强,列入国家“双百工程”,“清谷新禾”商标成为自治区著名品牌。锦绣木业生产的人造板材成为全国建材行业知名品牌,取得了进出口经营权,企业获得了自治区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大林型砂成为全国最大的铸造用天然硅砂生产基地,被授权为铸造用硅砂及标准砂国家标准起草单位。
(四)工业园区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载体
坚持分步高起点、高标准科学规划科尔沁工业园区,打造内蒙古东部最大的发酵工业基地。近4年累计完成投资3.6亿元,不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现入驻企业达60户,实施投资超亿元的大项目22项。2007年被列为自治区首批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区,在“内蒙古工业十强开发区”评选中,位列第3。
二、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农牧业增效的战略选择
着力改善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累计投入大型商品粮基地、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扶贫等支农资金4.5亿元,拥有机电井近1.6万眼,建成各类永久性节水工程80万亩,180万亩农田全部达到畦田标准化。农机总动力达到47万千瓦,农机综合水平达到71%。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50万亩,粮食产量达到17.4亿斤。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30万亩左右,蔬菜产量达到17亿斤。
(二)发展特色农牧业是持续增收的富民之举
现代农业是特色、优质、高效的精深农业,科尔沁区采取贷款支持、政府奖励等措施,鼓励和支持农牧民发展特色种养殖业。农户每新建一座温室大棚,政府奖励10(0)o2000元,可贷款2]Y--3万元。2007年日光温室大棚面积达到l-5万亩,亩纯收入比露地蔬菜提高6倍,是全国100个“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蔬菜示范基地县之一,2005年被列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蔬菜供应基地。迎合市场需求,积极培育食用菌产业,建成食用菌小区15个,栽植规模达到600万棒,亩效益均在1万元以上。立足30万亩沙荒地,以沙地葡萄规模化种植为重点,大力发展沙地经济。沙地葡萄种植面积达到4.1万亩,亩效益均在5000元以上。此外沙地西瓜种植面积达到5000亩,沙地花生面积达到3万亩。大力发展特色养殖业,“科尔沁肥牛”因其纯天然、高品质享誉大江南北,是闻名遐迩的供港活牛基地。2007年家畜存栏总头数184万头(只),育肥牛出栏15.2万头。
(三)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关键环节
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是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市场化运作的主要载体和依托力量。科区围绕“农业增值、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加快培育龙头企业,现有产业化龙头企业39家,其中,上三级重点企业26家。并形成了牛、羊、猪、禽、玉米、无公害蔬菜等120多个种养殖基地,带动农牧户11万户,有效地促进了农畜产品的转化增值。
(四)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客观需要
鼓励和引导农民减少化肥、农药用量,提高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立足近百万吨畜禽粪便及10多亿公斤玉米秸秆,大力实施农村户用沼气、秸秆气化等工程。实施沼气项目5年来,发展沼气示范户5400户,户年均利用沼气资源相当于2000公斤标准煤。
积极引进中国国能2×25MW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年可转化玉米秸秆28万吨,计划2008年8月并网发电。立足丰富的风能资源,引进山东长星集团20万千瓦的风力发电项目,计划2008年底并网发电。
三、加快商贸活区步伐,推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一)“商贸活区”是长期实施的战略规划
依托区位和交通优势,坚定不移地搞活商贸流通,初步构筑了以城区流通企业和专业市场为中心,农区集贸市场为依托的城乡一体化商贸流通体系。2007年,全区商业网点达到1.9万个,各类市场发展到38个,其中年交易额亿元以上的8个,团结路贸易区进入全国市场百强行列,余粮堡牲畜交易市场进入自治区级农产品交易市场行列。粮油、建材、果蔬、牲畜、服装、小商品等商贸交易不仅覆盖全区,而且还辐射到东北、华北等大部分地区。
(二)加快商贸龙头企业发展是促进贸易繁荣的重要举措
大力实施品牌引进战略,累计引进国内知名企业10余个,肯德基、全聚德、国美电器、苏宁电器等企业相继入驻,引进知名品牌300多个,品牌效应有效地刺激了社会消费的快速增长。同时培育壮大本地企业,推进零售、住宿、餐饮等服务业的连锁化,鼓励方便生产、生活的连锁企业向社区和乡村延伸。百货大楼、金叶广场、进前佳超市、刚刚商贸、环哲书社等企业销售业绩稳步增长,成为带动贸易增长的龙头企业。以通辽农资公司、日升日美超市为主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深入实施,累计建成农资农家店200多家,农村市场得到有效繁荣。200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5.6亿元。
(三)加快物流产业发展是促进大流通的明智选择
以通辽物流园区为突破口,经过几年的建设,发展成集信息服务、车辆配载、仓储配货等为一体的现代化物流企业,信息网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日全国适时信息45万条以上,年货运量近千万吨,2007年被评为自治区10强物流企业。团结路贸易区入驻物流企业13家,年货物运输量达10万吨。新的物流项目相继实施,随着通辽物流园区的年吞吐10万标准集装箱的通辽内陆港、木里图车站改造及综合物流铁路专用线、金港综合物流园、利丰汽贸物流园、日升日美物流配送中心等物流项目的建成运营,科尔沁区“流量经济”后发效应将充分显现ho
(四)加快发展新兴服务业是提升第三产业的有效途径
依托优越的区位交通优势,以民族风情旅游区、沙漠水摩、沙地葡萄园等旅游景观建设为重点,积极整合周边旅游资源,围绕吃、住、行、游、娱、购6大旅游要素,着力打造具有民族内涵的旅游品牌。星级酒店发展到7家,旅行社达到23家。近年来,年均接待游客50万人次,年均实现旅游收入4亿元。立足资源优势,增强出口创汇能力,无公害蔬菜、科尔沁牛肉、有机食品等绿色农畜产品日渐畅销,清谷新禾、万顺达淀粉、绿缘食用菌等外贸企业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外贸出口额稳步攀升,2007年实现外贸出口2500万美元。此外,金融保险、信息咨询、中介服务、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也健康有序发展。
四、坚持实施项目带动,构建上争、外引的发展格局
(一)眼睛向上,争取国家和自治区扶持资金是解决内生动力不足的有效途径。
在国家逐步缩减扶持资金的大背景下,科尔沁区坚持树立“项目就是资源,项目就是机会,项目就是发展”的理念,组织谋划各领域项目,重点在农牧林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文化教育卫生:自主知识创新、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等关键领域积极争取国家支持。近年来,通过各行业各部门,年均争取上级扶持资金超亿元,实施了城郊电网改造、农网改造、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农村优质良田建设、农村沼气工程、农村医疗卫生及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基层政权建设等大宗项目,极大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眼睛向外,利用外来资源壮大内力是最现实的发展途径
招商引资能带来项目、资金、技术,更能带来发达地区的先进经营理念和发展机遇。科区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广开渠道,积极扩大项目融资合作领域,主动当“车间”、做“外环”,搞好项目和产业对接。“十五”以来,累计完成招商引资额约150亿元,实施建设项目上千项,为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注重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第一,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断增强,创立了全市首家科技成果推广中心,创办科技民营企业27家,被评为全国科普示范区。
第二,深化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有效整合教育资源,推进素质教育,加强职业教育,扶持民族教育发展,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第三,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发展到180个,村级卫生室发展到578个,三级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健全,卫生医疗水平明显提高。深入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5.6%。坚持稳定低生育水平,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0%以内。
第四,群众文化日益繁荣,全面健身活动蓬勃开展,专业文艺、社区文化、广场文化、农村文化等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
第五,加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初步建成城乡一体化就业体系。创建就业基地13外,充分就业社区19个,城镇登记失业率连续几年控制在4%以内。
第六,小城镇建设不断加强,全区城镇化率达到45%,木里图镇、大林镇被评为自治区级重点镇。
篇9
关键词:新经济时代;农村经济管理;创新
一、新经济时代下农村经济管理创新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乐亭县深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建设,一是实施土肥管理。在姜各庄、马头营、乐亭镇、中堡镇和闫各庄等乡镇设立5个耕地质量监测点,检测耕地质量变化;开展农企合作推广配方肥活动,建立配方肥经销网点14个,年推广配方肥4.9万吨以上;建立马头营和汀流河2个万亩示范片,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节水灌溉、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示范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在万亩示范片内开展节肥节药模式探索、示范展示和效果监测。二是推广绿色防控。截止到现在,全县共建设蔬菜绿色防控基地7个,国家级绿色防控基地2个,其中新建鸿春农业部绿色防控基地1个,大田作物统防统治面积完成5.5万亩,全县12.4万亩小麦完成病虫害防治。三是开展农产品质量检测。严把基地准出市场准入关,每月例检抽取样品400余个,上半年自身检测及接受市场委托检测样品共2262个,合格率99%以上。完成新寨撒马店艾旭合作社、汤家河雷刚合作社二维码质量追溯系统的应用工作。四是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开展农资打假行动、高剧毒农药专项治理,特别加大农资质量抽检工作力度,从源头加强农业投入品的监管,确保群众用上放心农资。目前已对300余家农药经营户进行备案,备案率达到95%以上,检查农资经营单位120余家,出动执法人员322人次,随机抽取农资样品112个。按照全市统一规划,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为手段,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一是完成农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户完成了市下达任务,实现调减籽粒玉米1.3万亩、调增青贮玉米0.5万亩,调增的0.8万亩蔬菜。在姜各庄莲花池村建设一个青贮玉米千亩示范方。制作、发放青贮玉米明白纸500份,发放蔬菜种植规程500份。
二、新经济时代下农村经济管理创新面临的问题
(一)没有足够的农村劳动人力
有不少年轻人或是中年人离开家乡,选择北上,这就造成了农村劳动力不足以及生产创新能力的缺乏,虽然当前可以依靠农用机械设备的技术提升以及进步来弥补农村劳动力的流失,但由于学习成本高,年纪大的农民无法快速上手操作和使用而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同时这也使得农村劳动效率难以全面提升。
(二)缺乏完善的公共事业服务体系
对于农村的教育医疗、公共卫生、生态环保等方面还缺乏统一完善的服务体系,对于建设公共事业服务体系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到位,由于人力及经费的缺乏,没有为农民提供合适的公共服务设施,长久下去,容易造成城乡经济差距加大,阻碍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步伐。
(三)政府职能建设管理不到位
农村经济管理主要有财政、土地承包、农民以及对合作建设项目的监督和管理。由于当前在促进公益性与经营的深度融合方面管理层还没有形成足够的认识,导致农村经济管理职能分工不明确,权责混乱,无法合理解决和应对农村经济管理出现的问题,无法起到良好的管理效果。
三、新经济时代下农村经济管理创新措施
(一)完善农业综合服务机制
大力发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动植物疫病防控服务、农业信息服务以及农业气象服务等农业公益,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支撑能力。发展农业劳务服务,鼓励合作社、供销社、农协、农业劳务服务公司、农机租赁公司等专业机构,开展代耕代种代收、大田托管、烘干储藏等市场化和专业化服务,形成与土地规模经营相适应的农业劳务服务网络。发展农资服务,建立政府扶持下的以供销社为主体,以龙头企业、农资交易市场以及基层农技推广服务组织等为辅助的农资供应服务主渠道,全面完善农资配送服务网络,重点建设“龙头企业-配送中心-基层连锁网点”现代农资连锁经营网络,大幅度提升重点农业区域的农资连锁经销覆盖率。
(二)创新农业综合管理方式
极探索成立土地产权交易中心、土地流转中心、土地担保中心以及土地纠纷仲裁机构,制定土地流转管理办法、基准价格机制以及最低保护价制度等配套政策,依法保障农民的财产权益。支持农业产业化企业做大做强,引导龙头企业实施产-加-销一体化,带动农户进入市场。比如乐亭县可通过重点扶持发展环城现代农业园区和姜各庄、中堡万事达等省市级园区建设,加快推进国家级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创建。积极推动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新增流转面积,力争市级以上农业园区基本实现规模流转。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争取打造省级标准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抓好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节水灌溉、滦河治理等工程,为农业提质升级创造条件。
(三)激发农业经济科技主体活力
以乐亭县为例,重点推动绿昕公司与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综合实验站等项目,壮大丞起、金畅等企业种苗繁育能力。加快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与鸿春农业公司的新品种、新模式实验基地建设,继续开展省蔬菜产业创新团队在万事达等3个合作社的示范实验。科学有序开发滩涂资源,支持海水养殖集约化发展,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推进远洋捕捞。积极引进农业专家和科技人才,培育新型农民。大力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推进新技术、新产品转化应用与示范推广。加快培育创新型农业领军企业,支持农业企业自建或与高校院所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中心,组建农业优势特色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进以新品种选育和农用生物制品研制为重点的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推进校院地合作创新,鼓励并积极推进和农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农科教”合作,建立“产学研”联合实验室,设立农业科技研发、中试、转化的农业园区(基地),并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或引进上下游农业企业,有效提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同时通过相继建立起的冀东国际农产品物流中心等龙头骨干项目,有效带动了农产品流通、加工和附加值提升;环城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被命名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丞起现代农业示范区被命名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示范园。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886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3家、省级12家、市级45家,发展联合社7家,培育家庭农场97家。农产品检测合格率达到99%以上,“乐亭甜瓜”荣获国家地理保护产品,培育省级著名商标8个、河北名牌产品8项,顺利通过“国家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县”验收,入选“全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以农民为投资主体,在河北省首家建成拥有22艘远洋渔船的捕捞船队。全面深化与北京二商、一轻、首农等农业领军企业的多领域合作,农产品外向度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四)壮大农业经济管理创新人才队伍
鼓励农业科技人员通过带技术、带项目在乐亭县创办农业企业,或从事服务于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的兼职创新创业活动。鼓励扶持大学生、有技能和经营能力的农民工创业从事规模种养生产、农产品加工营销、休闲观光农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等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政策体系和服务保障机制,落实资金、技术、土地、劳动保障等各项优惠政策,加强自主知识产权保护,优化创新创业融资环境,营造良好的自主创新生态环境,广聚农业科技创新资源。
(五)加强财政资金支持
支持金融机构完善农村信贷业务体系,鼓励其利用微贷技术进行信贷流程再造创新运用产业链金融产品,开展订单仓单融资、应收账款融资等业务,探索推广农业职业经理人信用贷款。深入推进农村金融创新,大力发展农村电话银行、网上银行业务,加快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和扶贫金融,扩大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品种和规模,鼓励金融机构开展农村动产抵(质)押贷款,借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化改革支持开展农业企业和集体资产股权抵押融资。完善风险分担机制,健全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信贷担保机制,根据农户及中小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建立一个完整科学的信贷担保组织和机构;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逐步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范围,以农业保险保费财政补贴等措施分担涉农金融风险;加强对保险的综合应用,鼓励保险公司面向农村开发小额人身保险、涉农贷款信用保证保险等创新产品,鼓励保险资金通过债权、股权、资产支持等多种方式,支持重大基础设施、重大民生工程、新型城镇化等项目。完善信贷补偿机制,进一步加强信贷机制下的保证金管理,使农村经济信贷保证金包括的范围进一步加大,优化相关信贷评测体系,努力配合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和金融资金控制体系建设趋势,使农村经济信贷体系合理可持续的发展,建立健全农业农村信用评价体系,规范开展信用评定工作,促进各金融机构之间资源共享,构建良好的信用环境;探索开展农村电商合作共建的农村信用体系模式,发展农村信用信息数据库和第三方征信机构,创新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四、结语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唯有不断优化改进农村经济管理体制,创新农村经济服务体系,加快培养创新技术人才,才能更好的应对新经济时代的发展需求,有效提升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
作者:杨洁松 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农牧局
参考文献:
[1]王红艳.新经济时代下农村经济管理的创新[J].中国科技投资,2013(A27):228-228.
篇10
农民收入继续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增长12.3%,增幅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2.5个百分点,预计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仍将保持较快增速。
农业农村发展形势良好,既得益于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力度不断加大,更得益于中央不断推进农业农村体制机制创新,理顺农业生产关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仍将是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任务。
一、创新农业农村体制机制四“推手”
进入工业化中后期以来,我国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城乡人口结构、就业结构、社会结构深刻调整,给农业农村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把握机遇、应对挑战,要求我们必须深入推进农业农村体制机制创新。
创新体制机制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创新体制机制能够有效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目前我国耕地、水、劳动力等农业必需的生产要素逐渐减少,而农产品需求却呈刚性增长态势。因此必须提高农业资源配置效率,一方面高效利用耕地、水、劳动力等传统要素;另一方面引入资金、管理、技术等先进要素,利用有限的资源扩大农产品供给。为此必须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通过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动农业专业化、集约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通过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水平,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应用,革新农业经营管理理念;通过改革农村金融保险制度,拓宽资金输入农业农村的渠道,提高农业生产风险保障水平。
创新体制机制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需要。创新体制机制能够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关系,拓宽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来源。体制机制创新能够改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和规模化水平,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拓展农业功能范围,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体制机制创新能够将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上彻底解放出来,为其到城市从事生产效率更高的职业解除后顾之忧,同时产业化龙头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也创造了很多农村二三产业就业机会,能够有力推动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体制机制创新还能激活农村房屋、土地等资源要素的内在价值,利用市场化、资本化途径使其产生财产收益,提高农民租金、红利等财产性收入。
创新体制机制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要。建立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关系和促进城镇优质资源向农村流动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实现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必须通过改革征地制度、建立城乡平等就业制度、完善农村金融制度等农村体制机制创新,改变城乡资源要素交换方式,使农村土地、劳动力、资本等资源要素以合理价格进入市场,最大限度地维护农民利益。
促进城镇优质服务资源向农村延伸,必须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统筹规划城乡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壮大农村产业基础,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通过公共资源的倾斜带动社会资源的流动,更好地实现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创新体制机制是促进“四化”同步发展的需要。目前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发展相对超前,而农业现代化相对滞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最大表现。
因此必须加快农业发展速度,使农业现代化水平尽快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处于同一个发展阶段和发展平台。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既可以强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对农业的反哺带动作用,利用工业实力、城镇繁荣和信息畅通带动农业农村快速发展,也可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农业现代化对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的支撑更为坚实。
二、农业农村体制机制创新的重点领域
我国区域之间资源禀赋、发展水平不同,现代农业发展呈现多元化模式,因此,创新农业农村体制机制在不同区域有不同的需求和侧重点。从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要素来看,创新体制机制要重点关注土地、组织化、社会化服务、金融保险等四个方面。
(一)农地使用制度创新
土地制度安排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效率,关系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关系到农村社会长治久安。进一步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必须不断健全完善农村土地制度,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维护农民土地权益、提高土地产出效率。下一步农地制度创新的目标应该是赋予农民土地财产权,充分释放土地制度在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方面的巨大潜力。
1.建立“两权分离”的农地制度。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农地资源配置状况和农业外部条件深刻变化,细分农地承包经营权的必要性日益凸显。承包经营权包含占有、使用、收益等多重权利,各项权利既可由同一主体承担,也可分由不同主体承担。实践中,农户流转土地时转移的大多是经营权,承包权并未发生转移,两种权利是分离的。有些地方还通过发放权证的方式予以明确,比如山东枣庄对参加试点土地合作社的农民,不仅发放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还发放土地使用产权证。农民持土地使用产权证可以依法使用、经营、流转土地,也可作价折股作为资本从事股份经营、合作经营、抵押担保等。土地使用产权证实际上代表了土地经营权,单独颁证方便了经营权流转。实行两权分离,既有利于稳定承包权,使农民获得稳定的土地资本收益,也有利于流转经营权,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从未来发展看,为切实保障农民土地财产权益,要在确保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在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的基础上,明确将承包经营权界定为独立的承包权和经营权,实现承包权、经营权“两权分离”,探索并凸显承包权和经营权新的功能,确保农民拥有完整的土地权利。
具体地说,承包权实行长久不变,农户从事非农产业可以转出经营权,并获得由承包权带来的收益;经营权流转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要强化承包权的物权功能,使农户在土地流转和征收(用)时能获得更多的资本收益,增加财产性收入。
2.鼓励农地经营权流转。推进农地经营权流转,能应对务农劳动力不足、土地粗放经营甚至撂荒的问题,也能扩大土地经营规模,提高农民劳动生产率。
因此,流转土地经营权是“两权分离”农地制度的重要目标之一。目前土地流转过程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包括土地权属不清,土地权证发放不到位,或者经常调整承包地,导致农民对土地缺乏稳定预期,心存疑虑不愿流转;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土地流转“非粮化”现象,而且越是发达地区越为突出,一些地方还出现土地流转“非农化”;转出土地的农户对流转价格普遍存在上升预期,造成土地流转短期化,影响了土地经营者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
解决这些问题,要在坚持农地农用和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通过健全土地流转市场、规范流转中介服务、强化流转合同法律保护等措施,稳定土地经营主体预期。
一是明晰农民土地权益。通过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稳定农民对承包权的预期,为承包土地维权和流转奠定制度基础。
二是加强土地流转服务和管理。建立土地流转服务平台,明确土地流转政策边界,加强项目监管和土地用途管制,遏制耕地流转“非农化”倾向。
三是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在土地流转时切实尊重农民意愿,减少行政干预。鼓励规模经营主体与农户建立长期、稳定、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探索推广实物计租货币结算、租金动态调整、土地入股保底分红等利益分配办法,稳定土地流转关系,保护流转双方合法权益。
3.扶持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随着土地流转日趋活跃,近年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土地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不断涌现,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力量。据农业部统计,目前全国经营面积达30亩以上的种植业大户已达887.4万户。农业规模经营有利于推广先进科技,降低生产成本,抵御市场风险,提高生产效益,确保粮食安全,符合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和要求。但考虑到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我国农业经营规模必须适度,以种粮为例,北方一个家庭经营100亩、南方一个家庭经营50亩,比较符合规模经济,也能够适应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需要。
总体上看,目前我国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发育仍然不足,各地对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条件、途径缺乏统一认识,采取的政策措施有明显差异。有的地方担心引起土地流转纠纷,推动适度规模经营的意愿不强;有的地方则将规模经营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考核指标,盲目扩大经营规模,甚至强行推动农民流转土地。这些措施都不利于规模经营主体的长期稳定发展。
此外,农业生产性建设用地不足也对规模经营主体发展造成障碍。一些平原地区几乎都是基本农田,规模经营主体在建设生产性设施如粮仓、晾晒场、烘干机房时,缺少农业生产性建设用地指标。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化对农地使用制度的研究,根据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和长期趋势进行改革和调整。
(二)组织制度创新
当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有效促进了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显著提高了农业资源要素配置效率、产出效率和规模收益,深刻体现了“两次飞跃”的改革内涵。下一步,要重点抓好对新型经营主体的政策扶持。
1.将新增农业补贴向规模经营主体倾斜。在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农业兼业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规模经营主体必将成为未来农业生产的中坚力量。在很多地方,规模经营主体既难以像普通农户那样享受种粮直补、农资综合直补等补贴,也难以像龙头企业那样享受贷款贴息、项目扶持、税收优惠等政策。
为支持规模经营主体发展,特别是鼓励其从事粮食生产,不少地方都在探索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如苏州2008年开始实施水稻价外补贴政策,补贴标准逐步提高,目前对售粮5000斤以上的农民,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收购时每斤补贴0.1元。财政对基本农田每亩每年补贴400元,对以村为单位连片种植1000亩以上的,每亩再补200元,以镇为单位连片种植1万亩以上的,每亩再补400元。这些政策对稳定当地粮食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此为鉴,今后新增农业补贴应向规模经营主体倾斜,集中利用财政资金,避免“撒胡椒面”。一是种粮直补增量用于种粮大户专项补贴,对种粮大户按经营耕地规模给予直接补贴;二是对新型经营主体购置农业机械,鼓励地方在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基础上再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三是提高财政对新型经营主体购买农业保险的保费补贴比例。四是农作物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补助、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农业项目,优先安排新型经营主体实施。
2.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资金支持。虽然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增长很快,但整体实力依然不强。原因在于经营上的联合虽然可以改善组织机制,却不会天然地吸引集聚外部生产要素,合作社必须依靠自身积累缓慢发展。因此要加快合作社发展速度,必须建立引导生产要素向合作社流动的机制,关键是加大资金支持,利用资金集聚带动人才、技术等要素集聚。目前,合作社在获取资金支持上还面临不少困难:贷款方面,不少银行不认可合作社的贷款主体地位,即使认可,合作社也往往缺少有效抵押物。税收方面,目前国家规定合作社内部交易免税,这实际上并未给予合作社特殊优惠。一些地方税务部门未将合作社作为纳税主体类型,合作社必须按企业法人进行税务登记,并执行企业会计制度。还有一些地方对合作社实行据实征税,而农民无法提供发票和生产成本收益明细。
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深入推进金融和税收制度改革。一是探索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由财政出资设立农业担保公司,为各级专业合作社示范社提供贷款担保。对合作社贷款给予财政贴息。鼓励龙头企业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贷款担保。对于合作社用盈余购置的房屋、机械设备等资产以及合作社的农业在产品,支持用于抵押。二是完善合作社税收优惠政策。制定针对合作社的特殊税收优惠政策,减免营业税和所得税。尽快把合作社作为纳税主体列入税务登记系统,制定适合合作社的会计制度。对合作社所得税采取核定征收方式,印制合作社专用税务发票,使购买合作社产品的市场主体能够享受增值税进项抵扣政策。
3.合理引导工商资本经营农业。近几年不少工商企业到农村租地,引起广泛关注,对此应辩证看待。一方面,工商资本可为改造传统农业注入资本要素,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经营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保证农产品质量;另一方面,若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农民可能沦为农业雇佣工人,不能合理分享土地经营收益;还有一些工商企业低价长期租赁土地后搞土地“非农化”,甚至变相用于房地产开发,损害了农民土地权益。
从国外看,随着务农劳动力日益减少,允许工商资本到农村租种土地,减少土地撂荒、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是东亚国家普遍发展规律。日本最初限制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实行“农地农用农民用”,但后来允许工商资本经营农业,实行“农地农用全民用”。目前我国务农劳动力平均年龄超过50岁,有必要向农业内部引入多种经营主体,保持农业发展内在活力。对于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带来的弊病,可以通过完善制度、加强监管加以解决。
引导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关键在于坚持几个原则:坚持家庭承包制,充分尊重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坚持土地流转自愿原则,不允许任何组织强行流转;坚持建立健全企业和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与农民形成利益共同体,将土地经营收益合理返还给农民;坚持依法依规经营,不改变土地的农业用途,避免“非农化”和“非粮化”。坚持这四条原则,因势利导,就能充分发挥工商资本的优势,减少和消除不利影响,维护好农村社会稳定。
(三)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制度创新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解决老人农业、谁来种地问题。现阶段,务农劳动力短缺、规模经营比重提高、新型经营主体对农业服务的需求持续增长,为农业社会化服务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
1.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家庭经营是我国农业基本经营制度,但这并不意味着千家万户的农户都必须完成从种到收全过程。实际上大量的生产流通环节完全可以采取社会化服务的方式来完成。从世界农业发展规律看,社会化服务是解决务农劳动力老龄化的根本手段,也是促进农业科技推广应用的重要途径。目前老年农民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差,而且劳动能力正在逐渐下降,新生代农民工又普遍不会务农、不愿务农,因此通过社会化服务来完成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成为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家庭经营+社会化服务”将成为未来农业生产的重要形式。
为此,必须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组织,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服务体系。
一是完善公益机构管理体制。近年来各级财政不断加大对乡镇农技推广、疫病防控、质量监管等公益机构的投入力度,使其条件能力得到明显增强,但依然面临机制不活、人员老化、能力欠缺等问题。下一步需要真正做到公益性机构全覆盖、有保障,细化职能,落实责任,同时完善工作考评机制,关键是使农民的意见充分体现在考评结果中。此外,要重视农业科研院校的作用,完善职务评聘、工作考核等激励机制,建立推广型教授、推广型研究员制度,鼓励科研教学人员向新型经营主体提供技术指导。
二是培育壮大经营机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技术协会、龙头企业、农村经纪人、专业服务公司等构成了经营性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主体,这些机构目前数量较少、覆盖面小、服务能力不强、服务领域较窄、服务行为不规范。对此要分类引导,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技术协会,关键是加大扶持力度,不仅包括项目、资金、信贷上的支持,还要引导农业科研院校向其提供技术指导。
对于农村经纪人、专业服务公司,关键是要规范其服务行为,取得农民的认可。对龙头企业,关键是引导其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能够分享经营收益。
2.突出社会化服务重点领域。农业社会化服务涉及的领域很多,包括农技推广、农机作业、动物疫病防控、病虫害统防统治、农村沼气管护、农产品流通、标准化生产、农业信息、农资供应、农民教育培训等。但考虑到目前公益性和经营组织的能力仍然不强,而农民对社会化服务的需求又十分强烈,因此发展社会化服务不能面面俱到、平均用力,必须突出当前关系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的关键领域,集中有限资源重点加以支持。
主要包括以下六方面:
一是农业技术推广,加强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建设,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二是动物疫病防控,在开展好公益基础上,引导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向农户提供疫病防控服务;
三是病虫害统防统治,完善行业准入制度和作业标准,并对统防统治费用给予适当补贴;
四是农机作业,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等服务组织,规范农机服务市场秩序,完善农机服务信息网络;
五是农产品市场流通,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网络,培育流通主体,完善信息服务,加强产销衔接;
六是农村信息服务,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农业信息服务,完善农业信息体系基础设施。要充分发挥公益性和经营性组织的互补作用,公益性组织重点解决基础性、普惠,经营性组织重点解决针对性、多样性、特色。
(四)创新农村金融保险制度
当前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尚未取得根本性突破,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越高,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不足的制约就越强。必须从基础制度上对农村金融体系进行改革,强化金融机构支农责任,创新农村产权抵押方式,开发农村金融产品。
1.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考核力度。农村金融机构的支农积极性高低,决定了农村金融供给的水平和质量。一般地,小微型金融机构业务以本地小微型项目为主,支农意愿强于大中型金融机构。不过,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都属于商业性金融,在股东利益最大化原则驱使下,对工业和城镇贷款的偏好要高于对农业贷款的偏好,对大中型龙头企业贷款的偏好要高于对普通农户贷款的偏好。
可从两方面解决这个问题,一是发展合作金融,培育具有内在支农动力的金融机构。合作金融是农民自己的金融机构,目前真正符合合作金融内涵的只有农村资金互助组织。
应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开展信用合作,关键是控制好风险。要明确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的运行原则,以此约束和规范资金互助行为,促使其健康运行。包括社员民主管理,一人一票;不吸收公众存款,只吸收成员股金;不对外放贷,只为社员服务;对社员不支付固定回报,盈利主要用于积累;不跨镇经营,限制社员人数;只支持农业生产贷款,不支持消费贷款。
二是以硬性约束为主、政策扶持为辅,强化商业性金融机构支农倾向。商业金融机构盈利规模庞大,依靠财政补贴来弥补其支农机会成本,难度很大。应以硬性约束为主,对定位于服务农村的金融机构明确提出支农指标,作为监管考核的重要内容。
比如,要求农林牧渔业贷款也实现“两个不低于”,明确规定农信社、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农林牧渔业贷款占贷款余额的比例,新设新型金融机构必须在乡镇等。同时,加大对农林牧渔业贷款的财政奖补和税收优惠力度,对种养大户和专业合作社贷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贷款给予贴息,引导金融机构开发这些领域的贷款产品。
2.探索开展农村产权抵押贷款。新型经营主体资金需求量大,通过小额贷款或联保贷款往往难以解决问题,需要依靠抵押贷款。目前,不少地方已开始尝试放宽抵押担保范围。如山东省枣庄市探索开展农村土地使用产权抵押贷款,效果良好。其主要做法是发权证、建中介、控风险。
发权证,即发放土地使用产权证。县政府除向农户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还发放农村土地使用产权证书(又称“小证”)。持证人在产权期限内按规定用途可依法经营、流转、入股、抵押土地。县政府鼓励以土地合作社为主体申请贷款,合作社将入社农民的土地使用产权证集中后,可向农村土地产权交易服务所申办合作社土地使用产权证(又称“大证”),凭大证向金融部门申请抵押贷款。
建中介,即由县政府出资成立农村土地产权交易服务所和农村土地资产评估事务所。产权交易服务所的职能主要是公布流转信息,办理产权变更登记。资产评估事务所负责对土地使用产权和各类农村资产进行价值评估,为银行确定贷款额度提供依据。控风险,即严格执行“1/3”和“三年”的抵押限制。“1/3”是指用于抵押的土地最多不能超过土地合作社经营土地面积的1/3,“三年”是指用于抵押的土地使用产权期限最长不超过三年,消除了农民长期失地的风险。2009年以来,枣庄市农信社累计为土地合作社提供2.66亿元土地使用产权抵押贷款。
借鉴枣庄经验,农村产权抵押贷款要做好四个环节:一是明晰产权。土地经营权、林权、房屋所有权等都要在确权颁证、明晰产权归属后才能用于抵押。二是评估价值。由银行、农户都认可的权威机构评估产权价值,以产权价值的合理比例确定贷款额度。三是交易产权。建立有形产权交易市场,提权抵押登记、变更登记等基本服务。四是拍卖变现。一旦出现坏账,通过产权交易市场或其他市场,将抵押产权拍卖变现,降低银行损失。做好这四个环节,就可以将农村产权抵押范围扩大到农业机械设备、多年生经济作物、农产品等。为控制贷款风险,还可以做以下制度安排:只允许农民用部分土地使用权或短期土地使用权做抵押,以避免农民长期失地;保证该抵押品在当地具有一定市场规模,比如开展茶园资产抵押贷款应当选择茶叶主产区,以便产权拍卖变现;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由财政出资设立风险基金,对坏账损失给予一定补助,降低银行贷款损失。
3.对地方特色农产品保险给予保费补贴。生产规模的扩大使自然风险带来的损失随之增加,因此新型经营主体对农业保险的需求明显强于普通农户。为支持新型经营主体扩大生产规模,一些地方在中央财政提供保费补贴的15个品种之外,还探索开展了特色农业保险并给予保费补贴。
江苏省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保险,省级财政给予相应的保费补贴。如果高效设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达到主要种植业保费收入的一定比例,省财政在原有保费补贴比例基础上还要给予相应的保费奖励,以抵减农户的自缴保费比例。同时,江苏对农机保险、渔业互助保险也给予保费补贴。这些补贴措施为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
发展区域特色农业保险有利于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有利于降低农业生产风险,提高农民家庭经营收入,有利于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应鼓励地方发展特色农业保险,支持有条件的省份针对当地规模较大或符合政策扶持方向的农业产业,发展农业保险并给予保费补贴。考虑到中西部地区财力较弱,中央财政应选择一些区域重要农产品,如茶叶、苹果、柑橘等,给予保费补贴。尽快开展设施农业保险试点,并将渔业和农机互助保险纳入中央财政保费补贴范围。
三、政府部门要积极推动体制机制创新
改革开放30多年实践证明,政府部门对于不同阶段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的农村改革,都有效地发挥了规范、引导、提升、支持、推广的重要作用,对于改革的顺利推进是不可或缺的。新时期创新农业农村体制机制,同样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大力推动。
(一)高度关注改革
我国农业农村深层次体制机制矛盾仍未根本破除。在政策效应充分释放、生产力发展达到一定水平的情况下,体制机制束缚逐步显现,客观上要求调整生产关系。当然,现在改革难度更大。过去多是帕累托式改革,改善一方利益,无损其他各方,而现阶段各种利益盘根错节,利益格局很难撼动。因此,再次把农村改革提上重要日程时,要敢于趟改革深水区,敢于触动既有利益格局,把改革作为破解农业农村发展难题的根本途径予以推进。
(二)加强基础设施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可以降低制度创新的交易成本,引导市场主体开展体制机制创新,实现诱致性制度变迁。比如通过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等项目,可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科技推广应用,减少风险、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推动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通过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和评估机构,既可为新型经营主体流转土地提供服务,支持其扩大经营规模,也可以降低金融机构评估、拍卖抵押品的成本,推动其开展农村产权抵押贷款。应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工作予以优先支持。
(三)加大改革投入
并不是只有发展政策需要投入资金,制度创新同样需要资金支持,而且改革任务越艰巨,越需要资金对制度进行先破后立。由于诱致性制度变迁是一个缓慢渐进过程,难以适应我国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认可“花钱买机制”的必要性,通过加大改革投入来加速改革进程。比如面对新型经营主体数量少、实力弱的现状,必须将新增补贴、财政项目等向这些主体倾斜,集中投入资金、技术、人才等先进生产要素,促使其尽快发展壮大;面对农村金融天然弱质性的现状,应当对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给予贷款贴息、保费补贴等支持,以更好地解决金融供给不足问题。
(四)强化考核机制
无论是建设基础设施还是加大改革投入,都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必须建立完善的考核激励机制,调动地方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的积极性。首先要设计合理的农业考核指标体系,反映农业发展成果,特别要强化改革指标。过去很多时候更强调发展和稳定,对改革重视不够,但实现发展往往需要改革先行。其次要提高农业在地方政府考核指标体系中的权重,使农业考核结果对地方官员升迁产生明显影响,使发展农业成为硬约束。特别是对农业主产区和农业大县,更要以农业发展作为主要考核指标。
(五)发挥试验区作用
2011年底,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下,农业部会同19个部委批复成立了24个农村改革试验区,试验内容涉及农业农村体制机制方方面面。不少试验区在试验主题上已有多年实践,初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安排,应当对这些制度进行总结、分析、完善,使之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在更大的范围内予以推广。还有一些试验区虽然刚开始试验工作,但试验内容很有开拓性、试验方案很有针对性,应当充分发挥其先行先试作用,鼓励大胆探索、积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