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模式涉及的基本问题范文
时间:2023-08-31 17:04: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商业模式涉及的基本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开源软件 文献 计量分析
[分类号]G250.72
开源软件(Open Source Software)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成功应用到很多行业。开源思想、理念得到广泛认同。陆首群指出:自由/开源软件的发展,搞活了全球的软件产业,对重组软件产业提出挑战,同时也为中国软件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开源的产生和发展是IT行业的必然趋势,开源软件将对整个软件产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国外对开源软件研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应用上都达到一定高度,国内起步较晚。笔者利用文献计量法统计2000-2009年10年间我国开源软件研究领域发表的论文,以揭示10年来该领域研究发展轨迹、研究内容、学术成果及存在的相关问题,并得出研究热点与趋势。
1 文献计量分析
利用CNKI学术期刊、硕博论文、报纸、会议论文、年鉴等数据库,以“开源软件”为检索词,检索时间段为2000年至2009年6月,进行题名或关键词检索,经筛选后得到474篇与开源软件相关的文献。
1.1年度文献数量分布
年代分布分析反映出开源软件研究状况及发展速度,揭示研究热点时期,具体如表1所示:
论文年度数量分布呈现出明显的递增趋势和阶段性特征,可将国内开源软件研究划分为三个阶段:①初始阶段(2000-2002年):该阶段国内开源软件研究初露端倪,发文总数5篇,约占总数的1%。②稳步发展阶段(2003-2005年):该阶段研究论文的数量逐年稳步增加,处于上升阶段,占总量的20.7%,开源研究引起重视。③激增阶段(2006-2009年),论文数量激增,每年发文100篇以上(2009年只统计半年且考虑滞后性)。
1.2 论文期刊分布
发文量5篇以上(含5篇)的期刊共9种(其中・表示核心期刊),占总刊数的5.84%,共收录论文100篇,占论文总数的21.1%。载文期刊比较分散,核心期刊论文偏少,说明高质量论文不多。论文期刊分布如表2所示:
1.3 作者论文数量分布
作者总人数为519人,发文量最高的为华南师范大学奉国和与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陈智俐(含第二作者),各有4篇;发表3篇以上文章的共有9人(含第二作者),占总人数的1.7%,共发文29篇,占发文总量的8.2%。以上数据表明该领域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
1.4 主题分布
基于文献分析,对当前开源软件研究主题进行划分调整,依主题分成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其中基础理论研究细分为:开源社区、开源协议、开源商业模式、其他;应用研究分为:开源推动、教育、企业、图书馆、其他应用。按以上主题对所得的474篇文章进行主题归纳,得到开源软件论文主题分布如表3所示:
2 基本问题研究
2.1 开源社区
开源社区是推动开源不断发展的关键因素,很多学者指出开源程序员匮乏、开源文化、开源意识缺乏、参与度不高,影响了开源软件发展。谭佳佳对开源软件开发人员社区参与动机进行调查分析,系统研究开源软件开发人员持续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笔者认为,开源软件发展的重要标志为是否有成熟的开源社区,良好的开源社区环境有利于开源软件长足发展。
2.2 开源商业模式
奉国和归纳出8种开源商业模式,并指出数字图书馆建设可采纳的三种开源模式。钱磊指出中国开源软件商业运作存在两个严重问题:①依然按照传统商业软件的模式来运作开源软件,从国际开源社区那里免费地获取源代码,稍作修改后变成自己的产品,然后出售软件许可;②紧抱“自由软件”的陈旧概念,认为软件产品就应该“自由”(其实是免费)地使用,低估了软件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与全球正在积极推进的知识产权保护做法背道而驰。开源软件要发展,开源企业要生存,开源要成为软件行业的突破口,需要成功的商业模式。
2.3 开源协议
开放源代码软件是在著作权法下通过许可证体现的开放、自由和共享理念,它的法律基础是版权许可,研究开源软件首先应当分析各种开源软件的许可证模式。杨彬通过对比,分析开源软件与商业软件许可证的差别,总结开源软件许可证的发展现状和分类,分析开源软件许可证的法律性质,并对4种典型开源软件许可证进行评析。另外,秦明对一些开源软件知识产权问题进行了研究,车璐对开源软件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了研究,王广凤对开源与商业软件进行了对比,这些都从本质上是对开源协议的剖析。许可协议达几十种之多,各种协议存在差异,运用开源软件之前有必要理清其许可协议,以免引起不必要麻烦,各种协议的详细比较参见文献。
3 应用研究
3.1 应用推动分析
3.1.1 高校推动作用2004年7月中国成立开源软件推进联盟,宗旨是推动中国开源软件发展和应用;促进中日韩以及中国与全球关于开源运动的沟通、交流与合作;为促进全球开源运动做出贡献,开源软件推进联盟标志着国内开源软件应用开始走向有序。清华大学网络中心2007年的FLOSSWord项目通过网上问卷调查,得出结论之一是开源软件的发展需要以高校作为切入点,因为高等院校处于研发的最前沿,对于开源软件的态度最为开放。倪光南指出如果没有大批开源软件人才的支撑,开源软件在中国不可能有很大的发展,在中国的推广使用也会受到制约。在软件领域人才的作用比其他领域更为明显,所以应强调在高校加强开源软件的教学和应用。张文正指出了高校开展开源教育的重要性、意义以及应注意的问题,归纳出高校可参考的开源软件类别。作为知识创新重镇的高校有条件也有义务大力推广应用开源软件,为高校信息化建设和国内的开源软件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文献分析表明,高校成为推动开源发展的主要阵地。
3.1.2 国家意志倾斜引导开源不只是少数技术人员的事情,也不是少数企业的事情,而是整个社会的事情。开源软件具有深刻的内涵,将给社会带来变革力量,向开源软件倾斜应该成为国家意志。
3.2 教育领域应用
3.2.1 学校信息化建设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各级各类学校都在积极构建信息化教学管理平台。由于开源软件的巨大优势,已引起教育工作者关注,不断探索开源软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前景。宋继华、唐伟系统归纳了基于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与邮件服务器、门户管理、桌面应用等开源软件构建数字校园的基本框架。刘颈总结出中小学从桌面应用到服务器应用可用的开源软件。很多文献涉及到运用开源软件Moodle构建教学管理平台,且为中小学教育带来的便利。目前中小学普遍存在资金短缺、信息人才匮乏、管
理水平不高等问题,开源软件可以帮助学校扭转这种不利局面,为学校新一轮发展带来强劲动力。
3.2.2 人才培养 很多学者探讨开源软件在大学及中小学中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探讨高校开设开源软件课程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很多建议与开展开源教育的思路。教育工作者意识到,开源软件在国内要发展,需要懂开源的人才,在中小学开始引导学生开源意识是可行和必要的。高校则是培养开源人才的重要阵地,在高校加强开源软件的教育对人才培养起着重要作用,所有这些无疑会促进中国软件业的发展。
3.3 中小企业应用
中小企业面临着资金、人才、管理信息化等一系列问题,开源软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中小企业解决上述难题。郝晨健等通过对中小企业信息系统软件平台的需求因素分析,提出选择开源软件构建企业信息系统软件平台的具体策略和选择流程。
3.4 数字图书馆应用
3.4.1 应用开源动因 开放源码思想的兴起和开放源码软件的蓬勃发展,给中国数字图书馆界提供了一个“低代价可持续发展”的机会、一个以高性价比产品获得重要竞争力的机会。数字图书馆建设中运用开源软件是图书馆建设可行的一种开发模式,可以节省经费开支,提高图书馆的创新能力。针对国内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情况,结合我国国情,应有效地选择、利用、本地化和再开发目前比较成熟的开放源码软件,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提高我国数字图书馆系统建设的层次和起点,加快其发展。
3.4.2 具体研究
・分析开源软件。张智雄归纳数字图书馆可用的几类开源软件:门户类、机构仓储类、内容管理类、知识发现与知识管理类、其他重要开源软件等;刘兰等对2007-2008年国外有关开源软件的研究历程进行述评,并花大量篇幅阐述国外开源软件在数字图书馆领域的应用情况,对于国内运用开源软件建设数字图书馆具有启示作用;阮莉萍。对国外三种比较有代表性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开源软件(Koha,PHPMyLibrary,PMB)进行介绍,并从基本技术特征、系统功能和技术服务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为开源软件在国内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建设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董丽、张首红等对Fedora、DSpace、Greenstone进行比较分析,为国内从事数字图书馆系统开发和设计的同行提供参考;毕强分析中国数字图书馆开源软件本地化现状及应用情况,并探讨开源软件在中国图书馆行业本地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具体应用。唐兆琦、郑巧英利用Dspace构建学位论文提交与系统;林颖、张智雄利用Dspace构建中文机构仓储系统:叶鹰等提出以Dspace作为数字图书馆核心引擎的Lib2.0模型,综合资源、技术和服务管理讨论了基于Dspace构建Lib2.0的技术可能性和应用优越性;祝忠明等提出以Dspace为基础的一种自助提交和开放搜寻与聚集为主要手段的学科知识库建设框架;董丽等以Dspace为基础平台构建清华大学图书馆读者培训门户系统,提供用户身份的统一认证、不同身份读者的讲座预约、课程信息和课件的流程以及资源批量加载功能等。另外,有学者对OpenResolve、MRTG、Net~ow、RAKIM Linux+Qt/Embedded等构建图书馆应用系统作了探讨。国内数字图馆建设对机构仓储开源软件Dspace、Fedora等应用到了一定深度,在图书馆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将会有更多的开源软件应用到图书馆建设中,推动国内数字图书馆的发展。
3.5 其他应用
很多学者也研究开源软件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力负荷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开源软件应用呈现出多样性。
4 存在问题
李国杰指出中国开源存在的问题:①我国许多企业、大学与科研单位只把开源软件当作可免费获取的资源,对开源社区的贡献比较少,也不太重视开源软件的“游戏规则”;②有些单位在封闭的环境下从事对Linux内核的修改,甚至将开源软件变成违反GPL规则的闭源软件;③我国对如何利用和回馈开源软件社区了解不足;④在中国极少纯开源模式运作的软件公司;⑤电子政务、中小学远程教育等国家出资的项目还没有向开源软件倾斜,公共财政几乎还没有支持过开源社区;⑥国家应该加强对开源软件的重视,向开源软件倾斜应该成为国家意志。上述问题的存在阻碍了开源软件在中国的发展,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深深思考。
5 研究热点与趋势
通过分析比较发现,国内开源领域研究热点与趋势主要集中在:
5.1 开源社区建设
加大开源社区建设,培育开源软件健康发展。社区里积聚着许多贡献者,他们开放软件源代码,把自己对各种开源软件的使用体验拿出来共享,共同讨论,为其他用户选择开源软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意见。这样共享的环境,与互联网创新且开放的精神相符合,社区是推动开源不断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国内的开源社区发展存在无序、动荡、无目标状态,表现出人气不足、人才缺乏、项目缺少、运行不稳定等缺点。支持发展开源社区是推动开源的基础工作,应该作为持续、长期的任务来做。国家应该从政策层面支持鼓励企业等团体从事开源社区建设,帮助开源社区持续健康发展;并将开源软件作为软件产业突破口,大力培育开源社区,促进开源软件良性发展。
5.2 开源商业模式探讨
开源软件要发展需要良好的商业模式,它不是免费软件,人们平常所理解的开源软件免费主要是指程序源代码免费,除此之外的技术支持、服务、培训是不免费的。“软件=程序+文档+支持+培训+专业服务”,如果将程序看成核心要素,而其他4个为要素,那么传统的商业软件主要靠核心要素谋取利润,但开源软件由于其特殊性,即源代码开放,任何人可以自由获取,此时利润主要来源于要素,通过要素的实施帮助企业获取利润。这个等式其实也表明开源软件的商业模式应该围绕要素开展。开源软件在过去20年的发展彻底改变了世界软件发展的格局,也是中国民族软件发展的一个契机。国内开源企业要发展,需要深入探讨适合本土的开源商业模式。只有这样,开源企业才能发展壮大,才能托起国家民族软件产业的大旗。目前国外有很多成功的开源商业模式,但国内还缺乏典型成功案例,使得开源企业或个人看不到成功的希望,不愿过多投入,花更多精力去研究。国内急需开发成功的开源商业模式,推动开源软件良性发展。
5.3 开源与人才培养
首先,就人才培养而言,开源软件有特殊的优势。商业软件的源代码不开放,因此通过培训只能学习该软件的操作和外特性。开源软件则不同,首先,通过学习、分析开源软件的源代码,了解软件更多内涵,有利于提高培训水平和软件人才的水平。其次,开源软件在国内要发展,特别是开源社区的建设、开源商业模式的构建等,需要懂开源的人才。高校则是培养开源人才的重要阵地,在高校加强开源软件的教育对人才培养起着重要作用,作为知识创新重镇的高校有条件也有义务大力推广应用开源软件,为国内培育优秀的开源人才。
篇2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大家更多地是讲开放式创新、合作式创新,创新的过程已经变成全球合作的过程,这就形成了一个参与者共赢的“创新生态系统”。在这一系统中,彼此一起成长和发展。如果有任何一方不能获益的话,这个生态系统就不可持续。
过去中国企业比较强调自主创新、民族创新。企业关起门来单枪匹马搞研发,忽略了技术与市场、客户需求和产业规模的结合。今天企业在创新方式的选择上,应该越来越灵活,而不应该是封闭、排他的。
1996年,东软进入医疗设备领域,当时这一块市场主要由GE、Siemens、飞利浦、东芝、日立等几个跨国公司占据。后来东软与飞利浦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共同研发CT、彩超等医疗设备。这是一个典型的开放式创新例子。制造时双方是合作伙伴,销售时成为竞争对手,但合作带给双方的利益更大,飞利浦为在新兴市场拓展丰富了产品线,东软一方面提高了质量和管理能力,同时也提升了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东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刘积仁强调,中国企业在过去30年里,干什么都赚钱,这使得创新的动力不足,现在,不创新也能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不创新即死。但是,创新已经不单单是个技术问题,而是复杂的系统问题,中国的企业要和跨国企业一起建立创新生态系统,在里面共同成长和发展。这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创新意味着超越技术,能不能为客户、为社会带来价值;第二,今天的创新变成合作和开放,创新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事情都要你自己来做,但是企业必须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中国企业要想通过创新来获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正确回答这两个基本问题。
哈佛大学的拉卡尼(Lakhani)教授在研究了众多形态的开放式创新案例之后认为,外部创新者一般分为两种:社区型和市场型。社区型创新者往往共同致力于某一类渐进型技术,这些外部专家会将自己的智慧用在一个着力点上;市场型创新者则需要彼此竞争,优胜劣汰之后进入创新需求者的系统。
具体而言,开源型浏览器火狐属于社区型创新的产品,外部创新者会不断地在浏览器中加入更好的创意,从而完善产品;而苹果公司的iPhone就属于市场型创新的产品,它没有一个程序是由苹果公司自行开发的,苹果公司将手机平台面对数以万计的程序商开放,然后甄选符合自己要求的程序加载。最终,我们看到的 iPhone并非一部手机,而是一个资源整合平台。
无论是社区型创新者还是市场型创新者,创新需求者都需要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拉卡尼教授认为,关键在于平台型思维。也就是说,合作也好,竞争也罢,外部创新者都需要在创新需求者可以看得见的“场所”里进行。目的是便于对创新进行控制。所谓“平台型思维”,拉卡尼教授的潜台词是,不要将价值链拖得过长,避免创新链的垂直化。
客户价值创新
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如何重塑商业模式》一文中,对商业模式的定义如下:商业模式就是如何创造和传递客户价值和公司价值的系统。这篇文章的作者是马克·约翰逊、克莱顿·克里斯滕森和孔翰宁,其中约翰逊是Innosight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和董事长,克里斯滕森是哈佛大学教授、“颠覆性创新之父”,孔翰宁则是SAP公司的联席首席执行官。
商业模式由四个密切相关的要素构成:客户价值主张、赢利模式、关键资源和关键流程。其中,客户价值主张是指你能为客户带来什么不能替代的价值,赢利模式是指你如何从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过程中获得利润,关键资源是指企业内部如何汇聚资源来为客户提供价值,关键流程则是指企业内部制度和文化,以实现其客户价值。客户价值主张和盈利模式分别明确了客户价值和公司价值,关键资源和关键流程则描述了如何实现客户价值和公司价值。
苹果公司的过人之处,不仅仅在于它为新技术提供时尚的设计,更重要的是,它把新技术和卓越的商业模式结合起来。苹果真正的创新不是硬件层面的,而是让数字音乐下载变得更加简单易行。利用iTunes + iPod的组合,苹果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将硬件、软件和服务融为一体。这种创新改变了两个行业——音乐播放器产业和音乐唱片产业。商业模式的创新对价值进行了全新的定义,为客户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
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第一步就是要制定一个有力的客户价值主张,也就是如何帮助客户完成其工作。对于苹果而言,iPhone的核心功能就是一个通讯和数码终端,它融合手机、相机、音乐播放器和掌上电脑的功能,这种多功能的组合为用户提供了超越手机或者iPod这样单一的功能。苹果的APP Store拥有近几十万个程序,这些程序也是客户价值主张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此之外,苹果在用户体验方面做得非常出色,这些都是苹果提供的客户价值主张。
明确了客户价值和公司价值,接下来就是如何实现这些价值了,这就是关键资源和关键流程。对于苹果公司而言,它的关键资源是它拥有一个出类拔萃的CEO乔布斯,而且有非常有创新能力的产品设计和开发人员,以及来自于唱片公司、软件开发者的支持。苹果公司的关键流程则是苹果公司鼓励创新的公司制度、企业文化和日常管理工作,这些流程确保苹果公司的创新具有可复制性和扩展性,从而不断开发出类似于iPhone和iPad这样的产品。
开放式创新营造创新生态系统
当一个产业在经历分化、整合或其他转变时,就为生态创新——企业通过建立关系网络来开发新产品和服务提供了机会。此时游戏规则发生了变化,公司之间彼此互惠互利。
生态创新一直是谷歌的战略武器之一。这个互联网搜索巨头从一开始就致力于和在线广告大师们建立一个连接第三方开发商和网络应用程序(将两个或多个源的数据整合在单个工具中的网络聚合工具)的综合性网络,这种方法使得谷歌从多个信息源吸引到越来越多的内容,从而为用户创建了一个一体化的、完美的体验环境。
谷歌还利用生态创新将业务扩展到社交网络空间。它的OpenSocial平台,使软件开发人员能够为各种社交网络编写应用程序,吸引了很多像 MySpace、Friendster和Oracle这样强大的合作伙伴的加入。而谷歌的Android是第一个完整、开放、免费的移动平台,软件开发人员可用它来开发新的应用程序。该软件将免费提供给手机制造商,安装到数千种型号的手机上。各方实现了共赢:谷歌、合作伙伴及用户,当然股东也不例外。
所有公司无论是提品还是服务,也无论采用B2B还是B2C的模式,都应了解生态创新的价值。IBM、微软、易趣、爱立信和沃尔玛分别占据了一个强大的、大规模的核心网络枢纽,在程序、工具和技术上积极投资,以建立自己的生态系统,并为新的价值提供可持续的来源。它们开发客户和供应商关系,加强自己的战略地位并管理价值创造。
“开放式创新”的七项原则
从全球范围来看,在过去10年里,为了更广泛地吸收创意、加速创新,更好地掌握顾客需求、把握市场机会,“开放式创新”应运而生,IBM、宝洁等公司为开展“开放式创新”提供了典范。
在宝马开发每个新车之前,从工程部、设计部、市场部、采购和财务部等调动200到300个人员,聚集到公司的研发中心(FIZ),成为项目成员。这样鼓励面对面交流的安排便于他们加快沟通,防止最后阶段彼此间的冲突。
这是宝马公司为增强跨部门在创新方面的协作所做的尝试。“一个创新型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信息共享,提供学习的机会,此外容忍创新的失败。”
IBM公司更进一步,在增强内部协作的同时,把信息、技术、人员共享扩大到了企业外部,比如大学、研究所、合作伙伴、客户等,IBM对这些网络开放自己的技术。
宝洁也设置了好几种与外部创新者联络的网络,包括与大学、政府、私人实验室、其他小公司、网上智力产品交易市场等。宝洁公司正试图把自己传统的室内研究机构转变成一个开放式的创新组织,名曰“连接和开发”,从全球收集创意。现在宝洁50%的产品创新都在公司的实验室之外产生的,来源可能是发明家、科学家、新产品供应商等。
宝洁为此创建了新的工作分类,比如安排70个技术企业家作为侦查员,从诸如大学实验室的地方寻找最新的技术突破。宝洁还为此创造了一个负责创新和知识的副总裁职位。每个业务部门都有一个经理负责创新型文化的建立,直接对上述的副总裁负责。
博斯公司大中华区董事长谢祖墀提出了“开放式创新”更具效率的七项原则。
——从领导做起:最优秀的CEO都会形成一种领导力理念,这种理念既全面又与公司的战略需要直接相关。2000年,宝洁CEO雷富礼建立了“联系与发展”(Connect+Develop)的开放式合作战略,审慎地推行与外部创新者甚至部分竞争者之间的信息共享和项目联合开发。宝洁的高级管理层都积极投身到这个项目中。
——与顾客合作:开放式合作的标志之一,是它提供了将顾客的意见融入新产品开发的办法。1988年乐高的专利权到期后,这家丹麦玩具制造商允许顾客从乐高的网站下载软件来制造自己喜欢的玩具,还举办了最佳设计竞赛。如今,世界各地的乐高迷们利用乐高网站提供的虚拟工具来设计个性化的3D玩具,并在线购买这些玩具,还可以互相交流、共享设计创意。
——互信和开放式沟通的文化:开放源代码软件的成功离不开高度的互信,至少是大家齐心协力消除了不信任感。
——持续改进催生创新:开放式合作赋予持续改进一个新的特性,那就是可以催生创新,正如宝洁的雷富礼所说的,“将一个新想法转变为收入和利润”。
——融入公司业务的各个方面:开放式合作依赖于社交联系体系,以及智力、财富在公司员工和外部合作者之间的快速共享。这就要对哪些想法可以采纳而哪些不能采纳当机立断,作出即时决策,更意味着要将公司的开放式合作融入到业务的方方面面。
——培养沟通技能:宝洁也很注重培训员工的沟通技能,公司制定了40多条准则,内容涉及工作流程、谈判、联盟管理等。宝洁在培训中还对员工与合作伙伴相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开展了情景表演或情景录像,并对员工的表现予以评论。
——及时评价与奖赏:开放式合作团队中都是精英,要给他们提供反馈和奖赏,就必须跨越公司界限,这就给薪酬激励的有效性和传统的员工评价机制带来了新问题。
创新面临的四大挑战
1.心神被扰乱: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一生中所积累的疑虑和恐惧可以使我们获得一定程度的安全。但与此同时,它们也会在很大程度上扰乱那些力求创新的人的心神。它们可能会成为妨碍创新的紧身衣。而由混乱生活所制造出来的“杂音”也会淹没我们的思想,甚至使我们失去所有那些对创新有着重大意义的广阔空间。
2.被规范束缚:人们为了求生存,天生就具有循规蹈矩的能力。从早上的穿衣打扮到在上班途中避开危险,我们总是要开发出各种标准来应对生活中的诸多挑战。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规范呈现出不同的形式。创新需要我们打破常规,但这可并不简单,因为为了循规蹈矩,我们所设定的惯例已经数不胜数了。
3.对失败的恐惧:尽管失败是学习的基础,但大多数人在成长过程中仍试图避免失败。谁会在早上醒来就说,“我想今天我会专心去失败”。为了寻求进步,我们必须知道失败对于学习和创新的重要性。为了创新,我们必须理解失败,有时甚至需要欣然接受它。
篇3
关键词:电子商务;共享服务中心;风险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F062.5 文献标识码:A
一、 电子商务及共享服务中心的概述
电子商务是一个以Internet/Intranet网络为架构,以交易双方为主题,以银行支付和结算为手段,以客户数据库为依托的商业模式。电子商务的基本内涵就是利用互联网进行商务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推动了企业朝超越国界、地理范围地迅速扩张,使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管理也越来困难。在这种背景下,共享服务中心这种新的管理模式应运而生。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共享服务中心SSC(Shared Services Center)模式是一种合成的管理方法,它吸收了许多传统模式的特点,集中化模式(如利用新技术、规模经济效应和缩减编制)、分散模式(如客户导向、灵活应变以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和外包模式(如减轻公司非战略性业务活动的负担)。一般的服务范围包括:财务、基金、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法律、市场营销、采购及研发。在资讯应用调查报告中指出,未来往后的十年SSC 将成为电子商务资讯平台下应用的主要趋势。
二、实施共享服务中心的风险因素
尽管电子商务提供了信息共享的途径,但是成功实施SSC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实施SSC的风险主要指在实施SSC的过程中 ,从战略评估、SSC的设计、SSC的实施、运营SSC和不断提高整个过程,由于企业或机构的管理基础、人力资源基础、项目实施能力以及集成管理能力的特殊性所导致的各种风险。除了传统的实施电子商务风险外,还有共享服务中心实施过程中自身的风险。
1.管理方面的风险
(1) 管理变革的风险。SSC的实施,从业务到人员、组织结构都会发生重大改变,而且
这种改变在短期内不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成效。
作者简介:任晓艳1978年12月 女 研究生 研究方向:物流工程及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2) 实施队伍组织的风险。实施队伍成员的态度、能力以及团队之间的合作程度等都将
直接影响到项目的质量。
2.战略方面的风险
(1) 共享业务范围的确定。现在,可共享的业务也扩展到基金、采购、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市场营销、法律、研发及设备管理等领域。由于选择财权共享的范围涉及到集团内部敏感的利益划分,将会给试运行SSC带来内部阻力,给项目带来运作风险。
(2) 选址策略。共享服务中心的地址选择应参考成本/收益、当地经济和政治环境、税收、
法律、资产和人力资源等多方面因素。这些因素关系到SSC的运营利益和绩效,直接影响实施SSC的成败。
(3) 实施方法的风险。选择不恰当的实施方法,将增加SSC的实施成本,甚至造成实施
SSC的失败。
3.技术方面的风险
(1) 电子商务安全问题。信息在传播过程中泄露,信息窜改,身份识别,病毒,黑客问
题等都是技术方面的基本问题。
(2) ERP系统的选择。SSC的实现大多数都是借助ERP系统来实现的。 ERP系统需要
运行在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平台上, ERP系统需要和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有很好的匹配。除ERP系统外,还有一些关键系统如:呼叫、案例管理、成像和工作流,以及网络交互技术等。这些技术的设计和选择影响流程的设计和SSC的成功运营。
(3) 系统的集成。企业中原先各自分离开发的一些自动化信息孤岛在和ERP集成时会发
生很多接口上的困难,要深入了解各孤岛内部机制,规范共享需要的数据库的数据和协调各方的利益,周全考虑进行系统集成。
(4) 流程风险。实施SSC涉及的流程包括各业务单元内部操作的流程、SSC的运作流程、
业务单元与SSC的沟通流程以及SSC与供应商或客户之间的沟通流程。这些流程设计的合理性会影响SSC的运作效率,是SSC成功运营的重要因素。
4.环境方面的风险
(1) 文化
文化差异可以阻碍技术的标准化,也可以给服务质量的标准化带来困难。由于来自不同国家的员工跻身于SSC中,常会产生文化冲击.
(2) 经济环境。宏观经济震荡、变化导致错误的定价,基础设施的投资不足和高额的机
会成本等。
三、共享服务中心的风险管理对策
电子商务环境下,共享服务将内部关系市场化,由此带来一系列转变:由“经营上级”到“经营客户”,由“完成任务”到“追求效率”,由“铁饭碗”变成与第三方竞争……不可避免地可能会导致裁员、分权、改变业绩考评方式等等,各种显性、隐性的抵制都带来巨大阻力、降低效率。这些风险不太可能完全避免,还是可以对消极结果进行控制。风险最小化的方法之一就是通过保险,支付一定的保费来分摊风险。另一种方法就是尽量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对风险进行有效管理。
(1)传统的电子商务安全防范技术。数据加密技术,身份认证技术,防火墙技术及数字时间戳技术等使选用的系统自身的安全性得到保证。
高层承诺、领导变革。由于会涉及跨组织、跨区域管理,所以需要得到企业最高层的支持,用容易理解的财务语言来阐明推动这场变革的意义与过程,及时监控SSC的财务状况。
(2)控制速度、逐渐渗透。这里的速度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范围扩展。从某一地区、某个领域试起,试点成熟后再推广;这样一方面积累经验,另外也有示范作用。二是指模式发展。最初SSC应该是最基础的,起步阶段可能更多表现出集中化特点。
总之,在电子商务平台下,SSC本身是一个可以变型、升级的平台。也就是说,针对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它可以吸收别的有益模式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正因为这一非固化的兼容特性让我们相信,SSC完全可以推动组织设计、管理流程、控制模式和管理效率提升到一个新的平台,使电子商务的使用和发展更加完善。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参考文献:
[1]Alan Campbell.在中国建立共享服务中心[J].今日资金管理,2006,4:56-58.
篇4
关键词:政治传播;贵州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3.12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议题中“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是“创新社会治理”,目的在于通过“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而努力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我国自以来所进行的一系列社会变革,为“创新社会治理”提供了必要性。同时,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治理研究及其所形成的理论成果,为“创新社会治理”提供了可能性。更为主要的是,一直以来,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一环而倍受政府和学者的关注。尤其是在全国上下团结一心,共同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今天,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从政治传播视角探讨贵州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创新。
1 社会治理中政治传播的重要作用
在政治学领域,治理一般指国家治理。学术界对于“治理”的界定大致有三种:“社会中心论”者认为治理是一种自组织,它不需要国家和市场干预;在“国家中心论”者眼里,“治理”的意思与“政府或公共行政管理”基本相同;“合作主义”者将“治理”视为国家与社会间的有效互动或“协作方式”。综合这三种界定,本文将治理界定为一种理念,其要义是强调各参与主体之间的多元化和平等性分工与协作、具有抑制和稳定的目标以及通过协商的方式灵活参与其中,并自觉认同和遵守决策等,目的在于发现并确立公共理性。按照学者们的观点,治理涉及“治理的有效性”和“治理的合法性”、“两个基本问题”或两个重要维度。其中“治理的有效性”派生出“有效治理”和“无效治理”,“无效治理”又有“相对无效治理”和“绝对无效治理”之分。在这些内容当中,学者们研究的重点是“有效治理的实现”以及如何解决“无效治理”两个方面。
国内外学者们认为,实现有效治理的关键在于“如何实现国家、社会与市场间的分工与协作”。要实现此类治理,“对称的信息”是基础,“组织机制”是有力保障,各参与主体间的“耦合”及其有效的信息沟通是关键。可见,政治传播在社会治理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政治传播具有“双向传递”信息的特点,涉及到政治信息的传递与处理两个过程,社会治理与政治传播的有效性之间有非常密切的关联。即有效政治传播是有效治理的基础,无效治理产生的根源在于无效的政治传播。
2 贵州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现状
2.1 贵州民族地区的社会特点
2.1.1 民族成分复杂
贵州省共有49个民族,其中世居少数民族有17个,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7.9%,其少数民族成分个数居全国第二位。各少数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性大,民族特色鲜明。
2.1.2 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
从2015年的生产总值及产业构成看,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与绝大多数非民族地区地区经济发展差异较大,主要表现在工业化程度低、高科技产业不发达上。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农业发展受地形复杂、信息闭塞等的限制,且存在人为排斥工业化及现代高新产业发展等情况,其农业至今仍基本处在人、畜力耕作阶段。
2.1.3 社会维稳难题多
继瓮安时间之后,贵州省虽未发生重大暴力流血事件,但其地处西部且与事故多发的云南省毗邻,云南省的“3・1”火车站流血事件的传播或多或少会对其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甚至会成为区域维稳工作的强大阻力。而且,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复杂的民族成分复杂,与之相对应的宗教成分也复杂而多样。近年来,虽然全省继续加大非法宗教活动的打击力度,但非法宗教活动给民族地区的社会维稳所带来的挑战仍然是巨大。
2.2 社会治理面临的难题
2.2.1 网络时代社会治理面临新挑战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网络越来越成为搭载本民族文化、向外界推介本民族的良好平台。在此引领下,贵州省的许多少得褡逡芽始利用网络传播本民族的文化,发展民族特色旅游业,甚至探索新型商业模式等。但是,网络这把双刃剑,在带给贵州各少数民族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给其社会治理带来新的挑战――一些通过网络传播的有害信息会造成民众心理恐慌等影响社会治安的问题。
2.2.2 各民族千差万别的宗教、习俗、禁忌也给社会治理增加了难度
贵州省各少数民族之间在宗教、习俗、禁忌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给社会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照习俗,贵州苗族村寨的寨老――德高望重的人物至今仍然在村寨中享有盛誉,被村民称为“能干人”。寨老因具有公正、诚实、稳重、孝顺等种种值得称颂的品德而受到村民的佩服和尊重,也往往理所当然的成为民众的主持公道者。这种传统的“人治”是“法治”的有效补充,在村支两委成员在村长和村支书没办法解决问题时,寨老会出面调停或解决。因而,在“人治”是“法治”出现冲突时,往往会使社会治理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另外,少数民族的一些习俗和禁忌也不能一味地取缔,如苗族有信鬼神的传统。这样的民族传统往往与少数民族的发展历程有很大的关联,取缔了这种习俗就等同于否定其民族,也会给社会治理带来极大的麻烦。
篇5
关键词:电子商务;税收
电子商务课税的最基本问题是如何将现存的国际税收原则恰当地适用于电子商务,并保证能同时得到不同利益征税权主体的一致赞同,这将是十分困难的。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与深化,电子商务中的相关税收问题越来越复杂,不同利益主体间的争议也变得更加尖锐。从目前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以及发生相关问题来看,电子商务引发的相关税收问题主要包括以下的几个方面。
一、是否对电子商务征收新税的问题
从企业到企业的电子商务(B to B)到企业到消费者的电子商务(B to C),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电子商务(C to c),从电子商务中的电子商店、电子贸易、电子金融、电子营销到电子化的服务、电子广告,从网上直销、集团竞价、网上拍卖到网上服务,从汽车、计算机到软件、CD,电子商务涵盖了许多交易方式、交易范围与交易产品,并且其中的一些交易方式是以往传统交易方式中所没有的,如网上的集团竞价等。对于这些特定的交易范围、交易方式与交易产品,尤其是其中一些新的交易方式,是否有必要征收新的税种,自然成为首先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问题。美国在其《互联网免税法案》及相关的国际协议中,一直在倡导不对互联网或电子商务征收新的税种。这当然会有其作为电子商务的推动者及最大受益者的特殊考虑,但是,如果对电子商务中的某些交易行为征收新的税种,因有时很难明确地将电子形式的交易与实体的交易截然分开,就很可能会产生双重征税或发生对电子商务的歧视性待遇的问题。而不对电子商务双重征税及不对电子商务征收歧视性的税种,已是国际社会及各国普遍接受的原则之一。
二、是否对电子商务免征关税的问题
在WTO1998年的部长会议及OECDl998年的部长会议上,都曾倡导不对电子商务征收关税。当然,这里的电子商务,还只是真正意义上的电子商务,即数字化产品的电子商务,而不包含实物的转移。所以,这种不对电子商务征收关税的倡导显然有三个基础:其一,旨在通过这一优惠措施极力推进电子商务这种新兴商业模式的推广与应用;其二,从实际操作的情况来看,即便是不这样做,我们也很难从税收的角度对数字产品的电子商务实行有力的控制;其三,我们所说的数字产品,其中计算机软件及信息服务占很大一部分,而对于这一部分产品,根据WTO组织协议中的ITAA协议,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零关税。而在我国,是否对电子商务征收关税及如何征收,还需要许多理论及实践中的探讨。
三、电子商务相关税收中一些基本环节如何确定的问题
(一)对纳税人身份的判定中的问题
纳税人身份判定的问题就是税务机关应能正确判定其管辖范围内的纳税人及交易活动是以实际的物理存在为基础,因此在纳税人身份的判定上不存在问题。但在互联网的环境下,互联网上的商店不是一个实体的市场,而是一个虚拟的市场,网上的任何一种产品都是触摸不到的。在这样的市场中,看不到传统概念中的商场、店面、销售人员,就连涉及商品交易的手续,包括合同、单证甚至资金等,都以虚拟方式出现;而且,互联网的使用者具有隐匿性、流动性,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易的双方,可以隐匿姓名、居住地等,企业只要拥有一台电脑、一个调制解调器、一部电话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改变经营地点,从一个高税率国家移至低税率国家。所有这些,都造成了在对纳税人身份判定上的难度。
(二)电子商务交易过程的可追溯性问题
电子商务交易过程的可追溯性,简单地说就是在确定了纳税主体后,是否有足够的依据收到应收的税,证据是否足够、是否可查。目前我国电子商务还处于初级阶段,网上CA和网上支付体系正在建设中,在线的电子商务交易数额还较少。商家之间的电子商务主要是商谈、合同和定单处理,还基本上没有进入电子支付阶段。所以,在间接的电子商务阶段,商务交易过程电子化,而送货或电子成分更高的间接电子商务扩大或普及时,考虑到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的虚拟性,相关交易环节的具体情况有赖于交易者的如实申报,所以电子商务交易过程的可追溯性问题会更加突出,尤其是在数字产品的电子商务过程中。
(三)电子商务过程的税务稽查问题
在具备税收管辖权、商务交易过程可追溯的前提下,电子商务稽查就成为保障电子商务税收的重要一环,即是否能定额征收的问题。税务机关要进行有效的征管稽查,必须掌握大量有关纳税人应税事实的信息和精确的证据,作为税务机关判断纳税人申报数据准确性的依据。为此,各国税法普遍规定纳税人必须如实记账并保存账簿、记账凭证以及其他与纳税有关的资料若干年,以便税务机关检查,这就从法律上奠定了以账证追踪审计作为税收征管的基础。但在互联网这个独特的环境中,正像前文曾多次提到的,由于订购、支付、甚至数字化产品的交付都可通过网上进行,使得无纸化的程度越来越高,订单、买卖双方的合同、作为销售凭证的各种票据都以电子形式存在,且电子凭证又可被轻易地修改而不留任何线索、痕迹,导致传统的凭证追踪审计失去了基础;并且,互联网贸易的发展刺激了支付系统的完善,联机银行与数字现金的出现,加大了税务机关通过银行的支付交易进行监控的难度;还有,随着计算机加密技术的成熟,纳税人可以使用加密、授权等多种保护方式掩藏交易信息。如何对网上交易进行监管以确保税收收入及时、定额地入库是网上征税的又一难题。
(四)数字产品电子商务税收的实现问题
综观各种形式的电子商务,数字产品的电子商务不仅具有一般形态的电子商务所具有的商流与信息流的虚拟性,更因其产品形态的特殊性,又具备物流的虚拟性的特点,使其在纳税人身份的判定中、交易过程的可追溯性上与税务稽查上有效实现的难度都大大增加。甚至可以说,如果一个数字产品电子商务的经营者不如实地履行各项纳税申报,那么税务机关基本上没有什么有效的方法与途径去追查其交易商品、资金的各项细节。这一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欧洲有些国家曾提出按劳务征收数字产品电子商务税的设想,但总体来看,至今还没有太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一难题。
(五)如何避免对电子商务双重征税的问题
上面我们提到的对纳税人身份的判定问题、交易过程的可追溯性问题、电子商务过程的税务稽查问题、数字产品电子商务的税收问题等,都是从 如何有效地实现税收征管、避免偷漏税的角度来列举的。可是,如果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正是因为电子商务中纳税人的身份、主营地点、交易细节、交易凭证等环节都难以有效确认与监管,所以必然会存在对电子商务双重征税或多征税的问题。即如果电子商务中的各环节不能有效地确认,或不能处理好依照电子商务中商流或信息流征税与根据物流征税的有效衔接的问题,那么电子商务中的双重征税或多征税的问题恐怕是无法避免的。
四、如何从税收优惠的角度鼓励电子商务的发展的问题
随着全球进入信息经济时代,电子商务作为21世纪的主要经济贸易方式之一,必将给世界各国经济的增长方式带来巨大的变革。对于这样一种崭新的、具有重大意义和强渗透性的产业,在其发展初期,尤其在其获利甚微的阶段,国家从政策优惠的角度给予一定程度的税收优惠还是非常必要的。正如我国大部分科技园区实行的“二减三免”或“三减三免”的所得税优惠待遇及我国近年来针对软件产业实施的将增值税降为6%的优惠政策,都很好地促进了相关产业或企业的发展一样。
五、在国际电子商务中税收管辖权如何确定的问题
税收管辖权确定的困难已在国际电子商务中显现出来,这主要是由于世界各国所采取的确定税收管辖权的标准不同引起的。所谓税收管辖权是指一国政府对一定的人或对象征税的权力。正如我们前文所举的例子一样,当消费者通过在不同国家拥有的网络商业中心采购时,关于哪个国家有权提出消费税的问题就会显现出来。
六、税收电子申报中的相关的问题
税收电子申报包括电子申报与电子缴税,电子申报是指纳税人利用各自的报税工具(如电话机、计算机等),通过电话网、分组交换网、DDN网等通讯网络系统,直接将申报资料发送给税务局,完成纳税申报。电子缴税是指税务局、银行、国库间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税款结算、划解的过程。该环节完成了纳税人、税务局、银行和国库间电子信息及资金的交换,实现了税款收付的无纸化。
篇6
一段时间以来,数字出版研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热闹非凡。大家都在探讨到底什么是数字出版,如何开展数字出版,它从哪里来,将要到哪里去。
“数字出版理论、技术和实践”丛书就是一套尝试整饬现有数字出版研究的丛书,它首次对数字出版的理论、技术和实践进行了科学、系统的阐述。该丛书共包括9本著作,分别是徐丽芳等编著的《数字出版概论》、方卿等编著的《数字出版产业管理》、刘锦宏等主编的《数字出版案例研究》、高昂等编著的《DITA数字出版技术》、唐俊开等编著的《HTML5技术与移动出版》、孙广芝等编著的《数字出版元数据基础》、张立等编著的《数字出版版权保护技术与应用》、王晓光编著的《数字资产管理》、黄肖俊等编著的《数字出版与数字图书馆》。丛书从理论、技术和实践视角宏观上系统地追溯和探讨了数字出版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微观上对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产品开发、可用技术、标准统一、商业模式、数字权利管理、业务流程、产业链畅通、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等重要问题开展了深入讨论,同时尝试向业界和学界提出科学系统的解决方案。
作为由电子工业出版社策划并获得“2012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的国内首套数字出版系列丛书,它拥有鲜明的特征。首先,丛书作者都是来自学界、业界和出版管理领域的专家,他们深刻洞悉数字出版,这使得该书对理论、技术和实践的论述更加充实、权威;其次,由于国内外文献层面的系统总结和介绍极度匮乏,前期研究基础薄弱、统计数据缺失、统计口径不一致,它的出现填补了我国数字出版系统研究的空白,在我国数字出版学术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再次,从共时性和历时性角度来看,它在理论、技术和实践层面分别还有如下特征。
1.系统总结并创新了数字出版理论,全面梳理数字出版产业内部关系
首先,丛书是对数字出版理论的一次系统总结及创新,它详细深入地阐述了数字出版概念、产业发展模式等基本问题,有力地回答了学术界的争论。如徐丽芳教授在《数字出版概论》一书中针对数字出版研究产生以来,业界对于数字出版相关概念界定一直处于悬而未决的现状,采用属加种差定义法对数字出版作了更加全面、科学和系统的定义。同时,该书还对数字出版界使用范围最广而且内涵和外延最接近、也最易混淆的“电子出版”“网络出版”和“数字出版”三者概念进行了界定和辨析。另外,作者还结合国内外业界动态阐述了数字出版产品开发理论、定价理论、分销理论、人才培养理论等内容,为整套丛书提供理论基础和叙述框架。王晓光教授则在《数字资产管理》一书中沿循马费成教授对信息资源管理发展阶段的划分思想,创造性地论述了数字资产管理理论。这也是学界首次较为系统地从资产管理的角度对信息资源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和阐述,该书以数字资产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和数字资产价值评估为依托,构建了数字资产管理的理论框架,将信息资源管理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
其次,丛书对数字出版内部关系作了一次全面的梳理。方卿教授在《数字出版产业管理》一书中对数字出版产业分类、数字出版产业链以及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模式进行了梳理。他不仅分析了数字出版产业分类的历程和现状,还论述了数字出版产业链的结构和功能定位,并创造性地将数字出版发展模式分为内容资源主导模式、互动服务主导模式、技术创新主导模式和开放理念共享模式。这也是学界首次从产业管理视角对数字内部关系进行系统梳理,科学有效地厘清了基于特定产业要素形成的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理念与价值实现路径。
数字图书馆是数字出版最大团体用户,为推动数字出版实践的发展,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业界来说非常重要。丛书中《数字出版与数字图书馆》总结和研究了数字出版和数字图书馆在新的数字化环境中如何相互支撑、共同发展,同时帮助出版人了解图书馆界如何使用数字资源。
2.根据清晰的读者定位和一定的规范、标准阐述数字出版关键技术
迄今为止,技术一直是支撑数字出版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数字出版研究的难点。这套丛书在选题上尤其注重对数字技术的研究。首先,丛书深入介绍了数字出版关键技术。丛书对数字出版技术的论述不仅涉及内容生产加工、信息、在线交易、版权保护等数字出版全流程,而且真正以数字出版思维展开深度、透彻、合理的论述。如《DITA数字出版技术》一书中,作者介绍了针对结构化数字出版内容拆分与重组需求而设计的DITA(达尔文信息分类体系架构)技术,这种技术能为内容深度加工和多渠道提供崭新模式。《HTML5技术与移动出版》一书针对移动终端和WEB技术快速发展,以及国内移动出版技术中文资源相对缺乏的现状,讨论利用HTML5新技术开发移动出版应用。《数字出版元数据基础》则介绍和分析了用于出版物及其内容资源标识的ISBN、ISSN和DOI等标准,以及用于出版物及其内容资源描述的DC元数据、机读目录格式、图书ONIX等标准以及不同元数据的转换技术。《数字版权保护技术与应用》以互联网和数字技术为主线条,介绍了包括数字内容信息加密及隐藏技术、数字标识与认证技术、数字版权交易与保护技术、数字版权保护技术体系及其相互关系等。
其次,丛书规范并使用了统一的数字出版技术标准。作者在写作时,一些关键数字出版技术不仅结合了国家标准规范、词典辞书,而且丛书在发稿前,编委会召开多次会议,讨论各分册术语的统一、内容协调和形式规范。另外,部分技术著作作者来自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他们对数字出版技术标准更加熟悉,这也使得丛书技术标准更加规范统一。
再次,这些与技术相关的著作读者定位清晰,并配以案例说明,具有较强的应用性。《DITA数字出版技术》读者对象定位于准备了解并使用DITA的用户。作者在写作时充分考虑了读者的学习需求,在阐述DITA设计思想和使用原理时,涵盖了运用DITA进行编辑出版过程中最为常用的环节,而不拘泥于面面俱到地介绍DITA各要素定义中的细枝末节。此外,该书通过实例帮助读者触类旁通地掌握今后深入使用DITA时所应具备的相关知识。《HTML5技术与移动出版》的亮点在于介绍了比较流行的两套JavaScript移动开发框架jQuery Mobile和Sencha Touch,以及PhoneGap应用,并配备了丰富的实践案例讲述HTML5技术在移动出版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数字出版元数据基础》通过对数字出版涉及的各项元数据标准及相关技术的分析对比和应用介绍,结合元数据标准的应用示例,帮助读者快速了解数字出版元数据全貌。《数字版权保护技术与应用》一书介绍了数据加密和隐藏技术、数字标识和认证等技术在内容产业的具体应用。丛书清晰的读者定位,极大地方便了相关读者选书;而辅以案例的论述方式,非常利于读者快速学习、掌握相关的数字出版技术,并将它运用在数字出版实践中。
3.以丰富的案例全方位、立体式剖析数字出版实践
目前,我国传统出版产业正处于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学习和借鉴成功者的经验尤为重要。丛书中《数字出版案例研究》就是这样一本对国内外数字出版实践个案进行深入剖析的著作。它通过丰富的案例研究启发业界的数字化转型思路,推动数字出版实践创新。该书案例研究的丰富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案例选取覆盖国内外大型优秀出版单位。国外出版单位包括兰登书屋(Random House,Inc.)、麦格劳・希尔公司(McGraw-Hill)、励德-爱思唯尔(Reed Elsevier)、约翰・威利国际出版公司(John-Wiley)、生物医学中心(BioMedCentral,BMC)、Overdrive等;国内出版单位包括盛大文学、知识产权出版社、中国知网等,这些单位数字出版工作都比较成功,它们的经验值得借鉴。其次,案例选取涉及大众出版、教育出版及专业出版的内容提供商、集成商/技术商以及渠道商,覆盖了数字出版全产业链。再次,案例包括了电子书出版、数字期刊、数字报纸、网络游戏和数字音乐等数字出版产业的各个分类。最后,此前,业界和学界以案例形式对数字出版实践进行的探索并不太多而且较为零散,有的仅分析现状;有的仅限于国内案例;有的论述层次较浅;还有的时效性不强。《数字出版案例研究》如此全方位、立体式地对国内外数字出版案例进行研究,在国内尚属首次。它不仅有利于读者的了解学习和对比分析,而且有较强的教学价值和实践参考价值。
当然,除了上述鲜明特征,这套丛书也有一些稍显不足的地方,主要表现在技术介绍上。丛书主要阐述的是数字出版关键技术,如DITA技术、HTML5语言、元数据基础以及版权保护与应用技术等,但它对专门的数字出版物(如SWF电子杂志、iPad电子杂志、EPUB电子书)生产和制作技术阐述的不多。由于数字出版产品是未来数字出版企业竞争的关键,丛书若能对数字出版产品制作技术阐述清楚,那无疑将对读者有更大的借鉴作用。
篇7
关键词: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智慧城市构架;管理;运营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PPP项目社会风险的机理分析、动态评估与综合治理研究”(7147203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础设施PPP项目残值风险动态预测与监控方法研究”(71001027);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江苏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研究”(13GLB005);江苏省社科联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课题:“基于PPP的智慧养老服务体系构建研究”(15SYC-087)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智慧导向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管理与运营研究
收录日期:2016年6月7日
引言
由于能源环境问题,新兴的电动汽车以良好的节能和环保特性使其迅速成为当今国家关注的焦点和汽车发展的潮流。由发改委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中提出,到2020年新增集中式充换电站超过1.2万座,分散式充电桩超过480万个的建设目标。在当前信息化、智慧化大发展的背景下,如此需求不能仅仅依靠传统的投资建设方式,需有智慧的管理与运营能力。
通过国家及各地方城市规划可知,智慧城市成为我国新时期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2015年4月7日,住建部和科技部联合了《关于公布国家智慧城市2014年度试点名单的通知》,公布了84个试点城市,加上前两批公布的193个城市,截至目前,我国的智慧城市试点已接近300个。智慧城市为使用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城市”,使一个城市的组件和关键基础设施更感知、互动、高效(Washburn和Sindhu,2010)。而电动汽车具备智能、绿色、高效的特性,已成为智慧城市发展中的一部分,因此应符合智慧城市的规划建设(Harrison和Donnelly,2011)。而其充电设施需求量较大,需高效、智慧的管理与运营能力的特点需要智慧城市的理念及技术构架来实现。Naphade等(2011)介绍了在丹麦通过智慧网络管理系统,达到电动汽车系统与风电发电系统的负载平衡。Sarker (2015)针对电池交换站提出了优化的运营模式,以达到从点时间较短并与电力系统相协调。胡天娇(2014)、肖湘宁等(2014)结合国外电动汽车基础设施发展情况,对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和运营中的商业模式发展、标准的建立及与智能电网结合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张勇等(2014)定义了充电设施为准公共性及准经营性属性,从政府策略角度研究了建设与运营问题。目前,众多学者针对电动汽车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的基本问题进行了研究,而未结合城市规划发展需求,对引用智慧城市的理念及技术对充电设施建设管理的研究较少。
本文结合智慧城市的建设构架及理念,设计了智慧型电动汽车基础设施管理与运营系统构架,其中包含了设计、决策、使用、监控四个模块,并提出包含信息平台、PPP模式的模块解决方案,形成了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智慧的建设运营体系。
一、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现状
(一)充电设施市场空间广阔。新能源乘用汽车正在快速发展。在《指南》中结合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相关政策要求和规划目标,经测算,到2020年全国电动汽车保有量将超过500万辆。经统计,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建成充换电站780座,交直流充电桩3.1万个,为超过12万辆电动汽车提供充换电服务,2015年新增充换电站3,600座,公共充电桩4.9万个。随着政策及充电设施等基础生态环境的不断完善,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还会继续上升,而这也导致了充电设施市场的需求不断增加,未来充电设施的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对于充电设施的建设规划应结合智慧城市建设的理念和技术,使充电设施建设布局及充电服务更加智慧、高效,更好地服务民众。
(二)以充电模式为主。由于采用换电模式存在着换电站建设成本太高、各个企业的电动汽车技术标准不同和电动标准不同、各车企的技术标准私密性等问题,使得换电模式较难运行,而国内主要以充电模式为主。但换电模式具有占地面积小、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在电动出租车、专用车、物流车等领域采取换电模式是十分合适的,换电模式可以在这些特殊领域,作为充电模式的补充,而非竞争。
(三)多种运营模式并存。电动汽车及其充电设施的建设和发展是政府和企业关注的焦点,随着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市场的不断开发,我国现有的充电设施运营模式根据运营主体的不同主要有五种模式:政府主导模式、企业主导模式、用户主导型模式、混合模式(政府和企业)众筹模式,从投融资模式角度分析,主要有融资租赁、PPP等模式,而后期运营模式主要有车电分离、网络智能管理、充维结合等模式,而在后期运营中。不同模式的投资建设主体不同,然而都应该遵循一定的建设规划及构架,这样才能良好、效率地发展。
二、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全生命周期智慧化管理与运营系统架构设计
系统架构的设计是在智慧城市的理念和智慧城市基本构架上,以智慧城市中电动汽车建设目标为导向,考虑电动汽车面向不同相关者全生命周期各阶段项目功能需求,提出智慧城市电动汽车管理与运营的系统构架和构架中的主要功能模块。
(一)智慧城市
1、智慧城市目标及内容。智慧城市是数字城市的发展,运用物联网、互联网及云平台等高级的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对城市的各种信息进行感应收集、分析、整合,对城市和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做出智能响应。总结欧洲智慧城市计划书中的特征,智慧城市发展在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和核心上,应具有灵活性、创新性、可及性、全面性、可持续性。
2、智慧城市总体构架。通过国内外学者对于智慧城市的研究,智慧城市的总体构架主要包含四个层面: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图1)
在感知层中主要包括各种信息感知设施;网络层主要由有线及无线网络传输设施组成,用于传输各种电动汽车相关信息;平台层主要是对数据的共享和数据的处理两个方面,通过数据的仓库技术和分组管理,形成城市的各种数据库,借助云共享功能对数据进行共享,通过云计算对数据进行处理,再通过集成地理信息系统和虚拟实现技术提供信息和技术等服务;在应用层面包括管理与运营中的各种业务,包括设计、决策、使用、监控四部分。
(二)智慧型电动汽车基础设施管理与运营系统构架设计。智慧城市是一个巨系统,涉及城市生活的各方面,对于智慧城市中的一个发展建设项目,也应进行智慧的规划和建设,促进城市的进一步发展。电动汽车及其充电设施的建设便是智慧城市中的一个项目,在智慧城市“以人为本”的理念和智慧城市基本构架上,以智慧城市中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目标为导向,考虑电动汽车面向不同相关者全生命周期各阶段项目功能需求,提出了智慧城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管理与运营的系统构架和构架中的主要功能模块。(图2)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全生命周期智慧化管理与运营的系统构架的主要内容模块图如图3所示。(图3)
由图3所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管理与运营系统构架主要由设计、决策、使用、监控四大模块构成。在项目前期,设计模块主要包含电动汽车及其充电设施的设计,通过结合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为使用者提供更高效、便捷的服务;在决策模块主要包含投融资、财税优惠及智能选址定容子模块三个子模块,为建设管理者提供了项目前期规划、决策、投融资等服务。在项目使用中,使用模块中主要由充电设施信息平台及投诉调解服务子模块构成,为使用者提供充电设施配套的各种公共服务。在项目后期,在监控模块,主要是售后服务、电池回收、电池监控等,为使用者及建设管理者提供后期运营及售后的各种服务。
全生命周期的系统设计同样也是对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产业生态链的设计,本文只列举了部分功能模块,对于每个模块都应不断链接更多创新功能,使其成为一个高效、智能、完善的生态链。而要实现一个完善的生态链需要基于智慧城市的构架,将其运用到整个系统及各个环节,而各个环节通过智慧城市的信息技术能更好的协调合作。
(三)电动汽车基础设施管理与运营系统子模块及解决方案。子模块的设计都遵循智慧城市“以人为本”的理念,由下向上进行设计,考虑服务对象的底层需求到上层的功能设计。通过智慧城市的构架及信息技术来实现这样的设计。
1、云平台。对于各个子模块的构建及整个电动汽车管理与运营体系架构的构建都应建立在智慧城市的构架体系上。电动汽车及其充电设施的建设是一个巨系统,只有基于大数据及云平台才能对各方做出考虑全局的统筹规划,只有通过大数据、云平台及智慧城市理念技术才能形成一个与政府、电力、物业、交通等大型终端及车载终端、驾驶者手机、pad、计算设备等小型终端相连的智能系统。电动汽车的规划决策应通过云计算的虚拟化技术、分布式海量数据存储、海量数据管理技术、云计算平台管理等技术对各个子模块进行构建,再通过云计算对整个管理及运营体系进行规划。利用云计算平台所提供的计算能力,并且充分考虑云计算平台所设定的限制,开发出丰富多彩的电动汽车应用。向电动汽车的规划者及使用者提供云平台的基础设施服务、平台及服务和软件及服务等功能及更多创新、智慧的服务。(图4)
2、设计子模块
(1)电动汽车功能设计。电动汽车的功能设计应服从由下向上的设计,遵从“以人为本”的理念,考虑使用者的需求偏好,为需求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对于新能源的电动汽车应该更好地结合智慧城市中的物联网及互联网技术,同时通过这些技术扩展使用者乘用期间汽车的车内功能,如联合互联网,对电动汽车加入车载信息服务,集成操作系统、大数据、通信、导航、云计算等资源,形成智能整车。车联网平台的设计便是基于智慧城市的构架及技术,实现了智能整车同其他物物相连。在感应层通过RFID设备、摄像头等设备感应获取使用者需求信息,通过互联网等网络进行信息共享,再通过云计算进行大量数据的计算,使使用者出行更便利,行驶期间车内功能更加高效。
(2)电动汽车基础设施设计。现在国际上的电动汽车充电设备主要有移动充电包、壁挂式充电器、充电桩及无线充电设施。在充电设施上应因地制宜,设计适合当地电网条件、便捷、智能的基础设施。对于家用充电设备应便捷易携带,对于充电深度应该智能提示,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对于室外的充电设备应符合占地面积小、安全、智能等条件。在安全方面,能智能提示安全充电距离、危险源应,能智能测控温度及电路故障,结合智慧城市感应层,提供充电设施及充电设施使用者的信息。在总体发展上,应该创新,发展无线挂充电、光伏充电等先进技术设施,与智能电网结合,通过电网负荷对充电站进行调节。
3、决策子模块
篇8
对产权,经济学和法学的概念是不同的。经济学中的产权(Property Rights),著名的《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的解释是“一种通过社会强制而实现的对某种经济品的多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
现代经济学,尤其是以产权为研究重点的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的要点是:产权是对经济品的权利,包括使用、获得收益、处置的权利,经济品的交换,即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交换是一组权利的交换;产权具有排它性,同时可分离、可分割(如对一物可以同时或分别有不同的权利),从而可有不同的产权制度安排,同时它还受规则和国家的约束;产权制度是经济运行的根本基础,产权制度决定组织的类型、形式及经济效率高低;产权制度对技术进步产生重要影响,同时技术进步也是引起产权制度变迁的基本原因;私有产权与政府干预都是可供选择的产权制度,选择的标准取决于交易费用的高低;通过建立在交易费用比较基础上的产权交易,私有产权制度会产生复杂、合作效率极高的组织,如现代大企业;企业本质上是投资者、经营者、职工、债权债务人等各种利益相关者产权交易和“不完全合约”的组合及产物;企业的“不完全合约”性质及信息不对称,使企业的委托问题成为企业制度设计的关键问题。
比较研究表明,制度经济学的产权概念和马克思所说的生产关系的概念十分接近。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制度经济学的著名学者E·G·Furubotn & S·pejovich说:“产权不是指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指由物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规范。…产权制度可以描述为,它是一系列用来确定每个人相对于稀缺资源使用时的地位的经济和社会关系。”(转见上海三联书店R·科斯、A·阿尔钦、D·诺斯等编《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1995年)。
法学家通常从财产权利法律制度的角度把握产权概念。一些法学家认为狭义的产权制度主要指所有权制度或物权制度,而广义的产权制度则包括物权、债权、法人和企业财产权、股权、知识产权等各种的财产权利。
经济学和法学的产权概念不同,但二者关系密切,前者讲的是经济关系,是内容,后者讲的是法律表现。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产权关系的调整和维持需要相应的法律条件。没有合适的“强制性”的法律,产权经济关系维持和调整成本将较高。
二、中国必须尽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权制度
我国要加快经济发展,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从经济关系和法律关系两个层面建立与此适应的产权制度。
首先,产权制度是决定资源配置的基本制度。所以需要产权制度,是因为资源有稀缺性,必需合理配置资源。因此决定资源生产、使用和交易关系的产权制度就成了事关资源配置机制和效率的基本问题和必要条件。
其次,我们选择了主要靠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市场经济体制,因此必须建立市场经济的产权制度。市场体制要求的产权制度和传统计划体制要求的产权制度不同。主要靠市场机制配置资源,意味支配资源、决定资源交换的市场主体——个人和法人的产权必须清楚明确,即市场主体必须有资源交易的选择权和决定权,否则它就不是市场主体,无法担任资源配置的主角。
第三,改革和发展的实践已经证明,按市场经济原则确立的产权制度及与此相适应的法律制度,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已起了重要的作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是市场化的过程,就是独立的个人和法人取得资源支配权和交易权的过程。80年代初出台以后又不断完善的《合同法》、1986年出台的《民法通则》、90年代出台的《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承认并保护包括私人产权在内的各种产权,为中国包括私人企业在内的各种企业的发展,及股份公司和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证和促进作用。
第四,为解决仍然存在的许多问题,必须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权制度的建设,建立和完善与之相适应的法律体系。目前在产权制度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如个人产权未得到充分的承认和保护,有在城市建设中对个人产权的不当处理、私人企业进入限制、上市公司小股东利益缺乏保护等问题;大公司治理结构尚不健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不能得到妥当的保护和平衡;国有企业产权关系并不清楚,如资产处置权责到底归谁的问题就不清楚,因此企业转制难以推进,国有资产易流失;许多创新和技术进步,受不合理的制度限制,难以推进;法律建设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如宪法中有关公私产权关系的描述需进一步调整,较完备的物权法尚未出台。
三、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权制度的特点
第一,覆盖所有经济资源的产权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权制度应覆盖所有有经济价值的获得需付出成本的经济资源,各种形式的经济资源都应“物有所归”。适应经济关系的多样化,存在与多种产权关系相对应的财产权利的法律形式。
诸多财产权利之中,最基本的是物权和债权。物权是最基本的财产权,它是直接支配特定物、而享受其利益之权利。物权可分为所有权(自物权)与他物权,包括用益物权与担保物权。债权指债权人请求债务人为一定给付(含作为与不作为)的权利。股东权是在股份制公司出现后产生的一种特别物权。广义的股东权,泛指股东得以向公司主张的各种权利。和股东权对应的是企业财产权,即企业拥有对企业直接所有和管理的资产的支配权,尽管这种支配最终将受到全体或多数股东的股东权的约束,因而其独立性有限。
无形资产财产权是有关商标、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财产权利。随着技术进步,它的价值日益提升。对一些科技型公司,知识产权已成为它最重要的战略和组织资源。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物权制度是最基本的产权制度,不明确物为谁所有,所有者有何权利,就不可能有明确的市场经济主体;债权亦是最基本的财产权利,对它的有效保护是市场经济存在发展的前提,因为它是市场交换可靠有效进行的必需前提;与现代大公司制度发展和科技进步、知识积累密切相关的公司产权和股东权、无形财产产权,已成为市场经济产权制度中最重要的部分,但这些产权的有效性仍依赖基本物权、债权体系的完善,同时自身也要不断完善。
第二,各种产权主体地位平等,但作用有所不同
经济资源是有价值、要获得必须有成本的资源。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资源的产权主体,即产权的拥有者有个人、法人和国家(具体地说是政府,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国外,国家和地方都被称为自治体)。个人、法人和国家的产权对象可以相同,都可以是企业、不动产和货币,亦有不同的特点。个人产权对象包括和人身不可分的人力资本,而法人和国家只能通过一定的交易和承诺获得人力资本的使用权。国家产权对象的获得可源于一般的交易,亦可以源于国家根据法律的征收。法人产权对象所及的范围宽,但它和人力资本只能有交换关系,亦不可能像国家那样直接用强制手段获得资源。国家和个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获得企业的全部产权,而企业对国家和个人只能有部分产权(如债权)。
个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基本的产权主体,除非有法定的基于公益理由等的限制和对他人有不当的影响外(如有违反“公序良俗”的行为),必须承认和保护个人产权,即个人所有的合法财产及个人合法(或不违法)从事各种商事活动的权益。这是因为包括个人消费、个人投资和储蓄、个人工商活动、个人作为受雇者的服务在内的个人经济活动,是市场经济最基本的经济活动,而个人产权是个人进行经济活动的前提条件;个人产权及其交易是法人产权的基础,是现代大公司成长和发展的基础条件,现代大公司是个人产权主体通过成本收益比较竞争选择的结果,个人投资及其人(机构投资者)的监督和选择是大公司持续融资继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充分承认个人的人力资本价值及其相应权利,是科技进步和知识积累的前提,随着竞争压力加大、创新速度加快,人们日益认识到企业组织知识积累过程是人的“隐形知识”向“显形知识”持续转化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效率和结果与“人力资本”制度是否健全密切相关;在事实及法律(包括宪法)上我国都已承认的并承诺要充分保护个人财产权利,支持私有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是“发展生产”和“共同富裕”。在我国尚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情况下,承认和尊重每个人,包括劳动者个人的产权主体地位及其产权,有利于“发展生产”和“共同富裕”,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目标一致,有助于防止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
法人是法定的团体。法人的经济活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最重要的经济活动,因为比较利益和规模经济使法人组织成了商品和劳务最主要的最有优势供应者,同时也是最主要的需求者。因此法人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最主要产权主体。法人产权制度是与法人有关的产权制度,它离不开个人产权(如股东权、个人基于合同获得的权利),但有别于个人产权。完备的法人产权制度是现代市场经济产权制度中最重要的关键性的制度,是现代产权制度与“罗马法”时代和资本主义初期产权制度最重要的区别所在。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法人组织,特别是大公司的产权关系十分复杂,能出现有效率的大公司,既要求个人产权制度比较完善,更要求有较健全的法人组织制度,首先是法人相关者产权关系的协调机制和较好的制度安排,这只能是市场经济比较成熟、水平较高及市场经济产权制度比较完备的成果;投资基金、养老基金等机构法人组织是将个人产权与资本市场及大公司产权相联系具有公有特点的重要工具,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作用将日益重要(按德鲁克(Drucker)的说法,机构投资者获得股权是一场无声的“社会主义革命”);中国将通过大企业主体成长及其作用发挥的过程,完善中国的产权制度,并从而进一步促进大公司的成长。
国家,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重大的产权主体。国家产权所及的对象中,最重要的是国有企业及国家对企业的投资,以及国家拥有的金融资产和自然资源。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长远地看,国家产权的主要作用是充当经济发展的保障和支撑。因此国家产权作为实现公共利益目标所需的公权的手段,除在国家必须控制的少数领域及特定时期外,主要用于解决单靠市场机制不能解决的“市场失效”问题,一般不是直接充当创造价值的主体。尽管通过国有企业,国家产权也间接参与经济价值的创造。
市场经济下的各种产权主体,作用不尽相同,但其地位平等。地位平等的含义是,除非国家有明确的法律限制,各主体在民事及商事活动中的经济权利和法律地位平等;国家公法对不同的法律主体待遇平等,一视同仁。
第三,不断完善的产权制度
从历史上看,先有物权,以后由于交换出现引出债权。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取代封建经济体制,出现了新的公司组织和相应的公司财产权利,包括知识产权在内的无形财产权利也日益重要。包括公司产权在内的市场经济的产权制度,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上半叶,历经百余年其基本构架已基本确立。以后由于科技进步,及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产权制度在已有框架的基础上又有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一是与大公司发展有关的公司产权制度,随着公司利益相关者的日益增加和多样化、复杂化,出现了更多的新的产权制度安排。如出现经营者期权、与更多的投资工具有关的权利等。二是与包括知识产权在内的无形资产产权和“人力资本”产权,由于与日益重要的知识资本的关系密切,其内容、工具和形式都在不断发展,并且对公司制度和民商法、及民商法与公法的关系,都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如一些国家已允许商业模式成为专利,为使货币资本更好地与知识资本、人力资本结合出现更多新的产权制度安排形式。三是与交易有关的债权及其处理方式,随着交易规模扩大和日益复杂、快速化(在因特网出现后更明显),按既要支持新交易方式的发展,又要降低风险的方向日益变化发展,如出现电子货币,各种金融衍生工具日益增加。
四、推进社会主义产权制度的建设需要解决的一些重要问题
第一,理顺不同产权和主体的关系
首先要理顺个人与法人(企业)、与国家的关系。
个人与法人的关系包括商品和服务的交易关系,个人作为雇员与法人的关系,个人作为投资者(股东)与企业的关系。这方面目前主要的问题是,对个人的权益,包括个人产权保护不够。要解决这些问题,既要完善民事法律,强化对个人财产权利的保护,还需要通过劳动法、证券法等属于公法范畴的经济法、社会法的完善,提供相应的保证。
理顺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主要涉及理顺个人产权与国家公权,及个人产权与国家(国有)产权两个方面。国家权力包括以国家为主体的民事权利和财产权利,还包括旨在服务于公共目标的公权力。市场经济体制亦公认“公权优先于私权”。问题是必须明确界定公权和个人产权,个人产权不能对抗公权,公权亦不能无偿占有个人产权,否则市场经济的基础就无法建立。理顺公权和个人产权关系,必须明确界定公权和个人产权的边界;确定公权的存在范围,我国的主要问题是公权力过大,政府介入了许多它不应也不必介入之事,但同时很多该做之事并无精力去做;明确行使公权的法律条件,公权只能根据宪法和法律,按法定程序行使,不能随意侵犯个人产权;当行使公权会带来个人(及法人)的财产损失时,国家应予以补偿。
理顺个人产权和国有产权关系的重点,一是界定个人产权和国有产权的范围,要根据中央已明确的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的方针,适当缩小国有经济及相应的国有产权的控制范围,允许个人产权进入更广泛的领域,并给予保护和尊重;二是在允许个人产权进入的领域,明确个人产权主体和国有产权主体都是平等的民事主体,要平等保护双方的合法利益。目前既有国有产权主体利用其与政府的特殊关系侵犯个人产权主体的问题,亦有个人产权主体利用国有产权主体责任不清侵犯国有资产的问题。
第二,通过建立合理的企业产权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权制度建设
篇9
关键词:风险投资 资本进入 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0(b)-0190-05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风险投资的发端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在近20年的迅速发展中,风险投资已被公认为创新企业增长的“引擎”。风险投资的资本来源于私人资本、公共养老金、保险公司、捐赠基金、公司及个人天使投资等。由于其回报极为丰厚,使得近几年来风险投资基金规模急剧增长,从而极大地补充了创新企业的资金。微软、英特尔、康柏、戴尔、思科、太阳系统、联邦速递等公司都因风险投资者提供了最初启动资本,已在各自的行业中成为领先者。风险投资基金规模也已因为在这些公司的投资及回报,从1970年的1亿美元发展到今天的超过1千亿美元。
国内创业投资界有这样的一个说法“20世界80年代看银行,90年代看证券,21世纪看风险投资。最近一两年来,创业投资的高风险、高收益、高增长潜力的特性,已经逐渐为国人所认识,国内风险投资行业迅速崛起,并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例如投资顾问公司、中介公司等等。不仅如此,政府、券商、上市公司、外资金融机构等纷纷介入风险投资,如四通、联想,清华同方、宝钢等公司或独自或联合其他机构成立风险投资公司,实行战略投资。
由此看来,风险投资行业的崛起和发展已是势不可挡,其高收益的特征吸引着一大批具有雄厚经济实力的风险投资家。高收益必然伴随着高风险,在当今人人都想分一杯羹的大环境下,如果尽最大可能规避风险?如果能获得最高的投资回报?成为摆在风险投资家们前的一大难题。一套行而有效的风险投资管理理论看来必不可少。
1.2 研究意义
经过多年的探索,中国风险投资事业在不断发展壮大,逐渐显示出其对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及高科技产业化的重要作用。风险投资时的投资资金最终都要落实到具体项目中,由于风险投资项目大多数是由技术创新而产生的高科技项目,过去同行业的历史资料很少或几乎没有,因此在项目运作过程中除了具有一般项目的风险以外,还具有本身的特殊性。风险企业在整个项目运作过程中因管理不善而导致投资失败的风险统称为风险投资的管理风险,主要表现为:市场风险、决策风险和技术风险等。进行科学的风险管理,对于有效运用风险投资这一手段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使风险投资项目实现最好的综合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3 研究框架
本文主要通过研究风险投资家在进行风险投资的各个阶段可能遇到的各类风险以及对各类风险的有效风险防范和风险管理,得出相关规避和降低风险带来的相关损失,警惕风险投资家在做风险投资时应该审慎考虑,随机应变。在创新方面,由于中国在风险预警理论方面还比较缺乏,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资本市场发展迅速的大环境下,风险投资行业蓬勃发展,急需建立起一套行而有效的风险管理理论,从风险投资的各个阶段的风险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得出相应的结论,从而给风险投资家们一个有效的警示和明确的指导。令风险投资家们在多变的政治经济大环境中,站稳脚,得到最大的回报,在经济危机发生之前能及时抽离,减少最大的损失。
本文多采用上网搜集数据表格,集合教材的理论知识,综合多方面的社会调查资料等方式完成。
1.4 术语说明
风险投资(Venture Investment)概念的界定是研究风险投资的起点,目前国内外对这一基本问题的认识尚有很大分歧。从国内外文献看,关于风险投资的各种表述多达10多种。美国风险投资协会的定义如下:风险投资时由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中的一种权益资本;欧洲投资银行将其定义为风险投资是为形成和建立专门从事某种新思想或新技术生产的小型公司而持有一定的股份形式承诺的资本……[1]总括各种对风险投资的定义,可以得出:风险投资是指具备资金实力的投资家对具有专门技术并具备良好市场发展前景,但缺乏启动资金的创业家进行资助,帮助其圆创业梦,并承担创业阶段投资失败的风险的投资。投资家投入的资金换得企业的部分股份,并以日后获得红利或出售该股权获取投资回报为目的。风险投资主要分四个阶段:资本导入(种子期),资本成长(创建期),资本管理(成长期)和资本退出(成熟期)。
风险投资家(Venture Investor)既是投资者又是经营者。风险投资家与银行家不同,他们不仅是金融家,而且是企业家,他们既是投资者,又是经营者。风险投资家在向风险企业投资后,便加入企业的经营管理。也就是说,风险投资家为风险企业提供的不仅仅是资金,更重要的是专业特长和管理经验。
种子期是指风险投资的第一个阶段,是指技术的酝酿与发明阶段,这一时期的资金需要量很少,从创意的酝酿,到实验室样品,再到粗糙样品,一般由科技创业家自己解决。创业家在这个阶段要主动寻找风险投资公司,推销自己的产品及经营理念,吸引更多风险投资家去投资。
资本管理(Capital management),是指技术发展和生产扩大阶段。这一阶段的资本需求相对前两阶段又有增加,一方面是为扩大生产,另一方面是开拓市场、增加营销投入,最后,企业达到基本规模。这一阶段的资金称作成长资本,其主要来源于原有风险投资家的增资和新的风险投资的进入。另外,产品销售也能回笼相当的资金,银行等稳健资金也会择机而入。这也是风险投资的主要阶段,这一阶段的风险已主要不是技术风险,因为技术风险在前二阶段应当已基本解决,但市场风险和管理风险加大。
资本退出(Capital Exit),风险投资最终将退出风险企业。风险投资虽然投入的是权益资本,但他们的目的不是获得企业所有权,而是盈利,是得到丰厚利润和显赫功绩从风险企业退出。风险投资从风险企业退出有三种方式:首次公开发行;被其他企业兼并收购或股本回购;破产清算。显然,能使风险企业达到首次公开上市发行是风险投资家的奋斗目标。破产清算则意味着风险投资可能一部分或全部损失。
2 文献综述
根据学者的研究表明,中国的风险投资公司在投资项目时,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在项目尽职调查阶段对很多风险估计不足,一般较少使用相关的定量分析方法,而且对估计到的风险处理和控制办法并不得当,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在投资前对风险的规避不力。
2.1 国内学者的研究结果
韩树荣(2007)认为,风险投资为那些勇于涉足新技术、新的商业模式的投资者提供了丰厚的增值回报,但实际上每一次风险投资计划的实施都会涉及到一系列的难以估计的风险。当风险企业忽略了这些风险的存在没有采取有效的风险管理与控制措施时,将会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损失,甚至是血本无归。
赵志运和申景奇(2007)也认为由于风险投资项目大多数是由技术创新而产生的高科技项目,过去同行业的历史资料很少或几乎没有,因此在项目运作过程中除了具有一般项目的风险以外,还具有本身的特殊性。风险企业在整个项目运作过程中因管理不善而导致失败的案例屡见不鲜。进行科学的管理风险控制,对于有效运用风险投资这一手段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使风险投资项目实现最好的综合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另外,由于经验不足,在投资协议的拟定中,往往没有充分考虑到控制投资风险的需要,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例如对于“一票否决制”、“股权逐步释放”等条款,有些早期的风险投资项目的投资协议中就没有设置,结果造成投资后碰到此类问题,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甚至束手无策。
2.2 创新之处
在以上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通过案例分析和比较论证等方法继续深入探讨在风险投资的过程中投资家们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和对策,这对我国的风险投资行业有重要的意义。
3 风险投资管理的阶段特征
无论是哪个阶段的风险投资,一般都包含三方当事人,分别是投资者,风险投资公司和风险企业。资金从投资者流向风险投资公司,经过风险投资公司的筛选决策,再流向风险企业,通过风险企业的运作,资本得到增值,再回流至投资公司,风险投资公司再将收益回馈给投资者,构成一个资金循环。周而复始的循环,形成风险投资的周转。
性质上讲,风险投资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资本种子期;在这一阶段,普通合伙人要用6个月到1年的时间,寻找有限合伙人,筹集各类资金。第二个阶段是资本投资增长阶段;在这一阶段资金已经进入风险企业,并且风险企业已经开始研发产品推出市场。第三个阶段为管理阶段;风险投资家在投资后,并不以为大事已成,他们还是要间接参与风险企业的经营管理,帮助后者成长壮大。在这一阶段,风险投资家的目标都很明确,需要增加风险企业的市场价值,因为增加它的价值就是增加自己的投资收益。最后一个阶段是风险投资的结束阶段;这个阶段在风险投资界也叫做退出阶段,风险投资家将所有的资产变为资金,从而收回全部所投资的资金。
3.1 资本种子期的风险阶段特征
投资项目的筛选是风险投资的第一个步骤,也是最重要的步骤。在种子期,风险投资家面临着极高的投资风险。由于风险投资家对创业者的产品领域不熟悉不了解,从而存在很高的信息不对称的风险。当风险投资家筹集到资金后,就要投向风险企业。这些企业主要靠一些关键技术,这些技术只被少数创业者掌握;另外,企业在创业期一般缺乏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和财务数据,也没有可供观测的信誉记录。由于创业者更了解自己、自己开发的技术和企业,因此,风险投资家在选择创业者是存在着信息不对称。
除了上述的信息不对称风险外,风险投资家还可能面临着极大的信息成本。这尤其针对首次接触风险投资的人来说,由于不熟悉各行业的运作,盲目地去寻找一个创业家去合作是一件很难的事。有些风险投资家大费周章地找了一个相对称心的投资项目,但是到头来还是发现没有合作的机会,导致计划告吹。有些风投家在寻找中介时,没有了解中介公司的信誉,往往遭遇骗局。现今的风险投资中介公司的发展良莠不齐,中介人员素质不高,中介监察考核制度不完善等都对风投家造成严重的损失。所以信息成本也是风投家们要考虑的一个因素[2]。
3.2 资本导入期的风险阶段特征
在资本导入期,风险投资家主要考察风险企业经营计划得可行性,以及产品功能与市场竞争力。如果风险投资公司觉得投资对象具有相当的存活率,同时在经营管理与市场开发上也可提高有效帮助,则会进行投资。这一阶段风险主要是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
技术风险是指在风险投资过程中,因技术因素导致创新失败、风险资本无法收回的可能性。风险企业所拥有的技术是吸引风险投资的重要因素之一。正是因为技术的先进性、独立性和市场性,才赋予了风险企业巨大的发展潜力和高成长性,风险投资才会产生高额投资回报。然而,一项技术的商品化和产业化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技术风险。高技术产品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寿命周期短、更新换代快。如计算机的电路技术在短短四十多年内已经更换了五代,新技术取代旧技术的周期越来越短,从最初的真空管到晶体管,周期13年;从晶体管道集成电路,周期8年;从大规模集成电路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周期仅为3年[3]。
市场风险是指风险投资主体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所面临的亏损的可能性。即新产品成功地制造出来后能否将其顺利地推向市场。产品销售不畅的原因有:(1)产品的功能与价格之比过高,顾客难以接受;(2)目标市场定位不准;(3)广告宣传不当或不力;(4)产品有严重的副作用或缺陷。
3.3 资本管理期的风险阶段特征
当风险投资家和创业家签订合作协议后,风险投资家酒药参与风险企业的经营管理。这就进入了第三个阶段,管理阶段。
在风险管理期这个阶段,风险投资家主要面临着决策风险,管理风险和财务风险。其中,决策风险是指在项目选项、投资决策等重大决策上由于信息的失真、判断预测不准而造成的决策失误。比如对风险的分析,预测不准,没有权衡收益和风险,当项目出现不利因素时没有及时进行控制等。管理风险是指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由于受到政策、法律、利率等外部环境的影响以及企业管理层自身管理水平的限制、使企业在经营中存在着许多风险。比如人事大变动造成的人才流失和利益损失。财务风险是指当企业采取借贷方式融资时,企业的负债比例增大,到期还不上贷款的财务风险也增大。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企业发展的后续资金缺乏,使企业发展受阻。面临不进则退的危险。
风险投资家与创业家同甘共苦,共同管理企业。风险投资家获得一定的支配权是减少风险的一种方式。
3.4 资本退出期的风险阶段特征
一项风险投资的时间大约为四到五年,一些特殊的投资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风险资本家进行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最大的投资回报,上市是风险投资公司最希望看到的,也是最理想的结果。但是高技术公司的风险极大,同业竞争性较强,即使能顺利地开发出产品,也可能因类似产品已面市或新产品推出的时机不对而导致失败,而且高科技公司还可能因经营不善或产品无法顺利开发成功而倒闭。
风险投资本身就是一个高风险的合作项目,当投资企业经营到一定成熟阶段时,风险投资家应该要考虑资本退出。其实与其说资本退出是风险投资的最后一个步骤不如说资本退出也是防范风险的一个方法。
3.4.1 资本退出的方式
(1)上市。若一个公司发展迅速,业绩较好,可首先选择公司上市这种方法。公司上市这种方法较灵活,风险资本家可以通过出售所有的股票而立即获得全部的收益,也可在一段时间内逐渐将股票买出而逐渐获得收益。这是从企业中完全抽身的一种好方法。
以苹果公司为例,这个最初在车库里的小作坊,在极短的时间内发展成为现代化企业,成为风险投资成功的案例。1977年4月,苹果公司首次公开推出了新产品——苹果二号,1977年销售额为250万美元,1980年达1.17亿美元,1982年达5.83美元,成为《幸福》杂志500家大公司之一,这是第一次,一家新兴企业在5年之内进入《幸福》杂志500家大公司排行榜。1980年12月12日,苹果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以每股22美元的价格公开发行460万股,集资1.01亿美元。乔布斯、马古拉、沃兹尼克、斯科特4人共拥有苹果公司40%的股份。早期在苹果公司投下赌注的风险投资家,都获得丰厚的回报。阿瑟洛克1978年花5.76万美元,以每股9分的价格买了64成股票,首次公开发行进价格1400万美元,增值243倍。而马拉古最初投入的9.1万美元已增值1637倍。苹果公司是风险投资成功的案例。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使投资者满载而归。这是风险投资的理想结果。从苹果公司成功的经验看出,风险投资的退出政策市获取高额回报的关键[4]。
(2)卖出选择权。把公司出售给第三者,是退出的一种快捷方法。尤其在被投资公司经营业绩不接时,这种权利使得风险投资基金能抽回资金,将资金运用在其他的投资项目上。但在这种情况下,风险投资家都希望能将该项目尽快售出,退出资金。因此,在价格的谈判上,商业买主会利用风险投资家的这种心情,尽量压低价格。这种卖出选择权还可运用于被投资公司经营业绩不错,但是因为某些原因无法在短期内上市。
(3)管理层收购。风险资本家可将其持有的股份出售给被投资公司的管理层。这种方法会促进被投资公司的管理层努力工作,并保证公司的所有权及管理权变动不至于过度。
4 风险投资管理的意义及策略
国内风险投资的发展历史不长,而且由于客观环境的特殊性,使国内风险投资存在一定的先天不足。中国风险投资缺乏相关的规范化法律制度环境,同时又缺乏合格的专业风险投资人才,更缺乏风险投资的经验。这些都使中国风险投资项目的风险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因而就对投资项目的风险管理提出了特殊的要求。
4.1 风险管理的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风险投资中的风险因素越来越多,无论风险投资家还是创业家,都日益认识到进行内部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人们想出种种办法来对付风险,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风险管理的一条基本原则是: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保障。对风险的处理有回避风险、预防风险、自留风险和转移风险等四种方法。
(1)回避风险。回避风险是指主动避开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如考虑到游泳有溺水的危险,就不去游泳。虽然回避风险能从根本上消除隐患,但这种方法明显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并不是所有的风险都可以回避或应该进行回避。如人身意外伤害,无论如何小心翼翼,这类风险总是无法彻底消除。再如,因害怕出车祸就拒绝乘车,车祸这类风险虽可由此而完全避免,但将给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实际上是不可行的。
(2)预防风险。预防风险是指采取预防措施,以减小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及损失程度。兴修水利、建造防护林就是典型的例子。预防风险涉及一个现时成本与潜在损失比较的问题:若潜在损失远大于采取预防措施所支出的成本,就应采用预防风险手段。以兴修堤坝为例,虽然施工成本很高,但与洪水泛滥造成的巨大灾害相比,就显得微不足道。
(3)自留风险。自留风险是指自己非理性或理性地主动承担风险。"非理性"自留风险是指对损失发生存在侥幸心理或对潜在的损失程度估计不足从而暴露于风险中;“理性”自留风险是指经正确分析,认为潜在损失在承受范围之内,而且自己承担全部或部分风险比购买保险要经济合算。自留风险一般适用于对付发生概率小,且损失程度低的风险。
(4)转移风险。转移风险是指通过某种安排,把自己面临的风险全部或部分转移给另一方。通过转移风险而得到保障,是应用范围最广、最有效的风险管理手段,保险就是其中之一。
4.2 风险投资管理的策略
为了应对风险投资在各个阶段可能遇到各种风险,结合风险管理的四个手段,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的策略,做到预防和减低风险带来的损失和危害。
(1)认真分析项目计划书的可行性。这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一份可行的计划书应该显示出对投资者足够的诱惑。风险投资家应该看看其是否完整地说明了企业的经营现状、发展规划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另外,还要综合分析该产品的核心技术。很多风险投资项目的技术设想还只停留在实验阶段,因而必须分析判断该技术设想是否具有超前意识,在目前是否可以实现,是否还需克服很多技术难关才能将其变为实用的技术等等。还要评估该新产品是否需要依靠其他厂家的产品,技术产品是否具有独特的核心技术。这些都要靠风险投资家仔细分析研究计划书,尽量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
(2)考虑创业家的素质。风险投资家和创业家实质上是一种合伙人的关系,企业是否经营得稳妥都直接与企业家的素质挂钩。风向投资家应该从多个角度去考察创业家是否在他所从事的技术领域里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是否掌握新产品的市场全貌,是否懂得如何去开拓新产品的市场,是否具有利用各种办法去筹措发展资金的能力,是否有想自己的技术设想变为现实产品的能力等。当然这种考虑并不是绝对的,往往与企业家自身的素质水平有很大的关系。对于风险投资家来说,选对了人,也就成功了一半。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可以不具备精深的技术知识,但必须具备这样的一些素质: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愿望,不墨守成规,不人云亦云;具有敏锐的机会意识和高超的决策水平,善于发现机会,八五机会并利用机会;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自信心,敢于在困境中奋斗,在低谷中崛起。
发达国家的高技术产品创新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技术专家、管理专家、财务专家、营销专家的有机组合,形成企业管理的整体优势,从而为高技术产品创新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那种由技术所有者包揽一切,集众权于一身的家长式管理,往往由于管理水平、管理模式等方面的问题,导致企业创新活动的失败。
(3)要想解决技术风险,风险企业可以走合作研究之路。合作研究是指企业与企业之间或科研单位之间发挥各自的优势,联合研究开发,共同生产销售。它是提高开发效率、减少技术创新风险的有效途径。其特点是合作的各方共担风险共享成果。合作的方式可以使多种多样的,欧洲各国在进行独立开发的同时,还特别注重加强国与国之间的合作,对于那些一国开发有困难,而对各国发展都有利的高科技项目,如“尤里卡”计划、航天技术等都由各国联合开发,经费由各国共同提供。我国企业的很多重要新产品大都是联合开发的结果。
(4)为了应对市场风险,风险投资家和企业家在产品投入生产之前,应该做一套完善的市场调查。要了解该产品在市场的价格定位以及消费者对该产品的接受度和受欢迎程度。做好一个详尽的市场销售计划和宣传计划。在解决决策风险方面,首先不选择具有两个风险以上的项目;选择可接受的风险和可控制的风险;尽量选择低风险高收益的项目。
(5)管理风险的解决方法:建立一套灵活的激励机制。允许企业管理者投资入股,也可以技术入股,占有企业一定比例股份甚至绝大部分的股份;允许管理层在完成经营指标的情况下可以持有更多的股份,安排期权制;允许企业在一定条件下回购企业的全部股份。风险投资公司控股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投资的安全,当资本增值时就退出,允许企业持有绝大部分的股份即是约束也是激励;在对风险企业管理层的激励机制中,美国普遍采用期权制。将企业的股份的10%~20%做成期权计划,按照不同层次管理人员的不同比例,分期赋予其预定价格优先购买股份,并在公司上市时以市价售出的权利。以此来约束企业管理队伍;在企业的薪酬制度方面,可以参考如下方案:员工的基础工资处于浮动中,达到预期目标,就按照规定获取报酬。同时在薪酬机制加入一些常量和变量。常量即是基本工资,董事长工资由股东确定,总经理工资由董事会确定,员工工资由总经理董事会批准。变量即是与业绩挂钩的奖金。
5 一个案例分析——携程的成功之路
携程旅行网( International, Ltd)创立于1999年初,主要的投资者有美国Carlyle Group(凯雷集团)、日本Soft Bank(软银)、美国IDG(国际数据集团)、上海实业、美国Orchid(兰馨基金)等。作为一个创业型的互联网企业,携程协助私募股权基金的力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与2003年12月9日登陆美国纳斯达克(NASDAQ)正式挂牌交易。
作为中国领先的在线旅行服务公司,携程旅行网成功整合了高科技产业与传统旅行业,向超过4000万会员提供集团酒店预订、机票预订、度假预订、商旅管理、特惠商户及旅游资讯在内的全方位旅行服务,被誉为互联网和传统旅游业的无缝结合的典范。
5.1 携程网的创立
1999年春节后的一天中午,一顿再平常不过的午餐,成就了沈南鹏、梁建章和季琦三人的商业帝国,成就了沈南鹏“携程之父”的美名。他是耶鲁MBA出身,时任德意志中国资本市场主管,多年的工作经历让他具有相当的融资力和宏观决策能力;梁建章,曾在甲骨文公司做过研发工作,技术背景深厚;季琦,有丰富的创业经验,擅长交际,对管理和销售都有一套。三人都具备了创业家的素质,这为以后的成功奠定了夯实的基础。经过一番讨论,最终他们决定:向旅游业进军。在携程创始之前,沈南鹏等四人共投资了200万元。不过单靠这点资金,携程不可能得到快速的发展。沈南鹏便积极向外寻求合作机会,而在此时,有不少的风险投资公司对携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认为旅游业在国内市场大有可图之利。
5.2 携程网风险投资历程
第一步:吸引IDG第一笔投资50万美元。1999年4月,创始人梁建章、沈南鹏、范敏和季琦四人成立携程香港公司[ (Hong Kong)Limited],注册资本约200万元人民币,公司的股权结构完全以出资的比例而定,沈南鹏是“最大”股东。携程在国内的业务实体携程计算机技术(上海)有限公司[Ctrip Computer Technology(Shanghai)Co,Ltd]早在1994年就已成立,携程香港公司成立后,以股权转让形式100%,控股携程上海公司。1999年10月,在携程网站还没有正式推出的情况下,基于携程的商业模式和创业团队的价值,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美国风险投资公司之一,ID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凭借携程一份仅10页的商业计划书向其投资了50万美元作为种子基金。作为对价,IDG获得了携程20%多的股份。在携程随后进行的每轮融资中,IDG都继续跟进。
第二步:吸引软银等风险投资450万美元,携程集团架构完成。2000年3月,携程国际( International, Ltd)在开曼群岛成立。由软银中国创业投资有限公司(Softbank China Venture Investments)牵头,IDG,兰馨亚洲投资集团(Orchid Asia, LP.),Ecity Investment Limited、上海实业创业投资公司(S.I. Technology Venture Capital Limited and Certain Individual Shareholders)五家投资机构与携程签署了股份认购协议、携程以每股1.0417美元的价格,发售432万股“A类可转可赎回优先股”。其中,除了IDG追加投资认购了48万股以外,软银认购144万股;兰馨亚洲认购921,600股;上海实业和一些个人股东认购48万股。本次融资共筹得约450万美元。随后,携程国际通过换股100%控股携程香港。这样,携程的集团架构完成,为携程以红筹模式登陆海外证券市场扫平了道路。
第三步:引来美国凯雷集团等机构的第三笔投资。2000年11月,凯雷等风险投资机构与携程签署了股份认购协议,以每股1.5667美元的价格,认购了携程约719万股“B类可转可赎回优先股”。其中凯雷亚洲认购了约510万股,投资额约达800万美元,取得约25%的股权;而软银、IDG和上海实业分别增持约64万股、41万股和83万股;兰馨亚洲增持了约18万股。至此,携程完成了第三次融资,获得了超过1000万美元的投资。
第四步:吸引老虎基金,提升了国际投资者的认可度。2003年9月,携程的经营规模和赢利水平已经达到上市水平,此时获得了上市前最后一轮1000万美元的投资,携程以每股4.5856美元的价格向老虎基金(Tiger Technology Private Investment Partners, L.P. and Tiger Technology, L.P)发售218万股“C类可转可赎回优先股”。这笔投资全部用于原有股东包括凯雷、IDG、上海实业及沈南鹏、季琦等创始人等的套现退出:携程以每股4.5283美元的价格赎回普通股和A类可赎回股票共约122万股,以每股6.7924美元价格赎回约64万股和B类可转可赎回股票。对于准备在美国上市的携程来说,能在上市之前获得重量级的美国风险投资机构或者战略投资者的投资,对于提升公司在国际投资者的认可度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第五步:登陆纳斯达克市场,私募完成增值。2003年12月9日晚11时45分,携程国际以美国存托股份(ADS)形式在美国纳斯达克股票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本次携程共发行420万股ADS,发行价为每股18美元,其中270万股为新发股份,募集资金归携程;150万股为原股东减持套现,募集资金归原股东,扣除承销等各项费用,携程得款4520万美元,站IPO总额的60%;原股东得款2511万美元。
IPO后,携程总股本3040万股,市值约5.5亿美元。上市当天,携程以24.01美元开盘,最高冲高至37.35美元,最终以33.94美元的价格价格结束全天的交易,收盘价相对发行价上涨了88.56%,一举成为美国资本市场2000年10月以来首日表现最好的IPO。
凭借着一轮又一轮海外风险投资入主携程,携程拥有了更充足的资金、资本,进一步加强了携程集团公司化的进程。目前,携程旅行网拥有国内外五千余家会员酒店可以供预订,是中国领先的酒店预订服务中心,每月酒店预定量达到五十万余家。在机票预订方面,携程旅行网是中国领先的机票预订服务平台,覆盖国内外所有航线,并在四十五个大中城市提供免费送机票服务。
从最初的一个商业计划、三四个合伙伙伴,到现在这样一家市值15亿美元的公司,携程凭借着海外风险投资走到今天国内的数一数二的低位,实在是强大。
6 结论与建议
风险投资者的风险管理目标有两个方面:资本增值和资本的保值。资本的增值是指通过对新兴增长企业的资本投资获取长期增值收益;资本的保值是指风险投资者通过积极的风险企业管理来实现风险资本的保值。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审慎选择投资机会。风险投资家应对拟投资对象进行充分的风险识别与前期的评估。在投资之前,应对影响风险资本增值与退出的风险充分加以分析,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出相应的风险管理与控制方案并付诸实践。
(2)全面分散投资来降低风险。众所周知,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是很危险的,风险资本的投资必须分散化,资金应投向有较好前景的高增长行业中,风险资金的20%以上不能投向任何一个单独的风险企业,应投向将全部资金投射30~40个组合投资风险企业,且这些企业应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从而避免非系统风险。
(3)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管理体系。风险因素不但错综复杂,而且因时、因地、因人、因事、因市场竞争而不断变化,不易被察觉,不易被识别,不易把握。为了控制风险,投资者应当认真履行投资原则,并与企业一道,同心协力,共同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管理体系。
(4)加强对风险投资管理人才的培养。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风险的察觉,识别和控制,机遇的洞察,捕捉和把握,都有赖于风险投资管理人员智力和能力的有机结合与发挥。因此,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风险管理人才应作为大事认真抓好。
综上所述,由于风险投资作为一种投资于高新技术企业中的投资活动,对于国家的发展和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化解其风险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通过对风险投资的风险分析,我们找到了对风险投资进行风险管理的一系列方法和手段。运用这些方法和手段可以降低风险投资失败的概率,从而保障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获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以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为契机,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参考文献
[1] 谢科范,杨青.风险投资管理[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78.
[2] 柯迪.风险投资与中国实践研究[M].北京: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2002:19.
[3] 李建良.风险投资操作及案例评析实务全书[M].陕西:民族出版社,2009:108.
[4] 蔡莉,陈德棉.风险投资运行机制与管理[M].山东: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5] 王勇.风险投资新论[M].北京: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2000:84.
[6] 王洪波,宋国良.风险预警机制—— 在躁动和降并下风险创业投资机构必备的生存工具[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93.
[7] 姜树梅.风险投资运作[M].黑龙江: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89.
[8] 成危思.风险投资在中国[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