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阅读教学的区别范文

时间:2023-08-31 17:04: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阅读与阅读教学的区别,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阅读与阅读教学的区别

篇1

其实,如果关注了这两个概念,就会发现它们的一些联系与区别,从主体上看,阅读是一种个体行为,而阅读教学则是师生的共同活动。从实质上看,阅读是个人接受、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而阅读教学在意义目的、要求任务、方法过程、价值取向上均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阅读教学是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语文教材为凭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在教师的指导下的学生语文实践活动。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学习理解语言,掌握阅读方法,汲取知识、提高认识、发展思维、丰富思想感情的过程。

但是,由于我们没有清楚地认识阅读与阅读教学之间的关系,因此,当你听完课后,你去询问执教者或是听课教师,他们也都会感到茫然。因为这是一个很少被人关注的问题。

一、学生阅读不能代替阅读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多元”的问题,如“学生对语文教材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例如,在学生初读课文后,集体讨论“通过阅读,你读懂了什么?”这个问题时,有些老师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说。学生的理解多达十几种,真可谓众说纷纭,其中有的切中主旨、视角独特,而有的却是牵强附会,甚至有的是误说错解,老师要么是“听其不语”,要么是言不由衷地说些赞赏的话。透过热闹的表面现象,我们也应清楚地看到一些与过去矫正过的现象:因为老师过分注重多元,只是表面的合作、探究、讨论与交流,因此学生对文本有好多种理解,甚至是错误的、违背实际的,老师却加以鼓励。

当然,学生理解的地方我们固然应该尊重,但是教师的引导也不容忽视。没有了教师的引导,没有了阅读教学的目的、方向的层层推进,学生的认识和感悟停留在初始理解的层面,那他们的感悟,说与不说又有什么区别?我们不得不承认,当前的“阅读教学”不同程度地在向“阅读”层面滑坡。我想,这亟待我们去关注。

二、学生阅读需要教师的指引

语文教学中老师的责任是指导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教师的“导”不容忽视。如果老师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教学,学生理解了语言文字,掌握了阅读方法,汲取了知识,提高了认识,发展了思维,丰富了感情,可见这才是真正的阅读教学。

例如,在讨论“通过阅读课文,你明白了什么?”这个问题时,老师该如何操作呢?我们不妨这样设想:老师在让学生充分说的基础上,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引导学生进行材料的筛选、整合,概括地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只要求学生说得简洁明白,教师适时采取渗透概括的方法,捕捉信息的能力。

由此可见,阅读与阅读教学之间仅仅一步之遥,教师的解读能力和教学智慧在课改中显得尤为重要。

三、学生阅读愿望有待阅读教学的激发

篇2

作者特别强调,文学与文章的分立是文学课程研究的一个逻辑起点,是从教材层面探讨文学课程内容的核心问题。只有立足于文学与文章的分立,才有相对明确和清晰的文学阅读与文学写作的课程内容。长期以来文学与文章的混同,往往使文学教育成为文章教学的附庸。因此,如何从具体的文学阅读教学和文学写作教学分析入手,辨析文学阅读与文章阅读、文学写作与文章写作的本质区别,建构相对独立的文学课程内容体系,就成为作者倾力研究的核心问题。

作者通过有关数据统计与分析后发现,在历年语文教科书中文学作品的比重尽管占到48.8%,与非文学作品所占比重非常接近,但如果把文学作品当作一般文章来教,甚至当作知识训练的材料来使用,就难以完成文学教学的基本目标。所以在探讨有关文学阅读课程内容时,作者首先对“类文学”阅读教学现象展开了批判。作者认为“类文学”阅读教学的突出表现为“文体误认”和“方法误用”。比如将鲁迅的小说《一件小事》当作一般记叙文来教就是一种文体误认;对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一味采用问题分析解答法而忽视“让学生站在一个读者立场去建构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自己”,就是一种方法误用。而导致“类文学”阅读教学弊端的主要原因有:从表层看,在于把文类混同于文体;从中层看,在于把文学教学等同于知识教学;而深层看,则与工具理性意识与应试教育导向直接相关。作者为此着重辨析了“文学阅读”与“文章阅读”在阅读目的、阅读思维、阅读方法、阅读标准及阅读测试等方面存在的本质差异。“文学阅读”以审美为目的,主要借形象思维,采用“超原型”阅读方法,以创造为鉴赏标准,在测试中偏重主观性评价;而“文章阅读”则以实用为目的,主要借逻辑思维,采用“原型”阅读方法,以理解为鉴赏标准,在测试中偏重客观性评价。作者还进一步结合对日本、美国等国外分类阅读教学的成功经验,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比如日本在阅读教材编排上把文学和文章分开,分为文学性文章教材和说明性文章教材两种类型,而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阅读评价手册》则根据阅读目的的不同,把阅读分为文学欣赏型阅读、了解信息型阅读和实用操作型阅读三种类型,体现出不同的阅读能力要求。作者认为,国外母语教育普遍强调文学阅读与文章阅读的分立遵循不同的教学逻辑和教学程序,把文学阅读能力和文章阅读能力的培养区别对待的做法,为我们认识阅读教学提供了有益借鉴。

作者还进一步从“文学阅读教学”上升到“文学阅读能力教学”的高度,立足于对“读文学”“教文学”和“学文学”之比较,进而对文学阅读的可教性与可读性因素展开了深入分析。作者认为,分析语文教学现状,文学阅读教学大概存在“读文学”“教文学”和“学文学”等三种说法和做法,其中前两种是目前文学阅读教学最流行的方式,它们虽然自有存在的价值,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小学课堂框架下的文学阅读教学。“读文学”是指充分发挥所选文学作品的魅力,使学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直接获得美的熏陶。但“文学审美活动并非就是审美活动”,文学作品的阅读并不就是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教文学”则从教师的角度,强调教师在赏析文学作品中的示范与点化作用,但由于教师自身的文学修养和教育艺术、文学作品本身的可教性问题以及学生在接受作品时的个人条件和状况等因素的制约,导致教学效率有限,失败的课例不少。于是,自然就提出了以培养学生的文学阅读能力为出发点和归结点的第三种文学教学――“学文学”。围绕“学文学”所涉及的文学可教性与可学性因素问题,作者结合日本有关学者的研究指出,所谓文学阅读的可教性因素,就是指在文学阅读中学生必备的文学术语所代表的文学知识和以文学知识为基础的分析技能,而这正是我国中小学阶段的文学教育中所缺乏的,应该引起足够重视。与可教的文学知识与技能相比,那些“审美和建立在知识和审美基础上传承的文学精神”是不可教的,但不可教的东西未必是不可学的。正如日本文艺批评家川厨白村所说“所谓借鉴者,就是在他之中发现我,我之中发现他”,文学阅读离不开阅读主体(欣赏者)和阅读客体(文学作品)之间的有效沟通,即产生情感的交流与融合。而只有当欣赏者的心理文化结构(包括审美心理、智力结构、伦理道德等诸多方面)与作品相契合时,才能形成这种沟通。作者据此认为,在文学阅读教学中要把不可教的东西转化为可学的东西,前提是要引发学生的心理文化结构与文学作品之间的对应关系,而创造情境是基本的引发方式。对于如何创造情景,作者还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就如何进入实景和营造氛围两种基本方式展开了论述,为一线语文教师提供具体的方法与策略指导。

篇3

【关键词】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一、探究性阅读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高中时期是培养学生各种综合素质的重要时期,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优化学

生思维品质是高中教育的一重要目标,尤其是高中语文教育中的核心目标。在语文教学中,探究性阅读是受到广泛关注的重要话题。

探究性阅读能帮助学生分析和认识事物的本质,领悟作品中蕴藏的更深层次的内涵。依此而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重视探究性阅读,学生能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能够锻炼自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挖掘自身潜能、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二、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内涵及要求

探究性阅读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出发点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让学生以一种自主、易接受的方式去探索和追求真知、深化教育教学为基本目的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是顺应当前教育改革大潮流的积极探索,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变革。

探究性阅读教学对学生和教师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学生而言,要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掌握探究性阅读本领,提升自身素质。对教师而言,要树立学生为主体的观念,转变思维,由主宰课堂转化为主导教堂,乐于吸取和研究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具备开放、民主、宽容、合作、平等的教学观念,将教学和现实社会、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

三、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方法探讨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能促使学生运用自己独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积累和拓展知识的基础上,获得不同于一般教学的独特的体验和感受。因此,探讨探究性阅读教学方法具有重大且深远的意义。

1. 激发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的兴趣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促进该能力的发展是高中语文课程的主要任务。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并结合自己的认知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创新解决策略。如在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可先播放关于此情节的视频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了解事情发展的前因后果,为更深入细致地学习奠定基础。

2. 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教师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组织学生进行专题探讨,可先布置教学任务和向学生讲述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课下积极自主准备,在课堂上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

如教高一上册文言文《劝学》时,课前可先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首先自主预习:首先,结合课文,谈谈对"劝学"中"学"字的理解;其次,思考一下,孔子的"学"和本文作者荀子的"学"有何共同点和不同点;再者,如何理解课文中"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句话,并谈谈你的启发;最后,按照你的理解,尝试用白话文解释一下这篇文章。在正式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根据个人准备情况,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于学生的观点,教师应遵循只需言之有理、不必苛求统一的、标准的答案的教学原则。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的主动性,与同伴交流自己的看法和主张,从而能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再思考、再认识,培养学生深入思考的能力。

3. 以学生为学习主体,鼓励学生创新思维

探究性阅读教学区别于一般传统的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珍惜学生个人见解。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学生的学习活动只能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感知,通过自己的思维进行,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任何人也无法替代。

首先,学生要从整体上感知文本材料,与文本进行潜在交流。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诵读、反复吟咏文本,形成对文本的整体了解,最终感受作者写作意图,掌握文本基调及其中蕴含的深层韵味。在学习《归去来兮辞》时,教师要引领学生有感情地反复朗诵该诗,注重押韵,理清思路,初步把握文章主旨,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归田园,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而热爱田园的积极精神,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再者,教师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和研究文章,不断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学生在进行阅读时产生障碍,个别地方不理解,对作者写作主旨把握不好,是由于探究活动不是一次就能探究完的,学生对文本缺乏深入、细致的理解。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对文本材料反复阅读、分析,并对相关信息进行再次加工,从而形成新的、更深的理解的良好习惯。例如在苏洵的《六国论》中,对于"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解读,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从时局出发,多次反复阅读,从而形成对这句话的深刻理解。

在推行教育改革、实行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探究性阅读教学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提升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素养。探究性学习区别于接受试学习,它注重培养能力、培植情感、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和行为习惯。在当前的教育改革浪潮中,我们的探究性教育还处于不成熟阶段,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进行孜孜不倦的探索和学生积极参与。

参考文献:

[1]薛艳.高中语文探究式教学的有效策略[J].文学教育(下).2010(09)

[2]康小红.浅谈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式探究学习[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07)

篇4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对策

依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语文教学当中阅读教学的时间约占总体教学时间的70%的比重。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当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应用文本细读,可让学生能够深入的理解所阅读的内容,有效地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将文本细读的教学方式用于语文阅读教学当中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文本细读法的概念

作为当前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全新阅读方法,文本细读法以语言学来深入分析与研究文本的语言、结构、细节。应用文本细读法,可使人们在阅读的过程当中以文本作为关键点鉴赏文学作品,将文本细读法应用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时,必须注重在阅读当中师生所体现出的重要性,其重点特征表现出为下述几点:一为必须在阅读的过程当中进一步凸显学生所具有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在学习时,去对课文当中所体现的作者所处时代背景、写作的初衷进行深入的思考,并体悟文章当中所流露出的真情实感;二为认真的琢磨文章当中的语言,并应用代入法来假设自身是作者,在进行创作的过程当中应怎么样来合理的应用词汇、构建自身所特有的语言风格;三为在文本细读当中应体现出教师的重要性,在学生进行阅读的过程当中,教师应适时的给予学生引导,提升学生自主思考与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有效策略

(一)让学生强化诵读文本内容

在开展阅读教学当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在诵读课文时必须具有真情实感,让学生能够深入的理解文章当中所显现的思想意识与情感体验。充满感情的来诵读文章,能够让学生专心致志的进行阅读,让学生能够深入的细读文本,以此来较好地促进学生的阅读主动性,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阅读教学当中。教师可在日常教学当中充分应用每天的早读时间,来促进学生诵读文本内容。教师可指导学生预先细读部分即将要文本内容来提前进行预习,增强学生自我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能够对曾经学习过的部分文本内容进行细读,来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复习;教师指导学生强化诵读文本内容,可有效地促进学生的阅读主动性,以此来有效地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阅读综合能力。

(二)合理导入文本内容的核心部分

在细读文本的过程当中,应寻找到合理的导入点才能起到良好的成效,并借助于合适的导入点来认真的琢磨文本,并深入的理解与掌握文本的主题思想。例如,在《孔乙己》当中,鲁迅先生细致的描述到:“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此话语当中具有极深的内含。“站着喝酒”说明了孔乙己身无分文,因此没有钱财来让他能够坐在店中饮酒,用此四个字栩栩如生的体现刻画出他非常清贫的生活状态;“穿长衫”则是体现出其作为落魄文人所坚持的“斯文风骨”,以示他和普通人的区别;“唯一的人”则是较好的体现出他与坐在店中饮酒、与站立喝酒的普通人都具有区别。孔乙己的“窃书不是偷”。是在反思自身行为错误时,却又秉持传统的封建时代文人的“气节”,因此不肯主动承认自己的偷窃行为,反而用此句话来为自己的偷窃行为来作无力的辩解,教师指导学生深入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孔乙己的不幸命运?”:孔乙己的清贫的生活的根源,是由于封建时代的对文人思想意识腐蚀与毒害所造成的。教应指导学生通过精读文本,来深入的体悟在封建时代的历史背景下,对于人们思想与心灵的严重戕害,者同时也是导致文本当中人物在生活当中不幸命运的根源。

(三)对文本情感进行还原

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地过程当中,应指导学生进行深入阅读,并较好的还原文本情感。以此来让深切体会到文本当中所体现出的思想与情感,并获得较好的细读效率与质量。例如教师在教学《观潮》一文时,教师可先安排学生细读文本,再对学生进行启发式的提问:“在文中作者时怎么样生动传神的描述江潮来临时的情境?作者描述观潮的情境所应用的修辞方式有哪些?”并分享自己的见解,来开展有效地互动学习。最后,让学生借助于细读,来对文本情感进行还原,并在还原文本情感的过程当中,深入的理解与掌握所阅读的文本内容。

三、结语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文本细读法显现出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当中,应注重让学生认真细致的细读文本,使学生深入体会到文本当中流露出来的作者的真情实感,深切领悟到我国悠久历史文化传承下来的丰富多彩的语言特色;方可有效地促进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及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马锋云.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法运用的实践研究[J]. 好家长,2016,04:35-39.

篇5

关键字:阅读教学 互动课堂 语言运用能力 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623.31

在新课改提出的背景下,现在的学生不单单要考出好的分数,对于英语教学而言,学生更要有较高的语言运用能力,才能真正意义上的适应英语的课堂,也是真正意义上的学生学会使用一门语言。

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语言的使用,在英语课堂中,坚持用英语授课。遇到阅读中的生僻单词时,教师要有能力将其转换或同义或反义的形式表达出来,让学生不觉得它是生僻的单词,对于句子,可转换或句子释义等方法,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反映出同一个意思.并能从多角度来理解课文,单从学生角度而言,这也可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在考试中遇到生僻的单词可以很好的根据文章来猜意。下面以初中牛津教材中出现的2个简单

的句子为例:

(1)I would rather stay at home than go to the cinema.

I prefer staying at home to going to the cinema.

(2)She married well.

She married a rich man.

She got married to a man with a lot of money.

在课堂中,用英语去解析课文,会使学生更能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新的知识,每节英语课堂都保持下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自然就会慢慢得以提高。

二:在部分阅读篇目较难的前提下,精讲课文中较难理解的语句,让学生见到就明白其用意,在平时会使用,增加学生语言的感受能力。只有精讲,才能省出时间来引导学生进行言语实践和思考问 题。学生只有在面对新的问题时,才能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去寻求解决问题的 方法,这正是学习和运用语言之必需。在阅读课的教学中,适当要引导学生将新知识与已学过的联系起来,必要时,要学生会综合性的归纳,通过总结与对比,使学生了解掌握知识间的相同及不同之处。对于部分词汇及句子,要学会从句型上,语法上或词汇上进行归类。例如:

(1)rise raise increase 的区别。

(2)other the other another others 这些词在使用上有什么区别。

(3)continue to do sth 与continue doing sth 的区别。

在平时授课时,教师要习惯引导学生将这样的知识精讲并总结比较,学生就会慢慢形成一种好的学习习惯,进而语言运用能力也会提高。

三: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一定要辅助一些口语及书面的练习内容。这样既可强化口语也可加强学生笔试考试的一种能力。阅读教学课堂的设置就是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课堂。所以适当的练习可提高学生口语及试卷中阅读题目完成的效果。在学校去年提出的学―教―练模式的课堂教学基础上,我认为阅读理解的课堂除了本身练的环节外,更需要注重教环节中的互动,这样才能根本的练习学生口语及阅读的能力。练的环节就是复习巩固本节课的内容。给学生提供言语实践机会,促使其实际运用语 言能力的形成。因此,每教完 一个新课后,我常通过下列形式组织学生的言语 实践活动。 例如:(1)学生复述课文的内容,通过文章中的关键词或关键句的提示,再加以自己的语言整理。(2)根据文章内容让同学以组为单位设计接下来发生的内容或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比如说采访这样的组内活动,可使学生增加语言的运用能力。

四:课堂上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从事阅读课堂中互动教学的重要条件。总之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整个有效的课堂活动必须围绕课文及学生而展开。

课堂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如果一个教师不热爱他的学生,那他也就不可能站在学生的角度想知识想问题,也就不可能帮助他们进行更好的学习;如果一个学生和自己的任课教师有对抗情绪,在课堂就不可能配合教师所安排的活动,学生更不可能积极投入到练习环节中来。那这样的一节课对于学生而言就没有任何意义了。那他就会厌恶这位教师所教的这门课程,直接影响这门学科的学习成绩,故阅读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一切活动都要建立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这样才能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

篇6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商务英语教学;阅读教学

随着中国与国际间贸易合作的交流日趋频繁,促使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教学必须不断提升其教育的专业性和情境性,增强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听、说、读、写能力。就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商务英语教学展开的实际来看,学生的词汇储备能力、阅读理解能力都是较为有限的,加之其本身对于英语文化背景理解的缺失,导致其英语阅读应用能力呈现出明显的缺陷和不足。身为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教师,究竟该采取如何的策略,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有效性,是本文所要讨论的主要问题。

1案例教学法的一般概念阐释

1.1何谓“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上个世纪初的美国,指的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而展开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其本身具有启发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对于知识的吸收和掌握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入案例,能够实现在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基础技能和句式词汇量的基础上,更加深入的吸收和转化知识,融会贯通。

1.2案例教学法的一般应用原则:

案例教学法作用于商务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所要秉承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三点:首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这指的是在展开实际教学方法运用的过程中,从学生的客观发展实际出发,基于所学知识做出分析与判断,启发学生能够在接下来索引入的案例当中发现和分析问题,并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方案,并致使在实际展开阅读的过程中掌握到字里行间的文字精髓,加深对其的理解与掌握。其次,“教”与“学”双方积极参与、互动原则。这是提升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激发其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的必然选择,片面的,以教师为主、由学生从属于课堂的教学方法,将不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深度吸收。第三,侧重实践能力培养的原则。案例教学法将理论和实践二者相结合,但是相对而言,教师还是应该让学生充分认知到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因为高职院校其一切教学活动展开的根本点和方向,都是为了让学生更适合社会发展人才的需求,具备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并能结合岗位职责,将知识进行一定的内化和创新。

1.3案例教学法对商务英语阅读教学的优势:

作为英语语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较之普通英文学科展开阅读教学以英文文学作品为主的现状,商务英语则更注重对于文章当中情景性和现实性的突出。换言之,商务英语当中必然充斥着许多与行业信息相关的术语与行话,涉及到许多因为社会发展以及国际形势不断变化所产生的新兴词汇,而这必然使商务英语阅读存在着较大难度。基于此,将案例教学法引入到这样一种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当中,可以通过案例拓展学生对于行业信息的了解,增加专业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使其对于英语知识的把握更加贴近社会现实和职场需求,使其在不断形成与社会发展现实相适宜的口语表达能力的过程当中,形成与其同步的阅读理解思维,提高阅读的效率和质量。例如笔者在展开阅读教学时,会在每堂课的最后阶段,花上较短的时间,与学生一同阅读学习一段专业术语的英文,每堂课一个小主题(贸易、网络、科技等等)让学生基于此了解当下的专业术语的英语表达方法,从而提升对于日后实践能力的应用提升。

2案例教学法在商务英语阅读教学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2.1结合院校的具体教学情况,案例教学法并非适用于任何教学情境:

当前,全国范围内诸多高等院校都开设有商务英语专业,但是鉴于不同学校其本身科研方向、教学计划以及师资力量上存在着区别,故而其在商务英语教学内容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鉴于此,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教学必然是没有统一规范和大纲的,只能不同的院校基于自身的发展状况以及学科指向的就业要求,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并非一劳永逸、也并非百试百灵。

2.2加强对于教师商务英语英语环境的培训,提升教学能力,以免引起误导:

就目前我国已有的高职院校商务英语教师的构成成分而言,其真正从事过商务类工作,具有一定的社会经验的教师并不多,因此其对于真正的商务英语应用环境也并不明确,那么其在展开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对于教学方法的选择、对于教学模式的应用,就很有可能缺乏针对性和现实性。例如某教师并没有在外贸企业使用英语工作的经历,那么其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案例的选择,很有可能就不会拥有任何的外贸背景,但是经过其教授知识的学生再进行职业选择时,也必然会造成外贸类专业缺失,很难在短时间内融入外贸企业所需的英语工作环境当中。鉴于此,高职院校再进行商务英语教学的同时,也必须加强对于教师的实践环境培训,以免造成“误导”。

2.3注意对引用案例材料的选择和把握:

当前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教学所选用的教材是多样化的,因此必然没有统一的、系统的规范和体系。但是多数情况下,案例教学法又是本身基于教材内容而形成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就必须考虑到教材的内容、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高职院校本身的教育环境与背景,保障案例的使用能够更加符合学生所需、职业所需、社会人才所需。

3结论

综上所述,作为一种教学模式的创新过程,将案例教学法与商务英语教学相融合,本身是一个较为理想的、能够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的选择。但是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必须要注重对于案例材料的选择、对于客观环境以及学生需求的把握,只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区别、有针对,案例教学法才能真正发挥出良好的优势,推动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与应用。

参考文献

[1]胡晖.案例教学法在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中的运用———以高职高专商务英语教学为例[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27(06):73-75.

[2]杨银.“案例教学法”应用于高职高专商务英语精度教学的可行性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1):66.

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造性阅读

一、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素质

1.提高对创造性阅读及其教学的认识

实施创造性阅读教学,教师是关键,但是大量的事实证明,一线的教师对于创造性阅读及其教学缺乏深入地了解和认识,从而导致教学陷入误区之中。缺乏认识,对创造性阅读教学的研究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研究就只能是纸上谈兵,浅尝辄止,会走很多弯路。教育行政部门、各所学校都应承担起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任务,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邀请专家来校讲座,走出校门参与与创造性阅读教学相关的活动,积淀经验、开阔视野。学校教研部门要引领一线教师开展与创造性阅读教学相关的教研活动,申报研究课题、组织研讨课、组织学术沙龙,使教师在同伴互助的培训模式下快速地成长。教师自己更要潜心阅读有关创造性阅读及其教学的书籍,深入地学习相关理论,了解创造性阅读及其教学的内涵、特点、原则等内容,学习国内外关于创造性阅读教学的模式,积极地通过教学实践探索创造性阅读教学的规律。通过成功和失败的课例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并不断地进行调整。在学习和研究创造性阅读教学的同时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2.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

“以学生发展为本”是素质教育本质的体现,是学生发展与社会进步需要在根本利益和价值体系上的统一,也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否“以学生发展为本”是素质教育与传统教育在价值观、学生观上的本质区别。因此,牢固树立起“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新理念,在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教师,我们应牢记我们是为学生服务的,学生的发展就是我们工作的目的,因此要时刻把学生的发展放在思想、行动的首位。对于创造性阅读教学的研究,首先就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呵护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正如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创造宣言》中所说:“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没有创造就没有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对于教学研究,教师要摈弃急功近利的思想,要把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发展作为工作的目标,潜心钻研和教学。

二、融洽师生关系,创建民主课堂

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要求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既成为学生的良师、妈妈,又成为学生的朋友、伙伴。要成为学生的伙伴,课下的功夫要做足。跟孩子们讨论最喜欢的明星、向学生倾诉自己的烦恼、倾听学生的心事、陪着孩子们做做游戏,与学生同悲喜、共欢笑,尤其要格外亲近那些处于学习边缘地带的弱势群体的孩子,摸摸头、捏捏小脸、拉着手跟他们玩,让他们感受到教师无限的关爱,他们就会对教师产生依恋和喜欢,并把这种喜欢迁移到学习上来,把课下的无话不谈转化为课上对学习感受的畅快表达。课堂也就不再会被“尖子生”所掌控,而会呈现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

2.转变学习方式,实施“对话式”教学

新课程提倡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创造性阅读教学更要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而且人人都有一种参与意识,都希望自己拥有发言权和自,教师要尊重和满足学生的参与意识,“蹲下身来”,以一个学习同伴的身份参与学生的讨论,与学生一起发表自己的见解,交换自己的意见,用平和、商量、研讨的语气同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创建一个师生共同学习的课堂。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们就会带着轻松、愉悦的心情自由思维,积极思考,在与教师、同学的平等互动中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感悟,充分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教师也能随时捕捉到学生思维灵动闪现的火花,从中受到启发,从而实现教学相长。

三、采用有效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发展

1.批判质疑,求异求优

阅读既然是一种个性化的解读过程,学生自然可以依据自己的“阅读期待”对课文产生认同、共鸣,或进行质疑、批判。“学贵质疑”夕,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重要的思维形式,它的重要特征表现为对认识的独创性,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就要鼓励学生敢于怀疑“权威”的定论,善于标新立异,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和主张。怀疑是创新的开始,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敢于怀疑已成定论的东西,勇于追求真理的思维品质,以便获得突破性认识。对此,应提出三个鼓励:一是鼓励向教师挑战,敢于发表与教师不同的意见和观点;二是鼓励学生向课本挑战,敢于提出与课本不同的看法;三是鼓励学生向权威挑战,敢于质疑权威的结论。

2.畅谈感想,交流心得

萧伯纳说得好:“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还是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流后就是两种思想。”在文本的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讨论,不仅可以促使学生思想认识的升华,思维活动的飞跃,而且可以教会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尊重,学会接受,学会多方位的考虑问题。交流与讨论对巩固课堂知识,启迪创造性思维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学校的学科教育中,语文学科作为基础教育学科具有义不容辞培养小学生们创新能力的职责,而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主要渠道。从阅读教学入手,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人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为专家学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刘海艳.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中国校外教育, 2012/20

篇8

关键词:阅读教学理念;七大误区;语文阅读

Come out the mistake area of the language reading teaching

Gao Zhiyong

Abstract: Teaching Reading is the main language teaching positions, is the main language learning students, teachers and students spent a lot of energy and time, but the students understand,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ppreciation of the ability to evaluate how much has not changed. The reason, both teachers in the teaching of reading outdated, and even deviated from the reading of the nature, but also put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for teaching reading superficial understanding of new ideas, lack of solid and effective measures. Concept of a decision way of teaching reading to steer away from the embarrassing status quo, I think it should be out of seven errors.

Key words: reading teaching philosophy; seven errors; language reading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方式。阅读教学的要义是将阅读的方法、思维的方法教给学生,要真正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叶圣陶先生说得好“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树立这样的观念,捆住阅读教学手脚的绳索才会被解开。但是事实上有时师生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但学生的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的能力并没有改变多少。究其原因,既有教师的阅读教学理念陈旧落后,甚至背离了阅读的本质,也有对新课标提出的阅读教学新理念理解肤浅,缺乏扎实有效的措施。观念决定出路,阅读教学要摆脱令人尴尬的现状,我认为应该走出七大误区。

一、重教师轻学生

语文教师是学生语文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但老师不是课堂话语的霸权者,不是知识的权威者、控制者。如今的阅读教学课堂上,“填鸭式”教学方式减少了,但提前预设好自以为完美无缺的一套方案,然后步步引诱学生入毂,钻入自己圈套的课越来越多;课堂提问多了,但很多问题缺乏思考的深度、广度,只需学生简单地回答“是”还是“不是”;课堂讨论的多了,热闹活跃了,但要么成了少数尖子生的论坛,要么天南海北,散漫无边。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老师的理解稍有偏差,轻则被老师置之不理或耐心指正,重则受到呵斥责骂。其实很多老师也觉得这样做不对,但时间有限,考试要紧,成绩重要。于是启而不发变相的满堂灌式的阅读教学便堂而皇之地有了存在的理由。

二、重知识轻情感

“文章不是无情物”。文章历来有两大作用,一曰认识教化,二曰审美熏陶。语文姓什么的问题在新课标中有了一个不偏不倚的结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但审美教育、人文教育在阅读教学中常处于被忽略或遭轻视的尴尬地位。在所有学科中,语文是最富有感情的。有人说:读《出师表》不哭者为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为不孝,读《五人墓碑记》不哭者为不义。这话有道理。

语文的魅力在于其感人至深动人肺腑的情感。语文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带着学生进入烂漫迷人的情感之海中,掬起一朵朵涌动着生命激情闪耀着人性之光的浪花,穿越时空,与彼时彼地的作者共鸣、共振。据调查,在学生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课中虽然没有语文,但在最不喜欢的课中,语文占第四,这是一个令人伤感的现实。究其原因,都是我们的阅读教学变了味,将“情感”因素丢得太久太远了。

三、重分析轻感悟

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都是将诵读感悟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随着西方科学试验法、分析综合法等研究方法的引入,阅读教学也被视为一门纯理性的学科,将本来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处处强调微言大义、篇篇讲究见微知著。以至有人调侃:恐怕作家本人并没有想到他的作品会有如此深刻的含义、丰富的内蕴、高超的技法。不可否认,读者有再创造的能力,但“一千个哈姆雷特”中的“哈姆雷特”是不会变成“李尔王”的。如今的阅读教学脱离文本、架空分析、肢解内容的教法甚嚣尘上。让学生感悟,就要给学生必要的时间,创设思维的情境,营造浓浓的探究氛围。语文教师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和生活体验出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亲身感悟语文的魅力。

四、重课内轻课外

大语文观已提出了好几年,但阅读教学只能按教材编排顺序讲授的观念根深蒂固。教材几乎成了语文学习的全部内容,跟教材配套的《语文读本》则少有人问律,更遑论课外阅读、延伸拓展。陆游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一个只会教课内文章的老师不是一个称职的语文老师,仅仅记住一些语法知识、课文内容的学生也不会有创新的表现,没有课外阅读的师生会患上严重的“贫血症”。

五、重内容轻语言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文和其他学科的不同主要在其语言的魅力。没有了咬文嚼字、推敲玩味的阅读教学不是真正的语文学习。有人说:语文教材不重要,因为考试很少涉及。我觉得这是对考试缺乏正确认识的错误观念。从本质上看,语文考试主要就是考查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阅读教学的正确流程是:语言――内容――语言,前一个语言是作者创作的,是我们理解文章内容的依据,后一个语言是读者对文章语言的鉴赏评价。语言是出发点和归宿,应贯穿阅读的始终。看看如今的阅读教学课堂,比过去热闹多了,花样增多了,立体感也强多了,但几乎全部的手段都是围绕内容的讲解而设计的,极少有师生共同探讨或老师引领学生品味文中语言的环节;再看看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能将语言训练提到突出位置的鲜见。这使得我们的阅读教学和其他学科没多大区别。其实,语文首先得姓“语”――语言。

六、重局部轻整体

学生写作最怕的是两件事,一是不知说什么,即无材料可写;二是不知如何谋篇布局。常常看到有好句好段无好文章的作文。大部分学生写起作文来只会按时间顺序来展开,倒叙、对比、陪衬、类比等常见的构思方式基本不会用。究其原因,是我们的阅读教学走入了一个误区:很少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领悟文章,对文章的剪裁结构艺术、行文思路或不讲或只是直接指出,并没有结合具体文章让学生体会。

特别是文言文阅读,师生大部分时间花在疏通字词句意思上,翻译完了,任务也就完成了,没有将文言文作为文章来品味、鉴赏,结果造成文言文阅读课既枯燥单调又费时低效。学生生硬地孤零零地记了一些看不懂的词义句义,书上写得密密麻麻,但由于没有从整体这个层面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很多学生学了3年文言文,还是视文言文为“天书”。特别是翻译题,需要将翻译的句子放进原文中去揣摩、贯通,但学生总是忘记,这就是缺乏语境意识而致。

七、重多媒体轻诵读对话

不可否认,多媒体技术、网络平台为阅读教学提供了宽广的信息来源、直观形象的内容呈现、人机互动的即时交流方式、丰富多彩的画面、详尽美观的板书……但物极必反,多媒体大有取教师而代之的趋势,很多教师离开多媒体就无法上课了,评优课没有运用多媒体就不是优质课了,老师沦落为人人皆会的幻灯片操作手、鼠标点击员了。

其实多媒体只能是教学的辅助工具,怎能在课堂上占主体呢?设计得再精美绝伦的幻灯片、网页也无法取代阅读中师生的平等对话、思想碰撞、情感交融。学生不只是观看幻灯片的观众更是积极思维、勇于质疑、敢于表现的探索者。

语文是语言学科,学习语言的主要方式是读,但如今的阅读课上读书声太罕见了、读书方式太单一了。语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目标,但从不开口的阅读课堂,能培养出敏锐的语感吗?白居易读诗至“口舌生疮”方能吟诗,李阳疯狂地叫喊英语终成大器,对我们的阅读教学很有启发。

篇9

关键词:绘本阅读 教学现状 对策

绘本出现于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中期开始充分发展,是新时代出现的、由传统的高品位的文学和艺术交织出的一种新样式。它的重要性就在于它的文学性和艺术性。本文就以绥化幼儿园的绘本阅读教学现状为例,找出问题并相应地提出解决办法。

一、绘本的定义及分类

绘本,英文称Picture Book,当用汉字为繁体的“绘本”,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即指一类以绘画为主,兼附有少量文字的书籍。现在市面上的绘本图书以低幼儿童阅读为主,内容涉及文学、教育、科普等。

绘本内容包罗万象,国内外学者的分类林林总总各有不同,依照阅读对象、目的、版式、材质、图文比例等不同来分类:依阅读对象,可分为婴儿书、图画故事书、易读书、较大儿童图画书;依特定目的设计,可分为玩具书、立体书、字母书、查数书、概念、预测性图书;依版式,可分为硬纸板书、纸板造型书、拼图书、洞洞书、口袋小书、大书;依材质,可分为纸书、布书、塑料书、感觉触摸书;依文、图叙事比例,可分为没有文字只有图像叙事的“无字图画书”、图文叙事分量并重的“图画故事书”。另有“插图书”以大量文字为主、少数插画点缀,即使没有图也不会影响对故事的了解,这样的书通常不被视为图画书。而以成人阅读趣味为导向的“图文书”“图像小说”等也不列入其中。

二、幼儿园绘本教学的现状与分析

(一)教学形式过于模式化,片面地将绘本教学等同于讲故事

教师在幼儿园绘本阅读的教学的过程中,过于形式化。教师片面地认为绘本教学就是讲故事。通过对绥化的幼儿园的绘本教学的抽样调查了解到,大多数的幼儿园绘本教学的方式都是应用的教师讲解、学生聆听的方式。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视线全都集中在文字上。而幼儿的世界里,图画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与兴趣。教师只是集中于文字的讲解,对于幼儿来说就显得太过枯燥无味,时间长了幼儿的兴趣也就失去了,这样不利于幼儿的学习与健康发展。

(二)教师的绘本选择能力有待提升

在对于绥化幼儿园抽样调查中,通过对教师进行提问“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幼儿的兴趣来说,您认为绘本教学会有区别吗?”这样的问题方式,得出了:一半的教师认为大班的兴趣高,少数觉得中班的兴趣高。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就在于教师选择绘本的能力不强,对绘本的选择不科学,从而导致幼儿在小中班的时候就对绘本失去了兴趣。教师自身选择绘本的能力偏低,没有从幼儿的认知特点与实际的心理发展情况出发,不能正确把握幼儿的实际需求,从而影响了幼儿绘本阅读的积极性与兴趣。

(三)缺乏必要而有效的延伸活动

在当前的幼儿园绘本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都忽略了对绘本教学进行必要的延伸活动,导致绘本教学的内容过于狭隘单一。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幼儿思维的拓展与视野的开阔,幼儿在这个阶段应该是学习知识旺盛的时候,如果教师不能进行正确的引导,对于幼儿的学习效果的取得以及能力的培养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必要而有效的延伸活动,有助于开拓幼儿的思维,拓宽他们学习的知识面,从而获得更加丰富的知识。此外,也有利于锻炼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培养幼儿举一反三的能力。当然,延伸活动是建立在对绘本的教学内容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师在延伸活动中,坚持幼儿的主体性地位,可以对幼儿进行提问的方式逐步引导幼儿对每一幅画的内容进行思考怎样表达其意思,锻炼幼儿的观察能力。

三、幼儿园绘本教学的改进策略

(一)通过各种渠道与力量进行绘本宣传

对于当前幼儿园绘本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首先需要我们加强各种渠道与力量的绘本宣传力度。只有将绘本阅读的必要性宣传给人们知道,比如以家长为代表的人群,让他们充分认识到绘本阅读对幼儿的教育成长所起的重要作用。比如,在幼儿园具体的绘本宣传活动中,可以将这种宣传穿平时的幼儿入学的时候,对家长做关于绘本阅读教学意义的宣传,让家长切身感受到绘本教学的优势。

(二)提升教师绘本阅读教学能力

幼儿是绘本阅读教学的主体,教师只是对幼儿进行适当的引导。但是,引导的作用也是很关键的,教师对绘本教学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幼儿绘本阅读的效果以及幼儿对此的兴趣。因此,提升教师绘本阅读教学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教师具备了较高水平的绘本教学能力,才能给幼儿更好的引导,从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全方位准确地把握幼儿的兴趣所在,有方向性地对幼儿进行绘本阅读的教学,这样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不失兴趣,从而保障幼儿的学习效率以及阅读习惯与阅读能力的培养形成。另外,教师在绘本阅读的选择中,要注意结合幼儿的学习与阅读兴趣,选择幼儿感兴趣的绘本阅读给幼儿,这样幼儿才会对此有兴趣,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才会被调动起来。教师无论是对于绘本阅读内容的选择,还是在具体的绘本阅读教学过程中,都需要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保证教学内容能够被幼儿所接受与吸收,这样的教学才是成功的、有效的。

(三)制定地方政策指导绘本阅读教学

要想保证幼儿园的绘本阅读教学取得不错的成效,除了加强必要的宣传、提升教师的绘本阅读教学能力以外,还需要政策上的支持。以绥化幼儿园来说,就需要绥化的地方政府制定相关的幼儿园教学政策保障绘本阅读教学的顺利进行。绥化地方政府需要制定政策对幼儿园的绘本阅读加以指导,比如在教师的培训上给予一定政策上的优惠,提升教师绘本教学能力,从政策上支持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此外,鼓励幼儿家长对幼儿绘本阅读教学的支持,宣传绘本阅读教学的价值意义,取得家长的信任,从而能够让幼儿放心地接受绘本阅读教学的学习。只有地方给予相关的政策支持,绘本阅读教学的路途才能走得更顺畅,绘本阅读教学以后的发展才能越来越好。

(四)加强高校与幼儿园的科研合作

绘本阅读教学要想成为一种为大众所了解的有价值的教学方式,除了幼儿园自身的宣传与地方政策的支持以外,还需要高校对幼儿园的大力支持。在提升幼儿园的绘本阅读教学能力的过程中,需要加强高校与幼儿园的科研合作,将高校的科研资源融入幼儿园的教学中。具体来说就是加强对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的科研注入力度。以绥化来说,就可以加强绥化学院与幼儿园的科研合作,将绥化学院的科研资源为幼儿园所用,从而实现幼儿园科研队伍建设的加强。

绘本阅读作为一种对幼儿十分有效的阅读形式,有利于幼儿阅读兴趣的培养与阅读能力的提升。本文通过对绥化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现今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相信对于以后幼儿园的绘本阅读的教育教学乃至整个幼儿园的教学工作都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戴晓梅. 带着幼儿一起走进绘本――绘本《点点和多咪的信》《拍花萝》的教学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11).

[2]叶明芳. 幼儿绘本阅读教学的艺术同构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1(6).

篇10

一、小学识字教学是阅读教学的基础。具体讲,小学阅读教学是识字教学的实践活动,也是识字教学的继续,教师不但要通过阅读教学巩固识字教学的效果,还要通过阅读教学进一步加强识字教学的发展和扩充学生的识字量。

二、听说读写训练是阅读教学的具体体现。小学阅读教材的内容非常丰富,它把宇宙形形的万事万物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读了文章之后,不但能获得多方面的知识,而且会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这样就要求学生通过字、词、句、章的理解,使儿童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受到感染和教育,为以后的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养成阅读习惯是阅读教学中的中心环节。完成阅读教学必须正确处理好知识和技能的关系,其根本途径就是阅读教学必须做到精讲多练,精讲多练就是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统一起来,狠抓素质教育,使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讲读课文的学习,抓住重点、难点和关键进行练习,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其独立阅读能力,提高自学能力。

四、搞好词语、句子、篇章结构和复述、朗读、背诵等知识的综合教学,这是提高学生自学过程的根本途径。

1.词语教学。

如统编教材第八册十二课《电脑“管家”》,本文的学习目的是:“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电脑是怎样“管家”的,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其中指导儿童正确理解词义是帮助儿童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让学生理解词语必须和课文内容结合起来,不应脱离课文内容独立地加以理解、下定义,更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

2.理解句子是理解课文的基础。读文章总要把一句话读懂才能把一段话读懂,进而读懂整篇文章。如第八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中的一句话“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锋利的斧头”,“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不仅指文中提到的“房子”、“家具”、“柴烟”,还有人们靠斧头得到的“不错”的生活。这样理解这句话,学生认识到破坏大自然,就一定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从而更加懂得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3.编写段落大意的训练在阅读训练中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活动。如第十一册课文《小英雄雨来》段落大意可用列小标题或摘要语句写出:①雨来游泳本领高或望着妈妈笑。②雨来上夜校念书或我们爱自己的祖国。③雨来掩护李大叔或雨来把缸挪回到原地。④雨来与鬼子作斗争或雨来什么也没有看见。⑤河沿上的枪声或有志不在年高。⑥雨来没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