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设备行业分析范文

时间:2023-08-31 17:04: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药设备行业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医药设备行业分析

篇1

关键词 医药产业 产业结构 传统偏离份额法 动态偏离份额法

中图分类号:F426.77; F4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4)11-0045-05

Empirical analysis of Jiangsu’s pharmaceutical

industrial structure based on shift-share method

XU Yun, QIU Jiaxue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Nanjing 211198,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the structure adjustment and upgrading of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by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s of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Methods: Pharmaceutical industrial output data of Jiangsu province were analyzed by the shift-share analysis and dynamic shift-share analysis and the dynamic changes of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structure during 2005-2011were explored. Results: The growth of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in Jiangsu province was above the national average and in a dominant position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Various sub-industries were in a state of structural advantages and their competitive situation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Conclusion: Different development plans should be formulated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each sub-industries so as to effectively promoter the development of various sub-industries.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should be made to maximize the use of resources.

KEY WORDS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industrial structure; shift-share method; dynamic shift-share method

江苏省医药制造业经多年快速发展, 已成为其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 在全省工业总产值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十二五”期间,医药产业的重心为“促发展”[2],而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是医药产业发展的关键。本文在传统偏离份额法(shift-share method, SSM) 和动态偏离份额法(dynamic shift-share method, DSSM)的基础上分析了江苏省医药制造业各子产业的竞争力状况, 以期能对其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参考。

1 模型原理与建立

SSM由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B・克雷默于1942年提出,现已成为研究区域经济增长有效的统计方法之一。SSM认为,产业发展和升级可以从产业结构因素和竞争力因素这两个方面进行解释。如果一个产业的结构与全区经济结构相同,那么产业的发展速度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只能由产业竞争力来解释;如果产业的增长速度与全区经济增长速度相同,那么排除产业竞争力因素,产业发展速度只能由产业结构的差异来解释。DSSM引入动态思想,将考察时间段作进一步细分,跟踪每个时间分段各地区、各因素对总体变化的影响,同时保留了SSM的基本思想,从份额、结构和竞争力这3个方面,揭示了总量变化的主导因素。应用DSSM,通过建立产业与子产业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出产业结构的差异变动方向[3-5]。

1.1 SSM分析

SSM 法研究的基本思路,是将被研究区域的经济增长与标准区域(本文中指中国)的经济增长联系起来进行比较,认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可从产业结构因素和竞争力因素这两个方面来进行解释。现假设,在经历了时间[ 0 , T ] 之后,全国医药制造业、江苏省医药制造业(i)和医药制造业内任意子产业部门(j)的总量与产业结构均发生了变化,则相对而言,其在该时间段的变化率为:

(j=1,2,…,n) ……………………(1)

R 为变化率;B0 为基期产值;B t为报告期产值。假设基期医药产业经济总规模为,报告期产业经济总规模为。设为T期医药子产业(i)的产值,为T期j省医药产业子产业(i)的产值,并将全国分成n个省m个子产业,则子产业(i)的全国产值为:

(j=1,2,…,n)……………………(2)

将各产业的产值相加,则全国医药产业的总产值为:

(i=1,2,…,m) ……………………(3)

为经过[0,T]时期产值增加量,则有:

= ……………………(4)

其中:

表示j省医药子产业(i)按全国医药产业发展速度应有的增长额, 是全国医药产业总产值增长率,即份额分量系数,是j省医药子产业(i)按照全国医药产业增长速度而应有的增长率;

表示医药子产业(i)由于产业结构差异引起的增长额的偏离量, 是医药子产业(i)的产值增长率与全国医药产业的总产值增长率的差额,即产业结构分量系数,是相对于全国医药产业结构差异引起的增长率差异,反映了产业结构的优劣程度;

表示j省医药子产业(i)由于竞争因素差异引起的增长额的偏离量,是j省医药子产业(i)的产值增长率与医药子产业(i)产值增长率的差额,即竞争分量系数,其归因于竞争因素差异引起的增长率的差异。

1.2 DSSM分析

将所观察周期分成若干个时期,对每个时期进行结构分量系数计算;以t表示第t年相对于前一年的增量,则可以表示为[5]:

=

2 江苏省医药制造业结构实证分析

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以2005年-2011年江苏省及全国医药行业工业产值数据(数据来源:中国药学年鉴)为基础,以2005年为基期,将各年工业产值按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平减。利用SSM和DSSM对江苏省医药产业各子产业2005年-2011年数据进行分析。

2.2 SSM分析结果

产值变化率计算结果见表1,2010年江苏省医药产业偏离份额分析结果见表2。

通过分析表1,表2,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在2005年-2011年间,我国医药制造业发展迅速,而江苏省医药制造业的增长更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处于优势地位,且每个子行业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均属于增长性部门。8个子行业中总偏离为正的有5个:化学药品制剂、生物化学制品、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中成药和中药饮片。其中生物化学制品总产值增长最快,发展速度是全国医药制造业的36倍,发展速度异常迅猛;其次是中药饮片制造业,发展速度是全国医药制造业的2.2倍;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发展速度是全国医药制造业的约1.7倍。而化学药品原药、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中成药制造业与全国医药制造业相比其增长速度则处于劣势。由此可以看出,江苏省医药制造业常年位于全国首、次位,主要依赖于生物生化制品、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以及中药饮片制造业的飞速发展,其中生物生化制品制造业的推动作用不容小觑。

2)根据表2可进一步分析医药产业子产业发展状况,其医药产业增长份额的构成状况可按情形划分为两大类:一是产业结构以快速增长型为主,且竞争力占优势地位,如生物生化制品制造业;二是产业结构属于增长型,但竞争力却处于劣势地位,从静态数据来看,其余7类子行业均属于这一类型。

3)由于产业规模具有一定惯性作用,对产业整体也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在考虑产业规模的影响后可以进一步将上述第二大类细分为两小类:一是产业规模较大的行业,如化学药品原药制造业、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由于其产业规模效应较大,其在竞争分量上的劣势将会给医药行业整体带来更大的影响;二是规模较小的行业,如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业、制药专用设备制造业、中成药、中药饮片,由于产业发展较新(如制药专用设备)、或是江苏省自身资源限制(如中成药、中药饮片)等原因,其原来的产业规模较小,那么其在竞争分量上的劣势给医药行业整体带来的影响将远远小于规模巨大的其他子行业。

2.3 DSSM分析结果

江苏省医药产业结构分量DSSM分析结果见表3,江苏省医药产业竞争分量动态偏离份额分析结果见表4。

通过分析表3,表4,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化学药品原药制造业。从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分析,化学药品原药行业结构偏离分量由负转正, 2006年-2007年快速增加后逐年放缓,至2009年-2010年略有回落后在2010年-2011年间迅速回升,其产业结构略有波动、基本稳定;在产业竞争力方面,其竞争份额分量缓慢回升后于2009年-2010年起连年下降,且程度激烈。我国是原料药生产、出口大国,江苏省原料药产业规模也占各子行业第二,紧随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业之后,其在竞争份额上的巨大劣势可能带来严重产业危机,势必给医药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带来重大影响。

2)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业。从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分析,化学药品制剂行业结构偏离分量由负转正,自2006年-2007年起快速增加,增速在各子行业中最快,至2009年-2010年略有回落后在2010年-2011年间迅速回升,整体呈良好的上升趋势,但并不十分稳定;在产业竞争力方面,其竞争份额分量始终为负值且逐年降低,于2009年-2010年骤升后由负转正,2010年-2011年间又迅速回落,表现出巨大的竞争劣势。且从产业规模上来看,化学药品制剂行业是医药产业子行业中的第一大产业,其产值往往占据全医药产业1/3或更高的比例,可以说是医药产业的支柱产业,对整个医药产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产业结构上的波动以及竞争力劣势对于医药产业有着重大影响。

3)生物生化制剂制造业。从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分析,生物化学制剂制造业结构偏离分量逐年递增,且波动较小,至2010年-2011年间迅速上升,增势迅猛,且历年来其值始终为正,其结构分量优势明显;从竞争分量来看,其竞争偏离分量逐年增长,增速逐渐增大,且同样始终为正值。不难看出,生物生化制剂制造业正逐步完成新兴产业向核心产业转变的过程,其产业规模也在逐渐扩大,稳定的结构优势推动力和竞争优势推动力预示着该产业前景良好,在未来替代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业的老大地位可能性很大。

4)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从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分析,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的结构偏离分量自2006年-2007年由负转正,增速较快,至2009年-2010年略有回落,2010年-2011年间继续增加,正向偏离较大,结构推动效应显著;其竞争力偏离分量始终为正,略有波动,在2010年-2011年间骤降为负值。且从产业规模上来看,该子行业产值占医药行业子行业中的第三位,产业规模较大。其正向的结构和竞争力两方面的推动作用势必给整个医药产业带来显著的积极作用,因此,如何保持该子行业的竞争优势,扭转其竞争劣势的局面是非常重要的课题。

5)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业。从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分析,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业自2006年-2007年由负转正后趋于稳定,其竞争偏离分量波动较大。该子行业结构推动效应平稳,竞争力推动效应不稳定。

6)制药专用设备制造业。从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分析,制药专用设备制造业自2006年-2007年由负转正后趋于稳定,其竞争偏离分量略有波动。由于该子行业产值低于医药行业总产值的1%,所占份额较小,其产业推动效应对医药产业影响较小。

7)中成药制造业。从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分析,中成药制造业自2006年-2007年由负转正后趋于稳定,2010年-2011年间发展迅速,其竞争偏离分量逐年降低,自2006年-2007年起始终为负值。这可能与江苏省中药材资源较贫乏, 产业基础较薄弱有关。因此,与一些中药强省相比竞争力显得不足。

8)中药饮片制造业。从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分析,重要饮片制造业自2007年-2008年起由负转正后趋于稳定,其竞争偏离分量自2006年-2007年由负转正后略有波动,具有一定的结构和竞争优势推动力。

3 结语

目前江苏省医药制造业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其各子产业的结构偏离分量自2006年-2007年起均为正向效应,其中化学药品制剂具有巨大的结构推动效应。各子行业竞争力情况差异较大。化学药品原药制造业作为医药产业中较为重要的产业之一,竞争力下降明显。生物化学制品和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发展形势良好,正逐步取代化学药品原药的地位。针对这一情况,应进一步调整医药产业结构,在保持化学药品原药原本产业优势的同时发展新兴产业。在制订产业发展政策时, 应根据各子产业的实际情况, 有所不同地制订发展规划, 有效地促进各子产业的发展,从而使江苏省医药制造业资源利用达到最大化[2, 6]。

参考文献

[1] 曹军伟, 顾海. 基于偏离-份额法评价江苏省医药制造业各子产业竞争力[J]. 中国药房, 2006, 17(8): 568-570.

[2] 刘亚明. 科技创新是加快医药产业升级的引擎[J]. 中国科技财富, 2011(15): 56-59.

[3] 邱家学, 缪丹, 孟奇, 等. 我国医药制造业结构分析[J]. 决策, 2013(12): I0018- I0019.

[4] 吴晓隽, 高汝熹, 陈志洪. 上海大都市圈制造业竞争力研究--基于偏离份额法的实证研究 [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14(2): 52-59.

[5] 王兆红, 张晓平. 基于动态偏离-份额法的北京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分析[J].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1, 28(5): 604-610.

篇2

第一条  为了加强医药行业的标准化工作,促进医药行业技术进步,保证医疗器械、制药机械、药用中间体等医药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及国家技术监督局的《国家标准管理办法》、《行业标准管理办法》、《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国家医药管理局主管医药行业标准化的管理工作,负责在全行业组织制定标准、贯彻执行标准,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指导和推动企业开展标准化工作。

第三条  国家医药管理局归口管理医药行业标准的范围:

医疗器械类:

(一)医疗器械通用性标准和综合性标准;

(二)普通外科与专科手术器械;

(三)普通诊察与注射穿刺器具;

(四)医用电子仪器设备;

(五)医用光学仪器设备与内窥镜;

(六)医用超声、激光、高频仪器设备;

(七)理疗与中医仪器设备;

(八)医用射线、高能和核设备;

(九)医用生化仪器及化验设备;

(十)体外循环设备、人工脏器及其功能辅助装置;

(十一)医用卫生材料及用品;

(十二)医用高分子制品(如:输血输液器、一次性注射器等医用高分子器具);

(十三)手术室设备;

(十四)公共医疗设备。

制药机械类:

(一)制药机械与设备;

(二)药品包装机械;

(三)制药用监测及药品检验仪器。

医药包装类:

(一)药品包装用材料、容器及相关的生产设备(包括玻璃、塑料、橡胶、金属、胶囊等制品的生产设备)及药品包装检测、试验仪器;

(二)药品包装标准。

制药用原料、辅料类:

(一)制药用原料(中间体);

(二)制药用辅料;

(三)食品添加剂;

(四)饲料添加剂。

医药工业环境保护类:

(一)产品生产过程中废弃污染物限量标准;

(二)污染物排放标准;

(三)新工艺技术的污染物控制及治理标准。

医药能源管理类:

(一)医药行业能源管理标准;

(二)产品用能标准;

(三)节能技术标准。

医药工业、商业质量管理标准类。

第四条  医药行业制定标准的主要内容:

(一)质量技术指标;

(二)产品规格,生产工艺,检验规则,仓储保管,产品养护;

(三)安全要求,通用试验方法,生产、销售、使用规范;

(四)术语、符号、代号、通用技术语言要求。

第五条  医药技术标准是从事生产和商品流通的共同技术依据,凡作为商品出售的医药产品,其安全要求,生产中应当统一的技术指标、方法都必须制定标准。

第六条  医药标准化的规划、计划、科学研究、机构建设、人员配备要纳入各级医药部门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第七条  制定医疗器械、制药机械、医药包装材料及容器、制药用原料(中间体)、辅料等医药标准要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国际标准,以及工业发达国家的先进标准或先进样机。

第二章  标准分类

第八条  医药国家、行业标准分为强制性和推荐性标准。强制性标准主要是指由于技术性能、制造质量的原因会直接或间接危害人身安全的产品标准及指导正确生产、使用以保护生命的通用要求,重要的技术管理规范,其他标准是推荐性标准。

下列产品或标准应当制定强制性标准:

(一)代替和修复人体脏器、肢体的产品;直接参与人体生理功能的人工脏器;急救设备;用于治疗、诊断的医疗设备及器具;直接用于手术的设备和器具;计划生育器械;直接作用于人体的医疗器具和材料;重要的医用检验和辅助设备;

(二)直接与药物接触的包装材料及容器;

(三)直接与药物接触的机械设备、药检仪器、医药用压力容器;

(四)医药工业环境保护标准;

(五)节约能源、资源标准;

(六)国家需要控制的产品通用技术要求;

(七)法律、行政规章规定必须执行的标准。

下列标准是推荐性标准:

(一)技术指标高于国家、行业强制性标准的产品标准;

(二)产品质量分等细则;

(三)一般技术管理规范;

第九条  进口或出口转为国内销售的产品,必须符合我国标准的要求。出口产品的技术要求由合同双方商定。

第三章  标准化工作的管理

第十条  国家医药管理局负责管理医药行业的标准化工作,履行下列职责:

(一)组织贯彻国家有关标准化工作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制定医药行业标准化工作的具体方针、政策和管理办法;

(二)组织编制和实施医药行业的标准化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

(三)审批、医药行业标准,审核医药国家标准(报批稿)并办理报批手续;

(四)指导省、自治区、直辖市医药行政主管部门的标准化工作,协调和处理行业有关标准化工作问题;

(五)组织实施标准;

(六)对标准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七)经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授权,管理医药行业的产品质量认证工作;

(八)组织重大医药新产品和引进项目的标准化审查工作;

(九)组织管理与医药行业对口的国际标准化工作;

(十)组织标准化科技成果奖评选,负责医药标准化工作的表彰奖励;

(十一)管理医药标准化工作经费。

第十一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医药管理部门分工管理地方的医药标准化工作,履行下列职责:

(一)贯彻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化工作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并制定实施的具体办法;

(二)制定地方医药标准化工作的规划和计划;

(三)承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下达的草拟地方标准的任务;

(四)组织本行业行政区域内的医药企业、事业单位实施标准;

(五)对医药标准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六)受理医药企业标准备案工作;

(七)审查、监督地方科研产品执行强制性标准。

第十二条  国家设立上海、辽宁、武汉、天津、广东、山东、北京、浙江、北医口腔医学院九个医疗器械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设立天津制药用原料(中间体)、辅料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设立上海药用包装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设立天津制药机械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全国、行业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按专业分工设立在各技术归口单位。

第十三条  各归口单位履行下列职责:

(一)宣传贯彻国家、行业标准化工作的法律、法规、政策;

(二)负责提出本归口范围内的标准制定、修订及科研课题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的建议;

(三)承担医药国家、行业标准的制、修订任务,进行医药标准化科学研究工作;

(四)承担医药标准化业务的技术性指导,协助起草单位贯彻有关基础标准和相关标准;

(五)承担医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的工作;

(六)承担医药标准(报批稿)的整理校核、编辑修改工作,负责向国家医药管理局办理标准报批手续;

(七)协助行政主管部门处理标准执行中的技术问题;

(八)负责收集、研究和交流国内外医药标准情报资料工作,建立医药标准化技术档案;

(九)组织医药标准化的宣传、普及、学术交流活动,协助行政主管部门培训标准化技术人员。

第十四条  标准化工作人员属专业技术人员,其工作成果视同其他科技成果。标准化专业人员享受与其他科技人员同等的经济及技术职称待遇,工作成绩显著或做出重要贡献者,应予以奖励。

第四章  标准的制定

第十五条  根据全国医药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适时地编制医药行业标准化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医药标准化工作按年度计划实施。

第十六条  制定标准项目由年度计划正式下达,负责起草单位应对所定标准的质量及其技术内容全面负责。按《标准化工作导则》(GB1)的要求起草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写《编制说明》及有关附件,其内容应包括:

(一)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参加单位、起草人及所做主要工作;

(二)标准编制的原则,确定主要内容(如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的论据(包括试验、统计数据);修订标准应增列新旧标准水平的对比;

(三)试验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经济效果、技术经济论证报告;

(四)采用国际、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水平对比,国外样机测试数据对比;

(五)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关系;

(六)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依据和经过;

(七)作为强制性或推荐性标准的建议;

(八)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九)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

(十)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第十七条  标准征求意见稿及其有关附件,经起草单位负责人审查后,印发各有关单位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期限为两个月,逾期不复函者,按无异议处理。

第十八条  负责起草单位应对征集意见进行归纳整理,填写《意见汇总处理表》(格式与国家标准管理办法所列一致),同时附修改后的标准预审稿,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或技术归口单位审阅确定后,可以组织正式审查。

第十九条  国家、行业标准要经过预审和正式审查。审查会由各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没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由医药行政主管部门或委托技术归口单位组织。送审稿及有关资料应在审查会前1个月(函审须提前2个月)发送给参加审查单位。

第二十条  会议审查标准,原则上应协商一致。如需表决,必须有不少于出席代表人数3/4同意为通过。会议出席率和函审回函率应大于2/3审查才有效。

第二十一条  审定后的国家、行业标准由标准起草单位按GB1的要求修改、整理。报送相应专业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进行校核、修改、编辑整理。

第二十二条  国家标准报送国家技术监督局审批、。行业标准由国家医药管理局审批。

第二十三条  标准实施后,制定标准部门根据医药行业科学技术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适时进行复查,以确定现行标准继续有效或者予以修订、废止。标准复查周期一般不超过5年。

第二十四条  地方、企业医药标准的制定,应执行相应的有关规定。地方医药标准由地方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编号、,企业医药标准送地方医药主管部门和地方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五章  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第二十五条  强制性标准一经批准,就是技术法规。各级医药主管部门、企业、事业单位都必须严格执行。任何单位不得擅自更改和降低标准。对因违反标准造成不良后果以致重大事故者,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第四章规定执行。

第二十六条  国家、行业级医药产品质量检测机构承担贯彻标准的检测工作。受行政主管部门委托,处理有关产品是否符合标准的争议。

第二十七条  贯彻强制性标准时,除涉及产品主要性能和会造成人身危害的技术要求以外,对执行其他技术要求确有困难的,要说明理由,提出暂缓执行期限,贯彻措施报告,经医药行政主管部门逐级同意。国家标准报请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复,行业标准由国家医药管理局批复。

第二十八条  医药科研新产品试制、鉴定前必须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并进行标准化审查。未经标准化审查的新产品不准组织技术鉴定,不准组织批量生产。

第二十九条  国家医药管理局负责全国医药行业标准实施的监督。

(一)配合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医药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

(二)编制全国医药行业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计划,并组织实施;

(三)在组织医药行业评优、认证、发放生产许可证和企业升级中,负责产品符合标准情况的审查;

(四)根据对标准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的情况,定期或不定期标准实施监督检查公告,通报监督检查结果,对实施标准情况好的予以表扬,对实施标准情况不好的予以批评和限期改进;

第三十条  医药行业首先在医疗器械产品中实行质量和安全认证工作,各种安全标准是进行安全认证的技术依据。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一条  凡与本办法不符的规章,均以本办法为准。

篇3

论文关键词:效率,高技术产业,大型企业

研发活动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源泉,其效率的高低不仅决定着这些产业研发经费投入的使用效果,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未来的发展。对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大型企业而言,尤其如此。因此,研究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大型企业的研发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1.研究方法

R&D绩效的评价方法主要有主观评价法、文献计量法、投入评价法、多层面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因子分析法、人工神经网络和数据包络分析(DEA)等。本文主要采用DEA方法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大型企业研发效率,该方法在分析效率方面具有明显的优点。(1)DEA方法无需假定输入输出之间的关系,仅仅依靠分析实际观测数据,采用局部逼近的方法构造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就可以对生产单元进行相对有效件评价,具有较大的灵活性。(2)DEA不要求所有的被评价单元采用同一生产函数形式,故它满足“多元最优化准则”,每一个被评价单元皆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生产结构来达到效率最大化,而一般参数方法则追求“单一最优化”,相比之下非参数方法更符合实际情况。(3)对于无效单元,参数方法仅仅能说明无效程度即效率大小,而DEA方法不仅能计算出生产单元的相对效率,还可以指出无效的根源以及改进目标,给决策者提供较多的经济管理信息。

DEA方法中的Malmquist指数法在用于分解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方面也具有明显的优势。首先,它不需要投入与产出变量的价格信息。一般来说,投入和产出的数据较易获得,而要素价格信息往往不够完善,该方法避免了价格的失真或不可获得导致的困难;其次,它可以将全要素生产率分解成生产效率的变动和技术的变动两个组成部分,这样就能够测算出效率和技术变动的情况,并进一步分析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是源于生产前沿面的移动效应还是效率提高的追赶效应;此外,它不必事先假设生产函数,从而减少了模型假设误差的风险。

2.数据来源

按照数据选取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比性原则,选取了1995-2007年医药制造、航空航天器制造、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五个高新技术行业大型企业的研发数据,以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R&D经费内部支出作为输入变量,以新产品销售收入、专利申请数作为输出变量,运用DEAP2.1软件对其研发效率进行了分析。数据来源于《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08》。

二、R&D相对效率分析

DEA方法可以在按规模报酬可变以及规模报酬不变进行分析。因此,本文基于投入法中的规模可变的情况下,并通过多阶段的方法进行的相对效率分析。

1.以行业为决策单元的相对效率分析

(1)相对效率

从综合效率看,医药制造、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三个行业的综合效率达到了DEA最优(表1)。其中,除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之外的四个行业纯技术效率达到了最优;医药制造、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三个行业的规模效率达到了最优;医药制造、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三行业表现为规模收益不变,航空航天器制造业表现为规模收益递增,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表现为规模收益递减。

表1 行业相对效率分析

样本次序

综合效率

纯技术效率

规模效率

规模报酬

医药制造业

1.000

1.000

1.000

crs

航空航天器制造业

0.887

0.896

0.990

irs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1.000

1.000

1.000

crs

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

1.000

1.000

1.000

crs

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

0.893

1.000

0.893

drs

平均值

0.956

0.979

0.977

注:irs, crs,drs,分别表示规模收益递增、不变、递减。

表2 行业投入冗余或产出不足

行业

投入冗余

产出不足

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

R&D经费内部支出

新产品销售收入

专利申请数

医药制造业

航空航天器制造业

1434.639

56290.174

37.683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

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

平均

1434.639

56290.174

37.683

(2)投入冗余与产出不足

从行业的角度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大型企业中除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外,都达到了DEA有效(表2),即不存在DEA改进的余地。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存在投入冗余或产出不足,在产出既定时,应增加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1434.639万元,或者在投入既定时,新产品销售收入增加56290.174万元,专利申请数增加38项,才能达到DEA有效。

2.以年份为决策单元的相对效率分析

从年份看,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大型企业研发相对效率有效的年份为1995、1997、1998、2000、2004,仅占全部决策单元的38.46%。根据DEA有效(CR)既是规模有效也是技术有效的原理,对这五年来说,除非增加一种或多种新的投入,否则无法再增加产出,或除非减少某些种类的产出,否则无法减少投入。根据DEA理论的“投影”定理,可计算出使非DEA(CR)有效单元转变为DEA有效的目标改进值(表3)。以1996年为例,在现有产出水平下,应减少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43361.809万元和R&D经费内部支出19206.876万元,或者在既定投入水平下,增加新产品销售收入523012.716万元和专利申请数77项,才可使R&D活动绩效转变为DEA有效。在出现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的年份中,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冗余占当年该指标比重最大的年份为1996年,达到了12.96%,其次是2002年,占3.65%,其余年份均在1%左右。对于R&D经费内部支出而言,冗余占比最大的年份同样为1996和2002年,其中1996年达到2.19%,其余年份相对较低。从产出角度看,1996和2002年出现了明显的产出不足,尤其是新产品销售收入。

表3 年度相对效率分析及投入冗余或产出不足

年份

综合

效率

纯技术效率

规模效率

规模报酬

投入冗余

产出不足

新产品开发

经费支出

R&D经费

内部支出

新产品

销售收入

专利

申请数

1995

1.000

1.000

1.000

crs

1996

0.278

0.524

0.531

drs

43361.809

19206.876

523012.716

76.290

1997

1.000

1.000

1.000

crs

1998

1.000

1.000

1.000

crs

1999

0.886

0.938

0.945

irs

8019.430

121932.234

3.399

2000

1.000

1.000

1.000

crs

2001

0.569

0.678

0.839

drs

3526.611

3273.362

229501.027

52.333

2002

0.153

0.369

0.415

drs

53837.601

48457.798

749082.579

100.822

2003

0.699

1.000

0.699

drs

2004

1.000

1.000

1.000

crs

2005

0.633

0.663

0.955

irs

1327.376

184607.76

23.359

2006

0.567

0.805

0.704

drs

10776.720

10581.807

168204.741

31.543

2007

0.211

0.455

0.464

drs

42849.723

36542.523

574193.639

87.532

平均值

0.692

0.802

0.812

三、R&D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分解

运用malmquist指数法计算的结果显示,1995-2007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大型企业R&D活动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为1.1%(表4),其中1999-2002年、2004年增长率接近或超过了30%,其中2000年增长率高达73.8%。1997、1998、2003和2007年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负增长,并导致整个时间段内增长幅度相对较小;下降幅度最大的年份为1997和1998年,降幅分别高达43.9%和44.6%,其中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负增长,这可能与东南亚金融危机造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出口下降、生产困难并引起投资减少有关。从分解的结果来看,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全部来自技术进步的贡献,样本时间段内技术进步年均增长率为2.6%,而效率变化、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均出现了负增长,特别是效率变化的年均增长率为-1.4%。引起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大幅波动的主要因素也是技术进步,这与这些行业投资的波动密切相关。

表4 年度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影响因素分解

年份

效率变化

技术进步

纯技术效率

规模效率

全要素生产率

1996

0.941

1.248

0.960

0.980

1.175

1997

0.907

0.618

0.939

0.966

0.561

1998

1.218

0.455

1.134

1.074

0.554

1999

0.950

1.614

0.945

1.005

1.533

2000

0.953

1.823

1.052

0.906

1.738

2001

1.033

1.255

0.966

1.069

1.297

2002

0.966

1.339

0.955

1.011

1.293

2003

0.892

0.712

0.904

0.987

0.635

2004

1.116

1.495

1.148

0.973

1.669

2005

1.093

0.617

1.051

1.040

0.674

2006

1.001

1.209

0.993

1.008

1.211

2007

0.822

0.984

0.940

0.874

0.809

平均值

0.986

1.026

0.996

0.990

1.011

从行业看,医药制造、航空航天器制造两个行业R&D活动的全要素生产率出现下降,其中后者在样本区间内年均下降了近1个百分点(表5);而医疗器械及仪器仪表制造业R&D活动的全要素生产率取得了明显提高,年均增长率高达11.3%,其次为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年均增长率也达到了6.4%。决定这种变动的主要因素仍然是技术进步,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对多数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贡献为负。

表5 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影响因素分解

行业

效率

变化

技术

进步

纯技术效率

规模

效率

全要素生产率

医药制造业

1.000

0.972

1.000

1.000

0.972

航空航天器制造业

0.970

0.931

1.009

0.961

0.903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0.966

1.052

0.978

0.987

1.016

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

0.984

1.081

0.994

0.990

1.064

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

1.009

1.103

1.000

1.009

1.113

平均

0.986

1.026

0.996

0.990

1.011

四、结论

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大型企业R&D活动相对效率看,航空航天器制造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两个行业为DEA无效,这可能与这两个行业进入的技术和法制壁垒较高并引起垄断程度相对较高有关,特别是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存在着大量的投入冗余或产出不足;从时间序列来看,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大型企业R&D活动的相对效率整体较低,DEA无效年份高达61.54%,特别是1996和2002年表现得尤为突出。

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大型企业R&D活动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看,样本区间内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缓慢且波动幅度较大,增长和波动的主要来源是技术进步,而效率变化、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为负,特别是效率变化出现了年均1.4%的负增长;从行业看,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下降近1个百分点,而且决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主要因素仍然是技术进步,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对多数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贡献为负。这些结论与相对效率分析的结果形成印证。

参考文献1 李军.中国各地区R&D投入效率评估[D].重庆大学.2007.

2 师萍.科技投入制度与绩效评价[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3 Coelli T.J. Centre for Efficiency and Productivity Analysis(CEPA)Working Papers[J]. CEPA Working Papers Department of Econometrics University of New England. No.8/96.

篇4

医药物流作为医药产业中一个较新的领域,在最近几年得到了飞速发展,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具有较为完善的网络和现代管理水平的医药物流企业正在出现,一大批医药商业企业正在向着医药物流企业转变。同时,医药物流已成为国内各大、中型医药企业高层管理者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个向国外先进的医药物流企业学习、借鉴的风气正逐渐形成。

第三方现代医药物流企业,也在快速发展,已经出现了一些较为成功的企业。但是,纯粹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要介入医药物流领域,将有很多的尴尬,一方面不熟悉医药行业的特殊性,另一方面,对医药产品的仓储、养护、运输等了解甚少,同时,不理解国家对医药行业的政策规定,导致在运作中困难重重,一头雾水。而传统的医药流通企业在进入医药现代物流领域时,由于不熟悉现代物流运作理念和运作实践,导致企业在进行大规模物流改造时面临巨大风险。

现阶段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盈利途径主要还处在仓储和运输上,在其他增值服务方面,还不是十分普遍。在医药领域,真正为医药企业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还很少。。而绝大多数,还是医药企业的自营物流业务。

在国内医药行业的盈利水平,降低了计划进入医药物流领域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积极性。根据中国医药商业协会提供的数据:目前国内药品批发行业的平均毛利为12.6%,而平均费用却占到12.5%;在美国,全美医药批发行业的平均毛利为5%,平均费用只占到3%~4%,平均商业利润率占1%~2%。由此可见,我国医药行业的物流费用居高不下,发展物流已经成为我国医药行业的当务之急。业界预测,2010年中国的医药市场份额将达到600亿美元;2020年将达到1200亿美元,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医药市场。 (资料来源:美国统计局资料摘要、美商务部美国运输报告,《国际经贸消息》2001年9月15日)。 透过这些数字,我们有理由憧憬我国医药物流业的美好前景。由于基础设施以及物流管理的滞后,企业自营物流不能够解决医药企业面临的这样的问题,而第三方物流企业,则能够达到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提升物流管理水平的要求。

根据医药行业以后的发展趋势,流通环节将占据支配地位。通过优化仓库储存量、运输路线规划、企业管理层次、管理岗位的设置等来降低成本,达到双赢。并通过规模经营,带来规模效益。第三方物流企业在从事医药物流服务的过程中,发展壮大自己,完全有能力成为商,从事专业的药品流通业务。并将得到更快的发展。

二、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医药行业物流的SWOT分析

S:(优势)

物流运作经验丰富;

通过为多家企业提供服务,可以有效地降低硬件、软件等投资成本;

提供更加专业化的医药产品仓储、配送、包装、分装、回收、宣传品配送、信息查询等增值服务;

能够为国内其它的大型医药物流中心进行上游或下游服务;成为全球医药供应链的一部分;

W:(劣势)

对医药行业的流通体制、业务模式不熟悉;

对医药产品特殊的仓储、配送、养护等不了解;

需要专门的仓储、养护、场地和设备;

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药品管理;

对相关的法律法规不熟悉;

从事药品经营有一定的准入限制;

O:(机会)

还没有大型的专业从事医药物流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除了少数几个大型医药企业进行现代化的物流中心的建设,对自己传统的物流部门进行改造外,国内将近14000家医药批发企业,物流水平、物流能力、以及物流理念都十分薄弱,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医药产品配送的特殊性,向定点的医院、药店和医药批发企业、制药公司配送,线路固定,容易规划,能够实现精确配送;

在医药流通领域,有一定的进入壁垒,而最新的医药流通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SP)对仓库、存储、配送的要求中,不要求企业自建,只要达到要求,租用也可以。从而为第三方物流企业进入医药物流行业提供机会;

随着中国加入WTO后对流通领域的开放,以及国家将食品的监督管理并入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以后可以进一步进行高附加值的食品、保健食品的配送;

相关的增值服务:和制药公司、批发企业结成联盟,进一步参与到药品生产、流通领域中。

T:(威胁)

是否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从事医药物流项目;

物流成本能否下降到企业认可的水平的同时,物流公司还能够盈利;

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

物流企业的管理能力以及人才知识结构;

结论:

医药产品:在实物形态上,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价值高等特点;在市场环节上,具有生命周期短,有失效日期限制,用户供货要求时间紧;在流通环节上,由于本身性能上的原因,使其对储存、包装、运输有特殊的要求。对药品物流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通过进入此领域,提供专业化服务,避开现在物流企业在仓储、运输方面的价格战,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说,是一种很好的战略选择。

随着业务的不断开展,与大型制药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合作伙伴关系以长期关系为导向,注重双方的良性互动和新价值的创造,从而降低第三方物流企业市场的不确定性风险,提高其他同行跨入的竞争壁垒;更现实的意义则在于物流企业有了长期稳定的订单。随着合作的进一步深入,就有可能向组织结构,甚至向基础设施结构的集成发展。这种新型的集成完全可能构建新的核心竞争力,这种核心竞争力不仅属于生产企业,也属于物流企业。

三、医药物流中心建设必须满足GSP要求

对于计划从事医药物流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说,仓储设施、运输设备、以及必要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是基础,也是提高企业运营效率的必备条件。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物流企业才能够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以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例如,选择运输方式;决定发运的批量、时间及最经济的运输路线;仓储管理;支付条件;附加服务;增值服务等方面提供不同的服务,以此获得企业的竞争优势。

在医药流通企业基础设施方面,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有明确的最低限度的规定。

《药品管理法》规定:药品经营企业必须具有与所经营的药品相适应的经营场所、设备、仓储设施。对于企业仓储设施的建设,根据国家规定,既可以自建,也可以采用租赁方式解决。从而为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了承担医药企业物流服务的政策依据。

国家对从事医药流通企业的基础设施以及物流运作方面的GSP要求归纳如下:

1.要求医药流通企业仓储中心、配送中心和门店分专区(库)并施行色标管理(待检为黄色、不合格品为红色)。

2.对药品批发企业仓库与相关场所等有严格的最基本的条件限制;

3.对仓库选址、库区环境有基本要求;

4.库区应分为药品储存作业区(包括库房、货场及保管员办公场所),辅助作业区(包括验收养护室、分装室)及办公生活区(包括仓库办公室、宿舍、车库、卫生间等)。

5.按照药品的质量管理状态要求,仓库须划分为:待验库(区)、合格品库(区)、发货库(区)、不合格品库(区)、退货库(区)及中药饮片零货称取库(区)。

6.按药品分类保管和储存温、湿度条件的要求,库房须划分为:冷库(2-10℃)、阴凉库(≤20℃)、常温库(0-30℃),各类型仓库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45%-75%之间;

7. GSP要求企业的库房及验收养护室应配备以下设施设备:底垫及货架;避自然光线措施;通风设备;检测温湿度的设备;有效调节控制库房温湿度条件的设备;防尘、防潮、防霉、防污染及防虫、防鸟、防鼠等设备;照明设备;安全保卫措施;千分之一天平、澄明度检测仪、标准比色液等;

8.储存的基本要求:色标管理;搬运和堆垛要求;分类储存管理;温湿度条件;中药材、中药饮片、毒麻中药储存专人、专帐、专库(或柜)管理。

9. 药品的效期管理、销后退回药品的管理;

10.药品养护;药品运输管理;危险药品、特殊管理药品的运输管理。

四、影响医药物流服务的因素分析

在物流行业,低端的仓储、运输服务已经没有竞争能力,而且随着竞争的进一步加剧,利润会越来越小,有些甚至亏损,一些实力较小的物流企业将会出局。而发展高端的、附加值大、行业特点突出的增值物流,前景较好。但是,从事医药物流,在现阶段,还有很大的风险,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1.资金投入的风险。国内的市场仍然处于发展阶段,不可预见的因素很多。这对于投资一项长期物流项目需要的巨大的资金而言,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但是如果是已经从事第三方物流服务的物流企业,发展医药物流将是可以考虑的。

2.市场风险。由于中国的物流业正处于起步阶段,市场竞争的焦点不是高水平的物流服务,而是低成本的传统服务。绝大部分物流企业仍然靠传统物流方式为客户提供廉价服务,高水平、高附加值的物流服务观念还很难被大众接受。根据对国内制造商、零售商的不完全统计,目前使用物流供应商对企业后勤保障系统进行物流管理的不足5%,而医药企业的比例更低。绝大部分是委托外部进行简单运输和仓储服务。大部分客户只关心低廉的服务价格,而不是关心高水平的物流服务给企业市场机会方面的战略支持。因此需要做一些基础的工作来让医药企业认识到物流服务现代化的优势。

3.服务类物流基础设施缺乏投资。目前国家投资的项目基本上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设施,对于经营服务类型的物流基础设施缺乏必要的投入。

4.城市缺乏对物流中心这类特殊基础设施的规划与管理。这一方面表现在政府缺乏城市统一规划,造成政府有政府的规划;行业有行业的规划;企业有企业的规划,一个规划比一个规划宏伟。另一方面政府又缺乏对这类设施开发商政策上的支持。例如,在开发和经营政策上等由于有高额利润回报的房地产开发商,都是按照目前国家房地产开发的有关政策执行。一般取得1平方米土地需要200元-300元;这其中包括:征地费、征地补偿费、市政资源费、耕地补偿费、土地出让金等;达到七通一平,每平方米大约需投入200元左右。仓储设施建设每平方米大约需要投入1500元左右;各类搬运设备、信息系统等投入每平方米500-600元。综合投入每平方米约2400-2600元。这与目前商品房的造价几乎相同。如果是设施出租、提供商还要按目前国家的税收政策交纳16.5%的房地产税。这无论是对自营开发者或是经营开发商来讲都是巨大的负担。

5.质量管理严格。鉴于药品的特殊性,国家以严格的法规体系对其进行监督管理,包括研制、生产、流通、使用等。要求药品经营企业对于过效期药品、不合格药品和退货药品进行严格的管理;对于质量事故、质量查询、质量投诉、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等都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还从立法的高度强制要求药品经营企业对于所经营的药品实行逆向物流管理。从而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最大限度地降低可能由药品质量问题所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缩小其影响范围;而且还能够降低由退货造成的资源损失,可获得成本下降、客户满意度提高、环保(如托盘、条板箱、器皿、包装袋等包装材料和产品载体的回收循环使用以减少浪费)等多方面的间接经济与社会效益。在激烈竞争的今天,企业控制问题商品的发生率以及加强对退货商品的管理,已经成为一项标新立异的竞争战略。

6.税收政策以及地方保护,使得医药物流在实际的运作中,也出现一些困难。

五、进入医药物流领域的方式:

1.为医药企业的部分或全部药品提供运输、仓储服务;

4.为医药企业进行区域配送,代收货款、代签协议,提供相应的增值服务;

2.负责管理医药企业的仓库,管理企业的药品运输、配送;承担制药企业物流部门的职能;

篇5

关键词:产业结构;行业价值;变迁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升级将在所难免,产业升级也将会对股市行业价值变动带来深远影响。为了充分反映我国股市的行业价值变迁的趋势,在本文中提取了2007年至2012年历年6月30的行业市值并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如交通运输板块,其市值排名由2007年的第三名跌落至2007年的第十一名;黑色金属板块的市值排名由2007的第六位跌落至2012年的第十六位;食品饮料由2007年的第十位上升至2012年的第六位;医药生物由2007的第十二位上升至2012年的第七位。

二、行业分类及变迁分析

我们可以将所有板块行业分为两大类,一类为传统及重化工行业;另一类为新兴及大消费行业。针对2012年6月30日的市值比率,我们进行初步统计,统计发现金融服务业、采掘业、机械设备业、化工业和交运设备业五个行业占总市值比例为57.99%,这表明在目前我国经济结构中传统及重化工行业仍占据主动地位。但是随着我国产业升级的进行,传统及重化工业的市值势必会逐渐降低,部分传统行业已出现颓势,如黑色金属,其市值排名由2007年的第六位下滑至2012年的第十六位;交通运输的市值排名由2007年的第三位滑落至2012年的第十一位。

而代表高新技术产业的医药生物行业、信息服务行业、电子行业和信息设备行业四个行业仅占市值总比例为10.36%,代表大消费行业的食品饮料行业、农林牧鱼行业、家用电器行业、轻工制造行业、餐饮旅游行业、纺织服装行业及商业贸易行业七个行业占总市值比例为10.31%。尽管有大部分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海外上市影响高新技术行业的市值增长,但我国高新技术行业较低的市值比意味着未来较大的成长空间。从2007年至2012年的行业市值排名可以看出,医药生物行业、信息服务行业、电子行业和信息设备行业稳步向上爬升。

三、实证分析

众所周知,各个行业的市值波动与股市周期呈高度正相关,极易出现“同涨同跌”的情形。为了避免股市周期造成的影响,更为准确的反映行业市值波动的实际变化,在本文中,我们将行业市值变化率减去股市总市值变化率作为行业市值波动的衡量标准。即:

行业相对市值变化率=行业市值变化率-股市总市值变化率

在长区间内,我们可以轻易发现相对市值上升靠前的绝大部分为新兴及大消费行业,排名靠后的绝大部分为传统及重化工行业。这基本表明了我国经济结构变化的长期趋势,由以往的投资出口拉动型转为由消费及科技来推动经济增长。同时我国产业结构也将逐步由高新技术产业取代重化工业成为主导产业。因而,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仍在稳步进行的阶段,新兴及大消费行业的市值将持续相对上升,传统及重化工业的市值将持续下跌。

从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现状来看,全国交通枢纽、重工业产业基地及以出口导向型为指导的产业基地建设高峰均已过去,这就表明了国民经济中以此为产业基础的行业将缓慢步入衰退期,如钢铁行业、运输行业、煤炭行业及通用机械行业等。同时,我国经济的未来新的增长引擎必将是出口产品升级和国内消费升级这两个方向,出口升级行业和国内消费升级行业未来将迎来快速增长期,如电子行业、通信设备行业、精细化工行业、家庭用品行业、健康与医药行业、新型金融服务行业等。

四、结论

通过对传统及重化工行业与新兴及大消费行业的行业总体发展趋势分析可知。传统及重化工行业在未来的股市中,将会在股市波动中反复反弹,难有长趋势的上扬行情,将会重复出现“反弹+调整”的弱势。但是,若能进一步的实现行业资源集中并能突破行业技术瓶颈的企业仍会有很好的增长空间。新兴及大消费行业也会随着股市波动而波动,但随着行业在国民经济地位的不断上升,其行业指数及龙头趋势必会长期上演,将会出现“调整+上升”的强势。(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区位商;产业结构;天津市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1年11月1日

一、引言

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是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合理的产业结构是区域社会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十一五”以来,天津市三次产业的产值都出现了较大增长。从产业结构分析来看,2008年天津市的产业结构为1.9∶60.1∶38,出现了“二三一”格局,说明天津市的产业结构在不断优化升级。但第二产业仍是地区经济的支柱产业,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新兴产业优势不明显。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国际产业布局重新调整,产业转移进一步加快,以及国家为天津市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建设所制定的优惠政策,都为天津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新机遇、优化天津产业结构、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提供了新的机遇。本文应用区位商分析方法对天津三大产业结构进行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定量分析,提出天津产业结构调整建议。

二、基于区位商分析天津的产业结构

区位商又称专门化率,是指一个地区特定部门的产值在该地区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该部门产值在全国总产值中所占比重方面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LQ■=■

式中:i为第i个地区;j为第j个产业;Lij为第i个地区、第j个产业的产出指标;LQij为i地区j产业的区位商。

当LQij>1时,表明该产业在该地区的专业化程度较高,超过全国水平,意味着该产业在该地区生产较为集中,具有相对规模优势,发展较快,规模较大,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LQij值越大,该地区该产业的专业化程度越高,比较优势越大。

当LQij

当LQij=1时,则表明该地区该产业专业化水平与全国水平相当,供给能力恰好能够满足本地区的需求。

本文利用动态和静态指标从两个角度对天津市产业区位商进行分析,考察天津市的优势产业。首先通过整理、计算数据得出三次产业1998~2009年的区位商,动态分析了天津市产业优势的变动趋势。由于第二产业仍是天津的支柱产业,尤其是第二产业中的工业,故对工业内部统计行业进行了静态计算与分析。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和《天津统计年鉴》。

(一)天津市产业结构总体分析。1998~2009年天津三次产业区位商,见表1。(表1)可以看出:

1、第一产业:从总体上看,在这12年中天津市第一产业区位商小于1,说明天津市第一产业专业化程度在全国水平之下,处于比较劣势地位,需要从区外调入或进口,才能满足市场需要。从变动趋势来看,天津第一产业区位商逐渐变小,相对弱势越来越大。

2、第二产业:从总体上看,天津第二产业区位商一直大于1,说明天津第二产业专业化程度较高,意味着天津第二产业生产集中,具有规模优势,发展很快,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同时也意味着天津第二产业产品除满足本区域需求外,还对外提品和服务。从变动趋势来看,区位商值基本呈递增趋势,比较优势逐渐变大。

3、第三产业:从总体上看,区位商值一直大于1,说明天津市第三产业专业化程度高于全国水平,其规模具有比较优势。第三产业的产出不仅能满足本区域的需求,还可以向外供给产品和服务。从变动趋势上来看,天津第三产业的区位商基本递减,说明区外比较优势在逐渐减弱。

综上分析,天津市三大产业中,第一产业处于比较劣势地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始终处于比较优势地位。

(二)天津市工业内部行业分析。为了更进一步地分析天津工业内各行业的优势情况,现对以下各行业区位商进行计算,其结果见表2。(表2)由此可知:

1、2005年天津市工业行业中,区位商大于2比较优势非常明显的行业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区位商大于1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是医药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废弃资源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其他行业区位商小于1,处于比较劣势地位。

2、2006年天津市工业行业中,区位商大于2比较优势非常明显的行业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区位商大于1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是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医药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废弃资源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其他行业区位商小于1,处于比较劣势地位。

3、2007年天津市工业行业中,区位商大于2比较优势非常明显的行业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区位商大于1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是医药制造业、橡胶制品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废弃资源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其他行业区位商小于1处于比较劣势地位。

综上分析,在天津市的工业行业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始终具有非常明显的比较优势。医药制造业,金属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废弃资源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一直具有比较优势。其他行业基本处于比较劣势地位。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依据前文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从静态角度看,天津市三大产业中,第一产业专业化水平在全国水平之下,处于比较劣势地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始终处于比较优势地位,专业化程度较高。从动态的角度来看,天津市第一产业相对弱势越来越大,第二产业区位优势逐渐变大,第三产业比较优势越来越小。

2、天津市第一产业专业化水平在逐渐减弱,第二产业快速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等属于重化工业,而医药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属于高附加值和高科技产业。这说明天津的工业,尤其是重化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而第三产业的比较优势在逐渐减弱,所以提高第一产业的专业化水平,继续增强第二产业的比较优势,促进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加快形成“一二三”的产业格局,是今后天津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问题。

(二)建议

1、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形成三产互动体系。农业方面,首先应大力发展以设施农业为代表的沿海都市观光型现代农业,提升设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水平。其次,应加强科技力量投入,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绿色生产功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服务业方面,要继续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尽快提高生产业和高端服务业在服务业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在生产、物流和消费等服务业领域,要实现服务业的生态化转型,倡导绿色生产、绿色物流、绿色营销等,减少中间环节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与生态工业和生态农业相辅相成,协调发展。

2、明确工业的支柱性战略地位,并逐步实现工业生态化。工业始终是经济发展的支柱性力量,因此应继续提高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医药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的地位,同时还要促进具有比较弱势行业的发展,以优势行业带动弱势行业,以使天津的产业结构更趋合理,达到经济快速发展的目的。

主要参考文献:

[1]刘毅,汪波.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天津滨海新区产业结构调整[J].宏观经济管理,2010.11.

篇7

 

工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国民经济转型的重要支撑力量。2013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发展形势,全市深入实施“项目立市、工业强市、三产兴市、农业升级、绿色崛起”的发展战略,多项工业指标取得突破性进展,但是在衡水市31个规模以上工业行业大类中,能带来高产出份额、高产业关联度、高经济效益、高就业的支柱行业不多。

 

本文通过主成分分析模型及聚类分析法依据衡水市“三经普”数据对2013年衡水市规模工业进行了分析,就大中型工业企业(大行业)的经济效益进行了评价分析,以期为衡水市进行合理的产业调整及制定整体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一定的策略依据。

 

一、主成分分析的衡水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结果

 

主成分分析法是统计学上常用的一种方便、快捷、准确的量化评价功能的新方法,在经济研究领域有着广泛的运用。本文按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在选取反映各行业效益的指标时,从实际出发,力求完善、全面、客观地反映行业的效益状况,指标选取如下:(1)工业增加值率(%);(2)产品销售率(%);(3)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4)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年);(5)工业资金利税率(%);(6)总资产贡献率(%)。这6项指标对反映各行业经济效益水平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并且计算简洁、实用性强、易于操作。为了使主成分更加有效,要求样本个数(即行业个数)要远远大于指标个数,但考虑到指标数据采集的方便性,选取了衡水市大中型工业企业19个大行业作为样本进行分析,具体数据依据衡水市“三经普”结果,所选行业目录如下:

 

1.农副食品加工业

 

2.食品制造业

 

3.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4.纺织业

 

5.纺织服装、服饰业

 

6.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7.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8.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9.医药制造业

 

10.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1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12.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13.金属制品业

 

14.通用设备制造业

 

15.专用设备制造业

 

16.汽车制造业

 

17.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18.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19.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应用衡水市大中型工业企业19个大行业的数据采用SPSS19.0分析软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为了消除不同量纲带来的影响,将数据标准化,得出相关系数矩阵(见表1)。

 

由相关系数可以看出,这6项指标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说明这6项指标反映的经济信息有很大的重叠。通过计算相关系数阵的特征值及累积贡献率(见表2)可以观察到前三个特征值的累积贡献率达到82.638%(≥80%),符合主成分分析法的原则,也就是说,可以用这三个主成分来代表原来7项指标,而且这三个主成分是互不相关的,所以设Y1、Y2、Y3分别代表第一、二、三个主成分。

 

求出前三个特征值相应的标准化特征向量(即主成分系数),可以得到前三个主成分的表达式,即:

 

Y1=0.165Z1-0.23Z2+0.479Z3+0.356Z4+0.535Z5+0.527Z6

 

Y2=0.827Z1-0.369Z2+0.136Z3+0.04Z4-0.302Z5-0.265Z6

 

Y3=0.273Z1+0.8Z2+0.061Z3+0.52Z4-0.038Z5-0.105Z6

 

式中:Zi(i=1,2,……,6)是7个指标经标准化变换得到的标准化指标。从以上表达式可以看出,第一主成分Y1在Z3、Z5和Z6上的系数的绝对值较大,反映了各行业的资金运用的效率,因此可以认为它代表了各行业运营能力;第二主成分Y2在Z1上的系数的绝对值较大,反映了行业降低中间消耗的经济效益,因此可以认为它代表了各行业的发展能力;第三个主成分Y3在Z2和Z4上的系数比较大,反映了行业的产出和销售情况,因此可视为各行业的产销能力。运用spss19.0软件中得出的因子得分乘以该主成分方差的算术平方根分别计算出三个主成分得分,将三个主成分得分分别乘以各自的方差贡献率并求和,从而得到综合得分,即综合得分:

 

score=Y1*59.48%+Y2*21.86%+Y3*18.66%

 

根据这个模型计算出衡水市大中型工业企业19个大行业经济效益得分和位次(见表3)。由于数据经过标准化处理,各行业平均得分为0。若某行业得分大于0,则表示该行业经济效益水平在衡水市大中型工业企业19个大行业平均水平之上;反之,经济效益水平在衡水市大中型工业企业19个大行业平均水平之下。

 

由表3显示,有6个行业的经济效益在衡水市大中型工业企业19个大行业平均水平以上。从综合得分大小排序来看,通用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和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三个行业的得分较高,位次居前,综合效益较好。这些结果是综合各指标信息得到的,它与每个指标下的结果有可能不完全一致,用综合指标反映和概括了工业各行业经济效益的综合情况。

 

根据各主成分得分情况来看:通用设备制造业第一主成分Y1得分最高,反映出该行业大中型工业企业运营能力最强;第二主成分Y2得分为负数,反映该行业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在降低中间消耗的经济效益方面做得不够,导致其发展能力弱;第三主成分Y3得分虽为正,但数值不高,反映该行业的大中型工业企业产销能力也有待提高。

 

医药制造业三个主成分得分均为正且相差不大,说明该行业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各方面发展比较均衡,相比来说,该行业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发展能力最强、产销能力稍弱,有待进一步提高;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的第一主成分Y1得分也较高,反映该行业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运营能力也较好,第三主成分Y3得分为正并且高于通用设备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两个行业的得分,说明该行业的大中型工业企业产销能力较强,但是第二主成分Y2得分也为负数,反映该行业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在降低中间消耗的经济效益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衡水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经济效益聚类分析及结果

 

聚类分析法又称群分析,是根据“物以类聚”的原理对样品或指标进行分类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它根据一批样本的多个观测指标,具体找出一些能够度量样本或指标间相似程度的统计量,然后利用统计量将样本或指标进行归类。本文采用组内联接法,通过衡水市大中型工业企业各行业的经济效益综合得分的数据,对所有参与评价的各工业行业进行了系统聚类分析。大体分为四类,分类情况见表3,聚类图见图1。

 

三、主成分分析结果与聚类分析结果比较分析

 

比较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结果,由图1和表3可以看出,可以发现各行业的聚类结果与各行业经济效益的综合排名情况是一致的。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排在前三位的通用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和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三个大行业归为一类,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排在第4位到第9位的六个大行业归为一类,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排在第10位到第18位的九个大行业归为一类,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排在第19位的一个大行业归为一类。

 

归为第一类的三个行业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大行业)经济效益最好,这三个行业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大行业)总体运营在衡水地区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但通用设备制造业和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两个大行业的发展能力指标较弱,需要其在以后发展中进一步提高其降低中间消耗的经济效益,通用设备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两个大行业的产销能力指标稍弱,需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市场开拓能力,且三个行业中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为衡水市支柱行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有望发展成衡水的支柱行业,若各行业能够把握住现有的优势,则经济实力会更上一层楼。

 

前文在对衡水市支柱行业进行分析时,综合排名比较靠前的行业均处在第二类和第三类中,且属于衡水市支柱行业的金属制品业、橡胶及塑料制品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三个行业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得分较低,反映出衡水市很多行业的大中型工业企业虽然规模大、数量多,但投资回报率欠佳。.

 

四、总结

 

本课题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应用SPSS19.0软件依据衡水市“三经普”数据对衡水市大中型工业企业19个大行业的经济效益进行了评价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总之,应以技术进步为主导,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努力提高工业的内在素质和外在质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步伐,从而推动衡水工业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篇8

广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万多个,且呈逐年增长趋势。广西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到2015年,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立中医民族医科、中药房,7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站、65%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民族医药服务。这为药学基层服务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广西具有丰富的中草药资源,中草药物种达4623种,中草药物种数量排全国第二位,还有近千种海洋生物品种和极具特色的壮、瑶、侗少数民族医药资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15年,全区生物医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40亿元,年均增长18%以上,工业增加值14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其中,现代中药的工业总产值达到190亿元,工业增加值超过90亿元;到2020年,全区生物医药产业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对生产业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医药流通业实现销售收入翻番。这些都为药学专业提供了更新、更高、更广的发展空间。

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构建

1、课程体系基本框架

我校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宗旨,立足广西,主动适应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优化升级的需要。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办学,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对药学人才培养的需求,培养行业一线需要的、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在课程设置基本上注意涵盖执业药师考试所要求的内容,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逐步形成了“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技能拓展课+顶岗实习”的课程体系。开设的专基础课主要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人体生理解剖学、医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临床疾病概论等课程,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及扎实的化学基础,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有:药理学、天然药物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化学、药事管理学、药物制剂技术、药物分析、药品市场营销技术、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等。紧密结合广西药学行业的发展,尤其是针对广西天然植物丰富,开设针对性较强的课程,如天然药物学、天然药物化学。同时广西医药流通业正高速发展,因此设置药事管理学、药品市场营销技术这些专业课程。为了加强学生的动手、思考能力,使学生更紧密地与一线岗位对接,开设药物制剂生产技能综合实训、药品销售技能综合训练、药学服务综合技能训练等专业技能拓展课程,实现与岗位要求的零对接。

2、优化课程体系的主要内容

篇9

    关键词:长三角地区;优势产业;关联性??

    一、优势产业评价指标体系?

    (一)优势产业定义?

    优势产业是在当前的经济总量中占有一定的份额、运行状态良好、资源配置基本合理、资本营运效率较高、在一定空间区域和时间范围内有较高投入产出比率的产业。优势产业与主导产业不同,在产业生命周期曲线中,优势产业一般处于成长的成熟期这一区间。优势产业强调资源的天然禀赋、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经济的运行状态。只有当它们得到了比较好的结合,才有可能形成优势产业。?

    本文所评选的优势产业有这样几个特点,该产业资本营运效率高,人力资源优势明显,对长三角经济区域整体贡献大,并体现出一定的成长性。?

    (二)优势产业评价指标?

    1.优势产业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优势产业的定义与特点,本文建立了优势产业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2.综合评价模型?

    c=100×?ni=1ωi?Xi ?

    其中,ωi为第i个指标的权数,?Xi 为该行业第i个指标经过消除量纲后的指标值。?

    3.对评价指标的说明?

    (1)资本产出率?

    资本产出率=该产业当年的生产总值/当年该产业的资产总额?

    资本产出率是单位资本产出能力的体现,产业资本产出率的高低体现了该产业对资本配置的好坏、资本运作效率的高低。同时,资本的产出率也反映了该产业在生产活动中对资本的需求程度,是评价优势产业的重要指标。?

    (2)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该产业工业增加值/该产业当年的平均从业人数?

    劳动生产率说明了该产业内单位劳动力生产能力的高低,同时也表示了该产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状况。?

    (3)产业贡献率?

    产业贡献率=该产业当年总产值增加量/该地区总产值增加量×100%?

    产业贡献率体现了某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有助于评价该产业在该区域经济中的作用,以及对整个区域经济的作用大小。同时,该指标还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所述产业与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关联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4)企业产出增长率?

    企业产出增长率=该产业总产值增加量/该产业内企业个数增加量×100%?

    本文考察的优势产业主要是位于产业成长周期中的相对处于成熟阶段的产业,但同时也需要考虑该产业进一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潜力之所在,因此,该指标也是衡量优势产业的组成之一。?

    4.对权重的说明?

    首先,本文主要考察优势产业对整个长三角地区整体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因此,相关的指标——产业贡献率被赋予最高的权数。其次,从长三角地区的经济运行来看,资本相对劳动力而言,在推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更加重要的作用,这是本文对两者赋予不同权数的原因。最后,企业产出增长率被赋予最小的权数,因为本文将优势产业主要定义为在成熟期阶段的产业。?

    二、长三角地区优势产业的界定?

    (一)样本说明?

    长三角地区共有16个城市,分别为上海、南京、杭州、宁波、镇江、扬州、泰州、苏州、无锡、常州、南通、绍兴、嘉兴、湖州、舟山、台州。根据重要性原则以及各地可查证的统计资料,本文选取了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杭州、宁波、绍兴、嘉兴、舟山共12个城市的统计资料进行分析。该12 个城市2004年城市GDP总和占整个长三角地区GDP的87.08%,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选取数据方面,主要以2004年的数据作为当期,2003年的数据作为基期,仅嘉兴市以2003年数据作为当期,2002年数据作为基期。工业生产总值等方面,均以现行价计算。?

    (二)定量分析?

    定量分析中,针对4个指标对各行业计算出资本产出率、劳动生产率、产业贡献率以及企业产出增长率后,对上述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后,按权重加总即为综合得分。各产业得分以及位次排定如表2所示。?

    通过定量分析,我们选取其中的前八位产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塑料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纺织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以及通用设备制造业)作为评选出的优势产业。?

    (三)长三角地区十大优势产业排序 ?

    作为对定量分析的补充,从产业的重要性和关联性角度出发进行定性分析,化学纤维制造业以及医药制造业被选为另两个优势产业。?

    01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3.2417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1.8502塑料制品业8.1418橡胶制品业1.8303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6.9619医药制造业1.8304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6.12

    20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1.8205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5.8321造纸及纸制品业1.8006纺织业3.932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7107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3.8723饮料制造业1.7008通用设备制造业3.7324家具制造业1.6809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3.7325食品制造业 1.5810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3.6326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1.4111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3.3727燃气生产和供应业1.4012化学纤维制造业3.2928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1.3413农副食品加工业3.1329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1.3214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3.0030金属制品业1.3015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2.5231水的生产和供应业0.9716专用设备制造业1.96 注:根据上海工业年鉴、江苏统计年鉴、浙江统计年鉴2000-2005年的数据计算(下表同)。?

    对于医药制造业来说,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中,上海、南京、无锡、扬州、泰州、杭州、宁波、湖州、绍兴以及台州共10个城市都将其评价为该城市的支柱产业、优势产业或特色产业。同时,与医药方面相表3长三角地区十大优势产业时,与医药方面相关?

    位次产业大类01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02塑料制品业03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04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05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06纺织业07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08通用设备制造业09医药制造业10化学纤维制造业关  的还有部分精细化工行业、医药器械制造行业,医药行业实际整体评价会超过本模型的定量综合评价,因此通过定性调整将其归为第九位的优势企业。?

    对于化学纤维制造业,在定量模型中排位12。由于化纤行业与排名前列的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等有较大的相关性,同时,该产业还是南通、扬州、杭州、嘉兴等市的支柱产业或优势产业,因此通过定性调整将其归为第十位的优势产业。?

    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评出长三角地区十大优势产业,如表3所示。?

    三、长三角地区优势产业的比较?

    长三角地区的十大优势产业在单位资本产出率、劳动生产率、产业贡献率和企业产出增长率这四个指标上2004年的指标值如表4所示,将其分别与相应的平均水平相比较,即可得出十大优势产业的比较优势。?

    1.资本产出率?

    产业资本产出率的高低体现了该产业对资本配置的好坏、资本运作效率的高低,同时也反映了该产业在生产活动中对资本的需求程度。2004年长三角地区资本产出率的平均值约为120%,在十大优势产业中塑料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这五大优势产业均体现了较高的资本运作效率;而纺织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这五大优势产业在资本产出能力上表现得较弱。

    2.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说明了该产业内单位劳动力生产能力的高低,同时也表示了该产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状况。统计数据表明:2004年长三角地区劳动生产率的平均值约为12500美元/人,2002年世界劳动生产率的平均水平约为18600美元/人,发达国家均在30000美元/人以上。与表4中长三角地区的十大优势产业的数据比较可以得知:长三角地区的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塑料制品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已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超出世界平均水平;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达到长三角地区的平均水平;医药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纺织业这三个产业未达到长三角地区的平均水平,具有提高的潜力。?

篇10

由于第三方医药物流行业的法律监管严格,药品物流离不开信息平台的共享。药品物流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之间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集成信息系统,第三方医药物流核心企业拥有独特的企业内部网络(Intrane)t,通过与Internet连接,实现医药电子商务、信息、物流作业和资源共享。在此基础上构建第三方医药物流教学软件平台网络结构。以上软件平台需要达到学生学习、教师授课之目的。

2第三方医药物流教学软件平台构建

2.1第三方医药物流教学软件平台构建逻辑模型

第三方医药物流教学软件平台构建按照医药物流管理专业面向职业标准所对应的医药物流管理岗位群,确定所需要的素质、能力和知识,明确医药物流管理典型工作任务,并依据职业能力需求将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领域,通过订单处理、出入库作业、仓储管理、运输配送等项目得以完成;借助项目构建学习情境,以企业业务流程为主线,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不仅涵盖从事职业岗位工作所需要的基本知识点和技能点,而且培养学生的未来岗位升迁、职业迁移的能力。

2.2第三方医药物流教学软件参照的职业标准

第三方医药物流教学的培养目标是面向医药物流行业从事医药物流基本的运输管理、仓储管理、物流配送、物流信息管理、供应链管理和服务工作,具有可持续学习和发展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按照第三方医药物流通常的组织机构和职能分工,需要对接的职业类别包括第三方医药物流的客服人员、理货人员、搬运工、保管员、养护员、分拣员、验收员、复核员、流通加工员、包装员、运输调度人员共十一种岗位。2.3第三方医药物流教学软件岗位素能第三方医药物流岗位素能是从事特定岗位所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要求熟练掌握各种药品保管、养护设备的基本使用方法,并能根据仓储与保管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要求熟练掌握药品运输与配送的作业流程,能运用物流信息技术进行物流线路运输及优化;要求掌握医药物流基础管理知识,树立供应链管理的理念。

2.4第三方医药物流教学软件平台工作任务

第三方医药物流教学软件从药品订单的接收开始,以药品实物流程为主线,兼顾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处理,核心是对“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整合。通过对药品订单处理、入库验收、仓储保管、在库养护、运输配送等,帮助医药物流企业实现货物跟踪、库存优化、在线交易等功能,通过第三方医药物流教学软件的在线学习与操作,帮助学生掌握GSP等药品专属的学习;掌握供应链管理等物流通识的学习。

2.5第三方医药物流教学软件平台的项目设计

第三方医药物流教学软件项目设计包含人、财、物和质量文件系统等4个方面。药品GSP相关法律对人员要求重点是人员的职业资格和培训,牵涉到药品企业质量负责人、质量管理机构负责人、质量管理员、检验员、药品检验员、验收员、养护员、保管员、营业员等。药品物流硬件包括药品冷库、常温库、阴凉库、特殊药品的分区管理。不合格药品、待验药品、合格药品、发货药品等以红、黄、绿三种颜色标识的“色标”管理。药品与墙、顶、灯、散热器或供暖管道应保持一定的距离。需对药品的温湿度进行日常记录,对空调、加湿器等设备进行管理。医药物流企业需要制定详细的规则、标准和程序,明确每个岗位的具体职责,对药品物流进行全过程监控和记录,做到有证可查。上述管理类的项目与药品供应链上下游的供应商、客户、银行等进行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双向沟通,并通过药品物流操作类项目完成基础资源管理。如首营药品的审核,牵涉到营销人员的职业资格、法人代表授权委托书的凭证保持,药品入库验收后的分区管理、色标管理、药品的养护等。

3第三方医药物流教学软件数据分析构架

第三方医药物流教学软件数据构架可以根据数据库提供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管理,使分析得来的数据成为决策支持对象,并最终满足平台用户数据分析需求。第三方医药物流教学软件数据包括第三方医药物流历年数据库、师生共享信息数据库、行业融合数据库,通过平台的数据库存储,可以准确真实需求,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制定科学政策提供依据;数据库的支持除了能够满足正常教学之外,还可以实现深入的数据挖掘功能。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