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班级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3-08-31 17:03: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生班级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学生班级管理制度

篇1

一、了解学生,关注学生。

作为“家”的一份子,不仅要让学生们相互了解,作为班主任老师,更应该把每个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了解他的方方面面,也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发挥他们的自主性管理的意识。因此,我经常与他们进行双边、双向及多向的沟通,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与他们交谈,了解他们的一切行为活动,了解他们如何与同学相处,如何互相帮助,互相关爱等内容,并及时抑制他们的错误思想,鼓励他们认真对待新环境中的学习和生活。课堂上,我也很注意观察学生,及时捕捉他们的喜怒哀乐,正确调控他们的情绪,用相信人、发展人的眼光看待他们。抓住有利时机,给予表扬,树立起了他各方面的自信心,逐渐改掉坏毛病教师只做有心人。

此外,为了更好的了解学生,我还经常与家长保持电话联系,必要时进行家访,介绍学生在校的表现及思想情况,对家长提出具体的要求,并让家长多关注他们的孩子,配合好班级工作。

二、建设班级文化,创造温馨的“家”。

班级是学生每天活动最长的地方,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会使学生高兴来学校,还能呵护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从班级这个“家”中感受到温馨。

在班上,我让他们参与到办板报、布置教室的活动中来,使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为学生的个性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使整个班级充满了成长的气息,勃发了生命的活力。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过:“凡属于养成习惯的事反复讲未必有用。一句老话,要能游泳,必须下水,老师的任务就是用切实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下水,练成游泳的本能。”由于小学生活泼好动,好胜心强,喜欢新鲜事物。因此,我尽量为学生提供各种条件,组织灵活多样、富有情趣的课外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每次组织活动之前,我总是有意识地让学生集思广益,精心设计一些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班队活动,创造积极参与的氛围,使学生有所收获。例如:“故事大王”、“岗位轮换制”等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勇敢坚强的毅力,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是班级中的一员,是“家庭”中的一员,人人都应该为班级工作,为“家庭”添砖加瓦。此外,我还经常利用一些课外活动指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外集体活动,在活动中培养他们的集体观念、责任感和义务感,提高他们的自觉性和自制力。这些形式多样、趣味性强的班级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自理能力、交往能力,充分体现了学生在班级中主人翁的地位,发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培养集体荣誉感,增强班级凝聚力,形成良好班风

现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很多学生深受家长的溺爱,在家中是“小皇帝”、“小公主”,不少学生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加上小学生自控力较差、反复性强、活泼好动,很难形成良好的班风。针对学生好强好胜的特点,我在各种教育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如在小组评价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比,每个小组成员都力争为自己的小组争取荣誉,在小组精神的带动下,班级的凝聚力增强了。以“一帮一”、“同桌同学互帮互学”,大家齐心协力,互帮互助的学习,不仅同学进步,自己也在帮助同学的同时巩固了知识。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力量,找到了归属感。

五、建立班级岗位责任制,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

篇2

【关键词】班级导师制;幼儿师范;学生管理;制度转型

【中图分类号】G40-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1-

进入新世纪,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高等师范教育正在面临着一场战略性的调整:教师教育体系由封闭走向开放,教师教育结构由三级师范教育体制走向二级师范教育体制,剧烈的社会变迁以及由此造成的教师教育的重大变化,促使了一大批中师层次的师范学校陆续的升格和融入高教体系,然而,这些师范学校实际上是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被“抛”出原有的运行轨道,并且必须在极为短暂的时间里做出自己的选择,特别是在学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方面。

一、班级导师制推行的必要性

(一)辅导员队伍不健全、专业化水平低导致学生工作管理水平低效。

新建幼儿师范专科学校首先面临着“缺钱少人”的硬性问题,导致学校的辅导员队伍数量不足、队伍不健全使得辅导员与学生的师生比比例超出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规定的师生比1:200的红线。数量不足的瓶颈使得辅导员承担了过多的事务性工作,分散了精力,未能充分的发挥教育、管理和服务职责使命,削弱思想教育功效,容易出现“以管代育”的工作常态,疏于学生的思想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能和学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时效。

其次,专业化水平低、辅导员队伍缺乏系统的育人理念知识,未能较好的发挥教育、管理和服务的功能。学校辅导员的选聘来源多是从高校毕业的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不同学科领域的年轻人。表现出了“刚从高校出来,就回到高校”的特征,他们富于朝气、精力充沛。但是缺乏必要的辅导员专业技能训练和专业背景,缺乏“以育促管”的专业能力与技巧,使得对学生的影响力不够。[1]以及受到自身素养与社会阅历的制约,使得辅导员在学生的学业、生活、心理、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显得力不从心,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教育效能低下。作为大学生群体的教育引导,就需要得到专职教师专业教育的配合,更需要班级导师这种师长似的人物成为他们大学生活学习的引路人。

(二)学生教育管理体制的“路径依赖”,显现一定的制度惰性。

首先,由于办学层次的提高和人才培养体系的转变,新建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在其建设发展过程中,教育管理缺乏实效的理念难题,突出表现在办学经费紧张、学生管理理念落后、学生工作体制和机制不完善、学生管理事务职能部门不完善,职责不明晰等。在谋求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很多学校发展不可避免的会表现为“依附性发展”和“沿袭式发展”。“依附性发展”表现为受到其他高校的学生工作影响,不顾实际情况地跳跃式发展,如新建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受到其他师范类高校的影响,在建立辅导员队伍的时候,片面的注重数量,忽视辅导员队伍的质量。“沿袭式发展”表现为教育管理理念依循传统旧有的学生工作思路,采用旧有的班主任学生管理模式,曲解了教育主体的教育功能和实质,使得学生的教育处于统一化的引导中。

其次,辅导员队伍体制和机制的不完善影响了专职教师育人作用的发挥。一方面,以制度的形式明确规定辅导员专事思想教育工作,会无形中助长专职教师产生“教而不育”现象,表现出狭隘的“教学至上”的理念,无义务为辅导员分担学生思想教育任务。另一方面,在解决辅导员数量不足、辅导员体制和机制不完善使得新建的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学生管理体制采用了沿袭式的班主任学生管理模式,混淆了“班主任”和“班导师”两种教育主体的本真含义,曲解了两种教育主体的教育功能。弱化了班导师对学生个性化指导、专业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促使专业认同等作用发挥。[2]因此,在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在这种“捉襟见肘”的转型过程中,通过实行班导师制来实现学校学生教育管理制度的转型既是势在必行,也是对教育主体功能的匡正。

二、班级导师制的内涵

班级导师制是指高校为每个专业班级配备一名专业相关的专职教师,为该班级学生提供学习生涯、思想道德及就业指导等方面进行个别化指导的一种教育管理制度,以期辅助辅导员做好具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3]班级导师的基本工作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思想、心理指导: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和职涯规划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指导。同时,班导师还要配合辅导员做好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专业指导:让学生了解专业的特点、积淀专业情感、树立专业理想、扩展专业知识、增强专业技能以及专业未来发展趋势以及社会需求,帮助学生端正态度,激发求知欲、结合学生的学业发展状况与特点,为其提供学业方面的全程指导;(3)科研指导:班导师以研究型教学为载体,让学生参与到相关的课题项目中,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处理信息和归纳总结的能力;教会学生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在班导师的指导下主动钻研、拓展知识领域,形成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4)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制定创业计划,拓展校外实践和实训基地建设,鼓励学生参加企业实习计划,为学生搭建提升创新实践能力的有效平台。

三、班级导师制的特征

班级导师的工作内容相对于专职辅导员及兼职班主任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班级导师制是一种个别化指导的教育管理制度。班级导师主要由同其指导学生专业相关的专职教师构成,根据学生学业发展的要求,对人数较少的学生提供个别化的专业指导。由于高校生师比例的扩大,许多专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做到因材施教,同时教育过程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学习轻身心,重共性轻个性”现象。所以推行班级导师制,有助于克服此现象,实施个性化教育。与此同时,班导师指导本科生选课,避免了学生选课时的盲目性、随意性以及片面追求学分和个人兴趣的倾向,确保学生选择课程的正确性、系统性和实用性,真正做到通过选课完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最终形成科学、完整的知识体系,这对学分制是一种有效的补充。[4]

(二)鉴于“教学具有教育性”的原则,班级导师的工作兼顾了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与辅导员直接组织学生进行政治理论学习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所不同的是,班级导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科研能力、较丰富的人生阅历、较成熟理性的判断能力,能够从专业教育入手,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将学生的专业学习与未来发展结合起来,将个性化的成才目标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结合起来[5]。

(三)围绕学生专业发展的全方位、全过程进行全员管理。与研究生导师同时跨年级辅导员学生所不同的是,班级导师仅负责其所指导的某一年级的班级学生,针对学生所处的不同阶段开展相应的教学管理工作。这样可有利于班级导师将主要精力放在某个阶段的工作任务中,如大一新生的教学管理工作,主要负责新生的专业展望及生涯规划、适应性学习指导,毕业年级负责学生的就业、论文提交答辩等。班级导师制的推行将教师的教书育人通过制度以责任和义务明确下来,有助于发挥专职教师的育人功效,形成全员育人的格局。

四、班级导师制推行的措施

班级导师制作为新建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制度转型,是在当前学分制学籍管理下更加细致地实施因材施教,更好的帮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而推出的一项举措。在班级导师制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学校、专任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三方面的通力配合,主要体现在班级导师制度的保障、实施和制度衔接措施中。

(一)班级导师制推行的保障措施

班级导师的选聘任用制度,严把“入口关”,从源头上保障班级导师制度的顺利推行。班级导师的选聘,必须是由具备扎实专业知识、教学工作时间较长、有较多精力指导学生、热爱学生工作的专任教师构成。采取固定班级指导原则,即专任教师从大一到大四担任该班导师,原则上不进行轮换调岗,这将有助于班级导师对学生的了解,学生对导师的信赖程度也随时间的推移而加深[6]。同时,对于班级导师工作量的考核认定,应将其担任班级导师的工作量纳入到日常绩效中。高校对教师工作量的认定有一定的要求,对于担任班级导师的专任教师,对于科研项目、教学时数等不能一味追求高指标。

班级导师的权责认定制度,提高“质量关”,从过程中保障班级导师制度的顺利开展。班级导师制,作为学生教育管理制度的探索,是要解决当前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效能低下的问题的,不可避免地要与现行辅导员制度磨合并存。建立健全班导师的权责认定制度,合理划分班导师的管理幅度和范畴,增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时效。

(二)班级导师制推行的实施措施

在班导师的安排上,选配相关班级的任课老师作为该班级的班级导师,从而实现教学与导学相统一的教育过程。作为专业班级某科目任课老师的班导师以班级为单位,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直接管理者、指导者和教育者,他们对学生的个性和班级的整体情况都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和把握。可以很方便快捷的掌握班级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思想动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及时的化解学业上的困难,探测心理动向,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运用课堂专业理论知识对现实问题进行思考,实现专业能力的增长和专业情感的积淀。同时,班导师利用教学过程中的空闲时间,可以十分便捷的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增进师生情感。在导学内容上,采取分层指导,针对学生的不同学业阶段实施针对性的指导。比如:大一的适应指导,大二专业巩固性教育、大三的专业提高性教育,大四的升学指导和就业指导。此外,班导师是以学院或者系部为依托开展工作的,所以学院或系部要积极的保障班导师工作的外部环境。例如,合理分配班导师授课的工作量,使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班导师工作中去。[7]

(三)班级导师制应处理好与辅导员制度的关系

班级导师制,作为学生教育管理制度的一项转型,要正确处理好与现阶段高校普遍实行的辅导员制度。“辅导员按照党委的部署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班主任负有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指导学生的职责。”长期以来,因双方的职责不明确,辅导员的强势地位使得班级导师制影响力不强、班导师的工作流于形式,有名无实。因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专属辅导员已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思维定势;另一方面班级导师制的推行势必要对辅导员日常工作产生冲击。首先,班级导师的职责过于宽泛,则与辅导员日常工作重合,会出现权责不清、多头教育管理等问题。不利于教影响的连续性和一致性。其次,班级导师的职责过于模糊,辅导员可能会对比较有权威的班级导师产生依赖心理,产生工作上的推诿和思想教育上的缺位。因此,班级导师制在推行的过程中一定要正确处理好与辅导员制的关系,明晰辅导员和班导师的职责和职能定位,理顺管理限度,落实管理责任,提升学生管理效能,二者才能合力做好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五、结语

伫立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和社会经济转型的时代中,面对此伏彼起的以创新求发展、以特色兴学校的呼声,由以前的师范学校升格的幼儿师范专科学校站在了发展的十字路口,每一个方向似乎都充满了不确定和未知数。对于新建的幼儿师范专科学校而言,其正处于快速的发展转型期,在注重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关注学校办学特色、强调学校教育内涵发展的浪潮背后,不可避免的会面临诸多的问题,尤其是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将班级导师制引入学生教育管理体制中,充分发挥优秀任课教师的教育引导和思想引领作用,有助于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丰富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发挥学科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作用,有助于统筹校内多种教育资源,形成全方位的育人模式。

参考文献:

[1]刘进.理论与实践: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现实悖论[J].江苏高教,2010,(2).

[2][4]靖国安.本科生导师制:高校教书育人的制度创新[J].高等教育研究,2005,(5).

[3]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第三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19.

[5]徐志峰.本科生导师制与辅导员制的关系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篇3

[关键词]班级管理;民主化;自主精神;班级活动

一、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中作用的意义

首先,学生作为班级的主人公,是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对象。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能够减轻教师的管理压力,也能够确保班级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其次,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能够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对学生的个人成长具有积极的作用。在参与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交流能力、组织能力。此外,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有利于和谐、融洽、民主的班风的建设,有利于班主任开展班级活动、任课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和学生的自我学习。

二、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年龄较小,各项能力较弱,很多班主任更愿意直接管理学生,以保证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一些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活动中缺乏理论的指导,具有随意性、主观性和强制性的特点,有意或不经意间拉开自己和学生的距离,没有采用符合学生需求的方式进行管理,导致学生抵触班级管理活动。另一些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方式则是“保姆模式”,忽略学生的自主性和自由性,也导致班主任疲于奔命,每天事务缠身,管理效率低下,学生在班级活动中主动性低,综合素质得不到提升。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的个人成长,也不利于良好班风的建设。

三、如何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学生作为班级的成员和行动者,既是班级管理的对象,又是班级管理的执行者。基于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教师应发挥学生的作用,以解决管理僵化的问题。笔者认为,班主任可从下几个方面入手,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1.制定班级自主管理目标制定班级自主管理目标,增强学生的班级管理意识班级目标的制定是班级管理前进的方向,也是动力,因为要实现目标,不仅需要班主任的努力,更需要全体学生的参与和配合。所以,为了发挥学生的积极作用,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商定班级总目标,让学生设立个人目标,使学生在自我发展的同时促进班级发展。如在班级管理目标上,教师可以与学生制定取得“优秀班级”称号的目标、“良好环境班级”的目标等。在个人目标方面,班主任则可以根据学校的工作安排将活动细化,如对各种比赛活动,由学生来选定参赛者、负责人及做好准备工作等,从而调动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

2.开展民主化班级管理开展民主化班级管理,制定班级管理制度民主化是班级管理中发挥学生主人公地位的基础,只有实现民主化,班级管理才会和谐,学生的作用才能够显现。(1)民主制定班级管理制度。很多班主任之所以在班级管理中采用强制或放任自由的措施,是因为没有制定符合班级的针对性管理制度。因此,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可以和学生一起制定班级管理制度,实现班级管理的民主化。在班级管理活动中,班主任可以开展“制度大会”,让学生对班级中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讨论,参与班级制度的制定。如“同学打架该怎么处理?”“如果不小心把班级的玻璃打碎了怎么办?”等问题,可让学生先讨论,班主任则进行引导和总结,对学生制定的制度进行完善。班级的管理制度并不单单针对学生,对班主任和其他授课教师也有所要求。班级管理制度制定完成后,班主任和学生要严格按照制度要求来执行,以确保班级管理制度真正发挥作用。(2)民主选取班级管理人员。班级管理制度必须确定班级管理人员,才能确保班级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选取班级管理人员,要注意采用民主选举的方式。在选举过程中,学生可以自荐,也可以他荐,实行无记名投票,民主选举管理人员。每个班级设立班级管理制度监委会,对班级管理人员进行监督,为评选“优秀班干部”做准备。(3)建立流动班委,确保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班级活动中。班级管理的民主化要求学生全员参与,班主任要注意发挥每一个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教师可制定流动班委,如“每日班长”,要求每个学生每天做好班级管理工作记录。对固定班委,教师可采用一月一换的方式,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

3.引导学生认识自己引导学生认识自己,培养自主精神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使学生正视自我、认识自我。一些学生之所以在学习时迷茫,是因为对自我认识不够明确。班主任可以通过班级活动,让学生从自身角度、同学角度和教师角度对自己进行评价,正视自己,以发现自己在班级生活和学习中的不足,加以改正。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教师可以委派学生管理任务,让学生探讨如何对班级进行更有效的管理,使学生活跃起来,班级管理更有效。

篇4

关键词:班级管理;灵活多样;持之以恒

班级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管理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生命线。所谓班级管理是指班主任按照一定的原则,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为建立良好的班集体,实现共同的目标而不断进行协调的综合活动。简单地说,班级管理是指班主任对所带班级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学习生活等各方面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它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措施,为实现教育目的而进行的组织活动过程。如果每位班主任都能将班级管理工作做实、做细,那么整个学校就会自然而然形成一种良好的校风、学风。所以,作为一名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那究竟该如何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呢?笔者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谈以下几点。

一、全面了解学生,建立健全班级管理制度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班级管理若没有适合班级实际的管理制度,那一切都只能是空谈。笔者自担任班主任工作以来,每学期开学之初,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全面了解学生,及时召开班会,组建班委会,并全班讨论制定切实可行的班级管理制度。制度的建立可参照《中小学生守则》及《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结合全班学生实际。当然,在管理制度的建立上,不能太单一,太死板。如笔者每带一个班,不仅建立班级管理制度,还同时建立与其相符的班级管理办法、班级一日常规、班级考勤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整个一套管理制度,都是由全班学生共同参与,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完成的,这样不仅充分体现了班级民主,还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班干部的工作组织能力。

二、采取灵活多样的班级管理方法,实现班级精细化管理

班级管理不能太严,当然,也不能过于松懈,一定要适度。太严,会束缚学生的发展空间;太松,可能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作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上,一定要多思考,多创新,尽可能地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以实现班级精细化管理。首先,在班干部的组建上打破常规,班长不分正副,只分职责,他们在分工上各不相同,但在权力上不分大小。其次,采用操行评分办法管理全班,把全班每位学生一周来的学习、思想道德、劳动、卫生、纪律等方方面面的表现,以分值量化的形式统计出来。最后,把权力交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每次班会,主题让学生自拟,过程由学生自行组织,班主任只作指导或是旁听。在锻炼班干部管理班级能力的同时,又减轻了班主任工作,何乐而不为呢?

篇5

一、全面了解学生,因材施教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的重要工作,也是最具有教学难度的一项工作。每一个班级都是由性格各异、行为处事多样的学生组成。所以,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其实就是将每一个学生融入到班级之中,形成一个团结的整体。

做好班级管理这一整体性的工作,首先应该将这一工作进行单元化的划分。所谓单元化的划分,就是指班主任要全面掌握每一个学生的特点,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然后在此基础上因材施教,依据学生的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的管理。

只有了解清楚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摸清每个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点,班主任才能够有针对性地找出恰当的班级管理方法,从而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此外,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体上性格都有少许的乖张,还有些学生性格内向,有些叛逆。班主任还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行为表现选择谈话教育、谈心交流、交朋友拉近师生距离等不同的方式来实施教学。

借助以上的方式,班主任就可以更好地走近中职学生,能够更好地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从而为实施好班级管理奠定良好的师生关系基础。

二、完善班级管理制度

班级管理是一个需要一定规章制度来对学生加以约束的管理活动。为了更好地提升班级管理的效率,也为了更好地协助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笔者倡议班主任应当依据班级的整体特点以及学生的特点来规划好班级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并且不断地加以完善。

班级管理的制度主要是指基础性的管理制度,这一性质的管理制度主要是约束学生的基本行为,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行为规范。这一部分的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作息制度、上下课制度、卫生制度等。而且在这一基础性的管理制度实施中,笔者认为班主任一定要将具体的规章制度进行细化、深化,这样才可以从每一个小细节上做好管理工作。

例如,在卫生制度中,班主任就可以制定出如下具体的内容:

1.禁止随地乱扔果皮纸屑。

2.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3.树立注意公共卫生的个人意识。

4.按时按量完成责任范围内的卫生清扫任务。

通过将卫生管理制度的要求和内容加以细化,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形成卫生意识、保护环境的理念以及爱护个人、公共卫生的观念。当然,在这个规章制度的实施过程中,班主任也要积极地以身作则,通过自身的实际行动来引导、教育学生。

例如,看到教室内遗落的纸屑,班主任不要喊身边的学生去捡、去清理,而是自己弯下腰来捡,自己拿起扫帚来清理。

班主任以身作则不仅可以更好地达到教育学生的效果,而且也进一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三、班风、学风建设是关键

班级管理不仅要关注一些基础性的制度建设和管理,同时也要重视班级内的学风和班风建设。

所谓班风建设,是指要引导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积极向上的班级风气,班级内学生互帮互助,对待教师谦恭有礼。这样的班风才能够不断促进学生进步。良好的学风则是指要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积极发问、认真学习、融入课堂,在课后及时完成作业,在考试中诚信考试等。

良好的班风、学风一旦得以建设,那么班级管理工作也就成功了一半。所以,班主任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班风、学风建设中。通过学生的自主参与,更好地实现中等职业学校的学风、班风建设,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此外,为了能够更好地让学生融入到班级管理中,更加深切地体会和感受到班级荣誉感、集体荣誉感,班主任可以采取班干部轮值的方式来实施班级管理。

篇6

在班级管理中,良好的班风是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基础。怎样使全班学生能够遵守校规校纪,形成良好的班风?为了达到这一要求,我个人认为可以采用如下的方法:我们可以利用班会课全班集体制定班级全体学生需要遵守的管理制度,要求每个学生提出自己认为需要遵守的制度,并说说有什么必要性,同时可以让其他同学积极参与讨论,教师加以指导。在这一班级管理制度制定的过程中,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讨论,就可以使他们明白遵守这些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某一条班级管理制度是哪些学生提出的,教师可以在班级公布的制度中予以注明,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和维护班级管理制度的自觉性。班主任也可以自己在制度的制定中加入对班主任班级管理的一些要求。班主任在以后的工作中也要严格遵守这些要求。这样制定的班级管理制度,就会形成上下合力、共同遵守的良好局面,今后的工作中,班主任只需要注重全体学生遵守班级纪律的养成就行了。

二、在班级管理中要注重培养全体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在班级管理中,全班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班级学生学习成绩稳步提高的重要基础。怎样才能使全班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了形成良好的学风,我们可以采取下面这样的措施:班主任要全面了解学生,了解各个学生的优点、缺点、特长、爱好及家庭情况等。以“扶优帮差”为主,以学优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影响班级学生形成良好的学风。帮助学困生寻找自身不足,同时引导学困生发现自身的长处,协助他们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以恰当的激励性表扬语言促使学困生树立主动学习的信心。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班主任要密切关注他们的学习状态,适时提出表扬或批评,督促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引起班主任注意的是这一习惯的形成过程对好多学生而言可能是个长期的、漫长的过程,要求班主任能坚持下去。

三、在班级管理中要注重培养全体学生形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

在一个班级,同样智力水平的学生在接受同样的教育之后,可能会出现很大的个体差异,学生自身的习惯因为家庭的生活环境不同、家长的具体要求不同,千差万别。有的学生细心认真,一丝不苟。有的学生刻苦上进,持之以恒。这些生活习惯就决定了学生的学业成绩。这也就说明学生的生活习惯对于班级管理工作有着极其密切的影响。那么怎样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呢?习惯不是一天就能养成的。坏习惯养成了,改起来不容易。好习惯养成了,要忘掉也不容易。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需要有恒心。教育学生多向身边的榜样学习。以拥有良好习惯的人为镜子,时时对照自己,矫正自己的不良言行。好习惯的养成是循序渐进的,是在不断积累中逐渐完善的。任何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都需要一个漫长的完善过程,当一个人、一个班集体,形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秩序,干任何事情都可以做到事半功倍。

篇7

关键词: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注重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注重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素质教育的重点之一就是促进学生发展,引导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促进他们提升自己的能力。在班级内部实行自主管理的模式,符合中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符合素质教育的本质内涵。因此,需要引导学生做班级管理的主角,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引导学生在班级内部进行组织与合作,发展自己,自主的进行班级的规章制度的制定,班级内活动的组织、日常事务的处理都由不同的学生进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管理能力。

一、学生自主管理的基本内涵

学生自主管理,是指班级内部学生的事情学生自己去处理。从具体的方面来说,就是在规章制度准许的范围内,强化学生的自主管理的意识,引导学生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学生自身有相对自由的选择的权利。学生的自主管理有许多的形式,例如班级自主管理委员会的管理、干部轮岗制等等。学生自主管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是强调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性。学生不仅仅是班级管理制度的执行者,相反在班级管理中学生享有知情权、讨论权、监督权等等,学生在班级管理中既是主体,又是客体,学生自己制定班级管理制度,自己又要去执行。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其次,是班级管理的平等性。在学生自主管理中,人人都是班级管理的主人,在班级的事物中,享有平等参与的权利,与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相比,自主管理中教师不再仅仅是唯一的决策者,自主管理讲究的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和谐互动,保证每个成员都可以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真正的体会到自主管理的益处。第三,弱化班主任教师的主宰地位。在自主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不再仅仅是大包大揽的角色,班主任在管理活动中承担的是指导者、协调者、支持者的角色,他们在班级的管理中不再是处于主导地位。因此,教师需要改变自身的角色,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弱化自身的主宰地位。

二、学生自主管理的意义

学生的自主管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学生的自主管理是学生自我发展的重要的形式。学生的自主管理是当前学校教育一种可行的管理模式,有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自主管理,就是学生自律的不断地提升的过程,只有学生是自律的,他们才会是自主的、自立的、自强的。需要注意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管理,是学生的自由发展,但是这种自由是有度的,是在一定的范围内的自由,需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自主管理要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力。另外,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是凝聚学生向心力的重要的组成部分。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逐渐的增多,社会需要的是主体意识强、自我管理能力高、社会适应能力强的人,在人际沟通、交往合作上的能力都要有效的提升,所以提升学生的自主管理的能力是适应现代社会的必然要求。自主管理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劳动、主动思考、主动管理、主动健身、主动参与。同时,现代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正在逐步的提升,在行为上表现出来极大的自主性,在班级学习中,他们不仅仅满足于教师的说教与管理,他们更加注重的是自己的发展与进步,这种自主管理与学生的发展需要相符合。因此,学生的自主管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学生自主管理的实施办法

1.科学组建自主管理委员会。班主任在实施自主管理的过程中,要组建班级自主管理委员会。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是学生自主管理的主要的形式,以团支部和班委会为中心,成立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成立学生自主管理的队伍:一个是督导队,一个是行为规范管理,一个是生活卫生管理,一个是活动小组,专门负责各种活动的开展,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自己制定行为的规范与制度,发挥自身的先锋模范作用。

2.科学制定管理制度。管理制度是学生自主管理的保障,没有科学管理制度,一切会显得乱无章法。班委会是班级管理的领导机构,班委会成员要按照要求,对班级管理制度进行科学合理的制定,教师要给与及时的指导,制定班级公约、班委会责任制、物品保管制度、值周制度、卫生检查制度、监督制度等等,这些制度的制定,要具体、明确、严格的执行。从时间的角度来讲,也可以制定一日常规、一个月之内的常规以及学期常规等等。这些管理制度的制定,班委会要带头实施,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3.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首先,制定同学内部的评价体系。班级自主管理作为全新的管理管理模式,应该有与其配套的评价方式,坚持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家长评价等等,注重对学生的发展的评价。同学们经常生活在一起,当然能够看到同学身上的一些细节之处,对于其评价更加客观合理,这种评价有利于班委会改进自身的工作。其次,是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评价对学生具有重要的作用,自我评价会占据学生发展的始终,有效的我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工作的积极性,这是一种内在的动力。最后,班主任对学生的工作也要进行评价,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有效的改正自己的缺点,更好地为班级的自主管理服务,使学生正确的认识到自己,树立信心,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促进其更好地发展。因此在班级管理中,评价方式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要注重对评价制度的改革,促进学生自主管理更好地发展。

总而言之,学生自主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价值,教师要明确自主管理的内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推进自主管理的有效的实施。

参考文献:

[1]周红跃 .湖北华一寄宿学校初一学段班级自主管理探究 [D].华中师范大学 ,2013.5.

[2]姜姗宏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班级自主管理实施现状与对策研究 [D].鲁东大学 ,2012.4.

篇8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核心环节;方法和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7-000-01

一、不断学习管理学方面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班级管理水平

笔者作为专业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管理学方面的学习。承担班主任工作,班级管理一切都靠自己摸索。但是,有了理论知识做指引的摸索,会更有方向感。在专业教学之余,我自学管理学方面的一些知识。通过学习这些知识,让自己知识面变得更宽,无形中也提高了自己的管理理论水平。比如,在管理学上有一种效应叫“蝴蝶效应”。蝴蝶效应是说,初始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蝴蝶效应启发我,对于班级管理,一定要重视管理中的每一个小的细节。再比如,管理学上的“马太效应”,是说优势积累的巨大力量。让我明白,班级管理树立榜样的重要性。作为班级管理者,只有不断学习管理学方面的知识并将其运用于班级管理中,班级的管理才可能做到更科学、更规范,班级管理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抓好班干部队伍建设

班干部作为班级管理的核心力量,对班级管理工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班干部队伍,会促使班级管理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班级管理好不好,首先看这个班的班干部队伍建设好不好。班干部作为班级的标杆,就像旗帜一样,有着引领其他同学的作用。建设好的班干部队伍,首先,选择适合的班干部人选十分重要。我所带班级,通过“学生自荐+学生投票评选”的方式,分别选出班长、学习委员、纪律委员等班干部人选,事实证明,这种推选方式效果还是不错的。因为这样选出的人选,往往对班级管理有很高的热情,并且比较受班级学生的欢迎,这些对他们以后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会带来很大的便利。其次,平日加强对班干部的正向引导。班级管理是一件十分繁琐的事情,期间困难还是很多的,当班干部在管理班级遇到挫折时,我会找他们谈心,给他们分享我的方法,或者和他们一起探讨更好的管理办法。最后,分阶段对班干部的管理工作进行评价,表现好的进行奖励并提出更高的要求,不足的提出改进意见,不合适的班干部人选及时进行调整,总之让班干部队伍朝着积极进步的方向发展。

三、建立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

俗话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结合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及班级特点,我制定了一套详细班级管理制度,内容包括:①班级日常管理制度,涵盖班级学习、班级卫生、班级活动等方面;②班级奖惩制度,涵盖评优评选、考试、班会活动等方方面面内容;③班委管理制度,包括班委的职责、班干部考核制度等内容;④班级班费财务管理制度。通过这些制度,将班级管理工作细化和量化。同时,我会让全班同学学习并充分了解班级管理制度各项内容,并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达到人人参与,人人遵守的目的。班级管理工作紧紧结合这些制度,并严格执行,做到班级管理有章可循。

四、不断提高自我修养,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和学生接触最为密切。作为班级学生的引导者和教育者,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感染、示范作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名班主任,需要不断加强学习,充实自我,提高班级管理能力;同时还需要不断提高自我修养,恪守教师职业道德,时时以身作则,以良好的个人形象去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做学生的榜样,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在学生心目中建立起威信。威严树立班风,信任赢得学生,这样班主任在今后的班级管理中,才能更好的开展工作。

五、了解学生,多深入学生生活

作为一名班主任,只有真正去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开展教育工作。为此,需要我们多深入学生生活当中,既做学生们的良师同时也为他们的益友。每周,我至少开展一次班级例会,通过班级例会,加强学生和老师的联系,学生和学生间的联系;每周至少一次深入到学生宿舍进行访问,了解他们在寝室的生活动态;每月与班级任课老师联系一次,以便能及时掌握班级学生学习、纪律及学风情况;每学期与每名学生至少谈话一次,以了解他们的内心动态;每次班级活动,我都尽可能参与其中。通过这种种方式与途径,我能更全面去了解学生,关注学生,同时也能让我和班级学生间建立起比较深厚的友情。

六、关爱学生

我们所面对的学生,大都是90后独生子女,充满了叛逆感,崇尚个性发展。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不能采用简单的管理教育手段,而应该因人施教。尤其当他们犯错误,不听话的时候,不能采取简单粗暴“批评式”教育方式,而应该循循善诱。关爱学生,以耐心去对待学生,以关爱的心情去教导学生。记得我的一个同行班主任曾经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年寒假放假学生回家的时候,班主任要求学生回到家必须发短信给班主任报平安,有一个平日十分调皮的学生没有发报平安的短信,班主任就打电话过去询问学生是否安全到家。后来开学后,那个学生找到班主任,说那次他接到班主任电话,挺开心的。本以为自己作为一名调皮的学生,班主任不会特别关心他,没想到班主任会亲自打电话询问他到家没有。自此以后,那位调皮的学生,在班主任面前表现得听话很多。从这个故事,我深刻领悟到,有时候一些小的细节,一点点的关爱,就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只要让学生能明白,作为班主任,你是很重视他、关心关爱他,他报以的将对你的感激、尊敬与支持!

七、加强和其他教师的交流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班主任也是需要多向其他老师交流学习,尤其是其他班主任。学习他们好的班级管理经验和心得,和他们分享班级管理中的种种经历。以此让班主任们感觉班级管理不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事情,也不再是一件让人心烦的事情,而是一种可以分享,让人充实让老师进步的一种经历。

篇9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教育艺术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0-0017-01

初中生正处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不仅需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还需要发挥班主任的引导作用,协助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因此,班主任在开展实际工作时,必须注重管理及教育的艺术性,结合实际学情制定合理的工作策略,提高教育管理的实效性。

一、借助班委的作用促进班级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班主任应该意识到班委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所具备的重要作用。在以往班级管理工作中,有的班主任对于班委的作用并不看重。其实,如果组建起强有力的班委队伍,既可以为班主任分担班级管理任务,又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1)班委选拔时采用激励机制。班主任在选拔班委时,可以依据班级的实际情况,选择竞争上岗的选拔模式。而竞争上岗的重要标准,就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这样,无形中在整个班级形成了学习上的竞争意识。学生对于这种激励机制也会表示出理解与认可,促使学生积极学习,力争上游。

(2)在实际工作中体现出班主任的“爱”。班主任要爱护每一个学生,不能歧视学生。要发挥班主任的引导作用,全身心地投入到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中去。班委协助教师管理班级过程中,仅凭积极性有时是不能做好工作的,要提高工作的艺术性。班主任需要时刻关注班委的工作情况,如果发现问题,应该及时提醒和纠正,协助其对自身工作的不足进行反思,并且相互交流工作经验。班主任应该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实际情况,用班主任的爱来包容每一个学生。

(3)爱与严格并举的管理模式。班级管理工作并非越严格所取得的成效越明显,应该保持一定的张弛,不宜管理过严或者过死,否则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对于班委,班主任应该给予更多的管理权限,实施民主化管理,这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班委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班委会的作用,让其配合教师一起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值得一提的是,给予其管理权限时,应该对班委进行正确的引导,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让班委的模范带头作用在整个班集体中得以充分发挥,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多角度切入班级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作为一个集体中的个体存在,其能力的发展和作用的发挥,与班主任所营造的环境有着非常大的关系。

(1)制定科学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营造积极向上的班集体氛围。班主任要想在实际工作中取得预期的效果,则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有了班级管理制度,可以让其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合理化。虽然学校已经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但并不一定适用于每个班级。所以,班主任需要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班级管理制度,从而为日常管理工作提供保障。对于所制定的班级管理制度,需要以两种形式来呈现。一种形式是需要文字性的制度条例来对学生进行约束,另一种形式是需要将班风及班级文化转化成为相应的管理制度。借助两种形式的班级管理制度,为学生营造出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勤奋学习,向更高的目标攀登。

(2)注重自身教育理念更新,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目标。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和策划者,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良好班风的形成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班主任必须通过各种方式主动学习,不断更新自身的教育观念,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和科学的教育理论,有开拓创新精神,有较强的教育、教学、教研能力,具备为教育事业奋斗终生的理念和能力,成为学生的楷模,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的最终目标。

(3)采取适当的管理与教育措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班主任需要对每一名学生的生活情况以及性格特征进行深入了解,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与特征制定教育策略,实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能够在一个和谐、温馨的氛围中快乐成长与学习。初中生思想意识发展并不完善,过分要求自我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其产生不良影响。因此,班主任应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引导方式。当学生出现问题时,不可过度批评,应该采取耐心引导的方式与学生一起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给学生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同时,在对全班学生进行管理时,应该采用公平对待的方式,要与学生成为生活上的朋友,学习上的良师。通过采用适当的管理与教育措施,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结束语

作为班主任,要更新思维方式,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重视班委的作用,同时注重多角度切入班级管理,提高教育管理的艺术性和实效性。班主任的工作关系到年轻一代的健康成长,要尊重并爱自己的学生,专心研究管理技巧以及教育艺术,给学生一个健康成长的和谐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刘庆佐.浅谈如何做好初中班主任的管理和教育工作[J].教育教学论坛,2014(21).

[2]丰娴静.浅谈班主任德育工作现状与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09(12).

篇10

一、引导学生制定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

在对班级进行管理时,从低年级开始就要让学生形成班级的概念,让他们清楚在班级中要遵守的制度和要做的各项努力,促使班级荣誉感形成。在低年级进行班级管理时,为了让学生增强班级的概念,班主任和学生要共同制定班级的奋斗目标,让学生接近和参与班级管理,提高学生对自己的自控能力,使他们以班级的整体利益为重。在高年级班级管理过程中,制定的班级奋斗目标要更详细、更全面,同时还要完善班级的各项管理制度,把这种制度制作成表张贴在教室里,让学生更明确自己在班级管理中应该起到的作用。在班级管理中,要使班级管理逐步走上正轨,学生要增强对集体的理解和感受,把班级的集体荣誉当成自己的荣誉进行努力。在班级中,每一个学生都是班级管理的参与者,让他们主动对班级进行管理,可以促进学生的成长,在学习和纪律方面更严格地要求自己。班级管理工作包含的内容很多,如早读、卫生、课间操等,班主任需要把每一方面的任务都进行细化,让专人进行管理,同时对每一项管理工作进行评分,促使学生之间互相努力,促进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把全部的工作分配成一个个小的工作,更容易管理和实现,使每一个学生都对班级管理工作进行监督。

二、建立科学的班级管理制度,培养学生的积极参与管理能力

在进行班级管理时,要制定明确的班级管理目标,这对班主任和学生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制定班级目标时,要根据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在制定班级目标时,班主任要让班级的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使他们发挥对班级的责任感,这种参与使学生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积极性更高,对他们共同制定的班级管理制度能自觉遵守。除了制定班级各项管理制度,班主任还要让学生对《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行了解,要求他们在日常学习过程中遵守。由于班级目标是学生一起制定的,在学习和其他关系到班集体荣誉时,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三、营造班级民主和谐的管理氛围

要进行班级管理工作,不仅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管理中,调动他们对班级的积极性和责任感,还要让学生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要建立民主和谐的班级氛围,班主任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班主任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认真倾听他们的内心世界。在课堂教学中,班主任要和学生进行积极互动,使学习效率不断提高;在课外的时间,班主任要和学生多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和他们一起玩游戏,融入生活中。二是发动大家参加班级管理的各项活动,让学生体会到自己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增强对班级的热爱。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每一个学生都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都有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例如,在课外活动时间,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十五分钟跳橡皮筋”活动,每一个小组中都有跳橡皮筋水平较高的学生,通过在小组活动中的互帮互助,跳得好的学生对跳得不好的学生进行指导,使他们不断进步。在每一次活动中,让两个小组的学生进行比赛,通过比赛,促使学生更努力地提高跳橡皮筋的水平。实践证明:这样既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又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集体活动中,便于学生和教师管理。学校里的任何一次活动,班级都不放弃,积极参加,如学校开展的“走进大运河”,“感恩板报”评比,“体验日记”竞赛等活动,都发动全班学生献计献策,再结合老师的意见,达成共识,大家共同制订方案并认真执行。学生愿意干的事,干起来热情高,干劲大,成效也好。三是要求全班学生加强日常管理形成轮值制度,每人都有机会履行班级管理职责,增强责任感和参与意识,为管理好班级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注重班干部的选拔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