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管理和资产管理范文
时间:2023-08-31 17:03: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产权管理和资产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供电 清产核资 资产 摸底 产权
2012年2月16日,中央企业产权管理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王勇对会议作出重要批示,国资委副主任黄丹华到会并作题了“调整结构优化配置,夯实基础提升管理,推动中央企业产权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的重要讲话,要求中央企业产权管理工作要着力夯实基础,服务改革发展;着力建立合理产权结构,提升管理水平;着力优化产权配置,推进合理布局;着力增强资本运作能力,保障企业平稳较快发展。
一、供电企业改制沿革及现状
随着电力行业厂网分开、资产重组、多家办电等多项改革的顺利完成,我国电力行业逐渐走上了市场化的道路,从而确立了企业在市场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由于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个所有制多元化的局面已经形成,两大电网公司和新疆兵团为中央国有企业;地方水电、内蒙古、陕西地方电力公司和山西国际电力公司为地方国有企业;还存在一部分农垦、林场、油田和煤矿等自供自管的独立供电企业;少量原来为地方国有的供电企业改制为上市公司。2003年3月20日,我国基础产业领域的首家政府监管机构――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正式挂牌,这是电改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电力改革造就了新的电力工业格局,电力行业的以政府行政审批为主要方式、多头分散管理体制逐渐被打破,政府管理职能缺位、越位和错位现象并存的状况发生了改变。可以说,正是这些与时俱进的调整和改革,促进了供电企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保证了我国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
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供电企业和所有国有企业一样比较突出地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由于垄断经营,电力行业明显存在成本高、人员多、效率低和服务质量差等问题,“厂网不分”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使供电环节难以形成公平竞争环境。二是省间市场壁垒继续阻碍电力资源优化配置,改革开放初期鼓励各省自行解决缺电问题的方针曾经调动了地方办电的积极性,但在电力资源的配置上,出现了“分省平衡”和“地方保护”等问题,不利于跨省电力市场的形成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三是现行管理方式不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电力系统在一定程度上依然政企不分,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在管理权限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冲突和重叠。
二、开展清产核资工作的必要性及主要内容
开展供电企业清产核资工作,既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和电力监管委员会的部署和要求,也是适应电力工业体制改革和国有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企业清产核资,摸清供电企业“家底”,有利于了解和掌握电力系统企业产权结构情况;加强供电企业基础管理工作,促进企业改革和发展,确保电力工业整体改革的推进;理顺产权关系,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殖的目标。这项工作不仅必要,而且非常重要,对供电企业的发展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清产核资工作的总体任务是:全面摸清电力系统供电企业资产的分布、存量、结构、新旧程度及效益状况,理顺产权关系,促进加强内部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挖掘内部潜力,增强企业发展后劲,逐步提高供电企业的资产运营效益,为上级主管部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清产核资工作的主要内容及目标是:
1.资产清查。对企业各类资产、负债和各项权益进行全面清理、登记、核对和查实,摸清全部“家底”。
2.产权界定。对企业自己占用的资产以及对外投资、联营的资产进行清理和界定,依法确认其所有权的归属关系。
3.价值重估。对企业中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背离较大的主要固定资产进行重估,解决账面价值不实问题。
4.资金核实。按国家清产核资有关政策规定,对企业经过资产清查、产权界定、价值重估后的企业资产实际占用量进行重新核实,并对清出的问题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5.产权登记。对企业占用资产的产权,依据法律经有关部门进行登记,在法律上得以确认。
6.建章建制。建立健全本企业各项资产(资金)管理制度,以加强内部的经营管理及约束机制,确保资本金保值、增值。
开展清产核资工作应当遵循“三公原则”,对于资产清查、价值重估、资金核实等专业性较强的工作要委托具备优良素质和良好声誉的中介机构进行,要坚决拒绝过去那种自己人内部审计、内部评估的不透明操作,力求使资产状况真实、完整。同时要严格依照国资委颁布的《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等法规规章的要求,极其慎重地开展产权界定、产权登记和产权交易等工作,确实维护出资人的合法权益,保证清产核资工作顺利完成。
三、供电企业产权归属的一般状况
清产核资只是“摸底”,盘活资产才是目的。虽然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们的供电企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尤其是股权多元化和竞争机制的引进,极大地丰富了电力企业的资金来源。但是就电力行业而言,实行公司制以后,对大多数企业来讲,由于国有股仍然占绝对控股或独资地位,企业最大或唯一的股东还是国家,国有股仍然是供电企业最主要的资本构成形式,换言之,我们经营管理的仍然是国有资产,因此供电企业的产权管理实则就是对国有资产的经营与管理。
四、产权管理的核心与难点
如前所述,一般情况下供电企业的产权归属均属于国家。问题在于,国家并不具有自然人那样的意志,或者说国家的意志最终需要“人”来体现及执行,因此,国有资产出资人身份关系的确定及权利义务关系的明确正是企业产权管理的核心与难点。
目前电力企业公司化改造后的公司均按照《公司法》的规定设立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股东会和董事会的作用并不明显,公司日常生产经营实行的是总经理负责制。依照现代企业理论这就容易形成所谓的“内部人控制”,事实上绝大多数的供电企业都是按照这套模式在运作。并不是说“内部人控制”就一定会产生经理阶层的短期行为有可能损害出资人(国家)的利益,毕竟供电行业有它的特殊性――产品单一且很大程度上实行统一调度,但是按照国家对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及产权管理的要求,供电企业距公司化规范目标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篇2
《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对信贷资产证券化进行了界定,即“在中国境内,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发起机构,将信贷资产信托给受托机构,由受托机构以资产支持证券的形式向投资机构发行受益证券,以该财产所产生的现金支付资产支持证券收益的结构性融资活动”。所以,在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是以信托模式开展的。因此对其会计处理应考虑《信托法》对信托业务的规定,并遵循《信托业务会计核算办法》和《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会计处理规定》。
然而,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结构复杂,其会计核算在细节上仍存在许多难点和模糊之处,其中一个问题就是在信托项目下,信托资产何时初始确认。
一、信托资产的初始确认时点
由于信托的特殊性,要确定信托资产的初始确认时点需要先明确关于信托的四个概念,即信托合同成立、信托成立、信托合同生效和信托生效。
(一)信托合同成立。是指当事人经过要约、承诺过程,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意向,因承诺生效而合同成立,并使得订立过程完结。
(二)信托成立。《信托法》规定:“采取信托合同形式成立信托的,信托合同签订时,信托成立。采取其他书面形式成立信托的,受托人承诺信托时,信托成立”。所以,采用书面合同的形式设立信托时,信托的成立与信托合同的成立在时间上是一致的。
信托合同不成立,信托也不成立。
(三)信托合同生效。是指针对已经成立的信托合同,如何产生法律效力的过程。有的合同是自成立时即产生效力,有的合同成立以后并不是自然有效,其可能是无效的、附条件生效的、可撤销的或者是效力待定的。对于信托合同生效的构成条件;法律上并没有十分明确的规定。根据合同法,存在两种情形:一种是合同依法成立时即生效,以及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约定附生效条件、生效期限,在条件成就、期限届至时合同生效。另一类是合同成立后,还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才生效。
(四)信托生效,指信托行为具有法律上的效力,一般在信托成立基础上还要有以下要件:
1、交付信托的财产权转移,并办理相关手续;
2、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
3、信托合法性,包括信托目的合法、信托财产合法等内容。即在合法的条件下,依据合同设立的信托自财产权转移至受托人并办理了相关手续之日起生效。
也就是说,信托合同是委托人和受托人之间设立信托关系的行为,信托合同的成立与生效首先约束合同当事人。信托生效的结果主要发生在受托人和受益人之间,将受益人纳入信托关系之中。受益人是信托关系中不可缺少的一方,没有受益人的信托是无效的。只有信托生效,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之间的信托关系才真正形成,当事人才能根据《信托法》和信托合同的规定享有权利,履行义务。此时,承诺信托的财产转移到受托方,信托财产才真正形成并具有独立性。
因此,信托项目成为一个独立的会计核算主体是在信托生效时,此时应在信托项目下确认信托资产,开始对信托项目根据《信托业务会计核算办法》进行会计核算。
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两种不同的模式
就信贷资产证券化而言,采用的信托模式不同,信托生效时点就不同,相应的信托资产确认的时点也就不同。信贷资产证券化可以通过以下两种信托模式开展:
(一)模式一
1.银行与受托机构签订合同,承诺将信贷资产信托给受托机构,信托成立。同时将信托资产转移至受托人,信托生效,并规定受益人为该银行。
2.受托人以受托资产为支持发行资产支持证券,投资者购买资产支持证券。
3.如果资产支持证券发行失败,受托人将收到认购资金退还投资人,则银行仍为受益人。如果发行成功,受托人将投资者支付的认购资金划付给银行,银行将受益权转让给投资人。此时,资产支持证券持有人成为受益人。
(二)模式二
1.银行与受托机构签订合同,承诺将信贷资产信托给受托机构,信托成立。
2.受托人以受托资产为支持发行资产支持证券,投资者购买资产支持证券。
3.如果资产支持证券发行失败,受托人将收到的认购资金退还投资者。如果发行成功,受托人将投资者支付的认购资金划付给银行,银行审核后,将信贷资产转移给受托人,信托生效。
(三)两种模式的比较
两种模式的区别在于,在模式一下,在信托成立的同时,委托人将信贷资产转移至受托人,信托生效,委托人先作为信托资产的受益人,该信托是自益信托。投资者认购资产支持证券发生在信托生效后,是受益权转让过程。如果资产支持证券发行失败,则委托人仍为受益人,该信托仍是自益信托。如果资产支持证券发行成功,委托人将受益权转让给资产支持证券的持有人,自益信托转变成为他益信托。
在模式二下,投资者认购资产支持证券发生在信托生效前,并决定了信托是否能够生效。如果资产支持证券发行失败,银行不会将信贷资产转移至受托人,信贷资产仍归属于银行,信托不能生效。如果资产支持证券发行成功,银行转移信贷资产给受托人,信托生效,资产支持证券持有人作为受益人享有信托资产产生的利益,该信托为他益信托。
三。不同模式下信托资产初始确认时点和相关会计处理
(一)模式一下的信托资产初始确认时点和相关会计处理
在模式一下,完成步骤1时,信托成立并生效,信托项目成为独立的会计核算主体。此时,受托人应在信托项目下确认信托资产,开始对信托业务进行会计核算,相应的会计处理为:
借:客户贷款
贷:实收信托——受益人(银行)
对于步骤2和步骤3,由于是受益权转让交易,属于参与受益权转让双方的核算范围,并非是信托项目下交易,不属于信托项目核算的范围。受托人接收及划转资产支持证券认购资金应作为自营业务中的代收代付业务,相应的会计处理为:
1.如果资产支持证券发行失败:
收到投资人支付的认购资金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付账款——银行
将认购资金归还给投资人时
借:应付账款——银行
贷:应付账款——投资人
借:应付账款——投资人
贷:银行存款
2.如果资产支持证券发行成功:
收到投资人支付的认购资金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付账款——银行
将认购资金划付给委托人时
借:应付账款——银行
贷:银行存款
在此情况下,由于受益人发生了变化,信托项目也应对其进行会计处理,变更“实收信托”受益人明细科目:
借:实收信托——受益人(银行)
贷:实收信托——受益人(资产支持证券持有人)
(二)模式二下信托资产初始确认时点和相关会计处理
在模式二下,完成步骤1时,只是信托成立,信贷资产尚未转移,不存在受益人,因此信托没有生效,信托项目没有成立,不能确认信托财产。
此后如果资产支持证券发行失败,信托不能生效,自然也就不存在信托项目,因此受托人接受及划付资产支持证券认购资金应作为自营业务中的代收代付业务,相应的会计处理为:
收到投资人支付的认购资金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付账款——银行
将认购资金归还给投资人时
借:应付账款——银行
贷:应付账款——投资人
借:应付账款——投资人
贷:银行存款
如果发行成功,受托人将投资者支付的认购资金划付给银行,银行核对后,将信贷资产转移至受托人。此时,信托生效,信托项目成为独立的会计核算主体,受托人应在信托项目下确认信托资产,开始对信托业务进行会计核算,相应的会计处理为:
借:客户贷款
贷:实收信托——受益人(资产支持证券持有人)
由于受托人受托接收及划转资产支持证券认购资金发生在信托生效之前,信托项目尚未设立,因此不属于信托项目的核算范畴,应作为自营业务中的代收代付业务,相应的会计处理为:
收到投资人支付的认购资金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付账款——银行
将认购资金划付给委托人时
借:应付账款——银行
贷:银行存款
(三)两种模式下会计处理的比较
虽然两种模式设计不同,但是对其会计处理原则是一致的,即只有在信托生效时,才能确认信托资产,受托人接受和划付资产支持证券认购资金的行为不属于信托业务的核算范畴,应作为自营业务中的代收代付业务进行会计处理,这样做可以反映经济业务的实质,符合《信托业务会计核算办法》要求,同样也便于监管部门对资产证券化资金予以监管。
两种模式的区别在于信托生效的时点以及实收信托的明细科目不同。模式一下,信托合同成立时信托同时生效,此时确认信托资产和实收信托。由于是自益信托,实收信托的明细科目的受益人为委托人。待资产支持证券发行成功,转为他益信托后,实收信托明细科目的受益人由委托人转为资产支持证券的持有人。
若发行失败,实收信托的明细科目的受益人仍为委托人。模式二下,资产支持证券发行成功且银行确认并将信贷资产转移至受托人后,信托才生效,并在信托项目下确认信托资产和实收信托,实收信托明细科目的受益人为资产支持证券的持有人。
四。两种模式的风险比较
在资产支持证券发行成功的情况下,两种模式都可以使银行达到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目的,即提前收回贷款,提高资产流动性。如果符合终止确认的条件,银行还可将信贷资产从自身的资产负债表中剥离,收到的资产支持证券认购金额作为出售信贷资产获得的收益。如果不符合终止确认条件,银行也可将信贷资产作为抵押,筹集到资金,提高资产流动性。
但是,在资产支持证券发行失败的情况下,银行采用模式一要比采用模式二承担更大的风险。
篇3
在寻求人体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基因知识产权的合理保护的制度安排的时候,我们遵循一条基本的经济学原理―― 责任与权利的匹配原理。不论是谁,从乡村开采人体信息资源都必须与乡村里的资源所有者分享“深度加工”的利润。基于这一经济学原理,针对人体信息资源的“共享性”和基因知识产权的现代状况,还基于我们对自由市场制度的理解,我们提出一些更具体的政策建议。
首先,根据已有的统计资料,我们知道,开采人体信息资源的主要群体是西方跨国公司,尤其是生物制药公司。这些公司大多与西方的大学和研究机构签署了基于金钱关系的“委托研究”合同,从而在客观上改变了生物与人体“科学”的非盈利性质。我们在上引文章里列举了相当多的实例来说明这些跨国公司是如何从不发达地区的人体信息资源获取垄断利润的,我们同时指出,国际社会需要回应的第一个“跨国公司问题”,是如何对跨国公司的知识产权给以合乎理性的跨国市场的保护。
这里必须回避伦理问题的讨论,让我们看看人体信息资源的经济学计算。根据我们收集的药业专利资料,假设跨国制药公司为每一新药物申请的专利权价值10亿美元,假设跨国公司从每一地区采集到的人体信息样本可以成功开发10种生物药品,从而本土的人体信息资源总价值为100亿美元,假设本土储藏的与这10种生物药品相关的人体信息资源总量为100万人,假设基因研究的成功概率为1%,再假设每100种新药方案有一种可以成功获得专利权。在所有这些现实假设下,容易计算,100万乡村居民平均每人从实现了的资源价值当中分享到不超过1美元的利润。
上面的计算还仅仅基于主要制药公司大宗药品的市场价值。如果我们考虑到未来的基因药品通常的“个性化”和“小规模”特征,上面计算出来的每位居民分享1美元利润就显得太多了。可见,生物制药业虽然从市场上攫取着巨大的垄断利润,但利润来源却异常分散。未来的药品市场是小规模的、个性化的、被垄断者切割了的市场,所谓“第三类垄断”的市场。
由于人体信息资源的下游产品市场将被切割成为无数细小的“个性化市场”,上述“责任与权利相匹配”的经济学基本原理,运用起来就十分困难。这困难首先在于上百万分散的资源所有者难以监督跨国公司在无数小市场上的定价策略和庞大垄断利润的分享方案,其次,上百万居民之间如何分配跨国公司返回给他们的垄断利润呢?再次,如果采取“第三方监督”的方式,由政府代表分散的居民的利益,那么还需要建立居民监督政府行为的相应制度。
于是我们提出下列三项政策建议:
如果我们赞同“信息共享”的理念,那么,已有的比较成熟的制度安排是,类似美国的天文观测站的做法,向全世界公开招标,从相互竞争的天文观测方案里选择最具科学价值的方案,由竟标成功者免费使用观测站的天文望远镜。
篇4
>>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煤矿资源整合中的风险和对策研究 资源整合中的财务风险管理控制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中的资源整合风险与对策 文化创意产业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与对策 知识产权贸易中的问题与对策 基于SWOT分析法的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风险管理研究 莱芜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浅论科研院所知识产权管理中的问题\原因与对策 行业继续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的知识产权管理研究 基于数字资源整合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地理知识表达 浅论信息资源数字化传输中的知识产权保护 浅析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风险分析与对策 知识产权文化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 我国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中信息组织方式的调查分析与优化策略 知识产权质押的风险及防范对策 我国历史文化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与开发 科技档案资源在企业知识产权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浅析知识产权证券化的风险与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 张百成. 博物馆藏品的著作权归谁享有[N]. 中国文化报,2013-07-30(11).
[4] 陈一, 冉从敬. 面向公共部门信息增值创造保护的知识产权制度[J].图书与情报, 2014 (6):120-126.
[5] 余跃飞.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中的知识产权问题研究[J].图书与情报, 2009(5):29-31.
[6]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EB/OL].[2011-02-25].http:///flfg/2011-02/25/content_1857449.htm.
[7] 吴汉东. 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产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2:112-113.
[8] 汤雪梅. 内容为王时代,数字侵权何觅“避风港”[J]. 出版广角,2012(7):40-42.
[9] 吴汉东. 知识产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1:78.
[10] 周玮.“十三五”文化改革发展的六项主要任务[N].光明日报,2015-07-14(1).
[11]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EB/OL].[2015-07-19].http:///zwgk/2008-06/10/content_1012269.htm.
[12] LIBER[EB/OL].[2015-07-19].http://libereurope.eu/blog/2013/12/17/liber-releases-copyright-position-statement/.
[13] E线图情[EB/OL].[2015-07-19].http:///ArticleInfo.aspx?id=367367.
[14] The Hague Declaration on Knowledge Discovery In The Digital Age Launches[EB/OL].[2015-07-21].http:///2015/05/06/the-hague-declaration-on-knowledge-discovery-in-the-digital-age-launches/.
[15] 冯晓青. 试论著作权限制之正当性[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31(3):14-21.
[16] 王英. 澳大利亚著作权法与图书馆[J].河南图书馆学刊, 2009, 29(3):10-11.
篇5
【关键词】全面创新管理 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 协同演化 生命周期
1912年,美国学者约瑟夫.熊彼特首次提出“创新”的概念,将创新定义为“企业家对生产要素之新组合”并指出“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引擎”,熊彼特的创新概念更侧重于技术创新方面,此后创新管理在理论与实践领域经历了二次创新,组合创新等。进入21世纪后,伴随着知识经济发展和经济科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顾客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和充满不确定性,在这样的环境下全面创新管理的理念应运而生,其突破了以前有关创新线性的思维模式,突出了创新管理系统内各子系统间的匹配和互动,强调了全面创新管理自身作为一个复杂自组织系统内部各要素的有效协同和演进[1]。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是资源型产业面临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持续发展需要所做出的一次具有革命性的战略变革和创新举措,其本质就是一场创新管理过程。资源型产业的转型升级战略需要市场创新的引导,产业横向上的转型及纵向上的产业链延伸升级需要技术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性因素又需要制度创新来保障,产业转型升级的实践离不开全员创新的参与,产业转型升级的成效更需要全面创新管理各要素的有效协同。基于此,本文尝试通过构建全面创新管理与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结合资源型产业发展生命周期,分析二者协同演化的动力机制以及二者各要素在不同阶段的耦合特点,最后以创新管理演化的视角对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政策建议。
1全面创新管理与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耦合要素
全面创新管理作为一个具有复杂自组织特征的创新系统,通过与产业转型升级共有的耦合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一个协同演进的全新的复杂自适应系统。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调查可知,全面创新管理与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耦合要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全面创新管理的主体和核心,更是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驱动力。一方面,技术创新可以有力的推动资源型产业链的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从而实现产业的成功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技术创新成果渗透到产品生产过程和工艺装备中,从而促进产业自身生产结构的优化升级。第二,制度创新。制度创新属于创新系统中的支撑性因素,在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中扮演者保障性的角色。制度创新一方面可以保障现有资源产业的平稳有序发展,另一方面又可促进接续产业的培育和成长。在实践中,制度创新主要通过与技术创新的有效协同来实现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顺利进行。第三,市场创新。市场创新是全面创新管理系统与外部环境的接口,决定着整个创新系统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只有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系统才有存在的必要和价值。市场创新同样对资源型产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一方面,通过对现有资源和能源需求市场的调查及重新认识,可以发现现有乃至发掘出全新的市场,进而以满足该市场为导向,对现有资源型产业体系及价值链进行全新整合,通过利益导向引导着资源型产业的转型升级方向和模式。另一方面,市场创新决定了技术创新的内容和方向,体现着技术创新的需求和价值导向。第四,全员创新。全员创新是全面创新管理系统启动和运行的基础,整个创新系统的演进发展离不开全员的参与。同样,全员创新是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员工无法抵制他们参与的变革,员工创新的广泛参与不仅可以减少产业转型升级的阻力[2],而且可以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智慧,推进全面创新管理各要素的协同演化,进而改变资源型产业的生命周期和演化轨迹。全面创新管理与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耦合系统的演进就是以上四个主要创新要素在“资源型产业”这一特殊主体上的互动和协同,其关系结构如图1所示。
图一 全面创新管理与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耦合要素的关系结构
2全面创新管理与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耦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全面创新管理与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是一个共生的协同演化系统,二者作为相互依赖的两个子系统相互依赖和渗透,彼此保持着深度的耦合与平衡。系统的这种协同作用方式,使任何子系统功能最大化的企图都受到制约,因为整个系统功能的最优化才是最终目标,也唯有如此,各个子系统要素的目标才具有实现的可能性。由此,可以建立全面创新管理与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组成的复合系统的动态耦合模型,其耦合模式如图2所示。
图2 全面创新管理与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耦合结构
全面创新管理系统的发展主要由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市场创新,全员参与创新等四个要素的协同演进形成发展圈;资源产业转型升级以资源型产业为核心通过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技术进步和现有体制机制形成约束圈,进而通过发展圈与约束圈的动态耦合形成创新管理视角下的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协同演化过程。两者具体的演化机理是,全面创新管理系统通过技术创新要素驱动资源型产业的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并将技术创新成果渗透在产业过程或产品服务上,从而提升产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和最终产品的附加值,最终借助其它创新要素的有效协同,加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及新兴技术的产业化应用,从而打破资源型产业资源过度依赖,产业结构单一,技术落后,体制机制僵化的约束圈,进而成功实现资源型产业的转型升级。
资源型产业通过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技术进步和制度安排为全面创新管理系统的协同演化营造了良好的平台和环境。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全面创新管理的发展具有任意性。资源型产业所依赖的资源及自身所处的产业基础和体制机制环境都是既定的具有刚性约束力的,因而资源型产业的转型升级必须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现实条件,在市场创新的指导下选取合适的创新管理举措。
3全面创新管理与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耦合模型的动态演化
全面创新管理与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二者之间交互耦合的动态演化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体现在创新管理自身演化的过程中,也体现在资源型产业发展生命周期各个阶段各创新要素的参与程度及要素间的协同程度上,结合资源型产业生命周期可以将两者的耦合演化分为四个阶段: 低级共生阶段―协调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高级共生阶段,这四个阶段的分布如图3所示。
图3 全面创新管理与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耦合模型的动态演化
3.1低级共生阶段
资源型产业发展的开发期,因资源禀赋较好,可探明储量丰富且市场需求稳定,资源型产业主要关注的是资源开采的数量和效率,即仅仅关注产业的生产过程,而较少考虑外部因素,产业发展的驱动力表现为以全面创新管理系统中的技术创新要素为主,表现在技术创新可提高资源开采能力和综合利用率,促进产业资本快速积累,从而带动制度对资源型产业的扶持力度,创新向技术创新倾斜[3]。全面创新管理系统与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耦合要素也仅仅表现为技术创新为主,其处于低级共生阶段,此时资源型产业发展仅仅是内部质的提升和量的扩展,并不发生实质性的转型升级。
3.2协调发展阶段
资源型产业发展的成长期,产业生产规模持续扩张,产业结构单一特征明显,此时需通过创新要素质的组合和量的比例的改变来促进资源型产业的平衡和潜导产业的发展,可通过资源型产业保障―潜导产业扶持策略,实现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合理化和高级化。这一时期,原有基于资源型产业技术创新的制度安排无法有效提高潜导产业发展积极性,为避免资源耗竭带来的经济衰退、失业和福利变差等社会问题的出现,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协同成为驱动资源型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该阶段全面创新管理各要素与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耦合表现为以制度创新为主的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协同的机制[4],属于两者协调发展的阶段。
3.3快速发展阶段
资源型产业发展的成熟期,资源保障量逐渐下降,产量趋于稳定,产业经济规模因资源开发带来的巨大回报而高速增长,产业单一特征凸现。此时产业发展处于过渡期,资源型产业开始萎缩,基于市场创新所引入的潜导产业发展将决定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走向,需实现资源型产业由单一结构向复合型结构的稳步过渡。此阶段,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及不断的需求变化,资源型产业应持续的以市场创新和战略创新为导向,不断提升产业投入要素中的技术比重,技术创新需求明显,进而催生出与技术创新投入相匹配的制度创新需求,以保障技术创新的进行与持续。此时全面创新管理与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耦合要素进入了快速融合和协同的阶段。
3.4高级共生阶段
资源型产业发展的再生期,最明显的变化为: 从单一化的资源型产业向多元化的产业体系转变,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趋势明显。一方面,产业结构的重心按照三次产业的次序递进和升级,政府增加技术和资金投入,促进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另一方面,资源型产业内部逐步实现技术层次和价值链分工的递进和升级,原材料产业完成向资源深加工产业的转化,产品科技含量提高。此时,已形成了一个以市场创新和战略创新为导向,以全时空创新为着眼点的全员创新参与的全要素协同创新的产业与创新耦合的高级演化系统。
4结语
全面创新管理与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是一个共生的协同演化系统,二者作为相互依赖的两个子系统,既有独立的自组织特征,又有相互间的耦合与平衡。首先,二者的初始耦合和演进启动,需要具备以下四个基本条件: 第一,通过技术创新的引入,使资源型产业的转型升级在关键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形成竞争优势,向产业价值链的高端攀升; 第二,结合全面创新管理各协同要素的特征和不同地区资源型产业发展的特点,选取具有地方特色的创新管理机制和体制;第三,将全面创新管理与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作为一个系统进行设计和规划,从系统动力学的视角将创新管理的系统过程融入到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实践中; 第四,创新人才观念,在选才、用才、育才、留才、储才等环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人才是全员创新参与的基础,更是为全面创新管理与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协同演进提供基础性支持,从而促进资源型产业华丽转型升级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许庆瑞.全面创新管理:理论与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07.
[2]B Tucker.Driving Growth through Innovation[M].Berrett - Koehler Publishers,Inc.San Francisco,2002:5-7.
[3]李树人,谢承泮.技术创新与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12):163-164.
[4]刘丹,闫长乐.协同创新网络结构与机理研究[J].管理世界,2013(12):1-4.
篇6
关键词:农村;集体;资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F30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997(2012)12-0014-02
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实现农村集体资产的有效管理,实现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也是农民最为关心的一项工作。做好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集体财务管理和财务公开的各项制度,是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要求。
1 当前我国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1.1 管理主体不明确,民主管理监督不到位
从本质上讲,农村集体资产起源于农户的股金,由农民几十年劳动积累而成。其产权应归广大村民共同所有,集体经济组织代表村民对其实行管理,是最直接、合法的管理主体。但部分基层干部未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往往依靠上级行政机关或其他部门去管理和监督,使农村集体组织管理无形中处在一种行政干预之下。另外,长期分散的家庭经营也淡化了村民的集体观念和民主管理的意识,造成监管不到位。
1.2 产权不明,纠纷时有发生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营形式的多样化,农民的产权意识不断增强,在农村中产权纠纷也时有发生。引发产权纠纷的主要原因:集体土地被征用后,原有附属集体资产处理不当,造成权属不清;原始投资无凭据或凭据不足,使其产权份额无法认定;由于历史遗留问题造成村、组和企业之间土地权属不清,界线不明;不少村集体资产承包时没有承包合同或在承包合同中没有资产标明,久而久之造成了资产的产权不清;一些乡镇平调村组集体财产而引发纠纷;一些村干部权力过于集中,独断专行,贪污、挪用、挥霍、浪费集体资产,进而引发纠纷。
1.3 管理队伍素质差,队伍不稳定
当前农村财务人员是村集体资产管理的主要力量,他们中间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文化基础较差,业务素质不强。出现了计账不及时,会计科目设置不规范,凭证编制混乱,审批手续不全等问题;一些乡(镇)、村干部的素质较差,法制观念淡薄。在集体资产管理中损公肥私,以农村集体资产随意抵押担保,甚至放人情债的现象时有发生;农村会计队伍普遍存在更换频繁不稳定的现象,经常是村(社)领导一换,村(社)会计也跟着换。新上任会计业务生疏,得不到及时培训,不能按农村会计制度要求处理具体的会计事务。出现了集体资产存量不实,账目数据损失严重的现象。
1.4 管理监督制度存在缺陷
从管理制度方面看,目前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监督制度还不完善。尽管有些村制定了资产管理监督制度,但有章不循,使其未能发挥应有作用。主要表现在:由于缺乏集体资产经营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加上资产产权界定和登记制度、集体资产流转和评估管理制度、民主监督制度、审计制度等制度不健全,出现了侵吞农村集体资产,在集体资产经营管理过程中侵占、挪用、私分、挥霍浪费集体资产、非法用农村集体资产进行担保、擅自占有、使用或毁坏各类集体资产,以及在发包、租赁、招投标过程中违规操作等行为,致使农村集体资产大量流失。
2 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措施
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是关系到广大村民切身利益和农村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是目前我国农村的一项重要工作,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
2.1 明确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主体地位,切实履行职责
要明确集体经济组织是集体资产管理的合法主体。必须建立健全管理机构,理顺政府和集体经济组织之间的关系。乡镇应设立“集体资产管理办公室”,加强对村集体资产管理指导和监督,确保集体经济组织代表社区内全体村民的意愿,发展各类集体经营项目,有效行使集体资产的所有权、处置权和收益权。同时要提高广大基层管理人员对集体资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教育他们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乡镇要重点抓好村集体财产管理的指导和监督工作。从根本上解决集体资产产权不清、职责不明、监管不严、分配不公等问题,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促进村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的稳定。
2.2 界定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化解产权纠纷
对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资产进行清查,对集体资产所有权以及经营权、使用权等产权的归属进行确认。明晰资产所有权,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建立集体资产产权登记制度。集体经济组织对占有使用集体资产的单位农户或个人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状况进行登记,依法确认产权归属关系的行为,建立资产的台账,对属于农村集体的资产,在进行全面的清产核资的基础上,科学评估确认的资产价值。集体资产产权发生争议、纠纷的应该按照有关法律和法定的程序去解决,在争议、纠纷未解决之前,当事人不得损害、侵占集体资产。
2.3 建立健全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与监督机制
建立健全法律制度是对农村集体资产进行有效管理的有效保障。首先要加快有关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立法工作,填补相关的法律空白,进一步加快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立法工作,做到依法管理,严厉打击农村基层组织中的腐败现象,切实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建立起一套运转正常的村集体资产管理与监督机制。具体来说,应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集体资产产权界定和登记制度;二是要建立集体资产流转和评估管理制度;三是要建立集体资产年检和报告制度;四是要建立审计制度;五是要完善民主管理制度;六是要实行资产保值、增值考核制度,完善集体资产经营管理责任追究制度。
2.4 提高管理人员素质,稳定管理队伍
篇7
1.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和制度不完善。
高校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归属国家,使用权和管理权分散归属于学校的不同部门,国资处、财务处、后勤处,图书馆和各教学院系等都具有相应的管理和使用权。从调查结果来看,河南省大部分高校,管理机构的设立都比较规范,符合内部控制的需要。但由于缺乏权威的领导管理部门,容易导致多头管理、管理机构和部门重叠的现象,致使国有资产管理组织部门之间协调困难。在管理制度方面,现有的制度主要是《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高等学校财务制度》、《高等学校会计准则》等,采用收付实现制核算各种经济业务,制度观念略显滞后。管理制度中存在“重购置轻管理”“、重钱轻物”的现象,对资产信息管理不重视,信息化程度不高。调查中发现,大部分高校的国资处、财务处和各教学院系之间缺乏统一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不同高校之间的制度更是千差万别,制度不完善的现象较为普遍。
2.国有资产配置不合理,使用效率低。
河南省部分高校的国有资产配置并不是严格依照按需分配的原则,导致购置的资产无法被充分利用。一方面,由于高校校内各部门的资产管理具有相对封闭性,资产的购置又缺乏严格的购置标准和预算规制,造成资产重复购置;另一方面,在使用过程中,部门之间特别是高校之间的资产缺乏统一协调机制,资源难以共享。这反过来又使得各部门愈发强调对资产的绝对占有和存储。
3.国有资产核算和评估不足,账实不符。
从河南省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整体来看,未能实现与财务管理的紧密结合,缺乏日常性的核算和检查,导致账实不符的现象出现。例如,部分高校的相关部门利用本部门有偿服务取得的资产,未办理入账验收手续,使这些资产排除在学校国有资产账目之外;类似的还有高校接受捐赠的资产,入账不及时也造成一定的帐外资产;有的资产已经被使用部门报废了,但并未及时履行财务报废手续,造成账实不符。
4.无形资产管理环节薄弱。
河南省高校普遍对无形资产的管理不够重视,存在管理盲点。实际上,高校是无形资产的富集之地,河南省高校的科研成果也相当丰富,但高校的无形资产管理缺乏科学严格的规章制度,造成无形资产的总体价值不清,管理混乱。例如,部分高校教师将科研成果据为己有,而且缺乏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擅自将科研成果转让给其他单位和个人;高校在科技成果的转化过程中,没有进行准确的评估,或未能严格履行财务程序,转让收入未及时入账,造成无形资产的流失。
二、河南省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管理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高校对国有资产的地位、作用和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国有资产权益保护的主动意识。从表面上来看,这是由于高校的资产管理仍然沿袭着传统的管理理念,“重人轻物,重购置轻管理”,在思想上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加强学校资产管理,发挥资产的最佳效益,不仅是保障教学和科研的基本要求,也是谋求高校长远发展的题中之义。但从本质上来看,高校的双层委托设置导致国有资产主体缺位,对二级者高校管理者的监督不力才是高校管理者管理意识单薄最根本的原因。
2.管理体制存在弊端。
从体制上看,河南省许多高校尚未建立专门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就由各教学院系、财务部门和审计部门等进行监督和管理,缺乏一个权威的机构进行统一协调和整合;有的高校虽然建立了专职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但该部门和资产使用单位没有很好地对接,无法实行有效的控制、检查和监督的职能。由于高校管理体制不健全,使得学校的资产管理各个环节衔接不紧密,从购置、使用、维护到报废的各环节相互脱节,有的环节出现无人管理,而有的又出现交叉管理的状态。国有资产多头管理的模式,削弱了资产管理的权威性。
3.监督管理和绩效考核制度不健全。
高校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对闲置浪费、随意挪用、资产流失等现象的处置不够严格。由于没有建立系统的规章制度和约束机制,资产管理没有建立单位或个人责任制,造成管理责任无法追究,资产的效益和价值难以提升。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的设置不科学,奖惩机制不合理等现象比较普遍,容易造成国有资产闲置和流失。
4.风险控制管理体系不到位。
河南省高校对国有资产浪费和流失等风险控制管理不到位。尽管高校建立了资产评估、监督核查、财务和审计等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但并未从风险控制方法、风险控制内容和风险控制指标等方面建立完整的风险控制管理体系。高校对国有资产的管理仅仅停留在实物对账层面,现行会计账面不计提折旧,导致资产存在隐性风险;由于缺乏资产定期清查制度,导致国有资产提前进入待报废状态;国有资产对外投资的过程中,产权模糊,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的制约,带来很大的资产流失的风险。另外,对国有资产监管者和使用者可能出现的道德风险,也缺乏有效的控制防范措施。
三、强化河南省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
1.增强国有资产管理意识,树立现代资产管理理念。
作为内陆欠发达省份,河南省高校的国有资产管理意识和理念相对滞后。强化高校国有资产管理首先是要增强国有资产的管理意识,广大师生和员工要明确各自的权责意识,严格遵守国有资产管理政策法规和制度,树立产权观念、效益观念、竞争观念和动态观念;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等现代资产管理理念,把风险意识根植于每位教职员工的脑海中,使他们在工作中及时发现风险、预测风险、评估风险和应对风险,使风险降至最低。具体而言,高校各级领导和职工要形成重视国有资产管理的共识,遵循把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相结合、和财务管理、实物管理、价值管理、绩效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原则,将国有资产管理作为学校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形成国有资产管理的校园文化。在资产购置、使用等管理过程中,注重遵循市场竞争的规律,树立投入产出的效益理念;在校办产业经营和科研成果转化的过程中,促进国有资产管理效益的提升。
2.创新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完善资产管理体制与制度建设。
我国高校国有资产实行“国家统一所有,财政部综合管理,教育部监督管理,高校具体管理”的管理体制。河南省高校应根据国家政策,建立“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国有资产管理机制。在此基础上,各高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创新。比如进行管理体制改革,促使国有资产管理由原来的行政管理向产权管理转变,资产管理机构以产权管理为中心行使资产的监督权、投资权和处置权等;促进国有资产管理由“归口管理”向“集中管理”转变,设立专门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进行统一管理、协调和监督。与此同时,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的制度建设。具体来说,高校应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资产配置制度、资产使用制度、资产处置制度、资产评估与资产清查制度、资产信息管理与报告制度、资产管理绩效考核制度、资产监督管理制度等。制度建设始终是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重点。
3.升级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提高资产管理现代化水平。
构建信息化管理系统,完善国有资产数据库建设,实现资产的网络化和电子化,是实现国有资产管理水平的必经之路。信息系统的建设有利于及时掌握资产的数量,价值、分布和经营状况,为资产配置、使用、处置和清查提供决策依据。首先,由学校资产管理部门统一规划,在教育部对高校资产分类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统一的国有资产信息管理数据库,并使其能够包括学校资产的全部内容。其次,基于校园网的硬件和技术基础,建立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开发或购买适用于校园网的资产管理软件,并使学校各部门领导和员工可以根据权限了解到自己的相关资产信息。再次,将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与其他相关系统对接和信息共享,如财务部门、预算部门、审计部门等,实现资产从购置到报废的全过程的动态信息管理。不断升级与完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及各项功能,提高资产管理效率。
4.加强无形资产管理,建立无形资产评估核算体系。
针对河南省高校无形资产管理薄弱的现状,应当加强无形资产的管理,建立科学的资产评估和核算体系,防止无形资产流失,提高资产管理效率。第一,提高无形资产的管理意识,认识到无形资产对高校发展的重要性,并在国资管理部门中设置专职的无形资产管理机构。第二,建立并完善无形资产管理制度,如产权制度、财务制度、对外合作转化制度、开发利用制度、资产收益分配制度等。第三,建立无形资产评估核算体系,将高校无形资产要素纳入财务核算范围,确保高校会计信息真实完整,重视无形资产投资转让时的评估工作,保障学校无形资产的权益。
5.强化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督评价,建立风险控制管理体系。
篇8
关键词:地勘单位;资产管理;对策
1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由于地质工作的特殊性以及长期形成的惯有观念,地勘单位现行的管理理念、机制、方法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改革发展要求,特别是资产管理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
1.1事企双轨制加大了资产管理难度
①地勘单位在组织架构上实行的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管理方式,在组织结构、产权关系、资产管理、人事管理以及分配机制等方面与现代地勘企业制度的要求不相符,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经营及资产管理的要求。长期以来事业、企业相互牵制,事企产权不明、管理主体缺位以及人员交叉等现象,增加了资产管理的难度。②地勘单位生产经营中的资产要求纳入财政预算管理,购置按照政府集中采购程序办理。这种行政管理模式不适应地勘单位市场化经营的需要,特别是野外现场施工对特种设备和安全生产设备等资产购置的灵活性受限,处置资产的自主审批权限和额度低。
1.2行业财务会计制度的弊端
地勘单位目前执行的是财政部1996年颁布的《地勘单位财务制度》、《地勘单位会计制度》。随着外部环境和国家相关政策的变化以及地勘经济的发展,在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如资产的计价、处置,减值,收入确认、成本核算以及收益分配等方面,已经不适应地勘单位对资产管理的要求,不能全面完整地反映资产的真实状况。
1.3缺乏健全的内控机制
一是资产管理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国有资产产权管理意识淡薄,重市场运作、轻经营管理,重生产管理、轻财务管理;二是内部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在资产的配置、使用、处置等方面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三是缺乏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管理职责不清,责任主体不明确;四是管理人员力量薄弱、管理知识缺乏,管理手段方法落后。
1.4基础工作薄弱
一是资产分散管理,资产的预算管理、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三个环节相互脱节;二是资产无偿占用,投入产出不挂钩,配置不公平,承担的任务与占用的资产不配比;三是资产记载不完整、更新不及时、资产处置随意、长期不清理或清查流于形式,造成资产不实、家底不清。
2地勘单位资产管理对策
国有地勘单位在发展地勘经济的同时,应进一步强化经营管理,以资产管理为突破口,以资产保值增值为目标,把提升资产运营质量和效率作为管理重点。
2.1完善制度,构建资产管理长效机制
①实施“两条线”的资产管理模式。根据地勘单位企业化管理改革要求,在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产权制度基础上,按照不同资产属性,对事业和企业资产分类管理。②完善资产经营责任制,发挥考核导向作用。引导和激励被考核单位重视并加强资产管理工作,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强化和充实资产管理考核指标体系;正确处理发展速度与质量、规模与效益的关系,根据资产占用情况,合理确定投入产出比例、节余收益及上缴额度,加大资产投入产出考核力度,扭转被考核单位单纯为完成经营考核指标虚做收入、少摊成本及盲目投资的现象。③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资产管理工作机制。无论是管资产,还是管人、管事,都应明确各自职责,不留管理盲区,加强责任认定,对因违法违纪以及未履行或未正确履行职责等过错行为造成的资产损失,在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基础上做好责任认定工作,并追究责任人应当承担的责任。④建立重大经济事项审批和报告制度。经营单位涉及矿权流转、土地使用权运作、引进资金以及资产处置等重大事项,在合同签订之前,必须按相关程序报批;重大地质成果也应按权属规定统一管理,统一运作。⑤创新资产管理方式。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更新观念,按照地勘市场运行机制要求,推动经营管理创新、财务管理创新、资产管理创新,以价值管理、绩效评价、风险管理、战略决策为重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2夯实基础,提升资产运营质量和效率
一是全面开展清产核资,对于清理出的不良资产,依法依进行规清理;二是强化实物资产的日常管理,对已处置核销的尚可使用的实物资产,按照“账销案存”的办法管理,减少损失;三是实行资金集中管理,合理配置和使用资金,开展理财活动,实现资金收益最大化;四是强化应收账款管理,从合同签订、工程结算、款项清收等各个环节建立可行有效的控制和激励措施,加强客户资信管理,加大清理和追索力度,减少应收账款新增比例;五是加强资质、地质成果、矿权、土地等无形资产的管理,盘活资源,发挥效用;六是强化项目的论证和投资管理,理顺投资实体的产权关系,规范利润分配,加强对外投资和收益的管理,实施投资项目后评价制度,提高投资收益;七是建立资产管理动态数据库,实现资产的配置、使用、处置和收益等全过程的信息化监控动态管理;八是加强资产的购置、使用过程和结果的分析评价,通过对资产财务指标和设备管理考核指标的分析,发现资产在管理和使用过程中的问题;九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资产管理水平。
2.3强化监督,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①强化内部审计。根据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要求以及资产管理的关键环节,完善资产管理的关键业务环节的内部审计制度,对重点项目、重大资产等“三重一大”事项跟踪分析,建立事前参与、事中监控、事后评价的全过程内部审计体系,同时,强化以资产经营责任制、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和干部离任审计为重点的内部审计,由内部纪检监察审计部门对重大投资、大额资金的支付及资产处置等重大事项进行动态跟踪和重点监督。②是借力外部监督。转变观念,根据内部管理的需要,聘请中介机构对单位经营活动开展各种审计和评价,提出改进和强化管理的建议,聘请外部监督机构参与内部审计检查和监督,使监督检查贯穿到资产管理的全过程。
3结语
面对新形势,地勘单位资产管理还有许多新课题。地勘单位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推进产权制度改革,结合行业生产经营和组织机构特点,创新管理,建立起适应时展,适合现代企业制度的高效资产管理模式。
作者:李凤荣 单位:甘肃煤田地质局
参考文献:
[1]杨华.新时期下地勘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6,(7).
[2]李银辉.浅谈加强地勘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J].地质财会,2014,(3).
篇9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资产管理
(一)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主要问题
1、账面资产与实物资产不相符
在传统管理体制之下,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存在着不记折旧、不评估、不核算、存量不清、产权混乱、账实不符的现象。有的单位疏于管理,国有资产被非法侵占;有的利用国有资产办企业、开公司,账外设账;有的单位利用占用的土地违规违法投资开发建设;有的单位国有资产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脱节等等。如许多单位资产原始资料不全,房地产有房产证无土地证,或有土地证无房产证,甚至两证全无,“自留地”和“小金库”的资产更不能明确。近几年由于城市基础设施改建,部分单位办公用房拆除,开发商将房屋建成使用后一直因未给原单位办理房屋产权证明,使一些单位的固定资产一夜之间变为乌有,账面未能正确核算。政府转让或出让一部分固定资产涉及部门单位没有及时进行核销处理,造成账实不符。
2、“非转经”管理不善
利益的驱动使单位加速行政事业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的步伐,不仅增强了单位对国有资产尽可能多的占有欲望,而且由于分散管理运作“非转经”资产,加上体制方面的原因,在行政事业单位经费不足、工作人员工资收入不高、待遇偏低的情况下,存在大量的问题:一是“非转经”后所有权虚位问题更加突出,投资收益和所有者权益容易造成流失。二是“非转经”的资产在运营过程中补偿严重不足。作为经营性资产,其价值补偿是在营运中不提或少提折旧,而所创收入,在财政体外循环。三是“非转经”后资产经营效益低下。“非转经”后财务监督滞后,大部分都没有按照国家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和标准执行。四是收益分配中严重向个人倾斜,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效益收入、租金收入均被提供这些非经营性资产的单位及其所属企业视为集体所有,甚至作为福利,进入单位的“小金库”,背离了“非转经”以弥补行政事业单位经费不足的初衷。
3、资产利用率低
现行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被人为地夸大了与经营性国有资产的差别,而忽略了资产的共性。资产的购建、管理和处置分属于不同的部门,基本上是脱节的,无法形成系统的责任制度。
4、国有资产产权模糊
原则上,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应该实行集中、统一的管理模式,但实际上,目前仍实行的是分散管理体制。资产的购建预算掌握在各单位手中,造成资产际占用权、处置权等全部落在各个占用单位,要进行跨部门、跨单位的资产配置基本上不可能。
(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
1、加快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利用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通过最大化地控制资产的相关信息。资产所有者和资产实际占有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一直是资产管理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完善的资产管理没有便捷的信息流载体是不可能取得实现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对于提高资产管理效率,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加快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有助于更完整地掌握资产的相关信息,从而有利于所有者和管理者强化对于资产的监控,实现由“金字塔”型管理向“扁平”型管理的过渡,减少管理级次,提高管理效率;有助于强化对于资产生命周期全程的跟踪管理;有助于实现资源的共享,增进交流和协作,从而使得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帐面资产与实物资产相符。
2、加强“非转经”资产的管理
建立“非转经”资产专项管理制度,依法进行专项管理。坚持经营性资产有偿使用的原则,以实际占有国有资产的价值,收取一定的资产占用费。进行可行性论证,经营合同须经内部审计,产权转移必须严格报批。对经营成果进行监督。对经营性资产要进行保值增值考核,准确进行成本核算。自办产业的承包方案中要明确单位投入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保值增值考核指标,对完成承包任务并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单位、自办产业和个人,要进行奖励,对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或经营严重亏损的承包人,要追究其经济责任,甚至刑事责任。
3、建立科学合理的国有资产预算制度
建立科学、合理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预算制度和采购制度,是加强资产管理的重要手段。一个单位,需要购置什么资产,如何配置增量资产和处置存量资产,应该充分分析这个单位的存量资产的现状及其履行工作职能的需要,并将两者进行科学的匹配,最后得出决策方案。这个匹配的过程就是编制资产预算的过程。建立科学、合理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预算制度既可有效地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也可为细化部门经费预算提供直接依据,从而解决现行资产配置各自为政、随意性大等问题。在资产配置的具体方式上应引入市场机制下规范的作法,建立以政府采购制度为主的资产购置方式,在公开、公正、公平的环境下,降低交易费用、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4、建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
长期以来,行政事业单位重资金管理轻资产管理,资产管理机构的职责设置和管理模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特别是这一部分资产的产权所有人和授权管理人设置不明晰,不能成为完整的市场主体,严重地妨碍了这一部分资产进入市场,提高其使用效率。因此必须建立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的专职机构势。资产管理机构负责制定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并监督执行,实行资产的产权登记和产权鉴定工作,负责资产流动的处置工作,负责资产营运的收入管理和基金管理工作等。
参考文献
1、方虹:《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透视及对策研究》,《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篇10
当前,我国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对单位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积极找出并分析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成为了现阶段的瓶颈任务。
【关键词】
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改革;具体对策
行政性事业资产是确保政府职能发挥及促进公益事业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当前时期,我国行政性事业资产管理中还存在各类问题,影响了单位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首先指出了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其次提出了完善行政性事业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产管理意识薄弱一直以来,在我国社会经济体系中,都十分关注国有企业范畴内的经营性国有资产,但对于中央和地方范畴内的行政事业型资产及其管理甚少关注,这样就使得行政性事业资产管理改革远远落后于市场经济改革及国有企业的改革步伐。还有部分单位领导者忽视了强化资产管理对单位发展的重要性,对资产的管理力度不强。
(二)缺乏科学的管理体制当前,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部门缺乏清晰的职责权限,并且存在职能交叉的现象。比如财政部门和国资部门没有具体的管理权,财政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主管部门缺乏清晰的资产管理权限,各级机关事务管理局与资产使用单位缺乏清晰的管理,等。
(三)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资产配置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财政预算出现软约束;财产配置标准缺乏必要的约束力;供给渠道狭窄,财政压力大。资产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缺乏一套作用突出的约束激励机制和财产使用评价方法;采用的管理手段陈旧、不够科学规范;未将资产的实物管理和价值管理紧密联系起来。资产处置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资产处置程序不规范;缺乏有效的资产处置方法,使得资产处置中发生腐败和浪费现象。
二、完善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提高管理意识行政事业单位只有全方位的掌握及理解资产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充分认识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才能保证资产管理的高效性。所以应加大宣传和推广强化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力度,促使各部门、领导树立正确的国有资产管理思想,同时培养工作人员积极主动了解有关于国有资产管理方面的政策,只有思想上重视了,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才能真正得以有效运行。
(二)明确具体的管理体制首先,促进各有关部门有效管理及协作;当前,各级财政部门应严格根据规范统一的政策及分级管理的原则,系统有效的管理行政性事业资产。主管部门的工作任务是加强内部行政性事业资产的监督管理;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任务是对内部资产使用过程进行认真细致管理。其次,科学设置资产管理经营机构;加快行政事业性资产综合处置及调剂转让市场,在行政事业管理和市场经营基础上,根据单位具体经济利益情况,明确有利于资产有效处置的方法,安排组织各单位提取本单位闲置资产,采用所有权变更、使用权转让等各类手段,发挥闲置资产的功效,使其成为有效资源。此外,将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紧密挂钩;构建系统完善的资产核算总账、明细账、备查账,还要详细记录固定资产情况,并加强核算;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审批资产购置过程、资产处置过程的制度,切实将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紧密联系起来。落实领导负责制,配备从事资产管理工作的具体人员,资产管理工作应涵盖在政府考核与单位负责人离任审计范畴中,清晰划分各自的职责权限,保证职能作用的全面发挥。
(三)完善管理机制首先,深化改革产权制度;将行政事业性资产纳入产权集中管理范围内,严格根据行政事业性资产的国家所有权及单位占有使用权的原则,由资产管理机构担任国有资产所有者的职能,打破各部门利益格局,集中对产权进行管理。其次,做好资产预算管理工作;资产管理一旦和预算管理、财务管理脱节,那么就会降低国有资产管理的规范化,并且对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的进一步强化也将造成影响。科学的预算安排有利于增量控制,所以必须准确掌握存量资产与增量预算两者间所处的关系。为了满足存量制约增量,增量激活存量的需求,应构建相应的资产配置制度,从而保证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两者紧密结合。最后,明确合理的资产配置标准;只有具备合理的资产配置标准,才能真正强化资产预算管理。配置标准的制定并非一蹴而就,实际中还应掌握了解各类资产及各地区的情况,突出灵活性与原则性的特点。
(四)科学构建资产管理效能评价体系首先,科学有效地评价资产使用绩效是保证资产优化配置,评判资产管理水平的前提保障,所以构建一套完善的资产管理评价体系十分有必要。该体系涉及了资产使用效率、资产增值情况、资产闲置情况等一系列的指标,和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制及单位绩效评价制度的紧密结合,有利于对管理者职能与薪酬变化情况进行有效考核与评价。此外,委托社会中介机构严格核查单位资产管理事项,及时找出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地方。
(五)构建统一完善的资产预算制度一套统一完善的资产预算制度,能够保障资产的有效使用;认真分析存量资产,掌握资产实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资产购置、配置及处置方案,同时将预算管理和经费预算管理有机结合,以此促进方案的有效实施,实现资产购置的科学性、资产配置的合理性、资产处置的规范性,从而达到预期的资产使用效果。同时,统一完善的资产预算制度,能够为政府经费预算提供有利的依据;政府经费预算涵盖在财政部门管辖范畴,然而财政部门实际却不了解资产管理实际情况,并且财务部门预算过程中对存量资产的涉及面较少。因此应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负责资产的预算工作,然后财政部门在此基础上开展经费预算工作,这样就能够防止资金浪费问题的发生。
(六)推行统一权责管理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一,借鉴和吸收西方国家成功经验,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部门应独立于财政部门之外,这不仅有利于对政府资产的有效管理,增强资金的使用效率,而且还避免了腐败行为的方式,发挥监督作用,降低资产闲置率。二,对于同级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应使用统一的管理体制及资产统计,主要涉及人大、党派、社团、政府、政协等各方面的资产。现阶段,人大、政协及政府范畴内的资产实现了统一管理目标,但党派、社团范畴内的资产还未做到统一管理。虽然党派与社团领域内的资产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但内部也存在由财政拨款形成的资产,所以也应统一到管理体制中,从而保证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预算与财政部门有效对接,进而产生统一的预算管理。三,行政事业性资产根据类型,分别由相应的部门来管理。物质管理部门主要管理核心设备,财务部门主要管理资金。核心设备与资金等资产存在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具体部门应进行具体管理,但在宏观上总体管理力度不够,影响了资产管理的有序性。各种类型的行政事业性资产在宏观管理上必须实现统一权责管理,从而保证配置的统一性,防止权能分散。四,行政事业单位建立专业的资产管理部门,主要对占用使用资产进行管理和维护,及时有效监督所属下级资产占用使用单位的资产管理与使用情况。在单位放权管理过程中,应制定规范匹配的管理原则和切实可行的办法。
三、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我国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改革过程中,应紧跟现代社会发展情况,分析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在进行资产分配、使用、管理、处置等工作时必须满足国家相关法规的要求,不得盲目或随意的处置资产。还有,行政事业单位应积极与财政部门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共同强化资产账务管理。
【参考文献】
[1]杨晶晶.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9(2):64-65.
[2]王彪.我国行政事业性资产优化配置与绩效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3]黄淑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几点建议[J].中国农业会计,2011年07期.
[4]高卫斌.完善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机制的研究[J].产权导刊,2011年08期.
[5]杨小华,张波.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方式变革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