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连锁行业研究范文

时间:2023-08-31 17:03: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药连锁行业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医药连锁行业研究

篇1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医药连锁 国际比较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医药连锁业面临着严重的挑战,重构医药商业经济模式,加速科技进步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研究国外医药连锁业不仅能使我们深入了解医药连锁经营的竞争优势,而且可以为我国医药连锁业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通过对发展连锁药店较早、经营成熟的国家进行研究,可以使我们少走弯路,借鉴其发展经验并归纳出连锁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为我国所用。

一、美国医药连锁行业的发展特点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药品生产和销售及使用大国之一,其用药量占全球用药量的1/4。美国药品零售市场的开放程度、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在全球同行业中也是最高的,尤其是在药品连锁经营的规模化、规范化、集约化等方面,连锁经营的竞争优势在美国药品零售市场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目前,全美共有5万多家药品零售店,其中,全美零售药店连锁协会所属的140家医药连锁企业拥有3.2万多家药店。美国医药连锁行业的发展特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医药分家经营和完善的药品质量保障体系

美国是医药分家的国家,医院一般只设住院药房而不设门诊药房,门诊病人在取得医生处方后,到药店购药。参加医疗保险的患者,在社会药店可以获得保险公司对处方的支付。目前,全美有处方药5000多种,零售药店一般备有2000—3000种。处方药均采取封闭式柜台,须凭医生处方、药剂师签字后方可销售。

美国连锁药店有一套全面系统的质量保障制度,这种制度的优越性十分突出:

1、使患者安全用药获得多重保险:其一,避免因医生与药品处方存在利益关系而衍生的大处方问题,造成用药本身的不科学、不安全;其二,患者拿处方到药店购药时,药剂师会对处方先进行评价,一旦发现处方存在用药不合理或有安全隐患或不能肯定是否为某个医生开出时,药剂师会致电开处方的医生,要求其对处方进行修改或加以确认,形成对处方的监督机制;其三,对处方药的控制,必须凭医生处方。每个药店都可从联网计算机上查到全国所有医生的登记资料。

2、使得医药消费市场更有秩序。美国的药剂师是一种职业,一般要具备较高的专业修养,如取得博士学位,并熟悉美国法律,通过认证方能上岗,其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有权调查患者的诊断资料,这使得药品的使用存在着相互的监督制约关系,为药品消费市场建立了科学的秩序,给医药经营者创造了公平的竞争环境,促使他们把更多精力放在如何加强管理、改进服务、降低成本和提高市场占有率上。

3、从药品本身来看,连锁药店所经营的药品质量十分安全,均由生产厂家予以保证,即使有质量问题也是由生产厂家负责。到效期后未销售的药品一般由生产厂家予以退换,不会由销售商承担损失。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规模经济,提高行业集中度

当今美国的药品零售行业已经具有高度的集中性,大部分市场份额已被少数几个大的连锁药店所垄断。为了降低成本:首先,美国在药品连锁业规模化发展的同时,各种零售管理方式和电子技术也被应用到连锁药店中,如忠诚顾客计划、品类管理、电子数据管理、卫星通讯、物流配送系统等,这些先进管理方式和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连锁药店的经营效率和效益。其次,连锁药店企业总部设有采购团,其成员均为具有专业能力和经营水平的专家。所有商品必须经过采购团审批才能签署进货合同和进入药店销售,同时供应商还要交纳一定的上架费用。很多药店都不自设配送中心,而由批发商来承担物流任务,依靠电子订货系统,与批发商或供应商在网上联络、传递需求,由此实现了沟通的流畅无阻。

(三)药店经营品种多样化,并发展自有品牌产品

美国药店中经营的商品琳琅满目,除药品以外,从照相器材到家用清洁用品,甚至于糖果和饮料一应俱全。药店商品基本按OTC药品、保健食品、小型医疗器械和卫生材料、化妆品等陈列。美国药店多元化经营的原因有二:一是历史原因。美国药店多元化经营具有很长的历史,它的形成是与北美独特的历史、文化和传统分不开的。18世纪末19世纪初,随着美国人口向西部迁移,处在美国西部地区的药店逐渐发展成为人们进行货物交易的场所。顾客在药店里用食品、动物毛皮、自制布匹以至于任何有用的商品来变换所需的药品,药剂师再将交换来的商品重新在药房销售。随着这种商品交换方式的发展,药店老板发现他们可以从这种经营方式中获利,从而这种经营方式得以保留。二是由于竞争需要。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受到价格竞争的压力,美国连锁药店健康产品的毛利率并不高,比销售一般商品的低,且有不断下降的趋势。为了提高其经营毛利率,并体现零售业“集中化、大而全、一站购齐”的经营理念,同时也是受美国人口郊区化的影响,美国药店经营商品呈现种类多而全趋势。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连锁药店开始尝试以“健康美丽产品专卖店”的概念为主旨,向健康、美容、家庭护理、体育用品、服装和食品方向发展。其经营理念:凡是与健康、美丽相关的产品都属于可经营范围,包括婴儿尿布、健康洗液等用品,各类护肤品,以及为特定人群如婴幼儿、妇女、老年人、残疾人等准备的一系列适应其特定要求的生活用具,另外还包括日用品,如贺卡等。其核心商品分三大类:处方药、非处方药、美容护理及保健用品。也是受价格竞争的压力,连锁药店另一发展方向是开始经营“自有品牌产品”。这也是美国零售业中很流行的方式,即由生产规模很大的厂家进行生产,厂商不用做营销工作,只须按照零售商的要求进行定牌生产。这样由于生产厂商只需考虑扩大规模、提高生产率,其产品成本自然就较低。而药店拿到这类价格低于同类品牌商品20%左右、质量可靠的产品,冠以自己品牌,其毛利率就有很大的上行空间,一般可达40%—50%。

(四)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美国全国零售连锁药店协会(NACDS)成立于1933年11月,其最初目的是有一个组织以统一的口径代表零售药业发言,敦促政府建立连锁药品法规,以促进医药连锁业的发展和繁荣。该协会由95名专业人员组成,包括律师、药剂师、图书管理员、零售商、政府事务专家、游说议员者。协会首先是帮助各成员沟通信息,联合与交流,每季及每年对各成员店进行信息汇总和分析,出版专刊,行业标准。每年都有各种形式的年度行业大会,其中最重要的是非处方药大会,遍及全国乃至世界的成员们都会派代表参加。协会从全局的高度,对整个行业的未来发展做出分析,制定战略对策。另外,协会会不断与政府沟通,努力影响政府和立法机构,争取成员的最大利益,其竭尽一切能力为成员们的共同繁荣服务。

(五)保险业为医药连锁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随着美国医药连锁业的蓬勃发展,保险业也逐渐加入到医药连锁业中。介入药房的保险机构被称为“第三方”,这种药房保险则被称为“第三方保险”。第三方保险的目的在于保护顾客的利益。顾客参与第三方保险之后,若在参与保险的药房购药,可以获取一笔可观的补助。在美国,有l/10以上的药房处方可享受《美国医疗补助方案》提供的补助。投保机构为其顾客提供了多种补助形式。如果是第三方直接付款,顾客仅支付给药房一部分费用,其余费用由药房向第三方索取;如果是第三方补助,则顾客支付药房全部费用后再把账单提交给第三方,以获取补助。第三方保险给顾客带来了实际利益,所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近几年,第三方保险职能也由单一补助药款扩展至“保健管理”。“保健管理”包括控制处方成本、监督药品合理使用等。由于75%以上处方药由医疗保险机构支付,医疗保险机构己逐渐成为影响美国药品市场价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各大制药厂商已逐渐将推销其药品的重点对象转向各医疗保险机构中的“决策者”。药品的零售价格基本上是由医疗保险机构(即所谓的第三方付款者)、经销商或零售商与厂商共同商定,并由市场来调节。

(六)与批发商的密切合作

在美国,药品批发或零售的界限分明,批发商决不做零售业务,以确保自己的服务质量。一家药店通常只有一家批发商来提供全线产品、全套服务,批发商向零售商保证所有的商品次日送到,保证高于98%的配药速率及正确率,提供优惠的退货政策和及时的客户商业反馈等。美国前五大批发商的经营额之和占到了全国经营总额的95%,行业垄断趋势明显,批发商为美国药品流通过程中费用的不断下降发挥了重大作用。在美国,一方面药品批发商以其高效率、高质量的服务,成功的扮演了专业物流商的角色,为药品连锁企业的大规模跨地区甚至跨国经营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另一方面,连锁药店也以其庞大的销售网络,惊人的采购能力成为药品批发商心目中极具份量的客户。正是这种利益的互补性为连锁药店与药品批发商的密切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药品批发商为美国药品的流通过程中费用的不断下降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美国连锁药店的发展做了巨大贡献。

二、日本医药连锁行业的发展特点

日本在20世纪20年代末开始从欧美引进连锁经营,20世纪50年代才真正起步,尽管起步较晚,但目前连锁经营在规模、管理、经营等方面都处于发达国家前列,己成为连锁经营的第二大国。日本医药连锁业的发展具有如下特点:

(一)从经营模式来看

日本药店大体上有两种经营模式:其一是传统意义上的专营药品的“药店”,在日本称之为“调剂药局”。该类药店一般有政府授予的出售处方药销售资格及专职的注册药剂师,选址也多分布在医院附近。一般而言,“调剂药局”的规模较小,营业面积多在数十平方米之内。另一经营模式是连锁药店业态。连锁药店在日本出现不过50年,但其灵活的经营模式,加之政府对药品经销的政策逐步放宽,近年来的发展势头异常迅猛。

(二)从店铺规模来看

据日本连锁药店协会(JACOS)最近的调查显示,日本现阶段连锁药店店铺规模都较大:61—150m2的数量最多达2614家,占总数的36.0%;而30m2以下的店铺,则占2036家,占总数的28.1%;31—60m2的有1147家,占总数的15.8%;151—300m2的有1105家占总数的15.5%;300m2以上的有356家,占总数的4.9%。日本药店规模与选址密切相关,有两类:一是选址于郊外,即郊外型店铺。营业面积多在1000平方米以上,有的甚至超过3000平方米,多元化经营,经销商品达2、3万种;另一种模式是街区型店铺,即选址于市内商业街或人口稠密的街区,营业面积一般在400平方米左右,经销商品1万余种。在现有连锁药店中,第二类规模的门店数量最多,竞争也最为激烈。

(三)从多元化经营来看

由于医药用品是有需求而无欲求的商品,即一般人只有在感到身体不适,才会产生对药品的实际需求,才有购买药品的欲望。也就是说药店不会因为节假日而消费者数量剧增的现象。因此多元化就成为吸引消费者的重要手段。就商品构成而言,连锁药店经销的商品不只局限于医药用品,还包括化妆品、洗浴用品、清洁用品、非生鲜食品、酒水饮料及其他日用杂品。据统计,目前日本连锁药店内的商品销售额中,药品占30.2%,化妆品占29.7%,日用杂品占24.6%,其他类商品占15.5%。也就说,虽然称之为“药店”,但实际上其药品销售已不占主导地位。日本连锁药店在多元化经营的同时,注重对经销商品的优化组合,即按购买频度、毛利率的不同,以“顾客贡献度”、“利润贡献度”的高低确定商品定位,系统合理地制定铺货及促销营销计划,力争经营收益最大化。

(四)从商品陈列来看

日本连锁药店的最大对象顾客群体是女性,且以年轻女性居多,因此在陈列上注重以下原则:一是“沿墙陈列”原则。为给顾客以商品琳琅满目的印象,日本药店在商品陈列上非常注重对店内墙壁的利用,而货架则采用低于人体身高的设置,并尽量多地陈设中心岛,使顾客能够很自然地在店内环游移动。店门口多采用开放式设置,使行人从店外能够一目了然地看到店内顾客购物的景象,营造橱窗效果,吸引过往行人的注意。二是“反重力陈列”原则。通常货架的铺货黄金线在人的眼睛高度的位置,并在此陈列最畅销的商品。而一些重量、体积大的商品则按重力原则,依次由黄金线向下陈列。三是注重色彩搭配。通过色彩的利用,有效营造卖场气氛,达到延长顾客店内滞留时间的目的。

三、美日医药连锁经营的国内外比较分析

(一)医药连锁经营基本情况的比较

首先是从药品分销和批发的集中度来看。日本排在前五位的行业集中度为80%,美国排在前三位的就高达96%。美国药品销售额占世界药品市场的份额40%以上,但药品批发商总共只有70家;日本药品销售额占世界药品市场的12%,也仅有147家药品分销企业。其次是从发展阶段及发展规模来看。目前我国医药连锁业只相当于美国20世纪40、50年代水平,药店数量众多达23万家,但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美国2000年全国有医药零售店约5.2万家,连锁药店约3.2万家,其中前5家医药连锁企业的分店总数达15829家。再次是从医药分销体制来看。在美国药品零售药店的销售比重为74.9%,零售药店是患者购药的主渠道。而在我国,85%左右的药品都是由医院卖给患者,这种独特的买方垄断地位,最终导致药价虚高。

(二)专业化市场中介组织健全程度的比较

美日两国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药品流通中介服务市场。在药品采购方面,美国专门成立了“药品集中采购组织”,该组织通过接受多家医疗机构的委托,形成较大的药品采购订单,再与药品生产商或批发商谈判,在获得比医疗机构分散采购更低的药品价格的同时,也把医疗机构从繁琐的采购事务中解放出来,降低了医疗机构的运行成本;美国的“药品购买福利组织”则专门面向医疗保险公司提供和制订药品目录、审核医生处方和办理药费支付等服务,极大地改善了各家医院分散操作的低效率。日本早在1941年就专门成立了“药品批发商协会”,主要从事收集、提供市场信息、监督行业自律、强化流通过程的质量管理、推动药品流通的标准化等。该协会组织编制的药品编码、医疗机构代码等技术标准,提高了医药企业的信息共享水平。而我国根本就没有规范有序的专业化市场中介组织。

(三)药品配送情况比较

美国的医药物流配送中心规模都比较大,具有电子自动分拣、自动运送装车的特点。美国通过第三方物流来实现药品配送服务,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配送中心的快速高效的物流配送。日本也是通过“社会共用物流配送中心”为流通平台。这些物流配送中心采用了先进的自动立体化仓库和自动分拣系统、自动检验系统,从进货检验、入库到分拣、出库、装车,全部采用各种标准化物流条码,较好地适应了高频率、小批量分拣出货的需要。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对多家医药连锁企业供货的配送中心。我国医药连锁企业都拥有着自己的药品配送中心,对自己所属连锁药店进行药品配送,但大部分配送中心的建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国家对连锁药店建立的要求和GSP的达标。

(四)信息技术手段的利用情况比较

美国连锁药店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IT),实现了高效率的管理,从而节省了费用,保证了经济效益,各家药店均有先进的计算机系统终端,从而实现流程化、标准化管理,包括电子数据管理(EDI)、卫星通讯、配送盘货控制、销售分析和员工绩效考核。另外,连锁药店依靠电子订货系统(EOS),与批发商或供应商在网上联络,实现了沟通的畅通无阻。POS扫描系统、EDI及计算机网络的运用都给美国医药连锁业创造了巨大的价值空间。日本制药协会建立了“日本药品电子网”,作为专业化的药品数据通讯服务机构,可以为所有医药企业提供互联网药品数据交换服务。而我国大多数医药连锁企业的配送中心仍然靠人工手写的方式进行药品配送,尚未实现配送中心与各零售药店之间的网络化管理,无法实现远程数据、信息的双向实时交换,对市场缺乏及时、准确、动态的把握。

(五)连锁药店营销情况比较

首先是在多元化经营方面的比较。美国和日本的连锁药店多元化经营都很成功。而我国连锁药店一般只销售药品或中药饮片,药店专业化色彩很浓,只有少数药店开始进行多元化的经营。其次是自有品牌产品销售方面的比较。美国和日本连锁药店的自有品牌产品销售都已达到了较高的比例。最后是在执业药师方面的比较。美国药店按联邦法律规定都必须设有药师,药师的专业咨询服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日本连锁药店平均每家分店药师人数为1.75人。而我国医药连锁业中的药师严重不足、水平也不高,多个连锁店共用一个执业药师和大量连锁药店没有执业药师的现象十分普遍。

四、启示

(一)尽快构建公平、公正、统一、有序的医药零售全国市场

构建一个公平、公正、统一、有序的医药零售市场离不开政府的作用,政府一要制定科学规范的技术标准来规范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从而促进企业软、硬件水平的提升。二要制订科学的行业发展规划,缩短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三要加大对医药连锁的基础工作方面的指导。四要加快医疗改革步伐,为医药流通发展拓展空间。

(二)建立健全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医药商业协会的桥梁作用

篇2

一、互联网思维阐述

互联网思维是由由百度公司创始人李彦宏首次提出的,他认为企业家们要有互联网思维,有些企业做的事情不是互联网,但企业家思维方式逐渐从互联网的角度去想问题。近几年企业界和学术界从不同视角对互联网思维进行了诠释。总体来说,互联网思维是指一种新的商业思维方式,即企业要有互联网理念,基于当下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学技术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

二、医药零售连锁企业面临的难题

(一)经营模式单一

近年来众多医药零售连锁企业通过增加门店数量迅速扩大企业规模以此获得市场竞争地位,但在扩大经营的同时,企业面临产品服务同质化、营销模式单一等问题。在产品服务方面,目前众多医药零售连锁企业只为顾客提供药品销售,由于药品特殊性,顾客更希望获得专业化咨?服务,但目前众多医药零售连锁企业只是扮演销售药品的角色,在产品服务方面缺乏差异化;在营销模式方面,医药零售连锁企业主要通过门店间打价格战,如通过会员日打折、店庆等活动加强产品促销增加客流量,但由于传统上一家药店只能服务周边二、三公里范围的用户,因此效果甚微。单一的经营模式加上近年来门店租金和人工成本的逐年增加,使医药零售连锁企业以传统经营方式发展愈加艰难。

(二)专业人员匮乏

药品与人们健康密切相关,因此,药品销售人员必须具备医药相关的专业知识。但近年来我国医药零售连锁企业迅速扩张同时面临专业人士缺乏的难题,特别是具备执业药师资格的专业人士极其紧缺。由于药品特殊性国家政策规定医药零售门店必须配备专业的执业药师,但众多医药零售连锁企业目前专业人士数量无法满足企业的发展。以广西医药零售市场为例,2014年零售药店数15000多,2015年1月零售药店执业药师注册人数3555,远远无法满足每店配备1名执业药师的要求。很多连锁企业领导表示,一线专业销售人员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

(三)管理方式落后

目前中国药品零售业以区域发展为主,该行业突出的特点是“多、小、散、乱”,整个医药零售行业知名品牌的龙头企业很少,众多企业采用的是粗放式管理方式。具体体现在一是企业缺乏长远规划。众多医药零售连锁企业缺乏长远规划,只是盲目的追求门店数量增加规模,对门店管理缺乏精细化,导致内部管理无法跟上规模的步伐。其次是高耸的组织结构降低了管理效率,目前大部分医药零售连锁企业都是民营企业,采用简单的直线型组织结构,决策相对比较集中,中间层管理较多,随着规模的增加出现了内部管理混乱。三是总部和门店缺乏沟通,众多医药零售企业缺乏管理信息系统,总部没办法及时做到供货和门店管理的监督。四是医药零售企业处于医药行业价值链终端,与药品供应商的沟通不畅通导致货物不能及时向门店供货。管理方式的落后使企业在很难达到规模经济效益,制约了企业的长期发展。

三、互联网思维下医药零售连锁企业的创新发展路径

通过以上分析看出医药零售连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众多难题,笔者认为在当下互联网大环境下,医药零售企业要向其它行业零售企业看齐,积极拥抱互联网,深入互联网思维在企业经营模式、人才培养、内部管理三方面进行创新,寻找医药零售连锁企业发展的新路径。

(一)基于互联网思维拓展新的经营模式

某医药零售企业专业人士指出,在医药零售市场只考虑两个问题,一是毛利率,二是客流量。如何增加客流量是医药零售连锁企业的发展关键。传统的门店服务的顾客数量受到空间的限制,因此医药零售企业要基于互联网思维重点在产品服务和营销渠道方面拓展新的经营方式,增加服务的顾客数量。基于互联网思维建立020全渠道营销模式,医药零售企业可以通过建立自身的网上商城或通过第三方平台,顾客可以随时在线进行所需药品的选择,医药零售连锁企业通过自己配送或选择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产品配送,该模式消灭了空间的限制,门店可以服务不同区域的顾客。同时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提供多元化服务。如目前北京老百姓大药房通过与微医网平台合作,通过运用远程门诊系统使专业医生为顾客提供预约挂号、在线问诊、电子处方等服务,通过该方式,不仅提升了用户的服务体验,也拓展了企业业务。

(二)基于互联网思维加强员工培训

传统培训方式既要耽搁员工的工作时间又要投入大量资金,医药零售企业在当下激烈市场竞争环境中利润点越来越少,因此众多企业都不愿意为员工提供培训,但由于药品特殊性,门店又急需专业人士服务,面对这个矛盾,医药零售连锁企业可以基于互联网平台创新培训方式。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如有员工要考执业药师资格证,企业可以为员工购买相关培训的网络课程,这样员工可以再休息期间通过互联网观看课程视频而获得相关专业知识;同时由于医药零售企业门店都比较分散,这增加了员工平时培训难度,企业总部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让员工通过视频会议来进行专业知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加强了总部与门店之间的有效沟通。

(三)基于互联网思维提升管理水平

篇3

所谓的药妆,现在依然没有确切的定义,但就目前的行业特征、市场表现形式和产品内涵来看,“药妆应该包含两层含义:

1、 药妆产品:这是在产品层面上进行定义为具有药用作用的化妆品,最典型的产品欧莱雅的“薇姿”;

2、 药妆行业:这是在行业层面上进行定义为以药妆产品为主要经营对象的零售店以及由其供应链而组成的行业,是一种行业形态。

这样的定义就犹如OTC,既指OTC产品(非处方药),亦指从事以OTC产品为主要经营对象的OTC渠道。而我们通常所指的“药妆“应该是广义上的”药妆行业“,是一个经营业态,这个业态有几个特征:

1、 以小资阶层、白领丽人为主要的消费群;

2、 所经营的商品中,“非药品”的比率在70%以上;

3、 具备一定比例的特色药妆商品;

4、 经营场所一般设在商务区(CBD)、休闲地段,与目标人群工作、休闲、生活地点相吻合。

崎岖不平的“药妆路”

近几年来,药妆业态在医药零售业态显得颇为热门。与OTC行业的竞争压力相比,这一行业专门面向具有较强消费能力的小资、白领丽人,具备广阔市场空间,且专业竞争者寥寥无几,堪称“金砖市场”。一时间,试水“药妆”业态的连锁药店枚不胜数:海王星辰、广州健民医药、上海华氏大药房纷纷斥资涉足这一领域,好不热闹,甚至业界还将2006年界定为“药妆年”。 可谓从者云集,但是为此挖到“金山金矿”的却是凤毛鳞角,甚至是经营惨淡。首先是于2004年在广州率先试水药妆的广州健民医药连锁店于2006年关闭了其位于上下九路的第一家也是最后一家药妆店:“伊人天地”。同时海王星辰连锁药店中经营模式与产品结构和药妆业态最为接近的个人护理用品专柜的赢利前景亦不甚明了。可见药妆之路,是崎岖不平的。

药妆路,为何成为崎岖路?

在这个业态中,既有风光八面、日进斗金的屈臣氏,也有苦苦挣扎、惨淡经营的诸多连锁药店。我们不禁会问,反差为何会这么大?各个连锁药店一不缺资金(他们都有实力雄厚的母公司作靠山),二不缺人才(经过多年的市场洗礼,医药零售业也不乏顶尖的经营人才)。造成这种冰火两重天的原因是什么?

1、 供应链缺乏:任何一个零售业态,都会有与之相匹配的供应链。而就连锁药店面言,其所经营的商品供应大部份来自于上游的医药商业企业,小部份直接来自生产企业。在这种供应条件下,确保对其本身的传统药店的供应没问题,但肯定无法确保其所经营的“药妆店”的商品结构的需求。就连现在威风八面的屈臣氏,当年也许也深受专业供应商“缺位”的困扰。早些年间,屈臣氏门店的“进口货”占有相当的比重。这也许是屈臣氏为了取得产品结构的优势所作的差异化经营策略,但也许是由于大陆缺乏优秀专业的药妆供应商而不得不转道香港寻求“援助”的无奈之举。当然,经过多年的发展,随着屈臣氏的商品结构中“国产化”的比重越来越高,其供应链依然能保持良好的运转,与其多年以来的商品结构与供应商的优化与沉淀是密不可分的。而这一点却是国内的医药零售企业所不具备的。

2、 商品结构的缺陷:由于供应链的制约,使得各连锁药店的所经营的药妆店的商品结构先天不足,无法满足药妆店的经营要求。一般来说,药妆店的非药品比例会超过70%。就拿屈臣氏与万宁来说,其门店中药品的销售占比与药品的货架空间占比都不会超过20%。反观这些试水药妆的连锁药店,其药妆店中的药品的比重是下降了,主要在经营非药品,但是拿得出手的、能够形成竞争力的药妆商品却少得可怜。在这些药妆店里所经营的商品在其他的传统药店中也在经营。笔者曾经问过某连锁的高层“你们的药妆店与其他门店的商品结构有哪些本质的区别?”。对方“自豪”的称:我们所有药妆店均引入了薇姿的专柜。仅此而已。

3、 经营人才缺位:在所有涉足药妆的连锁药店中,药妆店的营业收入只占其很小的比率。也就是说,药品经营依然是其主营业务,药妆店只是个副业。这就产生两个问题:其一是决策层在经营决策中往往会绝对地偏重于医药商品的经营而忽略药妆产品,使药妆业务板块无法获得足够的重视并缺乏资源支持;其二,由于药妆的业务板块太小,无专门的业务部门对其负责,最高业务负责人也许就是药妆店的店长,这是绝对的“位俾言轻“,就算有良好的经营思路和手段,也难以上升为企业意志而得以实施。就这些试水药妆的连锁药店而言,基本上没有为这一新的业务板块组建专门的队伍,没有引进专门的人才,也没有对药妆店的管理与营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就等于是由一位老将军带着一群老的队伍打了一场新的战役。

4、 创新缺失:药妆做的是女人而且是时尚女人的生意,这类女人大多细腻、挑剔、时尚、“贪新鲜” 。这就要求药妆的经营者要有创新思维,不断地推陈出新,以迎合目标人群的不断变化的需求。不但经营场所设计要求品味时尚,同时也要在商品结构、促销方式、服务手段等方面不断创新。正因为如此,屈臣氏、万宁等专业的药妆经营者不断地引进新品、更新促销手段。就这方面而言,可能是连锁药店最短的“短板”。

5、 先天不足:药妆产品,对中国大陆来说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更重要的是缺乏相应的法律地位。现行的监管体系中,只有“特殊效用化妆品”与药妆的产品概念有一定的相似与关联。同时这一行业也在发展与完善之中, 目前而言,在中国大陆地区经营得较为成功的均属“外来和尚”。来自香港的屈臣氏和万宁,来自台湾的统一康是美,而屈臣氏则为这一行业的绝对霸主,其他均属未成气候。因为缺乏成熟的模式与统一的监管体系与机构,反而让习惯了与监管机构打交道和“研究”相关监管条律的医药行业的经营者们找不到方向,找不到经验借鉴,一切都摸着石头过河,“交学费”在所难免。

药妆路,不是断头路

虽然国内的连锁药店在药妆之路上旗开不利,但从屈臣氏、万宁的发展势头却可以看出市场的前景与机会。虽然他们的经营模式与思路不可抄袭与复制,但其发展的经验可以作为借鉴,当初交上的“学费”肯定也会有收获。至少我们从这些困局与失利中总结出两个方向性的答案并加以偿试:

1、 经营独立:首先要将药妆业务作为一个独立的业务板块,发展一支独立的业务团队。选定合适并熟悉药妆行业的团队首脑作为领军人物。力求让具备新思维的新将军带上一支全新的军队打一场新的战争。这样才能克服经营人才缺位、创新缺失、商品结构缺陷等一系列问题;

2、 托管经营:如果自已无力经营或经营的机会成本太高,则可考虑托管经营,就象现在医院内的药房因诟病丛生、经营不病善而纷纷托管给OTC一样。不妨将这些药妆店委托给那些诸如屈臣氏、万宁等专业的药妆经营机构去经营。这样在以下几方面起到正面效应:

A、 解决供应链缺乏的问题,借助其高效、完善的供应链及时保证货物供应,避免商业机会的丧失;

B、 通过解决供应链的问题来解决商品结构差异;

篇4

SCP分析模式又被人称为市场的结构、行为、绩效分析模式,是“结构(Structure)、行为(Conduct)、绩效(Performance)”的英文缩写。SCP模式分析法,也就是将某一行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三要素相结合的一种研究分析方法,是一种基本的市场分析工具。

市场结构分析

市场结构,是指对行业内各企业的竞争形式、竞争程度、经营方式、价格形成等产生重要影响的市场要素。衡量市场结构状况的指标主要有行业市场集中度、区域市场集中度、差异化程度、进入退出壁垒、宏观政策环境等五个方面。

行业市场集中度

它体现的是行业的垄断程度和整体竞争程度的高低。这一指标通常由销售额前4位或前8位之和占行业总销售额的比重(也就是CR4或CR8)来反映。按照惯例,行业的市场集中度CR4

区域市场集中度

它主要表现在行业内的各个企业在空间位置上的分布格局。它体现的是地域上竞争饱和状态,以及门店未来的扩张方向。我国零售药店的区域发展很不平衡,东中部地区市场比较集中,有的地方甚至已经过度饱和,西部市场的拥有量明显不足;省会城市、大中型城市市场相对饱和,二级地市及农村地区零售药店数量明显匮乏。

但不少医药零售连锁企业把进入新的省市特别是二级市场和农村市场列入企业发展规划。由此可以预见,未来几年我国零售药店的分布将呈现向低端市场扩散的趋势。

差异化程度

无论是从业态,还是从服务手段或是经营形式上来看,差异化程度都非常小:零售业态基本局限于“苹果”(平价大卖场)+“葡萄”(传统的小规模连锁药店);服务手段比较单一,服务创新能力比较弱;经营形式比较单一,大部分都是传统意义上的“药店”,而不是与药品相关的“健康店”。差异化程度小也说明我国医药零售企业还有很多可探索的发展空间。

行业进入、退出壁垒低

我国药品零售行业进入的壁垒低。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行业准入门槛低。按照国家有关部门规定,注册一个单体零售药店,只需要50万元的注册资金、40平方米的经营场所就够了。随着市场的饱和,现在有些地区出台了区域性的宏观调控的法规。如北京对开办药品连锁经营的企业规定的进入壁垒为:门店在15家以上、每家店经营面积在100平米以上。其次是开设新门店的启动成本低。门店装修、货架、柜台、收款机、房租等一次性投资可以分期付款;而经营的药品大都是供应商提供的首次无现款铺底货,现款进货部分比例只占到商品总额的30%左右;药店与供应商货款结算方式一般为月结或卖二结一甚至是卖三结一;需要支付工资的直属员工很少,大部分由有实力的供货商派出的促销员填补。

这种低进入壁垒的结果,一是让各路业外资本快速地涌入本行业,二是使更多的业内企业规模(门店的数量)更进一步的扩大,这两方面的原因都会导致零售药店的数量越来越多。截止到2004年年底,我国医药零售药店在GSP改造后总数已接近14万家,虽然比以前门店数有所下降,但是随着农村市场的开发、连锁业的发展,今后药店的数量会大量增加。

医药零售企业退出时主要面临的是库存商品处理(往往是清仓甩卖、硬性退回供应商、甚至是卷货潜逃)、设备硬件转让折扣等方面的损失,这些损失相对来说较小。

宏观政策环境

近年来,随着医药分销领域的对外放开,为了促进我国医药零售业特别是医药连锁企业的发展,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例如,为了早日实现在《全国连锁经营“十五”发展规划》中提出的促进建立10个左右国内外知名的、拥有网点超过1000个以上的医药零售连锁企业的目标;国家经贸委将把医药连锁企业的物流配送中心建设、信息化建设等,列入国债贴息项目给予重点支持。从政策上来看,国家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同时鼓励企业通过正当竞争手段来实现企业间的优胜劣汰。

市场行为分析

市场行为,是指各个企业在市场上为了获得更大抗风险能力、更高的盈利能力和更强的竞争力或其他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行为。我国医药零售企业在市场行为上主要表现为跑马圈地、降价圈人和联合重组。

跑马圈地

在医药零售业区域市场集中度低、进入壁垒低以及行业政策扶持的市场结构基础之上,一些药品零售企业纷纷将增加门店数量、扩大经营规模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一些医药零售企业对门店数量的追逐几近“疯狂”。于是乎,医药零售行业出现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跑马圈地运动。

从以下医药巨子曾经对外界公布的宏伟的“扩军”计划,我们可见一斑:深圳万基药业要用20亿元在全国建1万家药店;三九集团矢志投资13亿元,誓言5年内开设1万家连锁药店;华源集团计划投资至少10亿元,以每年1000家的速度扩张,5~10年内开设1万家药店;丽珠集团拟在5年内投入2~3亿元资金发展药品零售连锁经营,目标近1000家;深圳一致、海王星辰也宣布了“1000家”的扩张战略……

姑且不管这些巨子们的扩军计划实现得怎么样,但是可以看出企业希望借此扩大规模,构筑销售网络资源,增强自身的药品分销能力,提高自身与供应商的谈判议价能力,从而在分销速度及购进成本上获得竞争优势。

降价圈人

对于我国的消费者来讲,价格敏感度十分高,他们喜欢便宜、实惠的商品。“没有一分钱打不倒的顾客”成为销售名言,于是,一批药店经营者们,举起降价大旗,开办了平价大卖场、经济药店,甚至药品折扣店,以真正的价格优势,对顾客进行价值让度,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最终达到抢夺有限消费资源的目的。

早在2001年底,武汉的隆泰大药房就将所售2000余种药品平均降价40%,催生了武汉的“汉森”、“天成”、“正和”等一批平价药品超市。

2002年8月31日,江西第一家仓储式平价药房“开心人”在南昌开业,打着“比核定零售价平均低45%”的大旗出售1500平方米大厅里的5000多种药品。开张当天,消费者如潮水般涌进店里,将整个售药大厅挤得水泄不通,一个侧门的玻璃当即被挤爆。全国300多家各类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更使得它成为中国平价药房的代名词。

此外,还有湖南的“老百姓”、北京的“德威治”、福州的“惠好”、合肥的“百姓缘”,等等,他们都在喊着“一切为了老百姓”的口号,努力创造中国药品的“平价时代”。但是,随之而来的麻烦是“平价”对业界本已约定俗成的行规进行着“破坏”,一些强势终端纷纷联合起来对上游生产商和供应商发难,妄图以抵制进货等手段将“平价药店”清出市场。业内人士认为:只占药品零售总额5%在夹缝中生存的“平价药店”对市场还起不到“洗牌”的作用,它只是在“补需市场”,但是价格回归价值是市场必然。

近日,根据老百姓大药房总部统计的数据,2004年老百姓大药房在全国市场的总销售额突破18亿元,比2003年增长140%,首次坐上全国药品零售业的头把交椅。平价药店后发力量让业界不能小视。

联合重组

经过“跑马圈地”和“降价圈人”后,很多药品零售企业基本完成了他们的资本、网络及客户资源的积累,企业间的强大分化日渐明显。强者更强,弱者渐弱。因此就出现了优势企业的资本扩张和劣势企业间联合重组。今后二三年内,仍将是药品零售企业重组、整合的关键时期,行业重新洗牌,汰弱留强,分化在所难免。医药零售行业扩张、联合的方式基本有以下几种:外资 + 本土知名企业、本土知名企业 + 本土知名企业、本土单体药店 + 单体药店。

市场绩效分析

市场绩效,是指企业在既定的市场结构下其市场行为所决定的行业整体发展水平和企业盈利水平。下面从医药零售企业的数量、规模、销售增长速度、利润率四方面来分析我国医药零售行业的市场绩效。

门店数量越来越多

截止到2004年6月30日,我国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已达到1349家,门店总数已达到5万家;药店总数达到近20万家。随着GSP尘埃落定,短时间内药店总体数量有所下降,但是,以连锁企业为代表的“扩张大军”,在开店上一定会“提速”。企业数量的增长,与医药零售业前期行业进入壁垒低、国家扶持政策的出台等市场结构导致的跑马圈地这一市场行为是紧密相连的。

企业规模越来越大

辽宁成大方圆医药连锁有限公司在主要销售网点都在本省的情况下,2003年却仍实现了10.1亿元的销售额,成为国内第一个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的药品零售企业。此外,上海华氏大药房有限公司、重庆和平药房连锁有限责任公司、重庆桐君阁大药房连锁公司、深圳海王星辰医药有限公司的年销售额均已突破7亿元,上海第一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人民同泰医药连锁店年销售额也在5亿元以上。2004年,老百姓大药房在全国市场的总销售额突破18亿元,成为全国老大。

此外,2002年单店销售额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只有34家,单店销售额过亿的仅有上海一家,但2003年单店销售额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43家,单店销售额过亿的有5家。

销售增长越来越快

销售额前100名的药品零售连锁企业销售总额,2002年为141.8亿元,2003年为194.2亿元,增长了37%。但是,具体到每个企业,销售额的增长主要来自门店数的增多和营业面积的扩大。在门店的增多和营业面积扩大的情况下,反映企业绩效指标的“单店平均销售额”和“单位营业面积的销售额”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这一状况说明我国零售药业的扩张仍处于外延式扩张的状态,没有做到规模与效益同步,企业的营运能力没有与规模发展同步。

篇5

1.2019年,协会将加强与各地方政府的合作,主办一系列展会。除了继续与山东威海市人民政府、山东省中小企业办公室、国家发改委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主办“2019中韩(威海)中小投资创业项目及连锁加盟博览会”外,山东文登市政府也向协会发出了主办活动的邀请。

2.2019年3月,协会将与南昌市政府、中国医药保健协会联合主办“中国医药保健产业博览会暨中国医药保健连锁经营企业品牌管理论坛”。

3.2019年9月,协会将与广西省政府、东盟10国相关协会以及中国商业联合会零售供货商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中国—东盟中小创业项目及连锁加盟投资峰会”。

4.2019年11月,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世界美容美发行业协会主办、协会协办“2019中国美业文化时尚周”。

5.2019年4月和11月,协会还将继续主办“中国特许经营品牌论坛”,力争将这一活动打造成为规模最大、规格最高、行业普遍认同的权威盛会。

6.配合北京石景山区宣传部、石景山区旅游局协办“2019北京国际雕塑公园新春文化庙会”。

二、为推动连锁企业招商加盟,创建知名品牌,鼓励创业投资者依托连锁行业内的优秀企业进行创业创新,协会联合国家基金会发起成立中国特许经营行业创业基金

创业基金的目的:将基金用于创业与再就业的培训及其组织相关活动,通过公益活动带动连锁企业的招商加盟工作,实现连锁企业与创业者的共同发展和双赢。

三、为规范行业秩序,树立知名品牌,推动中国特许经营行业长久健康地发展,有效保护加盟商、消费者的权益,制订并出台中国特许经营行业标准

标准化水平是一个国家科技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反映,也是一个国家与企业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一个标准带来一个名牌,一个标准赢得一个市场,一个标准改变一种生活。新近发生的三鹿奶粉事件暴露出检测标准的问题,由于过去三聚氰胺的含量检测应该没有被列入奶粉检测标准之中,如今,新的检测标准已经出台,为奶粉安全保驾护航。

从全球经济形势看,标准是走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是市场竞争的制高点,是企业自主创新、跨越发展的法宝。标准的竞争能力和水平,已经成为评估各国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依据,更是衡量创新能力的标志。

为此,中国政法大学特许经营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协会培训认证委员会主任李维华博士率先提出制定中国特许经营行业标准。目前,基本完成了标准制订的前期工作,这将是中国特许经营的第一个行业标准,意义非常重大。适时召开新闻会,同时将在全行业试行推广,希望广大的企业积极参与,并在实践中不断增强标准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不断优化、完善行业的标准体系。为中国特许经营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供技术支撑,实现中国特许经营行业跨跃式的发展。

四、为了推动建立诚信的行业环境,树立特许经营诚信品牌,开展中国特许经营品牌推介活动

为贯彻落实十七大会议精神,以品牌建设带动科技和管理创新,提升特许经营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以品牌建设带动国内外市场的开拓,提升我国特许经营企业在全球的影响力,2019年协会将联合专家学者、行业协会、媒体机构、加盟商等,采取网络投票和专家评定等方式,在全国开展中国特许经营诚信品牌推介及评选活动,并制作相关宣传资料和音像制品。

五、加强国内外特许经营企业的交流与合作,组织国际性考察、学术研讨等相关活动

为加强特许经营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国外特许经营企业先进的商业模式和管理经验,推进国内特许经营行业的创新发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协会将于2019年组织一系列赴国外考察、学术研讨等相关活动。计划在2019年5月赴台湾举办“两岸养生康体行业连锁交流与合作”主题考察活动。

六、针对特许经营行业现状和企业的实际需求,举办各种实战特训课程。

篇6

年初,笔者在某医药股份公司老总办公室看到了厚厚一叠各生产企业与其下属的连锁药房有限公司签订的2005年全年合作协议,协议内容大同小异,主要就是生产企业通过对连锁公司的费用支持,连锁药房给予企业各项终端项目的支持。如产品终端的优位陈列、产品零售价格的合理维护、终端宣传位置的购买、店员推荐工作等等。以产品陈列位置为例,一个药店的陈列优势位置也就一两处,无法满足所有生产企业的要求,因此只好让出价高者获得。同样,药店店员的首推也只能是同类竞争品种中的一种,顺理成章,谁费用支持得多谁就会独占鳌头。在产品同质化非常严重的今天,难怪许多企业已经表现出不堪重负。终端投入越来越大,而终端效果却越来越差,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这一困惑?

从OTC产品的营销链(见附图)上我们不难看出,在整个营销过程中,产品利益、客户价值作为纽带被贯穿于产品的渠道销售和终端销售之中。产品要想顺利地被消费者接受,除消费者本身的因素以外,最重要的是终端的推广工作;而营销队伍的渠道促销和终端推广促销工作只是整个营销环节的一部分,对消费者影响最快、最大的是通过媒体对消费者的宣传教育和说服工作,因为媒体具有覆盖人群广、传播速度快的优势;而维系各个营销环节的核心价值是产品和产品为客户所带来的价值,即产品利益。如果一味追求营销环节中某一项工作的利益最大化(如为了产品在终端有较好的陈列位置,不惜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等营销资源与竞争对手拼个你死我活),最后虽然在某一方面获得了“单项冠军”,却忽略了产品营销的其他许多环节,其他终端工作的不足之处暴露太多,其销售结果一定不会好。这就是大家常常抱怨终端工作竞争激烈、终端费用居高不下、终端效果平平的根源。

终端的各项工作不要演变为为做终端而做终端,而忘记了所有终端工作的真正目的是围绕着消费需求来开展的这一核心问题。目前,大部分企业首先应该调整的是营销思路,而不是营销手段。现在不少人都认为,营销变革和创新就是营销手段的改变,而不明白这样的变革和创新往往是短期行为。对于目的不明确的营销手段,执行者的理解不同,就会有不同的执行结果,这也是不少人常感困惑的执行力不到位的诱因(营销思路和营销手段的关系参见附表1)。

其次,在目前医药营销环境变化迅猛的今天,寻找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营销管理手段都是徒劳的,只有踏踏实实研究市场,做好每一项基础工作,才有可能获得成功。任何一家企业的成功都不可复制,唯一可以学习和参考的是其成功的经验和思维模式,只有符合市场变化规律的营销思路才能引导企业走向成功。

营销思路调整的五个基本方向

目前,OTC终端工作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思维调整:

一、宏观上关注行业政策法规的变化,关注行业动态;微观上注重客户营销思路的变化,实时应变。

二、由于医药营销环境的变化,各地医药渠道和终端企业的经营者经营思路和理念还处在不统一、不一致的状态,导致其经营模式的差异,这就决定了市场营销工作不能“一刀切”,而必然是区域化、差异化的营销策略。

三、医药终端工作共性的东西越少,市场操作的难度越大,工作变得越来越细致和繁琐,过去那种粗犷的标准化管理模式已经行不通了,需要注重个性化的市场政策。

四、营销思路的正确程度决定于对市场的真正了解程度。深入市场、研究市场、细分市场不能停留在嘴上,而是在迈向市场一线的脚步上。

五、注重企业发展和营销工作的目的和目标达成的战略方向,清晰营销流程的各个环节,但不拘泥于形式上的环节。

合理营销的前提是有的放矢

以消费者为核心的合理营销,还应实时掌握营销各个环节对最终营销结果的影响力和权重,及时调整各环节的工作重点。应该把有限的人力、物力和产品资源有的放矢地投入,而不要求对终端工作的各个项目作平均分配;也反对竞争产品或同类领头产品做什么终端项目就盲目追随其后,从而迷失了自己终端工作的真正意义和目的。

今年上半年,广东某医药集团在无媒体支持的情况下,把一些老的OTC普药产品根据市场现状进行了全面的营销战略调整笔者有幸参与了这一策划。在市场拓展前期,我们仔细分析了企业状况和产品特点及现状,并结合目前医药渠道和终端变化的特点,使许多业内人士认为的既无品牌优势、又无价格优势、也无渠道和终端优势的产品获得了很好的市场启动效果。什么原因?不妨看一看终端合作中的一个典型案例:该集团与海王星辰进行全面合作,产品由海王星辰总部负责采购,从而使产品迅速铺到了海王在全国的800多家终端,产品也顺利进入了这些连锁药店的A类产品目录;同时,借助其连锁药店的市场推广能力,产品的终端陈列和店员推荐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产品的销售量提升很快。集团在此合作中也摸索出了一条营销新路,为今后与连锁企业合作模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不同的终端适用不同的销售模式

上述与海王星辰的成功合作,是通过对终端的目的性分类和营销思路调整总结的结果。

首先我们将原有终端进行了再次分类:第一种是目标药店,即OTC业务人员能够实地进行日常拜访的终端,及通过连锁药店总部可有效进行终端推广工作的管理和维护的终端;第二种为非目标终端,即OTC业务人员无法实现日常拜访、管理和维护的药店终端。

篇7

1网络营销的含义

广义的网络营销可以定义为,与互联网相关、并利用网络进行经营,最终产生利益的行为,即网络营销是一种利用互联网创造价值、带来收入的行为。狭义的网络营销则是一个具体化的概念,也就是将网络营销广义的概念进行细化分类,按网络营销的表现形式、产品周期、服务方式、综合程度、服务对象等因素的不同,将网络营销进行不同的分类定义。网络营销的职能包含了网站推广、网络品牌、信息、在线调研、顾客关系、顾客服务、销售渠道、销售促进等。对企业而言,网络营销是企业整体营销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企业为了实现总体经营目标所进行的,以互联网为基本手段营造网上经营环境的各种活动,也是通过数字信息技术与网络互动来进行的营销活动[ 1 ]。

2我国零售连锁药店开展网络营销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1网络营销的发展过程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营销发展迅猛。1996 年,我国企业开始尝试网络营销。1997 年至 2000 年是中国网络营销的萌芽阶段,多种形式被应用,网络营销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并逐步走向实用。2001 年,网络营销在我国已经进入了实质性的应用和发展时期。到 2003 年,企业网站建设发展迅速,网络营销服务市场初步形成,网络广告也不断创新,网上销售环境日趋完善。

2004 年之后,中国网络营销的快速发展不仅体现在网络营销服务市场规模的扩大,同时也体现在企业网络营销的专业水平提高,企业对网络营销的认识程度和需求层次提升,以及更多的网络营销资源和网络营销方法不断出现等方面。2009 年底,中国的网民数量已高达 400 万,居世界首位[ 2 ]。2010 年 6 月《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明确指出,建立了电子商务系统的大型企业已超过50% ,通过互联网寻找供应商的中小企业超过 30% ,通过互联网从事营销推广的中小企业达 24% 。相对于传统营销,网络营销以其便捷性、个性化、时域性、经济性和市场潜力大等独有的优势获得了众多企业的青睐。而在药品零售领域,网络营销也已引起重视且发展迅速。

2.2存在的主要问题

具备法定资格的药店数量少:截至2011 年2 月,全国有85302 家药品零售企业,其中获得可向消费者个人提供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法定资格的仅有 36 家。虽然有更多的零售连锁药店打算开展网络营销,但有法定资格的终究是少数。这些企业在经营药品零售业务时必须在网站的突出位置标出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机构资格证书的代码和可以出售的非处方药,可进行在线查询、网上咨询( 执业药师在线) ,形成订单或者签订电子合同,但所提供的服务相对比较简单,与真正的药学服务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消费者对药品网上交易缺乏信任感: 中老年人是药品的主要消费群体,但大多习惯传统营销方式,不熟悉计算机操作,或者对网上交易缺乏信任。还有很多消费者不在网上购物,主要是担心网上电子支付会使得自己的信用卡密码被窃取,而倾向于传统购物。在我国,一些消费者即便选择了网上购物,也是采取货到付款的方式。与此同时,网上销售已成为我国最主要的假药流通渠道,主管部门虽然一再查处,但却屡禁不止。

零售连锁药店的网络营销投入不足: 目前国内零售市场的巨大竞争压力,导致零售连锁药店很难在网络营销方面投入较多的资金,因而网络基础设施水平不高,使得网络拥塞,网络的速度比较慢,影响了网络营销的利益回报。由于医药行业内缺乏网络营销的统筹规划,各个企业独自进行网络建设,造成企业网络费用大,限制了网络营销在零售连锁药店领域的发展。

3我国零售连锁药店网络营销的发展策略

3.1提高对网络营销的认识水平

许多零售连锁药店的网络营销竞争意识不强,仍把营销的重点放在实体市场上,即便看到网络营销未来的发展趋势,也苦于企业资源有限而无法开展; 或只看到了网络营销中网络广告的作用,过度关注广告效应,忽视了企业网站建设及药店网络营销整体战略。因此,零售连锁药店应正确认识网络营销,将网络营销纳入企业整体营销策略,不仅应建立企业网站,还应在网站信息优化等网站建设方面多花心思,加强对医药商品网络营销模式的宣传与普及,从而充分发掘潜在市场,提升企业品牌形象。

3.2完善网络营销的配套设施

零售连锁药店的网络营销虽然可以满足患者自我药疗的愿望,提高其便利性,但药品这类商品的性质特殊,患者对药品的到货时间、送货快递的信任度等要求比较高。网络营销中的非处方药用于治疗疾病,对患者健康有直接影响,因而需要零售连锁药店有很好的仓储物流设施,在顾客下订单的第一时间可以发货且及早送达。这就很难利用普通的快递公司来配送药品,一方面由于普通快递公司硬件设施的缺乏,另一方面也因为患者可能对快递公司配送药品的质量产生怀疑。因此,公司需要完善自身的配套设施,加强对配送人员的教育、培训与管理。

3.3培养网络营销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网络营销需要现代化信息技术,零售连锁药店的网络营销需要既懂信息技术又懂药品零售相关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大多数药品零售企业的网络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高,也缺乏复合型人才,使得企业网络资源发展、使用效率比较低,网络营销只停留在简单的网络广告阶段,而没有挖掘出零售连锁药店网络营销的巨大市场潜力。针对零售连锁药店的需求,应提高企业人员素质,培养熟悉医药产品、懂计算机信息技术,能够收集、整理、分析网络信息,熟练开展网络营销的复合型人才。让他们研究零售连锁药店网络营销策略,将零售连锁药店的实体市场与虚拟网络市场融合起来,使网络营销效率最大化,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份额[ 3 ]。

3.4建设优秀的企业网站

建设一个优秀的企业网站,是开展网络营销的基础。零售连锁药店的网站要想成功,就必须关注并满足网络上众多顾客的需求。零售连锁药店网站对患者需求的满足必须与实体药店有所不同,应该体现网络营销的特色,形成其他药店难以模仿的特殊服务项目,这是零售连锁药店网络营销成功的关键。零售连锁药店在没有专业人员及相关硬件条件时,可以将此业务外包给有经验的专业网络公司,由零售连锁药店派出专人进行业务指导,与网络公司合作,帮助药店建设优秀的企业网站[ 4 ]。

3.5国家应加强对网络营销的政策支持

目前,我国零售连锁药店的网络营销活动还处在初级阶段,我国网上药店只能向个人消费者销售非处方药。国家应加强对网络营销的政策支持,如地方医保系统与网上药店进行销售与报销系统的对接,使患者在网上药店购药一样能享受医保待遇等,这将大大提高零售连锁药店的网络营销发展速度。

篇8

NEA,一家创立于美国硅谷的创投机构,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曾因投资ZAGA而名声大震。2011年,美国《商业周刊》评选出2011年通过IPO(首次公开招股)获利最丰厚的美国十大风险投资公司,NEA又超越红杉投资和KPCB,晋升榜首。

它是如何做到的?

其已用医药行业的实践给出了答案。“医药行业项目要获得高额回报,关键是时间点的把握,并与对行业的独特判断密不可分。”蒋晓冬说。而要获取系统的成功,则要归结于团队作战,靠业绩说话的企业文化――这在NEA已经成为传统。

虽然, NEA 2005年才进入中国,投资主要集中于TMT、医疗健康两大领域。但在实际运作当中,他们与美国的投资一脉相承――各个行业都要涉足,在投资过程当中均衡比例,这让他们最终在中国也收获不菲。

比如,具体到某个投资案例,则是他们研究好某个行业以后,选择其中几个不错的项目进行接触,最终选择一家各方面都不错的企业进行投资。

在价格方面,NEA也不是特别看重。这与其策略调整有关。“我们的策略经常是针对具体的情况,这是一对一的,你要看他的情况,他要看你的情况,所以很多情况下,价格就不是一个最关键的因素。“蒋晓冬介绍说。

首尝医药甜头

“中信医药是我们在中国投资第一个医疗项目,也是目前唯一的一个退出项目。但通过这个案子我们已经把在中国所有的医疗投资全部收回,在这个项目上我们获得了26倍回报。这个项目之所以能够成功,最重要的原因是独特性,因为它在北京是排名第三的医疗流通企业,国药、华润都不可能被收购。”蒋晓冬乐于与大家分享这个案例。

而除了项目的独特性之外,还与他们选择的时间点有很大关系。

要知道,那是在2008年。“那时,美国刚爆发金融危机,很多PE机构都不敢投资,大家都很谨慎,但是在我们看来,这正是投资的时间点,估值对我们非常有利。”蒋晓冬分享道。

其实,在NEA投资中信医药之前,他们已经对医药物流行业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现这个行业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不过细数行业内的几个投资标的,只有国药和中信医药等几家公司。而他们可以投资的标的,只有中信医药一家。所以,当时他们唯一能够选择的就是选择在什么时间点进入。

长线投资医药

尝到了医药行业甜头的蒋晓冬,依然将投资目标对准了医疗,对于他来说,投资的时间点就是现在。

在蒋晓冬看来,中国的医疗发展有其独特特点,它是一个非常区域化的过程,先形成一个核心区域,然后由该区域形成核心竞争力和规模,在市场上占据较大的份额,随后,上市的通道就会打开。

对于医疗投资过热,蒋晓冬却认为“过热可以接受”,“过热的问题可能会存在,但可能会比TMT等行业好些。原因是:医疗行业不管制药还是医疗器械,研发时间比较长,要达到一定的规模,不像TMT一下子就起来了,这个机会你没有抓住就没有机会了。医药行业有几个拐点,不是一下子就上去了。”

“医疗服务这个领域,经过三年医改,现在到了行业大发展的拐点。今年4月,在京西宾馆,总理也第一次提出,把医疗健康行业打造成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的说法,并要大力发展的公共事业,所以行业机会越来越多。”在这个信号下,NEA已经选择快速出手――据蒋透露,目前他们已经出手投资了几家医疗结构,其中一家是专业肿瘤治疗机构,一家是专业康复机构。

“医疗是刚性需求,随着医改的深入,医疗行业里的机会也很多,我们正在跟一些医院谈合作。”

蒋晓冬解释,对于医院的兴趣,其实来源于他对于社会现象的观察。这同时也折射出这个不苟言笑的人,另一面所具备的“心计”。

对比美国的发展轨迹,蒋晓冬早就得出了投资结论,“大家可能不知道,美国40年前也是公立医院占主导局面,当时有8千家公立医院,但现在这一数字已经不到两千。在中国未来15-20年,医院将像房地产市场一样,门一旦打开,发展的速度会超过美国、台湾。医药行业是长线投资,我们非常有耐心,我们已经做好了功课。”

这个投资界的猎手,显然已经做好了长期在医疗领域内掘金的准备。

专科医院的纠结

在公立医院与私立专科医院之间,蒋晓冬在不断切换。

“在中国很多专科医院是依靠营销不断创造业绩,一旦停止宣传,其业绩就会大幅下滑,没有多大的核心竞争力。”这是蒋对中国不断涌现的专科医院的判断。

即便如此,NEA还是投资了肿瘤医院,但是对于专科医院的未来,蒋晓冬却保持悲观,这位自信的投资人又表现出几分矛盾。

“专科医院有上市的先例,我的理解专科医院上市的通道应该是敞开的,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国内。但不能确定今后的发展方向,其实我们所谓的专科连锁(眼科医院连锁、肿瘤医院连锁等),这种模式在全世界不太存在”。

“专一的专科连锁模式到底走多大,走多远,我不知道,好象这样的例子不多。”面对专科医院的未来,一向自信的蒋晓冬也感觉几分迷茫。

篇9

关键词:医药物流中心;物流外包;物流信息;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标识码:A

一、医药物流及其现状

医药物流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并很快成为行业物流的热点,这充分说明了其将会带来的巨大潜力和成本节约。但笔者通过对医药物流企业进行实地调查,并对不同相关主体进行访谈时发现,目前人们对医药物流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医药物流的现状不容乐观。

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供的数据,目前全国药品批发企业1.65万家,零售企业近14万家,全国零售药店总数12万家、药品生产企业6300多家。医药商业平均每年以18%的比率增长。但与发达国家同类企业相比,我国医药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年销售额超过2000万元的只有800余家,销售额最大的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医药股份公司、九州通集团有限公司也分别仅占医药市场销售总额的3%~5%左右。【1】

从总体上来看,医药物流呈现出以下六大特点:

(1)我国医药物流企业存在“一小二多三低”现象,其中“一小”指大多数企业规模小。据统计,目前我国医药物流企业几乎90%为小型企业。 “二多”指企业数量多、产品重复多。目前全国药品批发企业1.65万家,从事零售业的有11.9万家,实现的年医药销售额却不到全球市场的10%。同时所经销的产品种类重复性强,我国生产的化学药品97%都是仿制药品。新药的创新研制能力及制剂水平低下,创新药物很少。“三低”是指企业集约度低、利润率低、管理效能低。近年来我国医药行业的毛利一直在下降。据中国医药商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国内药品批发行业的平均毛利率为12.6%,而平均费用率却达到12.5%。美国医药批发行业的平均毛利率为5%,平均费用率只有3%~4%,平均商业纯利润率达到l%~2%。与此同时,在行业内,特别是众多小型企业的散、乱、差的现象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行业素质的升级需要靠一定的时间过程实现。

(2)物流运作手段较为基本和原始。我国目前的医药物流企业采用的是仓库、车辆和人员的堆积方式,实现以人工为主的商品储运,管理效率不高,流通方式落后,因此面对更大的商品吞吐,效率、速度、准确与成本等因素对发展造成影响。

(3)管理方式较为简单和粗放。国内医药商业企业大部分仍沿袭传统的运营模式,大都以具体业务操作为主要方式,管理环节较为薄弱,管理人才较为缺乏,管理制度不甚健全,目前仅有少数企业初步建立局部支持功能的物流信息管理及业务支持系统,大部分中小型企业的信息及物流管理系统有待今后逐步导入和使用。

(4)产品市场实行区域性销售政策。药品生产厂家对自身产品普遍按照我国行政区划推行区域销售政策,一般禁止和限制经销商窜货,即跨区域销售。医药行业的这一特性造成我国现阶段大部分批发商业长期处于区域性的销售地位,对医药物流的发展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

(5)品种的资源占有程度是企业实力的体现。作为分销商,如果没有货源,意味看只有死亡。医药物流企业竞争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其产品采购力量的竞争,对销售客户实现“一站式服务”主要体现在产品齐全、数量巨大、经营品种的丰富多样。大凡国内较有实力的医药物流企业,其商品采购资源力度必定强大。

(6)医药物流分销主要以多级分销形式为主。即处于区域核心城市的一级大型医药物流分销商凭借其强大的储运能力向所覆盖区域的地、市、县二、三级医药批发商销售,地、市、县医药批芨商凭借其具备配送能力和掌握的区域客户资源在当地向医院、诊所和药店等终端零售商进行销售。在此基础上还存在面对城区的中小型区域仓储配送形式、面对医院的区域性纯销形式、面对单一产品的招商形式等其他类型。

二、发展医药物流的对策探讨

上述分析表明医药物流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它的运作过程不同于普通产品。发展医药物流必须以物流业务流程为基础,将医药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高度集成,从而提高市场的反应速度。由于医药物流的完善是一个系统的问题,因此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协调才能适应当今医药物流市场的发展需求。

1.国外医药物流发展的经验借鉴

根据我国医药物流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不难看出我国的现代医药物流起步较晚,起点较低。由于现代医药物流的技术和管理源于发达国家,因此在发展我国医药物流的同时,有必要借鉴这些国家的经验。

(1)独立的行业协会起到了沟通医药物流市场供需双方的桥梁作用

以美国为例,美国的医疗物流管理协会NACDS成立于1933年,现拥有会员190个连锁药店经营企业,2200家供应商,130个国际会员。首先,协会积极与政府合作,创造良好的行业环境,并在法规制定方面,提出建议,还为会员积极介绍、推广和联系药店经营品种。其次,协会组织提供场地,零售商与供应商在会上见面,洽谈合作,分享信息,协会不参与谈判内容。NACDS每年针对医药物流主题而举行物流管理会议,参展的都是物流技术和服务的提供商、硬件设施与软件设施的供应商以及大型的产品生产厂家,参会的则大多是零售商。双方在会上就提高物流配送效率、降低成本、改善服务交换意见。

(2)运用连锁经营与医药物流配送业相互支持的发展模式降低医药物流成本

连锁经营既实现了集中统一管理,保证了企业的信誉,又实现了小店面与大管理的结合,是一种比较成功的商业拓展模式。日本的连锁经营是从20世纪20年代末从欧美引进的,经过70多年的发展,达到鼎盛阶段,已成为连锁经营的第二大国。据日本连锁协会介绍,目前零售业中有74%的店铺经营的商品是通过物流配送中心加工配送的,70%以上的连锁店、90%以上的大型杂货店都有物流配送中心。这是因为物流配送中心是连锁经营的关键环节,是连锁经营的核心竞争力所在。连锁经营的集中化、统一化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物流配送中心来具体实现。

(3)建立现代化的医药物流配送中心,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物流服务

医药物流企业适当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会使单位物流成本大幅度削减,服务效率提高,从而在竞争中获得优势。

2.发展医药物流的建议

笔者到医药物流企业进行实地调查研究,走访不同的相关主体并查阅一定的相关文献资料,对发展医药物流特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1)提高医药物流产业的集中度

医药物流行业是一种规模经济效益显著的行业,要按照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原则组织建设,提高医药物流产业的集中度,首先要加快投融资管理体制改革,赋予大企业、大集团更大的投融资权利,对符合规模经济要求、有利于增强我国医药物流产业竞争力的企业项目,应不分企业性质都能够给予重点的支持。其次,针对目前我国医药物流领域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普遍规模较小的问题,优化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的发展路线,在不占用大量固定资金的前提下,使其能够更自由的协凋生产运作,增强企业的柔性化管理,从而降低物流运作成本,提高信息的及时性与准确性,以满足医药物流市场的需求。

(2)规划医药物流的市场结构

针对医药物流市场结构的不合理,一方面,采取以市场为手段,尽可能的打破地方保护,推动优势医药物流企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兼并和资产重组,这是实现市场结构转换的强大杠杆;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市场结构转换中的重要作用,具体包括:第一,大力推动医药物流企业兼并重组;第二,通过综合配套改革,为大型医药物流企业集团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第三,要尽快要进一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简化企业购并的审批程序,减少企业向集团化发展的行政;第四,尽早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促进各种优势企业要素的合理流动和资产重组。

(3)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医药物流具有社会化、系统化、网络化的特点,对物流功能、要素进行整合是增强医药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发展医药现代物流的关键问题。

现在中国的制药企业、医药批发企业以及医药零售企业都在投资建设自己的物流中心,显然,这种形式的物流中心容易造成物流资源不能充分利用,物流各环节割裂,长期来看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建设及经营成本也相对较高。

笔者认为,要想建设真正意义上的医药物流中心,需要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首先,真实评估自身需求。物流不一定是进口的设备、先进的系统,而是服务的理念和态度。一些企业不顾自己需求,盲目实施物流项目,殊不知如果能用低廉的人工完成的分拣,却一定要用物流分拣设备,这种行为恰恰就违背了物流降低成本的最终目的。因此,企业在建设医药物流中心的时候,要真实评估自身需求,清楚物流中心能为自己带来什么以及自己到底需要什么。

其次,推进医药物流的质量控制。药品为关系国计民生的产品,在生产流通等各环节必须严格把关,同时在药品质量控制及药品监督上必须到位,这是我们医药物流必须协助整个医药质量监控的一个重要环节。此外,医药物流的逆向物流问题也是我们必须纳入考虑范围的因素。如果药品发生了质量、过期问题等,就必须对药品进行处理,那么如何处理?谁来处理?如何监控?这是医药物流必须协助完成的事情,而且除了进行逆向物流的成本核算之外,还要进行逆向物流规划和监控。

最后,需要中立方的介入。生产(制造)企业做物流己经不是新鲜事,然而,这样不仅会带来客户定位的尴尬,而且也不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企业的竞争对手往往会对此类物流服务有戒心,甚至敬而远之。因而,在建立此类物流中心的时候,需要对其未来的客户做准确的定位,并尽量保证中立方(如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的介入。这样一方面可以保证医药物流中心在客户开拓和正常运营方面没有障碍,另一方面也可以借鉴先进医药物流企业的经验,在中心规划和市场运作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从而集中精力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4)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

目前我国医药物流行业毛利继续呈现总体下降趋势,而物流费用却连续几年居高不下。技术障碍,特别是信息化水平落后是制约我国医药物流最主要的原因。因此尽快实现医药物流行业的物流信息化己成为当务之急。

物流信息化并不是对原有物流系统的全盘否定,而是对其进行升华,使之趋向高效和合理,使物流的时间和空间得到拓展。由于医药物流企业的整体物流水平低下,因此,优化医药物流企业内部的物流作业也是加快医药物流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问题。图1就反映了某医药物流企业实现信息化以后对其供应链系统制定的总体目标。

根据供应链系统的总体目标,医药物流企业就能通过网络实现信息共享,使得数据能快速、准确地传递,大大提高了库存管理、装卸运输、采购、订货、配送、订单处理等的自动化水平。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原有的配送体系实施流程再造,有效地利用和管理现有的物流资源,在企业商品运输合理化、商品出入库自动化和库存信息化方面精心优化管理,提高运作效率。

现代网络通信技术的运用能为医药物流质量的本质性提升提供一个新的平台。信息的传递在医药物流流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使用条形码(BC)、电子扫描(ES)、电子数据交换(EDI)等技术能使信息流动快速准确。物流信息网络加强了用户与供货方、供货方与供货方之间的信息联系,它在为生产企业提品及客户服务需求信息的同时,也为医药物流企业及时反馈市场动念,以达到提高服务水平,适应市场需求的目的。

三、结语

现代医药物流管理是一种集成式管理。在国家全面开放医药分销领域的新形势下,改善医药物流的各个环节,降低物流成本,成为医药物流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普遍选择。但在发展医药物流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医药物流的完善是一个系统的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协调才能适应当今医药物流市场的发展需求。

目前,医药物流企业之所以利润低,其中很重要的一环就是物流成本在总成本中的比重太高。医药物流企业要想抓住市场机遇,谋求自身发展,就必须考虑规模经济。因为企业物流成本的高低与规模有一定关系,在固定费用的条件下,商品越多,平均每个商品所负担的费用就越少。因此,要想提高医药物流企业的利润率,又能同时满足客户的需求,就必须以物流业务流程为基础,将医药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高度集成,从而提高市场的反应速度,以集成化的管理方式带动整个医药物流行业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联合职业学院徐州分院 徐州经贸高等职业学校

参考文献:

[1]姜大立,王丰,张剑芳,王会云.行业物流管理[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4.

[2]何明珂.物流系统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蒋长兵.现代物流管理案例集[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

[4]颜光华.外购还是自营[J].中国物资流通,2001.(4):.

[5]张江水.物流技术在医院药品管理中的应用[J].物流技术,2004.(12):.

[6]蔡临宁.物流系统规划――建模及实例分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7]中国首席医学网.我国医药物流领域的格局现状与前景分析[DB/OL].

http://www..shouxi.net,2004―12―24.

[8]周启蕾.现代物流企业形成发展机理与推进策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9]刘小群.物流外包的动因、风险及其管理[J].商业经济文萃,2004.(1):.

[10]曹前锋.物流管理案例与实训[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篇10

关键词:营销策略;医药市场;未来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2-0003-01

前言:在多因素的驱动下,人们的医药消费支出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自然也就带动了整个医药市场的发展,然而受GMP和GSP改革的影响,使得运营成本增加、产能过剩成为了医药市场普遍存在的问题,从而威胁到了医药企业的发展,基于此,寻求长远发展策略,优化营销策略,将其市场核心竞争力提升成为了目前广大医药企业共同思考的课题。

1.医药市场营销策略

1.1着手于产品组合。第一,缩减产品组合,即剥离和简化业务和产品,将资源占用较多和盈利较少的药品去除,将利润较高、市场反应好的药品生产线保留,以此来实现开支的缩减,品牌的做精和壮大。第二,扩大产品组合,即充分合理的整合和利用资源,新增产品配置,挖掘销售潜力,从而提升企业效益。再者就是扩大药品销售范围,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分散销售单一药品的风险。第三,延伸产品线,该策略能够针对反响较好的药品进行系列深度研发、推广、生产和销售,再将系列产品市场占有率提升的同时,也将良好的品牌和口碑树立,对企业的规模扩张意义重大。但是在实施该策略的时候,必须对市场需求及其动向深入调研,这样才能保证产品延伸方向的准确性。第四,实现现代化产品线,也就是加强药品技术研发,保证科技先进性和加工工艺精细性的同时,也能够保证临床用药效果,实现物力、人力的节约,生产集约化,从而将药品企业竞争实力提升。

1.2著手于药品定价。一是心理定价,也就是药品价格依据消费者的心理来确定,通常包括习惯定价、声望定价和整数定价,习惯定价是药企顺应消费者对药品自身的熟悉了解来定价,而声望定价则是依据企业的知名度来确立价格,通常比其他企业生产的同类药品贵,该策略则是把握了消费者价高质优的心理。整数定价则是价格为整数,无尾数零头。二是差异定价,也就是针对销售地点、实际、对象、环节等差异对同一药品进行的不同定价,这样有助于满足不同消费者,均衡市场。三是折扣折价,如促销折扣、季节折扣、数量折扣、现款折扣等,这样不仅能减少药品积压,加强药品宣传力度,及时导入新药品,同时销售单位也能快速回款,制药企业也能将药物快速打入市场。

2.医药市场营销未来发展方向

要想医药市场获得长远可持续性发展,就必须沿着以下几个方向前进:

2.1直供连锁。目前各行各业都开始沿着连锁化的方向发展,医药行业也不例外,近年来在连锁店的作用下,医药销售市场得到了显著扩张,然而对毛利的追求连锁药店仍未实现,究其原因则是因为药品的零售终端售价直接受品牌产品的影响,进而导致企业在竞争中为获利逐渐降低价格,最终在连锁终端销售药店品牌产品没有利润。为了将该问题有效解决,品牌药企开始着手于不同包装和规格的设计,以此来将消费单价提升,同时在供货渠道上也并非传统市场流通,这样就能有效保证连锁药店的销售额与毛利。并且直供连锁的推行还能保证产品价格的稳定,杜绝价格战的产生,目前该手段已经开始得到了广泛推行,并且必将是后期医药市场营销的流行趋势。

2.2价格体系。目前医药产品的价格标杆是品牌药,而价格战的首选则是OTC产品,这样不仅不利于连锁药店的发展,同时也会对品牌产品的价格产生影响,致使价格体系混乱或者一路走低。要想价格体系得以维护,就必须将内部管理机制改进,对各级商业出货价格体系加强控制,同时也要防止药品积压的问题。再者就是加强终端价格体系维护和渠道维护队伍建设,并将价格维护基金设立。还有就是不随意放货,做好渠道策略调整,合理设置市场销售量。最后就是将严格的维价措施在终端开展,并意识到终端维价重要性,从而在全国刮起一阵药品维价提价风。

2.3培养OTC业务员。使其具备各项素质和能力,既是零售专家、谈判专家,还可是产品专员,能够熟悉产品的相关知识。

2.4战略合作。随着时间的迁移,药店的盈利模式也在不断变化,致使非品牌普药及其品牌药物在营销策略上也在发生动态转变,而举行大型培训会、与终端的战略合作等似乎也成为了必要之举。再加上市场上同质化产品较多,因此企业必须与连锁终端加强战略合作,这样才能防止终端边缘化的产生。

2.5策略创新。药品市场的竞争激烈异常,而OTC产品能否成为消费者品牌、终端品牌和渠道品牌都尤为重要,同时这也是树立和强大品牌的关键举措。要想将市场份额扩大,仅仅依靠渠道深度分销和渠道压货是很难实现的,而是需要以广告等形式与消费者之间进行沟通,这样才能扩张消费者人群。除此之外,还要重视持续性培养终端店员,实现终端扩容。而实现以上目标的关键则取决于营销创新,即先实现产品扩容,再进行市场扩容,多管齐下,从而拓展市场。该工作并非一触而就的,必须持之以恒。

3.结语

目前我国的药品市场竞争激烈,同时受外企、直销、医改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药品生产企业要想从竞争中取胜,就必须在营销手段上创新,同时加强市场调研,在此基础上制定和明确新的发展方向,从而获得更多的市场占有率。

参考文献: 

[1] 左子剑, 周楠. 分析医药市场营销的策略与发展方向[J]. 商场现代化, 2016(22):40-42. 

[2] 李勇, 吴法, 罗书霞. 现代医药企业市场营销管理策略研究[J]. 中国科技投资, 201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