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管理措施范文

时间:2023-08-31 17:03: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标准化管理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标准化管理措施

篇1

关键词: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

民用爆炸物品在我国社会经济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其特殊性和敏感性,政府有关部门出台了《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对民用爆炸物品在生产、销售、运输、贮存和使用过程中的标准化管理作出了严格规定。然而在我国的民用爆炸物品生产中仍存在着企业违规生产和非法小型加工场所违规生产等方面问题,导致民用爆炸物品生产过程中的爆炸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和社会团体的生命财产安全。

1.安全管理标准化的内涵以及重要性

(1)安全管理标准化的内涵民用爆炸物品是指用于非军事目的的爆炸物品和器材,包括点火器材和起爆器材等,种类繁多,覆盖范围非常广泛。在现代化生产和生活中,民用爆炸物品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无论是在社会生产中还是经济建设中,民用爆炸物品都是非常重要的能源物质。民用爆炸物品的特点是易燃易爆,并且在瞬间巨变的过程中能够产生巨大的能量,产生强烈的破坏性,并且对环境产生严重的污染。民用爆炸物品在使用过程中一旦出现纰漏,很可能会对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产生严重的危害,因此国家必须通过法律措施保障民用爆炸物品在使用和管理过程中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并且出台了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及相关法规管理条例,大力倡导科学使用民用爆炸物品,并对民用爆炸物品使用中出现的不规范行为制定了强制措施,为民用爆炸物品日常生产中的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并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展开了详细、深入的分析,有效避免了由于民用爆炸物品发生安全事故导致的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2)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的必要性通过对民用爆炸物品的分析,可以从中了解到除了存在着非常大的能量结构之外,还存在着较强的破坏性,在常规生产期间,倘若没有对管理工作引起必要的重视,那么轻则会对广大职工的人身安全产生威胁,重则会危及到社会安定。基于这种背景之下,更加要求相关企业要将目光放在安全生产管理的控制上面,并在此基础上使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从预防视角入手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管理对策,将前期防控工作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旨在从源头上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次数。结合相关实践调查发现,基于民用爆炸物品生产企业不断发展的趋势下,很多企业逐渐对生产安全管理工作引起了广泛关注,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全面提升。然而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民爆行业面临着诸多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产能过剩;二是经济效益下滑;三是安全投入保障力度不够等,为进一步加快该行业发展的脚步,就要求各大企业要将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落实到实处,这是确保企业得以长足发展的关键方式。

2.民用爆炸物品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

(1)企业管理者对安全生产重视程度不足部分企业管理者对民用爆炸物品的安全生产管理重视程度不足,对上级部门下发的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文件一味敷衍了事,并不会花费时间和精力对文件精神进行研究和学习,对于文件中要求实施的制度,采取的措施也不会严格进行落实。部分企业管理者片面追求企业经济效益,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只做表面工作,对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和安全隐患不及时采取整改措施。部分民用爆炸物品生产企业的安全操作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由政府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因此一些企业管理者试图将安全管理工作推给政府安全管理部门,忽视自身对安全生产的监督和检查。(2)企业员工安全意识薄弱在民用爆炸物品生产企业中普遍存在员工劳保用具穿戴不符合规定的现象,并且在生产过程中违反工艺流程和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按规定采取安全防护措施,违反安全规程过量存放危险物品,安全意识极其薄弱。对于规定应当由专业人员处理的问题,一些员工习惯性不上报并直接违规进行处理。由于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员工无法及时发现身边潜在的安全隐患,更缺乏对安全隐患进行有效处置的能力。(3)企业安全员缺乏专业知识和专业素质民用爆炸物品生产企业应当对专职和兼职安全员进行系统及专业的培训,确保安全员能够对安全法规和安全技术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掌握,提高安全员的综合素质。由于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的缺乏,部分企业安全员在实施安全检查的过程中无法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导致企业安全生产事故频频发生。(4)企业缺乏规范的安全生产培训民用爆炸物品生产企业应当对爆炸物品生产活动的安全风险等级、岗位风险类别和实际情况等进行综合辨识,对包括企业领导在内的全体员工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防止出现企业领导安全管理意识薄弱、缺乏安全管理意识的情况,从而实现科学化的企业安全管理。民用爆炸物品生产企业应当配备完善的安全培训基础设施,根据企业需求调整安全培训的开展时间和方式,保证安全培训的内容能够做到与时俱进,并定期聘请专业的安全专家和讲师对企业全体员工开展安全培训,保证培训活动的规范化和常态化。(5)生产企业没有实施安全责任制和问责制对于违规作业导致的安全事故,爆炸物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相应的奖惩考核制度并坚持实施问责制,防止出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现象,从而对员工起到安全警示作用,杜绝员工在操作中出现疏忽大意的思想基础。通过建立并实施严格的奖惩制度能够提高员工对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生产的认识程度,提高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有效降低因违规操作而发生安全事故的几率。

3.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生产的有效措施

(1)加强安全管理标准化①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指导作用在民用爆炸物品生产企业的安全管理中应当充分发挥政府有关部门的宏观指导作用,开展科学化的安全管理,突破部门垄断、条块分割、地区封锁的限制,在良性竞争环境中促进民用爆炸物品生产企业的协调发展。民用爆炸物品生产企业应当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中的硬性标准对自身的生产环境、储存仓库、运输车辆等实施安全管理,并将安全管理深入到车间和库房,以及生产、销售、运输和储存等各个环节。②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为了给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实施提供指导和依据,民用爆炸物品生产企业应当通过总结同类企业的经验教训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立安全管理机构并配置足够数量的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是企业一项重要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在执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过程中,企业应当不断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定、废止和修改对已有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进行调整,确保能够依法依规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与此同时,企业还应当为每个车间和生产线配置专职和兼职安全员并明确安全员的职责。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职称、学历以及工作经验,并取得民爆行业资格证。③提高企业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民用爆炸物品生产企业的管理者首先应当对安全管理知识及其重要性具有充分的认识,并组织安全部门为企业的安全生产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对上级部门提出的指导意见认真进行贯彻落实,充分领会文件中传达的精神并在工作中进行发扬。民用爆炸物品生产企业应当面向企业全体职工开展系统化、规范化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使全体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得到切实提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内容应当与时俱进并且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在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发挥创造性,使之适用于职工的工作环境。企业职工经过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之后应当能够具备相应的安全意识,使职工的安全态度得到端正,从而在生产活动中主动遵守安全生产规范,正确使用劳保用具,严格遵守规定的操作流程,自觉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并互相进行安全监督,从根本上杜绝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可能性。企业的每个员工都应当注重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自觉将危险物品存放在指定地点,当存放危险物品的数量超过规定时,员工应当主动向企业管理者或者现场负责人进行报告并进行应急处置。④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民用爆炸物品生产企业应当面向全体员工开展安全法规宣传工作,例如采取召开安全例会、职工大会等方式,保证企业全体员工都能够熟悉并掌握产品性能、安全法规、操作规范等。与此同时,企业还应当通过制定并执行奖惩制度的方式大力嘉奖能够严格遵守安全法规的员工,严厉处罚违法违规操作的员工,从而在员工中起到警示作用。⑤通过科技手段提高生产的安全性民用爆炸物品的生产应当时刻与科技进步保持统一步伐,通过前沿科技成果在生产工艺、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等方面的应用提高生产活动的安全性,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民用爆炸物品生产企业应当积极采用前沿科技,对落后的生产技术和设备进行淘汰,通过提高生产活动的科技含量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⑥定期检查生产过程并实施整改民用爆炸物品生产企业应当及时消除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风险评估辨识工作。企业管理者应当定期组织各部门负责人开展危险源调查工作并将发现的危险源列入企业危险源清单,并针对已经存在的危险源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企业管理者应当充分重视企业的重点项目和生产活动中的重点环节,提高对重点项目和重点环节的监控力度,对已经发现的安全隐患应当及时进行消除并采取专项整改措施彻底消除影响。企业应当不惜放弃部分经济利益对威胁到员工生命安全的安全隐患实施停工整顿,并派遣专人监督整顿过程,彻底消除安全隐患并实施整改之后方可恢复生产。(2)加强安全技术标准化建设①对功能区域进行科学划分从民用爆炸物品生产企业的角度出发来讲,其应当在全面了解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不同区域进行科学划分,并借助于各种新型技术手段来加大对每一个区域的检查力度。通常情况下,该企业一般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区域:一是生产区;二是储存区;三是行政区;四是生活区,无论是针对哪个区域来说,均要存在着明显的界限感。当相关工作者来到生产区的前期阶段就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当检查无误之后才能进入到该区域当中,而借助于智能化以及信息化巡查技术手段,能够让巡查的有效性得到进一步的加强。②采用安全联锁装置确保安全针对企业生产线方面来说,应当对安全连锁装置进行充分利用,旨在切实确保生产安全。对该装置进行分析后可知,其可以实现对以下几个环节的科学监督以及完善:一是成品制备;二是制药;三是装药等,还可以实现自动报警以及自动停机的目的。当出现超压、过载等一系列现象时,该装置均可以在第一时间实现对监控状况的实时反馈,继而从源头上切实确保安全生产。(3)加强设备安全标准化企业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手段强化设备安全标准化,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科学合理的设备台账档案,为设备得以正常运作夯实基础。无论是针对哪种设备来说,均要安装与之相匹配的设备铭牌,同时还要对以下几点做好标记工作:一是设备的规格;二是设备的具体运行参数等。尤其是就那些比较重要的设备而言,还需要依据实际状况安装专门的指导标牌,旨在对相关工作者起到警示作用。比方说关键生产设备、危运车等相关设备,企业需要在指定的时间内对其做好检查与维护工作,特别是对于危运车而言,一定要提前安装好以下几种系统:一种是GPS监管系统;另一种是视频录像监控上传系统,旨在对车辆具体状况与行驶状况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继而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4)加强安全作业标准化企业需要在充分结合相关法律规定的基础上,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然后将该操作规程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继而让标准化作业得以顺利实现。总而言之,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将班组当作核心内容,持续加强员工行为标准、现场质量标准,将违章行为消灭在萌芽之中,继而切实确保企业健康发展;紧接着要不断深化“五型班组”建设,定期或者是不定期对相关工作者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做好安全知识教育工作;二是做好安全技术培训工作,旨在促进其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然后需要结合实际状况构建有效的“三违”监督机制,并引导员工与员工之间相同督促;最后还需要对以下几个方面加大监督力度:一是爆破器材的存储管理;二是爆破器材的运输管理;三是现场作业管理等。

4.结束语

民用爆炸物品生产企业应当实施标准化的安全管理,企业管理者首先应当具备充分的安全管理意识,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给予足够重视,通过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和召开职工大会等方式提升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使职工能够充分掌握并熟练运用安全生产法规和安全生产技术。此外,民用爆炸物品生产企业应当充分运用高新科技提高企业生产活动的安全性,通过定期安全过程检查和安全隐患排查降低企业的安全风险,保障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娅茹.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经验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8):4226.

[2]陈玉龙.关于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的思考[J].中国化工贸易,2018,10(31):48.

[3]程阳光.民用爆炸物品行业政府安全生产监管问题的研究[D].新疆大学,2018.

[4]宋春霞,王红建.民爆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重要性[J].中国化工贸易,2020,12(23):62-63.

[5]李润武.新时期做好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几点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8(23):170-171.

[6]马传贤.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经验探讨[J].露天采矿技术,2016(11):80-83.

篇2

关键词: 电网企业 标准化管理 现状及改进

一、电网企业现状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之下,各省市的电网企业都面临着非常激烈的竞争形势,如何在竞争中占领优势地位成为各电网企业重点关注和研究的问题,因此,大多数国网公司都提出要建设“一强三优”的战略性目标,并积极准推进电网体系的标准化建设,进一步确保电网系统可靠、经济、安全运行。

由于时代、经济形势和企业所面临的环境变化,用电客户的需求也在发生着变化,这些变化都对电网企业的管理提出了要求,其中之一就是对电网企业标准化管理的要求。

电网企业自经过80年代的升级和大力整顿后,其管理水平得到了大力提升,电网企业进行标准化管理有利于电网企业向现代管理企业迈进。现今,进行电网体系标准化建设为电网企业转型和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同时进行电网企业的标准化管理是保证电能质量和电网优质服务的前提,也可以通过这一措施提高电网企业的经济效益,更可以成为实现各个电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因而,高度重视电网企业的标准化管理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它可以不断使电网企业的标准化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基于此,可以将电网企业逐步打造成以技术、品牌优势为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化管理企业。

二、理论基础

(一)标准化定义

企业标准化即指为了能够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范围内维持最好的秩序,为实际或者是潜在的问题制定相同的和重复进行使用的规则活动。企业进行标准化是对当今时代领先的科技、世界上实践经验的总结,对电网企业进行的各项活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标准化管理

标准化管理即凭借先前由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共同认定的规章、约定来落实企业管理。落实标准化管理目的就是能够把电网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各个要素、环节连接起来,使每个工作活动都达到程序化、科学化以及规范化,建立生产、经营最佳的秩序。

(三)标准化管理的意义

泰勒基于标准化管理这一方式探索出科学管理的理论。亨利・福特,美国福特汽车的创办者将标准化管理的思想运用在福特汽车的生产模式中,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即现代企业标准化管理时代。

实践证明,如果电网企业的标准化程度越高其发展的潜力就越大,而且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标准化管理也占据着比较重要的位置,主要是由于标准化管理以企业的经营效益为目的,依据丰富的生产经验,标准化的体系来提高电网企业的标准化管理。标准化管理的方式充分论证了“向管理要效益”这一观点。

三、电网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现状

随着电网企业的整顿和升级等一系列提高管理水平活动的开展,其自身的标准化管理也逐步得到补充以及提高。但在标准化管理实施的过程中,已然存在着许多问题类似于对电网企业标准化管理的重视度不够,标准化管理体系与其余的管理体系不能良好地进行协调和配合,因而造成标准化管理的信息传递较滞后、标准化管理可执行性不足等问题,以上的问题都从不同程度上约束着电网企业标准化管理的长久发展。

(一)重要程度认识、了解不足

电网企业的员工包括部分领导层对标准化管理的认识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在自身意识上理解不到位,并没有将电网企业标准化管理看作对企业自身的要求,而是将其看作表面功夫仅仅是为了进行电网企业考核;同时,部分员工和领导单纯地认为所谓的标准化管理仅仅是设计一套标准体系,无非就是整理资料等不需要浪费脑力,机械地执行工作任务,从而忽视标准体系的运转实施以及优化,致使标准体系不能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难以周全布局和落实。

(二)标准化管理体系的衔接存在问题

在电网企业中,并不是只有标准化管理体系,多数都是环境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并存。然而,在部分电网企业中,标准化管理体系在与其他管理体系进行衔接时,没有办法顺畅地连接,因而,在接口上的衔接性能较差,缺乏一体化的思想,在工作中容易出现差错和“两张皮”的现象,影响企业运行效率。

(三)标准信息滞后

信息所具有的时滞性极大地影响着电网企业标准化管理的正常运行。目前,部分电网企业标准的制定层与实施层间信息沟通不畅,导致标准实施层不能及时获取最新版本标准要求,造成执行时的偏差,尤其是在电网企业内部进行一些技术类指标传递是,缺乏通用性、先进性和实效性的情况更加明显。

(四)标准可执行性不足

电网企业标准制定层,持整体宏观角度制定统一标准,对标准在基层实施层的可执行考虑欠缺,执行程序在流畅度方面有一定的问题,因此会对标准化管理在基层的实施造成一定的影响。

(五)存在失衡和缺乏创新

在建设标准化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多数领导比较重视制定,对实施和反馈缓解的重视不足,导致与国家电网的步伐不一致,在不同的时期重点不突出,不便于电网企业进一步进行标准化管理。另一个问题就是创新性不足,经常导致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创新动力不足。

四、电网企业标准化管理的改进

(一)统一思想,提高对标准化的认识

电网企业要想提高运行效率就必须进行电网企业的标准化管理,而电网企业的标准化管理也是一件系统性极强和非常复杂的工作。

首先,电网企业想要实现标准化建设就必须以领导的高度重视为首要前提。企业的领导层作为标准化管理的首要执行者,是带动全体员工践行标准化的倡导者,领导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了企业标准化管理水平的高低。只有领导层对这一体系进行重视,才能进一步调动电网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其次,加强参与标准化管理的人员培训工作。与电网企业自身情况相结合,考虑电网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工作岗位的员工进行个性化分层次培养,以科学为依据制定与电网企业实际相同步的标准培训计划,多样化培训方式,以行动学习、定期考核、集中授课等形式,将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的理念渗透和落实到每个员工生产工作的各个环节,提高对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的充分理解,并熟悉所在岗位对应的工作要求,重点关注工作效率的提高。同时,根据不同阶段来更新标准化工作思路,做好充分衔接标准化管理建设思想的实际工作,有效提升企业标准化管理建设水平。

(二)正确认识管理体系之间的关系

电网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是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等其他管理系统的技术支持,更是他们的基础,多个体系系统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共同满足电网企业的内需和外需,也能促进电网企业效益的提高。电网企业在实施国家标准GB/T 19001-2000《质量管理要求》和GB/T 2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和GB/T 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规范》等标准时就充分体现了企业内部与标准化管理体系两者之间的关系,在企业标准化管理的要求上,建立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等内部管理体系,各管理体系间彼此配合,紧密联系、协调、补充、制约,联动发挥,实现对电网企业生产、经营、服务活动的全面控制,促进安全、质量、服务及经营效益的结合。

(三)强化标准的制定和监督

具有一套标准且可操作性较强的标准是实现企业的标准化管理不可或缺的过程。电网企业标准制定需要以整体为框架,充分结合基层实际情况,重点审查标准的合理性与先进性,确保制度的可执行。电网企业要严格按照要求,依次进行审查、批准和,稳步前行。标准一经,电网企业必须严格执行相关要求,加强执行监督考核机制,督促其有效落地,将标准作为电网企业工作的规章依据,更好地推动电网企业的、经营。

(四)畅通标准信息传递通道

充分贯彻标准化管理的实施标准是其主要工作,因而为了电网企业可以更好贯彻执行标准,用标准来指导、规范各项工作,应保证标准信息的传递通道随时保持畅通,沟通效率高。

现在,网络资源共享系统的高速运行已经为标准化管理信息通知渠道提供了坚实强有力的平台,电网管理总公司《标准体系表》内的专业标准在实现网络管理之后,对口的专业人员可根据需要随时查阅和下载,比起之前的管理方式将节约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同时,网络建设也成为信息渠道流畅的有力保障。同时,及时更新标准版本,并结合新闻滚动等形式,促进信息的传递,以最新标准指导企业生产经营,逐步建立良好的标准信息管理环境。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电网企业来讲,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工程。电网企业应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规章制度,建立标准化的管理体系,并结合生产实际,对现存的电网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进行改造升级,使其成为衡量电网企业是否满足要求的标尺。在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应从技术、管理和工作三个方面入手,不断吸取其他行业或者企业成功的经验。与此同时,电网企业还应该意识到其自身的标准化管理建设还需要漫漫长路的探索,在此过程中,必须积极创新,在实践中落实各项政策,坚定不移地打造电网企业标准化管理的特色模式,不断发挥标准化管理建设体系对企业经营效益的正面作用,实现国网公司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宏伟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篇3

目的是提高公共场所易燃易爆消防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X937 文献标识码:A

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是管理体系需要加强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是采用现代管理模式,开展控制火灾风险,完善安全绩效,从而实现火灾防控能力和手段的提高。

1 从法规上明确行业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责任主体

停车场、汽车修理场、废品收购站、木器加工厂等几类场所,因为其主管部门的不同,但普遍存在多个部门可以监管,多个部门都不管的现象比较严重,例如,废品收购站,在法律上没有明确的主管部门,工商、派出所、消防、环保等部门都有责任进行监管,但是在日常的监管中,大家都不去管。

这种场所建议政府方卖弄出台相关的管理细则,明确主管的部门、监管的职责和相关的具体要求。消防部门,作为一个政府的业务主管部门,一方面承担了消防监督责任,另外还承担着行政管理职责任。

这种情况下建立多部门在消防工作中信用管理机制十分重要,多部门联合管理,实现,强消防安全管理具体工作的落实。这就要求我们建立一个消防联席会议制度,对进行消防安全管理的“标准化”主体的确定。对于于火

灾隐患情报信息尽快发现和消除。建筑一个多部门安全信息联合平台,提高全市在抗御火灾方面的能力。消防安全管理的“标准化”主体的确定,需要建立一个信息平台互动机制。

建立消防信用数据库,对社会公共场所管理中各个单位消防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积分整理。

使得大众可以对消防安全信用情况有所了解和预防。并且这个数据库要不定期更新,开展信息的公示制度。通过宣传、教育以及文化广电新闻部门通报。

采取了消防安全管理的“标准化”责任主体信息制度的建立后,多部门实现了消防安全易燃易爆场所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措施

许 涛

(河源市龙川县公安消防大队,广东 河源 517300)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提高了。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它是我们生活源泉。为了保障生命的安全,我们需要依靠质量安全来实现。安全,是大家的生命之本,是我们不能放松,也不能忽视的生命保障所在。本文主要从法规的设置,行业行政审批的源头以及设施和制度上实现行业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

目的是提高公共场所易燃易爆消防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X937 文献标识码:A的联合监督。管理系统中通过信息互动平台的开展,各部门在消防监督管理中的成效日益明显。

第一,工商部门,通过公安消防部已经审批单位以及场所,需要再次经过消防部门开出消防安全检查一剂合格意见,才可以办理企业一剂个体工商户登记。那些没有未许可自经营的部门,要对其依法查处。第二,质检部门,对消防部门进行通报消防器材违法生产中中,要对不合格的单位进行查处。

第三,住建部门,在日常的调查中要把违法记录到相关建设、施工的信用档案中去,按照信用档案管理中具体要求进行处理。旅游部门在对消防部门抄送各个星级饭店出现的火灾隐患和违法行为记录的时候,要督促其快速整改,以便消除火灾隐患。对于那些逾期不改单位,对其进行降星级诊治。

第四,教育部门,需要对长期出现有消防安全隐患的教育机构的学校领导,兑取诫勉谈话,那些在消防安全中,工作不落实的学校,每年评优评先的时候,在资格给予上要从严限制。

第五,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单位,在门加强户外广告以及违法建筑区域,对于那些乱搭乱建并且店外占道经营的日常管理方面,要严格禁止户外广告设置,禁止违法占用并且堵塞消防通道以及防火间距等,阻碍消防部门灭火救援,火灾人员疏散逃生的行为,拒不改正的单位需要各个机构联合执法,取强制措施,对其依法取缔。

第六,文广新部门,在对还没有取得消防安全许可的人数众多的公共娱乐场所以及网吧场所,不可以核发相关许可证照,避免文化场所出现火灾隐患,开展公共文化场所的年检审查。

2 从源头上行业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审批流程

2.1行业行政审批

从消防部门的日常公共易燃易爆场所的检查来看,各个公共场所存在着没有经过消防行政许可擅自进行经营的现象。

例如,废品收购站在进行收购活动的时候,只需要在工商部门的许可下开展即可。这个过程中,没有消防许可的办理。汽车修理场所当前的经营也只需要工商登记,需要交通管理部门的核发的修理许可即可以进行经营活动,这个过程中消防管理工作也有所缺失。

整个经营中行政审批的不合理不规范性,造成了在实际消防管理够工作中的重大失误。如果仅仅依靠消防部门在日常管理中的追报、处罚和强制“三停”措施,不利于整个消防执法工作的进行,也会造成执法过程中矛盾的升级。所以我们要规范易燃易爆场所在行政审批上的程序,保证在源头上灭绝火灾存在的隐患。

2.2简化审批流程

易燃易爆场所,在审批程序以及按照建筑工程消防行政许可审批上,因为其行政审批程序比较复杂,所以经营者不容易接受,多以在这类场的审批上,政府要联合行文,简化行政审批的程序,提高行政审批的效率,可以参考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的要求,在面积以及规模上纳入消防部门、派出所和村镇的消防办的管理中去。

3 从设施上健全行业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硬件的管理

3.1加强设施的管理

增强公共场所对于灭火自救能力,提高消防设施“标准化”管理。监督单位需要在消防设施处布置的地点张贴消防安全标识。对于消防安全标识在内容、式样以及张贴、悬挂位置方面精心考虑。

在防火门以及防火卷帘和疏散通道等安全疏散设施中,需要对附近规定范围内告知黄色警戒线。在安全疏散楼梯和设有门禁系统中,显著位置布置“安全出口”标识,使用提示,目的是避免物品和杂物出现占用、堵塞安全疏散设施的情况出现。

消防设施管理中,需要在每楼层明显地方设置一个安全疏散图,标明疏散路线以及安全出口和人员所在地理位置,必要时候配以文字说明,采用图文并茂形式,使得消防设施设置一目了然,在出现火灾的是时候方便易懂。对于消防水泵和防排烟风机、稳压水泵、气压水箱、水泵接合器、防火卷等不同的消防设施管理中,需要设置管理责任标牌。

标明消防设施名称以及管理责任人。在消防联动控制柜、报警阀和终端试水装置等部位标明标牌,注释清楚各按钮以及阀门控制部位、区域以及正常启闭状态。进行疏散通道、安全疏散和室内消火栓等消防安全设施中,及时进行检查和记录,明确检查内容、频率。采用管理责任人专人负责填写。实施标识“标准化”管理,保证消防设施识别率到100%,疏散通道以及安全疏散出口畅通率实现 100%,消防设施以及灭火器材配备方面达到100%。

3.2强化设施检查

监督单位需要注明消防设施检查维护效果责任部门以及责任人,具体的职责以及工作要求。 依照有关规定要求,实行巡查,对于单项检查研究联动检查方法,开展检查。

检查结束后要分别记录建筑消防设施巡查情况记录表、建筑消防设施在单项检查方面的情况,以及建筑消防设施联动检查记录。依照使用场所在环境条件以及产品不同的要求,快速对消防设施开展维护保养以及更换。

对于消防设施中存在问题,一定要向单位消防安全主管人报告。在合适的条件下解决。没有条件解决的,需要在24小时内解决。如需要实现供应商和厂家解决的,要尽快展开恢复系统工作状态,通过维修保养负责人撰写消防设施故障的处理记录表。

委托具有资质的机构控制全面检查测试,出具检测报告,进行存档备查。目的是采取强化消防设施检查,保证维护维护记录实现统一齐全,确保维护保养“标准化”,尽量有效率力超过 90%。如果火灾突发,可以切实发挥作用,增强单位迅速灭火自救能力。

4 从制度上完善行业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监督的体制

4.1日常管理制度的“标准化”

单位需要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在结构体系以及规章制度,明确法定代表人责任,在消防安全工作可以实现全面负责。从消防安全责任人员到普通员工,层层承担消防安全责任[3],落实各自消防工作职责,自上而下开展岗位消防安全责任链。

4.2.检查考评管理的“标准化”

要求对单位员工,在职责履行以及实施自检和整改火灾隐患,成为一个常态的制度,不定期开展易燃易爆场所的考核。

4.3人员培训制度的“标准化”

依照岗位操作规程和操作技巧,对消防人员消防科普知识以及消防安全技能,有机起来教育,使得消防措施规范化。同时,需要做好适应性教育,根据不同情况教学需求施教。

在对新员工以及换岗员工,要参加消防安全常识以及岗位消防培训,对在岗人员需要结合灭火疏散演练,明确岗位消防安全,做到对员工的教育培训的“标准化”。在应急操作程序的过程中也要实现“标准化”。依照单位制定的消防应急操作的程序进行应急处置细化,不定时开展演练。

结语

易燃易爆公共场所消防安全的“标准化”管理,是市场经济作用的产物。消防安全管理“标准化”对于现有的消防安全管理模式进行了突破。实现了从消防安全管理,仅仅依靠消防机构转变到责任单位的自愿。通过消防安全“标准化”体系构建,可以实现法律遵循情况的有效监督,对隐患、事故控制监控,实现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问题。形成科学有效监督保障机制。实现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可以规范企业现有的管理行为,使责任主体通过建立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从而建立起有效的灾难预警预报,减少经济效益的损失,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于铁.关于加强重点单位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的几点看法[J].辽宁经济,2013,(11)116一18.

[2]金玉祥.加强建筑消防设施标准化管理的思考[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1,7(12):145―147.

篇4

关键词: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方式

1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的内容

明确项目施工方和项目设计方的安全管理职责,并将对双方的安全管理要求写在安全标准化管理文件中,在建筑施工过程坚定不移的执行安全标准化管理文件。管理者需按照以往项目经验对施工危险情况进行预测,识别项目的潜在危险点和可能发生的危险事故,将其编制在施工危险源的分析报告中,并提出相应的安全风险控制措施的管理办法。除此之外,还应将项目的应急预案、应急演练等应急管理措施编制在规范中。项目安全施工标准化工作规定要制定好,现场施工人员需要遵守规定来执行操作,监督安全文明施工设施和施工作业行为标准。管理者需要监管项目施工安全的情况,并经常对其进行检查和评价。管理者需要将施工情况作为项目绩效考核的标准之一,定期组织进行安全评定工作,并将考察结果报告上级管理者。管理者在巡检过程中发现施工安全方面的状况,需及时整治。除此之外,管理者需要定期开展有关施工安全的讨论会,不断完善施工安全注意事项等。

2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环节难点分析

(1)对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的认识尚需强化。在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建设中,企业可以在建筑施工某一阶段的管理做到安全标准化,但是从宏观的角度观测,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应该是一种全面的综合性体系。在建立这一体系中,应以建筑项目全部完成时间的总体性角度来看待。如应从项目的立项分析、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项目管理到施工完成后的运行为一体系,对每个环节都应该制定安全标准化管理细则,从而建立并完善建筑工程整体性安全标准化体系。(2)建筑现场安全标准化管理力度不强。我国已经颁布了一些权威性的指导型法规,而建筑工程内部也了许多关于建筑安全的法律法规。但是,目前还没有一个系统性的建筑方面的法律法规融合了以上两个部分法规。除此之外,建筑过程中所涉及的安全管理、安全技术操作等实际问题,还没有法规对其进行论证、约束与规范,即还未标准化。而已有的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方案的编制与修订,还存在很多缺陷,整体性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仍需完善。(3)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没有及时跟进相应的监督及奖惩机制。在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中,施工标准化管理流程以及具体的实施操作规范需要由实际参与到建筑施工的人员予以编写和拟定。鉴于此,我们不难发现建筑施工标准化的编写数量是极其庞大的,同时内容也比较细等特征。从我国的建筑安全标准化的整体管理流程方面来看,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管理在内容的编写方面,还具有很多的问题,比如信息与操作不相匹配,以及随意编写的现象。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没有及时跟进监督与奖惩机制,由此使得各部门的工作人员在编写施工安全标准化操作规范时,积极性与主动性、责任意识都不是很强。3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构建(1)组织机构标准化管理。项目经理应对工程项目安全标准化管理全面负责,安全保证体系负责人、技术保证体系负责人等必须持有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并积极参加安全教育培训,树立安全管理意识。项目经理是项目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需要在各项规章制度基础上,结合工程建设实际情况制定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并制定各级安全人员职责,以保证项目目标的顺利实现。安全保证体系负责人是项目安全生产的直接责任人,应做好施工管理工作中的管理、组织及协调等工作,并贯彻执行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细则。项目技术负责人对项目安全技术负有直接责任,参加安全生产监察,从技术上对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提出整改意见。(2)现场施工标准化管理。为了提升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水平,实现安全标准化管理的任务和目标,应结合相关法律法规,按照建筑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现场施工管理细则。现场管理标准化。现场入口处应设置平面布置图,明确划分办公区、施工区、生活区等,在主要通道设置不同安全警示牌,有触电危险场所标识应使用绝缘材料制作。应实施临时设施管理标准化,临时宿舍建设必须满足消防及环保要求,室内用品及设施应摆放整齐,食堂、洗浴间等设施应满足要求,现场应配备药箱、绷带等急救器材。现场各种机械、材料应按照施工平面图布置,不同类别应分区堆放,存放材料场地应平整,现场材料应结合材料特点采取保护措施。(3)安全防护标准化管理。项目建设中使用的悬挑平台、脚手架及防护网等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布设,此外,建筑外侧应结合规范挂上安全网进行封闭,高空作业时应系好安全带。通道口、电梯井口及楼梯口等位置,应结合具体情况设置防护棚、防护门及防护栏杆等,必要时还要加装安全网,并设置标识起到提醒的作用。必须拆除或改变安全防护设施时,经过施工负责人同意以后,应提前将替代安全措施做好,在作业完成以后立即将安全防护措施恢复。(4)安全信息标准化管理。在日常的运行中,有关部门要对安全信息进行充分记录,并把国家与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内容实施科学地储存,此外还要对国内外有关安全施工设备及技术的相关信息进行及时地搜集,以供企业领导者予以使用与参考。该信息系统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拥有较高的可靠性与稳定性,以便确保以下工作能够有效实施:①需要构建建筑设计的鉴定与验证标准;②对施工进度与相关设备状况进行有效的记录;③纪录特殊作业与相关建筑工序进行。(5)安全标准化管理的全面性。由于建筑项目的安全标准化管理的内容涉及到多个方面的使高层建筑施工始终处于安全监控的范围内,从最大程度上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7)基于BIM技术的安全培训。在传统的安全培训过程中,主要是对安全监管人员、施工人员等进行岗前的教育培训,其培训手段单一,培训信息过于口头化,培训内容缺乏实践意义。因此,其培训效果也往往不如人意,尽管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单一的培训模式,但是由于培训数据库的不完善和实践性较弱的情况,导致培训的形式化,操作性不强。对于BIM技术而言,由于BIM技术的可视化特点,因此,BIM技术不仅能够协助施工安全管理部门解决高层建筑施工中出现的安全问题,还能建立基于BIM技术的安全培训数据库,高层建筑施工人员可以通过安全培训数据库,学习最新的施工方法,掌握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方法。通过这些学习,可以有效地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机械设备使用水平,保证技术的规范性,从而让安全培训达到预期的效果,有效地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结束语

综上所述,BIM技术具有信息数字化、空间化、全面化、定量化等重要特点,在高层建筑施工中,BIM技术通过对施工方案的审查、施工场地的规划、施工安全的评估、施工过程的监控、施工措施的制定等,来达到了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显著效果,对安全管理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要充分利用BIM技术显著的优势,将其全面地应用在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水平,切实保证安全管理的效果,从而为高层建筑施工的安全进行提供有力的保障,也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安全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杨涛,李蕾,王广涛,等.BIM技术在超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建筑施工,2015,(2).

[2]郭金宏,张延龙,徐海洋.BIM技术在超高层项目施工管理中的应用——以北京奥体南区某项目为例[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5,(3).

[3]翟越,李楠,艾晓芹,等.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施工技术,2015,(12).

篇5

【关键词】生产组织 标准化管理 规范管理

1 标准化管理理论综述

生产组织管理只有不断改善现阶段粗放管理的现状,实施标准化管理,强化管理制度的执行和落实,才能切实提高实体质量和管理水平。因此,如何制定管理制度的标准化体系,实现总装分厂现车生产的标准化管理是我们需解决的问题[1]。

标准化的形式主要是简化、统一化、系列化、通用化、组合化、模块化。每种形式都表现不同的标准化内容,针对不同的标准化任务,达到不同的目的。

管理标准化的作用:(1)提高管理专业化水平。形成标准化的制度体系,从而有效地避免了由于生产组织缺乏相对稳定和统一的标准,管理经验难以推广的缺陷。(2)提升管理绩效。通过标准化管理,形成不同的程序化模块,最终实现各阶段、各环节工作的有机衔接,实现过程的有效控制,提高过程绩效。(3)降低项目管理成本。实施标准化管理可以将生产组织的成功经验、管理标准、技术措施成功“复制”到类似车型的生产组织中。[2](4)促进企业组织知识积累。生产组织过程中项目信息、经验教训、管理经验等都是非常宝贵的财富,可以看作是生产组织管理的知识积累,可以作为企业的知识存储,运用于未来项目。

2 标准化管理制度体系结构设计

2.1标准化管理制度体系的设计思路

整个标准化的管理活动可以理解为在原有管理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上,要做好比原来更规范、更细致、更准确有效,将管理过程提升到如同工业产品生产一样,实现规范化管理活动的准确“复制”。因此,就要在原有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对于管理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有着更加细致、准确、量化、科学的规定,作为指导管理活动的依据和约束。

2.2标准化管理制度体系的设计原则

标准化管理制度体系的构建的目的,就是规范生产组织全过程中,所有生产参与方的行为。管理制度是由认为设计和制定的,因此,管理者的理念决定了制度制定的理念,在标准化管理制度体系设计中应遵循规范性原则、合理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灵活性原则、简明化原则。[3]

2.3标准化管理制度体系总体结构设计

生产组织标准化管理制度体系,不只是简单、抽象的规章条文和表面的制度框架的构建,而是形成相互制衡、相互促进、相互保障的三维空间体系。生产组织管理制度标准体系的结构从标准化管理制度体系的管理对象、制度类型、制度范围三个维度加以考虑,以规范参建单位的管理行为。本文建立了管理制度标准体系的空间模型,便于从多个角度对管理制度标准体系有更好的理解。如图3-1所示。

3 标准化管理制度体系设计内容

3.1标准化管理制度体系设计的类型

生产组织标准化管理制度体系的类型包涵内部管理制度、协调管理制度、目标管理制度、激励管理制度四种。目标管理制度是标准化管理制度体系的核心,内部管理制度、协调管理制度和激励管理制度是实现管理目标的辅助和支撑。另外,每种类型的管理制度又包含了几个子制度,共同完善标准化管理制度体系的类型。[4]

3.2标准化管理制度体系设计的内容

生产组织标准化管理制度体系设计的范围是指各个管理子制度从哪些方面来规范各个管理对象的行为,本文从管理组织、管理流程、管理方法三个方面界定标准化管理制度体系的内容。

3.2.1管理组织

管理组织不只是组织结构的构建,还包括管理目标、管理任务、管理职责、管理权限等,是对生产组织管理过程中重复出现的管理活动制定建设管理的目标、划分各参与方的职责和权限等。管理组织的设计要注意管理幅度与跨度,同时应遵循基本原则:目标统一、责权利平衡、组织制衡、保持连续性和统一性。

3.2.2管理流程

管理流程是指生产组织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应遵循的程序,它将管理活动在时间进程中的分布和和实践上的次序加以确定和固定。管理流程的核心是识别每一项重要的工作和确定这些重要工作之间的组织顺序。

3.2.3管理措施

管理方法主要是指项目管理的方法,即完成管理过程、行使管理职能所运用的方法。不同的管理阶段、管理过程和管理内容,应根据其不同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方法或者将某几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这样才能有效实现管理目标。

4 结语

标准化管理是起源于国外制造行业的一种管理理念,在高速动车组制造中,已经提出了“标准化管理制度、人员配置标准化、现场管理标准化、过程控制标准化”的项目实施过程标准化管理。通过标准化管理优化其施工流程、管理流程,有效解决了质量、进度、成本之间的矛盾,降低了不必要的损耗,提升了产品质量,保证了产品进度。

参考文献:

[1]林建国.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8).

[2]王波.浅谈高铁施工组织管理的注意事项及质量标准化管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2).

篇6

关键词 标准化管理;水利工程;探究;临安市

为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确保水利工程运行安全并长久充分发挥效益,浙江省于2016年全面推行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通过明确管理内容、制定管理标准、落实管理主体、深化管理改革、强化监督管理,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整合建立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和监督服务平台等措施,实行全过程、各环节标准化控制和网络化管理,切实提升工程管理效能。

1.临安水利基本概况

1.1水利工程现状

临安市地处钱塘江支流分水江和太湖水系东苕溪上游,是杭嘉湖重要优质水源供给地和浙西北主要生态屏障。市境东西长约100km,南北宽约50km,总面积3 126.8km2,地势西高东低,从东部的海拔9米到西部的清凉峰海拔1 787m,落差1 778m。较大的地域面积和复杂的地形决定了水利工程在临安市防汛抗旱中的地位和作用。目前全市己建成水库144座,其中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5座,库容100~1000万方的小(1)型水库15座,10~100万方的小(2)型水库123座,1~10万方山塘1 064座,0.05~l万方山塘2 657座;大小堰1 898座;灌溉渠道2 000余公里;泵站总装机3 260kW;日供水20~1000m3的农村供水工程442处,受益人口22.7万人;全市有河道3 730km,其中县级以下河道3 309km。星罗棋布的水利工程为临安市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提供了基础保障。

1.2运行管理现状

临安市的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实行分级负责,中型工程由市本级承担日常运行管理,小型水利工程一般由镇街、收益村或工程产权单位承担日常运行管理。为保障水利设施安全有效运行,临安市先后制定了《临安市河道管理暂行办法》《临安市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理养护办法》《临安市山塘水库巡查管理办法》和《山塘水库巡查管理考核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和考核办法,明确了小型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责任和职责。同时,全市小型水利工程在以村组集体管理为主导的模式下,还建立了农村用水者协会,按照受益承担运行管理义务。

1.3运行管理存在问题

长期以来,临安市水利建设任务繁重,水利管理相对薄弱,重建轻管的现象较为普遍。主要体现在管理体制尚不健全,管理事权划分不清晰,管理责任未有效落实;制度不健全,职责不清晰,流程不规范等,日常管理工作随意性较大;受经费、人力等因素制约,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不及时,效率低下,存在工程配套设施不完善、更新改造不及时等问题。

2.目标任务及实施内容

2.1目标任务

按照《临安市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实施方案(20162020年)》要求,临安市5年内需完成标准化管理创建工程如下:1)水库140座,其中中型水库3座,小(1)型水库14座,小(2)型水库123座;2)5万方以上的屋顶山塘或饮用水山塘79座;3)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及以上的1~4级的堤防工程,总长42.32km;4)单站装机流量大于等于10m3/s的泵站1座;5)国家基本水文测站2l座,其中水文站2座,雨量站19座;6)日供水规模200吨以上的农村供水工程71处;7)总装机容量在1 000kW(含)~5万kw(含)之间的农村水电站29座。经测算,5年标准化管理总费用约8 455万余元。

2.2买施内容

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涵盖管理责任、安全评估、运行管理、维修养护、监督检查、隐患治理、应急管理、教育培训、制度建设、考核验收等各个环节。具体包括:工程管理责任(领导责任、监管责任、主体责任、岗位责任)具体化;工程防汛和安全运行管理目标化;工程管理单位(岗位)人员定岗(编)化;工程运行管理经费预算化;工程管理设施设备完整化;工程日常监测检查规范化;工程维修养护常态化;运行管理人员岗位培训制度化;工程管理范围界定化;工程生态环境绿化美化;工程管理信息化。

3.具体工作措施

在临安市水利水电局的统筹协调下,临安市群策群力,多措并举,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得到稳定、有力推进。具体工作措施有以下几方面。

1)强化组织保障,落实工作责任。临安市成立了水利局层面的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专人成立标准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形成标准办牵头抓总,各相关单位各司其职、协助配合的工作机制,切实保证标准化创建工作的各项举措落到实处。

2)加强宣传引导,营造推进氛围。联系新闻媒体,拍摄标准化管理工作新闻专题片;结合“千人万项”驻村蹲点活动,组织水利专家到工程所在镇街召开座谈会;召开镇街分管领导、水利员层面的标准化工作推进会,布置落实年度工作任务。多方面、多层次地宣传省、市对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的要求。

3)逐一调查摸底,制定任务清单。对临安市创标的小型水库、山塘、农饮水等工程的现状逐一进行调查摸底,根据调查情况,结合浙江省水利厅对工程标准化管理考核细则要求,查漏补缺,对需协调、解决的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制定每个工程的创标内容清单,并将各项任务进行分解落实,做到任务具体化、责任个人化。

4)实行“三统三分”,推进划界工作。工程划界是标准化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为了及时完成该项工作,临安市实行“三统三分”方式,即统一招标、统一标准、统一报批、分片测量、分类审查、分块宣传。将所有小型工程的划界任务打包,由水利局统一组织招标;细化水利工程划界范围具体要求、镇村两级公示程序要求、划界成果技术标准和报批程序规范等,形成统一标准;划界成果由水利局统一报市政府批复。同时,根据工程分布情况,组成3支外业测量单位,分片开展测量工作;划界成果由各责任单位分头审查;组织镇街分块做好划界宣传工作。

5)推进政企合作,培育养护市场。目前,临安市水利工程养护市场还不是很成熟,临安市积极谋划,确定由临安市水利水电投资开发公司统一组建水利工程养护管理公司,将其承揽的养护工程范围,在《临安市小型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管理办法》中予以明确。

6)召开每周例会,推进工作进度。实行“一周一议”制度,由分管领导牵头,每周召集相关单位、镇街负责人,召开标准化工作推进例会。及时协调解决推进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梳理交办下一周的工作任务,确保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4.取得的成绩

目前,临安市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年度任务已完成。完成了五年实施方案编制并经政府批复,梳理明确了350余个水利工程管理名录并按要求均落实了管理责任主体,完成年度任务内的工程划界并经政府批复,搭建了临安市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平台,出台了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资金保障政策等。年度任务内的各项工作均通过了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验收。

通过上述措施,临安市水利工程的管理体系和运行管理机制得到进一步健全,理顺了镇、村两级事权,落实了小型水利工程的管护主体和管理人员,工程维修养护资金得到有力保障,水利工程管理范围进一步清晰,工程维修养护按照集约化、专业化、物业化的思路逐步开展,工程面貌提升明显。随着临安市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平台的上线运行,临安市小型水利工程的日常管理向自动化、信息化、现代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在临安已初见成效。

5.存在的问题

标准化管理作为一项全省水利创新工作,临安市在工作推进过程中,边摸索边总结,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短板。

1)镇街及部分水管单位对实施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的主体意识不强。部分镇街对工程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对标准化管理工作还是停留在“要我做”的层面,主观能动性不强。

2)资金保障问题。鉴于临安市财政实际状况,市级财政对水利工程管理的支持力度有限。同时,由于临安市小型水利工程众多,随着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的全面铺开,今后对创建经费和工程维修养护资金的保障还存在一定压力。

3)部分基层工程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内容多、要求细,但目前临安很多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员都是年龄较大、文化水平不高的附近村民,这直接导致一些工作要求落实困难。

6.建议及对策

1)努力筹措保障经费。要加强与市财政沟通,做精做细2017年的水利O钭式鹪に悖建立维修养护资金保障机制,通过完善《临安市小型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办法》,利用资金、考核等杠杆,促进镇街开展标准化管理工作的主体意识,从“要我做”转换成“我要做”的状态。

2)制定完善相关指导性意见。通过今年的创标摸索,结合临安实际,下一步要着重做好相关标准、规范、办法的制定与完善工作。要完善《临安市小型水利工程划界工作技术导则(初稿)》《临安市小型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办法》,制定《临安市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市场准入制度》。同时,为了便于今后镇街自主创建,根据省厅的考核细则,结合今年形成的各类工程任务清单,制定《临安市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现场达标创建规范》,使标准化创建更细化、更具体、更贴近基层水利工程管理需求,最终形成制度引导、镇街参与的局面。

篇7

关键词:危化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

引言

本人对福建省宁德市危化生产企业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当地危化生产企业曾长期未运用标准化管理手段,这就使得该市危化生产往往伴随着或大或小的各类安全事故。随着我国《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工作管理办法》的相继出台,当地危化生产企业普遍出现了管理理念发生转变、从事后处理转变为事前预防、安全意识不断提高、文件资料较好规范、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的变化,这就使得福建省宁德市危化生产企业的整体安全生产水平大大提升。但该地企业仍然存在着重视程度不够、理解偏差、作业现场管理不规范、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而为了能够较好化解这些问题,正是本文就危化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展开具体研究的原因所在。

1危化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推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行政方面的问题

对于福建省宁德市危化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行政方面问题来说,达标评审参差不齐、缺乏多样化标准化运用考评标准、标准化运用考评标准不够细化都是这一问题的具体表现。

(1)达标评审参差不齐

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监管部门对于危化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重视程度不足,不同的评审人员评审水平往往也参差不齐,这就使得一些监管部门重视缺乏、评审人员评审水平较低地区的危化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的推进速度往往较慢[1]。

(2)缺乏多样化标准化运用考评标准

在本人的实际调查中发现,我国当下监管部门对危化品生产企业进行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并没有区分危化品生产企业的等级,这就使得一、二、三级的危化品生产企业使用的都是同套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标准,这就使得考评的实际效果受到一定质疑。

(3)标准化运用考评标准不够细化

在我国当下监管部门对危化品生产企业进行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中,这一考评本身没有考虑不同类型危化品生产企业之间存在的不同,也没有认识到气体类、油漆类、树脂类、石油类等危化品生产企业存在的特殊性,这自然使得推行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受到了一定负面影响,例如,在福建省危化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中,这一考评中的12个要素便存在着重复交叉现象,而气体类的危化品生产企业也没有实现考评标准的细化,这一现状自然会影响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效果的较好发挥[2]。

1.2企业方面的问题

除了行政方面的问题外,危化品生产企业本身存在的问题同样影响着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的推行,结合相关文献资料与自身实际调查,笔者将这一问题概括为企业重视程度不足、员工缺乏对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深刻认识、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存在缺陷、企业欠缺安全法律法规的及时掌握、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基础较为薄弱等五个方面[3]。

(1)企业重视程度不足

之所以会出现重视不足问题,主要是由于很多危化品生产企业在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前,已经应用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HSE管理体系等管理体系,而出于对这类管理体系的盲目自信,很多危化品生产企业认为只有延续这些管理体系,就能够取得不输于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效果,这一认知自然影响着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推行。

(2)员工缺乏对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深刻认识

很多危化品生产企业的员工认为安全生产标准化不是国家的强制性要求、没有必要列入到企业安全生产和管理日程中,而这种认识的浅薄就使得企业本身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受到了较为严重的阻碍[4]。企业内所有员工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并未采取全员参与的方式运行安全生产标准化,一般管理安全生产的工作只有厂长(经理)、安全员或分管安全的副总参与,大大制约了安全生产标准化运行的本质提升。

(3)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存在缺陷

由于很多危化品生产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存在缺陷,这就使得统一完善的部署、“全员”管理要求、档案的统一规范管理往往无法较好实现,这自然直接影响着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落实。

(4)企业欠缺安全法律法规的及时掌握

由于很多危化品生产企业往往不重视第一时间获取相关法律法规,这就使得相关企业很容易出现安全生产标准化推行与现行法律相冲突问题,危化品生产企业的发展往往会因此受到较为负面的打击,其安全生产标准化落实也将遥遥无期[5]。

(5)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基础较为薄弱

我国当下很多危化品生产企业存在着安全投入不足、安全管理人员缺乏、经济效益较低的发展现状,这些现状自然影响着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落实与开展[6]。

2推行危化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的措施

结合上文分析得到的推行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结合自身实际调查提出了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的体系结构、运用信息化和数据化方式落实安全生产标准化、建立新型的管理机制、加强生产车间管理班组的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建立等五方面措施。

2.1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的体系结构

在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的体系结构中,相关危化企业需要实现如图1所示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结构落实。结合图1我们不难发现,策划行为、实施行为和可信度行为3个基本域是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结构的主要构成,这三者充分发挥各自的管理功效就能制定合理的安全生产目标,实现安全生产标准化业绩,达到透视化管理的效用。

2.2运用信息化和数据化管理方式落实安全生产标准化

对于危化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的推行来说,相关危化企业必须结合信息化技术,建立专属于自身的安全生产信息库,如涉及重点危险工艺、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的危化企业。将工艺、重点监控的工艺参数、安全控制的基本要求、自动化监控系统及重大危险源配备的温度、压力、液位、流量、组分等信息以及检测系统、可燃和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报警装置应具备信息远传、连续记录、事故预警、信息存储等功能在信息化技术中体现,运用安全生产数据化信息系统实现企业的本质安全。应运用信息化技术就能够在这一信息库的支持下实现人员、设备设施、物料、安全管理、环境信息的综合管理,其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落实也将由此获得较为有力的支持。

2.3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相结合的新型管理机制

在危化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推行中,建立完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的管理机制尤为重要。形成安全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的新格局,切实遏制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风险分级管制可由企业组织公司技术负责人、安管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或邀请专家进行全方位全方位、全过程辨识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科学评定安全风险等级,以企业内生产功能区域的划分,按“最重、严重、较重、一般”4个等级来划分,分别以“红、橙、黄、蓝”的4色来表述,绘制企业“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建立企业安全风险数据库,根据评估结果(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风险程度的不同),从组织、制度、技术、应急等方面对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管控,确保安全风险始终处于受控范围内。另一方面企业可建立健全安全风险公告制度,加强风险教育和技能培训,在重点区域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以进一步警示和告知企业员工企业内部存在的安全风险及预防和控制措施。企业依据安全风险的分级程度,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企业安全生产分类分级隐患排查检查表》,强化隐患排查的治理,实现隐患排查治理的闭环管理,从根本上让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企业在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可利用已制定的《企业安全生产分类分级隐患排查检查表》进行综合性、专项检查(消防、工艺设备等)、日常检查、节假日检查的同时,可结合危险分析方法、风险分析方法、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故障树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并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以整改时间、整改责任人、整改资金、整改方案或措施、验收时间、验收人员等要素的事故隐患信息档案。特别对在重大事故隐患应明确隐患整改责任人、制定整改计划、整改措施和方案、落实专项资金、限定整改时限、制定整改预案六个方面得以实施,且企业应对重大事故隐患提及管理层进行督办管理,对事故隐患全面落实闭环管理。

2.4加强生产车间管理班组的建设,强化从业人员素质技能的提升

从业人员是企业的细胞,是安全工作的落脚点,是控制事故的前沿阵地,只有将从业者的素质和技能得到有效地提高,使他们从根本上掌握各自岗位的安全风险知识、操作技能、预处防防控知识、职业健康管理防护意识、事故应急处置和自救逃生能力等,若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或遇险情况,才能沉着应战处置各种事故和各种险情的发生。但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只有加强生产车间管理班组的建设,才能得以实现。在危化生产企业中生产车间下属均以设立班组为单元,一个班组长管理十来个从业人员。先从提高班组长素质为前提,班组长是班组的核心,班组长的综合素质将影响着整个班组建设的效果。因此,加强班组建设,提高班组的实战能力及班组骨干的作用是管理好整个生产车间的重点。在班组应加强做好与从业人员的沟通与交流,形成一个员工可提意见、可出谋画策、可行性的创新观点和意见积极采纳,对工作上有帮助有促进的点子,制定奖励制度,激发员工的积极性,让从业人员形成一种“主人翁”的思想,真正地融入工作中。并把责任和权利与班组长相持钩,做到有责权重存,充分调动班组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得以管理好班组的从业人员,做好安全生产。此外,应加强班组长自身能力的培养,给予一定的平台和学习机会,进入同行业进行学习交流,锻造一支高素质、懂管理、懂业务、懂技能的班组长建设队伍。以优秀合格的班组长引领从业人员,强化从业人员素质技能的提升。以实现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化、标准化,实现人员无违章,岗位无隐患,管理无漏洞,班组无事故的优秀班组,真正实现安全生产。

2.5建立企业安全文化,巩固标准化创建成果

除了上述几方面外,危化企业还可以通过建立企业安全文化实现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的较好推行。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应加强企业的安全制度文化、安全理念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安全作业标准文化、安全环境文化的建设。如美国的杜邦公司,是世界上安全业绩最好的公司,历经了200多个春秋,生产范围的扩大化、多元化的发展,其根源在于建立了良好的安全文化,其安全文化的建立第一步就是“1811年,建立第一套安全章程,强调各级生产管理者对安全负责和员工的参与”开始做起,经过长期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形成了具有独特的企业文化:安全是企业一切工作的首要条件。因此,安全文化的建设就应从安全制度文化上着手。在制度文化的建设上,应遵循“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原则,落实主体,明确责任,落实职责,不断强化安全管理基础工作。应建立完善公司各级各类及各岗位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以公司级、部门或车间级、班组三级岗位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经过各方讨论修改和完善制定各级制度。如部门级,应注重安全管理办法的细化,根据公司的总体部署安排,结合各专业实际特点,对各项管理规定进行进一步细化,把安全措施落实到每一个步骤、细化到每一道工序、分解到每一个动作,确保每名员工能掌握和运用;班组级,注重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根据危化企业生产车间设施设备的排查情况、岗位操作规程是否也设备设施相符合,建立的规章制度是否符合现场从业人员的管理等等,都要安排安全管理人员对现场调查,分析查找危险点源,真正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得到有效落实。只有经过多方共同努力,才能构筑安全生产的精神防线。企业安全文化的建立还需要坚持全员参与、坚持循序渐进、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下展开,这样才能够保证企业安全文化的持续发展和提升,并较好为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推行提供支持,才能有效巩固标准化成果的创建。

3结论

在本文就危化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展开的研究中,本人详细分析了危化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推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推行危化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的措施,希望这一系列内容能够为相关危化企业带来一定启发。

参考文献

[1]于洋.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3(12):171-178.

[2]任佃忠,曲福年.推进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策略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11):188-191.

[3]白云凌.推行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的措施分析[J].现代商业,2012(36):158.

[4]刘艳萍,孙青松,任佃忠.危化品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与安全生产标准化一体化管理[J].安全、健康和环境,2012(11):37-39.

[5]周恩杰.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研究[D].宁波大学,2014.

篇8

关键词:信息化标准化ERP 科技创新

随着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进一步深入,对于电力企业而言,规范企业管理、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电网建设和运行成本,不断提高企业素质、经营质量和生产效率的任务越来越重,在标准化和信息化方面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因此,要建立一套完善、科学的信息管理系统,来全面提升企业的标准化管理水平,使企业的信息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Internet的迅速普及和应用,信息经济时代正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网络经济时代。在网络经济时代,人们通过Internet进行更方便、快捷的信息交流,而且可以突破传统经济的时空界限。为了在这一时代的经济领域占据一席之地,企业必须改变各自的经营模式,重新构思工作方法,而这一切的实现必须借助信息化的实施。所谓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以业务流程重组为基础,在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上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通过信息集成应用系统来有效地采集、加工、组织、整合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信息资源,实现企业内外部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率和市场竞争能力。信息化实际上就是一个运用先进管理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不断升华的过程。

我国加入WTO后,广大企业直面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和挑战,为求得自身生存和发展,加速了向外向型转轨和参与世界经济的步伐。作为国家能源命脉行业的电力产业也不例外。“三流的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技术,一流企业卖专利,超一流的企业卖标准”,标准化管理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技术基础工作,在目前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我国电力企业在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上存在“单独开发,独立运行,分散管理,缺乏规划”问题,企业内部各系统之间相互独立,缺乏必要的数据沟通和功能联动,形成“信息孤岛”。要实现企业的标准化管理,就要充分借助现代化管理手段。通过一套完善、科学的信息管理系统,可以解决电力企业的“信息孤岛”现象,加快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全面提升企业的标准化管理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水平。由此,新一代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ERP、PMS等便应运而生。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信息网络系统,全面整合企业内外资源,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思想和模式。ERP、PMS致力于在管理的各个活动环节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信息网络系统,为企业全局实现了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集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此同时,在ERP、PMS系统的基础上建立统一的、标准的、先进的信息技术平台,实现信息的资源整合与共享。ERP、PMS系统的上线运行,使公司初步建立其一体化管理体制,初步实现职能管理向流程管理的转变,原来的封闭式、条块式管理壁垒被打破,规范化、管理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众所周知,现代电力系统具有大电网、大电厂、大机组、高参数及高级自动化的特点。要保证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安全、经济、稳定的运行,必须进行科学管理,而科学管理的依据就是标准。标准化管理是企业推动技术进步、保证安全、提高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的基础,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率的有效措施,更是企业内部法制化管理的重要手段。然而,在标准化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对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和理解不够、标准体系与其他管理体系不能很好地协调、配合以及标准化信息滞后等问题,这些都制约着电力企业标准化管理的正常健康发展,因此,必须建立健全标准化管理组织机构和管理网络,形成自上而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标准化管理体系,确保标准化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企业必须成立标准化管理的领导机构,提出与企业方针目标相适应的方针、政策、规定,

篇9

关键词: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探究

对于建筑行业而言,学习安全标准化业务、提升标准化创建能力可谓是任重而道远。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不断的统一员工们的思想,是其团结一心,提升自觉意识,增强安全标准化的宣传,积极展开活动、培训,使安全标准化创建活动能够更加的深化、细化;钢铁企业应该不断摸索,积极探索出一条适合的、有效的道路来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我们要坚持奉行企业全标准化,不断地开展相关活动,在日常工作行为中不忘标准化的要求,持续有效地运行管理体系,从而来实现安全标准化,以此来达到降低职业风险,提高企业本质化安全的目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门边缘学科,随着科学的进步,管理方法的创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理论、方法也将日趋完善。

一、建筑行业安全标准化管理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深入,建筑行业在市场环境中的也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相关的企业单位对于安全工作的管理也越来越重视,建筑安全的标准化管理也就顺势而起,迅速发展。后续我国相关的监管部门不断加强其法律法规的颁布,通过法律条例来约束建筑企业的生产活动,并建立一些行政部门以及相关建筑刚也安全生产的监管体系等措施来加强国家对建筑安全的管理和监控。尤其是针对一些危险性比较高的建筑行业,积极开展一系列的安全生产整治工作,让整体的安全形式不断好转,趋于稳定。但是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中还是有很多的安全问题,尤其是近些年来,各个城市的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许多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更多的注重眼前的短时间利益,在生产过程中对于很多的安全问题进行忽视,加上生产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缺乏,经常会有一些伤亡事故发生。

二、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的特点

国家制定了许多有关建筑企业和施工安全的法律法规,企业根据自身经验也有属于各公司内部的安全规章,在具体的项目上公司也有各自的安全部门,都拥有自己特制的安全管理办法和安全作业操作流程等。因此,这些安全标准如国家、行业、企业、项目施工规定等标准,组成了一个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的体系。实现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的一体化,不断的完善和更新相应阶段的标准化规定,促使建筑安全管理规范化。建筑施工过程是一种综合性的作业过程,其中涉及到各个部门的沟通、配合与协作。管理者需要沟通多方面的运作,如起重、焊接、脚手架工程、运输、钢筋、木工、混凝土浇筑等。需要对各项工作都进行分析、检查,然后制定出相应的标准,以便施工管理者按照标准对施工人员的操作进行管理,从而降低现场操作失误的风险。建筑项目的施工依靠良好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而通常这两者经常有很大的变化,因此会对项目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制定安全保护措施时,需要将季节变换和社会因素先预设在内,以适应这些变化。由于建筑项目的安全标准化管理的内容涉及到多个方面的知识,针对各阶段、各方面的内容都必须做好安全管理的工作,特别是在人员,物品,管理方面的标准化工作。对施工人员,需要满足操作过程符合相关标准和安全规范。对施工现场的工具,如机械、材料、设备以及辅助建筑施工的生活和办公设施(安全防护网和临时宿舍)都要安全标准,符合施工规范。对于建筑管理的各阶段、各层次的安全管理行为,从领导,经理到部门部长,监管者、执行工程师,以及各个工种施工队负责人都需要满足安全管理行为标准。建筑项目施工周期都很长,不同的类型的工作间的流动频繁,造成大量的人员变更。必须对项目的新成员进行安全标准化管理的培训,而这个过程是长期、连续的,应该从项目初始阶段贯彻至项目完全终止。

三、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的构建

(一)树立建筑安全化管理的管理理念

建筑安全化管理指的就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我国相关部门制定的各级安全生产规程及法规,并且以这些安全规章制度为基础,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结合其自身的项目特点,然后制定出项目在安全管理方面的一系列标准,然后通过的专业的工作人员将其工作中的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的管理方案转换成文字的形式,制成文件,经过不断的发展,形成一套具有标准化的安全管理体系。也可以借助其他发达国家的一些先进经验,借鉴建筑安全管理措施中的标准化管理思路,来将自身项目中的各种规章制度制定的更加规范化。构建一个大家都了解清楚,权责分明的管理制度,有益于项目的工作效率的提高,进而增强其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对项目的进度、费用以及质量的控制

对于一个建筑项目来说,其质量的好坏与否在于其对项目目标的控制以及项目进度和费用的使用情况。而对于当今社会来说,安全管理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其不仅关系到建筑的质量还关系到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所以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其安全管理也成为决定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而标准化又是制度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所以在对建筑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将建筑项目管理工作中的安全管理也标准化,形成一个有效的施工管理方案。在建筑项目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其施工项目会涉及到很多的方面,包括施工人员、场地、材料、O计等,而各个部门的繁杂关系也为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带来了更多的挑战。

四、结束语

当前,我们国家的建筑安全事故频繁发生,这不但阻碍着整个建筑行业的进步,还影响到百姓们的生活与安全,这就需要人们能够做出科学的解决方法,保障建筑的安全的施工,加强对建筑行业的安全管理。所以要想对建筑施工项目进行有效的安全控制于管理,各部门间就应该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来更好的适应未来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安全标准化;现代企业;植入;管理体系

国家政府早在2008年就提出了要加强对危险行业尤其是化工、石油等行业的生产安全管理和标准化管理,随后国家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也提出了一些化工石油行业的安全标准化的管理规定和意见,这都充分表明了国家政府和安全生产机关对我国现代企业的安全生产和标准管理现状的担忧。在国家如此大力支持和倡导企业推行安全标准化管理时,大多数企业也都积极响应政府有关部门的号召,也对公司内部植入安全标准化管理做了很多努力工作,但是实施后发现普遍还存在不理想的地方。政府也针对这种情况先后在各个省市地区开展了化工产品安全标准化管理的检查和审核,这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对于我国市场安全标准化管理仍然是杯水车薪。文章对安全标准化在现代企业的植入和推行进行探讨,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安全标准化概念

所谓的安全标准化,就是在企业组织管理机构制定一套科学安全生产责任机制,通过对企业生产管理程序内容制定相关操作要求和处理规定,按照我国政府和安全生产部门制定安全生产标准规范和法律体系,建立一套对生产管理潜在的安全隐患和风险预防控制和预警机制,从而使得企业生产活动的各项要素都处于安全生产、规范管理状态,从而使得企业能够实现生产管理的标准化和安全化的目的。由此可见,现代企业实施安全标准化管理能够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效益,有利于推动企业健康积极发展,对于一些危险程度较高的行业就更要加强安全标准化管理的推广和应用。

二、现代企业推行安全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及现状

(一)现代企业推行安全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

第一,企业加强安全标准化管理能够最大程度避免公司生产管理出现各种安全事故,也是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基础条件,尤其是对一些安全生产危险性较高,事故发生率也较高的行业领域。第二,企业加强实施安全标准化管理不仅迎合国家政府对安全生产管理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号召,同时也是提高企业自我约束和管理的核心机制。第三,落实好安全标准化管理符合国家对安全生产许可条件制度的必要手段,也是防范企业源头不安全因素发生的重要方法。第四,企业实施安全标准化管理能够促进公司长远健康发展,能够帮助企业顺应市场发展潮流,强化企业竞争优势和地位,使得企业能够在市场发展中处于战略高度。与此同时,也有助于国家全面实施安全标准化管理工程的早日完工,有助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部门各项政策的顺利实施。

(二)现代企业推行安全标准化管理的现状

近些年来,国家政府和安全生产机关一直都在关注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建设进程和发展状况,通过对国内市场重要大型企业,如中石油宁夏分公司,重庆三峡油漆公司、电力公司等等实施安全标准化管理的情况的研究发现,由于中国地区、文化差异和经济建设状况的不同,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的实施状况也参差不齐,有些地方完成质量良好,但是也有部分地方因为安全标准化管理费时、费力,同时也与公司内部安全管理系统出现不和谐现象,使得很多公司对于安全标准化管理的检查和审核都是做面子工程,走个流程,普遍降低了审查力度和标准,这严重阻碍了我国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落实质量。此外,我国很多私营企业和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普遍缺乏安全标准化管理意识,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因此对于企业深入实施安全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透彻,也就导致大部分公司内部没有投入资金在安全标准化管理系统和设备的建设工程上,这也对企业推广安全标准化管理造成了妨碍。另外也有部分公司对安全标准化管理理解狭隘,认为这项工程应当由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分负责,缺乏一定的配合,也影响了安全标准化管理系统效用的发挥。

三、加强现代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植入的有效措施

强化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效果,提高企业安全标准化落实程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提高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认识

企业可以通过加强领导和管理员工对于国家安全标准化管理的政策、法律规定和指导意见进行学习和研究,加强企业全体员工对于安全标准化管理概念和相关法律体系的认识,让企业了解政府部门和安全生产部门对安全标准化管理的态度和意见。然后企业也要加强对市场上实施安全标准化管理比较成功和顺利的公司企业实例进行学习,通过对一些安全标准化管理实施不良的企业进行对比,从而让企业员工切实了解安全标准化管理给企业带来的利益和好处,对企业员工自身安全带来的保障。经过种种宣传教育活动,能够有效提升企业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标准化观念。

(二)制定企业安全工作管理机制,落实岗位内容和职责

提高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意识后,可以针对企业自身的管理机制,制定规范的安全工作管理机制,每个小组都要设立负责人,并在企业内部实施安全责任机制,结合政府制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合理安排企业自身安全标准化管理岗位和内容,使得企业各项生产安全工作都能够层层递进,有步骤、有计划的完成日常管理工作。这种层次分明的安全管理机制和明晰的岗位内容和职责,有利于日常各种程序工作效率的加快,也有利于提高整个管理机制的有序性,也方便企业领导追究个人安全事故责任。

(三)建立企业安全标准化工作规定和操作要求等制度

企业在明确岗位机制和职责的基础上,也要规定其工作程序和操作要求。可以把企业中的安全工作目标分层细化到各个生产管理部门和小组,然后对每项工作内容再进行对应细化,并设置相应的考核审查机制和操作规章制度要求,要求每位员工都能明确掌握与自身岗位相关的各项操作规范和要求,要让员工自觉按照规定处理日常事务,设立一定的岗位安全生产管理绩效机制,实施定时抽查考核和优劣淘汰制,全面强化企业内部安全标准化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全面落实。

(四)加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经验的学习和引进

企业同时也要学会创新发展,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一个不断改革、学习和创新的时代。企业在实施安全标准化管理也要如此,不断加强对先进公司和成功的安全标准化管理经验的学习和植入,不断根据企业内部安全管理机制和发展规模状况来调整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确保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职能的百分百发挥,使得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和企业发展壮大能够共同发展,和谐进步。另外企业也要加强对管理员工进行定时培训,更新其安全标准化管理知识结构和管理技能,促进企业全体员工积极自我学习和上进,使得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水平能够进一步提高,也有利于我国安全标准化管理建设工程的积极推进和实施。

结束语

从我国企业长期发展以来,各个行业都有一定的安全事故发生,这对企业社会和个人都造成了极大的伤亡和经济损失,因此国家政府部门积极倡导现代市场企业体系加快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植入过程,提高现代企业管理市场的规范性和健康性,对于企业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企业实施安全标准化管理是本着人文精神和科学发展的原则来开展的,这是降低社会企业不安全因素,提高企业市场安全稳健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社会民众生命安全的必要手段。这对于营造我国市场安全性、标准性和规范性的竞争氛围也有一定的好处和作用。(作者单位:河南大有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通讯分公司)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