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建设讲话范文

时间:2023-08-31 17:03: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标准农田建设讲话,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标准农田建设讲话

篇1

为深入贯彻落实xxxxxxx讲话精神,落实xxxxxxxxx关于农田水利管理的批示要求,全面掌握全省农田水利灌溉现状,切实发现农田水利运行管护中的问题,促进农田水利长效良性运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水安全,根据《xxxxx关于开展全省农田水利灌排工程管理现状调查的通知》的文件要求,由xxxxxxxxx成立调研组,于6月2日~3日赴XX县开展农田水利灌排工程管理现状调查。

本次采取现场调查和书面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调查工作,通过查阅资料、问题访谈、现场考察及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了解了XX县农田水利灌排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听取了基层同志的相关意见和建议。现将调查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工程基础设施基本情况

XX县总耕地面积54.47万亩(该数据来自于农业农村局确权划界数据),总灌溉面积44.25万亩(该数据来自2019年水利统计年鉴),设计灌溉面积36.48万亩,总有效灌溉面积35.46万亩,实际灌溉面积30.66万亩,其中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14.80万亩(包括2020年实施的4.31万亩,已完成县级自验,暂未完成市级验收),高效节水面积1.51万亩,高标准农田与高效节水覆盖率达30.0%。全县实际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的87.4%。

XX县现有200亩以上农田灌区278座,其中:重点中型灌区1座(走马垅中型灌区),一般中型灌区4座(五渡港中型灌区、白兰中型灌区、上迳中型灌区、迳口中型灌区),200亩以上小型灌区273座。

XX县小(2)型以上水库82座,其中中型水库7座,小(1)型水库10座,小(2)型水库65座,总蓄水量14143万m3;山塘4610座,总蓄水量4287万m3,其中万方以上山塘1022座;水陂922座;机电灌排站401座,装机容量1465kw;机电井354眼,装机容量346kw。灌溉渠道总长3389km,其中:砼衬砌的渠道长588.7km,石衬砌的渠道长12.2km,预制块衬砌的渠道长589.2km,砖衬砌的渠道长19.4km,土渠2179.5km,渠道完好率65.2%。

(二)工程建设情况

近年来,XX县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县财政也积极配套相应资金,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近年来共计投入财政资金2.40亿元,2010~2017年县财政配套资金近千万元。覆盖全县16个乡镇近226个行政村,共改造农田灌溉面积24.0万亩,完成山塘整治171座,水陂改造42座,提灌站更新改造7座,衬砌渠道1210km。2010~2012年及2013-2015年实施了两批次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2016年实施了农田水利项目县建设;2017年实施了农田水利项目县和水利扶贫工程项目建设;2019-2020实施了走马垅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对灌区总干渠8.55km和左干渠19.18km进行了配套改造。但自2017年以后,因为政策原因,原水利资金被整合至高标准农田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基本停滞。

(三)工程管理运行情况

1、中型灌区

2006年,在XX县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中已明确XX县五渡港、白兰、走马垅、上迳、中村五座中型水库管理委员会(2021年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变更为水库工程管理站)负责本水库及灌区的调度运行和日常管理维养工作,但管理体制改革未有效落实,水库管理委员会仅负责本水库的日常运行管理和维养,并未对灌区的骨干工程进行运行调度和维养。据统计,XX县中型水库的维养资金合计约200万元/年。

灌区的骨干工程无专人管护,而农户需要用水灌溉,因此灌区骨干工程管护主体责任自然而然落在受益主体即所在乡镇。但受人员、经费缺乏等制约,乡镇也仅对干渠规模以上的水闸安排专人放水及除锈等简单维养工作,并未对骨干渠系进行系统性维养。

田间工程根据“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由所在村组负责运行和维养,但无具体责任人,管护效果差,只有在渠道难以输水,田间缺水时才进行疏浚工作,渠系破损基本无人维修。

2、小型灌区

(1)小型水库管护主体为乡镇或所在村委。据统计,近年来全县小型水库每年约有100万的维养资金,用于水库的日常维修养护工作,目前管护情况良好。

(2)山塘和灌区骨干工程管护主体一般为所在村委,若山塘出现水毁、设备老化、漏水,灌区骨干工程破损、漏水等需要维修加固的情况,管护主体无力负担,村委便向乡镇汇报,乡镇向县水利局打报告,努力争取上级资金对其维修加固,但因县财力有限,近年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基本停滞,多数情况均无法落实维修整治经费。管护主体为村委,但无明确专门责任人,农户的“等、靠、要”思想严重,灌区骨干工程出现淤堵也时常无人清淤疏浚。

(3)拦水堰无明确管护主体,主要在使用过程中,由受益农户进行管护,但如堰前清淤、岸坡固脚等费用较大的维护目前处于缺失状态。

(4)提水灌溉泵站的运行管理及维养由所在村组负责,由村委通过摊派灌溉用电电费,负担基本的养护经费,而一旦出现损坏、老化等需要大修的情况,则村委向乡镇或者县水利局申请维修。

(5)田间工程管护主体为受益村组或新型经营主体,但无具体责任人,管护基本缺失,效果差。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按照每亩6.00元的标准下拨了维养资金,但维养资金未落实到管护主体,从实际情况来看,维养资金并未发挥应有效果。

二、存在的问题

(一)工程基础设施问题

多数农田水利工程存在老化失修,供水功能萎缩,工程效益呈下降趋势。

1、水源工程病险多。82座水库有4座被列为三类坝,计划2022年完成除险加固;1022座万方以上山塘中已整治171座,需整治760座;922座水陂已整治42座,需整治710座;401座泵站已整治7座,需整治197座。未整治的山塘均不同程度地存在险情,如引水灌溉涵管破损老化、坝体渗漏严重、库内淤积严重等,导致山塘蓄水能力差,蓄水量减少,严重影响到灌溉效益。

2、大部分骨干渠系工程未整治。全县灌溉渠道总长3389km,其中:砼衬砌的渠道长588.7km,石衬砌的渠道长12.2km,预制块衬砌的渠道长589.2km,砖衬砌的渠道长19.4km,土渠2179.5km。渠道衬砌率35.7%,渠道完好率为65.2%。骨干渠道不同程度地存在渗漏、淤积,放水不畅通等问题。限于资金,整体整治达标欠账较大。

3、渠系建筑物损毁严重。全县渠系建筑物自建好以来基本无专门的维修,经过多年运行均不同程度地存在损坏。受限于资金,仅在有上级项目资金建设时才会对项目区内的建筑物进行维修改造。大部分渠系建筑物损坏后,因无资金来源导致维修不及时,损坏程度逐年递增。

(二)工程建设问题

1、部分已建工程不够系统。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时,仅仅考虑田间工程建设,并未对项目区的水源工程及骨干渠系工程进行建设,大量存在水源蓄水不足,骨干渠系工程淤积或渗漏现象,无法有效将水引至项目区,导致高标准农田即使建好后无法充分发挥高标农田的效益。

2、部分已建工程不达标。存在部分高标准农田建设时未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实施,导致来年无法进行机械耕种,或导致耕作土质变差,影响收成甚至是抛荒现象;存在规划设计不够合理,影响耕种灌溉效益和耕种效率。例如水陂或分水口等建筑物存在设置不合理、漏设情况,导致局部田地灌水慢,甚至是无法灌水的现象;存在人行桥、机耕桥设置不合理影响农户耕种效率。

3、部分已建工程遭到破坏。存在因其他工程建设如高速公路、铁路投资建设破坏现有灌排工程体系,实施期间缺乏有效监管,相关实施单位未对破坏的工程进行及时恢复或设置临时解决措施。另外,农户机械耕作时不爱护也时常导致已建工程破坏。

(三)工程管护问题

1、管护体制缺失

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的实行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农村集体逐步退出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主置,特别是取消了“两工”后,农田水利建设的农民投入部分急剧减少,管理上出现“无人问津”的现象,“等、靠、要”思想严重。后续没有有效的运行管理体制替代原农村集体作为运行管理主体的体制。

2、管护主体缺位

有中型灌区和小微灌区,中型灌区虽设有专门的水库管委会,但通过现场调查发现,仍存在工程管护责任落实不到位或管护主体责任不明等情况。除水库落实了管护,山塘、泵站及机井等水源工程由村委代管外,其他工程均处于无人管理状态。

3、维修养护经费缺口大。2017年之前,上级每年会下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维养资金,约120万元/年。自2017年以来,因职能转变等政策原因,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维养资金被整合到高标准农田建设。据统计,近年来,XX县用于小(1)、小(2)型水库标准化的维养资金约100万元/年,中型水库的维养资金约200万元/年,上级未下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维养资金,且县级未配套相应的维修养护专项资金,维修养护经费缺口大。

(四)灌溉水源问题

本次调查到,XX县大部分病险山塘蓄水量减少,水源水量不足;大部分乡镇不同程度存在灌溉用水与农饮水之间的矛盾、山塘养殖用水与灌溉用水之间的矛盾、上下游用水户之间的用水矛盾,导致灌溉用水需求得不到满足;部分地方在枯水季节灌溉水量得不到满足,如铁石口镇的上塘、寨背村,西牛镇的天龙村、源和村,油山镇的新水塘村、坑口村、红米塅村、长安村,大塘埠的大塘村、樟塘村等。

(五)耕地面积问题

根据调查,XX县嘉定镇侵占耕地的现象,据统计侵占耕地面积达500亩;各乡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抛荒现象,其中嘉定镇1700亩,虎山乡1200亩。

三、问题分析

(一)工程基础设施问题分析

1、水源工程病险多,灌溉渠系及其建筑物损坏和未整治工程,均无资金加固整治。自2017年以后,因为政策原因,原水利资金被整合至高标准农田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基本停滞。而县、乡镇财力有限,水源工程病险多,灌溉渠系及其建筑物损坏和未整治工程,均无资金加固整治,导致部分灌区无法有效灌溉。

2、工程管护不到位,加速工程老化、损毁,缩短了工程使用年限。由于缺人、缺资金、管护体制等工程管护问题,农田水利工程的维修养护有限,老化失修,使小问题变成大问题,原来只需小维修即可,现在需要大整治才能发挥功效,导致供水功能萎缩,工程效益呈下降趋势,部分灌区无法有效灌溉。

(二)工程建设问题分析

1、建设项目多头审批,无统一管理的平台。以往项目因无统一审批平台,项目建设存在多头立项、多头审批、多头建设情况,造成工程不能相互衔接、资金浪费。

2、已建工程不够系统,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时,未考虑对已有的水源工程和骨干渠系工程进行建设,主要原因是《江西省统筹整合资金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办法》中高标准农田专项资金用于建设内容不包含水源工程和骨干渠系工程。

3、部分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因方案设计前期调查工作不到位,导致人行桥、机耕桥、水陂或分水口等渠系建筑物出现漏设、设置不合理的现象,还有因资金的限制,原征求群众意见该设置的渠系建筑物在方案评审时被更改,甚至被取缔,导致与实际生产需求存在偏差,最终无法有效灌溉。

4、其他工程建设导致已建的灌排工程被破坏,因为管护责任主体管护意识不强,缺乏有效监管。机械耕作导致已建工程破坏,主要因为农户对灌排工程保护意识低,部分农户机械耕作怎么方便怎么来,即使发现农户破坏了相关工程,也无处罚措施,缺乏有效监管。

(三)工程管护问题分析

1、考核机制不合理。目前水利工作考核主要针对水利部门,未对地方政府、基层政府抓水利设施建设和管护的责任落实情况进行考核。灌区管护仅由水利部门监督,无法有效推动,管护难以落实。

2、管理体制改革落实不到位。工程管护责任落实不到位或管护主体责任不明,管护经费来源缺乏,未建立有效的维养制度。中型灌区虽进行了水管理体制改革,成立了灌区管委会,但管理体制改革未有效落实。小微灌区没有建立统一的管护机构。

3、抗旱保障措施不完善。由于防汛压力大,汛期强调水库等要保持安全水位,甚至是低于安全水位,不让蓄水,一旦到了干旱季节,抗旱保障措施不够完善,用水高峰时部分水源工程蓄水量不够,导致无法有效灌溉。

(四)灌溉水源问题分析

1、水量不足。主要原因是水源工程病险多,渗漏严重、库内淤积严重,未对其进行加固整治,蓄水能力差;其次是骨干渠道与末级渠系存在不同程度的渗水、淤堵等问题。

2、灌溉用水与农饮水之间的矛盾,以前很多水源仅作为灌溉水源,随着农饮工程的建设,共用水源需优先保证农饮水安全,导致枯水期灌溉用水水量不足;山塘的养殖与灌溉用水之间的矛盾,目前还存在许多山塘被承包养殖的情况,山塘养殖对水位有一定要求,干旱季节养殖户不让放水;上下游用水矛盾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上游来水不足,如水源水量不足,渠系淤堵或渗漏导致上游来水不足;二是因为缺乏有效运行管理,上游水浪费严重,甚至会出现灌溉水入河的现象。

(五)耕地面积问题分析

因项目开发或百姓建住宅等人为原因导致耕地被侵占。

耕地抛荒的原因:1、耕种经济收益低,农业收入在家庭收入占比逐渐减少,农村劳动力年龄结构老龄化严重,农户耕种的意愿低;2、部分高标准农田建设施工单位未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实施,耕作机械化程度低,或导致耕作土质变差,农户不愿种植;3、土质和灌溉条件较差的地方,尽管实施了高标建设,部分农田也流转不出去,无人愿耕种;4、邻近山脚的田地庄稼易遭野猪等野生动物破坏,极大影响收成,无人愿耕种。5、部分乡镇存在矿产开发导致耕地土质变坏无法耕种的问题。如嘉定镇的龙舌片,因早期稀土矿条件差,运行管理不到位,尾砂流入农田,导致耕地土质变坏,无法耕种,2020年虽采取整治措施,但效果甚微。

四、问题处理情况

(一)工程基础设施问题处理情况

针对基层群众反映的农田水利问题,如有具体问题时,相关的负责部门能提出措施及时解决。近年来关于农田水利方面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相关部门都积极协调解决,但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全部得到有效落实解决。

(二)工程建设问题措施处理情况

针对建设项目多头审批,无统一管理的平台问题,相关部门建议顶层设置统一的项目审批机制,目前并未形成相关机制。

对农户机械耕作导致已建工程破坏问题,乡镇和村组加强对农户宣传教育,如有损毁要求其对损毁工程进行恢复。

(三)工程管护问题处理情况

根据《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关于加强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的意见》水农〔2005〕502 号文,XX县按文件要求在各乡镇成立用水户协会负责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但近年来由于管理人员与资金的缺失,用水户协会职能已名存实亡,无法发挥效益,现XX县用水户协会已全部注销。工程管理问题目前无有效解决措施。

(四)灌溉水源问题处理情况

水源缺水问题:遇到干旱灾情田间缺水时,积极发动水利、应急部门和乡镇根据需求给农户配备临时抽水机进行抽水灌溉。用水矛盾问题:一般由所在乡镇或村委协调解决。

(五)耕地面积问题处理情况

项目开发或百姓建住宅等人为原因导致耕地被侵占的情况在早些年较多,随着县政府要求对基本农田的严格保护和对农村宅基地的严格审批,近几年耕地被侵占的情况控制较好。

针对农户种植意愿低的问题,对种植农户进行精准补贴,鼓励村干部和种植大户承包种植,加快土地流转。

篇2

发展经济――“富”出新气象“出门就靠砖铺路,夜间行路靠‘太阳’”。去年以来,勉县审计局抢抓政策机遇,使包扶村镇川镇安咀村始终把经济发展作为提升全村整体实力的突破口,改善村容村貌,提升乡村品味。扩修U型渠1.5公里,完善了农业水利建设,夯实了粮食安全生产基础;争取项目资金11万余元安装太阳能路灯28盏,给全村美化亮化增添了浓浓的一笔;投资10万余元建成了功能齐全的办公室8个,实现免费WIFI全覆盖,硬化村委会阵地680平方米,新建水冲式公厕1所,购置办公设施3套,提高了村级活动场所整体使用效率,提升了为群众服务的办公效率;正在抢抓工期实施36户特困户集中安置点建设,即将实施投资约28万元的全村步间道路“户户通”工程、200余万元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土地增减挂钩复垦土地33亩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将为“生态、美丽、富裕安咀”注入新的活力。包扶单位县审计局竭尽全力履行包扶责任,机关干部捐款4000元,又从经费中挤出资金5万元支持该村产业扶贫,补贴种鹅养殖发展,还争取扶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15万元实施扩修陂塘1口;近期又争取彩票公益金项目10万元用于该村四组道路建设,又为该村经济腾飞增添“一翼”。

如今,安咀村群众告别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腿泥”的行路难问题,安装了路灯,通上了自来水成,办起了互助资金协会和种养殖合作社……不仅村庄变靓丽了,群众生产生活更方便了,大家的日子也渐渐“红火”起来了,美好愿景不再是梦想。

村办幸福院――“敬”出新风尚

“孩子都出去打工了,家里冷冷清清,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大伙在这里下下棋、拉家常,都不想回家了!”已70多岁的老党员居世云看着村里的新气象,翘起大拇指,高兴地合不拢嘴。只见老人们围坐在一起,看报、下棋……个个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村支部书记杨启云满脸自豪地介绍说,村里的幸福院总投资9万元,面积近700平米,启用5间专用房,设有图书室、休息室、餐厅和活动场所等,自去年建成投用后,这里就成了全村老人的家,每天可以在这里看电视、下象棋、锻炼身体、自编自演一些文体节目等,累了还可以在休息室休息,极大地改善了老人们的生活条件。农闲时,附近的群众也会参与其中,陪老人下棋、唱歌、锻炼身体,好多老人到了傍晚还舍不得回家。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年事业的蓬勃发展让外出务工的人能安心工作。这里成了老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讲文明树新瓦风――“约”出新气象

篇3

要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断向纵深推进,注重“学”与“做”的统一,“知”与“行”的合一,在真学实学、问题导向、整改落实上下功夫,在领导带头、全面覆盖、从严督导上下功夫,真正把率先垂范的标杆立起来,把合格党员的标准严起来,把清正廉洁的标尺紧起来,把干事创业的风气扬起来,让学习教育有成果、见实效。要深入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自觉做到担当如铁、奉献如常、干净如水,在“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中实现“燃烧激情,争先进位”。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推进“六个专项行动”,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持续推进中央、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深化整改工作,严格落实“省内公务接待一律不得喝酒”规定,推进全市扶贫领域违纪违规问题和违规吃请、公款吃喝专项整治,组织办公用房清理整改、公务用车改革“回头看”。召开全市村(居)“两委”换届工作动员部署会,举办第五期乡局级领导干部研修班和大学生村官培训班。

二、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

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力度,促进生态环境质量好转。一要全力抓好环境问题自查整改。认真排查2013年以来项目审批、结构调整、节能减排、污染防治、环保执法、环境、突发环境事件处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查准、查实、查深,抓好整改落实,完善台账资料。要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关注网络舆情,从老百姓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开展好“回头看”,着力治水、治气、治土,加快推进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治理,全面划定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深入推进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和城市黑臭水体整治行动;落实大气污染治理各项措施;强化土壤环境综合监管,特别是加强对危险废物的管理。二要全力放大生态文明创新举措效应。进一步健全和有效落实网格化环境监管机制,不留死角,不存盲区。全面落实四大片区生产力布局和西北部生态涵养区差别化考核办法,刚性执行飞地政策,落实亿元以上项目落户布局集中会办制度。严守生态红线,加强521平方公里生态红线区域保护修复。做好做足“生态+”文章,发展生态旅游业、生态农业,举办品蟹赏菊旅游季推介会,加快“圆梦小镇”、“财富小镇”等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稳步推进国光昭华集团(生态养殖循环经济产业(国家级)示范园区)项目规划及相关准备工作,推进得胜湖等项目建设。三要全力推进国家生态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湿地公园、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四大“国”字号创建。对照既定的创建任务、实施方案、责任清单、时序要求,认真查漏补缺,务求创建实效。同时,做好省级生态市考核验收反馈意见整改、国家生态市技术评估迎检准备,切实以创建促提升,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

三、多措并举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贯彻落实好省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全省科技大会、市领导干部会议、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市委十二届一次全会精神,立足“十三五”,对照全年目标任务,补缺补短补软,促进经济行稳致远。一要逐一过堂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对主要经济指标特别是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工业开票销售、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工业增加值率、不良贷款率、农业现代化等重点指标,市分管领导要组织专项督查推进,深入调查研究,找出问题症结,拿出可行办法,落实关键措施。召开全市金融形势分析会,推进互联网金融第二阶段整治,编制全市低效产业用地再开发专项规划。二要逐一过堂三大培育工程和行动计划进展情况。加强经济运行监测,深入研究重点行业、企业精准性政策,专题督查推进培优育强“1520工程”、百家科技创新型企业、小微企业进规模3大培育工程和成长型企业技改、兴达式企业培育、企业上市3个三年行动计划,组织2016年我市科技创新创业创客大赛决赛,开展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院士工作站、省研究生工作站、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申报,鼓励和支持企业深耕主业、创新转型,提升市场主体能级。加强资金、土地、能源、劳动力等要素科学保障,让基础好、生命力强的企业优先得到支持。三要逐一过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情况。有力、有度、有效落实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任务,确保中央、省、和我市已经明确的各类政策意见不变形、不走样、不放空。一方面要“破旧”,加快破除低水平、低竞争力、相对落后的部分,减轻包袱、轻装上阵;一方面更要“立新”,大力推进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要素的发展和集聚,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以创新驱动加快“2+N”现代产业体系打造。

四、旗帜鲜明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抓真项目

紧扣“保七、争八、超翻番”目标任务,全面落实全市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半年观摩点评会议精神,正视我市在项目质量数量、推进达效、招商专业专注等方面的不足,实打实地推进项目,坚持不懈地用实实在在的项目持续增添后劲、增加有效投入。一要在重点指标考核上拿出真招实招。聚焦竣工投产率、项目入库率、实际完成投资、设备投资、开票销售、入库税收、投入产出比、单位产出率等8个方面指标,建立健全考核考评办法,形成更加重视“实质性投资、设备性投资、竣工达产增效、投资综合效益”的鲜明导向,保证项目投入的真实性、可靠性,不断提高项目的质量和效率。二要在服务项目、企业上拿出真招实招。学习柯桥经验,进一步规范中介行为,放开市场准入,优化审批方式,缩短审批时限,研究拿出具体操作办法。发扬“店小二”精神,主动跑腿,做好协调,切实解决华东可可、新源同昌、荣澄精密铸造等企业实际问题。推进政府融资平台实体化运作。三要在招商活动策划组织上拿出真招实招。组织8月中旬深圳投资促进周活动,做好韩国投资促进周活动及韩国·投资恳谈会、金秋经贸科技洽谈会、服务业投资促进周相关准备工作,促成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签约。组织各乡镇和相关部门梳理分析产业发展现状,制定产业招商规划,精准定位,完善资料,深度谋划,攻坚突破。四要在做强载体上拿出真招实招。召开全市园区开发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做大经济开发区、做强戴南科技园区、做精安丰韩国汽配产业园、做特陈堡精密铸锻造产业园、做优茅山台商工业园的系列举措,出台具体政策文件,以载体的大提升推进产业的大跨越。

五、着力抓好城乡建设、民生改善

认真学习消化、吸收运用好省委省政府关于城市工作的最新精神,围绕“六个优化”要求,围绕我市“宜居宜商宜游的现代化水乡城市”定位,抓紧开展专项调研,为制定和实施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做好前期准备。加大房屋征收力度,加快兴泰高速、351省道、229省道等重点城建交通工程施工,积极对接上争盐泰锡常宜铁路等重大项目,科学谋划明年城建项目和交通建设计划。召开第25次规委会。召开高标准农田建设整市推进暨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试点工作会议,全面启动规划、方案制定。切实做好全市防旱、防台工作,及时启动相关预案。注重高温天气下的农业安全生产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秋收作物田间管理,抓好病虫害防治、第二代美国白蛾防治,做好夏季动物防疫、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加大美丽宜居家园建设力度,以“农村环境提升月”活动为抓手,深入实施村庄环境改善提升行动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接续行动,推进饮用水源地达标建设,完成农村闸站新建及维修改造、圩堤加修和生产河疏浚工程市级验收。提高民生实事实际成效,落实城乡低保救助群体提标工作,推进改薄工程项目实施进度,组织开展学校塑胶跑道质量安全专项督查。继续推进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组织第八个“8.8”全国全民健身日活动和市第五届运动会项目。开展好“八一”双拥系列活动,完成“老农保”后续工作以及全省“老农保”现场会的筹备工作。

篇4

一、积极应对经济形势,不断强化收入征管

从组织财政收入的督导工作入手,密切与国、地税部门协作,建立了收入日常调度制度和重点督导机制,严厉查处各类违规案件,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同时,不断强化税费征管。1—6月份全市财政收入完成11.55亿元,占全年计划23亿元的50.2%,同比增长9.17%;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41亿元,同比增长27.27%。按征收部门划分:国税部门完成6.19亿元,同比下降0.68%;地税部门完成3.8亿元,同比增长11.83%;财政部门完成1.56亿元,同比增长64.26%。我市财政收入呈现主要特点是:

(一)非税收入增长较快。今年以来,我局加大对各项行政性收费、罚没收入、国有资产收益等非税收入的征缴力度。前六个月,财政部门非税收入入库1.5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4.26%,有力地推动了我市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一是加强票据管理。严格限制票据领用数量和加强定期验票制度并重,最大限度杜绝了“坐收坐支”现象的发生。二是加大行政性收费和罚没收入的征缴力度,组织人员深入到各执收单位进行稽查,对征缴的水资源费、排污费等收入严格按照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及时、足额上交财政国库。

(二)基金收入增收明显。截止6月底,基金收入完成1.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0.4%。其中,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7497.8万元,同比增长360.5%。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土地出让金增多;社保基金收入完成11538.7万元,同比增长47.66%。

(三)所得税和营业税有所增收,但是增值税、资源税下降较多。截止6月底,增值税完成5.49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近0.5亿元,同比下降8.06%,成为影响国税部门收入进度的最大因素;资源税完成2469万元,同比下降38.74%。造成增值税和资源税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采选矿行业多数没有生产。所得税完成1亿元,同比增长49%;营业税完成1.36亿元,同比增长35.42%。

二、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民生政策落实到位

今年以来,我局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保重点项目”四保顺序,科学合理安排支出。严格执行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全市办公经费比上年继续压缩的基础上,把财政支出的重点放在关注民生和构建和谐社会上,优先扶持涉及民生的社会事业发展项目,保证各项惠民政策和资金的落实。1—6月份,全市一般预算支出完成9.77亿元,同比增长16.29%;政府基金支出完成6740.2万元,占年初预算的14.88%,同比增长166.19%;社保基金支出8864.8万元,同比增长44.49%。

(一)积极培植后续财源,促进经济发展。在积极促进重点项目建设的同时,把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重点向培植后续财源倾斜。投入资金3656万元,主要用于“四园一带”的土地征用补偿、搬迁费用、园区环评及监测等,为园区内的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创造了良好条件,促进了结构调整和财源建设;争取上级农业产业化资金642万元,扶持了遵化市30万公斤设施蔬菜标准化种植基地改扩建项目、遵化市年增存栏4万套父母代肉种鸡养殖基地扩建项目、遵化市7000万公斤野生酸枣汁中央财政贴息扩建项目和长城科贸承担的遵化市板栗收购2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贴息项目等新建农业产业化项目的需要,促进了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

(二)确保涉及民生资金的落实。把管好用好民生资金作为财政部门的重要工作,突出强化对困难群体的保障。投入社保资金1.71亿元,足额保障了离退休干部职工养老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等,较好地落实了企业下岗职工失业金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三)大力支持文教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投入教育资金4000多万元,保证了正常教学需要,支持了职教中心新校、四实小建设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优化了教育布局,改善了办学条件。投入医疗卫生资金8128万元,重点支持了市医院搬迁、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乡镇卫生院改造及设备更新等,改善了农村公共卫生基础条件,进一步夯实了全市卫生医疗基础。

(四)认真落实财政惠农政策。从服务城乡和谐、增加农民收入出发,把支农惠农作为财政投入的重点。确保新增财力向“三农”倾斜,争取国债及上级专项资金10130万元,支持了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农村饮水安全、沼气池项目等重点项目建设;开展了2010年度生态综合治理项目暨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的实施工作,该项目涉及刘备寨乡常各庄、柴王店、水峪三个行政村。项目总投资534万元,争取上级财政投资375万元,项目建成后新增灌溉面积0.47万亩,新增农田林网防护面积0.04万亩,新增粮食23.1万公斤。按照上级财政部门的统一部署,对全市2010年粮食直补和综合直补按照“一折通”的方式进行发放。今年我市发放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资金总额为4552万元,其中:粮食直补补贴695万元,农资综合直补补贴3857万元,补贴面积71.9万亩,受益农户16.59万户。家电和汽车下乡工作进展顺利,截止到6月底,全市共审核家电下乡和汽车下乡财政补贴资金1676.34万元,其中:家电下乡财政补贴资金592.78万元,汽车、摩托车下乡财政补贴资金1083.56万元,保证了家电下乡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重点支持城乡环境改善项目。投入财政资金9520万元,保证了城区绿化、市政工程、黄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和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及市政重点工程的所需资金需要,通过资金的投入,进一步改善了我市城市整体功能,提升了城市品位,使我市的城市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

三、加大财政改革步伐,积极推进财政一体化建设进程

今年以来,我局始终坚持把创新融入财政改革和管理的主要工作来抓,不断树立财政精细化管理理念,对照省厅财政综合考评的要求,整体推进预算管理、支出管理和资金管理的改革进程,把严财政资金安全运行的关口。

(一)继续深化财政管理改革。一是继续推进市乡财政体制改革,全市25个乡镇根据自身特点,进一步实施了相对规范的分税制财政体制和统收统支加激励的财政体制,使乡镇的整体实力明显增强;二是深化财政预算管理改革,科学合理编制了2010年市本级部门预算,实现了部门预算编制在综合预算、绩效预算、项目库建设上的突破;三是积极推进和完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建立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零余额账户为基本形式,对财政集中支付为主要内容的国库管理改革。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整合、优化资金支付流程,规范操作程序,强化对资金使用全过程的监督,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保证财政资金支付及时、准确、安全、高效。认真研究和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问题,由会计集中核算、财政集中支付向国库集中支付过渡转轨,上半年共办理业务7352笔,支付资金13.6亿元,拒付不合理开支500多万元,财政资金的运转效率和使用效益得到进一步提高;四是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规模,严格按照《政府采购法》要求,狠把程序关和质量关,想方设法节约采购资金,较好的完成了各项采购任务。截止6月底,全市完成政府采购12批次,采购预算资金3446万元,政府采购支出3141万元,节约资金305万元,节支率为8.85%。

(二)推动财政管理水平稳步提高。一是加强财政投资项目管理,推进了工程造价编审,对财政投资的20项城市建设工程预算进行了造价编审,受审资金3483万元,审定金额2642万元,节约资金841万元,节约率24.16%。二是以服务为民和公开透明的宗旨,大力倡导阳光财政建设,进一步公开办事程序;三是完善全市会计信息平台建设,强化会计行业管理,进一步加大对全市会计从业人员的培训,全市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四是开展了税源调查和绩效评价,对全市的重点税源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和绩效评价,为全市财政收入提供可靠的数据,进一步探索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标准和办法,有利的促进了财政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

(三)不断完善财政监督管理机制。一是对25个乡镇财政所及局下属自收自支单位2009年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整改建议和意见,对我市的财政监督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二是积极探索了财政监督管理新路子,构筑了财政资金安全运行的“防火墙”。

(四)财政一体化建设稳步推进。一是对我局“财政一体化系统”建设工作所需资金、业务经费等如实足额安排,并为相关的业务科室按实际需要配备了电脑、打印机等相关设备,确保我局“财政一体化系统”建设工作扎实有序。二是预算指标系统的应用情况。按照市局的要求,由年初开始,已使用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到现在使用正常,到6月底,所有财政预算编制、预算指标、国库支付、支付中心,已经全部使用县级版软件,所有资金已经纳入县级版软件管理。三是乡镇财政业务软件应用。我局利用集中利用3天时间,采用集中培训辅导与加班加点相结合,确保了各乡镇全面应用和能够利用系统处理和核算乡镇收付业务。

四、以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加强队伍建设,塑造财政干部良好形象

今年上半年,全局围绕富有财政特色的机关文化建设,组织开展了干部作风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推动了机关和队伍建设再上新台阶。

(一)干部作风建设活动稳步推进。今年以来,我局按照市委统一安排部署,紧密结合财政工作实际,深入开展了干部作风建设活动,并进行了精心谋划,周密安排,认真部署,与市委保持同步,完成了相关阶段的任务。同时,在财政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财政各项工作进展顺利。一是全市干部作风建设工作会议结束后,我局高度重视,召开局机关全体工作人员会议,传达全市干部作风建设会议精神,继续落实好“十严禁”,进一步强化机关管理制度和机关纪律,部署好我局干部作风建设工作。二是在学习内容上重点组织学习各级领导关于干部作风建设活动的讲话。并建立了学习“四有”制度(有安排、有考勤、有笔记、有心得)、“双重”目标责任制度、督察制度和补课制度,确保活动扎实推进。三是由局办公室、人事监察科抽调相关人员组成督查组,对各科室、局属单位及财政所工作人员的出勤情况、工作日中午饮酒、上班玩游戏等,开展不定期检查,发现违纪现象严肃处理,绝不姑息,确保我局干部作风建设活动取得明显实效。:

篇5

经过大家共同努力,区委十二届十四次全委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即将胜利闭幕。

本次会议,是区委在面临新的历史起点和重要节点而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会上,书记代表区委常委会作了题为《抢抓机遇,奋力攻坚,加速推进富强美丽的区域性中心大城市建设》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审议通过了区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会议期间,大家参观了“双十工程”图片展和“项目大会战”部分项目现场,观看了142个单位亮点工作展播,举行了测试、测评,并结合实际对《报告》和《建议》进行了认真深入、热烈的讨论,纷纷结合实际就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效益、加快推进项目落地、打造“三江六岸”滨水风貌区、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因地制宜加快镇域产业园发展、户籍制度改革、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边远镇扶持力度、草街成库后污染治理等方面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这些建议,区委、区政府将认真研究采纳。

总结本次会议,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成绩总结客观全面。《报告》和《建议》客观全面地回顾和总结了“十一五”特别是区委十二届十次全委会以来,我区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上级部署、实施“3421”工作思路,在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统筹城乡、民生保障等各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再现和肯定了历届党委政府特别是本届党委政府在推动发展进程中付出的艰辛和汗水、作出的贡献和努力。

二是宏伟蓝图振奋人心。紧密结合中央、重庆相关要求和当前实际,科学谋划了我区“十二五”宏伟蓝图,确立了“坚定不移落实‘3421’工作思路,深入实施‘四大战略’,抓好‘双十工程’,推进‘百个重点工作项目’,提前到2015年,基本建成中国知名旅游城市、重庆区域性中心大城市、重庆最美丽城市”的战略目标。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报告》和《建议》描绘的宏伟蓝图承前启后,目标明确,路径清晰,令人振奋,通过努力一定能够实现。

三是攻坚克难措施有力。《报告》和《建议》指出,坚定不移地实施“3421”工作思路,为“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至关重要,必须紧紧围绕五年规划和年度目标,打好“四大攻坚战”,实现招商引资再突破,项目建设见成效,城市形象展新颜,民计民生大改善,这些措施与中央和重庆要求一脉相承,切合实际,具有很强针对性和操作性,必将对发展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同志们,根据会议安排,今天还将就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行传达,对我区明年经济工作进行安排。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深入领会,准确把握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12月19日至20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传达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全市明年经济工作。书记、市长分别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

书记强调,要千方百计改善群众生活,缩小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走出一条在显著改善民生中加快发展的新路子。主要讲了六个方面:一是重庆经济正驶入科学、健康、快速的发展轨道,这样干下去,未来大有希望。二是继续走民生为本之路,在改善民生中推动经济大发展,要更加注重公平公正,着眼发展成果人民共享,把“蛋糕”分得更公平合理;要充分认识改善民生,不仅是积德的善举,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不单“花钱”,也能“挣钱”;要全面推进“民生十条”,扎扎实实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三是要统筹城乡缩小“三个差距”,抓好最低工资标准一年一调,扩大城镇“五险”覆盖面,企业养老金和城乡低保标准正常增长,扎实推进“农户万元增收”、户籍制度改革等举措,缩小贫富、城乡、区域三大差距。四是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五是要加大城市环境整治的力度,谋划好城市建设,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好,管理好,越漂亮越好。六是要在全市、首先在干部队伍中提倡学习,力争让重庆成为我国人均读书最多的城市之一。

市长总结了“十一五”特别是最近两三年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所重点抓的“四个方面”工作,系统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形势和机遇,明确了明年全市经济工作的总体目标和要求,并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内陆开放高地建设、不断夯实“三农”基础、坚持不懈推进改革创新、全面拉开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千方百计改善民生等六个方面对明年经济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值得一提的是,市长讲话中直接提到了“开工建设‘三环’至铜梁等9条高速公路”、加快推进“北汽银翔汽车”等一批涉及的项目,同时还要求六个区域性中心城市“要在城市规划、要素保障、项目布局、基础设施方面狠下功夫”,既是对工作的重视和肯定,也是对我们的鞭策和鼓励。

总的来说,本次会议利好政策多、信息涵盖广、含金量十足,会议精神传达提纲已经印发,下来后大家要采取多种方式认真学习,深入领会,抓好贯彻落实。由区发展改革委负责牵头梳理相关政策,抓紧分解目标任务,制定对接方案,做好对口衔接和落实。

二、全面分析,充分认识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机遇

收官之际,回望“十一五”,我们抓牢撤市设区、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激情大为提振的契机,以更高的标准、更严格的要求,努力打造企业、资金、信息、技术、人才汇聚高地,主动适应国内外形势变化,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十一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均圆满或超额完成。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五年翻了一番;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48.3%,是2005年的7.5倍;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3%,累计投入是“十五”时期的4.2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0.5%,是2005年的2.6倍。一系列鼓舞人心的成绩,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成绩值得肯定,未来任重道远。当前,发展面临千载难逢的形势和机遇。首先,具备“天时”。主要体现在“三大政策优势”方面。一是宏观政策优势。在中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全面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大环境下,东部产业转移步伐将进一步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空间十分巨大。二是重庆特有的直辖市政策优势。随着重庆深入贯彻落实“314”总体部署和国务院3号文件,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提速建设“五个重庆”、深入落实十件民生大事,全面启动两江新区开发,为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三是区域性中心城市政策优势。在加快六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方面,市里已分别针对万州、涪陵、黔江出台支持政策,在全市经济工作会上,市长要求针对等其余三个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支持政策“也要抓紧研究出台”,把发展上升到市级重点支持层面,对我们下步发展更加有利。其次,具备“地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区位优势。既是重庆规划建设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也是刚刚通过的《成渝经济区规划》确立的经济区中部的中心城市。特别是在重庆启动建设三环高速、两江新区大规模开发建设的时期,作为毗邻两江新区的区域性中心大城市,在承接主城产业转移、两江新区产业带动等方面独具优势。二是交通优势。随着近年来襄渝铁路、遂渝铁路、渝武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富金坝、草街航电枢纽蓄水通航,区域内骨干路网不断完善,区域性物流运输体系逐步健全,面向全国的通行能力切实增强,与重庆主城的时空距离进一步拉近,交通优势进一步显现。三是发展环境优势。我们切实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积极打造宜居美丽之城,不断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镇街“简政放权”激发活力,全面加强和改善民生,也积极促进了发展环境的不断优化,丰富了“地利”优势的内涵。也正因为如此,近年来我区招商引资取得优异成绩,尤其是北汽集团等知名企业抢滩,为下步发展蓄积了充足的动力。同时,还具备“人和”优势。在历届党委政府打下的基础上,我们积极营造重团结、讲大局的工作氛围,广大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聚了强大的工作合力;我们积极倡导解放思想、创新求变,打造了一只善于创造机遇、能够抓住机遇的干事创业队伍。我们大力实施“德润”战略,积极培育“三种文化”、弘扬“精神”,形成了风清气正的良好社会风尚。可以说,目前已处在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前景良好,后劲充足。

三、统筹推进,全面抓好明年经济工作

明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3421”工作思路的决战之期、攻坚之年。“十年看五年,五年看头年”,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对于未来五年跨越突破、基本实现“三大奋斗目标”至关重要。围绕区委确立的“全力搭建起富强美丽的区域性中心大城市框架”目标,明年经济工作主要预期性指标是:实现GDP283亿元,增长14%以上;地方财政收入50亿元,增长2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90亿元,增长3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亿元,增长22%以上;实际利用外资7000万美元,增长30%以上;招商引资完成到位资金200亿元以上,增长3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3.5%、15.5%以上。

完成上述目标任务,重点要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做大做强工业经济

工业是“富强”的重中之重。虽然近年来我区工业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总量偏小,“短腿”问题依然存在,与万州、涪陵、江津、永川等区域性中心城市比较还有较大差距。近年来我们签约了不少项目,但“光招不落地等于白招,落地不见效等于白干”,所以当务之急,就是要打好“项目建设攻坚战”和开展“项目落地见效年”活动,着力在壮大体量、优化布局上求突破,力争明年工业总产值达到420亿元,增长31%,为实现2015年1200亿元工业总产值奠定基础。

一要着眼于拓展延伸、硬件提升,切实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工业发展平台。我们已经形成了“一园六区”协同发展的格局。工业园区核心区、草街拓展区在建道路要尽快建成,实现园区骨干道路全覆盖;要强化落地项目推进力度,尽快完工厂房建设并及时投产见效。大石综合产业区要统筹做好规划并启动一批道路和企业建设;渭沱化工产业区、草街农创园要加快完善骨干道路,引进一批企业落户;土场北汽银翔、迈丰动力项目要确保按期投产,万强机车启动建设,加快形成汽摩产业发展高地;华蓥山经济走廊包括三汇、清平等组团,要在建材、铸造、玻璃等产业发展方面出成绩,带动形成片区新的经济增长极。同时,“一园六区”的水、电、气管网等配套设施要随着道路建设同步推进,核心区自来水加压泵站、土场杨家沟水库、渭沱化工产业区自来水厂要尽快建成,抓紧启动草街110千伏变电站以及核心区、草街农创园、草街拓展区、渭沱化工产业区四个污水处理厂建设,积极争取天然气指标,确保满足企业正常生产需求。

二要着眼于壮大总量、优化布局,切实抓好大产业培育,打造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要针对不同产业的特点和发展方向,坚持分型培育、分类发展的原则,着力引进具有开创性商业模式、先进生产理念、高端核心技术的企业加盟、壮大集群、带动发展。一是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要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拉长产业链条。比如基础版块中的煤电能源产业,双槐电厂二期第一台机组建设要加快推进,积极争取第二台机组尽早启动,盐井一矿要力争投产,草街航电枢纽4台机组要全部安装完成、启动发电。水泥建材产业要促进冀东水泥尽快投产,加快推进台泥水泥二期建设,力争全面实现1200万吨水泥产能目标,加快发展一批商品混凝土、新型建材等延伸产业。盐气化工产业要依托渭沱化工产业区,着力引进一批骨干项目,重点发展精细化工。二是要抢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先机。全市经济工作会上,市长就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问题,讲了一句话叫“先行者通吃”,就是要求我们要有战略眼光、系统思维和前瞻意识,善于把握先机,赢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动权。我们在制药、新能源等产业方面已经有了良好起步,要切实加快推进西南制药一厂、制药工业园、五洲龙新能源客车等一批项目建设,力争再引进一批重大项目,做大体量,形成规模。电子信息产业方面,重庆正在积极发展以笔记本电脑、3G手机等为主体的通讯终端产业,以及以网络系统、数据处理中心等为主体的通讯网络产业,总体规模达数百亿美元,潜力巨大,特别是目前市里对电子信息产业特别是笔记本电脑方面,发展的基调逐步从限制性对接转为公平化竞争,这对我们是一个机遇,区经济信息委等相关部门要积极谋划,牵头加强对接,力争在区县竞争中取得先机、赢得主动。据了解,要完成整个信息产业配套,大致需要250家左右配套企业,现在已进入重庆的实际有60多家,我们发展空间还很大。

三要着眼于引得来人、留得住人,切实抓好生活性和功能性配套设施建设,为工业发展提供综合保障。一是抓紧完善工业园区生活性和功能性配套设施。从目前核心区的发展来看,生活、商贸等配套设施不足问题已经逐步显现,今后草街拓展区和农创园、渭沱化工产业区因远离城区,随着企业的陆续建成投产,问题将更突出。因此,“一园六区”要按照“职住平衡、功能配套”的思路,提前谋划,通过多种渠道赓即启动建设一批公租房、倒班房、公交场站、配套商业、文化等设施,为职工工作生活提供便利,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二是重视解决好企业“用工难”问题。产业发展对人才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强。一方面要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依托高职教城、职教中心等中高职学校和技能培训机构,针对机械制造、制药产业、电子信息等重点和支柱产业发展需求,制定用工和培训计划,强化岗前培训、订单培训,实行定向输送、合理配置。同时,要注重用好区内外人才市场、人力资源网等平台,加大人才引进和招聘力度,切实解决“用工有来源”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加强企业用工各类保障政策和劳保措施落实环节的监督,努力营造尊重职工、关爱职工的良好环境,切实解决“留得住人”的问题。

(二)加快城乡统筹发展

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区,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是夯实“富强”基础、增强发展动力的重要内容。对照市里提出的“缩小三个差距”的总体要求,我们要切实抓好传统农业提升、万元增收、基础条件改善、农村改革、镇域产业发展五个重点,加快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先行区。

一要优化提升传统农业。立足稳定粮食生产、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进一步优化提升粮食、生猪、水产、蔬菜、水果等优势特色农业,在云门、龙市、钱塘等镇街建设优质粮基地60万亩,打造万亩水稻、玉米、油菜等优质粮油高产示范片5个,努力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在72万吨以上,出栏生猪120万头以上,水产品产量2.6万吨,蔬菜产量60万吨,水果产量12.5万吨,切实巩固农业优势地位。

二要大力实施万元增收工程。加大政策扶持促农增收,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积极发展农业保险。延长产业链条促农增收,把发展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村流通市场与规模经营结合起来,积极引进一批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促进产加销一条龙、农工商一体化,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明年要新培育区级以上龙头企业10家,区级以上龙头企业实现产值达到24亿元以上。提高农民市场化、组织化程度,专业合作社农户入社率达到51%以上。积极发展林下经济、特色种养殖等一批致富项目。进一步抓好劳务经济,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务工收入。通过努力,确保明年农民户均增收3400元以上。

三要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围绕改善农民居住条件,继续重点打造6个统筹城乡示范点,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将其建设成为在全市范围内具有知名度和示范效益的新农村样板,并带动一批镇街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引导农民群众集中居住。围绕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和高标准农田示范建设1.6万亩,治理水土流失40平方公里,农机综合水平达到27%。围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新建通村通畅工程120公里,通村通畅率提高到97%;加快推进石庙子水库前期工作,新建改造场镇水厂4处,解决12万人饮水安全问题。

四要深化农村各项改革。继续推进和完善户籍制度改革,加快人口城市化步伐。强化农村金融服务,加快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林权等质押贷款,增强农村发展动力。稳步推进农村土地合理流转,进一步提高农村土地集中经营率。

五是要加快发展镇域产业园。将镇域产业园作为镇域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加快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统筹整合涉农资金和项目集中投入,以区农投(集团)公司为载体支持有条件的镇街实施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抓好产业项目招商,努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提高城市宜居品质

对照建设“重庆最美丽城市”的要求,城市建设和管理还有不少差距,存在规划水平和建筑品质不够高、功能不够完善、管理不到位等问题。我们要结合“五个重庆”建设,深入实施“美丽”战略,切实打好“城市形象攻坚战”,坚持改旧与建新并重,加快区域性中心大城市建设步伐,持续提升居住品质和城市形象。

一要大力开展“五城联创”工作,以科学管理促品质提升。今年以来,我们按照“先治乱、后规范,重拳攻坚、分类实施,整体推进、全面提升”的思路,集中力量实施了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离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因此,明年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全面启动重庆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区、全国文明城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生态示范区“五城联创”工作。目前,“五城联创”总体方案已经出台,组成39位区级领导参加的指挥部,成立了基础设施、交通秩序两个专项攻坚组,7个片区环境整治攻坚组,以及办公室、督查组、资金组、宣传组4个日常工作机构,分别由相关区级领导挂帅推进,力度之大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目的就是要通过“五城联创”活动,彻底整治城市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提升城市品质。特别要强调,区里将对“五城联创”严格考核奖惩,相关单位要积极行动,真抓实干,切实落实相关工作部署,力促“美丽”战略取得重大突破。

二要加强城市规划管控,以彰显特色促品质提升。三江汇流,是我们独有、不可复制的宝贵资源,兼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建设重庆最美丽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些优势,做好城市总体规划和单体设计,严把城市建筑尤其是公共建筑的布局,重点保护好、规划好、建设好“三江六岸”滨水风貌带,彰显西部江城特色,不留遗憾、不当罪人。同时,还要特别注重留足公共绿地和公共空间,把城市建设得更舒适宜居。

三要加快城市建设进度,以高标准建设促品质提升。旧城改造要尽快出形象。全面加快凉亭片区开发进度,完成蟠龙湖公园二期、卢作孚广场一期扩建,启动景观明渠、塔耳门广场建设,形成北城商业核心的雏形;文峰塔片区历史文化街区、商业步行街尽早投入使用。完成纯阳山片区旧城改造,开工建设上山景观大道、纯阳山公园景观楼阁及历史街区;积极推进康润、食品厂片区等旧城改造项目,加大三汇工矿棚户区改造力度;加快推进主干道临街房屋立面整治。新区开发要按时序有效启动。全面加快高职教城、小安溪及白麓山、花滩等新区路网建设,积极做好云门山片区招商工作,尽快落实开发业主。建成东津沱、白麓山、高职教城、花滩等四个滨江公园。城市功能要尽快完善。五星级酒店、规划展览馆、金融中心和人民广场等项目要建成投用,加快推进体育中心、图书馆、博物馆等项目建设,新建一批过街天桥、停车场、公厕及垃圾站台等市政设施,精心打造沿江地段及重要部位灯饰景观。

另外,要坚持城市建设和小城镇建设两个轮子一起转,统筹加快城市化进程。就小城镇方面,要探索“普惠政策”和“分类扶持”相结合的方式,着力打造一批重点小城镇、一批特色小城镇。

(四)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服务业繁荣活跃,城市的吸引力和承载力就会增强,我们建设100平方公里、100万人口的区域性中心大城市的奋斗目标才会有支撑点。目前,传统商贸业规模还比较小,旅游产业还未真正破题,现代物流、金融、证券等生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必须加大力度,增添措施,加快服务业上档升级。

大力发展生产业。近年来我区工业发展的势头良好,新引进落户了一大批企业,但作为产业发展配套的物流、专业市场等生产业还比较落后,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企业做大做强,必须将发展生产业作为繁荣第三产业的重点和突破方向。一是要加快物流基地建设。全力以赴争取建成兰渝铁路渭沱中间站,依托该中间站规划建设区域物流基地,加快推进各项前期工作。充分利用水运通道,依托石盘砣码头港区打造沙溪综合物流园,完善铁路、公路、水运并举的“多式联运”综合物流系统。二是积极发展一批生产资料交易专业市场。三是加快发展金融保险业,新引进一批金融机构落户;加强抵押担保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四是要拓展服务业发展空间。大力发展会计、评估认证、信息、劳务和人才中介等生产业,推动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化。

大力发展生活业。一是着力引进一批大商场、星级酒店,加速推进茂田建博城二期、宝龙城市广场、南滨商业中心、旧货交易市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项目建设,培育壮大北城、南城两大商圈。二是要提升旅游业品质。力争实现钓鱼城旅游开发招商破题,全面启动钓鱼城AAAA级景区创建和申遗工作,建成钓鱼城停车场及游客服务中心,启动涞滩古镇临江片区开发。举办好钓鱼城国际龙舟邀请赛、第三届钓鱼城旅游文化艺术节和涞滩古镇禅宗旅游文化节。着力打造旅游精品线路,精心策划一批游乐项目,提升旅游相关从业人员素质,提高服务水平。三是大力发展会展经济,继续办好车展、小商品博览会,不断拓宽会展项目,努力培育会展品牌。四是要用好用足惠民政策,继续抓好家电、汽摩下乡和以旧换新工作。

(五)大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闭则塞,通则达”,交通历来是发展的先决条件。作为重庆的重要卫星城市和规划建设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我们的工业经济、商贸旅游发展,既与我们的辛勤努力密不可分,也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重庆主城的辐射带动,而便利的交通就是这种承接辐射的前提。无论是承接主城的辐射,还是加强向周边区县和区内各镇街辐射,都需要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打造区域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切实提升在更大范围汇聚要素资源、在更宽领域实现加快发展的能力。一是抓好两条高速公路建设。目前,三环高速公路至铜梁段即将动工,下步要积极争取市里支持明年启动至长寿段高速公路建设。绕城高速公路“东半环”已经开工建设,“西半环”也在招商。这两条高速公路的建设,将实现草街农创园、大石综合产业区、渭沱化工产业区、小安溪生态产业园等片区与重庆主城、两江新区全高速通达,为企业落户、片区大规模开发奠定坚实基础。二是抓好区域骨干路网建设。华蓥山片区的土场银翔工业大道、盐三路二期、仪北路要尽早通车,启动土场至渝武高速公路段道路、杨东路建设,实现华蓥山片区到重庆主城和两江新区通行大提速,增强对主城产业转移的吸引力,具备承接两江新区建设带来的地缘辐射和产业带动的基础条件。同时,要加快盐旧路、太龙路等区域骨干路网建设,及时做好涪江四桥可研和前期工作,努力畅通我区内部交通循环。三是抓好铁路协建。继续推进遂渝二线、兰渝铁路,明年启动铺轨。四是加快发展内河航运。充分挖掘草街航电枢纽成库后内河航运潜能,加快建设石盘砣码头、千斤滩旅游码头等一批客货码头,大幅提升内河航运综合通过能力。

(六)切实抓好招商引资

招商引资是壮大产业、增强后劲、促进发展的重要抓手,是加快发展的“生命线”,这几年我们坚持全员招商、专业招商并举,取得了不斐成绩。要继续保持这种态势,倍加呵护来之不易的招商氛围,打好“招商引资攻坚战”,加快项目落地步伐,确保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00亿元以上。一是要围绕产业链抓好大项目、大产业招商。围绕我区产业发展目标,进一步突出重点,准确把握国内外产业转移趋势,谋划和引进一批带动力强、技术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广、发展前景好的大项目、好项目,同时积极发展上下游配套企业,争取引来一个企业,带动一个产业的发展。二是严格把好项目准入关。在目前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要切实把好招商准入关,确保把有限的资源能够用于真正有实力的大项目、好项目,提高招商效益。具体方式就是严格控制好项目的投入产出强度,把土地出让价格与容积率、税收挂钩,坚持招商项目的政府评审制度,减少因土地利用不足带来的潜在损失。三是要加快招商项目落地。深入开展“项目落地见效年”活动,进一步强化协调服务,完善项目落地包协调、包服务、包推进工作机制,按既定要求开通招商引资项目审批绿色通道,科学设置审批事项,缩短审批时限;要进一步加大土地报批力度,完善地价决策、资源分配和分期供地机制,千方百计保障签约项目落地,推动招商项目尽快落地建设、投产见效。同时,要对已供地项目的履约情况进行跟踪,既要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在项目建设中的各种问题,也要督促企业严格履约。

(七)努力改善和保障民生

前几天,市里对我区“五个重庆”和“民生十条”进行了专项检查,各项工作都得到了充分肯定,这反映了大家工作很努力,有一定成效。但是,实实在在地说,也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有认识上的,工作落实上的,也有方式方法上的,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创新贯彻、快速落实、群众得利、全市领先”的要求,立足认识再提高、措施再强化、力度再加大,切实打好“民生改善攻坚战”,让发展成果惠及千家万户。一是要深度谋划。各牵头领导和责任部门要认真研究和细化“五个重庆”、“民生十条”级的目标,抓好项目的谋划储备,建立民生项目库,明确阶段任务,分步骤、定时序、高效率地推进各项民生工作开展。二是要注重结合。民生是一个包罗很广的系统工程,我们实施“3421”工作思路、建设富强美丽区域性中心大城市,我们抓经济、抓社会发展、抓社会事业都是广义的民生工作。所以,我们在建设“五个重庆”、落实“民生十条”中,就要注重抓好结合,突出特色,增强实效,切实做到在加快发展中改善民生,在改善民生中推动发展。三是要创先争优。实践证明,民生工作做得好,发展就会更加科学、群众就会得到更多实惠、社会就会更加和谐。因此,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创先争优意识,立足出精品、出亮点、出特色、出经验,创造性地、富有成效地做深做细各项工作,确保走在全市前列。四是要强化保障。强化组织保障,建立完善区级分管领导牵头抓总、责任部门主攻推进、相关单位协同配合、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强化工作推进保障,继续坚持双周例会、每月例会、按月督查等行之有效的推进措施,及时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强化资金保障,加大财政投入,积极鼓励引导民间资本投入民生和社会事业。

具体抓好以下工作:一是结合“宜居重庆”建设,加快推进61万平方米公租房建设,抓好巴渝新居建设和农村危旧房改造。二是抓好主城及沿江沿路绿化、龙多山台地和三江沿岸万亩绿化示范片打造,全面完成重庆下达的森林工程建设任务。三是深入推进“健康重庆”建设,抓好“三甲”人民医院、精神病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项目;从年1月起实施全民健康免费体检。继续实施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今年29个基层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累计为群众让利2938万元,药品价格下降37.69%,有效降低了群众看病就医费用。下步,要按照上级部署扩大实施范围,在充分调动基层医疗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医疗服务能力方面下功夫;同时要认真总结工作得失,在措施上跟进,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平。四是结合“平安重庆”建设,巩固“平安”建设成效,新增5个交巡警平台,抓好三所迁建、人防地下工程、国防教育暨民兵军事训练基地等项目,巩固提升“五位一体”校园警务体制,营造平安和谐社会环境。五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抓好“五大保险”征缴扩面工作,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提高到80%。六是努力提升教育整体质量,深化实施教育“三个年”活动,扎实开展“五个校园”建设,新改建北门中学、南滨小学等8所中小学校,启动建设城南、城北高中,培养照顾好5.8万农村留守儿童,全面启动学生饮用奶及爱心午餐计划。七是努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完善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及微型企业发展,全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新增就业人口1.5万人。八是开展“三进三同·历练作风·体察民情”春季行动等系列活动,推动“三项活动”持续深入开展,并逐步形成长效机制。同时,继续抓好万元增收、户籍改革工作。

(八)切实提升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

攻坚突破不仅需要意志,更需要驾驭力、执行力、创新力和协同力。要贯彻落实好本次会议的各项安排部署,顺利实现明年经济工作各项目标,必须紧紧围绕“3421”工作思路,不断加强以上“四种能力”建设。一要增强本领,提升驾驭力。进一步解放思想,强化学习,不断丰富知识结构和层次,提升研判形势、谋划发展、破解难题、勇闯新路的认知水平,增强驾驭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把自我提升的过程转化为推动跨越发展的实践成果。二要政令畅通,强化执行力。强化执行力建设,建立健全进度督查、绩效考核、问责追究、奖惩兑现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切实做到政令畅通、言必行、行必果,坚决确保区委、区政府各项工作部署落到实处。三要开拓开放,增强创新力。近年来,特别是区委十二届十次全委会科学提出并实施“3421”工作思路以来,的各项工作在以前基础上有了一个很大的提升,《报告》和《建议》对“十二五”和明年工作作了全面的部署,定位很准、要求很高,必须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方能在日益激烈的发展竞争中先人一步、快人一拍,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四要团结协作,增强协同力。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体制的协调性、工作的系统性要求越来越高,很多工作都是牵一发动全身,各自为阵、单兵作战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目前工作的需求。必须切实消除看摊守业意识,牢固树立全区一盘棋观念,切实维护和发展团结致胜、竞合共荣的良好氛围,增强工作的协调性和配合性。

四、统筹抓好当前几项工作

一是做好年度目标考核收官工作。大家辛苦工作一年,群众在评判我们,市委、市政府在评判我们。考核工作就是市委、市政府对我们工作成效的检验。目前,市里对区县工作的考核已经进入确定最终结果的关键时期,相关部门要再加一把劲,积极加强对接,努力争位争先,确保考核结果能够准确反映我们的工作成效。

二是认真谋划好明年工作。按照本次会议的要求,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对照全年任务,抢前抓早,及时谋划,统筹安排好本单位本部门工作。特别是明年确定要建设的项目,要切实加快推进前期工作,力争尽早开工。另外,市里即将制定支持等三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的政策文件,我们区级相关部门,从现在开始要思考、谋划,提出我们最需要市里支持的项目、最需要的扶持政策,力争在文件中体现出来,确保文件效益最大化。

三是切实保障群众生活。要抓紧制定访贫问苦和送温暖活动方案,结合“三项活动”进行走访慰问,千方百计帮助困难群众过好节日。要加强市场信息的监测采集,全力保障市场供应,确保市场供给量足价稳。要加强沟通协调,确保水、电、气、油供应充足。特别是今年入冬以来,天然气供应十分紧张,尽管我们努力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与市经济信息委、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等进行了多次协调,日供天然气由13.8万立方米增加到了17万立方米,但是仍然有缺口,居民用户、CNG加气站、部分重点工业企业反映比较强烈,所以要进一步加大协调力度,千方百计积极争取落实增加供应量。另外柴油供应不足问题也比较突出,要进一步协调市商委、中石油和中石化增加供应量,努力保障交通运输、重点项目建设、企业生产等用油需求,确保不停工停产。在这个问题上,不能等,不能靠,不能把对群众的需求置之不问,前段时间,我们在供应上出现了明显的不足,有客观的原因,也有我们工作不到位等人为因素。相关单位要反思,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保证我们元旦春节供应充足,切实保证群众生活生产的需要。

四是推进项目建设再鼓劲。“项目大会战”中还未完的献礼项目,要再加大推进力度、尽快完成建设任务。其余“五个重庆”、“双十工程”等在建项目也要再添措施、再逼进度,尽早完工。

五是加强廉洁教育和安全稳定工作。“两会”、“两节”临近,重庆昨天专门下发了《关于在年元旦、春节期间加强廉洁教育和安全稳定工作的通知》,强调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廉洁教育,认真落实“三项治理”有关规定,严禁收送“红包”、公车私用等违规行为;要坚决刹住奢侈浪费行为,严禁公款大吃大喝、突击发钱和滥发津补贴;要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公共安全和卫生防疫工作,认真开展道路交通、煤矿、烟花爆竹、建筑施工、食品药品等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高度重视消防安全问题。要认真开展大下访“回头看”,细化各项应急处置预案,加强网上舆论掌控,全力维护社会和谐;要认真做好节日值班和信息报送工作,确保节日期间各项工作正常运转,及时处理突发事件。请大家认真按照文件精神抓好落实,形成长效机制,对违反规定的,将从严查处,绝不手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