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筹划的特征范文

时间:2023-08-31 17:03: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纳税筹划的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纳税筹划的特征

篇1

摘 要 随着现代经济管理理念的不断创新,财务管理成为推动企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纳税筹划,作为在税法许可范围内纳税环境下优化企业纳税方案实现经济目标的一种有效的财务管理活动,对于促进企业的健康运行意义重大。

关键词 纳税筹划 财务管理 应用分析

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尽可能的保障企业发展所需的现金流量,减少税金支出是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有效途径。纳税筹划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职能,是企业实现国家税收宏观调控目标的重要措施。纳税筹划贯穿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全程,涉及到企业生产运营的所有活动,现代经济管理理念下,纳税筹划的有效运用是影响企业财务决策科学正确性的重要因素。本文就纳税筹划在当前企业财务管理活动过程中的运用进行了简要分析。

一、纳税筹划的内涵特征

所谓纳税筹划,是指通过针对相关涉税业务进行合理策划,设计和优化的纳税方案,从而达到节税效益目的的管理活动。相对于企业来说,纳税筹划是企业在相关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通过对筹资、经营、投资、利润分配等相关财务活动进行预先合理的安排与规划,对多种纳税方案进行优化选择,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纳税支出,以获取最大限度的纳税利益,保障现金流量的最大化,实现企业最终经济目标和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财务管理活动。纳税筹划具有如下特征:

(一)合法性:合法性是纳税筹划最基本的特点,纳税筹划是以不违反国家现行税法为前提进行的纳税方案的优化选择,是利用税法的立法导向和税法的不完善进行符合现行国家税法的筹划,税务机关无权干涉。

(二)目的性:纳税筹划是一种管理策划活动,企业进行纳税筹划,是以企业财务目标为中心,围绕节约税收成本的目标而进行的方案优化与选择,以实现企业经济的最大利润和履行社会义务。

(三)时效性:税收作为国家的重要经济杠杆,相关政策法令是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的外部环境,纳税筹划受现行税法制度约束,具有时效性。随着国家经济环境及税收政策的变化,纳税筹划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

二、纳税筹划与企业财务管理的相关性

(一)纳税筹划与财务管理目标

纳税筹划是财务管理活动,也是策划活动。纳税筹划的目标由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决定。企业在筹划纳税方案时不能片面追求减少纳税负担和降低纳税成本,必须用财务管理目标来明确纳税筹划的目标,要遵循社会效益最大化原则,综合考虑是否能给企业和社会带来效益。

(二)纳税筹划与财务管理对象

相对于企业来说,税金是企业现金流量的重要构成,纳税支出是一种无偿性的现金流出,具有强制性特征。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资金流转形式是现金的循环周转。企业财务管理的对象是运行资金及其流转。企业纳税筹划应以税收政策为导向,筹划企业财务活动的纳税方案,保证企业资金正常运转。

(三)纳税筹划与财务管理内容

纳税贯穿于财务管理的全程,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是筹资、投资、经营和利润分配。不同的筹资渠道、不同的投资方式,对于企业纳税筹划都有着重大影响。企业应合理筹划,选择有利的资本结构,基于节税和投资收益最大化目的,针对企业运营中的购销模式、成本费用、利润分配方式等决策进行纳税筹划。

三、纳税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现代企业复杂的产权关系和关联交易以及多元化的投资环境等财务特征为实施纳税筹划创造了运行空间。企业财务活动主要包括筹资、投资、经营和利润分配,纳税筹划须借助财务会计活动来实现。

(一)筹划筹资纳税策略

筹资,是保障企业运行的关键环节。相对于企业资本来讲, 合理确定企业资本结构,充分运用企业租赁筹资,有效处理借款费用,针对企业筹资渠道进行合理的纳税筹划可帮助企业减轻税负。资本结构是企业负债资本和权益资本比例关系的反映,租赁筹资是当前企业重要的筹资形式。企业筹资时,通过纳税筹划,合理确定和优化资本结构,利用债务融资,结合财务风险因素,增加权益资本收益率,可达到节税增资的目的。租赁也是企业减轻税负的重要方法。经营租赁可避免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承担风险和减少应纳税额。通过融资租赁企业可迅速获得相应运行资产,充实企业举债能力。企业运营期间,企业应在借款费用一定的情况下,加大计入费用化份额,获得相对的节税收益。

(二)筹划投资纳税策略

相对于企业投资来说,通过对不同的投资重点进行优化选择来纳税筹划,可以有效的实现节税效益。投资地点的选择,对于企业节省税金支出、实现生产力战略布局意义重大。现行税法规定,对相关从事高新技术、第三产业、劳动就业服务等新办企业在税收方面都给予政策优惠。企业在投资中对投资行业进行合理选择, 针对新办企业所需的基础设施、原材料、金融环境、人力和技术等因素,综合考虑间接投资收益和存在的风险进行纳税筹划,可以降低企业纳税支出。针对集团企业可以通过财务决策和战略调整,平衡集团税负,在投资过程中,可选择恰当的组建形式来进行纳税筹划,减轻企业税收负担。

(三)筹划经营纳税策略

企业经营中,针对企业采购、生产、销售等经营活动的流转税和所得税进行合理的纳税筹划,是促进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措施。根据税法针对不同纳税规模的差别待遇,选择利于实现减少税负的纳税方案,将采购企业自营运费转变成外购运费,选择包括采购地点、采购对象和供应商等合理的采购方式,可有效降低税负。对于生产过程和销售过程的纳税筹划,可以从企业的经营战略和市场需求、产品成本费用核算方法等方面选择产品,针对混合销售行为的税种、销售结算方式以及促销手段进行选择优化最有利的促销手段,以降低纳税成本。

(四)筹划利润分配纳税

利润分配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企业财务管理中,利润分配方式的选择、分得利润的处理方式、亏损弥补的安排等都受到税收法律的影响,同样需要进行纳税筹划。根据企业性质,企业可以对现金股利的发放比例进行筹划,将现金股利转变为股票股利,纳税筹划时,企业将税后资本积累用于扩大再生产、开发新的投资项目,可以享受政府投资退说的优惠政策。 对企业来说,亏损具有不可操作性,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决策和纳税筹划时应重视亏损年度后的运营。减小投资风险以尽快弥补亏损。对于大型集团高盈利企业,可通过兼并手段、采取汇总、合并纳税的方式,减少纳税负担。

结束语:总之,当前企业管理活动中,纳税筹划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纳税人对税法的能动运用。深入落实纳税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实践与应用,在既定纳税环境下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节约税收成本的目的。是当前深化企业管理改革、推动企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纳税筹划 中小企业 经济效益 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发展,中国的经济也得到了持续高速的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我国中小企业做出的贡献是不可小觑的。而中小企业的竞争能力与大型企业相比处于很不利的竞争状态。其主要原因是因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受到企业内部管理以及国家政策等多方面的限制。所以,我们的中小企业必须加强自身的经营管理,合理的利用外部资源和政策环境,以使自身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合理、成功的纳税筹划可以帮助中小企业更好的了解国家政策动向,帮助中小企业减少纳税支出,还可以更好的帮助企业了解行业发展动向,帮助企业创造一个稳定良好的财务管理体系。

一、纳税筹划的基本特征

1.合法性

纳税筹划与逃税、偷税以及漏税是存在很大的不同的,纳税筹划是一种合法的企业行为。纳税筹划是企业在不违背法律规定的情况下,针对企业的自身情况做出的有利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国家与地方政府对纳税筹划是相当支持的,原因在于纳税筹划在企业中的实施是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的,有利于企业了解和体会税法和国家的相关法律精神。

2.超前性

纳税筹划对于企业来说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其计划的实施和筹划都需要在实践上提前进行。要顺利的开展纳税筹划,企业纳税人需要在具体的经济业务发生之前,需要准确的把握和了解从事的这项业务涉及到我国当前实行的哪些税种?是否有税收优惠?牵涉到的税收法规中是否有存在的立法空间?掌握和了解了以上情况之后,企业纳税人就能够利用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以达到节税的最终目的。

3.整体性

纳税筹划的整体性特征,第一反映的是要着眼于整体税负的轻重,其二反映的是衡量节税与增税的综合效果。我们不但要考虑到纳税人的所得增长,并且要充分的考虑到纳税人的资本增值。不但要考虑到纳税人的税后收益最大化,同时还需要把纳税人因此所承担的风险尽量的降到最低。总体说来,纳税筹划唯有从纳税人的企业计划以及财务计划等因素,从企业的整体利益出发,综合决策、趋利避害,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最终的目的。

二、纳税筹划对中小企业经济效益的作用

1.有利于中小企业尽可能得到国家的税收优惠

纳税筹划有助于中小企业从长远的方向去规划自身的纳税规划,可以使中小企业充分的利用国家的税收政策,尽其可能的获得政策上的税收优惠。可以更好的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有助于中小企业增加税后利润,灵活的应对市场变化;对那些刚才成立的中小企业来说,有助于它们顺利的度过发展的困难时期,促进企业的顺利、健康发展。可以这样说,纳税筹划对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以及取得国家的税收优惠都有很重要的促进作用。

2. 有利于中小企业加强财务管理

中小企业要想进行合理的纳税筹划,必须要建立合理、系统的财务管理体系。所以在进行纳税筹划之前,中小企业必须要改革自身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自身的会计管理水平,这些措施的实施对于中小企业加强财务管理都有很大帮助。以此来达到使自身的财富达到最大化的目的。

3.有利于提高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纳税筹划的主要操作过程是谋划企业资金流程。所以,中小企业的纳税筹划自然也离不开会计核算和管理。纳税筹划要求我们的企业会计人员不仅仅要精通会计法、准则和制度,还需要深知现行的税收以及税法相关的规定。于此同时,还要求中小企业必须要有规范、合理的财会制度、真实可靠的信息来源以及健全的企业管理体制。所以,我们要想让纳税筹划确实可行,就要求中小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从而创造条件来满足纳税筹划的具体要求,这在很大一个方面来说,有利于提高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4.有利于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

纳税筹划有助于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由于中小企业通常在规模和管理上都落后于大型企业,其利润较低,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体系中,处于很不利的状态。所以,进行税收筹划对中小企业发现自身的不足,增强市场竞争力有很大帮助。

5.有利于中小企业规避风险

当前,中小企业纳税人普遍意义上的都认为只要进行税收筹划就能够减轻企业税收负担,增加企业的税收收益。他们几乎不会去考虑纳税筹划过程中产生的风险问题。不过,从纳税筹划所产生的具体实际效果来看,有部分中小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的过程中,因为没有做好全面、合理的财务安排,最终虽然可能取得税收负担的减轻等经济利益。追查造成这种风险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企业没有进行好合理的纳税筹划,从而造成企业运营风险。只有进行合理的纳税筹划,才有可能真正的规避风险。所以说纳税筹划对于规避企业风险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的。

三、结语

当前,纳税筹划对于我国的中小企业来说,仍然是处于萌芽状态的新生事物。不论是学者的理论研究还是纳税筹划的具体实务操作,都处于摸索的实践状态。所以我们需要在理论上加以研究,在实践上增加实践,不断探索出可行的纳税筹划措施,对中小企业在纳税筹划过程中更要加强政府的引导。只有这样,纳税筹划才能取得最终增加中小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国华,张美中.纳税筹划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4

篇3

关键词:水泥企业 纳税筹划 风险防范 机制

一、明确纳税筹划风险防范内容

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能够将水泥企业的纳税筹划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正常水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素。

(一)纳税筹划风险管理环境

纳税筹划风险管理制度的建立,反映水泥企业对纳税筹划风险的态度及企业文化。纳税筹划风险制度包括战略和操作两个层面。战略层面的纳税筹划风险制度为整个企业如何管理纳税筹划风险定立基调。操作层面则更详细地对纳税筹划风险制度予以说明,如交易的内部审批是怎样的流程、什么情形下需要寻求外部纳税筹划意见,何时需要咨询中国纳税筹划机关等。

(二)纳税筹划风险目标

水泥企业是否能够实现纳税筹划风险目标可以间接验证水泥企业是否有效实施了它的纳税筹划风险管理制度。这些目标的具体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水泥企业内部资源的集中与分配。根据自身性质,纳税筹划风险目标可以是战略层面的,或者是操作层面的。

(三)纳税筹划风险的识别与评估

纳税筹划风险可能来自于水泥企业经营或日常活动的变化。税收法规的修订也同样可能引发重大纳税筹划风险。企业应当制定全面系统的制度,用以识别这些纳税筹划风险。一旦发现纳税筹划风险,企业应当考虑这些风险的潜在纳税筹划影响,并预估引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四)纳税筹划风险控制设计

这个要素是指水泥企业根据已经识别的纳税筹划风险的重要性,设计特定流程或步骤,以应对这些纳税筹划风险。这个要素还包括设计纳税筹划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以实现税收风险管理过程的完整性,并确保所有相关的纳税筹划风险都能得以识别和考量。具体的控制活动包括批准、授权、对账、复核及职责分工等一系列活动。

(五)纳税筹划资讯的管理和沟通

水泥企业需要制定并实施信息沟通制度和相关流程,及时向企业内部利益相关各方有效收集并发佈税收风险的相关信息。这些信息应在整个企业内部准确传达,以确保纳税筹划风险管理制度能够有效执行,识别纳税筹划风险,履行内控职能,实现纳税筹划风险目标。由于每家企业情况不同,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的信息沟通制度的形式及种类也会因企业而异。

(六)监控

水泥企业需要建立机制来监控纳税筹划风险控制系统的运转,测评纳税筹划风险控制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并将监测结果传达给相关各方。企业应落实相关流程,确保监控活动的结果能够及时回馈至纳税筹划风险管理过程之中。这样,企业才可以对风险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做出判断,并在必要时采取相应补救措施。

二、实施纳税筹划风险管理的潜在收益

纳税筹划风险管理应被视为水泥企业整体风险管理的一部分。相关纳税筹划风险控制和档要求也应纳入整个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范围。通过实施有效的纳税筹划风险管理,企业将获得以下收益。

(一)降低纳税筹划风险和相关财务成本

通过有效的流程和控制,纳税人能够发现纳税筹划风险,并在较短时间内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这将减少企业可能支付的滞纳金和罚款。

(二)降低纳税筹划审计风险及合规成本

纳税筹划企业往往较为关注违规风险较高的纳税人,并对其进行重点审查。如果纳税人能够证明其纳税筹划风险监控系统运作良好,并有效进行纳税筹划合规管理,那么其被纳税筹划机关进行审计的可能性将会有所降低。

(三)避免“突发”事件影响企业声誉

企业通过进行适当的纳税筹划管理,能够降低出现那些不受欢迎的“突发”事件的可能性,例如纳税筹划稽查之后的巨额罚款。这些纳税筹划突发事件可能对公司及其他在中国的关联公司的声誉产生负面影响。

(四)增强对纳税筹划策略和企业运营情况的了解

水泥企业通过编制完备的纳税筹划风险管理手册等文档,为董事会和管理层提供更多有用信息,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企业的纳税筹划战略和经营情况,对企业管理活动的决策过程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五)与纳税筹划机关建立信任透明的关系

企业建立维护良好的纳税筹划风险管理系统,并按照要求向纳税筹划机关提供相关文档,将有助于企业与纳税筹划机关建立公开透明的关系。

三、构建风险防范体系

(一)准备纳税筹划风险管理框架

纳税筹划风险管理框架是所有其他纳税筹划风险管理要素的基础。这个框架为企业如何控制纳税筹划风险提供清晰指引和机制,并且影响企业如何建立纳税筹划战略和目标、如何识别和评估纳税筹划风险、如何设计并实施流程与控制。企业应当就纳税筹划风险管理框架准备正式文档,并经由董事会批准,传达至相关各方。企业应以相关税收法规为基础,结合考虑自身的具体情况,如公司结构、业务流程及纳税筹划特征,制定纳税筹划风险管理框架。

(二)检查纳税筹划风险控制

良好的纳税筹划风险控制系统应该能够说明识别并管理与企业日常经营和特殊交易相关的纳税筹划风险。无效的纳税筹划风险控制体系可能导致纳税筹划违规,并将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公司形象产生重大负面影响。水泥企业应当能够认清自身的潜在纳税筹划风险,并分析现有的相关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三)评估纳税筹划风险控制系统

所有纳税筹划风险控制系统均应得到监控,并定期进行评估,以确保它们能够有效运行。

参考文献:

[1]肖太寿.最新税收政策下企业涉税疑难问题处理及经典案例解析[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篇4

【关键词】 纳税筹划成本; 成本构成; 控制

高等教育制度改革赋予了学校独立财务主体和纳税主体的地位。在新形势下,高校的职能在教学、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方面不断完善,经济活动和经费来源渠道呈现出多元化,更多的经济行为触及到涉税活动。高校要合理整合、配置其拥有和可影响的资源,就必须高度重视纳税筹划成本分析,提高高校资金使用效益和财务管理水平。因此,研究高校纳税筹划成本及其构成并采取适当措施对其进行控制,对高校的短期利益及长远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纳税筹划成本的涵义及分类

(一)纳税筹划成本的涵义

在研究纳税问题时,仍然可以将纳税筹划分析引入到高校领域。高校纳税筹划是纳税人在纳税行为发生之前为了实现其理财目标,通过对办学、经营、投资、理财等活动的筹划,获得节税收益而进行的涉税事务计划。高校纳税筹划可以达到节税和避税的目的,但在筹划方案的制定、实施过程中往往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即纳税筹划成本。高校纳税筹划成本是指高校在纳税筹划过程中所发生的直接耗费或间接耗费。广义的纳税筹划成本是指纳税人在纳税过程中所发生的直接费用与间接费用,即纳税成本;狭义的纳税筹划成本是指纳税人是否进行纳税筹划活动二者之间纳税成本的差额,即选择不同纳税方案的差额成本。但在实际纳税过程中纳税人很难区分是否进行了纳税筹划。实际上只要存在纳税行为就会存在纳税筹划。本文讨论的是广义纳税筹划成本,并将它划分为直接成本、机会成本和风险成本三大类。

(二)纳税筹划成本的分类

1.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高校为取得纳税筹划收益而发生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是一种显性成本,一般情况下筹划者都会在筹划方案中予以考虑,包括纳税筹划的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管理成本。纳税筹划的固定成本即高校在经济活动中按照税法及相关法律规定在任何方案下都必须向国家缴纳的各种纳税款项。纳税筹划的变动成本即高校实施某种纳税筹划方案所承担的正常税收负担与固定税收负担之间的差额。它是由于高校纳税筹划方案的缺陷或者由于其他各种原因不能选择最优方案而增加的税额,该项成本会随着纳税筹划方案决策的优化而下降。纳税筹划的管理成本是指高校在纳税筹划时所发生的办税费用、税务费、纳税咨询费、谈判、违约等所产生的交易成本等,管理成本会随纳税筹划决策的优化而呈现上升趋势。

2.机会成本

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某种产品而必须放弃的能够生产除此以外最大可获收益的产品的代价。在此沿用机会成本是指高校为了采用特定的纳税筹划方案而放弃的其他潜在利益。纳税筹划过程其实是一个决策过程,高校在各种纳税筹划方案的选用决策过程中,需对各种方案进行比较,但选择其中一个必然要舍弃其他方案,不同的筹划方案有的税负比较低,有的则成本比较低,如果选择了税收优势方案就会放弃其他方案,同时也就放弃了其他优势方案产生的收益,即机会成本。

3.风险成本

风险成本是指由于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及法律环境的变化而使纳税筹划方案的预期筹划目标不能实现和选择了不合适的筹划方式所导致的要承担法律责任所造成的损失。高校在纳税筹划过程中风险是不可避免的,风险成本表现为纳税人要选择更加缜密的筹划方案,纳税筹划风险主要包括政策风险、市场风险、信息风险、通货膨胀风险、利率汇率风险等。

二、高校纳税筹划成本控制的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

纳税筹划成本控制要贯穿成本形成的整个过程。在成本控制中全面性原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全过程的成本控制。从收集整理相关信息阶段开始,包括确立筹划目标、建立备选方案、筛选备选方案直到方案运行与控制的所有阶段都进行成本控制。二是全部耗费的成本控制。要对进行纳税筹划时产生的所有费用进行控制,正确处理降低纳税筹划成本和提高纳税筹划收益的关系。

(二)全员性原则

纳税筹划成本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高校的全体员工和各个部门。要降低纳税筹划成本,就要充分调动各个部门,提高全体员工关心成本和参与成本控制的积极性。要从全局出发安排纳税筹划工作,建立高校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机制,使决策层及时掌握整体信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

(三)节约性原则

实施成本控制一般会产生一些费用,如人员工资费、办公费等。成本控制的节约性原则是指高校在纳税筹划过程中注重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剔除不必要的支出,在实现相同收益的前提下将成本控制在最低,以提高高校整体经济效益。实施成本控制的目的就是通过实行有效的管理活动,在花费一定支出的同时为高校带来更大收益,如果管理成本超出管理收益,则该项管理活动是不可行的,实施成本控制一定要符合节约性原则。

(四)效益性原则

成本控制不是单纯的限制和监督,要按照成本效益的原则,实现相对的成本节约,以较少的消耗,取得较多的成果。随着某一项纳税筹划方案的实施,纳税人在取得部分纳税利益的同时,必然要为该筹划方案的实施付出成本,以及由于选择了该筹划方案而放弃其他方案所损失的机会收益。只有当某一项筹划方案的所得大于所费时,该项纳税筹划方案才是可取的。

三、高校纳税筹划成本控制的途径

(一)树立科学合理的纳税筹划目标

高校经济事项按照现行税收政策的规定几乎涉及到开征的所有税种。税收政策对高校提供教育劳务、科技咨询服务、校办产业等在增值税、营业税方面均作出了相关规定。高校在所得税方面涉及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高校用于经营、出租的房屋和土地涉及财产税和行为税。高校纳税筹划的目标是使其整体效益最大化,因此,纳税筹划必须围绕这个总体目标进行综合策划,既不能局限于对个别税种进行筹划,也不能局限于减少税款或获得短期收益,而是要从高校的长远发展考虑,与其整体发展战略相结合。传统的纳税筹划观念往往忽视纳税筹划的有效性和税负最小化之间的差别,高校在筹划过程中,如果将税负最小化作为纳税筹划的目标,没有考虑到纳税筹划过程中所有可能发生的成本以及收益,就忽视了筹划的总体效果。因此,纳税筹划既要考虑其所带来的收益,还应注重其有效性。纳税筹划的有效性体现在纳税筹划给高校带来的收益大于其相应的成本。可见,纳税筹划成本是影响其有效性的最主要因素,高校要将成本效益原则贯穿于纳税筹划的全过程。

(二)正确区分不同性质的纳税筹划成本

纳税筹划成本有些是在纳税筹划过程中必然发生的,而有些则可以通过一定方式加以规避。因此,要对各种纳税筹划成本的形成原因及其可控与不可控性进行分析,针对其成本特征采取不同的控制方法。对有可能发生的成本,减少其发生的可能性,对纳税筹划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实现纳税筹划收益的最大化。如对直接成本可以通过加强管理,控制不合理支出等来降低;对机会成本通过选取具有较大纳税筹划收益优势的方案,对各种筹划方案进行充分的比较分析来相对降低;对风险成本通过对税收相关法律法规的透彻理解、对高校运行规则的熟知和提高筹划方案本身的完善性、实际操作性来规避。

(三)加强全过程的成本控制

首先,纳税筹划是一个系统工程,应遵循严格的程序,要将成本控制贯穿于整个纳税筹划的基本工作程序之中。从收集相关信息开始,到筹划目标分析、筹划方案制定与控制,整个环节都应该有相应的成本控制计划和指标。其次,要把成本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结合起来。事前控制是指在进行纳税筹划工作之前,要收集信息,既包括纳税人外部的信息,也包括纳税人内部的信息。事中控制是指在纳税筹划方案实施过程之中对成本费用的开支等进行控制。其重点是按照确定的标准根据计算出来的成本差异指导和调控经济行为,从而达到最终实现控制目标的目的。事后控制是指在税务计划实施以后,将实际执行的结果等信息资料与计划或预算控制目标进行对比,对方案进行修正或重新设计,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措施,促使被控目标完成。

(四)树立纳税筹划风险防范意识

纳税筹划风险的客观性要求高校在涉税问题上必须树立风险防范意识。纳税筹划要在税法及相关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同时关注国家法律法规环境的变更以及新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及时对纳税筹划方案进行修正和完善,使筹划方案与国家立法意图和税收政策导向相符合。还要积极对筹划风险进行分析研究,根据可能存在的风险采取相应手段进行防范和控制。同时,提高办税人员的业务技能,增强纳税观念和责任心,依法办税,提高管理水平,控制纳税风险成本。

四、结论

纳税筹划贯穿于高校经济活动的全过程,高校要将成本控制纳入纳税筹划的范围,从制度上明确纳税筹划所带来的收益实质上也是纳税筹划节约的成本,以高校整体效益最大化作为纳税筹划的目标。根据纳税筹划目标,高校应该充分考虑纳税成本的各个因素及其对总成本的影响。在分析比较各种筹划决策方案之后,根据各项成本的习性实施有效控制,加强纳税筹划成本和纳税筹划收益的分析比较,确定最优纳税筹划方案,选出能够使纳税总成本最低的决策,以保证纳税筹划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姚原.企业战略管理视角下纳税筹划成本构成分析与决策[J].中国市场,2010(9).

[2] 张钊琳.纳税筹划成本浅析[J].中国商界,2010(5).

[3] 闫保丽.浅析纳税筹划成本[J].财会月刊(综合),2006(8).

[4] 何加明,胡国强.纳税筹划成本的分析与决策[J].四川会计,2003(9).

[5] 杨哲.纳税筹划是成本管理的延伸[J].中国煤炭工业,2008(12).

[6] 金燕.成本控制的原则与方法[J].铁路工程造价管理,2003(1).

[7] 邓长才.企业成本控制的探讨[J].工业审计与会计,2008(5).

[8] 李宝峰,对企业纳税筹划成本的思考[J].冶金财会,2010(7).

[9] 许蓉,曾晓玲.浅析纳税筹划的成本及其规避[J].商场现代化,2007(10)(上旬刊).

[10] 舒剑秋.铁路企业纳税筹划的成本和风险分析[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5(6).

[11] 朱文娟,陈岩峰.探析企业纳税筹划成本及其控制途径[J].商场现代化,2009(5)(上旬刊).

[12] 李淑娟.税收筹划[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13] 王春玲.纳税筹划的成本与收益[J].税务研究,2004(12).

[14] 盖地,钱桂萍.试论税务筹划的非税成本及其规避[J].当代财经,2005(12).

篇5

企业所得税问题

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直接税,对企业利润有重要影响,内容广泛、计算复杂。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所得税的基数,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为应纳税额乘以相应的税率后,减去减免税额和免抵税额所得,而应纳税额以应税收入为基础,扣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及各项准予扣除的费用后的余额构成。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也以其为切入点,进行税收筹划设计。纳税筹划的理解,分为两个层面,其一是针对纳税人而言,即企业或个人在上缴税款方面的筹划,其二是针对税务机关而言,即征收税款方面的筹划。本文讲述的是前者,即纳税人的税务筹划。

一、企业纳税筹划的必然性

(一)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

企业开展税务筹划由股东财富最大化决定,通过制定税务筹划战略,找出适合自身的节税途径,在充分考虑企业财务环境和发展目标继承上,合理配置资金,实现利益最大化。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根本目标使得企业增加收入、降低成本。在收入不变的前提下,税金作为净收入的抵减项,减少了股东收益,与企业目标相悖,因此,纳税筹划是企业生存、发展、盈利所必须的。

(二)法律具有严肃性、规范性、强制性

符合法律规范是税务筹划的首要特征,是企业开展任何经营、投资、分配等经济业务必须遵循的原则,要减少税负,需使筹划具有合法性,而非偷税、漏税等违法乱纪行为。当纳税义务发生时,若少交或不交税款,必将受到法律处罚,合理合法及时的纳税筹划,既降低企业成本费用,增加净利,增强企业活力,提高效益,又使企业遵纪守法。

(三)纳税是义务,纳税筹划是权利

在法律的基础上,企业进行纳税筹划无可厚非,这是企业的一项基本权利,企业应当采取积极的态度,对各种筹划方案对比分析,根据测算的预期效果找出最适用方案,使净利润达到最大化。

二、企业所得税筹划存在的问题

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的理论及实践是在具体环境中开展的,无论是税收政策、税收执行环节,还是筹划意识、管理层决策、财务会计行为,都存在各种问题。

(一)偏重税务机关权力的强化

当前我国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被普遍定义为管理与被管理、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而税法体制的不完善、不健全甚至是漏洞,使得纳税人不通过合法手段进行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而是偏重于税收机关放宽标准,由此引起一系列行贿受贿问题,如果税务机关在法律允许之外放宽了某些企业的纳税限额,使合理的纳税筹划变为偷税、漏税,则不利于市场经济良好氛围的形成和税收调节作用的发挥。

(二)财务人员运作税收筹划存在风险

在节税意识方面,部分企业对纳税筹划工作存在理解误区,将纳税筹划和非法逃避税款混为一谈,或者心存偷税漏税的侥幸心理;会计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素质低的财会人员不按照准则规定计量业务活动,出现账实不符、出具虚假会计报告的情况屡见不鲜。扭曲了纳税筹划合法性特征,不仅使会计人员和主管人员面临受到法律制裁的风险,还使企业形象受损,得不偿失。另外,我国的税务机构、税务筹划人员的水平还有待提高。

(三)企业所得税制度有待调整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速度的提升,国内税法变化速度惊人,各种税收条款在短短几年内发生不断的变更,根据经济环境的发展出台相应的解释公告,若不加注意,对该税种相关法律制度的使用就会出现偏差的情况。近几年我国的税法立法水平有所提高,但仍然需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再者,税法对偷税、漏税、骗税等涉税案件打击力度偏轻,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四、实施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改进意见

(一)加快税收法律法规的完善

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最直接的影响来自经济制度环境,必须因时制宜地修订税收政策。一方面,国家需对已发现的有关税法存在歧义和不恰当之处进行修订,防止企业的理解和税务机关的运用出现偏差的情况,为企业、税务部门、税务机构提供一个判断是非的标准,对企业和税务机构提供正确的导向作用。另一方面,规范法律责任,严厉打击偷税漏税违法乱纪行为,使违法企业或税务机构承担相应的经济和法律责任,加大不正当的偷税漏税经济行为的成本,增强其依法筹划的自觉性,构建良好的市场风气。

(二)营造稳定的税收行政环境

首先,税务行政人员要对企业所得税政策法规及其变动非常熟悉,便于指导纳税人依法缴纳所得税,引导正确的筹划方式,做好征管查处工作。其次,作为人民的公仆,税务机关自身也要严格自律,保证执法的公平公正,不贪赃枉法,营造公平公正的税收环境。严禁贪污受贿现象的出现,确保做到不偏不倚,大公无私。

(三)规范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工作

篇6

[关键词]企业集团 纳税筹划 策略

企业集团是以总部为核心,众多有着相同利益的机构为经营点的一种高级组织形式的企业,多个具有共同经济利益的企业单位组合在一起,以资本、技术和产品作为联结纽带。企业集团纳税筹划不仅能为集团整体减轻税收负担,增加集团的利润,而且对企业集团的经营、投资及筹资活动进行的涉税活动也是集团财务战略的重要部分。

一、企业集团简述

企业集团是一种以大企业为核心、规模巨大、多角化经营的企业联合组织或企业群体组织,它们以经济技术或经营联系为基础、实行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领导体制。集团各组织是按照总部经营方针进行重大业务活动,或者虽无产权控制与被控制关系,但在经济上有一定联系的企业群体。

企业集团具有以下三个特征:第一,企业集团是多个法人组织构成的企业联合体,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然而由于对产品、资金或者技术等方面存在相互依赖性,这些不同的法人组织联结成了一个企业集团;第二,企业集团是一个多层次的经济组织,其往往是通过兼并、控股、投资等方式形成的,连接它们的基本纽带是资本。一般而言,可以将企业集团划分为母公司(核心层)、子公司(紧密层)及一些部门机构(半紧密层)等;第三,企业集团是通过众多纽带联结在一起的组织。资本、人事、财务、技术等因素将这些组织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二、企业集团纳税筹划理念

1.依法筹划

任何纳税筹划行为,其产生的根本原因都是经济利益的驱动,即经济主体为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但是纳税筹划必须在合法条件下进行,应该以不违反国家现行的税收法律、法规为前提,否则就会成为税收违法行为。纳税筹划的合法性是企业集团进行纳税筹划的基本理念,其所采用的手段必须是符合现行税收法律的,不能与国家法律法规相冲突。纳税筹划实质上是利用了税法的不完善或者税法的漏洞来进行筹划。企业集团的纳税筹划必须是合法行为,必须以守法意识出发,以节税为目的,实现企业集团组织结构的内部优化以及集团资源的配置,促进企业集团战略目标的实现。

2.纳税一体化

企业集团是多个法人组织构成的联合体,多数成员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和相应的民事权利,各个成员的目标是统一的,即获取经济利益。各成员企业应该注重配合,以企业集团的全局观念为指导,力求实现集团资源整合和协同效应,保障企业集团的整体利益。也就是说,企业集团在母公司的统一协调下,遵循集团的整体利益,从全局的角度考虑如何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来实现节税目的。

3.成本效益原则

企业的任何决策行为都是建立在该行为给企业带来的收益大于其实施成本的基础上,纳税筹划的实施有利于实现企业集团的整体财务目标。因此,企业集团在进行纳税筹划之前,需要结合集团内部的情况进行成本效益分析,考虑纳税筹划的可行性,在确保低成本高收益的情况下在法律许可范围内实施纳税筹划。同时,企业集团在选择纳税筹划方案时,除了要考虑降低纳税成本之外,还要考虑到由于筹划方案实施可能引发的其他费用的增加,在综合考虑之后,采取最适合的纳税筹划方案来给企业集团带来真正的收益和最大的经济利益。

三、企业集团纳税筹划策略

1.设立核心控股公司和财务中心

企业集团是个多层次多机构的联合体,由于集团内部各个企业所处的行业地位和适用的税收法则不同,课税对象不一,税率也高低不一,还可能存在享受减免税的企业等。这样母公司可以通过财务决策来平衡集团的税负,降低整体的税负成本。比如,将母公司设立在经济特区或者是能够享受税收优化的高新技术开发区;通过规模扩张,对亏损企业进行兼并收购,这样能够享受盈亏抵补的好处。

对企业集团而言,财务中心扮演着资本集中地的角色,其承担着企业集团的财务风险。一方面可以享受财务集中所带来的费用节约效应,另一方面可以享受其为集团带来的税收利益。如将企业集团财务中心设在税收协定网络较发达的区域,不仅能够享受借贷款免征的好处,还能将大量利息收入通过财务中心得到筹划和分配,可以取得抵免税款或延缓纳税的效果。

2.税负转嫁

税负转嫁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为了减轻自身的税收负担,通过对销售商品的价格进行调整,将税收负担转嫁给他人承担的经济活动。通过转嫁筹划能够实现降低税负高收益的目标。

税负转嫁是通过对商品购销过程中价格的控制而将税负转嫁给他人,其行为实际上与税法无关,但是可以达到节税效应。税负转嫁行为并未侵害国家利益,亦不构成违法行为。因此,税负转嫁受到企业集团的普遍青睐。税负转嫁常用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提高企业集团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价格,向后转嫁给商品或生产要素的购买者,例如通过高价格将商品向后转嫁给购买者,以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企业集团的利润,进而降低应纳税费。二是通过压低商品或生产要素进价,向前转嫁给商品或生产要素的提供者。

3.内部转移定价策略

内部转移定价,是企业集团根据其经营战略目标,通过关联企业之间的交易来实现。所谓关联企业,是各自有着独立法人资格但彼此又有某种相关利益关系的企业。转移定价策略是通过在关联企业之间从事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专门技术、资金借贷等活动时所确定的集团内部价格。它不受市场供求决定,主要服从于集团整体利益的要求。互惠定价本身可能蕴含多重目的,为减轻税负而采用的互惠定价,是关联企业之间通过利润转移,达到降低集团整体税负的手段。

参考文献:

[1]张英明,《企业集团纳税筹划历年及策略研究》,现代经济,2008.07

篇7

一、正确认识纳税筹划主体

纳税筹划的主体应该是专门的纳税筹划人员,既可以由企业培养,也可以聘请社会上的专业筹划员,但不能由会计通过调整账目来完成。纳税筹划涉及筹资、投资、经营等各个方面,不仅对筹划人员的专业知识要求高,需要筹划人员精通税法、会计、财务,而且还要求筹划人员了解企业经营的全部,具有纳税筹划的经验和技巧。下面还有几个方面筹划内容会计做不到,只能由专职筹划人员进行:

1、每个纳税筹划方案需要放到整体经营决策中加以考虑。首先,纳税企业内部不同产品、不同部门、不同税种的税收筹划要相互衔接,不能顾此失彼。有些方案可能会使某些产品、某些部门、某些税种的税负减轻,但从总体上来说,可能会因为影响其他产品、其他部门、其他税种的税负变化而实际上使税负加重。因此,纳税筹划人员进行纳税筹划,不能仅盯住个别产品、个别部门、个别税种的税负高低,更不能只盯着会计账目,应精心筹划,应着眼于整体税负的轻重。其次,纳税人进行纳税筹划,应注意税收和非税收因素。纳税筹划主要分析涉税利益,但也不可忽视非税利益,因为,政治利益、环境利益等非税利益对企业的影响也非常明显。通常情况下,对涉税利益和非税利益都较大的税收筹划方案要多用、快用,这样可以取得一举两得的效果。再次,在选择纳税筹划方案时,不能仅把眼光盯在某一时期纳税最少的方案上,而应考虑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考虑资金时间价值,把不同的纳税方案、同一纳税方案中不同时期的税收负担折算成现值来比较选择。

2、减少纳税人损失,增加纳税人经济利益与纳税有关的业务安排都应当视为纳税筹划。权利与义务从来都是对等的,纳税人应当依法履行纳税义务,但同时也应当依法享受法定的权利。纳税筹划的目的是增加税收方面的利益。但是对纳税人来说,税收方面的利益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减少或降低纳税方面的义务,二是增加税收方面的权利,比如应该享受的减免税等。因此,依法维护纳税权利也是纳税筹划的一个重要内容。

3、筹划方案的每个环节都应有可操作性。从广义上讲,纳税筹划决策关系到企业生产、经营、投资、理财、营销、管理等所有活动,具有整体影响作用;从狭义上讲,纳税筹划决策可以只具体到某一个产品、某一个税种及某一项政策的合理运用。纳税筹划要注意把握宏观,着眼微观,不管大小,只要有理,都应该认真研究分析,因此,不管是新建企业还是老企业进行产品的生产、开发,都可以及早着手,尽可能把纳税筹划决策列入企业总筹划的重要内容之中。

二、正确认识纳税筹划目标

纳税筹划的最终目标应该是企业价值最大化。应当承认,纳税筹划是纳税人进行财务管理的手段,其最终目标应当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相一致,即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纳税人进行纳税筹划不考虑减轻税负应该说是不现实的,但税负降低只是相对的概念。首先,它要服从于纳税人的整体利益和长期战略目标,如果税负降低影响了纳税人的整体利益和长期战略目标,那就不能追求最低税负;其次,当税负降低影响了企业税后利益最大化,税负降低就要让位于税后利益最大化,如有的筹划方案虽然可以节省不少税款,但是却增加了很多非税支出,如企业注册费、机构设置费、运费、政府规费,结果会造成税后利益减少;最后,当税后利润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目标发生冲突时,税后利益最大化就要满足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有些财务政策尽管能节税,但影响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实现,我们不能采用;而有些财务政策尽管不能节税,但有助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就必须采用。因此,纳税筹划实质是经济主体为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对自己的纳税事务进行的系统安排。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从企业的整体和长远来看,而不仅是某个税种或眼前的一笔业务。如果纳税人从事经济活动的最终目标仅定位在少缴税款上,那么该纳税人最好不从事任何经济活动,因为只有这样其应负担的税款数额才会最少,甚至没有。可见,不能完全以节税额为标准进行决策,而必须关注财务管理目标。

三、正确认识纳税筹划概念

1、纳税筹划不等于避税筹划。避税筹划分默认合法避税筹划和不合法避税筹划,而纳税筹划只包括默认合法避税筹划。默认合法避税筹划主要内容有:利用税法的选择性条款进行避税;利用税法的伸缩性条款进行避税;利用税法中的一些不明确条款进行避税;利用税法中一些矛盾性条款进行避税。默认合法避税筹划的最基本的特征是符合税法或者不违反税法,这是区别于偷、逃、欠、抗、骗税的关键。不合法避税筹划主要是在“度”把握上做得过火,或者很明显就是在钻法律的空子,或者理解本身存在错误。

2、纳税筹划不等于节税筹划。虽然纳税筹划的结果也会形成纳税人税收成本的节约,获得减少税负的税收利益,但这只是纳税筹划的一个方面。就另一个方面来说,纳税筹划不是单纯为了节税,还包括履行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另外纳税的具体筹划往往要通过税法之外的因素来实现,如通过调整合同条款内容进行筹划,通过企业的分立与合并进行筹划,通过设立不同形式的从属机构进行筹划,通过某些政府职能部门的认定,获得高新企业称号进行筹划等。有的时候,出于纳税人整体利益的需要,甚至会筹划某一税负的增加,但这一筹划的结果却会使得纳税人整体利益的最终增加。因此,纳税筹划并不仅仅是节税筹划。

纳税筹划既不等于避税筹划,更不等于节税筹划,那么到底纳税筹划是什么呢?笔者认为,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或其人在合法或不违法的前提下,为实现 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自觉运用税法、财务、会计等综合知识,对企业涉税活动进行的合理安排。

四、正确认识纳税筹划内容

对于避税属不属于纳税筹划,世界各国的法律界定存在较大分歧。有的国家认为,避税属于纳税筹划,因为纳税人应根据税法要求负担其法定的纳税义务,如果税法没有要求,例如税法的漏洞和空白,纳税人可以不交税。有的国家则把避税分为正当避税和不正当避税两种,将其中的正当避税称之为纳税筹划,在法律上不予反对。我国对避税的概念在法律上未作表述,只散见于税收的政策文件和人们的理论研讨文章之中,普遍的看法是反对非法避税(不正当避税)和默认合法避税(正当避税)。笔者认为,避税从形式上来说都是非违法的,区别在于避税的内容是否实质性违法了,如果其内容实质性违法了,而且非常不合理,仍属于非法避税,或不正当避税;如果其内容实质性没有违法,既使找不到合法的依据,也属于默认合法避税,或正当避税,也叫合理避税。

五、正确认识纳税筹划积极作用

纳税人应该认识到,目前纳税筹划是阳光下的事业,对国家、对企业都有许多好处,企业应该充分重视,精心筹划。第一,纳税筹划有助于国家经济政策的贯彻实施。纳税人通过纳税筹划把国家的各项经济政策落实在纳税人的具体投资、经营业务中,从而使包括税收政策在内的各项国家经济政策得到有效的贯彻和执行。第二,纳税筹划有利于税收制度的进一步完善。纳税筹划,尤其其中的避税筹划,是针对税法、税制制定和执行中的漏洞、空白、交叉、模糊、矛盾进行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与政府的立法意图相违背。随着纳税人纳税筹划意识的不断增强和纳税筹划水平的不断提高,势必要求税收政策和税收法规的制定者进一步完善现行税收法制,改进税收征收管理措施,提高征收管理水平。第三,从长远来说,纳税筹划有利于增加国家的税收收入。纳税人的纳税筹划在一定程度上受国家经济政策的指引和调控,这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纳税人进行纳税筹划减轻了税收负担或增加了企业盈利,这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也起到了涵养税源的作用,有利于长远的经济发展和国家税收收入的增加。第四,纳税筹划有利于提高纳税人经营管理水平。企业要进行纳税筹划,必然要建立健全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规范企业经营管理,从而促使纳税人经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第五,纳税筹划有利于增强纳税人的法制观念,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意识。由于纳税筹划必须在符合法律规范的范畴内或不违法的情况下进行,因而要求纳税人有较强的法制意识。而纳税人如果要提高纳税筹划的经济效益,也要更进一步研究和熟练掌握税法。这在无形中培养和增强了纳税人的法制观念,提高了纳税人的纳税意识,减少偷、漏税现象的发生。

六、正确认识纳税筹划方法

纳税筹划关系到企业生产、经营、投资、理财、营销、管理等所有活动,具有整体影响作用。因此,纳税筹划不仅需要对税种进行筹划,还需要对企业从创立、融资、投资、采购、内部核算、销售、到产权重组的一系列环节进行纳税筹划。在纳税筹划方法上,一方面应该注意把握宏观,着眼微观,不管大小,只要有理,都应该认真研究分析;另一方面不管是新建企业还是老企业进行产品的生产、开发,都应该及早着手,尽可能把纳税筹划决策列入企业总筹划的重要内容之中。总之,进行纳税筹划对企业经营来说,肯定是大有裨益的,可以说只要用心去做,筹划得当,任何企业都可以从中获益。

七、正确认识纳税筹划认定

纳税筹划方案能否成功最终取决于税务部门的认定,这是不争的事实。但税务部门的认定依据的是税法,不是税务人员随心所欲进行的。实际上纳税筹划的成功,更多的是纳税人对税收优惠政策的准确把握、税法中漏洞或缺陷存在的深入研究以及可选择性会计政策的灵活运用,而不是和税务部门兜圈子的结果。纳税筹划不成功,责任在筹划人、在企业,并不是税务部门的认定责任。实务中,没有哪个企业纳税筹划明显正确的情况下,税务部门将其认定为错误,即使有这种情况,企业也会拿起手中的法律武器更正这种错误。有时,纳税筹划方案没有得到税务部门的认可,纳税人便想方设法托熟人、找关系与税务机关“沟通”,最后蒙混过关,这只是社会暂时的不正常的现象,随着法制的日趋健全和执法人员素质的提高,这些不正常的现象最终会消失。企业有必要充分了解税务机关征管的特点和具体要求,与税务机关沟通,消除彼此在税收政策上的理解偏差,使纳税筹划方案得到税务机关的认可。

篇8

【关键词】 会计准则;企业所得税法;纳税筹划;会计政策选择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地位已逐步确立,追求经济效益最优、企业价值最大、竞争能力最强成为企业发展的目标。依法纳税是企业应尽的一项义务,但不需要交纳比税法规定的更多的税收也是企业作为纳税人的一项最基本的权利。因此,在一个健全和透明的法制环境下,企业通过精心筹划,从而达到减轻负税的目的,是无可指责的。

一、会计政策和纳税筹划理论概述

(一)会计政策理论概述

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认为,会计政策是那些被报告会计主体的管理当局认为在当前环境下最能恰当地表述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变动,从而被依循的会计原则及运用这些原则的方法。英国标准会计惯例认为会计政策是企业所选定的、并一贯遵循的、特定的会计基础。在2006年2月25日正式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中定义: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

1. 会计政策选择产生的原因

(1)利益的共享性。企业的财务会计应向其相关的利益各方(包括政府、现有的股东、潜在的股东、债权人、供应商、顾客等)充分披露其会计信息。而这些利益相关方与企业彼此之间都有其各自独立的利益,且利益不完全一致。(2)企业会计实务的多样性与复杂性。由于企业所处的环境千差万别,企业的经营规模、经营状况各不相同,企业会计准则、制度就有必要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即在统一性的同时还需要一定的灵活性。(3)会计计量与报告中的主观性。会计计量与报告过程是人们主观地期望,以货币计量为手段,采用一些特定的专门方法,对会计对象加以反映以提供相关可靠的会计信息的过程。

2. 会计政策选择的客观影响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是影响企业会计信息的重要因素,不同的企业会计政策选择造成的影响主要有:

(1)企业会计政策选择会造成社会经济资源的重新配置和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2)企业会计政策选择不当,容易使会计信息失真,扰乱国民经济秩序。(3)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结果会影响与企业相关的各方利益。(4)会计政策选择对特殊行业的影响。

(二)纳税筹划理论概述

1. 纳税筹划的概念

对于“纳税筹划”的概念,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于纳税筹划的理解也有相当大的差异,笔者将纳税筹划概括定义为:纳税筹划是纳税人依据所涉及的税种和现行税法,遵循税收国际惯例,在遵守税法尊重税法的前提下,根据税法中的“允许”、“不允许”以及“非不允许”的项目和内容等,对企业涉税事项进行的旨在减轻税负、有利于实现企业财务目标的谋划、对策与安排。

2. 纳税筹划活动的理论基础

(1)筹划政策是利益各方,在博弈约束下平衡有关各方利益的结果。(2)纳税筹划以获取资金时间价值为筹划途径。纳税人通过将应该缴纳的税款延缓到以后年度缴纳以获取资金的时间价值,也是纳税筹划目标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

(三)会计政策选择中纳税筹划理论分析

1. 会计政策选择中纳税筹划前提假设

根据博弈理论,企业中各相关方的利益不一致,在纳税筹划中对会计政策进行选择时,可能会出现矛盾。因此,在会计政策选择中进行纳税筹划是要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的。首先,政府相关法令制定的影响。纳税筹划对会计政策进行选择,必须在政府制定的制度框架内进行,否则是无效的。其次,是管理者的管理动机。在会计政策选择中是否纳税筹划,主要取决于管理者的态度。

2. 会计政策选择中纳税筹划原则

在会计政策选择中进行纳税筹划,既要遵循纳税筹划的原则又要遵循会计政策选择的一些原则。由于不同行业、不同企业情况各异,所以每个企业应选择适合自己情况的会计政策。在会计政策选择中进行纳税筹划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1)合法性和相对独立性相结合。合法性是纳税筹划区别于偷税、避税等违法行为的一个重要特征。(2)一贯性原则。企业选用的会计政策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和连贯,不得随意变更。(3)计划性原则。因为会计政策的选择应该在下一纳税年度开始前报税务机关备案,所以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应该充分考虑税法的变动情况和预测本企业生产经营的情况。(4)适用性原则。企业选择会计政策时,理所当然地应与本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理财环境相结合。(5)成本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时要权衡提供会计信息的成本与效益。只有在纳税筹划成本低于筹划收益时,纳税筹划才可行,否则,应当放弃。(6)风险和收益均衡原则。纳税筹划之所以有风险是与经济环境、国家政策及企业自身活动的不断变化有关。如果一切都是静止的,一切都可预测、可量化,那么就无风险可言。(7)专业性原则。纳税筹划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应由专门的机构和专业人员来从事此项工作。

二、我国制造业企业纳税筹划现状与分析

我国纳税筹划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近几年纳税筹划得到了快速发展,并相应在税收实践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运用。但在这一可喜局面的背后,纳税筹划也存在诸多不足和缺陷。

(一)对纳税筹划含义认识上的误区

在我国,许多人不了解纳税筹划,一提起纳税筹划就联想到偷税,甚至一些人以纳税筹划为名行偷税之实。而实际上,纳税筹划与偷税有着本质的区别,偷税是违法行为,与纳税筹划的合法前提相悖。在目前的理论探讨和企业涉税实践中,存在着广泛地混用纳税筹划和避税概念,从而使得企业的许多避税策划被堂而皇之地披上纳税筹划的外衣。

(二)漠视纳税筹划风险

从当前我国纳税筹划的实践情况看,纳税人在进行纳税筹划过程中都普遍认为,只要进行纳税筹划就可以减轻税收负担,增加自身收益,而很少甚至根本不考虑纳税筹划的风险。其实,纳税筹划作为一种计划决策方法,本身也是有风险的。

首先,纳税筹划具有主观性。纳税人选择什么样的纳税筹划方案,又如何实施,这完全取决于纳税人的主观判断,主观性判断的正确与错误就必然导致纳税筹划方案的选择与实施的成功与失败,失败的纳税筹划对于纳税人来说就意味着风险。

其次,纳税筹划存在着征纳双方的认定差异。严格意义上的纳税筹划应当是合法的,符合立法者的意图,但这种合法性还需要税务行政部门的确认。在这一确认过程中,客观上存在着税务行政执法偏差从而产生纳税筹划失败的风险。

最后,纳税人在纳税筹划中忽视反避税措施。由于纳税筹划是纳税人依法纳税的一种减税行为,国家只能通过立法采取反避税措施来完善和调整原税收法规或增加反避税条款。

(三)缺乏整体筹划观念

在纳税筹划目标上,企业目前所进行的纳税筹划通常是单纯地把税负轻重作为选择纳税方案的唯一标准,并没有着眼于企业的价值最大化。因此战略性的纳税筹划必须立足于一定的企业经营期间,必须着眼于企业全局,考虑企业长远、整体税负的下降。

三、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具体纳税筹划

(一)物资采购中的纳税筹划

1. 购进材料的纳税筹划

纳税人外购存货的实际成本包括购货价格、购货费用和税金。进项税额作为销项税额的可抵扣部分,对于纳税人实际纳税多少就产生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纳税人支付的所有进项税额都可以从销项税额中抵扣。一般情况下,材料在购进和领用之间存在一个时间差,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个时间差,就可以减轻企业税收负担,获得颇为可观的经济利益。

2. 物资采购结算方式的纳税筹划

采购结算方式筹划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尽量推迟付款时间,为企业赢得尽可能长的一笔无息贷款。企业可以采取赊购和分期付款方式,使出货方先垫付税款,而自身获得足够的资金调度时间。另外,尽可能少用现金支付等都是企业常用的结算筹划方式。

(二)生产管理中的纳税筹划

1. 存货计价方法选择的纳税筹划

存货计价方法作为企业内部核算的具体方式,利用市场价格的波动来达到节税的目的。

存货的计价与纳税筹划关系较大的是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价格受供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变动,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成本、利润总额以及当期应缴税款的影响是不同的,从而对企业财务状况、盈利情况及所得税也将产生较大影响。在我国,现行的企业所得税采用比例税率进行征收。在比例税率条件下,对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必须充分考虑以下因素:

首先是市场物价变化因素。当物价呈持续上涨趋势时,企业宜采用加权平均法;当物价呈下降趋势时,则采用先进先出法较有利。可见,纳税人选择计价方法的关键在于判断本企业主要材料的价格趋势。

其次是企业税负期。如果企业正处于所得税的免税期,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选择先进先出法核算;如果企业正处于征税期或高税负期,宜选择加权平均法或移动平均法,使当期的成本摊入尽量扩大,以达到减少企业当期应纳所得税额。因此,我们在进行纳税筹划时,必须在会计年度的末期根据企业经济运行的状况做出正确判断,按照以上的原则选择下一年度对企业节税有利的存货计价方法。

2.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选择的纳税筹划

2008年实施的新企业所得税法对企业的固定资产折旧的规定,为纳税人选择折旧方法进行纳税筹划打开了空间。

固定资产折旧是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税收挡板”的效用。因此,折旧的计算和提取必然关系到成本的大小,直接影响企业的利润水平,最终影响企业的税负轻重。这样,企业便可利用折旧方法上存在差异,开展纳税筹划工作。利用折旧方法选择进行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要符合法律规定。其次,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必须考虑税制因素的影响。再次,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必须考虑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最后,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必须考虑折旧年限的影响。

(三)市场营销中的纳税筹划

1. 收入确认的纳税筹划

收入的确认将直接影响到流转税以及所得税税基的计算,因而,收入的纳税筹划策略是纳税筹划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收入的纳税筹划策略,其主要思路就是通过对取得收入的方式、确认时间加以选择、控制,以达到节税的目的。

(1)通过销售收入结算方式的选择进行纳税筹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按照货款结算方式的不同,将销售业务划分为:①直接收款方式;②托收承付和委托银行收款;③赊销和分期收款;④预收货款方式;⑤委托他人代销;⑥视同销售。在以上的这些销售方式中选择不同的销售结算方式,就可以控制收入的确认时间,合理归属所得的年度,以达到减税或是延缓纳税的目的。(2)通过收入确认时间的选择进行纳税筹划。企业可以通过对收入确认条件的控制,来控制收入确认的时间。因此,在进行纳税筹划时,企业应该特别注意临近年终时所发生的销售业务收入确认时间的筹划,企业可以通过推迟销售收入的确认时间来获得延迟纳税的税收利益。

2. 费用分摊的纳税筹划

在采用不同的分摊方法下,其每期应分摊的费用额不同,对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产生的影响也就不同。详细的分析论证及大量实践表明,平均费用分摊法是最大限度抵销利润、减少纳税的最佳选择。

3. 坏账准备计提的纳税筹划

从财务管理的层面讲,新准则的出现为企业新一轮的管理创新提供了契机,运用新准则的潜在因素,使其与企业的财务管理相得益彰,实现企业的价值最大化是财务高管们要应对的问题。做好坏账准备的纳税筹划是通过会计政策选择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有效途径之一。

总之,企业进行会计政策选择的过程,也是纳税筹划的过程。对于会计政策选择这样一个复杂的综合过程,企业应全面分析自身所处的环境、发展阶段和发展前景,进行综合、全面的比较分析,选择最优化的会计政策组合,从而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参考文献】

[1] 陈庆平.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对企业税收的影响[J].科技成果纵横,2007年第3期.

[2] 何敏.会计政策选择与税收筹划[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年第16期.

篇9

关键词:企业 纳税筹划 研究

一、纳税筹划的定义

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根据税法优惠政策的规定或利用税法的漏洞和会计政策的选择,通过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纳税业务进行研究、分析和事先筹划,制定出完整、可行的纳税筹划方案,旨在减轻企业整体税负率和实现财务效益最大化目的的一种行为。

税收筹划主要有节税筹划和避税筹划两种方式。节税筹划是指纳税人采用合法的手段,最大限度的利用现行法律法规中的优惠条款,通过对经营活动的合理安排,以达到减轻税负和实现财务效益最大化的行为;避税筹划是指纳税人采取合法的手段,利用不同的核算方式或入账时间来减轻税负和实现财务效益最大化的行为。

二、纳税筹划的动因

(一)纳税筹划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要想不断发展扩大规模,必须拥有独特的竞争优势。在社会资源有限、生产水平相对较稳定的条件下,营业收入增长、相关成本费用降低都有一定的限度。而各种税金的支出,在企业的成本费用组成中占有相当高的比例,对企业经营目标和会计收益的实现有重要影响,所以通过税收筹划,降低税收成本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纳税筹划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税收具有无偿性特征,这使税收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企业的既得经济利益,与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战略目标相背离,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这种背离会越来越明显。这就促使企业认真研究政府的相关税收政策及法律法规,针对自身的营业特点和业务模式,进行有效的纳税筹划,找到企业能利用的节税空间,在依法纳税的前提下减轻税收负担。

(三)我国税收优惠政策的差异及税收制度的不完善使税收筹划成为可能

一方面,我国税收优惠政策的目标体现为多元化的特点,对不同地区、不同企业类型、不同产品类型实行不同的税收优惠政策。这些优惠政策为企业进行纳税筹划、寻求最佳的节税方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税收征管细则与我国多变的经济结构、产品结构、业务模式不能完全匹配,税务机关在进行相关税收操作时必然有一定的弹性空间,这种制度弹性的存在也为纳税筹划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四)会计核算方法的多样性,为纳税筹划提供了重要技术手段

纳税筹划方法中很多都与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相关联。在会计核算中,同样的业务不但存在不同的会计核算方式,而且存在着大量的职业判断,不同的会计方法选择,会形成不同的计税依据,从而使企业的应纳税额产生巨大的差异,这也使纳税筹划成为可能。

三、纳税筹划的原则

(一)成本效益原则

税收筹划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筹资、投资、生产经营等过程。其应服从财务管理的目标,即利润最大化原则。在筹划税收方案时,不能因为过分强调税收成本降低,造成其他成本费用增加或收益减少,使企业的整体收益下降。

(二)合理合法性原则

要充分意识到,纳税筹划与偷税漏税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合理节税和避税应建立在依法纳税的前提下,税收筹划人员在制定税收筹划方案时,要充分了解所在地区和行业的税收法律法规,了解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使税收筹划在合法、合理的前提下进行。

(三)全局性原则

决定现代企业整体利益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节税收益虽然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经济利益,但不是企业的全部经济利益。因此开展纳税筹划应服从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的需要,纳税筹划政策的制定应从企业的社会公众形象、发展战略、预期效果、成功机率等方面综合考虑、全面权衡。

(四)可操作性原则

部分节税方法在实际操作中缺乏可操作性,使预期效果打折。企业在纳税筹划过程中,应当全面权衡利弊得失,充分考虑节税方法的可行性,保证纳税筹划措施不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五)持续性原则

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来讲,纳税筹划不仅是一种短期获利方法,更是企业必须长期持之以恒的财务管理手段,企业财务部门相关人员要不断总结纳税筹划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把纳税筹划作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长期持续下去。

四、纳税筹划的风险防范

(一)把纳税筹划风险作为财务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

税法随经济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及其具有的强制性,决定了企业进行纳税筹划时存在相应的税务风险,表现为筹划方案失败、偷漏税款的认定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损失的可能性。企业在制定财务风险防范措施时,务必要把纳税筹划的风险防范作为财务风险防范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正确理解、把握税法精神

企业应全面了解与投资、经营、筹资活动相关的税收法规、其他法规以及处理惯例,深入研究掌握税法规定,使纳税筹划活动遵循立法精神,才能达到纳税筹划的目的,制订出对纳税人最有利的投资、经营、筹资等方面的纳税筹划方案。

(三)重视与税务机关的互动

目前我国税法并不能完全覆盖所有的经济活动,税务机关在执行相关的税务规定时,往往会针对不同的企业业务背景、业务发生方式等按照自己的理解灵活处理。这样一来,与主管税务机关的互动和交流就成为了纳税筹划工作的重点之一。企业的办税人员应尽可能的多与主管税务人员沟通和交流,了解税务机关在处理一些偶发业务时的习惯做法,以制定相应的纳税筹划措施。

五、纳税筹划的主要方法

(一)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企业应充分利用可享受的优惠政策直接减少应纳税额,减轻或免除纳税义务的产生。国家为了鼓励某些特定地区、特种行业、特殊企业、新产品和特殊业务的发展,制定了大量税收优惠政策,企业应根据自身业务特点,找到符合企业业务的税收优惠政策,依靠税收优惠政策减轻企业的纳税负担。这是目前企业最重要的纳税筹划措施之一。用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纳税筹划常用的方法有:

1、直接利用。国家会对某些生产性企业给予税收上的优惠,企业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当改变生产经营范围,使自身符合优惠条件,从而获得税收上的好处。

2、流动筹划。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在税收优惠地区注册或将注册地址转移到税收优惠地区,以享受国家给予的税收优惠政策,减轻税收负担,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挂靠筹划。企业原本不能享受税收优惠待遇,但通过挂靠在某些能享受优惠待遇的企业或产业、行业,可以使企业符合优惠条件。

(二)延缓纳税期限

资金是有时间价值的,通过延缓纳税期限的方法,可以达到推迟税款支出,节约资金成本的目的。例如在年底进行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时,如果当年已完成企业预期的经营目标,就可以把年底可执行的合同推迟到第二年初再执行或年底执行的合同在第二年确认收入。这样一来,该合同对应的利润也就体现到了第二年,相应的企业所得税也就可以整整延后一年缴纳。

(三)利用税收临界点

由于税收临界点前后税率不一致,这就使利用税收临界点进行纳税筹划成为可能。

按照新个税规定,年终奖的计算中,一共有7个税率,由于不同的税率对应不同的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也就划定出了6个区间,正是由于这6个区间的临界点,才导致了年终奖“多发少得”的情况。企业在计算员工的年终奖时,可将位于临界点区间员工的年终奖降至临界点之下,这样,不但企业节省了工资总额和工资费用支出,员工也增加了税后收入,取得了一举两得的效果。

(四)利用会计处理方法的多样性

利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可以实现节省税款支出或延缓税款支出的目标。以固定资产折旧为例,固定资产折旧是缴纳企业所得税税前准予扣除的项目,在收入既定的情况下,折旧额越大,应纳税所得额就越少。固定资产折旧一般分为加速折旧法和年限平均折旧法,加速折旧法又包含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在企业会计制度和税法规定允许的前提下,应尽量采用加速折旧法对没有明确规定折旧或摊销年限的资产进行折旧操作,以加快固定资产折旧计提速度,增加折旧费用支出,减少应纳税所得额,延缓企业所得税的缴纳时间。

(五)均匀分配税款支出,避免纳税额大起大落的情况

在生产经营情况良好的条件下,均匀、持续的税款缴纳是企业应负担的社会义务,同时也是税务机关进行纳税稽查的排除条件之一。尤其是作为流转税中最重要的增值税,税务部门要求企业维持一个相对合理的税负率,如企业长期达不到要求,将成为税务稽查的重点。目前,大部分企业不重视税款的均匀支出,有的大型商品流通企业,因前期大量存货对应的进项税留抵使得累计销项税长期小于累计进项税。一旦经济环境发生变化,企业经营方式改变,大量的存货被全部销售,这时由于没有新存货对应进项税的补充,如果相应的销项发票全部开具,企业将面临长期应交增值税短期内需全部缴纳的尴尬局面,对其生产经营以及资金流将带来严重的影响。

企业在增值税的纳税筹划时,应通过计算企业毛利率得出企业当期应缴纳的增值税税额,通过调整进项税票认证时间以及销项税票开具时间等手段保证企业每月的增值税缴纳金额维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这样,既能避免税款缴纳金额大起大落给资金计划带来的不确定性,也减少了税务部门稽查的可能性。

六、结束语

正确开展企业纳税筹划对于深入贯彻国家立法宗旨,维护企业正当利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渐认识到纳税筹划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纳税筹划逐步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到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领域和环节,成为影响企业各级领导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纳税筹划作为纳税人的一种理财手段,可以为企业节约税款,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但也存在筹划不当的风险。因此,企业只有正确掌握和熟练运用纳税筹划的方法,遵循科学的纳税筹划原则,才能成功的制定纳税筹划方案,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康娜.论企业纳税筹划的风险及其防范[J].会计之友,2010;4

篇10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纳税筹划,设立阶段,经营阶段

1引言

1.1研究背景

我国的市场主体逐步成熟。纳税已成为企业的一项重要成本支出,企业开始关心成本约束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一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法人实体,其经济行为与经济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企业的目标是追求价值最大化,所以,如何使企业在税法的许可的条件下实现最合适税负,是企业纳税筹划的重心所在。

研究高新技术企业纳税筹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现行的税法中常常存在一些缺陷,例如内容上分散、尺度上不易把握、差异小等,纳税筹划工作极为复杂。其次,会计法规在规范企业会计行为的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可供选择的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且现行税法对此也大都予以认可,为企业在这些框架和各种规则中的会计选择提供了空间。而企业对于在纳税筹划的操作中该如何运用政策,采取何种方式和方法来促使筹划工作取得成效也存在着不同的问题。最后,近年来我国鼓励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对高新技术企业设置一些税收优惠。如何充分运用这些税收优惠政策是高新技术企业面临的一个问题。

1.2研究思路

论文以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在对纳税筹划以及高新技术企业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分析高新技术企业在纳税筹划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建议。

2基本概念界定

2.1纳税筹划

2.1.1纳税筹划的概念

纳税筹划是由英文Tax Planning 意译而来的,从字面理解也可以称之为“税收计划”。在西方发达国家,纳税人对纳税筹划早已耳熟能详,而在我国,人们对它的认识尚处于初级阶段。对纳税筹划的概念总结也没有达到完全统一。笔者认为,纳税筹划就是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为达到减轻税收负担和实现税收零风险的目的,在税法所允许的范围内,对企业的经营、投资、理财、组织、交易等各项活动进行事先安排,尽可能减少纳税或推迟纳税时间取得税后利益最大化的经济行为。

2.1.2纳税筹划的内容

纳税筹划的内容包括避税、节税、规避“税收陷阱”、转嫁筹划和实现零风险五个方面。(1)避税筹划。避税筹划是相对于逃税而言的一个概念,是指纳税人采用不违法的手段,利用税法中的漏洞、空白获取税收利益的筹划。

(2)节税。是指纳税人利用税法中固有的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税收惩罚等倾斜调控政策,通过对企业筹资、投资及经营等活动的安排,达到少缴国家税收的目的。

(3)规避“税收陷阱”。是指纳税人在经营活动中,要注意不要陷入税收政策规定的一些被认为是税收陷阱的条款

(4)税收转嫁筹划。是指纳税人为达到减轻自身的税收负担,通过对销售商品的价格进行调整,将税收负担转嫁给他人承担的经济活动。

(5)涉税零风险。是指纳税人不出现任何税收违法乱纪行为,或风险极小,可忽略不计的一种状态。

2.2高新技术企业

2.2.1高新技术企业的概念

高新技术企业是指利用高新技术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提供高新技术劳务的企业。它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经济实体。其核心能力的最显著表现是技术创新能力。

2.2.2高新技术企业的行业特征

(1)高风险。主要包括市场、采购、技术、生产、资金等方面的风险,明显高于传统行业。

(2)高投入。高新技术企业需要进行现代产品的开发和技术创新,因此需要前沿技术与复杂科学理论,因此需要大量的人力与资金的投入。

(3)高利润。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在一段时间内带来了产品功能、性能、成本等方面的巨大竞争优势,因此可以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利润优势。

3.高新技术企业纳税筹划的基本思路

3.1高新技术企业设立阶段的纳税筹划

3.1.1设立地点的纳税筹划。2008年,国务院《关于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新设立高新技术企业实行过渡性税收优惠的通知》规定,《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后,在我国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五个经济特区内和上海浦东新区内新设立的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可以享受“两免三减半”的定期税收优惠。因此,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不论是出于税收筹划的目的还是为了更好的发展环境,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经营的情况下,入住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特区都是最佳选择。

3.1.2 行业选择的纳税筹划。2008年实施的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至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因此,在设立高新技术企业时,应重点考虑设立新材料、新能源、节能技术和环保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以便能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方面的税收优惠。

3.1.3增值税纳税人身份选择的纳税筹划。一般纳税人可以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可以使用增值税发票;小规模纳税人,不能抵扣进项税额,但是小规模纳税人的税率相对较轻。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由于生产的大多为高附加值产品,这些技术含量高、增值率高的高新技术产品中可以抵扣的进项税的成本含量很低。因此,规模不大的高新技术企业可以选择作为小规模纳税人。对于规模较大的高新技术企业,由于其具备一般纳税人资格,可以考虑通过分立的方法,分立出一个小规模纳税人;当它需要与小规模纳税人进行交易时,可以由分立出的小规模纳税人进行交易,从而达到节税的目的。

3.2高新技术企业经营阶段的纳税筹划

3.2.1技术转让和技术开发的纳税筹划。税法规定,一个纳税年度内,居民企业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 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 500 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因此,如果本年度技术转让所得超过 500 万元,我们就可以采取递延技术转让所得的方式减轻税负。

税法规定,技术合同中只有技术开发合同和技术转让合同可以享受营业税免税优惠政策。因此,高新技术企业应该增加技术开发的力度的同时,对技术合同活动进行合理分类,使技术开发和技术转让合同可以享受免征营业税的税收优惠。

3.2.2兼营与混合销售业务的纳税筹划。高新技术企业产品的附加值较高,大多数后续技术服务收入也作为了产品价格的一部分。正确的区分兼营与混合销售并利用好税法对兼营与混合销售的有关政策,是企业进行纳税筹划时值得注意的。

3.2.3研究开发费用的纳税筹划。在高新技术企业的众多费用中,研究开发费用占的比例最高。对此,国家给予了相应的优惠政策。“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 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可以根据这一优惠政策,将研发费用在费用化与资本化之间进行合理选择,可以达到节税的目的。

3.2.4 固定资产折旧的纳税筹划。国家对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有比较严格的规定,一般只能选用平均年限法或工作量法。但是,国家为了鼓励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加快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也允许某些行业的企业采用加速折旧的方法。高新技术企业的固定资产具有价值高、更新速率高的特点,因此,对高新技术企业来说,固定资产应采用加速折旧法,以尽可能加快速度提取折旧来抵偿利润。

4高新技术企业纳税筹划存在的问题

4.1纳税筹划的风险大。纳税筹划作为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企业的关注。但是在其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大的风险。高新技术企业纳税筹划的风险主要来自国家税收政策政策、企业的经营管理、市场以及现有技术水平四个方面。高新技术企业只有制定周密的措施,规避这些风险,才能合理的节税。

4.2缺乏纳税筹划专业人才。纳税筹划需要高素质的管理人员。筹划人员必须既精通税法,随时掌握税收政策变化情况,又熟悉企业业务情况及其流程,从而预测出不同的纳税方案,进行比较、优化选择,进而作出最有利的决策。然而,在目前的高新技术企业市场上,却很缺乏此类的高素质专业管理人员,专业人员的缺乏使得许多高新技术企业不能最大额度的进行节税,从而造成资源的流失和浪费。

5高新技术企业做好纳税筹划的建议

5.1做好前期规划工作。在成立高新技术企业之前,要充分掌握好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谨慎选择投资地点、行业、企业组织形式和纳税人身份,以便能够充分享受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另外,高新技术企业还要办理好必要的资格认定。因为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享受,往往是建立在资格权限之上的,每项政策优惠最终能否获得,关键看当地主管税务机关的认可和审批,其直接依据就是各类资格证书文件。所以当企业正式成立以后,除了办理相关工商执照以外,取得科技部门的高新技术企业证书等资格至关重要。

5.2 规避纳税筹划的风险。高新技术企业纳税筹划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风险,企业采取合理的措施,便可以规避这些风险。首先,高新技术企业要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密切关注税收政策的变化趋势,在策划纳税筹划方案时,应充分考虑筹划方案的风险。其次,纳税筹划方案要聘请专业人士来做,如税务律师、税务专家等。最后,营造良好的税企关系。高新技术企业要经常与当地税务机关进行联系和沟通,了解税务机关的工作程序,了解税务征管的标准、政策,争取在税法的理解上与税务机关取得一致,特别在某些模糊和新生事物上的处理得到税务机关和征税人的认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