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和网络营销范文

时间:2023-08-31 17:03: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互联网金融和网络营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互联网金融和网络营销

篇1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影响;对策

一、互联网金融概述

(一)互联网金融定义

互联网金融以传统金融模式为基础,以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为媒介,和企业公司间建立起便捷的交易渠道的新兴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将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进行整合形成环环相扣的服务链。互联网金融的核心是互联网技术和传统金融在安全的网络环境下进行结合,在新媒体时代的需求下互联网金融作为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需求呈现递增的状态,被广大用户所接受并应用于日常的生活工作。互联网金融通过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失误率,并形成了趋于功能化的金融服务体系形成,特别是普惠金融、平台金融、信息金融和碎片金融等特色金融模式的形成,突破了原有的金融模式。

(二)互联网金融特征

1.成本低。在互联网金融交易的环境下,交易双方在网络平台的监督鉴定下,执行无中介无交易成本的信息筛选、匹配、定价和支付的过程。这种新兴的金融模式不仅有利于金融机构节省大量用来拓展市场业务的资金,将预计投入营业网点的建设资金和运营资金投放到新业务发展上,其次相对开放、种类较为齐全的金融产品为消费者的选择提供了更多的途径,提高了工作运转效率。

2.效率高。互联网金融业务不能脱离计算机发展,在严谨操标准的操作规程上,加快了业务的办理速度。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崛起缩短了业务办理所用的时间给客户带来质量高的体验,避免了用户排队等候的现象。部分放贷机构将业务推广与电商建立的信用额度实现资源共享,在风险分析和个人信用评估问题上进行分析解读经过数据挖掘和分析,短时间内为用户提供贷款。比如当下发展较快的阿里信贷在发展逐步趋于成熟的过程中成为新一代的“信贷工厂”。

3.覆盖广。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互联网金融业的发展打破了传统金融受地域和时间等客观约束条件。当下的互联网金融模式整合了现有资源,为客户提供了多元化,快捷便利的金融服务,提供了标准安全的交易平台,创造了商业契机。另外传统金融模式更趋向于大型国有企业和外资联营企业等,在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和金融项目方面一直处于留白区。而互联网金融模式有效的填补了传统金融服务的盲区,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资源配置,提高了资源的整体利用率,带动经济整体跃进。

4.发展快。互联网金融发展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具体体现之一,也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金融依托于大数据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应用和进步很好的解决了互联网金融大量数据统计繁琐问题。2013年天弘基金推出的余额宝,推行一个月,资金规模逾百亿,客户数量达400万,吸金能力不可小觑,资金募集规模庞大。

5.管理弱。互联网金融管理环节薄弱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风险控制能力较差,其次风险监管工作不到位。风险控制能力差具体体现在互联网金融还没有与银行征信系统进行对接,由于信用信息没有进行共享,加之互联网金融目前还不具备成熟风险防范经验和科学有效的风险预防机制,限制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脚步。

二、互联网金融发展优势劣势分析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优势

首先互联网金融在运营成本和市场监管成本上比商业银行投入的少的多,这就利润空间的放大提供了相对适应的温室环境。我国商业银行在控制金融风险的问题上执行着严格的市场准入标准与监管办法。在严格的市场准入标准下对银行业务进行合规合法的检查,过高的门槛使得商业银行的数量被限制。而商业银行过严的监管办法在一定程度上与银行的金融服务能力形成制约的关系,无形之中也增加了商业银行的运营成本。互联网金融很好的化解了门槛过高和运营成果负荷较重的问题,互联网金融的市场准入门槛与市场监管成本较低,因此该领域成为众多投资商眼中的“肥肉”,使得互联网金融模式快速复制拓展,占领金融市场。

(二)互联网金融发展劣势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和互联网技术的结合,这就决定了业务本质就是要依赖于网络平台来完成业务流程。因此,一旦网络平台遭到木马病毒攻击、钓鱼网站等恶性影响,互联网金融将进入瘫痪状态,网络事故的处理能力和应对能力的缺失成为互联网金融发展之路上的绊脚石。其次我国的互联网金融起步较晚发展程度较低,与商业银行的个人隐私数据库还不具备可比性,因此客户的隐私问题和财产安全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

互联网金融的另一劣势在于监管缺位的现象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和重视,导致了交易风险系数大幅度上升。互联网金融机构繁多,各机构相互独立,缺乏合作与共享,不能较为全面获取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无形中加大了放贷的风险。并且互联网金融机构处于“数量多,规模小”的状态,金融机构的服务水平和业务办理受到业务资源的制约,同时也让信用信息的使用率大打折扣,互联网金融在该方面的缺口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可趁之机。

三、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一)互联网金融模式拓宽了竞争市场

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应用和发展极大的拓宽了原有银行服务业务,同时也将服务客户群体范围扩大。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影响下,商业银行定位的传统目标客户群结构发生改变,打开了金融市场的大门。在发展的大背景下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呈现白热化状态。随着受众的增加,竞争者也越来越多,中小型银行也一起加入到这场追逐赛中,传统物理网点的优势被缩小,而多样化的金融服务优势被放大。互联网交易极大程度的方便了企业与个人的业务办理流程。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应用为银行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契机。

(二)优化资源配置,解决融资难题

互联网金融的应用有效的解决了数据量大的难题,同时互联网金融机构通过云计算和微贷技术的辅助,能在短时间内对小企业和个人客户的经营行为和信用等级进行准确的定位和评估,极大的降低了人为操作的失误率。同时互联网金融平台促进了个人数据库和网络信用体系的建设步伐,将投资者的网络交易记录作为其信用贷款的参考指标,大大的降低了银行方面的财务风险,也简化了中小企业融资及个人贷款的繁琐过程。该模式的应用极大程度上克服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大幅度的降低了交易成本,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三)推动利率市场化进程

互联网金融模式作为市场供求双方的中间桥梁,客观的反应出双方的价格偏好。互联网金融模式对金融机构而言是其有效应对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的举措之一。在一定程度上互联网金融为借贷双方提供交易平台,资金借方提出报价,资金贷方通过流动性、风险性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选择贷款对象,达成共识完成交易。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央行的基准利率不再作为金融机构的中心指导了,而将目标投放到市场,寻找利率基准。互联网模式下,互联网金融市场利率变化成为金融机构判断客户群利率水平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四)加速金融脱媒

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互联网企业为资金供需双方提供金融搜索平台,充当资金信息中介的角色。就融资问题来看,互联网金融模式提供了便于融资集资的平台,并对资金信息进行有效整合,提供了合作契机。从支付角度来说,网络收付款、自动分账、转账、汇款业务的便捷操作对传统支付方式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并开始逐渐替代银行的支付业务。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开启和发展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金融脱媒,商业银行的资金中介功能被逐渐边缘化。

四、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对策

(一)提升科技研发与应用水平

在互联网金融崛起的时代背景下,研发与创新成为第一生产力。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无疑更便捷更安全的官方交易系统,成为客户信赖应用的不二之选。商业银行逐步将信息技术逐步应用于数据处理、产品设计、业务操作等诸多环节,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系统发展水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显然科技先进的优势将成为市场的宠儿,占据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因此商业银行要重视对科学技术系统建设的投入。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银行自身的经营管理模式中,提高数据分析整合的速度和效率,形成科学全面的市场细分系统。商业银行在不断的发展构建科学系统的同时,也要在系统风险防范问题上投入精力,提高重视。保障网络交易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做到发展防范两手抓。重视加强对客户信息安全和财务安全的保护,提升网络信息系统的监督和预警能力。

(二)改善传统业务结构

商业银行传统的业务依赖于物理网点建设,无形之中加大了银行自身的成本投入。在新媒体时代的今天,物理网点业务的功能性逐渐被削弱,互联网支付方式逐渐替代了物理网点业务的办理,也极大的便捷了人们的日常支付方式。手机移动支付在无线网络的发展下逐渐被广泛接受并应用。我国互联网支付应用范围广泛,成交率大幅度增长,商业银行可以改变现有的传统业务结构,削弱传统物理网点业务办理,极大的压缩节约了客户用时,为客户带来了便捷,对于银行自身而言也减少了投入成本。

(三)扩大客户群组范围

商业银行在业务拓展方面有些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商业银行的权威性高,其次在金融拓展领域和风险方面问题上有些较为丰富的经验,同时银行的客户信用数据库和客户资源都是其他金融机构无法企及的。因此,商业银行通过发展小微业务拓宽市场,从而放大客户群组范围将取得非凡业绩。商业银行坚实的资源基础和丰富的经验,在结算、咨询等非金融领域要比互联网金融机构更易上手,通过金融服务领域拉大客户群组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成为新的发展方向。

(四)提高原有服务水平

当下互联网企业的金融平台呈现开放性和多元性,其交互式的营销手段为客户量身定做具有针对性和专项性的金融产品。所以,提高金融服务能力,便捷业务操作流程,将成为时代的主流,也成为吸引客户的发光点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客户资源的流失量。另外,市场需求量相对饱和,为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占据市场的主动权,商业银行方面要从客户体验入手调查,根据客户的心里需求出发,改善现有的金融产品机构,拓宽金融服务账目,将行业服务与网络营销进行结合捆绑销售优化业务质量。首先银行方面可以在传统的业务流程链中稍加改善,调取客户存款、贷款、汇款、支付银行卡理财信息,建立个人数据档案。银行通过对客户信息的了解,根据客户的投资方向和消费习惯对客户进行推荐和讲解。为客户量身定做品质上称具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第二银行的业务流程过于繁琐,要化业务操作流程势在必行。因此银行可以从申请银行卡、贷款申请、贷款审批等三个支撑类业务入手,为客户提供简单便捷的服务。第三在新媒体时代下,互联网营销已经成为主流,因此顺应时展,顺应市场潮流,商业银行也需要在互联网业务发展和推广上有所建树。因此充分互联网平台进行业务推广,开展营销活动,通过了解客户需求,提供针对。

(五)建立网络信息管理系统

过去存在于我国金融业服务问题上的弊病表现为大部分的金融机构的80%金融产品针对20%的高端客户开放,俗称传统金融业的二八法则。在当代这一法则依旧没有打破,舒服了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纵使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丰富多样,但由于对消费者的喜好把握不清,导致银行在营销问题上无从下手,相当被动。因此商业银行建立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势在必行。客户个人档案的建立依附于客户日常的交易记录、信用记录等,一方面信息准确性较高,另一方面也能构建起较为完整的互联网信用评估体系和信用数据库。根据数据库提供的建议性分析,为客户提供较为匹配的金融产品。商业银行通过构建自己的网络信息库实现所谓的精准营销。

五、结语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看似打破了传统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模式,并逐渐替代。从另一角度而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是对银行现有服务模式的填充。在市场需求量相对饱和的状态下,互联网金融从传统商业银行手中分走一定的客户资源和支付份额,对商业银行的融资造成了冲击。商业银行在这个关键的发展点必须要居安思危,创新金融业务,丰富产业结构,拓展业务项目,放大原有客户群组范围,提高服务能力。商业银行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与互联网金融进行融合。两者间并非处于一山不容二虎的尴尬局面,因此注重合作实现共赢成为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重要举措。

[参 考 文 献]

[1]关正标.互联网金融发展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9):38-39

[2]张旭.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4(11):39-40+42

[3]明仪皓,朱盈盈,张蕾.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J].西南金融,2014(11):59-62

篇2

关键字: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策略

一、互联网金融

1.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通俗的说,互联网金融是指为了给电子商务带来更好的服务,物联网科技企业利用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为网民和网络商店提供的资金融通服务。互联网的发展也使得移动支付、云计算等科技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2.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得益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网络安全性的不断增强,以及传统金融机构金融服务能力的薄弱,互联网金融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社会和环境下,我国在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和监管方面都及其关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不但影响着商业银行的服务质量和内容,更是改变了商业银行的融资方式和渠道。互联网与金融的高度结合,吻合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也带动了商业银行的发展和改革。

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1.对商业银行的服务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改变了商业银行的服务主要是改变了他们的服务意识和方式,拓宽了服务的深度和广度。首先,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使得商业银行不仅要面对来自同行的竞争压力更是要面临互联网公司的竞争压力。在这双重压力之下,银行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模式开始向着智能化、特色化和专业化等方向转变来增强竞争力;其次,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使得原先需要到银行柜面才能办理的业务变得可以远程操作,大大方便了用户,银行也需要改进原先刻板的服务方式来跟上时代的步伐;最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带来了一些基于互联网的跨界企业,他们凭借特有的创新力和执行力,快速占据了市场。而企业用户也不在满足于传统银行的服务,而希望能从银行得到更多的金融类服务信息。所以面临来自竞争者和用户双方的压力,银行必须拓宽传统的服务来满足市场需求。

2.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控制的影响

有效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是关乎银行存亡的重要环节,也对国家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银行业面临的风险不仅包括传统银行业务的风险,还添加了互联网金融自身技术创新等衍生出的其他的新的金融风险,例如技术风险,信息安全风险,宣传和公关风险等。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提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也提升了风险的破坏程度。

3.对商业银行服务产品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改变了传统银行的筹资渠道和融资方式等,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也促进传统商业银行改变产品的设计方式来适应市场的变化。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服务产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简化了产品的结构、丰富了产品类型、缩短了产品设计周期和改变了产品效果的评估方式。首先,互联网金融拥有更广的用户范围和年龄结构,需要产品具有简单快捷并且易于理解的特点。这就需要银行产品具有易于操作和低风险等特征;其次,互联网高速的更新频率迫使银行必须提升创新的速度和效率,把握市场机会缩短产品设计的周期来快递推出满足新的需求的产品。最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使得客户的需求更加的个性化和复杂化,那么相应的对产品的效果评估的方式也变得多样化。产品的效果评估包括产品的获客效果、成本降低程度、抗风险程度、操作快捷简单与否等方面。

4.对商业银行人才队伍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相对提高。对人才的要求不再仅局限于金融和财会以及营销等金融相关的领域,还需要各类信息技术、互联网营销以及其他生活类应用的开发和运营的人才。传统银行的操作模式极大地限制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作性。在互联网金融的大环境下,银行需要发展战略性的目标和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来增强对新兴人才的吸引和招募。

三、应对策略

1.改变银行的服务理念和方式

传统的银行服务理念和方式已不适合互联网大环境的市场需求。传统的银行服务大多刻板和被动,而且互联网金融大众化和便捷性的特点给了客户全新的技术体验,吸引了大批的用户。因此,在当今社会环境下,银行应更加注重提高客户的用户体验,降低金融服务费用或者提供免费服务。打造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模式。银行应注重于开发智能、专业、有特色和休闲化的服务来维系已有客户和挖掘吸引新的客户。

2.加强银行的风险控制

L险的存在提升了银行业务的不稳定性。互联网的发展增加了风险发生的几率。面对急需关注的几个风险类型银行首先需要制定具有前瞻性的法律意识,在创新业务的同时关注相关法律法规的新动向,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其次,银行需紧跟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步伐,将先进的技术与互联网金融相结合,增强技术运行维护能力;另外,互联网技术的逐渐成熟和普及增加了用户信息被泄露的可能性,银行还需加强用户信息风险的安全性;最后,社交网络的快速发展加速了信息的传播速度和广度,所以银行一旦出现经营、风险和信誉等方面的负面信息,将对银行的经营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不但会危及自身的发展,严重时可能会影响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3.完善银行经营模式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赋予了客户前所未有的全新体验,导致了银行客户的流失。因此,银行需要更加高度重视客户体验,创造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模式。首先,银行产品的设计应基于真实的数据分析和测试,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其次,缩小服务环节,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最后,重视市场营销在银行业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充分运用社交网络等新兴的媒体技术来开展网络营销,搜集客户需求信息,进而为客户提供满意的金融产品。

4.加强全能型人才队伍的建设

在互联网技术不断创新的今天,以经济和管理为中心的人才结构已不能满足银行的发展需求。银行需要更加重视技术人才的培养。设置相关的部门并且赋予他们相关的权利。金融技术上的落后会增加银行操作和产品的失误率,致使银行跟不上时代的脚步而被时代所淘汰。另外,风险管理技术的落后亦增加了银行风险产生的几率。所以,银行应增加技术人才在员工中的比例,加强对员工信息技术的培养以及全能型人才队伍的建设。

四、结语

互联网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市场信息瞬息万变,产品更迭速度空前迅速。也迫使商业银行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和理念等来获得持续的发展。银行应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互联网金融,从改变传统的服务理念和方式,加强风险控制,完善经营模式并且加强全能型人才队伍的建设等几方面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加强追求创新,实现长足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兰.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企业导报,2015.

[2]邱峰.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和挑战分析[J].吉林金融研究,2013.

篇3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模式创新;保障机制

2010年以来,互联网金融业在我国爆发式增长,网络融资规模快速扩张。艾瑞咨询2015年1月28日的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P2P网络借贷市场交易规模和权益类众筹融资规模分别达2514.7亿元和4.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7.8%和123.5%。互联网金融可以使得个性化、碎片化金融需求得到充分释放和满足,实现了金融服务从富人金融和大企业金融到普惠金融的转型。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挖掘工具与金融业务不断深度融合,互联网金融相对传统金融的“两低两高”优势(低门槛、低交易成本、风险高可控性、资金高配置效率)将进一步彰显。可以预见,未来较长时间内,我国互联网金融业将依然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近些年来,在农村农业生产关系不断变迁的内生力量推动下和国家系列利好政策的支持下,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经营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我国蓬勃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适度规模化、专业化和集约化的生产经营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在化解我国“谁来务农”和“如何务农”困境、推动农业转型发展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但因其与生俱来的行业高风险、有效担保物稀少、管理运作能力局限以及传统金融机构贷款审批严、手续繁复、隐易费用高等原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很难从传统金融机构获得信贷支持,其发展中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非常严峻。在资本逐渐替代劳动的现代农业中,要保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其融资困境须尽快破题,而互联网金融衍生的诸多新融资模式为此提供了新的可选路径。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

(一)关于互联网金融提供融资的研究

“互联网金融”是国内一个本土化的命名,国外一般称之为在线金融(Online-Finance)、电子金融(E-Finance)等。1971年,美国创立Nasdap印系统,标志着网络金融正式运营,国外对互联网金融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摸索自此快速展开。Merton等认为,以信息集合及处理能力为基础的融资、信息分解及风险监管等功能的正常运转,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空间得以拓展的主要原因。Mishkin等提出,互联网等新技术部分地解决了银行和贷款者之间信息不对称,促进了银行间的信息共享,使得贷款者特别是中小企业和个人更容易获得贷款。Berger等则深入探讨了中小微企业供应链金融的内涵。

2011年,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发放第一批第三方支付牌照,“互联网金融”自此被国内人们熟悉,理论界对其提供融资问题的相关研究也迅速跟上。谢平等认为,互联网金融模式具有支付便捷、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低、资金供需双方直接交易、能大幅度减少交易成本等特点。李文启的研究认为,互联网金融公平、公正地的“进入机制”和高效运转的运行机制可使中小企业便捷地进入网络融资平台并得到融资需求满足。徐细雄等则探讨了小微企业如何利用P2P网络信贷、大数据金融和众筹平台等三种主要的互联网金融进行融资模式的创新。

(二)关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的研究

国外没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提法,类似融资问题的研究主要是关于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的融资。合作社理论者们一直认为融资问题是合作社发展中面临的具有共性的难题,因此国外许多相关研究相应聚焦在合作社融资的重要性、制约因素、融资行为的影响因素等方面。Aghion等的研究显示,贷款能显著提高低收入阶层的生活水平,这里的低收入阶层实际上也包括合作社社员和家庭农场主。Hart等指出,合作社产权结构的模糊和剩余索取权的限制,使其在获得外部渠道的资金特别是公共债务时变得困难重重。Bao等在运用托宾回归模型分析农户融资行为时发现,教育水平、年龄、借款用途和所处区域等因素对农户融资渠道的选择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概念在我国提出以来,国内理论界就对其融资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杨大蓉认为,相对传统农户而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层次多、个性化明显,除了资金之外,对信息、财务政策、金融服务的需求力度也较大。朱文胜等在探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的原因时指出,因资格认定、管理运作、信用评价等方面存在缺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难以获得传统金融的有力支持。江维国等则认为,要通过开展金融专项服务、健全金融支农补贴机制、完善担保体系、建立财政金融支农联动机制来化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困境。

综观上述,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互联网金融提供融资”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的理论研究和实际探索都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缺少专门针对“互联网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的专题探讨,尚未将互联网金融接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的“地气”。所以,理论界对互联网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的理论基础、内在关联、操作模式、运行与保障机制等基础性问题,尚未做出清晰界定和明确回答,当然对其建构性的研究亦显匮乏。

二、互联网金融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模式创新的理论基础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理论基础:信息不对称理论与交易成本理论

信息不对称是指交易双方中一方拥有比另一方更多有关契约或产品质量的信息。信息不对称理论认为,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信息掌握充足方通常在经济活动中处于有利地位,而信息相对匮乏方则处于不利地位;信息不对称容易导致交易完成前后分别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进而导致市场失灵或市场坍塌。交易成本是指市场参与者之间协商、订立与执行交易契约过程中产生的成本,如信息搜寻成本、谈判成本、缔约成本、监督履约成本、处理违约成本等。交易成本理论最初由Coase在分析企业的存在及界限问题时所提出,后经Williamson等人传承与拓展,目前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战略管理、组织行为等领域的研究。该理论的核心观点有:企业和市场是两种可以相互替代的资源配置机制;有限理性、机会主义、不确定性与小数目条件的存在使得市场交易费用高昂;为节约交易费用,企业作为替代市场的新型交易形式应运而生。

在传统金融活动中,金融机构为避免信息不对称下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并确保风险溢价的兑现,通常会设置抵押、担保、征信等程序,如果交易数额较小,这些繁杂的程序会使分摊在单位交易上的成本相对较高。因为单位成本过高,缺乏合理利润预期的金融机构就会对交易数额较小的资金需求者“惜贷”“慎贷”甚至“拒贷”,需求方也因高昂的交易成本而对贷款“望而却步”,最终结果是此类资金需求者被排斥在传统金融市场大门之外,金融领域的市场失灵由此而产生。根据交易成本理论的逻辑,在金融业演进发展中,如果已有的金融机构无法在某些市场领域降低交易成本或者缺乏降低交易成本的激励,市场自矫正机制将会诱导新的金融中介产生并有效弥补这些领域金融服务的空缺或不足。

建立在云计算、社交网络、交易平台等基础上的互联网金融增强了信息透明度,资金提供方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资金需求方的交易记录、经营状况、信用评价等资料,并利用云计算对相关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与深度挖掘,资金需求方同样可以通过开放的网络平台搜集所需信息并加以甄别、利用,资金供需双方原有信息壁垒被彻底打破。信息壁垒的打破降低了信息搜寻成本并使为防止信息不对称后果而产生的预防成本接近于零,因此,在传统金融难以改善信息不对称状况、降低交易成本的市场区间(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所在市场),互联网金融组织就可能弥补和替代传统金融机构。

(二)互联网金融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模式创新的理论基础:长尾理论

长尾理论(The Long Tail)是由Chris Anderson所提出的。他认为,由于成本和效率的因素,过去人们只能关注重要的人或重要的事,如果用正态分布曲线来描绘这些人或事,人们只能关注曲线的“头部”而将处于曲线“尾部”需要更多精力和成本才能关注到的大多数人或事忽略。长尾理论认为,市场中每个利基产品虽然销量微小,但产品的数字特征使其储存、分发的经营成本微乎其微,因此主流市场外异质化的潜在需求可汇聚成与主流大市场相匹敌的市场需求。传统金融遵循帕累托“二八定律”,关注的是“头部”市场,依靠20%的高端客户带来80%的利润。但互联网金融则以低门槛、个性化服务和良好的用户体验以争取80%的“长尾”小微客户为目标。由此可见,互联网金融遵循长尾理论,颠覆了传统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中视为“金科玉律”的“二八定律”。

因规模相对较小、经营风险高、收益低等原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传统金融机构的“长尾”客户,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近些年来在我国的蓬勃发展、数量日益增多则代表了我国农业微观生产经营组织的未来发展趋势,其金融需求潜力不容小觑,也不应长期被忽略。互联网金融充分利用网络经济平台,积聚相关资金并设计具有个性化和创意性的产品来满足或激发包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内的“长尾”客户的现实或隐性需求,开发和培育利基市场,在满足“长尾”客户资金需求、助推其发展的同时,也构建了自身的增长极。

三、互联网金融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模式创新的实践意蕴

(一)融资模式创新是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内在需求

从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来看。西方经典理论认为,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对经济具有促进和支撑作用,金融与经济的发展程度相协调和适应。因此,经济转型和金融创新也是紧密联系、互相促进的两个进程,经济转型是金融创新的重要依据,金融创新是经济转型的有力推手。目前我国经济正步入以提质增效、结构优化为主题的发展新常态,经济转型日益紧迫和重要。经济转型发展需要金融鼎力支持,因而加快发展互联网金融,推动金融改革及其融资模式创新是对经济转型发展的积极响应和有力支撑。

从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公共财政支出来看。公共财政理论认为,财政支出的规模和结构反映政府介入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范围、领域和力度。国民经济进入发展新常态,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甚至中低速增长,必然使政府财政收入增速放缓。2014年我国财政收入为14.0万亿元,8.6%的增速创下了1992年以来的新低。瓦尔纳法则表明,随着社会发展、政府职能扩张,政府财政支出具有刚性增长的趋势。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将使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的范围、领域和力度相对变小,而经济实体的融资需求将反向相对更加旺盛。作为经济实体发展重要推手的金融业要在新的财政环境下履行好为经济实体服务的职能就必然要加快行业改革步伐,创新融资模式。

从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农业发展来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自立的根本保障。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农业所面临的价格“天花板”封顶、成本“地板”不断抬升而形成的双板挤压以及资源环境“红灯”与WTO规则“黄线”形成的双重约束将更加严重,转变生产经营方式、推进结构深度调整将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不二选择。农业转型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我国长期以来的农村金融抑制必然对农业转型发展形成严重制约,因此,要促进农业转型发展必然要加快金融改革及其融资模式创新,以改变我国长期以来的农村金融抑制局面,助推农业经济转型发展。

从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来看。农业生产经营微观组织是农业的微观基础,是农业生产活动的核心力量,也是农业转型发展的主力军。在经济发展新常态和农业转型发展大背景下,创新农业生产经营微观组织,培育承载着化解“谁来务农”和“如何务农”以及推动农业转型发展厚望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尤为重要。因此,通过发展互联网金融,创新融资模式,弥补传统金融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的不足,是保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农业生产微观组织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这无疑也是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内在要求。

从金融业自身发展来看。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内外需求相对低迷,金融收益风险急剧上升,管理压力不断增大,防线管控机制倒逼金融工具创新和金融业务优化。与此同时,随着市场经济改革不断深入,我国金融市场将更趋开放,许多传统金融垄断将会被打破,金融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创新压力。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新一代搜索引擎、社区网络等一系列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为互联网金融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国家明确支持发展互联网金融的态度打开了互联网金融的“政策之窗”,主动适应新形势,积极融入和推动互联网金融革命,促进融资模式创新是金融行业谋求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互联网金融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的协同合作优势

从信息不对称的改善来看。大数据的获取、处理与应用能力方面的差异是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主要区别。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资金供给方可以通过电子商务、社区网络等平台获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销售额、资金回笼以及消费者对其产品、服务和售后等方面的大量数据,然后通过云存储技术与云计算能力在任何时空条件下对大数据进行挖掘和利用,从而较为准确地评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还款能力、还款意愿和持续经营能力等指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同样可以通过相关平台获取资金供给方有关贷款的利率、期限、金额等信息,这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困扰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从交易成本角度看。互联网金融交易平台运用信息化技术,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资金用途、征信状况和风险定价等指标进行自动化的综合处理,使传统金融模式下极为复杂的信息收集、信用等级评价、风险管理等流程变得简单化。如阿里巴巴的小额贷款公司对会员实行的100万元为限额的订单贷款和信用贷款无需抵押和免担保的政策,直接免除了传统金融模式下必不可少的抵押或担保等流程。而且因为微乎其微的储存、分发成本,互联网金融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高频小额贷款并不会带来相应管理成本的提高。因此,凭借着流程的简化或免除以及互联网金融特有的低储存成本与低分发成本优势,互联网金融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协同合作无疑具有低交易成本的优势。

从便利性的角度看。传统融资模式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正规渠道融资时必须到金融机构的物理网点办理相关手续,费时费力,且往往错过最佳用资时间。社会公众即使有闲置资金,也无法通过有效途径聚集并找到合适的投资标的,资金需求与供给无法精准对接,整个社会资金的配置处于低效率状态。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任何公众都可以通过相关互联网金融平台参与金融交易,大大方便了交易双方,这不仅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来了融资便利,也因便利性而吸引了大量社会投资者,进而为互联网金融业通过满足传统金融“长尾”客户的金融需求以促进自身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四、互联网金融视角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模式创新

目前我国传统正规的融资主要有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方式,除个别农业龙头企业外,绝大多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自身实力局限,几乎不可能进入证券市场和债券市场进行融资。同时,因大多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符合金融机构标准的有效担保物稀少、经营中风险系数高、借款双方信息不对称、自身商业价值尚不成熟、农业保险体系不健全等原因,传统金融机构也缺乏对其放贷的激励。因此,无论是通过间接融资渠道还是直接融资渠道进行融资,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来说都是困难重重,许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发展中事实上面临着所谓的“麦克米伦缺口”。

随着我国提出要积极发展互联网金融,鼓励互联网金融向“三农”提供规范服务,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代表的被传统金融长期忽略的农村“长尾”市场可能成为互联网金融的市场蓝海,互联网金融融资也将可能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的新渠道。目前互联网金融的主要融资模式有P2P信贷融资、基于大数据小额贷款融资、众筹融资、供应链融资以及电子金融机构――门户融资等,其中前四种模式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模式创新具有较高的契合性。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P2P网络信贷融资模式

P2P信贷是指有借款需求及出借意愿的群体,通过P2P网络借贷平台的中介而实现的小额信贷融资,如:我国大陆的拍拍贷、陆金所、人人贷等;欧美的Pros-per、Lending Club、Zopa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P2P信贷融资是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金融服务专业网络平台寻找有贷款能力和贷款意愿并能满足其融资需求的一个或多个贷款方,借贷双方所需的资料、合同以及资金等全部通过网络实现的一种融资模式。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交易便利、金额较小、频率较高,有效弥补了传统金融模式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取小额贷款时手续繁杂、费时费力、沟通和业务对接成本较高的不足,能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日常生产经营中的临时性、应急性资金需求。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P2P网络信贷融资流程如图1所示。第一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金融服务专业网络平台自主选择符合自己意愿的贷款方,然后双方通过平台进行借贷合作沟通,初步达成合作意向;第二步,贷款方通过该平台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营业执照、线上资格、信用、还款能力等进行详细审核;第三步,借贷双方实现借贷匹配并对贷款防控风险进行量化。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基于大数据小额贷款融资模式

大数据是指难以在可接受的时间内,用传统数据库系统或常规应用软件处理的、巨量而复杂的数据集。大数据小额贷款融资是指以大数据技术作为技术支撑,由电商发起成立小额贷款公司并以资金需求者在其平台累积的信用和交易等大数据作为借贷依据而对资金需求者进行的授信放贷,如我国的阿里小贷、京东商城,美国的Amazon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数据小额贷款融资是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凭借自身在电子商务平台所留下的大数据向电商平台发起成立的小额贷款公司申请贷款的融资模式。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大数据的挖掘和利用改善了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状况,消除了借方顾虑,弥补了传统金融模式下因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使金融机构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惜贷”“慎贷”的不足,有利于信誉好、有一定品牌知名度、管理机制成熟、网络营销运用较好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得金额较小、短平快性质的融资。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数据小额贷款融资流程如图2所示。第一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向电商平台提出融资申请,小额贷款公司用信贷数据风控模型交叉检验其历史经营、信用数据并评估其还贷能力,然后根据分析结果决定是否向其开放信贷服务;第二步,电商平台实时监控已获得贷款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交易状况与财务情况,并将这些数据转换为信用评价,以控制贷款风险并保证信贷资源能最优配置。

(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众筹平台融资模式

众筹是指资金需求方通过利用互联网或社会性网络服务传播的特性,寻求众多意向投资者,并将这些投资者的每份小额投资汇总以达到资金需求总量进而完成特定目的的融资方式。目前主要有股权众筹和创新项目众筹两种众筹融资模式,前者如“创投圈”,后者如“众筹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众筹平台融资是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将自身的创立或准备投建的新项目,以股权众筹或创新项目众筹形式利用互联网或SNS发动公众力量,集中公众资金的一种融资模式。该模式的最大特点在于,不以是否拥有成熟商业价值作为发放贷款的唯一判断标准,弥补了传统金融模式下大多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经营风险系数高而难以获得数额较大、时限较长的项目启动性融资的不足,适合创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辟新项目时的融资。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众筹平台融资流程如图3所示。第一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将策划方案和融资需求上传到众筹融资平台,该平台组织相关专业机构进行审核;第二步,项目获得通过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该平台项目及其融资信息吸引有投资意愿的个人和机构;第三步,投资者在募资期限内将资金转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资金账户或第三方金融机构账户,众筹融资平台对所筹资金进行相应监督;第四步,项目执行完毕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股权凭证、红利、现金、债权凭证等一种或多种形式兑现对投资者的承诺回报。

(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应链融资模式

供应链是指围绕着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等的控制,把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消费者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供应链融资是金融机构依赖核心企业的良好信用和强大履约能力,向整个供应链提供金融解决方案的一种融资模式。如:我国建设银行推出的订单融资;中国银行推出的融信达;美国的UPS(United Parcel Service)基于库存的供应链融资;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应链融资是指与金融机构合作的供应链核心企业利用其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业务往来累积的大数据,向金融机构提供信息和技术支持,并为战略协同伙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信用担保的一种融资模式。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供应链核心企业形成了利益风险共同体,前者的高信用惠及后者,化解了传统金融模式下后者因有效担保物稀少而难以获得融资的困境,适合业务吞吐量较大、成熟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取循环性融资。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应链融资流程如图4所示。第一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业务往来与供应链核心企业形成紧密的供应链联盟;第二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向供应链核心企业和相关金融机构提出贷款申请;第三步,供应链核心企业基于大数据下的信用评估向金融机构提供信用担保,承诺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能如期还款付息时为其代为履行;第四步,金融机构自动化地向符合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放贷款,供应链核心企业和金融机构协同进行自动化的风险控制。

五、互联网金融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模式创新的保障机制

(一)完善互联网金融软件基础设施,保障融资模式依法、有序创新

互联网金融软件基础设施是指互联网金融交易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除硬件设备外的基础环境要素,包括法律法规、监管标准、行业规范、信用体系、担保体系和会计准则等。作为影子银行的新型重要组成部分的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尚属新兴产业,传统金融业的软件基础设施并不能满足这一领域的监管要求,要保障互联网金融业健康发展及其融资模式的依法、有序创新,必须加快其软件基础设施建设。国家立法部门要统一梳理现行与互联网金融相关的法律法规,修订不适合其发展的有关条款,并根据其商业特征和发展趋势为其产品创新留足法律法规空间。要从国家层面组建专门的互联网金融监管机构,专职履行监管职责,摆脱当前分业监管模式难以对跨越行业界限、地域界限的互联网金融进行有效监管的困境。要从交易者的准入机制、责权利、退出机制和失范惩罚机制等角度加强互联网金融的行业规范建设,促进行业自律。要支持民间征信企业发展,鼓励行业自律组织牵头建立平台,共同加强互联网金融信用系统建设。要加强P2P平台自担、网络联保、网络第三方担保等多元化担保模式的建设与监管,确保不产生系统性金融风险。要建立互联网金融会计准则,确保会计信息能客观反映互联网金融各参与企业财务状况,避免因核算方法不同而产生不必要的风险与监管障碍。

(二)完善农村互联网金融硬件基础设施,奠定融资模式创新的物质基础

互联网金融硬件基础设施是指开展互联网金融活动所需的相关硬件设备,如结算系统、支付系统等。我国农村地域广袤,农业生产经营组织高度分散,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面临非常高的组织成本和运行成本,因而农村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一直落后于农村、农业发展水平。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我国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仅为27.5%,这意味着我国绝大部分农村地区尚未开通互联网。根据新公共管理理论“政府是公共管理的核心主体,但社会组织与公众的参与同样不可或缺”的观点,各级地方政府不仅要加大财政投资力度、加快农村互联网金融硬件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同时也要按照“谁投资谁受益”准则并通过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手段鼓励网络运营商、互联网金融机构以及其他社会组织投资建设农村互联网金融硬件基础设施。

(三)提高经营者金融资本意识和诚信意识,优化融资模式创新的软环境

我国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多内生于农村土壤,其经营者多是由传统农民演变而来的。这些经营者也许是农业生产技能出众的种养能手,但他们难免也会附有我国农民几千年来特有的传统保守和风险厌恶思想并耳濡目染了近些年不断恶化的农村信用环境。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者要解放思想,培育适度的风险偏好和金融资本意识,根据生产经营需要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借助外部力量提高自身发展能力和发展水平。要改变“关系本位”历史传统,突围人缘、地缘、亲缘关系网络,努力扩展与外界的联系,扩大社会接触面,突破特殊信任达到一般信任,进而提高自身诚信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