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的主要特征范文

时间:2023-08-31 17:02: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智慧教育的主要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智慧教育的主要特征

篇1

“勤能补拙”的说法只能算着是人生发展低级阶段的事,在一切事物的启蒙阶段,勤奋能够解决问题,勤奋可以完成原始积累,但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的却是智慧。联想学生的学习,每一门学科,开始的接触是认知的阶段,只要有时间,只要肯花工夫,总能有成效,总能出成绩,但要想有深刻的学科思想,利用学科思想去判断、分析和解决问题,形成良好的学科素养,形成受益终身的能力,不是靠勤奋就能够办到的。智慧对我们来说实在太重要了,就像女人织毛衣,勤奋只能保证合身、保暖,智慧才能保证色样、美观,从而满足人的视觉。

在解决了温饱问题的今天,人们开始追求有品位的生活。更多的工作不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是为了得到更好的效益,更美观的艺术化效果。“生活为了享受”不再是口号,而是现实,人们开始追求吃好、穿好、住好、玩好,对生活的环境、工作的条件都有了新的要求,随之而来社会对人才的批判标准也发生了变化,社会越来越多的需要善于变通、富于创造力的人才,社会的需要决定学校培养人才的方式要做出相应变化,学校培养的人不是知识越多越好,而是要更“聪明”的人,能够灵活处理生活问题、工作问题的人,灵动和智慧成为新生代的显著特征,时代呼唤教育要培养有智慧的人。

传统教育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特征的教育模式已不再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现代教育以培养智慧为主要特征,衡量人才的不以知识量的多少为标准,而是以能否掌握核心技术,是否具有创新能力为依据。教育面临的挑战是教学方式的变革,基础教育的形势更严峻,现实又非常残酷,教育的功利色彩非常浓烈,社会、家庭和教育行政部门仍以升学率为主要衡量标准,校长、教师无法摆脱现实的约束,爱因斯坦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论占据着教育市场,此时人们忽略了爱因斯坦的智慧。面对这样的现实,教育工作者要有自己的警醒和觉悟,要有自己的认识,要能够钻研教学改革,创新教学行为,以智慧培养智慧。

课堂是老师的,更是学生的,我们需要智慧的课堂。我们希望课堂在老师的组织引领下,学生能主动参与活动,甚至是学生自己设计的课堂学习环节,在出现问题的时候,生生、师生在相互启发,积极地思考,生生、师生共同探索,不再是教师的给予,而是生生、师生共同的欣喜发现,不再是教师的“先”发现,课堂上真正实现思维的碰撞,心灵的沟通,智慧的生成。每一门学科的每一位教师都应当在自己的课堂上尝试灵动,尝试生成,让师生的生命迸发出绚丽的色彩,铸就华丽的篇章。

篇2

关键词:实践性课程;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建设

提高教师教育专业化水平是实现教师专业化的必然要求。教师教育的研究取向已经从理智取向、技术取向向实践反思取向转化,教师形象也由“知识拥有者”、“技术熟练者”向“反思性实践家”转变。教育部颁发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明确提出了“实践取向”的基本理念,强调教师教育课程应强化实践意识,引导师范生积极参与和研究基础教育改革,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在教育实践中主动建构教育知识,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加强实践性课程建设,已成为教师教育专业凸显师范性的研究方向。因此,反思梳理专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在凸显实践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建构更科学的实践性课程内容体系和实施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一、专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性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教师职业具有双专业特性,即学科专业性和教育专业性,主要体现为“教什么”和“如何教”两个方面的职业素养。相比较而言,“如何教”更能凸显教师专业的不可替代性。“如何教”这类专业素养主要表现为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和教育实践智慧。因此,开设实践性课程,保证其在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合理比重,重视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是诸多国家的共同举措。我国教师教育课程中实践性课程除比重偏低外,在课程实施上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实践性课程理念缺失

当前,在专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的教学中,培养“如何教”专业素养的实践性教学并非完全缺位,例如学科教学论、教师基本技能训练、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等一直都被视为重要的专业课程。但从课程实施层面看,基本还停留在“技术”层面,处于自然状态,没有上升到“实践性课程”的高度。课程是对知识的选择、加工和组织,缺乏实践性课程理念指导的实践教学,其实效性必然会大打折扣。

(二)实践性课程实施效果难以保证

实践性课程缺乏系统性,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缺少协作,难以保证教学效果。教育见习、实习是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性课程的重要内容,是师范生获得实践性知识,提高教育专业技能水平,形成初步教育实践智慧的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然而在现实中,如此重要的教育实习、见习也常常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流于形式,难以保证其实效性。教育实习需要高校和小学通力合作才能完成,但现实中二者的合作关系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政府在协调高校和小学在师范生培养方面缺少相关政策。小学担心接收实习生会影响教学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对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因而不愿意接收实习生,即使接收了实习生也不愿意放手,给实习生提供的实践机会非常有限。高校则因为诸多困难,甚至不组织学生集体实习,让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一些师范生则把教育实习看成是休假或勤工俭学的好机会,难以切实完成实习任务,实习期结束仅凭一张盖有某学校公章的鉴定表和相关材料就可以过关。对此,学校心知肚明,但迫于无奈,也只能“睁一眼,闭一眼”了。

(三)实践性课程的实施缺少真正的“双师型”师资

小学教育专业的“双师型”教师是指既掌握系统的教育理论、有丰富的师范教育经验,又熟悉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掌握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能实现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高度统一,能对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进行有针对性指导的教师。这种“双师型”教师打破了原来的学科界限,对其教育专业素质要求更高。实际上,在专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这种“双师型”教师十分缺乏,教师普遍缺乏对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际工作的了解,很难做到关注小学的现实问题,对师范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发展做有针对性的指导。

(四)关于专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性课程建设,研究成果较少

关于提高教师教育的实践性,研究成果颇丰,但从笔者搜索到的文献来看,成果大多是针对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的研究,而针对专科层次的成果很少。专科层次与本科层次毕竟在学制、生源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别,因此应该有针对性更强的研究。

二、构建专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性课程内容体系及其实施模式

(一)构建专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性课程内容体系

“实践性课程是以实践性知识为核心,主要以在实践中习得、体验、反思和分析等形式进行,是一种教师‘在行动中反思’,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以获得‘如何教’的专门的实践知识和特别的技术为任务的课程,能够为教师个体教育实践性知识的构建创造一种情境性的互动环境。”〔1〕实践性课程与理论性课程不同,具有如下特征:1.情境性。实践性课程的根本宗旨是引导师范生生成实践性知识,初步形成教育实践智慧。而实践性知识和教育实践智慧的特征决定了它们的生成离不开具体的、易变的、丰富多彩的教育情境,因此,模拟的教育情境和真实的小学教育情境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情境性是实践性课程的重要特征。2.实践性。师范生实践性知识和教育实践智慧的生成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是以具体生动的教育实际问题的解决为根本要义的过程,离不开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师范生需要自觉运用已掌握的教育理论,在真实的教育实践中反复体悟、验证、提炼,经内化而习得。实践性是实践性课程的主要特征。3.自主性。实践性知识和教育实践智慧都具有个体性,它们的生成,需要师范生有意识地在教育实践中积极地反思、体悟,通过主动建构而习得。因此,实践性课程的主体是师范生。基于对实践性课程及其特征的认识,结合专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我们认为:实践性课程目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培养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意识、掌握实践性知识、培养教育实践智慧。据此,我们认为实践性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情境认知、实践训练、行动反思三类课程。情境认知类主要包括案例教学、教学见习和教学观摩;实践训练类主要包括微格教学、说课、教学决策能力训练、教育实习、课外活动(第二课堂、社团活动、助理辅导员、导生等)、社会实践(支教、家教、教育志愿者等);行动反思类主要包括撰写反思日记、教育叙事、行动研究、毕业论文。

(二)构建专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性课程的实施模式

专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性课程体系是一个整体,其实施要遵循按阶段分步实施、螺旋式推进的原则,按照“理论学习是基础,实践训练是核心,交流反思是关键”的模式进行操作。具体内容安排见表1为保证实践性课程目标的达成,在课程实施中要注意以下问题:1.加强实践教学,树立实践性课程意识。实践性课程是培养师范生教育实践智慧,凸显教师教育师范性的重要课程,必须纳入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并保证合理的课程比重,使之真正成为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高校教师必须树立科学的实践性课程理念,明确实践性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师范生生成实践性知识、形成初步的教育实践智慧,全面掌握实践性课程内容体系和实施要求,并自觉落实到实处。2.加强理论课程教学,为实践性课程教学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教育实践需要正确理论的指导,否则只能是盲目的实践,因此,理论性课程是实践性课程的基础,提高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是保证实践性课程质量的基石。加强理论课程教学,应突出以下几点:第一,采用案例式教学。通过对具体的教学情境的描述,以生动的形式呈现小学教育教学活动的发生、发展和结果,进而展开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专业对话,实现不同视角和维度的教育思想的交锋与融合,引导师范生建构起具有独特性的个人教育理论体系。第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维品质。师范生教育实践智慧的生成,是其在复杂的教育教学情境中自主建构的过程。理论课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师范生的问题意识,鼓励他们敢于质疑问难,勇于探究,掌握思维方法,提高思维品质。第三,加强教学的示范性。在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通过自身的教学,给师范生提供可以模仿和借鉴的成功范例,使他们在掌握教育理论的同时也学会如何教学,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3.建立高校与小学合作的共同体,政府政策支持到位。情境性是实践性课程的主要特征。提升师范生的教育实践智慧,离不开丰富多彩的、真实的教育情境。小学的教育教学活动现场才是师范生获得“田野经验”的主要阵地,应该成为高校实践性课程的主要资源,但现实并非如此,由于小学在职前教师培养方面应该承担怎样的义务,在国家政策层面没有明确的规定,且小学在接待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见习、实习方面获益甚少,因此高校与小学的关系相对松散,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也就很难有真正参与小学教育教学现场的机会。提升师范生的教育实践智慧,需要构建更大的教育实践平台。借鉴诸多国家实行“高校与中小学联合培养师范生”的成功经验,将小学纳入小学教育专业培养体系必将成为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高校与小学建立起协同合作关系的共同体,全程贯通教师教育的实践平台,需要政府相关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支持,也需要社会诸多影响因素的积极参与。高校与小学合作意义上的实践性课程,也不应该停留在传统意义上的教育实习、见习层面,应该是“以教育行动研究为核心的教师教育课程。”〔2〕师范生应该有更多的、更长时间全面参与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机会,而不是以往的“蜻蜓点水”式的教育实习。4.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为实践性课程实施提供师资保障。实践性课程的实施需要既有深厚的教育理论背景,又熟悉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专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双师型”教师十分缺乏,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解决这一问题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高校教师深入小学教育教学实践。在高校与小学建立起合作共同体的背景下,高校教师参与小学的科研、教研教改工作,观摩或亲自参与小学的教育教学实践,全面掌握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及发展方向,达到“双师型”教师要求;二是实行“双导师”制。高校聘请小学优秀教师参与高校实践性课程教学,对师范生进行偏重师范性的实践指导。5.培养反思能力,引导师范生自觉开展行动研究。实践性课程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师范生积极主动的反思、体悟和自主建构,因此必须重视师范生职业认同感和反思意识的培养。对教师职业产生认同感和自豪感,才能重视自身的专业发展和教育实践能力的提升,才能产生较强的学习动机。具备反思能力和习惯,才能在实践性课程学习中不断建构个体的实践性知识,形成教育实践智慧。“反思是师范生对自身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自我检查、自我评定和自我扬弃”〔3〕,必然要在教育行动中完成。师范生要自觉地反思自己在教育实践中的亮点和问题,探究原因,总结规律,强化亮点,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应用于教育实践。这样,在教育行动中不断地反思———实践———再反思———再实践,师范生会逐渐建构起自己独特的实践性知识体系,教育实践能力也会逐渐发展,日趋完善。6.发掘更多的实践性课程资源,充分发挥隐性课程的作用。实践性课程目标达成的关键在于实践,即师范生要有更多的教育实践机会,除了我们前面列出的显性课程资源,还要充分发挥隐性课程的作用。“习得实践性知识是一个内隐的学习过程”〔4〕,通过开展具有浓厚师范色彩的特色活动,如教师专业技能大赛、教学设计大赛、教师节演讲大赛、教育电影评论、教育热点问题研讨、支教等活动,营造浓厚的师范教育文化氛围,对师范生实践智慧的提升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综上所述,专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性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支持,需要高校和小学建立协作共同体联合培养师范生,需要教师在课程实施中不断探索和积累,逐步提高实践性课程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李孔珍.教师教育课程不容忽视的内容:实践性课程〔J〕.课程•教材•教法,2007(9).

〔2〕李军靠,魏宏聚.我国职前教师教育实践性课程开发〔J〕.辽宁教育研究,2008(4).

〔3〕李梁.师范生实践性知识养成研究〔J〕.教师发展研究,2015(4).

篇3

剪纸是我国的民间艺术,有着很大的历史,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剪纸民间文化也越来越被人们注意和重视。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现代教育认为:“没有美育的教育不是完美的教育,没有经过美育学习的人不可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可见在学生中开设剪纸课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其目的是在于通过开设剪纸课,使学生了解中国民间文化的发展,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拓宽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拓宽学生活动的空间,创造一种和谐的教育氛围,让学生在剪纸活动中去发现美、创造美、爱护美。

一、培养观察能力,发展学生分析和综合能力

剪纸是一门造型艺术,它要对物体的形象进行综合分析,将物体的主要特征通过线、图案表现出来。据科学家研究证明:“人的大脑信息百分之八十来源于观察,他对于从事任何一项活动是极其重要的。”学生要用剪纸表现某一物体时,首先要具备这一物体的表象和知识,表象取决于感知,感知取决于观察,学生通过观察、记忆无题的外形特征,了解性质后,在他们的头脑中将所得的表象的积累加以综合分析,找出主要特征图案,在运用剪纸技能将物体图案剪出来。例:学生剪花卉,老师提供学生的剪纸作品;课前让学生到公园、花市去观察,在通过观察过程中,对花卉的主要特征有了了解,在花市又体会花的美丽,通过这一系列的观察活动,学生能按自己的意愿和想法检出各种花卉的图案,学生在剪纸的过程中由于观察的角度不通,欣赏水平不同,对花卉的情感体验不同,所剪出来的花卉千姿百态,无奇不有。通过老师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观察,开阔眼界,学习分子综合。这是发展学生分析和综合能力思维和创造想象的基础。

二、让学生从小学习系统的剪纸技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在剪纸课中,教学生剪纸的目的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唤起学生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兴趣和愿望。然而要发展学生创造能力,就必须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教学。剪纸技能有折叠剪纸,对称和不对称剪纸,单色和复色剪纸,复色剪纸又可分为绘色、套色、分色等。

小学低段学生剪纸一般先学习折叠剪纸,将一张正方形的纸折叠成三角形或正方形,然后在纸上剪图案,展开后就是一朵花或其他图案,老师先教学生折叠剪纸方法,学生学会后,老师就要为学生学习创造留下空间,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这也是创造性思维的过程,由于技能的熟练和知识经验的积累,对物体图形的综合能力有了提高,学生不断长生新的构思,再通过技能将新的构思表现出来,学会剪纸技能,为学生创设了想象和创造的空间。

三、求异求新,增强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

学生在学会剪纸技能的同时,常常不满足自己对于真实地、形象的表达自己印象的需求,会产生新的构思,将他们看到的印象重新组合成为一个新的整体,这是学生的想象创造开始萌芽。通过实践操作,幼儿创造事先构思的能力不断增强。由于剪纸技能的不断提高,手部肌肉发达,学生就能较自由的,随心所欲的驾驭剪刀,剪出自己想象中的各种图案,剪出的线条细巧、流畅、光滑,图案千变万化,无奇不有,深受人们的喜爱。

在剪纸课中,让学生自己介绍自己的作品,对启迪学生求异求新思维的极好的机会。老师、家长对学生的剪纸作品比较难了解学生剪纸时的创造性思维,一定要通过学生自己介绍制作作品时的创造性思维,家长、老师才能了解剪纸课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能起到很大作用。例:二年级有一堂剪纸课是花卉,有一个学生剪贴花卉时,一朵花只剪了三瓣,如果按老师、家长的眼光去评价,这幅作品时剪坏的,应该算失败的。可在这个学生眼里有他的世界,他的世界是那么的精彩。当这位学生自豪的介绍他的作品时说:“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采到了一朵七色花,这多七色花可完成你的七个梦想,我取下一瓣完成了我一个梦想,我又连续去下了三瓣花瓣,完成了我四个梦想,我手中还剩三瓣花,我很喜欢它,又舍不得它,所以我今天就剪了这一朵三瓣花。”这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获得了一阵阵喝彩声,这就是孩子的世界,一朵三瓣花给孩子充分的想象及创造思维。

篇4

智慧化是继工业化、电气化、信息化之后,世界科技革命又一次新的突破。利用智慧技术,建设智慧城市,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和特征。智慧城市是以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等网络组合为基础,以智慧技术高度集成、智慧产业高端发展、智慧服务高效便民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发展新模式。就实质而言,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交通、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作出智能响应,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智慧城市理念的提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大创举。2008年11月,在纽约召开的外国关系理事会上,IBM(一家提供信息服务的跨国公司)提出了“智慧的地球”这一理念,进而引发了建设智慧城市的热潮。2010年6月2日,在世博会期间,“2010智慧城市全球峰会”在上海举办,智慧城市的理念和建设方案借此契机,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认同。

我国建设“智慧城市”序幕的正式拉开则源于2012年12月5日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2013年11月14-16日举行的第十三届中国信息技术博览会上,由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专家起草的《中国智慧城市标准体系》正式,对“智慧城市”的定义、体系、功能特征、建设关键部署等进行了详细阐述,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依据。

智慧技术高度集成

上下班高峰期,只要轻按车载屏幕就知道堵点详情,轻易避开;老人在家发生突况,只需按无线救助电话上的紧急按钮,就能迅速连通社区服务中心;通过3G网络和智能手机终端,实现对纳税户实时管理跟踪……

智慧城市是一个涵盖智慧金融、智慧网络、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旅游、智慧文化等方面的大系统,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的出现将改变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把人们的衣食住行通过信息数据串联以来,进行随时随地的信息查询与业务办理,开创新的生活模式。

智慧医疗已成为智慧城市中最重要的应用之一。急救车上的医护人员通过移动高清视频获得清晰、快速的远程指导;社区医生带上移动医疗诊断设备可随时请大医院名医进行远程会诊;便携小巧的计步器随时采集传输运动信息,利用手机进行运动量和运动状态的展现和接收专家的健康指导建议……

智慧教育由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数字课件、公共服务平台和先进的云端设备组成的开放校园。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借助电脑、数字电视、手机等各种云端设备进行主动、高质量和个性化的学习。

智慧旅游利用信息化的技术,把一些旅游资源进行整合,然后为广大游客量身定做,提供适需对路的旅游产品。

随着一系列智能交通、智慧医疗、智能家居等应用,智慧城市将成为新一轮的产业模式,革新着城市管理方式,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智慧产业高端发展

智慧城市建设作为实现新型城镇化,已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中央也频频表态要“开展智慧城市建设,促进信息消费”。

2012年12月,住建部印发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和《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前不久上报国务院的《关于促进我国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已获国务院明确批复。

由于智慧城市涉及到智能楼宇、智能家居、路网监控、智能医院、个人健康与数字生活等诸多领域的融合与创新。业内估算,“十二五”期间用于建设智慧城市的投资总规模将可能高达5000亿元,全国范围智慧城市建设将带来2万亿元的产业机会。

从智能安防到智能电网,从二维码普及到“智慧城市”落地,作为被寄予厚望的新兴产业,物联网正四处开花,悄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2012年,我国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达到3650亿元,比上年增长38.6%。专家指出,在未来几年,技术与标准国产化、运营与管理体系化、产业草根化将成为我国物联网发展的三大趋势。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在建设智慧城市领域的直接投资已经超过3000亿元。2013年4月10日,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组织的智慧城市创建任务书编织培训会上提供的信息显示:继国开行提供不低于800亿元的投融资额度后,又有两家商业银行作出承诺,表示将提供不低于国开行的授信额度,支持智慧城市建设。另有其他投资机构也在2013年4月初签订了2000亿元的投资额度。粗略估计,相关投资或将超过4400亿元。

“智慧城市”建设进入高峰期。快速的城市化进程推动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智慧服务高效便民

在大连西岗区日新街道的“智慧社区”展示室,工作人员通过手中的遥控器,在高清电视上向居民演示刚刚上线的“智慧社区”便民服务专栏。居民今后通过高清电视平台,足不出户就能全面了解各项办事流程,参与社区活动。

在智慧城市的市民端,以市民为中心整合了政府各个部门的城市管理服务和城市商业服务,市民可以通过互联网、智能终端、语音电话、有线电视、社区服务站等多种渠道随时获得城市服务。

通过不断加载的服务获取大量的数据,推动城市的系统化,构建一个美丽的家园、美丽的城市。

智慧城市的发展模式,由过去的建设改为经营,由政府牵头改为鼓励带资建设。这不仅仅是技术的变革,更是政府职能的转变,促进政府服务升级。智慧城市将更强调为老百姓提供服务,为公众提供服务,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为社会提供服务,这是现在智慧城市所倡导的,在这个倡导下政府更多的是起服务作用,而服务对象就是老百姓以及企业。

篇5

关键词:智慧城市 创新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一、智慧城市发展背景

人类生活的城市是由关系到城市主要功能的不同类型的网络、基础设施和环境六个核心系统组成:组织(人)、业务/政务、交通、通讯、水和能源。这些系统不是零散的,而是以一种协作的方式相互衔接。而城市本身,则是由这些系统所组成的宏观系统。

智慧城市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面向知识社会环境下的创新,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维基、社交网络、综合集成法等工具和方法的应用,实现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以及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创新。智慧城市是继数字城市之后信息化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

二、智慧城市主要特征

具体来说,“智慧城市”需要具备四大特征: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以及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创新。

1、全面透彻的感知

智慧城市利用各类随时随地的感知设备和智能化系统,智能识别、立体感知城市环境、状态、位置等信息的全方位变化,对感知数据进行融合、分析和处理,并能与业务流程智能化集成,继而主动做出响应,促进城市各个关键系统和谐高效的运行。

2、宽带泛在的互联

各类宽带有线、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城市中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的全面互联、互通、互动,为城市各类随时、随地、随需、随意应用提供了基础条件。宽带泛在网络作为智慧城市的“神经网络”,极大的增强了智慧城市作为自适应系统的信息获取、实时反馈、随时随地智能服务的能力。

3、智能融合的应用

现代城市及其管理是一类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新一代全面感知技术的应用更增加了城市的海量数据。集大成,成智慧。基于云计算,通过智能融合技术的应用实现对海量数据的存储、计算与分析,并引入综合集成法(综合集成研讨厅),通过人的“智慧”参与,大大提升决策支持的能力。基于云计算平台的大成智慧工程将构成智慧城市的“大脑”。技术的融合与发展还将进一步推动“云”与“端”的结合,推动从个人通讯、个人计算到个人制造的发展,推动实现智能融合、随时、随地、随需、随意的应用,进一步彰显个人的参与和用户的力量。

4、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创新

面向知识社会的创新重塑了现代科技以人为本的内涵,也重新定义了创新中用户的角色、应用的价值、协同的内涵和大众的力量。智慧城市的建设尤其注重以人为本、市民参与、社会协同的开放创新空间的塑造以及公共价值与独特价值的创造。注重从市民需求出发,并通过维基、微博等工具和方法强化用户的参与,汇聚公众智慧,不断推动创新,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智慧城市建设部分项目

1、智慧公共服务

建设智慧公共服务和城市管理系统。通过加强就业、医疗、文化、安居等专业性应用系统建设,通过提升城市建设和管理的规范化、精准化和智能化水平,有效促进城市公共资源在全市范围共享,积极推动城市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协调高效运行,在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的同时,推动城市发展转型升级。

2、智慧社会管理

完善面向公众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设市民呼叫服务中心建设,拓展服务形式和覆盖面,实现自动语音、传真、电子邮件和人工服务等多种咨询服务方式,逐步开展生产、生活、政策和法律法规等多方面咨询服务。开展司法行政法律帮扶平台、职工维权帮扶平台等专业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着力构建覆盖全面、及时有效、群众满意的服务载体。进一步推进社会保障卡工程建设,逐步实现多领域跨行业的“一卡通”智慧便民服务。

3、加快推进面向企业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继续完善政府门户网站群、网上审批、信息公开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进“网上一站式”行政审批及其他公共行政服务,增强信息公开水平,提高网上服务能力;深化企业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实施劳动保障业务网上申报办理;推进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服务职能,创新服务手段,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

4、智慧安居服务

开展智慧社区安居的调研试点工作,在部分居民小区为先行试点区域,充分考虑公共区、商务区、居住区的不同需求,融合应用物联网、互联网、移动通信等各种信息技术,发展智慧家居系统、智慧楼宇管理、智慧社区服务、社区远程监控、智慧商务办公等智慧应用系统,使居民生活向“智能化”发展。

5、智慧教育文化服务

积极推进智慧教育文化体系建设。建设完善教育城域网和校园网工程,推动智慧教育事业发展,重点建设教育综合信息网、教学资源库、虚拟图书馆、教学综合管理系统、远程教育系统等资源共享数据库及共享应用平台系统。继续推进再教育工程,提供多渠道的教育培训就业服务,建设学习型社会。

6、智慧交通

建设“数字交通”工程,通过监控、监测、交通流量分布优化等技术,完善公安、城管、公路等监控体系和信息网络系统,建立以交通诱导、应急指挥、智能出行、出租车和公交车管理等系统为重点的、统一的智能化城市交通综合管理和服务系统建设,实现交通信息的充分共享、公路交通状况的实时监控及动态管理,全面提升监控力度和智能化管理水平,确保交通运输安全、畅通。

7、积极推进智慧安全防控系统建设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深化对社会治安监控系统的智能化建设,整合公安监控和社会监控资源,建立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管理信息平台;积极推进应急指挥系统、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系统、自然灾害和防汛指挥系统等智慧安防系统建设;完善公共安全应急处置机制,实现多个部门协同应对的综合指挥调度,提高对各类事件防范和应急处理能力。

四、智慧城市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要注重系统工程,科学构建智慧城市,使智慧城市能够统筹规划、综合集成资源,总体效果能够最好,并且使智慧城市的产业经济、市政管理、社会民生、资源环境和技术能够得到高度智慧管理。

第二,要在开展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上,来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实现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转型过渡,实现创新型国家的目标。

第三,要强调优化配置,构建两型性社会,就是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统一实现人、物、环境的协同共享、优化配置,以此来发展我们城市的产业经济、市政管理、社会民生。

第四,以人为本,科学化管理,从而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来提升政府的行政服务效能和管理模式,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实现创新社会管理。

第五,整合和共享提升城市基础支撑的建设,以最大限度的开发整合和利用城市各类信息资源为核心,推进实体技术设施和信息设施的整合共享,从而提升城市各个领域智慧环境的充分应用。

21世纪的“智慧城市”,能够充分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于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的响应,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参考文献:

陈劲.绿色智慧城市.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9).

吴胜祖等.智慧城市:技术推动和谐.杭州:浙江大 学出版社,2010,(10).

作者简介:

篇6

关键词:教育智慧教师专业化教学机智

智慧的教育需要教育的智慧。当我们的教育停留在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的时候,教师的知识是最重要的;但当我们的教育已经发展到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智慧的时候,教师的智慧无疑就和教师的知识同等重要,甚至更加重要了。《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一书中叶澜教授将教育智慧归结为解决教育教学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能力,转化教育矛盾和冲突的教育机智,及时选择、调节教育行为的魄力,促进学生积极发展和创造的魅力等几个方面。我认为,教育智慧是教师良好的教学行为体现的一种品质,是教师具有的教育理念、教育意识、教学能力、教学艺术等方面的整合统一,是教师专业化的一种新境界。

一、教师教育智慧的表征

(一)独特性

独特个体性是教师智慧的首要表征。教育智慧具有高度的个体性色彩,体现着教师区别于他人的、个体的、个性化的独特教学风格。教育智慧是教师个体在教学过程中逐渐生成的;是某个人不断经过实践经验的积累与重组的结果;是教师基于专业上的需要,通过发现、修正与内化等复杂的过程所建构的。教师不断将既有的知识融入课堂教学中,并经过个人的重新诠释与转换过程,使智慧的生成符合现有的环境需求。所以,教育智慧是个体在日常教学中通过体验、感悟、思考和实践等方式逐步生成的,是受教师个体的思维、个性、知识储备、自我形象、职业动机,以及所处的教育环境等的影响。它蕴涵了教师将一般理论个性化,及与个人情感、知识、观念、价值、应用情况相融合的结果。

(二)情感性

“教育的智慧性是一种以儿童为指向的多方面、复杂的关心品质”。①对教育的责任感与情感是使教育智慧充满真善美的重要条件。教育智慧之所以是教育智慧,一方面说明它的确是智慧,即高尚的才智,另一方面说明它在教育问题的解决中的确能够发挥作用。更深入地思考,教育智慧符合真、善、美的标准。因为它是教育活动规律的创造性运用,它是巧妙的;对学生的爱是创造性运用教育规律的动力;对学生的爱保证了教育思考必然利于学生的发展;教育情感的渗入是教育智慧美的重要特征。教育智慧是使用爱的智慧,教育的使命要求教育者对孩子有责任与关爱,它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基本条件,是教育者在教育上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

(三)科学性

教育智慧能根据不同的教学条件、教学对象和复杂多变的问题,依靠教师直觉、灵感、顿悟和想象力的即兴发挥,在一瞬间把握事物的本质,做出相应的判断和裁决,从而采取不同的适合特定情境的行为方式和方法,以实现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沟通、融合。经过对优秀教师或专家型教师的研究,发现他们对教学情境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与判断力,对问题的分析更为清晰和透彻,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更具有独特性、新颖性和恰当性,即拥有丰富的“教育智慧”。拥有教育智慧的教师,能够在解决问题时从多角度加以整体把握,洞察多种可能性,并迅速做出决策。

(四)缄默性

教育智慧是不能通过语言进行逻辑说明的,不能以规则的形式加以传递,是“潜移默化”“近朱则赤”“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智慧是人们通过身体的感官或知觉而获得的,往往缺乏清晰的条理与明晰的意识,是“非批判的知识”,也很可能不在教师清晰的意识范围之内,也无法清楚的表达或理性的加以反思,但它往往与教师日常的生活与经验仅仅相联,甚至可能是教师自己也说不清从什么地方获得的,是只能意会的一种体验。

(五)艺术性

教育智慧是科学化的艺术力量,又是艺术化的科学力量。教育智慧的力量具体表现为这样几种能力:一是对教育问题的逻辑化理解能力;二是对教育问题的直觉把握能力;三是创造性地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这三种能力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都能显现出科学的穿透力和艺术的感染力。对教育问题的理解,基本上是一个科学问题。自然,理解教育问题的能力基本上是一种科学能力。但是,教育智者对教育问题的理解,其角度、方式,完全可以上升为艺术。对教育问题的直觉把握几乎就是艺术。但是直觉之所以能够发生,却一定是建立在无数次逻辑把握基础上的。假如教育者没有深厚的教育科学、人文科学的素养,对教育问题的直觉把握即使发生也很难靠得住。创造性地解决教育问题,具有很强的艺术特点。观察教育智者的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就等于是在欣赏教育智者的艺术表演。观察者深知其美,深知其妙,但无法重复,无法获得。

二、教师教育智慧的生成

(一)教师教育智慧生成的内部条件

1.高尚的教育道德是教师教育智慧生成的核心。

(1)爱岗敬业

教育信念,是教师对教育事业、教育理论及基本教育主张、原则的确认和信奉。教育信念的集中表现是教师对教育工作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教师的责任感在于把培养教育好每一个学生作为自己神圣的职责,教师的事业心就是坚信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是崇高的事业。

(2)爱学生

师爱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对教育教学效果来说,意义重大。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充满爱意的成长环境,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要作到“四有”,即:一有对学生爱的情感。二有对学生爱的行为。三有对学生爱的能力。四有对学生爱的艺术。

(3)爱美

只有爱美的教师才能塑造美的心灵,培养好的人才。我认为教师的爱美,主要表现为自爱。自爱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外在的,包括仪态美、语言美、书法美等;二是内在的,包括人格美,情感美等。

(4)爱知识

首先是向自己的教育对象学习。其次要向外行人学习。第三要向书本学习。第四要向社会学习,向大自然学习。

2.科研是教师教育智慧生成的重要途径。

科研兴教、科研兴校,是大幅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成功之路,而且也是一大批优秀教师成长的成功之路。教师科研能力的强化,正是教师创造力的表现,是教师教育智慧的体现。

(1)科研意识的培养

教育科研意识就是对教育活动的有意识的追求和探索,是运用教育科学理论指导教育活动的自觉,是对所从事的教育活动的一种清晰而完整的认识。教育科研意识由三个要素涵盖,即教育的信念与热情,教育的知识与经验,教育的眼光与智慧。

(2)在教学中开展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就是通过实践者在自然情境下对自身的实践进行研究,它以自主、实践、开放、反思为主要特征,以研究与开放式研讨为原则,以实践情境为主要研究场所,研究旨在解决现实问题,并通过实践来检验实践者对现实问题的看法是否正确,解决问题的设想和措施是否有效,实践者反思自己解决问题行为的成败,以达到研究者理性的自觉,进而切实地改变现实。行动研究有三种研究起点:

第一种研究起点是:研究起始于“不明”的情况。也就是指教师常可以因为一些大大小小的“疑惑”而开始进行研究。比如一种有普遍意义的反常倾向、学生中比较固定的落后行为、课堂中的意外、教学的无效等一时无法解释的现象和长期存在的问题,都可以成为一项研究的起点。第二种是以现象的追问为起点。把自己放在里面以对现象的追问为支点提出“问题”,在这个过程中,研究者必须以深度介入的态度把自己放到事件的当中去。这是因为:“自己的问题”自己更为熟悉,因此就最有发言权,最容易把握。而且从感情上来说也更容易接近和投入。第三种是教学即研究。现象是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研究理所当然要根植于实践。在解读研究的过程中,要把自己的日常备课、教学过程、教育策略、相关活动的内容,与自己提出的研究问题紧密结合起来。

(3)建立激励机制,创设科研氛围

良好的氛围和高涨的积极性是促进教师科研素质不断提高的重要条件,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必须在这两方面下足功夫。一是氛围的创设,要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科研活动,如组织教师外出学习考察或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请专家来校开设讲座,指导教师开展科研等,通过活动促成良好科研风气的形成。二是建立物质与精神奖励的激励机制,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对教师的教育科研成果给予精神上的表彰与物质上的奖励。同时要把教师的教育科研成果与职务评聘、评优、晋升、获得科研资助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充分调动教师从事科研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反思是激发教师教育智慧的源泉。

教学反思是教师把自己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自己的教学观念和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效果。教师进行教学反思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理论的引领。理性思维就是从日常教学情景中获取价值的第三只眼睛。而这种充满智慧的理性思维的养成,本身就与孜孜不倦的理论学习与勤勉不殆的实践思考密不可分。一线教师最大的问题就是工学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简单办法就是要养成学习理论的好习惯,同时要学会围绕所思考的教育问题组织资源,开展研究。这样,研究、学习就成为工作的一部分,而教学实践也就成为对教学假设的实证性研究。当工作、学习、研究三位一体时,教师也就实践了“教师成为研究者”的理想。

(2)要具有问题意识。教学反思的功能之一就在于能够唤起教师对教育生活事件中最真实的问题的关注,是教师走向研究者、走向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一步。问题意识至少包含了这样一些要点:这是个什么问题?这个问题有意义吗?这个问题有根据吗?这个问题有针对性吗?这个问题能解决吗?当我们用这些疑问去思考我们所面对的教育现象时,也许就会从中发现那些真正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从方法上讲,采用文献法是做好这一工作的重要开始。只有通过查阅文献,才能够知道别人在这一点上已经研究到什么程度了,也才知道自己的研究有没有价值。如果我们善于围绕一个明确的主题(问题)开展相关文献的收集、整理工作,就能够由此而上升到研究的层面。

(3)积极对话。对话,是走出个人视界的平台。教师作为个体的精神劳动者,更需要多元的精神碰撞与交流。教学反思,如果总是停留在个体的层面,客观上就会影响到反思的深刻性,影响到反思者个体的成长。与同伴、专家的对话、交流则会丰富反思的内涵,扩张反思的效果,修正反思的偏差,提高反思的品质。

4.偶发事件的恰当处理凝现着教师的教育智慧。

教学机智是教师巧妙应对变化了的课堂场景或灵活机智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能力。教师的教学机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教师具有敏锐的观察力、灵活的思维力和果断的意志力。二是教师具有对学生深度的了解和诚恳爱护和尊重的态度。三是教师具有长期积累的知识经验以及教育技巧。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凝练教育机智:

(1)抓住不同个体的认识矛盾和思维碰撞,在师生共同的问题探讨中化解矛盾冲突,展示教学机智。(2)正视学生独特的观察视角和思维流向,在学生出其不意的问题发难中稳住课堂阵脚,彰显教学魅力。(3)捕捉学生平凡中的发现,在对事物的比较探究中抓住问题实质,提升教学品位。(4)运用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在一反常态的问题处置中吸引学生视线,凸显教学风采。(5)发掘与课堂关联的教育因素,在猝不及防的教育情境中巧于化害为利,发挥教育智慧。(6)以发现的眼光看待学生,在吸收学生独具慧眼的教学建议中把握认识标高,提高教学境界。(7)关注学生的举手投足,在解读学生的弦外之音中师生感同身受,展现人格魅力。(8)确立正确的教材、教参观,在对教材的质疑批判中注重创造发现,强化教学艺术。

(二)教师教育智慧生成的外部条件

1.建立民主、自由的校园文化。

学校文化对教师的影响是很大的,他一经形成便成为学校成员所共有的和必须遵守的(有主动和被动遵守之分)的学校普遍文化,并对学校成员所共有起着规范和束缚作用。不良的学校文化组织只会妨碍教师教育智慧的生成,使教师不愿创新或不敢创新,教师只有按照教材、教学大纲和各种教学纲要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标准化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

民主、自由的学校组织文化允许教师进行革新、为教师各尽所能提供空间。在民主、自由的学校组织文化中,教师享有学术自由,充分享有教学和管理的权利。学校行政人员过多的咨询、顾问、视察等使得教师的自由权受到了侵犯,以致于教师本人也满足于驯服的执行学校的规程、上级的行政指令,而不把自己看作专业技术工作者。少了行政不必要的监督,教师更能自由表达自己,自觉自愿的进行教学创新,探究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在自由的教学中,教师关注更多的是学生,而不是教学,只有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的教育智慧才能够得以真正的释放。

2.学校要创设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校园文化。

对于一所学校来说,首先要创设积极的学习氛围。学习的氛围就是一种校园的文化,特定的校园文化形成有一个长期的酝酿过程,需要领导和教师树立一个共同的愿景,每一个人都为之而不断的努力奋斗。作为一校之长和学校的领导集体,都应该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从思想和理念的高度重视自身的学习,并积极与教育教学的实践相结合,创造出新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作为教师自身来说,也要从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认识学习的重要性。教师是一个专业,要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面对日新月异的信息和新知识,都不得不重视学习与吸收,把握新的形势和新的信息,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其次要开辟专门的学习场所和学习时间。学习要开辟专门的学习场所,让教师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在学习场所和学习时间里,让教师们一起分享教学中的喜怒哀乐,一起学习新的理念与内容,一起畅谈体会心得,一次来丰富教师的生活,获得一种教育教学的方法与理念,获得乐观的生活心态和浓浓的人文关怀。在学习的形式上,可以是多种多样、求新求异。看教育理论书籍是一种基本的学习方式,除此之外,可以在听课中学习,研讨交流中学习,思考现象中学习,网上论坛中学习……在各种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过程中调动教师的学习积极性,造就乐于进取的心态和不懈追求的动力。

注释:

①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2

参考文献:

[1]刁培萼吴也显.智慧型教师素质探新[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37

[2]叶澜白益民.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63-166

[3]王枬.教育智慧:教师诗意的栖居[J]社会科学家,2002,3

篇7

关键词:艺术设计人才;创新素质;创新教育

21世纪的知识及科技发展飞速,这也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大特征,社会发展应具备大量创新性综合素质艺术设计人才,这样才能支撑现代化社会发展。创新是各项艺术设计活动的源泉,设计活动均是基于创新而展开的,设计中应极具创意性及创新性,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应注重其创新素质培养,这主要是要求整个教育过程均具备创新特征。创新教育属于启发式教育,其也是一种个性化教育及高层次素质教育。

一、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意义

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可以说是具备创新素质的学生而推进,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更是民族持续发展的不竭源泉。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创新力就是国家核心竞争力,国家的创新力主要源于国民创新力,这时青少年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则极为关键,这也是教育创新的关键内容。并且,知识经济时代下更需要具备创新素质的建设者、支撑着。21世纪的今天,经济快速提升均是基于各类资源及资本的规模及增量,这则主要涉及知识积累及应用与创新,此类知识密集型及智慧密集型经济可谓是知识创新及传播与应用的主要特征,这也是知识经济时代中,社会产品所体现出的知识创新载体。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亦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人类的各种实践活动均具目的性,创新性更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关键。知识经济时代下的计算机被广泛应用,其间基于计算机的诸多智能机器也替代了人类智力劳动,不过智能机器不能取代有创意的各项智慧活动,这时则创新素质是人类最重要的素质。

二、艺术设计人才创新素质构成

(一)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主要是善于发现新的问题,且创新、突破,可自觉产生创新动机,这也是创新型人才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同时也是创新切入点及出发点。教育者应合理利用学生个体主观创新能动性,采用各类教学方式及活动,适宜的增强学生追求创新意识及洞察力提升。创新型人才往往对新问题有着极高敏感度,具备更强的问题亦是,对各类新鲜事物非常敏感,可着眼于普通事物而发现其间不寻常性。

(二)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则包括高度敬业精神及开拓精神和坚韧品格,且应具备较强的好奇心。这些均是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这也是创新的原动力。创新型人才往往视野非常开阔,创新是基于前人经验及知识和理论的新型实践活动,这包括总结新经验及新知识和新技术与新产品。创新型人才应熟练掌握专业领域知识,也了解其他行业的基本理论,这样才能真正的综合应用。

(三)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主要是指创新思维能力及创造性计划,且组织和实施设计活动的能力,其间也包括创造性开发设计产品能力,这些均是创造型人才应具备的核心素质。创造型人才应具备极强的想象力,同个问题可于不同角度分析及认识,思维跳跃性大且可于新、旧知识中随意穿插和交替,从而快速综合自己的知识而处理所遇到的问题。

(四)创新人格

创新人格属于一种极具个性化且独特的特征,却具备相对稳定的心理行为模式,这也是创新型人才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亦是不断创新的原动力。创新人格是指人格及气质与能力等特征的综合,主要表现为具备创新动机及创新情感和创新意志,加上创新毅力及创新行为等,这其间也包括遗传因素影响,不过经过后天教育及培养亦能形成。创新人格培养及发展可开发学生创新意识,这时则要求教育者应注重学生创新活动内在动力激发,此类非智力素质应长时间保持、巩固、加强。学生创新人格存在个体差异及年龄差异等,创新教育则应注重学生整体个性及个体个性,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类教育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及主动实践和主动思考,且主动探索且主动创造,这样才能有效培养学生创造意识。注重学生个体潜在创新意识激发,确保学生创新主体意识及个性共同发展,使得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个性特征。结语时代的变迁而使得艺术设计教育观念及教学内容和方式均出现颠覆性变化及改革,社会发展应具备大量创新性综合素质艺术设计人才,这样才能支撑现代化社会发展。本文分析了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意义,基于此探析了艺术设计人才创新素质构成,以期提升国内艺术设计人才创新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雍建华.素质教育背景下高职艺术设计应用创新人才培养探索[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6.

[2]王洪波.试论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教育[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3]杨晓慧.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5,1.

篇8

关键词:孟子,仁义礼智,人格结构。 分类号B84-09

孟子(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鲁国邹(今山东邹县)人。其生卒年有多种说法,现一般都倾向于元代程复心《孟子年谱》的考订,即生于周烈王四年,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是先秦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曾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孔仅)的门人,是儒家曾子、子思学派的继承者。在儒家学派中,他的声誉和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将二人的思想体系称为“孔孟之道”。

孟子学有所成后,同孔子一样地周游诸侯各国。宣传自己以“仁义”为核心的政治主张,但被认为不合时宜而未采纳。后退而著书立说,教授门徒,积极从事教育工作。遗留下来的著作有《孟子》七篇。其思想博大精深,对后世影响极大,至今仍具有一定的生命力。本文仅拟就其提出的“仁义礼智”人格结构论作些探讨,以向海内方家请教。

1 孟子“仁义礼智”四因素人格结构的先天基础

按照孟子的说法,他的“仁义礼智”四因素人格结构是以其所说的“四端”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何谓“四端”?先请读他所写的如下的两段话: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孟子・公孙丑上》)

侧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孟子・告子上》)

这两段话表述了四层意思:一是直截了当地提出了四个善端,即侧隐、羞恶、辞让与是非。二是认为。人之有“四端”,就如同人的身体有四肢一样,是其本身所固有,甚至是先天的与生惧来的;三是它们的发展也是自然而然的,如“火之始然(燃),泉之始达。”四是指出,如果将“四端”“扩而充之”,就可以发展为仁义礼智四种人格因素。五是强调把“四端”“扩而充之”的重要性。也就是说,培养与发展“仁义礼智”四因素人格结构是非常重要的。

这里要指出的是,上述“四端”指恻隐、羞恶、辞让和是非而言,是仁义礼智赖以发展和形成的基础,这是一般的共识。但也有学者认为, “四端”指仁义礼智本身。使其“扩而充之”,就可以发展为圣人。我们认为。仁义礼智是后天的形成物,属于社会范畴。不可能以萌芽状态而与生俱来。因此把仁义礼智归为“四端”是说不通的。而恻隐等确实是先天的形成物,属于感情范畴,能够以萌芽状态(“端”)而与生俱来。这是可以理解的。就是说,恻隐等“四端”是心理潜能。即人格潜能,是形成仁义礼智四因素人格结构的前提或基础。按孟子的意思,“仁义礼智根于心” (《尽性上》),没有此“四端”潜能的“根”存在,就不会有仁义礼智四因素人格的结构的形成。

2 孟子“仁义礼智”四因素人格结构的特征分析

这一人格结构的诸因素包含有许多特征,现就其主要者作些分析:

2.1 仁

“仁”的总体特征是仁爱。其“派生”特征有:

(1)爱人。众所周知, “爱人”是孔子所说“仁”的核心思想。孟子是其继承者。如他就直截地提出了“仁者爱人”(《离娄下》)的命题。还说过“爱人者人恒爱之”(《离娄下》)的话。他主张“仁民”(《尽心上》);提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梁惠王上》)等。这也是爱人的体现。

(2)爱物。爱人者必然爱物。孟子即提出了“仁民而爱物”(《尽心下》)的命题,认为对民(人)施以仁爱者,就一定会爱惜万物。

(3)爱己。爱己是爱人与爱物的起点,一个不爱自己的人,是难以做到爱人与爱物的。

(4)同情心。孟子说:“侧隐之心,仁也。”这“恻隐之心”就是“不忍人之心”,亦即同情心。孟子认为要像禹、稷那样,“思天下有溺者,由(犹)己溺之也”,“思天下有饥者,由己之饥也”(《离娄下》),便是讲的这种同情心。

(5)愉快。具有仁爱之心的人,爱人、爱物与爱己统一在内心,必然会有愉快的体验。

2.2 义

“义”的总体特征是正义。其主要特征有:

(1)公正。孟子认为仁内义外,因而主张“居仁由义”。他又说:“义,仁路也。”(《告子上》)“义,人之正路也。”(《离娄上》)认为“义”是人们达到“仁”德所必须走的一条正确的道路。或仁者爱人所必须遵守的一条正确的原则。即是说,人们的行义或义行,必须公正无欺,令人信服。

(2)合理性。孟子说:“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尽心下》)意谓人们都有不应当或不愿意做的事。而要去做自己应当或愿意做的事,这就是“义”。朱熹云:“义者,心之制,事之宜也。”(《孟子集注》)可见“义”确实含有行为的合理性。

(3)羞耻心。孟子云:“羞恶之心,义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这“羞恶之心”就是羞耻心。他是很重视羞耻心的。如说:“耻之于人大矣!”(《尽心上》)又云:“人不可以,之耻,矣。”(同上)这从正反两面说明了羞耻心是十分重要的,一个人不可以没有羞耻心;而不以“”感到“”的人,那就是十足的者。

(4)舍生取义。同孔子赞扬“杀身成仁”一样,孟子则赞扬“舍生取义”,即都是要求人们具有自我牺牲的精神。

(5)去利怀义。孟子主张“去利怀仁义”,反对“去仁义怀利”,(《告子下》)认为“为利”是小人的行为、贼的品质;而为义,就是“为善”,则是君子的行为、圣人的品质。

2.3 礼

“礼”的总体特征是礼制。其“派生”特征有:

(1)礼貌文雅。孟子说:“辞让之心,礼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也。”这“辞让”就是要求人们有礼貌文雅的行为。

(2)恭敬。孟子说:“恭敬之心,礼也。”又云:“有礼者,敬人,……敬人者人恒敬之。”(《离娄下》)足见“礼”含有“恭敬”的成分,可以调节人际关系。

(3)遵纪守法。在一定的意义上,“礼”就是法制的代名词。

(4)克制。无论遵守礼节或讲究礼貌,不善于自我克制与调控的人是不可能做到的。

(5)和谐。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公孙丑下》)这“人和”就是要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

2.4 智

“智”的总体特征是智慧。其主要特征有:

(1)精明。孟子说“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也。”这“智”能够辨别是非,自然是精明的表现。孔子也有这个意思。如他说:“智者不惑”。(《宪问》、《子罕》)只有精明的人,才能“不惑”,即辨别是非。

(2)积极思维。孟子认为,“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告子上》意谓学习必须运用心官,积极思维;积极思维才能获得知识;否则,就不能获得知识。现代心理学认为,思维是智力活动的核心因素。孟子的所谓“智”,当然也含有重要的思维成分。

(3)集中注意。孟子曾说:“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告子上》)学习(如学下棋)必须集中注意,才能有所收获;反之,“不专心致志”,那就会什么也得不到。现代心理学认为,注意是智力的一个组成因素。孟子所说的“智”,自然也含有注意的成分。

(4)“反求诸己”。其意是,如果一个人的道德行为不端正,就应当自我反省来予以判断并改正。这种反省功夫,是与人的智慧分不开的。

(5)灵活性。人们必须善于灵活地认识和处理事物和问题,只有具备智慧灵活性的人才能做到这一点。

3 应当讨论的几个问题

3.1 把孟子的“仁义礼智”说成是四因素人格结构的依据

西方现代人格研究通常采用的一种重要方法是所谓的“词汇学假设”。这一方法早在上世纪2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等所提出。其论据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的人格特征或个体差异都已被编码在他们的语言之中,只要对某种语言中与人格有关的词汇进行分析,就可以获得在该语言背景下表现人们心理和行为的重要特点即人格特质。据此。我们就完全有理由设想:在使用同一语言的民族中,千百年来所形成的人性因素、道德特点或民族精神,一定会被积淀在少数的某些词汇或词组中。而这些词汇或词组就可以作为我们打开人格因素结构之谜的一把金钥匙。孟子的“仁义礼智”便是。所以,我们就直接地把它作为四因素人格因素结构来加以分析。

3.2 现代中国人是否具有“仁义礼智”的人格结构

孟子提出的作为善性构成因素的“仁义礼智”,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早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在现代中国人的思想、心理与行为上,都必然会自觉地或不自觉地打上了一定的烙印。或者形象地说。只要不数典忘祖的话,现代中国人的血液里,都或多或少地流淌着仁义礼智的精神。承认这一点。乃是继承与发扬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一种具体表现。我们应当大声疾呼:不要数典忘祖,在现代中国人的人格结构里,肯定是具有“仁义礼智”四因素的。

3.3 现代中国人是否应当具有“仁义礼智”的人格结构

现在,我国社会正处在急剧变革之中,一方面,好思想、好作风、好人好事有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但无可讳言的另一方面,却又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不少人干出了相当多的不仁、不义、无礼、无智的祸国殃民的坏事。有人曾呼唤大力治理六个“不以为耻”,即“不以跑官为耻”、“不以贪财为耻”、“不以赌博为耻”、“不以造假为耻”、“不以公款吃喝为耻”、“不以铺张浪费为耻”。很显然,这六个“不以为耻”,实际上就是没有仁义礼智的表现。可见,时代呼唤仁义礼智,人格也需要仁义礼智,所以,我们应当以仁义礼智教育广大干部和青年一代,使他们养成具有仁义礼智的高尚人格。

3.4 肯定仁义礼智四因素是否会把复杂的人格简单化

这回答只能是否定的。仁义礼智都具有两个极端(最高端一最低端),即仁-不仁,义-不义,礼-无礼,智-不智(愚蠢);而在此两个极端之间,还分布着许多不同层次的特征。这就是说,人们不只是具有一种高端的或低端的仁义礼智的人格结构,而是会有由多层次特征所组成的多种仁义礼智的人格结构。可见,由仁义礼智四因素组成的人格是非常复杂的。理想的教育应当是培养高端的仁义礼智四因素人格。并使四因素处于和谐协调之中;而尽可能杜绝最低端的仁义礼智的人格结构,以及多种四因素不和谐协调的人格。

3.5 仁义礼智四因素的人格结构是否可以测查

前述仁义礼智各具有五个基本特征,也可以称为五个子因素。这20个子因素还可以划分出若干小因素。并据此而提出相应的一些问题,编成问卷,进行测查。当然,四因素的子因素的划分,除依据古人对仁义礼智的看法外,更为重要的是要调查现代人们对四因素的理解。关于编制问卷的问题也必须既考虑古人的见解,更要重视今人的看法。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可靠的测查效果。

篇9

关键词:一带一路;高职院校;国际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12C-0073-03

2013年下半年,在出访中亚、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2015年3月,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等3部委联合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下简称《愿景与行动》),标志着“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进入到一个全面推进阶段。“一带一路”作为新思想、新战略,作为当今世界路径最长最宽的走廊和系统工程,不仅是经济、文化命脉,也是职教命脉。[1]我国高职院校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速专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努力提升高职院校的国际竞争力,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创造更多的人才红利。

一、“一带一路”战略带给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1.能够提升高职教育国际吸引力。《愿景与行动》提出,我国每年向沿线各国提供1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其中有一定比例用于周边国家职业教育学生。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今天,我国高职教育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和独特的办学优势,而“一带一路”沿线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职业教育基础设施落后,发展水平偏低。因此,“一带一路”战略能够推动我国高职教育“走出去”办学,扩大我国高职教育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打造我国高职教育的优秀品牌。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下,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到中国的高职院校交流学习,这将有效促进我国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促进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办学水平的提升,进一步提升我国高职教育的国际吸引力。

2.能够促使高职教育转型升级。“一带一路”的目标和任务是要实现中国与沿线各国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及资金融通等。中国与沿线各国将会在基础设施建设、农林牧渔、新能源、信息技术、生物、新材料等多行业多领域进行深入合作。海事、贸易、能源、物流、机械、高铁等各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未来将成为“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的重要生力军。这给我国高职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发展空间,强有力地推动高职院校依据“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要求和人才市场的需求,适时进行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方向、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的调整与变革,积极进行我国高职教育结构的转型升级。

3.能够创造更多人才红利。根据《愿景与行动》战略,我国将采取“引进来”的方式,深化沿线国家之间的人才交流与合作,加强合作办学,互派留学生并扩大规模,引进沿线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技术、资源,采取“走出去”的方式,深入对沿线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和管理模式的了解,推动高职教育进一步深化改革,与国际社会有效接轨,提高我国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水平和教育国际化水平,并最终提升我国高职教育的教育教学质量,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创造更多的人才红利。

(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1.薄弱的基础能力制约了办学水平的提高。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经费总投入占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的比例依然较低,相当多的高职院校基础能力仍然比较薄弱。同时,由于项目建设资金的缺乏和管理上的归口问题,许多高职院校在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实习实训设备购买、师资培训交流等方面存在不少困难和障碍,无法拥有“走出去”进行国际合作办学的能力和实力,国际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2.激烈的国际竞争遏制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一带一路”战略使得我国与沿线各国在职业教育领域能够实现深度合作,无论从规模还是数量上,中外合作办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越来越多的国外职业教育机构会涌入中国投资办学,也必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选择在这些合作办学机构接受职业教育,势必会引发我国高职教育新一轮的生源竞争,国际竞争加剧。同时,由于沿线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民族、语言、法律等方面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也为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顺应世界多极化、文化多样化的潮流提出严峻挑战。我国高职院校必须及时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修订和完善,与时俱进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众多的专业需求增加了师资培养的难度。“一带一路”战略涵盖的建设内容,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农林牧渔、新能源、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等,需要职业教育提供强有力的人力保障。如铁路、公路、港口、电力、通信、管道、语言、项目设计、国际贸易等人才将供不应求。仅以海运人才需求为例,有数据显示,受惠于“一带一路”,到2020年,我国海运人才资源总需求量将超过300万人。培养数量如此巨大、专业众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无论是在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方面,还是在办学质量和办学模式方面,都将是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的巨大挑战。[2]高职院校必须采取多种途径,促使教师不断加快专业化成长步伐,才能完成新时期“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赋予的重大历史使命。

二、高职院校提升国际竞争力策略分析

(一)打造智慧校园,助力职业教育信息化

“一带一路”战略为高职院校创造智慧校园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使智慧校园的创建成为必要和可能。高职院校要从师生发展、应用服务、数字资源、基础设施、组织保障等方面着手,全力创建智慧校园。学校应营造信息化生态环境,提升教师信息化能力,强化管理手段的信息化运用,促进师生信息化职业素养的全面发展,同时打造以移动终端、智慧教室、智慧校园、智慧教育云等为主要标志的智慧教育环境,实施以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协作学习为主要特征的智慧教学和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智慧管理,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教学和管理,助力职业教育信息化,提升我国高职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二)创新教育模式,拓展办学渠道多样化

高职院校应借鉴国外先进的职教办学新理念,树立面向国际市场的职教发展新思路,建立健全基于开放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职教办学新模式。学校可以引入国际化的行业职业标准,与境内外企业联合建立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对接当地职业教育和培训需求,以国际合作办学、建立涉外企业校企实训基地等方式,推行工学交替、学训交互、学岗直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有利条件,整合国内优质教育资源,把优质的课程输送到沿线国家,联合出版教材,共同制订教学计划,共同研讨课程标准,应用我国职教装备,逐步输出整体教育经验和方法,增强对周边国家的辐射力、影响力,提升高职院校的知名度;引进境外合作院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和学习先进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提升参与国际交流合作和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能力。要树立合作研发的理念和意识,更新科研观念,调整科研思路,主动联系境外院校和企业行业,开发项目合作研发的新领域,拓展国际合作的空间,做到办学渠道多样化。

(三)注重专业调整,致力人才培养国际化

高职院校要根据不同的区域优势,调研区域经济发展及对外开放的特色,修订人才培养目标。对于“一带一路”建设所紧缺的建筑、工程、金融、贸易、物流等各个专业,要注重参与国际质量标准化认证,加强专业教育质量保证,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质量管理和监控体系。要调研涉外工作岗位要求,加大外语、国际法律法规、国际惯例、国际准则等知识的教W力度,提高对学生的创新实践、团队协作、国际交往等方面的能力要求,加强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要引入企业行业标准,借助行业企业资源共建专业标准,创立与“一带一路”战略要求相适应的、基于国际化视野的专业群及专业课程体系,符合市场发展需求,顺应社会经济发展潮流。要创新教育评价机制,把国内教育行政部门评价认证与国际质量标准化组织对教育和培训机构的评价认证相结合,进行学籍、学分、证书的跨国及跨校认定工作,结合专业特点引进国际职业资格考试,使学生毕业时能够获取毕业证书和国际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做到双证融通,实现高职教育评价体系的国际化,达到培养国际型人才的目的。

(四)健全培训机制,促进师资队伍专业化

培养适合“一带一路”战略发展所需要的国际化人才的任务对高职院校教师提出了新要求。高职院校要着力打造熟悉国际法律法规和国际惯例的,能胜任国际间交流与合作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与管理队伍,通过与国外同类学校的校际合作,建立海外师资培训基地,加强教师出国进修、访问等对外交流工作,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高水平学术研讨会,提高高职院校承担国外境外职业培训的资质、能力与水平。高职院校教师要加强学习,更新观念,转换角色,追求专业卓越;要通过阅读思考,厚积薄发,积累教学智慧;要立足实践,改善方法,创新课堂教学;要善于反思,开展研究,提高科研能力;要探究学生心理,读懂学生心灵,了解学生需求,开发学生潜能,启迪学生思维;要拓展国际化视野,掌握国际先进知识和技术,从国际视野的角度观察问题、处理问题,参与国际化教育教学活动,促进自身专业化成长,满足教育教学和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要求。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道德经;涌现哲学;中庸理论;低碳生活;绿色课堂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6-005-2

新教育形势又提出了新的哲学命题:规范办学与质量提升的关系;特色发展与课堂教学的关系;高考桎梏与教学创新的关系。破解诸命题需要理念的更新和工具的创新,基于“道生”理论、涌现哲学、中庸理论、低碳生活等哲学思想以及我校长期的绿色教育实践而创生的绿色智慧在澄清、矫正当前教育“时弊”方面有极独到的见解和实践路径,成为我们实现高效低碳教学的重要工具。

一、穿越时代的哲学思想引领绿色高效课堂

哲学是探求事象本质的学问;学科思想是贯通学科整体、揭示学科本质、促进学科发展的哲学思想;二者有交集。学科思想往往是上位、集约的知识,是学科之“道”。如地理学科的人地关系、整体性原理、时空事象统一规律等,它们有“完满、自足,不受制于它物的简单性”的特质。老子《道德经》揭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道理。涌现是从简单规则出发,演化成复杂模式的过程(飞利浦·D·克莱顿)。“道生”理论与涌现哲学异曲同工,“道”与“简单规则”对应,“万物”与“复杂模式”对应,“生”与“演化”对应,是过程与方法,与新课程强调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生成理念不谋而合,揭示了教学的特征和规律。基于学科思想和简单规则(即道)生成妙趣横生、变幻无穷的知识图谱,提高知识集约度,显现学科思想,点化学生意识,使学生进入玄思、内省的状态,展示了高效低碳教学的诱人画卷。

二、“考前知识浓缩、考中现场优先、考后反思建模”三大策略成为穿越题海的普渡之舟

学生困惑:做了许多题,碰到新题又不会做了?笔者沉思:为什么要沉溺于题海?有没有穿越题海的普渡之舟呢?

高考“能力立意”的命题原则,易、中、难题3∶5∶2的比例配置,以及“80%左右的答案可从材料中直接或间接读取”的研究发现,告诉我们完全不必以“题海之苦”来换“高分之果”,而取“现场优先策略”全神贯注于现场解析,与“考前的知识储备、考后的反思建模”策略相辅相成,成为穿越题海的普渡之舟。

(一)考前将知识浓缩于结构图谱的知识储备策略

蕴含哲学思想的三大结构既是知识的普遍结构,也是解题的共通结构,只要深刻理解并熟练迁移就能使学习和解题变得简单而有趣。

【2011年江苏高考题】27.图15为北非简图,图16为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14分)

(1)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的差异是 。

试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分析产生上述差异的原因。

(6分)

(2)乙地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有 (3分)

(3)该地区大多数城镇分布在沿海的主要因素有 (3分)

(4)影响该地区陆路交通布局的主要因素有 (2分)

【参考答案】(略)

【解题过程】第1题可直接从图16读取;借“风水地”结构和气候图谱可解“气候差异及原因”;借“自然—人文”结构及其图谱可破第2、3、4题。

(二)考中全神贯注于现场资源分析的现场优先策略

现场资源包括试题提供的全部信息,乃解题之“本”,而“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成为答案“生”成之“道”。如选择题题干与题肢无非就是“对立或统一”关系,取“统一”弃“对立”;综合题就是建构围绕“核心”信息演绎、与“问题”关系统一的推理链。“对立统一”的哲学观还使学生将“题干—题肢”、“信息—问题—答案”作为一个分析单元进行“系统—整体”思维,摒弃顾此失彼的陋习。全神贯注于现场分析既可读取80%左右的答案,又不分神于无谓的紧张和失分于思维定势。

如何现场现学试题提供的新知识、新概念是准确解题的关键。如2012年江苏高考试题中就有“雪线高度、岩层的埋藏深度、土地利用的集约度”等新概念。

【2012年江苏高考题】图5是某地地形剖面及其地下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示意图。岩层的埋藏深度(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读图回答9~10题。

9.属于背斜谷的地方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⑤处发生的地壳运动是

A.褶曲隆起 B.褶曲凹陷 C.断裂下降 D.断裂上升

【解析过程】“岩层的埋藏深度”是新概念,但考生往往因心理紧张忽视解读而生误解。图像中“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线”会因思维定势于平时练习中的“岩层分布形态”而误解。全神贯注于现场分析,则能清空定势,根据“岩层的埋藏深度”概念将岩层分布情况重绘于地形剖面图上,答案即水落石出。

教会学生如何发现试题提供的“核心”信息,围绕“核心”如何用想象演绎、与常识相接、借“整体性原理”推理而建立“条件—问题—答案”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是应对开放性试题的普遍之法。

如【必修Ⅲ第一章第四节】“西气东输对调入区、调出区分别有怎样的影响?”

引导学生通过思考确定“气”乃“核心”信息,将“气”以“作为能源(自然资源)”、“作为洁净能源”、“通过输气管道建设”对调入区(长三角)、调出区(西部地区)分别有何意义的系列之问,用“常识+想象”将“气”的“环境、经济、社会效益”补实,答案应然而“生”,思路深刻,结构清晰,广谱迁移,无须死记硬背。

“现场为道、为本”的思想,既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哲学观的体现,又能破除思维定势、心理紧张、熟题易错的怪圈,成为破解“题海战术”的良策。

(三)考后必须建立回归反哺机制的反思建模策略

做完任何题目都要回归学科思想和基本结构,充实知识图谱,建构解题思路,建立回归反哺机制,强化“基本结构”的生成功能,强化“知识图谱”的实用功能,犹如体育基于简单的动作和必要的规则,在训练反思中强化技能和提升智慧。

三、随身携带的心智程序成为穿越课堂的思维之“道”

(一)思维模式:随身携带的心智程序

思维模式是大脑建构的心智程序,是对思维过程的提炼机制,是主体把握客体的概念框架。

传统的教学往往采用“读—讲—填—划—记”单一线性模式,而绿色高效课堂则采用“提炼要素—拓展联系—彰显结构”的非线性、深度理解模式:基本概念是什么?哪些要素构成?要素之间、前后知识之间、与学科基本结构之间有怎样的联系?着力培养学生揭示事物本质的思维模式。

如教学必修Ⅲ《区域的基本含义》时,当“区域”概念呈现后,教师通过“气候图谱”的整体性联系,将“地—风—水”结构展现面前,将“区域”提升到“道”之地位。气候图谱、联想景观、联系区域的主要特征形象生动而深刻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不必死记硬背。

在“区域产业结构”教学中,教师进一步将“资源配置状况、劳动力素质”等添加进“人文要素图谱”,使学生明白自然地理条件是相对稳定的,而人文地理要素是不断丰富、发展和变化的。

将区域产业结构差异“传统农业区域、工业区域、发展水平较高区域”纵列,然后与第二节区域发展阶段“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工业化阶段、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进行比较,要求同学们分析这两者有什么不同?(分组讨论后同学们得到了前者是同一时期不同区域的横向比较,而后者是某一区域沿着时间轴的纵向比较,强化了“时空事象统一”的学科思想。)

必修Ⅲ第一节课就印证了三大基本结构的普遍性、科学性和适用性,纵横穿插于不同的教学时空,将不同的知识概念和相互关系统一到基本结构上来,变成学生头脑中“简化了的假设”,形成积极正确的思维定势,成为“随身携带”的智慧程序,通过“道生”策略,将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丰富性深刻地揭示出来。

(二)思维结构:现象到本质的智慧中介

思维结构是世界结构的反映,是要素之间的联系,是思维要素(即语言、材料、问题)与思维功能(答案或方案)之间的中介。

“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哲学思想为绿色高效课堂提供了方法论基础。世界呈现的事象、我们所学的知识或面对的问题都属现象范畴,知识规律、正确答案和合理方案等属本质范畴。“看”的机制就是利用“具有兼容、中介、统摄性”的思维结构,通过概念、判断、推理过程使问题与答案达成统一的过程。

地理知识或试题一般是“图—文”二元并呈,它们以“现象态”纯粹直观地呈现于学习者面前。如何通过思维结构达致“本质”?第一步须从现象中抽取要素,建立“现象—要素”结构;第二步对要素用准确的语言定义,建立“要素—定义”结构;第三步须对整体特征进行推论表征,建立“现象—本质”结构。

如必修Ⅲ分析图1-8,从交通运输、城市发展的角度,说明该区域空间结构的变化。

【解析过程】首先请同学们阅读题目,分析题中有哪些要素?(知识框架的搭建或试题的分析一般都由学生自己来分析表述,教师聆听并予纠偏,比教师自顾自地讲解要省力、低碳、高效得多。)

同学们已经能够基于“城市发展”的“要素—定义”结构,自主得出“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本质特征。

解题完毕还要归纳“答案完整”的特征模型:一结构要完整,从“图、文”二元中完整地抽取要素。二定义要准确,“要素与定义”要匹配,与题目要求吻合。三本质要呈现,从“现象—要素—定义”中揭示整体特征。该模型是“结构决定功能”系统论思想的地理化,使学生明白“结构完整(结构)才能确保答案正确(功能)”的道理。

绿色高效教学将道生、涌现、中庸、低碳理念引入教学,充分挖掘知识或试题背后的思维含量和价值体系。用哲学引领教学,教学就变得本质和简单;用集约的普遍结构贯通学科整体,教学就变得有思想和灵气;考前将知识浓缩于结构图谱广泛迁移于不同的教学时空、考中将思维集中于现场解析建构“信息—问题—答案”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考后建立回归反哺机制的反思建模策略,“考前、考中、考后”三大策略相辅相成穿越题海的普渡之舟,“现场优先策略”使解题变得踏实而从容;随身携带的心智程序、智慧中介的思维结构,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人,学习成为思维游戏,绿色高效课堂收获着智慧和精神的双重卓越。

[参考文献]

[1]王瑞.解读《庄子》哲学中的“身体”[J].江淮学刊,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