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方法范文
时间:2023-08-31 17:02: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智慧教育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智慧课堂 微课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信息技术的进步,信息技术开始应用到教育中,智慧课堂的出现体现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当前,虽然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但是信息技术和教学之间还不能很好地融合,它们之间尚存在很多问题。对此,现针对微课发展基础上初中数学教学,尝试建构这种条件下的智慧课堂,为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及学生的学习方式提供参考意见。
一、教学方式及学习方式
目前学科教学的课程教授一般分为三个环节:(1)教授新的知识点。教师根据课程要求及课程教学目标,向学生教授新的知识内容。(2)通过练习掌握知识点。学生在教师的讲解下做一些相关题目进行巩固练习,对新的知识点进行梳理。(3)通过复习巩固知识点。学生在听取教师的详细讲解及进行巩固练习掌握知识点后,对掌握的知识点进行复习。而学生学习的方式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学生通过认真听老师的讲解获取教材的知识内容;一种是学生通过阅读教师提供的教材或者资料,自主学习自主消化知识;一种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进行探究性学习,积极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自主归纳知识。探究性学习是一种智慧型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做自己学习的主人的具体表现。教师应根据教材知识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及学习方式,引导学生高效学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传统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方式进行教学。如果运用多媒体教学,则需要具备基本的投影仪、电视、白板等基础设备。
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微课的方法
1.导入新课
虽说微课能够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发挥极大作用,但是因为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出现的时间不长,有些教师的教学水平较低,不能充分发挥微课的作用。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在联系教学实际的基础上促进微课的合理应用,我们可以在导入新课的时候选择利用微课进行导入,这样能够丰富教学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导入新课“统计与概率的基础认知”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相关的微视频,如彩票开奖视频等,让学生根据视频内容做出统计并进行分析,从而导入统计和概率的相关内容。以这样的形式导入新课,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学习、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2.开展概念性教学
教师可以在进行概念性教学时合理应用微课,并结合几何画板等工具,让学生通过视频及实物更直观、具体地理解概念,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及学习效率。比如在教授“多边形内角和”这一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应用微课的形式,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回顾前几节学过的有关图形角度计算的内容,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三角形、长方形的内角和计算公式,进而引导学生对多边形的内角和进行探究并总结规律,让学生尝试推测出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但能够加深学生对多边形内角和的理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展示典型例题
数学的教学不仅需要对理论知识进行详细讲解,还要通过典型的例题加深学生对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向学生展示例题,并进行详细讲解及分析,帮助学生积累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拓展学生解题思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比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章节时,教师需要通过“线段图”表示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结合线段图上提供的信息以及题意,列出方程求出速度。这时,利用微课可以直观生动地展示出这个例题的内容、线段图的变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解答题目。
4.数学复习的指导
课堂复习是课程教学的三大环节之一,课堂复习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前面所学到的知识。在这个复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合理利用微课,提高课堂复习效率。比如,在复习三角函数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微课演示运用三角函数的有关知识计算教学楼高度的过程,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计算原理及计算过程。在这个基础上,可以组织学生运用所学到的测量方法到校园内进行实地测量,这样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三角函数的认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结语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合理地应用微课辅助教学不仅可以增强上课内容的趣味性,还可以突出教学的重点及难点,提高上课效率。微课在课堂教学的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初中数学教师应结合教材及教学目标,积极将微课应用到教学课堂中,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构建智慧教育课堂,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及热情,促使初中数学课堂高效开展。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智慧;教学方法;小学英语
有人说教育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是很有道理的,作为小学英语老师,要想让自己的课堂高效,就要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激发英语学习兴趣,打造高效的小学英语课堂。
一、游戏法
把英语与游戏结合起来了,体现了新课标“玩中学”的教学理念。从生理和心理方面分析,低年级学生天玩, 特别喜爱做游戏。游戏可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游戏中,学生更愿意跟着老师开口说英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最终克服胆怯心理,上课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因此,教师在平时上课时,可以经常穿插一些英语小游戏,让每个学生都乐在其中。常见的英语小游戏如下:单词接龙游戏,字母找伙伴游戏等等。小学低年级学生刚接触英语,因此,教师可从一些简单的游戏入手,注重学生对基本知识的复习与巩固,如Hide and seek, High and low等等。笔者上课时设计的一个句型小游戏,学生颇感兴趣。如需巩固操练句型Is this…? Yes, it is./No, it isn’t.时,教师可让一蒙住眼睛的小朋友从一组卡片中抽取一张,双手举在头顶,让全班都看见,接着让这一学生用Is this…?猜猜自己手里拿的是什么卡片,如果猜对,则全班说Yes, it is. 若没猜对,则全班说No, It isn’t. 小朋友蒙住眼睛后,会产生异常好奇的想法,他们很想知道自己手里拿的到底是什么,为此,大家都会为了做这一蒙眼人而用心的记住Is this…?的发音。其次,这个游戏中的回答部分都是由全班学生一起配合完成,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中,不仅对Yes, it is/No, it isn’t.的意思理解到位,且能通过无意识的反复操练,真正做到会说,且应用自如。
二、 歌曲法
低年级学生感官能力特别敏锐,对音乐兴趣浓厚。儿歌清脆悦耳,朗朗上口,老师若将英语句子以歌曲的形式教授给学生,他们很快就能上口,且语音语调都会随着歌曲的节拍而自动调整。笔者对歌曲法感受颇为深刻,在多次发现教授儿歌时,学生兴致高涨,因此,后来笔者经常改变学过的儿歌中的歌词来教授新授单词,学生更能接受。为了进一步激励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我在开学的时候便承诺会给他们举办一场英语唱歌比赛,学生听后兴奋不已。英语歌的歌词源于课文中的重要句型及重点单词,学生为了能读准歌词,每天上课都会认认真真的听老师讲课,回家后也能自觉的听录音,模仿录音人的语音与语调,久而久之,学生已在兴趣的不断刺激下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他们以后的学习会有莫大的帮助。
三、竞争法
根据低年级学生好胜好强的心理,应多设计一些竞赛类活动。笔者班级里每次默写正确率很高,其秘诀就在于合理运用竞争法。笔者v 在教室前贴上一张班级名字列表,若学生默写全对,则老师会帮他加上2分;若学生默写比上次进步了,则老师也会帮他加上1分,以示鼓励,学期末老师将每个人的分数进行统计,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及进步奖等。看到别人的分数一天天在增加,天性好胜的小学生不免会产生羡慕之情,他们也想争夺名次,获得奖品。我之所以添加进步奖是专门给后进生准备的。后进生学习比别人落后很多,平时也很少受到老师的表扬,极度自卑可想而知,而我设定的这个进步奖给予他们一丝上进的动力,他们不用为遥不可及的大奖而陷入失落之中,相反,可以退而求次。这样每个学生回家都会不由自主地认真背单词,长此以往,学生记忆单词效果较佳。在平时上课时,老师也会让小组间进行读书竞争,如竞赛前老师会在黑板上画四个大圈,代表四个小组,若小组成员读的整齐响亮且语音语调抑扬顿挫,就奖励那个小组一个笑脸。每个孩子都渴望获得成功的感受,他们荣誉感特强,为此他们都会坐的笔直笔直的,端正的拿着书本,用轻快响亮的歌喉,唱响校园。在竞争气氛中,每个学生精神饱满,你追我赶,兴趣盎然。
四、简笔画法
篇3
关键词: 词汇 教学 高职学生
要学好一种语言,词汇是关键,词汇教学是英语课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有助于提高说话能力和阅读、写作水平,词汇量越大,英语学习的效果肯定会越好,词汇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学生因为记不住词汇而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如何有效进行词汇教学,在词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主动、自觉地记单词,是每个教师应该不断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教给学生英语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能让学生心悦诚服地来到教室,而不是被迫这样做,也就是说,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更积极进取,使词汇教学成功。要做到这点,我们应该抛弃传统词汇教学方法的缺点,保留它们的优点,并与科学词汇教学理论相结合。
一、词汇教学的现实窘境及原因
许多教师都面临着教孩子学习单词的挑战。有些教师过分强调英语的学习在于冗长的词汇表,他们经常强迫学生记得重点的词汇;在英语语言课程中,一些老师经常忽视词汇的研究。他们认为,英语词汇系统等于中国的词汇系统,教学的唯一措施就是把它背诵下来。结果,他们更注重教学语法,而忽视了教学词汇的方式方法。词汇错误使用可能比那些语法使用错误更具有误导性,事实上,词汇教学困难程度远远超过语法教学,语法至少是有限的,而词汇量是无限大的。大部分老师忽视词汇教学,导致学生学习词汇感觉难度大的同时感到枯燥乏味,渐渐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英语词汇教学理论实践探索
1.词汇代入学习
在词典中,通常一个词有多种含义,这就导致学生无法确切地了解文章意思。大多数学生只知道词的最重要的意思,而忽略了不太重要的。因此,最好的是单词呈现在句中或上下文,而不是孤立的。学习者在阅读中跨越了一个新词的运行,从上下文猜测意思是一个有用的策略。首先,学习者必须确保有关讲话(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的组成部分,同时,学习者应在文章的背景下观察等字样。例如,当你不知道这个词是名词,你是否注意到,描述它的形容词?如果新单词是一个动词,它用什么替代名词?副词又是怎样修改的?然后应该考虑句子或段落之间的关系。
2.词汇分类学习
教科书总是按字母顺序排列词汇表,难以通过由背诵来记住它们。事实上,很多的单词可以分类成组。这样,学习者可以很容易地记住单词。
Clothes:shirt,skirt,trousers,pants,socks,hat ...
Animal:cat,dog,pig,monkey,duck,tiger,lion ...
Color:white,black,yellow,brown,green,pink ...
Food:rice,noodles,dumpling,bread,egg ...
Fruit:apple,grapes,pear,peach,strawberry ...
Happy:cheery,joy,cheerful,glad,pleased,pleasure ...
3.反义词、同义词学习
学会反义词的含义很重要。当你听到一个词,就会连接到它记住另一个词。听了“He is a good boy.”,你会想到“He is not a bad boy.”“Good”的反义词“bad”。词在不同的上下文中有不同的对立面,例如“soft”包含很多不同的意思,结合上下文:
Soft water hard water
Soft material rough material
Soft music loud music
Soft color bright color (Tricia Hedge:2002)
出于同样的原因,也可以学习新单词的同义词,学习每个新单词的同义词可以帮助你提高词汇量。例如:“He answered the questions courteously.”,“Politely”可被视为同义词,可以被取代为“courteously”而没有改变意思。
4.固定搭配词汇学习
我们只是考虑学习单个词汇,但是它也可以与其他词语共存,有些搭配是不是随机的,而是固定的。我们不能说“begin/commence/initiate a fire”,正确的说法是“set/start a fire”。我们看见“green”和“hand”,“green-hand”就表示初出茅庐者。
5.语素学习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方法是老师可以通过语素教新单词。词素是最小的语法单位,也是最小的语义单位。自由词素本身具有完整意义,能作为“简单词”而独立使用。粘附词素是指一些本身没有意思或词义或者没有完整的词义,不能单独存在而必须黏附在其他形式上的词素。很多英语单词有词根,一旦你学会了一个词根,就可以学到更多新词。根可以用前缀或后缀组合以给它们不同的含义。
粘附词素的主要功能是在构词上充当词缀,包括屈折词缀和派生词缀。屈折词缀包括名词复数标志-s/-es;名词属格标志-‘s:第三人称动词单数现在时标记-s/-es;动词过去时标记-ed;动词-ed分词和-ing分词,形容词和副词比较级和最高级标记-er,-est等。派生词缀分为前缀和后缀。如,-er,-ism,-ness,-ment,-hood,-th,-ity,-ship,-logy,-ologist改变为名词形式,-ish,-ive,-y,-ous,-some,-able into改变为形容词形式,-en,-ize,-ify,-ate改变为动词形式。通过记忆词根,记忆一些词汇变得更容易。大多数的英语单词有其转化形式,包括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等。例如:succeed―success―successful―successfully
篇4
关键词:综合英语;词汇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303-01
本文针对目前普遍采用用汉语解释英语以及无语言环境下死记硬背词汇教学法做了改进,并利用心理学中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提出了“147原则”记忆法,旨在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一、高效的词汇教学法
(一)联想记忆法
1、故事之联想记忆
在大英精读第一册第一单元Some Strategies for learning English中,用下面的一小故事就记住了本单元中重要词汇。
聪聪是个非常聪明的(intelligent)尖子生(top student)。他对英语和计算机很精通(have a good command of sth).每次上课他都全神贯注(concentrate on),每个人都相信他一定(be bound to do sth)会成功。然而(nevertheless)不久,他在网上邂逅(acquaintance)了一个她喜欢的女孩,他很在意(watch out for)她的一举一动,不料却被她拒绝。他很失落,开始抱怨(complain toof sth)一切,随心所欲(be free to do),最后自杀(commit to suicide)了。
由于把单词放到故事中去记就比孤立的记单词容易得多。德国一家记忆研究所做了大量的实验证明故事联想记忆法比一般的记忆方法效率高出7倍。
2、词汇读音、词形、词义之联想
联想记忆单词意指我们在记忆英语单词时不要孤立的记忆,要发挥思维潜能,一并记忆与之相关的词汇。“联想”辐射的范围很广,可以是由部分到整体,可以是由某一特征联想到一类事物,也可以是读音、词形、词义方面的扩充联想。例如:记忆单词compliment(赞扬、夸赞)从读音角度出发,我们可以联想到同音词complement(n.补足物,补语vt.辅助);从词意角度出发,我们可以联想到很多夸赞别人的好词,如good,great,wonderful,terrific,splendid,brilliant,smart,fantastic,fabulus,amazing,surprising等词,从词形角度出发,我们可以联想到很多以-ment结尾的词汇,例如:development(发展),implement(工具),movement(动作),agreement(同意),management(管理),advertisement(广告),establishment(确立)等。通过以上方法,无形中就极大地扩充了词汇量。
3、词根词缀联想记忆
英语单词中80%的单词是由词素,即词根和词缀构成的。如单词predict(预言)就是由前缀pre(提前)和词根dict(说)构成的。通过词根词缀记单词是一种科学、简捷而且十分有效的记忆方法,因词根词缀记起来相当枯燥,如若加以联想,词汇记忆会变得更生动形象,记忆更持久。
以记忆aspire,inspire,expire,respire,conspire五词为例。他们都含有-spir词根,-spir让我们联想到spirit——精神,北京人把精神叫做“精、气、神”,所以我们不妨把“spir”记成“气”。于是aspire可以拆解为a+spire,联想成“一口气”,俗话说“佛为一炷香,人争一口气”,“一口气”是指志向和抱负,所以aspire就表示有抱负之意;inspire=in+spire,in表“进入”,如把inspire理解成“注入”一股士“气”,它就是“鼓舞”之意,如把inspire理解成“吹入”一口仙“气”,就是“给……以灵感”之意;expire=ex+spire,ex表示“出去”,只有出气没有进气,就是“断气”之意,其引申义“到期”也不难理解;respire=re+spire,re表“反复”,反复之气息是“呼吸”之意;conspire=con+spire,con表“一起”,一起呼气,联想到“一鼻孔出气”,其“阴谋,共谋”之意就迎刃而解了。
(二)语境记忆法
语境是语言环境简称。语境记忆法是指将单词置于句子、课文或文化背景中加以记忆。一位外国语言学家曾说过:“可以把在不同上下文环境中的同一个词看作是不同的生词”。因此,一个词如果你只记住了它一个意义,那么当该词出现在一新的语言环境时,仍像是一个生词。在英语里,一词多义是非常常见的。例如“country”这个词:
(1)Have you visited this country before?(国家)
(2)Our country has always been peace-loving.(全国人民)
(3)We are going to spend a few days in the country.(农村,乡下)
(4)Its a good farming country.(土地)
显然,“country”在不同的语境中含义是不一样的。
在长期演变的过程中,英语吸纳了许多外民族语言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词汇系统。在这些色彩斑斓的词汇背后,又蕴含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和文化。
二、词汇记忆的“147”原则
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记忆保持率是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减少。但遗忘速度却是先快后慢。要想抵抗遗忘,就要遵循遗忘规律间歇性地反复强化记忆。因此记忆词汇就需要不断巩固强化。但是,复习和强化并不意味着简单机械的重复。为了有效巩固已学词汇,我们应遵循以下“147”原则。
“1”就是每天只学习单词一次。“4”就是每天学习单词40分钟。一般来说,一天之中,记忆单词的最佳时间是早晨醒来;早饭和午睡前后以及晚上入睡之前。大学生每天的注意力最高只能保持40分钟左右,所以我们要求学生每天要在记单词的黄金时间里记40分钟词汇。“7”就是遵守七日来复的道理。天地运行是七天一反复;中医学上,7天一疗程;心理学上,7天也是一记忆周期。只要我们每天坚持40分钟学一次,坚持7天,就能记下所有单词。
三、结语
长期以来,学习者认为词汇学习只能通过死记硬背,尽管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却记忆效果差。久而久之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因此,笔者主张要指导他们掌握多种单词记忆策略来扩充学生的词汇量,顺利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和A、B级考试。
参考文献:
[1]李如彬.快速扩大英语词汇量的捷径[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1.
[2]桂诗春.语词汇学习面面观——答客问[J].外语界,2006,(1):57-65.
[3]陈婕.大学英语词汇记忆策略及教学探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6):141-144.
篇5
关键词: 高职英语 词汇教学 教学方法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学生掌握的词汇越丰富,那么,他们在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的水平就越强。因此,词汇的掌握是衡量学生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由此可见,词汇的学习是极其重要的。但高职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方法是令人担忧的。
一、高职英语词汇教学现状
1.学生问题
高职学生因为没有经过高中阶段严格的、系统性的学习英语,因此在英语词汇和英语表达方面尤其欠缺。据调查,他们初中毕业时应掌握1600个单词左右,但多数学生达不到要求。有的是学习不用功、不努力,其结果英语成绩较差;有的是平时只知道死记硬背地学词汇,学习方法单一,没有策略,结果事倍功半。词汇掌握不好,既影响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又影响英语学习的深入进行。因此,英语词汇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2.教师问题
有的教师受旧的教学模式影响较深,教词汇只会单独地教给学生发音,词语搭配等使用,繁琐而复杂,使学生有逆反心理,不喜欢学;有的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在一节课里一下子教学生很多单词,既不讲究教学方法,又不讲单词的构成。学生没有科学地、系统地记住单词,而是孤立地去学,给学生的认知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使他们一看见这么多的单词就感到害怕,失去了学好英语的信心。
二、英语词汇教学方法
如何使学生做到又多又快地掌握好英语词汇,丰富、拓展并提高英语语言的表达能力,这是每个英语教师都面临着的一个实际问题。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生词汇之前,就应把词汇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学生经常使用的,必须要做到“四会”;另一类属于不常用单词,先认识就行了,以后再慢慢消化、巩固。教师在教学生词汇时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手段,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1.读音记忆法
要求学生快速掌握48个国际音标,读准元音,包括前元音、中元音及后元音,双元音及三合元音。认识辅音,然后把它们组合在一起,练习读音,要求读准,然后做到人人会读单词音标。掌握了音标,学生在学习词汇方面就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和自,他们可以利用空闲时间提前或多看些英语文章。有些单词的读音与单词的拼写基本相同,根据谐音,可方便于学生的默写。教师可采取边读边默的办法,要求他们马上掌握词汇。如:invite,international,population,helicopter,hunt,climate,task,form,across,around the coast,produce,different,dangerous。教师在教学生单词的同时,还可讲些读音规则、字母及字母组合的读音,如:tion,ture,er,ar,ou等,通过读音规则和谐音,可以帮助学生摆脱死记硬背的方式。
2.通过上下文猜词法
在词汇教学中有多种多样的办法可使学生对所学的词牢固掌握。通过上下文来猜词进行教学就是好的方法。以sound为例:
(1)John is a good man.He is always giving you sound advice.(明智的)
(2)The mother was very happy.The baby slept soundly all night.(睡得很香)
(3)He goes swimming in the swimming pool every day so he is sound in health.(健康的)
3.构词法词汇教学
构词法主要有三种:合成法、派生法和转换法。如果学生掌握了这三种最基本的构词方法,那就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合成法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组成的合成词,绝大多数合成词的意思可根据这两个词的意思猜测出来。例如:
名词+名词:earth+quake=earthquake;foot+print=footprint。
形容词+名词:black+bird=blackbird;White+hall=Whitehall。
名词+动词:snow+fall=snowfall;wind+break=windbreak。
(2)派生法
每个英语单词都有一个词根,在词根的基础上加前缀或后缀,就成了一个新词,构成了派生词。如果学生掌握了派生词的构成,就会减轻一定的学习负担。派生词一般有两种构成,一是加前缀,如un-,im-,dis-,in-,non-构成否定意义。例词:unnecessary(没必要),improper(不适合),disconfirm(证明不成立),incorrect(不正确的),noncaloric(无热量的),表示时间顺序关系的词有:re-(又,重新)例词:rewrite(重写),retell(复述);fore-(预先)例词:foresee(预知),foresight(深谋远虑);post-(在后;迟于)例词:postnuptial(婚后的)。
二是加后缀,构成另一个新词。名词+ly,转变成形容词,如friend+ly=friendly;形容词+ly转变成副词,如beautiful+ly=beautifully;名词+y,转变成形容词,如rain+y=rainy;形容词+ness,转变成名词,如careful+ness=carefulness。
(3)转换法
由一种词类转换成另一种词类,这就叫做转换法。如:tie系v.―tie领带n.;rope绳n.―rope捆v.。使用构词法学习英语单词,并能灵活运用它们,做到了如指掌、触类旁通,运用起来得心应手,无疑是一种捷径之路。
4.联想词汇教学法
我们把由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事物,由某概念而想起其他相关的概念,由某种解题方法而想起其他解题方法,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的解题方法叫做联想法。
通过联想,可以把感知过的客观事物中的那些接近的、相似的、对立的或有一定因果关系的事物建立某种联系,从而沟通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促进知识之间、方法之间的迁移和同化,有利于认识新事物、产生新的设想。在学习词汇中,我们可以利用学习生词的机会,联系到某个事物,引发学生的联想,激活他们的记忆力,巩固所学词汇。如教师在介绍某人的外貌时,可以拿出不同的图像,要求学生给出一些合适的词来描绘他们的外表,让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想出许多有关人的外表的形容词。学生很自然地会想到如下单词:appearance,fat,thin,tall,short,overweight,strong slim,利用他们原有的知识可引出新词汇medium height (不胖不瘦),skinny(太瘦了),plump(丰满的),tubby(矮的),muscular(强壮的)。
利用联想法还可以引发学生学习英语单词的兴趣,拓展他们的思维,展开他们的想象。在词汇教学中,我们可以学习同形异义词(homonym)。英语中形式(包括发音和拼写)相同,而意义毫不相同的词,称为同形异义词。它有完全的同形异义词(perfect homonym),指的是发音和拼写都相同,但意义不同的词,如:
(1)同音、同形、不同义单词联想。例如:tie v.(系)―tie n.(领带);rope v.(捆)―rope n.(绳子);capital n.(资金)―capital n.(首都);book v.(预订)―book n.(书);light n.(光)―light adj.(轻的);bark v.(吠)―bark n.(树皮)。
(2)同音、不同形、不同义单词联想,也就是同音异义词联想。例如:I―eye;way―weigh;hour―our;here―hear;where―wear;there―their;no―know;stare―stair;see―sea;pair―pare;son―sun;knew―new;right―write;whole―hole;threw―through;for―four;weather―whether;buy―bye。掌握了同音异义词,能够区别出来两种单词,这对学生的听力是很有帮助的。
(3)同形、不同音、不同义单词联想。例如:tear n.(眼泪)―tear v.(撕);lead v.(率领)―lead n.(铅);live v.(生活)―live adj.(活的)。
(4)同根词联想。在英语词汇学习中,使学生养成举一反三的好习惯。如:danger,可联想到dangerous;science,可联想到scientific,scientist;success,可联想到successful,succeed,successfully。
(5)同义词联想。如:wrong,bad,poor,evil,harmful,spoiled,wicked――邪恶的;坏的;get to,arrive at/in,reach――到达。
(6)反义词联想。如:forward―backward;diligent―lazy;early―late;come―go;dirty―clean;left―right;up―down;inside―outside
(7)一词多义联想。学生要学会和掌握英语词汇的特点就是一词多义。我们不能孤立地去看、去学一个单词,而是要把它用在句子里,通过句子的表达和运用,方能看出它的意思,区别不同的语句。例如:difference这个词的运用,在不同的句中就有不同的含义。
There’s a world of difference between going abroad on holiday and going there to live.出国度假和到国外生活有着天壤之别。
The rain didn’t make much difference to the game.这场雨对比赛没有造成很大的影响。
三、结语
在英语词汇教学中,还有很多种类型的教学方法,值得我们去研究、去探讨。只要我们能将机械记忆和理解性记忆有机相结合,就能使原本是枯燥无味的英语词汇教学变得富有创造性、生动活泼。
参考文献:
[1]邓迪.超常记忆法[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2.
[2]陆国强.现代英语词汇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
[3]俞敏洪.GRE词汇精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8.9.
篇6
语言如果缺少了词汇,就会失去实际意义。词义含糊和词汇贫乏都会阻碍学生英语语言的表达和理解。因此,学生掌握大量的词汇对英语的阅读和写作都有很大的帮助,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教师也越来越重视学生词汇的掌握和学习,因为它在英语教学体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教师要重视词汇教学,重视词汇教学方法,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考纲中的词汇,还要让学生掌握记忆和学习词汇的方法,提高他们对词汇的记忆能力,提高他们对英语学习的热情,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从多个方面考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词汇教学方法。
1 语境词汇教学方法
词汇只有在句子中才会有意义。所以,要想全面地理解和记忆词汇,就要把词汇、句子和语篇结合起来,从语境中分析词汇的意思,加强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教师在词汇教学中不能把单词孤立开,而是要把单词与句子和语境相融合,让学生多造句,从而巩固单词的用法。如“desert”一词,它有两个意思,在“They died in the desert.”一句中, “desert”是“沙漠”的意思,而在“They all deserted him.”一句中是“抛弃、放弃、离弃”的意思。只有把单词融入到句子和文章中,才能让学生加深对该词的理解,巩固对词的记忆,从而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在词汇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句不离篇、词不离句”的原则,要培养学生对词汇的推断和猜测能力,培养学生学习词汇的策略,不断积累经验。
另外,教师在词汇教学中,还可采用直观形象法。通过图片、实物、动作、表情等各种直观的手段,使学生加深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在学习“advertise”一词时,可先引用“广告”的名词“advertisement”, 再逐渐引出“广告”的动词“advertise”, 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2 感知和理解词义
词汇教学要建立在学生的感知基础上。在词汇教学中要让学生听明白词汇的读音,明确词汇的意思,然后联系该词的形、音、义去理解和记忆,这样才能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
2.1教师要强化学生准确的发音训练,在能说、能读、能听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的写作。如教breath和bath这两个词的发音,教师要强调它们的发音,区别两者的词性,把两者区别开来记忆。教师还可采取提示、诱导和暗示的方法培养学生记忆词汇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从现实教学情况来看,采用归纳和联想对比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教师对某些特殊的词汇或知识点,可用有针对性、实用性和趣味性的例子引导学生的学习,让学生归纳词汇的用法,并对词汇或知识点的用法进行深层次的拓展。
2.2对于那些词形、词义和词性相近的单词,教师可采用词汇对比法。如advice与advise; form与from; hard与hardly等单词,很多学生容易混淆,如果教师采用对比法对这些相近单词区别开,加深学生对单词差别的认识,他们就可能会避免用错、写错单词。此外,教师还要教会学生联想法,在学习一个单词时,能够发挥想象力,联想到其他相近的单词。如学enough, 联想到sufficient,联想到adequate等,不仅联想到与该词意思相近的单词,还要联想到该词的动词、名词、形容词形式。
3鼓励学生勤查字典,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的主要职责不是只让学生掌握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教会他们怎样学习。在词汇教学中,当遇到陌生单词时,要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去查阅字典,而不是教师直接把单词的意思告诉学生。例如,在学习词组scarcely ... when时,学生通过查阅字典,还能掌握hardly ... when和no sooner ... than的用法,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使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更加牢固。
4掌握新词的方法
4.1当教师在读新单词或放录音时,学生可跟着老师的发音读出该单词,并反复读写,同时也要呈现词形。教师对学生读出单词中的错误发音要及时纠正,通过反复听准确的录音来完善学生的发音。
4.2教师要对学生的发音进行指导,让语音教学和词汇记忆相结合。让学生多读多练,掌握词汇发音的规律,在实践中让学生掌握单词发音的技巧。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学生的大脑就会积累很多字母组合规律,这些规律让学生听到发音就能自然而然地拼写出该单词。
5及时复习和巩固
篇7
【关键词】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方法;思考
通常意义上理解,教学方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作为教学过程四要素之一的教学方法的优劣直接关联到学生能力的培养、素质的提升。因为作为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前提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必考科目――《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其教学方法的选择,直接关系到考生成绩的高低以及通过情况,直接关系到学生会计职业素养的形成,直接关系到学生会计职业能力的高低。因而,如何开展恰当的教学方法保证上述目标的实现,是每个从事《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人员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1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现状分析
由于工具理性的盛行,加之考证等涉及利益的具体要求,大部分教学人员对于《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教学认知主要体现为一种传统的“讲授――操练――解答”模式,几乎所有教学任务的开展、课程内容的安排均围绕此展开。如阐述教学四环节的“讲、练、看、做”或者“讲、练、补、做”,当然教学过程中也会应用项目驱动法来达到教学目标;或者将四个环节予以拓展,“讲、练、看、训、考”,并且试图以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以及情景教学法穿插其中。更有甚者,则认为《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涉关学生考证、就业,只需要教会学生如何记忆即可。这样操作的后果直接导致大部分学生能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上取得良好成绩,甚至能借此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但,对于学生能力的提升以及学生素质的提高均无裨益。
随着现代学生主体意识的慢慢确立,传统上均由教师向学生灌输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已经丧失其在教学上的正统地位。如何吸引学生对《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保持对相关知识的新鲜感,则成为一个不得不注意的问题。
因而,有人尝试以肇始于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案例教学法适用于《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教学。但这种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意义上的案例教学法存在一定的区别,即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依然承担讲授的责任(而非引导的责任),然后通过案例让学生对讲授的知识加以应用(其中可能涉及到团队协作、个体的分析反思以及教师的评价等等),或许可以将其称之为“亚案例教学法”。[1]这种教学方法考虑到学生的兴趣问题,但由于缺乏专业法律知识体系的传授、课程内容知识相对固定明确等原因,盲目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中适用,只能是“削足适履”,得不偿失。
以上的论述主要围绕2009-2013年在CNKI中以“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以及“教学方法”为关键词所进行搜索汇总整理而成。
2 现行教学方法反思
由于秉承着大陆法系的传统,在法律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知识的演绎,而缺乏对生活世界应有的关注。加之,“学者式”的教师本身缺乏对实践的直接感知,导致当前《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教学偏重于理论教学。并且,这种理论教学是一种威权式的教学,教师仅仅希望学生掌握课堂书本知识,而且以之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特征甚至唯一标准。[2]
教师不去反思这样俩个问题:(1)知识是绝对客观的吗?(2)知识能否由教师原样不变地传输给学生呢?[3]
如果《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知识对于上述两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的,即肯定对《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学习属于Sipro所说的初级学习――无论情境如何,均不影响学习的效果。那么,毋庸置疑,现行的教学方法的合理性则可以得到证成。并且,可以顺利地实现阶段化知识、部分化知识附加于其他内容学习的可能性。
然而,情况不必然如此。
首先,学生对于《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学习背景的欠缺。即,无法意识或者刻意忽视知识建构的基点。大部分高职院校,仅仅基于考证通过的需求而开设了与会计密切相关的法律课程,而对《法学导论》或《法律基础》课程的忽视,让学生在学习《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过程中无法寻求到与原先知识体系中“最近发展区”知识,无法实现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的顺利衔接。因而,仅仅只能满足于对知识的无意义的记忆。
其次,高职院校教育目标定位的不准。作为法学类教育而言,有精英教育、职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精英教育暂且不论,而对于职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大部分高职院校毫无例外地选择了前者,而对通识教育关注甚少。但殊不知通识教育是建构整个职业教育的前提,无论是技能的提升还是专业水平的提高,都难以逃离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而对于法学类课程尤为如此。
最后,与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也有关联。目前的教学方法不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成为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实践者的教学方法[4]。受传统中国教学思想的影响,忽视对学生地位的考虑。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的单向活动,而学生的职责在于作为教学活动的接受方必须完整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并不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意义的建构,以中寻求自我突破的过程。
总之,正是由于学习背景的缺失、教育目标的定位不准以及教学活动学生主体的“缺失”,才导致《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过程中出现种种偏差。或者即使在部分教育者试图改革,但由于没有脱离上述的限制,而仅仅是方法上的变异而已,其效果也只能是大同小异。
篇8
职业教育是面向就业、面向青年、面向整个社会的教育,肩负着培养技能人才的重大责任,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职业教育生存与发展的根本。职业教育如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这是政府职能部门、职业教育决策者、广大教职员工、用人单位以及社会各界都密切关注的问题。为进一步深化梧州市职业教育改革,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满足梧州市经济高速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要,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推进富民强梧新跨越中的重要作用,笔者对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问题进行探讨。
一、重视职业教育发展。是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大梧州”、“大教育”的理念,打破部门界限,将行业举办的学校和各级各类培训机构纳入全市大职教体系,整合资源,优化组合,完善市县两级联合办学机制,探索中高职一体化、集团化办学机制,促进全市大职教的统筹发展。“十二五”期间,梧州市立足于区位、交通、资源等优势,优化现代产业布局,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再生资源、陶瓷、不锈钢制品、医药、食品、光电信息、化工和机械造船等特色产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本文由收集整理型人才提出了全新要求。职业教育面临着为经济建设提供更强大、更多样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的新使命,其发展事关富民强梧战略的实施。对此,梧州市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应倍加重视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把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作为梧州市经济社会建设的一项长期任务,摆上突出位置,抓紧抓好,加大人财物投入,转变发展方式,强化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和内涵建设,调整学校布局,优化专业结构,实现人才培养与经济建设需求“零距离”衔接,提升职业教育整体实力和办学吸引力,促进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为梧州市经济建设培养大批技能人才,提供更多更好的科技与研发等社会服务。
二、培养大批急需人才。是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任务
当前,梧州市经济快速发展对人才需求急增,培养大批产业一线急需人才,是梧州市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任务。可通过以下途径,加强职业教育对急需人才的培养。
(一)加强舆论宣传,营造发展氛围。应进一步优化舆论导向,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职业观、人才观;大力宣传职业教育和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作用,大力宣传职业教育对促进就业的突出贡献,营造有利于技能型人才培养和成长的社会舆论氛围,使新的求学观、择业观和成才观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引导职业教育切实为梧州市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建设服务,围绕产业升级、产业布局调整和“五园八区”建设,着力培养企业生产服务一线紧缺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二)用好职教政策,促进职校发展。应努力营造公平、有序的职业教育发展政策环境。一是政府加大投入,落实专项经费政策。确保农村税费改革专项转移支付补助资金用于教育部分中,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10%;城市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50%。落实国务院关于“一般企业按照职tt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从业人员技术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可按2.5%提取”的规定,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保障企业一线职工的教育和培训。二是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充分发挥梧州市民间资金丰裕的优势,按照公办和民办职业教育地位对等原则,出台更加科学的保障政策,建立多元化办学投入机制和激励措施。三是规范办学常态管理。重点是完善招生政策,加强招生宏观调控,规范招生秩序,严厉打击有偿招生。四是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政策。实现职业教育教师在职称评审、送培进修等方面与普通教育教师同等待遇,对职业院校教师引进和编制使用等方面要给予特别支持,稳定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五是严格就业准入制度。加强劳动监察,落实职业院校毕业生相应的社会保障及福利待遇等政策,打击歧视性就业行为;严格执行劳动者在就业上岗前接受必要的职业教育的制度;加强职业院校学历教育与职业标准的衔接,充分发挥其在推进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的主阵地作用。六是完善奖励政策。建立政府、部门和企业三级奖励机制,表彰在改革与发展职业教育工作中表现优秀、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实施优秀技能人才特殊奖励政策和激励办法,重奖取得较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各种技术革新成果,表彰生产和服务一线优秀员工,有条件的地方可设立政府特别津贴。
(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推动职业教育从计划安排向市场驱动转变,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指导转变。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突出抓好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强化职业能力培养,促进职业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紧密结合,促进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自主创业紧密结合。加强学校领导班子队伍建设,推进学校改革,提升学校发展水平;重视专业建设,加强专业领军人物培养,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和科研创新,增强教师队伍教学科研能力;加强校企、校际、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学与市场的接轨;探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新的实践形式,改革教学质量评价制度,推动职业院校更好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四)对接产业需求,优化专业结构。教育和人社部门要建立专业设置动态调控机制,根据梧州市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打造西江黄金水道和西江经济带,构建“一带两地一枢纽一园区”的发展新格局,建设“五园八区”和“两城市一基地”的战略决策,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产业调整对人才的实际需要,预测未来变化趋势,加强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实习基地、重点专业、特色专业等项目内涵建设。根据市场需求优化专业结构,确保专业设置与行业企业需求相适应,增强人才培养针对性,切实培养梧州市产业急需的大量高素质基层劳动者和一线技能型人才。
三、全面推进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互动发展的有效措施
(一)校企合作现状。历经三年攻坚,梧州市职业教育虽然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和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校企合作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其现状却步履维艰:学校一头热企业一头冷,校企合作大都停留在建立实训基地、签订学生顶岗实习及就业协议、为企业职工开展短期培训等小范围小项目的浅层次上,校企利益不对称,文化交融肤浅,合作效果有限。究其原因:一是校企合作政策措施缺失,难以促使校企合作正常化、制度化;二是企业受益机制缺失,企业有正常的生产任务,让学生参与生产,一定程度上对生产带来影响。可见,梧州市职业院校与企业亟须拓宽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层次,实现最大化的多赢。
(二)推进校企合作,谋求多赢之路,实现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互动发展。一是创新工作机制。建立政府牵头,有关部门、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制度,将推进校企合作上升到政府行为,纳入政府统筹的重要内容,出台地方性政策措施,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形成政府引导、学校主动、行业中介、企业参与的“四方联动”运行机制,促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的能力。二是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鼓励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以人力、技术、市场、产品、设备和经费等多种方式支持职业教育发展和职业学校办学。在政府主导下,从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落实相关费用减免和资金扶持政策,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三是完善校企合作平台。建立经常性的教育与产业对话协商合作机制,职业院校主动邀请行业、企业参与,加强联络、交流和相互服务,促进学校与行业和企业的联系,促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
(三)加强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广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订单办学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方式,完善企业接收学生实习的制度,加强生产实习管理和社会实践教学,创新校企共同育人的培养模式。职业院校应根据职业岗位要求,与行业企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促进企业新技术、新工艺与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针对学生特点,开展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改革,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系统设计、实施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指导,突出对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四、加强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是让职校生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工作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加强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吸引更多职业人才投身梧州市建设。具体做法如下:
(一)完善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工作机制,增强职业教育服务梧州经济建设能力。一是建立健全工作机构。教育、人社部门和职业院校都要建立健全相应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工作机构,保证人员、办公场所、设备、经费“四到位”,切实履行推进就业创业职能。二是配套安排专项经费,保障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工作正常运行。三是建立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控、评价和服务体系。把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作为衡量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为评价学校办学能力提供可测和有效的依据;面向社会公布就业工作信本文由收集整理息,不断提高职业指导与就业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实现信息沟通“零距离”、实习与就业无缝对接。四是加强人本服务,帮助毕业生就地就业创业。加强校企联合,鼓励和引导企业与职校建立合作机制,开展招生、培养、就业协作等深层次合作,畅通就业创业渠道,让更多毕业生留在梧州市工作,为建设家乡服务。争取在2012年至2015年,实现职业院校各年度毕业生留梧工作率分别不低于35%、45%、55%和70%,服务梧州市经济建设。
(二)加强就业市场跟踪调查,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教育与人社部门应加强人才培养调研,深入学校、用人单位和经济较发达地区,掌握就业市场需求的第一手资料,学习发达地区成功经验,制定相应政策和措施,指导学校根据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形成长效工作机制。加强毕业生跟踪调查和就业市场调查,建立就业档案,掌握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意见和要求,及时调整专业结构,优化课程体系,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培养质量,适应社会需求。要重视不同层次人才培养,为梧州市经济发展
储备人力资源。坚持短期培训、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相结合,探索适应梧州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全面推进初、中、高各级人才培养,缓解企业用人紧张局面。充分用好各部门的培训专项经费,组织各职业院校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培养更多技能人才。
(三)完善信息网络建设,促进本地人才供需对接。应认真总结和推广近年成功经验,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结合职校招生工作安排,经常性地组织学校和企业举办人才招聘“大篷车”宣传活动,分赴市县、乡镇和农村,大力宣传本地产业发展情况,宣传本地企业优势,宣传本地企业优秀技能人才和一线劳动者突出事迹,提高全社会对本地企业的认识。企业应加强网站建设,展示企业文化,让社会充分了解地方行业用人需求,引导广大群众就近就业。还可由企业投资设立或利用城市、乡镇街道和学校电子广告屏滚动播出企业信息,或设置专门宣传栏,加强企业形象宣传,吸引人才入企。完善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互动的信息平台,提供信息咨询服务,促进本地人才供需对接。
五、完善用人机制。是促进职校毕业生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主力军的根本保障
(一)加强政府对企业的服务。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供需见面会、双选会、人才交流会等形式,加强人才与企业的沟通,搭建就业平台,及时向社会传递企业用工需求信息,为人才交流提供一切便利,形成长效机制。
(二)鼓励企业优先录用职业院校毕业生,促进企业发展。鼓励企业主动走进职业院校、城市和乡村,宣传企业形象、规模和实力,让社会认识企业,提高企业知名度,吸引更多本地人才到企业就业。出台政策引导企业优先录用本市户籍城乡劳动力,将招用本市城乡劳动力比例纳入就业工作综合评定考核内容。进一步推进《梧州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基金实施方案》等惠民政策的实施,鼓励梧州人为梧州市经济建设服务。
篇9
资源与社会全纳”专刊
2012年第二期《远程教育》杂志围绕“远程教育与社会全纳”主题发表专刊。Lane指出远程教学的大学已扩大参加高等教育学习的机会,一些学习者通过学习开放教育资源来进行非正式学习,开放教育资源架起通向正式学习的桥梁,其他人常常将其作为终身学习活动的一部分。一些欧洲远程教学大学的初步经验表明开放教育资源对自信和有经验的学习者来说有益,但大多数人需要其他支持机制来促进其参与。这可能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来设计和呈现开放教育资源以适合学习者支持他们的学习。Bossu、Bull和Brown探究澳大利亚开放教育资源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促进社会全纳的一些重要政策和措施。Nikoi和Armellini基于开放、可迁移、技术支持的教育资源(OTTER)项目,开发“开放教育资源混合”框架来促进开放教育资源的使用和更新,该框架包括目的、过程、产品和政策四个部分。Willems和Bossu指出采用开放教育资源需要考虑一些问题,包括学生人口日益多样化、教学语言、语境和本地化、技术、全球和边远地区的访问等。Richter和McPherson的文章关注不同地区开放教育资源部署的文化问题,他们列出发展中国家采用开放教育资源的一些障碍:殖民地历史影响,语言问题,情境差异,文化多元性,教育权利和盲,基础教育需求等。文中也提出了一些数字化学习资源设计的建议以支持可重用。Scanlon的文章探究科学课程中开放教育资源促进基于探究学习的方法。Hockings、Brett和Terentjevs总结一些原则用来支持全纳实践,支持资源内容、设计、开发等,他们概述了三种支持全纳实践的模式,提出一种用于支持全行业全纳实践的模式。Hodgkinson-Williams和Paskevicius描述南非研究生参与开放教育资源创作来促进社会全纳的案例。专刊有3篇反思文章:Harding反思关于澳大利亚政府为非政府远程教育经常性拨款政策的相关问题;Phelan关注开放教育资源的政策、实践等问题,并描述与这些问题相关的一系列措施;Don Olcott考虑跨越正式与非正式学习情境开放教育资源的影响,文中探讨了在大学管理结构中开放教育资源的混合,跨越正式和非正式学习情境开放教育资源的使用,可持续的开放教育资源商业模式的需求,以及开放教育资源的扩大意识、采用和使用等内容。
Distance Education Vol. 33, No. 2, August 2012,
支持终身学习的智能
导师项目启动
欧洲委员会终身学习计划的重要行动之一便是信息与通信技术促进学习,此重要行动支持的多边项目之一——支持终身学习的智能导师(I-TUTOR)项目已于2012年1月启动,项目将于2013年12月31日结束。项目旨在开发基于多元的智能系统,用于开放源代码的学习环境,能够监视、跟踪、分析学习环境中的学习者,并给出形成性评估和反馈,为远程学习中的教师和导师提供数据,以便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更好地发挥他们的角色。智能导师系统使用java开发软件,因此能够轻松地实现在大多数免费数字化学习平台上应用和重用。为此,项目计划实现以下目标:① 系统回顾文献和案例,以便所有合作伙伴从技术和教育的视角了解项目框架,促进合作伙伴之间汇集资源和相互学习,以及进行课程学习分析;② 为智能导师设计和开发基于多智能的工具以实现学习和教学目的,并将其应用于开源平台;③ 基于已开发的工具对教师、培训人员、导师进行培训,使他们在在线工作中能够使用这些工具;④ 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培训和成人学习的常规课程中试用已开发的工具,并评估试点; ⑤ 通过试点、直接参与项目活动、研究人员和开发人员参与来探究结果;⑥ 宣传项目的目标、结果和成果;⑦ 在联盟内确保高质量的进程、结果和输出,监控或促进形成性和总结性评价; ⑧ 管理项目,确保财政和人力资源的高效率利用。项目结束时,已试用和审查的智能导师系统将在所有使用共同标准的平台(所有开源平台)中应用。
http://
http://blog.unimc.it/i-tutor/about/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立全球
学习型城市指数框架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正在肩负着越来越大的责任,要为全民提供终身学习机会和决策。学习型城市的全球网络将为许多城市提供技术支持、促进政策对话、同伴学习和能力发展。早在2012年5月的第七届会议期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终身学习研究所(UIL)理事会中批准 UIL 建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学习型城市网(UNESCO-GLCN)计划。从UIL的60周年纪念大会和哥本哈根举行的欧亚会议(ASEM)终身学习论坛的反响来看,此项倡议都得到了大力支持。在学习型城市网准备阶段,一个重要任务便是建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学习型城市指标——一套监测和评估全球学习型城市的关键指标。UIL已于2012年7月举办研讨班,商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学习型城市指标框架。
2012年秋将在北京举办国际咨询委员会的第1次会议,研讨会的成果将在这次会议中更进一步详尽阐述。
http://
新书推荐:《远程教育和数字化
学习中的质量保证和认证:
模式、政策和研究》
2012年第3期《国际开放与远程学习研究》杂志推荐了一本由Insung Jung和Colin Latchem编辑的新书——《远程教育和数字化学习中的质量保证和认证:模式、政策和研究》,该书由Routledge正式出版。这本书可用作参考指南,通过提供案例、多个模型来介绍质量保证的系统方法,例如“质量保证审核和自我审查的数据收集方法”、“用来判断关键绩效指标(KPI)成果或关键性成功因素的分析指标”等都在最后一章中提到。书中探讨远程教育中的质量保证是什么,还为质量提升、结果的追踪记录提供概念性的组织模式和切实可行的策略。约翰·丹尼尔爵士在前言中写道,“我们面临这样一个悖论,远程教育正在蓬勃发展,学生和机构数量快速增长,部分应该感谢在线技术,但对这种增长的敌意也越来越大”。随着数字化学习的增长和普及,需要平衡自治与责任,也要保证投入时间和财力的质量。该书前三章是关于影响开放和远程教育质量保证和认证的问题概述,书中两个结论章节提供具体的质量保证能力和指导方针。本书用十个章节来呈现质量保证方面的成果,包括地区政策和指导方针:亚洲开放与远程学习;撒哈拉以南非洲远程教育;英国质量保证和认证;巴勒斯坦开放大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远程教育机构和开放教育联盟政策和指导方针(2章);韩国企业数字化学习中的质量管理;南太平洋和西印度洋双模式大学中的质量保证;南美质量保证和认证概述;欧洲质量保证政策和指导方针。六个章节内容聚焦各种教育模式:开放大学中质量保证模式和案例研究;巨型大学(印度尼西亚开放大学)和全球电信中心中质量保证的成果(2章);来自学习共同体的尝试,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质量保证改进模式,该模式低投入、高效率;在印度和印度尼西亚,偏远和弱势社区的中学所面临的质量保证问题和挑战;欧洲中小型企业(培训)所面临的质量保证挑战。
http://
2013年远程教育峰会
将在悉尼举行
作为国际开放与远程教育协会(ICDE)成员之一的澳大利亚开放与远程学习协会将于2013年2月4日至7日在澳大利亚的悉尼举行2013年远程教育峰会。ICDE行政委员会主席Tian Belawati将作大会主题发言。澳大利亚远程教育峰会的目的是汇集全球实践者共同探讨与教育相关的问题和措施,以满足远程学习者的不同需求。ICDE 主席Tian Belawati、Gregor Kennedy副教授、阿什福德大学评价与学术质量委员会副主席Deborah Riemer、数字化学习领域知名专家Bob Spence也将作大会主题发言,就教育问题从不同角度各抒己见。在技术中介和终身学习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实践已超越传统的定义和区别,2013峰会主要针对大学中的研究与教学、面向公司和社区的混合教育和远程教育。澳大利亚远程教育峰会将接收论文、创新展示、海报和工作坊,无论哪种形式都应至少与以下一个主题相关:社会性学习、移动学习、隐性学习、非正式学习;分析;公平和评估;开放教育资源;课程与教学;变革环境中的教师角色;学习者驱动的学习/学生开发内容;开放与远程学习的管理和领导。
http://
篇10
一.开设综合类人生规划课的意义
目前国内高校,辅导员是专职进行学生管理工作的,部分高校也设立有班主任,试推行学长导师制度等方法,都是值得推荐的。但是目前现行的管理方式具有事务性强,没有系统的长效的思想教育的特点。一个辅导员负责200个学生的配比限制了辅导员工作中思想教育部分的深度和广度。现行教学大纲中的思想政治课目前具有专业性强、内容范围小的特点,授课形式单一且基本都是和堂形式,效果并不理想。目前,P者认为,在大学期间帮助大学生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有效方法还在在课堂上。综上所述,开设专业性强的综合类人生规划课意义重大。
当代大学生处于时代的快速发展的洪流中,这样的时代特征必然使辅导员的思想政治工作越来越难做。然而,擒贼先擒王,治病要治本,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开设人生规划课,让每个学生有机会思考自己的人生,给自己设立目标然后根据自己的目标制定计划,才能产生学习的兴趣。这样的工作需在专门的课程上实现。
二.课程设置与内容形式
人生规划课程相当于一门实用的哲学课程,贯穿大学四年八个学期。从学生入校开始培养他们的归属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到学习独立生活的能力,适应群体生活,处理人际关系,再到认识自己,开发自己的能力这种类似心理学的教程。还应有追寻生活真谛,展望未来,确立明确的人生目标,并制定具体计划以实现目标,学习获得实现目标的能力这种哲学课程。目前在大学中已经开设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就业指导课、创新创业课内容都应包含在其中。
价值观的建构式一种内化过程而不是说教的结果,应放弃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实例促思考,激发学生的思考,不轻易下定论学生的世界观时好时坏,多用讨论的形式组织课堂,让学生自我纠正,真正实现世界观的内化。同时要注意关注到每一位学生,力求每一位学生都在课堂上实现发展。
三.实施前景及难点
这样一门包罗万象的综合课程想要达到其效果,师资是关键。笔者认为,有经验的辅导员加以培训可以胜任此工作。辅导员的日常工作就是管理这些学生,所以对学生有比较深入的了解,通过这样的课程辅导员可以更加全面了解学生,促进日常工作。当然,因为牵涉较多的专业知识,这门课程的任课老师除了经验还必须博学,所以教育部门应该组织更专业的培训,这也可以作为辅导员终身制归宿问题的一个可行途径进行探讨。
免责声明
公务员之家所有资料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写作和网友上传,仅供会员学习和参考。本站非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