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堂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08-31 17:02: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第二课堂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第二课堂的认识

篇1

高中历史课如何有效地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呢?笔者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和经验出发,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1.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开展活动

兴趣,是指人力求接触、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爱好活动的意识倾向。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愿望。

” 所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往往胜过责任感。”(爱因斯坦语)兴趣对于人们的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成年人相比,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他们不断地接触外界的新鲜事物和信息,因而,他们的兴趣更为广泛,更易变化,可塑性更大。对于讲课的内容,学生的兴趣可能各不相同,若能把讲课的内容与学生已有的或潜在的共同的兴趣点相结合,就能激发和引导出学生们的兴趣。课堂教学如此,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更应如此。因为第二课堂活动是在学生们宝贵的课余时间进行的,如果学生兴趣索然,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就起不到相应的作用,“兴之不至,心不为之思。”例如,在高中历史这门学科的教学过程中,理解和分析历史材料和现象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内容繁琐而且较难理解和掌握,是学生们较感头痛的一个问题。但大量的分析材料,又不宜占用课堂教学的课时,于是准备几个小课题作为材料,组织课外教学活动。在这些教学活动中,引导和帮助学生们从网上和图书室查阅大量的资料,并以讨论会,辩论会等形式开展活动。学生们会以极大的热情和兴趣参与这些第二课堂活动,不仅加深了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能结合实际分析问题,增强了历史意识。

2.从拓宽知识面的角度出发

知识是一个网络,浩如翰海,互相贯通。尤其历史知识,古今中外,天文地理,包罗万象,无不囊括。如果单凭课堂和书本上所学的知识,根本不够。所以合理安排学生课外阅读,网络查阅,社会调查,知识竟猜,历史墙报等活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培养更高的兴趣,为历史能力的提高和历史思维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3.从强化训练,深化理解,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出发

篇2

关键词: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创新型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孙涛(1980-),男,安徽蚌埠人,徐州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讲师;秦录芳(1979-),女,河南新乡人,徐州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讲师。(江苏 徐州 221008)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6-0021-02

在当今知识经济的时代,它的发展主要依赖知识的不断创新和高新技术的迅速化,这就需要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在以第一课堂教学为主的高等学校,如何对传统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管理体制进行教学改革以适应创新人才的培养,是高等教育当前的紧迫任务。

一、第二课堂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摇篮

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也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场所,对学生的培养应始终贯彻“学习知识,提高素质、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学理念。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即为创新人才,创新人才的本质是具有知识的生产、传播、应用和不断创新的能力。人们所说的知识,其存在有三种形态:一种是书本、文献资料上的,第二种是人的大脑里的,这两种知识是潜在的财富。而另一种则是物化了的知识,如各种软件、转基因的生物个体等,现在常说的“知识等于财富”,就是指这种经物化了的知识。[1]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第一课堂为主的传统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管理体制都面临着挑战,而要实现知识的物化,就要科学组织和规划第二课堂教育,通过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系统性、综合性的有机结合,实施规范化管理与组织运作,有利于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能力结构,培养学生的创新性。

首先,学生参加第二课堂的教学活动,可以突破第一课堂教学领域固有的思维模式,易于触发灵感,产生顿悟,使学生的思路得以扩展和发散,从而摆脱固定思维模式的束缚,实现思维方式的创新和突破,并产生具有新思想的思维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方式。

其次,第二课堂的教学活动可以促进学生间甚至师生间的科研交流,活跃学术氛围,造成不同思想的强烈碰撞,从而产生互补效应,迸发创新思维。[2]

最后,传统的课堂教学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和大纲执行,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对学生的自主性教育一直不够重视,绝大多数学生的自主性教育意识较差,加之有些教材内容陈旧,教学模式僵化,因此难免制约学生的兴趣,更谈不上学生创新力的培养。第二课堂作为学生自主选择的教学方式,因时、因地、因境、因人制宜,采取多种措施,灵活艺术地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潜力,在积极的条件下学到新知识,扩宽知识面,从而促进学生创新力的发展。

二、确立第二课堂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地位

长期以来,各高校都非常重视学生第一课堂的教育,从师资力量配备、学时安排、教学手段等方面都予以重点倾斜,而对于第二课堂教育则比较忽视,认为它是第一课堂教学的补充,能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有利于拓展学生素质。在这种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目标自然是输入更多的专业知识,进行更多的专业训练。于是,第一课堂教学成为在校期间的主要内容,第二课堂教育只能是学生课余的调剂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只是拓展或补充,所起的作用只是锦上添花而已,也未纳入正规的教育培养计划作整体规划。

在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今天,第一课堂的教育固然重要,但其局限性也在逐步显现。主要在于:第一课堂教学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和大纲执行,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形式单一,解决的主要是学生的认知、专业能力问题,对学生的自主性教育不够重视,学生被动接受性强。而诸如对社会的认识与体验、社会实践能力的锻炼、优良社会人格的塑造、团结协作精神、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等等,仅靠第一课堂教育是无法实现的。在这些方面,第二课堂便体现了它的优势。

第二课堂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方式灵活,并大多是学生自愿参加,满足了他们的自身兴趣和特点,能有效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第二课堂集中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不受教学计划和大纲的严格束缚,让学生按照各自兴趣和特点选择发展方向和培养领域,鼓励优秀人才冒尖。第二课堂将许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地融入到了生动活泼的活动之中,既能切实落到实处,又易于学生接受;第二课堂有利于学生将固态知识在实践活动中活化,克服思维上的惰性,增强了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丰富想象力,发挥创造潜力,形成合理的智能结构;第二课堂缩短了大学生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许多学生进入大学前都对大学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憧憬,而大学沉重的学业压力和“三点一线”的生活方式,使他们深感失望和压抑,甚至产生各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充分满足了他们的精神需求,提供了开放的环境以利于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3]

大学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第二课堂教育是大学教育过程和课程体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应作为高校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等教学模块一起,作为学生总体培养目标来规划和教育实施,以促使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发展自己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丰富第二课堂教学形式,适应创新人才培养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可寓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尤其是通过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我们可多方位多渠道多形式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近年来,笔者所在学校把开展灵活性强、寓教于乐、寓学于乐的第二课堂教学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才成长的一个重要手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又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技能,更提升了学生独立思考和综合实践能力,激发了创新意识,真正做到教与学相得益彰。[4]

1.社会实践

利用学生课余时间相对集中的假期,有组织、有计划地深入社会、深入基层,了解社会。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多样,有社会调研、参观访问、挂职锻炼、科技培训与合作、文化下乡、扶贫支教等一系列活动。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在调查、实践中进一步认识社会,增知识、长才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完善其创新能力,为日后走上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2.课外科技活动

课外科技活动是大学生学习科技知识、增强科技意识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之一。课外科技活动是学校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在素质教育、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高校学风校风建设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5]主要包括参加各类学科竞赛、专家论坛、学术沙龙、科普展览、课外科技论文(作品)和创业活动等。

3.文体活动

通过校园文体活动能陶冶情操,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和检验自我的大舞台,提高广大学生的文化、体育、艺术等各方面素质,培养素质较高的文体活动创新人才,丰富校园生活。

4.社团活动

学校社团组织是学生为了满足社会化要求,根据自身兴趣爱好成立的组织。社团活动一般包括学术研讨型和文体艺术型两大类。前者,如大学生科技协会、无线电爱好者小组等;后者,如各种体育队、舞蹈队、武术协会、画社等。学生在组织社团活动的过程中,通过自己制定计划、具体实施、调节各种关系,大大锻炼和发展了各种能力,有助于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近几年来,徐州工程学院前述三项第二课堂活动有许多是由社团来组织进行的,社团活动已成为学生第二课堂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5.技能和科研训练

技能和科研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学习和掌握必要的工程技术、测量方法、先进设备和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和创造思维习惯,以及收集、处理信息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6]徐州工程学院通过完备的实验和实习设备作为硬件支撑,采取如下多种措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第一,合理安排技能培训进度。徐州工程学院把技能培训的内容组合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授课和实操并结合研讨的方式,使学生获得基础的操作技能和相关基础知识。加强对学生专业动手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养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鼓励并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第二阶段着重于实用技术,突出理论的系统性、实例的代表性和技术的先进性,重点锻炼独立设计及创新思维的能力;第三阶段是强化训练,在原有技能训练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技能操作,按照“职业资格等级工”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工艺设计与工艺分析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确定灵活的实验开放模式。一方面实行实验室全天候开放,实验方案题目可由学生自行开发,也可在教师提供的项目中自行选择,相关实验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项目认真讨论、纠正、审批,确保实验的可行性;另一方面更新实验模式,增开设计性、探索性和综合性实验内容,使其在实验中占有较大比例,并具备“新”、“特”(有特色)、“多”(多接触大型仪器设备)的特点。以上措施为学生创造了一个主动获取实践知识与发挥潜能的良好环境,给予他们更多的独立思维空间,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的潜能早日脱颖而出。

第三,吸收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当代大学生胆子大,精力充沛,创造热情、智慧潜力、可塑性和悟性都很高。这种得天独厚的智慧资源正是提高创新精神和培养实践能力的基石。徐州工程学院从既要保护学生的热情又要敢于给学生出点子、压担子的观点出发,鼓励他们参与大型实验课题,对于学习成绩优秀,能独立完成设计性、探索性和综合性试验项目,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优先参与老师的研究课题。[7]

第四,创造个性发展的平台。全面支持学生的创业和科研创新热情也是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为此,学校每年要拿出一定的经费设立大学生创新基金,引导和鼓励大学生树立创新意识,投身科技创新实践,鼓励广大学生按自己的兴趣去选择“创新”课题,发挥潜能,培养创新意识。同时,学校也应举办各种校级技能和科研活动竞赛,鼓励学生参加省级、国家级等各类比赛,为学生营造一个活泼主动、开放交流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创造一个个性发展平台。

总之,第二课堂在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发挥的重要作用,使我们意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开展第二课堂的必要性。我们一定要加强第二课堂教育,并在第二课堂中切实落实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育,致力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满足时代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赵立君,宋木庆.改革实验教学,适应创新人才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0,17(5):105-107.

[2]李丽琴.交叉学科培养创新人才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5.

[3]李华,卓光俊,等.大学生第二课堂素质教育体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7(5):98-99.

[4]刘杰凤,薛元英.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创新型人才[J].化工高等教育,2003,(4):64-66.

[5],袁新海,等.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初探[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4(4):573-576.

篇3

[关键词]高校 任课教师 第二课堂

近年来,高校第二课堂活动作为大学生素质拓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引起高校教育和理论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目前,在高校大学生开展的第二课堂活动中也存在一些困惑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大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二是大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组织管理能力还有待提高;三是经费有限;四是第二课堂活动缺乏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指导,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整体层次难以提升;五是高校任课教师对指导大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兴趣不浓,参与度不够等等。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高校教育和理论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也投入了较大精力加以研究和解决。北京中医药大学专门对高校任课教师指导大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的意义作用、拓展渠道和理顺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践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具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指导性意见,以供高校有关部门组织大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时参考。

一、高校任课教师指导大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意义

高校任课教师指导当代大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的意义和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经过我们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具体实践和专题调研证实,在高校任课教师的指导下,大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能够取得更加突出的成效和结果,第二课堂活动的整体层次会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众所周知,培养和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组织管理能力、实践能力、协作能力、适应能力和敬业精神等,单靠高校第一课堂的教育已经远远不够,还需要通过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进行潜移默化地培养和熏陶。可以说,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已经不再是高校第一课堂可有可无的补充,而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类型主要有:文体竞赛活动、思想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学术活动、技能培训活动、表演活动、咨询服务活动和勤工助学活动等,这些活动的主体虽然是大学生,但也离不开高校辅导员和任课教师的指导,特别是高校任课教师的积极参与和认真负责的指导,会使这些活动整体水平和质量得到明显提高。例如,在2010-2012年北京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中,我校由教务处和团委主办,由人文学院承办,由社科部三名任课教师组成了北京中医药大学学生人文知识竞赛教师指导团队,经过精心策划和周密组织,不仅圆满举办了历届北京中医药大学学生人文知识竞赛活动,而且择优选拔了30名大学生组成代表队,参加北京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经过任课教师团队的耐心辅导和紧张训练,我校大学生在北京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活动中赛出了风格,取得了较好成绩,共获得2个二等奖和4个三等奖。

实践表明,在高校任课教师的积极参与和精心指导下,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会更加健康有序,不仅对参与活动的大学生们起到重要的教育作用、规范作用和感染作用,还能够潜移默化地促进大学生良好品格和人文素质的形成,增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说服力,提升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强化大学生的角色意识,养成大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和科学探索精神,有效促进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拓宽高校任课教师指导大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渠道

高校任课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参与到大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中,对第二课堂活动进行多方面的具体指导。我们认为,任课教师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方式和渠道有以下几种:

(一)前瞻性指导方式:高校任课教师在大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之前,对整体活动的情况进行前瞻性的指导。任课教师对参与活动的学生进行提前指导和培训,包括对活动所涉及的背景知识和专业知识进行讲解,对活动所达到的目标和效果进行阐明,对活动当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预判分析,对大学生如何进行团队协作和分解任务进行战略性指导等。这种指导方式的优点在于,任课教师通过对于第二课堂活动的目的意义、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指导和点拨,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加深入地把握即将开展的第二课堂活动;

(二)后置性指导方式:高校任课教师在大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之后,对整体活动的情况进行后置性的指导。任课教师对参与活动的学生进行后置指导和总结,包括对活动所涉及的领域和专业进行总结分析,对活动所达到的目标和效果进行评判,对活动当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剖析,对活动的成果进行提炼和筛选等。这种指导方式的优点在于,任课教师通过对于第二课堂活动的成果、问题等方面进行提炼和总结,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加全面地体认和反思所开展的第二课堂活动;

(三)全程性指导方式:高校任课教师对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整个过程进行全程性的指导。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任课教师可以全程参与到大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中,在活动的各个阶段,都对学生进行指导,包括对活动规划和起步阶段进行指导,对活动实施阶段进行指导,对活动收尾阶段和总结阶段进行指导等。这种指导方式的优点在于,任课教师通过对于第二课堂活动的整体指导和全过程“陪练”,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地熟悉和掌控所参与的第二课堂活动,特别是专业性要求比较高的一些第二课堂活动;

(四)局部性指导方式:高校任课教师在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过程中,可以对活动的某个阶段或环节进行局部性的指导。这些阶段或环节,可能是整个第二课堂活动中的关键环节,也可能是大学生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容易忽视的环节,还可能是大学生在第二课堂活动中所遇到的难点或困惑的环节。这种指导方式的优点在于,如果任课教师能够在这些阶段或环节给予有益的指导和帮助,将会使大学生受益匪浅,使第二课堂活动的整体层次有较大提升。

另外,高校任课教师还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大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进行具体指导:一是对第二课堂活动的目标进行指导。任课教师通过指导大学生明确第二课堂活动的目标,可以使大学生在活动中自觉接受文化熏陶,提升自我素养,使第二课堂活动真正与第一课堂活动相得益彰,使学校教育更有成效;二是对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选择进行指导。任课教师结合大学生的内在需要,指导大学生细化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有效引导他们的发展潜能和积极性,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强化其主体意识,实现其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三是对第二课堂活动组织机制的设置进行指导。任课教师通过对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组织机制提出建设性意见,通过设置简便有效的服务机构,制定完善的管理措施,可以尽量避免大学生因经验不足而在活动中可能出现的一些“硬伤”,能够有效克服第二课堂活动的“先天不足”,既能使大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又能使大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获得较大提升;四是对第二课堂活动的专业领域进行指导。任课教师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根据大学生的兴趣爱好,打破专业限制和院系界限,有针对性地指导大学生开展专业领域和交叉领域的第二课堂活动,引导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专业技能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发展上,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品质,同时,也给各种专业背景的大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丰富自我的平台,有效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创新精神,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三、理顺高校任课教师参与指导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机制

目前,高校任课教师参与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频率和次数还远远不能满足第二课堂活动的需求。任课教师作为高校一线教师,常年担负着比较繁重的教学任务,这在客观上也制约了任课教师参与指导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频率和次数。另外,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多是大学生自发进行或在校团委、辅导员的指导下进行,与任课教师的信息沟通和联络性不强。由于任课教师参与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机制比较薄弱,影响了任课教师在第二课堂活动中作用、意义、价值的发挥和体现。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理顺任课教师参与指导第二课堂活动的机制。

一是建立任课教师参与指导第二课堂活动的组织机制。高校要把大学生的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并重,并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对任课教师参与指导大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进行有效管理。从管理层面和组织角度提高任课教师对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关注度,引导任课教师找到自己与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契合点,从而提高任课教师参与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是拓宽任课教师参与指导第二课堂活动的运行机制。高校在建立相关组织机构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建立任课教师参与指导第二课堂活动的良性运行机制,从师资配备、教学安排等方面进行科学管理,明确任课教师的职责。高校要将第二课堂教学的计划,纳入到高校的整体教学体系中来,由教务处统一组织,向各院系下达第二课堂教学任务书,并对任课教师参与指导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进行量化管理,使任课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参与到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中去;

三是完善任课教师参与指导第二课堂活动的激励机制。高校要划拨专项经费,对各院系任课教师参与指导大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状况进行竞赛、评比和奖励,并把任课教师在第二课堂中的参与工作量记入其年度教学工作量中,任课教师在第二课堂中的报酬要与第一课堂的报酬相当。通过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任课教师参与指导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总之,通过理顺高校任课教师指导大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机制,可以有效提高任课教师指导大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从而实现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形成第二课堂的一种长效模式,最终达到提高第二课堂活动整体品味和层次的目的。

篇4

北京林业大学从1998年开始着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工作,将党校、团校的学习、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并入“第二课堂”,交由学院团委负责。“第二课堂”素质教育的认证从2001级新生正式开始实施。经过10年的探索和研究,已经建立了一整套较为完整的“第二课堂”评价体系。“第二课堂”评价体系是以量化的形式对“第二课堂”实施效果进行考量的体系,它将学生的“第二课堂”表现予以分数定量,与学积分共同构成综合素质得分的评价制度。其量化结果与“三好学生”评比、奖学金评定、研究生推荐、毕业分配等有机结合。体系评价内容由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德育)、学术竞赛和科技创新(智育)、文体艺术和身心发展(体美)、学生组织和社团活动(学生组织)等部分构成。

二、“第二课堂”评价体系对大学生的影响

笔者以北京林业大学2007、2008和2009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该校学生“第二课堂”评价体系执行情况以及学生对“第二课堂”评价体系的认识情况进行了调研和问卷调查。问卷共设置10道问题,涉及学生对“第二课堂”评价体系的认识、看法、影响、收获等,通过对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得出“第二课堂”评价体系存的价值和意义。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问卷182份,其中有效问卷174份。通过对问卷原始数据的整理,分析出现存的“第二课堂”评价体系对学生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影响。

(一)“第二课堂”评价体系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

1.大学生对“第二课堂”评价体系的总体认识对于“第二课堂”评价体系的了解程度,非常了解、一般了解、不了解的学生分别占10.3%、82.8%、6.9%。对于“第二课堂”评价体系的关注程度,12.6%的学生很关注,因为跟评奖评优、推研直接挂钩;72.4%的学生一般关注,平时参加活动不会受其影响,但还是希望分数高一些;剩余15.0%的学生不关注,觉得分数高低对自己没有任何影响。对于“第二课堂”评价体系存在的必要性,8%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能鼓励大学生全面发展、积极参与课外活动;超过74%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可以考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但自己不会刻意追求分数的高低;18%的学生认为没必要,评奖评优以学积分为准就好了。大学生对“第二课堂”评价体系的了解程度、关注程度、必要程度的比例分别达到了93.1%、85.0%、82.0%,由此可见“第二课堂”评价体系在大学生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多数学生也肯定了其在大学成长阶段的积极作用。

2.“第二课堂”评价体系对大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影响当被问及平时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的想法时,17.2%的学生首先会看“第二课堂”是否有加分;50.6%的学生选择以喜欢为主,但如果有加分就更好;32.2%的学生完全凭自己的喜好,不在乎是否有加分。当被问及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的初衷时,29.9%的学生是为了提高“第二课堂”分数,而选择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打发课余时间、挣点“外块”及其他的学生分别占48.3%、20.7%、4.6%和3.5%。当被问及“第二课堂”分数在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中所占比例的看法时,有40%的学生认为应提高比例,40%的学生认为比例不变,只有20%的学生认为应该降低比例。“第二课堂”评价体系对促进大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影响很大,体系的设置直接影响到学生活动的选择。多数学生希望参加课外活动能够锻炼自身的综合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同时能带来“第二课堂”的加分。部分学生认为“第二课堂”评价体系占综合素质的比重应该加大,至少应该维持不变。

3.“第二课堂”评价体系对大学生课外活动的影响当被问及“第二课堂”评价体系的积极影响时,24.1%的学生认为提高了综合素质,在学习之外促使自己参加更多的课外活动;10.9%的学生认为综合名次上升,在评优时获得了更高的奖学金;18.4%的学生认为心理得到满足,平时的工作和活动受到了肯定和认可;19.0%的学生认为学会了更好地管理时间,学习和参加活动互不耽误;22.4%的学生认为没有影响,还保持着自己一贯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方式。

(二)“第二课堂”评价体系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影响

当被问及希望在“第二课堂”活动中获得什么时,被调查的大一学生中64.5%的人选择了展示自身才华;大二学生中57.8%的人选择了培养组织、协调和策划能力;大三学生中超过80%的人选择了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大四学生中90.6%的人选择了就业能力提升以及更多地接触社会、更好地认识社会。当被问及对“第二课堂”评价体系的各项分数设置的看法时,被调查的大一学生中78.6%的人认为应该提高体育比赛等体美项目的比重,鼓励学生多方面发展兴趣和爱好;大二学生中95.3%的人认为应该提高学生组织工作考评的比重,鼓励学生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大三学生中67.4%的人认为应该提高学术竞赛、等智育项目的比重,鼓励学生以学业为重;大四学生中57.2%的人认为应该提高献血、志愿活动等德育项目的比重,鼓励学生树立服务社会的意识。当被问及在所有计分项目中哪一项得分最高时,不同年级学生的答案呈现出不同的趋势。以北京林业大学环境学院2008级某班学生(共29人)的调查样本为例,得到如下分析结果从表1中可见,在2008—200年(大一学年)“第二课堂”评价体系计分项目中,29名学生中有10名选定体美项目分值最高,8名选定德育项目分值最高,这两项合计占62.1%;在2009—2010学年(大二学年),学生组织项目分值最高的学生占55.2%;在2010—2011学年(大三学年),学生选定分值最高的是智育项目,占37.9%。可见,不同年级的学生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对大学生活存在不同的期望和需求。调查发现,大一学生刚入校,更希望在同学中展示自身才华而渴望被认知;大二学生更希望在学生组织和社团活动中培养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在活动中实现自身价值而渴望被认可;大三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专业技能,更希望将学到的专业知识得以应用,在实践中发挥专业特长而渴望被认同;大四学生面临人生选择和就业压力,更希望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在实习中了解社会、融入社会而渴望被认证。

(三)“第二课堂”评价体系对不同学习成绩的学生的影响

“第二课堂”评价体系对具有不同学习成绩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影响。调查人员在北京林业大学环境学院2007级、2008级、2009级中各选取一个班的学生为调查样本,运用SPSS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第二课堂”与学积分排名进行了相关性检验,分析出2007级、2008级、2009级“第二课堂”排名与学积分排名均显著相关,学积分排名越高,“第二课堂”排名就越高。可见,学习成绩越优异的学生越会关注自己的“第二课堂”成绩,“第二课堂”排名相对也较高。这并不难理解,因为“第二课堂”评价体系直接与评优、推研等挂钩,取得好成绩的学生肯定不希望因为“第二课堂”分数不理想而失去机会。同时,由于“第二课堂”评价体系在综合素质中所占比例有限,学习成绩落后的同学即使取得较高的“第二课堂”成绩也很难改变局面,所以他们往往并不寄希望于“第二课堂”的分数。

三、加强“第二课堂”评价体系建设的措施

(一)“第二课堂”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渠道,应突出评价体系的教育性高校以“第一课堂”为主阵地,“第二课堂”为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和载体,运用教育评估的理论和系统管理的方法对学生在校表现进行检查、总结、判定和反馈,为学生综合发展起到激励和导向的作用。“第二课堂”应结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学生专业知识的应用和拓展提供平台,同时还要以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全面、客观、科学地评价,引导学生德、智、体、美等诸方面协调发展。

(二)“第二课堂”应满足学生多元化思想的需求,突出评价体系的普适性“第二课堂”的活动要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注意追踪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满足学生在不同年龄、不同专业、不同需求方面的需要。既要重视参与者在人际交往、能力锻炼、社会实践、学术科研上的实际目的,又要重视参与者在发展个性、蕴藉感情、闲暇愉悦、人文关怀上的需要,形成自发参与、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活动氛围。各高校可以针对不同年级的教育对象,适时转移工作的着力点,有针对性地在不同年级中开展以激发广大同学的学习热情、端正学习态度、纠正不良学习习惯为目的的、丰富多彩的各项活动。

(三)“第二课堂”要抓住不同阶段学生的实际需求,突出评价体系的导向性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不同年级的教育重点,“第二课堂”教育要确定相应的侧重点:一年级新生以适应性教育、文化素质教育活动为主;二年级学生以学生干部培训、党团员意识教育活动为主;三年级学生以科研素质教育、职业规划教育活动为主。基于不同年级,“第二课堂”评价体系各项目内容、比重可以有所不同,把综合素质认证与丰富、灵活的教育内容统一起来,引导学生树立“处于什么阶段就做什么打算”的意识,培养学生管理时间和规划生活的能力。“第二课堂”评价体系应兼顾科学性、合理性、广泛性,既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身心素质、审美修养等,又要预防引导失灵,避免“因为分数,所以活动”现象的滋生蔓延。

篇5

[关键词] 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互动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6-0083-02

经过多年的教育改革发展实践,人们已经达成共识,高等教育的目标就是全面素质教育,高校就是要为社会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素质教育全面性、系统性的要求,使得以“课堂教学”为主体的第一课堂无法完成所有的教育任务和培养目标,第二课堂也就成为素质教育的必需。作为高等教育者,要清楚意识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之间必须构建顺畅的协同机制,充分发挥两者的协同优势。然而现实实践离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良好有效互动的局面还存在一定距离,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之间的衔接还存在着矛盾和问题。鉴于此,通过数据调研,了解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之间存在的矛盾,针对问题提出切实有效的对策则是本文主要阐述的。

一 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的重要性

第二课堂相对于第一课堂(即课堂教学)而言,是具有素质教育内涵的学习实践活动,即学生在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务计划课程之外有组织或者自愿参加的各类活动和项目,比如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科研创新活动、社团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能有效引导学生培养创新精神、提高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的素质获得充分的展示与锻炼。调查研究显示有超过74.83%的同学表示,知道或者了解第二课堂。45.03%的同学喜欢或者非常喜欢第二课堂的开展。有54.97%的同学认为第二课堂的帮助作用很大或者非常明显。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关系问题上,54.3%的同学认为第一课堂为主,第二课堂为辅,二者相辅相成,甚至有18.54%的同学认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同等重要。因此可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如何形成协同共建机制,共同发挥在学生教育培养方面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二 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衔接上存在的问题

(一)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在资源分配上的矛盾

调查结果显示,25.83%的同学认为第二课堂内容与实际社会需求相脱节。47.02%的同学认为第二课堂缺乏专业老师及时指导。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主要原因在于师资方面,教师自身的第一课堂教学和科研任务相当繁重,而第二课堂教学的工作量又存在难以确认、量化问题,使得教师很难把指导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作为自己的主要工作内容。在管理层面上,一直将紧张的教育资源倾向在第一课堂之中,这直接导致了学生在第二课堂活动中缺少科学性的筹划与专业化的指导。虽然在教育总体导向中,特别强调第二课堂的重要性,实际上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仍然存在“两张皮”的现象。另外,31.79%的同学认为第二课堂资源相对不足,设施较为落后。在硬件方面,活动场所、设施等主要是为第一课堂教学配备,专用的第二课堂硬件设施相对匮乏。

(二)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在内容设计上的错位

第二课堂开展的过程中,很多课程内容都显得过于随意化。调查结果显示,37.09%的同学觉得第二课堂的开展活动与专业知识匹配度低,39.74%的同学认为第二课堂开展活动形式单一没有吸引力。课程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和建构人格的重要教育中介,目前的第二课堂在课程化的背景下进行建设,要求课程内容与各类活动相结合,学生必须参与到第二课堂活动中。然而有效实现第二课堂活动内容能够与第一课堂的内容衔接化,或者对第一课堂的内容做一个好的延伸与升华,在现实活动开展中却没有做到。另外,有些时候为了片面追求第二课堂的覆盖面,为了开展活动而开展,抛离了第一课堂的主引作用,产生了较多的与课程人才培养目标不太吻合、活动层次较差的活动,影响了学生对第二课堂活动的参与积极性,也使得与第一课堂之间的互动变得越来越少。

(三)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评价标准的差异化

对学生评价标准的相对单一化导致第二课堂的培养功效得不到认可。目前,大部分高校虽然都是以第二课堂学分作为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对学生的评价尚以学生的第一课堂学习成绩为重要甚至唯一的标准,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所取得的成绩不能得到很好的评价与考核,导致第二课堂缺乏对学生的激励机制。同时,第二课堂的评价标准相对较低,且评价主观化倾向比较明显。在第二课堂的开展过程中,往往前期设计或者课程安排比较满,在投入过程也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大多数时候是以课程或者活动结束作为考核标准,仅仅凭主观的感性评价作为考核结果。忽略了第二课堂对于学生的个体综合素质的提高,忽略了课程的影响力或者影响深度。结果就导致了第二课堂的课程评价主观化,与第一课堂相左,第二课堂倾向于形式主义,使得实际的第二课堂功效没有得到发挥。

(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开展载体的不协调性

篇6

关键词:第二课堂;教育体系;现状;调查研究; 数学社团

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是指大学生通过参加有组织的课余活动达到陶冶情操、获取知识和培养能力的一种教育教学形式,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其本身是对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上的补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助于推动学生向社会化的人积极转变,有助于优秀校园文化的塑造,促进优良学风校风的形成。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为适应市场对高素质人才的进一步需要,高校的招生规模也不断扩大,学生数量的急剧增加给高校学生课外文化活动的开展增加了难度,为了构建科学的数学第二课堂教育体系,有效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我们课题组于2012年2月-5月期间对我校学生参加数学第二课堂活动情况展开问卷调查,期望通过这一调查能够清晰把握我校数学第二课堂活动开展状况,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为进一步加强数学第二课堂教育体系的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调查对象及样本概况:

在我校两个校区随机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882份,回收问卷占总数的88.2%,符合问卷统计的一般标准,保证了科学性、规范性和代表性。主要对我校大学生参与数学第二课堂活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学生参与的现状,总结学生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为今后的更好的开展数学第二课堂活动提供依据。

在调查的样本整体中,男生占66.1%,女生占33.9%,男女比例约为2:1,男女比例符合我校作为工科院校的实际;大一占样本总数的50.9%,大二占样本总数的45.8%,大三占样本总数的3.3%,样本的年级分布也符合我校数学第二课堂活动开展主要面向的对象。

二、调查问卷分析我校大学生参与数学第二课堂活动现状

我校大学生对于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认识还不够清楚,了解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学生占仅29.7%,而不了解(48.4%)和说不清(21.9%)的学生占了大多数(70%以上)。但对于二者之间的关系,有超过一半的学生(54%)认为二者都重要。

有近一半的学生(47.4%)认为很有必要参与数学第二课堂活动,仅有少部分(17.8%)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而剩下(34.8%)的学生持无所谓的态度,这部分学生我们必须想办法吸引他们今后积极参加数学第二课堂活动。

在参与渠道上,希望通过数学社团各类活动占比重最大,其比重接近40%,其次是课外补习班和各类比赛,两者总比例超过50%。此外,知道(75.3%)并愿意参加数学社团(50.9%)的学生也占了大多数。可见,我校以数学社团作为开展数学第二课堂活动的载体是被学生接受和欢迎的。

对于参加数学第二课堂活动的原因这一问题,“锻炼自我”与“丰富校园生活”两种答案比重较大,分别是48.8%和38.9%,而“扩大朋友圈子”也有30.4%的学生选择。这表明,当代大学生自主性和独立意识都较强。

从参与目的来看,我校大学生参加数学第二课堂活动呈理性表现。其中“增长见识、培养能力”所占比例最大,占62.7%,其次是“兴趣使然”,占28.6%,。而 “无目的、打发时间”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小,低于8%。

在对我校现有的数学第二课堂活动满意与否,39.8%的学生选择“满意或非常满意”,50%的学生选择“一般”,而低于10%的选择“不满意”,从这些数据不难发现我校的数学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是成功的,惠及了绝大多数学生。

约35%的受访学生认为学校数学第二课堂活动现存的最大问题是活动类型少,另外有约26%的受访者认为是活动宣传力度低,有约22%的受访者认为活动单调有局限性且受活动经费、地点等限制。

近半数的受访者对数学第二课堂活动的娱乐性欠缺不太满意,希望进一步增强活动的娱乐性和意义性,使得娱乐与活动相结合。将近三分之一的受访者希望能增加活动的种类。这表明数学第二课堂活动对第一课堂的延伸力度和补充效用还有待提升。

调查表明,大多数受访学生对我校的数学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情况持肯定评价,另有部分学生在肯定基础上指出了存在不足之处,如对数学第二课堂活动的宣传不到位,不能学以致用等。

三、结论与思考

1、我校大学生参与数学第二课堂活动特点分析

(1)学生对参与数学第二课堂活动有强烈的需求意识,但受学业、宣传力度、活动形式等影响参与的程度。调查充分显示了我校大学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强烈诉求。但是同时也反映了应试教育的传统观念影响仍然较深,大多数学生对第二课堂活动选择了一种浅尝辄止的折中措施,所以偶尔参加与几乎不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的同学也占了一定的比例。

(2)学生参与数学第二课堂的主体意识较强,价值取向差异较大。从参与动因来看,大学生参与数学第二课堂首先是一种理性的选择参与,盲从或打发时间而参加数学第二课堂的比例很小。从参与形式上,不少同学提出希望增强数学第二课堂的多样性,扩大活动种类,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等。

(3)学生普遍认同数学第二课堂以数学社团活动的形式开展,数学社团活动受到广大同学的支持。调查发现,许多学生认为应用数学社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多样,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2、问题及对策

(1)参与和不参与数学第二课堂的学生形成两个群体,数学第二课堂活动的参与度有待提高。目前数学第二课堂活动主要是一部分学生骨干和积极分子组织的,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还有很多同学没有积极参与数学第二课堂活动。为此,应加强对数学第二课堂活动的指导和支持,为活动的健康开展提供有力保障。要进一步努力构建适应数学第二课堂活动特点的组织体制和工作机制;进一步增加对数学第二课堂经费投入,为第二课堂提供有利物质条件;进一步做好对数学第二课堂活动的规划和扶持,继续扶持数学社团活动的开展,推动数学第二课堂稳步发展;健全数学第二课堂激励机制,将学生数学课外活动与学生评优,奖、助学金的发放等紧密挂钩。

(2)同学们对数学第二课堂活动的要求呈 现多元特征,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进一步完善。从调查情况看,学生希望参加的第二课堂活动类型呈现多元化特征。这说明目前我校大学生对数学第二课堂活动有不同要求,希望第二课堂活动进一步结合学生学习生活的新情况,从组织、宣传到内容、形式等方面都不断进行创新,更加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要以学生为本,不断创新数学第二课堂的内容和形式,提高大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在年龄、专业、兴趣爱好、知识结构上的特点,以认识、普及、参与、提高为主线,不断创新数学第二课堂的内容和形式。

(3)数学第二课堂和第一课堂联系不紧密,要进一步加强数学第二课堂中的学术科研活动。调查显示,我校的数学课外学术科研活动(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虽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师生的认可和参与,但同学们参加这些活动的积极性和教师们对课外科技活动的指导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拓展第二课堂的领域,开创传统第二课堂与新媒体相结合的新方式,开辟数学第二课堂信息传递的新途径,使活动内容能第一时间传送到校园的每个角落。要使活动内容和形式与新型媒体互动性、同步性、及时性的特点相兼容,让每个参与者体会到互动式参与的乐趣。

参考文献:

[1] 傅进军  大学校园文化 [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

[2] 王英杰 刘宝存  国际视野中的大学创新教育 [M]. 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

篇7

关键词:创新能力;创新活动;第二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86-0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国际竞争也日益体现为具有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的竞争,大学生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宝贵的人才资源,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是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需要。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将是大学教育的首要任务。当前第二课堂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和沟通方式,能够实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从教学形式上看,它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学习空间非常广阔;从教学内容上看,它既源于教材又不限于教材;从考察方式上看,它无需考试,但又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第二课堂对于大学生特长、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首选。

一、第二课堂的概念及特点

第二课堂是指学校除了第一课堂教学以外的大学生课余活动,是吸引广大学生自愿参加的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各类教育活动,如社会实践、学科竞赛、科技创新、创业创意大赛等。第二课堂具有第一课堂不能比拟的优势,它独具组织的灵活性、形式的多样性、管理的开放性、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一,第二课堂活动内容的趣味性、自主性、创造性,克服了第一课堂教学内容的单一性和固定性,更能符合大学生的思维特色和自身的能力水平,对学生个体素质的发挥很有帮助。

第二,第二课堂活动内容的多样性、丰富性和综合性,克服了第一课堂教学内容的局限性和片面性,特别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第三,第二课堂具有超强的实践性,摒弃了学生实际动手机会少的弊端,克服了第一课堂教学偏重于传授理论的局限,具有理性认知与感性获取相结合的特点,特别利于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之,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它是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在追求知识、突出特长、独立实践的过程中,将知识、能力、素质三者有机结合,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第二课堂对创新能力培养的促进作用

核心的创新能力包括求知精神、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这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角度来看,第二课堂活动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激活大学生所学的知识。大学生虽然通过教条式和单向纵深式的求知活动,具备了比较丰厚的知识储备,但是这些知识是抽象的,而第二课堂活动既需要调动学生实际的感性生活体验对现象进行观察、测验,又需要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对观察、测验的结果进行系统的分析、概括。这样的思维活动,可使抽象的知识被激活,学生的感性生活体验得到升华,上升到理性高度,而这是创新能力产生的力量源泉。

第二,有利于学生获得主体性的生活体验。纵观大学生的成长历程,在家里依赖于父母,在学校里受动于老师,使得他们很少有机会获得主体性的生活体验,这种以被动性与依附性为主要特征的人格结构是束缚大学生创新思维形成的重要因素。大学里的第二课堂活动,通过学生自主设计活动内容,自主编排活动形式,自主评定活动结果,完全摆脱了家长和老师的控制,这种活动弥补了大学生主体性生活经验不足的缺陷,使学生尽快形成独立性、开拓性的品格。

因此,我们应充分认识第二课堂活动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所发挥的积极和不可或缺的作用,尽一切可能支持和帮助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三、高校当前第二课堂活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开始倡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在各高校得到高度重视并蓬勃发展,具有更加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但是,当今在第二课堂活动蓬勃发展的背后,依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足。

第一,管理有待规范。许多高校在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组织协调、规范管理等方面不够完善,未能形成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第二,活动目标定位不准。学校往往以某几类科技竞赛作为引导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目标,使学生过分追求比赛成绩,重视短时突击,轻视长期研究;重视利益效果,轻视能力提升。

第三,学生创新意识不强。大学生对第二课堂活动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许多学生只是被动的参与,很难在活动中获得实质性的提升。

第四,教师指导精力有限。中青年教师教学任务繁重,科研压力大,学生课外科技项目既不计算教学工作量,在职称评定中有没有这方面的要求,因此,教师很少心甘情愿的为之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致使活动缺乏高质量的专业化指导。

四、促进第二课堂对创新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

针对高校第二课堂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笔者从多年来的实践经验,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第一,健全管理机制,为第二课堂教育活动提供指引。高校要从第二课堂的管理机制、师资队伍建设两方面为第二课堂保驾护航。师资队伍是发挥第二课堂作用的智力保证,是关系到第二课堂能否顺利开展下去的重要因素,要充分调动全校师生的积极性,使其认识到第二课堂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到第二课堂教育活动中来,使第二课堂从无序变有序,真正做到有章可循。

第二,建立大学生创新能力课外培养载体的保障体系。不但要做好大学生第二课堂创新能力培养载体的发展规划、制度建设、资金筹集等工作,而且要建立起经费投入与硬件环境建设的物质保障体系,确保活动经费投入和文体活动场所,特别是创新基地、社会实践基地等硬件设施建设到位。

第三,积极举办第二课堂相关的活动。高校要大力开展科技竞赛、社会实践、艺术体育等活动,使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更多的是对自己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锻炼与提高。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法建立多样化的组织实施体系,发挥第二课堂作为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重要场所的作用。多层次、多角度、多渠道地开展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构建“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升”三维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第四,建立激励机制,吸引指导教师积极参与。树立新的激励观念,认真制定第二课堂活动质量的考评机制,注重对在第二课堂创新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优秀的指导教师和优秀组织者给予精神鼓励,同时加大物质奖励的力度,最大限度的改变目前第二课堂的自发状态,真正做到两个课堂的相互补充、互相促进。

参考文献:

[1]岳晓东.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J].高等教育研究,2004,(1):85-86.

[2]杨威.依托科技竞赛和创新性实验计划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2).

[3]王洪波.试论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教育[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篇8

工商管理类专业以培养具备综合能力和适应性强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这类专业不仅要掌握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巧等基础理论知识,更需要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目前的实践教学中,对工商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等“四种能力”的培养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一是现有的实践教学存在“有形式、无实质”的现象,即虽然有相应的课程、课时安排,但流于形式,甚至被等同于实验课程或者实习,存在着一些狭隘的、片面的认识误区,如认为实践教学从属于知识理论教学和专业技能教学,导致实践教学效果不佳;二是存在“双脱节”现象,即一些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脱节、与社会岗位对人才的能力要求脱节;三是相应的实践教学未形成完善的体系,仅以实验室实验、模拟实习等形式散存,缺少真实的实践任务驱动,未能有力支撑人才培养的需要。

二、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的作用

第二课堂是相对于第一课堂而言的,它是在教学计划规定的必修课程之外由学生自愿参加的、有组织的各类有益活动,是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和延续,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通过第二课堂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是高校完成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

(一)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的优势

1.第一课堂的补充和延伸。构建科学、合理的第二课堂实践教学体系是将专业深度与广度有机结合,拓宽专业适应面的关键环节。目前工商管理类专业通常是大类招生,入学后两年内仍要再细化专业进行学习。课堂教学学时有限,只能向学生讲授该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核心专业知识,而专业知识是与时俱进、动态变化的,因此,仅利用第一课堂的时间是不够的,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开设第二课堂,补充、延伸第一课堂的学习,将极大地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

2.教学组织灵活。传统的第一课堂教学方式是“一对多”的教师讲授,教授内容以理论为主,即便涉及到实践学生也较难主动参与。而第二课堂以学生个体、团队等多形态存在,可以根据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较好地实现了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社会之间的多重互动与交流,使学生获得更加真切的体验。

3.第二课堂能够营造健康向上的学科氛围。紧贴专业知识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使学生在课下也能够接受专业知识的熏陶,这样就能形成良好的学科氛围,使学生较快和积极地融入专业学习中。

4.资源整合的广泛性。与第一课堂教学不同,第二课堂不分校内校外,让学生在广泛的实践活动中锻炼能力、领悟人生。利用各种社会资源,让大学生广泛地参与社会工作,可以同时兼顾理论与实践,不受时空的限制,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统一起来,边学习边实践,效果要比在“第一课堂”上更为有效,是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第二课堂是提高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

通过有目的地开辟第二课堂,对学生全面发展起引导作用,有利于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提高学生全面素质。鉴于应用型人才所从事工作的社会性和综合性特点,从素质结构来说,应用型人才不仅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还要有一定的非专业素养,包括个人的责任心、道德感、心理成熟度等。第二课堂提倡由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生可以是某个项目的执行者,也可以是某个项目的组织者、管理者甚至创造者,从而使自己的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锻炼了工商管理类学生团队合作、组织协调能力。通过第二课堂开展的各种与专业相关的学术活动,有助于激发大学生勤奋学习、勇于创新的主动性。学生从第二课堂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并参与进去,取得的成绩既是自我价值的实现,也是同学和老师对其劳动和能力的一种认可,必将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另外,在第二课堂中将学生视为社会人,让学生有机会与社会接触,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到书本以外的知识与经验,提高社会沟通能力和适应性,这对大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人际交往和社会认识能力的提升有积极的作用。如举办各种类型的学术报告和专题讲座、文艺演出、体育比赛、学科竞赛、社会实践活动等,都从不同方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三、构建第二课堂实践教学体系的举措

第二课堂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需要从第二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活动内容安排、师资及学校内外部资源的整合、评价和激励制度设计等方面全面考虑。

(一)重新定位第二课堂

在人才培养上对第二课堂进行重新定位,把第二课堂和第一课堂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将二者紧密结合,共同构成完整的教育整体;同时应密切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加大配合力度,从而形成合力。第二课堂作为大学生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既需要专业老师的指导,也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才能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从这个层面讲,专业指导教师(包括社会兼职导师)和学生都处于主体地位。一方面,老师需要结合学生和专业实际,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到第二课堂建设中去;另一方面,大学生作为第二课堂主体,需要重视和积极参与,才能形成一个有利于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良好氛围。

(二)构建与课堂教学包容发展的机制

改变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互不搭界甚至相互争夺教学资源的局面,促进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的相互促进。学校需适当加大对第二课堂活动的经费投入,确保第二课堂活动的有效进行;同时确定教学、科研、学工、团学组织等部门在第二课堂管理指导方面的职能和关系,努力构建适应第二课堂特点的组织体制和工作机制,强化行政部门的服务意识。团委要加强对学生第二课堂的规划和引导,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团委在学生社会实践中的组织和保障职能,为第二课堂的开展提供-个良好的环境。另外,教务处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把第二课堂活动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并对参与第二课堂的老师给予一定的工作量计算,调动专业老师参与第二课堂的积极性。

(三)搭建第二课堂平台

搭建第二课堂平台时除利用好本校资源外,特别要充分利用校外社会资源。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平台可以通过如下渠道实现:(1)本校师资及实验室等设施、设备和资源。(2)建立实践与科研基地。利用已有的校外实验、实训基地以及行业优势、校友资源等,在有关部门、有关行业的企事业单位建立基地和寻找合适的校外兼职导师;采用“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充分利用校外社会资源。(3)参加各种重要赛事和获得相关职业技能证书。参加学校、省级乃至全国性的重大赛事,如“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用友杯”ERP沙盘模拟对抗赛、英语演讲大赛、辩论赛、电子商务大赛等。这些比赛由于竞争性强,促使学生短时间内学习和训练大量知识和技能,培养了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4)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

篇9

关键词:应用型创意人才;第二课堂;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9-0077-02

创意经济时代,创意就是生产力,创意阶层作为一个新的职业阶层异军突起。新的时代需求和职场生态对于应用型创意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为务实、更加严苛的要求。作为实践技能训练的重要平台,高校人才培养通道中的第二课堂,在学生应用型创意能力的培育及提升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突出优势,在新的人才需求情势下理应受到更多专业建设层面的关照。

一、第二课堂在应用型创意人才培养中的优势

目前,高校应用型创意人才的培养主要依托于课堂教学,普遍面临着创作氛围营造难、实践能力培养难、专业指导团队组建难这三方面的问题。而第二课堂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并解决这些难题。

(一)条框限制少,易于形成轻松高效的创意氛围

相比于传统的课堂教学,第二课堂主要依靠学生兴趣和自我管理来运作,更强调对学生能力的全面开发和深度提升,因而在考评体系、日常管理等方面更加灵活松散,淡化了成文规则的限定,无形中增加了对90后学生的吸引力。

(二)承接课堂教学,深化创意理论与技能的学习

第二课堂可作为课堂教学的后续演练场,延伸教育链条,同时打破时空及专业、班级等束缚,促成学生组建志同道合的创作圈子,引导主动学习,帮助学生切实消化、应用、检测及强化课堂所学,提高创意人才专业教育效果。

(三)拓展学生生活视野,丰富创意来源

生活是创意创作的催化剂和营养剂,对生活深刻独到的体味与感悟,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更能丰盈创意作品内涵。

第二课堂内容丰富,涉及生活各层面,既包括与专业直接相关的知识、技能,更有与校园生活、社会生活紧密关联的参与式体验,可帮助学生积淀更多的人生阅历,更为开阔地进行自我认知和专业思辨,从而启迪个人潜能,开拓创意思维。

(四)融通多类关系,提高创意人才培养的层次与效率

通过第二课堂的运作,将师生、同学等角色关系带入一个新的阶段,创意实践中不分彼此,平等关联,不断磨合融合,在做人做事做学问等诸多方面相互影响。同时,盘活学院各管理环节,软硬件齐动为创意创作服务,从根本上改善创作环境。

综上所述,第二课堂不单单是实践技能的演练平台,更是创意人才全面积淀、综合提升的基础平台。

二、第二课堂建设的实践探索

如何培养出紧扣业界需求、既上手快又后劲足的专业人才,是这些年高校创意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中的重要课题。鉴于第二课堂在应用型创意人才培养中的独特优势,通过第二课堂来构建全创意链条,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打造“厚基础、精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不失为一种选择。笔者以所在广告学专业第二课堂建设的尝试为例,对应用型创意人才培养中第二课堂的运作思路作如下归纳。

笔者所在广告学专业分为广告(文)与广告(艺)两个方向,分别侧重于广告策划与广告创意制作人才的培养。在培养方案中,我们强化了专业方向的区隔,用人才培养目标来引导课程板块搭建,加大实践课程比重,强化创新教育。同时,90后学生群体在个性特征、信息接触习惯、专业知识接受偏好等方面的新特点也启发并要求我们同步加强第二课堂建设。

(一)第二课堂建设的总体思路

“第二课堂是专业教育平台”这一定位是我们进行第二课堂建设的根本性认知。我们要做的第二课堂不同于学校社团活动,其运作核心是广告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训练。第二课堂体系建设紧紧围绕“大创意”思路,延展至整个创意链条,搭建起四大平台。

(二)第二课堂四大平台的搭建

应用型创意人才的培养之于广告专业,很容易被片面地局限于对“广告创意”这一环节的过度倚重。但广告活动中涉及创造性的所有环节都可称之为创意,“大创意”观的启用更加契合应用型广告创意人才的培养思路,因而在第二课堂建设中我们将创意能力的培养分解到四大平台。

1.硬件平台。应用型创意人才的培养更加强调对创意想法可行性、审美性、商业性的验证与表现,更加注重在学校这个象牙塔内打破传统人才培养的桎梏,引入市场视角,用作品说话。

为最大限度地保护学生的创意热情,引导学生更为全面客观地认知自身创意能力,我们申请了广告专业创作室,并采用创作立项的设备管理方法。

(1)申请广告专业创作室。向学院申请专业创作室作为第二课堂运作的主要平台。固定的创作室,一方面便于课下创作项目的指导,开展各项训练活动,并能及时掌握学生情况,适时作出调整,提高第二课堂管理效果;另一方面可帮助学生产生归属感,利于交流,组建相互扶持的创作共同体。

创作室由专业导师组负责日常管理,面对四个年级的在校生开发,采用学生提交创作计划书、导师审核的方式确定最终进入创作室的人员名单。

(2)设备管理。我们使用创作立项的方法来掌握设备的使用与管理。只有拿出拍摄剧本和详细的拍摄计划,经指导教师签字同意后,方可提交设备借用申请。

此外,凡利用学院设备进行创作,都需要提交作品给设备管理室。一来是使学生绷紧信诺这根弦,也从一个侧面强调拍摄计划的重要意义,帮助学生逐步认识创意筛选和执行规划的差异,启发学生创作思维。

2.分享平台。分享平台主要针对专业知识积累薄

弱、创作理念缺乏沟通、学生个人意识较强而合作经验欠缺等问题。依据广告学复合学科交叉学科的学科特点,遵循应用型创意人才培养“厚基础、精专业”的指导思路,引导学生进行多元知识的储备,广泛涉猎经济、营销、管理、文学、心理学、科技等,凝聚多向智慧,提升作品内涵,增强创意人才发展的后劲。

目前分享平台主要包括广告案例分享、创作讨论会、广告赛事资源库建设。交流主要依托于每周一次的案例分享会、不定期的创作讨论会、随时的电话、飞信、QQ、人人网互动。

3.创作平台。在对应用型创意人才的考量评定中,创作能力是诸多能力的凝聚体现,作品说话、效果说话为公认的准则。正因为此,在广告创意人才的培养上,我们始终把创作能力作为重中之重。

(1)发起组建广告创意人才课下训练小组。为掌握学生创作意愿的第一手资料,我们面向本专业所有在校学生,推出“广告创意人才课下训练小组”,由导师组成员担任指导教师。训练小组每个月给定一个广告主题,各小组分别创作,每月末对作品进行集中播映,即时点评。

学生不限年级,只要有创作热情均可自愿报名。报名情况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期,超过一半的学生报名,这也让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第二课堂建设的必要性。不是学生没有创作热情,而是缺少学生创作平台,第二课堂的缺失及建设不力,会直接影响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

(2)建立严格的创作通行机制。我们虽然十分鼓励学生进行专业创作以提升应用型创意能力,但并不是对所有的创意想法全都无条件予以支持。

在第二课堂的建设中,对于学生创作我们依据“大创意”的理念,将广告创作的每个环节细化,结合专业课程建设,一步步落实,帮助学生克服眼高手低的浮躁心态,真正将课堂所学使用起来。

4.批评平台。广告批评包括审美批评和非审美批

评,主要针对学生的创作,包括广告创意人才课下训练小组每月的命题作业、广告赛事学生参赛作品、学生习作、日常广告创作等。

课堂教学大多将学生创作以作业形式予以布置批改,以分数的形式进行反馈,缺乏具体的针对性的点评。在第二课堂中开设广告批评板块,目的是更好地引导学生从作品角度重新认知创意,通过听取大家对作品的理解及评价,了解广告中传者编码与受者解码之间的差异,牢固树立“市场”和“受众”概念。

三、加强第二课堂建设的要点

在应用型创意人才培养中第二课堂的建设需要逐步推进,层层深入。平台搭建后的日常维护与创新管理思路会影响到第二课堂在应用型创意人才培养中作用的发挥。

(一)第二课堂与专业课堂教学共生共荣

第二课堂的建设不是孤立的,虽然其相对于课堂教学具有灵活、实践性强等特征,对学生创意实战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但这并非意味着能过分倚重或片面依托第二课堂。第二课堂的建设须与课堂教学相互配合,分工合作,利用各自优势,共同构建学生创意能力培育与提升的全方位平台,不能厚此薄彼。

(二)第二课堂要“因材施教”

第二课堂应该成为学生自主创作的热土,学生创意能力整合塑造的得力助推,针对学生特质、创作项目特质等进行针对性指导,不可把第二课堂当做课堂教学的附属品,更不能把第二课堂当做课堂理论灌输的硬性延伸,让第二课堂也变成了上课。

(三)丰富创意训练素材,强化互动教育

第二课堂对应用型创意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实际项目的引入。相对于实验型项目的案例模拟,实战项目能更为有效地刺激学生参与的热忱,更能引入第三方评价体系,提高学生创意职业素养的提升。

随着第二课堂建设的深入,需要加大与业界的联络,吸纳更多的训练选题,通过人才合作培养、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公益服务平台建设等,让学生切实接触校外社会;同时,甄别创意赛事,辅导学生通过参赛提高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篇10

论文摘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创新模式,从教学设置、组织和管理、教学效果评估和信息反馈等方面论述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针对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活动教学目的性和针对性不强、实际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提出在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时要特别注意科学地组织管理,建立良性的运行机制。

1 思想政治理论课和第二课堂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目的是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将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紧密结合在一起。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应联系学生思想的实际、社会发展变化的实际,对教育目的进行分层设定:第一,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看待社会的发展变化;第二,引导学生正视社会发展变化给自身带来的各种影响;第三,引导学生关注、认可社会的发展变化,树立坚定的信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做思想活跃的大学生的工作,对象是现实的人,是蕴藏体力和智力、现实和未来的劳动者,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复杂的科学和艺术,需要我们积极主动地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模式,通过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发掘人的潜能,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创造力。从长期的教学实践来看,第二课堂教学就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

第二课堂指的是课外教学,它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利用课余(课外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在校内或者校外进行教育活动,第二课堂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第一课堂的补充、深化、拓展和延伸,二者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一起构成完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从而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

2 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的方式方法

2.1教学设置。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科学计划和设置第二课堂教学内容和活动形式。针对社会现实中与主流思想理论不合拍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以及大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一些困惑与偏差,可以组织讨论、辩论赛、演讲会、专题论坛、对话等活动,通过各种思想观点的交锋碰撞,辨明是非曲直,使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深深根植于学生的头脑中;针对提高大学生学术水平的问题,可以通过积极组织、引导、支持各种大学生社团活动、科技活动、学术交流活动等,培养大学生的科研能力;针对大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较薄弱的问题,可以组织、开展各种勤工俭学、社区服务、技术服务、便民服务等活动;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问题,可通过各种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和指导活动,既可帮助大学生调适心理,又可为大学生道德问题提供预防作用;为使大学生消除对第一课堂正面理论引导的疑惑,更全面地了解国情,可以组织社会调研,使大学生通过身临其境的实践调查,感受社会上积极、进步、健康的一面,加深对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理解。总之,要配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一课堂的教育教学,科学计划、精心设置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教育教学活动内容和形式,以便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了解社会、体验生活、增长见识的机会。

2.2组织和管理。为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教学效果,要对第二课堂活动进行合理安排、精心组织、科学指导和严格管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并非一分为二,各不相干,而是互相渗透、交叉进行的,因此,“第二课堂”作为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完整过程的重要环节,其活动必须置于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中,与第一课堂的教育教学活动互相补充,形成体系。在第二课堂的各种活动中,尤其要重视对社会实践的组织管理,为保证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效果,避免流于形式,可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将部分社会实践活动安排在假期进行,依照课程的基本理论确立调研课题,让每个学生在家庭所在地深入机关、下厂、学校、街道、乡、村等围绕调研课题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写出调研报告为确保学生对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视和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制约理论教学结束后暂不给学生记考试或考查成绩,而将该课程考核成绩的评定放在下一学期,待学生提交调研报告教师批阅后,把调研报告作为评定考核成绩的主要依据这项改革有利于突破传统的政治理论课单纯进行理论讲授的教学方式,和一张试卷定成绩的考试考查方法,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不仅搞活教学,而且可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扩大学生的政治影响。学生们在调研中对所调研的一些问题提出意见和合理化建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快大学生在政治上的成熟,促进教与学互动,开阔学生的视野,使他们更全面地了解国情,真实感受社会上积极、进步、健康的一面,加深对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理解。学生返校后相互交流,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同时,学生的调研报告也可为教师提供丰富的社会实际材料,弥补课堂理论教学的不足。通过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活动的统筹安排和严格管理,做到有目标、有措施、有检查、有考核,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的教育教学活动落到实处。

2.3教学效果评估和信息反馈。评估及信息反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教育教学良性循环的重要环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要与教学管理部门合作,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估体系(包括评估指标、评估办法和评估程序等),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教育教学的成效进行评估;还要与学生管理部门合作,构建迅捷畅通、灵敏准确的反馈机制,以便使教师充分掌握学生在校期间思想状况及行为,以及就业后一定时期的思想状况、社会行为等有关信息。通过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估和把握有关信息反馈,及时调整、不断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的教育教学,从而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最优的育人效果。

2.4“第二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第二课堂”方式、方法应该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就理论层面的问题,可以案例讨论、辩论赛、演讲会、知识竞赛、情景模拟等方式;就社会实践层面或理论与实践结合层面的问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社区服务、便民服务、勤工俭学、智力扶贫、社会考察、社会调查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缩短教师与学生的心理差距、理论与现实的差距,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2.4.1案例讨论。案例讨论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发生过的某个典型的事例进行分析和解答,使学生掌握某一方面的理论和知识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包括典型案例选取、案例下发、学员阅读并撰写个人分析报告、小组讨论和汇总、课堂交流,思想碰撞、教师总结等程序。在案例讨论中始终贯穿的主题是“我是如何理解的?”和“如果是我,我怎么做?为什么?”要求学生的答案必须是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其实质就是通过有效的小组讨论来引导学生的思路,逐步分析问题的一种方法。通过这种方法使学生能够运用已学习过的概念、原理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产生新的概念、新的思路。因此,案例讨论比仅仅看教科书,听教师课堂讲,更加生动、真实,便于理解。

2.4.2情景模拟。这是一种由老师围绕教学目的,设立一定的情景,组织学生扮演事件中的角色,生动再现现实生活的具体活动。情境模拟教学的突出特点是:真实、典型,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通过这种活动的开展,让学生身临其境,理解教学内容,进而展开讨论和分析。通过情景模拟,能够使学生跳出自我,看到自己认识上的偏颇与不足,解开自己认识上的疑难,矫正自身的不良心态,摆正自己的位置,全面地看问题,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

开展情景模拟教学时,要注意教学环节的科学设计。思想政治理论课情景模拟教学,包括以下6个环节:设计情景模拟教学方案(必要情况下准备模拟器材)、公布模拟课题与背景资料、分配模拟角色与演练任务、模拟演练实施、模拟效果(结论)交流和教师讲评。

在教学准备上,要充分周密而且富有创造性。教师在课前根据相应的教学内容富有创造性地设计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相应的模拟活动,同时要熟悉模拟事件发生的一般过程,能够预见到模拟演练展开后可能出现的思想分歧、不同结论和有关困难,对于比较复杂的模拟教学情景,还应仔细分析不同角色的地位、作用、处境及应当具有的能力。

模拟教学法不是僵化的固定不变的,这种教学法的实施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多变。从教学目标上看,模拟教学法可以是通过设置模拟仿真情景使学生从模拟演练活动得出结论的知识再造式,也可以是通过设置模拟仿真情景使学生在模拟演练活动中对所学知识的自觉运用(学以致用式)。从服务于教学内容的需求来看,模拟教学法可以是角色模拟法、决策模拟法等。角色模拟法是指创设一定的新情景,让学生模拟扮演情景中的角色,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练习方法。

模拟教学法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够根据相应的教学内容,对教材进行深入挖掘,设计出适合学生特点的而且学生感兴趣的模拟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知识和较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思想政治课教师之间可以用“头脑风暴法”,发挥每一位政治教师的聪明才智,创造适应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模拟教学活动库,实现资源共享,为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时效性而努力。

2.4.3社会调查。社会调查是指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利用假期休息时间走出学校,深入社会,了解和认识社会,从而使学生加深对思想政治理论的理解,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决心。学生将通过社会调查获得的资料,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写成调查报告,交任课教师评出等级,作为学生学习成绩的一部分记入学生成绩档案。

社会调查法包括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文献法等。在老师帮助下,学生掌握这些方法的含义、作用、基本原则、特点、一般过程和调查的技巧等。学生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用这些原理和方法来进行现实的调查。通过社会调查的实践环节,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调查方法,更能够使学生通过调查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学校应把第二课堂提高到与第一课堂并重的地位,而不是把第二课堂当成是可有可无的摆设。要充分认识到它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个系统工程中的重要部分。针对现在教师对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欠缺积极性的问题,建立激励机制,划拨专项经费,对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状况进行竞赛、评比、奖惩,教师在进行第二课堂的教学时要记入其工作量,第二课堂教学的报酬应与第一课堂的报酬保持一致,以充分调动教师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