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整合的商业模式范文
时间:2023-08-31 17:01: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跨界整合的商业模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互联网的出现,让传统的商业模式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尤其在新的网络工具不断创新开发的情况下,一些传统的商业模式的生命力也走到了尽头。
此次王府井与腾讯公司的联手,在合作模式及内容上,深入程度远远超过此前多家零售类上市公司与腾讯的合作,且腾讯微信给予的支持力度更大。腾讯将向王府井开放其优势业务及成熟市场,并在市场资源、商务拓展、数据共享与分析、技术运营等方面助力公司全渠道服务体系的构建。双方合作的微信购物,在日前不久的情人节正式在旗舰店北京市百货大楼启动,并有计划在这之后推出新的合作项目。
互联网时代的新商业游戏规则
跨界整合的商业模式在近几年逐渐受到热捧,但是这些跨界整合更多的在传统行业,或者用现在时髦的话讲属于线下跨界整合,由于在目标消费群、渠道、信息等方面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重合性,所以这些行业之间便开始进行相应的跨界资源整合,从而形成一种新的商业模式。这种模式在企业招商、联合促销、共同开展活动等方面起到了降低企业成本和费用、提高效率的巨大作用,因而也有着极强的生命力。
从互联网具有网络交易功能以来,电子商务便以低成本、高效率、低价等不断冲击着传统行业的传统商业模式,在传统的电子商务平台上,线上和线下的冲突越来越厉害,从而导致一些行业和企业不得不适应新的商业环境,并调整自己的商业模式。
但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新的网络工具的开发,消费者的生活习惯和消费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移动终端逐步成为销售和消费终端,但是这种变化也在不断促进线上和线下进行跨界整合。
据微信官方介绍,王府井百货将通过与微信支付合作,布局移动端购物场景。近期推出的体验活动包括,顾客在百货商场购物时,扫描二维码后使用微信支付一分钱,即可获取礼品。在未来一到两个月的时间里,王府井百货将全面启动微信支付收银方式。
除支付移动化外,王府井还将借助微信将线下礼品卡、储值卡等全部实行电子化。用户可在王府井微信公众号内随时购买礼品卡、储值卡,并像发微信红包一样发送给自己的微信好友。双方此次合作进一步表明,传统零售企业在面对电商和用户购物习惯改变等挑战下,正在通过新的技术改变传统经营方式。
王府井和腾讯微信的跨界合作正在创立一种新的商业模式,而且这种模式会逐步挑战现有的商业游戏规则。通过对在互联网时代影响下不断改变的消费者心理和实际需求的探索,这种新的商业模式将会紧跟时代的步伐,产生巨大的生命力。
双方跨界的共赢之舞
王府井作为传统零售商业的代表,其经营必定会不断受到新的商业环境变革所带来的巨大冲击,但消费者的购买和消费不断从实体商场向网购进行转移时,它必将面对消费者不断减少和经营出现困境的局面。如何进行转型并建立新的商业模式来扭转这一局面,显然就会显得极其迫切和重要。
微信作为腾讯公司的核心产品,一出世就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微信用户突破6亿,而且用户的活跃度很高,6亿数字背后是一个庞大的消费集群,具有无限潜力的商业价值。尤其当微信支付功能出现后,微信的商业价值得到快速释放。微信勇于在创新营销领域吃螃蟹,春节前夕走红的“抢红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微信作为一种社交工具,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它更贴近于真实世界的人际关系和社交属性。红包是属于中国人过年的传统文化习俗,大家对抢红包的行为有极高的参与热情。从设计的角度,“拼手气群红包”中的红包派发金额都是随机的,让每个人拿到拆开的红包时就会感觉到一种意外的惊喜。
通过发红包和嘀嘀打车等活动与功能,使微信支付等到了快速的推广和应用,并锁定了一大批亿级用户。这种IT产业与流行文化密切结合诞生出的新的消费和生活方式,对当下活跃的用户群体是一种极大的吸引,而在这样的契机下,微信此番举动也有趁热打铁的含义。
那么双方的跨界合作如何带来双方的共赢呢?
王府井可以通过微信来不断锁定稳定的消费群体,实现消费者服务功能的延伸,完成自己的商业模式变革,实现线上线下联动,并不断从其他零售商场抢走消费者,与其他零售商场建立竞争壁垒,从双方的合作内容来看,王府井是完全可以通过微信平台来实现这一目的的。
而微信则可以通过王府井的庞大消费群体来不断扩大自己的微信和微信支付用户,抢夺其他网上交易支付平台的市场份额,同时建立和完善与零售商场的合作模式,并不断优化和完善自己的产品。
所以说双方的跨界合作是完全建立在双赢的基础之上的,而且这种双赢和新的商业模式将会对中国的商业环境带来颠覆性的变革,并加速商业的进一步洗牌。
O2O模式下的商业变革
王府井和腾讯微信的合作其实就是一种O2O商业模式,它的出现对商业环境的变革是颠覆式的,那么这种模式该如何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呢?
O2O,全称Online To Offline,又被称为线上线下电子商务。区别于传统的电子商务模式,这种模式是一种双重互动的办法。它就是把线上的消费者带到现实的商店中去,在线支付线下商品、服务,再到线下去享受服务。通过打折、提供信息、服务等方式,把线下商店的消息推送给互联网用户,从而将他们转换为自己的线下客户。这样线下服务就可以用线上来揽客,消费者可以用线上来筛选服务,还有成交可以在线结算,很快达到规模。
由于微信具有庞大的用户群,这是很多其他电子商务网站所不具备的,微信通过手机操作更加简洁方便,王府井完全可以通过微信平台来精确锁定这些微信用户,从而让他们变成自己忠实的消费群,这些消费群和消费又会形成一个巨大的数据库来为王府井的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王府井可以通过微信平台把大量的微信用户发展成自己的会员,会员拥有享受价格折扣和促销政策、积分等权益,从而不断培养这些消费群的忠诚度和消费习惯。
篇2
按照定位理论,小米模式就是低成本直销手机。如今,小米四面出击,比如与美的联姻进入智能家居领域,投资“爱空间”进入家庭装修领域。特劳特中国区总经理邓德隆表示,这种扩张战略已经严重偏离定位理论。其实,互联网企业似乎一向不遵守定位理论,他们更偏好跨界创新,并倾向于认为,定位思维会限制企业的创新和成长。
在互联网时代,到底是定位竞争还是跨界创新?按照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企业在行业内的位置决定了其竞争优势。在“定位”方法论里,品牌创建于消费者的心智之中,每个成功品牌都应该在用户心中建立起独特的定位。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代表了国内互联网市场的发展,三者的“定位”泾渭分明,百度连接人与信息,阿里连接人与商品,腾讯则连接人与人。
但事实上,百度不仅有搜索业务,阿里也凭借支付宝进入金融服务领域,腾讯更是依靠跨界创新思维来和阿里展开竞争。例如,腾讯构建“腾百万”的“正面战场”,持续的互联网“红包”大战,就是腾讯生态系统对于阿里生态系统的侵蚀。虽然跨界可能会侵犯别人的领地,但跨界可以促进创新。也就是说,互联网企业的成长战略,除了“定位”,更重要的是如何保持和扩大用户“粘性”。一方面要把这些用户留在自己的平台和生态系统中,另一方面还要让这些用户消费平台上的互联网服务和产品。
互联网时代规模为王,与跨界平台互相促进。互联网巨头不少是基于双边市场的平台型企业,一边连接用户,一边连接供应商。按照网络效应的概念,平台企业胜者通吃,用户基础是所有互联网平台的最大资源。在平台商业生态系统中,赢者通吃,只有第一,没有第二;你不整合别人,便被别人整合。小米积累了大量的用户,如果能够把相关的产品和服务整合在自己的平台上,降低复制成本并提升便利性,平台战略就有可能取得成功。
同时,接入便利才能够实现规模增长。平台成长的关键在于接入成本,以及由此快速复制带来的爆发性增长。所以,无论多么充满想象力的商业模式,标准化的体验流程依然重要。以淘宝为例,当商业模式成熟,前期的用户积累到一定规模,随后的参与者就能享受网络效应和规模经济带来的“红利”。而对于淘宝而言,新商户加入平台所产生的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商业模式成熟以及便利接入的前提,是平台供应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正因为手机零部件的标准化,才降低了小米手机大批量生产的风险,小米才有可能积累大量的用户基础。供应商产品标准化是决定互联网企业跨界扩张的关键。
那么,小米到底能否完成从定位到跨界的质变?小米依靠低价手机销售模式,完成了各方面的原始积累。小米开发了自己的操作系统MIUI,并构建出包括移动互联网、智能硬件、电商平台三个领域的生态圈。其中,智能硬件是关键,除了小米手机,美的等传统制造企业也进入到小米的生态圈中来,各个利益相关者共同为用户提供通讯、娱乐、消费,以及最近升级的智能家居等服务内容。同时,小米进入家居装修行业,为开发商提供零利润精装解决方案。用意自然在积累用户的规模,通过增加用户黏度,在后续的智能家居等方面再寻求盈利点。这个思路并不违背跨界创新、规模突破、便利接入的互联网企业成长逻辑。
篇3
国内礼品行业目前礼品供应商大约在3000家左右,年销售总额约200亿,礼品服务商大约在20000家左右,年销售总额约300亿。主要分商务礼品、福利礼品、促销礼品三大块。预计目前国内礼品市场的年需求总额在八千亿元左右。
中国礼品产业的增长和驱动模式归纳为
行业驱动、平面增长、产业集中度低还处在竞争的第一阶段。
行业环境变化:
2012年国际国内经济不确定性,大为增加。
礼品的大需求环境开始严峻,现在政府集中采购管理明细化;小金库整治长期化;官员财产管理严重;赠送礼品开征所得税;产品质量追责延伸化。集中反映了国家法规政策对礼业的冲击。上海市11月份出台的相关政策,就初现端倪。11月16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一审通过《上海市产品质量条例(草案)》,将产品质量法定要求的适用对象扩大到赠品、奖品,明确将促销品、奖品的关联责任主体从厂家延展到商家。11月21日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政府集中采购货物和服务的价格应当低于同类货物和服务的市场平均价格并定期公开。11月23日,商务部《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对单用途商业预付卡进行规范。
行业的消费指向变化:
整个礼品市场已经风云突变,风起云涌,原本中华、茅台、脑白金三足鼎立的格局已经被打破。IT产品、绿色产品、贵金属藏品、礼品市场的格局突变。意味着2012礼品市场趋势从单一到多元,向健康、时尚、升值的多元化需求转化。
消费认知的变化:
品牌力、便利性、体验感、性价比等因素不同程度上影响消费者对礼品的选择。
产业链的变化:
礼品产业链的纵向整合在整个礼品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中都有比较大的问题,礼品供应商品牌、技术、创意、渠道、生产、物流、存在诸多问题.将会向有核心资源模式与商业模式的产业聚焦者转变、礼品批发商上游销售无规模,无话语权,下游无溢价能力,无忠诚度,无核心模式,将会有在品牌与品类进行延伸。.礼品服务商主要存在代购、回扣、交际三种类型,将会向客户需求的提炼者、发掘者、顾问者,设计者、与效果品估者的方向转变。产业链在2012年会出现,横向与纵向的深度整合.会出现三一体的线上线下的全产业链形态.
产业整合即将开始:
目前礼品产业整合晚于其他产业的原因大体有以下几点:
1、消费者缘起:礼品产业的消费需求缘起而导致的,笔者把这种异于其他产业的缘起归纳为,多元化、隐蔽性、离散性,的特征,这种特征导致了礼品产业整合消费者缘起的难度很大,和其相匹配的管理延伸与产业与营销整合的管理容量与难度极大,礼品行业几乎包含了所有的营销模式。
2、产业保护不力:创新企业与产品无法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保护与持续利益,使创新驱动无法驱动企业与产业的内核,在对产品的体验与情感关联性极高的礼品产业、产品创新的扼杀,直接导致了在差异化、集中度、成本领先的三大基本竞争策略中,最应该走差异性策略的礼品行业,却走向了成本领先的模式,整个产业属于的低水平竞争。
3、行业驱动尚未停止,还有平面增长的机会,进行核心竞争力驱动的垂直增长模式的内驱力不强。
4、尚无一个具备资本化、有明确商业模式与核心竞争力的具备一体化整合力量的公司群的出现。
科尼尔关于产业的生命周期和整合规律的实证研究显示,一个产业从产生到集中化、到产业平衡,大约会有20-25年,而互联网出现产业信息的对称,加上资本的流动性在增强,导致了产业整合的加速。
礼品产业无论从产业的整合周期的角度、还是目前比较高的毛利在(30%)、还是自由资本进入的速度而言、产业整合都即在2-5年内开始。2-5年内礼品产业会进行第一轮洗牌与产业整合. 产业大环境的严峻,造成行业空间的挤压,在相对值下降的情况下优秀企业利用产业整合机会的绝对值却会上升,这一轮洗牌过后,一个具有明确商业模式,与核心驱动力的公司群即将出现,礼品产业的游戏规则,会在5年内出现革命性的颠覆。
在产业变更的大背景下,作为对颠覆性变革最敏感的营销领域,2012开始年礼品产业的营销模式将发生巨大变化。
服务营销:
服务营销的本质是深度满足消费者需求,激发起潜在消费需求,用服务体系,形成模式的防火墙,从供应链延伸到需求链,建立与消费者的联系。生产企业来讲,应该进一步的延伸价值链,礼品企业应该从过去卖产品转向卖服务。
整合营销病毒营销、2维码介质、目录营销、数据库营销、直复试营销、以及各种营销方式围绕目标群与目标场所,在某个时间点、进行立体的整合攻击,整合营销在几乎包含所有营销方式的礼品产业,大有作为。
跨界营销跨界营销表面是产品的跨界,核心是同一目标群的不同需求满足。产生的资源整合与产生的不同行为上的资源置换与整合,在多元化需求的礼品行业将大放异彩。
品类营销 综观众多国内行业,已经逐步由“品牌衍生品类”向“品类支撑品牌”时代过渡,品牌、品类、产品和市场之间的营销逻辑关系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礼品品类营销的本质在于企业发掘自身的独特优势(例如创意产品的开发优势、精准小众市场定位),并在顾客心智中占据一块属于自己的位置。其实每一个商品品类的构建,就代表了消费者的一种需求的确立生活方式的适应或者改变。
竞争营销:
战略导向、从产品导向、到顾客导向、到竞争导向的角度,定性现行产品结构.完善企业展品架构、确定品牌产品、利润产品、现金流产品、阻击产品、等定性。然后进行导向性资源匹配、与模式匹配、例:狙击产品,只完成成本分摊即可。在生产设计环节。不要求精美只是不弱于对手即可。主要通过成本领先进行清场运动。利润产品:小众营销、进行消费者行为链分析、产品设计、高毛利、模式匹配、通过产品、时间、空间、模式、三维建立防火墙。
定制营销:定制的核心是用强大的创意与资源整合力用延伸服务的方式,成为对手的竞争障碍,定制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效率化定制、规模化定制、个性化定制的阶段。
体验营销:随着竞争的加剧,消费者对产品以及关联性的信息需求,被竞争放大,体验营销成为市场拦截的重要手段,特别市特别注重关联感受的礼品行业。体验营销将会成为重要的营销手段。也会回溯体系与商业模式的改变
篇4
关键词:价值链理论 商业模式 创新实践
引言
彼得・德鲁克认为,“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在颠覆性的营销战中,模式创新尤为重要”。自主创新战略是推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不仅需要国家宏观政策、创新环境的提供和改善,还需要我国企业创新能力的发展(路风、慕玲,2003)。而商业模式的创新成为这种自主创新战略关注的新焦点,企业无论是内在发展要求,还是外在利益相关者需求的推动,加快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工作都势在必行。
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可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见图1)。
商业模式创新的核心是盈利和发展,企业价值链可以覆盖其生产过程中涉及的所有有价值的活动,并可以通过价值链延展、拓展等重构方式创新价值体系,进而实现商业模式的创新。价值链理论弥补了商业模式创新研究中传统视角的不足,可以解释商业模式创新的动态性和可行性(郭锴,2010)。
成功的商业模式不一定只是技术上的创新,也可能是对企业经营某一环节的改造,它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中,贯穿于企业的资源开发、研发模式、生产方式、营销及流通体系等各个环节,每个环节的创新都可能塑造一种崭新的商业模式(郑艳,2010)。
产品设计环节的商业模式创新案例分析
四川成都格林格电气公司,从企业创办之日起就立足于产品和营销创新,本文以其首款产品厨房抽油烟机为例,来说明格林格是如何以产品设计为出发点而引发商业模式的创新。
经过营销调研,格林格总结出消费者对抽油烟机的三大不满意:抽油烟机罩壳碰头;油烟出锅后快速弥漫,吸不干净;抽油烟机的内壁难以清洗。基于此,格林格将注意力转移到价值链的起点,产品研发、生产阶段,开发出一款全新的抽油烟机――侧斜式旋流抽油烟机。这款厨电行业革命性的产品有以下特点:斜侧式挂在墙上,离锅灶更近,且更美观,节省了厨房空间;使用旋流装置,使吸烟口离灶近却不吸灭灶火;通过独特的旋流装置使油和烟彻底分离,从而达到完全的空气净化。国家有关部门技术检测显示,格林格旋流抽油烟机的吸净率达到99%,而普通抽油烟机最多达到70%。格林格以消费者不满意为突破点,将关注点集中在消费者较关心的产品上,提供技术上先进可靠的产品,深得消费者欢心。
同时,格林格在技术上申请到专利后,大胆决策,共享专利,宣扬“让蛋糕做大”的价值主张和发展战略,树立行业领先者的地位。“有钱大家赚”、“利益大家分”,共同树立有利于行业发展的游戏规则,掌握竞争主动权,逐渐在这些企业中间达成共识(陈旭军,2011)。这家先天性含有颠覆细胞和创新基因的企业,注定了其黑马角色,被誉为我国家电业的“苹果”不为其过。
原料采购环节的商业模式创新案例分析
日本新古书店由坂本孝创办于1990年,并以其独特的采购方式和精确定价方式,衍生出一个具有创新意义的商业模式,为从事二手书经营的企业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的范本。
坂本孝的创新首先表现在他改变了传统按重量收购的书本回购方式,而是将旧书分为A、B、C三个等级区别回收:A级,看来像新书,买后可以直接出售的,按原价10%收购;B级,擦拭整理后可以出售的,少于10%收购;C级,如果有怎么都处理不掉的,每本10日元左右。封面脱落、有笔记和涂鸦的,一文不值。收购时不关心书本有没有获过奖、作者是否有名,只关心书本是否干净、完整。
另一创新之处在于,所有回收的书籍一律按原价的50%出售。同时,该书店还有一个比较吸引人的设计“100日元(约7.6元人民币)专柜”。任何一本书只要超过3个月没有卖出,则100日元出售;如果当天收购旧书较多,书柜放不下的,则100日元出售;同样一本书,库存超过5册,第6册起100日元出售。
正是这种简单的出价和定价方式,操作方便,复制简单,迅速为新古书店缔造了一个庞大的二手书王国。
资源整合环节的商业模式创新案例分析
多数旅行社将服务对象定位在大中城市的富裕阶层,小城市中产阶级的广大游客需求在很大程度上被忽略,在价值链上处于劣势地位。上海春秋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简称春秋国旅)则已经认识到小城市人群的消费潜力,并致力于开发这一市场。
在新航线上,80%的春秋航空座位是留给春秋国旅的客户,这种垂直整合资源的方式不仅为顾客提供廉价旅行服务,同时也降低了公司的运营成本,提高了公司经营的利润率。同时,春秋国旅还提供我国西部的低廉旅游项目和免费将客户送至上海机场等定制服务,从不同方面满足了来自小城市的消费者需求,填补了这一市场的空白。向小城市转移给公司带来了大量初次出行的游客,培养了新的客户群,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开发一批重要的潜在客户。
春秋国旅以其低成本航空公司起步,进而扩大到旅游市场,又在旅游消费市场进行新的市场细分和资源整合,实现了商业模式的创新,开拓出旅游消费市场的一片新天地,为其未来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并具潜力的发展契机。
渠道销售环节的商业模式创新案例分析
苹果公司旗下的产品广受消费者青睐,源于其从未停止的创新,不仅以其产品的技术和外观创新来吸引消费者,后续渠道销售环节的创新更成为其制胜的不二法宝。
苹果从2001年开始推广的ipod系列数字音乐播放器,占据了美国75%的市场份额。2010年8月5日,苹果又在日本推出其第一家iTunes在线音乐商店(iTMS),把这一领先业界的下载服务带到世界第二大专辑销售量市场日本。iPod系列产品之所以能够创造巨额的销售收入并成为数字播放器市场的佼佼者,原因除了该播放器自身具有的优良品质外,还在于其独特的销售模式和付费模式。即将iPod硬件与iTunes软件和iTMS在线服务成功地整合到一起,进行捆绑销售,拓展了价值链,拓宽了获利路径。iPod播放器由于iTunes软件的支持和iTMS业务的开展而销量大增。
苹果公司通过iTunes让音乐下载变得简单易行,又在Applestore上为众多的应用程序提供了平台,通过将产品及其相关后续服务进行捆绑,将硬件、软件、服务融为一体,为顾客提供高度整合的服务产品,开创了一个成功的跨界整合的商业模式。该模式成功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苹果在价值链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较强大,其掌握了价值链的两端,上游是自由软件的开发者、音乐厂商,下游就是用户(马新莉,2010)。据统计,苹果公司2010年销售额为652亿美元,税后净利润为140亿美元,利润率高达21.5%,创造了商界的一个新神话。
客户服务环节的商业模式创新案例分析
简单的商业模式往往能够避免误入歧途,让消费者和投资人都容易理解和接受(马文刚,2011)。一分钟诊所正是在客户服务环节实现了商业模式的创新,才开创了医疗服务行业的新前景。
由Rick K rieger创办的“一分钟诊所”(Minute Clinic)称,包括等候时间在内,平均每位患者在诊所的逗留时间是15分钟。每天只要有20名患者光顾,诊所就实现盈亏平衡。Minute Clinic在开诊时间上力求每周7天24小时营业,为了方便居民随时就医,不延误治疗,诊所大多开在居民区、大型超市或各大连锁药店附近。为减少候诊时间,诊所主要诊治18个月以上的儿童和成人的普通疾病,不必预约,病人随到随诊、随治随走。该模式大大降低了诊治难度,只要聘请注册护士和实习医生就能应付病人需求,减省人工成本之余,造就了一分钟诊所的15分钟超短看病时间。
该模式关注价值链上的重要一环――客户服务,及时了解和满足消费者需求,有效填补了医疗保障体系的不足,形成了“高效、便捷、可负担”的医疗连锁模式,创办6年后即被美国最大的连锁药店美国保健标志公司以1.7亿美元收购(马新莉,2010)。Minute Clinic从病人角度出发,提供了这种方便快捷的标准化医疗服务模式,满足了广大患者的即时看病需求,也为自己赢得了利润空间。
品牌塑造环节的商业模式创新案例分析
在传统书店业普遍萧条的今天,诚品却创下了一个“书店神话”,让读者除了看到书本,更是真切体会到诚品带来的“文化+美学”的内涵(马文刚,2011)。这种内涵的培养过程,也是诚品书店品牌文化的塑造过程,诚品就是在此过程中,开拓了图书行业的全新商业模式。诚品秉持人文、创意、艺术、生活的精神,培育了一种特有的品牌文化内涵,不仅创造出一种实体书店经营的全新的商业模式,更成为吸引香港及全球华人游客的重要人文景点,每年顾客人数更是高达9000万人次,已成为台湾文化提升的重要指标。
这家台湾本土自创品牌,跟传统书店迥然不同。整个卖场的布局结合了文化百货商城和生活博物馆的风格。在明亮、开阔的空间里,书香与咖啡香结合,加上欧洲图书馆风味的设计,配上不同区域亮度各异的灯光,营造出富有层次感动美学氛围,让每一个读者在这里都能有完美的美学享受。
诚品除了经营各色书籍,还将文具、玩具、花店、瓷器与咖啡店配合,并提供各种动态的“文化服务”,比如:在食谱区域,有厨师现场烹饪;学术类书籍区域,有学者进行学术讲座;而在文化生活类阅读区域,会安排一些小型沙龙。诚品通过此类活动,配合书籍的内容,与顾客互动,使其深刻体验到文化美学的魅力,收获更多书籍之外的生活体验,让书店成为一个时尚的文化活动汇聚场所(吴丽芬,2011)。该书店每天24小时不打烊,处处洋溢着文化和艺术气息,真正做到了让阅读永远不打烊、知识永远不打烊。
格林格、春秋国旅、苹果、新古书店、一分钟诊所、诚品书店虽处于不同行业,但其成功的相同点都是在价值链上找到突破口,实现了商业模式的创新,其创新思路可以为众多企业所借鉴。创新无所不在,企业能否在商战中取胜,商业模式的创新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起了决定性作用。若想在这场战争中巧胜,价值链理论是一把很好的利器,但最终能否获得胜利,还要看能否将其适当运用。
参考文献:
1.Jones G.,Educators M.Electrons,and business models:a problem in synthesis[ J] .Account ing Review,1960,35(4)
2.KAGERMANN H,张维迎.2010商业模式―企业竞争优势的创新驱动力[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3.路风,慕玲.本土创新、能力发展和竞争优势―中国激光视盘播放机工业的发展及其对政府作用的政策含义[J].管理世界,2003(12)
4.张志成.调整产业结构 创新商业模式[J].城市开发,2010(9)
5.郭锴.电视传媒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一个理论框架[N].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0(10)
6.郑艳.基于商业模式创新的零售业发展思考[J].中国商贸,2010(17)
7.陈旭军.诚品:隐形冠军的滋润活法[J].销售与市场・评论版,2011(4)
8.马新莉.苹果正从技术创新走向商业模式创新[J].商学院,2010(8)
篇5
【关键词】新常态 互联网+ 物流业 创新驱动 转型升级
经济发展新常态是中央重大战略判断。新常态是一种趋势,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发展状态。物流业作为重要的生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近年来受到了国家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因此探究物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探索新的发展思路尤为重要。
一、新常态下的物流业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四个主要特征为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中高速指经济增速换挡回落,而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撑的物流业发展也步人新常态,在“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方面也有所体现。中高速:增速换挡回落,维持温和增长;优结构:需求黑冷白热,区域差距缩小;新动力:资本智本融合,依靠创新驱动;多挑战:一是要素成本走高,高层人才缺乏。二是环境保护约束,收费罚款成困扰。物流业进入温和增长阶段,以往长期掩盖在高速增长下的一系列问题逐渐浮现,中国物流业将进人转型升级发展新阶段,需要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式增长进一步转向质量效益型集约式增长,进而实现智慧物流发展。
二、互联网经济下物流业发展变化
(1)快递数量变化,全国物流包裹数量呈现从2012年的57亿到2013年的92亿,再到2014年的140亿的增长趋势。快递量变化的背后是物流前端商业的变化。
(2)需求方式变化,在普遍接受从B2B到B2C转变的过程中,京东、阿里、苏宁的020 ( Online To Olfline)以及海尔、小米米、中兴的C2B (Custom-ers To Business)发展趋势在捕捉物流需求服务新的价值点。
(3)物流载体变化,在高速路货车的流量同比下降2%-5%时,快递企业的流量增幅达50%-100%,顺丰的飞机达到34架,德邦等零担企业的业务量递增40%左右。物流载体在发展中变化。
(4)商业模式变化,新型的互联网商业带动的是个性化的定制消费,传统的手机模式到C2B小米模式,传统的家电模式到海尔的互联网转型的DIY模式,传统的底特律汽车模式到硅谷的特斯拉生产汽车模式。互联网化的物流是客户端驱动为核心,个性化定制消费体验,强调小批量、多批次、高频率的物流服务需求,以信息替代库存是物流服务模式的变革。
三、新常态下“互联网+”物流业发展创新思维
新常态下,需要用互联网思维变革物流,平台思维、众筹思维、流量思维、跨界整合的思维将为物流行业带来新的商业价值。
(1)平台思维。2014年,互联网引发中国物流各大平台陆续孵化出炉,物流园区平台、公路港平台、零担物流专线平台、运力资源平台、融资租赁平台、物流打车模式平台,平台化的商业业态尚未成型,物流平台企业的商业模式在2016年进入升级创新期。物流平台经济是以生态为基础的新型商业模式,是商业模式的融合,也是战略思路的协同,具有长远的战略价值,需要进行商业模式裂变,获得更多的价值空间。
(2)大数据思维。互联网+物流背景下,数据挖掘逐渐被大家所认知。对于正在向互联网转型的传统物流企业来说,从“销量思维”向“流量思维”再向“大数据思维”转变至关重要。上有云端大数据,下有五花八门APP(应用终端)。运用好大数据,实现精准营销。网购平台比如天猫、京东可通过平台数以万计顾客的收货地址及浏览记录数据累计,获得区域货物需求等趋势分析。物流园区通过平台建设可以进行业务流程再造,提升服务质量,为政府、园区、客户等提供决策数据支持,通过数据的积累发觉更多的数据运用价值。
(3)跨界思维。物流企业纷纷打出“跨界”经营战略,宝供的“四轮驱动、两翼腾飞”战略,到2020年物流交易额达到1 000亿元,其中就涉及到进军商流,即构建大宗原材料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与产成品分销平台。怡亚通提出打造“两天两地一平台”。顺丰提出城市社区开“嘿客”的设想,用新的020模式进军零售电商。物流企业跨界发展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规划、分步进行。
四、新常态下“互联网+”物流业转型发展路径
(1)物流业与其他产业协同发展。产业融合已具备了成熟的时机与条件。信息技术创新为物流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内在驱动力。随着信息技术在物流产业的扩散,物流相关产业如金融服务业、IT服务业、设备制造业、咨询业等在技术及资本融合度逐渐提高。政府对于物流业与其他行业的协同发展在政策方面充分支持。物流业与其他产业协同发展从产业层面来讲,应进一步健全物流行业发展政策体系,完善物流基础设施,整顿物流市场竟争秩序,扶持物流资本市场。从企业层面,提升物流服务价值认知、增强资源整合能力、增强信任机制、增强物流服务社会化程度。
篇6
[关键词]大数据;商业模式;创新
[DOI]1013939/jcnkizgsc201643036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的发展、交汇和融合,新的商I模式层出不穷,涌现出一大批依靠商业模式创新而成功的企业。这些商业模式创新的典范,大都与无限接近消费者有关,与跨界有关,都直接或间接地与信息数字化技术和互联网有关。商业模式创新登上了企业创新的中心舞台,“大数据”成为商业模式创新的基本时代背景。
1“大数据”的特点
11海量数据
从B、KB、MB、GB、TB,到PB、EB、ZB、YB等,数字宇宙的边界不断扩大。有数据显示,自从人类发明印刷术以来,过往上千年的印刷材料也只相当于200PB,而在五年前的2011年一年,全球就新产生了约18ZB的数据,而且一直在增加,有人统计,2012年全世界大约每天产生约18ZB的数据。“大数据”的数量之大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对这些海量数据的存储和处理,已经大大超过了传统企业IT架构的承载能力,这也说明,企业IT架构与IT产业的重新布局将是新一轮创新的方向之一。
12多来源数据
企业内部的经营交易信息,物联网世界中商品、物流信息,互联网世界中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信息、位置信息等是大数据的三个主要来源。尽管企业的IT部门已经非常熟悉挖掘和分析结构化的交易数据,但它们通常还不具备和处理增长速度更快的非结构化数据的能力,只有利用专业化的大数据分析技术才能从中揭示出以前很难或不可能确定的重要关联。
13实时处理特点
对实时处理的要求,是区别大数据应用和传统数据仓库技术的本质差别之一,特别是涉及感知、传输、决策、控制开放式循环的大数据。例如:早在1981年时,一个千兆字节的内存大约需要30万美元,而今天只要10美分。这使得以实时处理作为价值创新点的商业应用成为可能,而实时或近似实时的信息处理与运用能使一个公司比其他竞争对手更加敏捷。
14低密度高价值特点
“大数据”背后隐藏着极高的经济意义和经济价值。但是,这种价值隐藏在浩瀚的数据当中,需要多种来源的数据的参照、关联和对比分析,需要独到的思维、高超的技术来对其进行类似“沙里淘金”的挖掘。“大数据”已经成为这个时代企业变革和创新的基本思维起点。
2“大数据”所引发的商业模式创新
21基于“大数据”的价值主张创新
(1)洞悉消费者的真实需求。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具有隐蔽性、复杂性和易变性。而大数据使得企业获得消费者的真实需求成为可能:人类的细微行为会直接暴露内心的真实想法,因而在互联网世界,企业可以运用来自内置于产品中的传感器数据,了解商品在真实世界里的使用情况。
(2)对消费者进行准确划分。传统企业对消费者的划分一般是以地理位置为依据,而“大数据”可以实现越来越接近消费者真实需求的细分方式。从本质上讲,世界上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种兴趣、偏好和需求,每个人都是一个细分市场,“大数据”正在使企业向“微市场”化迈进。
(3)产品的即时、精准、动态定位。大数据的实时个性化以及多来源、多格式数据的快捷综合对比分析能力使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反馈、响应可以在瞬间完成,使得企业随时随地圈准用户群并满足他们的真实需求和潜在需求成为可能。
22基于“大数据”的收益模式创新
许多商业模式创新都是建立在消费者对商品需求的本质是使用商品而非拥有商品本身之上。例如:出售模式改为出租模式,与此相对应的收益模式从一次性支付向“微支付”转变。当然,使用这一收费模式的前提是使用过程可被记录和量化,而“大数据”正好可以实现使用过程、频率、强度的实时监控和记录,所以,这也就为新形式下商业收益模式的创新开辟了新的思路。
23基于“大数据”产业链的商业模式创新
以数据产品为中心的创新。由于数据、信息、知识获得时间的专有性和获得知识专有性程度的不同,决定了各自在价值创造中所依赖的关键资源不同,从而也就决定了拥有不同核心资源和能力的企业在价值链上的不同定位。比如我们可以根据各自不同的定位将其分为数据租售模式、信息租售模式、知识租售模式。在数据租售模式下,我们主要主张向客户提供原始数据的租售,它的关键步骤是数据的采集、传输和整理。在信息租售模式下,我们主要主张向客户提供代表某种主题的相关数据集,关键步骤在于把原始数据与其背景意义相结合、整合、提炼、萃取,进而使数据的价值更高。在知识租售模式下,我们主要主张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的业务问题解决方案,关键步骤在于将大数据与行业知识的利用相结合,通过行业专家,深度介入客户的业务流程,提供业务问题解决方案。
24基于“连接”和“融合”的商业模式创新
241连接“大数据”的平台式商业模式
这种模式下主要通过连接和聚合来降低平台参与者各方的交易成本。比如说互联网可以以某种方式把大量客户吸引到自己的平台上,通过提供双边或多边的客户价值,使得他们彼此相互转化和相互传递来创造价值;或者借助互联网这个平台,提供多行业、多企业的合作机制,聚集海量的数据,然后通过数据挖掘、分享、运用来创造和传递价值;再或者通过提供技术开发的基础条件,吸引技术相关各方的参与,从而实现分散的、互补技术优势的高效利用。
242融合“大数据”的数据驱动商业模式
(1)上行驱动商业模式。由于“大数据”的发展,使得很多资源开始商品化,比如数据的商品化、“大数据”服务的商品化、“大数据”技术的商品化。这些形式的出现都是由于在“大数据”产业链之外,不少企业在它们正常的经营过程中,由于自身不断地积累了大数据资源加上保留并发展了先进的大数据技术而逐步发展起来的。
(2)下行驱动商业模式。这种模式下的创新则是由于像那些互联网公司利用大数据和大数据技术的优势,开拓行业之外的新业务,以完全不同的方式解决某种传统业务问题,实现跨界经营,从而成为这一传统行业的破坏性创新者,或者创造出一个全新的产业。
(3)全方位扩张商业模式。这种模式的创新典例当数Google。它的扩张包含了“大数据”产业的垂直整合、价值链扩张、行业融合,它兼具客户平台、数据平台、技术平台特征,它的业务布局,从应用(如地图搜索)、平台(如Google play 应用店)、操作系统(如Android)到硬件(如手机、平板电脑、谷歌眼镜等)。
3结论
以“大数据”为线索,对自身商业模式进行重新审视、设计与创新,是当今企业实现虚拟世界与物理世界的匹配、历史数据与即时数据的匹配、行为方式与情境的匹配,它使得许多“不可能”成为“可能”。“大数据”不仅带来一种新的战略资源和核心能力,而且它还可以实现企业乃至整个社会资源的控制、利用、配置方式的虚拟化和开放化,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经济的运行效率。“大数据”意识、“大数据”情怀应该成为当今商业模式创新领导者的基本知识准备。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商业模式;双赢策略;理论基础
[中图分类号]F25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036X(2012)06-1089-04
近年来,双赢成为了商业活动中最热门的词语,无论大型企业还是小型企业,都将双赢商业模式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企业的双赢商业模式就是企业之间通过某种形式的合作,共担风险、共同分享市场机会、共同提升竞争力和共同取得盈利的策略。双赢策略的形式表现为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涵盖了联合R&D、联合产品研发、长期采购协议、联合制造、联合营销、共享分销渠道和服务以及合资生产等具体形式。双赢商业模式的普遍使用是市场环境变化的必然结果。一方面,市场需求的多样性和多变性更加突出,小批量生产时企业组织其生产经营的成本压力增大,市场响应速度的要求超越了单个企业的能力;另一方面,市场竞争加剧,传统的通过快速进入市场、尽可能提高市场覆盖率和提高服务品质等来参与市场竞争的营销策略遇到了企业运营能力的约束,这样,采取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的双赢商业模式便应运而生。对双赢商业模式进行理论分析,可以加深对商业模式变革的理解,对于指导企业商业活动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一、双赢商业模式选择的交易费用理论解析
交易费用理论是由科斯在1937年开创,并由张五常、威廉姆森等开拓和发展起来的经济理论。在这一理论看来,通过公开市场中非人格的价格机制来协调资源配置是有很高成本的,这里的成本是指发现市场机会成本、寻找交易对象的成本、签约成本、确保合约得以履行的保证成本和违约后的诉讼成本等等。由于通过市场进行交易的这些成本的存在以及这些成本随着交易频率的增加而增加,业务范围较广、交易频率较高的企业将面临很高的交易费用,于是,通过纵向一体化或水平一体化,将交易对象并购到企业中来,使得其交易内部化,并通过统一的权威力量来协调资源的配置成为了企业的战略选择,按照张五常所说的,此时就是将通过市场进行的产品交易转换为产品生产要素的交易。
然而,随着并购的发展,企业的规模就会变大,其结果是企业内部的管理成本逐渐上升,相对于市场交易费用,由此带来的成本上升被称为内生交易费用。管理成本的上升阻碍着并购策略的实施,同时,由于管理收益递减、一个小企业的其他方面的优势可能超过一个大企业以及交易的时空影响等原因,因而这种替代或规模的扩张是有限度的,也就是,当企业停止扩张的点低于公开市场上的交易费用,也低于另一企业中组织交易的成本时,并购接管才能发生。这说明,市场交易费用和企业内部管理成本之间此消彼长,相互替代,而总的成本似乎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节约。
事实上,能够有效节约市场交易费用,同时不会导致内部管理成本上升的,是企业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而且这种节约同企业的规模无关。企业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一方面,节约了搜寻交易对象的成本,节约了频繁签约的费用,并且由于长期合作产生的锁定效应,企业之间彼此依赖,减少了合约执行风险;另一方面,长期合作关系不会带来企业内部管理成本的上升,因而从总体上降低了成本。由于长期合作关系对双方都有益,因此被称为双赢策略。
二、双赢商业模式的竞争理论解析
波特的竞争理论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该理论认为,企业竞争力不仅决定于内在的可控性资源,也取决于可获得的外部资源。事实上,一个企业的可控性资源是极其有限的,并因为竞争者、购买者、供应者、潜在竞争者和替代者五种力量的影响,针对特定经营战略的资源在数量上的稀缺、在结构上的失衡就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如何扩大资源约束的阈域,或者如何去获得更多的资源,比对现有资源进行有效配置显得更为重要。这就要求企业必须从产品或服务设计开始,经由整个供应链和营销物流环节,来考虑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价值的形成,由此形成对价值链进行分析和管理的必要性。在此情况下,产品的生产经营组织超越了单个企业的边界,成为围绕产品价值链的处于各个环节的不同企业之间复杂的合作关系,其意义在于,当价值链上的各独立的企业必须将精力集中于完整的价值链过程时,就能创造低管理费用和对压制官僚决策的动态优势,确保企业取得双赢或共赢的绩效效果。
与竞争能力相对应的是核心竞争力,它从知识资源和企业学习角度来认知企业的经营战略,认为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是企业组织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由于知识资源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中积淀下来的品牌、商誉、文化和技术诀窍等,这些资源不可复制、不可移动、不可转换,通过市场交易和企业并购都无法获得,只有通过企业之间的合作,才可以有效利用这些资源,并通过知识资源的共享取得知识的增长,使得企业之间取得双赢。
三、双赢商业模式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理论解析
生产经营等商业活动都表现为专业化下的分工生产。专业化生产下一个企业长期从事于某一项专门的生产经营活动,可以熟能生巧,并获得技术诀窍,这既是专业化的经济性。而当所有的企业都专业化生产不同的产品时,社会经济活动从宏观上表现为分工生产,它使得整个社会的生产能力边界外移,取得分工经济,表现为整个社会生产能力的提升和社会商品琳琅满目。在亚当-斯密著名的制针工厂例子中,让每个工人都完成制针的所有十八道工序,远比每个人只分工负责完成制针工艺流程中的某一个工序的效率要低,因此,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生产构成了亚当·斯密的古典经济学强调的核心。杨小凯在其开创的新兴古典经济中也强调了,经济组织的本质是寻找最有效率的分工水平和专业化模式问题。
除了专业化经济性和分工经济性以外,专业化分工理论中至关重要的是从事专业化生产的企业之间如何进行有效协作,它构成了钱德勒理论和杨小凯理论的主要内容。∞专业化和分工协作是专业分工理论的两个基本范畴,专业化生产经营为协作提出了要求,而只有协作生产经营才能取得分工的经济效果。通过专业化下的分工协作,按照杨小凯的理论,其正网络效应及其演进将内生出市场一体化、市场数目、经济结构的多样性和生产集中度等,而且技术的变迁、消费品种数的增加也是分工的内生结果,如果引入投资品,企业制度会从分工中内生地出现。当然,只有分工协作才能内生出企业之间的双赢的结局。
对于专业化下的分工协作,迄今为止存在三种协调方式,对应的三种不同的企业经营战略:一是通过市场交易,在作为“看不见手”的价格机制协调下进行;二是通过纵向一体化或横向一体化的战略,借助于企业内部的权威协调机制来实现;三是通过各个专业化生产经营的企业之间的合作,借助于合作契约关系的协调来实现。对于这三种协调模式或者企业经营战略的选择,是一个成本收益权衡比较的复杂决策过程。第一种方式有利于取得专业化经济,并突出企业的独特定位,但是牺牲了企业的业务范围经济,也面临高的市场交易费用的威胁。第二种方式可以使企业在短期内获得企业规模的提升,扩大业务范围,提高市场覆盖率,但是它需要的投资资源较大,多业务管理的成本较高。第三种方式是目前发展最快,也普遍得到应用的方式,它既可以集中企业的资源优势,易于突出品牌个性,又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内部管理成本,通过双赢取得预期发展目标。然而这种基于双赢的模式和战略面临合作中由于企业文化差异、战略目标一致性、争夺利益份额和机会主义行为等带来的合作冲突和挑战,如何规避这些合作冲突,是企业之间取得双赢并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四、双赢商业模式的技术管理理论解析
商业活动都涉及技术的影响,或者技术本身作为商业活动的产出而存在。通常,技术作为生产条件或能促进生产能力的资源,其改进能够同时对中间产品提供者和组装厂商的能力产生影响,因而通过企业间合作关系的调整来整合利用技术资源有利于企业能力的提升。技术研发一般需要长期的知识积累,并需要与生产经营活动不同的管理机制,因此,研发活动一般采用由独立的研发机构来承担,这为研发组织或部门与生产企业之间的合作提出了要求。同时,在现代市场环境下,技术研发面临资源和能力的约束,更需要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而尽可能缩短研发周期,由生产经营企业来承担技术研发和改进的职能受到挑战,并且技术往往存在一个从高不确定性的创新阶段到低不确定性的扩散和革新阶段的过程。而高不确定性阶段往往是不连续的,这种不连续性可能对于厂商和供应者都是一种破坏力,此时企业就不适宜采取纵向一体化。正是上述原因,企业为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和拥有市场先人的竞争优势,往往会采用技术联盟的形式,尤其是小型的技术企业更偏好于这种合作联盟。技术联盟组织通过技术转移、经验学习和共享创新三种技术供给类型创造出技术知识溢出的外部效应,大大提高了企业组织的研究开发能力,也使得企业与研发单位取得合作双赢的经济效果。
值得强调的是信息技术发展对商业模式变革的重大影响。2世纪末期以来,信息技术带来的电子商务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商业模式。例如,网络营销的兴起使得传统的实体卖场被网络卖场所冲击。这意味着,随着通讯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远距离商业活动的协调成为可能,以前只有通过企业内部管理框架组织才会产生效益的经营活动,现在通过市场的调节很容易组织,并且,信息技术使得市场交易的搜寻成本降低,纵向规模上的优势已不是当前企业所刻意追求的目标,反应迅速以及经营灵活化成为当前企业经营的主题,企业对纵向结合的需求在下降。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商业模式,突出了构成商业活动价值链的不同环节的专业化运营,以实现各自的专业化经济性,同时,将不同环节承担各自职能的企业通过合约关系连接起来,构建起完整的商业价值链,实现共同分享收益的目标。可以预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将逐渐成为社会经济活动中十分重要的商业模式而取得快速发展,由此呈现出共同应对市场的纷繁复杂的双赢格局。
五、双赢商业模式的企业组织理论解析
任何商业模式都以创造和交换价值为其基本功能,而这些功能均需要通过一定的组织才能实现,因此,双赢商业模式也可以通过组织理论来进行解析。组织的本质是寻求最有效率的分工水平和模式,以通过折衷生产力提高与交易成本之问的两难冲突,来降低资源稀缺程度,这意味着,对于特定商品的生产经营来讲,其所需的生产要素、制造技术和市场渠道等资源是稀缺的,组织的目的就是使用任何一个人都不完全拥有的知识。
对于企业来讲,可供其选择的商业组织模式有三种:自给自足全部生产要素并出产最终产品;从市场购置生产要素并出产最终产品;同处于价值链不同环节的其他企业建立长久合作生产关系,联合出产最终产品。其中,前两种是建立在工厂制基础上的边界内商业组织模式,后一种是建立在合作关系基础上的跨边界双赢商业组织模式。在上述商业组织模式之间做出选择,涉及到企业在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方面的权衡,是折衷外在环境和企业能力的复杂过程,其中市场竞争因素直接推动着商业组织模式的变革。考察企业组织模式的演进序列可以知道,为适应环境竞争的基础要素从成本向质量、再到市场响应速度的发展,商业组织模式从边界内的单一企业转向了跨边界的多企业网络化组织,并通过资源组织方式和流程的变革,以最终获得竞争所需的资源。
篇8
文化企业的成长瓶颈与困惑
依据新元文智近年来对文化产业战略和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成果,围绕“文化企业商业模式的困惑与创新”,刘德良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未来的数字娱乐传媒的核心有几个特点:第一,科技平台的集成化;第二,APP化,就是应用;第三,跨平台,未来应该PC、电视、手机、iPad形成四平合一的平台,这个平台可以实现无缝连接。而在生产体系和传播体系起到核心作用是数字化的流程管理。”
他说:“目前我们的文化产业企业对企业内部信息化管理还是一个空白点,大多数企业还采用传统的生产模式和传播模式来完成内容的生产和传播。而美国迪斯尼、新闻集团等跨国文化产业集团,在生产到传播再到营销的一个数字化流程已经完全建立起来。所以未来文化产业要贴近人们消费需求进行四屏合一,实现跨平台无缝衔接,并通过企业内部的数字化流程管理的手段,来提高企业的生产和营销效率,满足消费者需求,从而获得大量的客户。同时也能通过数字化管理,在生产体系当中带来创新。
新元文智在为企业提供咨询和投融资服务中,发现目前文化企业商业模式存在八点困境:第一是创意的不确定性。创意是依托于人的创造力,而创造力恰恰是稀缺的。第二是资源有依附性,很多公司和电视台进行合作,或者你的广告资源是来自于第三方。第三是文化项目创作周期过长,一般创作一部电影要半年或一年,甚至两三年,但是收益却是短期的,一般上映期最长不到一个月。第四是外部资源不稳定。第五是政策变动对企业带来的影响。第六是新技术带来的破坏性。第七是消费需求的波动。第八是对消费者的偏好把握难度较大。
刘德良指出:文化产业企业一定要把市场的需求把握精准,要真正去理解市场需求,运用多种综合手段,在产品创新、在技术应用、产品开发方面适应市场的需求。同时产品一定要有门槛,如果轻易的被别人模仿,轻易被超越,你的核心竞争力就体现不出来。我们的企业往往站在主观意愿去思考企业的经营,但这远远不够,一定要基于产业链和行业的发展规律进行前瞻性的分析判断,做出有计划、有准备、有的放矢的发展战略。
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和方向
“新元文智经过3年多的研究咨询工作,对文化企业商业模式的成功实践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有了一些研究成果。”刘德良介绍说,成功文化企业商业模式的核心要点可以分为以下8点:
第一是市场资源有效整合与内部运营管理的标准化。比如谊兄弟、光线传媒、华策影视等企业,它们把市场化分散的资源,导演、编剧、演员、作家等等一些,通过内部形成一个严谨的标准化的标准体系,能够形成一个稳定的生产结构,生产体系,带来的每年度稳定的作品的产值产量,以及保证了作品生产的质量。
第二是品牌产品打造与强力营销体系。比如亚洲联创做的文化音乐剧《猫》,以及深圳华强科技集团开发的主题乐园“方特欢乐世界”,他们通过优质高端的产品,创造一个强力的营销体系,最终塑造出一个强大的品牌,吸引消费者持续的消费。
第三是散落资源网络建设与新型业务模式。分散的广告媒体资源通过以技术为基础,内部的流程为核心,形成了一个高价值的广告网络。比如象分众传媒、快客电视传媒等。
第四是贴近市场需求的连锁化经营体系。比如杭州金海岸、山水盛典,把贴近社会需求的连锁化经营体系打造出来,实现了创造体系、产品体系和连锁的运营、经营管理体系管理的完美结合。
第五是上下游产业贯通和综合收入模式。像华谊兄弟、盛大文学、盛大游戏、完美世界等,他们在整个产业链当中进行贯通,从而能够使版权的价值,创意价值最大化。因为创意是稀缺的,如果一个良好的创意如果没有办法产生系统化的运营,产生足够大的价值,那么这个创意的成本是很高的。
第六是跨界产品开发和综合运营的管理体系。比如淘米网、明日阳光。明日阳光把篮球的培训加英语口语的培训,再加他的舞台表演,完美结合在一起,把美式篮球培训原汁原味的移到了中国,受到孩子和家长一致欢迎。
第七是市场渠道建设和多元化经营业务模式。像万达产业集团,走的是一条市场渠道的建设,和多元化经营模式之路,从电影院线到演出剧院,再到文化地产,对接电影制片、演出剧目和主题公园。
第八是技术为先新兴内容发行传播平台。一些企业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了传播平台、内容发行平台的打造,像视讯中国、华视传媒、优酷土豆、百灵时代传媒等等一些,把技术变成一种工具,从而实现数字内容的转播和带来以苹果iPod、手机为人们提供现代化便捷贴身的娱乐工具,像我们这次看到的唱吧、欢聚时代,都是技术到工具到用户到平台。
新元文智经过深入研究,为文化企业提供了商业模式创新的四个思考方向:第一是认真思考产业链的结构。文化产业目前发生快速的变革,凡是对未来的产业链有清晰的认识,并且能够敢于去打破现有产业链的结构的企业,一定能够成为优秀的的企业。产业链价值和结构的重构,其实是当前的一个文化产业大变革时代一个重要的课题。
第二是价值模型的颠覆替代。价值模型是指以消费者的视角去思考问题,比方说奇虎360,从收费的杀毒软件到免费的网络杀毒,转变到一种依靠在先的广告收入来或者收入,这就是价值模型颠覆。
篇9
白盒子艺术馆馆长:孙永增
艺术总监:顾振清
艺术馆内一层面积:500m2,高度:9米。二层层民厅面积:160m2。主要举办中国当代艺术的展演活动以及跨界的艺术衍生品展览与开发。艺术三层的VIP厅成立艺客会。将定期举办各种艺术学术论坛,邀请国内外著名艺术理论家、学者、批评家、策展人举办艺术学术报告,开拓艺术领域的各种资源,信息共享,促进各领域间的互助合作,普及艺术教育等工作。还可举办各类酒会party,如:开幕酒会、自助餐会、私人宴会、主题聚会、专题论坛、创意、互动性强的演出、现场live秀、音乐会、拍卖会、新车品鉴会、时尚新品会。
白盒子艺术设计中心
以国际艺术品与设计师的跨界合作商业模式为蓝本,积极探索适合国内艺术市场的商业模式。是集艺术创作、思想坦克库、艺术家驻留计划艺术设计等综合性实践艺术空间,是及时了解当代艺术信息的前沿窗口。设有艺术家、设计师沙龙,各文化领域的创意人士开发新思想、新创意提供环境与服务。挖掘并确立限量版艺术品在国内特有的艺术经济环境中的商业模式,由限量版艺术品和艺术与创意设计帼结合.让“艺术改变生活”。
设计范围包括:
艺术家限量版:步及白盒子艺术机构的四个业务单元及其他需求群;环境装饰:雕塑、装置、新媒体艺术;
软装饰:创意设计类的艺术家具、艺术灯具、各种生活艺术品等。
白盒子影像艺术中心
白盒子影像艺术中心,引进Epson最先进的影像输出设备,力求提供给艺术家一个从输入到出的全面解决方案。摄影资源是白盒子艺术馆的优势之一。针对不同需求,不定期的举办各种摄影专业讲座和培训班。力求为不同的需求者从技术到创作思维等方面提供帮助与交流。为所有的客户包括摄影师、艺术家、收藏家等建立属于他们自己的数字影像信息档案库,同时有选择的建立白盒子艺术馆图片库。可对外承接大型活动摄影、会议摄影、产品摄影、服装摄影以及时尚封面摄影等高端影像外拍业务。
艺术店
艺术店以艺术作家、设计师原作及限量版艺术品为主要方向,包括雕塑、装置、油画、版画、影像图片与多媒体、艺术陶瓷、礼品丝巾等多种艺术形式;广泛建立与国内外艺术店的关系,与画廊、时尚界、装饰设计界的业务往来关系。使艺术家的学术思想更快更广泛的传播、渗透到广大民众的生活中。“艺术改变生活”是我们一贯的主张。
篇10
回首刚刚过去的2013年,冷链物流产业格局发生了新一轮变化,冷链物流面临企业物流和第三方物流、国际物流和国内物流、电商物流与传统冷链物流融合的多重考验。资本对冷链物流行业的热衷依然不减,跨界冷链与冷链跨越是企业面对机遇与突破传统冷链服务的共同话题。
冷链物流行业整体发展情况
据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2012年全国年营业额在1000万以上的500家冷链企业的冷库总容量为1900万吨,冷藏车数量为3.2万台。2013年统计显示,在500家规模企业中,106家企业计划购买冷藏车2845台,占总量的9.4%,其中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计划购买1244台,占发展总量的44%;有121家企业计划建库1357万吨,占总量的72%,其中纯第三方冷库经营单位计划建库80万吨,占发展总量的6%。如按一般项目建设周期估算,到2015年500家规模企业的冷库容量将达到3200万吨,冷藏车数量将为3.5万台。照此发展,冷库库容从2008年的850万吨提高到2015年的3200万吨,将提前超额完成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出台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
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我国冷链物流行业依托巨大的刚性市场需求以及全行业共同努力,犹如异军突起,呈现出整体的快速发展势头。2013年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的驱动因素主要有3方面:
2013年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冷链物流行业政策,使得冷链物流行业面临一个利好的宏观政策环境,尤其在药品经营指标管理规范出台后,对以药品为代表的冷链物流行业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由电子商务发展而产生的市场需求,特别是冷链宅配,刺激了冷链物流行业的迅猛发展;
行业发展日趋标准化,业内领先企业的龙头作用日益凸显。冷链物流行业标准化规范体系逐渐增多,且行业逐渐向综合型冷链物流商集中发展。
冷链物流市场变化状况
货品品类变化
从冷链物流行业整体规模和增长速度两个角度看,目前冷链物流行业的货品品类可以细分为水果、水产品、冷冻食品、乳制品、肉类、蔬菜等。2013年水果和水产品消费量依然较大,多年来始终是重点货品品类,并且随着冷链物流成熟度的提高其需求增速也在逐渐提升。
2013年医药类产品的增长同样不容忽视。近几年由于医药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对经营设施、企业资质等严格审查,医药产品在冷链运输上的占比越来越高。在前100种最畅销药品中,有冷藏温控要求的药品已经占到45%。现在采用冷链物流的医药类产品主要是疫苗和血液制品,未来诊断试剂这一市场将会进一步放开,因此从长期来看行业发展空间良好。
客户渠道变化
2013年最让业内感同身受的,就是由电子商务催生的冷链物流宅配市场的新兴。冷链物流宅配的客户群体按可分为B2B和B2C两个市场。2012年数据显示,B2B占总体市场的3/4,B2C占总体市场的1/4。虽然B2C市场规模较小,但受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从2010~2012年的3年间其年均增速已经达到80%~120%。
由于冷链物流市场的整体发展,消费者消费能力的提升,客户购买频次增多,以及生鲜产品尤其是海鲜产品高达50%的毛利率,使得当前电商企业纷纷推出专业的生鲜产品品类,或是加大对生鲜产品品类的拓展。
B2C市场的冷链物流模式主要分为3种类型:通过零售商下单后,由原产地直接配送至消费者、销售给主经销商或供应批发市场。可以看到,这3种模式对冷链物流行业均有强大推动作用。随着各大电商企业不断发力,预计到2015年,冷链物流宅配市场规模可以达到40亿元人民币。
价值链的变化
冷链物流企业由单个环节服务领域逐渐向一站式综合性企业服务领域扩展。与过去相比,综合型冷链物流供应商所占比例逐渐增大,企业在服务过程中都逐渐向立体化、跨界方向发展。
当前存在的问题
冷链物流行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一直以来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观,这些问题成为困扰和制约冷链物流行业健康发展的瓶颈。主要体现在:
我国食品物流体系还不完善:我国食品冷链物流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很多重要的行业资源没有得到充分、高效的整合,部分地区消费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
第三方物流的发展仍然滞后于食品工业和消费市场需求的发展速度,市场化程度低:目前第三方专业化冷链物流企业大多是由过去冷藏运输或仓储企业转制转型而来,企业规模小、服务网络不健全、市场覆盖面窄,技术素质和职业素养亟待提高,还不能提供完全意义上的冷链物流服务;
食品冷链物流的硬件设施薄弱,食品冷链物流信息技术相对落后:尤其是一些关键性技术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无法集成配套,依然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
冷链物流行业发展趋势
回顾新世纪以来,物流行业、快递行业都经历了布局扩建、应对外资、盲目发展、产能失衡、整合并购等发展过程,行业经过多次洗牌才能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冷链物流作为物流行业的专业细分领域,应多借鉴整体物流发展的情况和运行状态。今日的巨额投资有可能成为以后沉重的包袱,因此,看清行业形势,摸准发展轨迹,才能使企业良性、健康、可持续发展。
众所周知,在现代社会中资本和网络无处不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影响着企业的日常商务活动。跨界是非专业领域资本投资某一专业领域的商业模式,生鲜电商和连锁餐饮的快速兴起和向冷链物流行业的跨界,对冷链物流行业充满了考验和机遇。
跨界冷链带来的是创新,其接受市场冲击能力、竞争能力、整合能力是传统冷链物流企业不具备的。目前冷链物流行业利润大多低于8%,并非高盈利行业,且专业化程度非常高。需要通过餐饮企业和生鲜电商企业与冷链物流企业跨界合作,在联合的基础上实现跨界多赢,才有可能创造出新的商业模式,带来行业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