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局的税收种类范文
时间:2023-08-31 17:01: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税务局的税收种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肯尼亚;分公司;当地税务
一、引言
肯尼亚作为英国曾经的殖民地,完整的沿袭了英国的制度及体系,颁布了全面的法律及法规,任何在肯尼亚市场开展业务的公司都必须按照肯尼亚的法律法规在当地注册。我院于2012年进入肯尼亚市场开展业务,经过调研发现外国公司在肯尼亚注册分为有注册资本和无注册资本两类,有注册资本的为子公司,颁发Certificate of Incorporation的营业执照;无注册资本的为分公司,颁发Certificate of Compliance的营业执照,不同种类公司所需缴纳的税费也是不一样的。最终我院注册分公司,就要按照肯尼亚的税法来履行分公司在当地的缴税义务,处理纷繁复杂的分公司税务问题。
二、肯尼亚当地税务体系概述
肯尼亚税务局KRA(Kenya Revenue Authority)是肯尼亚税收的征收、管理、监督部门,负责估税、征税和执行税法。
肯税务局就居民或非居民源自或产生于肯尼亚的全部收入征税。应税收入包括:经营收益或利润、使用或占有财产的收益或利润、资本增益、赡养费或类似补助金、雇佣或提供劳务的收益或利润、股息、利息、养老金、社会保障基金,以及其他应税的收入,包括保险偿赔、社会保障金的发放等。
肯尼亚的主要税种包括公司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本所得税、增值税、预扣税、消费税、营业税、遗产税、关税和铁路发展税等。
三、外国公司在肯尼亚设立分公司所涉及到的当地税费
外国公司在肯尼亚设立分公司所涉及到的当地税费主要有以下几项:
1.关税:英文名称为Customs Duties,肯尼亚税务局规定对进口到肯尼亚的商品要征收关税,关税税率从10%至25%不等,相关税费在商品进口清关时缴纳。所以当分公司需要进口商品到肯尼亚时,在肯尼亚海关清关时要根据进口的商品的种类、品名的不同来缴纳相应的关税。
2.铁路发展税:英文名称为Railway Development Duty,由于肯尼亚的铁路仍是当年英国殖民时期修建,其运力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物流要求,且很多路段已年久失修无法运营,所以为了筹集铁路路网建设及升级改造资金,肯尼亚从2014年7月1日起对进口到肯尼亚的商品加征1.5%的铁路发展税,该税费在商品进口清关时缴纳。所以分公司需要进口商品到肯尼亚时,在肯尼亚海关清关时还需要缴纳1.5%的铁路发展税。
3.增值税:英文名称为Value Added Tax,简称VAT。肯尼亚税务局规定在肯尼亚当地发生的商业交易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缴纳增值税,增值税率为16%。当分公司在日常运营中向客户收款时需要将该笔收款的16%的增值税金额加上,该增值税金额为进项税(Input Tax);在向当地供应商、服务商付款时也要将该笔款项16%的增值税金额加上,该增值税金额为销项税(Output Tax)。每月缴税时进项税与销项税进行抵扣后的金额就是实际所需要向肯尼亚税务局缴纳的增值税金额。
4.公司所得税:英文名称为Company Income Tax,该税费主要是向在肯尼亚当地发生的商业交易的利润部分进行征收的,凡是在肯尼亚注册的公司应缴纳的公司所得税为利润的30%,而未在肯尼亚注册的外国公司应缴纳的所得税为利润的37.5%。所以当肯尼亚分公司年终审计该年度分公司运营有良好的收益,那么所需缴纳的公司所得税就是这部分利润的30%,但如果本年度分公司运营不善未产生利润,则不需要缴纳公司所得税。
5.个人所得税:英文名称为Personal Income Tax,该税费主要面向个人收入征收,包括个人所有的业务所得、红利、利息和财产所得,税率为10%至30%,征税起点为12000肯先令/月。由于肯尼亚法律规定该税费由雇主代缴,所以当肯尼亚分公司有当地雇员时还需要为当地雇员代缴个人所得税,根据当地雇员薪资的不同,代缴的个人所得税也从10%至30%不同,但月薪不超过12000肯先令的当地雇员则不需要缴纳该税费。
6.预扣税:英文名称为Withholding Tax,由于肯尼亚的很多企业会通过合理避税的方式将利润做平进而逃避缴纳公司所得税,肯尼亚税务局规定在商业交易的每一个环节还得缴纳预扣税,税率为3%。所以分公司在日常运营中向客户收款时客户会把3%的预扣税扣掉缴纳给税务局,并从税务局领取一张预扣税证明交给分公司。同样分公司在给供应商或服务商付款时也需要将3%的预扣税扣掉缴纳给税务局,同时领取一份预扣税证明交给供应商或服务商。当分公司年终审计有良好的收益需要缴纳公司所得税时,凭这些预扣税证明可以对公司所得税进行抵扣。
四、报税及缴税
关税和铁路发展税是在进口商品到肯尼亚时,在海关清关时需要缴纳的。
增值税和预扣税是每个月都需要缴纳的。肯尼亚税务局规定在每个月的20日之前必须由肯尼亚注册会计师填写税务申报表并签字,若有税费缴纳还需同时附上缴税凭证,一起提交给税务局完成本月的报税及缴税工作。2015年之前都是由会计提交纸质版的报税资料给税务局,从2015年起肯尼亚开始实行网上报税系统ITAX,所有的公司都必须在税务局ITAX系统上注册一个账户,然后在ITAX系统上直接通过账户进行每月的报税及缴税工作。
公司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是每年度都需要缴纳的。肯尼亚税务局规定所有的企业都必须请肯尼亚当地注册审计事务所进行年终审计并于当年的12月底前向税务局提交审计报告并缴纳相应的税费,随后税务局会对审计报告进行审核,对纳税情况进行巡查,如果发现有偷税漏税的情况发生,公司将会被勒令停业,同时也会面临巨额罚款,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
五、总结
以上列举的这些税务问题是每个在肯尼亚设立分公司开展业务的公司都会涉及到的,而且肯尼亚的税法非常完备,税务局执行也非常严格,所以外国公司在肯尼亚设立分公司一定要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合法工作、依法纳税,做好日常的报税、缴税及审计工作,妥善处理好当地税务问题,保证分公司日常运营顺利进行,竖立良好的中资企业形象。
篇2
现将《纳税人财务会计报表报送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见附件一)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问题明确如下:?
一、认清意义,狠抓规范。针对长期以来税务机关要求纳税人报送资料过多、过滥的积弊,总局从去年开始进行清理整顿,力求逐步解决纳税人重复报送涉税资料的问题。这次规范纳税人财务会计报表报送管理是减轻纳税人负担的第一步,它不仅有利于改善和优化纳税服务,而且有助于规范税务机关的基础工作,逐步实现纳税人报送信息在税务机关内部的共享。各级税务机关务必对此高度重视,切实贯彻落实《办法》的各项规定,认真清理自行要求纳税人重复报送的各种涉税资料,力求使得“重复报送、重复采集”信息的问题在近期能够取得明显改观。?
二、统一报送,信息共享。今后凡依照法律、行政法规以及总局的规定(文号见附件二)要求纳税人报送的财务会计报表,均由《办法》规定的统一报送方式替代,不再分税种单独报送。即同一种报表纳税人按规定原则上只报送一次,由税务机关统一采集、录入信息系统,按照“一户式”存储的要求进行管理。目前,各省市在财务会计报表之外要求纳税人报送的同类报表,凡财务会计报表数据能够满足工作需要的,一律取消;凡与财务会计报表数据有部分重复的,要立即修改报表内容并重新,以避免重复报送。确属税收管理特殊需要而报表数据又不能满足的,县级税务局可以统一确定由纳税人另行提供。与此同时,“一户式”存储的纳税人报送的所有财务会计数据,各级税务机关应当根据各个部门工作职责、使用需求确定权限,授权使用,实行信息共享,并要切实加强各个部门之间协调配合,深入细致地做好基础性工作,防止出现管理上的“真空”。?
三、力求文件、软件同步。《办法》涉及的软件修改将在2005年5月1日《办法》生效前完成,确保文件、软件能够同步执行。总局今后下发涉及报表修改的文件,将在确定业务操作流程与业务、技术标准并对相应的应用软件(包括纳税人使用的报表报送软件和税务机关使用的接受报表的软件)修改完成时同步执行,以便纳税人和基层税务机关操作。省以下各级税务局业务变化涉及软件修改的,也要照此原则办理。涉及纳税人使用的报表报送软件,凡由税务机关组织开发的,由税务机关负责修改维护;凡由商业开发的,则由税务机关公开修订的业务与技术标准和使用时间要求,由此类软件的开发商负责修改维护,并提供纳税人使用。涉及税务机关使用的接受报表的软件,凡使用总局综合征管软件的,由总局负责修改软件;凡使用省市开发的征管软件的,由相关省市根据总局颁布的业务技术标准自行修改软件。?
四、及时公告周知纳税人。各地要将报表清理情况按照不同的纳税人适用类型列出清单,明确报送哪些、废止哪些,连同财务会计报表统一报送的意义以及《办法》有关报送报表的具体规定等,编写成专题信函,发送到每一个报送财务会计报表的纳税人;同时,可通过电视、广播、网站和12366特服电话以及在办税服务厅内张贴等方式宣传,以便于纳税人的理解与遵从,也便于社会的监督与支持。?
五、狠抓数据应用,提高管理水平。各级税务机关对于纳税人报送的财务会计报表载明的各项数据,要与所掌握的其他数据信息有机结合应用,切实把死数据变成管理需要的活信息,使之在审核审批、纳税评估、行业分析、税源监控、税务稽查、税收收入预测和辅助决策等各项工作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六、《办法》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要及时向总局反馈,以便改进和完善。
附件1
纳税人财务会计报表报送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统一纳税人财务会计报表报送,规范税务机关对财务会计报表数据的接收、处理及应用维护,减轻纳税人负担,夯实征管基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纳税人是指《征管法》第十五条所规定的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实行定期定额征收方式管理的纳税人除外。?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财务会计报表是指会计制度规定编制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相关附表。?
前款所称会计制度是指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以及财政部制定颁发的各项会计制度。
第四条 纳税人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编制和报送财务会计报表,不得编制提供虚假的财务会计报表。纳税人的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对报送的财务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
第五条 纳税人应当在规定期间,按照现行税收征管范围的划分,分别向主管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报送财务会计报表。除有特殊要求外,同样的报表只报送一次。?
主管税务机关应指定部门采集录入,实行“一户式”存储,实现信息共享,不得要求纳税人按税种或者在办理其它涉税事项时重复报送财务会计报表。
第六条 税务机关应当依法对取得的纳税人财务会计报表数据保密,不得随意公开或用于税收以外的用途。
第二章 报表报送
第七条纳税人无论有无应税收入、所得和其他应税项目,或者在减免税期间,均必须依照《征管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按其所适用的会计制度编制财务报表,并按本办法第八条规定的时限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其所适用的会计制度规定需要编报相关附表以及会计报表附注、财务情况说明书、审计报告的,应当随同财务会计报表一并报送。?
适用不同的会计制度报送财务会计报表的具体种类,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联合确定。
第八条 纳税人财务会计报表报送期间原则上按季度和年度报送。确需按月报送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联合确定。
第九条 纳税人财务会计报表的报送期限为:按季度报送的在季度终了后15日内报送;按年度报送的内资企业在年度终了后45天,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在年度终了后4个月内报送。
第十条 纳税人经批准延期办理纳税申报的,其财务会计报表报送期限可以顺延。
第十一条 纳税人可以直接到税务机关办理财务会计报表的报送,也可以按规定采取邮寄、数据电文或者其他方式办理上述报送事项。
第十二条 纳税人采取邮寄方式办理财务会计报表报送的,以邮政部门收据作为报送凭据。邮寄报送的,以寄出日的邮戳日期为实际报送日期。
第十三条 纳税人以磁盘、IC卡、U盘等电子介质(以下简称电子介质)或网络方式报送财务会计报表的,税务机关应当提供数据接口。凡使用总局软件的,数据接口格式标准由总局公布;未使用总局软件的,也必须按总局标准对自行开发软件作相应调整。
第十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正式施行后,纳税人可按照税务机关的规定只报送财务会计报表电子数据。在此之前,纳税人以电子介质或网络方式报送财务会计报表的,仍按照税务机关规定,相应报送纸质报表。
第三章 接收处理
第十五条纳税人报送的纸质财务会计报表,由税务机关的办税服务厅或办税服务室(以下简称办税厅)负责受理、审核、录入和归档;以电子介质报送的电子财务会计报表由办税厅负责接收、读入、审核和存储;以网络方式报送的财务会计报表电子数据由税务机关指定的部门通过系统接收、读入、校验。
第十六条 主管税务机关应当对不同形式报送的财务会计报表分别审核校验:?
(一)办税厅对于纸质财务会计报表,实行完整性和时效性审核通过后在综合征管软件系统中作报送记录。凡符合规定的,当场打印回执凭证交纳税人留存;凡不符合规定的,要求纳税人在限期内补正,限期内补正的,视同按规定期限报送财务会计报表。?
(二)办税厅对于电子介质财务会计报表,实行安全过滤并进行系统校验性审核。凡符合规定的,当场打印回执凭证交纳税人留存;凡不符合规定的,要求纳税人在限期内补正,限期内补正的,视同按规定期限报送财务会计报表。?
(三)主管税务机关对于通过网络报送的财务会计报表电子数据,必须实施安全过滤后实时进行系统性校验。凡符合规定的,系统提示纳税人报送成功,并提供电子回执凭证;凡不符合要求的,系统提示报送不成功,纳税人应当及时检查纠正,重新报送。
第十七条 办税厅应当及时将纳税人当期报送的纸质财务会计报表的各项数据,准确、完整地采集和录入。?
税务机关指定的部门对于纳税人当期报送的财务会计报表电子数据,应当按照“一户式”存储的管理要求,统一存储,数据共享,并负责数据安全和数据备份。
第十八条 有条件的地区,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可将各自采集的纳税人财务会计报表数据进行交换和比对,以提高财务会计报表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第十九条 财务会计报表报送期届满,主管税务机关应当将综合征管信息系统生成的未报送财务会计报表的纳税人清单分送纳税人所辖税务机关,由所辖税务机关负责督促税收管理员逐户催报。
第二十条 纳税人报送的财务会计报表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保存期限归档和销毁。
第四章 数据维护
?
第二十一条总局对各地反馈上报要求在财务会计报表之外增加的数据需求,应当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工作规则》的规定,由总局征收管理司(以下简称征管司)组织相关司局进行分析、确认,并提出具体的解决建议,报经局长办公会或局务会批准后,方可增加。涉及软件修改的,由征管司组织相关司局编制业务需求。
第二十二条 总局信息中心根据征管司组织相关司局编制的业务需求,负责进行需求分析,提出技术要求并分别作出处理:
(一)涉及税务机关的业务内容变化,直接安排修改总局综合征管软件;同时将需要修改的内容标准化,下发未使用总局综合征管软件的税务机关自行修改软件。?
(二)涉及纳税人的业务变化,将需要修改的内容标准化并向社会公布,同时公布软件接口标准,以便商用软件开发商修改软件,及时为纳税人更新申报软件版本。
第二十三条 使用自行开发软件地区需要进行数据维护的,可参照本办法第二十一、二十二条的规则办理。
第二十四条 总局临时性需下级税务机关报送的各类调查表、统计表,涉及纳税人财务会计报表指标的,由征管司确认,凡可从已有的财务会计报表公共信息中提取,主管税务机关不再采集。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五条 纳税人有违反本办法规定行为的,主管税务机关应当责令限期改正。责令限期改正的期限最长不超过15天。
第二十六条 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报送财务会计报表,或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表不符合规定且未在规定的期限内补正的,由主管税务机关依照《征管法》第六十二条的规定处罚。
第二十七条 纳税人提供虚假的财务会计报表,或者拒绝提供财务会计报表的,由主管税务机关依照《征管法》第七十条的规定处罚。
第二十八条 由于税务机关原因致使纳税人已报送的纸质或电子财务会计报表遗失或残缺,税务机关应当向纳税人道歉,并由纳税人重新报送。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九条 纳税人按规定需要报送的财务会计报表,可以委托具有合法资质的中介机构报送。
第三十条 本办法所称日内均含本日,遇有法定公休日、节假日,按照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顺延。?
第三十一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并报国家税务总局备案。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由国家税务总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自2005年5月1日起执行。
附件2
总局涉及报送财务会计报表的文件清单
1.《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税申报办法》附件八、附件九(国税发〔2003〕53号)?
篇3
【关键词】 网上报税 数字签名
1 引言
今天的计算机已不再仅仅用于科学计算,而是作为信息处理工具应用于各个领域,信息化不仅对世界社会、政治、经济格局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也将成为一个国家能否在经济全球化的竞争格局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决定因素,作为筹集国家财政收入的税务机关,其信息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对发挥税收在经济运行中的宏观调控和调节收入分配等方面的作用,有着深刻的影响,国税局通过网上报税系统,在其为我们带来减轻征收成本、提高办事效率、方便纳税人的同时,报税信息的安全隐患也暴露出来,不合法用户用盗取的口令冒充合法纳税人进入报税系统进行不合法操作,以及攻击者运用各种手段非法接收以及修改他本无权使用的报税信息,都会产生极大危害。
2 非对称加密算法概述
非对称加密算法需要两个密钥:公开密钥(public key)和私有密钥(private key)。运用这对相互匹配的密钥对数据进行加、解密操作,如果使用公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必须使用与之匹配的私钥对数据进行解密,反之亦然。
3 数字签名技术的分析研究
数字签名是一种类似写在纸上的普通的物理签名,但是使用了公钥加密领域的技术实现,用于鉴别数字信息的方法。其保证了信息传输的完整性、发送者的身份认证、防止交易中的抵赖发生。数字签名分为签名和认证两个部分。在进行签名时,根据明文的长短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如果需要签名的明文较短,发送者可以用其私钥直接加密明文而实现签名操作;如果明文较长,需要生成明文的数据摘要,对这个数据摘要再使用发送者的私钥加密来实现签名操作。通过数据摘要技术处理信息会产生长度固定且很小的一段数据,且相同被处理的原始数据处理后产生的结果一定相同,不同被处理的原始数据处理后产生的结果一定不同。所以数据通过数据摘要处理可以检验数据的完整性。对信息进行数字签名的过程首先对信息进行数字摘要处理,然后对处理后的数据用发送方的私钥进行非对称数据加密处理,产生的数据即为原始数据的数字签名。数字签名到达接收方后,接收方用发送方公开的公钥进行解密操作,再对原始数据进行数字摘要处理,对两个结果进行比较,如果两个结果相同,说明信息确实是发送方发送的。
4 网上办税系统的创新
4.1 网上办税系统简介
网上办税是国税部门通过互联网以远程方式接收纳税人的纳税申报、电子缴纳税款、税收管理信息传送等涉税事务,可方便纳税人足不出户完成涉税业务,并通过互联网查询纳税信息及完税情况的一种现代化办税手段。网上申报充分利用现有的互联网资源,投资少,效益好,方便纳税人申报缴税,节省纳税人报税时间,减轻税务机关的工作压力,减少人工受理纳税申报的失误,提高税款征收各个环节的效率,确保税款及时入库,实现税票无纸化,大大节省了办公费用。
4.2 网上报税面临的主要风险
网上报税存在着用户真实身份无法确认、在报税数据传输过程中面对着数据被截留、篡改和抵赖纳税行为等问题。
(1)用户的真实身份无法确认,由于使用用户名口令的传统认证方式的口令很容易被破解,并且通过登录的用户名无法有效判断登录系统用户的真实身份,导致非法用户可以伪造,假冒网上报税系统和纳税户的身份,登录到网上报缴税系统,并可以借机进行破坏。(2)传输的报税信息缺乏保密性,由于目前大多数网上报税系统大多通过http协议进行信息传输,而http协议是明文传输,因此在传输过程中纳税人的申报数据和税务局向银行发送的缴款等敏感信息有可能在传输过程中被非法用户截取。(3)传输的信
的可能不完整,纳税人的申报数据和税务局向银行发送的缴款等敏感信息有可能在传输过程中被恶意篡改或部分信息丢失,无法确认传输的信息的是否完整。(4)信息缺乏抗抵赖性,由于采取网上报税方式,申报数据采用电子方式传输,一旦纳税人与税务部门间进行的税务申报行为出现对申报数据的纠纷,双方都无法出具另一方进行相关行为的仲裁的依据。
4.3 通话数字签名技术改进网上办税系统的身份认证
4.3.1 税务局服务器对纳税人身份的认证
(1)税务局服务器接到纳税人的登录请求后,首先向纳税人发送一串随机字符串。(2)纳税人用自己的私钥对这一随机字串进行数字签名,并将此数字签名发送到税务局服务器。(3)税局服务器从用户数据库中取出此纳税人公钥,解密纳税人发回来的数字签名,并与原字串的数据摘要相对比,如果比较结果相同,则通过对纳税人身份的认证,否则,不允许此纳税人登录系统。
4.3.2 纳税人对税局服务器身份的认证
(1)纳税人客户端向税务局端服务器发送随机字符串。(2)税务局服务器用其私钥对随机字符串进行数字签名,将数字签名发回纳税人客户端。(3)纳税人用税务局服务器公开的的公钥对数字签名进行解密,并与原字串的数据摘要相比较,如果相同则通过对税务局服务器的认证,否则,退出登录。
4.4 通过非对称加密技术加密网上办税系统的传输信息
纳税人和税务局服务器双方通过认证后,进行网上报税数据传输,在税务报表上传的过程中,纳税人用自己的私钥加密的报表数据,加密数据传到税务局服务器,税务局服务器收到传来的数据后,用纳税人公钥解密税务报表数据,报表传输过程完成。
5 结语
电子政务是政府利用现代技术手段管理各项政府事务的手段,而税务部门作为国家宏观经济的管理部门之一,负责组织的税收收入是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网上税务作为电子政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本文主要通过对非对称加密、数字签名技术的研究,对保证网上报税系统中传输的信息安全,保证报税信息传输过程完整、保密、不可否认性进行了阐述。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大企业 税收管理机构 经验借鉴
国外设立大企业税收管理机构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它伴随着西方风险管理理论在税收领域的运用而兴起,旨在通过对纳税人实行分类管理,以达到最大限度地规避税收流失风险的目标。目前,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大企业税收管理机构,其管理效果显著,并有更多国家跟进的趋向。应该说,一国设立大企业税收管理机构就意味着该国原有的税收征管模式被打破了,取而代之的是以突出大企业税收管理为核心的新型征管模式。这一变化是企业规模扩大化、跨国化和经济发展全球化的必然结果。它对于我国税收管理部门如何管好正在大踏步前进和走向世界的我国大型企业来说,无疑会具有很多有益的经验借鉴。
一、国外设立大企业税收管理机构的基本做法
1. 明确设立大企业税收管理机构的目的
各国对设立大企业税收管理机构的目的均有自己的观点,归纳起来其共性具有这么几个方面:(1)大企业员工多、业务量大、经营管理复杂,涉及大量繁杂的税法问题和会计处理问题,是税收管理中比较棘手的部分,需要集中力量加以解决;(2) 大企业税收收入多,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来发挥技能,确保税款入库和税收执法的统一性与公正性;(3) 许多大企业为跨国公司,涉及大量的海外业务,税务机关必须满足其特殊需要,通过不断创新来加强纳税监管与服务,促进税收遵从。
2. 以不同的方式组建大企业税收管理机构
当前已有50多个国家设立了大企业税收管理机构。它们的组建方式主要有三种:(1)结合征管制度的改革来设立大企业税收管理机构,如美国就是在1998年的征管制度大改革中设立的。(2)结合税制改革来设立大企业税收管理机构。如萨尔瓦多是在1992年开征增值税时设立的;乌干达是在1998年合并征收所得税和增值税时设立的。(3)纯粹是为了加强大企业纳税管理而单独设立的大企业税收管理机构,如澳大利亚、英国、阿根廷等大多数国家都是如此。
3. 大企业税管机构的组织结构与人员配备
一般而言,大多数国家是在国家税务局底下设立大企业管理局,专门负责管理大企业的税收事宜。大企业管理局再按税种、行业、区域下设管理机构,负责各税种、行业、区域范围内的税收征管,并与大企业管理局形成垂直领导的关系。如美国联邦税务局负责管理全国的14万多户大中型企业。大中型企业局总部下设国际税收、信息中心、法律咨询等9个处和5个派出分局,分局按照主要行业分别派驻在各行业在全国最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分别是:零售、食品、医药分局,自然资源分局,财金分局,重工制造与建筑、运输分局,通讯、技术与媒体分局。行业工作量过大的,除分局所在地外,还可以在本行业比较集中的其他城市设立办事处。英国大企业局下设13个分局负责公司税征收,12个分局负责雇主的税收及基金的征收。另还按照行业设立15个组,派驻各地,大都在公司税分局所在地办公。这些小组有:(1)金融与财经;(2)保险;(3)建筑;(4)财产;(5)零售;(6)电力;(7)水;(8)媒体;(9)汽车制造;(10)石油;(11)医药;(12)电信;(13)航空;(14)铁路;(15)航天。
人员的配备是和大企业局所管理的户数与其业务功能相关的。如英国大企业管理局要管理800多家大企业和3000多名大雇主的税收征管,因此它有雇员790人,其中一线操作人员有700人,500人在公司税分局工作,200人在雇主税分局工作。澳大利亚有1000大企业和100多名最富有的个人需要大企业局来管理,大企业局共有1350名工作人员,其中500人在行业管理部门工作,其余的人散布在其它的部门,这些工作人员多为经济行业的专家,有会计师、律师、经济学家、统计学家、金融分析师等。
4. 发挥大企业税管机构的职能作用
(1)征管职能。大多数国家的大企业税管机构都具备所有的征管功能。但在“征”与“管”上的份量是不同的。以澳大利亚为例,澳大企业管理局只管所得税的征收。他们认为所得税征收最复杂,需要集中力量来管好,至于增值税和其它小税种都交给其它部门去管。而在管理方面,却很下功夫,对所管企业与个人都要进行全面审计。实地审计的工作人员可持特许证,无条件地获取纳税人的账册资料,以保证大企业都能如实纳税。
也有一部门国家如日本、法国、加拿大、比利时等,它们的大企业税管机构只负责审计,不负责征税。如日本只在大企业税务局设有税务检查与犯罪调查部门,专门从事高收入者和大公司的调查。各大区局共有2000人负责对大企业的审计。
个别国家如乌拉圭则只用大企业税管机构进行征税。
(2)行业分析职能。英、澳等国均在大企业局内设有行业分析组派驻各地,具体分析各行业所遇到的特殊问题,掌握各行业的动向及存在的诸多风险,进行正确的风险分析,以化解矛盾,制定相应的政策,达到合理分配人力与物力的目的,澳大企业局有40%的人在这些部门工作。美国因按行业设立分局,因而它在行业分析方面力度最大。
5. 确定大企业的数量与规模
大企业的数量与规模直接影响着设立大企业税管机构的规模。目前各国大企业的数量与规模均有所不同。日本确定的大企业规模占整个企业总数的1.3%,是各国中最高的。澳大利亚的大企业有1000家,其规模占企业总数的0.25%。英国确定的大企业是800户,占企业总数的0.08%。美国大中型企业144600户,占企业总数的0.2%。墨西哥有14588户大型企业,占企业总数的0.2%。另外,加拿大确定的大企业数为12600户,菲律宾有833户。可见,由于各国在大企业范围确定上各有其考虑,故没有一个通用的标准。
6. 明确大企业的界定标准
在大企业的界定标准上,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种类型:(1)以注册资本为标准。日本就规定,凡注册资本达到一亿日元以上的国内企业和所有的外国企业均被视为大企业进行管理。(2)以销售或营业收入为标准。澳大利亚规定,年销售收入超过1亿澳元的为大企业。大企业的子公司不论收入多少,均纳入大企业管理。(3)以资产作为标准。美国联邦税务局规定,凡资产超过1000万美国的公司、股份子公司、合伙公司即视为大中型企业,由联邦税务局大中型企业管理局负责管理。(4)以综合因素为标准。英国在确定大企业时,综合考虑企业的收入、利润、资本额、国际化背景、过去的行为等,没有制定一个量化的标准或是多因素的计算公式,但银行、保险、建房互助会等金融类的大企业因其业务多、复杂性一般都被纳入大企业的范围。
二、国外设立大企业税收管理机构对我国的经验借鉴
1. 明确为什么要设立大企业税管机构。设立大企业税管机构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大型企业的数量在逐年增长,2001年全国共有大型企业9500余家,比2000年增长13.8%,其中97%为国有企业。另外,随着民营企业和港台企业的发展壮大,以及近年来国际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规模的不断增加,使得大型企业的增长速度更快。这些都给税务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借鉴外国的管理经验,改革管理模式,设立专门的大企业税管机构来管理大型企业就有了现实的必要性。此外,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和我国推行的企业“走出去”战略,我国的许多大型企业正在走出国门,这种跨国经营的模式,也给我们的税务管理带来管理的难度,这也进一步说明了尽快建立大企业税管机构的必要性。
2. 如何来设立大企业税管机构。设立大企业税管机构就意味着税收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怎样改?目前的思路有三种:一是学习美国的做法将目前的国税地税机构合并,重新按行业和企业规模来设立税管机构,包括大企业税管机构,这样做改动较大,且地域体制和分税制体制都将打破。二是分别在国税与地税系统里按企业规模来设立税管机构,但大企业税管机构应主要设在省会、中心城市或行业较为集中的地域。三是学习日本的做法不单独设立一个大企业征管机构,仅设一个大企业审计机构。在上述三种方法中,笔者以为以第二种方法最佳。因为它一方面避免了因征管体制巨变所带来的不利因素,另一方面又确实使大企业的征管步入正轨。
当然,由于设立大企业税管机构是一个牵涉面广,变动较大的税改系统工程,在决策前还需要做大量的调查与论证工作,因此笔者的建议只能起一定的引导作用,最终的决断权还在于政府。
参考文献:
1. 秦凌 郁岚 《大企业税收管理的国际透视及启示》中税网2004年12月17日
2.北京市东城区地税局《加强对大企业实行专业化税收管理的探讨》 中国税网 2006年9月22日
篇5
关键词:国际经验;税源管理;分类管理
中图分类号:F810.4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8-0019-02
税源管理是以现行税法为基础,实现纳税人的纳税申报的税收收入最大化所进行的管理活动,既是税收征管的基础性工作,也是税收征管工作的核心。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税源管理工作,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这些国际经验对中国的税源管理工作有着很大的借鉴作用。
一、国外税源管理的经验
1.科学配置机构,降低税收成本。国际上,税务管理机构的设置不完全按照行政区划进行,通常根据经济区域范围、税源集中和分散程度、纳税大户的分布情况、纳税人的分类情况,设置区域性税务机关及其派出机构以及若干税收征收(服务)中心。新加坡设立常规的税源评估部门,有对个人评估的纳税人服务部、对公司法人评估的公司服务部、对重大税案调查的税务调查部等,是按照纳税人对象来设置机构。阿根廷国家税务局下辖24个分局,其中在税源集中、经济发达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省设9个,依据税源分布跨省设15个,其设置税务机构的根据就是税源分布和经济区域来划分。
2.对纳税人分类管理、提高税收效率。很多国家为提高税收管理效率,通常对纳税人进行分类管理,对不同的类别采用不同的管理办法。澳大利亚税务局按照规模将公司分为三类(大企业、中小企业、更小企业)进行监控。成立专门的机构对大型企业进行管理,一方面为这些大公司提供优质的纳税咨询服务;另一方面增强对其监控的力度。荷兰把纳税人分为个人、中小公司、大公司、从事进出口业务的公司等四种类型,并分别设置管理机构进行管理,使管理更有针对性,强化了对重点税源的监控。阿根廷是将纳税人按大、中、小户归类,侧重抓好年纳税额占全国税收总额过半的大户,不仅成本低而且效果好。
3.强调纳税风险评估和分析。纳税风险评估被作为新加坡税务局的税源管理核心工作,贯穿于税款征收、日常管理等各环节,是对纳税人进行税源管理和监控的最有效手段。澳大利亚国税局认为纳税人实行自行申报、自行审核后,效率提高的同时风险也增大了,因此必须对纳税人资料进行分析,重点是进行纳税风险评估,评估人员将来自税务当局数据信息库、银行、海关、移民局、证券市场的内、外部信息输入由专家设定的标准模型中,自动生成评估报告,主要有财务分析、欠税情况分析、征收情况分析、营业行为报表等,得出分析结论。把纳税人按风险大小分级,实行区别管理。对遵从度高的纳税人主要是自我管理、自行申报、自行审核的策略,税务机关只是简单的监督与观察;而对于抵触税法、遵从度较低的纳税人,管理具有强制性。
4.多渠道交换信息,重视税源管理信息化。澳大利亚不但在全国税务机关内部全面运用计算机系统管理纳税申报、办理出口退税、处理公文流转等日常管理工作并实现了全国联网,而且与政府的有关部门如海关、保险、金融及大企业实现了互联,为其有效实施税源管理及有针对性地开展税务审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美国税源管理智能化程度比较高,计算机电子化系统由东海岸国家计算中心和按地区设立的十个税务征收中心组成,纳税人的报税资料输入电脑后,电脑会自动进行逻辑审核,并以此估算其税款,自动进行评估,旨在追求纳税评估的有效性、公平性和权威性。
5.加强宣传、实现纳税服务经常化与多元化。为纳税人提供广泛、周到、多元化的税法宣传和优质纳税服务,为税源管理创造条件,提高纳税遵从度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常用的做法。除传统宣传方式以外,税法宣传广泛运用高科技手段,如多媒体、FLASH、DVD软件、网络等,还注重个性化的宣传。在澳大利亚,税务机关每年都会派出高级官员与前三十名的集团公司进行沟通,讨论公司重大经营活动及税收遵从问题。税务机关还定期邀请行业和经济方面的专家参与税源管理工作,使税务官员们更好地了解大公司在经营中所处的经济和行业环境,以增强税务官员的管理能力。
德国成立了纳税人协会,办有《纳税人》月刊,并建立了专业数据库,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为会员提供税务信息服务。
二、对中国税源管理的启示
1.以税收风险管理为导向,合理配置机构和资源。税收风险管理是税务机关以纳税遵从最大化为目标,科学实施风险目标规划、识别排序、应对处理和绩效考评,力求最具效率地运用有限征管资源不断降低纳税遵从风险、减少税收流失的过程。结合社会环境、经济发展程度、经营者素质、企业效益等因素综合评价确定高风险税源点的区域、行业、企业。分行业、分税种、分区域进行横向纵向比较,确认为税源管理风险点。根据风险发生的规律,通过建立风险特征指标和风险特征库,对风险数据信息进行扫描、分析和筛选,找出遵从风险易发生的领域、环节和纳税人群体。按照税收风险管理的需要,建立起适应风险管理的税源管理机构和岗位,在合理的税源管理机构和岗位的基础上,建立纵向互动、横向联动、内外协作、运行顺畅的立体化运行机制,实现有限征管资源的有效整合、优化配置。以是否有助于促进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的不断提高,是否有利于最具效率地降低纳税风险、促进纳税遵从来规划和展开,并以此作为衡量、检验资源整合配置、流程改造是否成功的标准。
2.加强税源信息交换,实现信息来源多元化。与纳税人税源相关的信息多种多样,由许多不同层次和不同地区的税务机关以及相关部门掌握的,涉及到工商、海关、财政、统计、土管等行政部门以及银行、电力、审计、评估等机构和企业的数据。因此,加强税源管理必须保证相关部门所掌握信息的有效交换传递。目前,中国税务部门已着手于税源管理手段的信息化进程,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金税工程、评估系统、防伪税控、税控收款机等。但是,由于中国税源管理信息化工程起步较晚,与西方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现有税源管理采集数据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够、税源管理信息分析应用水平较低、对数据的挖掘利用程度不高。为了更好地应用信息化手段对税源管理进行强化,建议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加快网络社会化进程。网络社会化,就是使计算机网络从税务部门向社会各部门延伸,实现各部门的数据共享,使税务机关充分了解纳税人的各项纳税资料。(2)建立税源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以税源信息采集、加工、利用(包括税收风险评估分析)为主线的税源管理信息系统,以增强税务部门的信息采集、利用、管理能力,加强税收风险的分析和评估。(3)建立税务决策分析系统。建立起功能齐备、协调高效、信息共享、监控严密、安全稳定的税务决策分析系统,充分利用采集、整理的数据资料,向决策层提供有价值的决策信息。
3.专业化的分类管理。按照纳税人的税源规模、税收风险、纳税遵从的不同进行税源分类,进行分类管理,将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把纳税人按风险大小分级,实行区别管理,将税源管理指向由管理所有纳税人转为管理有风险的纳税人,将有限的税收管理资源由用于管好所有纳税人转为优先用于遵从风险较高的纳税群体和领域,可加强管理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针对不同税收风险的纳税人进行不同的税收监控和审计措施。对遵从度高的纳税人采取宽松措施,由纳税人进行自我管理、自行评估,税务机关只是简单的监督与观察;对税收风险高、纳税遵从度低的纳税人采取严厉措施,实行全程监控、全面跟踪、全面审计。针对不同规模的纳税人设计不同的税源监控、管理方案。将大型企业集团集中到国家税务总局进行管理,对他们实行税务审计为主的管理措施。对中、小型企业实行以纳税风险评估为主的税源监控办法,对这些企业仍然采用属地管理办法。
4.加大宣传力度,提供优质纳税服务。涉税宣传近年来在中国得到不断改进,涉税宣传的方式也发生了不少变化,充分学习借鉴发达国家这方面的经验,运用免费电话服务、免费提供纳税手册、利用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介、开设税务课程等方式,为纳税人提供全方位和详尽周到的纳税服务,真正建立起“为纳税人服务”的现代税收征管基础。税源管理的最终对象是纳税人,要高度重视纳税人纳税主体地位,没有良好的服务体系作保障,没有广大纳税人的积极配合,就不可能搞好税源管理。因此要建立以纳税服务为中心的工作模式,将现有的重征管、轻服务的征管模式,转变为重服务、重稽查的模式,加快由单纯执法者向执法服务者角色的转换;为纳税人提供经常化和多元化的全程涉税服务。
在税务局与纳税人所打交道中,应加强与纳税人的沟通,充分了解纳税人的愿望与要求,对纳税人进行细分,使纳税服务在普遍化的基础上兼顾个性化,为纳税人提供个性化服务。
参考文献:
[1]郭弛.澳大利亚税务管理的经验及借鉴[J].涉外税务,2004,(8):50-53.
[2]高春发,王静梅.从阿根廷税务状况看中国税收征管[J].黑龙江财会,2001,(11):50-51.
[3]吴洁蕙.澳大利亚税源管理及对中国的启示[J].涉外税务,2007,(3):48-51.
[4]李中华.发展中国家税源控管的经验借鉴[J].当代财经,2004,(4):54-56.
[5]严明,越祥兰.借鉴国际经验加强税源管理[J].税收征纳,2003,(1):9-10.
[6]吴洁蕙,葛敬书.美国税源管理经验[J].经济纵横,2007,(6):66-67.
篇6
一、实践目的
我家是西部一个重要城市,在深化西部大开发的双重历史机遇,需要招商引资,打造城市竞争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税收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无疑在其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因此为了加深对税收政策的领悟,了解税务机关与企业二者之间的关系,我来到了国税局,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挂职实践。
二、实践成果
主要工作是1、税务登记;2、税款计算和纳税审核;3、申报和缴纳税款并依法退税;4、申请减、免税;5、企业税收复议;6纳税评估;7、普通发票检查;8、档案资料整理。
一个月的实践期间我获取了不少新知识也巩固了许多老知识。在国税局实践有两个星期,第一个星期我在征收厅学习“申报纳税”岗位的工作,第二个星期我随科员们查税。“申报纳税”的工作就是纳税者交来两种表,一种是企业所得税表,另外一种是综合表。我们工作就是把这些表录入到电脑里,然后打印出回执单给纳税者。这听起来似简单,其实也不容易。例如,纳税者填表所写的数字金额必须项贴出来的样板工整,规范,否则,这些数字金额录入电脑就很难识辨,需要我们慢慢查看。刚开始不熟悉,看起来真费劲。后来干了一两天,就总结出一些常理。例如,0行3列错!这个提示,一般就是纳税者帐号填错了,这样查看速度就快多了。
在税务局学到还不止这些,首先,刚进税务局的几天我就体会到了其制度的严明,还有从事税务工作的同事的敬业与热情,他们具备专业素质,不惧日晒雨淋,并且还学习了《税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确实,作为一名税务工作者,首先应该规范职业道德,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秉工执法。其次,纳税的申报期决定了部业务期的特点。每月的1号到10号是企业纳税申报期,因此这段时间也是最繁忙的,此后的一段时期,时间就相对宽松些,同事们就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来为自己“充电”,在所订的资料中,我能学到很多知识,尤其是《税收工作文件法规选编》这是由银川市国家税务局主办的,其中,“在税法公告”栏中,我能了解到最新的税务政策,例如,“依法治税”栏中我能了解到不法企业为了偷逃纳税所采用的各式花招,但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恢恢法网,总是能将其一网打尽;“征管天地”栏是我最喜欢的,它通过一些具体实例,来告诉我们一个税种的征管,并且对一些特例也有说明。另外,我还跟随师傅们学习了发票管理。普通发票领购需要一些规范的程序,
1、普通办税服务厅发票发售岗根据所需发票的种类、数量填写《普通发票领购计划表》,传递给征收管理科普通发票审批管理岗。普通发票审批管理岗持《普通发票领购计划表》到市局普通发票管理岗办理发票出库事宜,并开具《普通发票出库单》。
2、普通发票审批管理岗凭《普通发票出库单》到税务印刷厂提票,与办税服务厅普通发票发售完成发票交接手续,普通发票发售岗进行发票入库操作,打印《普通发票入库单》,并完成发票柜台出库操作,打印《普通发票出库单》留存。
3、每月业务终了,发票发售岗应对发售柜台未发售的发票进行退库处理。
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学习纳税评估。纳税评估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税收管理现代化发展的要求与需要,在传统的税收管理基础上,强化税源管理的一项创新措施。为规范和做好纳税评估工作,国家税务总局于XX年制订下发了《纳税税评估管理办法》。在实践期间,我学习了纳税评估的相关法规,纳税评估是指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报送的纳税申报资料。财务资料和日常掌握的征管资料及其他信息资料,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对纳税人的纳税情况进行审核。分析,并依法及时进行评定处理的管理工作。作为一种税收中期监控的有效管理手段,纳税评估在税收征管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在提高征管质量,优化新征管模式方面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纳税评估结果结合征收管理,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对企业经营、核算的监督、制约、震慑效果,促进企业经营、核算指标逐渐向真实、准确、可靠接近。例如:XX年初,局里对**有限公司XX年度纳税申报情况进行了评估。该企业XX年度实现销售收入5122万元,实现增值税13.05万元, 税负率为0.25%。我们对该企业税负率偏低情况进行了纳税评估,对该企业耗用原材料应收帐款、销售利润等财务指标进行测算分析,发现该企业进项税额测算控制数明显高于企业实际申报的进项税额,通过约谈举证、实地稽核等评估程序,最后对该企业作出移交市稽查局检查处理的处理意见。通过对该企业的纳税评估,使企业在纳税意识、财务核算等方面有了明显的改进。XX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499万元,实现增值税达到91.75万元,税负率为2.06%。与XX年相比企业在销售收入下降600万元的情况下,而企业实现的税金增长了78.7万元,增长了603.06%。
三、评价小结
在短短一月的实践时间中,我体会最深的莫不是税收的广泛性和复杂性,面对如此种种形形的大中小企业,诸多的税种加各种优惠政策,对我们的税务工作也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企业——税务机关,二者之间如何沟通以致达成默契,并传递出准确而有效的信息,我想寻求一种好的制度,把税务工作化繁为简,并采用科学的管理,才能创造出质量和效率.税控收款机的出现我想也是正是这种内在矛盾的产物,利用它税务部门就可以方便地取得纳税产每月的销售资料,并记录在税务部门的电脑中,供税务部门实施征收,统计,分析,稽查,为税务部门的征管工作提供了更加有效,准确和科学的第一手资料。以下是我学习中,总结出来的几点认识:
1、要加大税法宣传力度,提高公民的纳税意识。使每个公民在享受公共服务权利的同时,牢记自己的纳税义务和责任,以便形成一个学税法,懂税法,守税法的社会氛围,使人们觉得加入纳税行列光荣,偷税逃税可耻。
2、要针对企业所得税存在着隐瞒性大和其他一些问题,税务部门应加强与别的综合部门联系和配合,以掌握纳税对象的情况,构建固定的信息传递,形成良好的协税护税网络,力求税收的透明化。
篇7
切实组织好网络发票推广应用工作,为确保发票综合改革的顺利推行。根据《市地方税收发票综合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制定实施意见如下。
一、网络发票种类和开具方式
通用机打发票”卷式发票44mm127mm出租汽车专用发票除外)建筑业统一发票”不动产销售统一发票”属于网络发票。按照《市地方税务局发票种类简并方案》规定。
其中平推式发票241mm177.8mm210mm139.7mm241mm93.13mm3种规格,采用PC机(电脑)通过登陆“地税”网站的网上办税服务厅”开具,通用机打发票”包括平推式发票和卷式发票。适用于有一定办公条件、网络条件,实行查账征收的纳税人;卷式发票为76mm177.1mm规格,采用网络开票机开具,适用于无网络条件、经营场所开具,实行核定征收的纳税人。
之后“市综合统一发票”停止使用,纳税人在本次发票综合改革前已采用PC机网络开具“建筑业统一发票”销售不动产统一发票”市综合统一发票”可继续通过原网站界面和方式使用至2011年6月30日止。建筑业统一发票”销售不动产统一发票”继续使用,原有操作界面统一切换到新的网络发票系统客户端界面开具。
二、网络发票推广应用范围
申请领购地方税务机关管理发票、有固定经营场所且达到营业税起征点的全部纳税人。营业税起征点以下的纳税人、没有固定经营场所的纳税人原则上采用“市地方局通用定额发票”本次网络发票推广应用范围为我市所有在地税系统办理税务登记。
三、网络发票推行原则
采取税务主导、财政支持的工作思路,市地税系统网络发票的推广应用。推广过程中坚持“统一标准、生产许可、政府推广、集中覆盖”原则实施。统一标准”指网络开票机应当按照市地方税务局的统一标准进行开发、生产;生产许可”指产品供应商必须通过资质审查、获取生产许可证,才能获得市场准入资格;政府推广”指网络开票机并非一般的商品普及,而是带有强制性的政府行为,必须要由政府组织统一招标,以防无序竞争,确保推行的力度和效果;集中覆盖”指在网络发票统一的推行期间,推广到所有使用对象的纳税人,尽快建立起公平竞争的税收环境。
四、推行时间、步骤
网络发票整个推行应用工作大体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与相关产品生产企业、通信营运商、CA认证服务商确定网络开票机技术业务规范、研制产品,一)准备阶段(年5月底)市地税局对地税系统使用网络开票机用户的情况开展调查研究。改造或升级相关业务软件系统,开展产品功能测试和系统联调,组织开展网络开票机招标工作。
市地税局确定江北区地税局、大渡口区地税局作为试点单位先行试点。通过试点查找问题,二)试点阶段(年6-8月)发票综合改革全面推广前。总结推行应用经验,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系统功能、修订业务规则、建立服务体系,为全市全面推行创造条件。
各区县局应根据市局统一制定的推广计划(详见附件1结合本区县实际情况认真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各区县局在网络发票推广应用过程中,三)推广阶段(年10月-2011年6月底)鉴于推广应用网络开票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应根据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用户的特点,注意策略和方法,采取先易后难、先经济发达地区后经济欠发达地区稳步推行,通过分阶段实施,力争在2011年6月底前将网络发票普及到所有应该推行的对象,实现新旧发票管理体系的过渡。推行期结束后,纳税人原有结存发票可继续使用至2011年9月30日止,期仍未使用完的按作废发票处理。
五、抓住推行关键环节
涉及范围广、具体业务多,一)制定方案。全市开展地方税收发票综合改革是市范围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普通发票改革措施。各区县局一定要结合本区县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网络发票推广的范围、时间和步骤,细化工作措施,确保改革工作平稳顺利开展。
重点是开具方式发生变化。为尽快使纳税人领会发票管理要求,二)宣传培训。发票综合改革不仅涉及纳税人使用发票种类发生变化。让社会各界了解发票知识,各区县局应及时将市局统一制作的宣传资料发放到纳税人,利用办税服务厅、报刊、电视、网站等渠道,广泛开展宣传活动,为本区县推广应用工作创造良好社会氛围。各区县局应将培训纳税人发票开具作为发票综合改革的第一要务,尽快使每一个纳税人均能熟练掌握操作应用。区县局对纳税人按照必须参加培训才能使用网络发票的原则,未参加培训的不允许领购和使用网络发票。制定培训计划中,区县局应主动与承担培训推广任务的供应商、服务商搞好工作衔接,保证时间安排合理、参训人员到位。
市对推行的网络开票机进行了公开招投标并最终确定4家生产企业作为供应商。为加快网络发票推行进度,三)机具配(购)置与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规定。降低推行费用,提高服务质量,纳税人配(购)置网络开票机采用相对集中、分区域管理的模式,纳税人原则上选择购买所对应区域生产厂商的网络开票机。有特殊原因需购买其他生产厂商产品的需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中标企业网络开票机供应服务区域分配表见附件2
如需购置指定品牌PC机,采用PC机开具网络发票的纳税人。税收管理员应根据纳税人情况,填制《惠普电脑购买优惠卡》加盖主管税务机关印章交纳税人。纳税人凭卡到指定经销商购买电脑,享受购买优惠。
市局统一搭建售后服务平台和网络开票机售后专业队伍,为确保网络发票顺利推广和持久运行。负责集中提供培训、安装、调试、维修等各项服务任务,售后服务费用统一由市局集中支付。各级地税机应严格按照《市地方税务局网络开票机管理办法》要求,制定切实措施、责任落实到人,确保网络开票机具管理到位,同时应加强对售后服务队伍的监督管理,定期检查其服务质量和维修记录,督促其完善服务。
篇8
关键词:税务稽查 电子取证
Abstract: how to improve the tax audit work efficiency and accuracy, how to ensure that the tax audit process electronic evidence gathering activities normative prevent unscientific because forensic evidence led to the authenticity, legitimacy and effectiveness compromised, we worth constantly thinking and research. Tax inspection departments should pay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the use of forensic methods and measures, 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 effect of electronic forensic work to further improve the tax audit and investigation work in handling the technology content.
Key words: tax audit electronic evidence
中图分类号:F745.3文章标识码:A
一、税务稽查电子取证的定义
1、定义就是对电脑记账的纳税人,通过税务稽查软件采集相关的涉税信息;对采用传统纸质方式记账的纳税人,通过运用数字化扫描等形式,将相关涉税证据以电子文件的形式固定下来。
2、电子取证方法:电子取证一般采取的方法:(1)打印;(2)拍照,摄像;(3)拷贝;(4)证据登记;(5)第三方面提供或签定资料;(6)公证。
3、税务稽查获取的电子证据:
(1)电子发票证据。(2)电子会计核算证据。(3)电子商务的物流证据。
4、电子取证的法律依据:
在我国税收征管法中,明确规定税务机关对会计电算化系统有权进行检查和取证,但是对于会计电算化稽查中所涉及的很多问题法律上尚无明确规定。比如在纳税人不配合的情况下,寻找服务器和解密是否属于侦查行为;电子证据如何保全和采集;如何保证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性等诸多现实问题,都缺少相应的法律规定,给税务稽查电子取证造成了不便。
二、税务稽查电子取证的现状:以电子证据为法律凭证的现代化税务稽查模式已形成。纳税人利用加密、授权等方式隐匿交易信息,编造、修改各种电子凭证的情况时有发生,给传统的税务稽查取证工作带来了冲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企业信息化系统发展迅速
大多数企业的电算化应用经历了由单机应用到网络环境的应用;由“单一核算型”软件到“管理型”软件;由财务核算到财务、业务一体化应用,再到ERP系统的全面应用,进而到近几年企业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尤其近几年, 随着政府对中小企业信息化推动政策的落实,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环境将 会得到明显改善, 未来5年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信息化)将保持21.5%的复合增长,截至2012年, 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化投资规模已达到2809.5亿。
2、会计电算化软件种类繁多,使用混乱
目前会计电算化软件门类繁多,使税务稽查人员应接不暇。据统计,仅国内财务管理软件就有:金蝶、用友、中国联通等央企和大型联锁企业、金融保险等行业一般会根据自身需求单独开发财务管理软件。各类软件,五花八门,种类繁多,账簿的输出方式、 格式、条件都各不相同,各软件开发的语言、开发工具也都不相同,没有经过专门培训的税务稽查人员, 很难准确掌握软件的使用方法,更不可能掌握了解所有的软件。企业可以灵活的操作软件进行备份、恢复,再利用恢复后的账务数据进行有关数据的修改、调整,很多软件都提供了业务处理过程的反结账、反过账、反审核功能,使得会计数据的修改、删除不留痕迹,为企业非法处理业务数据、做假账提供了便利条件
3、企业易利用电子软件进行偷税
企业主要偷税手段:经过电子账务处理,会计凭证只装订一套,一般按假账需求装订,在接受税务或其他部门检查时,仅出示手工账,而不出示电子账。
会计电算化本身的一些特点使得证、账、表自动生成,真正做到了账表一体化,财务业务一体化,税务稽查人员如果采用抽查、核对的办法,就根本找不到问题所在,而一无所获;软件可以灵活的进行备份、恢复,再利用恢复后的账务数据进行有关数据的修改、调整,很多软件都提供了业务处理过程的反结账、反过账、反审核功能,使得会计数据的修改、删除不留痕迹,为企业非法处理业务数据、做假账提供了便利条件。如某贸易公司的日常购销活动有很大比例是通过电子邮件方式来完成的,稽查人员在对其调查取证时,由于时间跨度长、邮件数量多、部分邮件已删除等原因,无法完全取得企业经营的电子证据,最终只能采用抽样取证的方式开展稽查,这使证据的充分性和有效性打了折扣。
4、税务稽查人员电子取证遇到较多人为阻力
企业以设置障碍等方法妨碍稽查取证,拒绝提供密码。一般来讲,税务稽查人员要想进入企业电算化核算系统开展工作,会遇到开机密码和登陆系统密码两道门槛。二是以打印机损坏不能使用为由,妨碍取证工作;三是以停电或人为破坏电力设施等方式,阻碍税务稽查人员的检查和取证;四是以在场财务人员的用户权限不够为由拖延检查,或以保障系统安全为由财务人员代替稽查人员操作软件等。五是修改打印输出程序,使打印出来的数据与电脑中的原始数据或报表数据不同,使税务稽查取证出现错误。
5、税务稽查软件使用不规范
在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取证设备不在少数, 不仅可以避免稽查部门在税务稽查工作中面临“有账无可查”的尴尬局面, 也为我国的税务稽查工作提供了与国际领先水平相匹配的电子取证的保障。但从电子取证的方法、程序, 证据的法律效力方面仍处于探讨阶段, 尚未形成统一规范, 仅有少数税务部门将电子取证技术应用于日常办案中, 而大部分稽查人员仍然依靠多年的稽查经验和传统的取证手段, 这与复杂的稽查环境十分不匹配。
四、税务稽查推进电子取证应采取的措施
1、更新稽查手段
税务机关可要求被稽查单位打印标准式的财务报表,同时结合原始凭证,运用传统的手工稽查技术,分析和核对报表之间的数据逻辑关系,参照同类型企业的销售利润率、销售成本率、存货周转率等综合指标进行分析,寻找出稽查方向和突破口。同时要将纸质资料和电脑资料相核对,可以有选择地检查部分纸质记账凭证、明细账、总账的科目、金额和记账方向与电脑中相应的记录是否一致。
2、严格管理企业财务核算软件
按照税收征管法规定税务局将纳税人的全部账号、使用的会计核算软件报送税务机关备案,同时,对于升级的与原会计软件发生版本变化的会计软件,要严格要求纳税人在使用前将会计电算化系统的会计核算软件,使用说明书及有关资料保送税务机关备案。为税务机关进行日常管理,实施税务检查,制定检查方案,做好查前准备创造条件。
3、加强税务稽查软件的应用
目前企业使用财务软件多种多样,税务稽查软件也在发展之中,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引入税企一体化的电算化软件系统机制并不现实,也不符合企业自身发展需要。同样,各地方税务机关花大力气组织科研力量,积极摸索研发税务机关自己的电算化稽查软件,必然存在时间和资金的问题。应该因地制宜,根据税务局自身情况有条件的选择适合自己的稽查方式、手段和稽查软件的应用。
4、提高执法人员的执行力和威慑力
首先要对稽查人员给予物质保障和素质教育,各地税务局推进电子查账的同时要对稽查队伍人员进行优化配置,加强培训,着重选拨培养业务尖子,充实稽查力量。为稽查人员配备相应的设备,比如笔记本,摄像机给予物力保障。培养师资力量,选派业务素质高的骨干力量到各地方税务局进行培训授课,现场辅导。要求检查人员均做到熟练掌握电子查账方法和程序应用,学会运用电子查账能力较快提升查账效果,为电子取证工作作出更大贡献。
5、开发利用三方信息应用平台
第一方信息是纳税人登记、申报、入库、生产经营信息,是税务稽查中的直接来源;第二方信息是各地税机关掌握的税收法律法规、执法过程中形成的各类管理信息;第三方信息为源于其他经济、行政主管部门及社会各界的与企业有密切关系的涉税信息。开发并启用三方信息税收应用平台,对于税务稽查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这需要依托各省市大集中系统,建立强大的三方税收应用平台。有条件的省市可以推广。
结语
税务稽查电子取证是指税务机关在进行税务检查时,不再采集纸质证据,而是通过计算机技术获取所需要的证据,形成电子证据链。实现全面的无纸化,是我们值得不断继续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杜龙吉,周晖.税务电子取证问题的可行性研究.中国税务报.2011年12月7日,第007版
篇9
一、以“五清”为目标,提高税收责任区管理质量。
税情清是税收管理责任区的首要职责,税情不清,税收管理责任区就抓不住重点,陷入盲人摸象的怪圈。××区国税局现有企业800户,管理责任区管理人员36人,人均管理22户。基于这个实际,××区国税局采取了人盯人的战术。
首先是合理分类,确定人盯人的重点目标。将800户企业划分为两类,一类为重点企业,一类为一般企业。重点企业按下列条件确定,总户数不得低于现有企业总数的20%。
1、企业销售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
2、年纳税在20万元以上的;
3、被认定为D类企业的一般纳税人;
4、上年度税收负担率连续3个月为零或连续三个月负申报的一般纳税人;
5、用废、享受税收优惠的企业。
6、分局确定的其他企业。
重点企业按月组织巡查,一般企业按季组织巡查。据计算,税收管理员每月对重点企业的巡查任务在4户左右,对一般企业的巡查任务在6户左右,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完成。通过分类巡查,使税收管理员清晰了管理思路、掌握了税收管理的主动权,清理了“背街小巷”的管理死角,部分企业长期没有税务人员实施税收管理的现象得到了根除。
其次是依托《户籍管理手册》,确定人盯人的具体方法。《户籍管理手册》是税收管理责任区管理员采集纳税人信息的书面载体,既包括从征管软件、一户式中采集的纳税人基本登记信息、纳税申报、发票使用等,也包括税收管理员下户巡查采集的基本登记信息变动情况、申报稽核、物耗、能耗等信息。
再次是以“五清”为目标,确定人盯人的基本技能。五清即:管户及相应行业基本情况清,纳税人生产经营、财务状况和资金运行状况清,纳税人申报纳税及欠税情况清,税人发票领购使用情况清,纳税人适用税收政策情况清。具体包括:一、管户及相应行业基本情况清。即对责任区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起征点以上户、起征点以下户的数量、地址、经营范围、法人代表、办税人员、电话、分支机构、是否承包、承租经营等情况清;二是纳税人生产经营、财务状况和资金运行状况清。即对企业生产工序、内部流程管理、主要原材料种类、产品种类、耗用的燃料、电力、运费指标、主要设备月生产能力、职工人数、工资、银行帐号、货币资金总额、应收、应付款项总额,设置的总账、明细账种类、核算水平、四小票管理巡查等情况清;三是纳税人申报纳税及欠税情况清。即对责任区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起征点以上户当期、历史同期申报税款、税收负担率、欠税数额、认证税额、抄税金额、停歇业等情况清;四是纳税人发票领购使用情况清。即对纳税人领用发票的种类、数量、保管措施、填开人员、填开质量、填开金额、缴销时间等情况清;五是纳税人适用税收政策情况清。即对责任区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起征点以上户适用的税种、税目、税率、优惠政策、信誉等级、税务违法行为处理等情况清;
二、以“四度”为目标,强化税收责任区考核。
强化税收责任区考核,是税收责任区工作质量得到提高的保证。如何考核、考核什么,是税收责任区考核的关键。××区局出台了围绕贯彻落实上级税收管理员制度、税收管理员“五清”为基本内容,“四度”为目标的考核办法。“四度”为目标,即:户籍管理的广度,税源管理深度,进机信息准确度和纳税人满意度。
考核内容分扣分和加分两部分内容。扣分内容主要包括:
1、达到“五清”工作目标。
2、依照规定,对纳税人分别实施全面监控、综合监控和重点监控。
3、未经批准,税收管理员直接承办征收税款、审核减免缓税、进行涉税处罚等事务的。
4、未按规定做好交办、日常管理、巡查和日常检查工作的。
5、未按规定填写《户籍管理手册》的。
6、未按规定开展日常评估分析的,对应移送纳税评估或税务稽查而未移送的。
7、对经核实与征管软件中电子信息不符的信息,凡未按规定填写《××区国税局异常信息传递单》反馈给相关岗位进行维护或作相应处理的。
8、机内信息与纳税人实际信息不一致,且已经超出法定变更期限的;
9、纳税人满意程度;
10、未依照纳税评估与税收管理员工作联系制度要求,在5个工作日内将调查了解的情况反馈给纳税评估部门的;
11、未按规定实行责任区管理员工作计划制度的;
12、责任区内纳税人有税收违法行为,责任区管理员未发现的;
加分内容包括:
1、经巡查或日常检查,发出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纳税人按照要求已经改正的。
2、经巡查或日常检查,发现纳税人发票违法行为,依照规定做出处理的。
3、经巡查或日常检查,发现纳税人未按规定账簿、财务核算不健全,依照规定做出处理的。
4、经巡查或日常检查,发现骗取税收优惠资格,依照规定做出处理的。
5、经初步评估分析,纳税人自查补税在1万元以上的。
6、经初步评估分析、巡查、或日常检查,移送纳税评估、税务稽查,补税罚款在1万元以上的。
实行税收管理员考核考评办法以来,对31人次进行了批评教育,对31人次实行了扣发奖金,总额为4200元;分局通过按月考核,对9人次实行扣发1265元。
三、以“一评”为目标,强化日常税源监控。
“一评”就是一年对所有企业评估一遍。“疏于管理”的中心问题就是因指导思想的错误,税务人员一般不下企业,对企业实施的税务管理频率上低,质量上差,进而导致税务监控网络漏洞百出,企业做假帐、偷逃税。“一评”就是××区局重新编织企业税务监控网络的第一步。
一、两级评估实施。结合××区局实际机构设置和纳税人结构,××区局实行了两级评估。两级评估就是纳税评估分为专业评估和简易评估。专业评估由专业评估机构第一税务分局承担。简易评估由承担管理职责的税务分局承担。
二、实施分类评估。分类管理是科学管理的一部分,是管理行为具有针对性的前提,既保证了管理的效率,也保证了管理的质量。实施分类评估,就是第一税务分局主要负责本系统区局级重点税源户、重点监控户、重点行业和上级确定评估对象的纳税评估工作。承担管理职责的税务分局负责其他企业的纳税评估工作。第一税务分局按月公布评估计划,其他分局不得重复评估。
三、细化简易评估办法。纳税评估工作有着严格的操作规程和工作方法。考虑到评估的工作量,××区局本着专业评估专业化,一般评估简易化的原则开展评估工作。专业评估专业化,就是第一税务分局承担的评估工作必须严格依照纳税评估工作的操作规程和工作方法进行。一般评估简易化就是减并评估的程序和复杂的计算过程,依托《户籍管理手册》进行评估。为指导简易评估的开展,制定了《××区国家税务局纳税简易评估办法(试行)》。规定:责任区管理人员根据日常管理所掌握的信息、资料,每月将监控企业的情况在《户籍管理手册》的《企业经营情况监控表》中载明差异原因,在《月度管理情况综合分析》表中载明户籍巡查、发票巡查、财务核算、收入、成本、费用、利润、税负等涉税指标,得出初步评估结论。对初步评估结论为异常的,确定为纳税建议评估对象,制作《纳税评估对象清册》,经分局长批准后,移交评估分析岗位。评估分析岗位对初步评估结论验证后,即可进行约谈和实地核查。除规定必须移送税务稽查外,直接做出评定处理。对分析、取证复杂的评估对象,移送第一税务分局实行专业评估,以保证评估的最终质量。
今年以来,××区局共组织专业评估110户次,企业补申报税款83万元,加收滞纳金0.5万元。5月份实行简易评估以来,共对366户企业进行了简易评估,其中转一分局专业评估21户,转专业稽查1户,企业补申报税款83万元,加收滞纳金0.5万元。评估面占企业数的76%。
四、以“两查”为目标,建立良好的税收秩序
所谓“两查”,就是两年对所有企业检查一遍。“两查”就是××区局重新编织企业税务监控网络的第二步。随着所有制结构的逐步调整,纳税主体呈日益多元化的趋势,伴随产生的偷税与反偷税的斗争也日趋激烈。在认清这个规律的基础上,税务机关必然要将主要精力转移到这场斗争中来。反观前几年税务机关强调“重点稽查”30字指导方针,致使基层税务机关陷入了“一级稽查”的误区,不敢查,查案少已经成为普遍现象。据统计,2000年以来,××区局每年立案稽查案件始终徘徊在50户左右,仅占企业总数的6%左右。因稽查选案突出重点税源、重点企业,又造成大企业每年都要接受稽查,绝大部分其他企业长期无人检查的局面。可以想象,这部分企业会如何纳税。在治税思想加了“强化管理”四个字以后,给××区局走出“一级稽查”的误区,寻找重点稽查和强化管理的最佳结合点带来了春天。“两查”就是××区局寻求这个结合点的产物。××区局的做法是:
一、合理确定检查职责。稽查局主要负责查处涉及偷逃骗抗案件、涉嫌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其他发票违法犯罪行为的企业,简称专项检查;行使管理职责的分局负责其他企业查处,简称日常检查。稽查局年初向管理分局传递年度日常稽查计划,按月通报专项稽查计划,随时通报上级交办、举报案件计划,管理分局根据稽查局年度计划,按照两年查一遍的目标,制定本单位年度检查计划,根据稽查局传递的月度计划和临时计划,调整年度检查计划。明确征管部门负责稽查局和管理分局的协调职能,确保计划不打架。
篇10
第二条 房产税在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征收。
城市:指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市。本条所指城市,只包括市区,不包括农村。
县城:指各县(特区、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关。
建制镇: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建制镇镇人民政府所在地。
工矿区:指工商业比较发达,人口比较集中,符合国务院规定的建制镇标准,但尚未设立建制镇的大中型工矿企业所在地。
城市、县城、建制镇、工矿区的征税范围具体划分,由市、县、特区(区)人民政府核定。
第三条 凡开征房产税地区范围内的公私房产,除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征税,仍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执行外,均应依照《条例》和本细则的规定缴纳房产税。
第四条 《条例》第二条规定,房产税由产权所有人缴纳。房产出租,产权所有人不在房产所在地的,由承租人负责缴纳;出租人与承租人同在房产所在地的,承租人有代收和转交纳税缴款书的义务。承租人如不及时转交,影响税款及时入库的,承租人应负滞纳税款的责任。
承租人使用房产,以支付修理费抵交房产租金的,应由产权所有人依照规定缴纳房产税。
房产产权或典权转移时,如有欠税未交,接受产权或典权人应负责补交房产税。
第五条 房产税依照房产原值一次减除百分之三十后的余值计算缴纳。没有房产原值作为依据,或纳税人未按会计制度规定记载“固定资产”(房产原值),房产原值明显不合理的,由房产所在地税务机关参考同类房产核定,或重新评估房产原值,并按核定或重估的原值一次减除百分之三十后的余值计算缴纳房产税。
房产出租的,以房产租金收入为房产税的计税依据。
第六条 《条例》第五条一至五项规定免纳房产税的房产,均只限于单位本身自用和个人非营业用的房产。这些免税单位出租的房产以及非本身业务用的生产、营业用房不属免税范围,应征收房产税。
第七条 除《条例》第五条规定者外,下列房产,分别给予减免房产税:
(一)经政府部门明令拆除或禁止使用的房屋,以及经有关部门鉴定,属毁损不堪居住的房屋和危险房屋,自停止使用的次月起,免征房产税:
(二)企业办的种类学校、医院、托儿所、幼儿园自用的房产,免征房产税。
(三)房屋大修停用在半年以上的,经纳税人申请,税务机关核准,在大修期间,免征房产税。
(四)由国家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的单位,改为经费来源实行自收自支的,从实行自收自支的年度起,免征房产税三年。
(五)为基建工地服务的各种工棚、材料棚、休息棚和办公室、食堂、茶炉房、汽车房等临时性房屋,不论是施工企业建造还是由基建单位出资建造交施工企业使用的,在施工期间,免征房产税。基建工程结束后,施工企业将这些临时性房屋交还或者估价转让给基建单位的,从基建单位接收的次月起,按规定征收房产税。
(六)纳税单位与免税单位共同使用的房屋,按各自使用的房产,分别征收或免征房产税,行企合一的单位也照此原则输办理。
(七)经省税务局批准,给予定期减征或免征房产税的房产。
第八条 对于征收房产税确有困难的建制镇和工矿区,由其所在的市、县、特区(区)人民政府确定给予一定期限的减、免税照顾。
第九条 按照《条例》规定,纳税人确有困难,需要给予减、免税照顾的,由纳税人提出申请,报房产所在地市、县、特区(区)税务局批准。
第十条 房产税按年征收,分期缴纳。每半年征收一次,每年的四月、十月为房产税的缴纳期限。
按房产租金收入计征的,其缴纳期限,由当地税务机关视具体情况核定,最长不得超过三个月。
纳税人自建的房屋,自建成之次月起征收房产税;委托施工企业建设的,从办理验收手续之次月起征收房产税。
第十一条 纳税人应依照当地税务机关规定的期限,将现有房屋的坐落(街道名称及门牌号数)、构造(钢筋混凝土、砖木结构等)、间数、面积(平方米)、房屋原值、新旧程度等情况,据实向当地税务机关申报登记。新建或购买的房屋,应于建成或者购买后的三十日内申报登记。
纳税人转移产权或者在扩建、改装后变更原值的,应于变更、转移或竣工后三十日内向房产所在地税务机关申报登记。
房产税的其他征收管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办理。
第十二条 房产税由房产所在地的税务机关征收。根据工作需要,税务机关可委托有关单位代征房产税,发给《代征证书》,并在代征税款百分之五以内酌情提给代征手续费。
第十三条 纳税人违反本细则第十一条规定的,当地税务机关可酌情处以五千元以下的罚款。纳税人同税务机关发生争议时,必须先按照税务机关的决定缴纳罚款,然后在十日内向上级税务机关申报复议。上级税务机关应当在接到申诉人的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答复。申诉人对答复不服的,可以在接到答复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