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行业分析范文

时间:2023-08-30 17:15: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药品行业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药品行业分析

篇1

【关键词】药品发展;形式;市场经济;实施战略

随着现代药品的经济增长,生活消费水平提高,药品消费也逐渐增长,不论便宜或贵重药品消费者对药品需求是量持续增长,为了适应药品行业产业发展,我市重点对药品市场整顿,对药品的注册工作,实行药品生产企业注册情况报备制度.加强了对其他药品企业监管,加强企业的自律意识,提高医疗产品质量。对此,宜昌市实行“三制”对药品的服务,即坚持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服务;跟踪服务制;并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效果.在2013年我市医药工业产值突破20亿元,成为全国重要的红霉素生产基地. 全国最大的丁基胶塞生产基地;两家医药企业的8个产品荣获湖北省名牌产品;宜昌长江药业有限公司对抗禽流感药物达菲原料药试生产成功。

1.药品销售向多元化,多层次和多样化方向发展.

1.1医药市场的经济结构多元化:医药行业所有制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逐渐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以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经济格局.药品市场在国有医药经济为主导下,各类型的集体经济,都在共同发展.这样多元化的医药经济结构形式,对医药市场大有好处.

1.2 医药市场多层次方向发展构成的多层次,包括大企业或小企业对开放性市场进行招标,以计划为基础的封闭性市场和以自由购销的零售市场,共同特点都是以药品市场为方向,充分体现供求关系。

1.3药品需求多样化:人们对药品和保健食品够用量越来越大。针对有资金支持的消费者对高档药品,新药品有特殊偏爱,而中低层次的消费者任占据大部分药品市场份额。在不同的购销过程中,从而形成新的格局.宜昌市最近两年医药大类销售就呈现如下变化:老年人、妇女、儿童用药有所上升,成年人用药量有所下降;新品种需求量上升,老品种需求有所下降;保健品、名特优成药用药量上升.

2. 生产优质的药品并努力开发新药物从而推进发展.这其中包括. 原料药制剂工程.; 生物技术领域; 中药现代化等等

2.1原料药制剂工程包括:化学制剂工程、微生物制剂工程、生物制剂工程、中药材种植和加工(中药)等原料药生产制剂工程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因为药品生产时一个特殊的制造加工过程.产品是治病救人的,是与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密切相关的,因此,优质的原料药质量要求非常严格,必须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执行.宜昌市能生产多种化学原料药,总产量高达上万吨,能生产多种剂型的各种制剂品种,已初步掌握了具有世界共有的先进水平的制剂技术,原料药生产作为宜昌市药品行业发展已重大途径。

2.2 生物技术领域

在人才的规格要求上,宜昌市药品行业药品生产、生产制造、工程设计与建设和技术设备质量管理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要求必须掌握制药工程领域坚实的工程基础理论、宽广的药学专业知识和药品质量管理知识,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科学。才有资格进行药物生产、设计、调配等等。

2.3 中药现代化

宜昌市支持中药材的规范化与标准化种植;为了加快实现中药提取物及中药饮片浓缩颗粒的产业化.近几年来,宜昌市的中药产业发展迅速.每年能生产上万吨中成药,多个品种。中药的生产环境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基本上结束了原来只能生产膏、丹、丸、散的状况,在中药材生产的规范化、质量标准的现代化和生产的现代化方面,无论从基础理论的研究和产业的技术应用,还是从管理规范的制度和实施,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3.宜昌市药厂努力开发药品的新型制剂, 积极推进医药行业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医药企业提供原始创新能力和发展循环经济.

目前宜昌市内包括国内生产仿制药的企业居多,对于自主开发的新药甚少几无.历来一直仿制别人的药品,对此,宜昌为了未来医药企业,加大了对仿创药的研制,在国外已有药品的基础上,提出可以对某项核心技术进行改良,从仿制药转型研发仿创药.使企业真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制药企业转型是低附加值药品向高附加值药品转型,是从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的转型.

4.进一步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宜昌市上半年医药经济发展迅速,上半年,宜昌市采取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强化主导产品、提升管理水平、推动科技创新等有效措施,促使医药经济在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逆势强劲增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保持40%以上的增长,数据如下表:

由此医药市场经济逐渐上升,据有关部门预测,我市药品市场今后5年将以15%~20%的速度增长,其产值将达到上百亿美元,成为国内前列的几大医药市场,作为向特大城市迈进的宜昌,其人口比例随城市规模逐年递增,那么医药市场需求也在逐渐增大,医药企业的小型格局逐步打破,医药市场不断开发,产值也随之上涨。

5.对宜昌市药品迅速发展提出两点建议

篇2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技能培训;就业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8-0103-02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国内外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关于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荷兰均建立了比较完善、成熟的就业保障体系。在政策上、措施上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帮助。在我国,伴随着高等教育的高速发展,高校中贫困生数量逐年增多,地区和阶层间贫富差距的扩大,致使贫困生比例呈呈快速增长趋势。党和国家对此非常重视,十七大报告中有重要篇幅是对解决民生问题的论述;近几年政府下大力气构筑完善了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原本家长揪心、学生担心、学校忧心的家庭经济困难生入学难、读书难的现象已有了较大改观。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困难问题仍亟待解决。尽管国家、社会、高校日益关注、关心贫困大学生就业,专家、学者在理论与实践上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与探索,面对日益严峻的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在制度、措施、教育等方面还有待我们不断深化、完善、提高,以帮助贫困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

1 贫困大学生就业现状

高校贫困大学生是指那些在校期间家庭经济贫困而难以交付学杂费及购置必要学习用品,日常生活缺乏经济保障的学生,按其贫困程度分为特困生和困难生。据国家教育部公布的数字,到上个世纪末,我国高校内的贫困生和特困生分别占到大学生总数的20%和10%,而现在全国大学生中贫困生的比例将近30%,其困生比例也达到了10%~15%,大规模的扩招使得贫困大学生的绝对人数也在急剧增多,成为大学生就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群体。

贫困大学生是大学生就业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在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度加大的背景下,来自农村和城市低保家庭的贫困大学生,相对知识薄弱、技能欠缺,由于家庭经济贫困造成就业成本拮据,缺乏相对有效的就业信息资源帮助,综合就业能力相对较差,在就业中往往处于更加劣势的地位。

经济因素对贫困大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首先,在学习方面。由于家庭经济的长期困扰,他们很难安心学习,贫困大学生中,除了个别人学习成绩特别优秀外,其他大多表现平平。其次,家庭经济困扰还造成和加剧了他们的心理负担,容易导致自卑、孤僻、不合群、偏激甚至仇恨、报复心理的产生,在面临激烈的就业竞争时,这些心理问题更显得突出。第三,贫困大学生社会关系少,就业渠道窄,在就业选择上的余地也不多。第四,经济困难使他们失去了各种技能培训的机会,培训费用让他们只能望而却步,也就是失去了就业的筹码。

2 技能培训是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难题的途径之一

贫困大学毕业生比其他学生往往有着更强的就业欲望,而目前高校的人才培养特色不鲜明、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强,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原因。在校期间适时对贫困大学生加大技能培训。提高贫困大学生“市场准入”的基础条件,是做好贫困大学生就业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校必须有目标有重点地培养和增强贫困大学生技能水平,除了使他们获得毕业证外。还要使他们获得受到用人单位青睐的计算机等各类基本技能,缩短他们从高校学生到社会角色的转化时间。

学校在构建贫困大学毕业生就业援助体系,打造贫困大学毕业生就业渠道中应更多关注贫困大学生的技能培训,加强对贫困大学生在这方面的指导,给予在资金、师资、时间等多方面支持。只有使贫困的大学生真正适应了从知识到应用的基本过程,学会自主加强操作能力等基本技能的培养,树立扎实的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广博的专业知识、实践能力是合理的知识结构的思想。

技能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调整着贫困大学生的心态。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无疑给了贫困大学生极大的精神压力,种种压抑感、紧张感和矛盾感在面临就业时更显得表层化、激烈化,极易诱发各种心理问题。国家对贫困大学生的援助政策,对贫困大学生就业的关注。高校也重新调整贫困生工作的目标,以切实帮助贫困大学生充分就业,对贫困大学生的心态调整起着重要作用。而技能培养是贫困大学生自我的内在的调整,更是关系到个人健康成长要素,对未来发展以及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

校园稳定、信用问题甚至治安问题。有些贫困大学生不堪重负,选择以极端的、不理智的行为,对个人和他人造成了伤害,破坏了校园稳定和正常秩序。因此,贫困大学生的就业以及相关问题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千万不能掉以轻心。贫困大学生就业关系到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贯彻与高校本身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毕业生就业市场竞争的加剧,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为判断工作成败的主要依据。因为贫困大学生的顺利就业、不仅有助于他们按时还贷,保证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可持续操作,而且对提高学校整体就业率和保证高校的可持续性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 把技能培训放在贫困生就业中的重要任务来抓

技能培训事关学校安全稳定的大局,必须把技能培训放在就业工作中的重要任务来抓,尤其是贫困生在经济,社会资源等分配上不占有优势,提高他们技能培训的过程就是塑造人才的过程,学校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只有把技能培训放在贫困生就业中的重要任务来抓,才能实现和谐校园。要做好贫困生的技能培训要做到:

首先,要以技能培训为切入点,切实提高贫困大学生综合能力。通过引导贫困大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把技能培训作为专业发展的必要补充,制订详细的技能培训时间、课程内容和培训计划,调查贫困学生技能需求,有方向性的培训机能,全面提高贫困生的就业能力。

其次,要以技能培训为切入点,学校要全面实施贫困大学生就业政策,按照国家宏观政策逐步贯彻,以国家政策和学校的办学条件为依托,以学校的技能培训为办学特色。一方面,学校要设置技能培训专业,调整技能培训的内容,不断增设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另一方面学校要制订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拨专款用于技能培训的各项支出,把就业经费切实用在贫困学生的就业过程中,利用技能培训的机会增长贫困学生的见识和能力,不断增设技能培训的实用性,切实提高培训质量。

再次,要以技能培训为切入点。切实提高贫困生综合就业能力,做好贫困生心理的扶助工作。做好贫困生心理承受能力的评估,在技能培训的同时多开展心理咨询活动,鼓励贫困生虽然经济贫困,但思想绝不能贫困。贫困生掌握了一技之长之后,会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让他们更加自信,对公平、竞争择优等各项社会规则与其它大学生看法大致相同,不因为家庭贫困在就业过程表现弱势,贫困学生会充满阳光和信心,走向社会。

篇3

关键词:药品行业杜邦分析财务对策

药品行业关系到国计民生,自身行业特点突出,尽管近年来我国药品行业生产、出口保持较快增长,产销情况也处于较好水平,但行业的整体毛利水平却持续下降,效益下滑。

同时,国外药品生产企业不断涌入,加剧了竞争的激烈程度。面对竞争激烈的经营环境,如何更好地利用行业资源来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成为药品行业需要考虑的问题。面对增长放缓的局面,找出问题的根源,并且寻找出解决办法,成为药品行业未来发展的首要任务之一。

杜邦分析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对于加强企业成本控制、高效利用资源起到了推动作用,为企业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因此,用杜邦分析法从财务绩效视角来分析药品行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本文中,笔者将药品行业分为化学药品原药行业、化学药品制剂行业、中成药行业、中草药行业、药品商业和医疗机构等六部分来进行研究。同时,前四部分统一称为药品工业行业。

一、基于杜邦分析法的我国药品行业财务分析

杜邦分析法又称财务比率综合分析法,它是将企业主要的财务指标按内在联系有机结合起来,以净资产收益率为分析起点,对各项指标作层层分解,形成一个完整的指标分析体系。综合评价企业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的方法。

本文的主要分析思路是:净资产收益率由总资产收益率与权益乘数相乘得到,由于权益乘数涉及资本结构,在短期内不易改变,所以应把重点放在总资产收益率上。通过杜邦分析体系可知,提高总资产收益率的途径有两个:要么提高销售净利润率,要么提高总资产周转率。企业可通过增加销售收入、加快存货及应收账款等的周转速度提高总资产周转率。同时,通过降低成本、增加净利润以提高销售净利润率。

(一)2006年我国药品行业间横向对比

就2006年来看,在整个药品行业中,化学药品制剂行业的净资产收益率最高,其次是中成药、化学药品原药行业、商业企业和中药饮片行业,医疗机构的净资产收益率最低。资产收益率是受总资产收益率和权益乘数两方面的影响的。通过杜邦分析可知,2006年化学药品制剂行业的总资产收益率最高而权益乘数较低;将总资产收益率分解后可知,该行业总资产周转率为80.56%,仅次于药品商业企业,而销售净利润率低于中成药行业和医疗机构,在药品供应链中处于中游位置。这说明该行业资产周转情况良好,若能通过降低成本而增加净利润以提高销售净利润率,那么它的总资产周转率及净资产收益率还有上升空间。

商业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为8.39%,低于化学药品原药行业、制剂行业及中成药行业,分解后可知,该行业的总资产收益率在六类行业中最低,而权益乘数最高,分项说明如下:

1、权益乘数因素

2006年药品商业行业的资产负债率为82.46%,排名第二的化学药品原药行业只有58.72%,而净资产收益率最高的化学药品制剂行业的资产负债率仅为49,80%。根据公式:权益乘数=资产总额/股东权益=1/(1一资产负债率)=1/(1一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可知,药品商业行业的权益乘数高出其他行业1倍以上。

2、总资产收益率因素

影响总资产收益率的因素有销售净利润率和总资产周转率,2006年药品商业行业的销售净利润率很低。只有0.77%,而其他药品行业此比率均在4.7%以上,说明该行业利润很薄。尽管如此,该行业相对于2005年销售净利润率增加较多,说明该行业还具有增长潜力。

药品商业行业的总资产周转率为190.79%,远远高于其他行业,这与商业企业特性有直接关系:商业企业销售额大,资产总额相对较小。所以该行业需要通过不断提高销售收入来增加利润,同时还应加强成本控制。

医疗机构的销售净利润率最高,为9.55%,说明该行业能以较少的药品收入取得较高利润,这也就是医疗机构得以“以药养医”的基础。但同时,该行业总资产周转率最低,只有26.96%,仅为药品商业行业的1/7、化学药品制剂行业的1/3。迫切需要通过加快资产周转,减少存货等来提高收益率。

(二)2006年与2005年我国药品行业间纵向对比

如图2,不管是净资产收益率还是总资产收益率,化学药品原料药行业、中药饮片行业及商业企业2006年较2005年都有一定程度的上升,其中上升最快的是商业企业。而化学药品制剂行业、中成药行业和医疗机构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下降最快的是医疗机构。

销售净利润率方面同样是医疗机构下降最快,达17.24%。从图2可以看出。它是药品行业中唯一的四个比率都下降的行业。医疗机构2006年药品收入较2005年增长70%,但同期资产总额增长只有14.18%,而药品销售净利润下降11.06%。导致其总资产周转率和销售净利润率分别下降6.29%、17.24%。同时,受这两个因素共同影响,医疗机构的总资产收益率同比下降21.99%。又由于资产负债率增长只有3.37%,权益乘数变化很小,最终净资产收益率下降21.19%。

2006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抑制药价增长的政策,如药品招标采购政策及八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整顿药品和医疗服务市场价格秩序的意见》。同时,卫生部在全国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严格控制药品进销差价等,这些措施已发挥了政策效益。2006年,在医疗机构工作量持续增长的情况下,药品收入增长7%,与2005年的增长16%相比,下降了9个百分点,不同类型医疗机构的药品收入增幅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城市医院下降了11.5个百分点。同时,医疗机构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的比重继续下降。由2005年的48.4%下降到47.1%,降低了13个百分点。药品收入比重最低的为城市医院,只有449%。

再分析四项比率上升都非常快的药品商业企业,该行业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润率的增长率分别达到83.99%、51.55%和42.59%。在2006年资产总额下降14.02%的情况下,该行业营业收入增长5.23%,同时,净利润增长率高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说明该行业2006年成本费用控制取得了明显成效。

二、改善我国药品行业财务现状的对策与建议

(一)国家政策层面

1、实行医药分离,打破“以药养医”的局面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知,在整个药品行业中,医疗机构销售净利润率最高。说明该行业能以较少的药品收入取得较高利润,这也就是医疗机构得以“以药养医”的基础。但药品利润最终会转嫁到消费者即病人身上,而医药分离最大的作用就是减少药品流通环节,从而降低药价,进而减轻患者和其家庭的负担。

医药不分离、以药养医直接导致医疗与用药之间形成利益链。滥用药品不仅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给社会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还可能造成医源性损伤,严重败坏医德医风,最终受害的是处于弱势地位的广大患者。

实行医药分离是最终的改革方向,但不能一蹴而就。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循序渐进。

2、政府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完善政策补偿机制

财政补助收入一直是医疗机构的重要收入来源。2006年,政府加大了对医疗机构的投入,全年年增加投入12.3%。其中,对乡镇卫生院的投入增长最快,为13.46%。尽管如此,2006年医疗机构药品收支结余仍比上年下降24亿元。虽然药品对医疗机构的补偿作用减弱,但药品结余依然是医疗机构补偿的重要来源。以药养医的格局未发生根本性变化,医疗机构的补偿机制有待改革和调整。应该认识到,在目前的医疗体制下,很少有医院具备承受医药分离的财力和能力。尤其是公立医院。脱离药品利润将给它们的生存带来极大威胁,很多医院将无法经营下去。因而,倘若将医药分离当成一次孤立的改革,那将是很难推行下去的。如果政府的投入不增加,那么即便医药分离,医疗机构可能会通过增加不必要的检查、化验等提高医疗收入,相关成本还将由公众来承担,则医药总费用难以降低,这将严重背离医药分离的初衷。

所以,医药分离不能孤立进行,需要政府的财力支持。

(二)企业内部管理层面

1、完善库存管理,提高存货周转率

库存是影响收益率的主要驱动因素。收益率和资本周转量两个因素都受到库存管理的影响。因此,加强库存管理,可获得成本缩减的机会。提高供应链的收益率。在企业中,存货往往占流动资产甚至资产总额的很大比重,是一项流动性很强的资产。为了保证生产经营和销售的需要或出于对价格的考虑,企业通常要储存适量的存货。存货的管理包括对库存物资的购、收、存、发等环节的管理,每一环节在存货管理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药品行业存货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公司的科学管理,在保证正常经营活动的情况下,尽量降低存货的储存水平。

2、重视对应收账款的控制,提高企业竞争力

根据杜邦分析体系,加快总资产周转率是提高企业财务绩效的重要手段,而应收账款是企业总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应收账款的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应收账款和存货一样,在流动资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应收账款的及时收回不仅增强了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也反映了企业管理应收账款方面的效率。反映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指标是应收账款周转率,一般来说,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平均收账期越短,说明应收账款的收回越快;否则,说明企业的营运资金会过多地呆滞在应收账款上,会影响企业资金的正常周转。

从表3可知,2006年应收账款周转率总体情况尚好,但化学药品原药行业的比率较2005年有所下降。因为应收账款周转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总资产周转率水平,不妨将这两个指标的增长情况做一比较。如图3所示,化学药品制剂行业和中药饮片行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增长高于总资产周转率的增长,而化学药品原药行业和中成药行业与此相反。这说明这两个行业迫切需要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提高企业资产周转率。进而提升收益水平。

3、加强成本费用控制,提高企业盈利水平

根据杜邦分析图可知,提高销售净利润率的途径有两个,控制成本费用就是其中之一。

如图4所示:除饮片行业和药品商业行业外,其他行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均呈下降趋势。照此发展,将严重影响其收益水平。

这些行业成本费用率的下降固然受到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如:医药行业上游原辅材料、水电煤运价格一直处于高位压力,使得医药生产成本也被拉高,且成本费用的增幅一直领先于主营业务收入水平的增长;国家连续对药品实施调价,行业盈利能力下降等,但作为企业来讲,更应该加强企业自身因素的控制,从内部挖潜。

(1)在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产品成本预测,确定目标成本。

(2)各环节的成本费用控制,包括采购环节、生产环节和销售环节等的预测。

(3)开展成本分析工作。

4、建立与加强供应链伙伴的合作关系

供应链管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主要是指发生在供应商与制造商或制造商与经销商之间的,在一定的时期内共享信息、共担风险、共同获利的高度协调的关系。通过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企业可以稳定交易关系,减少交易费用,可以通过获取合作伙伴的互补性资产,聚合彼此在价值链不同环节中的核心能力,创造更大的顾客价值。

药品行业类型较多,相互之间联系紧密,特别是在目前国家调控措施不断出台、部分政策尚不明朗、药品利润空间逐渐压缩的情况下,各企业的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孙铮中级财务会计[M]北京:首都经弃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582-583

[2]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运行局编2005中国医药统计年报[G]北京:2006

[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运行局编2006中国医药统计年报[G]北京:2007

[4]2006年中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EB]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篇4

【关键词】行业自律,企业自律,食品药品安全

一、行业自律、企业自律的内涵分析

1.行业自律的内涵

目前学术界对行业自律的定位有两个角度:第一,行业内交易规则的自我制定。如巴托(Ian B artle)和瓦斯(Pe terVass)所指出的,行业自律是个体组织或组织群体行为的自我管制,其管制规则自我规定,行为自我监管, 规章自我执行,其中很少涉及或根本没有政府的作用;第二,将行业自律视为与政府监管并列的市场治理手段。如格普塔(An ilK.Gupta)和莱德(Law rence J.ad)认为,行业自律是一个与政府、企业相对应的行业组织(行业协会或专业社团),设定行业内单个企业行为准则,并负责实施这些规则和标准以及诸多对行业或职业产生普遍影响的活动的规制过程。行业自律就其约束性而言,不同于政府监管所有主体强制性遵守其制定的法律法规,行业自律则仅仅是对适于参与本行业的成员的一种自我自觉自愿约束。

2.企业自律的内涵

企业自律是指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员工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在履行对他人和社会义务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企业道德意识,首先,企业道德自律表现为一种职业道德情操,它是企业员工对他人和社会义务感的强烈表现。其次,企业道德自律表现为一种自我评价,它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规范企业员工意识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企业信念和企业意志。最后,企业道德自律,还往往表现为企业良心。

二、食品药品安全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食品药品企业追求非法利润是根本原因

企业的根本在于追求利润。在利益驱使下,面对庞大的市场,在买卖双方信息的不对称而买方处于劣势地位下,企业管理者为了降低食品药品的成本,提高竞争力,会铤而走险,在生产制造过程中违法添加对人体有害的添加剂,或掺假掺杂,以次充好,以假乱真,从而在同行业的竞争中谋取不正当利益,严重危害消费者健康,扰乱市场秩序。例如少数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或以价格低廉的工业原料充当食品原材料进行违规生产,或非法滥用食品添加剂,给社会公众的生命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同时在药品生产经营中,非法中药提取物、化工原料生产药品制剂、非法包材和辅料、网上违法售药、中药材市场等问题还存在突出问题。

2.政府对食品药品企业监管效能不足、行业组织权威性低是外在原因

首先,政府对食品药品企业的监管人员数量不足、专业化程度较低。截止到2013年我国共有药品生产企业7245家,药品批发企业共13000家,零售药企42万家,而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人力资源至2006年底总量仅为63633人,监管力量薄弱。其次,检测技术落后也是导致监管效能不足的另一个原因。我国的药品检测技术较完备,但随着技术水平不断提升,药品安全检测也面临巨大市场考验。食品检测工作开始较晚,检测标准不统一,检测技术的发展远远落后于现有的食品加工技术。第三,政府行为在利益主导下存在失职现象。在以GDP的增长为考核标准的片面绩效观的引导下,地方政府为了地方利益,会对当地的一些食品药品生产企业的违规生产行为重视不够。

此外,目前行业协会缺乏法律赋予的权力,权威性不够,对违规企业无处罚权,行业协会更多的是办理政府委托的一些行政性事项,致使在维护行业企业合法权益、为企业提供各类服务、处理企业间争议和纠纷、规范行业市场秩序等功能方面显得能力不足,为行业带来的共同利益不够显著。

3.企业违法成本低、信用制度与征信体系不完善是重要原因

国内制售假冒伪劣药品一般只做罚款处理,经济处罚较轻,加上某些管理部门的地方保护,使之对企业不能形成有效威慑。同时《刑法》在食品安全保护体系中设置的相关罪名较少,使得刑法在维护食品安全中缺乏力度。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建设滞后,不能及时的将违法企业加入到黑名单中并被清除出行业。

同时企业经营者的诚信不足和社会责任缺失也是重要原因。食品药品行业企业中存在的坑害百姓、缺乏道德、信仰和责任的事件告诉我们,必须重视和持之以恒的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道德建设和责任感教育,使企业经营者和生产者对食品药品的安全自觉地承担起责任,才能减少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行业企业自律相结合,加强河北省食品药品安全的措施研究

篇5

济源市人民医院药剂科,河南济源 454600

[摘要] 目的 药物经济学评价在药品定价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合药物经济学评价内容,分析当前我国药品定价机制的局限性、药物经济学应用于药品定价中的意义,探讨药物经济学评价在药品定价中的应用对策。结果 品定价过程中,要根据实际的参照药物、价格开展药物经济学评价,同时结合药物经济学评价结果对成本基础的药品申报价格开展评估、调整工作。结论 物经济学评价能够显著提升药品定价的科学、合理性,药物经济学评价在我国还面临着多方面的困境与挑战,药物经济学评价在药品定价中的应用仍然还有十分漫长的道路要开拓。

[

关键词 ] 药物经济学;药品定价;评价;应用

[中图分类号] R95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0(c)-0053-02

[作者简介] 李向平(1969-),男,汉族,河南省济源人,本科,济源市人民医院,副主任药师,研究方向:药事管理合理用药。

作为一种十分特殊的商品,药品的复杂特征决定仅仅从成本内容方面难以准确反映其价值,一定要全面考量各个角度、各类因素,以药品价值为基础开展定价工作。药物经济学作为衡量药品价值的一门学科,其核心就是通过综合评价药品疗效与成本的关系,全面反映药品价值。因此,从上世纪世纪70年代至今,世界范围内众多国家不断将药物经济学评价应用到药品定价中,药物经济学评价积极作用于控制医药费用增长、促进合理用药[1]。

1 药物经济学评价内容

药物经济学是卫生经济学中的重要内容,在我国药物经济学已拥有一定的发展历程,随着现如今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为人们加深对药物学与经济学相互之间联系的认识提供里有利契机,药物经济学已逐步进入人们视野中,也得到了相关专家学者的热点关注。药物经济学属于一门综合性学科,其涉及的主要内容分别有药品的攻击、需求,药品行业的动态特征,药品价格的变更等,药品经济学对其相应的研究人员综合素质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不仅要熟悉药学、临床学、临床流行病学及流行病学等直属学科知识,还要掌握经济学、社会学等边缘学科知识。药物经济学重要作用于全面评价、研究药品规划与药品服务,现如今其所获取的研究结果已被广泛应用于药品管制、药品定价及临床用药等研究中,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药品的社会、经济效益。结合我国当前药物经济学评价实际情况,致力于开展药物经济学评价的队伍以临床医务人员和药剂学家为主,存在一定局限性的特征。

2当前我国药品定价机制的局限性

当前我国药品定价机制与医药行业动态特征存在很大程度关联。我国的药品行业允许自由出入,具有竞争性特征,但是受国家药品专利法的作用力下,一方面提倡药品开拓创新,促进患者多元化用药;一方面专利期内药品、新型药品又长时间处于垄断的位置,呈现出药品行业垄断性的特质,这一垄断性特质在我国下游公立医院、医务人员等尤为明显。受这些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垄断特征影响,使得医务人员多点执业难以有效开展。医务人员和患者相互所持有的应该为委托和关系,但是我国现阶段医疗行业多方面内容,医务人员与患者关系模糊、医务人员流动性不足等,很大程度上与这一关系相悖。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来,我国发改委已经先后对药品价格进行下调10批次,但是药品定价虚高的问题仍旧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还衍生出受招标影响引发的药品定价虚低的情况[2]。我国针对药品定价已实施了一系列管制措施,但是受各类药品相互之间对应价值存在不合理情况,使得一些企业仅对价格相对高的药品存在生产兴趣,从而导致各类药品供给失衡,一些药品在市场中供不应求,一些药品无人问津,负面影响了患者对药品的可及性。在我国药品定价过程中未得到药物经济学评价的有利支持,受市场机制不全面、定价方法不足影响,当前的药品定价不但不能真实对药品价值进行反映,还不能对市场供需进行有效呈现,由此可见,药物经济学评价在药品定价中的应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药物经济学应用于药品定价中的意义

3.1药物经济学在药品定价中应用的必要性

在我国传统计划经济时期,我国还未实行对外开放,药品行业规模相对较小,药品制造企业数量以及药品生产数量、品种十分有限,制药信息、技术相对落后,同时大多数药品制造企业为国企,基本上没有外界市场的冲击和干扰,国内药品行业安逸稳定。现如今,伴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市场经济逐步在国名经济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受全世界贸易转型变化、外国企业不断进入中国市场影响,一方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刺激作用,一方面也给国内企业造就了相当程度的市场竞争压力。为了使自身能够在白热化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国内企业务必要提升企业自身的药品定价能力,它不但可以反映、监督企业相应经济要点;还可作用于改善提升企业社会、经济效益;由此可见药物经济学在药品定价中应用对企业经营、发展的必要性不言而喻。

3.2药物经济学在药品定价中应用的可行性

制度、技术两方面内容重要制约着药物经济学在药品定价中应用的可行性。前者药物经济学在药品定价中的应用已经取得我国相关部门很大范围的认可和政策上的支持。技术范畴包括人才、标准以及方法等内容,首先我国正不断加强对药物经济学评价所需要的相关人才的培养和补充[3];标准和方法内容,我国相关机构,包括医师协会、药学会等,不断与国家领域相关专家学者进行相互协作,并取得了一定的协作成果。

4 药物经济学评价在药品定价中的应用对策

4.1更新药品定价管理理念

药物经济学评价能够显著提升药品定价的科学、合理性,要求药品价格管理要摆脱过去将成本为准则定价的管理束缚,不断更新价值定价的药品定价管理理念,逐步强化应用经济性评估方法,将实际价值作为药品定价的出发点,充分起到国家药品价格政策的导向功效,实现高性价比药品的研发、生产和使用,引导医药产业和谐、健康、稳步发展[4]。

4.2完善经济学评价机制

完善经济学评价机制,相关管理部门要明确药物经济学在药品定价中应用的必要性、可行性,根绝行业发展动态,把握市场发展趋势及时更新部门对药物经济学在药品定价中应用的认识。在药物经济学在药品定价中应用合理开展的情况下,将管理系统创新逐步发展、规范[5]。

4.3药物经济学评价创新

药物经济学在药品定价中应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相关管理部门应规范对药物经济学评价报告的制定,对药品定价工作隐患做到未雨绸缪;同时,管理部门要根据实际、准确信息数据,对与现实不相符的药品定价指标进行修正,科学调配部门经济活动;最后,要加强核实分解指标工作,总结反省,构建对未来作用的指示经验,对药品定价活动进行全面地控制管理[6]。加强医药人才的培养与储备,对医药人才加强信息技术培训,向每个医药人才宣教药物经济学在药品定价中应用的必要性、可行性,提高自身对药物经济学在药品定价中应用的意识,构建行业药物经济学评价创新氛围,进一步使药物经济学在药品定价中应用在行业发展中得到实现[7]。

5 结语

总而言之,药物经济学评价能够显著提升药品定价的科学、合理性,药物经济学评价在我国还面临着多方面的困境与挑战,在我国价值经济理念普及程度还十分欠缺;我国药物经济学与卫生经济学教育还未得到广泛开展,医药人员药物经济学与卫生经济学教育相关知识了解程度不足;我国国家层面的药物经济学与卫生技术评估机构建设还不够完善,当前存在的研究队伍技术力量薄弱,专业性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我国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建设面临十分艰巨的人员。由此可见,药物经济学评价在药品定价中的应用仍然还有十分漫长的道路要开拓。

[

参考文献]

[1]葛继红.药品招标与药品费用控制的影响因素[J].医药导报,2011,30(3):409-411.

[2]陈淑君.药物经济学对医院临床药学的指导作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1,12(15):24-25.

[3]梁强,吴铁,邹丽宜.从药物经济学角度分析医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J].中国卫生产业,2013,(11):53-55.

[4]宗欣,孙利华.德国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新药杂志,2013,22(4):387-389.

[5]卢凤霞.应用药物经济学证据的国际经验与国内探讨[J].中国医疗保险,2010,12(8):44-46.

[6]刘明,刘国恩.药物经济学在我国药品定价中应用的定位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2,21(6):6-9.

篇6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全省食品、纺织、医药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严格相关行业产业政策准入管理,着力推动食品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继续做好食品、药品供应保障,配合做好食品、药品行业专项整顿工作,促进食品、药品和纺织生产企业产品竞争力和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

二、主要工作

1、积极推动消费品工业转型升级。一是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确保各项规划确定的重点任务得到贯彻落实,充分发挥规划对做好新时期行业发展工作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二是努力提高食品、药品行业质量安全水平。三是加大技术改造专项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利用新技术、新装备对消费品工业进行技术改造,不断改善企业生产条件。四是继续强化重大项目建设。借助全市大力实施农业提档升级行动计划的有力时机,积极创造条件,改善投资环境,大力吸引工商资本、外来资本、民营资本介入,积极培育引进具有较强开发加工和市场拓展能力的骨干企业,加快实施一批大型医药、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项目。

2、贯彻宣传铅蓄电池产业政策调整精神。根据省经信委通知精神,为使全市铅蓄电池生产企业对国家有关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条件有具体了解,推动我市铅蓄电池行业转型升级,及时组织企业参加省铅蓄电池行业准入条件宣贯培训工作。

3、做好粘胶和印染企业的准入申报工作。为推进粘胶纤维和印染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引导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加强行业准入管理工作,按照国家工信部《关于印发粘胶纤维生产企业准入公告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和《关于印发印染企业准入公告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深入调查摸底,及时做好政策调整宣传工作,组织符合《粘胶纤维行业准入条件》、《印染行业准入条件》的粘胶、印染企业开展准入公告的申报工作。

篇7

1 对药用玻璃包装材料的相关要求

1.1 药用包装标准体系

(1)药典体系:各发达国家药典附录均收载有药品包装材料的技术要求。

(2)ISO体系:根据材料及形状制定标准(如铝盖、玻璃输液瓶)。

(3)各国工业标准体系:已逐渐向ISO标准转化。

(4)国内标准体系:形式上与ISO标准相同,安全项目略少于先进国家药典。国际标准、各国药典都是药品包装国际市场共同遵循的技术依据,其中,药典侧重于材料、容器的安全性评价,国际标准侧重于产品使用性能的评价,这些技术依据是国际间贸易顺利进行的技术保证。

1.2 各国药品包装容器质量标准体系内容介绍

(1)美国药典对玻璃产品控制的项目有:透光率试验、耐水性试验、砷浸出量试验等。

(2)日本药局方对注射剂用玻璃容器的检测项目有:封口要求、可溶性碱(耐水性)测定、避光容器的铁测定、透光率测定。

(3)欧洲药典对玻璃容器控制的项目有:耐水性、透光率、抗热震性、砷浸出量等。

(4)ISO标准:药用玻璃在国际标准中没有直接对口的ISO/TC体系,但药用玻璃与下列ISO/TC有直接的关系:ISO/TC48实验室玻璃仪器及其相关器具;ISO/TC76输血、输液和注射器具;ISO/TC63玻璃容器;ISO/TC166与食物接触的材料和制品。其中ISO/TC76以制定药品包装材料、容器标准为主要工作内容。ISO/TC76收载的药品包装材料标准有:共29项,涉及到药用玻璃产品标准有10项,见表1。

(5)中国药用包装材料标准体系:针对中国药用包装材料目前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国家标准(GB标准)、行业标准(YBB标准)、协会标准等几类标准。

2 药用玻璃发展趋势及药用玻璃包装发展现状

玻璃属于高耗能产业,美国与法国是全球主要玻璃包装生产国家,而且采用的生产工艺比较先进,生产的效率较高。我国玻璃生产的类型主要是硼硅玻璃管制瓶,其属于二次加工产品。由于我国工业发展起步比较晚,采用的玻璃生产工艺较为落后,如果没有技术优势,药用玻璃包装企业将无法抢占市场。我国药用玻璃包装企业需要做到技术的创新,在药品市场中,使用比较多的玻璃包装品种为注射剂模制瓶、注射剂管制瓶、口服液棕色瓶以及生物制剂瓶。玻璃材质有着较多类型,我国采用的材质与国际同类产品有着一定区别,而且西方发达国家很早以前就开发出了中性硼硅玻璃,这种材质有着较高的稳定性,可以保证药品的性能,而且采用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不会导致玻璃碎屑进入药液。

我国一些合资企业以及大型的国有企业多采用的是中性硼硅药用玻璃,其他小型企业采用的是钠钙玻璃,虽然我国生产的中性硼硅药用玻璃无法与国际产品相比,但是与钠钙玻璃相比,还是有着较高的优势。在药品市场中,中性硼硅药用玻璃可能一时无法取代钠钙玻璃,但是已经出现了取代的趋势,只是时间问题。药用玻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对配制及生产工艺进行优化时,一定要保证药品的质量,为了提高生产单位的经济效益,还要降低生产。扩大规模,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玻璃属于耗能产业,而且人工密集度较高,生产单位多采用的是价格低廉的原材料,为了增加竞争力,企业应加强技术创新,合理研发中性硼硅药用玻璃,做好包装与药品的相容性,这样才能促进药品行业更快的发展。

3 我国药用玻璃分布及药用玻璃包装材料生产的现状

玻璃在生产与加工时,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而且需要应用电、石油等能源来熔化玻璃,这也极大的限制了玻璃生产单位基地的选择,大部分药用玻璃生产单位都集中在天然气、石油较多,并且价格较低的地区。这使得药用玻璃生产厂家的密集度较高,而一些现代化的城市,由于能源短缺数量大大减少。为了提高竞争力,药用玻璃生产单位需要降低生产的成本,如果玻璃原材料需要从外省购置,则会增加成本,降低经营效益。经过调查发现,我国药用玻璃生产主要分布在河南、辽宁、四川、广东等地。

药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而药品包装材料是保证药品质量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市药监局成立北京市药品包装材料检验所的目的就是要加强药品包装材料的检验。药用玻璃制品是否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是十分重要的。盛装药液的玻璃容器,在长期储存过程中,由于内容物对玻璃容器内表面的侵蚀,玻璃表面的部分化学成份将溶入药液中,这其中有Na+、K+等碱金属离子,若玻璃中使用了含有铅、镉、砷、锑等有害元素的原材料,在受到侵蚀时还会有微量的有害元素溶出,这无疑会影响药液质量,轻者会降低药液的疗效,重者则会影响人体健康。因此,建议制药企业加强所用包装物的质量检验,尤其是砷、锑、铅、镉的溶出量的检验以保证药品包装物的质量。

篇8

[关键词]保健食品;市场乱象;信任危机

一、引言从上世纪以来,全球健康消费逐年攀升,按国际标准划分的15类国际化产品中,保健产品成为世界贸易增长最快的五个行业之一,保健品的销售额每年平均以13%的速度增长。欧美国家消费者平均用于保健品的花费占总支出2%以上,尽管我国保健品市场每年销售额在千亿元以上,但仍只占总支出0.03%,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保健品市场蕴藏着巨大商机。

2005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对保健食品进行了严格定义: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

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然而可悲的是,一个本该如日中天的朝阳行业,在中国却陷入了消费者普遍的信任危机中,中国保健品市场一直以来不断涌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危机事件,我国政府和相关的管理部门也对该行业进行不断的干预和指导,并不断推出各种措施和法规,行业规范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但效果并不显著。

二、中国保健食品行业发展的市场乱象目前,中国消费者对保健食品行业存在普遍的不信任,在该行业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乱象。

(一)保健品冒充药品

在市场上经常出现标示保健用品冒充药品信息的情况。

按照《保健食品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保健品在广告中宣传治疗功效是不被允许的,《办法》中第二条指出保健品是“指表明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第二十三条也明确指出,保健品广告内容“必须真实,符合其产品质量要求。不得有暗示可使疾病痊愈的宣传”。一些企业常常将一些不具药品审批条件的产品改为走保健食品、保健用品路线,获得“健”字号批件后,却在产品的包装、标签、说明书上标示预防、治疗人体疾病功效的文字,或直接标示所用药物成分、作用、适应症或适应范围、用法用量等,狡猾地披上“药衣”,蒙骗消费者。

(二)保健品中含违禁药物成分

近日北京市药监局在市场监督抽检中,产品名称标示为“安睡片”的保健食品(标示的批准文号为国食健字G20040330号)经检测违禁药物“马来酸氯苯那敏”呈阳性,决定在全市范围立即封存、停售相关批次保健食品。为了在激烈的保健品竞争中突出重围,为了获得短期消费者看得见的效果,一些不法企业有意在保健品中加入国家法规明令禁止的药物成分,这也成为一种严重危害消费者的企业行为。许多添加了药物成分的保健品在市场上流通,如果使用量能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可能对人体的伤害也会被降低到最低程度,但保健品中往往又缺乏明确的食用剂量,导致消费者为了快速取得明显的效果(尤其是减肥类保健品),会随意增加用量;服用后的副作用明显,对人体造成很大伤害。

(三)未获批准的保健品大量充斥市场很多未获批准的保健品大量充斥市场,随着国家对保健品的审批和监管力度逐日加大,许多不法分子因为自己的产品经不起严格的审查,干脆假冒或伪造保健品在市场上销售,一旦被查处便立即转移阵地,改头换面重新进入新的市场。例如,著名演员赵本山代言的“蚁力神”在多家店里却出现了“第八代”、“第十代”产品,而且使用的批准文号是“进口商品商检号××××”,但这根本不符合进口商品许可证号的规范,十分具有欺骗性。

(四)违法广告屡禁不止,整个行业遭受信誉危机一些保健食品的违法广告使大企业信誉遭损的同时,使整个行业遭受信誉危机。保健品的广告审查规定很明确,有关保健功能、产品功效成分及含量、适宜人群、食用量等的宣传,应当以国家药监部门批准的说明书内容为准,不得任意改变。然而现实是,增强免疫力、辅助抑制肿瘤等含有灵芝孢子粉成分的保健食品,通常被宣传成可以治疗、治愈各种恶性肿瘤等疾病。现实生活中对保健品广告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现象却屡见不鲜。

(五)营销模式花招层出不穷,欺骗消费者在传统的保健品行销模式“终端+广告”的成本日益飙升的今天,国外的直销模式又极不成熟,便涌现了许多诸如会议营销等新的营销模式。所谓会议营销,就是将目标消费者集中至某个场所,通过开会的形式,介绍健康知识、保健常识和产品机理,会中穿插游艺节目和煽情演出,最后以现场惠卖、买赠等形式销售产品。由于会议营销模式在市场上的成功,导致很多中小企业和个人跟随,市场秩序非常混乱,产品价高质次,欺骗消费者现象在会议营销中屡有发生,消费者对此种营销方式已表现出厌恶和抵制,国家和新闻媒体也频频曝光。

三、中国保健品行业市场乱象的原因分析中国保健品行业之所以出现上述不正常的现象,是和保健食品行业的特殊性有关,现分析如下。

(一)信息不对称原因

Antle (1995)将信息区分为不对称不完全信息(对消费者信息不完全而不是生产者)和对称不全信息(生产者和消费者信息都不完全)。按消费者获得商品信息的途径,尼尔逊等(Nelson, 1970;Caswell and Padberg , 1992;vonWitzke andHanf , 1992)将商品分为三类:搜寻品、经验品和信用品。搜寻品是指购买前消费者已掌握充分的信息;经验品是指只有购买后才能判断其质量的商品;信用商品是指购买后也不能判断其品质的商品。按此分类,保健食品的品质特性既是经验品(如产品的营养、口感、味道等方面的特征)又是信用品(如有关食品中是否含有抗生素、激素、农药残留及其量等方面的特征)。对于经验品,意味着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前缺乏良好的质量信息,但消费者在购买后能认识到产品质量特性或通过长期购买所形成的经验能判断出其质量和安全。这种情况下,尽管消费者每次购买时信息不完全,但格罗斯曼(Grossman,1981)认为同样可以取得与市场信息充分状态下一样的结果,即通过信誉机制形成一个独特的高质量高价格市场均衡而不需要通过政府来解决食品市场的质量安全。

沙皮罗(Shapiro ,1983)研究了无限重复博弈情况下企业的质量声誉形成机制,认为如果能够确保维持高质量而带来的未来收益,企业就不愿意透支声誉。对于保健食品的信用特性,即当食品质量涉及到化学结构、化学毒素残留或微生物时,因消费者无法判断,使生产者很难建立质量声誉,食品市场甚至会出现劣货(低质量、低成本)驱逐良货(高质量、高成本)现象。企业是否提供健康安全的食品,完全依靠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是否能够遵循这种道德承诺。

这需要由足够令消费者信任的第三方介入市场,通过政府管制和第三方独立的质量认证、标签管理等,有效地将信用品转换成经验品,来保证生产者向外界传达信息的真实、准确性。如果信用商品是在对称不完全信息下,即生产者或供应方也不能了解全部品质特性时,因供应者无法提供法律或管理者所需的质量信息,设计的政策如标签管理往往也变得无效。

Antle (1996)和Ccaswell and Mojduszka (1996)认为,市场机制下食品安全管理政策效能的高低关键取决于合适的信息制度。这些信息制度包括企业的声誉形成机制、产品质量认证体系、标签管理、法律和规制的制定、各种标准战略及消费者教育等。国内学者从信息不对称理论出发,研究了我国食品市场上的质量信号问题,并提出应从食品产业链整体出发成立一个涉及农业和食品部门的全国统一机构,最终促进食品质量信号的有效传递。

(二)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意识,竞争环境遭到破坏中国的保健食品市场广阔,但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激烈异常。一些企业经营者、管理者不理解企业社会责

转贴于 任对企业自身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的意义,缺乏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和理念,经济效益至上,有意造假,无视社会责任,置消费者安全于不顾,置产业安全标准于不顾,生产伪劣商品,还千方百计逃脱官方检查,蒙混过关,盲目追求利益的最大化,道德缺失导致竞争心态失衡,引发了保健食品企业社会责任危机。对生产者来说是为降低成本,其后果是出现不公平竞争,遵纪守法的企业被挤垮,形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现象,这不仅不利于整个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更重要的是伤害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造成社会经济损失和资源浪费。

上述现象同样在发达国家也出现过,在巨额利润的驱使下,18世纪晚期的美国食品市场也出现制伪、掺假、掺毒和欺诈等问题,如牛奶中掺水,咖啡中掺炭,添加有毒防腐剂和色素,用人造果胶代替天然水果生产果酱等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现象时有发生,有些食品企业对于问题产品的反应,要么沉默不语,要么矢口否认,用一切手段,力图掩盖和蒙蔽政府部门和媒体,混淆视听,欺骗消费者,尽量逃避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很多食品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淡薄,也与企业领导者的素质有关系,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充分认识到承担社会责任有利于食品企业发展,没有把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保护和改善社会和自然环境,作为食品企业的基本职责来加以重视。

(三)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

由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而不断出现的新问题,以及经验和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国家不能及时地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另外,在法律、法规执行中也常常存在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现象,使得企业不履行社会责任,甚至因违法而受到的惩罚不足以对企业产生警戒和约束作用。一些企业违法经营,给众多消费者造成了损害,但在很多情况下,企业只是退还消费者手中的产品,而其他责任并没有承担,违法所得大大高于其为此所承担的成本,这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不法经营者。

目前经地方各级卫生部门批准的各种“食字号”、“健字号”产品,已远远超过经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批准的保健食品数量。虽然新的《食品安全法》已于2009年6月1日颁布实施,但其仅明确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保健食品实施严格监管,但对保健食品品种管理、生产流通环节监管等其他相关配套法律法规尚未出台。《保健食品监督管理条例》迟迟没有下发,所以保健食品监管目前缺乏法律依据,处于空白期,这影响了保健食品生产经营和监管工作的开展,也使消费者的维权有相当的难度。

(四)政府缺乏必要的引导

由于受政治、经济及政策因素的影响,地方政府多从自身利益角度出发,强调“合法的妨害”,不能切实有效地监督企业行为,政府职能部门执法缺位、错位、不到位的情况时有发生。例如,保健食品的违法广告,能投入巨大资金的违法广告主往往是当地的经济支柱,更是当地的纳税大户,涉及地方财税的实际利益时一些事情很难办。而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旧观念影响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纠,以罚代管的现象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提升保健食品的信誉和责任意识,不仅需要企业经营者的道德良知和长远眼光,更需要政府的积极推动和引导,使食品企业在一个积极促进企业社会责任的环境中认识到推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五)政府监督乏力

食品安全违法成本过低、法律规定只对实际损失进行赔偿,缺乏必要的惩罚性赔偿制度,亦是造成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之一。从相关部门监管的角度来说,首先执法资源有限、鉴定成本过大。对保健食品生产的监管,最重要的是检测技术和检测仪器比较落后,导致生产企业的检测成本比较高。对于违法药品广告,工商部门可以管,药监部门也可以管,这种权力交叉的现象非但没有增加监管的力度,反而造成了“谁都想管,谁又都没管到位”。从保健品生产商来说,现有处罚不足以形成震慑。例如,由于虚假广告产生的利润是罚款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几万元的罚款对保健品厂家来说是“小菜一碟”,违法行为即使被查处了还有很大的获利空间,违法广告也就屡禁不止了。

(六)消费者安全消费意识不强

由于现实世界的不确定性,信息不完全是客观的,消费者利用信息的能力存在稀缺性和不对称性。就保健食品的需求来说,消费者的有限理性在行为上具体表现为消费者麻木和消费者敏感。目前,中国消费者的维权意识正在逐步形成,这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观念发生转化的重要体现。

政府可以通过教育、宣传等方式,培育公众对社会的责任意识,使之学会利用消费者的权利,来为消费者争取合法的权益,借助于法律并利用社会舆论来有效约束和引导企业行为。消费者要及时反馈保健食品企业的信息,把自身消费安全与公共消费安全结合起来,做到个人消费与社会消费的信息互动,从而从社会整体上促进保健食品行业健康发展。

四、结语

作为朝阳行业的保健品行业商机无限,而目前中国的消费者却陷入普遍的信任危机,行政部门应完善审查监管法例和加大执法力度;生产企业要强化社会责任意识,提供安全合格的产品;消费者应加强维权意识。唯有如此,中国保健品行业才能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艳波,刘松先.变化食品安全供应链中政府主管部门与食品企业的博弈分析[J].工业工程,2007,(1).

[2]戎素云.食品安全治理中的消费者行为及其引导[J].经济与管理,2005,(8).

[3]周德益,杨海娟.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与政府监管机制[J].中国农村经济,2002,(6).

[4]李军鹏,傅贤治.基于市场失灵的食品安全监管博弈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07,(7).

[5]潘宏摘.中国食品市场秩序混乱的成因与对策[J].

经济与管理,2005,19(11): 93-95.

[6]吴海华,王志江.食品安全问题的信息不对称分析[J].消费经济,2005,(4).

篇9

【关键词】学生;高职高专;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综合。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个人职业生涯的成败,而且对企业、行业和整个国家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根据据统计2010年我国普通专科和成人专科毕业生人数达到400万[1],他们是我国经济建设和各行业的继承者和接班人,毕业后要走上相应工作生产一线,他们的职业道德水平高低可以说直接关系到今后整个社会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然而,当前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非常不理想。据研究有职业道德教育传统的院校不多,而且近年来原来有着良好职业道德教育传统的专业已经出现了问题,比如师范专的职业道德教育出现“边缘化”和“荒漠化”的倾向[2]。食品药品行业作为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之一,其安全问题往往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质疑。近年来三聚氰胺事件、毒胶囊事件、葛兰素史克中国行贿事件等,无不反映出我国食品药品行业道德水平不高和法律意识不强的问题。因此,对医药类高职高专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认知的调查分析,有助于了解学生职业道德的现状,对提高学生职业道德意识和培养良好职业道德情操都有重要意义。

1 调查的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随机抽取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几个班级学生为对象展开,分别以大一、大二和大三下学期的学生为对象各发放100份自编的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76份,有效回收率为92%。调查样本构成见表1。学校是浙江省唯一一所医药类高职高专院校,每年都会有90%以上的毕业生会进入全省各地的医药类企业工作,因此对于研究医药类学生的职业态度有一定的代表性。

1.2 调查的内容和方法

通过文献查阅,结合利克特态度量表的设计方法自行设计大学生职业道德认知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括:(1)学生对职业道德重要性的认识;(2)学生对一般职业道德和专业相关行业职业道德规范知晓程度;(3)学生对职业道德环境的感知;(4)学生对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评价;(5)学生对职业道德教育的需求。施测的方法是随机选取上课的班级,由测试人员发放调查问卷,学生作答,最后统一收回。

2 结果与分析

2.1 医药类高职高专学生对职业道德重要性认识

图1是受调查学生对恪守职业道德对个人职业生涯、对企业的发展和对整个行业道德风气重要性的认识,分别有超过或者将近90%的被调查者认为重要程度在一般重要到非常重要之间,几乎没有学生认为不太重要和非常不重要。这反映了学生普遍具有提高职业道德素质的内在需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但是大三学生对职业道德重要性的认可程度反而没有大一、大二学生高,随着年级的增加反而呈下降趋势。究其原因,最可能是大三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实习,受到了一些不良行为的影响。工作过程中一些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不仅没有受到谴责和处罚,反而被单位默认或要求等。因此,这些学生很可能会对原来头脑中建构的职业道德认知感到失望,转而认为职业道德其实并不是非常重要。

2.2 医药类高职高专学生对一般职业道德及药品相关行业职业道德规范的认知

职业道德规范的认知是职业情感培养和职业行为习惯养成的前提和基础,要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必须首先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职业道德和什么是专业相关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虽然两者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行业职业道德规范应该是更加具体和深化。高职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职业性,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具体行业职业道德规范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根据调查结果来看(见表2),学生对一般职业道德和具体专业相关行业职业道德规范的了解程度相差不多,主要集中在一般熟悉和不熟悉之间。这与很多其他研究结论基本相符,但其他研究结果往往表明学生对一般职业道德的了解远远多于对行业职业道德规范的了解[3]。这种差异可能与学校比较注重对学生进行药品行业职业道德教育有关,但也总体上还是反映出大一大二学生对职业道德规范了解不多,直到大三了解程度才明显加深。这可能与大三学生参加比较多的实习、实训有关。

2.3 医药类高职高专学生对药品行业职业道德环境的感知

檀传宝教授在《德育原理》一书中,将学校德育的外部环境分为:宏观系统,比如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心理;中观系统,如社区;微观系统,如家庭;中介系统[4]。在复杂的道德环境中,个体通过各种道德冲突和反思形成价值观。研究高职高专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时候,也会遇到类似的问题。职业道德环境的认知也会影响人的职业道德判断和职业道德标准的建立。调查表明,学生对目前行业职业道德环境比较失望。在问及对药品生产、经营等企业的道德风气和对药品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理解时,分别有39.5%和31.8%回答了比较差、比较低,一般的有36.2%和31.5%,只有16.2%和28.7%回答较好、很好和较高、很高。这或多或少地反映了当下医药类企业存在职业道德风气不良,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不高等问题。很难想象在这种环境下,高职学生对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要求有多高。

篇10

精益生产源于制造业,精益生产的宗旨是在企业整个供应链环节“杜绝一切浪费”;供应链管理提供了更高层面、更集成的管理思想,使企业更具有竞争力;敏捷制造的目标是“速度”和“满意度”,以达到综合性竞争能力;ERP系统实现了整个供应链信息系统的集成性、准确性和实时性,同时梳理了业务运作流程。精益成本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实际上,快速消费品行业也同样也适合运用精益成本管理。本文基于快速消费品行业供应链的特点即快速的反应速度和满足终端消费者多边的需求,构建了快速消费品行业的精益成本管理内容。

一、快速消费品行业及其供应链特点

快速消费品即FMCG(Fast Moving Consumer G∞ds)、CPG(Con-sumer Package Goods)或PMCG(Packaged Mass Consumption Goods),指将产品经过包装成一个个独立的小单元来进行销售,更加注重包装、品牌化以及大众化对这个类别的影响。与快速消费品概念相对应的是“耐用消费品”(Durable Consumer Goods),该类产品通常使用周期较长,一次性投资较大,包括(但不限于)家用电器、家具、汽车等。典型的快速消费品包括日化用品、食品饮料、烟草等,药品中的非处方药(OTC)通常也可以归为此类。一般而言,快速消费品具有以下特征:单晶价值一般较低,属于公众生活必须或者消费普及类产品;消耗周期短,销售周期不长于10周;消耗后需要及时补充;便利品,消费者可以习惯性地就近购买;是视觉化产品,消费者在购买时很容易受到卖场气氛的影响;快速消费品的品牌忠诚度不高,消费者很容易在同类产品市场中转换购买不同的品牌。快速消费品行业的供应链主要表现为快速的反应速度和满足终端消费者多边的需求。从制造商到消费者需要的是快速的反应速度。而从消费者到制造商需要的是多变需求的可视性。

二、快速消费品行业精益成本管理

(一)精益采购成本管理 从快速消费品行业看,多数日常用品制造企业所使用的主要原材料具有相对透明的市场价格,因此在采购管理上除需规范采购行为外,重点应关注主要原材料的质量、交货的便利性以及建立战略合作伙伴,从质量和效率上杜绝一切浪费。许多快速消费品的原材料价格受国际形势、气候变幻等影响较大,且该类材料的期货市场相对较成熟,对于该类材料,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利用期货市场也应作为精益采购成本管理体系的一部分。对于辅原料,不同企业一般又具有特殊要求,但供应商的进入壁垒较低,对采购成本管理的特殊性要求不高,因此各企业应根据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建立完善的、适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采购成本管理体系。

(二)精益设计成本管理 基于快速消费品行业自身的特点,一般该行业产品生命周期较长,其实质性设计变更相对较慢,日常设计工作往往多是变更包装、型号等以满足消费者多变的需求。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设计成本管理不重要,同其他制造行业一样,产品精益设计成本管理也是快速消费品行业企业竞争成功的关键。成本规划工作同样需要贯穿产品开发的全过程,除应遵循传统精益设计成本管理的原则外,在设计环节还必须重点考虑与产品相关的物流、仓储、营销等成本对产品成本的影响。

(三)精益生产成本管理 精益生产产生于机械制造行业,其实行精益生产成本管理的重要表现是降低产品生产批量。对快速消费品行业而言,目前大批量生产对制造成本的影响还是有益的,但批量生产会直接导致库存成本和产品过期成本增加。因此快速消费品行业的精益生产管理应该包含寻找库存与生产批次的平衡。(1)改善制造技术,降低成本。在大批量、流水作业、工艺相对简单的快速消费品行业中,制造成本往往取决于生产线设计,精益生产技术重点在于生产线及流程的设计改造。精益管理技术的运用则注重于如何提高有效工艺的水平,确保其实施,并提高全体员工的精益生产意识。(2)开展价值工程和价值分析,将技术和经济结合起来考虑,在确保必要功能的前提下实现成本最低,这是目前快速消费品行业公司追求的目标。(3)依赖全体员工、消除一切浪费、实现精益生产成本管理。实现精益生产成本管理依赖于员工的参与,精益生产成本管理应作为一种理念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无疑适用于快速消费品行业。(4)采用作业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下,通过作业对资源的消耗过程、产品对作业的消耗过程进行成本动因分析,判别作业和产品对资源的耗费效率,识别有效作业和无效作业、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从而消除无效的或不增值作业,使成本控制从产品级精细到作业级,在一定意义上真正体现了精益成本管理思想。作业成本管理是精益生产管理得以持续进行的必要条件。但快速消费品行业生产过程相对简单,相对较少的作业动因决定着大量的成本费用,在进行作业核算时,应该注意考虑核算作业的收益与成本。

(四)精益市场营铺成本管理 市场营销是快速消费品行业最具特色之处,行业特点决定了销售费用在快速消费品费用构成中占重要比重。营销策略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市场销售情况。但除赠品或返利外,消费者普遍认为营销是不创造价值的环节。因此精益的市场营销策略一定要保持有效性,一方面通过营销策略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产品,另一方面要通过营销让消费者更便利地得到该产品。为保证对营销结果进行跟踪和分析,还应在营销成本管理中实行作业成本法。

(五)精益物流成本管理 物流成本在企业供应链成本中占有较大比重,在快速消费品行业中更为突出。快速消费品行业的物流特征如表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