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监理最新工作信息范文

时间:2023-08-30 17:15: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程监理最新工作信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工程监理最新工作信息

篇1

【关键词】道路工程监理,监理工程师

学习过工程监理这门课,使我对土木工程、道桥建设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土木工程的主体是在设计建造,但是还有及其重要的一个方面使我们不容忽视的,那就是工程监理。如果说兴土木是一门艺术的话,监理工程是其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下面,就结合道路监理的主要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道路工程监理的主要内容是道路工程建设的投资控制、建设工期控制、工程质量控制、安全控制;进行信息管理、工程建设合同管理;协调有关单位之间的工作关系,即“四控、两管、一协调”。工程项目建设监理是与国外接轨并结合中国国情,在工程建设领域中进行的一项重大改革。跟国外的对业主提供工程项目管理服务是相似的。工程监理根据业主需要可以为业主提供工程项目全过程或某个分阶段,如施工阶段的监理。

1、工程质量控制是关键

由于影响道路工程质量的因素很多,在道路工程建设中,监理工程师应对道路工程技术规范和规程以及合同文件熟练掌握,融会贯通,从原材料、施工工艺、施工过程都要进行全面的监控和管理,加强自己工作的责任心和主动性,并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要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根据工程项目进行明确分工,特别是路基土石方、桥涵构造物、路面各结构层等关键要害部位。做到分工明确、各负其责,以便对每道工序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控制和管理。这样就避免因出现工作混乱,职责不清而影响工作效率。

(2)质量控制的主要依据是合同条款、技术规范和设计图纸。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规定了工程的质量标准,而合同条款则是要求施工单位按照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中注明的材料性能、施工工艺进行施工。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是控制好原材料的质量。因此我们要根据质量控制的依据和要求进行现场监督和管理。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进场质量。原材料是影响公路工程质量的根源所在,因此要加强所用原材料的检验和检测,这就要求我们在原材料进场前和进场后都要不定期的进行抽样检测,一旦发现不合格就要拒其进场或拒其使用,将影响质量的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全过程监理是工程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全过程监理是对某项工程质量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事前控制是指对工程准备阶段的控制,事中控制是指对工程施工过程的控制,事后控制是指对工程结束后质量的控制。隐蔽工程的监理是工程质量控制的重点。隐蔽工程是质量隐患的埋藏点,也是最不容易控制的。因此隐蔽性很强,控制起来就难,作为监理控制来讲最好的办法就是进行过程控制,对施工过程中的每道工序都要细致检查和全方位旁站,及时发现施工中的缺陷,并迅速排除掉,避免工程隐患的出现,必要时留下工程照片。

2、工程进度的监控

工程的工期在合同中是有明确规定的,同时工程能否按期竣工涉及到业主和承包商的重大利益,因此监理工程师要根据合同严格控制施工工期。在工程监理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想有效地进行进度控制,还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要求现场监理人员对分部分项工程的进度逐一分解,单独控制,对自己控制管理的工程细目做出相应的月进度、旬进度控制图和形象进度表,以便明确的找出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之间的差距,并及时了解分析原因,督促施工单位采取补救措施,以便施工进度与计划同步。

(2)采用网络计划对工程进度进行监督和控制,因为它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模式,它在编制网络计划时,已经对各种不利或有利的影响因素作了科学系统的分析归纳。这样使用它就可以随时检查工程进度进展情况,掌握关键线路改变情况,以便及时地调整、优化、指导施工。

3、关于工程费用的监理

费用的管理是与工程质量和进度相辅相成的,都是工程监理的基本手段。只有质量合格的已完工程才能计量支付,因此工程质量是费用支付的基础,而进度是计量支付的保障。因而我们在进行质量和进度控制的同时,也要把费用管理进行有效的控制。费用的控制主要是通过计量支付来实现的,合理的计量支付有助于工程的管理。但必须防止两种倾向的发生:

一是超前支付,它容易造成业主的资金紧张,更容易造成承包商不愿更多的投入;

二是滞后支付,它容易造成承包商的资金紧张,甚至会因资金周转困难而影响进度和质量。

另外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的优化设计,可以为业主节省费用;合理的变更设计,可以使业主的有限资金得到更好的利用。

目前我国实行的还仅仅是施工阶段的工程监理,还没有设计阶段的工程监理,但在市政工程和房屋建筑工程这两个工程行业实行了施工图审查制度,相当于一种变通了的设计阶段的工程监理,但也局限于这两个工程行业。这对于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提高工程建设水平,充分发挥投资效益的目的还是远远不够的。道路工程是一个整体,道路工程监理是围绕合同管理进行的质量、进度、费用的有效控制。随着道路工程建设监理制度的引入和在实践中的运用,工程监理制度将越来越完善。

道路监理工程师,主要负责道路工程的质量、道路工程技术方案的初审工作及装配式挡墙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施工方案的落实工作,对与道路、挡墙工程相关的施工承担协调责任。

如今,随着国家铁路、道路投资逐渐增加,城市网建设逐渐完善,对于道路建设的要求也越发严格,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道路工程监理工作标准更加严格,而且作用和影响也更加巨大。全方位的工程监理工作如何细致有序的进行,在依照国家政策和法律的同时,也需要经验丰富,严谨认真的监理工程师保证监理工作健康进行,这更是我国道路建设的有力保证,不难发现,监理工程师工作对道路设施基础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参考文献

[1]《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监理人员实用手册》

[2]《监理行业管理规章制度全集》

篇2

关键词:高层建筑;电气工程;监理

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改观,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出现在人们的视线范围内。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高层建筑的各方面建设中都引入了智能化的科技设备,因此高层建筑对于电量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目前,电气工程在高层建筑的建设中受到了极大地重视,推动了电气工程的飞速发展,使其成为了一项综合性非常强的工程技术。社会的发展变化,为电气工程的发展提供了空前的机遇,但是也为电气工程的监理工作带来了相当的难度。

1高层建筑电气工程监理的工作阶段

1.1基础施工阶段

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地下室基础施工阶段,要做好管道预埋、预埋件预留、防雷接地工作,要避免因电气管道遗漏开凿破坏结构,还要做好地下室墙体渗漏的预防工作,还要与土建工作进行密切联系;同时,也要重视防雷装置引下线焊接、设备接地点的引出工作。在基础接地焊接工作中,要利用伸到屋面的柱内两根不小于Φ16的主筋连续焊接作为引下线。引下线上与避雷带,下与接地极要焊接成闭合回路。在接地装置、均压环、引下线、避雷带搭接处不得有焊瘤、咬肉、夹渣等焊接质量问题。负责监理的工作人员,一定要按照相关图纸的标准和要求对施工工作进行严格的审查。对于隐蔽工程,一定要确保其符合标准之后,才能进行签字确认,不能马虎对待。另外,随着智能设备在建筑中的广泛应用,要加强对这些设备的防雷和抗干扰施工工作。还要注意要确保强弱电接地之间不构成回路;将进出建筑物的各种金属管线与大楼防雷接地装置相连等问题。

1.2主体施工阶段

在这一阶段,质量控制要具有全面性,不能出现遗漏。并且要检查管线敷设及预埋的合理性,其中包括各层梯间照明开关盒预留的合理性、强弱电线槽盒与相应管线盒预埋是否便于后期穿线安装、竖井电气线槽预留孔洞尺寸及位置是否合理、过道及电梯前室上方预留电气管线的标高是否影响后期吊顶装修高度等。只有将电气施工与各专业紧密的结合起来,要按照建筑标高和相关专业规范做好各专业层次分布,才能为优质工程打好坚实的基础。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多数采用框架楼梯剪力墙设计,为避免错、漏、碰,敲打剪力墙而破坏建筑结构,所以在这一阶段施工时电气专业要注意与建筑、结构、给排水等专业密切配合;在管线敷设时要规划好各专业管线路径,避免多层管线交叉造成结构保护层不足;通常消防用电设备采用专用的供电回路,消防配电管线盒在预埋时应设置明显标志与强电管线盒区分开,以便现场核对验收,消防配电线路及控制回路便于按设计防火分区划分;总之,电气管线预埋施工要与土建工作紧密的结合起来,要按照土建混凝土浇注流水作业的顺序及合理的施工进度对电气管线进行安排,认真细致的完成电管铺设工作,这也是保障电气工程质量的关键工作。在进行混凝土浇注的时候,监理单位特别要注意要求施工单位做好成品保护,不要在浇筑时对已经完成的管线和预埋盒造成破坏,必要时电气安装人员要进行跟踪监理,发现有破损管线和预埋盒的情况要及时修复,尽最大可能做到管线盒通畅,确保预埋工作高质量完成。监理人员在主体施工预留预埋工作时,事前要对施工单位的交底工作是否落实到位要严格审查、事中要做好现场平行检查工作,发现问题要及时指出并做口头指导方案,事后做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监理人员应严格要求施工单位按照工程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标准施工,不得擅自修改工程设计。若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发现设计文件和图纸有差错,应当及时提请监理工程师确认,并通过建设单位提交设计单位处理。

1.3装饰阶段

高层建筑电气专业具有种类多、设备多、线路长、回路多、结构复杂、混凝土剪力墙多等特点,使得高层电气在装饰阶段的施工难度较大,因此在装饰阶段前期监理人员要做好相关专业施工方案、进度计划的审核工作。在专业施工方案审核时要审查方案是否符合设计图纸参数、数量要求、是否符合现场施工条件、是否满足施工工期要求,各专业施工队伍要严格按审查通过的施工方案施工,以免出现疏漏,影响其它专业后续施工;在审查施工进度计划时,要对总施工进度计划是否符合合同工期要求、分专业进度计划是否符合工序要求、各工序衔接是否紧密、设备采购计划是否满足分专业进度计划要求进行审查,根据现场施工需要可对施工单位审报月进度计划、周进度计划进行要求,并按照审核通过的施工进度计划中关键的线路设置检查点,发现问题及时协调并修改。在装饰阶段施工中,要根据建筑水平线和隔墙线来对管路敷设、各种灯具的位置和标高、吊顶高度进行确定,在砌筑隔墙施工开始之前,负责电气的监理人员一定要与施工员、放线员共同对现场水平线及隔墙线进行复核;在=抹灰施工之前,电气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设计和规范对电气工程中留下的孔洞进行复核,确定符合施工标准之后再对箱盒进行固定,同时要对暗配管路进行复核并做好标记。由于高层电气线路具有较长的特点,在穿线工序中要重点检查线槽内是否接线,若发现问题,应要求改引至线槽外加接线盒,并在此处标示好回路编号及用电名称,以便今后线路维修检查。对施工人员要进行严格要求,监理人员要认真对待工程监理工作;在监理工作中,特别要重视线缆的连接质量问题,这一问题直接关乎到线缆的基本的使用功能以及用电的安全,监理工程师要根据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严格的核查。

1.4竣工验收阶段

竣工验收阶段是展现高层建筑电气设备是否可靠运行的重要环节,也是优质工程展示成果的阶段,所以竣工验收前监理人员要做好设备调试工作,在调试合格的设备记录上签字确认,设备进行调试的过程中,要做到先空载后带负荷、先单体后联动。并且在调试之前要把可调元件调整到设计规定的值,并且调试设备的时间不能够随意,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还要对电气、机械设备的性能稳定情况进行检测和功能性测试。对重要或大型设备进行测试验收时要邀请建设单位、设备厂家、安装单位等相关部门一起参与验收,一旦发现问题可以及时提出修改要求。电气监理工程师应积极主动配合业主主持的单位电气工程验收,对于验收中各方提出的问题,要认真、及时的督促施工单位进行整改,验收合格通过后,监理工程师则应该认真的对竣工图进行审核并做好技术文件资料的存档工作。隐蔽工程在竣工交付验收时,应将施工中电线管路变更部分的实际敷设部分及走向进行修正并标明,目的是为今后的电气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维护和维修提供参考资料。

2高层建筑电气工程监理的局限性

现代高层建筑电气工程是一个非常具有综合性的工程,它包括变配电、空调统、给排水、运输、防灾保安、照明及智能设备管理等等复杂的工作。想要保证高层建筑电气工程监理的高质量完成,不但要具备电气专业技术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工程施工管理经验,同时要对高层建筑电气投资预算、智能设备管理技术以及国家最新的现行的施工验收规范均要具有一定的认知。从监理工作人员的角度来看,不但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还要掌握熟练的施工技术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并且要有较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正是由于高层建筑电气监理工作的要求较高,导致了在实际的监理工作中,经常会出现以下几类问题。

2.1电气安装工程的人员素质方面

从当前的电气安装工程的现状来看,很多高层建筑的电气安装工程都是承包给施工队,但是当前施工队的人员素质整体比较低下,很多施工队都不具备高层电气专业的施工技能,更加没有完善的技术管理,还有一些施工队甚至连上岗证书都不具备。针对上文提出的弊端,想要对高层建筑电气质量进行保障,首先就应该从提升专业团队技术水平入手。高层电气建筑的工程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专业多流程支撑,参加项目施工的管理技术,参加施工具体工作的操作人员,负责后期服务流程的服务人员等等。所以,要提高施工质量,首先要优选管理团队及施工人员,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专业素质和质量意识。管理人员应该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树立安全第一、质量为主的意识,并从企业效益、投资、工期的角度去开展高层建筑电气工程。其次是施工人员技术素质的提升。要按专业对施工前交底工作进行划分,并阶段性组织参观样板工程、学习新工艺、新技术;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督体系、责任制度,做到责任划分明确,责任到人,不要模糊责任,这是保证电气安装质量的有效管理方法。

2.2设备、材料采购的局限性

因建筑材料采购涉及到利益问题,所以很多承包商均交由亲信人员采购,因此负责采购的人员往往不够专业,而高层建筑材料具有相当的特殊性和繁杂性,因此监理人员督要对工企业在高层建筑材料采购人员的专业性进行审核,材料采购人员必须做到熟知设计图纸,对材料的设计要求及设计理念有足够的认识、了解材料性能、掌握材料新的信息和市场信息;并要求采购人员及时掌握现场施工进度动态、熟悉合同投资预算并做好成本投资控制工作,采购过程中遇到问题要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同时监理人员不断的学习和经验总结,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2.3混凝土内预埋施工问题

在实际的高层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混凝土的框架剪力墙过多、各专业管线复杂、多专业在同一施工面作业的现象,很容易导致混凝土内预埋施工出现错误或遗漏,这些错误不但会大大降低电气设备、器具的安装质量,严重的甚至会造成工程返工,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监理人员必须按照专业分工做好现场施工的平行检查和问题记录。

2.4“三边”工程问题

“三边”工程指的是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的电气施工现象。这一现象主要出现高层建筑电气的专业深化设计中,经常出现施工前无法确定施工设备和设备品牌的现象,造成同一设备不同品牌有不同的深化设计方案;或由于建筑单位对部分专业的使用要求没有与使用单位沟通一致,造成深化设计方案无法及时确认。这样的施工方式严重违背了工程施工的基本原则,会损害电气工程的施工质量。

2.5施工图设计交底工作及安装工程分包合同签订问题

在实际工程承包过程中,很多施工队没有较强的施工技术和专业前瞻性,很难对电气线路与其它建筑设备安装进行合理布置,为了完成工程项目,不得不聘请外单位技术人员参与设计交底,这会直接对施工方与发包方的合同签订产生消极影响,也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承建单位之间职责、权利和义务的混乱,最终造成监理工作难度加大。

3结语

伴随着电气技术的不断完善,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电气工程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存在很大的难度。但是作为电气监理工程师,要在挑战中发现机遇,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对于高层建筑电气工程的监理工作起步较晚,很多地方还不够完善。如果能够通过大量的实践和经验的总结克服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不断完善和发展电气工程监理工作,就能够实现电气工程监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玉利.高层建筑电气工程监理浅析IJI.中国科技博览,2009,(11).

[2]蒋仁进.浅谈电气工程的监理工作[J].山西建筑,2005,31(2).

篇3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造价管理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对建筑工程进行科学合理的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能够促进建筑产业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并且在减少前期投资的同时,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但是就目前的情形来看,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或多或少都会对日常的造价管理工作产生影响。

1.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中的问题

1.1没有预控意识

在建筑工程的项目决策阶段,投资者往往没有根据项目的情况作出相应的投资估算,没有在这一阶段进行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而且有些工程虽然进行了简单的造价管理工作,但都达不到其本质的目的。建筑单位往往是在项目确立之后就急于寻找设计单位进行工程设计,而且设计方案一经设计完毕,往往不会对设计方案进行过多的论证与比选,直接进行项目的前期施工,并且会在施工过程中频繁的变更设计,这些就会对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产生影响,不利于对工程成本的控制。

1.2缺乏管理经验

目前,在进行项目招标的工作时,工程监理可以说是公开招标项目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进行工程监理的单位,虽然在合同中注明是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速度与投资进行管理,但是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与施工中,一些投资者往往不愿意将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的工作全面委托给工程监理单位。同样,工程监理单位也认为进行工程的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是投资者的事情,应该由其自行管理。而且实际中多数投资者根本不知道如何对建筑工程进行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并不具有造价管理方面的知识,同时设置的工程监理单位也没有相应的管理经验,使得造价管理工作形同虚设。

1.3缺少动态管理机制

以往的一些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经常只是在进行招标的时候,将投标者的一些方案进行比对进行选择,而且在竣工结算时,主要依据施工单位投标时的报价与日常施工中的变更与签证等,这很容易造成结算超出预算,预算超出概算,概算超出估算,使得投资者没法对建筑工程的造价与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

2.工程造价的控制原则

工程项目造价控制贯穿于建设项目全过程,以至于我们不得不重点突出,工程项目造价的确定和控制之间,是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工程项目造价的确定是工程造价控制的基础和载体。施工项目经理部在对项目施工过程进行成本控制时,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2.1成本最低化原则。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成本管理的各种手段,促进不断降低工程项目成本,以达到可能实现最低的

目标成本的要求。在实行成本最低化原则时,应注意降低成本的可能性和合理的成本最低化。一方面挖掘各种降低成本的能力,使可能性变为现实;另一方面要从实际出发,制定通过主观努力可能达到合理的最低成本水平。

2.2全面成本控制原则。成本控制是全企业、全员和全过程的管理,亦称“三全”管理。项目成本的全员控制有一个系统的实质性内容,包括各部门、各单位的责任网络和班组经济核算等等,应防止成本控制人人有责,人人不管。项目成本的全过程控制要求成本控制工作要随着项目施工进展的各个阶段连续进行,既不能疏漏,又不能时紧时松,应使工程项目成本自始至终置于有效的控制之下。

2.3动态控制原则。工程项目是一次性的,成本控制应强调项目的中间控制,即动态控制,因为施工准备阶段的成本控制只是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具体内容确定成本目标、编制成本计划、制订成本控制的方案,为今后的成本控制作好准备;而竣工阶段的成本控制,由于成本盈亏已基本定局,即使发生了纠差,也已来不及纠正。

3.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措施

项目成本控制的方法较多,可从降低成本,增加收入两方面着手,确保项目成本目标的实现,控制工程直接成本。工程直接成本主要是指在施工项目中发生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措施费及其他直接费。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控制。

3.1抓好合同管理,减少工程索赔

在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关键是对工程变更实行有效控制。针对目前工程量清单报价,施工单位往往采取“低价中标,索赔赢利”的方式承揽工程。作为业主方造价管理人员要做到事前把关,主动监控,严格审核工程变更,计算各项变更对总投资的影响,从使用功能,经济美观等角度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工程变更,减少不必要的工程费用支出,避免投资失控。另外,对施工单位及材料供应商不履行约定义务及时提出反索赔,使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3.2材料成本控制

包括材料用量控制和材料价格控制两方面。材料用量的控制包括:坚持按定额确定的材料消费量,实行限额领料制度,各机组只能在规定限额内分期分批领用,如超出限额领料,要分析原因,及时采取纠正措施,改进施工技术,推广使用降低料耗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在对工程进行功能分析,对材料进行性能分析的基础上,力求用价格低的材料代替价格高的材料-认真计量验收。坚持余料回收,降低料耗水平;加强现场管理,合理堆放,减少搬运。降低堆放、仓储损耗。材料价格控制包括:

3.2.1买价控制。通过市场行情的调查研究,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货比三家,择优购料。

3.2.2运费控制。合理组织运输,就近购料,选用最经济的运输方法,以降低运输成本。

3.2.3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减少资金占用,合理确定进货批量和批次,降低材料储备。

3.3人工费控制

从用工数量和用工来源方面进行控制。第一,根据劳动定额计算出定额用工量,并将安垒生产、文明施及零星用工下达指标到机组进行控制。第二,要提高生产工人的技术水平和班组的组织管理水平,合理进行劳动组织.减少和避免无效劳动,提高劳动效率,精减人员;第三,对于技术含量较低的单位工程。可分包给分包商,采取包干控制,降低工费t第四,根据工程项目属地的人力资源及其价格情况充分利用当地资源。

3.4机械费控制

充分利用现有机械设备、内部合理调度,力求提高主要机械的利用率,力求上一个项目买一批设备。在设备选型配套中,注意一机多用,减少设备维修养护人员的数量和设备零星配件的费用。精简项目机构,降低间接成本。项目机构的设置要根据工程规模大小和工程难易程度等因素,按照组织设计原则,因事设职,因职选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选配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降低管理人员的费用。加强质量管理,控制质量成本。质量成本是指项目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以及未达到质量标准而产生的一切损失费用之和。保证工程质量,为顾客提供满意的工程产品,是施工单位的基本责任和义务,而且好的质量能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应十分重视提高工程质量水平。但在把握施工质量标准问题上,有的项目一味追求高质量,追求1 00%合格率等,这样势必降低施工进度。增大施工成本。要避免这种倾向,首先在施工组织设计时就要对质量目标的确定有一定的前瞻性;其次,对质量目标要有一个理性的认识.不要盲目追求“最新”、“最高”、“最好”等目标,第三要定量分析提高质量目标后对施工成本目标的影响,最大限度地降低质量成本。合理使用资源,降低工期成本。合理的工期,将使项目成本支出控制在合理水平。工期比合理工期提前或拖后都意味着工程成本的提高。因此,在安排工期时.注意处理工期与成本的辩证统一关系,均衡有节奏地进行施工,以求在合理使用资源的前提下,保证工期,降低成本。

4.结束语

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工作可以说是一个较为繁琐的工作,它是贯穿于工程整个阶段的工作,从项目确立开始,到工程竣工验收为止。因此需要建筑企业不断完善造价管理系统,并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积累经验,结合科学的方法,使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工作有新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温成越.张一宝.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05)

2.陈旭.如何做好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和成本控制[J].广东科技.2010(10)

篇4

关键词:进度控制;保障;目标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使得基础工程建设投资加大,因此,建设工程项目需求进度越来越快,要求建设工程施工进度控制越来越难。为了需满足工程的各种需求计划,建设工程工期也就随之越来越细,对施工管理的进度控制要求就越来越精准。

目前,我国建设工程项目在施工阶段大部分都实行了工程监理,在工程质量、投资、进度、安全的四大控制上,各方均有不同的见解,使得工程进度控制实施存在较大隐患。如何保障建设工程施工中的进度控制,现显得尤为突出。

一、施工进度控制受限因素

我国的建设工程涉及责任主体较多,相关工作量大,导致建设施工时沟通协调存在信息不一。同时,建设工程还受所处区域的政府有关部门的政策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一)政府相关政策

1、我国建设工程的各项规范制度及条文还趋于完善中,在施工时部分规范条文还处于调整中,导致不同单位对于同样的规范及条文有不同的理解,而只有政府的职能部门对于规范拥有解释权。

2、建设工程所涉及政府监管部门多,建设单位与承包单位相关实力将决定建设工程受外部环境影响的大小。

(二)工程建设单位的问题:

1、对工程项目工期要求过紧,不能正确合理地给出一个要求工期。

2、招投标过程中未摆正投标标价与工期关系,使进度控制目标难以实现。

3、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与工期要求不相匹配,使得进度控制实施中存在难以保障。

(三)工程监理的原因

1、监理单位在工程质量控制上起很大作用,而在工程进度控制方面,则处于被动状态,其依据合同及理论进度进行控制,使得施工中进度控制的指令不一。

2、监理单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使得工程施工中的进度受限,在施工建设的各种指令不及时,导致进度开展受阻。

(四)施工单位自身的原因:

1、施工进度计划编制随意性较大,为迎合业主要求而制定的进度计划与实际相差太大。

2、工程投标时,对工程造价、质量、安全与工期的辩证关系认识不足,制约了工程进度不能按合同工期期限完成。

3、各种进度保障措施缺乏实效性,而施工中又缺乏系统科学的组织执行进行进度控制,施工进度计划不能及时调整。

二、施工进度控制概念简述

施工进度控制是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和施工成本、质量、安全控制并称为 “四大控制”。工程的总进度计划为工程施工的实施提供了科学、合理的依据,从而提供了工程可以如期完成的可行性。

施工进度控制是指在限定的工期内,以事先拟定的合理且经济的工程进度计划为依据,对整个建设过程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和纠正的行为过程。工程施工工期是由从开始到竣工的一系列施工活动所需的时间构成的。工期目标包括:总工期、各分项进度计划、子项进度计划、里程碑目标。然而,工程施工开展进度控制,需对工程施工进度制定出合理、经济的计划。在进度计划的执行过程中,由于外部环境等种种因素的变化,工程施工的实际进度经常会与进度计划发生偏移,因此必须检查实际进度是否与进度计划相一致,若出现偏差,便要及时找出原因,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如有必要,则还要调整原进度计划,从而保证项目按时完成。

施工进度控制是反复循环的过程,体现运用进度控制系统控制工程施工进展的动态过程。施工进度控制也是在某一界限范围内对加快施工进度能达到使费用降低的目的,而超越这一界限,施工进度的加快反而将会导致投入费用的增大。因此,对建设项目进行四大目标(质量、投资、进度、安全)控制的实施过程中应互相兼顾,单纯地追求某一目标的实现,均会适得其反。因而对建设项目进度计划目标实施的全面控制,是投资目标和质量目标实施的根本保证,也是履行工程承包合同的重要工作内容。

三、施工进度控制的方法分析

根据工程施工进度控制,结合工程项目施工实际经验,其进度控制方法分析主要如下:

(一)关键线路法

关键线路就是分析关键线路并研究缩短原来关键线路的可能性,也是将工程进度的网路图中每条路线所有活动的历时分别相加,最长的线路就是关键线路,关键线路上的活动称为关键活动,关键线路的节点称为关键节点,关键活动的总时差为零。如果关键线路上的某项施工未能如期完成,所有处于其后的施工都要往后拖延,最终的结果是项目不能按计划完成。由此可见,在编制项目日进度计划时,关键线路上的施工活动是关注的重点。

(二)平行与交叉工作法

平行与交叉工作发是指在加大设备及人员的投入的同时且要合理分配生产资源,对项目分组能独立开展。这就要求团队领导沟通及协调能力强,否则,将会给项目造成由于分组而带来的人力资源组织风险,出现互相推诿、扯皮内耗的不良现象。

(三)优势资源法与加班加点法

就是把企业的优势资源和稀缺资源用于项目,要求施工单位守信用、顾大局、兑现承诺、不惟利是图,将自身的优势资源投入到赶工状态中。

(四)变更设计与新工艺新材料新科技法

应与设计单位充分沟通,在不降低工程等级和质量、不盲目增加造价的前提下,考虑变更设计,甚至采用最新的工程科技技术、新的工艺措施、新材料等等。

(五)组织措施法

为了更好地实施施工进度控制,需从工程分项到工序进行合理划分,形成一个工程项目组织系统,按组织架构及职责对工程施工进度负责,如加大对项目经理等项目部主要负责人的进度控制监管。

(六)其他方法

如合同措施(即以合同条款约束其行为)、经济措施:(明确奖罚条例)、法律措施等等。

这些控制方法可独立、交叉使用,也可一并使用,均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但其都是为了完成施工进度控制,即不惜一切手段,全力确保施工进度目标的实现。

四、如何保障施工进度控制

工程施工进度控制是一项全面的、复杂的、综合性的工作,究其原因是工程实施的各个环节都影响工程进度计划。要如何各方面采取措施促进进度控制工作,需采用系统工程管理方法,确认最关键主线进行控制,保证计划的实现。

(一)加强组织管理

施工进度计划在时间安排上是紧凑的,要求参与建设工程施工的不同管理部门及管理人员协调配合努力工作。因此,施工单位应从全局出发合理组织,统一安排人力、材料、设备等,在组织上使进度计划成为人人必须遵守的技术文件,为施工中的进度控制的实施创造条件。

(二)进度控制分级管理

依据建设工程工期,施工单位需将工程项目各分级进度控制,严格界定责任,依照管理责任层层制定总体目标、阶段目标、节点目标的综合控制措施,全方位寻找技术与组织、目标与资源、时间与效果的最佳结合点。

(三)进度计划的KPI考核

将建设工程项目的进度实施效果与经济责任制挂钩,实行考核制度。施工单位将进度计划内容、节点时间要求的具体落实,实行逐级负责制,并对其经济挂钩,使负责施工人员对实际进度计划目标的执行有责任感和积极性,同时规定进度计划实施效果的考核评定指标,使各分部、分项工程完成日期、形象进度要求达到规定要求。

(四)进度控制信息化

将建设工程进度计划的编制、修改、调整均在电脑中完成,如有条件,宜将工程项目网络化,使用相关系统实时控制,以利于进度计划在执行过程中的动态管理。

五、结束语

篇5

(一)、建筑业管理工作有新的突破。

去年建筑业管理以改革为龙头,以管理创新、科技创新为工作重点,推进了建筑业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

1、四项改革富有成效。

一年来,我们坚持开展建筑业管理各项改革,促进了建筑业工作的深入开展。

(1)建设工程造价改革逐步完善。

工程造价管理是建设工程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99年我们争取了省建设厅的重视和支持,在全国率先实施“控制量、放开价,由市场形成价格”的建设工程造价改革。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去年我们继续完善和深化建设工程造价的各项改革。一是促进企业制订了自己的定额。为了使企业建立自己的消耗量定额,我们结合实际,编制了《*市建设工程消耗量定额》,研制了工程计价的电脑软件,要求企业在建筑工程投标过程中使用“电子标书”进行报价,提高了企业参与投标的质量和工作效率。二是进一步规范合同管理。我们在2000年与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出台的合同示范文本基础上,按照新颁布的工程合同管理法规,去年又与天津大学合作,修订了合同示范文本,通过施工合同进一步规范建设工程的管理,合理控制造价,减少合同的纠纷。三是扩大改革范围。在土建专业改革成功的基础上,开展了市政、安装等专业工程的造价改革,推进顺利。四是健全了造价从业人员的执业资格制度。为了加强对执业人员的管理,我们制定了报价人员从业资格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使造价从业人员的执业资格管理工作走上了正轨。一年来,我市的建设工程造价改革在全省乃至全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最近国家建设部召开的全国建设工作会议和省建设厅召开的全省建设工作会议,都总结推广了我市建设工程造价改革的经验。

(2)推进了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改革。

2000年国家建设部出台了《关于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深化改革的指导意见》,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去年,我们按照上级要求,开展了质监方式的改革,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质监的内容由实物监督向行为监督转变。由原来仅对建筑物实物质量和质量保证资料进行监督,现在扩展到对工程建设参与各方的质量行为、质量责任制的履行和施工现场质量保证体系的监督,在全年的检查中,共发现建设各方各种违规行为452宗,均及时予以纠正和处理。二是质监的标准由验评标准向强制性标准转变。原来注重施工完毕后的“质量检验评定”,现在注重施工过程中国家一系列“强制性标准”的实施。三是质监的程序由评定核验向各方评价转变。原来对工程的质量评定验收由施工企业自评、建设单位认可、质监站核验质量等级,现在是施工企业自评、设计认可、监理核定、业主验收、政府监督,竣工验收后质监站向建设局提交质量监督报告,作为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的重要依据。工程质量监督的改革,充分发挥了政府在工程建设中的监督管理作用。一年来,全市受监工程竣工验收合格率达到100%,无重大质量事故发生。

(3)竣工验收备案制度顺利实施。

竣工验收备案制度是今年国家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制度一项重大改革。从20*年1月1日起,工程竣工后,过去由质监站进行工程质量核验改为由建设单位组织验收,然后报建设主管部门进行备案,完成备案后,才能到房产部门领取房产证。为了确保这项改革的顺利进行,我们加大了宣传力度,编印了《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及备案管理文件汇编》,对全市监理人员、工程管理人员进行了竣工验收培训,使各类工程管理人员熟悉备案工作的有关规定和程序。同时加强指导,主动帮助业主作好验收备案工作,对实施中碰到的问题及时解决,使这项新制度在我市得到了顺利实施。去年共有262项工程顺利通过验收备案。

(4)开展了企业资质重新就位工作。

去年国家对建筑企业资质管理实施重新就位,这是建筑业管理工作的一项重大改革。这项改革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对我市企业生存发展的影响较大。上级的文件下发后,我们立即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深入企业开展调查研究,充分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制定了《*市建筑业企业资质就位工作计划》和《*市建筑业企业资质就位审批程序》。开展了广泛的学习宣传和培训工作,指导企业按规定进行就位申报。目前,正按计划分批接受企业资质就位申请,整个工作推进顺利。

2、建设市场管理逐步规范。

规范建设市场管理是建设管理工作中的重点,我们着重做好了四方面的工作。

(1)认真抓好建设工程招投标。

我们按上级的要求,把规范有形建筑市场管理作为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认真抓好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工作,规范建设工程交易行为。一是明确招投标办和交易中心职能,招投标办主要负责具体招投标工作中的审查、监督、管理工作;交易中心主要负责场所服务、信息、咨询服务的职能工作。二是修订了科学合理的交易程序和评标定标办法,提高交易的透明度。三是建立和完善了询标机制,制定了《*市工程量清单招标工程询标管理暂行办法》,规范投标报价行为。四是加强了对评标小组、评标专家库的管理,完善了合理低价评分法和合理低价中标法这两种评标办法。五是针对目前我市绝大部分的招标人不具备自行办理招标条件的情况,大力扶持成立招投标机构,举办招标业务的培训,协助业主组织招标。

(2)建立严格的市场准入和清出的制度。

为了规范建设市场秩序,促进合理的企业竞争,20*年我们对各类建筑企业进行了清理。一方面在市场准入方面全面放开,凡是达到建立企业标准要求的,允许准入。另一方面,建立严格的清出制度,凡达不到标准要求的,或造成重大责任事故的,该暂停的暂停,该撤销的撤销。一年来,吊销了8家施工企业证书,有3家受到了停业整顿和降级的处罚。这项制度有效地规范了建设市场的秩序,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3)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根据上级关于整顿和规范建设市场,依法查处违法违规建设的指示精神,我们会同有关部门制订了整治工作计划,除了要求建设单位做好自查自纠外,还组织了全市的大检查,共检查了工程项目1327项,发现各种违法违规行为122宗,均进行了处理。其中查处“五无”工程69宗,对一些典型的案件进行了重点整治,使全市建设市场秩序有了明显的好转,受到了省建设厅检查组的好评。

(4)加强对招投标过程的监督。

为了保证招投标过程的“公开、公正、公平”,我们与市监察局等部门,建立了共同监督检查机制。在政府投资500万以上或建筑面积2000平方以上的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标,由人大、政协、监察局、招投标办派员共同监督。同时,还与市监察局建立了情况通报制度和监督检查制度,交易中心每月将建设工程项目招标投标情况书面报告市监察局,由市监察局协调组织建设、财政、审计等部门,每半年进行一次重点抽查,年终进行一次专项检查,有力地促进了我市有形建设市场的健康发展。

3、提高了工程质量安全水平。

为切实做好工程质量安全工作,我们主要实行了“五个抓”:

(1)抓源头。

勘察设计是建设工程质量的源头,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工程质量。为了加强勘察设计行业管理,提高勘察设计水平,除了认真宣传贯彻《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等法规外,还结合我市勘察设计行业的实际情况,制订《*市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市场管理实施细则》,开展了对勘察设计单位及个人市场行为检查,对超资质设计、不按建设程序和技术标准进行勘察设计的行为进行查处。同时,筹备成立了图纸审查机构,依法对勘察设计过程执行建设管理程序和国家强制性建设标准的情况进行审查,加强对勘察设计质量的监督管理,提高勘测设计质量,维护公共利益和公众安全。

(2)抓现场。

建设管理工作是否到位,现场监督检查很重要。特别是建筑行业,对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我们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市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经理和质安员、施工员违章记分办法》,从去年8月1日起,对现场施工的有关管理人员的工程质量和安全的行为进行监督,共有14个单位34人受到了记分处理。我们还将违章扣分情况与岗位证年审挂钩,责任到人。该办法的出台实施,确保了工地现场管理人员到位,有效地打击了“挂靠”行为,促进了工地安全文明管理水平的提高。我们的做法得到省建设厅的肯定和推广。

(3)抓监理。

实施建设监理是政府退出工程质量具体监督之后,加强工程质量管理、落实项目法人制、确保工程质量和效益的重大举措。推行监理制的首要工作是完善监理制度,让市场有章可循。因此,我们认真制订了《*市实施〈广东省建设工程监理条例〉办法》,建立总监和监理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实行监理合同备案制,建立检查评分制度。通过加强监督检查,有效地促进了监理制度的落实和监理工作质量的提高。各监理单位也注意不断完善内部管理,以高度负责的态度为业主把好质量关,以良好服务赢得市场。据统计,全市监理合同备案项目共242宗,面积3*万平方米,占报建项目面积的77.4%,显示了监理工程受到了投资者的重视。

(4)抓检测。

改革了质监的方法后,为使质监过程更规范,更具公正性,我们加强了检测工作,重点加大了检测设备的投入,购置先进的检测仪器,改进了质监检测电脑系统,为建设工程提供了准确、有说服力的数据,增强了检测的科学性、客观性,提高了检测工作的效率。

(5)抓评优。

为鼓励施工企业多出优良工程,我们出台了《*市建设工程质量评优试行办法》,规范了全市工程评优的类别、内容、标准以及奖励办法,同时,改进了具体评优方法,使评优工作增加透明度和合理性,对工程创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去年共评选出20*年度市优样板工程6项,两项获省优良样板工程称号。

4、积极推动建筑业科技创新。

根据市委市政府科技创新要求,结合我市建筑业近年来科技应用较少的实际情况,我们将科技创新定为20*年工作的重点。主要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1)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发动。

我市建筑科技发展的整体水平不高,集中表现在队伍素质和管理水平低,工艺技术和施工设备落后,致使工程建设周期长,工程质量难以提高,整体效益不佳。为加快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局成立了建筑业科技创新领导组,并制订了《关于*市建筑业开展科技创新的意见》,就实施内容、奖励办法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同时,组织编印了《建设部科技创新成果推广项目简介汇编摘录》,进行科技创新专题宣传,组织科技创新讲座、外地参观学习、现场演示等,使业内人员了解和掌握国内最新的建设科技资讯,拓宽视野,更新观念,推动建筑业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

(2)开展了建筑科技项目的应用。

针对我市的实际情况,我们组织了一批有实力的单位选择一些重点项目进行推广。各企业也根据实际,加大科技投入和研究,加速科技成果向生产转化,收效明显。如市永基建筑基础公司边桩、角桩、压桩机的应用和顺冠防水补强工程公司的SC型轻质防水隔热板项目均填补了国内、省内空白;新城区报建中心工程全面试行信息化监理,开创了我市监理智能化的先河。这些项目的成功,为促进我市建筑业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3)成功组织科技创新交流展示会。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市建筑业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配合全市在20*年11月15日至18日举行的规划建设展示会,我们成功地组织了建筑业科技创新展示,共有参展项目36个,牵涉到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管理、材料、信息化等各个领域,展会期间,还组织了九个学术讲座,给我市从业人员提供了一次交流学习的良好机会。

(4)引入信息化的管理。

信息化管理是现代化管理的必由之路,我们在多项管理工作中应用了信息技术,如市质监站的质监与检测联网管理系统,造价管理站的工程造价信息系统,招投标办的招投标信息系统,局机关的建工管理网络系统等,这些系统的建立,提高了管理水平,为全面推行信息化管理打下了基础。

(二)、市政公用事业管理上了新台阶。

随着我市城市化进程加快,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管理和公用事业管理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越来越大。为了适应城市化发展的需要,一年来,我们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市政公用事业的职能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实现了零的突破。

今年6月,根据市领导的指示,我局接收了市大门污水处理厂工程建设的推进工作。为把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投资、经营推向市场化,我们首先请示市政府同意,确定了大门污水处理厂采用BOT投资建设方式。即厂区内的投资、建设及营运管理由投资商负责,厂区外污水收集及输送由政府负责。第二,认真选择经营者。我们采用了邀请招标方式,共邀请了国内外12家公司参与招标,并从中择优选定了4家投资公司进行方案竞标,8月份召开了专家评审会,除了对4家公司完成的工程实例进行了考察外,还对他们的竞争方案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确定初步中标单位,再经过市财政局对有关经济指标进行审核和市污水处理厂筹建领导小组审定,最后选定了广东省环境工程装备总公司与*市伟润环保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联合投标的方案。9月份由我局和财政局与投资方进行了多次的商务谈判,经请示市政府同意,确定每吨污水处理费用为1.07元。10月12日大门污水处理厂进行了奠基仪式,目前已进入设计施工阶段,确保2002年底前投入运行。

2、加大燃气安全管理力度。

今年以贯彻《广东省燃气管理条例》为重点,加大了对燃气钢瓶的检测、自建燃气设施、燃气销售点和气站的安全管理工作。一是对全市236个燃气销售点实行了年审换证。其中211个符合要求的进行了发证,并在《*报》上公示,有25个不符合规范的取消了经营资格。二是联合有关部门对全市9家气站和所有燃气的销售点进行了两次安全生产大检查,重点查处使用超期钢瓶充气和气站不安全的隐患,检查中对龙江镇、北窖镇的违法经营者分别处以3万元和1.5万元的罚款,对容桂镇的违法经营者除处以2万元罚款外,还移交司法部门依法进行处理。三是加强了自建燃气设施管理。对全市自建燃气设施的使用单位实行了许可证制度。目前有36个单位经现场检查和核查资料后发了证,有150个不符合要求的正在限期整改中。

3、加强了供水的管理。

根据《*市供水企业年度考核评分标准》的要求,组织了全市供水企业进行年度考核工作,有3家企业被评为20*年度优秀供水企业,树立了先进。还配合市物价部门,开展了自来水收费项目的调研,取消了增容费、表底最低度水等不合理收费。针对一些区镇存在二级供水收费不合理的现象,会同市供水总公司进行整改,目前大良区沙坑、南岗、漕渔、古鉴、新窖等村已取消二级供水,群众反映良好。

4、认真抓了市政设施管理。

针对目前市政设施管理工作中的状况,重点抓了四个方面工作:一是召开了全市市政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会议,系统总结了我市近年来市政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成绩和经验,部署了今后一段时期的任务,明确工作方向。二是下发了我市实施《城市道路管理条例》有关问题的通知,基本理顺市镇(区)两级的管理关系,开展了城市道路的执法工作,规范了管理。三是进行了全市地下管线的跟踪管理工作,对全市地下市政管线软件进行升级,提高其可操作性。四是完成了全市排水设施的专业规划,出台了《*市城镇污水处理费征收管理暂行办法》,为更好地收取污水处理费打下了基础。

5、规范了物业管理工作。

我市物业管理工作起步较晚,在认真贯彻《广东省物业管理工作条例》的基础上,主要抓了两个方面工作:一是加强资质管理。对我市43家有资质的物业管理公司,进行了年审,取消了5家不符合经营条件的公司资质,促进了物业管理公司的依法经营。二是做好监督指导。除了帮助管理业绩较好的物业公司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创造条件申报省级市级物业管理优秀示范小区外,还具体指导一些有实力的物业管理公司接管一些分散、细小的楼宇,实行连片式管理经营。通过努力,我市物业管理工作逐步走上正轨。

6、园林绿化工作有了新的发展。

为加快城市化的建设,各级都加大了园林绿化的投入,全市绿化投入比上一年增加了27.2%,绿化覆盖率达34.15%。特别是以花博会为契机,全市掀起了大搞广场、公园、道路绿化,使我市的市容市貌焕然一新。我们还通过举办有125名绿化公司的主要管理人员参加的项目经理培训班,开展全市园林绿化优秀项目评比,组织有关人员外出参观学习等方面的工作,进一步提高了我市园林绿化水平。

7、落实了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一年来,我们加强了协调和指导,使市容环境卫生的各项管理工作落到实处。特别是推动了环卫和园林绿化管理体制改革,实行环卫清扫保洁和园林绿化管理招标承包工作,效果较好。目前,全市有大良、容桂等5个镇(区)都实行了环卫清扫保洁和园林绿化管理市场化、专业化,提高了管理水平。同时,我们还充分发挥了原有城监队伍在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作用。加强对城市中的“六乱”整治力度,保持了市容和环境卫生的整洁。

(三)、行政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我们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六大行政”的号召,努力建立公开、透明的办事制度,增加职能管理工作的透明度,使各项管理走上制度化和规范化。

1、全面深入开展“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

按照上级的部署,去年全面深入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通过动员大会、上专题辅导课、观看录像、撰写心得体会等形式,使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提高了思想认识,自觉按“三个代表”要求积极努力做好工作。

2、推进政务公开工作。

我们通过办好两刊一报(即《*建设》和《*建筑》两本内部刊物、《*报》的市政建设专版)等多种渠道,将我局建工管理、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园林绿化管理、招投标管理、工程造价管理等各种信息向广大群众公开。进一步健全了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和完善了与派联系制度、群众来信来访制度,使建设管理各项政务公开,实施好透明行政。

3、培训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加强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是提高行业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去年我们认真抓了培训工作,共办了17期培训班,共培训3957人次。此外,还与人事局合办了4期不具备学历人员职称培训班,参培人数为716人,其中参加助工班人数为199人,技术员班人数为517人。去年培训班种类、人数均超历史,提高了管理人员的素质,为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篇6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是培养能从事一般建筑工程施工操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能进行基本技术工作的中初级专门人才。其核心任务就是能根据设计文件(图纸)按照施工程序和房屋构造方式,在相应岗位上组织基层班组共同生产出符合设计文件和现行规范要求的建筑产品。据此我们对一般建筑的组成进行“拆解”,形成专业基础课程和部分专业课程。即将一般建筑工程“拆解”为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或结构构件),分析其内部构造联系,熟悉各构件受力特征、构造方式、工艺标准和施工方法等,同时还需要学生掌握与专业相关的文化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对一般单体建筑形成整体认知,并与相应课程形成一一对应关系。一般房屋建筑是由分项工程(或结构构件)组装成分部工程进而形成一个独立的单体建筑,这个过程涉及到施工程序、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建设法规、现行《施工规范》的应用等诸多生产实际问题。即通过“营造”形成了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为建造房屋服务,而非结构设计、更非规划和建筑设计。因此,围绕“如何建造房屋进行课程体系改造和设计”就成了我们进行专业技能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基本做法。通过“新课程体系”构造原理图解可以进一步证明我们按照建造房屋进行专业技能课程体系改造和设计的做法是可行的。通过多年的实践我们已经把这些理论研究成果纳入本专业的教学计划,形成了“两大课程体系”和“四分段课程模块”体系。即形成了新的“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和新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详见本专业的“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图解”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图解”。

同时也形成了“四分段教学课程模块教学模式”(简称模块化教学),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新的教学模式是符合职教规律和职业教育要求的。即基本素质课程模块:包括“两课”、体育、语文、数学、物理、英语、计算机基础、劳动实践、入学教育、军训等;专业基础素质与基本技能课程模块:包括识图、识图实训、建筑CAD、建筑CAD实训、建筑力学、建筑材料、建筑材料试验与实训、认识实习、建筑构造、建筑构造实训、施工组织、施工组织实训、建筑工程预算、建筑工程预算实训等;职业核心能力课程模块:包括建筑工程测量、测量实训、建筑结构、地基基础、建筑施工技术、施工课程实训、施工工艺实习、核心技能培训、测试、双证书培训与考试、毕业设计、顶岗实训等;素质与能力拓展课程模块:包括演讲与口才、应用文写作、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等。有了新的比较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还是不够的,我们又根据职业教育改革的总体要求,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基础岗位、结合人才需求调研材料,大胆地对专业课程及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取得了明显效果。根据整合后的课程我们组织编写教材,使课程、教材、教学内容均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二、专业课程整合与教材建设

(一)专业课程整合

课程及内容整合应围绕职业核心能力进行优化组合,其目的是为了满足建造房屋和专业培养目标之需要。本着强化能力、优化体系、合理组合、遵循建造规律、认知规律、删减不相适应的老内容、增加新材料、新工艺、新规范、职业培训、技能考证等方面的新内容、突出应用、理论以必须够用为度的原则进行。

(二)专业教材建设

根据新修订的专业教学计划和新的课程体系,按照“贴近工程实际、适应工程需要、反应工程技术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之职教特色要求,直接选用统编的公共基础课、选修课教材,对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教材,大部分采用了由煤炭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全国统编教材,我校教师主编参编的有杨平均主编《建筑力学》(下册)、常跃军主编《建筑施工技术》、韩应军主编《建筑施工组织》、郭大州副主编《地基基础》、《混凝土与砌体结构》、杨文选副主编《建筑施工组织》、参编《混凝土与砌体结构》、王长平副主编《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李松岭副主编《建筑工程监理概念》、孙荣玲参编《建筑工程概预算》、牛元甫参编《建筑施工技术》等。建筑教研室、结构教研室组织专业教师自编了一批实用的实验指导书、实训指导书、顶岗实训指导书、毕业设计指导书、理论课程教学大纲、实践课程教学大纲等教学文件,在本专业的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总结

篇7

随着各地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信息化设备在学校的大量装备和日益普及,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层次融合的应用问题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回顾我区教育信息化工作所走过的历程,结合教育领域随着信息技术已发展到“云”计算和新一代“物联网”技术的大背景,充分发挥区域政策优势,遵循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律,科学规划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借力新技术、新媒体,不断夯实教育信息化基础,努力创优区域“教育云”高端应用基础,突破信息应用中的“孤岛”现象,实现区域内教育信息化的高品质应用,是我们对区域教育信息化应用工作的基本价值考量和追求。在此,选取我们在教育信息化工作中的几个粗浅认识与思考片段,以资探讨。

一、把握政策支撑,科学规划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规范有序地实现区域教育信息化各类基础设施设备建设的新突破

2007年以前,由于受当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限制,龙泉驿区教育信息化装备一直处于低层次发展阶段,据当年的装备数据统计显示:全系统生机比不足25:1,师机比不足10:1,多媒体班套比不足11:1,区域内不仅没有教学所必需的教育骨干城域网,就连建有比较标准校园网的学校也寥若晨星,教育信息化基础条件极差。

正因为如此,我们更不敢懈怠,于2007年借龙泉驿区区委、区政府出台“富民兴教”十大政策的东风,通过区域教育信息化工作规划的顶层设计,科学规划并制定了我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各阶段工作目标,按“先开主渠后放支流”的网络建设规划思想,明确了以教育城域网络建设为突破口,以学校有线、无线校园网络“双覆盖”建设为基础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通过努力,至2012年,我区先后完成了龙泉教育城域网、龙泉驿区所有独立建制中小学校标准的有线和无线校园网络建设工程,实现了教育城域网基础平台下的区域双网“满覆盖”。通过厚积薄发,结束了我区长期无校园网络的落后局面,使一直制约区域教育信息化水平难以向更高层次发展的瓶颈得以打破,形成了以城域网为“主动脉”骨干,以区域“满覆盖”的双校园网为“毛细血管”末梢的完善的网络拓扑结构体系,突破了信息“孤岛”现象,为下一步实现“教育云”和“物联网”技术应用条件下的“泛在学习”空间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网络链路基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完善的网络系统仅是教育信息化应用的前提,大量基础设施设备的建设和装备则是教育信息化应用的关键所在,更是教育信息化向高品质方向发展的基石。从2008年起,我们紧紧抓住国家薄弱学校改造项目和相关转移支付项目,成都市教育技术装备“满覆盖”工程、教育技术装备提升工程以及区域高中教育技术装备提升工程等一系列项目支撑和区域政策的优势,加大了教育信息化基础环境条件建设工作力度。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了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基础环境和条件,使我区教育信息化装备建设工作发生了质的蜕变。据2012年最新教育信息化装备统计数据显示:区域内生机比达9:1,师机比基本达1:1,多媒体班套比基本达3:1,较2007年分别翻了几番,整个区域教育信息化基础环境建设不仅完成了历史欠账,且在装备发展态势上更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机,既夯实和创优了区域教育信息化基础条件,更使我区有了向 “教育云”和“物联网”条件下高端应用的硬件基础。

二、创新工作机制,积极、规范、稳妥推进区域教育信息化重大建设工程项目,提升了城乡教育信息化装备高位均衡发展水平,创优了区域借力新技术、新媒体的高端应用基础

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往往由于涉及面广,免不了会有一系列的重大建设工程项目。为积极、规范、稳妥地推进这些重大建设工程项目,在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流程基础上,我们因地制宜地制定了“四个定位”和“一个方法”相结合的建设管理原则和机制:“四个定位”即工程建设应用的功能定位、工程监督的工作定位、系统集成技术与工艺的标准定位和系统测试的方法定位;“一个方法”即以论证、试验或现场会等方法对工程前期的规划设计、工程中期系统集成过程的管理和工程后期使用、培训以及维护的指导等关键环节进行切实把控。在这个工作机制下,用“三个统一”(统一装备建设、统一技术标准和统一集成工艺)来实现城乡教育信息化装备高位均衡发展的总要求,以项目负责制为基础,依靠区域技术骨干所组成“中心组”来积极参与重大项目建设,使近年来区域教育信息化重大建设工程项目均积极、规范、稳妥地推进,创优了下一步借力以“教育云”和“物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新媒体落地区域后的高端应用基础。

梳理历年我区重大项目建设工程,主要有以下几个片段值得一提:(1)在教育城域网建设过程中,由于受当时经济条件的限制,以“资源”换“资本”的工作机制,按适用、够用、适当超前、分阶段实施的建设原则,以租赁方式完成了项目建设。这不仅大大减轻了当时的资金压力,同时使工程质量得到了充分的保障。(2)在2011年进行的无线校园网建设工程中,我们尤其重视了技术方案的设计和试验,多次邀请区域学校技术骨干进行反复论证,并将技术论证试验部署在了一些学校,最终形成了科学的区域无线校园网技术组网建设方案,确保了建设工程质量和后期的应用效果。(3)在2012年全区中小学有线校园网建设工程中,由于涉及面广、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编制了《龙泉驿区中小学校园网建设工作手册》,理清了工程建设管理的方式和思路,并在实际工作中由工程监理人员严格执行,既减轻了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和压力,更从制度上规范了商家的建设行为,使校园网建设工程的质量得到了充分的保障。

三、以活动项目为载体,以教育技术科研课题为先导,通过示范引领,不断提升区域内教育信息化高端应用品质

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实和终极目的都是各种教育信息化手段在师生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广泛和深度应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教育信息化划分为起步、应用、融合、创新四个发展阶段,其中后三个阶段都在着力描述应用的层次问题。美国等发达国家已全面进入融合、创新阶段,而我国还处于初步应用阶段。因此教育信息化重中之重的工作在应用,而应用的关键在于理清区域教育信息化应用工作的基本思路。就我区在教育信息化应用工作中的粗浅实践来看,我们的思路是:以用促建,边建边用,以教育技术科研课题研究为催化剂,在活动项目中探索学科与教育信息化手段融合的基本策略和方法,充分发挥区域教育信息化优质资源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推广并转化具有实践操作性质的各种应用成果,借力新技术、新媒体,努力提升具有区域特色的教育信息化高端应用品质。

正如内容一定需要相应的形式去表达一样,教育信息化的应用实体必须落实到有师生共同参与的各种项目活动中才能真正发挥其价值和效益。因此,在我们着力提升师生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层次的工作中,借力了所有可能的教育信息化项目活动和可供辐射示范的教育信息化优质资源。归纳起来有三类:(1)常规工作中的各级项目活动,如学生电脑制作大赛、现代教育技术成果评选活动、现代教育技术的全员培训和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现代教育技术研讨会等。(2)具有实验性质的专题项目活动,如戴尔“青少年互联创未来”项目和区县教育信息化互动联盟等。(3)具有整体提升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和应用水平的创建项目活动,如省、市、区三级的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和数字校园、书香校园等创建项目。截至2012年,我区已创省、市级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共6所。

同时,我们在教育信息化的应用实践过程中也深刻地感受到,应用层次的深入和突破离不开教育信息化科研课题的引领和指导。因为这类课题不仅与学科结合紧密,还因其有认识、操作和资源三类研究成果的特质而具备相当的可实践性、可操作性、可应用性和可推广性。如果研究过程能紧紧把握师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科为载体,以教育信息化为手段,并围绕与学科融合这一根本目的而群策群力来实施,则其应用价值的取得是不言而喻的。虽然对一个学校的主研人员而言,课题本身的研究过程可能会是迷惘的、艰辛的,甚至是痛苦的,但只有通过这种凤凰涅式的痛苦蜕变,才能使学校整体教育信息化应用氛围营造起来、意识提升起来、水平和能力锻炼起来。

基于此,我区很早就开展了各级别的以学校为主体独立承担的教育技术科研课题研究工作。通过不断的引导和示范效益的辐射,“十二五”我区教育信息化科研课题已立项国家级现代教育技术主研课题1个、参研1个,省级主研3个,市级主研2个,实现了学校和主要学科类别的全覆盖。

四、引入新技术、新媒体,抓管理促应用,加强学科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修为,为教育信息化的高品质应用提供强有力的物力和人力资源保障

按“创教育强区,建读书之城”的总要求,我区的教育信息化工作由龙泉驿区教育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领导,遵循“加强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以“三建”(建机制、建装备、建队伍)为手段,以“三个应用满覆盖” (校校应用满覆盖、班班应用满覆盖、学科应用满覆盖)为工作目标,坚持工程建设管理的“四个定位”和“一个方法”相结合的原则和机制,解放思想,借力新技术、新媒体,以学科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修为提升为核心增长极,为教育信息化的高品质应用提供强有力的物力和人力资源保障,不断加强制度与应用、管理建设,保障区域信息化装备正常、高效、常态运行,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装备效益。

总结过去,提炼经验,我们紧紧围绕城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和素质教育两大主题,以“创教育强区,建读书之城”为区域总目标,遵循“加强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规律,全面贯彻执行区域“四精”“四抓”的管理理念,以“整体创一流,单项争第一”工作思路为指导,创新工作机制,夯实基础、历练内功,助推了区域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跨越式发展。

展望未来,冷静思考,按“加强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总要求和遵循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规律,我区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尚处于初步应用阶段。过去的道路虽然略有亮色,但今后的任务却是更加招人。2013年,首先,我们将持续加大投入,进一步创优区域教育信息化应用基础:2013年区域生机比将达8:1,师机比将达1:1,交互式多媒体班套比将达1:1。其次,引入“云”计算技术,不断扮靓区域信息化高品质应用的教育“云”彩。在充分利用公有“教育云”资源的基础上,适时落地区域自建私有“教育云”,以满足泛在学习理念下的多网“学习空间”建设。第三,以“物联网”技术为核心,在信息、网络和传感技术条件下着力打造“智慧型”学科功能室和能满足区域教学所需的“全仿真”学科数字实验室,使学科功能室(或实验室)的应用和管理逐步具备“智慧”特征。

篇8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特点;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5-0051-02

土木工程(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土木工程以各类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工程设计与施工为研究对象。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课程学习,使大学生具备正确选择、设计方案和成功进行施工管理的能力,为以后从事结构工程设计、工程监理、工程合同控制等工作掌握扎实的土木工程实践知识,具备一定的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本专业大学生的择业竞争力。

一、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的特点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具有课程综合性强、知识跨度大、工程实践性强、案例性强等特点。

(1)课程综合性强、知识跨度大。课程所含理论知识涉及工程技术、经济与管理等多学科领域。

(2)工程实践性强。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与工程生产活动密切相关,课程内容是工程实践的总结,它来之于实践,用之于实践;课程的主要内容大都是典型工程设计及其施工实践,这一特点为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进行案例教学改革奠定了知识体系基础。

二、案例教学在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实施

1.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案例教学改革的依据

(1)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案例教学改革始终是以关于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指导的。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案例教学符合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一般规律,教学改革强调对专业的感性认识源于工程实践,并通过工程实践得以提升到理性知识,理性知识用来指导工程活动并在新的工程实践中得到发展;同时,在教学改革中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案例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如下:

工程现场场景(感性知识)通过实际工程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实践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归纳、提炼、讲解课程的基本知识(理性知识)启发学生独立解决第二环节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理性知识的运用与深理解)生产实习(学生已经具备相当的理论知识和基本的实习基础,同时理性知识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2)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的工程实践性强、案例性强等特点,是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案例教学改革的另一依据,为案例教学改革提供了可能。

(3)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案例教学是启发式教学的基本要求。

启发式教学要求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启发学生通过发散思维去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这恰恰满足了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的要求。因为,土木工程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很可能是没有预见的,解决方案也不是唯一的,采用案例教学有利于为学生营造工程现场氛围,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独立解决工程问题的意识。

2.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案例教学改革的内容

(1)根据该课程教学大纲和土木工程实践的发展现状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能否在教学时间有限的前提下,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选择讲授的基本内容和确定讲授重点至关重要。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可以分为工程技术类和工程组织类两部分,要想在有限的学时内,把每一章的内容都讲述一遍,显然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教师能针对学生的特点,选择主要的内容,突出重点和难点。另外,还要搜集、选择国内外最新工程资料,以便能及时调整讲授的内容,补充最新成果,使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能与工程实践保持同步。

(2)把选择讲授的内容整合成相对独立的模块,确定案例涉及的知识体系。土木工程项目多以分部、分项工程为单元,对于知识量小的分部和分项工程单元,可以设置一个模块;对于知识量大的单元,根据工程的内在的连续性、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和知识量的大小,可以设置几个模块,每个模块对应一个案例。

(3)确定各案例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并规划教学环节。进行案例设置时,每一个案例一般都包括:针对本案例核心知识的现场录像、针对本案例核心知识的工程现状、提出针对本案例核心知识的工程问题、讲解本案例核心知识的基本原理与典型工艺过程原理的flash演示、讨论并解决上述问题。其中,现场录像、工程现状与演示典型工艺过程原理的flash素材是案例教学的重要基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案例教学的效果,需要根据案例核心知识点认真准备。

3.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案例教学的环节

以“施工技术”课程中“基坑开挖与基坑降水”为例,讲述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案例教学的教学过程。

(1)形成感性知识,激发学习兴趣阶段。通过多媒体播放5~8分钟工程现场录像,录像的内容主要涉及与基坑开挖方式和基坑降水有关的工程概况、场地情况、施工机械、基坑降水设备及其工作过程等内容。

该阶段教学目的:在有限的时间内利用多媒体提供给学生大量图形信息,展示工程现状。这些具体、直观、形象的信息能有效帮助学生形成感性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提出各类问题,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探求此类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为案例教学的第二环节打下良好基础。

(2)以实际工程为载体,展示工程场景和具体工程参数,提出工程要解决的问题。以文字为主,图形信息为辅,介绍正在准备进行基坑开挖(需基坑降水)的工程,包括工程概况、地质状况参数、基坑形式、拟开挖基坑的基本信息、施工平面图及参数、所需施工机械、施工任务等,注意不要在本阶段给出问题的答案。

该阶段教学目的:以浓厚的工程氛围、严谨的工程语言向学生传递实际工程信息和工程急需解决的问题,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解决工程问题的责任心与紧迫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通过以上两个阶段,学生具备一定的感性知识,并能够以浓厚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强烈的工程责任心进入下一阶段的理论知识学习。

(3)构建理论知识体系。以课堂理论教学方式概要讲解该案例涉及的知识点,同时考虑到施工过程的动态性,对一些典型的施工工艺过程采用flas演示其工艺原理,必要时引入工程图片来说明。

案例涉及的重要知识点,通过课堂讲解掌握,其他知识点指导学生通过自学去熟悉或了解。

学生带着(2)中的问题进行该阶段学习,所以,该阶段的理论学习是有的放矢的,课堂气氛是轻松的,学习效果是高效的。通过以上三个阶段,学生对基坑开挖与基坑降水理论知识能形成完整的构架,具备了解决简单工程问题的能力。

(4)理性知识的简单运用与加深。重新审视(2)中要解决的工程问题,给学生以启发和引导,通过讨论指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向。将学生编成小组,启发各小组学生采用各种方式独立地完成针对(2)中问题的技术报告。

该阶段教学目的:通过解决案例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解决工程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培养土木工程所需要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学生的实际工程现场意识,是对课程理论知识的再认识。

案例教学的程序如图1所示。

三、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案例教学的作用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案例教学的主要作用如下:

1.提升学生以下能力

第一,主动分析并掌握问题重点的能力;

第二,思考及分析个案的能力;

第三,表达个人观点的能力;

第四,通过讨论找出最合适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

另外,还可以使学生更了解现实工程情况,通过互相沟通,培养及发扬团队精神。

经过对本专业两届学生的教学实践,证明该教学方式深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显著。

2.提高授课教师综合业务能力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案例教学改革,要求授课教师必须具备“双师资格”(教师资格和工程师资格)。授课教师应该根据专业特点,在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投身土木工程实践,通过工程实践把自己锻炼成合格的工程师。

3.提升教育理念

土木工程案例教学是有利于培养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教学方式,是对土木工程行业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响应,最终有利于提高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四、结论与建议

组织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案例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模块划分时,应该考虑模块的完整性及模块间的独立性,注重模块内录像、工程实例、工程原理的一致性;

第二,应该精心设计各案例要解决的主要原理,突出重点;所涵盖的内容不宜太多,否则,案例教学又将变成“填鸭式”的平铺直叙;

第三,进行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案例教学时,所选择的工程实例应该既能反映该案例要传递的基本原理,又要尽量地反应现代土木工程实践的前沿信息;

第四,采用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案例教学的同时,应该改革传统的考试方式。

考试应增加与实践相结合的内容,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查;在考试形式上,要避免“考前背笔记,考完全忘记”现象的出现,注重对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考查;除了传统的闭卷考试以外,还可以采用综合题开卷、讨论、答辩、科技论文写作等形式,从多个角度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姜秀英.土木工程专业建筑施工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1(4).

篇9

关键词:质量;水利工程建设;控制;监督;标准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水利工程的质量控制工作需要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为基础,以国家和社会利益为重,严格根据施工的要求以及技术标准进行施工,通过严格控制施工质量保证各个环节的质量能够达到技术标准,通过管理的严格化以及决策的科学化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的工程进度在质量达标的基础上能够顺利推进。笔者从水工建设的质量控制对于整个工程的意义出发,对水利工程在现实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该类问题提出了合理可靠的解决措施。只有对施工中各个工程组成部分进行严格的监督,加强各因素的监督,遵循相关的规范、标准进行建设才能使得工程质量达到预期要求。

工程质量的保证在任何时候都是工程建设的核心关注点,对质量控制工作的加强是保证工程能够顺利推进的重点。水工建设工程一样如此,工程质量问题也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关键,在施工中,我们应当着重加强各个因素的管理和监控力度,按照相关的要求和标准进行严格的控制,这些是保证工程达标的关键。

一、质量控制相关问题

1.1 质量意识的缺失

水工建设的质量保证需要的是人员活动的规范,而人员质量意识的提高则首先要从管理人员质量意识提高入手,并且在施工人员中树立质量意识。目前我国的水工建筑工程中,大多数管理人员并没有相关的质量的意识,仅仅关注工程的进度推进,而将本应放在第一位的质量放在了后位。而淡薄的质量意识会导致工程建设中质量问题,因为当工程中出现质量和进度的冲突矛盾时,往往都是进度为先;若是质量同工程经费出现矛盾时,则大多都会通过降低费用为矛盾解决的方式。而这些,往往都不利于施工质量的保障。

1.2 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问题

在水工建设中质量控制的核心是施工人员技术以及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而这些在我国都没有受到相应的重视,我国的建设单位往往都是以成本的节约作为首要条件,不重视管理人员,没有同工程相适应的质量管理思想,除此之外,在施工人员的选聘上也没有严格把关,很多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无法达到水工建设施工要求。这些因素都是影响水工建设质量的关键,从而导致了质量低下。

1.3 设计方案的任意变更

设计方案的时常变更会导致水利施工中质量问题,虽然有时变更的方案能够对工程进行优化,但是确定的工程方案一旦出现更改,就极易出错,并且由于方案的更改,施工顺序也常常发生变化,这对于工程进度也会产生影响。

1.4 施工经费以及施工环境问题

工程的实施是以经费作为基础的,若是经费短缺那么施工过程必然会受到影响,经费缺失常常会引起设备质量差、施工材料不合格等问题,造成严重的质量问题。而施工环境差则会影响施工人员的施工质量。

二、质量控制措施

水工建设中虽然会遇到诸多难题,但是通过合理的质量控制措施还是能够有效提高工程质量:首先应当对责任制度予以落实,加强施工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通过工程监理落实工程中每个环节质量工作,将工程进度与工程质量之间的关系协调好,并提供足够的资金保证工程顺利推进。

2.1 责任制落实

对水工质量予以控制的前提是相关管理部门对质量问题的重视,只有这样质量管理工作才会放到工程各项工作的首位,才能保证责任制能够有效落实。只有项目负责人、相关领导以及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责任予以明确,才能真正的落实责任制度,在检查以及监督中才能保证工作方向的明确性,才能在发现质量问题时第一时间追究到相关人员的责任,并解决质量问题。只有如此,施工质量的相关问题才会得到重视,从而被避免。所以,责任制的落实对质量管理工作的加强有着重要意义。

2.2 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升

工程工作人员包括了工程的管理人员以及工程的实施人员,而对其素质的提升需要做到:首先,培训是基础。管理人员的培训主要是针对管理模式的学习,通过管理科学性的加强保证管理工作的质量,而对于施工人员则是进行技术培训,可以邀请专门的技术专家讲解相关技术。其次,施工需要有资格。对于水工建设的一些岗位的聘任要进行严格的把关,必须要有国家相关部门认可的资格,做到持证上岗。最后,加强工程中各部门沟通。由于水工建设工程体系庞大,因此各部门的有效沟通会影响到施工质量。

2.3 加强监督工作

在施工前要对前期准备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以保证工程能正常进行,避免施工材料短缺出现停工等影响工程质量的情况。在施工过程中对现场操作人员、施工材料、施工设备和施工环境条件等内容进行跟踪检查,确保得到最新的工程进展资料,判断是否符合保证工程质量一要求,如果发现问题要就是调整。巡视是指监管人员对自己负责的施工项目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视活动,正在施工的部位或工序现场进行抽查式的监督。旁站与巡视相比更有限制性,只限于某一部位是“点”式的监督。跟踪检测是指监管人员在建设单位进行样本检测的全过程都实施监督,保证检测方法正确,检测结果真实可信。平行检测是指监管人员通过一定的检验检测手段或方法,在建设单位完成自检后按照规定的比例再次独立进行检验检测的活动。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必须将这几种监督方法结合使用,做到无死角监督。

2.4 抓好施工过程的技术检验工作

对完成建设的施工部分或项目进行再次技术检验,复核结果合格并且经专业人员或工程时确认后才可以进行下一部分的施工。技术复验要列入质量预控方案,将其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任务来完成,决不能以抽查的形式完成。在水工建筑施工中的测量复核一般有:基础施工测量、建筑物定位测量、建筑物施工过程中沉降变形测量!建筑场地测量等。

2.5 保障采购材料的合格率

在采购中,保证材料的正规、合格是直接影响工程建设质量的因素,所以在采购中一定要格外注意,并且在入库时要严格规范报检制度,随时进行抽样检验,在检验合格之后才能入库使用。

三、结束语

水工建设工程无论规模大小,都要重视工程质量,将质量作为所有工作的中心内容,质量控制的加强是保证工程能够顺利推进的前提条件,因此必须严格对质量问题进行控制。在目前的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通过有效的管理以及监督措施,对工程质量的规范性以及标准性进行把握,从而确保工程完工后能够达到要求。随着中国的腾飞,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作为基础工程的水利建设对于人们的生活水平如同基石。因此相关部门更应当对质量问题予以相应的重视,从根本上加强工程质量的控制力度。另外施工单位也应当积极的对相关部门的领导和管理工作予以配合,改变原有散漫的态度,树立相应的质量理念,通过新技术、新思想以及新工艺提高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田惠珍,潘晓燕,云江普,等.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探讨[J].内蒙古水利,2011(2):32-35.

篇10

关键词:工程建设;预算偏差;预算编制;预算管理

一、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工程建设行业不断地加快发展步伐,工程建设的项目越来越多,投资规模也越来越大,对工程预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工程建设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不足,工程预算偏差问题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点。对工程预算偏差问题的忽视往往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例如,2013年广东省徐闻县畜牧局综合大楼的建设项目在最初预算投资350万元情况下不计成本地修建豪华办公大楼,最终超出预算130多万,形成工程欠款并使大楼面临“烂尾”的惨境。在工程建设中,工程预算对工程投资额的确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于受到市场和一些人为因素的影响,实际的项目费用与原先的预算往往存在较大偏差,或使得工程整体建设进度减缓、停滞,造成资源的浪费;或使得工程质量得不到保障,给企业、政府和社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工程预算是施工企业进行经济和技术分析的关键,是成本控制的前提,是进行合理生产的基础。因此,重视工程预算管理、科学编制工程预算是保障建设工程达到预期目标的首要任务,有利于企业有效协调和优化资源配置,在市场竞争环境中取得优势地位。

二、工程预算偏差的主要影响因素

目前,工程建设类企业面临的工程预算偏差问题主要受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影响:预算编制目的、预算管理模式、预算编制体系、设计变更、施工管理、员工素质、工程监督、地域或行业差异、不可预见因素。

(一)预算编制目的不正确

我国工程建设类企业在工程预算上常常持有错误的观念。一些企业认为预算编制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控制成本。这种片面的观念使得企业只重视预算的结果而忽略了预算的方法,采用未经核实的数据和不科学的计算方法进行预算编制,缺乏对工程项目预算的管理意识,将工程预算简单归为财务部门的事务,从而导致预算数据缺乏可靠性、预算结果缺少科学性、资金投入利用率低等问题,无法为编制施工计划和确定工程造价提供科学的依据。

另外,一些企业把编制预算当成套取国家资金的手段。这些企业通常运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得与国家合作的机会,然后采用提高预算的方法来增加国有资金的投入,选用廉价劣质材料等方式来降低实际支出,从中谋取利益。这种行为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出现许多豆腐渣工程,严重危害广大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这不仅让国家蒙羞,更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二)预算管理模式滞后

目前,我国工程建设类企业的工程预算管理普遍采用静态的阶段性管理模式。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三者之间缺乏统一的造价管理目标和相互沟通,工程监理单位也很少介入投资决策分析,常常只是局限于施工阶段的质量与进度管理,使得建设项目缺乏全过程的综合管理。

此外,工程预算的静态阶段性管理也决定了工程项目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必须按照设定的步骤按部就班地进行作业,一旦某个环节出现变化,就有可能导致整个工程大幅变动。例如,国家出台相关调价政策,造成实际投资的整体变动,使得预算无法准确反映真实的市场价格,导致工程在实施阶段由于资金短缺等问题无法按期完工。

(三)预算编制体系不完善

首先,我国的工程建设行业起步较晚,大多数工程建设企业都没有自己规范的工程预算管理信息系统,企业工程预算人员无法及时获得相关最新信息,在实际操作中只能通过上级单位给定的定额标准来开展预算编制。这样的定额在编制过程中常常没有考虑具体应用情况,出现借用定额的问题,导致预算结果与实际情况有出入。工程预算编制体系不完善而造成的预算偏差首先体现在材料价格上。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使材料价格处于不断波动变化中,预算人员很难准确预测各项所需材料的价格,从而产生材料预算价格的差异。其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各种各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断涌现,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及时将原先的预算定额进行更新。但是,由于新材料的品类的繁杂,又缺少标准而很难对定额单价进行及时的换算和更新,从而导致预算数据落后,造成预算偏差,无法反映项目的真实成本。最后,以工程直接费为基数计算间接费的计算方法也极易引起预算的偏差。在实际编制过程中,除规定的材料外,项目所需的其他材料的预算价格都将直接计入工程直接费中,因此材料预算费成为计算间接费的关键因素,材料预算费越多间接费也越多。由于材料预算价格具有差异性和滞后性,必然造成材料预算费用的偏差,从而影响间接费的准确性,最终导致预算的偏差。

(四)设计频繁变更

为保障工程项目达到预定目标,工程项目实施前必须经过严格的可行性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工程设计。工程设计的质量对工程效果和工程造价有着重要的影响。工程设计的频繁变更必然造成工程造价的变动,产生预算偏差。目前,工程设计频繁变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缺乏足够的沟通,致使设计单位对项目了解不全面,片面地按建设单位的主观意愿进行设计,造成工程设计与客观条件的较大出入,不得不边施工边变更,增加了工程成本。二是很多建设单位没有做好项目施工的充分准备,急于开工,对投资额度、建筑标准、设计深度、招标文件等的标准、深度、合理性没有严格把关,盲目追求进度,边施工边变更,致使成本增加。三是部分建设单位为了争取工程项目能获得批准,在报批的过程中蓄意改小投资额;有的为了在项目招标时取得项目而采用不切合实际的低标准设计,故意压低其造价,这常常会造成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设计的较大变更,产生损失和浪费。四是由于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缺乏对工程设计变更必要性和合理性的研究和监督,致使一些建设单位在施工过程中随意变更设计,造成成本的增加。五是工程设计会通常会受到一定条件和标准的制约,如地质勘探资料的准确性、施工设计标准、相关工程技术设计规范等因素,一旦这些因素发生变化,必然引起施工设计的变更,导致施工结算超出预算定额标准。

(五)施工管理不善

首先,在编制工程预算的过程中,工程造价的消耗主要包括两部分,即实体性消耗和措施性消耗。实体性消耗会在施工设计说明中进行详细的描述计算,通常不会产生较大偏差,而措施性消耗则会因施工手段及工艺的不同选择和运用、施工现场的主观和客观环境因素而产生一定差异。

其次,建设工程项目一般周期较长,工程造价受环境、市场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即使在工程预算中对材料的价格波动、市场风险等已经做出了预测,仍无法做到准确无误。如果建设单位在项目施工阶段管理不善,使价格变动情况、实际的施工情况等不能及时准确地反馈给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就无法对施工过程中的造价进行有效的调整和控制,从而出现预算偏差。

(六)员工素质偏低

工程预算管理人员是开展工程预算管理工作的主体,对工程预算管理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他们的素质直接影响工程预算管理工作的整体效果。目前,我国工程预算管理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主要表现在业务能力和预算管理协调能力两个方面。

在业务能力方面,除了一些大型企业以外,大部分企业并不具备工程预算管理的专业人才,对工程预算管理并不重视,常常是在工程项目开始进行时才开始筹集人员,项目竣工交付后又终止业务。这些人员往往只具备从事工程概预算的资格,没有进行规范的培训,不具备建筑预算的工作能力,不能熟练掌握预算技巧。他们不能独立处理复杂的工程技术问题,缺乏对投资的预控能力,对工程情况的调查研究不够深入,数据缺乏科学性,常常出现漏套和错套的现象,从而无法准确、全面地反映工程项目的实际造价。

在管理协调能力方面,大部分企业的工程预算管理人员的组织协调能力相对薄弱,不能紧密联系工程项目各主体;在国际化的市场竞争中,缺少对必要的经济和法律知识的学习,处理索赔纠纷能力较差。

(七)工程监督机制不完善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各方面的监督而造成预算偏差的情况很普遍。首先,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程造价咨询行业发展十分迅速,却缺乏配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监督机构,以致出现许多不良现象,如审批和认定的过程不够严谨、咨询企业对所承担的咨询服务不负任何经济责任、没有完善的赔偿制度和回避制度等。其次,由于缺乏监管机制和完善的法律法规,许多建设单位在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进行不规范操作,如垫资施工、指定分包、压价承包等。再次,在现行的招投标体制下,一些建设单位在进行投标时,通过陪标、串标、围标等违法方式故意压低或抬高工程预算造价并取得标的,使一部分工程项目的造价偏离了正常的社会平均水平。最后,监理单位的工作常常只局限于工程进度和质量的监督管理,对工程设计、概预算、投资决策分析等的监管很少,使得因监管不到位而造成的预算偏差情况十分普遍。

(八)地域或行业差异

随着基本建设管理体制的不断深入改革,地区及行业建筑市场的壁垒已经被打破,异地或跨行业承揽的工程建设项目也越来越多。由于我国各地区各行业发展不平衡,各地域政府出台的有关政策也不一致,使得承担跨地域或跨行业项目的建设单位在编制工程预算过程中依据的预算定额、预算编制、取费基础、取费标准等规定有所不同,从而在实际编制工程预算时容易出现差错,使预算脱离实际,造成预算的严重偏差。

(九)不可预见的因素

工程建设项目往往周期长、涉及面广,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有许多不可预见因素也会造成预算的偏差。例如,地质勘探结果与实际不符,由于地质勘探资料通常所反映的是局部地区的地质状况,但在实际开挖过程中却发现地质条件无法满足设计的要求,因而必须改变地基基础或是加深基础,致使预算成本增加,或者遇到自然气象灾害、钻孔桩时遇到溶洞等,这些不可预见的事件都是难以预计的,必然会造成工程预算的偏差。

三、建议与措施

(一)端正编制态度,树立正确的意识

工程建设企业在实施项目过程中必须端正态度,树立正确的预算意识。一个人意识的正确与否决定了他行为的对错。因此,树立正确的意识是保障企业做好工程预算工作和整个工程项目的重要前提。工程建设企业必须认识到工程预算的编制工作不仅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它涉及整个企业的经营运作,在控制和提高资金利用率、节约资本上有着重要的作用。此外,编制工程预算更不是谋取国有资产的一种手段。工程建设企业的决策者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一切通过不法手段谋取国家和人民利益,对社会造成严重不良负面影响的行为,最终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二)采用全过程动态管理模式

目前,我国许多工程建设单位往往把预算管理和控制的重心放在施工阶段,而忽略了项目的其他阶段,使得造价预算控制失衡。而随着市场和环境的不断变化,人工、材料、设备等费用也在随之发生变化。如果保持工程项目的预算定额不变,必然会导致预算结果严重脱离实际,对整个工程建设项目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工程建设单位应将原有的“单阶段”、“静态”管理模式转变为“全过程”、“动态”管理模式,以满足社会进步的需要。一个工程项目的全过程预算管理包括投资立项的投资估算管理、设计阶段的概算管理、施工阶段的预算管理和竣工阶段的结算管理,工程预算的结果随着工程周期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工程预算管理人员应根据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结合实际情况对预算定额进行动态、实时的变更和调整;通过测算工程经济指标来确定合理的投资估算指标及设计概算的依据;在加强投资估算管理,制定合理的静态投资的基础上,推行限额设计,充分预测其动态投资,保证工程建设项目的资金量;加强项目各阶段的造价控制,发挥其能动作用。

(三)统筹管理工程预算工作

在工程预算的动态管理基础上,做好预算编制工作的统筹管理是实现预算目标的重要保障。由于工程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对同一个工程项目的理解并不完全相同,因此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两者具体所运用的方法也是有所区别的。任何片面强调某一方利益的行为都不利于整个工程的预算管理和最终目标的实现,因而在进行工程预算管理过程中,工程建设单位必须要对工程预算进行统筹管理,加强限额设计。这不仅有利于控制和修正投资估算和设计概算,而且还能提高设计单位的经济、责任意识,使合作双方能着眼于项目的整体利益,认真分析和审核工程成本。

(四)开发并普及智能造价信息管理系统

在我国工程建设行业中,因信息的浪费和落后造成的超预算现象十分普遍。目前,政府发行的造价信息仅包括建材价格、有关造价文件及一些相关研究文章,而缺少已建工程的造价信息,这些信息或是尘封在档案柜里,或是已经丢失,从而无法为其他新建项目提供参照和借鉴。由于相关信息管理方式的落后,工程预算管理人员很难及时得到科学、可靠、全面的数据资料从而对项目造价进行及时、准确的动态管理。因此,利用计算机技术,开发并普及智能造价信息管理系是十分必要的。它既可以代替人工处理繁琐的日常业务,也能及时为预算管理人员提供有效的信息,以利于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五)合理制定工程造价费用结构

从产品的价值构成来分析,目前我国建设工程造价费用主要有三大组成部分,分别是物质消耗支出、劳动消耗支出和利润税费。因此,在进行工程预算造价时应从这三方面出发,充分反映和体现项目产品的价值。然而,在当前采用的工程造价费用结构中,劳动消耗支出主要分为生产工人劳动消耗和管理人员劳动消耗两部分,其中生产工人劳动消耗计入直接工程费用,管理人员劳动消耗则计入间接工程费用和现场经费。同时,由于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管理比较复杂,且各地取费基础和费率也有所不同,取费方式与国际通用的方式也有所不同,从而造成工程预算取费的复杂性,给工程预算编制带来许多不便。因此,应该进一步细分工程预算造价费用结构,将劳动消费细分为生产劳动消耗与管理劳动消耗,使得费用结构变得更清晰,计算操作更简单,不易出错,也有利于我国工程建设行业走向国际化。

(六)加强工程施工阶段的预算控制

工程项目在施工阶段的资金投入比例较大,管理较为复杂,极易形成造价失控、预算偏差现象。该阶段影响工程预算准确性的主要因素有市场经济因素、自然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这三方面。其中,市场经济因素和自然环境因素为不可控制因素,因此要做好项目施工阶段的预算控制工作,就必须加强对人为因素的控制。加强项目施工阶段的预算控制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采用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相结合的方法有效控制工程变更。首先,在设计阶段引入“设计招标机制”,通过选择、优化、反复审查设计方案,最终确定项目最佳设计方案;其次,在施工阶段引入“三方会审机制”,加强对设计变更的审核,每次设计变更都必须由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三方共同签字同意后方可实施。二是加强对施工质量和进度的控制。在施工过程中,通过适当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对材料、设备、人员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保障施工费用的合理性、过程的连续性、环境的安全性、员工的积极性和专业性。三是定期核算工程量,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简化造价管理工作,监督和控制施工费用,将成本控制在预算以内。

(七)提高工程预算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工程预算的编制、管理和控制工作最终都是由人来完成的,工程预算管理人员的素质将直接影响到最终工程预算的质量。如果工程预算管理人员的素质无法满足预算工作的需要,不能对投资进行有效的预控,不能处理复杂的经济技术问题并协调组织关系,那么后果将极其严重。我国目前工程预算管理人员的素质普遍偏低,如何提高工程预算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成为行业关注的重点。要提高工程预算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一是对预算人员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查,只有符合资质要求的人员才能进行相应的预算管理工作。二是注重对预算人员的培训教育和岗位锻炼。通过培训教育,补充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法律知识、管理知识等;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理论和技术。通过岗位锻炼,有效结合理论与实际,提高业务工作能力;强调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提升职业道德素养,保证预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三是建立预算责任机制,将预算工作分配到人,提高工作责任感。四是制定预算考核机制和相应的激励机制。通过定期对预算人员进行绩效考核,审核员工的工作能力,根据考核结果肯定员工的工作业绩,提供适当的物质激励和晋升机会,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八)加强工程预算的监督管理

为防止工程预算过程出现人为错误,必须加强工程预算的监督管理。首先,要完善工程预算管理体制方面的法律法规,建立制约制度、奖惩制度和责任承担制度,从而约束工程项目各主体的行为,规范建设市场秩序。其次,要实行全过程监督管理模式。第三方监理单位应从项目设计阶段开始对工程项目进行监督和管理,详细审核工程设计文件、工程量、套价、取费等方面内容,仔细核算工程量与工程设计及变更情况是否对应,监督预算校审程序等。最后,要建立预警机制,对项目资金变动情况做好详细记录,认真审核资金使用情况。

四、结语

工程预算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预算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开展和最终效果。为了保证工程预算的质量,必须树立正确的预算编制意识,在全过程动态管理模式下,统筹预算工作;利用先进计算机技术进行造价信息管理;注重对预算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加强工程项目的全过程控制、监督和管理,最大限度降低预算偏差,提高资金利用率,促进工程建设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如春.建筑工程预算存在的不足及解决措施分析[J].中华民居,2012(03).

[2]舒小平.建筑工程预算中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09).

[3]卢南英.建筑工程预算与造价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8).

[4]何素奎.工程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事业财会,2006(03).

[5]陆福春,陈俊.工程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建筑经济,2007(03).

[6]孟寥廓.建筑工程预算的影响因素分析及科学策略研究[J].科协论坛,2011(06).

[7]康永宁.企业工程预算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2(20).

[8]沈青明.工程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13(21).

[9]朱成波.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探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1(18).

[10]陈少东.如何加强建筑工程预算管理[J].建筑结构,2011(02).

[11]赵菲,刘沙.建筑工程预算在项目实施中的偏差与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08).

[12]李明彦.浅析建筑工程中的预算管理[J].青年科技,2008(03).

[13]索菲.解析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J].中华民居,2013(04).

[14]郑军.建筑工程预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应对之策[J].大众商务,2009(05).

[15]李强,吴聪颖,李迎军.工程计价方法的探索与研究[J].工业建筑,2007(S).

[16]赵万寿.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预算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企业导报,2013(08).

[17]王淑贤.企业工程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2013(06).

[18]刘薇,黄莉.浅析建筑工程预算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科协论坛,2013(06).